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0 01:53: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生成機理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論文關鍵詞:輕烴裝置,脫汞,腐蝕
1.脫汞工藝
目前,通常采用固體吸附劑脫除天然氣中的汞,脫汞后的天然氣汞含量可降至0.001~0.01μg/m。按照吸附原理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可再生工藝和可再生工藝兩種:
①不可再生工藝通常采用載硫活性炭作為吸附劑的固定床反應器,原料氣先脫水后,再經載硫活性炭脫除天然氣的汞。活性炭中的硫可以和汞反應結合而附著在活性炭過渡孔中,從而達到脫汞的目的,其化學反應式為:2Hg+S→2HgS。海南海然高新能源有限公司所屬的LNG裝置2007年3月采用載硫活性碳脫汞,脫汞前原料氣中的汞含量為20~40μg/m),脫汞后氣體中檢測不出汞含量,效果較好。
②可再生工藝通常采用HgSIV作為吸附劑的固定床反應器,原料氣在脫水的同時也脫除天然氣的汞。HgSIV脫汞分子篩是美國UOP公司生產的專用分子篩脫汞劑,能同時脫汞和脫水,HgSIV分子篩的表面含有銀,天然氣中的汞通過與銀相溶合的方式而脫除,HgSIV分子篩的添加方式和傳統分子篩一致,不需要特殊流程,可以在線再生,再生溫度和脫水用分子篩再生溫度相近,可與分子篩填裝在一個塔內。HgSIV-3型分子篩的顆粒直徑約1.9mm,密度約730kg/m,含水質量分率小于5%。其化學分子式為:Mx[(ALO)x(SiO)y]·aAgO·zHO[M=Na]。埃及Khalda石油公司Salam天然氣處理廠在2000年檢測出原料天然氣的汞含量為75~175μg/m3,吸附脫汞采用HgSIV吸附劑,處理后的外銷天然氣中汞含量低于20μg/m。
2、腐蝕機理汞是一種重金屬元素,俗稱水銀,常溫下呈液態,銀白色,易流動,密度13.5951g/cm3(即0℃時汞的密度),沸點356℃,凝點-39℃。汞能溶解多種金屬,溶解后生成的汞合金又稱汞齊。
一般說來,與汞性質相近的金屬易于被溶解,在20℃時,Al在汞中的溶解度約為2.3×10%。一旦輕烴裝置的天然氣中含汞,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對冷箱造成嚴重損壞,其腐蝕機理主要有如下幾種:
1)溶解腐蝕純凈的金屬鋁極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AlO鈍化膜。但保護膜不僅在一定工況下(如變形)容易破裂,而在天然氣的密閉厭氧條件下無法再次鈍化生成保護膜。且很少量的汞就可導致鈍化膜破裂。Hg在鋁合金上生成附著力很小的汞齊,通過表面擴散分離鈍化膜,使其抗腐蝕性能不斷下降。這樣,汞和鋁之間的潤濕也變得容易,不斷發生汞對鋁的溶解腐蝕。
2)化學反應腐蝕溶解于汞齊中的鋁易與天然氣中的微量的水反應生成Al(OH),生成的Al(OH)不溶解于汞而浮在汞表面。這樣就會有新的(再下一層的)鋁溶解于汞中,然后又與水反應生成Al(OH)。即:Al+Hg→AlHg(1)2AlHg+6HO→2Al(OH)+3H+2Hg(2)
反應(1)和(2)形成了一個催化循環,產生了對鋁合金的連續腐蝕破壞。這樣反復下去,汞不會減少,鋁卻不斷與天然氣中微量的水反應而不斷變薄,直至腐蝕開裂。若天然氣中含氧(O),則氧也將于汞齊中的鋁反應生成AlO。生成的AlO不溶于汞,而浮在汞表面,這樣就會有新的(再下一層的)鋁溶解于汞中。其化學反應腐蝕機理同與水反應類似。
3)液體金屬脆(斷)固體金屬和液體金屬(如Hg,Ga)接觸而引起強度和韌性降低或低應力脆斷的現象稱為液體金屬脆。1874年首次發現液體金屬汞可以導致Zn的脆性以來,人們對液體金屬脆現象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提出了各種機制。關于液體金屬脆斷已發表了不少研究工作和評述性論文,其理論主要有吸附降低表面能或鍵合力理論和吸附促進局部塑性變形導致脆斷理論。
3、雅克拉站主換熱器腐蝕實例:通過雅克拉集氣處理站返廠檢修的主冷箱腐蝕情況看,由于天然氣中含汞造成運行中出現汞腐蝕的設備部位主要有物流一出口封頭和集流管、物流二進口集合管和封頭,并且既存在汞齊均勻腐蝕,也存在汞引起的鋁合金脆裂腐蝕。最終導致冷箱失效的真正原因是液態汞引起的鋁合金材質的脆裂。
4、脫汞方案比選
兩個方案的優缺點對比情況詳見表。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浸漬硫的活性炭脫汞
更換分子篩脫汞
優點
1.脫汞較徹底,且脫除的汞不進入下游流程
2.更換周期6年;
3.每次更換費用24.59萬元;
4.總投資956.92萬元,投資相對低;
1.固體廢棄物中不含汞,較容易處理;
2.可再生;
缺點
1.固體廢棄物含汞(活性炭供應廠家可協議回收);
2.不可再生
1.天然氣中所有汞都進入下游工藝;
2.更換周期3-5年;
關鍵詞: 初中英語學習 動機涵義 影響因素激發培養策略
一、外語學習動機的含義
學習動機是有效學習和教學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陳琦、劉儒德、邵瑞珍、皮連生認為學習動機是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使之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部啟動機制[1][2]。外語學習動機是指個體發動和維持外語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3];Gardner認為外語學習動機是指學習者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做出的學習某種語言的努力,以及在此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態度[4];外語學習動機應包括:學習這種語言的目標,在實現這一目標中所做出的努力和這種努力的持久性[5]。外語學習動機表現為渴求學習并掌握外語的強烈愿望和求知欲,是外語學習者在外語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自覺能動性和積極性的心理狀態[6]。Gardner把英語學習動機定義為努力+實現學習目標的愿望+對學習語言的積極態度,即英語學習動機由態度、愿望和努力三部分構成[7],英語學習動機是指學習者學習英語的欲望和動力[8][9],表現為學習英語的強烈愿望和求知欲,是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學習中一種自覺、能動和積極的心理狀態;英語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愿望和推動力[10]。英語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英語學習者進行英語學習以達到某種目的的心理動因[11],綜上所述,我認為英語學習動機就是為了達到一定的英語學習目標的愿望,不斷努力和在英語學習所具有的自覺、能動和積極的心理狀態。而初中英語學習動機是指初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初中英語學習的目標,所具有的自覺、能動和積極的狀態。
二、外語學習動機分類的研究
Gardner和Lambert把外語學習動機分為工具型動機和融合型動機[12][3][13][14][15][16][17][18],而Brows把外語學習動機分為整體動機、情景動機和任務動機;文秋芳博士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把英語學習動機分為表層動機即表層的物質刺激和深層動機即深層的非物質刺激[14][16][18];而王萬兵、葛紅、馮斌等把英語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13][14][17][19];周美慈依據奧蘇貝爾的分類把英語學習動機分為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3]。賀雙鳳、杜芳把英語學習的動機分為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12][16]。
三、外語學習動機的理論研究
吳振英、馮斌、原文惠提出學習動機的理論模式:人本主義動機理論;成就動機理論――競爭和追求優越標準;成就歸因理論――個體對過去活動的成敗歸因影響著個體對未來的期待;期望價值理論[19][20][21];社會觀察學習動機理論[17];加德納的社會教育模式認為語言學習的習得帶有另一文化社團特征的技能和行為方式[14][22]。趙菊、盧潤、馮麗等指出了外語學習動機的理論:多爾的外語學習動機理論和威廉姆斯和伯頓的社會建構主義動機模式[22][23][24][117][8][25]。戴傳剛、盧潤、司聯合也指出了Gardner等的外語學習動機理論主要在態度和動機之間增加了目標特征、價值及自我效能這三個中間變量[17][23]。克魯科斯和舒密特的動機理論提出了微觀、課堂、大綱和課外這四個層面的動機理論[8]。
四、中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激發和培養策略研究
1.中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研究
汪春英指出影響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六大因素:學習者自身方面:學習態度、學習目的和自我概念;學習情境方面:學校環境、英語課堂教學和同學間關系[26];馬蘭芳指出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缺失的因素是英語基礎差、缺乏學習毅力、缺乏對英語學習重要性的認識、教材難易程度不適合、評估方式單一[27]。賀雙鳳認為其主要因素是認知即學習者對本人的自我認識,和社會環境主要包括社會對人才在外語方面的要求、外語教師、家長的要求及同齡人的影響等[12];韓曉艷認為影響學生外語的因素是學習環境、教師、教學因素、自身基礎和努力[28]。劉晶、周亞峰認為它的因素是自身需要、個人志向和家長期望及教師的示范[29]。馮斌認為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前者是學生的內在心理特征、學習英語的目的、自我效能感、學生的歸因傾向和習得性無助感;而后者是社會、家庭和學校環境及學習任務[19]。邱衛琴、戴傳剛認為有內在和外部因素:前者是學生的內在心理素質、學習外語的目的、學生的自我認識和學生的歸因傾向;而后者是社會、學校、家庭和課堂學習環境[15][17]。
2.中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培養策略研究
韓曉艷認為要采用對話式教學、運用多媒體教學,巧妙設計學習任務[30]。彭紅兵指出了要幫助學生設立明確且適當的學習目標、反饋學生的學習結果、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適當的評價、運用啟發式教學,創設問題情境和培養,激發學生的融合性動機[32];張慧娟認為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引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直接興趣;實施啟發式教學,創設問題情境;有效進行獎懲;妥善組織學習競賽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33];而謝紅指出要對進行成就動機訓練;培養學生成功的歸因觀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認知好奇心[34];鄭永梅提出激勵的因素是教師的素質、能力和整體形象,學生的成就感,適當的表揚和引導,良好的課堂氣氛和教材,以及適當的競賽和考試等七個方面[35];張紅認為應該從教師、學生和教材三個方面來培養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7];邱衛娟、黎峰認為可以通過直觀式及啟發式教育、表揚優生與鼓勵“差生”、注意多媒體教室的使用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36];王菲認為可以通過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行為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劉晶、周亞峰認為喚醒學習需要、創設問題情境、營造學習環境,來培養和激發[37];宋梅珠認為幫助學生樹立恰當學習目標、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建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38];馮斌、邱衛琴認為要幫助學生形成明確的、合理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正確歸因;創造和諧的師生人際關系;創設問題情境;及時反饋;進行分層次教學;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評價[15][19]。戴連剛認為是目標激勵、及時反饋、成功體驗、合作競爭、激發好奇和積極歸因策略[17]。郭紅認為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設置適當的學習目標;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學校可設立獎懲制度;啟動動機和加強班級學風建設[8]。
五、對已有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研究的分析
第一,從國內外語學習動機研究的理論可見,人們對外語學習動機的含義、結構和成分的理解上分歧較大,關于在課堂環境下學生的外語學習動機的變化規律的研究成果依然較少、不夠深入。
第二,在研究內容方面,探討學生的一般學習動機的研究較豐富,而在探討外語學習動機方面,則多從思辨的角度為教師提出一些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從學習者個體因素出來,外語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較多的精力也放在了動機與策略、成績關系的探討,然而師生關系是一個相對來說較為籠統的概念,只能給教師提供對待學生的態度和行為上理念的指導。
第三,在學習動機的相關文獻,比較常見的是學者把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或者分為表層動機、深層動機、成就動機來進行研究,但是不能將一般動機研究和其他學科動機研究的結果推廣到英語學習背景下,應該結合國內英語學習的學科特點來探討英語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192.
