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59:3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學原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057-01
教育學原理是一門重要的教育學基礎課程,通過實踐教學,可培養學生掌握豐富的教育理論、鞏固綜合能力水平。目前,教育學原理在我國開展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較多學生沒有充分了解該學科目標任務,無法提起學習興趣。還有些學生感到教育學原理教學內容的單一枯燥性,無法同教學實踐緊密聯系。針對這一現狀,本文就教育學原理教學如何科學改革探索,制定了科學有效的實踐策略,對提升教育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 教育學原理教學存在的現實問題
教育學原理實踐教學中,較多學生沒有正確認識到該學科教學的重要性,存在認識層面的一定誤區。雖然教育學屬于一類實踐性學科,然而其同樣需要科學理論的有效引導,因此,學生不僅應注重教育實習,更應注重實習前期強化理論重視,方能避免盲目教學實踐。當前有關教育學原理的學科教材種類豐富,呈現出數量達標、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缺乏經典優質教材的不良問題。一些學校則普遍存在選用教材教學內容陳舊、單一,無法突出個性的弊端。為快速緊跟教學改革實踐步伐,一些教材仍然持續應用老教材體系框架,僅僅對少量章節內容進行略微修改。而一些教材則借鑒多本教材進行內容的單一拼湊,欠缺科學邏輯性及豐富層次性。再者,較多教育學原理編制教材欠缺現實性,基于教育學是一類實踐教學課程,且教育實踐豐富變換,為此,教育學理論相關研究應跟上實踐發展步伐,方能體現良好的實踐性以及時代性特征。當前,我國較多學校開展教育學原理仍停留于理論教學層面,教學形式則多為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學習,雖然提升了教學效率,卻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之信息化時代,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幻燈片教學,沒有注重同學生的良好互動,令教學質量無法實現良好提升。從教學評價層面來講,則存在形式單一的不良問題。一些學校仍舊采用閉卷考試單一評價模式,令學生過分注重應試技能鍛煉,形成了考前突擊學習、考后快速忘記的不良問題。
2 教育學原理教學實踐改革策略
2.1 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針對教育學原理實踐教學中,學生積極性不強的現狀,應由思想層面提升學生重視性,雖然真理的檢驗需要依靠實踐來完成,然而,由于在校學生通常欠缺實踐教學豐富經驗,對教學存在認識理解誤區,應用教學理論往往過于理想化。為此,加強理論學習可為學生實踐教學提供優質的理論引導,杜絕盲從實踐弊端問題。理論學習還可令學生正確理解教育內涵,樹立科學教育目標,掌握教育家精髓思想意識,明晰教育歷史并通過教育現象客觀明確教育問題。實踐教學較為復雜,包含較多不確定性。青年教師在應對棘手教學問題階段中,如何做到機智、靈活,形成實踐智慧,理論學習則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育學原理教學階段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明晰該學科學習的重要性,為學生提供一類科學的實踐參考依據,擴充其教育視野,進而全面提升學習積極性,基于教育學原理指引學生前進方向,為其教育實踐提供優質的借鑒范例。
2.2 注重教材的優選以及核心內容的良好提煉
優質教材可確保高效良好的教學實踐,因此,我們應科學做好教材精選。針對當前豐富多樣的教育學原理教材,教師應就不同版本學科教材進行全面對比,科學通曉。通過仔細斟酌,依據學校發展定位、專業學生綜合特征做好優質選擇。同時教材精選并不代表唯一性,各個教材均有其重點研究內容與閃光之處,為此課堂教學可將一本教材作為主導,課后則可令學生多參考基本學科教材。令其通過豐富的教材閱讀、實踐學習,深化問題認識,提升批判精神。另外,教材選擇不應僅僅限定在教科書范圍內,網絡資源以及期刊文獻也可作為教學內容。實踐教學中,針對較多教材進行觀點羅列的狀況,教師可進一步豐富學生視野,為其提供最前沿的學科理論,最獨特的學習視角,令學生接觸針對同一問題的各類不同視角觀點。還可鍛煉學生評判教材局限性的實踐能力,促進其自學能力的優化提升。再者,教師實踐教學階段中,應有效跨越書本內容,引入自己對教育學原理內容的獨到見解,進而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優化教學效果。
2.3 多元化應用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水平
(1)基于案例教學,促進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效結合。教育學原理教學應科學應用案例教學方式,通過案例令學生掌握教育學相關理論與原理知識。案例應涉及當前教育階段中包含的問題,并涵蓋多元化學科知識與先進性學術知識。教師則應做好案例選擇,并引導學生實施案例分析,掌握研究技能,促進案例分析、研討同理論學習的有效結合。(2)積極組織小組討論。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可隨機將班級學生分為不同小組,組內成員則可就教育學理論知識抒發自身理解,展開互相評價。學生則可在聽取同伴觀點的基礎上豐富視野,擴充理論知識,并暢所欲言,抒發觀點,進而優化學習、再創造以及全面訓練的學習提升過程。(3)開展探究式教學,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教育學原理教學階段中,教師可為學生設計編制不同課題,令其在課后利用網絡信息工具自主查閱文獻,并通過報告模式進行課堂展示。該類教學方式可全面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與獨立探究綜合能力,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4 豐富開展教學評價,優化教學效果
考試并不應該是單純的教學評價模式,否則,將會令學生形成為了考試而考試的僵化學習模式。為此,應創建多元、豐富的教學評價模式。例如,教師可設計編制一個教學主題,并令學生圍繞相關內容主題,形成報告、編寫學術論文,依據其完成綜合質量進行學生學習效果的綜合評價。還可將平時成績、出勤率、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學生實習能力等作為教學評價手段,通過設計一些開放性題目考查學生變通、總結、自我創新能力,進而真正優化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綜合學習水平。
3 結語
總之,針對教育學原理教學實踐存在的問題,我們只有制定科學有效的應對策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注重教材優選、應用多元化教學方式、豐富開展教學評價,方能優化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水平,并培養出全方位發展的學科人才。
參考文獻
[1] 詹小紅.新課改背景下現代文學教學改革初探―― 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培養學生解讀文本的能力[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2(1):245-247.
[2] 何芳.高師《課程與教學論》教學改革初探[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9,11(4):92-94.
教育學原理學科是一門專業原理理論學科,它主要是研究在人類社會中對自身的寶貴理論知識,還有文化的資源,并且進行傳承的科學原理的體系。本文通過嚴格的邏輯定義和詞義分析,對原始的概念和經驗事實進行整理和歸納,將原始的概念抽象成為基本的概念,通過這樣的過程建構而成。
教育學的科學化話題,在教育學史上被提及的次數是非常多的,但是一直到現在,在實踐和理論方面都沒有使存在的難題得到真正解決。存在的問題以及矛盾產生的根源就是什么是科學化和科學,教育的理論能不能成為科學的理論,怎么樣才能建立起科學化教育學的學科,教育學的原理是不是就應該是教育的科學,這些問題在各家的看法都是相差很遠的,經過長期研究和發展也沒能得到統一的意見。
一、教育學原理學科科學化在中國的產生
在我國,教育學具有現代內涵,并且是一門獨立學科的產生時間大約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這項學科的產生有可能就是當時因為興辦師范院校的需要,也是由于西學東漸而產生的。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是中國的社會科學群中最早成形學科之一,其最早登上了各個高等學校的講壇,但是我國引入的教育學,在內在學科的理論根基上是十分缺乏的,在引進的一開始就與傳統沒有關系,是一種被全盤西化的學科。在我國二十世紀教育學發展中,其直接使用的功能僅僅就限定在師范院校這一場所中,將教育學是人類知識的總體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當成示范學校的教學課程,并且將兩者混為一談。教育學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跟教育學教材編寫產生聯系。我國的教育學教材,只是對知識進行組合或者轉述,在教材中大量講述的都是其他國家的理論,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這種狀態雖然發生了轉變,但是研究還在初級階段,沒有在整體上進行突破。
二、教育學原理學科科學化的研究
首先,應該在理論、思想和觀念上應該進行明確區分。在理論上應該是優美、明晰、精煉的;在思想上應該是體系化的,博大而又深刻的;在觀念上應該具有非體系化特征,是膚淺和常識性的。任何一個人在教育的觀念上都可以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教育的思想上,一些思想家以及偉大的人物可能會擁有。但是再教育的理論上只有一些教育學家才可以進行建構,指的就是教育科學中的專家,他們教育學看成是一門科學來進行研究,并且把這種研究當成職業。
其次,對于教育理論科學化的問題來說,在當前課程和評價改革中,有很多的研究學者對實證主義的評價模式進行批判,對教育評價科學化和科學性的問題進行論證。在此之中影響比較大的就是,科學的精神就是科學實質,他表現出來的是實事求是和理性的問題,教育的評價只要做到實事求是和理性就算是科學的了,我對這一種觀點是有一定意見的。在這種論斷中,看上去好像是兩個比較獨立的判斷句,但是它構成的是一個有因果復句的演繹推理表達。因為科學的精神就是科學的實質,它主要表現出來的就是實事求是和理性,所以說教育的評價只要做到實事求是和理性就是科學的。這個推理在前提上就不正確,科學精神不是科學的實質,應該是科學的方法,科學方法的典型性是建立在觀察基礎之上的,將次要的因素舍棄,然后將簡化理論假說建立起來,根據假說進行相關決策和預言,并且用實踐對其進行檢驗。理論假說存在的合理性也只是一時的,如果證明出來是假的,就要將其拋棄或者修正,這種事情是必然存在的。科學精神存在固然是好的,但是這種精神的存在不一定導致科學的結論和行為,但是科學的方法卻可以做到。思維中存在的共性就是理性,并不是科學思維獨有的。教育的評判是將價值和科學評判相互結合統一起來的,科學判斷應該是價值判斷統一起來進行的,是為價值判斷進行服務的。比較嚴格說來,在評價這一主題之下進行科學化問題的討論是不適合的,任何的評價都是價值判斷,這一點在本質上和科學要求上的價值中立是存在差別的。
還有學者根據物理學的術語提出,學生的質量反映狀態量,教育的質量反映出來的是過程量,用學生的質量來衡量教育的質量是在概念上產生的嚴重的錯誤。教育質量是過程量,主要表現出來的就是學生質量的變化。這個值應該是再教育過程一開始的時候就存在的,當前的學生質量和初始的學生質量之間的差值,也就是學生的質量增值,這個論斷涉及到的主要是方法,在根本上就對以往在實踐中進行的教育的評價方式持否定的態度。對于這一點我認為判斷者也出現了概念方面的錯誤,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質量不一定就是狀態量,說是過程量也是可以的;教育的質量不一定就是過程量,說是狀態量也是可以的。發生的這一切主要都是研究的人員怎么樣界定過程量、狀態量、學生質量以及教育質量來決定的。國際上的標準化組織對于質量界定是這樣的:過程、體系或者產品的一種固有的特性,可以滿足顧客還有其他相關方面一些要求的能力。所以說,教育的質量用學生的質量來衡量是正確的。
三、結語
教育學原理的學科是一門專業原理理論學科,它主要就是研究在人類社會中對自身的寶貴理論知識,以及文化的資源,并且進行傳承的科學原理的體系。在人文科學以及社會科學中,科學的本身實際上就是科學的文本,科學文本的生成主要就是通過語言。對科學文本進行寫作,主要就是為了在學界當下對話中可以參與進去,報告新的發現和思索,還要對固有的進行辯論。所以,科學化的問題主要包括的就是在用語上的措辭以及合法性的問題。
(作者單位: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自主性教育學的思想淵源與發展
