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消防防火設計方案

消防防火設計方案

時間:2022-02-11 03:03: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消防防火設計方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消防防火設計方案

第1篇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工業建筑行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為了保證工業建筑的安全,提高工業建筑的使用壽命,更是為了保證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在設計時對工業建筑的防腐和防火方面的設計是非常關鍵的。這就要求相關的設計人員要加強工業建筑防腐和防火設計的設計經驗,對多個設計方案進行比較,從而保證設計作品的合理性。本文首先對工業建筑防腐蝕工程的設計要點進行了介紹,之后對工業建筑防火設計的有效策略進行了說明,希望能夠對相關從業人員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

工業建筑;防腐;防火;設計

1工業建筑防腐蝕工程的設計要點

1.1合理設防防腐工程

合理設防的前提是對生產過程中的腐蝕性介質的特性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掌握其腐蝕的原理,從而更好的明白該腐蝕屬于什么等級。一般情況下,我們根據腐蝕成都分為:強腐性、中腐性、弱腐性、微腐性4個等級。生產實際需求是對對防腐蝕工程進行合理設防的重要依據。生產廠家一定要提供真實準確的數據,才能設計出符合實際情況的設計方案。由于防腐蝕工程的成本一般都很高,并且工業建筑需要做防腐蝕的工程范圍更大,所以在設計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如果不顧實際情況,任意擴大防腐工程的范圍,這樣不但不會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會大大提高工業建筑的建設成本。

1.2對于防腐的關鍵部位要重點處理

在使用過程中跑、冒、滴、漏的現象經常出現在腐蝕性介質中。由此可知,設備平臺和廠房地面層是我們重點要保護的位置,因為這些位置是最容易受到腐蝕的。一旦腐蝕性介質與地基里的化合物產生化學反應,就會是地基的強度大大降低,甚至導致地面塌陷的情況出現;而有的介質與土壤里的化合物反應后會產生新的化合物,導致地基出現膨脹的情況,甚至會出現地面裂縫。大部分的廠房會使用鋼結構進行建造,在這些廠房中,普通鋼構件在大氣和潮濕環境下產生電化學反應,腐蝕破壞;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出對防腐的重點部位,做好有效的預防措施。

1.3保障防腐蝕工程的防滲性和整體性

除了要做好耐蝕性的控制,防滲性和整體性也是防腐蝕工程要注意的兩個方面。他們對防腐蝕工程的功效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大多的防腐蝕工程都會采用瀝青、橡膠這類材料作為防滲隔離層,這是因為這類材料對于防腐蝕工程的防滲能力有很好的保證。

1.4耐腐蝕涂料的配套

涂料防護層我們一般把他們分為四種分別是:底涂層;中間漆;面涂層和無顏填料的面層涂料,當然這四種結構都具有不同的功能。設計人員在對涂料防護進行設計時,對涂料防護的設計應該考慮到涂層之間的結合,盡量選用涂層之間能夠結合良好的品種配套,并具有較強的附著力。當然,要想設計出好的設計作品,相關的設計人員必須要掌握豐富的業務知識,熟悉防腐材料的性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設計作品能夠合理有效的進行防腐。

2工業建筑防火設計的有效策略

2.1提高鋼架結構的耐火等級

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其獨特的優勢,得到了眾多設計師的青睞。工業建筑的耐火能力與建筑部件的耐火等級高低是離不開的。我們應該使用防火涂料對部件進行噴涂以部件的耐火能力,把梁柱節點作為重點噴涂,盡量選用厚漿型的防火涂料進行噴涂,以增強鋼架結構的熱絕緣性,提高工業建筑的耐火性。另一種方法就是用無機的防火板對建筑使用的大型鋼件進行包裹式覆蓋,以此來降低鋼件的導熱性能。

2.2注重排煙設施的有效設置

建筑的排煙方式一般分為兩種即:械加壓送風與開啟外窗。使用機械排煙的方法大多都是設置專用的排煙口、排煙管道及排煙風機等,通過這些措施將火災發生時產生的煙氣和熱量排至室外,從而有效的控制火災的發展。自然排煙就是通過窗戶將煙氣和熱量排到室外的一種方式。但是這種排煙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工業建筑都適用,大多還是建議使用機械加壓送風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對于火災的控制和預防顯得更有效一些。由于在火災發生時都會產生大量的濃煙和熱量,所以在地下建筑、高層樓梯間、走道及消防電梯中,設置排煙設施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3合理設置防火分區

