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考英語詞匯

高考英語詞匯

時間:2023-05-30 09:03:1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考英語詞匯,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考英語詞匯

第1篇

關鍵詞:高考英語;詞匯活用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83-01

一、英語中詞匯活用的定義。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的某種新的語法功能。而這種語法功能與現代漢語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判斷之時要參照現代漢語的一般用法推斷。具體而言,它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 的活用。

二、高考不同題型中的詞匯活用現象

(一).高考熟詞生義典例分析

1.(2009年全國卷一):Encourage your children to try new things. But try not to _______them too hard.

A. draw B. strike C. rush D. push

2.(2009年全國卷二):If you leave the club, you will not be _______back in. A. received B. admitted C, turned D. moved

(二)高考試題中詞匯活用的常見類型

(三).不同語境中詞匯的活用典型分析

1.relative

(1)You should find out the relative advantages of the two plans.

(2)They now live in relative comfort

(= Compared with how they lived before.)

(3)The facts are relative to the case

(4)It is considerate of you to call on your relatives from time to time.

2. present

(1)How many people were present at the meeting?

(2)I'm not at all satisfi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3)There is no time like the present.

(4)He often gave his neighbor's kids little presents.

(5)They presented him with a bunch of flowers.

(6 )All this presented new safety problems.

(四)詞的派生在語法填空中的呈現形式

1. interpret v. 詮釋,翻譯__________ 口譯員__________ n. 翻譯

2. combine v. 結合 __________ n. 聯合

3. depress v. 使沮喪 __________ adj. 沮喪的 __________

adj. 令人沮喪的 __________ n. 沮喪,消沉

三、詞匯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語音基礎知識薄弱

英語的語音能力,即聽和讀的能力極其重要,原本在小學、初中階段就應該著重學習,到了高中,老師對這一方面不再系統教學,致使許多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連最起碼的四十八個國際音標和單詞拼讀規則、音節劃分、重讀和略讀等知識都掌握得極為不牢靠,記憶單詞的時候,將單詞的音、形、義分開,只是死記硬背,大半時間里記一會忘一會,導致學習負擔越來越沉重,喪失英語學習樂趣,慢慢變成應付而被動學習,最終選擇放棄英語學習,甚至對英語學習產生厭惡感。

2、教師對詞匯教學認識偏差

現如今大多數課堂上,教師把單詞教學完全當成一項純記憶的工作。課堂上,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一遍又一遍地帶著讀,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跟著讀,以至于學生只知道某個單詞就是這個讀音,而為什么是這個讀音,將這個單詞放在其他句子里是否依然這樣發音,無從得知,教師不會專門教授,以至于課后學生記憶單詞時,只好一遍又一遍地死記硬背單詞的讀音,效率低不說,還特別容易遺忘。對于課標詞匯表里的單詞,課標的要求是分等級的,意思是有的需要熟練掌握,有的只需要聯系上下文知道大概意思,而到了課堂上,教師一視同仁地要求全部熟練掌握,大大增加學生負擔,致使學生感覺英語學習越來越累,最終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

3、對單詞含義理解得不夠深刻

英語單詞大多數都是多義詞,當單詞處于不同時態、語態中,表達的意思不同,無疑加大單詞記憶難度,而對于英語教學,許多教師忽略這一點,導致學生即使記住某個單詞,但在實際運用中卻無法完全正確地運用,閱讀理解時甚至會引起歧義,加大理解和做題難度。

四、詞匯教學問題的改進措施

1、因材施教

對于英語底子好的學生,可以m當多拓展一下,如詞匯多義等,對于英語基礎差一些的學生,應該從最基礎的音標教導。英語發音是很重要的,讓學生擁有知道單詞發音就能在腦海浮現單詞如何拼寫的能力。獲得這種能力,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能力,提升學生的語音水平,避免學生背單詞時只能死記硬背,減少學生記憶單詞的負擔。

第2篇

摘要:本人通過多年的高中英語教學,感知高考英語短文改錯是高考英語試卷是學生普遍反映難度較大, 綜合能力非常強的測試題,。針對目前山區中學生在英語短文改錯的現狀和具體情況,筆者提出自己關于對短文改錯的認識以及怎樣才能突破此題型。

關鍵詞:高考英語;短文改錯

要做好英語高考改造錯題,中學生應該好好學習中學英語知識,記憶好詞匯、短語、固定搭配和慣用句型,并將其情景化,即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只有如此,中學生才能具備做好閱讀短文改錯題的前提。

一、中學生怎樣才能“知錯”

(一)掌握高考英語詞匯的“詞性”。英語中有許多詞類——名詞,代詞,形容詞,副詞,冠詞,連詞,介詞,動詞,數詞等等。記憶英語詞匯,不記憶詞類,不讀準詞音,不將音、形、意同時輸入大腦又怎能聽音知形;如不知道單詞形狀,又怎能知道其用法呢?其中“動詞”和“連詞”至關重要。

(二)通曉高考英語句子的“成分”。作為英語句子成分,莫過于“主語、謂語、賓語、表語、狀語和定語”。中學生知道了英語詞匯的“詞性”,就可以知道它們分別在英語句子中所作句子成分。中學生可以比較中文和英文句子成分,也可以把英語句子成分掌握。英語句子成分最重要的莫過于“謂語”,因為“謂語”可以解決其它句子成分。

(三)知道高考英語句子的“分類”。

英語句子可以分為簡單句、并列句和復合句。

1.簡單句。簡單句分為五大句型和there be 句型,要記住主謂結構,因為高考書面表達強調主謂結構,而且謂語動詞主要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

(1)主語+謂語 (主要是不及物動詞)。

e.g. Tom died.

(2)主語+謂語(主要是及物動詞)+賓語。

e.g. Mary married Mike.

(3)主語+謂語(主要是系動詞) +表語。

e.g. The table feels smooth.

系動詞如taste,sound,smell,go,turn,become, be等等。

(4)主語+謂語(主要為跟雙賓語的及物動詞) + 直接賓語 +間接賓語。

e.g. Jenney gave me some interesting books.

*可以直接跟雙賓語的英語及物動詞如show,offer,buy,sell,tell等等。

(5)主語+謂語(主要為可跟賓語和賓語補足語的及物動詞)+賓語+賓語補足語。

e.g. The gardeners make the world beautiful and wonderful.

*可以接賓語和賓語補足語的英語及物動詞如find,keep,afford等等。

He found himself asleep in classroom when he woke up.

(6)there be 句型。

There is a boy seated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2. 并列句。并列句可以分為and/or和but連接的并列句以及when和while的并列句。

The students are working hard at English for NMET,and their teachers, too.

Mary wanted to study abroad, but her parents didn''t allow her to.

3. 復合句。復合句主要由主句和從句構成,分為以下三大句型:

(1)主句+副詞性從句(狀語從句)。

Because it was fine, we went to have a picnic outdoors last Sunday.

Though he was young, he had read so many books at home and abroad.

(2)主句+形容詞性從句(定語從句)。

As is known to us, a man who canno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Everyday life makes us busy and full, which can lead us to a successful career.

