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3 16:28:4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衛生統計學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衛生統計學》是利用統計學的原理對人群健康問題進行解決的一門應用性的學科。《衛生統計學》的課程特點就是概念抽象、理論深奧、數據枯燥。在學習的過程中又和《醫學統計學》有所不同,學習的重點不是公式的推導和證明;同時,又不同于醫學學科的學習,學習的重點也不在于記憶和背誦,而是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深入的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實踐,所以《衛生統計學》又具有了邏輯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1]。
2《衛生統計學》的教學現狀
2.1定位不明確
《衛生統計學》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和《醫學統計學》交叉的現象。《衛生統計學》以統計學的原理和方法為基礎,將其運用在公共衛生領域,比較側重公共衛生學的社會性;《醫學統計學》側重的是醫學的生物性。所以兩者之間具有很大的區別。但是,目前在醫學院校的教學中,兩者的區別并不是很大。《衛生統計學》和《醫學統計學》的區分不明主要體現在教學安排、課程設置、教材編寫等方面,比如,有的醫學院校為《衛生統計學》專設了教學部門,但是這個部門開展的工作卻是編寫醫學統計學的教材,進行醫學統計學的教學;甚至有的醫學院校雖然設立了《衛生統計學》的碩士點,卻進行的是醫學統計學的考試。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兩者也經常被混為一談。這樣的情況給《衛生統計學》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2]。
2.2教學重點不合理
第一,《衛生統計學》的教學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統計學基礎,其中涉及到的知識是數據資料描述、統計和分析,推斷統計分析,相關回歸分析,調查設計等;另一方面是專業知識,其中涉及到的內容是橫斷面研究資料統計分析,病例對照研究分析、隊列研究的分析和設計、生存分析、壽命表和Meta分析。目前,在很多醫學院校的教學中,教學的重點依然集中在基礎知識的學習方面,對于專業性知識部分涉及的內容非常少,甚至衛生統計調查方法、衛生統計制度等很多內容都沒有在現行的《衛生統計學》中涉及。這種情況給《衛生統計學》課程的普及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第二,《衛生統計學》在教學過程中,醫學院校的教學重點普遍是基本原理的介紹和具體公式的推導,沒有完善的培養學生統計思維的內容。統計思維對于《衛生統計學》的學習來說非常重要,它是一種透過數據就能對現象進行分析和判斷的方法。在《衛生統計學》的教學中,忽視了對統計思維的培養,對《衛生統計學》教學的發展會產生非常不利的作用。
2.3缺乏電腦實驗課程
《衛生統計學》課程的應用性很強,為了保證課堂效果,在講授理論的同時,還要和電腦實驗相結合,通過具體軟件將抽象性比較強的統計學概念轉變為直觀的數據結果或者是形象生動的圖形,可以在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目前在大部分的醫學院校中,因為資金和課時的問題,還沒有開設電腦實驗課程,影響了《衛生統計學》的教學效果[3]。
2.4教學形式過于單一
目前,在大多數的醫學院校中,在教學形式方面存在的問題就是過于強調單一統計方法的學習,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缺乏《衛生統計學》知識的實踐應用,導致學生在遇到統計學問題的時候,不能運用統計學的相關知識對其進行解決,影響了《衛生統計學》的教學效果。
3《衛生統計學》的教學模式
為了改變上述問題,就需要對《衛生統計學》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在《衛生統計學》的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教學、案例分析教學、小組交流互動式教學、基于問題教學法等方法來改善《衛生統計學》的教學效果。
3.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指的是在《衛生統計學》的課堂教學中引入案例,通過案例為學生設計某種情境,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理論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的特點是:注重實踐,具有很強的能動性、創造性、仿真性,能夠很好的將啟發式教學、民主式教學和參與式教學融為一體。案例教學法的優點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實現《衛生統計學》的教學目的[4]。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流程如下。第一,準備教學案例。在課程開始之前,要嚴格執行集體備課制度,以教學大綱為基礎,結合具體的教材內容,融合相關的科研成果和工作實踐,根據以上內容精心選取案例,對案例進行實際的分析,保證案例符合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保證選擇的案例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第二,運用案例進行教學。運用案例進行教學,需要按照以下的流程來進行:案例介紹—提出問題—學生討論—教師評價和分析—問題解決的實際應用方法。具體的應用步驟如下:首先,在課程開始時教師引入案例,通過案例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對案例所反映的知識有一個明確的了解;然后,在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討論的方式可以是小組討論,也可以是集體辯論,還可以是個人發言;最后,教師針對學生的討論進行客觀的點評,對討論過程中的錯誤點和錯誤原因進行分析,然后對討論過程中不準確、不完整的方面給予指正。
3.2基于問題教學法
基于問題教學法(PBL)的應用核心是“問題”,應用流程是:提出問題—收集資料—建立假設—論證假設—總結。這種教學法實施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捕捉、整合、判斷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質疑能力[5]。基于問題教學法的具體應用流程如下:第一,理論的講授。應用基于問題法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的內容和各個章節的內容相結合,然后結合案例教學法,通過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案例,從而引出問題,然后將處理問題的統計方法和統計思路運用到教學的過程中。第二,問題的確定。在理論講授完成之后,授課老師根據授課的內容,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或者在文獻中曾經出現的統計問題,來確定學生的具體問題,在確定問題的過程中還要對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進行明確。第三,討論學習。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由學習小組來收集解決問題需要用到的資料,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習小組可以針對文獻中的不足之處和教師或者同學進行交流分析,或者還可以對如何實現課堂效果的改進進行討論,對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匯報。第四,總結評定。教師針對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并給出具體的建議,同時要對各個小組的討論報告進行總結歸納,然后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定。評定的方式可以有三種,分別是:學生互相評價、小組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通過基于問題教學法的實施,可以通過問題的設置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收集資料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知識系統,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3.3實驗教學法
實驗教學法就是在《衛生統計學》的理論教學中,運用計算機的相關軟件來訓練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很多醫學院校的《衛生統計學》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相關的計算和檢驗問題時,大都是通過計算器來完成的。計算器在《衛生統計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不僅增加了計算量,導致計算過程繁瑣,而且還會浪費大量的課程時間,導致在《衛生統計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主動性難以得到發揮[6]。實驗教學法的應用因為涉及到配套設施的購買問題和相關課時的安排問題,所以要循序漸進的來實現。首先,實驗教學的應用可以從預防醫學專業開始,在進行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其部分內容可以使用實驗教學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方差分析的時候,因為這部分內容涉及的公式比較多,計算過程比較復雜,如果應用計算器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在計算方面會浪費過多的時間。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進電腦教學,將方差分析時需要的數據,比如:SS處理、SS總、SS區組、SS誤差等,通過幻燈片對學生進行講授,讓學生以這些數據為基礎對其進行方差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衛生統計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節約部分實驗課課時,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向學生介紹相關軟件的操作和使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3.4搭建非實時課堂學習平臺
因為《衛生統計學》的內容非常抽象、實踐性非常強,通過上述方法進行教學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因為教學課時有限,僅僅通過課堂教學時間,學生很難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搭建非實時課堂學習平臺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在實時課堂中可以對課程的難點、重點進行學習,在非實時課堂平臺中,通過網上課程輔導、網上討論、課件練習、網上作業、資料查找、網上論文指導、期末復習等環節,可以很好的實現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可以靈活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衛生統計學》的開展。
4結語
醫學統計學是根據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原理, 結合醫藥衛生工作的實際情況, 研究實驗設計和數字資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斷的一門科學, 廣泛應用于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和衛生事業管理等諸多領域。它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重要手段, 現代科技工作者做科學研究或撰寫論文, 很少看到不用統計學。
與此同時,如果統計學方法應用不當,不僅不能準確地反映科研結果,而且還可能帶來錯誤的結淪。Rosenfeld 等比較了不同年表的文章,在20 世紀90年代以后有更多的文章使用了統計推斷,而且比較復雜的統計分析方法如多因素分析等也更多的應用于臨床研究中,但同時也存在使用統計方法欠妥或敘述不清的情況。
因此本文將對醫學科技論文常見統計學方法的正確應用進行討論,希望加強作者的統計思維,進而提高期刊論文的統計質量及學術水平。
2、統計學方法的內容
統計軟件包、統計分析方法及檢驗水準是統計學方法必須描述的3 方面內容。SPSS (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 和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 是全世界學術界公認且最常用的兩大統計軟件包[6]。檢驗水準即A,表示組間實際無差別而統計結果判斷為有差別,犯這類錯誤的概率[1]。實際工作中常取 A=0.05,表示本次研究計算所得P 值必須小于0.05,才能認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統計分析方法的準確描述是科技論文科學性的關鍵所在。統計學方法一般包括統計描述和組間差異性檢驗(即:假設檢驗) 兩部分內容。
3、統計學方法的正確選用
統計方法的選擇取決于研究設計、數據資料類型和變量值的分布。計量資料常用u檢驗、t檢驗(.配對t檢驗)、 F檢驗;計數資料用 檢驗;等級資料、偏態資料或不明分布的資料可用秩和檢驗等。每種顯著性檢驗方法均有其適用范圍, 如方差分析(F檢驗).要求數據服從正態分布, 且各總體方差齊, 否則不宜作方差分析, 若改用非參數統計方法, 則會降低統計效率, 故常在可能情況下, 通過變量變換(如對數變換、平方根變換、反正弦函數變換、例數變換等)使資料轉換為正態分布, 以滿足方差分析或t檢驗的應用條件。醫學期刊中最常見的是t檢驗和 檢驗, 這兩種方法誤用也較為多見。
3.1重復t檢驗
多個樣本均數間的兩兩比較(又稱多重比較)不宜用t檢驗, 因為重復數次,t檢驗將增加第一類錯誤的概率, 使檢驗效率降低。此時宜用方差分析, 并在此基礎上用兩兩比較方法..(如.SNK、LSD、Duncan法等)。對于同一對均數間的差異, 用t檢驗無顯著性, 而兩兩比較可能有顯著性, 可見錯誤選用統計方法將推出錯誤結論。
3.2行列標 檢驗誤用
行列表 檢驗用于2個或多個樣本率(或構成比).比較, 它要求行列表中不宜有1/5以上格子的理論頻數T
3.3需要注意的統計學問題
3.3.1無足夠的統計學信息
論文中未說明統計方法和 取值, 無均數、標準差或率及t值、 值等統計量, 甚至未作假設檢驗直接下結論。不少臨床醫學論文作者只在文中提及P值大小并據此推斷結果的顯著性。實際上, 臨床醫學研究關心的是各組之間結局(如療效)的差別大小, 而不單純是統計學顯著性, 因此應同時說明檢驗方法、 水平、統計量值、P值和可信區間, 以便讓讀者了解所用的方法和結論是否適當及其臨床的實際意義。
3.3.2統計圖、表
統計圖、表是統計描述的重要工具。統計圖宜少而精, 應按資料性質和分析目的選用適合的統計圖形, 統計圖雖直觀但不能代替精確的數據或統計量同。統計表宜簡單明了, 層次清楚, 一般采用三線表。常見的統計表運用不當有.. 標題復雜或過于簡略甚至無標題, 輔助線過多, 標目繁雜, 層次不清。另外, 表內不宜留空格, 暫缺或未記錄可用“…” 表示, 無數字用“一”表示, 數字若是“0”則填明“0”。
3.3.3統計軟件使用的誤區
目前計算機應用已十分普及, 統計軟件的使用也非常方便, 但軟件只能解決計算問題, 并不能替代人腦的統計思維。根據資料的分布特征和數據特點選擇統計方法, 正確地解釋分析結果并推導出正確的結論, 這是科研工作者在做統計分析時必須首先掌握的, 計算只是一種工具。有了諸如SASA、SPSS等高級統計軟件包, 復雜了多元分析如多重回歸、多因素方差分析等已變得十分容易, 于是一些作者片面追求使用高深的多元統計方法且多種方法一起用, 誤以為統計方法用得越高級, 文章水平越高。實際上如果使用不當, 多元統計方法使用得越多, 錯誤可能也越多。一個精心設計的臨床研究, 資料可能用簡單的t檢驗或 檢驗就足以說明問題, 若濫用多元分析、結果會適得其反。
4.結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在醫學研究中必須正確運用統計學,這是科研工作的科學性所決定的。搞科研,首先必須尊重科學。借助統計學這個有用的工具,可以去探索未知事物,揭示和闡明客觀事物變化的規律性。
參考文獻:
[1]于國藝, 周曉彬, 王俊. 醫學論文常見統計方法誤用分析.編輯學報, 1998;10(3):132.