自治性教育學所強調的人們能夠學習并通過自我指導(或自我決定)的方式進行學習的觀念并非新近才出現。在現當代許多哲學家、心理學家以及教育學家的思想中,這樣的觀念就早已萌芽并得到發展。(一)哲學家海德的思想海德(Heider)認為,我們不僅能夠感知這個世界而且能夠對我們的認知加以抽象和概括,能夠對世界概念化,能夠感知永恒的東西(即規律)。人們有潛在的學習能力以及與所周遭的環境互動的能力。人們跨越終身而學習,能夠通過引導獲得某些觀念而不是通過強迫獲得別人的智慧。總之,海德強調學習者的創造性,并呼吁對如何學習這一問題進行再認知。(二)羅杰斯的人本主義羅杰斯(Rogers)認為學習自然得就像“呼吸空氣”,并是一個由學習者自己控制的內在過程。羅杰斯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假設進行了批判。他認為人們具有學習的愿望和在其一生勞作的自然傾向,并提出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五大假設:我們不能直接教會他人,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提供學習;有意義的學習發生在能夠參與其中的事情之中或者能夠增強其自身結構的活動之中;經驗如果被消化在對象征物的否定或改變的過程中則包含了對經驗機能的改變,如是經驗的結構和機能就會變得更加堅強;如果目前經驗的結構具有彈性并加以擴展,被感知的經驗被當作非連續的東西才能被吸收;對于學習者而言,將阻礙降到最低程度的教育系統才能夠最大效率地提供有意義的學習。(三)艾默爾和托雷斯特的“學會學習”艾默爾和托雷斯特(EmeryandTrist)認為,學會學習這一概念是基于現當代人類學習實踐提出來的。學會學習強調我們應該從自己的認知中學會學習,學會將我們的認知當作一種直接的知識形式加以接受,學會懷疑先前人們提供的系統化的知識形式,而這些不值得全信的直接知識就來自于人們生活之中的事物、事件與過程。(四)諾爾斯的“成人教育學”概念諾爾斯(Knowles)關于如何學習的理解對于區分“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learning)與“自主性教育學”這兩個概念十分重要,但這并不是說自主性學習可以從成人教育學剝離出來,而是說“非合作性的”自我導向學習是對自主性教育學的一種擴充。諾爾斯對自我導向學習的定義是:在這一過程中,個體富有創造的激情,在有或沒有別人的幫助下,能夠診斷他們自己的學習需要,制定學習的目標,區別人為的與自然的學習資源,選擇并制定學習策略,評估學習結果。兒童教育學意義上的學習方法或許對于成人并不合適,這一觀念是十分重要的進步。因為成人教育學或者說教成人的方法如今已經成為教師、訓練者以及學術研究者所使用的一個重要詞匯。(五)阿利亞斯等對傳統線性學習模式的批判在從教師中心的學習模式到自主性教育轉變的歷程中,阿利亞斯和肖康(ArgyrisandSchon)對“雙循環學習”(doublelooplearning)的概念化做出了重要貢獻。“雙循環學習”概念不單單是對單循環學習(singlelooplearning)所面臨的問題的一種簡單回應,并且對我們正在使用的相關教育理論、價值以及假設提出了挑戰。格蕾絲和朗(GravesandLong)提出的“學習者管理學習”概念,強調學習應該是一個積極活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或者尋求教育與經驗的結合或者獲得反饋,并通過一生所經歷的經驗對學習進行評估。與諾爾斯界定的自我導向學習相比,這一概念包含了更為豐富的內涵。因為在諾爾斯的概念里,所承認的是學習者每天的價值、未經組織化的經驗以及反思的過程。(六)“行動學習”、“基于工作的學習”與“契約學習”凱米斯和邁克塔基(KemmisandMcTaggart)提出的“行動學習”概念強調反思的重要性。這一概念要求教師退后一步并與其他人一樣成為一個學習者,以便能夠使學生成為一名真正的學習者去發現答案或提出問題。行動學習認可試驗與真實世界經驗的調和。在這兩者的結合過程中所發生的學習才是參與者真正掌控的。當人們能進入可控的情景之中,這樣的學習才是十分接近真實世界的學習。因為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習者幾乎同時扮演著參與者與觀察者兩種角色。蓋特農與哈斯(GattegnoandHase)提出的“基于工作的學習”以及“契約學習”(contractlearning)概念是專門為能夠使人們變成有能力的人而設計的學習過程的兩個樣板。這種學習過程關注的是學會如何學習以及學習者的需要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七)新“能力”觀斯蒂芬森(Stephenson)的新“能力”(capability)觀對傳統學習概念也提出了挑戰。這一概念產生于英國20世紀80年代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英國行政機構執行能力運動。該概念強調“有能力的人”是指那些知道如何學習的人、有創造性的人、有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能夠將相應技能應用于熟悉的或新環境的人、能與他人很好合作的人。與包含知識和技能的“競爭力”(competence)概念相比較,“能力”(capability)是一個更加綜合的概念。誠如斯特沃特.豪斯所言,知識與技能或者能力可以習得甚至被復制,但這還算不上深度認知水平的學習。學習是一種經過整合過的經驗。這種整合是將行為、知識與理解融入個人已經存在的先在的行為與圖式之中(包括價值、態度與信念)。總之,新的能力觀認為,有能力的人是指有學習能力的人,具有創造性的、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在不同環境領域內應用能力的人,并能夠與他人合作共事的人。在斯特沃特.豪斯與查理斯.肯看來,培養一個有能力的人,需要對傳統的學習方法進行革新。這樣的革新就包含了自主性學習這一概念。[1](八)復雜理論自主性教育學概念還借鑒了復雜理論(Com-plexityTheory)。復雜理論關注的主要問題是人們如何對環境的不同特點進行概念化以及系統和環境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戴維斯(Davis)、薩莫拉(Sumara)、多爾(Doll)、多利特(Doolittle)等先驅將復雜理論引入教育領域,并指出了復雜性理論對于學習的意義所在。斯特沃特.豪斯認為,學習的復雜性對我們正在應用的有關兒童教育學和成人教育學的觀念提出了挑戰。盡管諾爾斯等通過對成人教育學的界定使我們認識到了成人學習的特殊性,對我們理解兒童教育學的局限性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在斯特沃特.豪斯看來,對于任何在成人教育學基本準則指導下的學習經驗及課程設計的審查,我們將發現它們都一定會宣稱能力與成人經驗的內在聯系,并承認自我導向學習的優越性。[2]也就是說,成人教育課程至今依然有著強烈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趨向,而很少給予學習者哪怕最低程度的真正參與機會。自主性教育學與復雜理論概念化聯系的另一途徑是通過能力這一概念。如前所述,能力這一概念重點關注的是人們在新的環境中運用知識和技能(competence)的能力(capacity)而不是指在熟悉環境中。這樣的能力是指為了應對新的問題所表現出來的自我效能的調整水平,能夠以團隊的方式工作,以及指導如何學習。這樣的能力觀念認為,有能力的人最有可能運用復雜性理論管理世界。當能力(competence)(指知識和技能)明顯地成為工作場所高效率功能的基礎,人們就會十分關心在已知領域的前有能力。此外,敢于嘗試錯誤以及理解難于預料的和復雜的社會現象的靈活性,對于自主性教育學也有著重要的啟示。因為復雜理論和行動學習都強調重視學習的“偶然性”(emergentnature)。[3]總之,自主性教育學包含了反思,系統理論中所理解的環境性審視,以及經驗評估、與他人互動等應具備的能力、行動學習過程等方面的內涵。從應用價值來看,有關學習者自主性的思考及方法極有可能被廣泛運用于教學過程設計領域:(1)對學習偶然性(theemergentnatureoflearning)的認知并由此產生的“直播式”課程(livingcurriculum),因為這樣的課程富有彈性并對學習者學習的改變具有開放性;(2)在“直播式”課程中,學習者的參與是由學習者所驅使的;(3)對于知識和技能習得的認知使我們認識到學習是與過程相分離的,并需要不同的方法;(4)學習活動或過程發生的標志由學習者而不是由教師來決定;(5)將行動研究和行動學習作為元方法學在學習經驗中加以應用;(6)應根據真實生活的內容來設計學習者的評估、自我診斷以及知識的運用;(7)提倡合作性學習;(8)實施個體學習需求和應用指導。
自主性教育學在遠程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領域的實踐
自主性教育學對于我們關于學習與學習者的思考提出了挑戰。譬如,教師應該更多地思考教學過程而不是學習內容;要讓學習者理解他們的世界而不是教師的世界;教師應該進入學習者的世界等。自主性教育學的上述原則正在或將在遠程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領域得到更多地體現。(一)遠程教育中的自主性學習方法在線學習、電子學習或在線環境中的學習將會為人們應用自主性教育學的方法提供更多的機會。因為在線學習、電子學習或在線環境中的學習被視為一種建構性的學習模式,它能夠培育和促進廣泛的兒童教育學問題以及建構性的學習方法。在這種建構性的學習方法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習者基于他們過去的和目前的知識,以他們自己的學習風格為動力,積極建構他們自己的觀念和概念。當然,在形成建構性的在線學習方法時,我們必須反思至今依然存在的對學習者獲取新的信息資源具有某種程度控制的所謂信息傳輸模式。自主性學習方法在遠程教育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主要是基于以下條件和理由:(1)因特網、遠距離課程、聊天室、email、電子傳送等提供了增加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機會,并為學習者提供了獲取和刷新各種資源的更多機會,以及分辨目前學習與關注所需要的和感興趣的領域的機會。誠如奧利弗(Oliver,2000)所言,因特網為學習者在獲取相關學習材料和聯系時提供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保障了較快的學習速度;加強了學習動機。(2)基于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系統的學習模式允許自我導向學習者的大量存在。與傳統的基于課堂的學習者相比較,ICT學習模式伴隨綜合性反饋、實踐與彈性的增強,這將使得協商性評估甚至是契約學習變得更加容易實施。(3)基于ICT系統的學習強調從教師對學習者的控制轉變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分擔責任。伴隨學習控制權轉移給學習者,這樣的方式也會極大增進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感。因為責任轉換可被視為學習轉換的一種重要刺激,這將使學習者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并積極發展自我導向學習技能。(4)基于ICT系統的學習環境還可被當作一種激發集體性學習過程發生的引導性工具,并將改變學習者思考和學習的社會模式。因為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信息獲取途徑與速度更加快捷;為獲取前沿性、先鋒性的觀念提供了機會;為私人性的實驗提供了重要的途徑或實驗。此外,在線討論、聊天、視頻會議以及遠程討論過程中的自由互動為在線學習社區的形成提供了機會。總之,基于ICT的學習模式與建構主義的學習圖式緊密聯系在一起,它們都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方法,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提供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趨向的互動向非正規的、探究式的以及更大幅度的相關經驗的互動。互動性被視為成功學習的一個必要組成要素而得到高度重視。良好的學習被視為包含了大范圍的深度探討性的交流,包含了在教師與參與者之間的適宜的、自動性的實踐以及豐富的討論。對于學習者而言,獲得
一、選擇題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語出自( )
A.《論語》 B.《學記》C.《孟子·盡心上》 D.《勸學篇》
2、教育的基本構成要素包括( )。
A.教師、學生、教材 B.教師、學生、教學方法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3、人類的教育活動與所謂的動物的教育活動的根本區別在于人類的教育活動具有()。
A. 自然性 B .社會性 C.生產性D.適應性
4、下列屬于教育學起源說的是( )。
A.教育的勞動起源說 B.教育的生物起源說
C.教育的心理起源說 D.教育的神話起源說
5、在教育起源問題上,( )認為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動物的本能。
A.生物起源說 B.神話起源說 C.心理起源說 D.勞動起源說
6、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其所具有的根本屬性是( )
A.社會性 B.歷史性C.階級性 D.民族性
7、有關教育本質的問題最早是由( )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
A.美國教育學者 B.英國教育學者
C.前蘇聯教育學者 D.我國教育學者
8、教育的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起源說的共同特點是都否認了( )。
A.教育的社會性 B.教育的自然性
C.教育的階級性 D.教育的生產性
9、教育生物起源說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國教育學家( )
A.沛西·能 B.孟祿C.高爾頓 D.達爾文
10、在教育學第一個正式提出教育起源問題并將其作為一個學術問題來認識的是( )
A.神話起源說 B.生物起源說 C.心理起源說 D.勞動起源說
11、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的特點屬于( )
A.原始社會的教育 B.古代社會的教育
C.資本主義社會的教育 D.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
12、教育起源于原始社會兒童日常生活中對成人行為的“無意識模仿”,主張這一觀點的是教育的()
A.心理起源說 B.勞動起源說
C.神話起源說 D.生物起源說
13、我國最早使用“教育”一詞的是( )
A.孔子 B.許慎 C.朱熹 D.孟子
14.“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一語出自( )
A.《學記》B.五經四書C.《論語》 D.《說文解字》
15、認為教育的本質是社會性、階級性、生產性、科學性、藝術性等各種屬性的統一的觀點屬于教育本質的( )
A.上層建筑說 B.生產力說 C.多質說 D.本質規定說
16、下列認為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在于它自身的專門特點,并試圖從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來揭示教育本質的學說是( )
A.上層建筑說 B.生產力說 C.多質說 D.本質規定說
二、簡答題
1、試述80 年代以來我國理論界關于教育本質問題的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并說明對教育本質的探討有何重要意義。
2、教育的歷史發展分為那幾個時期?各個時期的教育有什么特點?