(3)主句+名詞性從句(主語從句、賓語從句、表語從句、同位語從句)。

Whoever lives in Beijing knows what the Great Wall looks like.

The reason why he knew it was that she ever told it to him.

(四)掌握英語謂語動詞的時態。

He does his homework every night because he has to take good care of his father in bed.

We have learnt more than 3,500 English words in junior and senior school.

(五)明確英語謂語動詞的語態。

The students'' dormitory is being built this year.

Good care should be taken of our textbooks.

第3篇

1、大學英語四級水平大約就是高考英語的水平。大學英語4級是由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國性教學考試。考試的主要對象是根據教育大綱修完大學英語四級的在校大學本科生或研究生。

2、英語四級考試的難度不是很大,每年考試的通過率大概在百分之四十左右。但是需要考生具備強大的英語詞匯量,英語四級考試的難度其實和高考差不了太多,但是英語四級的詞匯量可能比高考涉及的詞匯量要豐富,所以在備考的時候需要考生具備扎實的基礎,和豐富的詞匯量,從整體的數據上來看,英語四級考試的通過率大概在百分之四十左右,因為非英語專業的考生比較多,英語專業的考生考英語四級難度還是比較小的,是最基礎的考試。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書面表達一直是高考英語的重頭戲,綜觀2014高考18套英語試卷,書面表達不外乎有以下六種形式:半開放性作文,開放性作文,看圖作文,提綱類作文,讀寫任務型作文,應用文。

在《江蘇省2014年高考考試說明》中,書面表達示例部分多了讀寫任務作文,這一作文類型在《江蘇省2013年高考考試說明》上是沒有的。當時就有專家預測:2014江蘇高考英語寫作要求必然出現變化。果然,今年江蘇高考英語考查了讀寫任務型寫作。

讀寫任務型作文中要求先用約30個詞歸納所提供文章的大意,再用約120個詞就這一事件發表自己的觀點。兩部分看似關系不大,其實前一部分的歸納大意是事實的提煉,它和后一部分的發表觀點有著密切的聯系;看起來好像容易寫,但事實上思維如果放不開,會覺得無話可寫,更寫不出出彩的文章。如何才能較好地完成這樣的書面表達呢?

一、歸納文章大意

根據文本內容,文章一般分為三類:敘事類、論述類和說明類。

1、敘事類文章的內容包括“主題、情節和主旨”三個方面,其中情節是主要部分,“主題”和“主旨”有時藏于“情節”之中。但在寫摘要時,不能僅僅寫情節,必要時要點出“主題”和“主旨”。敘事類文章通常用what-who-when-where-how-why的方法去總結和串聯文章的大意,這幾個要素有時全有,有時只有一部分。用最簡練的語言來說明故事講述了什么,要省去其中的細節,不要拖泥帶水。

2、議論文的內容包括“觀點、論據、結論”三個方面,所以議論文的摘要就是把這三個方面說清楚。議論文的主體部分是論證的過程,論據占有很大的部分,但在寫摘要的時候,不需要詳寫論證的過程,因為它有很多細節信息,而細節信息是寫摘要所應該剔除的,所以議論文的摘要應當將“觀點、論據、結論”三個方面同等對待。通常在文章的首段或末段中找出主題句;在文章的主體部分中找論據或事例。需要注意的是概括大意只是概括文章作者的觀點,而不是你的觀點,所以一定要客觀地陳述文章的觀點,不能添加或轉變。

3、說明性或描述性短文是用概括的文字來說明某種現象。如閱讀材料是一個故事,應該用最簡練的語言來說明故事講述了什么,不能拖泥帶水,而且最好講述該故事給你的啟示或其中的一個道理。

二、發表自己觀點。

讀寫任務型作文要求將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通過閱讀所給材料,對信息進行加工,并結合積累的相關知識,按照任務要求謀篇布局,完成寫作任務。發表觀點即表示作文屬于議論文范疇,即使用一般現在時和第三人稱。要特別注意思想的辯證性,看待問題要一分為二,不能絕對化。要盡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單詞句式,也要使用高級詞匯和高級句型使文章顯得更有檔次。以2014年江蘇卷為例,卷面要求是:

【寫作內容】

1.用約 30 個單詞寫出上文概要;

2.用約 120 個單詞發表你的觀點,內容包括:

(1)支持或反對漢語詞典收錄英語詞匯;

(2)用 2-3個理由或論據支撐你的觀點。

【寫作要求】

1.可以支持文中任一觀點,但必須提供理由或論據;

2.闡述觀點或提供論據時,不能直接引用原文語句;

3.作文中不能出現真實姓名和學校名稱;

4.不必寫標題。

解題思路為:

1、認真審題,領悟題意

用約 120 個單詞發表你的觀點,內容包括:

(1)表明支持或反對漢語詞典收錄英語詞匯的態度;

(2)用 2- 3個理由即論據支撐自己的觀點,要擺事實,講道理。

根據寫作內容確立以下要點:

①文體:議論文

②人稱:第一人稱

③時態:一般現在時(主體時態)、一般過去時(“經歷”)

2、整理要點,布局謀篇

在明確寫作要求和寫作內容后,不要急于動筆寫作。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結構,劃分文章的段落,理清文章的層次。如這篇文章我們可以把主體部分直接按照寫作內容中的兩個點分成三段。這樣閱卷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否把要點寫全。此外,第二段的筆墨分配要有機平衡,不能光用理論也需要事實論據。

3、組織材料,充分論證

(1)開門見山,簡潔明了

由第一步分析可知,本文是議論文,要求我們首先表明自己的認識。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目前英語詞匯使用的普遍性及大家在討論漢語詞典是否需要收集英語詞匯。然后直接闡述自己對此事的觀點

(2)收集材料,逐步論述

寫作要求中提到:闡述觀點或提供論據時,不能直接引用原文語句。那么,在材料中查看有無可以利用的論點、論據后,再用自己的話語進行歸納總結,用以充實文章的內容,從而達到移花接木的效果。如原文中有:English words and expressions like these are getting popular.They have already become part of our daily language.可以轉述為As the number of English learners is on the rise,it’s not difficult for them to understand these words in Chinese contexts.要求說明理由和提供論據,那么,可以闡述事實:Most people nowadays use “IT” instead of its translation “xinxi jishu.”也可以闡述其他國家的做法,如In English,there are many words borrowed from Latin,French,or even Chinese.還可以從自身的做法出發,漢語曾經引進過日語,如Chinese has never stopped taking words from other languages,say,“ganbu” or “minzhu” from Japanese.從這幾個方面出發,就能將論據整理得清晰全面而又有說服力了。

4、勘誤潤色,錦上添花

打好草稿后,需要認真復查,盡可能減少失誤。檢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時態、語態是否正確,主謂是否一致,句子結構是否完整,詞語搭配是否恰當,單詞拼寫是否有誤,標點符號是否準確等。

第5篇

摘 要:高三英語復習在整個高中英語學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基于新課程理念下怎樣從詞匯與閱讀、寫作的關系入手提高英語復習的效率進行了探討,以期能為最終英語高考做好更充足的準備。

