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5 03:11:4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八下知識點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很榮幸有這次機會跟大家交流教學問題,經驗談不上,只是跟各位匯報一下我的點滴體會和做法,不當之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這學期開學來,我們先上的八下內容,這周基本能結束新課,我們計劃從下周開始復習,咱們生物課都面臨時間緊、內容多的問題,所以要提高復習效果需要我們教師費一番功夫。
一、我們要針對學生實際,有的放矢地組織復習。
從歷年來試卷看:學生在生物知識的掌握方面,主要存在不牢、不活、不準、不全等問題。不牢是記不住生物概念;不活是不會靈活運用知識;不準、不全是答題不準確、不完整。所以會考復習必須對癥下藥、狠抓“講”、“練”、“補”三個環節。下面我就體內物質的運輸這一章為例跟大家匯報一下 ,第一步,“講”,教師還得講清楚每個章節的知識網絡,使學生了解這一主題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如:學體內物質的運輸,把循環系統的組成,各部分的功能,及循環的途徑,血液在各器官處的變化等,以網絡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可以十凌亂的知識點系統化。第二步“練”,通過綜合性的練習訓練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因為會考不會像我們平時這樣考的很細,會考題目有限,重點內容重點考察,所以重點知識我們得多練。如:體內物質的運輸這章,我們可以讓學生做幾個跟生活聯系密切的題,如人體的某個部位受傷了,如果口服藥物,藥物經過哪些途徑可以到達傷口處?或者問藥物幾次經過心臟?如果靜脈注射藥物藥物經過什么途徑到達傷口處?或幾次經過心臟?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理解循環的途徑又可考察學生對心臟結構了解,那個腔跟那條血管相連等。第三步“補”, 對學生的練習要及時進行分析、講解,對暴露出來的問題要及時補課。補是提高復習質量必不可少的步驟,這個環節我們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情況,適當的歸納補充,如:體內物質的運輸這章,學生對動脈血靜脈血這里迷糊,我們可以簡單的總結歸納,心臟的“左動右靜”,心臟的左半部分流動脈血右半部分流靜脈血,“體中動變靜,肺中凈變動”,體循環中動脈血變成靜脈血,肺循環中靜脈血變成動脈血,“體一致、肺相反”,這里說的是體循環中血管和里面流的血液的名稱一致,動脈中流動脈血,肺循環中相反,動脈中劉靜脈血。這樣幾句話就可把本節的知識記住了。
二 、針對我們復習的時間緊,我們復習時還得考慮知識的取舍,不可能每個章節都復習的很細,這樣我們就可以有側重點的復習,
1) 認真學習課標,把握考試方向會考的命題是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依據的。因此,我重視學習研究《課標》,明確考試不僅重視考查生物學基礎知識、實驗技能、探究能力情況,而且重視考查學生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的理解,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創新精神、環保意識、科學態度和良好習慣。通過學習,明確復習的方向,把握重點,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落實到位,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學總復習的教學質量。
2)、以章節復習為主,專題復習為輔
高考生物的復習,往往要分為幾輪,而中考生物的復習,由于考試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時間有限,基本上只能進行一輪的復習。考慮到學生對生物的重視程度不夠,平時花在生物學習上的時間較少,有不少知識已經遺忘了,因此,我主要以章節復習為主。在復習的過程中,注意抓住主干知識,詳細講解,突出重點,攻破難點,對于各章節里的實驗,也是做深入的分析,使學生掌握實驗的基本原理和步驟,在此基礎上,注意把相關的知識聯系和比較,從點到線到面,盡可能形成知識的網絡,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夯實基礎。最后階段,即考試前一周時間,讓學生再次重溫書上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規律,防止復習了前面忘后面,復習了后面又忘前面,對掌握差的部分進行查漏補缺,還要讓學生看做過的練習題和試卷,側重看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一些重要的、難度大的部分,單列進行專題復習。如對照實驗,是一個難點,學生不容易掌握變量的控制,很難分清實驗組和對照組,針對這種情況,我除了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中有關內容,理解其概念,還把課本中所有的對照實驗都找出來,列在一起進行分析對比,并精選一些典型的習題練習和講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3)、勤于制作課件,利用多媒體輔助復習
在復習階段,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很多優點,能更好地將課程內容濃縮,系統化,條理化,并配以圖片、文字、聲音、動畫等,既生動形象,大大節省板書時間,又可安排一定數量的題目讓學生練習,講練結合,大大地提高了復習的效果。特別是遇到一些抽象的內容,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順利快速地理解這部分內容呢?多媒體能輔助完成任務。如在復習“免疫”這部分知識時,可制作動畫進行多媒體教學。學生可清晰地觀察到三道防線的作用和免疫的功能,有效地完成該部分知識的復習。
4)、重視書本上的插圖,指導讀圖作答
從去年的中考生物試題來看,看圖作答題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這些圖像直接或間接來自于課本,這就提醒我們在復習時應重視課本插圖的復習。在現行的初中生物新課程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圖。這些插圖概括性強、生動直觀,是對課本內容的高度濃縮,其作用是語言、文字無法代替的。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我們重視對圖像的復習,指導學生讀文對圖、看圖釋文、文圖活用、讀圖解題,使圖文結合,提高學生對圖像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
三、做好學生的指導工作
教師分析往年的中考題會考題,總結以往學生出現的問題給我們的學生打好預防針,相當于對學生的考試技能培訓吧。我簡單的分析了一下,僅供老師們參考。中考、會考生物試題分三個類型:一是選擇題;二是材料分析題或視圖題;三是實驗題。
1)做選擇題時要仔細審題,看清是讓選錯誤的還是選正確的選項,是讓選符合題意的還是選不符合題意的選項,以免看第一個選項就會出現你認為的答案(實際上是錯誤的)。再就是要弄清楚考題的意圖,以免出現模棱兩可的選項或多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要再重新仔細的審題,一般這種大型考試中不會出現出題錯誤,所以我們要仔細認真的閱讀題目理解題目要求和出題人的意圖。
2)做視圖題時要根據題意觀察圖形,了解圖形是與那些知識點有關的,回顧這些知識點,心中有數之后認真閱讀每個小題,分析了解圖形中與做題有關的每個結構,每個字母代表的意思,然后找出突破口,從自己最有把握的點向周圍推理,一步步來解決問題。
3)是材料分析題,這種題一般都不會太難,好多小題都可以從材料中直接找到答案,在做材料分析題之前,最好先看一遍下面考察的題目,然后帶著問題再讀材料,遇到有用的信息用筆標出來,最后作答,看材料時越短的越要仔細要有耐心,以免漏掉有用的信息。長篇大論的材料要快速閱讀,標出有用的信息,不能因為閱讀無用的資料而浪費太多的時間。
4)是試驗題,教材中出現的實驗題知識點是有限的。常見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測定無機鹽的作用,食物的消化吸收這里考察唾液淀粉酶的作用等。這類題要看清實驗的目的,因為所有題目都是圍繞實驗出的,還要看清裝置,知道實驗的設計,找出實驗的變量,然后根據所學知識預測實驗結果。在答題時要把答案寫清楚寫完整,不能懶省事寥寥幾個字就完了。這樣即使做的有理也不會得高分的。建議同學們多看看課本上的這些實驗。理解透其中的原為,才能答出簡潔明了的答案。
5)第二卷上,凡是專業名詞都不能出現錯別字、簡化詞等。所以有些比較難寫的子要多練,以免不必要的丟分,如果因為寫錯字丟分那可太遺憾了。讓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搭配時間,以免會的題做不完導致成績不理想。
以上是我教學中的一點體會和做法,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不當之處請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