[2]楊樹勤, 主編.衛生統計學.第3版.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5;145-147.
醫院專科醫師培訓方案及考核辦法
一、培訓期限 一般為三年,因疾病等特殊原因可延長至四年;其后可根據本人意愿及用人單位要求可進一步參加亞專科培訓,亞專科培訓年限根據各專科要求決定。
二、培訓方法 1、上崗前需參加崗前培訓一周。在醫院培訓期間,由管理辦公室統一布置培訓工作。 2、在專科醫師培訓管理辦公室和指導小組的直接指導下,做到專科理論、臨床診治能力和教學科研能力相結合,基礎培訓和專科培訓相結合。 3、培訓人員培訓實行科室主任負責制,指導老師負責制和學分制。 4、按照衛生部專科醫師培養細則,實行二級專科輪轉。
三、培訓內容 1、參見衛生部各專科醫師培養標準細則。 2、相關學科臨床理論進展和新技術;相關學科臨床操作技能及常見病、疑難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處理方法。了解危重病人的搶救和處理措施;在科室統一安排下參加臨床教學工作。 3、臨床科研方法,科研論文、臨床研究課題申報寫作方法,文獻檢索方法,衛生統計學。 4、專業英語:相關學科外文專著和文獻、專業雜志,英語論文寫作。 四、綜合素質要求 1、嚴謹、求實、規范、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 2、高尚的醫德醫風和救死扶傷的敬業精神。 3、醫患溝通藝術和能力。 4、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四、理論課程:按照衛生部《專科醫師培養細則》要求的本專業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實行學分制。鞏固大學理論知識,閱讀本學科經典著作。
五、考試、考核:
1、出勤考核:培訓人員實行24小時負責制。病、事假三天以內(含兩天)由本人書面申請,指導老師和科室主任簽字后生效,并在考核表上記錄;三天以上者,需由專科醫師管理辦公室簽字后生效。請假情況如實記錄于培訓手冊。
2、輪科考核:按衛生部《專科醫師培養標準細則》進行。由該科培養指導小組負責進行,并將考核結果記錄與培訓手冊,科室主任和指導老師簽字。
3、年度及階段考核:第一年年度考試專業理論及技能操作以全國執業醫師考試成績為準,醫院加試英語;第二年由管理辦公室組織考試,內容包括臨床理論、臨床技能操作、病例分析、病歷書寫、相關法律法規;第三年由中南大學管理辦公室組織的臨床專業理論、病例分析、外語和技能操作(包括手術操作)考試。其間需參加繼續教育部組織的理論和英語課程考試。
4、素質考核: ⑴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 ⑵ 有事業心和責任心,熱愛本職,工作認真負責,技術精益求精,文明服務,語言美。 ⑶ 嚴格執行醫療衛生法規,遵守醫院規定,勞動紀律良好,不遲到,不擅自離崗。 ⑷ 良好的醫德醫風,廉潔行醫,能正確處理好醫患關系。 ⑸ 關心集體,顧全大局,團結協作,認真完成工作任務。 由管理辦公室根據培訓人員當年輪轉科室報告,按優、良、及格、不及格4個等級每年評定一次,良以上為通過。
論文的完成,意味著我大學本科五年的生活即將結束,也意味著我將開始新的生活。五年光陰,在我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珍惜之前轉瞬即逝。同濟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都將成為我永遠的記憶:曾經的老五大、新建的二號樓、拆掉的圖書館,還有親切的老師,可愛的同學,太多太多。依然記得那年炎熱的九月,我提著厚重的行李一口氣跑上503棟的七樓,從此開始走過一個個炎熱的夏、涼爽的秋、寒冷的冬和溫暖的春。五年前那個稚氣未脫的中學生,也收獲了沉甸甸的知識與思想,將要大學畢業了。當年那個逃了一節又一節的解剖課、有機化學重修補考、整日彷徨迷茫的大一新生,也漸漸開始認真聽課、參與科研和專業實踐、在文藝晚會上展現自我。所幸的是,在收獲的季節里,田野里也看到了金色的麥浪。當我捧著這大學里的最后一次作業,回首想來,百感交集,一次次的歡笑與淚水,一次次的跌倒與爬起,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太多。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陸云霞老師,她從研究設計、實施開展到論文撰寫過程中給予我悉心的關懷和耐心的指導,但是,感謝的不僅如是。去年9月份,我剛剛轉入衛生統計專業班學習,那時正在準備考研,也面臨選擇哪個學校哪個導師的困惑,她幫我認真分析,給了很多誠懇的意見。在隨后的學習中,我不管遇到什么問題,她總是熱心地給我幫助和解答,向我介紹了諸如缺失數據的處理、多水平模型等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在這次畢業論文的完成過程中,幫我指出很多學習上的錯誤,讓我意識自己還差得很遠。當我確定被保送之后,她又針對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給了很多建議。我有幸參加了她組織的討論組,有幸認識到很多優秀的同學和朋友,同時我也逐漸認識和喜歡上了流行病學這門極具魅力的學科和藝術,了解到一些現代流行病學理論和方法。從她身上我學到了太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將終身難忘,她淵博的學識、開闊的視野、敏銳的思維和科學的態度令我深深折服。
感謝聶紹發老師、尹平老師、宇傳華老師、熊光練老師、魏晟老師、岳麗老師以及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所有的老師們給予我所有的熱心幫助和指導,后期轉化之后的這一年,是我大學里收獲最多的一年。盡管由于各專業保送名額的限制,我未能留在這里繼續學習,我感到非常遺憾,但是無論今后我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什么樣的研究,我都堅持認為:統計學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學科之一。感謝你們讓我認識到這一點!
感謝環境醫學研究所的運珞珈老師,她使我第一次真正接觸科研,在她的實驗室里我斷斷續續地參與了兩年的科研,她教會我如何查找文獻、閱讀文獻,教會我基本的科研思維和方法,手把手地帶我做實驗,讓我明白科研并不簡單,牢固的基礎知識是做好科研的重要保證。我永遠記得當時運老師做實驗記錄,就連空調何時開關都詳細記錄,她告訴我如果你熱愛你的工作,你就應當盡自己所能力求完美,科學實驗亦然。她對于工作的熱愛和勤奮奉獻的精神,讓我近距離地體會到科學工作者的可敬可愛,給了我學習的榜樣。她幾年來對我學習和生活上的時刻關心,既讓我感動,也催我前進。
感謝我的輔導員陳興芝老師,五年里她就象慈母一樣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我無數的信任、幫助與關懷。我那次生病的時候,她親手做的八寶粥和榨菜肉絲,是我在武漢五年所吃到的最可口的飯菜。
感謝甘秀敏師姐、李曉靜師姐、蔣恂師妹、宗緒晨師妹、劉芳超師妹、梁穎瑩師妹、李盼師妹、曾惠芳師妹、李恒師弟、周志強師弟在本次調查中給予的熱心幫助!在這個炎熱的夏天,他們不辭酷暑為我提供無私的幫助,沒有他們的幫助就沒有這篇論文的順利完成。
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家人:父親、母親和姐姐,他們是最愛我的人,也是我虧欠最多的人。父親是一個普通職員,母親是一個普通工人,在很多人眼里,他們都是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人,但是在我的心中,他們永遠都是最偉大的人。他們把我撫育成人,為我創造各種學習的機會和條件。我在外求學,并不是十分想家,平時似乎把他們遺忘了,但是他們時刻都在牽掛著我,母親曾經跟我說,只要我有出息,我就算是到月球去她都舍得。這句話幾次想起,都熱淚盈眶。能夠出生在這個家庭,今生與你們相伴,能夠得到你們無時無處不在的關心、愛護,支持和鼓勵,是我最大的幸福。
感謝百年同濟,給了我知識,給了我思想,給了我成長,也給了我舞臺。“同生同道同舟楫,濟人濟己濟天下”,同濟的百年是同濟人的驕傲和榮耀,更是同濟人的責任和使命。愿同濟的明天更加美好!
凌亂的記憶變作凌亂的文字,要感謝的人還有很多很多,感謝所有給予我關心和幫助的朋友們,感謝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值得好好珍惜,這段青蔥歲月,因為有你們的關心和幫助,我很幸福。我會更加勤奮學習、認真研究,我會努力做得更好,我想這也是我能給你們的最好的回報吧。把最美好的祝福獻給你們,愿永遠健康、快樂!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是我最喜歡的詩句。以此作為結尾,與所有要感謝的人共勉,相信自己,追逐最初的夢想,永不放棄!