在對工業建筑進行防火設計時,對建筑內部進行分隔,并且使用良好耐火性的隔板進行分隔,這樣可以有效控制火勢的蔓延,是設計師經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所以合理的設計工業建筑內部的防火分區,以墻、門以及水幕帶等多種方式相組合,對建筑內部的空間進行有效分隔,從而對提高工業建筑的防火性有很大的幫助。

2.4強化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裝置,保障消防、安全通道的暢通

第一,在火災報警系統上,要在敞開火災封閉的樓梯間單獨劃分探測區域,火災探測器每隔2層或3層放置一個,就能夠有效及時的獲取火災情況。第二,滅火器是必不可少的,在火災剛發生時能夠有效的控制火勢的蔓延。因此,在建筑內部一定要配置滅火器。第三,安全疏散通道要保持暢通,每個建筑在設計時安全疏散通道都是必須要考慮到的,這樣能夠有效的降低火災傷亡率。而且合理設計逃生通道標志,疏散通道上要設置緊急照明、疏散方向的指示燈和安全出口燈。幫助處于危險中的人群指引逃生方向,可幫助被困人員及時逃脫危險。另外消防通道的暢通也必須要保證,這對于消防人員及時控制火勢,安全解救受困群眾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3結束語

工業建筑的防腐和防火設計對保證工業建筑的安全使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相關的從業人員能夠充分重視起來,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豐富設計經驗,從實際情況出發,在設計時秉著認真復雜的態度,對設計方案進行多方面比較,設計出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實際的設計作品。

作者:周立 單位: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鄧文麗.高層工業廠房建筑防火設計的分析[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6(8)

第2篇

關鍵詞:建筑防火;空間較大建筑;特點

中圖分類號:U298.4 文獻標識碼:A

空間較大建筑的防火安全設計涉及建筑、結構、電氣、空調、給排水等多方面的內容,在設計中應優先考慮火災中的人身安全,同時考慮如何降低成本,減少火災發生和火災損失,防止火災的擴大和蔓延,利用防火性能化設計的思想,可以彌補現行規范的不足,進一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一、防火性能設計解析

防火性能化設計方法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學基礎上的一種新的建筑防火設計方法,它運用消防安全工程學的原理與方法,根據建筑物的結構、用途和內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對建筑的火災危險性和危害性進行定量的預測和評估,從而得出最優化的防火設計方案,為建筑物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護。

防火性能化設計方法是當前建筑防火領域最先進的技術,是人們關注的最前沿、最活躍的研究領域。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最終達到的安全目標是:(1)防止起火及火勢擴大,減少財物損失;(2)保證安全疏散,確保生命安全;(3)保護建筑結構不致因火災而損壞或波及鄰房;(4)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設施。

二、空間較大建筑火災防火特點詳解

由于建筑結構的特殊性和使用功能的具體需要,空間較大建筑的火災發生與普通建筑有著明顯的差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火災控制難度大。空間較大建筑防火往往為了控制煙氣蔓延,在建筑物內設置防煙分區,但是空間較大建筑內無法有效的采取分隔措施是一大難題。例如在館廳式建筑內,解決迅速排煙問題是尤其重要的,應研究有效的自然排煙和機械排煙的方法。中庭往往是大型高層建筑的組成部分,它將多個樓層相連。而中庭的底部通常是火災最可能發生的位置,因此煙氣控制不僅要解決頂部排煙,還需解決防止煙氣由起火樓層流入中庭及由中庭反流到其他樓層的問題。

2、探測預警機制的局限。目前在普通建筑中廣泛使用的火災探測器大都是以煙氣濃度或溫度為信號進行探測的,且大都安裝在頂棚。空間較大建筑中,一般層高比較高,空氣的稀釋,火災煙氣到達十幾米或幾十米的高度時,其溫度和濃度都大大降低,不足以啟動火災探測器,能夠達到啟動探測器的時候,火災已經形成了很大的規模,或者已經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延誤了早期滅火的有利時機。

3、人員的安全疏散相當困難。空間較大建筑相應的就意味著是繁華的公共場所,人員高度密集式必然的,而且這些人員一般都沒規律,呈現自由活動的游離狀態。一旦發生火災,在較短的時間內將人們迅速安全疏散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無論在現場指揮、逃離通道設置方面,都已呈現混亂局面,加上人們心理素質的高低不同,慌亂中的人們很難以聽從指揮,給疏散進一步造成困難。