關鍵詞:高三;英語復習;詞匯;閱讀;寫作

如何提高高三英語復習的效率一直是英語教師很重視的問題,本文為了給高三學者以及教育者提供相關的參考信息,從英語詞匯與閱讀、寫作之間的關系入手,對高三英語復習的有效方法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英語教學工作的展開以及學生的復習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一、注重詞匯的質與量,提高閱讀理解水平

在高三英語的復習過程中,詞匯的掌握和記憶是一項耗時耗力的大工程,很多學生在高三英語復習的初始階段,一面對浩如煙海的高中詞匯就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對英語的復習打了退堂鼓。我們都知道詞匯是整個英語復習的基礎,無論是語法選擇題的考查,還是綜合閱讀理解的運用和作文的寫作,都需要有一定的詞匯量做基礎,否則對這些題型只能是望而止步,所以要想提高高三英語的復習水平,首先就必須對詞匯進行牢固的掌握。在詞匯與閱讀理解之間的復習中,要根據高中閱讀理解的題型特點,對詞匯進行有針對性、高效性的復習。具體來說,首先,高中閱讀理解在整個英語考試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一般占到30~40分之間,閱讀理解文章中一般會涉及不同的閱讀題材和主題,所以,需要掌握的詞匯類型也是比較多的,在英語高考中,經常會遇到高中課本中沒有的英語詞匯,但是要想對這些詞匯進行意思的把握和運用,就要涉及詞匯量廣度的問題了。另外,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不像初中的閱讀理解那樣比較淺顯,一般都是要對閱讀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對整個文章進行深度的理解和分析,甚至有時候是對某一個具體詞匯進行文章內涵的解釋或者詞匯的理解,這就要求學生在復習詞匯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好詞匯的基本含義,還必須對詞匯的其他各種深層次的涵義進行理解和記憶。最后,在高三英語的復習過程中,經常會對相似詞匯進行考查,很多學生碰到相似詞匯同時出現在選項中的時候,經常不知道如何對這些詞匯進行選擇,這個時候就是考查學生在詞匯語法運用上的掌握了,對于這種英語閱讀理解的復習,需要對各種英語詞匯的使用特點以及相關語法知識進行深度的理解和記憶。綜上所述,對高三英語閱讀理解題關于詞匯的復習,不僅需要對詞匯進行大量的理解和記憶,還必須對比較重要的詞匯進行語法運用的分析和記憶,從詞匯的廣度和深度兩方面對高中英語詞匯進行掌握,從而為應對閱讀理解題型的考查做好準備,最終提高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答題水平。

二、積累常用經典詞匯,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的復習中,寫作部分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我們都知道高考英語寫作分數一般在25分左右,寫作要求只需要文章句子通順加上字數足夠,沒有偏離寫作主題一般就可以達到寫作的及格分數。其中,句子通順以及字數足夠就與英語的詞匯量有著很大的關系,因為我們只有掌握了足夠的英語詞匯量才能寫出符合寫作要求的句子。對于高中詞匯與寫作之間的復習來說,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以提高高中英語寫作的能力。(1)由于高中英語寫作一般是對某個現象或者觀點進行闡述和議論,所以文章一般也都會有一定的格式,例如,對某一觀點進行支持或者否定性的論證時,通常可以采用first of all,secondly,last but not least等表論點層次的詞匯,所以,為了給整個文章提供一個有條理和層次的框架,就必須對這些表示鏈接性質的詞匯進行準確的理解和記憶。(2)關于文章主題的表達。這要求學生對代表文章主題的詞匯進行準確的記憶和運用,否則如果連文章寫作主題詞匯都弄錯的話,寫作的整體水平就會大打折扣,這種情況下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復習過程中,對英語詞匯進行準確的記憶以及對這些詞匯進行語法知識的牢固掌握,例如,在討論交通便利性帶來的好處時,很多學生對于交通便利這個詞匯掌握不牢而導致詞匯寫法錯誤,使得整篇文章的意思都偏離了寫作的主題。(3)關于寫作經典語句詞匯的掌握。在高考中英語寫作字數一般在150個左右,我們前面已經分析了寫作及格需要達到的要求,在已經滿足寫作字數和文章不走題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對寫作進行加工的就是經典語句、優美句子的使用了。這些經典、優美句子怎樣恰到好處地添加到寫作中,就需要學生在高三英語復習的過程中,對那些能夠經常用到的優美句子進行理解和記憶,把那些比較常用而且優美的詞匯用摘抄本進行歸納、整理、記憶,這樣就可以把表示不同性質功能的句子通過積累的過程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從而為高中英語寫作提供大量高質量的詞匯、句子,最終提高英語寫作的能力。

高中英語復習要實現高效,需要在復習過程中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生可以從高中詞匯與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入手,對高中詞匯的復習在閱讀和寫作方面針對不同的題型特點進行不同程度的掌握,通過這種詞匯與不同題型之間相關性的學習方式,實現高中英語復習的高效。

參考文獻:

[1]蘇衛勇.在高三英語詞匯復習中的技巧分析[J].英語角,2010.

[2]王志.詞匯與閱讀寫作的關系[R].高考復習,2011.

第6篇

【關鍵詞】 新課改 英語 高考復習 策略

1.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中英語教師需要面對更多的研究問題,新課改背景下如何來制定英語高考復習策略,如何對試卷結構進行準確的分析,如何讓學生達到最佳的備考狀態等,這些問題都是高中英語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學生本人關注度比較高的熱門問題。從整體上來說,近幾年全國各地高考所編制的英語試卷都是嚴格按照新課改之后的考試大綱以及各省考試說明的實際而來的,高考試題的區分度比較高。

分析高考英語試卷我們可以知道,在近幾年的英語試卷內容上,體現出了穩中有變,變中求新的命題思路,在命題時始終都堅持“強調實際應用,注重交際,突出語篇”的原則。例如單項填空的部分就主要考查了學生在不同語境中對于英語語法的不同運用以及對英語詞匯不同含義的理解,不再像過去那樣局限于死的知識點,更加注重對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而完形填空的部分則是考查學生對篇章結構的理解能力和學生“預閱”能力,學生必須結合上下文的含義來推斷出正確的選項;在試卷的閱讀理解這一部分,減少了直接能夠從原文中找到答案的題量,主觀推測的題目也開始發生了轉變,逐漸增加了推測作者意圖的題目;糾錯題對語法死知識點的考查減少了,著重考查學生對英語詞句的綜合分析能力;寫作題的重點逐漸從過去對題型格式的考查轉變為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此外,還有少部分省市對高考試卷進行了小范圍的調整,增加了一些新的題型,在修改和命題時更加注重試題內容的靈活性、實際性、社會性,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能力而非死記硬背的知識,從命題的方方面面都體現出新課改的思想。

教師應該認識到,新課改對英語高考備考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契機,新的試題結構與題型內容與過去的試卷相比雖然有一定的變化,但是這是廣大高三學生和高中英語教師必須去適應和面對的。