3、試列舉中西方歷有關教育的代表性定義并談一下你對這些不同教育定義的看法。
關鍵詞:成人教育學科;相關學科;教育學科;關系
一、成人教育學科與教育學科的關系
鑒于成人教育學科與教育學科關系的復雜性,應按層次來梳理其關系。通過探討教育學科體系結構與成人教育學科體系結構,我們發現成人教育學科與教育學科的關系大致可分為六個層面的問題:
一是總體性關系。成人教育學科作為獨立的學科群在總體上與教育學科的關系;
二是主干學科的關系。成人教育學科群中的主干學科成人教育學與教育學科群中的主干學科教育學的關系;
三是分支學科之間的關系。成人教育學與教育學一樣,在學科內部衍生了一定數量的分支學科,成人教育學的分支學科與教育學的分支學科存在什么關系,成人教育學的分支學科是屬于教育學分支學科下位的學科,還是并列關系;
四是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的關系。教育學、成人教育學、高等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在學科發生史上,都存在著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流互動現象,并在一定條件下橫向結合產生出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從學科發生史考察,一般來說,教育學科中的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出現在前,而成人教育學科、高等教育學科、職業技術教育學科中的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形成略后。從現象分析,成人教育學科中的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的產生,是否參照、模仿教育學科中的交叉學科、邊緣學科,抑或有其自身的原因而促成其誕生;成人教育學科中的分支學科、邊緣學科與高等教育學科、職業技術教育學科中的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存在著什么關系,都是值得探索的問題;
五是在跨學科、綜合學科與科際整合中,成人教育學科與教育學科間的關系。在跨學科研究、綜合學科與科際整合的學術背景下,某些綜合性的問題或問題集群的研究,成人教育學科與教育學科都可能參與其中,各自發揮自身的學科優勢,又在研究中形成某種整合的機制,產生一定的關系;
六是成人教育學科中的元理論研究與教育學科中的元理論研究存在著什么關系。教育學科中的元理論研究開拓在前,已形成了基本框架,而成人教育學科的元理論研究剛剛起步,但這不影響探討成人教育學科與教育學科之間的關系,也是一個層面的問題。
以上六個層面的關系中,最主要的關系是總體性關系與主干學科關系兩個層面。相比較而言,成人教育學及成人教育學科群比教育學及教育學科群更“年輕”,在成人教育學及成人教育學科群獲得學科獨立性之前,教育學及教育學科群已經歷了漫長的演進歷程。因此,研究教育史的學者一般認為成人教育學是教育學縱向分化的產物,是教育學內部衍生性分化的產物。但是這種衍生并不是自發的過程,而是由于近代兒童教育學或傳統的教育理論難以解釋與解決成人教育中的問題,具有創造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成人教育研究者,為適應成人學習的現實需要,回應成人教育實踐與改革的挑戰,才將成人教育學作為獨立的學科加以建立和發展。
成人教育學及其學科群的形成,不僅暴露了近代教育學的內在性學術危機,也推進了教育學變革及現代終身教育學的形成。研究成人教育學科與教育學科的關系必須將其置于現代教育學體系的觀照下。正是在終身教育理念指導下,近代普通教育學的局限性充分暴露出來,成人教育學才能夠從依附于普通教育學的地位中擺脫出來,獲得獨立的發展,而一種涵蓋人一生的教育形態、教育過程、正規的、不正規的和非正規的學習活動的教育學由此產生,皮埃爾?弗特在(教育學的盛衰)中稱為“終身教育學”。在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理念系統提出之前,成人教育學科已經出現,但還未真正擺脫近代教育學的束縛,是終身教育學獲得國際教育界認同并產生影響后,成人教育學才真正獲得學科的獨立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發展委員會報告書《學會生存》中指出,從教育作為起點訓練這個觀念過渡到繼續教育這樣一個觀念,這個過渡就是現代教育學的特征。書中對“成人教育”作了新的闡釋,認為:“教育過程的正常頂點是成人教育”,必須把教育理解為一個終身存在的連續體,構建學習化社會。從(學會生存》的現代教育學核心理念看,成人教育學相對應的是終身教育學下的成人教育體系,成人教育學與普通教育學都是現代教育學的下位概念,二者是并列交叉關系而非依附關系。
我國成人教育學科與教育學科的關系,大致與歐美諸國情況相似。從“總體性關系”與“主干學科”關系看,有以下情況值得注意:
(一)我國現代意義的“成人教育”概念的使用晚于歐美諸國。作為學科形態的教育學與成人教育學,我國開始是從西方引進的,因此,教育學與成人教育學、教育學科與成人教育學科的關系大致是歐美諸國此種關系在中國的“折射”。我國成人教育的實踐非常豐富,但成人教育學科意識一直比較淡薄,20世紀80至90年代大批成人教育論著的問世,標志著成人教育學科自我意識的覺醒。
(二)成人教育學科“自我意識”的確立。隨著我國成人教育研究和改革的深化以及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理念在中國的傳播,成人教育開始成為與學校教育并列的一種教育形態,成為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些都是成人教育學科自我意識確立的重要原因。終身教育理念開始傳播和實踐時,我國正值時期,我國對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理論的譯介與研究是在后開始的,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教育改革已開始向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化社會推進,1995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明確規定要“建立與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因此,21世紀中國成人教育學科體系構建,應該在現代教育學理念指導下進行。就二者的關系而言,成人教育學科是現代教育學的下位概念,而不是近代教育學的下位概念。在現代終身教育理念的影響下,近代教育學自身也面臨著根本性的變革。
(三)教育理論與教育學科的學術爭鳴給成人教育學及其學科群構建提供了新的啟迪。自1978年至2000年,我國出現了有關教育學或教育科學的大范圍的學術爭鳴,不僅拓寬了中國教育界的視野,還引發了中國教育界對教育學科的批評性反思,尤其是對“進口”教育學主宰中國教育學狀況的憂慮。在中國不僅要確立教育學科的自我意識,更重要的是要激活原創精神,構建中國的教育學,彰顯中國的教育智慧。
就成人教育學科與教育學科的關系而言,這場有關教育學科“科學化”、“本土化”、“中國化”、“現代化”的教育爭鳴為中國成人教育學及成人教育學科的建設提供了新的啟示。在中國百年豐富實踐經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成人教育學及成人教育學科,一旦學科意識確立,又有百年教育學及教育學科發展的啟示,更易擺脫“西方中心主義”的束縛,形成中國的成人教育學及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成人教育學科。
(四)成人教育學與高等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的關系值得重視和研究。在現代教育學體系中,成人教育學、高等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都獲得了獨立發展的契機,并各自形成學科體系。由于教育實態中的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存在著交叉關系,相對應的成人教育學、高等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之間也存在著交叉關系。通過對中國教育體系結構的研究和預測可以發現,中國成人教育與普通基礎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之間的界限正逐漸淡化,學科聯系溝通日趨密切,交叉重疊現象十分明顯,這種現象自然會在學科體系建設中得到認同和體現,因此,21世紀中國成人教育學科體系的構建,應該考慮成人教育學與高等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以及各自的分支學科、交叉學科之間的關系。
二、成人教育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
以成人教育學為主干的成人教育學科群是新興的、發展中的學科,它與教育學科以外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非常復雜,從總體上看,大致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從其他相關母體學科中攝取、借用、移植相關的概念、范疇、理論、原理及研究方法;二是其他相關學科將成人教育作為一個獨特的研究領域,形成多學科觀點的成人教育研究新趨向,如從哲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等觀點進行研究,開拓了研究視野及思路,促進了學科之間的滲透、雜交、互補;三是導致以成人教育研究為主的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的誕生,或形成跨學科的成人教育問題及問題集群研究。
研究成人教育學科與教育學科以外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首先要考慮近現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分殊”與“整合”,既誕生不同層級的主干學科、分類學科,又形成邊緣學科、比較學科、橫斷學科、跨學科、科際整合等交叉學科。成人教育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問題,實際上是在科學的分殊與整合的大背景中,成人教育學科與相關學科的對話、溝通、互補、深化與拓展的問題。從成人教育學研究史看,成人教育學科群作為新興的、年輕的學科,相關學科特別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中的成熟學科,對成人教育學科的學科建制規范、學科體系結構、學科理論基礎、學科研究方法、學科深化拓展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等方面,都產生了很大影響。成人教育學科的發展,是在“接受”、“選擇”及“涵化”相關學科的過程中,逐漸由潛學科、前學科演變為學科與學科群。從成人教育學科與相關學科的關系來看,自成人教育學作為獨立學科形成后,成人教育學內部縱向分化與外部橫向拓展,必然與其他相關學科發生雙向的、互補的關系。相關學科如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等,給成人教育提供了有關的知識、理論、研究方法技術等,有助于成人教育研究從經驗式的問題研究提升到理論體系與學科體系建設的水平;成人教育學科的規范也是在參照相關學科中的成熟學科規范而建立的。從另一方面看,成人教育作為獨特的研究領域,又可成為相關學科的研究對象或專題研究的題材,相關學科采用本學科的某種原理、研究方法對成人教育問題進行研究,從而拓展相關學科的研究范圍,或者構建相關學科的下位分支學科。
對成人教育學科自身來講,第一類關系最為重要。在現代科學高度分化與綜合的發展趨勢下,通過對成人教育學科群形成的歷史梳理,可以發現其突出表現:
(一)概念、范疇的借用、移植。和其他新興學科一樣,成人教育學及其分支學科、交叉學科在構建的歷程中,往往從相關學科特別是成熟學科中借用、移植一些概念、范疇,經過適當的改造或通過重新界定詮釋,作為學科建構的基本組成部分。“真正的思想和科學的洞見,只有通過概念所作的勞動才能獲得。”②成人教育學科體系的建立,首要的工作是建立自身的概念系統與專業術語。從成人教育實踐、成人教育問題的經驗性研究中,發現、提煉中成人教育的學術概念,是成人教育研究中關鍵的一步,其中對相關學科概念、范疇的借用、移植非常普遍。成人教育學探討成人教育體系結構、功能問題時,就從系統論、社會學中借用或移植了一些概念、范疇,如:“系統”、“要素”、“模式”、“子系統”、“結構”、“功能”、“社會變遷”等。在探討成人教育規律時,除參照教育規律的基本框架外,還運用了大量的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的概念與范疇,如意識形態、上層建筑、角色、智力、潛意識、人格、經濟效率、人力資源等。這種現象在新興的交叉成人教育學科中更為普遍,如成人教育心理學、成人教育社會學、成人教育經濟學等。
研究成人教育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首先要注意這種學科之間、亞學科之間的概念借用、移植問題。構建成人教育學科的概念系統,除從成人教育實踐中發現、提煉具有經驗意含與系統意含的科學概念外,還要從相關學科借用、移植適用的概念、范疇,以前者為主,后者為輔,嚴格按廂概念提煉和選擇的標準,建立成人教育學科的概念系統。
(二)理論、原理的應用。成人教育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特別是成熟學科之間的關系,在理論、原理的參照、借鑒與應用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成人教育學科群體系的建立,除從成人教育實踐中提煉出基本原理和理論外,還從相關學科中借用了有關的原理或理論,用來分析解釋成人教育現象,處理解決成人教育問題,或者作為成人教育原理構建的理論基礎,或者用來批判成人教育學科構建的規范等等。
就成人教育學科與相關學科的關系而言,作為應用性研究的成人教育研究,可以靈活的采用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論理學、美學等學科基本理論或原理,對成人教育現象、事實或問題進行描述、解釋與預測,或者說通過成熟學科的某一理論或原理的越界傳播,成為成人教育理論構建的有機組成部分。例如,有的學者運用分析哲學的原理,對成人教育中的有關概念、范疇、命題進行邏輯的或語言的分析,對有歧義的術語、概念進行澄清,使人們對“成人教育”“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等的涵義或關系有明晰的了解。有的學者運用經濟學中的“人力資本”理論,對成人教育的投資、效益問題進行研究;有的學者參照心理學中的學習原理,使之適用于成人學習研究,構建成人學習學等等。總之,相關學科理論或原理的借用或應用,是成人教育理論體系與學科構建的積極助力,成人教育學科在與相關學科的對話中走向成熟。
(三)方法的移植與滲透。成人教育學科于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集中體現在成人教育研究與學科構建過程中,相關學科研究方法的移植和滲透。和概念、范疇、理論、原理一樣,方法一旦發展成熟,就具有廣泛普遍的適用性,尤其是哲學方法、邏輯方法、數學方法、一般科學方法及帶頭科學方法,常常適用于一切科學研究領域。具體來講,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技術科學四大門類中的各類主干學科與分支學科,都有自身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成熟的母體學科還有自身獨特的方法論,如哲學、數學、物理學、邏輯學等;而現代系統科學如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協同論、耗散結構論等,不僅有獨特的研究方法,還具有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特征,可以橫向地向所有學科滲透,從而形成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研究方法,即有機的方法體系。