三、空間較大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的具體剖析

針對空間較大建筑的消防防治特征,其防火性能化設計主要應包括人員安全疏散、建筑物的防火能力和有效的防火滅火措施三個方面:

1、人員安全疏散。人員疏散的安全評判標準是在綜合考慮人員疏散速度、火災煙氣流動速度、火勢蔓延時間、建筑物安全牢固的基礎上,人員疏散的所需安全疏散時間(RSET)小于可用安全疏散時間(ASET)。其中RSET涉及的參數主要包括人流密度、行走速度、出口流動系數等;ASET涉及的參數主要包括火災增長系數、火災熱釋放系數、煙氣蔓延速率、排煙系數、建筑強度衰減系數、煙氣能見度、空氣溫度、CO濃度等。火災中,在保證建筑物基本強度的基礎上,對人員疏散影響最大的是煙氣能見度、煙氣濃度和空氣溫度。依據資料,允許逃生的空氣溫度不應高于60℃,允許逃生的CO濃度不應高于500ppm,允許逃生煙氣能見度不應小于13米。煙氣濃度可以通過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防排煙系統進行控制,同時,由于空間較大建筑空間高、體積大的特性,本身具有較強的蓄煙功能,而應用排煙系統可能會破壞火災中已經穩定的熱煙層。因此,最好是對此類空間較大建筑的煙氣流動模式建立一個基于實驗室或實際數據的數據庫,通過對煙氣蔓延的模擬,建立一個可性能化設計的平臺,為排煙設計提供指導性依據。

2、建筑物的防火能力。鑒于空間較大建筑的功能特點,其承重構件主要為鋼梁和鋼柱。因此,在對空間較大建筑的性能化設計中,主要應將防止鋼結構強度失效作為設計的一個重點。鋼結構失效時的臨界溫度與鋼結構的材質、結構的幾何形狀、截面系數、負載情況有關,因此,可以通過對不同鋼結構的模擬試驗,建立數據庫模型,確定不同情況下鋼結構的臨界溫度。從消防工程的觀點看,如果火災中鋼結構在要求的耐火時間內沒有達到臨界溫度,則不需要額外的防火保護;如果達到臨界溫度,則需要計算等效時間來確定鋼結構的保護時間。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人員密集場所建筑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柱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2.5h,梁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1.0h,屋面承重構件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1h。目前,鋼結構防火涂料主要分為薄型、超薄型、厚型三種,而超薄型鋼結構防火涂料因其美觀及易施工、易裝修等特點,使用頻次最高,鋼結構管材網架的內循環水冷卻保護法還停留在研究探討階段。優良的鋼結構防火涂料可以將鋼結構的耐火時間提高至3h以上。具體的耐火時間可以根據建筑物的設計等級來確定。

3、有效的防火滅火措施。在傳統的探測報警設備中,感溫探測器只能探測8m及以下高度的空間,感煙探測器為12m及以下,火焰探測器及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為20m及以下。鑒于空間較大建筑的構造特性,功能區等固定房間可采用普通感溫(煙)探測器,而展覽區等空間較大部位在實際施工中多采用雙波段火焰探測器、線型光束圖像感煙探測器、掃描式火災探測器、主動時氣體探測器等配合自動水炮系統等先進技術。其中以圖像型火災探測報警系統應用最為廣泛。一般認為,在空間較大建筑內水系統滅火方式仍然是最適宜的滅火方式。對于快速響應早期抑制噴頭(ESFR),噴頭具有反應快,水滴大,流量大,壓力高等特點,可適用于9-13m的空間較大建筑,但作用效果受安裝結構規整度、建筑高度的影響較大,消防用水量偏高,因此施工方在ESFR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上考慮較多;自動消防炮具有定位準確,滅火效率高,保護面積大,響應速度快的特點,同時對非火災區域造成的損失小,可結合室內建筑裝修實際合理布置,但一次性投資較高,對人員密集場所還應考慮到防止人身意外傷害的問題。