[2]邵瑞珍,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286-287.
[3]周美慈.澳門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之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華南師范大學,2004.
[4]王貞貞.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特點及其與教師支持的關系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四川師范大學,2009.
[5]勒鵬.談英語學習動機對教學的幾點啟示[J].科技信息.職教與成教.
[6]肖莉,呂慧.淺析如何激發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J].科教文匯.教育教學,2007,上半月刊.
[7]張虹.論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09,(5).
[8]郭紅.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調查與分析[D].碩士學位論文.湖南科教大學,2008.
[9]胡德華.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對策[J].英語教學,2009,(2)中旬刊.
[10]陳萍.英語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J].學術縱橫.發展?月刊.
[11]周媛媛.英語學習動機的培養研究[J].科技信息.職教與成教.
[12]賀雙鳳.英語學習動機探討[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4,(24),2.
[13]王萬兵.英語學習動機的特征和激發方式擦談[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04,(3).
[14]葛紅.英語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的研究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9).
[15]邱衛琴.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及培養[D].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師范大學,2005.
[16]杜芳.英語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的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8),1.
[17]戴連剛.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及培養策略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華東師范大學,2008.
[18]龐守生,彭寧.英語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的關系及其對教學的啟示[J].林區教學,2010,(1).
[19]馮斌.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實證研究和教學策略[D].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師范大學,2008.
[20]吳振英.教師應如何引導學生的學習動機[J].蘇州工職院,教學實踐,2005,(12).
[21]原文惠.農村普通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的研究[J].英語教研,2010.
[22]趙菊.論動機理論對及對中學英語教學的指導[D].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03.
[23]盧潤,司聯合.中國英語學習動機研究現狀與前瞻[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7,(23),4.
[24]馮麗.初二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實證研究及對教學的啟示[D].碩士學位論文.蘇州大學,2008.
[25]魏爽.任務型教學對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影響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09.
[26]汪春英.論影響英語學習動機的六大因素[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1).
[27]馬蘭芳.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缺失原因探析[J].天中學刊,2010,(25),5.
[28]韓曉艷.正確有效歸因――保持英語學習動機的良源[J].新課程(教師版).
[29]劉晶,周亞峰.淺談英語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26),3.
[30]韓曉艷.改進教學模式和策略――激發英語學習動機的催化劑[J].外語教學研究.
[31]彭近蘭.互動式英語學習動機的激發和維持[J].中學教學研究.
[32]彭紅兵.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J].科教文匯,2007,(10),下旬刊.
[33]張慧娟.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J].中小學電教,學科研究,2008,(2),下半月.
[34]謝紅.激發學習困難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初探[J].科教文匯.英語教學,2007,(10),中旬刊.
[35]鄭永梅.論英語學習動機的外部激勵因素[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2,(19),5.
[36]邱衛娟,黎峰.淺談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J].教育園地,2006,(29).
【關鍵詞】立體式教學 偏振光 設計性實驗 自主式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09-0089-02
一、前 言
大學物理教學中兩種傳統方式是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一個教師給幾十甚至上百個學生授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交流較少;實驗教學中,學生要用3~4小時完成教師安排的實驗題目,時間緊迫。這兩種教學模式都是以學生接受、理解、記憶被動式學習為主,優點是教師對教學進程易于控制。
教育改革的形勢提倡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更多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熱情,注重良好的溝通技能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關注學生成長和全面素質的提高。在物理實驗中引入設計性實驗,實驗室也逐步開放,以鼓勵學生的自主式學習與探索。
二、立體式教學
我們在大學物理課程的偏振光的教學中嘗試了“立體式教學”,將理論教學、實驗教學以及分析總結融合起來,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4個階段來完成一個主題內容的教學。①啟發式的課前預習提綱;②課堂討論;③設計性實驗;④提交課程論文。
通過課前預習培養學生針對一類問題的調查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課堂討論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提交課程論文培養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從預習、課堂討論、實驗小組的建立、實驗方案的形成與實施、提交課程論文,整個過程是完全開放的,都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完成的,教師只是指導者。教學中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偏振光的立體式教學設計與實踐
1.偏振光的理論預習提綱
偏振光的理論預習提綱歸納如下:①常見光源的發光機理;②光的偏振性;③偏振片的起偏與檢偏,馬呂斯定律;④反射、折射時光的起偏與檢偏,布儒斯特定律;⑤雙折射現象。
2.設計性實驗的參考題目
在只有常規的偏振光實驗儀器的情況下(如光具座、偏振片、玻璃堆、鈉光燈、1/4波片、1/2波片、He-Ne激光器、天平等),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區分普通玻璃片、偏振片、1/4波片、1/2波片;②確定偏振片通光方向或波片的光軸;③測量透明或不透明材質的折射率(材質自備);④設計光路圖,使透射光強為入射自然光強的1/n。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預習報告
(1)常見光源是自然光,是大量原子的自發輻射躍遷形成的;激光為受激輻射形成的。
(2)光是電磁波、橫波,具有偏振性質,其偏振方向為電場強度的振動方向。光束按偏振性質可分為自然光、線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圓偏振光和橢圓偏振光。
(3)偏振片的起偏機理為透明基片上的導電分子鏈將其平行方向上的光振動分量吸收,只剩與其垂直方向的光振動透射而起偏的。[1]對于自然光,理想的偏振片的透射光強為入射光強的1/2。
如果光振動方向與偏振片透光方向的夾角為 ,入射光強為I0,透射光強為I,則偏振片上的入射光強與投射光強符合馬呂斯定律: 。
根據馬呂斯定律,可以定量計算偏振片透射光與入射光的相對光強,利用偏振片的起偏原理也可以對一束光進行檢偏。
(4)自然光遇介質界面時,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成為部分偏振光,當反射光和折射光垂直時,只有垂直入射面的光振動能夠被反射,折射光為平行于入射面的光振動為主的部分偏振光。
布儒斯特定律:當反射光和折射光垂直時,反射光為垂直入
射面的線偏振光。入射角稱為布儒斯特角,滿足 (n1
為入射媒質折射率,n2為折射媒質折射率)。
根據布儒斯特定律,可以測量折射物質的折射率;玻璃堆也可以像偏振片一樣對一束光進行起偏或檢偏,或者對透射光強進行控制。
(5)雙折射現象。自然光遇晶體時分成兩束線偏振光的現象叫做雙折射現象。利用雙折射晶體做成尼科爾棱鏡,也可以對一束光進行起偏和檢偏。利用雙折射晶體做成的1/4波片可以獲得橢圓偏振光或者圓偏振光;1/2波片可以方便地使偏振光的振動面偏轉任意角度。
(6)區分自然光、線偏振光、部分偏振光的常見方法可以利用偏振片、玻璃堆或者尼科爾棱鏡的任何一個置于光路中并以光路為軸旋轉觀察透射光強的變化來判斷。
4.課堂教學
以學生在自學預習中形成的觀點和遇到的問題為主進行討論,教師適當講解,鍛煉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和傾聽并尋找設計性實驗的合作伙伴。
5.設計性實驗的觀察點
(1)區分普通玻璃片、偏振片、1/4波片、1/2波片。首先,確定與波片對應的光源,考察點為普通玻璃片對垂直入射光的偏振性無明顯影響;偏振片在自然光中呈灰色;其次,偏振片改變入射線偏振光的透射光強和偏振方向;1/4波片對入射線偏振光的透射光強無影響,透射光可以仍是線偏振光(入射線偏振光振動方向平行或垂直波片光軸)或者橢圓偏振光、圓偏振光;1/2波片只是使入射線偏振光振動面旋轉2倍的入射光振動面、波片光軸夾角。
(2)確定偏振片通光方向可利用已知布儒斯特角的玻璃堆起偏的偏振光。
(3)測量透明或不透明材質的折射率(材質自備)。考查點為反
射光偏振性的檢測、布儒斯特定律 的計算及光路的設計。
(4)要使透射光強為入射自然光強的1/n,兩偏振片通光方向夾角為 ;或者偏振片、玻璃堆和尼克爾棱鏡中任意兩個的組合,但光路要復雜一點。
實驗小組活動的方式和時間可以協商選擇。實驗方案自由討論,相互批評,相互補充,相互完善,從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起到課堂教學起不到的作用。形成統一方案后交與指導教師,由教師形成建設性指導意見后反饋回小組,而不是簡單的給出正確答案或解釋。
6.課程論文
課程論文包括預習報告、實驗目的、實驗儀器、光路圖、操作步驟、實驗數據、實驗現象、數據處理、偏振光應用的展望與綜述等。
四、結束語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偏振光的理論預習內容屬于必修課內容,設計性實驗是自愿參加的。對學生來講,整個過程是自主的相互學習的過程,也是合作互動的過程,是交朋友和討論物理問題的過程。物理知識是大家一起構建的,而不是被灌輸的,輕松并總能獲得幫助。在測量蔗糖的旋光系數時,組與組之間進行了合作,不同的光源、不同的實驗方案配合節約了原材料,并對實驗方法和結論進行了比較,體驗合作的成果與課程相關的設計實驗成為大學物理課程的延伸,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以及科研的初級演練。
論文關鍵詞:論中草藥在水產養殖病害防治中的應用及對策
近年來,隨著水產養殖病害日趨嚴重,養殖中所使用的漁用藥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多。抗生素、促生長劑、殺蟲藥等的大量使用,帶來了藥物在魚體內大量富集殘留和病原體的抗藥性等問題,導致養殖水產品質量下降,既危害了人類健康,又污染了環境。開發和生產安全、高效的無公害魚藥已經成為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中草藥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抗藥性不顯著、資源豐富以及多樣化等優點,在防治魚病中,除了兼有藥性和營養性外,還具有提高水產動物生產性能和飼料利用率高的功效。為貫徹落實“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進行綠色無公害安全水產養殖生產,應用中草藥防治魚病具有重大意義。
一、中草藥的作用
1、抗菌、抗病害
如大黃、黃柏、黃岑有抗菌功效,能夠抑菌;苦楝皮、馬鞭草、白頭翁等能殺蟲。