在科學由高度分化向高度綜合轉變的時代,研究方法的滲透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可以說,研究方法的移植、滲透與融合是現代科學發展的重要特征。所謂方法的移植,是指平行學科間一門學科的方法向另一門學科的轉移。一門學科的研究對象越基本,其研究方法移植的領域越廣闊。所謂方法滲透,是指數學方法、系統學科中的方法及帶頭學科方法,向所有科學領域的滲透或橫向拓展,此外,在跨學科、綜合學科及科際整合的研究中,多種方法技術配合應用形成的方法融會現象,也值得關注。
許多新興學科的誕生都與研究方法的移植、滲透密切相關,成人教育學科也不例外。新興的成人教育學科在方法和方法論方面存在著先天不足,成人教育學科的“未成熟性”,使其研究處于各種類型、各大層次的方法包圍中,從相關學科借用概念、范疇、理論、原理,移植研究方法,實屬必須,但容易抑制成人教育研究自身特殊方法的形成,使成人教育成為相關學科的方法、方法論的“實驗室”。在成人教育研究中移植和改造相關學科的方法是正常的,由于成人教育的獨特性,但移植、借用的方法時應依據成人教育學科的具體特點,將其改造成適合成人教育研究特殊性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促進中國成人教育研究方法體系的構建和成人教育實踐的發展。
教育學原理是整個教育學考研的基礎,占分比重達到1/3,要想在考研中奪得高分,必須要對教育學有一個整體的理解,那么這個理解來自哪里呢?對教育學原理的整體把握是理解教育學的基礎。同時,教育學原理與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應的聯系,涉及到了教育學的各個分支,是認識整個教育學的前提,因此,對教育學原理的把握是整個教育學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們可以把教育學原理整體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學以及教育的產生和發展。包括教育學的研究對象、研究目的、教育學的發展階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質說、教育的起源說、教育的發展歷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對人和社會發展。包括教育與生產力、政治、文化、科學、人口等的相互關系;教育變革的相關影響因素;遺傳、環境、教育對人的發展的影響;人的個體性對人的發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論、培養目標;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國的學制、現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課程和教學。這一部分是教育學原理的重頭戲。主要包括課程的相關定義和類型學說;課程計劃、目標以及實施、評價等;還包括教學的相關定義和各種理論流派;教學過程、模式、原則以及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師生關系。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過程、原則、方法和德育途徑和各種德育模式;教師的概念以及勞動特點,教師專業化發展,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學生的權利和義務,師生關系的特點和師生關系建立等內容。
二、中外教育史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學綜合統考重頭科目之一。針對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線索——考生要特別注意知識的橫向聯系和縱向聯系。縱向上,要理清按照時間順序事件發生的脈絡,橫向上可以將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進行對比,幫助理解。同時重分析——研究歷史的作用往往是為了更好地指導現在,因此在復習過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學歷史,而應注意分析和評價,同時注意積累分析評價的思路及要點。
中外教育史的內容脈絡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國古代教育、中國近代教育、中國現代教育、外國古代教育、外國近代教育、外國現代教育;這些內容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分類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為“中國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國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時間分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現代教育(三、六章);還可以從內容的角度分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這兩條線索來引領中外教育史的復習。
針對中外教育史,復習方法指導為:
1.從宏觀到微觀:由于這部分內容屬于歷史性內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時間發展的順序,樹立回溯歷史的整體感。建議考生在復習時采用講解或口述的方法。復習的思路:整部分——各章節——各知識點。
2.理清知識的層次:知識的層次既體現了知識在整個教育史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復習時應當傾注的關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識的層次很重要。按照學習層次的要求我們將其具體分為識記和理解兩大類。復習時各個知識點應當把握到什么層次,做到心中有數。
3.注重比較和聯系:由于是教育史,這里需要特別提醒考生:注意知識的橫向聯系和縱向聯系。縱向上,要理清按照時間順序事件發生的脈絡,橫向上可以將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進行對比,幫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習題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和發現,找到更多的可比較的“點”。
三、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情景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是介于心理學與教育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它主要研究學生如何學、教師如何教以及學教之間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并據此創設有效的教學環境,如學習資源的利用、學習活動的安排、師生互動過程的設計與學習過程的管理等,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
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學概述 2、心理發展與教育3、學習及其理論解釋4、學習動機 5、知識的建構、技能、品德的學習 6學習策略理論。其中,心理發展與教育的關系、學習的基本原理(包括聯結派、認知派、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學習動機理論、學習策略理論、智力理論與創造性的培養和社會規范學習與品德發展是重點章節。
對于教育心理學的復習要做到以下三點: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及其主要實驗事實;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對教育工作的啟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學的基本規律和主要理論,并能夠運用其來說明和解釋有關的教育現象,解決有關的教育教學實際問題。
教育心理學算是教育學大綜合中較為抽象和難懂的一個部分,在復習時建議大家結合自身的學習經歷和一些教學案例來體會和理解各種原理。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樹形圖法”。在復習時,可以選擇一本較有代表性的教材(較的是北師大出版的由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通讀全書后,理出主要線索。如: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涉及到哪幾大方面的問題?每一個大問題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內容?每一個內容中關鍵的知識點是什么等等。依據這些問題,可以畫一個樹型圖,幫助你理解“樹干”與“樹枝”、“枝葉”等的內在關系。然后,依據這一樹型圖,再參考其它書目,對這一圖式做作一步的充實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內容繁雜,知識點多,彼此獨立的特點;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應用性,強調與實踐問題的聯系;4、教材的多樣性和觀點的差異性的特點。因此學習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確把握的基礎上,與實際聯系起來,通過案例的來學習,同學們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親自分析評價,將概念放到一個具體情景中體會。
1.理解基本概念:對教育科研方法而言,很多概念都比較抽象,一些概念本身就較難理解,死記硬背就更不容易實現了。較好的方法是聯系實際,將概念放在一個具體的情境中去體會。
關鍵詞:職業教育學;規定性定義;描述性定義;綱領性定義;學科框架
近來,對職業教育基本理論和學科構建問題的討論漸漸多起來,不斷有高水平的論文和著作面世,這是職業教育理論工作者積極致力于學術自覺,構建職業技術教育理論體系,開始走出低水平重復研究局面的可喜現象。但是,與職業教育實踐以及其他教育理論分支學科相比,目前職業教育理論研究多數是普通教育學的翻版,缺乏自身特有的邏輯,“研究的范圍比較窄”、“缺乏有力的邏輯”、“缺乏系統的理論”,仍然處于“理論貧困”的境地。①本文擬就職業教育的概念、學科以及學科框架的構建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有助于理論研究的深化與發展。
一、“職業教育”的稱謂與規范
21世紀以來,職業教育在國內外教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遺憾的是“職業教育”(Vocational Eduction)的稱謂到今天為止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中國最早使用“職業教育”一詞出現在1904年山西農林學堂總辦姚文棟的公文中:“論教育原理,與國民最有關系者,一為普通教育,一為職業教育,二者相成而不相背。”“職業教育為東西洋各國所最重,生等出洋后自知之,予不必言也,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相需為用,闕一不可。”②自清末的“實業教育”以來,期間經歷了“職業教育”、“技術教育” (Technical Education)、“職業和技術教育”(Vocation- s1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職業教育和培訓”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S)等稱謂。197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18屆大會上通過的《關于技術和職業教育的建議》中,把“技術和職業教育"(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作為一類教育的一個綜合性術語使用,其內涵包括技術和有關科學的學習,以及掌握與社會、經濟各部門的職業有關的實際能力和知識等。
由于科學技術的發明發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受重視,生產實踐中很少應用,農耕文化也不需要技能技巧,故中國正規教育長期沒有教人謀生糊口的內容。當西方列強挾持“奇技巧”征服儒家文化時,同人逐漸對西學技術產生了頂禮膜拜,開始出現了傳授這些技能技巧的廣義職業教育。在清末,職業教育就是“西學”、“洋學”,就是掌握技術一類的“末”節,人們看重的還是學習道德修養的“中學”之“本”。民國時期,盡管許多有識之士大力倡導“實業教育”、“生活教育”、“技術教育”、“大職業教育”等,但在動蕩的時局和落后生產力水平的現實中,這些思想和實踐也如曇花一現。20世紀50年代之后,“技術教育”與“職業教育”從身份確認上有其細微差別:前者培養“干部”,后者培養“工人”。
在1982年12月4日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和1999年 3月15日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上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19條規定:“國家舉辦各種學校,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發展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發展學前教育。”將職業教育確認為與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并列的一種教育類型,正式在國家的根本大法中明確了“職業教育”
的稱謂。1996年9月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將各級各類職業學校教育和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統統歸并到“職業教育”范疇之中,《職業教育法》第1章第4條規定“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進行職業指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的教育培訓就是“職業教育”。第2章第14條進一步明確指出:“職業培訓包括從業前培訓、轉業培訓、學徒培訓、在崗培訓、轉崗培訓及其他職業性培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為初級、中級、高級職業培訓。”這說明我國目前所使用的“職業教育”這一概念包含:普通教育的職業技術入門教育;為了在某一職業領域就業的職業準備教育;作為繼續教育一個方面的職業繼續教育。但在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對學科體系的又—一次歸類劃分中,與電化教育或教育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有關的內容,被劃分為“職業技術教育學”與“教育技術學”,與此前《憲法》、《職業教育法》中的稱謂有些不同。