四、空間較大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的案例研究

中冶置業(營口)萬隆廣場有限公司 ,工程位于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昆侖山大街西,商業大廈南;工程總建筑面積353370.7m2,地上二十九層,地下三層,建筑高度99m,框剪結構;其中地下二、三層為車庫,建筑面積為57514 m2;地下一層使用性質為商場,建筑面積為28426m2;地上商業一期(A區)為一至五層,建筑面積為89317.51m2,使用性質為商場;地上商業二期(B區)為一至六層,建筑面積為38257m2,使用性質為商場;一期(A區)1#樓為六至二十七層,建筑面積為24689.8m2,使用性質為住宅;2#樓為六至二十層,建筑面積為15908.12 m2,使用性質為住宅;3#樓為六至二十八層,建筑面積為25174.13 m2,使用性質為住宅;4#樓為六至二十八層,建筑面積為25104.35m2,使用性質為住宅;二期(B區)5#樓為七至二十九層,建筑面積為22639.56m2,使用性質為住宅;6#樓為七至二十九層,建筑面積為23491.23m2,使用性質為住宅 主要經營模式形態和特點為:以休閑、購物、娛樂商品展示為主,需要通透的空間較大保證人流的延續性。

地上商品銷售中心類型的其它區域,應嚴格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06)等現行防火技術規范進行消防設計。 因此,本報告將運用火災安全工程學原理,根據萬隆廣場結構功能、可燃物特性、消防設施等具體情況,采用消防工程學方法,對火災危險性和危害性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如何優化使用防火卷簾,合理劃分防火、防煙分區、選擇防排煙方式以及排煙口、補風 口位置布置是否合理,以保證空間較大內有足夠高的無煙區域,保障人員的安全疏散,需要進行論證分析。

總體解決方案:

傳統的消防解決方法是用實體防火墻對空間較大進行有效的防火分隔,劃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規范要求的防火分區,但這種做法不能滿足該空間較大建筑的使用功能需求。原方案采用了過大比例的防火卷簾進行防火分隔,不符合現行防火規范的技術要求,通過消防性能化設計,優化調整特級防火卷簾使用比例,重新、合理劃分防火分區,得到現有消防設計方案,減少了消防投入并能夠保證項目的整體消防安全。 針對現有消防設計方案中存在的防火分區面積過大和疏散寬度不足等消防問題,根據該工程項目的具體特點,針對建筑不同業態形式,辨識火災危險源,設定合理的火災場景,分析各火災場景的火災動力學特性,評估現有消防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并在消防措施的協同配合與日常管理維護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旨在保證項目的整體消防安全,使火災安全目標、火災損失目標和設計目標良好 結合,有助于實現火災防治科學性、有效性和經濟性的統一,并為本項目通過消防安全論證會提供技術支持。

火災危險性研究的具體判定準則是從火災發生到危險狀態的時間 ASET是否大于從火災發生到建筑物內人員全部疏散完畢的時間RSET (參見圖1)。本項目中考慮的火災危害包括了煙氣的溫度、能見度和CO 濃度,保證人員安全的目標可以通過火災早期探測和高效撲救滅火來達到。

有關煙氣控制和安全疏散的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的研究方法,是可用的安全 疏散時間(ASET )足以超過需要的安全疏散時間(RSET ),如果能滿足此條件, 則這個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便可行。具體為:

1)通過設計合理的火災場景,計算火災條件下煙氣運動情況,得出不同火災場景下煙氣威脅到人員安全疏散的時間,即可用的安全疏散時間ASET;

2 )計算所選取的疏散場景計算區域內的人員疏散情況,得出人員疏散至安全區域的時間,即必需安全疏散時間RSET;

3)比較ASET 和 RSET 的值,判斷其安全性,并分析排煙方式、滅火系統的有效性,同時提出可行性建議。

由于萬隆廣場建筑形式和使 用功能特點,不允許也不可能在這些空間較大區域設置大量的物理防火分隔,如防火墻、防火卷簾等,因為這將嚴重影響到其功能性和建筑表現形式,所以存在防火分區面積過大、疏散寬度不足和防排煙方式是否有效等問題,因此,需要科學地引入消防性能化設計,因地制宜、未雨綢繆地個案分析能較好的實現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設計原則。

參考文獻

[1]高層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案例匯編[M].公安部消防局,2002.