【關鍵詞】醫學統計學;繼續教育;需求;調查
【中圖分類號】G562.65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326-3587(2013)10-0001-02
現代臨床研究對醫學統計學的依賴正日益加強,從科研設計到統計分析,再到科研論文的撰寫,每一步都需要統計學的支撐。同時,新的統計學理論和方法的出現對臨床資料的統計分析和醫學論文的撰寫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有必要對臨床醫務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培訓,更新統計學知識。繼續教育的對象是已有臨床工作經驗的醫務人員,他們學習目的明確,不以廣泛學習統計理論為主,而是針對性地提高專業理論和技術。因此,如何正確引導醫生在醫療實踐和科學研究中尋找循證依據,提高科研和業務素養是醫學統計學繼續教育的重要目標。針對此實際情況,我校開辦了臨床研究中的設計與統計分析繼續教育學習班,授課內容覆蓋了從臨床科研設計到統計分析和統計結果表達各個部分。
為了解臨床醫務人員對醫學統計學知識的需求現狀,為醫學統計學繼續教育教學內容設置和教學開展提供參考,本研究對參加醫學統計學繼續教育學習班的學員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為報名參加本次繼續教育學習班的115名臨床醫務人員,以本校附屬醫院的臨床醫生為主。
2、調查方法:通過專家咨詢法制定調查問卷,課程結束后,采用匿名調查的方式由學員自行填寫。共發放調查問卷115份,回收有效問卷94份,問卷回收率為81.74%。
二、結果與分析
本次學習班主要授課內容為:臨床研究中的統計學問題、CONSORT簡介、統計方法簡介與錯誤辨析、SPSS統計軟件簡介、系統綜述與Meta分析及其軟件實現。
1、基本情況。
參加本次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學員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學員以年輕的,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初、中級臨床工作人員和研究人員為主。
2、對醫學統計學的掌握情況。
絕大部分學員都有醫學統計學基礎,88人(93.62%)在學歷教育階段都系統地學習了《醫學統計學》。學員統計學方法的掌握現狀如表2所示。對于常用的統計學方法,大部分學員熟悉(19.15%)或者比較熟悉(65.96%),而對于高級統計學方法,一半以上的學員不熟悉(56.38%)。對于常用的實驗設計方法,大部分學員比較熟悉(64.89%),而對于臨床上較為常用的觀察性研究不熟悉的學員占45.74%。
3、需求分析。
(1)對本次學習班授課內容的認可和進一步需求。
68名學員(占72.34%)認為本次學習班對其今后發展非常有幫助,對授課內容的認可如表3所示。從表3得出,最受學員認可的課程是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及其軟件實現,這和目前臨床工作者的關注點和研究現狀較為符合。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在國內臨床醫務人員中較受歡迎,同時又缺少meta分析所必需的統計學知識。對CONSORT的認可度較低,認為是可以簡單介紹的內容,主要原因是目前臨床醫生自己撰寫RCT研究報告的機會少,因此接觸CONSORT的機會也較少。
(2)對醫學統計學授課內容的需求。
所有學員都認為非常有必要適時的開展醫學統計學的繼續教育學習班。70人(占74.47%)希望在以后的學習班中講授常用的實驗(試驗)設計方法;65人(占69.15%)希望增加常用的觀察性研究設計的方法。對于統計分析方法的需求情況詳見表4。
表4表明大多數有醫學統計學基礎的學員對于簡單的統計學方法,如t檢驗、卡方檢驗、方差分析等內容已經掌握,他們更加注重這些統計分析方法所得到結果的展現,比如如何利用圖表進行結果展現(54人,占57.45%)。對于高級統計學方法,學員最想學習的內容分別是多因素試驗分析56人 (占59.57%),logistic回歸54人(占57.45%)和生存分析59人 (占62.77%)。特別是后兩者,在臨床醫學科研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
三、討論
醫學統計學繼續教育學習班為臨床醫務人員建立統計思維、提高統計素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目前國內院校和醫院的考評機制中,臨床醫生的科研水平也被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是臨床工作還是科研工作,統計學方法的掌握,統計學思維的建立對于臨床醫生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醫學統計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不斷的繼續學習和實踐才能真正掌握。
本研究調查發現,目前臨床醫務人員在科研設計和統計方法上存在著以下需求。(1)高級統計方法。一半以上的學員表示對高級統計學方法不熟悉,同時,在臨床科研工作中對高級統計方法的要求在不斷增加,特別如多元線性回歸、多因素試驗設計和分析、logistic回歸和生存分析等臨床上常用的高級統計學方法,需求比較大。(2)觀察性研究設計方法。在平常的臨床科研中,RCT研究只是占了少數,大量的研究為觀察性研究,如隊列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這類研究設計在臨床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該部分內容的潛在需求會非常大,在今后的課程設置中可以考慮增加觀察性研究設計和分析的內容。(3)統計結果報告格式。將統計軟件產生的結果轉換成符合期刊要求的結果表達形式是統計分析的關鍵一步,如何撰寫統計學方法部分,如何制作統計圖表等內容看似簡單,但是不少臨床醫務人員經常犯錯,比如不報告統計量只報告P值、不報告精確的P值等。因此,臨床醫務人員對該部分的需求較大。(4)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的統計學過程。系統綜述能夠通過對多個有爭議的或者相互矛盾的小型臨床研究采用嚴格、系統的方法進行評價、分析和合成,解決紛爭或提出建議,為臨床實踐、醫療決策提供循證依據。系統綜述中用到的統計學方法、使用條件以及軟件實現等都是臨床醫務人員急需了解和掌握的內容。
在職臨床醫務人員的統計學教學應與學歷教育階段的醫學統計學教學有明顯的區別,繼續教育的教學內容應以實用性、針對性強為原則,注重統計思維的培養和軟件的使用。結合本次繼續教育學習班的經驗和調查,筆者認為今后針對臨床醫生的醫學統計學繼續教育應該在教學內容上進行以下兩個方面設置。
1. 授課內容。(1)授課內容模塊化。授課內容可以分為基本統計學方法、高級統計學方法和若干專題。基本統計學方法授課以結果的報告和論文寫作為主;高級統計學方法模塊需要適當增加課時,突出多因素試驗的分析、多元線性回歸、logistic回歸和生存分析等臨床常用的統計學方法;專題模塊突出當今臨床研究熱點和難點、新的觀點,緊貼臨床應用實際,比如可以開設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統計學方法專題培訓班、觀察性研究設計和分析專題培訓班等進行深入講解。(2)增加軟件教學。淡化公式的推導和大量的計算過程,突出軟件在授課過程中的重要性,增強臨床醫務人員利用統計軟件處理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SPSS軟件在學員中應用非常廣泛,65.96%的學員使用SPSS作為首選的統計軟件,可以針對SPSS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開展學習班。
2. 授課方式。繼續教育的授課方式可以引入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PBL教學模式強調基本概念和統計思維,統計分析結果的解釋、淡化公式的推導和計算,以學員主動學習為主,提倡以問題為基礎的討論式教學和案例教學。繼續教育階段的醫學統計學教學需要特別強調實踐性,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室,將臨床實例、軟件實現、結果呈現等各個方面緊密結合,讓學員自己動手,增加實際應用能力。
筆者對于醫學統計學繼續教育教學內容的設置和教學手段還處于探索階段,在本次學習班中得到幾點啟示:(1)醫學統計學的繼續教育培訓是有必要和有需求的;(2)對繼續教育內容和培訓方式做更多的探索和改革,使臨床醫務人員更容易接受;(3)醫學統計學專業人員應緊跟國際醫學科研方法、統計學方法、循證醫學方法的最新情況,時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傳授給臨床醫務人員。本次調查的結果為我們今后設置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手段提供可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趙娟,成人高等醫學教育如何突出成人特點[J]. 中國成人教育, 2002, 8:169
2、Jin Z, Yu D, Zhang L, Meng H et al. (2010) A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Research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in Selected Chinese Medical Journals in 1998 and 2008 [J]. PLoS ONE 5(5): e10822. doi:10.1371/journal.pone.0010822
3、王家良,循證醫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M]. 第二版, 2006. 10
4、方玉桂、吳艷妮、簡若姍、陳伶俐、江霞,護理人員醫學統計學知識需求調查及繼續教育對策[J]. 中國衛生統計, 2011, 28(5): 559-561
1.1資料來源
本研究資料來源于兩個方面:現有文獻資料檢索以及現場調查獲得的資料。前者包括有關社區衛生服務的研究論文、衛生統計資料和徐州市衛生局現有社區衛生服務研究資料、計劃、匯報、總結等。現場調查包括CHSC工作人員的問卷調查、徐州市城區社區居民問卷調查,以及“徐州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的資料。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分析
通過研究CHSC的健康管理相關文獻,理解CHSC的健康管理的內涵及評價指標,了解提高CHSC的健康管理的途徑及CHSC的健康管理的研究方法。
1.2.2問卷調查
選取徐州市泉山區兩家衛生服務中心(泰山CHSC、和平CHSC),對其CHSC的健康管理現況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每個中心選取老年組和青年組各200人,兩個中心總計800人,進行居民健康素養和滿意度調查。回收784份問卷,回收率98%。
1.3調查問卷
居民健康素養和滿意度調查問卷,包含三部分:①健康知識調查,總計16題;②健康習慣調查,總計11題;③滿意度調查,總計8題。分別反映居民健康知識、健康習慣以及滿意度情況。
1.4質量控制
①問卷和調查表: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設計問卷調查表,專家進行表面效度測試,并進行小范圍的預試,并抽取部分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測試。專門培訓調查人員,合格后上崗。②借助行政干預,利用及時補查的方法減少無應答偏倚。
1.5統計學方法
以SPSS13.0軟件分析,數據比較以x2檢驗,計量數據比較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居民健康素養問卷正確率情況
青年組在健康知識正確率總計76.01%(301/396)、健康行為正確率總計72.22%(286/396),均顯著高于老年組的55.41%(215/388)、60.31%(234/388)。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提示,應加強對老年人的健康知識教育。
2.2居民對CHSC滿意度情況
居民對計劃免疫接種工作、傳染病防治工作以及婦幼衛生保健工作滿意度較高。但在健康教育宣傳以及醫護人員服務態度滿意度較差。提示應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工作以及醫護人員服務態度培養。
3討論
目前,大多數多于CHSC的研究以及實踐均處于探索階段,更多的是關注于現狀調查,衛生人力機構及資源配置,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居民疾病負擔以及對存在問題的描述。將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較少。雖然有人提出要規范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加大健康教育的分量,然而在實踐中,卻難以得到落實。因此,本文研究結合徐州CHSC現狀分析,以“健康管理實驗基地平臺”為樣本,調查社區衛生服務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功能實施以及存在問題,為改進與優化社區衛生服務提供決策參考。健康素養是健康管理的目標,通過評價居民健康知識、健康行為、健康信念以及健康技能可以提高并改進健康管理的實施,同時隨著居民健康素養提高,也將為建設健康城市奠定基礎。本文研究結果表明青年組的健康素養明顯高于老年組。結果符合楊秀娟,祝成紅等人的報道。表示居民健康素養存在很大的年齡差異。在我國,醫學知識的普及教育還很薄弱,人們醫療知識普遍缺乏,由于個體搜集、吸收和處理醫療信息的能力有限,以及信息傳遞的不完全和不充分,往往使病患處于醫療信息的劣勢地位。期望通過病患自身努力來實現醫療信息的對稱是不經濟也是不可行的。就我國國情,可以將健康管理作為緩解醫患信息不對稱的切入點,從而使患者更好地獲得所需的信息和相應的服務。健康管理在我國仍是新概念,國內健康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提出還不到10年,初期幾乎照搬美國的商業模式,但實踐效果不佳,因此借鑒與創新是建立中國特色健康管理的要素。就居民對CHSC滿意度來看,居民對計劃免疫接種工作、傳染病防治工作以及婦幼衛生保健工作滿意度較高。但在健康教育宣傳以及醫護人員服務態度滿意度還較差。
因此,應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工作以及醫護人員服務態度培養。本文對健康管理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健康管理在我市還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夠,公眾認知和接受程度欠佳,運作機制尚不成熟,容易出現“檢而不管”現象,未及時對其效果進行評價等。健康管理事業不僅需要相關產業政策的扶持,而且需要與健康管理相配套的措施,涉及醫療預防投入、醫療保險體制改革等各方面,因此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強尤為重要。健康管理服務對象較狹窄,主要集中在經濟收入的高端人群,公眾認知度還不高,因此應加強宣傳,提高公眾認知以及接受度。我國健康管理運作機制還處于生搬硬套模式,很多機制尚不符合我國國情,因此,應加強借鑒與創新的結合,盡快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的運作機制。對健康管理模式探討時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還應該積極運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做大膽的嘗試,靈活運用理論成果尋求適合于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管理模式。及時對管理效果進行評價,以及時發現問題,調整管理實行方式,盡早建立起有效的、適合本地區、被管理人群的管理模式。以人為本,加強健康管理,抓預防,治未病,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積極借鑒美國等國家健康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經驗,結合我國國情,推進我國健康管理理論與實踐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積極貫徹57屆世界衛生大會的《飲食、身體活動與健康的全球戰略》及我國“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將健康管理的理念和服務融入衛生(健康)城市工程,為居民的健康以及健康城市的建設做出一份貢獻,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綜上所述,健康管理不只是一個概念,更是一種方法,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務程序,是一項順應市場需求而產生的新興的、行之有效的提高公眾健康水平的方法。發展我國的健康管理,是降低慢性病發病率、節約衛生資源、提高人民生存質量的有效途徑。
4政策建議
SARS之痛
“九五”計劃以來,我國衛生信息化建設高速發展。全國各級衛生機構中,至少運行著上百個計算機信息系統,包含了上萬個數據庫,但各級衛生機構的決策者通過這些信息系統得到了什么?能看到什么?在2003年SARS爆發期間,這些投資少則幾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為輔助政府決策做了什么?為病人做了什么?為冒著生命危險在第一線搶救SARS病人的醫生、護士做了什么?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盡管不乏成功經驗,如小湯山醫院的信息系統的快速建立和運行,但總體而言,衛生機構在信息利用方面給我們留下的是12個字的深刻教訓: “信息不暢、決策延誤、指揮不靈”。
目前,中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正在悄悄進行著一場劃時代的轉型――從信息資源建設階段進入了信息資源管理階段。從信息資源建設階段走進信息資源管理階段已經不可逆轉,并正在影響中國信息化進程的方方面面”(朱希鐸語)。如果把衛生系統看作一個由各級衛生機構組成的“企業”,那么SARS爆發前的狀況,可以稱為衛生信息資源建設階段,各級機構主要建立了衛生信息采集、處理、存儲和流通的基本環境,如購置設備、建立網絡、數據庫、編制和推行軟件等; SARS爆發后的情形則可以稱為衛生信息資源管理階段,主要是解決信息資源共享和信息利用問題。2003年4月,由衛生部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的《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2010年》提出的信息化建設基本原則中,將“統一標準”放在首位,強調“統一規范、統一代碼、統一接口”。要求衛生行政部門加強指導,組織協調,規范衛生各領域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功能、業務流程、數據模型和數據編碼等信息標準,以滿足衛生信息資源管理的需要。