2、增加機體免疫力
水產動物具有相對完善的免疫力功能,中草藥可以對其起調節作用。
3、可以完善飼料的營養配伍,提高飼料轉化率
中草藥本身含有一定的營養物質,如粗蛋白、粗脂肪、維生素等,某些中草藥還有誘食、消食的作用。
二、中草藥的特點
1、資源廣、成本低
我國地域遼闊藥學論文,中草藥資源豐富,易種易收,且使用簡便。
2、在動物體內無藥物殘留無公害
中草藥是天然物質,保持了各種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順利排出體外,在體外細菌分解,不會污染水環境。而一般的化學藥物成分會積累在動物體內或殘留于水體中。
3、毒副作用小,在動物體內不產生抗藥性
通過中草藥組方配伍,利用中藥之間的相互作用,提高其防病治病的功效,減弱或消減了毒副作用。有毒的中草藥經過適當的炮制加工后,毒性會降低或消失,此外至今醫學研究還未發現中草藥有抗藥性的問題。
三、中草藥在水產養殖病害防治中的應用
1、大黃 其有效成分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黃酸、大黃素及蘆薈大黃素抗菌的作用最好,有收斂、增加血小板、促進血液凝固及抗瘤的作用。用以防治草魚出血病、細菌性爛鰓病、白頭嘴病等。
2、烏柏 又名柏樹、木蠟樹,其葉含生物堿、黃酮類、鞣質、有機酸、酚類等成分,主要抑菌成分不酚酸尖物質,在生石灰作用下生成沉淀,可以用來防治爛鰓病、白頭白嘴病等。
3、五倍子 含鞣酸,有收斂作用,能使皮膚粘膜、潰瘍等局部蛋白質凝固,能加速血液凝固而達到止血效果;能沉淀生物堿,對生物堿中毒,有解毒作用,抗菌范圍廣,用于水產動物細菌疾病的外用藥。
4、辣蓼 鞣質,黃銅類,蒽醌衍生物及蓼酸,用于防治細菌腸炎病。
5、黃芩 多年生草木植物以根入藥,有抑菌、抗病毒、鎮靜、利尿解毒功效,可防治爛鰓病、打印病、敗血病、腸炎病。
6、黃連 雙名雞爪連,川連,味連,上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藥學論文,以根狀莖入藥,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細菌性腸炎。
7、穿心蓮 一年生草本植物,含穿心蓮內脂及黃酮化合物等,有解毒、消腫止痛、抑菌止瀉及促進白細胞吞噬細菌的功能,藥用全草,防治細菌性腸炎病。
8、黃柏 又名案木,聚皮,無柏,落葉喬木。以樹皮入藥,有抑菌、解毒、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魚血病站。
9、大蒜 藥用鱗莖,其有效成分大蒜辣素,有止痢、殺菌、驅蟲及健胃作用,用于防治細菌性腸類病。
四、存在的問題
1、水產用中草藥基礎研究落后,目前水產養殖用中草藥不論是單方或復方制劑,其作用大多借鑒中醫藥歷史資料記載、臨床用藥經驗的累積來確定。但傳統中草藥理論缺乏對中草藥的有效成分、抗病毒作用機理等方面的研究,不像西醫那樣做藥敏試驗和解剖實驗,對臨床反應和臨床實驗數據等有關詳細記錄。要從藥理方面逐一進行試驗研究,尚缺乏相應技術和雄厚的資金。因此,在應用過程當中要注意配伍禁忌問題。
2、中草藥研究與開發受到了重視,但產業基礎薄弱,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近年來,我國在免疫增強劑尤其是中草藥飼料添加劑上的研究開發較多。但總體而言,我國中草藥產業基礎研究與開發薄弱,生產工藝落后,工程化水平低,中藥企業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狀況,即規模小、企業數量多、產品重復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及自動化生產水平低。此外,中藥劑型落后。而國家投入到中草藥研究中和資金也少的可憐。目前養殖用中草藥行業遠不能適應實際需要。
3、劑型混亂,消化吸收存在著障礙,嚴重影響了藥效。目前在水產病害防治過程中應用的中草藥,劑型呈現多樣性,基本包括了粉劑和水劑。其中粉劑有普通粉碎劑和超微粉碎劑;水劑有水煎水劑、化學萃取水劑和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的水劑。而這其中大多數劑型是以普通粉劑形式存在。中草藥大部分品種成分組成基本以粗纖維和幾丁質為主藥學論文,而水產動物特殊的消化結構又決定了它們對幾丁質與粗纖維的消化吸收效果很差。所以普通散劑由于水產動物對它有著消化吸收障礙而顯效果差顯效慢,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四、解決的方法與對策
1、加強中草藥的基礎理論研究。目前,有關水產養殖用中草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臨床應用和部分有效成分的研究上,許多中草藥及其復方中草藥制劑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結構、提取、有效成分間的相互關系、毒理學等藥理學方面均缺乏對水生動物的促生長、疾病防治、誘食、改善水產品品質等的作用,通過深入研究其特征、作用機理,以期篩出效果良好的水產品用中草藥。
2、形成以市場規律為導向的中草藥研究機制。食物源性的農藥、獸藥殘留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化學藥物和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及耐藥性問題日益突出,這使得人們不得不將疾病,尤其是動物疾病的防治轉向中草藥的研究為目標。重點扶持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形成有利于整體經濟增長、區域經濟發展和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現代中藥產業。
3、結合水生動物消化吸收的原理,在劑型上給矛改變,如超微粉碎或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這樣就大大地提高了其消化利用率,從提高了療效。
4、統一質量標準,嚴格把握好原料的質量關、產地關,同時避免原料的污染,使組方更合理與科學。
5、中、西藥結合,彌補中藥某些藥理顯效慢的不足,使組方藥更快、更好。
【關鍵詞】儲層,敏感性,中低滲儲層
【分類號】:TE122.23
1.選題依據及意義
油藏的低滲透性很大程度上可直接歸因于粘土的作用;在儲層開發中,影響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也是粘土礦物,由粘土礦物造成的儲層傷害占70%以上,所以研究粘土礦物及其對砂巖儲層敏感性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本論文緊緊圍繞解決敏感性這一重大理論問題,通過對實驗區儲層不同的敏感性成因機制的研究,從一定深度上分析研究儲層粘土礦物敏感性的形成機理,從理論上搞清楚這一生產中實際問題的實質。從而解決制約中低滲油藏開采中的儲層傷害問題,提高中低滲油藏的開采水平,建立有效的儲層敏感性防治措施,提高采收率。
2.研究思路以及技術路線
一般來說,引起敏感性的粘土礦物類型為蒙皂石、伊利石、綠泥石、混層。本文就是借助各種巖心的敏感性流動實驗,來進行敏感性分析。
2.1水敏評價實驗
水敏評價是采用不同礦化度的地層水由高到低,最后遞減至蒸餾水,在低于臨界流速下對巖樣進行流動實驗。水敏指數的計算方法:
Iw= ×100%
式中:Iw――水敏指數;
Kw――用標準鹽水或地層水測定的巖樣滲透率,×10-3μm2;
Ki――有蒸餾水測定的巖樣滲透率,×10-3μm2。
實驗說明引起巖樣中等偏強水敏的主要原因是粘土物質的水化膨脹,實驗區儲層中富含蒙脫石、蒙脫石/伊利石混層以及綠泥石,這些粘土礦物具有陽離子交換容量較大的特點,它們與水溶液作用時,產生晶格膨脹,使巖石孔隙喉減小,從而引起滲透率下降。
2.2鹽敏評價實驗
鹽敏性評價實驗是指由高到低逐漸改變通過巖樣的流體礦化度,測定不同礦化度下巖樣滲透率的變化。如果礦化度Ci-1對應的滲透率Ki-1與礦化度Ci對應的滲透率Ki滿足下式:
×100%≥5%
說明已發生鹽度敏感,礦化度Ci-1即為臨界礦化度。
實驗結果表明,地層滲透率隨流體鹽度降低明顯下降,為中等偏強損害,所以在生產過程中應將注入水和入井流體的礦化度控制在42000mg/l以上,以免低礦化度流體進入地層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損害。
2.3 酸敏性評價實驗
所謂酸敏性,是指酸化液進入地層后與地層中的酸敏礦物發生反應,產生沉淀或釋放出微粒,使地層滲透率下降的現象。
以地層水在注酸前后滲透率的變化來判斷酸敏程度。
式中: ――酸敏指數;
――酸化前用地層水測定的巖樣滲透率;
――酸化后用地層水測定的巖樣滲透率。
實驗結果表明實驗區屬于強酸敏性儲層。儲層廣泛發育方解石、黃鐵礦、綠泥石,還有不少的綠泥石-蒙脫石混層,它們屬于酸敏性礦物,在鹽酸注入儲層后,生成沉淀物和膠體,堵塞儲層空隙,導致儲層滲透率下降。
2.4 堿敏性評價實驗
通過注入不同pH值(由低到高)的地層水并測定其滲透率,根據滲透率的變化來評價堿敏損害程度。
堿敏性強弱采用堿敏指數(Ib)來判定,其定義如下:
Ib=
式中:Ib――堿敏指數。
Ks――初始地層水測定的巖樣滲透率,×10-3μm2;
Ksb――發生堿敏后的最低滲透率,×10-3μm2;
實驗結果表明實驗區是弱堿敏性儲層,當進入儲層的液體pH值較大時,粘土礦物與之反應生成硅酸鹽沉淀或硅凝膠體,堵塞空隙使儲層巖石滲透率下降。
3結論及建議
(1)敏感性實驗研究表明,該儲集層具有強酸敏、中等偏強水敏、中等偏強鹽敏、弱堿敏,敏感性損害程度分別為:酸敏性>水敏性>鹽敏性>堿敏性
(2)該區酸敏性較強,因此試油過程中,采用酸化技術不能達到理想效果的可以通過油基壓裂或高能氣體壓裂達到提高日產能;
(3)同時為避免淡水滲入地層,減少儲層的水敏性,可以在注入中加入粘土穩定劑或適當提高水的礦化度(>42000mg/l);
(4)在固井設計中,由于水泥漿濾液的pH值都很高,而且很難降,所以應采用相應的暫堵技術,使高pH值的液體盡量少進多出,以減小堿敏帶來的損害。
參考文獻
[1].路勇,馬彥龍,李俠,辛偉?【注水開發油藏的儲層保護技術】?內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第7期
[2].王風華?【王莊一寧海地區砂巖儲層敏感性機理研究】?中國科學院,2007.6
關鍵詞:粉煤灰,混凝土,性能,配合比
隨著我國建筑科學技術的發展及近年來混凝土的高強化和高性能化,礦物細摻料已成為制備高性能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組分之一,其中,粉煤灰是一種具一定物理性質和經濟效益的材料。而我國目前煤灰的年排放量為 3億噸,因此積極推動粉煤灰的綜合利用,可獲得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粉煤灰的三大效應及其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根據文獻資料,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發揮作用主要依靠三大效應:即形態效應, 活性效應,微集料效應。此三項效應主導著粉煤灰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此三項效應主導著粉煤灰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其他作用大多源于這三項效應。
形態效應是指粉煤灰的顆粒形狀、細度、級配等物理特性的綜合作用,在新鮮混凝土的和易性、需水量、含氣量等性能方面有顯著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級配合理,顆粒形態良好的粉煤灰,會降低混凝土集料的空隙率,同時由于其細微顆粒在混凝土中起一定的作用。相反,顆粒形態不良的粉煤灰,通常含有雜質煤并且結構疏松,其顆粒形態不良,表面粗糙,致使混凝土單方用水量的增大。形態效應較差的粉煤灰在早期混凝土的硬化過程中使水化反應遲緩,故而骨料周圍的間隙不能夠充分填實。
活性效應是指粉煤灰的火山灰效應。據資料表明,粉煤灰中有些成份具有膠凝作用。粉煤灰的活性效應,主要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尤其是長齡期的強度。因此,混凝土的設計齡期應采用較長齡期。粉煤灰混凝土的強度主要是要求28天齡期與基準混凝土等強度。試驗表明,與基準混凝土等強度的28天齡期的粉煤灰混凝土的其他性能,基本上與同齡期的基準混凝土接近。基于上述的活性效應的試驗表明,這種28天齡期等強度的粉煤灰混凝土處于非成熟期,其后期強度潛力巨大。粉煤灰混凝土 90~180天齡期的后期強度可提高 25%~30%;180天~360天齡期的強度可能增長55%~70%。若按后期強度設計,采用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可節約20~50kg/m3水泥用量。
微集料效應是指粉煤灰玻璃微珠分散于混凝土中,起微細骨料的作用,對新鮮混凝土與硬化混凝土均產生影響。粉煤灰的形態效應和微集料效應,共同對新鮮混凝土的和易性、泌水性產生一定影響 ,在硬化混凝土中,玻璃微珠在混凝土中起到骨架的作用 ,同時因其表面的水化凝膠與其緊密結合,強度遠遠超過凝膠與普通骨料,即微集料效應。
2.粉煤灰摻量對混凝土徐變的影響及機理分析
據文獻資料,粉煤灰的摻加明顯抑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徐變。在水膠比不同的情況下 ,粉煤灰的對混凝土徐變的抑制程度與影響規律也明顯不同。論文格式。總的來講,水膠比為0.3左右時,大體上趨勢是隨著粉煤灰摻量越大,其抑制混凝土徐變的能力越強。試驗表明,粉煤灰摻量為35%時是最佳摻量,但是因舊規范所限,導致最終摻量一直限為30%。考慮粉煤灰的最大摻量問題,應當在考慮粉煤灰的形態效應的同時,考慮其火山灰活性效應。粉煤灰的最大摻量及最佳摻量的確定依據,應當由混凝土所要求的性能及環境、使用年限所決定。
粉煤灰摻量和水膠比影響混凝土徐變的機理為:粉煤灰顆粒的彈性模量較高 ,因此可通過發揮微集料效應抑制混凝土的徐變,但微集料效應的發揮程度與粉煤灰和基體界面結合情況有密切關系。水膠比越小,界面結合情況越好,粉煤灰抑制混凝土徐變的能力越強;水膠比較大時,粉煤灰與基體界面結合情況變差。粉煤灰摻量較高時此種效應更加明顯。
3.粉煤灰摻量對混凝土的宏觀作用
3.1增強混凝土的耐久性
粉煤灰的應用,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實性,減少了骨料與膠合材料間的收縮變形,同時粉煤灰的摻入減少了水泥用量,從而減少水泥水化過程中的硬化收縮,這對混凝土的抗裂性非常有利。粉煤灰二次水化的產物填充了混凝土的毛細孔,減少了混凝土中的游離水的數量,阻斷了泌水路線。這就大大減小了因泌水和水分蒸發引起的失水收縮。粉煤灰的摻入改善了混凝土中砂子級配,填充混凝土的部分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從而增強了混凝土的抗滲性,最終使得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提高。
3.2提高混凝土的強度