1999年4月在漢城召開第二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上,聯合國教科:艾組織在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的提法,將職業教育和就業培訓、在職培訓視為一個統一的連續過程,這說明職業教育的內涵和外延與一百年前相比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今天國際政治、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以及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和信息產業的迅速崛起,職業教育已經從過去單純指一個人就業前的教育培訓,向在職培訓、就業培訓和轉崗培訓滲透,成為了終身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有人將這種“職業教育”概念從“Vocational Education”拓展成“TVET”,職業教育內涵隨著時展而不斷演進充實的現象,稱之為“大職業教育觀”。③
筆者認為,“職業教育”概念包含了技術教育、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三個層面的內容。④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技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勞動力素質中的“技術”含量往往是職前培訓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個人就業的前提條件;二是教育過程與培訓過程又有區別:前者偏重于學習一般生產過程的原理,注重各行各業的原理講解和理論闡述及受教育者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后者要求受訓者掌握必要的謀生技能技巧,強調具體生產(服務)活動的實際體驗;三是用辯證唯物主義眼光看,技術教育、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呈現融合發展的趨勢,三者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由于“職業教育”的概念包括了“職業和技術教育”、“職業教育和培訓”、“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等以上各個術語的含義,特別是與目前大量使用的“職業技術教育”含義基本一致。因此筆者鄭重建議,今后在一切正式與非正式的文件、報告、新聞和學術論文中統一使用“職業教育”一詞。
二、職業教育學科的性質界定
美國分析教育哲學家謝弗勒(I.Schemer)博士運用分析哲學方法,在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語言》一書中,探討了教育定義的三種類型,即規定性定義、描述性定義、綱領性定義。這三種定義的分類由其出現的上下文情景決定,同一定義根據不同的上下文可能歸屬不同的類型。三種定義的功能各不相同,規定性定義的功能是交際,描述性定義的功能是解釋,而綱領性定義的功能是陳述一種道德價值規范。
科學理論,如數學、物理等,一般按照邏輯規則下定義(規定性定義),實踐理論,如政治、經濟,更多的是運用綱領性定義。這兩種理論下定義的依據有區別:前者以觀察數據、經驗事實為根據,后者表述的不是已有的事實,而是“應有的”狀態,即具有強烈的價值取向。許多不同的職業教育著作對同一概念(如“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學”)所下的定義,多數不是真正的定義,而是關于某個職業教育問題(如職業教育的“本質”、“內涵”、“功能”與“培養目標”等)自己的價值觀念,也就是說,他們用自己的“理念”偷換了職業教育中的“概念”。
對事物的科學分析以及在分析基礎上的綜合,在適當控制的條件下,科學實驗或思辨允許將對象從整體中抽取出來而撇開其他對象,科學概念需要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有時就不一定能揭示事物的全貌。而在實踐中,客觀事物的存在是錯綜復雜、交織糾纏在一起的,“科學的”與“實踐的”職業教育理論下定義的方式應該有所區別:前者一般采用描述性定義,并且從描述性定義中擇定精確的科學定義,后者因為涉及特定的社會文化情景中的教育實踐,并對實踐提供一定的指導,一般采用綱領性定義。如“職業教育是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個人就業的要求,對受過一定教育的人進行職業素養特別是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為其提供從事某種職業所必需的實踐經驗的一種教育。”⑤這類定義告訴人們,職業教育“應該成為什么樣子”,表達了下定義者的主觀價值判斷,是典型的“綱領性定義”。正因為如此,職業教育理論中的許多定義就因“人”而定了。目前數十本職業教育著作、各種權威的“辭典”,對“職業教育”的定義都不盡相同。如《國際教育辭典》的定義是:“職業教育是指在學校內或學校外為提高職業熟練程度而進行的全部活動,它包括學徒培訓、校內指導、課程培訓、現場培訓和全員再培訓。當今則包括職業定向、特殊技能培訓和就業安置等內容。”《教育大辭典》將其定義為“傳授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涵義有兩個,一是“僅指培養技術工人類的職業技能教育”,二是“泛指為謀取或保持職業而準備、養成或增進從業者的知識、技能、態度的教育和訓練,不僅包括技能性、還包括技術性的”,與“職業技術教育” (Vocational-Technical Education)同義。⑥
除了職業教育理論研究中的概念、名詞、術語大多采用綱領性定義之外,另一個不成熟的表現是“移植”、抄襲普通教育學的定義和框架體系。如對“職業教育學”的定義,干脆由“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移植為“職業教育學是一門研究職業教育現象,探討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新興學科。”⑦或者“職業教育學是研究職業教育現象,揭示職業教育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⑧還有人按照教育學的學科框架映射出職業教育學的學科體系,開列出“職業教育社會學”、“職業教育經濟學”、“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論”、“職業教育教師學”、“職業教育心理學”等分支學科⑨,似乎在教育學的每一個分支學科前面冠上“職業”二字就完成了體系的構建。職業教育學正在重蹈教育學的覆轍,除了翻版普通教育學的概念、體系之外,幾乎沒有對職業教育基本問題和特殊問題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職業教育學基本上是一門“實踐”的理論,而非“科學”的理論。可喜的是,筆者最近看見歐陽河等人所著《職業教育基本問題研究》,突破了職業教育理論研究和學科框架囿于普通教育學的壁壘,從哲學、社會學、歷史學等角度探討了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地位作用以及與外部世界的關系等基本問題。
像這種職業教育理論中的定義模糊和沒有獨立的學科體系等問題,從根本上說,與其母體教育學的性質模糊有關。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假定:教育學是一門“科學”,或者我們正力求使其成為科學。近代教育學是在一種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發展的:17世紀末18世紀初,繼哲學與神學分離、自然科學萌動于實驗之中時.人們謀求按照科學的先例建立人文科學,而為實踐所迫切需要的教育學首當其沖。于是,從哲學中分離出來,又與“教學藝術”有別的“科學教育學”建構起來,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就試圖建立一種規范性、描述性的教育學陳述體系,他的“普通”是指教育的一般(普通)原理,而非“普通教育”之學。20世紀之后的教育理論家比以往更不滿意于思辨哲學和狹隘經驗性質的陳述,更加追求教育學的科學化,他們在“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實驗教育學”和“教育經濟學”等分支學科里進行了大量教育細節的實驗研究、統計和測量。但是,這些成果離“科學教育學”還有一定距離,時常有一些教育家和有識之士揭開教育學研究成果的“科學”外衣,認為教育學仍然是以“教育科學”其名,行“實踐教育”之實的學問。這種情況下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二十多年來有幾百本教育學“原理”、“大綱”、“概論”等著作問世,但教育理論仍然被很多學科視為“非科學”。
三、職業教育學科框架的重構
嚴格說來,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理論對一些個別的、零散的、短期的問題有一些研究,至多存在一個與普通教育學大同小異的框架,迄今尚未形成一種理論體系。這種模仿普通教育學框架的理論研究,對職業技術教育實踐的指導意義相當有限,這也是導致職業教育理論缺乏學術聲譽的重要原因。我們討論的職業教育學的學科框架問題,換句話說,也就是職業教育學的“學科”(discipline)定位問題,包括職業教育學的學科基礎(disciplines-basis)、研究領域(fields of research)以及概念結構(conceptual structure)。實際上,只有在這個層面上,才能比較準確地討論職業教育理論的方法論問題,也才能真正地思考這個學科變化中的實質因素。
職業教育理論近二三十年來發展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它在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和研究角度各個方面的迅速擴張,其結果既是這個學科在教育實踐中影響力的增長和對普通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的積極介入,也是它不斷模糊的學術面貌和日益尖銳的身份危機所致。當所有“精英”教育之外的、業余的、勞力的、技術性的培訓都登上了職業教育學的殿堂,當學者從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技巧和教育形式等專業技巧中脫穎而出,開始在政治、經濟、文化、人文理想、價值觀等廣闊層面上求索職業培訓和技能訓練的意義,當技術手段、勞作研究、能力本位、雙元制模式等內容涌人職業教育的研究視野中時,以其帶有強烈工業革命色彩的教育挑戰吸引了許多對“勞心式”教育不滿的學者,以普通教育學理論為框架,以歐美職業教育實踐為基礎、以和中國特色為主要概念的傳統職業教育學開始被自我解構了。但解構并不意味重構,如果沒有自成系統的方法論和操作規則,職業教育學作為一個“學科”的意義就很值得懷疑。換言之,如果職業教育學僅僅成為“技能訓練”(skill-training)、“素質本位”(quailty-based)、“就業導向”(employment-oriented)等不同概念的集合場地,而沒有內在的框架和概念內涵作支撐的話,那它作為一個學科的身份也就瓦解了。這也就是為什么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理論界開始逐漸重視、辯論重視職業教育學科的存在價值問題,具體表現為“職業教育學”是否應該脫離普通教育學的框架,與“教育技術學”、“職業培訓”等建立更廣泛、更密切的聯系。
目前討論的結果有兩種觀點:職業教育學這個學科并沒有消失,許多大學開始主動設立職業(技術)教育系和職業教育研究所,紛紛申報“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甚至博士學位授予點。2006年初,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2次會議批準的第10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名單中,通過有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學位授予點8個,博士學位授予點1個,如果加上教育學博士和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下可以開設的職業技術教育學研究生學位授權點,則成遍地開花之勢。學者們仍然不斷發表職業教育學或原理的著作,仍然在培養新一代的職業(技術)教育學的研究生。但是作為職業教育學學科的基地,這些系、所仍然處在一個相當尷尬的轉型期間。對學科建設有興趣的學者仍在苦心思索新的框架,希望為職業教育學尋找新的理論基礎、涵蓋范圍和游戲規則。這種探求并不是純學術性的,而是帶有很大的實踐指導意義。如,一些大學中的職業技術教育系對于教師配備的考慮相當簡單,均以教育技術學為軸心,從IT技術手段、課程編排、電教設備運用到信息技術原理分成若干模塊,大多招聘理工科出身的教師講授各種技術原理及其運用。其他“次要”的非“教育技術”的內容理所當然處于邊緣地位,尤其是理論探索處于中看不中用的境地。雖然這種狀態在目前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但—個重大的變化是,沒有人再敢于站出來宣稱“職業教育學原理”和職業教育理論是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實際上,大部分人感到,由于“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國民素質提高、就業和社會穩定等各方面的作用明顯增大,一個缺乏理論架構的職業(技術)教育學已經不可能被社會所認可,唯一的出路是構建具有獨特研究對象、獨立研究范圍、個性化培養目標以及職業教育發展歷史的理論框架,據此決定一個職業(技術)教育系的教學和研究重點。
那么可供選擇的職業教育理論框架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據筆者所見,目前尚沒有一個在理論上有清楚明白表達與說服力且在學科框架上有獨特實踐特征的體系大全。但實踐經驗和理論思考的大量素材,已經可以作為在中國進行職業教育理論研究和教學的參考。總的說來,這些實踐經驗和理論思考既是實質性的也是策略性的,其前提有兩項,一是職業教育學科和理論探索的多元化,二是各大學職業(技術)教育系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從此出發,一類理論思考集中在從其他領域,主要是普通教育學和教育技術學領域引進新的概念系統,逐漸形成一個“開放型職業教育學”的架構。另一類理論思考則應該立足于歷史研究和比較研究,在“文化多元論”的前提下,重新調整職業(技術)教育史的地理和時間框架。可以預見的是,職業教育理論的教學和研究模式將不再是普通教育學或教育學原理的“復制”,而是在“職業(就業)”與社會經濟發展、人的全面發展之間關系的教學重點和研究方法上的選擇性。
[注 釋]
①徐國慶.職業教育原理的元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3).
②歐陽河.職業教育基本問題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杜,2006.176.177.
③郭揚.“職業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J].職教通訊,2007,(15).
④馬慶發.當代職業教育新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
⑤李向東,盧雙盈.職業教育學新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⑥顧明遠.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2.
⑦劉春生,徐長發.職業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18.