為了解決衛生機構數據模型中的數據標準問題,2003年年底,衛生部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啟動了三個課題,解決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衛生信息標準化問題。這三個課題分別是: 醫院基本數據集標準; 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基本數據集標準體系; 國家衛生信息標準基礎框架(以下或簡稱: 基礎框架)。2005年,關于衛生監督、社區衛生服務、電子病歷和國家衛生統計調查指標體系的標準化課題研究也陸續開始。
基礎框架的首要任務
實現衛生信息資源管理,首先必須認識到衛生信息是國家的重要資源,如果不加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衛生信息資源建設階段的巨額投入將付諸東流。況且,衛生信息資源不限于各類、各級衛生機構目前可獲得的信息,也不限于目前已經實現電子化的數據信息。
衛生信息的復雜性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信息來源廣泛、內容重疊,包括從各種渠道收集到的數據,如人群調查、衛生機構調查、從衛生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常規數據、疾病報告、生命與死亡注冊,以及其他不以衛生為目的的數據收集系統; 二是信息數量巨大,在“大衛生”和整體健康的觀念下,衛生信息不僅僅是個體或人群健康狀況和接受衛生服務情況的描述,而且還要關注更多的健康影響因素,例如自然環境、文化背景、政治背景、社會屬性、生物學特征、建筑環境、衛生政策、經濟狀況、健康促進計劃、生活方式與衛生習慣等。
然而,各個衛生機構信息系統記錄的信息,大多只是為了滿足本單位業務工作的需要,不能滿足國家宏觀決策需要的各種支持信息。而且也不可能為了滿足國家宏觀決策的某方面的信息需求,不斷建設新的信息系統,因為宏觀決策的信息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永無止境。因此,需要通過一種方式把分散在各地、各級各類機構的關鍵衛生信息片段,按照一定順序(模式)排列和整合,最后集成為滿足國家宏觀決策所需要的完整信息。
面對如此復雜的衛生信息,衛生信息資源管理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要把林林總總的衛生信息簡單化、條理化和結構化,然后才能標準化。而把復雜的衛生信息簡單化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衛生信息的抽象表達、分類和定位,這也是國家衛生信息標準基礎框架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基礎框架的基礎上,才能全面審視衛生機構對衛生信息標準的需求,為有效地規劃和組織國家衛生信息標準化提供“施工藍圖”。
基礎框架的內涵
國家衛生信息標準基礎框架針對國家衛生信息標準化的不同需求,主要建立以下四個規范:
1.國家衛生信息框架
在國家級層面上,將所有需要收集、存儲和的衛生信息,在概念上分解為具有清楚隸屬關系的可視化的“條塊”結構。該框架適合于所有衛生信息使用人員,如普通民眾、企業管理人員、衛生機構的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教學和科研人員等等,用于指導國家衛生信息的標準制定。對于衛生機構來說,國家衛生信息框架的規范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提供一個把衛生信息進行簡單分類的基本方法;
(2)提供一個鑒別和發現重要衛生信息片段的基本結構;
(3)提供一個衛生信息片段歸納、整理和集成的基本模式;
(4)提供一個衛生信息標準需求分析和信息系統開發的起始點。
2.衛生信息標準的描述與歸檔框架
提供一個關于衛生信息標準描述的通用框架,為不同領域的衛生信息標準的描述和分類歸檔提供一個統一的方法。該框架適合于衛生信息的專業人員,如信息化的領導者、規劃者、標準研制人員、衛生信息系統的設計者、系統維護者和使用人員。衛生信息標準的描述與歸檔框架的主要用途:
(1)提供衛生信息標準類別的全面定義和分類方法;
(2)建立衛生信息標準應用和內容描述的共識;
(3)區分不同的衛生信息標準的制訂過程及其相互關系;
(4)為衛生部門今后建立衛生信息標準知識庫提供基礎平臺;
(5)促進衛生信息標準的整合,加強不同職能部門信息標準內部和相互之間的銜接;
(6)為衛生部衛生信息標準化委員會與相關技術委員會和標準提交部門的協調提供一個輔助框架。
3.國家衛生信息數據模型
國家衛生信息框架明確了國家衛生信息的范圍及其分類,可按照衛生機構及其它有關方面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對信息進行管理和描述。但國家衛生信息框架只是在不同職能衛生機構和業務領域之間采用統一概念來表達信息的開始,還需要進一步明確收集哪些數據才能獲取所需的信息。因此,需要把國家衛生信息框架和與之相關的分類轉化成衛生信息數據模型,這種模型可以與衛生信息系統的架構聯系起來,并與反映系統架構的特定信息集合,如電子健康記錄結合起來。只有把衛生信息框架進一步延伸為衛生數據模型,才能使相關的信息標準實際用于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利用。該模型適合于衛生信息標準的研制人員、衛生信息系統的開發者和維護者。國家衛生信息數據模型的主要用途是:
(1)用統一的定義描述需要收集的數據;
(2)進一步細化國家衛生信息框架中的“域”,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衛生信息框架;
(3)保證不同信息系統以相同的定義收集和轉換數據;
(4)不同職能部門都可以把自己的數據模型與國家衛生信息數據模型進行比照或組合,最大限度地重用國家衛生信息數據模型中已經標準化的數據定義;
(5)在查詢某個數據元素及其定義,或了解數據元素在哪里使用時,國家衛生信息數據模型可作為瀏覽前后交叉引用情況的工具或指南;
(6)依據國家衛生信息數據模型,對衛生系統應用軟件的基本功能、業務流程、物理設計和數據編碼提出具體的規范和要求。
4.衛生信息元數據描述框架與數據字典
國家衛生信息數據模型中的最小單元是數據元。通俗地說,數據元就是應用軟件數據庫的字段,也是電子商務和電子化醫療信息交換的基本單元。為了保證衛生系統各個應用軟件信息交換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僅僅規范數據的交換格式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規范數據元的具體內容。
用來規范數據元具體內容和含義的數據稱為元數據,即對每一個數據元的相關特性進行規范化說明,建立元數據描述文檔。按照國際慣例,所有數據的生產單位和廠商都有義務提交元數據描述文檔,并由相應的數據標準管理機構――元數據注冊系統(MDRs)進行登記、審核、注冊。目前各衛生機構之間相互信息不通、“煙囪林立”,缺乏元數據描述規范和元數據注冊機制是一個重要原因。
規范的數據元描述首先要給數據元一個形式上完備、清楚、精確并被普遍理解的定義,同時還要規定數據元如何表示,即給數據元一個允許的值域。例如,人的性別數據元,要規定是指人出生時的生理性別,還是指人在某一時期的社會性別,另外還要規定性別用什么來表示,例如用數字型代碼表示,取值范圍是0、1、2、9,分別表示未知、男、女和未說明的性別。這些定義是實現數據共享的基本前提。在元數據中,還要對數據元的相關屬性進行必要的說明,如對數據元進行標識、說明其特定的應用語境、與其他數據元的關系、提交機構、管理及注冊機構等,從而形成一個對數據元進行明確解釋并對其進行連續有效管理和維護的機制。
衛生機構的元數據描述涉及到各個專業領域,需要各個專業領域的專家廣泛參與。因此,該框架適合于所有參與元數據標準制定的專業人員和衛生信息的使用人員。
衛生信息元數據描述框架的主要用途:
(1)推動衛生機構標準化的數據獲取與交換機制的建立;
(2)建立我國衛生機構唯一的標準數據元的標識符;
(3)通過對衛生機構信息系統現有數據的元數據特性的規范描述,實現衛生機構不同程度的數據共享,如數據的查找、檢索與電子化交換;
(4)為衛生機構數據元的標識、開發和描述提供統一的標準規范;
(5)對標準數據元實施有效的組織和管理,為衛生機構新信息系統的建設和軟件開發商提供機構間通用的標準數據元,減少各機構自定義的數據元,滿足衛生信息開發利用和用戶多樣化的需求;
(6)支持全球范圍的衛生信息電子數據交換格式。聯合國的 EDIFACT,醫療行業的 HL7 都已經定義了標準的交換格式。“格式”中裝載的“貨物”是數據元。電子數據交換的主要障礙不在于缺乏標準的交換格式,而是在于缺乏標準的數據元。沒有標準的數據元,即使采用HL7標準格式,也不能保證傳遞的衛生信息可以被正確理解。
對國家所需的衛生統計信息中的基本數據元進行規范化描述即形成國家衛生信息數據字典。通過組織編撰國家衛生信息數據字典,在近期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為描述衛生服務和人群健康的核心數據元制定統一數據定義;
(2)提高數據的唯一性、一致性、可獲得性、可靠性和正確性;
(3)作為國內和國際衛生信息標準相互協調一致的基礎文檔;
(4)通過書面印刷或網絡等途徑可以讓任何感興趣的個人、團體和機構獲得并及時反饋意見和建議,以達成共識、不斷補充完善,提高數據定義的科學性、穩定性和可操作性;
(5)利用計算機輔助系統工程(CASE)工具和數據資源庫的數據表示,支持元模型開發;
(6)促進衛生機構電子數據交換環境的建立和國際標準的交換格式(如HL7)應用,提高衛生機構數據的共享程度和跨機構、跨行業的電子交換數據質量,避免數據采集的重復和浪費。
徐勇勇
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四軍醫大學衛生統計學教研室主任,第四軍醫大學衛生信息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擔任軍隊“十五”重大課題《網絡條件下醫院統計的深化與標準化》首席專家,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863”項目多項,是《國家衛生信息標準基礎框架》項目負責人。參與了軍內外多項標準制定工作,發表學術論文近100篇,主編國家級教材2部,培養博士研究生16人、碩士研究生11人。現任中國衛生信息學會衛生信息標準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全軍衛生信息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摘要:醫學統計學是醫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必要工具,已經成為高等醫學院校各層次、各專業學生的必修課,這門課程概念抽象、理論知識深奧難懂,收集分析數據過程枯燥無味,因此學生興趣不濃,針對這些問題,在教學中應用類比教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拓學生思維,提高了教學|量。
關鍵詞:醫學統計學;教學研究;類比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6-0169-02
醫學統計學是一門以統計學為基礎,研究醫學領域隨機現象,分析數據規律,并推斷特征的應用性學科,對醫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近些年來,醫學統計學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社會對醫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醫學生的科學素質和科研能力已成為現代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1,2]但目前醫學生在學習《醫學統計學》時,效果不是很理想,并在畢業論文中使用統計學知識的時候,經常發生統計方法使用錯誤的現象,學生普遍反映《醫學統計學》這門課程,概念抽象及理論知識深奧難懂,數據枯燥無味并且計算復雜,并且與高等數學知識密切相關,筆者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根據目前教學《醫學統計學》的特點及存在問題,應用類比教學法,解決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培養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提高醫學統計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在醫學科研中的應用能力。
一、《醫學統計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難點
1.高等數學基礎薄弱,數理統計與概率論運用能力差。高等數學、數理統計的理論與概率論是學習《醫學統計學》的基礎,目前大多數學生高等數學基礎知識相對薄弱,數理統計與概率論理解和運用能力上都比較差,所以在教學《醫學統計學》這門課程中,根據教學目的,老師在教授所用到的公式和方法的時候,如綜合指標中的變異指標標準差和標準差系數;抽樣估計中的不重復抽樣;相關分析中相關系數的計算,多元線性回歸方程,以及估計標準誤;以及動態數列分析等等,只能側重點介紹應用,無法再次詳細介紹公式推導過程,因此學生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生硬使用,無法深刻理解統計推斷的意義。
2.《醫學統計學》中的概念抽象難懂。《醫學統計學》這門課程方法論的根基出自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大部分概念源于此,這些概念抽象難懂,如隨機事件及概率、同質與變質、偏態分布與正態分布、總體與樣本、抽樣與抽樣誤差、總體推斷與假設檢驗等,這幾個概念都是基礎的概念,但是卻難以表達,不同于《高等數學》中嚴格的邏輯推理型思維,學生要在短期內接受并形成統計學思維,進一步的應用,是非常困難的。
3.醫學統計學涉及的數據收集、整理工作枯燥乏味。醫學統計學涉及大量的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最后進行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在收集整理數據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導致興趣下降,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而數據的收集卻是進行統計分析的關鍵的第一步,只有認真做好這一步,才能有效地探索數據的內在數量規律性,以達到對客觀事物的科學認識。
二、應用類比教學法在《醫學統計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改革
針對以上《醫學統計學》教學過程中存在難點,筆者經過多年的該課程教學經驗,應用類比教學法在授課中進行嘗試。類比教學,實際上是一種探究式新的思維方法的教學,通過類比,大大地激發學生不斷探索知識熱情,激活原有知識結構新的生長點,促進知識遷移。[3]
1.應用類比推理來解釋《醫學統計學》中所用到的公式和方法,問題類比推理也稱為類比問題解決(analogical problem solving)或問題解決中的類比遷移(analogical transfer),它是通過已經解決的相似的老問題(源問題)方法去解決當前的人們遇到一個新問題(靶問題),[4]醫學統計學這些生硬難理解的公式,可以通過這樣的類比得以解決,如對相關系數公式的理解,可以轉換為余弦函數的內積運算,我們把兩個向量的夾角的余弦,就叫做“相關系數”,通過這樣的列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公式的要點和推算,對深刻理解統計推斷具體重要的作用。
2.類比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文本、動畫、聲音三種媒體對抽象難懂的概念處理,讓抽象過程用動畫表達出來,如在概率實驗中,采用了隨機分配印有5個數字兵乓球(分別為1、2、3、4、5)給一個家五個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兒子)的方法,生動地表示為五人分別獲得1、2、3、4、5兵乓球的概率。隨著抽樣次數的增加逐漸趨于20%的概率,將抽象中(1、2、3、4、5)的概率分別用在標準1~100%的長條上運動的箭頭表示。[5]使用這種多媒體的類比課件教學更具有直觀性、形象突出,抽象難懂的概念變得通俗易懂。
3.通過類比教學讓學生了解數據獲取和分析的能力的重要性,醫學統計學第二課堂帶動學生進行文獻閱讀的能力培養,通過讓學生查找和閱讀參考文獻,深刻知曉獲取數據的重要性,數據是進行科研工作的最基礎的材料,醫學生提高了獲取實際數據以及對其進行分析基本技能和素質,[6]才不會感覺數據收集及分析過程的枯燥無趣,運用類比教學可以從三方面進行這種能力的培養:如類比不同的實驗設計方案,選擇合適自己收集到的數據的實驗設計方案;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統計學軟件如SPSS,感受程序語言在數據預處理和數據建模上的優越性;類比各種醫學統計模型,通過比較,學生更加容易掌握醫學統計學各類數據合適的統計方法。
三、結語
在21世紀的信息時代,大數據挖掘領域得到了科研工作者前所未有的青睞,而醫學統計學作為一門醫學生最基本的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科學,已經廣泛應用到醫學研究的各個領域,調查表明,絕大多數醫學研究論文都運用統計學方法和統計思維,為了培養杰出科研型醫學人才,更為了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全方位、多渠道地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盡力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點,筆者運用類比教學法在《醫學統計學》教學過程中的研究與實踐證明,教學效果在穩步提升,而且在類比教學中,教師也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提高師生的交流和互動,為我國的醫學事業培養更多更好的科研人才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靜芳,周光紀.如何加強醫學本科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4):48-49.