粉煤灰的活性是在堿性環境下產生的,它的水化速度比水泥慢,而粉煤灰和水泥水化后產生的氫氧化鈣反應形成硅酸鈣凝膠,改善了水泥石和粗骨料間的界面結構,消耗了強度和穩定性都較差的氫氧化鈣,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再者,粉煤灰水化速度較慢,使得水泥的水化更充分。粉煤灰水化產生水,促進水泥繼續水化,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為解決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強度低的問題,可以同時加入粉煤灰和活性較強的的磨細礦渣粉,兩者在混凝土強度發展上可互補,能適當提高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強度低。
3.3改善混凝土的流動性
粉煤灰俗稱飛灰,即燃煤電廠煙囪中灰塵,經過高溫燃燒后極速冷卻的過程中形成表面光滑的球狀玻璃體,具有很大的活性。主要化學成分氧化鋁、氧化硅,在堿性環境下極易生成凝膠,水泥水化過程產生的氫氧化鈣提供了少細骨料對運輸管壁的摩擦。粉煤灰對水泥顆粒起到物理分散作用,使它們分布的更均勻,阻止了水泥顆粒的粘聚。微觀環境以球狀玻璃體狀體現出來的粉煤灰填充了骨料的空隙并包裹它們形成層,故而改善了混凝土的流動性。粉煤灰可以明顯減少塌落度損失,滿足混凝土運輸澆筑的要求。論文格式。
4. 現行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修正
據有關文獻,當配制大體積混凝土時,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采用超量取代法;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時,可采用外加法。論文格式。此類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簡單易行,卻不能正確反映混凝土中粉煤灰摻量的內在規律。超量取代法的實質,是將粉煤灰看作一種膠凝材料,而外加法的實質,則是將粉煤灰當作細骨料使用。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綜合發揮著三種效應,故粉煤灰絕不等同于水泥,也絕不相當于細骨料,所以目前這種配合比設計的思想存在明顯缺陷。
進行配合比設計時,可按照傳統配合比設計得出一個符合規范要求的基準混凝土配合比,然后選取一個取代系數,重新計算水泥和細骨料的體積,通過試拌、調整得出最終配合比。
總之,粉煤灰混凝土的應用潛力巨大,要從理論根本上解決粉煤灰混凝土的應用和理論配合比問題,必須對其進行系統的理論探索、試驗分析、經驗積累、探索改進,進而尋找適合我國實際施工情況的粉煤灰混凝土的簡單快速的配合比方法。
參考文獻:
[1]趙慶新,孫偉,鄭克仁等.水泥、磨細礦渣、粉煤灰顆粒彈性模量的比較[J].硅酸鹽學報, 2005,33 (7).
[2]張振.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斷裂研究.大連理工大學.2000.
[3]李益進,周士瓊,尹健,等.超細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J].建筑材料學報.
[4]趙全勝.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工程中的應用研究.河北工業大學,2000.
[5]侯桂華.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混凝土,2005(9).
[6]錢覺時.粉煤灰特性與粉煤灰混凝土.科學出版社,2002.5.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he continuous audit,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continuous audit model,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BRL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building continuous auditing under XBRL environment, builds a new type of continuous audit model based on XBRL environment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achieve real-time continuous audit function of financial reporting. On this basi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new type of continuous audit model based on XBRL environment is analyzed.
關鍵詞:XBRL;連續審計;審計模式;構建要素
Key words: XBRL;continuous audit;audit mode;building elements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20-0152-02
0 引言
隨著XBRL的發展以及一系列XBRL技術標準的,XBRL與企業經營活動的結合日漸緊密,基于該環境,本文將連續審計定義為:審計人員在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網絡建立與被審客戶之間的實時有效連接,對被審計單位財務系統生成的基于XBRL的數據信息以及內部控制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連續監控,隨時對企業異常情況進行檢測,獲取實時審計證據,對審計報告隨時更新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實時的審計報告的一種審計模式。
1 連續審計的概念框架
連續審計概念框架是連續審計模式的基礎,只有在明確連續審計概念框架的前提下,才能成功分析連續審計模式所需要的構建要素,才能實現新型連續審計模式的構建。連續審計的概念框架分以下七個組成部分。
1.1 網絡服務器 專用網絡服務器安裝配置被審計單位的實時報告系統。對接特殊服務器使得內部審計師和審計單位連接起來,使內部審計人員審計核查相關的數據庫就可以監視和控制被審計單位專用服務器的運行情況,審計后產生的報告置于單位內部審計師的特殊服務器里,為被授權的第三方提供審核的數據材料。
1.2 審計環境 被審計單位的實時會計報告系統和內部審計人員的監控設備持續不斷的運作產生的信息流組成連續審計環境。這些信息流將會被會計系統進行具備時效性的,由此可見,內部審計人員的服務也是隨著時間的更近進行更新的。
1.3 審計業務約定 連續審計業務約定是連續審計當事人之間的合同,業務約定的相關條件和款項主要取決于所提供的服務類型,包括傳統審計部分和連續審計技術兩個方面。
1.4 審計信息系統 連續審計的實際采用完全取決于相互連接的信息系統是否可靠,也就是說審計系統是否是完整的,安全的,有效的,以及可維修護理的。
1.5 安全信息傳輸 得到授權特定信息傳輸具有身份識別功能,能夠保證私密信息不外漏并保持其完整性。確保服務認定水平的圖章或標簽可通過內部審計人員整理隨時更新的審計報告電子版來生成。
1.6 長青報告 長青報告是指只要特定的第三方有需要,連續審計環境殊服務器可隨時生成審計報告供其使用。訪問服務器的時間內審計報告完全是開放的,動態更新的。連續審計報告提供三個層次的保證類型,根據重要性程度和對內部審計人員的特定要求而定。
2 傳統連續審計模式比較分析
連續審計模式是連續審計系統整體實現的理論模式,以技術實現為外在邏輯形式,內含審計各要素排列以及審計契約各方關系而形成的抽象邏輯框架。至今為止學術界提出過不少連續審計模式,目前,國際上應用連續審計的模式有以下四種:①Woodroof—SearCy模式;②Rezaee模式;③Onions模式;④ABCAM模式。每一種連續審計模式在精確性、報告方法和實時性等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具體差別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四種模式通過采用數字、嵌入技術等不同的審計技術實現了連續審計,但是這些模式大多數所采用的審計技術,不可避免的存在不支持XBRL,占用大量系統資源等缺陷,而隨著XBRL財務報告被廣泛的應用,為了適應審計環境的這一變化,就需要一個適應XBRL環境的連續審計模式,基于已有模式的比較研究,論文將嘗試構建一個新型連續審計模式。
摘要:教師威信是教師充分發揮其教育主導作用的寶貴資源。本文在對教師威信的內涵及作用初步探討的基礎上,歸納出教師威信體現在學生身上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對教師威信的形成機理,以及如何維護和提高等進行了簡要論述。
關鍵詞:教師威信;形成;維護
人們歷來看重“威信”一詞。古語云:“威信者,天下之結也”,意思是說要把天下人集結起來靠的是威信。在學校教育這個集體性活動中,要把師生凝聚起來,充分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同樣離不開教師的威信。那么,何謂教師威信?它形成的機理怎樣?如何維護發展?究其學理,得之法度,自覺踐行,確實是和諧師生關系、提升教育質量的基本要件。
一、教師威信的基本特征
威信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范疇,指人的一種影響力。“威信”與“威嚴”、“權威”有所區別,從師生關系處理的視角看,威信指教師能夠使學生感到有尊嚴、值得信服。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產生一種精神感召力。威嚴是一種威逼力量。只能引起學生的懼怕心理。威嚴使學生敬而遠之,威信使學生親而近之。權威往往與教師的地位和角色有關,可能使學生感到“高不可攀”。權威有時使學生口服心不服,威信能夠使學生心悅誠服。馬卡連柯曾肯定地說:“威信本身的意義,在于它不需要任何證明,在于它是一種不可懷疑的長者資望及其力量與品質。可以說,這種資望、力量、品質,連在單純的兒童的眼里也是明白的。”可見,威信比威嚴或權威在教育活動中所產生的影響力要深遠的多。有威信的老師就是學生的典范和榜樣,能夠生發出“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實踐證明,教師威信體現在學生身上,表現為四個方面的特征:一是學生堅信其傳道、授業、解惑是真實可信的,愿意主動接受教師的幫助和教導。二是學生相信、愛戴、敬佩、崇敬教師,善于把老師的要求轉化為內在的需要,會不斷增強追求學問、謀取進步的能動性。三是教師的表揚或批評更能夠喚起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真正有威信的教師,或表揚或批評,甚至是合理的懲罰,在學生看來都是善意之舉,對自己有益,其情感共鳴是積極的,進而會深入領悟自己的優缺點,并努力謀求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的可行辦法。如果教師威信不足,對學生的表揚或批評,哪怕是真誠實意的,也會使學生認為這只是一種形式,是虛偽的,對己之無益,自然引起不了快樂的情感體驗,甚至會與老師“唱反調”,把老師的表揚或批評當作“耳邊風”。四是學生從內心把有威信的教師當作自己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一旦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真實榜樣,學生就會時時處處接受其思想。方方面面模仿其言行。
二、教師威信的形成機理
教師威信的樹立不是一個自然生成的過程,即使具有老師的資格和經歷。也不一定就有威信。教師威信的形成和發展,要受到一系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諸如社會對教師勞動的重視和關懷,尊師重教風尚的樹立,教師政治經濟地位和待遇,學生及家長對教師的評價等,都是影響教師威信形成的外部客觀因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教師的內因及其積極的實踐對教師威信的形成和發展起決定性作用。
首先,高尚的師德、高度的責任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是教師威信形成的根本條件。調查發現,教師的體貌特征、家族背景等對其威信的樹立無直接重大影響,而知識能力、道德品行、工作技巧等才是教師贏得威信的要害所在。
其次,保持與學生良好的交往和溝通是教師威信形成的有效途徑。教師的威信是在師生不斷的交往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個有威信的教師,一定是與學生保持有良好交往的教師。疏遠學生。故意“擺架子”,與學生少有往來。很少與學生溝通,學生無法了解和理解老師,老師的威信也就無從談起。
第三,儀表端莊、作風正派、品行端正是教師威信形成的必然要求。一個人的儀表與他的精神風貌緊密相連。教師樸實無華、衣著整潔、自然大方,表現出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一,可以給學生以精神飽滿、積極向上的感知,能夠增強對學生吸引力。當然,只注重儀表,而生活懶散、作風漂浮,甚至有不講衛生的壞習慣,學生會認為老師表里不一,教師也就無威信可存。
第四,“先入為主”是教師威信順利形成的一個關鍵點。教師能夠給學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威信的打造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因為教師在第一次與學生接觸時,學生往往對新教師抱有一定的期望和新奇感,對老師的修飾、言談和舉止特別敏感,這些都將成為影響教師威信樹立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教師從一開始,就能夠贏得學生的好感,產生先入為主的理想效果,威信就會初步樹立。實際上,若是教師給學生留下了驚慌失措、語無倫次、言不由衷的初步印象,威信將會喪失大半,并且恢復起來也更為困難。第五,嚴格要求自己和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教師威信形成的精神動力。教師嚴以律己,始終保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良好形象,時時處處注重以良好的形象影響學生,威信的形成和提高就會日生日成。當然,一個人的過失和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教師也不例外。老師有了過失和錯誤,敢于自我暴露,善于作深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贏得學生的崇敬,本身就是有威信的外在表現。
