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6 17:19: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小升初暑假學習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初一學生制定暑期學習計劃考慮哪些因素?(初一暑假計劃怎么寫?)
1、計劃要盡量全面 學習計劃是指學習的具體安排。要想真正完成好學習計劃,在考慮計劃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做出全面的安排。應包括社會工作時間、為集體服務時間、鍛煉時間、睡眠時間及娛樂活動時間等。這樣,在學習時間內才可能精力充沛地學習。
2、安排好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時間 學習時間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常規學習時間,主要用來完成當天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消化當天所學的知識。二是自由學習時間,是指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后所剩下的時間。這部分時間一般可以用來補課或提高深造。學習較差的同學,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應經歷常規學習時間逐漸減少,自由時間逐漸增加的過程。凡是體會到因為抓住了自由學習時間而給學習的全局帶來好處的同學,就會努力去提高常規學習時間內的學習效率,以便增加自由學習時間,使學習的主動權越來越大。
3、長計劃和短安排 長計劃和短安排是指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應有個大致計劃。由于實際的學習生活往往無法預測,所以,長計劃不可能太具體,不可能把每天干什么都列出來。但是,在學習上計劃要解決哪些問題,心中應當有數。應把一個在短期內無法完成的學習任務分到每周、每天去。這樣,在每天學習時,就會明白今天的學習在學習全局中的地位。有了具體的短安排計劃,長計劃中的任務可以逐步得到實現;有了長計劃,就可以在完成具體學習任務時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4、 從實際出發來制訂計劃 在訂計劃的時候,不要脫離了學習的實際情況。主要指以下幾方面: 1. 自己知識和能力 2.每個階段的學習時間 3.學習上的缺欠和漏洞 4.老師教學的實際進度 從實際出發還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抓住重點。
5、 計劃要留有余地 計劃終歸不是現實,而只是一種可能性。要想把計劃完成現實,還要經過一段很長的努力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思想會發生變化,學習的各種條件也會發生變化,計劃訂得再實際,也不免出現估計不到的情況。所以,為了保證計劃的實現,訂計劃時就不要太滿、太死、太緊,要留出機動時間。
6、 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早晨和晚上,或者說一天學習的開頭和結尾部分的時間,可以安排著重看記憶的科目,如外語等;當心情比較愉快,注意力比較集中,時間又比較長,這時候可安排比較枯燥,或自己又不太喜歡的科目;零星的時間,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時間,可以安排做習題或去學習自己最感興趣的學科。除此以外,還要注意學習時間和體育活動要交替安排,文科和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學習內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學習,等等。這樣安排,在同樣多的時間內,由于安排了合適的內容,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7、 注重效果,不斷調整 在計劃執行到一個階段之后,就應當檢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效果不好,應找到原因,及時調整。
主要檢查以下這些內容: 計劃提出的學習任務是否已經完成?自己是否基本按計劃實施?學習效果如何?沒有完成計劃的原因?
通過檢查,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改變計劃中的不合理部分。
二、初一暑期學習計劃表 ?(初一學生暑期具體安排表)
8:00-9:30背古詩及看古文
9:30-11:30預習數學
