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7 21:30:4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個人二等功事跡材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鐵路公安車站派出所警務檢查站民警事跡材料
是鐵路公安局車站派出所警務檢查站的一名普通民警,今年歲的他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歷任民警、干事,曾榮獲“人民滿意警察”榮譽稱號,現任所警務檢查站一警組警長。
從早上7時進入工作崗位,至23時送走最后一班出省的旅客列車,的工作崗位就是火車站的進站大廳。在成千上萬擦肩而過的旅客中,他能近乎神奇般地查出那些混跡其中的毒販和不法分子。
隨著春運的來臨,客流驟增,旅客摩肩接踵,人山人海,而在短短的時間內,要從成千上萬擦肩而過的旅客中,準確查緝出那些混跡其中的毒販和不法分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于每天從早到晚站立10多個小時的腰酸背疼和筋疲力盡,在眼里根本不是什么困難,最讓他心急的是如何才能完成查緝任務?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查緝水平?查緝工作看似不費多少氣力,可要在茫茫客流中找到混跡其中的毒販,不僅需要一身過硬的本領,而且時時刻刻都得保持高度警惕,全神貫注。因為戰機是稍縱即逝,進站大廳內,旅客從視線中通過的時間不過幾秒鐘,有時同時就有上百人通過,停留在每位旅客身上的可能只有一瞥。只這一瞥,就要識破毒販子的偽裝,即使有火眼金睛也要付出百倍的勤奮。
而還在幾年前,剛調入警務檢查站的也曾在數月的時間里一無所獲。那時的他,每天面對著成千上萬迎面而來又匆匆而去的旅客,雖然明知毒販子就混跡之中,可就是沒有任何戰果。難道就這樣讓毒販子從自己的眼皮底下通過?這個從小就有股子韌勁的小伙暗暗和自己較上了勁。他向查緝經驗豐富的同志請教,學習語言表達和盤問技巧,規范執勤用語和執勤行為,分析各季節的來源、中轉、流向,研究毒販的犯罪心理和匿毒的方式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查緝基本功迅速提高,并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查緝的準確率達到了90%以上。20__年1月21日10時,正在執勤的警長發現一名手執k__次至西昌車票的女子形跡可疑,他便和同事一起對該人進行仔細檢查,檢查中發現該女子體內攜帶有疑似物,經工作,犯罪嫌疑人瓦布阿伍從體內排出用色白透明塑料紙包裹的海洛因336克。瓦布阿伍沒想到精心隱藏的還是沒有逃過緝毒民警的眼睛,真是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
火車站是云南省最大的陸路口岸和鐵路交通樞紐、處于云南緝毒斗爭“第三道防線”的重要關口。每天發送旅客列車43趟,每月發送旅客120萬余人次。高峰時達到170萬余人次,防范和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保證鐵路運輸安全和廣大旅客平安,是站派出所警務查緝站首當其沖的主要任務,也是查緝民警的首要職責。在緝毒斗爭中,同志不斷改進緝毒方法,不斷的提高查緝技能,在向有查緝經驗的同事學習查緝經驗的同時自己在不斷的摸索新的方法,根據不同季節和不同車次,以及旅客衣著像貌、行李物品、來龍去脈,從事查緝工作以來,我邊學習邊不斷總結改進查緝方法,使自已的查緝技術得到不斷提高,總結出了“四字查緝法” —“察”二“問”三“辨”四“查”。根據不同車次及旅客衣著像貌,神情表現,行李物品,來龍去脈,尋找事物的矛盾點,迅速鎖定“目標”查破案件。
在南來北往的旅客眼里,只是一名普通的鐵路民警,但在伺機闖關的毒販子眼里,剛毅果敢的和他的戰友們卻是一面難以逾越的屏障。多少偽裝巧妙的毒販子在他那雙火眼金睛前顯了原形。經過一次次靈魂的拼搏和一場場殊死的較量,年輕的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查緝民警,工作成績一年一個臺階。僅20__年1月,他個人就查獲各類案件7起,繳獲各類475.3克,帶領警組查獲案件22起,繳獲2190.9克。與1月個人完成案件3起,繳獲各類273克相比有了較大的提高。自參加查緝工作以來,共查獲各類案件10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4名,繳獲12368克,查獲逃犯11名,在同志的帶領下,警組共查處案件23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2名,查繳24012.7克。