三、教師威信的維護發展
教師威信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穩定是相對的,只要教育對象和客觀條件發生了變化,教師威信就會受到影響。因此,維護和發展已經形成的教師威信也應該與時俱進。
教師威信的維護和發展主要包括:一是鞏固已經獲得的威信;二是發展不全面的威信為全面的威信,促進低水平的威信不斷上新的臺階;三是防止威信的下降和消退;四是提升威信的教育影響力。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教師要具有全面的威信其實很困難。維護和發展教師威信,應從以下方面著緊用力。
1、歷練胸懷坦蕩和求真務實的態度。
威信較高的教師并非沒有一點錯誤,也并非不會犯錯誤。關鍵是有了錯誤和過失以后,能夠正視,勇于修正。實事求是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積極克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僅不會降低威信,而且還會使威信不斷提高。
2、能夠正確評價和合理運用自己的成信。
威信是相對的,它與威嚴有著本質的區別,教師要對自己的威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否則,威信的維護和發展將會遇到大的阻力。比如,有些教師為了維護自己的威信,運用高壓的威逼手段,甚至恐嚇、體罰學生,從而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信賴感與尊崇心理,其結果也只能使教師的威信大打折扣。
3、鑄造開拓進取和愛崗敬業的精神。
培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要求教師必須根據社會要求和工作對象的變化,更新知識水平,完善素質結構,提高教育能力,才能不斷滿足學生發展變化的需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永不滿足,勇往直前,不斷完善自我,這就是教師的敬業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就會喚起學生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從而使教師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得到鞏固和提高。4、樹立表里如一和言行一致的形象。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就是自己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發展的榜樣。如果教師的外在表現與學生的內心印象不一致,那么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也會隨之降低。相反,如果教師表現出來的形象與學生所期望的教師形象具有高度一致性,那么教師的榜樣地位就可能會進一步鞏固,教師對學生的暗示性和影響力就會不斷增強,教師的教育功能也就會發揮得更為充分,從而使教師的威信得到更好的維護和提升。操作的熟練工,自主性、反思探索的動機與投入感較差。
2.結果與過程
從科研導向上來看,音樂教學研究往往只重結果、不重過程。許多教師把教育行動研究等同于“寫論文”,認為研究主要是靠“文筆”的功夫。事實上,所有的理論都不是“寫”出來的,它必須經過研究的每一個過程,通過行動的觀察、思考、總結、提煉,是“研究”出來的。這一艱苦的探索過程在教育研究中經常被省略或敷衍,以至于不少音樂教育論文觀點雷同,缺少個性亮點。另外由于受功利思想的影響,不少音樂教師急于求成,把局部經驗任意拔高,盲目構建理論框架。這些都使音樂教學研究無法真正深入,使音樂教育研究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
3.個體與合作
音樂學科在普通學校屬于小學科,在校音樂教師一般僅為1、2名,勢單力薄,少有機會能夠分享群體的智慧。教育研究需要個人的反思和探索,也需要同行間甚至非同行間的相互啟發。因此,采用橫向與縱向的聯合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橫向上,可以在有共同研究方向和志趣的學校和教師之間形成合作關系,隨時定期進行交流,共同提高研究能力。縱向上,可以邀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聯合研究更身層次的課題或進行理論的總結與提煉。
4.音樂與教育
關鍵詞: 大學物理實驗 考核方式 網絡考試 課程論文 口頭答辯
考核是實驗教學中的重要環節[1],是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實驗既要考理論知識,又要考核實踐操作能力。傳統物理實驗考核方法已難以適應現在教學規模,也不利于人才的培養。物理實驗考核能否有效進行已成為決定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問題。
大學物理實驗常常作為考查課開設,可以有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或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不一定要采用全校統一的考核方式[2-3],允許不同的專業選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或不同的老師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我校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進行了考試方式的多樣化、評價手段的多樣化的改革與實踐。
1.物理實驗網絡考試與自動判卷系統的應用
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為物理實驗網絡化考試帶來了機遇,網絡考試不僅能進行大面積的實驗考核,還能節省人力,解決儀器不足的問題,降低儀器的損耗。計算機網絡考試不僅能對實驗原理、實驗數據處理、實驗數據的分析等理論部分進行考查,還能利用物理仿真實驗及自動評分系統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全面考核,旨在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
(1)仿真實驗與自動評分系統功能結構模塊。自動評分系統包括公告管理、試題庫、試卷庫、組卷系統、考試安排、成績管理、用戶信息管理和學生考試八個模塊。整個考試評分系統將題庫管理、評分和成績管理三大功能融合在一起,共同完成系統成績核算與管理。系統自帶試題庫和試卷庫,教師可以增添或刪減題庫中的題目,也可以根據需要新增試卷存入試卷庫,試卷可以以WORD的格式導出。在組卷模塊中,教師可以根據考試的內容調用試題庫習題組成試卷,提交到試題庫,也可以直接調用試卷庫中的試卷。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安排考試,每場考試可以同時采用試卷庫中的多份試卷,系統可以自動分配給不同的學生,從而實現不同學生考核同一實驗項目或不同實驗項目的目標。在教師安排完考試后,學生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進入考試大廳進行考試。考試分為理論考試和實驗仿真操作考試,也可以只進行操作考試并提交答案和測量數據。系統根據提交的答案和測量數據自動判卷、自動評分,教師可以在系統中查看或以EXCEL格式導出成績,也可以導出成績分布圖表、利用分布曲線調整成績分布。
(2)仿真實驗與自動評分考核方式特色和優點。傳統操作考試必須隨機安排同一批次學生考查不同實驗項目,由于考核項目不同,操作的難易程度不一樣,評分尺度也不一樣,對學生的成績認定存在偏差。利用網絡考試評分系統在對學生進行實驗考核時,可以實現同批次學生考查相同的項目,而且由系統隨機生成考核項目的初始物理量,每個學生操作測量的正確結果不同,從根本上杜絕考場作弊的問題。同時,系統自動客觀地評分,避免教師對主觀題評分的誤差,體現實驗考核的公正公平性。
以現有大規模的物理實驗教學,要實現整齊劃一地操作考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通過計算機網絡考試可以實現大規模實驗考核。每一次考核所能容納的人數取決于計算機中心的電腦數及服務器的運行能力。
2.課程論文評價方式在大學物理實驗考核中的應用
撰寫課程論文是對學生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種考核方法,是一種開放的考核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增長物理實驗知識,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科學觀察與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閱讀文獻課程論文的要求和內容,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獨立研究分析和解決理論或實驗問題,是對所學專業知識的運用和深化,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課程論文在課程開始時布置,課程結束后提交作為期末考核,占總成績的30%,課程論文包括考核的基本要求和評分標準。
(1)論文格式要求。符合論文基本格式,應包括題目、作者、摘要、關鍵詞、引言、正文、結論和參考文獻。對于引用的結論或觀點應該有相對應的文獻出處,做到不泛泛而談,有理有據,有說服力,字數在2000字左右,題目自擬。
(2)內容基本要求。以大學物理實驗兩學期所開設的項目相關的項目為主,對實驗內容進行加深加寬分析研究,拓展新應用,創新設計思路。或利用實驗所測原始數據,分析解釋物理變化的機理并得出結論。總結不同實驗的共性部分,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或在不同實驗中采用相同的數據處理方法,如逐差法、作圖法等,各有什么好處,還有哪些應用等都可以寫。也可以對實驗創新、項目改進、測量方法改進等提出觀點,必要時實驗中心可以提供相應的儀器、器材和經費支持學生進行實驗項目的改進。
(3)建立評分標準,從論文選題、文獻查找、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幾個方面進行評分。①論文選題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發現問題的能力。選題要符合物理實驗教學要求,要有一定的范圍和深度,不能無主題無方向,占總分的15%。②文獻的查找有利于培養學生評價文獻獲取知識的能力。文獻的引用不能簡單地復制和堆砌,占總分的15%。③課題研究是根據選題在查找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所學的理論和實驗對所提觀點進行論證和研究的過程,并得出正確的結論或結果。課題研究能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根據論文的創新性、前瞻性、應用價值進行評分,占總分的50%。④論文撰寫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論文寫作要求格式規范,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語言表達要科學準確,占總分的20%。
3.口頭報告答辯評價方式
口頭報告答辯的評價形式是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與技能,訓練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養成自主探索與思考的習慣。通過一年的大學物理實驗的課程的學習,要了解學生對物理實驗知識、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掌握的情況,以及學生實驗素質提高的情況。這些只通過一個重復性的實驗或者進行書面考核是達不到上述目的的,采用現場答辯的方法可比較全面深入地了解情況,以便實現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口頭報告答辯在完成預定的實驗項目后,學生根據抽簽確定考核項目并進行答辯準備。報告答辯包括自我陳述和教師提問兩部分,學生陳述內容包括實驗背景知識、實驗目的的提出、實驗解決的方案、物理理論和實驗原理、實驗儀器的選擇、實驗方案實施過程、數據記錄、實驗結果和結論、誤差產生的原因,陳述時間為5分鐘。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口頭報告,就要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細心觀察實驗現象,掌握操作技巧,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主動查找資料,或與老師和同學探討,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探究。教師針對學生陳述的內容,結合對該項目相關要點進行提問,時間為3分鐘。通過教師的質疑和提問,真實地了解學生的實驗水平和實驗技能。就學生比較含糊表述不清的問題進行提問或追問,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是開放性的,可以是學生對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見解或建議,也可以是實驗方法或技術的進一步應用。
口頭報告答辯的評價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意識到只有真正理解、勤于思考并認真實踐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4.結語
傳統大學物理實驗考核方式對學生的約束力比較弱,降低了學生對物理實驗的重視程度,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鍛煉和科學思維創新意識的培養,也不利于課程建設。結合物理實驗課程的特點和課程教學目的,采用多種考核方式和多種考核手段相結合的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大學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高等工科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理工科類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張顯悅,常艷杰等.對物理實驗考核方式的探索[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8(2):130-132.