2. 高考英語各項內容的復習策略

2.1抓好聽力部分的復習

對于英語高考中的聽力部分,必須要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在進行考前復習練習的時候,教師應該教會學生不同類型的試題的不同解題技巧。

2.1.1對于數字型的題目

這種類型的題目一般考查的問題是數量、時間、價格等,它包括了英語聽力考試中的一切題型,在解答數字型聽力題時,可以選擇記錄或者推斷的方法來答題。

2.1.2地點型的題目

主要考查聽力內容中提及的地點,題干通常是Where為開頭的疑問句,地點型的題目有時候也會出現在聽力填空之中,因此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聽力內容中涉及的地點,在填空時要注意大小寫的區分。

2.1.3推斷型的試題

推斷型試題一般是考查學生對數字、地點或者其他內容的推斷,另外還包括對人物關系、事件因果的推斷等。所以在回答這一類型題目時,學生要仔細聽清楚所描述的事件過程,抓住聽力內容中的幾個關鍵部分,這樣才能夠準確地選擇答案。

2.1.4主題型的題目

這種類型的聽力題一般是考查學生對聽力短文的理解把握能力,在解答這種題型時,學生要聽清每一句話,然后選擇出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記錄,這樣才能概括出聽力內容中所表達的主題。

2.2完形填空部分的復習

完形填空題從過去到現在都是高考英語試卷中難度相對較大,綜合性最強,也是對學生英語能力要求最高的題型,完形填空考查的不僅僅是學生某一方面的英語知識,而是整合了詞匯、閱讀、語法知識以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英語詞句的實際運用能力。學生要在完形填空中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進行大量的練習,提升做題的熟練程度。在進行完形填空題的練習時,尤其要讀懂文章的意義,通常來說學生應該對整篇文章瀏覽三次作用,第一次的閱讀是讓自己初步了解文章所講述的事件內容,然后結合題目來對上下文進行第一次分析,根據文中所提及的內容初步進行推斷,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要準確掌握詞匯之間的固定搭配,可以用選擇排除法的方式來推斷出答案中可能正確的選項,如果在幾個選項之中都沒有與自己推測相近的選項,這時就應該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思路來進行判斷;第二次閱讀全文時,學生要從整篇文章出發,站在作者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找出最后確定的答案;此時可以進行第三次通讀全文,這一次的閱讀主要是為了復查是否存在錯誤的選項。

2.3閱讀理解部分的復習

歷年來英語高考中的閱讀理解題型往往都是體現出題材豐富多樣的特點,閱讀理解中所選擇的文章都是具有時代性的,它主要是考查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深層次理解能力。例如理解文章大意、推斷詞句含義、掌握作者意圖等。對于閱讀理解,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必須記住一點,對關鍵詞句的定位的地方一定要多讀、精讀,也就是通常會在題目中提及的重點內容,比如文章中的轉折點、結論點或總結的段落,而對于其他與文章主題聯系不是非常緊密的內容可以選擇泛讀,因為題目中的干擾常常就來源于這些地方,如果進行全文的精度的話往往會增加其他選項的迷惑度,很多學生在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往往就會犯這個錯誤,導致每個選項看上去都像正確選項。在答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教會學生首先要對文章進行快讀,理解文章大意之后再看題目,然后根據題目來回答文章,選擇與文中對應的答案。

2.4加強寫作部分的復習

英語高考試題中的寫作題一直是多數學生比較薄弱的部分,寫作題既可以很容易地取得高分,也常常比較容易丟分。對于寫作題的復習,教師應該從比較基礎的英語詞匯與句型上入手,杜絕中式英語的出現,注重教會學生在寫作時保證語句之間的通順,讓每句話的內容能夠與主題貼近,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顯得比較連貫。教師要讓學生多背誦英文范圍,增強學生的單句儲備量,讓學生根據不同的話題來選擇范文進行閱讀,開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一些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來閱讀相關的文章,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量自然就很容易下筆。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加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技巧,例如一些信件、申請書等,掌握這些文體的寫作格式,在寫作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相互進行批改,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并通過討論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檢查糾錯的能力。另外,教師可以下載裝訂一些其他省份歷年來的高考英語滿分作文讓學生閱讀,對于其中比較優美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適當地借鑒。

3. 結束語

總之,在高三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最后的沖刺階段,必須要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做好階段性的教學研究活動,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教師與學生必須通力合作,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復習活動。而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英語高考考查的目的與過去相比,著重強調的是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英語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下運用英語能力進行“實戰”。因此高考英語的復習策略應該在“用”字上下功夫,打好基礎,逐漸提升英語實戰應用能力,構建全面的高考英語復習策略。

參考文獻

[1] 高考英語試題評析及高考英語復習建議[N]. 福建日報, 2010(01).

[2] 周維庚, 卿前鵬. 高考英語第二輪復習中提升學生英語解題能力的策略[J]. 新課程研究, 2009(02).

第7篇

一、構詞教學模式的特點

根據我們所使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教材,我們在給學生講單詞時,首先按照大綱的要求,對每個單詞進行詞義辨析、固定搭配和慣用法的學習。課前,我們把能歸類的單詞進行歸類,找出共同點。例如,在講解單詞的構成時,inspect的構成來源于in-(=in,into)+spect(=look)原義為“lookinto”,指檢查、視察;inspectaschool視察學校。再如,dilemma原義:ambiguousposition進退維谷,難處;[根]di-(=two)+lemma進退兩難;搭配主要有beinadilemma在進退兩難中;putsb.inadilemma使某人左右為難。關于固定搭配的例子,如講解engage這個單詞時,講授過程中強調固定搭配有beengagedtosb.與某人訂婚;beengagedtodosth.被雇傭來做……,beengagedindoingsth.忙于做,從事于(=engagein,engageoneselfin)。每一個單元的單詞都要進行這樣的拆分、組合、聯想,這樣既節省了大量時間,學生記憶也備感容易、扎實。