[2]潘發明,丁寧,范大志,等.醫學生醫學統計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初步實踐[J].安徽醫藥,2014,18(1):210-212.
[3]陳紅俊,孫天山.類比: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J].化學教與學,2014,(2).
[4]暢娜麗.數學問題解決中的類比遷移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4:1-2.
【摘要】目的探索醫院衛生人力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方法以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衛生人力成本作為研究對象,建立影響因素模型,并運用主成分回歸對影響因素模型進行參數估計。結果運用主成分回歸法建立了衛生人力成本的影響因素模型。結論衛生技術人員數與平均住院費用是衛生人力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提示醫院可以從這兩個因素入手對衛生人力成本進行調控。
關鍵詞
主成分回歸;衛生人力成本;定量分析;影響因素;成本控制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力成本在醫院總成本中的占比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所以醫院都在加強人力成本的控制。然而,目前關于衛生人力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論探索層面,缺乏實證數據支持,這使得醫院對于人力成本的控制效率大大降低。通過建立醫院衛生人力成本的影響因素模型,從定量分析的角度找出衛生人力成本的影響因素,可以為醫院控制人力成本提供理論與實證依據,提高醫院的運營效率,使醫院在較為合理的人力成本占比水平下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從而走向優質、高效、低耗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本文通過建立衛生人力成本影響因素的回歸模型,探索衛生人力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人力成本管理提供實證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36個月(2008年10月~2011年9月)的人力成本相關數據。
1.2研究方法
1.2.1 指標選擇
本模型所選取的指標都是目前醫院管理的常規指標,包括醫院總收入、住院天數、住院人數、手術人次數、出院人數、門診次數、平均住院費用等。醫院衛生人力成本由衛生技術人員的工資費用與加班費用構成。各變量編碼見表1。
從變量的相關系數表(見表2)可以看出,醫院衛生人力成本與其它各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較高,全都大于0.5,這說明它們之間存在著較強的正相關關系。因此,在本模型中,我們可以將醫院總收入、住院天數、住院人數、手術人次數、出院人數、門診次數、平均住院費用以及衛生技術人員數這些因素作為解釋變量,醫院人力成本作為被解釋變量,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經過正態性檢驗,顯示醫院人力成本服從正態分布,所以無需對之進行對數轉換。
1.2.2 統計模型的選擇
從變量相關系數表中我們得知,多個解釋變量之間存在著較強的相關關系,即存在多重共線性。所以本文對于多元線性模型的參數估計將采用主成分回歸法來分析各個變量對衛生人力成本的影響程度。因為主成分分析法在處理多變量問題時具有其一定的優越性,其降維的優勢是明顯的,同時主成分回歸法也適用于一般的多重共線性問題,尤其是對共線性較強的變量[1-3]。數據分析由統計學軟件PASW SPSS18.0完成。
1.2.3主成分回歸法的基本原理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思想,W.F.Massy于1965年提出了主成分回歸,其具體做法是:先對多個自變量做主成分分析,綜合出少數幾個主成分,然后以這幾個主成分為自變量與應變量建立回歸方程。這樣,不但減少了回歸分析中自變量的個數,而且作為自變量的各主成分互不相關,保證了回歸方程的穩定性。同時,由于主成分是各個原始變量的線性組合,因此通過主成分建立的回歸方程實際上也可視為因變量與各原始變量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這種將主成分分析與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合使用的方法稱為主成分回歸[4-6]。
2結果與分析
2.1模型的建立
以醫院人力成本Y為被解釋變量,醫院總收入X1、住院天數X2、住院人數X3、手術人次數X4、出院人數X5、門診次數X6、平均住院費用X7、衛生技術人員數X8作為解釋變量,μ為隨機擾動項,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如下:
Y=β0+β1 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μ
2.2多元線性回歸結果
首先運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計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其結果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雖然模型的調整可決系數R2為0.822,可以說明模型的解釋效果較為理想,但是住院天數與住院人數的方差膨脹因子(VIF)均大于10。這說明模型存在著嚴重的多重共線性,而且住院人數與門診次數的回歸系數符號與實際意義不符。因此,下面我們運用主成分回歸法對此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參數估計。
2.3主成分回歸結果
對醫院總收入(X1)、住院天數(X2)、住院人數(X3)、手術人次數(X4)、出院人數(X5)、門診次數(X6)、平均住院費用(X7)、衛生技術人員數(X8)這8個變量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個主成分的累計比例,結果見表4。由表4可見,當選取前5個主成分時,累計解釋的方差比例達到了97.654%,因此選用前5個主成分進行分析比較符合實際情況。表5是所選取主成分的因子載荷陣。結合特征值λi與因子載荷陣(qij),通過公式aij=qij/√(λi),可以計算出特征向量,即主成分得分系數矩陣。計算結果如表6。對于原始變量測定值進行標準化,再根據公式Fi=∑aijZ(Xj),就可以計算出這5個主成分的得分。下面以F1、F2、F3、F4、F5為解釋變量,以人力成本的標準化變量Z(Y)為被解釋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模型擬合結果見表7。
計算結果顯示,5個主成分中F1、F3、F5進入了模型,擬合的主成分回歸方程為:Z(Y)=0.364F1+0.320F3+0.329F5,模型調整可決系數R2=0.828,說明模型擬合效果較好,而且回歸系數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將F1、F3、F5的表達式帶入上述模型,可以得到標準化回歸模型,再將其轉換為一般線性回歸模型,結果為:
Y=-792137.46+0.016X1-3.077X2-47.225X3+828.045X4+71.208X5+0.915X6+136.217X7+1385.119X8
3討論
3.1結果分析
從主成分回歸結果來看,5個主成分已經包含了8個自變量信息的97.65%,大于80%,達到了主成分回歸的要求。在3個主成分中,主成分F1的標準化回歸系數最大,為0.870,說明主成分F1是衛生人力成本的最大影響因素;其次是主成分F3,其標準化回歸系數為0.245;最后是主成分F5,標準化回歸系數為0.158。從表5因子載荷陣可以看出,主成分F1在各個影響因素上的載荷都比較大,說明主成分F1綜合反映了全部指標的信息;主成分F3在醫院總收入、平均住院費用與衛生技術人員數上的載荷較大;主成分F5在手術人次數、平均住院費用與衛生技術人員數上的載荷較大。這說明相對于其它原始指標,平均住院費用與衛生技術人員數是對衛生人力成本有著較大影響的因素。但是其余原始指標對于衛生人力成本的影響程度大小則無法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
3.2衛生人力成本的控制途徑分析
通過對主成分回歸結果的分析我們發現,衛生技術人員數與平均住院費用是醫院衛生人力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這提示醫院對于此項成本的管理與控制應該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醫院要將衛生技術人員的數量控制在一個較為合理的范圍之內,不能盲目擴張或收縮衛生技術人員隊伍規模,否則就將會導致醫院規模效益的下降。另一方面,醫院應該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平均住院費用,這樣既可以提高醫院的經營效率,又能夠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使醫院與患者實現雙贏。同時,相關研究結果顯示[7-8],對平均住院費用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患者的住院天數,因此可以通過縮短無效的住院天數來減少平均住院費用,進而達到控制衛生人力成本的目的。
4結語
本文結合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確立了醫院衛生人力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探索了衛生人力成本的有效控制途徑,不僅豐富了研究衛生人力成本的方法和手段,也為我國各級各類醫院合理控制衛生人力成本、提高醫院運營效率提供了可操作的量化依據。由于本研究僅選擇了一家醫院的樣本數據進行實證分析,一些隱性的因素還未能納入模型,因此在將來的研究中,應該增加更多規模相近醫院以提高代表性,同時應盡可能的收集更多年份、更多種類的數據指標,以使研究結果更加可靠,更具有決策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靜,李曼,楊葦葦,等. 多元統計方法在住院費用研究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衛生統計,2009,26(1):91-93.
[2]蔡善榮,阮紅芳,李魯,等.以主成分回歸分析方法探討人均衛生費用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1,17(7):399-400.
[3]羅文海,萬巧云,高永,等.主成分回歸分析與多元線性回歸的對比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03,16(2):140-142.
[4]孫振球,徐勇勇. 醫學統計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33-350.
[5]張文彤,董 偉.張文彤.SPSS統計分析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7-128.
[6]龐皓.計量經濟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18-119.
[7]任美璇.基于遞歸系統模型和結構方程模型的參合農民住院費用影響因素分析研究[D].廣西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廣西:廣西醫科大學,2012.