一、論文寫作目的:
畢業論文是商務英語專業教學計劃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對學生2年半學期各門課程學習效果的檢查.其主要目的是:
1、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寫作能力及運用商務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檢查學生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將論文成績作為學生能否畢業的主要依據之一。
3、訓練學生搜集運用資料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增強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論文寫作要求:
1、以英文/漢語完成論文寫作。
2、字數要求不低于3000個單詞或字, 統一采用A4(210x297mm)頁面復印紙單面打印.其中上邊距2.8cm,下面距2.5cm,左邊距2.5cm,右邊距2.5cm,頁眉1.6cm頁腳1.5cm裝訂線0.5cm.字間距為標準,行間距為1.25倍行距.頁眉內統一為:用5號宋體
3、論文的內容要與本專業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相結合,要求論述者閱讀一定量的英文和中文資料,能夠對所有的資料進行合理刪減、組織和編輯,掌握論文撰寫的結構與布局。要求語言流暢,層次清晰,論點明確,論據充分。具有以下特性:
1) 科學性:觀點正確,論據充分可靠,結構合理,能反映出學生對本學科知識系統掌握的程度及其某一問題有較深理解很認識
2) 實用性:選題應該具有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應該體現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
3) 邏輯性:論證應該有力,層次應該分明,邏輯應該嚴密,結構應該完整合理
4) 技術性:應該具有收集整理運用材料的能力,語言表達應該清晰準確,格式應該規范
4、寫作時間安排:
1月14日:學生與導師見面選題和開題
1月15日-3月25日學生寫作,提交提綱,初稿,導師修改并將完成情況向系里匯報
3月31號前根據導師的修改意見完成第二稿交導師修改
4月7號前完成定稿并按照要求打印裝訂成冊.打印3份,交系里2份
4月8號-4月13號準備答辯,原則上采用英語答辯
2007年4月14號論文答辯,原則上采用英語答辯
5:論文成績評定:采用5級記分制,及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其中優秀沒,良好等次的人數分別按不高于15%,20%的比例評定.終結成績必須經指導老師學院畢業論文指導小組認定.
6:特別說明:
畢業論文寫作是嚴肅的事情.嚴禁抄襲剽竊他人論文.一經發現此次論文成績判為0分.
三、 論文選題方向:
1、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途徑,課程設置等
2、商務英語教學在新形勢下的影響和意義;
3、我國貿易的現狀及其發展方向
4、商務英文翻譯技巧;
5、江西招商引資探討及其對策
6.WTO保護期過后對我國的影響;
四、 論文設計與擬定的程序:1、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根據本指導書提供的選題范圍,從中選擇論文方向,確定題目。(注:選擇其他的題目,需與指導教師商議確定)
2、 搜尋與本人論文題目相關的資料,文獻,形成論文大綱,注意論文結構安排的合理性。
3、 論文結構:包括題目,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目錄和正文. 詳見后面附件
附件1:
外語系英語專業(高職)畢業論文選題(商英專業)
1. 《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探討》
2. 《跨文化因素對英漢翻譯的影響》
3. 《商務英語的特點及翻譯技巧》
4. 《商務英語函電在對外貿易中的作用》
5. 《單證員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6. 《商務英語函電翻譯技巧》
7. 《商務談判中英語的重要性》
8. 《淺談出口結匯風險的防范》
9. 《中國退稅制度的改革及其影響》
10. 《商標名稱的翻譯與策略》
11. 《外貿企業信用風險管理與控制》
12. 《2007年外資銀行在我國本土注冊探討》
13. 《我國利用國際貸款/國際援助現狀分析》
14. 《WTO與我國反傾銷探討》
15.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之現狀》
16. 《內陸地區對外貿易發展策略研究》
17. 《中印兩國兩國對外貿易戰略分析》
18.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19. 《淺談商務英語寫作時避免修飾語錯位的方法》
20. 《商務函電翻譯的用詞技巧》
21. 《外商直接在華投資探討》
22. 《社會文化遷移對中國式英語的影響》
23. 《我國外貿出口品牌戰略的實施與研究》
24. 《商務英語專業口語課程教學探討》
25. 《入世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26. 《應對經濟全球化,加快我國企業跨國經營》
27. 《英語寫作中常見中式英語分析》
28. 《入世商務英語寫作的研究》
29. 《制單工作在國際結算中的地位》
30. 《關稅壁壘與非關稅壁壘探討》
31. 《淺談實質利益談判法》
32. 《國際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新問題》
33. 《商務英語寫作中的錯誤與商務英語寫作教學之間的關系》
34. 《清算所在期貨市場上的地位》
35. 《跨國公司在華擴張模式透析》
36. 《漢譯英中遇到新詞語的譯法問題》
37. 英漢互譯中詞義的不對應(文化意義、風格意義、修辭意義等)
38. 我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與反傾銷
39. 如何防范信用證詐騙
40. 我國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之探討
41. "10+1"自由貿易區未來前景展望
42. 漢語中新詞匯的翻譯技巧
43. 商務英語的特征與翻譯
44. 珠江三角洲外貿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45. 南昌現利用外資縱談
46. 廣州/深圳等地區三資企業結構分析
47. 淺談廣州等地區外貿企業的困境與出路
48. 淺談廣州等地區出口產品結構的市場分布
49. 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之探討
50. 單證員跟單員等資格證書現狀思考
51. 禮儀在商務談判中的作用
52. 跨國公司的本土化經營戰略及其實施
53. 中國在亞洲區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54. 延長我國加工貿易國內價值鏈問題探析
55. 中國貿易的現狀和前景
56. 我國西部地區引進外資問題研究
57. 人民幣業務對外開放之探討
58. 淺談涉外合同英語特色
59. 海外投資與出口貿易的相互關系
60. 文化和地理因素對外商在中國直接投資的影響
61. 綠色壁壘對關稅壁壘的替代效應研究
62.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調整與我國貿易發展
63. 貿易磨檫及其解決機制研究
64. UCP600-信用證領域的新規則探討
65. 論的適用范圍及總則
66. 淺談下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
67. 我國紡織業出口競爭秩序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
68. 淺談來料加工與進料加工的利弊
69. 經紀傭金商或場內經紀人在期貨交易中的地位
70. 淺談商檢證書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
附件2 開題報告格式
商務學院
高職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題目名稱: 中國家庭企業管理創新研究
題目性質:
研究論文
學生姓名:
XXX
專
業:
工商管理
學
院:
XXXX
年
級:
04級
指導教師:
XXX
一、
選題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家族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壯大,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與此同時,我國的家族企業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如家長式的管理方法、企業基礎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后續發展無力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制約著我國家族企業的發展壯大,而且嚴重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的發展,因此,研究我國現階段家族企業如何進行管理創新,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家族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家族企業生產要素優化配置,促進家族企業持續發展已顯得尤為緊迫。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研究步驟、方法
本文從我國家族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以管理創新的理論為指導,對我國家族企業如何進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創新進行深入地研究。首先評述了國內外學者對家族企業管管理創新含義的不同看法,提出了家族企業管理創新的含義、構成要素及內在機理,認為我國家族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有效性在于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家族企業的經營目標,有利于充公調動企業員工尤其非家族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其次,分析了我國現階段家族企業管理創新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指出了我國家族企業管理模式存在諸多不足,如在管理創新過程中仍然存在家長式決策、缺乏戰略管理和基礎薄弱等諸多問題,所有這些在客觀上要求創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以促進家族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再次,要創建一種適合我國家族企業實情的管理模式,就必須全面準確地把握好我國家族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因此,本文指出了我國家族企業開展管理創新面臨著外部環境的特殊性和復雜性。
三、研究工作進度
1、教師報題(2006.11.1----11.15)
2、網上公布畢業設計題目和指導教師(2006.11.20)
3、學生選題(2006.11.20---12. 15)
4、落實任務(學生與導師見面,交電子郵箱地址)(2006.12. 1---12. 25)
5、學生上交開題報告(紙字稿)(2006.12.25----2007.1.15)
6、中期論文檢查(交電子稿) (2007.4月1日前)
7、論文上交(紙字稿附電子稿)(2007.4.15----2007.5.1)
8、07屆畢業設計答辯(評定學生成績)(2007.6月初)
9、07屆優秀論文評定(2007.6.15)
10、07屆優秀論文匯報會(2007.6下旬)
四、主要參考文獻
[1]顧文靜,溫州民營企業實行委托---制的障礙分析,經濟管理。2002.2
[2]甘德安,中國家族企業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3]苒明杰,管理創新,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版
充滿歡樂和喜悅的奮斗之路
姚期智祖籍是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1946年12月24日圣誕夜出生于上海。像很多有志的學生一樣,因為受到楊振寧、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鼓勵,當他填寫大學所學專業時,選擇了物理學。當然這并不是他出于對物理學真正地了解。后來,當他開始接觸到相對論和量子學,了解了其中的意義的時候,對物理學才有了猶如醍醐灌頂的感受。姚期智雖然是學理工科學的,但對文學的喜愛卻一直沒有放棄過,文學使他學會如何更好地與人溝通。1967年他獲得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以后,當年就進了哈佛大學,成為著名物理學家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研究生,開始了自己的物理世界探索之旅,并順利地在1972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1970年,中國同學會組織哈佛大學男生與麻省理工學院女生野餐。正是在這次野餐中,姚期智認識了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計算機的女學生儲楓。她的端莊的淑女風度,立即打動了姚期智的心。儲楓也同樣喜歡這位儒雅、帥氣而又富有幽默感的姚期智。姚期智決定與儲楓約會,第一次約會他們去了歌舞劇院看芭蕾舞劇《天鵝湖》。認識一年之后,在1971年他們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日后,姚期智驕傲地說:“‘圖靈獎’和儲楓,是我此生的最愛。”
結婚之后,儲楓建議姚期智轉行研究計算機,姚期智覺得她的建議很有道理。他在回憶中曾經說:“就能力和性格而言,我更適合搞計算機。物理看重直覺,你必須推想出問題的正確答案,求證也許不嚴格。可數學,包括計算機,最重要的是你必須用嚴密的數學推理來證明這個答案。我發現自己的論證能力在計算機領域更合適。”
1973年,26歲的姚期智做出了一生中的一個重要決定:放棄苦心鉆研多年的物理學,轉而投向方興未艾的計算機技術。他選擇了以計算機聞名的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系,再次攻讀博士學位。1975年,他獲得計算機的博士學位。姚期智和儲楓,有愛情的甜蜜,更有著共同的志趣和共同的事業,難怪有人說他們夫妻開的是學術“夫妻店”。
信息技術極大地改變著社會生活,同時它又涉及如何保密的問題。因為即使只有兩人之間的聯系,而且即使使用只有雙方通曉的暗語,也存在泄密的可能。信息的安全,是姚期智研究的重要方向,后來他在這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如果他沒有轉行而繼續留在物理學的世界里,很有可能他不會獲得如此大的成就。
在計算機領域里游刃有余,碩果累累
姚期智在學術領域里研究范圍非常寬廣,不斷向數據組織、基于復雜性的偽隨機數生成理論、密碼學、通信復雜性乃至量子通信和計算等多個尖端科研領域發起沖擊。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以前,密碼學尚屬政府研究范疇,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感到密碼學在未來商業行為中會越來越頻繁地使用。怎樣在通信上使用一種保密的方法?怎樣用計算理論解決密碼學上的問題?這成為當時誕生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姚期智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做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
事實上,他在計算機極其廣泛的領域里都做出了巨大而獨到的貢獻。他所發表的近百篇學術論文,幾乎涵蓋了計算復雜性的所有方面。現在姚期智已經成為計算機理論方面國際上公認的最拔尖的學者、世界級大師。
變化迅猛的計算機進展,其變化之迅速簡直使人目不暇接,一般人會在這樣迅猛變化的面前不知所措,慌了手腳,但姚期智卻反而對此驚喜不已。他說:“做研究的人也是不同的,每個人做事的方式也不一樣。我比較喜歡新奇的東西,有新的方向我就喜歡去看一看,試一試。”“我喜歡做這類事情,怎樣把一個東西變成一個問題,然后再去解決它。”
他還認為:集中精力攻自己喜愛的方向,才可能在那個方向上獲得經驗和直覺。這樣你在某一段時間里可能會非常專注于自己研究的領域,而沒有時間兼顧其他。姚期智認為,這沒有什么關系,研究本身就會帶你走出困境:
“年輕的時候我認為我現在做的東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別的事情都不值得做。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件好事,你認為有意義,你才會有那么大的興趣和那么大的投入。當你在你的領域研究鉆研得比較深了以后,慢慢地你的視野會比較大一點,你會知道你的研究在世界上充當一個怎樣的角色。你會覺得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只是在這個世界上做出了一點小小的貢獻。”
姚期智還有一個重要的體會是,閱讀是緩解壓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讓他感到驚喜的是,這種隨便翻一翻的閱讀方式,對他的研究視野產生了重要影響。
細節決定成敗——對待科學研究也是如此