[2]霍然,袁宏永.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與設計[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3]莊磊,黎昌海,陸守香.我國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的研究和應用現狀.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7(03)

第3篇

關鍵詞:人防建筑;建筑設計;消防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一、人防建筑設計與消防設計的簡介

在人防建筑設計中,消防設計占據非常大的工程比重,既存在相互獨立的關系,又是密不可分的,以人防工程的平時消防設計為例進行的分析。

1、人防建筑設計

首先,每一個城市人防建筑是必不可缺的,對于人防建筑的設計,國家政策規定平時的消防設計是人防建筑設計的一部分,人防建筑設計中最不能忽視的就是其合理化和綜合化。

2、消防設計

消防設計是指防止火災發生、減少火災危害以及應急滅火的一項工程設計。其采用多種防火技術和專業消防裝備組成一整套消防系統,整個人防建筑設計工程中,消防設計是必然也是必須存在的一項技術工程,它的存在,就是人民財產和生命的保障。

在消防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例如防火分區面積、疏散距離與出入口疏散的寬度和對外距離以及考慮人防單元與防火分區之間的平衡關系。

二、人防建筑設計特點及主要內容

1、人防多層地下室的特點

多層地下室以附建式工程為主,上部有堅固性的地面建筑物,有利于削弱;沖擊波、早期核輻射及炸彈的破壞作用,但工程形式及內部布局受上部建筑的影響較大。多層地下室由于埋深大,由地面進入人防工程的出入口路徑長,且通常地下室在用地紅線范圍內鋪得較滿,故室外出入口設置上困難較大。多層地下室在防護單元和抗爆單元的劃分上有其特殊性。當防空地下室滿足相關的規范要求時,可不劃分防護單元和抗爆單元.人防方案設計存在多種可能性,方案的比選對造價影響很大。

2、人防建筑設計內容

2.1口部設計

人員掩蔽工程戰時總的疏散寬度應滿足按掩蔽人數每100人不小于0.3m,且每樘門通過人數不應超過700人。對于人防工程的疏散寬度,除計入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寬度之外,可能還需設若干疏散口。有條件的可在與非人防區相鄰的部位設密閉通道,通過非人防區的出入口(包括階梯出入口、汽車坡道出入口)進行疏散。若無此條件,可考慮設階梯通至上層的非人防區后,再借用相關的出入口進行疏散。疏散寬度必須考慮各層人防地下室同時進行人員疏散,疏散寬度需相應迭加,即不同單元合用出入口時,疏散寬度應按掩蔽人數之和進行計算。

2.2平站轉換的設計

人防工程平戰轉換階段分為早期轉換、臨戰轉換和緊急轉換三個階段:

2.21早期轉換

應在30天內完成物資、器材籌措和構件加工;主要轉換工作有:在臨戰前30天內完成增加的混凝土垛子的澆搗;工程平時使用的物品的搬出;平時使用的風機等設備拆除;磚隔墻的砌筑;臨戰封堵構件的加工;對穿過防護密閉墻的電線、電纜的穿墻管做密閉處理;戰時使用的電子電氣設備加裝氧化鋅避雷器。

2.22臨戰轉換

應在15天內完成對外出入口孔口的封堵;主要轉換工作有:構筑抗爆單元隔墻;安裝戰時進、排風系統;安裝戰時鋼板水箱;安裝戰時給排水設備;對穿過密閉墻等管道安裝閘閥。

2.23緊急轉換

應在3天內完成防護單元連通口的轉換及綜合調試工作,達到戰時的使用要求。主要轉換工作有:在臨戰前3天內防護單元連通口的封堵安裝;調試戰時設備系統;對平時使用戰時不使用的電氣設備、電纜、電線等進行接地處理;完成工程的綜合調試等工作。

三、消防在人防工程建設中的設計

1、防火設計

人防建筑中地下室防火等級為一級。地下室所有設備房間的防火門均為甲級鋼制防火門,防火卷簾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h,防火卷簾與樓板、梁和墻柱之間的間隙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所有穿越防火墻及隔墻的管線均用不燃材料填實,通過防火墻或防火門下的管線溝,應采用不燃材料將通過處的管線溝間隙緊密填實。地下室均設有自動滅火系統,防火分區面積均滿足規范要求。防火墻應直接砌在基礎和鋼筋混凝土的框架上,防火隔墻可砌筑在不燃燒體的地面或者鋼筋混凝土梁上,防火墻、防火隔墻均應砌至梁、板底部。變形縫結構基層應采用不燃燒材料,表面不應采用可燃或易燃材料。地下室每個防火分區均有不少于2個的安全疏散口。