關鍵詞:《醫學統計學》;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目前,教育部在各大高校大力推廣“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簡稱“大創”),旨在轉變傳統學習觀念,以大學生為主體進行創新性實踐改革,通過科研實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授課為主,學生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對現存問題及新知識缺乏主動思考與學習和獨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普遍偏低[2]。2018年《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強調,高校必須緊緊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加強高等教育的內涵建設,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應用和創新能力[3],深化教學改革理念與方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本文分析了2021年某醫學院校在《醫學統計學》課程教學中以“大創”項目為驅動的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某醫學院校開設《醫學統計學》的本科、專升本和專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377人為調查對象,以2021年2—12月授課的班級為實驗組,包括本科2002-03班、專升本2101班和專科2001班,以2020年2—12月授課班級為對照組,包括本科1902-03班、專升本2001班和專科1901班。教材均使用人民衛生出版社李康、賀佳主編的《醫學統計學》(第七版),授課教師相同。1.2方法1.2.1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模式,理論課按班級合堂授課,SPSS實訓課為小班授課,單人單機,采用紅蜘蛛多媒體網絡教室,授課教師動態演示SPSS軟件操作過程并解讀SPSS輸出結果,SPSS實訓以課后上機題為練習,督促學生完成操作并課堂答疑。1.2.2實驗組采用分層多階段導師制改革實踐教學模式,理論課按班級合堂授課,改革理論課程內容,SPSS實訓課為小班授課,單人單機,采用紅蜘蛛多媒體網絡教室,將“大創”項目設計融入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模式設計過程中,結合上一階段確定的教學目標,圍繞課程教學主線,形成多層遞進、逐步增強的階段化教學步驟。第一階段為學習階段,進行SPSS軟件操作、基本方法和結果分析教學;第二階段為積累階段,學生分層分組以“大創”項目為契機,進行課堂案例教學和課后虛擬“大創”項目設計,項目設計從立項選題、開展與實施,包括數據資料的收集、錄入、整理、分析和結果匯報,由指定導師指導完成;第三階段為科研階段,組織申報省級與國家級“大創”項目,以各項目團隊為小組,分享課題設計過程的經驗與成果,擇優選擇部分項目修改后申報“大創”項目。1.3評價指標以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考核成績和教學滿意度作為教學評價標準,考核試卷難度系數相近,考核評價體系相同。對照組考核成績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為過程性考核成績,以考勤、課堂表現為評價指標,占總評成績的10%;第二部分為SPSS實訓考核成績,以課堂提交作業情況與上機操作考試成績為評價指標,占總評成績的40%;第三部分為理論考核成績,以閉卷、線下理論考試成績為評價指標,占總評成績的50%。實驗組考核成績也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過程性考核評價指標和第三部分理論考核評價指標與對照組相同;第二部分SSPSS實訓考核評價指標與對照組不同,以“大創”項目完成情況與最終評分為評價指標,占總評成績的40%。1.4調查表設計根據文獻資料和專家咨詢自行設計教學改革滿意度調查問卷,利用超星爾雅教學平臺發放給實驗組學生,評價指標設為“滿意”或“不滿意”,對授課內容、授課方式、考核方式和教學效果4個方面評價滿意度,分析滿意率[4]。1.5統計學分析用《網絡數字化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采集系統》V1.0軟件采集問卷信息,剔除無效問卷。用SPSS22.0分析數據。定量數據用xˉ±s表示,定性數據用頻數(n)和百分比(%)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驗組與對照組考核成績比較2.1.1本科學生本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2020級共2個班93人,參加實踐教學改革授課為實驗組,2019級共2個班95人參加常規教學為對照組。結果顯示,過程性考核成績對照組得分高于實驗組(t=17.016),理論考核(t=-21.392)、SPSS實訓考核(t=-5.135)和總評成績(t=-14.795)實驗組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1.2專升本學生專升本醫學檢驗技術專業2021級共1個班46人為實驗組,2020級共1個班50人為對照組。結果顯示,過程性考核對照組得分高于實驗組(t=5.598),理論考核(t=-14.765)、SPSS實訓考核(t=-13.662)和總評成績(t=-14.178)實驗組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1.3專科學生專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2020級共1個班47人為實驗組,2019級共1個班46人為對照組。結果顯示,對照組的過程性考核(t=6.573)、理論考核(t=3.544)、SPSS實訓考核(t=4.915)和總評成績(t=4.539)得分均高于實驗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2.2實驗組實踐教學改革滿意度評價對實驗組93名本科生、46名專升本學生和47名專科生調查實踐教學改革滿意度,結果顯示,專升本學生對授課內容(97.8%)和授課方式(100.0%)的滿意率最高,專科學生對總體教學效果滿意率最高(93.6%),不同層次學生對授課內容(χ2=0.857)、授課方式(χ2=0.536)和總體教學效果(χ2=1.641)滿意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科生、專升本和專科學生對考核方式滿意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098,P<0.05),本科生滿表1某醫學院校本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
3討論
《醫學統計學》是以數理統計、概率論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為基礎,通過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醫學現象的一門應用學科,是本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必修課。從培養學生學術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角度出發,改革《醫學統計學》課程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模式,以“大創”項目為契機,成立導師教學團隊,分層、分組進行課堂案例教學和課后虛擬“大創”項目設計,課程結束后從虛擬項目中擇優選擇申報省級和國家級“大創”項目,以期提升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的科研信息素養[5-6]。使學生在考研及撰寫畢業論文前,對學術產生興趣,并具備使用基本學術工具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分層分階段授課過程中,實踐教學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醫學統計學》的興趣和嘗試科研設計的積極性。教學過程和效果顯示實踐教學改革效果顯著,本科和專升本學生過程性考核成績,實驗組低于對照組(t=17.016,5.598),但理論考核(t=-21.392,-14.765)、SPSS實訓考核(t=-5.135,-13.662)和總評成績(t=-14.795,-14.178)實驗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專科生與本科、專升本學生考核結果不同,所有考核項對照組均高于實驗組(t=6.573,3.544,4.915,4.539,P<0.05),這種差異的產生與參與實踐教學改革的師生雙方均有關系,實踐導師方面,只要第一次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未及時解決,產生滯后現象,如課后師生互動較少,導師主動性不高,不能較好的指導學生積極開展“大創”項目,均會影響課后實踐教學質量。學生方面,實踐教學模式發生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亦要隨之改變,部分學生思想散漫,跟不上課程內容和項目進度,不能很好地融入實踐課堂;其次“大創”項目的設計與資料收集主要在課外時間完成,部分學生由于其他課程沖突或對項目重視度不夠而影響完成質量,造成評分較低;再者學生層次不同,對課程的需求與定位不同,本科生有畢業課題設計或考研需求,認為《醫學統計學》比較重要,而專科生無此需求,認為是一門邊緣學科,用途不大,學習態度與行為的差異影響了“大創”項目完成的質量和評分。同時部分專升本學生在專科階段學習過《醫學統計學》,對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好,考核中有更大的優勢。因此本科生和專升本學生更適合采用分層多階段導師制改革實踐教學模式教學。實踐教學改革主要涉及授課內容、授課方式、考核方式3個方面[7],不同層次學生對授課內容滿意度最高為97.8%,對授課方式滿意度最高為100.0%,對總體教學效果滿意度最高為93.6%,且滿意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0.857,0.536,1.641)。本科生對考核方式滿意率較低(78.5%),與專升本、專科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098,P<0.05)。部分學生表示首次接觸“大創”項目,實踐過程中任務重、壓力大,較其他課程費時費力,理論閉卷考核壓力更大,更喜歡開放式的考核方式。因此實踐教學還需進一步完善,改革考核方式、教學內容與模式。同時以教研室為單位,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的梯度,優化《醫學統計學》實踐教學導師團隊[8]。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教學改革,創新了《醫學統計學》實踐教學理念,把教學與臨床應用更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本著培養醫學生創新科研能力的宗旨,在實踐教學中組建導師團隊,按照學生的層次與需求進行多階段導師制實踐教學,將常規實踐教學中較為枯燥的課后習題上機操作改為課堂案例教學和課后“大創”項目的設計實施,為學生搭建學研協同創新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加入實驗室與導師課題參與科研活動,2021年本科生申報了4項“大創”項目,為今后進一步深造和科研打下一定基礎。在實踐教學中同步開展《醫學統計學》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嚴謹求真的務實精神,這是做數據統計工作的基本道德素養,也是大數據時代對醫務人員科學精神的要求[9]。
參考文獻
[1]陳淑珍,戴品怡,陳素云,等.以"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為契機的醫學本科生科研素養培養探索[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5):711-713.
[2]呂軍城,王瑩瑩,石福艷,等.醫學統計學教學面臨的主要障礙及教改思考[J].中國衛生統計,2018,35(6):946-948.
[3]劉偉.激發學習興趣和潛能打造數學建模"金課"[J].山東教育(高教),2019(6):33-34.
[4]霍紅,路彬,賈喜平,等.預防醫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分析[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21,36(6):77-79.
[5]葉小華,周舒冬,李麗霞,等.醫學統計學教學方法—內容—評價三位一體改革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1,39(17):50-52.
[6]王春霞,王曉東.醫學統計學在醫學教學中的改革探討[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4(4):90-92.
[7]李宓兒,張露,鄭倩雯,等.研究生?醫學統計學?教學情況及效果的評價[J].現代預防醫學,2019,46(17):3260-3264.
[8]腰昕月,馬艷.基于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背景下臨床專業留學生教學改革實踐探討[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20,35(3):93-96.
(一)
首先,衷心地感謝我的導師趙仲堂教授。當我面對科學的高峰有些彷徨時,是導師在鼓勵我,“攻堅莫畏難,只怕肯登攀”;當我在科學的殿堂中步履蹣跚時,是導師在指點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當我埋頭于書本執迷不悟時,是導師在明示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當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是導師在引導我,“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的導師,學識淵博,對專業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百忙之余仍然讀書不輟,不斷探求;為人師表,率先垂范;傳道授業,嘔心瀝血。如果說我從導師那里學會了怎樣做好學問,那么首先應該說我從導師那里領略了真正的學術精神,導師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堅韌的探索精神將使我終生受益。
衷心地感謝李士雪、王志玉、徐凌中、姜寶法、王束玫、彭績、方鵬騫、盧祖洵、李立明、曾光等教授的鼎力支持,以及王隴德、姚志彬、江捍平、張丹、鐘育新、陳廣源、王立新、劉松暖、陳金喜、鐘天倫等領導,在我工作和學習中,時常能感受到他們對我的關心和幫助。
衷心地感謝山東大學衛生學院的全體老師。當我在千里之外迷茫、徘徊時,是他們慷慨地為我敞開了大門,把我領進了一個深奧而又迷人的殿堂。感謝親愛的師兄弟們,感謝他們在科研工作中給予的大力幫助!
衷心地感謝深圳市衛生局、寶安區衛生局及各系統、各部門的領導、同事和朋友們在我平時工作及完成論文過程中對我的支持與幫助。
最后,衷心地感謝寶安區委、區政府、區人大、區政協、區編委等各級領導及區人事局、區計劃局、區局等部門、各界對我區公共衛生事業的重視和支持!衷心地感謝寶安區公共衛生系統的各位同仁以卓越的執行力作出的突出貢獻!(孫玉衛博士)
(二)
值此論文完成之際,衷心感謝我的導師李會慶研究員三年來嘔心瀝血的培養。
三年來,在課題設計、現場、實驗室工作、論文撰寫等各個方面,導師給予了悉心和無私幫助。導師敏銳的洞察力、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度及忘我的奉獻精神,是我永遠學習的楷模。
衷心感謝山東大學衛生學院趙仲堂院長、謝克勤教授、王志玉教授、王潔貞教授、王束玫教授、王志萍教授、姜寶法教授、徐凌中教授、賈存顯老師在學習、研究等方面給予的幫助指導和支持。
衷心感謝李士保老師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的幫助。
衷心感謝山東省諸城市計劃生育服務站丁樹奇站長、趙民書記及全體工作人員在現場調查、患者追蹤、樣品保存、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衷心感謝我的同學劉洪慶、鄭文貴、李林貴、周英智、楊艷芳、鄭國華等在學習、生活、實驗室工作等方面給予的幫助。
衷心感謝山東省科學院施勝芳老師、刁玉濤同志在學習、研究等方面給予的幫助。
衷心感謝濰坊市婦幼院婦科周蘭英醫師在提供CytoThin宮頸取樣專用毛刷、緩沖液、預實驗所用樣本等方面給予的幫助。
衷心感謝山東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郭教授、濰坊醫學院病教研室郭文君、劉汝清老師、整形醫院唐勝建主任在標本超低溫存放、宮頸細胞學檢測等方面提供的幫助。
衷心感謝山東大學附屬齊魯醫院婦科王立杰大夫在提供HPV陽性標本方面給予的幫助。(陳會波博士)
(三)
本課題是在我的導師李會慶研究員的精心和悉心關懷下完成的。導師嚴謹的科研思路、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淵博的學識、敬業的精神、對科研工作敏銳的洞察能力是我畢生學習的楷模。在此,對導師三年來對我學術上的精心指導與生活上的關懷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衷心感謝山東大學衛生學院趙仲堂院長、王永杰副書記、姜希宏副書記、李士葆老師等在業務與生活等方面給予的關心與幫助。感謝姜寶法教授、王束玫教授、賈存顯老師、王潔貞教授等在我學習上提供的幫助。
感謝山東省科學院生物中心高雪芹老師、黃海燕老師等在我實驗中給予我的無私幫助。
感謝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化驗室邢杰大夫和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防治所科的李娜大夫等在標本采集中提供的幫助與支持。
感謝章丘計劃生育服務站、諸城計劃生育服務站、岱岳計劃生育服務站和無棣計劃生育服務站的領導與有關人員在現場與標本采集過程中提供的大力支持與幫助。
感謝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基礎所流行病研究室的刁玉濤老師在科研工作中提供的支持與幫助。
感謝師兄弟、師姐妹王志萍博士、鄭國華博士、陳會波博士、周英智博士、楊艷芳博士、房學強博士、鄭薇碩士和黃克鋒碩士在我學習與生活上的關心與幫助。
感謝我的家人對我學習和生活上的全力支持和關懷。
最后感謝在我學習、生活及論文完成過程中給予過我關心和幫助的所有老師和同學。(劉洪慶博士)
(四)
本課題是在導師的悉心和殷切關懷下完成的,在此衷心感謝導師對我的諄諄教導,以及對我在生活、工作、學習、研究等各方面的無私幫助。王老師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認真勤奮、不知疲倦的的工作作風,以及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都將使我終生難忘,并時時鞭策我努力工作,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奮發向上。
特別感謝流行病與衛生研究所的王潔貞教授在本課題的統計學分析方面給予的指導。
本課題整個實驗過程中得到了王桂亭老師、宋艷艷老師、姚蘋老師、許洪芝老師、龔忠發老師的無私幫助,在此向他們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感謝薛永磊、王小凡、王戰勇、任桂杰、陶澤新、宋紹霞、張文強、吳冰、劉曉麗等師兄、姐、弟、妹的無私支持和幫助,他們幫助我解決了很多的困惑,幫我完成了實驗以及論文中的部分工作,希望我們以后能夠繼續合作,共同進步。特別感謝我的師姐王戰勇在我的實驗過程中給我的無私幫助。
本課題還得到了衛生Du研究所的謝克勤教授、于麗華老師、流行病與衛生統計研究所的王束玫教授、汪心婷老師、免疫學研究所的馬春紅教授、學院的王鳳山教授、劉一紅同學、李媛同學、騰莉同學、徐洋同學等人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感謝我的同學張翠麗、孫秀彬為我的課題提供的幫助。
感謝所有支持和幫助過我的領導、老師和同學們!