二、實驗方法

1.數據來源新生入學后,筆者所在的高校根據新生的高考英語成績實行分級教學。高考英語成績在120分以上的進入高級班學習;100分以上的進入中級班學習;100分以下的進入基礎班學習,基礎班的學生人數是600多人。我們對基礎班的學生進行了摸底測試,發現他們在詞匯這一部分得分很低。這意味著詞匯量小、一詞多義的用法不知道。在高中階段,單詞都是一詞一義,這直接影響到他們的閱讀理解、聽力和寫作的水平,直接導致高考的英語成績低。為了讓他們的英語水平盡快趕上來,我們必須要打破常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依托網絡優勢,配合教學特點,大幅度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和加強他們對一詞多義的理解,讓學生的英語水平突飛猛進地提高。2.研究內容在教學中,除了所使用的教材外,我們還使用和教材配套的相應的音頻視頻課件,此外還編撰出適合本教材的語料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第一學期學生學習詞匯的重點是詞義辨析、習慣搭配、慣用法。按照大綱對學生各學期的要求,我們將第一學期的教學重點定義為:(1)一詞多義。大一的學生在高中所接觸的詞匯大多是一詞一義,詞性比較單一,詞的使用范圍也比較小。。但進入大學后,一詞一義逐漸被一詞多義所代替,詞性不再單一,詞的使用范圍也在擴大。所以,我們在教單詞時不僅要教詞的基本意義,還要讓學生掌握它在上下文中的不同意義和不同詞性。在學一個新詞時,我們要列出所學詞匯的同義詞、反義詞、形近詞、同音詞等。還要根據教學大綱給出某些詞的固定搭配和固定句型。利用網絡提供的背景和資料,布置造句練習,通過上下文來記單詞。(2)詞族循環記憶法。第二學期,根據大綱的要求學習單詞的重點是詞義辨析、習慣搭配、慣用法。在完成了第一學期的詞匯教學任務外,第二學期我們強調的是詞族循環記憶法。這種方法就是針對直接英語詞匯教學而研究的一種比較有效的詞匯學習方法。“詞族”主要指運用現代英語詞匯學和認知語義學領域的相關原理對大學英語大綱中所列詞匯進行科學分類組合。“循環”主要指運用詞匯半開放、半閉合性質以及重復記憶原理對按詞族分類的大綱詞匯進行多次重復記憶。再附以網絡課件中對有些重點詞反復的練習,和每個單元提供的套題,讓學生一周做一套以檢驗實際掌握的情況。實踐證明,詞族循環記憶法較好地解決了學生學習中遇到的諸多難題,證實了直接英語詞匯教學的可實施性和相對于傳統教學的優越性。(3)學以致用。到了第三學期,大綱中所規定的要掌握的詞匯重點是在應用中記單詞,掌握單詞實際用法。我們在教學中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調整教學方法,就是針對具體情況突出每個單元的重點詞,配合網絡提供的視頻課件,反復強化這些詞的練習。每個單元的題庫中都有大量的詞匯習題,我們要求任課教師每周給學生布置一套題讓學生課下在網上做,不用老師批卷,學生做完點擊提交,網上會自動顯示學生的分數。這樣堅持做下來,學生都知道要掌握哪些詞,效果好于傳統的詞匯教學方法。

三、研究結果

在我們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中,82%的學生認為網絡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非常有效,3%的學生更喜歡傳統的教學方法,15%的學生贊成網絡的自主學習,完全擺脫課堂授課的約束。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67%的學生表示能很快接受和適應新的教學方法,28%的學生認為對新的教學方法能逐漸適應,還有5%的人有一定困難。而這部分學生大部分來自新疆和地區。可見,實施網絡教學改革,把它應用到構詞模式的教學中基本不存在學生難以適應的問題。傳統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模式都是以“教”為教學過程的中心,教師對學生實行“全程控制”,忽視了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其結果是學生死記硬背的多,領悟理解的少;被動應付學習的多,自主創新學習的少。而網絡教學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時空界限,構建了一個無限開放的教學空間。學生不再受課堂教學時空的束縛,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借助電腦、光盤課件和網絡進行自主學習,遇到語言難點還可反復學習,直到弄懂為止。學習的時間機動,可長可短,由自己靈活掌握;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實際情況從自主練習中選擇不同級別的學習內容,可有所側重地學。學生還可以通過每個單元的測試軟件提供的測驗,了解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內容和進度,如期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

四、結語

把網絡教學同傳統教學結合起來,取長補短,能產生更佳的教學效果。但是,為了更好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師在實施網絡教學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教師要結合語言學習規律,科學合理地設計每一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和重點,不可與教學大綱脫軌;(2)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3)階段檢查學生網絡學習信息的量化情況,既要監督也要放手,不能讓學生處于松散狀態;(4)努力實現網絡教學軟件的配套化和系列化,切合實際地引進自制教學軟件,使現有的軟件跟上時代的步伐,達到不斷充實和更新教學軟件的目的。

作者:孫桂霞 單位:東北林業大學

第8篇

【關鍵詞】詞匯復習 方法指導 構詞知識

詞匯是構筑語言的基本單位,語言缺少詞匯就難以成為語言。掌握詞匯是語言的輸入和輸出的關鍵,詞匯量比結構準確更重要。詞匯復習在高三英語復習教學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聽、說、讀、寫等技能的提高無不依賴詞匯的積累和掌握。本文擬從高三學生實際出發,探討高三詞匯復習的有效性。

一、以本為本,以綱為綱,落實詞匯復習

1.立足《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掌握規定的詞匯量。根據新《課程標準》,高中學完必修一至必修五5個模塊,相當于七級水平,達到畢業要求。但高考是選撥性考試,要求達到八級水平,因此還要學完選修六到選修八,這樣才能達到八級要求的詞匯量。福建每年都在詞匯方面做出循序漸進的變化,目的是逐步使我省學生詞匯掌握總量達到國家考試大綱規定的掌握3500個詞匯量的要求。例如,2014年福建高考英語有100個單詞由“理解”轉為“掌握”,新增加了20個詞匯,大綱詞匯達到了3420個。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重視,加以溫習強化。

2.立足教材,提高復習的有效性。教科書是落實《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各項要求的核心材料。因此,高三階段的復習應該回歸書本,回歸到基本詞匯的掌握和運用上。在教材復習中,應有意識地從課文中將含有重要詞匯的句子提取出來,這樣既能喚起學生原有的記憶,又能讓學生學會在一定的語境中理解詞匯,從而更好地掌握詞匯的運用。

二、認真歸納整理,落實詞匯復習

1.總結重點詞匯,把握熟詞生義。 《考試說明》中的詞匯表是命題人的主要依據,而該詞匯表只提供了英語單詞的拼寫形式,沒有詞義,這給命題人提供了廣闊的命題空間,但給學生增大了難度,因為熟詞生義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誤解。 例如:2014年福建卷中第26題:

Could you tell me the _______ of making such tasty cakes?

Well,I just follow the directions in the cookbook.

A.feature B. plan C. cost D. trick

正確答案為D。trick的常見常考的意思為“詭計”,此處的詞義為“竅門,訣竅”。因此,在高三詞匯復習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重點詞匯的熟詞生義,避免出錯。

2.比較常用詞匯,確保拼寫準確。英語中有許多容易混淆的形近詞(詞組),是造成記憶有難度的原因之一。在復習過程中,應該及時幫助學生辨析其異同點。

(1)詞形相近,詞性、意義不同:

though thought through;succeed v. success n; affect v. effect n..等。

(2)有無-ly,意思不同:

most,mostly;near,nearly;hard,hardly;late,lately;close,closely等。

(3)詞序不同、意思不同:

if only,only if;before long,long before;turn in,in turn;much too,too much等

3.聯想復習詞塊,提高復習效率。對重點動詞、名詞,進行聯想式的復習,靈活掌握其重點短語、搭配。復習break時,對照近幾年全國各地高考真題發現,與其構成的短語出現的頻率很高,如: break down,break in,break into,break out,break up等等。這種詞塊的復習形式有利于提高詞匯復習效率。

三、指導解題方法,提高復習實效

2009年我省英語高考增加了一種新題型――短文填詞,這是集單詞拼寫、詞性、語法、短文理解等于一體的綜合性題型。它不僅考查學生的單詞拼寫能力,還考查學生的句子分析能力以及在具體語境中判定詞的形態和詞義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根據此題的命題要求、規律,給學生正確的解題方法,以提高詞匯復習實效。如:

He failed (沒能) to pass the exam.