11:30-14:00吃飯、休息(可看電視,玩電腦)
14:00-15:30詞典看字、看書
15:30-17:30看一些課外書和英文電影,或和同學戶外活動
18:00-19:30 看新聞聯播,吃晚飯
20:00-21:30 背英語單詞和英語課文
21:30-22:00 寫作文、日記、反思等(可適當調整)
22:30 上會兒網,睡覺
三、初一學生暑假計劃具體科目安排:
數學
1.看數學書 ,盡量把基礎的知識懂透。暑假時間比較多,自主學習的時間久較多,所以藥好好把握。把平時沒學懂的學懂。為下學期的學習做下鋪墊
2.學數學,不做題是不行的,數學講究見多識廣,有些別個見都沒見過的題,你做過的,就很容易。
3.數學,假期補課可以適當安排,畢竟初一,不用太緊張,補課要有針對性,對自己不懂,或不是很懂的東西才補。
4.適當的預習也是有必要的,初二的重點應該是一次函數和四邊形,可對較基礎的東西進行預習。
當然,能力不同,要求不同
語文
語文學起來應該比較輕松,主要是背誦下期的一些古文,這個很重要,為開學的學習打下號基礎
英語
記單詞 盡量不前250個單詞記下來 還可以買跟教材配套的磁帶進行跟讀 ,很有用。復習就是記學過的單詞,盡量都會寫。還有就是背課文,增強語感。很重要
以下是王瑛自述的教子故事。
讓兒子從小獨立
我結婚的第二年,兒子趙越出生。兒子的到來,給家里增添了很多歡樂。我和丈夫都是理工科畢業,對孩子的教育比較理性,我們看到目前的城市家庭大都是一個孩子,很多父母像母雞一樣護著孩子,但我們不欣賞這種教育態度,我們希望兒子能早日學會獨立,將來像老鷹一樣在藍天上自由翱翔。
教育上有了共識之后,我和丈夫只要一有出差機會,就帶兒子一塊兒去,爬山看海,參觀天文臺、軍事、自然、海洋等博物館。孩子是好奇的,尤其是幼兒時期的孩子最需要大量具體、形象的信息刺激來促進大腦的發育。
除了帶兒子旅游,我還經常帶孩子去菜場買菜。兒子3歲那年,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兒子不見了,焦急地四處尋找,結果同院的一個小孩說“他買菜去了”。我一聽更著急了,從家到菜市場要過兩個路口,車多人雜,萬一被車撞了或是被人拐跑,后果不堪設想。丈夫立即順著平時走的路線前往菜場,剛到菜場門口,就看到兒子提著籃子跟一男子說話,丈夫趕緊把孩子抱在懷里,問有啥事沒有,兒子自若地回答:“沒事,叔叔問什么,我說買菜。”盡管有驚無險,但想想還是后怕,幸虧孩子見了不少世面,面對陌生人比較鎮定,如果孩子沒見過什么世面,沒有熟人在身邊時十有八九會哭,這一哭,說不定就有人把孩子抱走了。
兒子6歲上學,有了寒暑假。過第一個暑假的時候,他已經7歲了,他想去安陽的姥姥家。我和丈夫都因工作忙走不開,便給兒子買了一張車票,讓他自己坐火車去安陽,到安陽后有人接站。上車前,我給兒子交代了注意事項:不要和陌生人講話,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要隨意離開座位,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列車員阿姨或者叔叔。火車沿途停車十幾次,4個多小時后兒子安全到達安陽。孩子的姥姥得知7歲的外孫是獨自坐火車來的,當即打電話給我,指責我“太不負責任了,太大膽了”。不過,以后每年的寒暑假,兒子都是自己去姥姥家。
我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他上學后就沒大人接送,9歲單獨買菜做飯,12歲自己照顧自己一個多月(當時,我去外地照顧他病危的姥爺)。我相信:兒子獨立處理的事情越多,越能夠適應復雜的環境,同時自理能力和自信心也會越強。
讓兒子分擔家庭的困難
兒子9歲那年,丈夫突然被查出癌癥,我到處求醫問藥,天天累得筋疲力盡。為了不讓孩子有心理負擔,所有的困難我都自己扛。丈夫去世時,兒子才10歲。我覺得他小小年紀沒了父親,便對他有些溺愛。可我越是遷就他,他的脾氣越大。加上他又走進了青春期,性格變化很大:敏感、孤僻、不愛說話,尤其不愿意別人知道他沒了父親,經常獨來獨往。
喪夫之痛,兒子巨變,我倍感委屈,去學校找兒子的班主任,本希望班主任能幫助自己開導孩子,誰知班主任說:“趙越的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有時自習課都不上。你查查怎么回事吧。”查的結果是,該上自習課的兒子出現在游戲廳里。
看到在游戲廳瘋狂打游戲的兒子,我沒有馬上指責他,而是想了很多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丈夫生病的那段時間,我身心疲憊,對兒子缺少關心和交流,忽略了他的內心需求。兒子也是家中的一員,我卻未能讓他知道媽媽的不容易和艱難。
當晚,我和孩子長談了一次,把丈夫生病后自己的艱難和困境全都告訴了他,我說:“孩子,你爸爸走了,你現在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漢,也是媽媽的主心骨,你能幫助媽媽渡過這個難關,對吧?”