感謝我的父母、我的家人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謝他們對我生活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溫紅玲博士)
(五)
在此論文完成之際,首先,感謝我的導師畢振強主任醫師在我碩士研究課題的設計、實施和論文撰寫過程中對我的悉心和幫助。他對科研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有信心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工作中去。我的另一位指導導師王志強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幫助,他們不僅支持我的研究工作,也關心我的生活。兩位導師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認真勤奮的工作作風,我會牢記終生,它將一直Ji勵著我將來更好的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本課題在研究過程中,得到了山東省疾病控制中心各位領導的支持。特別感謝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所的王顯軍所長、王玫所長給我的大力支持和無私的幫助。同時,還要感謝其它老師的熱情幫助,使我的課題在那里能夠得到很好的完成。
本課題在研究過程中,得到了本教研室王束玫老師、姜寶法老師、賈崇奇老師、賈存顯老師的熱忱指導和無私幫助,使我深受感動和啟發,在此,向他們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感謝李建同學、房學強同學、楊麗萍同學、劉兆蘭同學給我的無私幫助,希望我們以后能夠繼續合作。
最真誠的感謝對我理解、支持、幫助的各位!
感謝我的家人對我學習的理解、支持和關心,他們的付出是巨大的!(馬衛勝碩士)
(六)
看似漫長的學生生涯即將結束了,心里實在舍不下山大這美麗的校園,更舍不得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們。
三年前,我懷著無盡的遐想,來到山大,來到衛生教研室,三年來,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老師們的關愛和教研室同事們的無私幫助
衷心感謝導師丁守鑾副教授,導師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高度的敬業精神,始終是我學習的榜樣,也讓我感到慚愧。在我寫畢業論文期間,導師雖遠在國外,卻無刻無刻不在鞭策著我的學習,給予我勇氣和動力去繼續完成我的論文,我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
衷心感謝導師王潔貞教授給予我學習生活中的教誨和在畢業論文上的極大幫助
衷心感謝本教研室全體老師和同學曾給予我熱情的幫助
衷心感謝師兄孫秀彬三年來給予我學習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
衷心感謝山東學院田金方老師在時間序列知識方面給予我的
衷心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在我寫論文處于最困難的時候給予我的鼓勵和支持
最后,衷心感謝那些曾默默支持過我的朋友,在這里請接受我真摯的謝意
三年光陰,如同白駒過隙,轉眼間不得不將要和大家說離開,但是,一想起
曾在這里的點點滴滴,我都會像今天這樣感動,這種感動,將會伴隨我的一生。(王強碩士)
(七)
值此論文完成之際,首先向尊敬的導師王潔貞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時光如梭,轉眼三年的學習生活即將結束。三年來,導師敏銳的思維、嚴謹的治學態度、淵博的學識、果斷干練的作風、誠摯謙虛的品格和寬厚善良的處世方式,永遠值得我學習和效仿。導師在我的學業上尤其是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給予了我許多教誨和,將使我終生受益。多年來,導師還在生活方面給予了我諸多慈母般的關懷和愛護,使我在感Ji之余常常感到心有不安。我將更加努力,不辜負恩師的期望。
薛付忠副教授對本研究給予了大量的指導和鼓勵。薛教授勤奮的科研作風、與時俱進的科研精神和寬以待人的為人之道真正體現了一位學者的風采。在此,致以誠摯的謝意。
感謝山東省CDC的康殿任和王志強醫師,以及莒南縣和平邑縣CDC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在資料收集過程中給予的幫助和支持。同時,本研究的資料收集還得到了山東省CDC陳仁友、張曉菲、郭婕、范軼歐和袁群醫師以及本教研室孫林博士的幫助,在此一并感謝。
感謝山東大學衛生學院的領導和老師在我學習期間給我的幫助和支持。
感謝本教研室老師和同學對我學習、生活上的幫助和關心。
特別感謝我的父母和弟弟,每當我在學業上受到挫折時,總能從他們那兒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
我還要感謝一直支持我、關心我和照顧我的男友,在地圖測量、論文資料整理和圖像繪制過程中,他分擔了很大一部分工作,使我論文得以順利完成。
最后,向所有關心我、愛護我和給予我幫助的所有人再一次致以誠摯的謝意!(張娜碩士)
(八)
本課題是在導師于素芳副教授的悉心和殷切關懷下順利完成的,導師對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均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在此表示深深地謝意。三年來,您使我懂得了學無止境,在學業上不斷求索;學會了認真做事,踏實做人。您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和寬以待人的處世風范,我會牢記終生,并將永遠受益。
本課題從設計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中還受到衛生Du研究所謝克勤、趙秀蘭教授、于麗華老師和其他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以及勞動衛生和衛生學研究所李杰教授、李國珍老師及其他老師的無私支持,使我深受感動和啟發,在此我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特別感謝宋福永師兄、宋美芳同學、喬春霞同學,感謝你們對我的幫助和配合,希望我們以后還有機會繼續合作,共同進步。
感謝師弟和師妹們的幫助和合作,希望我們的友誼永存。
感謝我的家人,他們給予我支持和鼓勵,使我克服困難,完成學業。
謝謝!(易超碩士)
(九)
三年緊張而又充實的研究生生活即將結束,在碩士畢業論文完成之際,我要向所有支持、關心、幫助過我的人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由衷地感謝尊敬的導師藺新英教授的諄諄教誨。三年來,藺老師在學習、工作、生活方面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為我提供一切可能的機會進行學習和鍛煉,可以說我的每一步成長,每一點成績都凝聚著藺老師的心血。藺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扎實深厚的學識功底,敏銳的洞察力,果斷的工作作風,都是我終生學習的榜樣。本論文是在藺老師的精心下完成的。在論文的選題、實驗的進展以及文章的修改等環節,藺老師的言傳身教使我受益匪淺。謹向藺老師致以深深的謝意!
本課題在實施中,得到了山東省立醫院兩腺科馬宏巖主任及本教研室所有老師和同學熱情的幫助與支持,還要感謝病Du所的姚平老師和Du理所的于麗華老師以及實驗中心的郭冬梅和王淑娥老師,他們的支持使我深受感動和啟發,在此謹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謹以此文獻給我敬愛的導師藺新英教授和所有支持、關心、幫助我的人們!(趙妍碩士)
(十)
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即將結束,在將近三年的學習生涯里,曾經得到過許許多多老師、同學和同事的熱情關懷和無私幫助,在此謹向他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最誠摯的謝意!
首先,我要向我的導師謝克勤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謝!謝老師治學嚴謹,學識淵博,待人誠懇,胸襟坦蕩,他高屋建瓴的學術眼光、兢兢業業的工作精神,為我樹立了榜樣。三年來,學習上謝老師對我嚴格要求,精心,并很早就向我提出論文的指導意見,幫助確定論文的主題,從論文的主題、內容、到整體的結構都給予了細致、有效的指導。在寫作過程中,謝老師不惜休息時間,細致、耐心的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是論文得以順利完成。他對我孜孜不倦的耐心教誨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令我難以忘懷,受益非淺。
在專業課程學習和論文工作開展期間,還得到趙秀蘭、趙麗、張翠麗、于麗華、朱振平等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大力幫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另外在實驗和論文撰寫過程中還得到王青山、張利平、郭新、宋福永、周貴珍和潘光兵等同學的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表示真誠的謝意!