2、防火和防煙分區

人防工程內應采用防火墻劃分防火分區。防火分區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要求:防火分區應在人防工程各出入口最里一道密閉門的范圍內劃分。水泵房、污水泵房、水庫、廁所、盥洗問的面積可不計入防火分區的面積之內。防火分區的劃分宜與人防工程的防護單元相結合。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使用面積不應超過400m2(平方米)(本規范另有規定者除外)。當設有自動滅火設備時,最大允許使用面積可增加一倍;局部設置時,增加的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一倍計算。電影院、禮堂的觀眾廳,防火分區最大允許使用面積不應超過1000m2。當設有自動滅火設備時,其最大允許使用面積也不得增加。

人防工程內設有內跳臺、走馬廊、開敞樓梯、自動扶梯等上下連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其使用面積之和應符合本規范的有關規定,且連通的層數不宜超過兩層。需設排煙設施的部位,應劃分防煙分區,并應符合下列要求:每個防煙分區的使用面積不應大于400m2。但當頂棚(或頂板)高度在6m以上時,可不受此限。防煙分區不得跨越防火分區。需設排煙設施的走道,凈高不超過6m的房間,應采用擋煙垂壁、隔墻或從頂棚突出不小于0.5m的梁劃分防煙分區,梁或垂壁底至室內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1.8m。

3、防火門和防火卷簾

防火門分為甲、乙、丙三級。其耐火極限甲級應為1.2h;乙級應為0.9h;丙級應為0.6h。鋼筋混凝土的防護密閉門或密閉門可代替防火門。防火門宜為平開門,并在關閉后能從任何一側手動開啟。用于疏散樓梯間或主要通道上的防火門應采用單向彈簧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當人防工程中設置防火墻或防火門有困難時,可采用水幕保護的防火卷簾代替。

4、安全疏散

安全出口宜按不同方向分散設置。安全疏散距離應滿足下列規定:房間內最遠點至房間門口的距離不應超過15m。房間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離:醫院應為24m;旅館應為30m;其他工程應為40m。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房間,其最大距離不應超過上述相應距離的一半。安全出口門,樓梯和疏散走道的寬度應按其通過人數每100人不小于1m凈寬計算。每樘門的疏散人數不應超過250人。

5、消火栓給水系統設計

《人防防火規范》第7.2.1條規定,建筑面積大于300m2的人防工程應設置室內消火栓。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防工程都須設計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當室內消火栓總數大于10個時,其給水管道應布置成環狀。在同層的室內消防給水管道,應采用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當某段損壞時,停止使用的消火栓數不應大于5個。多層人防工程消防給水豎管上閥門的布置應保證一條豎管檢修時,其余豎管仍能供應消防流量。人防工程內的消防給水管道不可避免地會穿越人防墻體,穿越處須設置防護閥門,常采用公稱壓力不小于1.0MPa的銅質或不銹鋼材質閥心閘閥或截止閥,這類閥門也可起到檢修閥門的作用,在設置檢修閥門時應考慮這層因素,以免重復設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消火栓的保護半徑和間距是設置消火栓的重要依據。布置消火栓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比如設置位置和保護范圍內的障礙物等。消火栓應設置在明顯易于取用的地點,這一點對于人防工程尤其值得重視,因為人防工程的采光、照明均不如地面建筑。

結束語

人防建筑設計中的消防設計比一般的消防設計更復雜,因為它在地下,通常空間比較封閉,缺乏開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出口也少而狹窄。因此,人防工程的消防設計至關重要,要不斷優化現有的設計方案,從而使,其消防設計在人防建筑設計中發揮最大的優勢,保護人們的財產安全,推動人防建筑設計總體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紅玲.建筑電氣中的消防設計[J].中國科技信息,2013,24:193-1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晋宁县| 射阳县| 新乐市| 龙里县| 南康市| 锦州市| 邛崃市| 江口县| 革吉县| 吉木萨尔县| 富裕县| 靖江市| 泉州市| 铜鼓县| 新蔡县| 茂名市| 昭通市| 兴仁县| 崇州市| 贵溪市| 四子王旗| 扎鲁特旗| 吉林市| 德惠市| 兰州市| 宁南县| 泸溪县| 星子县| 武强县| 孟村| 曲松县| 丰都县| 长寿区| 乌海市| 鄂温| 夏邑县| 盘山县| 徐闻县| 清苑县| 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