He was unable (沒能) to pass the exam.

四、掌握構詞知識,擴大詞匯量

英語構詞法有合成、轉換和派生三種基本形式,利用構詞法既能減輕學習負擔,又能擴大詞匯量。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擴大詞匯量時,必須加強詞匯記憶策略的訓練,尤其是構詞法的訓練,提高學習效率。例如:詞匯表中有act,action,actor,actress,actual等,但沒有actually。根據構詞法加后綴-ly生成的actually不是“超標詞匯”。

另外,對一些熱詞也應加以注意,如:微博 microblog,微信wechat,自拍selfie等。

綜上所述,只要教師的教學方法得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靈活運用,就能改變他們詞匯學習效率低下的弊端,從而更好地改善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9篇

回望與前瞻:高考語文試卷研究

2010年高考作文題的三點遺憾

高考政治復習七忌——淺議高考政治復習的注意事項

初中數學解題教學要著眼于通性通法

例談初中數學復習的幾個策略

2010年高考填空題聚焦

初中數學解題中六種常用的轉化方法

利用函數的不動點求數列的通項

初三物理總復習要落實“六性”

中考物理試題中的“陷阱”設在何處

中考物理“效率”計算題分類例析

“身邊的化學物質”復習問題情境的設計——小麗復習“酸、堿、鹽”

源自詞典的高考英語單項填空題命題特點研究

試論新課改背景下英語單項選擇題的命制原則

了解命題創新手法巧解疑難單選試題

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不可忽視的引導作用——淺談閱讀教學中的師生對話

語文課改別“陷入”十種誤區

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反思

與子書(七)“規劃”左右人生

花木蘭的真實身份

教師假性成長及其成因:從教育行政角度分析

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開展詞匯教學的四點建議

中學階段常見英語詞根和詞綴

以詞句為抓手教讀文本

跟著香菱探紅樓

如何辨別文言虛詞“以”的介詞功能

對《荷塘月色》主題思想的再揣想

新課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探討

初中歷史有效教學“三部曲”

文本解讀的詩歌文體解讀

數學教師怎樣合理地整合教材

向你挑戰

初中物理入門“四注意”

學生在解決二次函數應用問題時理解上存在的障礙

居里夫人教孩子們學物理

“合并同類項(一)”教學片段

有你的參與,評選活動更精彩誰是2009年度云南教育風云人物?

大故事小道理(七)師生關系

教,并痛苦著

由《一個法國青年的中國疑惑》想到……

以羅爾斯的正義原則為視角簡析基礎教育中的公平問題

精英教育的迫切性與中國教育危機

生活化作文教學

考場作文離學生的本真寫作和語文素養有多遠——關于考場作文的調查與分析

命題組長的命題經高考作文命題考慮的最大因素,就是猜題和反猜題的斗爭

選準文言文教學的切入點

《錯誤》教學設計

九年級化學實驗的教學體會和改進建議

《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

初中物理教學常見誤區剖析

從數學的角度突破“負負得正”

多媒體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長度的測量”教學設計

第10篇

關鍵詞: 教學的有效性 高考英語復習備考 策略

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和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要。高考的成敗,從某種角度來看,并不真正是在高考場上的搏殺,其決戰其實是在高考場外,也就是說高三這一年的復習備考決定著高考的成敗。高考英語復習備考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地進行,才能達到良好的復習效果。

一、認真研究英語學科高考的《考試說明》

《考試說明》細化了《考試大綱》對考試的知識內容要求和能力要求,明確了試題的題型比例、難度比例,并附有參考試卷,亦有助于考生復習是對《考試大綱》的理解,是體現命題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的綱領性文件,科學準確地體現選拔性考試的要求,具有規范考試命題和指導考試備考的雙重作用,也是保證考試“公平、公正”,增加考試透明度的基礎。如果高三教師和學生能較好地了解、有效地使用《考試說明》,減少復習過程中的盲目性,就能提高復習的效率和實效,在高考中發揮最佳的水平。

二、周密計劃,統籌安排

高三英語復習任務十分繁重,老師應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周密計劃、統籌安排,知識鞏固和聽、讀、寫能力訓練全面兼顧,制訂出具體的課時計劃。要把詳細計劃具體到日期,并列表張貼上墻,教師嚴格按計劃施教,教得明白,學生學得明白,教與學形成合力。

三、夯實基礎,重點突破

1.吃透課本知識。英語課文背誦是一條有效的學習方法,是知識存儲的一種有效途徑,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大量的基礎知識,而且可以培養他們豐富的語感。但目前的教材不宜背誦,而且教師的檢查也很難落實。所以,我采用了課文填空的方式,把每篇文章里的重點詞匯和短語進行挖空,然后要求學生默寫出來。這種練習既夯實了基礎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2.狠抓詞匯積累。英語詞匯的復習十分重要。詞匯豐富,復習時要總結歸納詞匯的音、形、義、用四方面,擴大詞匯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所謂深度和廣度,是指歸納同義詞、近義詞的異同;盡可能掌握常用詞的各種用法、搭配和意義,特別是那些用法和詞義繁多、搭配能力強的常用基本詞匯,除音、形、義外,還要掌握他們的適用條件、語法特點及與其他相關知識的聯系,盡可能使訓練到位、熟練運用。

3.熟記常用句型。對中學課本中慣用句型可按語法結構、用法等進行歸類總結,如:倒裝、省略、插入語、強調句、祈使句、反義疑問句、感嘆句、復合賓語、并列等結構和句型。這些句型結構是高考命題的熱點。

4.情景中“用活”語法。語言運用是語言知識在實際交際中實現交際目的而產生的。也就是說高考不是不考語法,只是考查角度由考查簡單的語法知識變為查考語法知識運用的能力,考查的層次更高,難度更大。所以在高考英語復習過程中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和運用語法,而不是簡單地復習一下語法規則。對于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狀語從句、非謂語動詞、時態等一些重點語法還需重點突破。

四、改變復習教學模式,讓課堂充滿活力

學習興趣是保證學生積極參加課堂學習活動的重要情緒因素之一。在高三的復習教學中,教師同樣要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設計開放性問題。運用討論式學習方式,達到共同完成任務,共同提高英語能力的目標。每堂課學生都有收獲,成功感能源源不斷地得以強化,這種成功也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能長時間保持下去,學生能從學習中獲得滿足和快樂。我采取了合作學習方式分析講評試卷。小組合作學習試卷講評課教學模式由五環節組成:體驗任務―合作討論―展示分享―精講點撥―鞏固提高。實踐表明:“小組合作學習”試卷講評,改變了過去那種以教師為課堂主體,學生被動聽講的課堂模式,增強了學生在試卷講評課中的參與意識。它有助于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了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