之后,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我都找孩子商量,尊重他的意見,讓他體會到我對他的信任、尊重和需要。
此后,我還有意讓兒子多做家務,并不時地給予表揚鼓勵,同時從他的優勢入手,培養他的興趣愛好。我常常和兒子聊天,和他分享我的所見所聞和一些感想,并邀他參加我的朋友和單位組織的活動。不久,兒子又變開朗了,他不打游戲了,學習上去了,在家里,只要一有時間就主動幫我做飯洗衣,只要他能干的事,就不讓我多跑一步。在外人眼里,我們是和諧的母子,其實在家里,我們更是無話不說的諍友。
此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家里有了大的變故,很多家長往往隱瞞孩子,認為再苦也要保護孩子,這其實是一個誤區。不告訴孩子實情,不利于培養其責任感,他就不可能分擔家長所承受的痛苦,這就等于把孩子拒于家庭之外。孩子只有知道并體會到父母的不易,才會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才會知道感恩和付出,并提升責任感。
自己的事情自己辦
兒子上小學成績很好,小升初的時候,順利地進入省重點中學――鄭州市外國語中學。初中升高中的時候,實力不俗的他本應順理成章地升入本校高中部,可沒想到敗走麥城。中招考試,他的語文成績全年級第一,數學、英語都90多分,理化成績只扣了3分,唯獨政治考試拖了后腿,差了幾分,志愿落空。
得知這個結果,兒子很沮喪。但我沒有埋怨他,我說:無論什么樣的失敗,只要你跌倒后爬起來,跌倒就是一種有益的經驗。我征求兒子的意見:如果還想按志愿上學,就交2萬元的擇校費。家里為他存有教育基金,早花晚不花。并讓他自己選擇上什么學校。經過分析,他決定上一所市重點中學,因為這所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離家也近。雖然他的分數高出該校的錄取分十多分,但因志愿未報該校,校方要求交一萬元的擇校費。
和校方聯系后,我借故說自己沒時間,讓他去找校長。我想讓他體驗一下求人辦事的滋味,也想通過此事,讓他知道人要為自己的失誤負責。
那天,他早早來到分管此事的副校長辦公室,可沒勇氣進去,又不敢回家,一直等到中午副校長將最后一個客人送走,問他站在門口干啥,他才鼓起勇氣說明來意。副校長一聽,饒有興趣地問:“這事都是家長帶著孩子來,你怎么自己來?”兒子說:“我媽媽工作忙走不開,我爸爸去世了。”然后,拿出自己的成績單給副校長看。副校長看了以后,表示可以接收他,并把擇校費降低到了6000元。這個結果讓兒子信心倍增,他居然又追上校長,講了家庭的實際困難,希望不交擇校費來校讀書。結果,副校長只說了一句話:“既然你知道母親不容易,為何不努力考好些?”他無言以對。
回到家,兒子背對著我坐著一聲不吭。幾分鐘后,他才說:“我不怪別人看不起我,是我沒有考好。媽,對不起。”看兒子受了委屈,我很心疼:“兒子,你知道媽媽有多心疼你嗎?我是不想讓你受一點委屈,可總有一天,你要獨自面對世界,面對風雨。要記住,無論何時何地,不要依賴任何人,包括自己的母親。”
這件事后,兒子說:“我就挑一個不要擇校費的高中上好了,我相信我一樣能學好。”他當真選了一個不要擇校費的縣級重點高中――滎陽一中。
到滎陽上高中,物質條件自然沒有鄭州好。但兒子不以為意,在一個新環境中,他全心投入學習,考試成績在班里次次都名列前茅。
上到高二時,我得知北京工業大學中加工商學院在鄭州招生,便鼓勵兒子報名。當時,北京工業大學中加工商學院與加拿大公立大學合作舉辦“2+2”留學本科項目。“2+2”留學又稱“國際合作雙校園項目”,學習分兩個階段:學生先在國內進行兩年英語強化并學習部分專業課,然后赴國外學習兩年專業課并獲得相應的國外大學學士學位,畢業生可在國外續讀碩士學位。
兒子看了介紹后很動心。就這樣,我給他提供消息,他自己負責操作。他自己回到鄭州參加考試,并順利考取。在國內讀到大二,他和我商量,留學加拿大的簽證自己來辦,這樣可以節約不少錢。我對兒子說,如果你想辦,就全力以赴,爭取一次成功。每一項手續、單據、證明、翻譯,都要心細。辦理出國簽證的材料,上交大使館文件的翻譯、公證,去大使館送簽,到北京指定部門體檢,都是他從鄭州坐夜車到北京,白天辦完事再坐夜車回來,他的簽證從送達到接到通知只用了40天。
一個多月的熬夜、奔波,他的各種材料、學習計劃,包括給大使的準備資料說明信,都翔實、縝密。兒子還專門向加拿大簽證機構附了一封說明信,告訴簽證官所有的出國簽證手續、翻譯等工作都是自己一手操辦的,沒有外人代勞,如果翻譯資料有瑕疵,請簽證官諒解。
他的資金證明只是其他留學生的四分之一,又是單親,簽證卻辦得意外順利。我想這是他的努力、認真和獨立感動了大使,才讓他順利通過。
做一粒在哪都能生存的種子
到了加拿大,兒子沒有去和北京工業大學有合作關系的大學。經過考察,他選擇了一所在加拿大綜合類大學排名更靠前的大學,自己做飯、住地下室,一面學習一面打工,還趁假期跑遍了加拿大。兒子提前半年取得了學士學位,并很快在加拿大找到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