如何對待挫折和失敗,是研究工作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處理不好,就會退縮,或者繼續蠻干,這樣的話結果就只可能是徹底失敗。姚期智的經驗是:最開始不知道做不成功是由于自己太笨,還是因為問題太難。當自己一再失敗的時候,他會問自己還會不會做出成功的事情來。過一兩年他會對自己有所了解,有所了解以后會比較容易一點……每一個人由于性格不同,選擇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會不太一樣。他的原則是在選擇課題的時候,不能選擇超過自己能力太大的課題,不能野心太大,要量力而行,但也不要選擇太容易的問題,最好選擇比自己的能力稍稍高一點的問題進行研究。當自己的能力得到培養以后,再選擇更難一點的課題進行研究。
姚期智說:剛開始他寫很多文章,看到的問題他都想去解決它。后來就比較聰明一點,選擇比較難一點的問題進行研究,寫的文章也會慢慢少一點。因為一開始要培養自己的能力的話,就要多做一些事情,等能力夠了以后,才有資格選擇比較重要的事情去做。他的這種性格有助于增強自己的自信心,挖掘自己的潛能,也容易成功。
始終在著名大學執教的姚期智,不僅堅守著自己的成功理念,而且還把這種理念直接引入到培養學生的實際教育中。了解他的同事都知道,他帶研究生的時候,常常先出些題目給學生試一試,看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他們的數學根底,看他們對自己的指導是否適應,然后采取最合適的方式培養他們。
他還認為,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有很強的獲得成就的欲望和動機是最重要的。學生必須對自己的研究有真正的興趣。他常說:“我們這個研究領域比較像數學,要有很大的興趣才能做出成就來,像做家庭作業一樣的方式是做不出成就的。”
主持“清華大學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
作為在國際一流大學長期任教的教授以及在計算機理論領域享有世界聲譽的學者,姚期智教授很快就出任清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和首席科學家,立即承擔起建設世界一流的清華大學信息科學的重任,組織籌建國家實驗室。
眾所周知,要想建立一流的實驗室,必須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大師來清華工作,并為教師和學生作學術報告。姚期智的歸來一下子就帶進了一個開始是6人、后來迅即增至10人的“講席教授組”,他們都是國際上算法和復雜性領域最出色的華人學者。
伴隨著姚期智的歸來,清華計算機學科國際交流的頻率和層次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2006年,清華計算機系有3篇論文入選理論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頂級學術會議 FOCS(Symposium on Foundation of Computing Science),不僅實現了國內學者在該會議上“零的突破”,而且入選篇數超過了美國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超一流”伯克利大學。更令人振奮的是, 當年24歲的博士生陳汐與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講席教授鄧小鐵合作,出色地解決了理論計算機科學的著名難題——“二人博弈中納什均衡點的復雜性問題”,并因此獲得2006年度FOCS最佳論文獎。
這一年,姚期智的團隊還為國內計算機學者填補了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文的空白。
姚期智的到來,不僅為清華師生提供了與國際一流學者交流的寶貴機會,更是大大提升了學術講座的水平,豐富了學院的學術氣氛。每一次只要是大師的講座,許多慕名而來的學生就會把整個講堂擠得水泄不通,而精彩的講演也讓清華學子們真正領略到了大師們的風采。
姚期智還經常告訴學生,當今的中國正迎來史無前例的最好時代,有非凡的事業等待年輕的學子去實踐。他勉勵莘莘學子珍惜優越的環境資源,投身把清華大學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偉大事業中。
2007年3月29日,清華大學在姚期智的努力下成立了“清華大學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ITCS)。
中心成立半月之后的4月16日~19日,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成功主辦了“第十屆國際公鑰密碼學會議”,來自世界15個國家的學者參會,姚期智擔任大會主席。這是國際密碼學研究領域和理論計算機研究方向的世界級盛會,首次在中國召開,又恰逢該會議的十周年慶典,可謂意義深遠。由于有姚期智的威望和信譽,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ITCS)成立以后迎來了眾多的世界著名學者來訪。僅2007年5月,國外學者的訪問日程就已經安排到了12月31日。美國兩院院士、1985年“圖靈獎”得主理查德·卡普(Richard Karp,1935—),2002年“圖靈獎”得主、著名密碼學家阿迪·薩默爾(Adi Shamir,1952—)……都先后出現在ITCS的訪問學者名單上。
姚期智回國后兩年半,不僅顯著改變了中國理論計算機領域的研究面貌和學術水平,也在廣大華人學者和學生中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講席教授滕尚華注意到,現在有很多中國留學生回到北京,參加微軟亞洲研究院理論組的招聘面試,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至于他自己,以前回國往往只呆一周左右的時間,現在有了姚期智的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他每次都會在北京呆大半個月甚至更久。他感覺到在姚期智的影響下,北京正逐漸成為理論計算機科學的中心城市之一。
講席教授組成員、香港城市大學鄧小鐵教授這樣評價姚期智的歸來:
清華請來姚先生,同時也帶回了他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從那以后,有很多知名科學家造訪清華……一些頂尖的計算機科學家說,只要姚先生在這里工作,清華將會有越來越多有天分的學生進入理論計算機科學領域,并成為這一領域有影響力的人物。
如何完善世界一流計算機學科建設的整體規劃,如何吸引并留住一批頂尖人才、一個優秀團隊,在中國共同建設一流的計算機學科,是姚期智目前最關心的問題。他始終堅信:能夠為中國的高等教育、為中國的科學發展出力,非常值得。
“天然的感情聯系”
軟件科學實驗班的每堂課都是姚期智精心設計的。每次上課,姚期智都會選擇生動典型的實例,把學生引入到最根本的理論問題中。從清華到王府井怎么走路程最短?男女生如何選擇約會對象成功率最高?教學樓里的自動售貨機如何付款最劃算?……這些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和求知欲。
有一次,姚期智在課堂上“懸賞”出題,承諾請25分鐘內解出答案者到“必勝客”吃飯。令他沒有想到和驚喜的是,90%的學生都在規定時間內得出了正確的解答。姚期智信守承諾,按人數叫來近百份外賣,獎勵了每位答對的學生。那天姚期智特別高興,甚至半開玩笑地問學生:“你們以前有沒有遇到過像我這么好的老師?”
在姚期智眼中,這一群學生是那么聰明可愛。但姚期智并沒有因為這種特別的鐘愛而放松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恰恰相反,他的課是出了名的容量大、習題多,所有作業必須以英文完成,而且要用專門的科學論文排版軟件LaTeX來寫。
除了指導本科生的畢業設計和帶博士生做研究以外,他每周還要為本科生講4小時的課。這是姚期智為自己定下的工作量。而他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時,每年只不過按照慣例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各上一學期的課。他這種不辭辛勞的精神,明顯地顯示出他對清華本科生所寄予的厚望。2006年春天著手創辦軟件科學實驗班時,姚期智明確表示:
我們的目標并不是培養普通的計算機軟件程序員,而是培養具有國際水平的一流計算機人才。
姚期智與微軟亞洲研究院沈向洋院長一起探討,為軟件科學實驗班制定培養方案,編寫教學計劃。按照這個計劃,8門高水平核心課程分別由姚期智等知名教授和來自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高級研究人員承擔,其中由姚期智親自主講的《理論計算機科學》是國內首次開設的計算機理論課程。
8門核心課程中,有4門課程由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高層研究人員講授,他們將最新的科研進展和課題引進教學。2006年秋,來自微軟的教員竟然講到了當時還未在中國上市的Vista操作系統。那時,很多講授類似課程的教師,都還無法獲得任何有關Vista的具體資料。
培養方案將大四整整一年設置為實踐教育和研究訓練時間,地點在微軟等國際知名的大IT公司,采用雙導師制,以保證教學的規范性和工程實踐的先進性。姚期智說:
我們要多為學生提供增加基礎理論知識的機會,同時也要不斷豐富他們將理論用到實際方面的經驗。唯有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和主動學習的能力,他們才能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
一、研究性教學內涵及理論基礎
(一)研究性教學的內涵 研究性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以特定的、具體的某一主題或專題為載體,指導學生在獨立的主動探究、主動實踐的研究過程中,吸收并應用知識,進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以激發創新思維為目標,以學科的基本結構為內容,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進行發現式、探索式地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索性、主動性和原創性等特征。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它更注重和強調知識形成的過程和質量,將知識得以產生的起因或研究過程展示給學生,并引導學生的發散思維,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動機,增強參與知識建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這種模式更能培養出有利于學生未來發展的創新型人才,滿足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性教學的理論基礎 探尋研究性教學的理論基礎,將有助于更理性地開展研究性教學。研究性教學的理論基礎非常豐富,建構主義教育理論、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終身學習理論、后現代教育理論等都包含了與研究性教學相契合的思想,成為高校研究性教學的理論來源。
(1)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特別強調主動建構對于學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性,教師的作用更多的是為學生自主建構創造條件,幫助他們建構,學生才是教學的中心。教學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并將這種自主學習與基于問題解決的研究性學習和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學習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該教育理論為高校研究性教學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之中、設立問題情境,師生、生生共同合作研究與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做法提供了理論基礎。
(2)人本主義教育理論。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的核心在于“以人為本”的教學,“以人為本”首先要理解人、相信人和尊重人。因此,人本主義教育理論高度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提倡學會適應變化和學會學習的思想,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高校研究性教學提倡以學生為主體, 注重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研究能力,幫助學生實現創造潛能等思想和做法正是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的精華體現。
(3)終身學習理論。終身學習理論追求“解放”、“自我實現”和“自我完善”,主張教師要運用面向終身學習的教學策略,要將學生置于他們必須進行思考的情景中,給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讓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使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并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的學習,在此過程中開發學生的思維。這些主張與研究性教學的精神相吻合,成為高校研究性教學的理論來源之一。
(4)后現代教育理論。后現代教育理論所推崇的不確定性、 差異性、多樣性、 對話、創造性等與高校研究性教學的基本精神相符。后現代教育理論認同不確定性和可能性,推崇探索,高校研究性教學也要求師生要有批判精神,不斷求索和研究;后現代教育理論尋求差異性,推崇多元化,高校研究性教學也主張在不同文化與思想中吸收營養,尊重個性和差異;后現代主義強調不同個體間的對話與交流,高校研究性教學也關注對話,強調師生、生生的平等與互動,營造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在對話、合作與交流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后現代教育理論倡導創造性,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潛在的創造能力,教學要保護并開發學生的這些創造潛能,高校研究性教學的主要目標也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并采取各種方法和手段培養和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因此,后現代教育理論是高校研究性教學的理論來源之一。
二、國內外研究性教學綜述
(一)國外研究性教學綜述 “研究性教學”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的美國,20世紀90年代后期已成為大學一種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手段,其中尤以“基于問題的學習”和“基于項目的學習”兩種模式最為普遍;法國于1996年開始在大學預備班開設“適度發揮學生創造力”課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該課程成為全體學生的必修課,一般由2-3人組成一個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學科現有的成果進行批判性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強調批判精神和創新精神,鼓勵學生介入學科前沿問題,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性學習在日本被稱為結合性學習,并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盛行,主要以綜合活動課程的形式來開展研究性學習;而作為德國教改新熱點“自由學習”重要內容之一的“課題學習”,其以課題為核心,打破學科界限,綜合各科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的形式也透出研究性教學的影子。