五、精選精編,不搞題海戰術

高考復習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最后的復習備考效果差異的原因在于是否在有限的時間內組織了優質的教學內容。提高復習備考質量的關鍵是精選材料,“題海戰術”只會造成大量無效的重復勞動,浪費學生寶貴的復習時間,導致學生身心疲憊,收效甚微,在現在推行素質教育、規范辦學行為的背景下顯然是行不通的。所以,教師在復習迎考中要精心篩選典型材料,結合各自實際,整合使用、優化使用。

六、自編“錯題集”,避免一錯再錯

所謂“錯題集”,顧名思義,是指每次考試或測驗結束后,將做錯的試題記錄下來,分析錯誤,找出原因,使自己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進入高三復習階段,題海浩瀚,如果將所有做過的練習全部復習一遍,一則時間不允許,二則“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不住重點。如果學生都自編一本“錯題集”的話,那么在復習時他們只要看看曾經做錯的練習,針對考試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再進行認真分析,弄清原因,腦海中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錯之再三,增強英語高考復習備考的有效性。

七、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充分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在高考復習迎考過程中要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智商與情商并重。“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在激烈的高考備考競爭中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教師要利用課前課后的時間與學生及時交流。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鼓舞的眼神,在學生取得進步后鼓鼓掌、拍拍肩膀,都能給學生以精神力量。要注意調節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的課堂令人壓抑,活潑而又嚴謹的課堂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要增強課后輔導的效果及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等等。注意研究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狀態,讓他們克服不良的學習習慣。要從生活上多關心學生,學習上多指導學生,多采用富有新意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習內驅力,調動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總之,高三一整年的復習是艱辛的,但若是了解高考的出題規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有機地結合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立足于學生,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良好的習慣來學習,安排可行有效、有針對性的復習,就可以把高三的迎考做得更好,真正提高高考英語復習備考的有效性,在高考中取得佳績。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11篇

關鍵詞:高考詞匯;情感因素;計劃;策略

教學十幾年來,常聽學生說英語難,到底難在什么地方呢?難在詞匯、語法,還是難在完形填空、閱讀。前者是學習英語的基礎,而后者是兩者的綜合應用,或者可以說是英語中的兩大題型。我想如果前者基礎扎實的話,后者是不難突破的。那么今天我們先來說說前者。其實在很多時候,學生不能理解語法的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們對詞匯的掌握不夠。例如,對于詞匯的詞性,用法不清楚。綜上所述,足以證明詞匯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那么今天我們就先從詞匯說起。對于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來說,壓力大,時間緊,所以要突破高考英語3500個的詞匯關,一定不能盲目,沒有計劃。但在定計劃之前我們要首先弄清楚學生英語詞匯總是記不住,或是過不了關的原因,再提出相應的對策。

首先,影響學生突破詞匯關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的情感因素。因為學生忽略了人的大腦對所學知識是會遺忘的,而且他的遺忘速度是由快到慢的。所以我們總是會聽到學生在抱怨單詞剛記了就忘,忘了再記,可沒多久又忘了。因此,學生就認定他們是記不住單詞的,對記憶單詞存在畏難情緒,覺得是在浪費時間。自然不愿花時間也不會付出相應的努力。久而久之,單詞就成為他們學習英語不可逾越的障礙。

其次,因為學生對所學單詞沒有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學生急于成功的心態決定他們不能冷靜思考,從而忽略了人類的遺忘規律,他們總是記起的時候,看看讀讀,更多的時候是將之拋到九霄云外。沒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不能持之以恒,當然達不到期望的目的。

最后,影響學生突破詞匯關的是方法。學生的智力水平其實都差不多,如果付出的和別人一樣的努力卻收獲的比別人少很多,那么則是方法出了問題,正確的方法在記憶單詞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語中雖只有26個字母,但26個字母卻能有幾十萬種排列組合。如果只是死記硬背的話,則容易混淆,忘記。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所以要想突破詞匯關,就要先消除不利于學生學習的情感因素,要讓他們了解遺忘規律,知道記憶力是可以訓練的。讓他們知道他們之所以記不住單詞是因為他們忽略了遺忘規律,用錯了方法,從而使他們消除對自己記憶力的懷疑,重樹對自己的信心,并愿意花費相應的時間和努力去記單詞。

根據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可知:遺忘速度最快的區段是20分鐘、1小時、24小時,分別遺忘42%、56%、66%;2~31天遺忘率穩定在72%~79%之間;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通過分析,顯而易見,復習的最佳時間是記材料后的1~24小時,最晚不超過2天,在這個區段內稍加復習即可恢復記憶。過了這個區段因已遺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復習起來就“事倍功半”,根據這一規律我們不妨想想如何來制訂計劃。我們高考單詞量的要求是3500個,而初中所學單詞就占了2289個。因初中的單詞較高中的簡單,所以我建議從初中單詞開始每天計劃復習200個。到了高中單詞則每天減至100個,這樣算下來所需的時間為25天,那么我們就以25天為周期來復習,每天早、中、晚各復習30分鐘左右,如時間緊張,至少早、晚要復習。也有人會說一兩百個單詞一天怎么會全記住,30分鐘怎么夠,可我要說的是一個人要記住一個單詞根本用不了10秒鐘,一兩百個單詞一天也許不可能全部記住,但根據遺忘規律,遺忘的比例不變,那么自然復習的單詞數量越多,記住的也越多。記單詞就像交朋友,一回生,二回熟。

計劃已經有了,那么應該如何來實施呢?我們都知道大腦的容量其實是很有限的,如果我們使用的記憶方法不對,那么要把這每天復習的一兩百個單詞記住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不能把所復習單詞當成新單詞去學習、去記憶。首先我們應該把每天要復習的單詞中百分百記住的單詞除去,然后用“看加想”的方法去復習。就是邊看邊想,集中注意力看單詞的發音、結構、意思。想我們大腦中已有的資源。如見到agriculture(農業),就會想到agri和angry(生氣的)拼寫很像,后半部分則是culture(文化)這個詞。也可能會想到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所以agriculture的拼寫中有culture。也會聯想到它們的形容詞都是去e加al。如見到flight(航班),就會注意到它是由f加light(電燈,光,明亮的,淺色的,輕的)組成。也會想到和它拼寫像的fight(打斗),night(夜晚),might(可能),delight(高興)。從我所列舉的例子不難看出,這種看加想的方法,其實就是讓我們充分集中注意力,使大腦處于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調用我們已學過的,或已掌握的知識與技能來學習新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根據單詞的構成特征,去選擇使用所學過的聯想記憶法、加前綴后綴的方法、音標記憶法、歸類記憶法或其他記憶法中的最適合記當前單詞的一種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決心,計劃周詳加之方法正確,那么要攻克高考所需的3500個詞匯量,是絕對沒有問

題的。

第12篇

關鍵詞:反思 策略 英語 詞匯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3.018

高中英語教師在批改作業(尤其是書面表達)時,會發現一些學生的單詞拼寫錯誤較多,詞匯量少,語言表述過于簡單或者用詞不當等現象非常普遍。每次問到學生為什么英語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絕大多數學生的回答都是:生詞太多,讀不懂或不會寫。部分學生因詞匯量的不斷增加而產生討厭學習英語的情緒。想必很多英語教師都有同感,因此,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我對英語教師的詞匯教學進行了反思,并研究一些相應的教學策略。

