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1 07:01: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七年級數學考試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親和力;快樂學習;閃光點
新一輪的課堂教學改革在全國范圍內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全國各地的改革名校也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我們學校也在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我們曾多次到山東杜郎口中學、江西寧達中學等改革名校學習考察,尋找正確的改革方法。我們在改革的道路上也走了兩年多的時間,老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也得到轉變革新,學生學習方式也有了較大的轉變,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進一步的培養,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但是,看看學校每次考試后的學生及格率和優秀率真是慘不忍睹,看看許多學生在課上百無聊賴,無所事事,我清楚的認識到,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特別是數學課堂的教學改革還有一段非常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去思考探索創新總結的東西還有很多。
下面我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和認識:
1.數學老師的地位至關重要
新課改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錯,但是教師的重要地位絲毫不能減弱,反而要進一步提高,這要求我們教師要徹底改變原來“教書匠”的形象,全面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深入地理解研究數學教材及數學教學大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正如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朱熹所說:“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繼而精思,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心;然后有所得而。”
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數學教師也要同其他學科的老師一樣,不能僅僅注重知識的傳授指導,也要加強與學生情感之間的交流、要與學生進行心靈的碰撞、智慧與智慧之間的交流。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師只有不斷的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完善自我,要像關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愛每一位學生,要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不能急于求成,幫助他們在跌倒再爬起中不斷成長、成熟。同時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師應該放下“長者”的身份走到學生中去,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探討,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建立濃厚的牢不可破的師生情誼,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由衷的發自內心深處的喜歡并欽佩你這位數學“大朋友”。相信在每一位同行的身上或身邊都經歷或出現過因 “愛屋及烏”而引發學習興趣并取得優秀成績的事例,相反,由于不喜歡任課老師而放棄這一學科的學生又何止千、萬。
2.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快樂是我們每個人所追尋的,在常人的思維中:學習是一門苦差事,尤其像數學這樣的基礎學科。在每年的中、高考數學考試結束后,學生們的哭泣哽咽,家長的一聲聲長嘆,成為每一位數學教師揮之不去的陰影,也成為很多數學老師堅持課堂教學改革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和同事也一直在探索總結學習數學的有效方法:“快樂學習法”。我所說的“快樂學習法”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探索創新成功的快樂,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形成良性循環,提高學習成績。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呢?這就是我們課改的中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以往的數學課堂是數學老師的課堂,教師講解學生被動的接受,所以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提不起學習興趣。課改后的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在課堂中真正體會到思考、討論、探索、創新成功的快樂。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通過展示,一些學生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從而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另外,在這個平臺上每個學生都得到自主學習的機會,自由質疑的權利,在這樣的環境中,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成為學習的主人,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在我們的課堂上,許多教師為了所謂的“學生興趣”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而我認為新課改后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的信任學生,給學生展示的舞臺,學生能看懂理解的應該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去體會學習的快樂。比如,我在講七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4.3線段的比較時,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135—136頁,思考,總結線段的比較方法,許多學生自己總結的就非常好,更為可貴的是兩位學生用身邊的事例來進一步解釋線段的性質: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一位同學說:“我們學校的圓形花園從中間修一條小路,可以說明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另一位喜歡足球的學生說:“足球賽場上的裁判行走路線通常是線段也可以說明明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通過自己的思考總結展示,這樣得到的知識比任何老師講授的都要深刻,并且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作為教師,我們要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全體學生都能在不斷的成功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以前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經常能體會到學習快樂,而數學基礎差、底子薄同學很難有這樣的體會。新課改后的數學教師就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恰如其分的幫助:對優秀生要強調解題技巧思路的點撥,知識面的擴大;對中等生強調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應用;對后進生強調課本概念的理解,基礎題的解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有挑戰的機會,都能經歷磨練,進而體會到克服困難后的發自心底的喜悅和快樂。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作業布置、隨堂檢測時都注意不同層次學生知識需求,關注每一位學生。教學設計中比較基礎的題目,讓中等或偏下的學生回答,樹立學習信心;靈活性強題目找優秀生回答,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在布置作業和隨堂檢測時,常常會布置4題,兩道基礎題,一道中等題,一道提高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可以全做,也可以有選擇地做。但老師一定要注意到:不能把學生分類,哪些學生做基礎題,哪些學生做提高題。這樣會打擊一部分有潛力的學生的積極性。當我們的學生真正感覺到自己是解決問題的主人時,那種學習的快樂,成功的感覺是可以想象的,相信我們每一位老師自己都有切身體會,我們為什么不讓我們的學生體會這種快樂呢!
另外,我在每一單元上完之后,不用現成的測試卷,而是要求每個小組自己命題,并評出最好的試卷印刷,進行統一考試,這樣,每一位參與出題的學生在出題的過程中,加深對題目的了解,為獲得更好的成績,小組內部會進一步討論,不自覺的解決了一些問題,提高了成績。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又提高了學習效率,更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學習快樂,這樣的好事,作為數學教師的你“何樂而不為”!
3.要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機制,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人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成年人都有這種心理,更何況那些心理生理尚未成熟的學生呢?我們常說:好孩子是被夸出來的。我們應該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成功和被尊重的感覺,從而增加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在課堂上,數學老師不僅要把知識帶進課堂,更要把對學生的關愛帶進課堂,最大程度的挖掘學生的潛力,帶著放大鏡尋找學生的閃光點。當我們的學生發現有價值的問題時;當我們的學生為別人答疑解惑時;當我們的學生條理清晰答題時;我們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詞,也許就因為你的一句話,一個鼓勵動作,一個贊賞的擁抱會改變一個學生一生的軌跡。
新的課堂教學改革給我們數學教師帶來了許多機遇與挑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快樂中學習數學,對我們來說還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將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摸索、總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