查緝工作艱辛、枯燥且充滿危險,有時幾天下來一無所獲的情況經常存在,但正是人民警察的特殊使命和對人民警察工作的無比熱愛,和所查緝站的民警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用睿智、忠誠和堅守捍衛著“春城鐵門檻”的美譽。
附:查緝站近年來取得的榮譽:
通過整體查緝技能的提升,所查緝警務站已錘煉成局查緝工作的禁毒前沿的一個拳頭,一把“尖刀”,先后涌現出了任秀虹、張立文2名公安部二級英模,先后有3人次榮立一等功,9人次榮立二等功,300人次榮立三等功。所被公安部命名為全國公安優秀基層單位,派出所警務查緝站被國家禁毒委授予“全國禁毒先進單位”、“全國掃毒行動先進集體”、榮立集體二等功2次,連續六年被團中央授予“全
國青年文明號”。,站警務查緝站獲全國禁毒堵源截流戰果第一。
公安局個人先進事跡材料范文
楊連喜,男,47歲,1977年7月參加工作,1997年3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黑龍江省綏陽林業地區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20xx年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20xx年、20xx年獲“全省公安系統優秀領導干部”稱號、20xx年度森工系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工作者,20xx年8月獲得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
一、趕超先進,科學管理
為提高隊伍科學化、正規化管理水平,楊連喜同志派專人赴浙江省嘉善縣公安局學習隊伍管理先進經驗,將其與等級化管理機制融于一體,制定了具有森林公安特色的“公安隊伍‘三化’建設考核管理”機制,印制了走向正規化系列叢書。目前,此機制和走向正規化系列叢書再次在全省森工林區公安系統全面推廣。同時他還組織建立了一個內外結合、全面化、網絡化的監督制約體系,把全局民警的行為置于有效的監督之下。六年來,全局無一起違法違紀案件發生,群眾的滿意率不斷提高,在每年的行風測評中群眾滿意率都達到了96%以上。
二、創新思路,推進“三基”
早在20xx年開展的“三基”工程建設中,楊連喜同志著重組織開展了兩項警務機制改革,一是“派出所人口動態管理”,二是“山上派出所工作重心由人口管理向森林治安管理轉移”。通過上述改革的實施,林區的森林治安、社會治安秩序明顯好轉,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護。他積極爭取黨政支持,先后合并了內設機構,在80%的山上林場、所建立了居家式警務室,為所有社區民警配備了計算機和統一標識的警用摩托車。公安局先后被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局、省公安廳、省林業公安局、牡林公安局確定為“三基”工程建設示范公安局。
三、率先垂范,苦練精兵。
楊連喜同志在工作中處處發揮帶頭作用,尤其在大練兵活動中,他與普通民警一道,頂著炎炎烈日摸爬滾打。在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的同時,他還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他撰寫的多篇調研文章被國家及省級刊物發表。在他的帶動下,公安局的大練兵活動取得了喜人成果,在省、地組織的大練兵比武競賽中,取得了團體第一名和3個單項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并連續四年在全省森工林區執法質量考評中被評為優秀單位。該局刑警大隊還被省局指定代表全省森工刑警參加省公安廳組織的刑警大比武,取得了森林公安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
四、秉公執法,無私無畏。
楊連喜同志當公安局長6年多,打擊處理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2300余人,經常有人打恐嚇電話或者發威脅短信,他對此毫不畏懼。他常說:“如果讓人情和恐嚇束縛手腳,別說干好工作,就是行使職權也很難。”他還經常告誡家人,不準為任何人說情,只能支持他共同抵制不正之風。在用人上楊連喜同志不看關系看政績,提拔任用干部一律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實行競爭上崗。20xx年以來,公安局在提拔調整干部過程中,無一人提出異議。