招生專業
考試科目及范圍
小學教育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大學語文、中外教育史);4.綜合二(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研究方法)
學前教育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大學語文、學前教育史);4.綜合二(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衛生學);5.技能測試[美術(簡筆畫);音樂(聲樂、舞蹈、鍵盤,三選一)]
思想政治教育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法學概論);4.綜合二(哲學、科學社會主義、國際時事政治)
漢語言文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寫作);4.綜合二(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
歷史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史學概論);4.綜合二(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通史)
英語
1. 計算機; 2. 大學語文;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英語寫作);4.綜合二(精讀、泛讀、聽力)
美術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藝術美學);4.綜合二(中外美術史、美術概論、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5.技能測試(素描頭像;水粉靜物寫生;白描人物)
音樂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音樂教育理論基礎);4.綜合二(基本樂理、音樂史、和聲學);5.技能測試(聲樂;鋼琴;聽記)
體育教育
1. 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學校體育學);4.綜合二(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史);5.技能測試[100米;原地推鉛球(男5公斤、女4公斤);立定三級跳遠(男)、立定跳遠(女);800米]
數學與應用數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高等代數);4.綜合二(數學史、數學分析、概率與數理統計)
地理科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土壤與植被);4.綜合二(自然地理學、地質與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
化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物理化學);4.綜合二(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
教育技術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4.綜合二(教育傳播學、教育影視節目創作、教學系統設計)
高職高專類:
招生專業
考試科目及范圍
英語
1. 計算機;2. 大學語文;3.綜合一(精讀、泛讀);4.綜合二(聽力、翻譯技巧)
朝鮮語
1. 計算機;2. 大學語文;3.綜合一(精讀、泛讀);4.綜合二(聽力、翻譯技巧)
日語
1. 計算機;2. 大學語文;3.綜合一(基礎日語、日本概況);4.綜合二(聽力、會話)
藝術設計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素描);4.綜合二(命題設計)
園藝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植物生理、土壤與植物營養);4.綜合二(園藝植物栽培學、遺傳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會計學);4.綜合二(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市場營銷學)
金融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4.綜合二(會計學、保險學原理)
會計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基礎會計);4.綜合二(財務會計、審計基礎與實務)
電子商務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經濟法);4.綜合二(網絡營銷、國際商務)
市場營銷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經濟法、基礎會計);4.綜合二(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
公共事業管理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4.綜合二(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關系學)
工商管理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經濟數學、管理學基礎);4.綜合二(經濟法、基礎會計)
旅游管理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旅游概論、旅游心理學);4.綜合二(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資源與開發)
法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法理學、憲法);4.綜合二(民法、刑法、經濟法)
生物科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無機化學、遺傳學);4.綜合二(動物學、植物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自控理論);4.綜合二(電路、電子技術[數字、模擬電路])
電子信息工程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信息理論與編碼);4.綜合二(數字信號、自控原理)
服裝設計與工程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服裝設計、服裝材料);4.綜合二(服裝史、美學)
工程管理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管理學、會計學);4.綜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化學工程與工藝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有機化學、無機化學);4.綜合二(分析化學、化工原理)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工程力學);4.綜合二(電工學、機械設計基礎)
交通運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理論力學);4.綜合二(汽車理論、汽車構造)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 高等數學;2. 英語;3.綜合一(操作系統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4.綜合二(數據結構、C語言)
土木工程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混凝土結構);4.綜合二(材料力學、結構力學)
口腔醫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解剖生理學);4.綜合二(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
臨床醫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生物化學、病理解剖);4.綜合二(內科學、外科學)
護理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護理學基礎);4.綜合二(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
麻醉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人體解剖學、麻醉解剖學);4.綜合二(外科學、臨床麻醉學、重癥監測)
藥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藥物化學、微生物學);4.綜合二(有機化學、藥物分析)
醫學檢驗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臨床檢驗基礎、生物化學檢驗);4.綜合二(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
醫學影像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影像電子學基礎);4.綜合二(醫學影像診斷學、醫學影像設備學)
針灸推拿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4.綜合二(診斷學基礎、針灸臨床學)
2015年01月11日(星期日)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A020105 金融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20201
工商企業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20203 會計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20207
市場營銷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A020215 電子商務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20228
物流管理 11178 物流管理基礎 08094 倉儲學 03997 采購與供應管理 07802 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 A030301
行政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0182
公共關系學 A040101 學前教育 00383 學前教育學 00386 幼兒文學 A040103
小學教育 00410 小學語文教學論 A040106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A050102
秘書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A080777
通信信息管理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06032 電信業務與管理 A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02394
房屋建筑學 A081208
應用化學 02070 微生物學
02483 工業分析 02173 無機化學(二) 03475 環境化學 08220
定量分析化學 A082207
計算機信息管理 00041 基礎會計學 A082214
工程造價管理 00708 裝飾材料與構造 06958 建筑工程識圖與構造 06960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 A100701
護理學 02113 醫學心理學 02998 內科護理學(一) C030112 法律 00261 行政法學 00245 刑法學 C050114
漢語言文學 00533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 C050207 英語 00596 英語閱讀(二) G020106
金融 07250 投資學原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8390 金融風險控制與管理 00041 基礎會計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G020204
會計 00058 市場營銷學
07250 投資學原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041 基礎會計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00160 審計學 G080806
建筑工程 02446 建筑設備 06568 房屋建筑概論 06001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 02394 房屋建筑學 G081707
鐵道與道路工程 06086 工程監理
06287 結構設計原理(本) 02407 路基路面工程
05497 基礎工程
06528
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 06523 線路工程(本)
07259 土力學及路基工程 06519 工程流體力學
06527 土木工程施工組織及概預算
07258 結構設計原理(三)(專) G082231
工程造價管理 00708
裝飾材料與構造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論 04624
工程經濟學 04228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務
06958 建筑工程識圖與構造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06960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 Z020140
財稅與金融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01
工商企業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05
人力資源管理 00164 勞動經濟學 00166 企業勞動工資管理 Z020207 市場營銷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09
旅游管理 00191 旅行社經營與管理 00193 飯店管理概論 00194 旅游法規 00190
中國旅游地理 Z020211
飯店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93 飯店管理概論 00194 旅游法規 00201
飯店餐飲管理 Z020212
企業財務管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Z020215 電子商務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28 物流管理 11178 物流管理基礎 08094 倉儲學 03997 采購與供應管理 07802 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 Z020242 會計電算化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20260
工程財務管理 07103
現代企業管理法 00041 基礎會計學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05289 項目投資管理 Z020313 銷售管理 Z030112 法律 00261 行政法學 00245 刑法學 Z030202
社會工作與管理 00266 社會心理學(一) 00272 社會工作概論 00273 社會工作實務 Z030301
行政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0182 公共關系學 Z040101 學前教育 00383 學前教育學 00386 幼兒文學 Z040103
小學教育 00410 小學語文教學論 Z050114
漢語言文學 00533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 Z050207 英語 00596 英語閱讀(二) Z050220
商貿英語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Z050442
服裝設計與工程 00677 服裝材料 Z050444
環境藝術設計 00673 素描(二)(人物線描為主) 00674 色彩 00688
設計概論 Z050445
動漫設計 00673 素描(二)(人物線描為主) 00674 色彩 04744
網頁動畫設計 Z071601
信息管理與服務 02115 信息管理基礎 02118 信息檢索 Z080704
電子技術 02595 高頻電子線路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02358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02340 線性電子電路 Z080725
現代信息技術教育 03785 創意圖形設計 04342 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制作 05196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小教) 05918 數據庫原理與程序設計 Z080744
數控技術應用 05787 數控編程 05789 數控機床操作 04068 機械制圖及AutoCad 02561 機械工程材料 Z080752
電子信息工程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Z080777
通信信息管理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06032 電信業務與管理 Z080786
移動商務技術 Z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02394
房屋建筑學 Z080802
道路與橋梁工程 06279 道路工程制圖 04624 工程經濟學 02405 道路勘測設計 02411 道路施工與管理 Z081208
應用化學 02070 微生物學 02173 無機化學(二) 03475 環境化學 08220
定量分析化學 Z081305
烹飪工藝 02528 烹飪營養學 02527 烹飪化學基礎 02525
烹飪原料學 Z081306
應用生物技術 02070 微生物學
02537 發酵工藝學 02533 普通生物學 02072 生物化學(一) 12521
釀酒工藝學 Z081701
交通運輸 05105 民航貨物運輸 04570 民用航空法 05106
民航旅客運輸 Z081716
鐵道與道路工程 06528 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 07259 土力學及路基工程 06519 工程流體力學
07258 結構設計原理(三)(專) Z081717
交通運輸管理 02571 鐵路站場
02575 貨物運輸組織
07267 道路運輸組織 02573 旅客運輸組織
07263 運輸企業管理 00365 交通工程
02569 運輸設備 02570 鐵路行車組織基礎
07266 道路運輸行政管理學 Z081725
汽車維修與檢測 06921 汽車機械基礎 05875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06904
汽車保險與理賠 04442
汽車概論 Z082207
計算機信息管理 00041
基礎會計學 Z082214
工程造價管理 06958 建筑工程識圖與構造 06960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 Z082230
建筑施工技術與管理 03894
施工項目管理 03887
建筑工程基礎 03891 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和合同管理 Z100701
護理學 02113
醫學心理學 02998
內科護理學(一) Z100801
藥學 03027
植物化學 03026
藥理學(二) 03034
藥事管理學 Z100803
中藥學 02972
中醫基礎理論(一) 03037 藥用植物學 02974
中藥學(一) 03040
中藥鑒定學 B020104
財稅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233
稅法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106
金融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110 國際貿易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045 企業經濟統計學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B020202 工商企業管理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204 會計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160
審計學 B020208 市場營銷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210 旅游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199 中外民俗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197 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 00198 旅游企業投資與管理 00189 旅游與飯店會計
00200 客源國概況
06124 旅游文化學 B020216 電子商務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B020222 物業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5674
物業信息管理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20229 物流管理 07725 物流規劃 07114 現代物流學 07726
物流經濟學 B020230 公共事業管理 03331 公共事業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0261
行政法學 B020232 勞動和社會保障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B020279 工程管理 06086 工程監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B030302 行政管理學 01848 公務員制度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320
領導科學 B040102 學前教育 00881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399 學前游戲論 B040107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261 行政法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40112 小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B040302
體育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0501 體育史 00495 體育保健學
00499 體育游戲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502 體育管理學 00497
運動訓練學 B050104 秘書學 00261 行政法學 00320 領導科學 B050140
對外漢語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840 日語 00541
語言學概論 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B050412
環境藝術設計 05424
現代設計史 04489
室內裝飾材料 04026
設計美學 B050418 數字媒體藝術 07219
數字攝影技術 07227
電腦動畫 07231 數字影視合成 09537 動態網站編程基礎 B070102 數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2009 抽象代數 02013 初等數論 B071602 信息管理與服務 02133 信息政策與法規 02134 信息系統設計與分析 09537 動態網站編程基礎 B080302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02213 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 02204
經濟管理 02207 電氣傳動與可編程控制器(PLC) B080612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10053 工程數學(線性代數、復變函數) 08182
自動控制原理(一) 02358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00054
管理學原理 B080702 計算機及應用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B080709 計算機網絡 04751
計算機網絡安全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B080713 信息技術教育 01263 數據庫VisualFoxpro及學校應用 01265 Photoshop圖形處理
07227 電腦動畫 02115
信息管理基礎 03137
計算機網絡基本原理 B080738 電子信息技術 07874 信息技術導論 06169 電子電路EDA技術 07871
多媒體應用技術 B081209 應用化學 02483 工業分析 02066 有機化學(二) 02471 環境生態學 05082 波譜學 B081311 營養、食品與健康 05766