最后,感謝我的父母以及所有這三年學習過程在物質和精神上給予我幫助的親人和朋友們!(朱英建碩士)
(十一)
首先感謝我的導師徐凌中教授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給予了我從課題設計、資料收集與整理、到論文的撰寫等全程的悉心和幫助,對導師付出的辛勤勞動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和最誠摯的敬意。王興洲老師在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學分析等諸多方面給與的無私幫助和指導,對本文的順利完成做出了巨大貢獻;荊麗梅、楊學來等同學在資料收集與分析討論過程中提供了大量的無私幫助,給予了許多方便,在此表示感謝。
在現場資料收集過程中,威海市衛生局、威海市疾病控制中心、威海市衛生監督所、文登市衛生局、文登市衛生防疫站、乳山市衛生局、乳山市衛生防疫站、榮成市衛生局、榮成市衛生防疫站的有關領導在現場組織協調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還要感謝在資料收集過程中,威海市各市(區)參與本次的全體人員。
最后,特別感謝威海市衛生局對本項目提供的特別資助以及有關領導給予的高度關注。(高校教師侯淑軍)
(十二)
在本論文即將完成之際,謹此向我的導師XX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本論文的工作是在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李老師以他敏銳的洞察力、淵博的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和對科學的獻身精神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這些使我受益匪淺,并將成為我終身獻身科學和獻身事業的動力。
在攻讀碩士的這三年里,導師不僅為我創造了優越的科研和學習環境,使我得以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中自由翱翔,同時在思想上、人生態度和意志品質方面給予了諄諄教誨,這些教益必將激勵著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奮勇向前。
真誠感謝教研室的XX博士和師兄XX碩士,他們不僅在學術上給我指引,而且在生活上予以幫助,從他們身上我學到很多知識。感謝項目組成員在項目開發中的互助合作,正是集體的努力才使得項目進展順利。
由衷感謝我的室友同學,他們開創性的研究拓展了我的學術視野,無數次的爭論和探討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長足的進展。
患者滿意度是指患者根據個人期望和醫院活動經歷,對接受的服務進行的綜合評價,即醫院服務達到患者期望值的程度。為了改善民營醫院的社會形象,提高人們對醫院的滿意度,運用滿意度理論構建了我國民營醫院患者滿意度模型,找出了影響民營醫院患者滿意度的主要因素,為民營醫院提供了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
醫療服務;顧客滿意度;患者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4-0097-03
1 引言
現代醫院管理體系中,患者滿意度是衡量治療效果和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尺度,是社會及患者對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質量公信度的客觀評價和衡量標準,是在醫院分級管理中最重要的質量指標之一(付萍等(2011))。而隨著大家對患者滿意度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對患者滿意度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
國內外學者通常將患者滿意度定義為患者對其所接受的醫療服務的期望與感知對比的結果。Johansson等(2002)指出患者滿意度是患者的一種主觀評價,是患者通過比較對醫療服務的期望和實際感知后產生的一種認知和情況反映。Copeland和Scholle(2004)則認為患者滿意度是患者將最初的印象與實際情形對比,根據醫護人員和患者的交流而做出的感知和評價。我國學者胡善菊(2008)將患者滿意度定義為患者的一種主觀效用,是患者對醫療保健服務的感受值與期望值對比的結果;根據以上學者意見,本文將患者滿意度概念定義為人們由于疾病、保健等方面的要求對醫療保健機構(本文主要指醫院)的服務產生某種期望,然后在治療過程中,把對醫療服務全方面的感知與這種期望進行對比,所產生的對醫療服務的一種綜合性評價。
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因素較多。WensingM等(2005)對醫療服務中患者優先關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整理,提出患者認為醫療服務中的主要因素包括醫療技能和準確性、患者參與決策的權利、患者知情權、關注患者的需求等;曹高芳(2012)著眼于醫患服務中的信息不對稱情況進行了研究,發現服務態度、等待時間、醫療費用、服務過程、醫院環境設施以及服務結果對患者滿意度有重要的影響。陳春念(2012)則發現患者的基本情況并不影響患者的總體滿意度,影響其總體滿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對價值和質量的感知,尤以前者的影響較為突出。候佳樂等(2013)則將對患者滿意度的評價劃分為就醫方便程度、候診時間、醫院環境、醫院技術水平、醫療服務態度、費用情況、解釋交流情況和治療效果等多個維度。馮月霞(2013)認為醫療技術、醫院環境、醫務人員形象、診療設施、等候時間、費用和醫務人員態度等因素影響了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而侯勝田等(2013)則認為影響患者滿意度的因素還應包括醫患的溝通情況等。
不難看出,國內外學者對患者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已經較多,也較為深入。但這些研究中,并未對醫院的類型進行細分,如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等。
我國的民營醫院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是我國醫療資源供給的重要補充。我國的民營醫院具有產權明確、經營靈活、功能完善等優點,但其在運作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不少的問題,如現有的稅收和醫保政策實際上增加民營醫院的經濟負擔、民營醫院的人才引進也存在較大的困難。而我國民營醫院追求最大利益的動機也導致了民營醫院虛假廣告、小病大作等現象的產生,從而極大的損害了民營醫院的誠信,使得患者對民營醫院的滿意度評價及其影響因素較公立醫院都存在著差異,需要單獨進行研究。
針對我國民營醫院的這些特點,論文以顧客滿意度理論為基礎,梳理了我國民營醫院的患者滿意度影響因素,建立了相關模型,為民營醫院提供可操作的建議和措施,以提高民營醫院的服務質量,改善其社會形象。
2 研究設計
2.1 顧客滿意度理論模型
顧客滿意度的理論模型由美國學者Cardozo在1965年提出。經過學者們的不斷改進,最終建立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顧客滿意度指數基本模型(CSI)
模型中各變量含義如下:
(1)感知質量是指顧客在購買和使用某產品或服務之后的實際主觀感受和認知,包括產品或服務的特色,產品服務的功能及其質量的感受。
(2)感知價值指顧客在購買和使用某種產品或服務之后,對其所支付的費用與其所達到的實際收益的體驗。
(3)顧客預期是指顧客在購買和使用產品或服務前對產品或服務的期待和希望。
(4)顧客滿意是指一個人通過對一個產品的可感知效果與他的期望值相比較后,形成的愉悅或失望的感覺狀態。
(5)顧客忠誠是滿意度模型的最終因變量,與顧客重復購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2.2 患者滿意度影響因素模型構建及研究假設
結合我國民營醫院的特點,我們選取顧客滿意度模型中感知質量、顧客預期和感知價值這三個自變量和顧客滿意這一因變量作為本研究的基礎。
(1)醫院患者感知質量。指患者在就醫過程中或就醫結束后對醫院的醫療技術、醫院環境和服務水平等的實際感受。
(2)患者預期。由于期望難以被有效和可靠的測量,同時國外學者發現患者的期望與滿意度之間并不是簡單的直接聯系,因此本文中并未將患者期望作為單獨變量,而是假設患者期望與患者對醫療服務質量的感知進行比較后產生易測量的前提變量。從患者角度來看,保宏翔(2010)認為患者滿意度應包括醫技及護理質量、感知服務質量(等待時間、環境舒適度、患者的知情權)、醫院信譽及醫療收費4個常用的維度。因此,本文將所假設的前提變量定義為醫院環境、看病等待時間、醫護人員工作水平、患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并提出以下假設:
H1 醫院環境與患者滿意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H2 等待時間與患者滿意度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
H3 患者知情權與患者滿意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H4 患者選擇權與患者滿意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H5 醫護人員工作水平與患者滿意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3)患者感知價值。指患者把其享受的醫療服務質量與自己為之所付出的成本比較之后得到的主觀感受。研究學者們通常將患者的感知價值等效于治療結果,包括治療費用問題。代勤素(2013)曾經指出治療結果與滿意度密切相關,良好的治療結果可以得到患者高的滿意度。范晟瑋(2011)指出隨著醫療費用的上漲,醫療費用已經成為患者非常關注的問題,尤其是過多的使用貴重藥品和進行大型儀器檢查,極易造成患者的不滿。張馨月等(2013)通過對重慶市九龍坡民營醫院住院患者的調查,發現多數患者認為民營醫院的醫療費用虛高,與真實的服務水平不相適應,這極大的影響了患者對所接受服務的滿意度。因此,本文提出假設如下:
H6治療結果與患者滿意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4)患者滿意度。主要指患者對其所接受的醫療服務的總體滿意程度的一個評價,也是患者的期望、感知質量以及感知價值的共同的結果。
因此,本文構建民營醫院患者滿意度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民營醫院患者滿意度影響因素模型
3 調查問卷的設計、發放和收集
3.1 調查問卷設計
借鑒國內外成熟的研究量表,并與住院患者以及醫院工作人員進行廣泛的交流與討論,本文將調查問卷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患者的人口統計學變量,主要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現居住地;第二部分主要是模型自變量的測量,第三部分是模型因變量的測量。其中后兩部分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進行測量。
3.2 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本次調查在重慶長城醫院和圣保羅醫院中采用現場問卷的方式進行,共發放問卷450份,實際回收432份,剔除掉不完整和過于隨意等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共405份,問卷有效率為90%。
4 模型分析
4.1 結構效度檢驗
結構效度檢驗用于檢驗問卷結構的合理性。本文使用SPSS16.0軟件對問卷的23個測量題項進行主成分因子分析測量問卷的結構效度,分析一共提取8個因子,KMO值為0.867,Bartlett球形檢驗顯著性水平達到了0,所設計量表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4.2 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測量結果的一致性或穩定性的程度,反映的是同一變量所有量表的一致性程度。本文運用SPSS16.0軟件分別對量表所提取的各個因子以及量表的整體信度進行檢驗,其α信度系數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問卷Cronbach α信度值
變量名Cronbach α指標數
醫院環境0.7033
等待時間0.7633
患者知情權0.7533
患者選擇權0.7263
醫護人員工作水平0.6994
治療結果0.6963
患者滿意度0.7262
患者忠誠度0.7322
總量表信度0.76923
從上表可知,該量表的整體信度系數為0.769>0.7,每個因子的分量表系數都基本大于0.7,所以可以看出此問卷收集的數據具有較好的可信度。
4.3 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結構方程是基于變量的協方差分析變量間的復雜關系。論文采用LISREL8.7對模型進行結構方程的分析。第一次模型擬合中,發現研究假設H2的標準化路徑系數為-0.15,且不顯著。因此,論文對模型進行了修正,刪除了這條路徑,重新進行了模型擬合,得到擬合指標如表2。
表2 模型修正后擬合指標參數表
絕對擬合指數相對擬合指數
指標x2/dfGFIRMRRMSEANFITLICFIIFI
指標值532.99/209
=2.550.910.0350.0520.940.950.960.96
參考值<3>0.9<0.05<0.05>0.9>0.9>0.9>0.9
表2可見,修正后的模型各擬合指數值基本在合理的范圍內,說明模型的整體擬合效度比較好,而修正后模型的各潛變量之間的路徑圖如圖3所示。
圖3 民營醫院患者滿意度影響因素結構方程模型圖
因子F7=0.12×F1+0.29×F3+0.25×F4+0.51×F5+0.25×F6(1)
由上可以看出,醫護人員的工作水平、患者的知情權、治療效果、患者的選擇權、醫院環境是影響患者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醫護人員工作水平,這說明患者去醫院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自身的病情得到最好的治療。因此,民營醫院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市場需要確定特色專科和重點科室,努力形成優勢專科。同時,廣泛的引進和培養人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其次,患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較大,這說明了患者現在不僅關心身體恢復情況,而且對自己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也比較重視。所以民營醫院在給患者治療時,不僅要滿足患者的身體需要,而且要關心患者的心理需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多巡視病房,有針對性地治療、護理患者,使患者主動地參與到整個治療過程中。
再次,患者對治療結果的關注說明了患者對治療成本的敏感性。因此,民營醫院可考慮采用連鎖經營的模式,從而形成規模效應,降低成本,規范服務標準,改善和提高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
其中影響因素最小的是醫院環境,這說明了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逐漸提高了對環境的要求,如交通是否便利、診室的整潔度、清晰的標識等,因此,民營醫院要積極為患者提供整潔、舒適的診療環境和便民服務措施。同時,提高醫務人員的職業素質,進行醫德醫風的學習,強化醫護人員服務意識,真誠對待每一位患者。
因此,本文假設驗證如表3所示。
表3 假設檢驗表
原假設假設內容檢驗結果
H1醫院環境與患者滿意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接受
H2等待時間與患者滿意度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不接受
H3患者知情權與患者滿意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接受
H4患者選擇權與患者滿意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接受
H5醫護人員工作水平與患者滿意度之間
存在正相關關系接受
H6治療結果與患者滿意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接受
5 研究結論及展望
本文采用滿意度理論對患者滿意度進行了研究,找出了影響患者滿意度的因素。研究結果發現:首先,醫護人員工作水平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最大,其它的影響因素依次是患者知情權、治療結果和患者選擇權、醫院環境。其次,等待時間與患者滿意度之間不存在顯著影響。
但由于筆者的研究能力有限,文中還有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其一表現在樣本選取的地域局限性上。其二本文僅考慮了患者的內因對其滿意度的影響,而未考慮外因對其滿意度的影響,如醫院醫務人員的滿意度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宏觀政策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等。今后的研究可將其考慮在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患者的需求也會不斷地變化,所以患者滿意度研究必將成為一個長期的課題,需要所有的學者不斷地去努力,以保證我國民營醫院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付萍,方孝梅,丁淑萍等.醫院服務績效管理模式與病人滿意度[J].中國病案,2011,12(8):39-41.
[2]Johansson.Pa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 in the Context of Health Care:A Literature Studa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002,16(4):337-344.
[3]Copeland,Schoiie.Cl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Scores Regard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Race,Age and Gender Correlates[J].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2004,14(6):434-442.
[4]胡善菊,王建偉等.國內患者滿意度評估中存在的問題剖析[J].中國社會醫學,2008,25(26):324-325.
[5]Wensing M. A Reassessing the Foundation of Consumer Delight[J].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2005,8(2):103-106.
[6]曹高芳,宋明洋,王洪濤.信息不對稱環境下醫療服務患者滿意度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1):14-17.
[7]陳春念.結構方程模型多組比較方法評價不同支付方式的患者滿意度[J].中國衛生統計,2012,29(3):363-365.
[8]侯佳樂,孔巍.廣西縣級綜合性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3,33(6):740-745.
[9]馮月霞.患者滿意度的調查與應對[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3,13(7):269-272.
[10]侯勝田,張永康.基于PLS路徑模型的住院患者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13,6(30):368-370.
[11]唐曉芬.顧客滿意度測評[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12]保宏翔.患者滿意度的認知與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6):156-157.
[13]代勤素.影響住院患者滿意度原因分析與應對策略[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7):2672-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