(二)國內研究性教學綜述 發達國家研究性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為我國開展研究性教學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20世紀90年代以來,研究性教學已成為我國高校課改的亮點之一。國內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大學教學名師(李元杰,2001;王金發,2004等),較早的從課程層面對“研究性教學”的實踐與理論進行總結。這些研究性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受到了眾多大學的推崇與積極響應,研究性教學開始在學校層面得到推廣。如清華大學的“學生研究訓練”(SRT)、新生研討課,華中科技大學的“基于導師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及浙江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等, 都是把相關課題研究的內容融入到學生的實驗和實踐教學環節中,在科研和教學相統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研究與創新能力。2005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2007年,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中再次提出:“以倡導啟發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為核心, 探索教學理念、 培養模式和管理機制的全方位創新。”可見, 深化教學改革, 實施研究性教學, 推動研究性學習, 培養和鍛煉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國家層面推動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然而,研究性教學近年來在我國高校取得較大進展的同時,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局限:首先,研究性教學并未得到高校普遍的重視,缺乏規范的制度指導,也尚未形成能夠有效指導實踐的理論體系,在教學實踐中仍存在著教學評價不科學、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等現象和問題;其次,對研究性教學過多地強調和關注教師的教學改革,而忽視學生的學習改革與之相匹配,使得在教學實踐中由教師單方面進行的“教改”,常常由于缺少學生的積極參與和配合而難以深入下去;第三,對研究性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大多集中于理工課程,缺少對人文社科領域課程的關注和運用。而人文社科領域同樣呼喚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由此,對其中部分課程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人文社科領域下一步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三、研究性教學模式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一)會計教學引入研究性教學的意義 會計學科是一門系統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基于會計工作強調記賬方法以及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規性特點,傳統的會計教學大多局限在教師對準則條例、規章制度機械式的講解上,這種教學模式既無法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益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久而久之令學生不堪重負,把會計誤認為是極其瑣碎、極其教條、必須通過大量記憶、長期堅持才能掌握的科學。實際上,會計準則條例的起草、修正其背后都有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作為支撐和依據,只要明晰了這些基本理論,明確了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具體的準則條例無非就是這樣基本理論在現實中的應用而已。而且既然這些準則的應用背后所依據的理論是相通的,那么對這些準則的理解與學習也必然具有相通性,并不需死學硬記。然而,當前許多會計教師或出于自身對會計理解的局限,或出于教法、表達的障礙,往往并不善于將每一準則、制度背后的機理、所依據的理論、要解決的現實問題通過課堂與學生共同“研究”的方式讓學生領悟,而只是枯燥地解釋理論,讓學生機械地記憶準則條例,并通過例題、習題讓學生學習其應用。結果往往是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對會計“死學”。
隨著社會經濟現象的日趨復雜,許多新的財務問題不斷涌現,會計準則也在不斷經歷著變化和修正,在這種情況下,衡量會計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實務操作能力已不再是唯一重要的評判指標,學生未來從事會計工作的職業判斷能力、適應商業環境的應變能力和對新知識的研究性學習能力都已成為重要的評價標準。正如美國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第1號公報《會計教育的目標》所指出的“學校會計教學的目的不在于訓練學生在畢業時即成為一個專業人員,而在于培養他們未來成為一名專業人員應有的素質”。這為會計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挑戰,客觀上要求高校在組織會計教學時,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貫徹素質教育原則,注重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因此,探討研究性教學模式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為當前會計教學改革的重要議題。
(二)會計教學中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構建 構建會計課程的研究性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創設問題情境。思考、研究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所謂問題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但又是學生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即一種適度的疑難情境。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尋找出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習材料,創設出特定的問題情境,向學生提出所要研究的領域,引導學生共同發現并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如在講解固定資產折舊時,折舊的計算本身對學生來說很容易掌握,但止步于計算本身卻不是一堂好的教學。由于折舊對企業利潤和資產價格都有很重要的影響,引領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探究是重要的。因此,教師在講述完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后可以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討論:不同折舊方法是如何影響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從整個折舊期來看,不同折舊方法對凈利潤和納稅總額有影響嗎?加速折舊法可以實現何種財務利益?提出問題后,教師可采用啟發、誘導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問題情境中,引導他們主動探究,獨立思索, 從而自主地掌握理論知識,并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啟發思維。研究性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的,靈活選用那些能夠啟發學生思維,營造“創新”氛圍和“實踐”氛圍的教學方法,如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主動式教學法等,以更加靈活、開放的課堂組織方式來組織教學。如在講授固定資產折舊對企業財務的影響時,在創設問題情境后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布置典型案例,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合作研討,自主得出問題的結論。此外,教師應隨時將最新的理論和實務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可以多介紹幾種流派思想,啟發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引導他們去自主查閱文獻資料,自主分析,自主發表見解,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和點評。形式上可以是個人獨立探究,也可以是小組合作式學習,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大家分工協作,集體研究論證,并將研究觀點在課堂上碰撞交流,深化、內化知識的同時使個人的思維創新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得到鍛煉和提升。
(3)形成結論。會計準則、制度背后的形成機理,所依據的理論經常具有互通性,教師適時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延伸,以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由此,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問題情境中,對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深入探究后,教師還需幫助學生總結提煉知識,并綜合運用類比、聯想、分析、歸納等方法,將所研究的問題進一步延展,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如對固定資產折舊可總結一下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所遵循的謹慎性原則,引導學生對于學過的其他謹慎性原則的例子如應收賬款提取壞賬準備、存貨提取減值準備等進行反思。再如講到或有事項時(包括后續的借款費用、所得稅等),教師一方面可以對復雜的知識點以流程圖的形式做出歸納總結,使學生對各知識點的掌握更具條理性和層次性,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或有事項繼續深化學生對謹慎性原則的認識和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針對這兩處內容布置作業,讓學生提交關于“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對納稅籌劃的影響”、“謹慎性原則在會計中的應用”等研究論文,讓學生通過文獻研究進一步歸納整理思路,深化對問題的認識,同時提高信息檢索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為年度論文或畢業論文的寫作打下基礎。
(4)反思與評價。在研究性教學過程的結尾,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重點是自己及他人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反思的意義一方面在于可使學生在反思過程中進一步消化和鞏固新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梳理自己及他人在研究過程中的學習策略和思維方法。另外,為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教師還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出評價,并且注意改進研究性教學的教學評價觀,由傳統的以分數論高低變為多元價值取向,在評價過程中注重考核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重視過程、方法而非結果。對應考試內容要減少死記硬背的題目(如名詞解釋、簡答等),增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處理問題能力的試題。同時,學生的課堂表現、論文撰寫的能力也都應被納入到綜合成績的考核中。
四、研究性教學實踐的反思
(一)注重研究性的“教”與研究性的“學”有機融合 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雙邊互動過程,開展研究性教學既對教師的“教”提出新的要求,也客觀上對學生的“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師一方面要不斷加強對教學內容的科研求索,引導學生對知識背后的形成機理進行深入探究,另一方面關注教學方法的改革,研究如何以更有效的組織形式呈現知識。與之相配合,為保證研究性教學的效果,學生方面也要加強信息檢索能力、演繹推理、分析、歸納、綜合等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以達到師生相互促進,教學相長的“雙贏”效果。
(二)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傳統教學大多采用教師一講到底的傳授式教學模式,開展研究性教學要求教師摒棄這種“一言堂”的僵化做法,變傳授式的教學為師生互動式的研究性教學,讓學生成為探究知識的主體。同時,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由習慣被動接受、依賴教師提供現成答案及定論的學習模式變為主動探究的學習模式。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好“學生學習的引領者、促進者、指導者和組織者”,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索、自主參與研究,逐步培養自我判斷、自我探究、自主選擇信息的能力。
(三)建設開放式的教學課堂 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與補充是開展研究性教學的基本要求。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的理論和研究成果不斷涌現。而教材對這些最新理論和成果的反映往往具有滯后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地把理論與實務的最新發展以及自身的研究成果引入課堂,與學生共同探究。這就要求教師本身必須善于學習,更多地接觸前沿性課題,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持續的自我學習和研究中以自身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去感染和引領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四)注重多種教學方法之間的融合 在實施研究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正確處理與其他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現有的教學實踐使得對某種教學方法鐘情的教師往往會排斥其他的教學方法,而實際上,各種教學方法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任何單一的教學方法都解決不了復雜的教學問題。以會計教學為例,對會計學科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術的掌握是會計學科研究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的,靈活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對固定資產折舊而言,折舊的計算適合傳統的講授法,固定資產折舊對企業財務的影響就可以選用研究性教學法,而在實施研究性教學的過程中又可以同案例教學法有機融合。因此,那種將研究性教學貫穿會計學科教育始終的做法,同樣是違背教育科學規律的。
(五)重視課外研究性教學活動的開展 一般來說,研究性教學可以分為基于問題的研究性教學和基于項目的研究性教學兩種模式。以上討論的都是基于問題的研究性課堂教學模式,實際上,基于項目的研究性教學模式對大學生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至關重要。基于項目的研究性教學可通過課外課題活動和第二課堂活動展開。(1)課外課題活動。課外課題研究活動是連接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的紐帶,旨在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及科研水平。教師可結合學科的理論發展及自身的研究領域,針對學生的不同專業方向和特長,設計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研究性選題,提供相關選題的參考書目和資料。學生在檢索、查閱相關參考書目和材料的基礎上制定課題研究方案,開展課題的研究活動,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小組討論,形成研究報告(論文)上交。研究報告(論文)可視作學生平時成績的一部分納入綜合考核成績。(2)第二課堂活動。研究性教學還可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活動,開展以學術科技創新為主題的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綜合運用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成果。為此,應加大挑戰杯、創業設計大賽等競賽活動和各種課外活動的組織工作,通過這些競賽活動和課外活動,以賽代練,培養學生的學習研究興趣和創新能力。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廳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重點課題“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程結構體系整體優化的改革與實踐”(吉教高字[2012]45號)、“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教師實踐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校企合作視角”(項目編號:GH12257)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夏錦文、程曉樵:《研究性教學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要求》,《中國大學教學》2009年第12期。
[2]姚利民等:《大學研究性教學理論基礎研究》,《大學教育科學》2008年第4期。
[3]甄國紅、王娟、張天蔚:《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四證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中國大學教學》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