新型食品概論 B082208
計算機信息管理 02378
信息資源管理 04741
計算機網絡原理 B082231
工程造價管理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論 04624
工程經濟學 04228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務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04231 建設工程合同(含FIDIC)條款 B082232
汽車服務工程 08587
汽車服務工程
10053 工程數學(線性代數、復變函數) 04912
汽車電子控制技術
06906
汽車運行材料 02576 汽車構造 04946 汽車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 B090614 林業及園林高新技術與管理 02685 園林病蟲害防治 02831 林業企業經營化管理
06505 森林游憩概論 06509 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 06503 特種經濟植物生產技術 D030106
法律 00259 公證與律師制度 00226 知識產權法 00233 稅法 D050105
漢語言文學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541 語言學概論 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D050201
英語 00840 日語 00600 高級英語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D050305 新聞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Y020106 金融 00067 財務管理學 00054 管理學原理 Y020110
國際貿易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045 企業經濟統計學 Y020155
文化產業 04140 知識產權概論 04125 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 04139
應用寫作(本) Y020202
工商企業管理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
管理學原理 Y020204
會計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00160
審計學 Y020208
市場營銷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149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0 金融理論與實務 Y020210
旅游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52 組織行為學
00199 中外民俗 00197 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 00198 旅游企業投資與管理 00189
旅游與飯店會計
00200 客源國概況 Y020213
企業財務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0160
審計學 Y020216 電子商務 08395 網絡金融與管理 08674 計算機網絡基礎 Y020218
人力資源管理 06088 管理思想史 06093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06089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 00054
管理學原理
00182
公共關系學
06090 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 Y020221
建筑經濟管理 02460 工程質量與進度控制 02204 經濟管理 01564 工程建設監理概論 Y020222
物業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05674 物業信息管理 00054
管理學原理 Y020227
資源經濟與管理 02560 資源經濟學 06726
資源政策與法規 06728 資源信息管理 06734
財政與稅收 Y020229
物流管理 00058 市場營銷學
07725 物流規劃 07114
現代物流學 07117 鐵路運輸組織學 07726
物流經濟學 Y020230
公共事業管理 03331 公共事業管理 00147
人力資源管理(一) Y020256
項目管理 11880 項目組織與團隊管理 05061
項目成本管理 05059 項目管理學 05060
項目范圍管理 Y020261
工程財務管理 06072 企業財務審計 05293 國際工程與建設項目管理 Y020263
現代商務 00098 國際市場營銷學 00896 電子商務概論 00947 國際商務管理學 Y020279
工程管理 06086 工程監理 00067 財務管理學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Y020302 酒店管理 08424 酒店管理 04929 旅游市場營銷 06126 旅游人力資源管理 06124
旅游文化學 Y020314 銷售管理 Y030106 法律 00259 公證與律師制度 00226 知識產權法 00233 稅法 Y030203
社會工作與管理 00279 團體社會工作 00285 中國福利思想 00281 社區社會工作
00282 個案社會工作 00283 社會行政
00284 心理衛生與心理咨詢 Y030302
行政管理學 01848 公務員制度 00320 領導科學 Y030405
偵查學 00382 刑事偵查學導論
08027 偵查措施與策略 08031 經濟犯罪偵查 08028 審訊學 08030
犯罪偵查 Y040102
學前教育 00881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399 學前游戲論 Y040107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Y040112 小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Y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479 當代資本主義 Y040302
體育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0501 體育史
09479 健身理論與方法 00495 體育保健學
00499 體育游戲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502 體育管理學
09480 學校拓展訓練 00497
運動訓練學
09478
休閑體育學 Y050105
漢語言文學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567 馬列文論選讀 00541 語言學概論 00538 中
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Y050113
漢語言文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0539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538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Y050140
對外漢語 00840 日語 00541 語言學概論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Y050201
英語 00840 日語 00600 高級英語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Y050206 英語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0600 高級英語 Y050218
商務英語 05959 外經貿應用文 05844 國際商務英語 Y050305 新聞學 00182 公共關系學 Y050310
播音與主持 00504 藝術概論 00537 中國現代文學史 Y050311
廣播電視編導 01181 電視節目導播 01183 電視文藝編導 01184 電視藝術片創作 01179 非線性編輯 Y050408 音樂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9471 舞蹈教學法 04805 聲樂教學法 Y050410 美術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Y050412
環境藝術設計 05424 現代設計史 04489 室內裝飾材料 04026 設計美學 Y050418
數字媒體藝術 07219 數字攝影技術 07227 電腦動畫 07231 數字影視合成 09537 動態網站編程基礎 Y050437
藝術設計 05424 現代設計史 00709 室內設計 00755 廣告設計與創意 04026
設計美學 Y050443 服裝設計與工程 03908 服裝材料學 01014 針織服裝設計 Y070102 數學教育 00442 教育學(二) 02111 教育心理學 02009 抽象代數 02013 初等數論 Y070405
生物技術 06708 發酵工程與設備 02066 有機化學(二) 06648 生物技術概論 06705 生物工程下游技術 Y071602
信息管理與服務 02133 信息政策與法規 02134 信息系統設計與分析 02140 信息咨詢 Y080105 石油工程 01135 油藏工程 06340 油氣開發地質 Y080302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02213 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 02204 經濟管理 02207 電氣傳動與可編程控制器(PLC) Y080338
機電設備與管理 08300 機電設備管理 02204 經濟管理 02115 信息管理基礎 02561
關鍵詞:高等教育學;學術性;實用性
中圖分類號:G40—0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2)06—133—03
高等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性的高等教育活動。高等教育學理論研究追求的是一種求真的活動。作為一種學科體系,它以人類的一切教育現象與教育中呈現出的問題作為其研究對象,探討人類在教育活動與教育發展中的一些基本的規律。對高等教育的解釋也可以通過普遍性更高的理論作出進一步的解釋。需要研究者了解高等教育,且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
一、傳統范式下的高等教育學與高等教育學的理論視閾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逐漸發展,高等教育學理論體系對高等教育實踐不斷進行解釋。建設高等教育理論體系不僅是高等教育學學科發展的自然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一方面,一個學科具有解釋性,需要揭示、描述、解釋事物的現象和過程,探索和揭示事物運動帶本質性、普遍性的規律;另一方面,一個學科又是規訓制度,以其特定的學科高等教育形式培養這個學科的人才,保證了學科的永久性。從學科史和科學史的角度來看,傳統的經典學科由于范式的變換而產生思想斷裂和邏輯的問題。“探討出一套特定的學科概念和范疇,進而形成了一個邏輯性嚴密和凝聚性強的成熟高等教育理論體系,從而有了這個學科的標志和研究”。教育學科具有封閉分割性和專制自傲性。封閉分割性,是指學科是在世界分割和產生的片段的研究基礎上產生的,這個學科和其他的學科之間沒有聯系,缺乏相互間的溝通,是封閉自守的。專制自傲性,指由封閉自守的形式造成的學科人員的盲目自信,只相信自己,輕視其他學科的觀點。由此可見,獨特的教育學科是在傳統科學范式下,在其學科的研究對象和方法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
高等教育學研究是在求真和求用的基礎上進行的。我們在談論高等教育學的學科建設問題時,是通過尋求獨特的思維來維持高等教育學在社會科學體中的重要地位,這就迫切需要求真和求用的思路來幫助解決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的分析,我們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因為在傳統學科的發展過程中,每門的學科對世界進行劃片存在著相應的客觀現象,這是其專屬領地和具有獨享該領地的所有研究權。
高等教育學理論研究的發展需要對其學科的本體性質進行審視。如果我們只把自然科學當做知識的唯一科學主義觀念的框架,而不采用求真和求用的思維方式,就會把對科學主義的質疑變成對科學合法性的顛覆,這就會造成科學的統一性和人類的統一性只是相同一個真理的兩個不同方面。另外,對科學的研究和對人文的研究都是同自然和人有聯系的,所以不要把對自然的研究和對人的研究對立起來,要在求真和求用的基礎上將其相互聯系起來。總之,科學的本性就是高等教育學理論研究存在的保障。有學者曾強調,不管是研究人類社會生活的學者,還是研究自然的科學家,都面臨著一項極其重要的共同事業,那就教育事業,這是世界可以理解的事業。為此,必須建構一個融貫的和有邏輯的高等教育觀念系統,使我們經驗中的每一個要素都能根據這個教育觀念系統得到解釋,它也因此成為一門基礎理論學科。高等教育學只有確立其基礎理論學科地位,才能提高自身的學科水平,并對高等教育實踐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
必須強調的是,高等教育學的對象和內容有其獨特的性質,并在方法、原則等方面和其他學科有著明顯的差異。一門學科只有在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個性和真正獨立存在于其他學科時,才能成為一門真正的學科。也就是說,一門學科之所以成為一門特別的學科,是因為其研究的現象是其他學科不能研究的。對于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來說,必須把同關于社會、政治、經濟、哲學、美學和文化等研究區分開來。高等教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必須有明確的研究對象,這樣才有利于學科的發展,有利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實施。一門學科的形成與發展必須要有系統化的理論構建,要具有標志其學科理論體系的經典文本。囿于各自狹小的研究領域必然對學科的發展產生阻力。如果高等教育學理論不研究作為人類活動和產物的一個獨特事物,那么,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學科就很難獨立地確立,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就失去了其獨特的有效性。
二、科學思維下高等教育學的學術性和實用性
高等教育學理論研究的對象是高等教育實際存在的活動。作為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對象,高等教育活動是一種存在的事實,但高等教育的現象就不只是一種客觀的事實了,因其有價值因素,所以和自然存在事實有很大的區別,這也就是實現了事實和價值的統一,這正是高等教育學理論研究對象的顯著特征。面對高等教育學理論研究這種特別的對象,有一部分的學者因為自然科學對象沒有價值性,就認為自然科學沒有價值判斷的意義;由于高等教育學研究的對象有其價值性,就認為高等教育學的研究存在著價值傾向現象,并以此否定了科學是高等教育學理論研究依據。還有的學者認為,為了科學的研究高等教育學理論體系,沒有必要對其進行價值判斷。事實上,現代的自然科學和哲學已經宣告,沒有一定的純粹客觀科學,科學家永遠不能脫離主觀先見和前人的理解。因為理論在于觀察之前,觀察滲透著真理,科學的觀察要有選擇性和目的性。換句話來說,能觀察到什么,取決于你擁有什么樣的研究理論,理論是一種預設和潛在規定的科學研究。其價值性存在于一切科學的研究中,這是其客觀性和普遍性的程度決定的。也就是說,一種脫離其價值判斷的高等教育研究形成的高等教育學是無法成立的。盡管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有價值傾向性,但其重要的特點是,它不是體現出完全的個體的特征,而是通過結合有關高等教育學的原理、定理、一般的法則和規律來實現的。
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對象具有主體和客體的雙重性。對高等教育學的研究是在高等教育的活動和現象中進行的,以大量的高等教育活動作為研究的對象,同時,由人們的認識活動進行思考的。普通教育學在客觀上已經為高等教育學奠定了較為厚實的理論基礎,在實際的表現中高等教育學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應用學科。目前,作為高等教育學學科發展的根本目的與直接的指向是為了解決在教育發展與改革中呈現出來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和一些面臨的困境。波普爾也說,科學僅僅從問題開始。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有緊扣時代的熱點現實問題,當然還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問題、特殊性和局部性問題,正因為問題的交織,高等教育學必然處于特殊的位置中。因此,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對象處于主體和客體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和地位,這就會引起一系列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的實際對象是主體間的活動相互共存和相互作用。高等教育學理論研究的客體和對象,決不能簡單地看做高等教育在其客觀材料上的意義。此外。在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中,高等教育學理論研究活動是認識者和被認識者之間的談話。由于面對的是高等教育的另外一個主體,所以需要了解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活動中的重大意義。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存在著其研究主體和研究對象問的涵詠和影響。
此外,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論還要認識目標和標準。這不僅是要有認識的準確性,還要有認識主體的深度,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活動中的認識者既要和高等教育實現融合,也要和高等教育保持一定的距離,即保持其原有的位置,進而實現對高等教育學認識的超越和升華。高等教育研究隊伍作為高等教育學學科建制分析的切入點,分析其構成狀況對高等教育學發展的影響,并結合傳統社會科學發展的過程和趨勢對高等教育學的未來發展進行論述,高等教育學的學科建制是個長期而又艱苦的過程。
作為高等教育研究對象的研究方法是不同的。高等教育學是一種以社會的形式存在的,所以高等教育學的理論研究需要把握住高等教育這一特殊對象的獨特邏輯,這是高等教育學和自然學科的一個重要的不同。
三、高等教育學理論體系對高等教育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啟示
20世紀初,已經出現從自然科學向社會科學轉化的大潮流,其方法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其趨勢是一體化。盡管如此,對高等教育學理論研究的問題進行探討和對其研究對象的研究途徑、方法,還是受到了其自身因素的影響。另外,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的問題還受其性質和特征的制約。若沒有這些制約和影響,這種普遍化的研究方法就會損害研究主體的權利和客體的權利。
對現存高等教育學理論體系的思考,是建立在研究其主體在社會實踐和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的,并利用相關的科學手段獲得的某些特定社會客體本質和運動規律的知識。實踐的生存主要表現在高等教育的真正實踐者他們在研究高等教育現象。如一些辦學者特別是一些校長在研究高等教育現象,他們的研究給高等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這個系統知識是運用一系列的相關概念、判斷和推理表達出來,并且經過求真和求用的實踐檢驗和邏輯證明得到的。另外,任何一個社會的科學理論體系都有三大基本要素,即基本原理、經驗知識和邏輯方法。基本原理是研究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主干和精髓;經驗知識是形成社會科學理論概念、判斷和結論的根本依據,也是論證原理的基本論據;邏輯方法是各種經驗和理論知識實現有序化,也是嚴密研究結構體系的基本方法,其作用非常重要。若沒有邏輯方法參與研究,社會科學理論的基本原理就無法得到論證,經驗知識就無法得到概括,整個研究的理論體系也就無法建立起來。
專業 代號 本科專業代碼、名稱 專科專代碼 專科專業名稱 考試課程 01
02
03
04
020101經濟學 020102國際經濟與貿易 020103財政學 020104金融學 620101
財政 經濟學 620102
稅務 620104
國際金融 620105
金融與證券 620106
金融保險 620107
保險實務 620109
資產評估與管理 620110
證券投資與管理 620111
投資與理財 620201
財務管理 620203
會計 620204
會計電算化 620301
經濟管理 620302
經濟信息管理 620303
國際經濟與貿易 620304
國際貿易實務 620305
國際商務 05
030101法學 690101
司法助理 法學基礎 690102
法律文秘 690103
司法警務 690104
法律事務 690105
書記官 690107
檢查事務(豫) 690201
刑事執行 690302
司法鑒定技術 690304
司法信息技術
附:山東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各招生專業考試科目
師范類
招生專業 考試科目及范圍 小學教育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大學語文、中外教育史);4.綜合二(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研究方法) 學前教育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大學語文、學前教育史);4.綜合二(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衛生學);5.技能測試[美術(簡筆畫);音樂(聲樂、舞蹈、鍵盤,三選一)] 思想政治教育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法學概論);4.綜合二(哲學、科學社會主義、國際時事政治) 漢語言文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寫作);4.綜合二(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 歷史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史學概論);4.綜合二(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通史) 英語 1.計算機; 2.大學語文;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英語寫作);4.綜合二(精讀、泛讀、聽力) 美術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藝術美學);4.綜合二(中外美術史、美術概論、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5.技能測試(素描頭像;水粉靜物寫生;白描人物) 音樂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音樂教育理論基礎);4.綜合二(基本樂理、音樂史、和聲學);5.技能測試(聲樂;鋼琴;聽記) 體育教育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學校體育學);4.綜合二(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史);5.技能測試[100米;原地推鉛球(男5公斤、女4公斤);立定三級跳遠(男)、立定跳遠(女);800米] 數學與應用數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高等代數);4.綜合二(數學史、數學分析、概率與數理統計) 地理科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土壤與植被);4.綜合二(自然地理學、地質與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 化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物理化學);4.綜合二(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 教育技術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4.綜合二(教育傳播學、教育影視節目創作、教學系統設計)
高職高專類:
招生專業 考試科目及范圍 英語 1.計算機;2.大學語文;3.綜合一(精讀、泛讀);4.綜合二(聽力、翻譯技巧) 朝鮮語 1.計算機;2.大學語文;3.綜合一(精讀、泛讀);4.綜合二(聽力、翻譯技巧) 日語 1.計算機;2.大學語文;3.綜合一(基礎日語、日本概況);4.綜合二(聽力、會話) 藝術設計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素描);4.綜合二(命題設計) 園藝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植物生理、土壤與植物營養);4.綜合二(園藝植物栽培學、遺傳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會計學);4.綜合二(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市場營銷學) 金融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4.綜合二(會計學、保險學原理) 會計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基礎會計);4.綜合二(財務會計、審計基礎與實務) 電子商務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經濟法);4.綜合二(網絡營銷、國際商務) 市場營銷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經濟法、基礎會計);4.綜合二(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 公共事業管理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4.綜合二(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關系學) 工商管理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經濟數學、管理學基礎);4.綜合二(經濟法、基礎會計) 旅游管理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旅游概論、旅游心理學);4.綜合二(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資源與開發) 法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法理學、憲法);4.綜合二(民法、刑法、經濟法) 生物科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無機化學、遺傳學);4.綜合二(動物學、植物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自控理論);4.綜合二(電路、電子技術[數字、模擬電路]) 電子信息工程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信息理論與編碼);4.綜合二(數字信號、自控原理) 服裝設計與工程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服裝設計、服裝材料);4.綜合二(服裝史、美學) 工程管理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管理學、會計學);4.綜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化學工程與工藝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有機化學、無機化學);4.綜合二(分析化學、化工原理)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工程力學);4.綜合二(電工學、機械設計基礎) 交通運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理論力學);4.綜合二(汽車理論、汽車構造)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高等數學;2.英語;3.綜合一(操作系統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4.綜合二(數據結構、C語言) 土木工程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混凝土結構);4.綜合二(材料力學、結構力學) 口腔醫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解剖生理學);4.綜合二(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 臨床醫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生物化學、病理解剖);4.綜合二(內科學、外科學) 護理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護理學基礎);4.綜合二(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 麻醉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人體解剖學、麻醉解剖學);4.綜合二(外科學、臨床麻醉學、重癥監測) 藥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藥物化學、微生物學);4.綜合二(有機化學、藥物分析) 醫學檢驗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臨床檢驗基礎、生物化學檢驗);4.綜合二(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 醫學影像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影像電子學基礎);4.綜合二(醫學影像診斷學、醫學影像設備學) 針灸推拿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4.綜合二(診斷學基礎、針灸臨床學) 中藥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中藥鑒定學、藥理學);4.綜合二(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 中醫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方劑學、中藥學、);4.綜合二(診斷學基礎、中醫內科學) 動物醫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動物生理學、遺傳學);4.綜合二(內科學、外科學、傳染病) 附件3: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經濟數學、管理學基礎);4.綜合二(經濟法、基礎會計)
旅游管理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旅游概論、旅游心理學);4.綜合二(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資源與開發)
法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法理學、憲法);4.綜合二(民法、刑法、經濟法)
生物科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無機化學、遺傳學);4.綜合二(動物學、植物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自控理論);4.綜合二(電路、電子技術[數字、模擬電路])
電子信息工程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信息理論與編碼);4.綜合二(數字信號、自控原理)
服裝設計與工程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服裝設計、服裝材料);4.綜合二(服裝史、美學)
工程管理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管理學、會計學);4.綜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化學工程與工藝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有機化學、無機化學);4.綜合二(分析化學、化工原理)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工程力學);4.綜合二(電工學、機械設計基礎)
交通運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理論力學);4.綜合二(汽車理論、汽車構造)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 高等數學;2. 英語;3.綜合一(操作系統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4.綜合二(數據結構、C語言)
土木工程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混凝土結構);4.綜合二(材料力學、結構力學)
口腔醫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解剖生理學);4.綜合二(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
臨床醫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生物化學、病理解剖);4.綜合二(內科學、外科學)
護理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護理學基礎);4.綜合二(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
麻醉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人體解剖學、麻醉解剖學);4.綜合二(外科學、臨床麻醉學、重癥監測)
藥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藥物化學、微生物學);4.綜合二(有機化學、藥物分析)
醫學檢驗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臨床檢驗基礎、生物化學檢驗);4.綜合二(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
醫學影像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影像電子學基礎);4.綜合二(醫學影像診斷學、醫學影像設備學)
針灸推拿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4.綜合二(診斷學基礎、針灸臨床學)
中藥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中藥鑒定學、藥理學);4.綜合二(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
中醫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方劑學、中藥學、);4.綜合二(診斷學基礎、中醫內科學)
專業 代號 本科專業代碼、名稱 專科專代碼 專科專業名稱 考試課程 01
02
03
04
020101經濟學 020102國際經濟與貿易 020103財政學 020104金融學 620101
財政 經濟學 620102
稅務 620104
國際金融 620105
金融與證券 620106
金融保險 620107
保險實務 620109
資產評估與管理 620110
證券投資與管理 620111
投資與理財 620201
財務管理 620203
會計 620204
會計電算化 620301
經濟管理 620302
經濟信息管理 620303
國際經濟與貿易 620304
國際貿易實務 620305
國際商務 05
030101法學 690101
司法助理 法學基礎 690102
法律文秘 690103
司法警務 690104
法律事務 690105
書記官 690107
檢查事務(豫) 690201
刑事執行 690302
司法鑒定技術 690304
司法信息技術
附:山東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各招生專業考試科目
師范類
招生專業 考試科目及范圍 小學教育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大學語文、中外教育史);4.綜合二(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研究方法) 學前教育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大學語文、學前教育史);4.綜合二(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衛生學);5.技能測試[美術(簡筆畫);音樂(聲樂、舞蹈、鍵盤,三選一)] 思想政治教育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法學概論);4.綜合二(哲學、科學社會主義、國際時事政治) 漢語言文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寫作);4.綜合二(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 歷史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史學概論);4.綜合二(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通史) 英語 1.計算機; 2.大學語文;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英語寫作);4.綜合二(精讀、泛讀、聽力) 美術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藝術美學);4.綜合二(中外美術史、美術概論、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5.技能測試(素描頭像;水粉靜物寫生;白描人物) 音樂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音樂教育理論基礎);4.綜合二(基本樂理、音樂史、和聲學);5.技能測試(聲樂;鋼琴;聽記) 體育教育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學校體育學);4.綜合二(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史);5.技能測試[100米;原地推鉛球(男5公斤、女4公斤);立定三級跳遠(男)、立定跳遠(女);800米] 數學與應用數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高等代數);4.綜合二(數學史、數學分析、概率與數理統計) 地理科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土壤與植被);4.綜合二(自然地理學、地質與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 化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物理化學);4.綜合二(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 教育技術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4.綜合二(教育傳播學、教育影視節目創作、教學系統設計)
高職高專類:
招生專業 考試科目及范圍 英語 1.計算機;2.大學語文;3.綜合一(精讀、泛讀);4.綜合二(聽力、翻譯技巧) 朝鮮語 1.計算機;2.大學語文;3.綜合一(精讀、泛讀);4.綜合二(聽力、翻譯技巧) 日語 1.計算機;2.大學語文;3.綜合一(基礎日語、日本概況);4.綜合二(聽力、會話) 藝術設計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素描);4.綜合二(命題設計) 園藝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植物生理、土壤與植物營養);4.綜合二(園藝植物栽培學、遺傳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會計學);4.綜合二(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市場營銷學) 金融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4.綜合二(會計學、保險學原理) 會計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基礎會計);4.綜合二(財務會計、審計基礎與實務) 電子商務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經濟法);4.綜合二(網絡營銷、國際商務) 市場營銷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經濟法、基礎會計);4.綜合二(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 公共事業管理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4.綜合二(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關系學) 工商管理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經濟數學、管理學基礎);4.綜合二(經濟法、基礎會計) 旅游管理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旅游概論、旅游心理學);4.綜合二(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資源與開發) 法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法理學、憲法);4.綜合二(民法、刑法、經濟法) 生物科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無機化學、遺傳學);4.綜合二(動物學、植物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自控理論);4.綜合二(電路、電子技術[數字、模擬電路]) 電子信息工程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信息理論與編碼);4.綜合二(數字信號、自控原理) 服裝設計與工程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服裝設計、服裝材料);4.綜合二(服裝史、美學) 工程管理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管理學、會計學);4.綜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化學工程與工藝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有機化學、無機化學);4.綜合二(分析化學、化工原理)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工程力學);4.綜合二(電工學、機械設計基礎) 交通運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理論力學);4.綜合二(汽車理論、汽車構造)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高等數學;2.英語;3.綜合一(操作系統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4.綜合二(數據結構、C語言) 土木工程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混凝土結構);4.綜合二(材料力學、結構力學) 口腔醫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解剖生理學);4.綜合二(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 臨床醫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生物化學、病理解剖);4.綜合二(內科學、外科學) 護理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護理學基礎);4.綜合二(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 麻醉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人體解剖學、麻醉解剖學);4.綜合二(外科學、臨床麻醉學、重癥監測) 藥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藥物化學、微生物學);4.綜合二(有機化學、藥物分析) 醫學檢驗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臨床檢驗基礎、生物化學檢驗);4.綜合二(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 醫學影像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影像電子學基礎);4.綜合二(醫學影像診斷學、醫學影像設備學) 針灸推拿學 1.計算機; 2.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4.綜合二(診斷學基礎、針灸臨床學) 中藥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中藥鑒定學、藥理學);4.綜合二(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 中醫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方劑學、中藥學、);4.綜合二(診斷學基礎、中醫內科學) 動物醫學 1.計算機;2.英語;3.綜合一(動物生理學、遺傳學);4.綜合二(內科學、外科學、傳染病) 附件3: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經濟數學、管理學基礎);4.綜合二(經濟法、基礎會計)
旅游管理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旅游概論、旅游心理學);4.綜合二(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資源與開發)
法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法理學、憲法);4.綜合二(民法、刑法、經濟法)
生物科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無機化學、遺傳學);4.綜合二(動物學、植物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自控理論);4.綜合二(電路、電子技術[數字、模擬電路])
電子信息工程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信息理論與編碼);4.綜合二(數字信號、自控原理)
服裝設計與工程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服裝設計、服裝材料);4.綜合二(服裝史、美學)
工程管理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管理學、會計學);4.綜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化學工程與工藝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有機化學、無機化學);4.綜合二(分析化學、化工原理)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工程力學);4.綜合二(電工學、機械設計基礎)
交通運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理論力學);4.綜合二(汽車理論、汽車構造)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 高等數學;2. 英語;3.綜合一(操作系統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4.綜合二(數據結構、C語言)
土木工程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高等數學、混凝土結構);4.綜合二(材料力學、結構力學)
口腔醫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解剖生理學);4.綜合二(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
臨床醫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生物化學、病理解剖);4.綜合二(內科學、外科學)
護理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護理學基礎);4.綜合二(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
麻醉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人體解剖學、麻醉解剖學);4.綜合二(外科學、臨床麻醉學、重癥監測)
藥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藥物化學、微生物學);4.綜合二(有機化學、藥物分析)
醫學檢驗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臨床檢驗基礎、生物化學檢驗);4.綜合二(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
醫學影像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生理學、影像電子學基礎);4.綜合二(醫學影像診斷學、醫學影像設備學)
針灸推拿學
1. 計算機; 2. 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4.綜合二(診斷學基礎、針灸臨床學)
中藥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中藥鑒定學、藥理學);4.綜合二(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
中醫學
1. 計算機;2. 英語;3.綜合一(中醫基礎理論、方劑學、中藥學、);4.綜合二(診斷學基礎、中醫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