**,**省**市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科科長,法律碩士。先后從事偵查監督、公訴及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工作中,他始終堅持在求知中增長才干,在創新中成就事業。他精準把握法律要義,處理案件不枉不縱;他熱忱維護百姓利益,執法為民不離不棄,用忠誠和執著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榮獲“**省十大杰出青年衛士”、全省民行檢察“十佳辦案人”等稱號,**省**市人民檢察院和**市委政法委分別作出在全市檢察機關和政法系統開展向**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20xx年,他被團省委、省政府榮記個人二等功,被**省人民檢察院榮記個人一等功。參加全省檢察機關先進事跡報告團,在全省檢察機關作巡回報告,受到廣泛好評。
強化監督,捍衛公平正義
站在時代前列,強化法律監督,對群眾反映強烈、裁判不公的案件堅決抗訴,依法糾正,捍衛公平正義,這是**始終如一的堅持。
**省**市某鎮政府通過簽訂買賣合同,將一條水泥生產線賣給轄區的一家民營企業。此生產線設備落后、污染環境,已被原國家經貿委列入淘汰黑名單,民營企業不情愿付款。鎮政府到法院,法院判決買賣合同合法、有效,民營企業支付貨款。該企業不服,股東們反映強烈,集體到檢察院申訴。
**接手該案后,市里和鄉鎮有的領導給他打電話,要求檢察機關要保護國家和集體利益。一方是公共權力部門,一方是私營企業;一方是管理者,另一方是被管理者。錯案不糾,民眾不服;依法抗訴,則承擔保護公共資產不力的指責。**在辦理很多申訴案件時,經常處在這樣的矛盾抉擇中,但他一直抱定一個信念,只求“公正”二字。細心的**從《大氣污染防治法》找到了合同無效的依據,否定了法院依據《合同法》認定合同有效的判決,就連原審法官都感到非常佩服。抗訴后法院改判,免除了民營企業110萬元的不當債務。
幾年來,他提請抗訴各類案件186件,為國家、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4000多萬元,以百姓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方式,把抽象的法條詮釋為一件件公正的個案,捍衛了法律的尊嚴。
關注民生,情牽群眾利益
**擔任民事行政檢察科科長多年,一件件關注民生的“小事”,彰顯了他一心為民的赤誠之心。是他耐心細致的工作,使結怨7年的叔侄握手言和;是他奔走呼號,為腦癱患兒依法索賠13萬元;是他仗義執言、秉公執法,為外地弱女子討回公道、為民工討回了一年的血汗錢,讓下崗職工卸掉了10萬元的非法債務……
一位叫孫傳惠的老太太到檢察院申訴。年過花甲的老人老伴早逝,腿有殘疾,但很有愛心,幾年前省吃儉用領養了三個孤兒。因被他人假冒簽名貸款,法院判決她償還16.8萬元銀行債務,后又查封了她唯一的住房。經**嚴審細查,發現了老人的冤屈,經依法抗訴,法院再審改判,免除了老人的償還責任。20xx年隆冬,冒著紛紛揚揚的大雪,老人將一面繡著“人民的好檢察官”的錦旗送到檢察院,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一腦癱患兒劉闖,出生時因醫療事故造成腦部損傷,落下嚴重的后遺癥。為給劉闖看病,他父母幾乎賣光了家中所有財產。他們多次要求醫院賠償,均被無情拒絕。他們后,法院僅判決醫院承擔3.3萬元的傷殘補助費。**接案后,立即展開調查,從受理案件到依法抗訴,他用了不到10天,孩子父母卻為官司整整奔波了6年。抗訴后,經法院調解,劉闖終于得到了13萬元的傷殘補助費。
改革創新,打開工作局面
**圍繞制約民行檢察工作發展的熱點、難點,以開放的思維、前瞻的眼光,不斷創新工作機制,以令人關注的“**模式”開啟了民行檢察工作的新天地。
開設窗口,暢通便民渠道。**市是**省最大的縣級市,人口約167萬,民行案件較多。幾年前,許多百姓對生效裁判不服,不知如何申訴,到哪里申訴,有的還到處上訪。為更好地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營造和諧的法治環境,服務經濟發展,他率先提出在律師事務所設立“民事行政檢察接待站”的建議,得到檢察長的支持,暢通了群眾申訴的便捷通道。受理案件數量由最初的年均兩三件上升到20xx年的近百件。目前,**市人民檢察院80%的申訴案件,來自民事行政檢察接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