一、《英語課程標準》(普通高中)對高中英語教學目標的描述(摘選)

語言技能目標: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能寫出語意連貫且結構完整的短文,敘述事情或表達觀點和態度。

語言知識目標:根據語音辨別和書寫不太熟悉的單詞或簡單的語句;學會使用3300個左右的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靈活運用已經學過的常用功能項目,進一步學習并掌握新的功能項目。

情感態度目標:能全面和正確地認識英語學習的意義;有學好英語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意志。

學習策略目標:根據形式,意義或用法對新學語言項目進行分類;遵循記憶規律,提高記憶效果;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能分析原因并嘗試解決。

文化意識目標:初步了解英語語言與英語國家文化的關系(例如:有些詞匯或表達方法與文化背景的關系)。

通過以上目標描述我們可以看出:新課標對高中學生英語詞匯量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詞匯教學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體現在詞匯教學的“質”,即掌握詞匯的深度;“量”,即詞匯量的多少兩個方面。對詞匯學習的要求不僅限于辨認,識記和理解,還在于運用和表達;詞匯教學不僅要擴大學生的詞匯量,還要提高學生運用已知詞匯的熟練程度。詞匯學習貫穿于整個英語學習的過程,是英語學習的基礎。

二、目前高中英語詞匯教與學存在的問題

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與以往的版本相比,詞匯量增加很多,甚至有些在大學才出現的詞匯,也出現在新教材中,這給教師的詞匯教學和學生記憶詞匯帶來更大的挑戰。

目前學生在記憶單詞方面存在的問題有:①不重視詞匯的積累,認為背單詞沒用,背過了也不一定馬上就能用到;②單詞記不住,背了就忘,主要是平時接觸英語少,一詞多義不了解;③讀音不準,對基本的英語構詞法不太熟悉,結果一些學生死記字母,費時費力效果又不好;④很多學生雖然背了部分單詞,但是閱讀量太少。按照《英語課程標準》,高中畢業生的閱讀量除了教材以外累計要達到30萬字以上,大部分學生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標準,所以不能徹底掌握單詞。

我們教師在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①認為學生要記住教材中出現的所有的詞匯才能達到教學和高考的要求,未能對詞匯進行分層次教學,對每課中的所有詞匯不分重點,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進行教學。這樣就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使其覺得詞匯太多,逐漸對詞匯學習感到厭倦,從而放棄學習;②未能遵循記憶規律有效合理地復習和檢測詞匯。有些教師在新授單詞后,沒有多次的重復和多角度的復習以幫助學生長時記憶,導致這些單詞逐漸被遺忘;③把記憶單詞完全停留在學生自發學習的階段,把單詞記憶的任務完全交給學生,缺乏對學生詞匯學習和記憶方法和策略的指導等。

三、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淺析

首先,教師和學生都要認識到詞匯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語言學家威爾金斯(Wilkins)說:“w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眾所周知,詞匯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離開了詞匯,語言就失去了實際意義。在高考英語和學生以后深層次的英語學習中,想要脫穎而出,具有豐富的詞匯量必定會占有極大的優勢。

但詞匯學習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尤其是普通高中的學生,是一個難點,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英語成績的提高。所以,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詞匯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并鼓勵和引導他們從高一開始就持之以恒的積累詞匯。

其次,詞匯教學要從高一開始即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

詞匯量的積累并非短時間內就能完成,也不是靠高考前的突擊就可以起作用的。學生即便認識到詞匯的重要性,但如果方法不得當或教師指導督促不力也不一定會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剛入高中的時候就開始制定長期和短期的計劃,結合學生實際,將詞匯教學貫穿于高一到高三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才能在平時的英語學習和高考中學以致用,最終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比如,對于我所教的普通高中的學生來說,他們入高中時,英語基礎相對較差,音標認不全,初中畢業要掌握1600個單詞的要求達不到,缺乏學習英語的信心,不適應高中的英語教學模式等等。針對這些情況,我在高一學生剛入校時進行了初高中過渡訓練,從一開始就嚴格地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認真掌握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引導學生按語音來記憶單詞,為學生以后的詞匯學習打下基礎。

同時,在高一階段以舊帶新,引導學生補充和再現他們初中時應該掌握的音標、詞匯和語法知識,為高中英語學習夯實基礎,同時增強學生學英語的自信心。高二學習選修教材(6—8冊),每個模塊的生詞量都在100個以上,讓學生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這樣我根據教學大綱和《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我校學生實際,精選教材中的詞匯,進行分類分層次訓練。減少學生詞匯學習負擔,又注重詞匯的實用性。

再次,對學生進行詞匯記憶方法教學和指導。

我經常告訴學生,遇到一個生詞,首先要學會對單詞分類,是課標詞匯還是非課標詞匯,是常用詞匯還是不常用詞匯。對不同層次的詞匯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記憶,記到什么程度也要明確,比如,有些單詞只需識記,有些常用單詞不僅要識記,還要理解并能運用,然后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記憶。

但是不管采用何種方法,最基本和首先要做到兩件事:

⒈一定要把單詞讀準,利用音節或讀音規律來記單詞。在會讀的情況下,學生自己能聽音拼詞,一聽到單詞的讀音就能準確無誤地拼寫出來。

⒉掌握基本的構詞法。英語詞匯量龐大,但其本身卻有內在規律可循。掌握基本的構詞法,會使英語詞匯學習更容易。基本的構詞法主要包括:⑴合成法;(2)派生法;(3)轉化法;(4)簡寫和縮寫。以派生法為例,構成單詞有三大詞素,即詞根,前綴,后綴。詞根是主要元素,一般來說,前綴只改變詞的意義,但并不改變詞類。后綴不僅改變詞的意義,而且改變詞類。把詞綴同它前后的詞根聯系起來,有助于記憶單詞的詞類和詞義。學生在遇到一個單詞時,要盡量把它分解成(前綴)+詞根+(后綴)三個部分。

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或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擴大他們的詞匯量。如depend,可以根據派生法演變成dependence,dependent,independence,independent等不同單詞,compete,可以演變為competition,competitor,competitive,competence等單詞。利用詞根進行詞匯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對一些熟悉的詞有更深刻的了解,從而使他們更加清楚詞義,更加有效地記憶單詞。構詞法是擴大學生詞匯量的一種非常科學的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政县| 桐柏县| 五大连池市| 涿鹿县| 宁津县| 锦州市| 政和县| 简阳市| 金秀| 手游| 阜城县| 太原市| 山西省| 丹巴县| 全南县| 孝义市| 肃北| 顺义区| 阿拉尔市| 静海县| 田阳县| 沙洋县| 玉林市| 禹州市| 逊克县| 福海县| 宿松县| 进贤县| 哈尔滨市| 洛浦县| 类乌齐县| 泸西县| 确山县| 梨树县| 托克逊县| 古浪县| 科尔| 都匀市| 大悟县| 西城区|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