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結核病工作計劃

結核病工作計劃

時間:2022-10-06 04:20:1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結核病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接受當地專業結防機構交付的對結核病人的督導化療(看藥下肚)工作,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農村基層組織和城區居委會(街道)有義務協助開展結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并認真填寫好病人的服藥記錄,以便備查。

一、依照全省結核病防治十年規劃實施計劃的要求。市的結核病人統一歸口 縣、 區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防疫站)進行診斷、治療和管理。

二、 湖區、 開發區的結核病人“查、治、管”工作劃歸 區管理。確保對轄區內每一例結核病人實施全程督導化療和全程管理。 區管理兩區結核病人所需結防項目配套經費由兩區財政劃轉給 區結核病防治機構統一使用和管理。

患結核病期間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市直行政機關和中央、盛市屬企事業單位參與了醫療安全的職工。由市勞動保證部門負責與 區、 縣和有關單位進行協調并劃轉有關費用。

鐵路系統和 職工(軍人)及家屬的結核病患者的查、治、管”工作可依照本系統的要求,考慮到 公司醫療衛生機構的綜合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鐵路、部隊的特殊性。由所屬醫療衛生單位進行自身管理; 公司結核病人的查、治、管”工作由 公司醫療機構和防疫站負責。 公司醫療機構、 衛生院、 醫院只能診治本系統職工(軍人)及家屬的結核病患者,其他結核病人應依照市衛生局的規定及時轉診 區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

完成病例列入 區的查、治、管”任務。 區負責對 公司、鐵路系統和 醫療衛生單位的結核病防治工作進行全面的技術指導和考評。 公司、鐵路系統的職工及家屬和 的家屬結核病人應按要求將“查、治、管”資料及時報 區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

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現肺結核疑似病人、肺結核病人。都必需依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認真填寫《市肺結核疑似病人、肺結核病人轉診單》和《市肺結核疑似病人、肺結核病人轉診登記本》并按區域管轄轉診至 縣或 區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不得擅自收治結核病人。

應分別轉診至市人民醫院和 縣人民醫院治療;市人民醫院、 縣人民醫院對出院的結核病人應按要求轉診至 縣或 區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進行管理和治療。各醫療機構和縣(區)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對患有并發癥及其他疾病需住院治療的病人。

四、縣(區)政府、管委會要高度重視結核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管理網絡,加強管理和督查,強化責任,確保結核病全程督導化療和全程管理的質量和效果。各地政府要具體落實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的人員、設備和專項經費,確保結核病防治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五、市、縣(區)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領導和歸口管理工作的督查協調。要按照《污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依法查處。同時,要加強專業防治機構自身業務能力的建設,不時提高對結核病的檢查、診斷、治療和管理水平,尤其要提高痰涂片顯微鏡檢查、全程督導管理等關鍵性技術,使之真正成為當地結核病防治工作的技術指導和業務管理中心。

第2篇

關鍵詞:規劃 預防/控制 評價 結核病

Huairou District, "National TB Control Programme (2001~2010)" Analysis of final results

LiuDonglaiCui Guoqiang, Chen laiping, Zhang liangheng liu Shuying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101400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bstract: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Huairou District"National TB Control Programme (2001-2010)" final results achieved. Method To access medical records, central registration card, documents and various data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 Huairou District, 10 years to complete the "National TB Control Programme (2001-2010)" key indicators, and made a great success. Conclusion;"National TB Control Programme (2001-2010)" of Huairou District TB control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Planning Prevention / control Evaluation, TB

中圖分類號:R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18-0084-03

結核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被國家列為重點控制傳染病之一。為進一步加強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遏制結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當時我國結核病流行與防治現狀,衛生部、國家計委、財政部于2001年制定了《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01~2010年)》(以下簡稱《規劃》)。

今年全國《規劃》已實施10年,現將懷柔區《規劃》實施10年取得的成效報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資料來源:資料主要是收集2001年至2010年結核病報表、病歷、中心登記卡片、計劃及總結。資料收集方法:根據衛生部《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01~2010年)》終期評估的通知的要求,進行資料的收集及統計。

2 結果

2.1 《規劃》措施落實情況

2.1.1《規劃》及配套實施計劃的制定情況:根據衛生部及北京市《規劃》要求,2003年由懷柔區計委、衛生局、財政局聯合制定并下發了《懷柔區結核病防治規劃(2003~2010)》文件。2005年懷柔區衛生局又制定了《懷柔區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計劃(2005~2010)》。

2.1.2結核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及活動開展情況:2003年懷柔區成立了衛生防病工作委員會(簡稱防病委)。防病委成員單位包括全區38個委辦局、鎮(鄉)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彭華副區長任主任。負責全區的衛生防病工作。結核病防治工作是衛生防病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防病委領導,不再單設置結核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

防病委每年定期召開衛生防病工作會議,協調全區各部門對衛生防病工作的支持。每年的“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防病委都組織各部門開展全區結核病健康教育促進宣傳活動。

2.1.3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懷柔區衛生局每年制定全區結核病防治工作計劃,并下發到全區各醫療單位,作為年終檢查的提綱。

2.1.4定期工作檢查:每年懷柔區衛生局組織兩次全區衛生工作檢查,近幾年又加上社區績效考核。結核病防治工作均列入檢查范圍內。

2.1.5《規劃》期內結核病防治經費投入情況:從2001年至2009年中央財政及北京財政共為懷柔區投入結核病防治專項經費76.41萬元。懷柔區財政專項經費50萬元。《規劃》期內三級財政共投入結核病防治專項經費126.41萬元。

2.2 《規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2.2.1 肺結核病患者規則治療情況:2001年到2010年共計發現涂陽肺結核病患者753例,規則治療739例。規則治療率98.1%,高于規劃的95%[1](詳見表1)。

表1 肺結核患者規則治療情況

年份 發現病人 規則治療數 規則治療率%

2001 52 52 100

2002 60 59 98.3

2003 44 44 100

2004 48 48 100

2005 53 52 98.1

2006 106 104 98.1

2007 140 133 95.0

2008 91 90 98.9

2009 72 72 100

2010 87 85 97.7

合計 753 739 98.1

2.2.2 涂陽患者的治愈率:2001年至2009年結防科登記涂陽肺結核病患者368例,全部給予監督化療,治愈349例,治愈率達94.8%。規劃規定傳染性患者治愈率達85%。懷柔區高出9.8個百分點[2](詳見表2)。

表2 涂陽肺結核患者治愈率

年份 涂陽人數 治愈人數 治愈率%

2001 28 28 100

2002 35 32 91.4

2003 34 33 97.1

2004 27 25 92.3

2005 29 29 100

2006 57 51 89.5

2007 80 76 95.0

2008 39 37 94.9

2009 39 38 97.4

合計 368 349 94.8

2.2.3全民結核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2010年對懷柔區中學生、流動人口及本地居民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調查,知曉率分別為92.4%,87.3%和86.5%,全部到達到規劃要求(詳見表3)。

表3 結核病知識知曉率

調查人數 知曉率%

中學 583人 92.4

居民 367 87.3

流動人口 246 86.3

合計 1196 88.6

2.3 主要成就及貢獻

2.3.1取得的社會效益:《規劃》期內治療活動性肺結核病患者666例,減少肺結核病患者死亡165例,避免感染結核病例3043例,避免新發肺結核病患者304例。

2.3.2取得的經濟效益:《規劃》期內三級財政共投入結核病專項經費126.41萬元,避免發生醫療費用20.71萬元。《規劃》期內共挽回經濟損失1055.56萬元,加上避免發生的醫療費用共計1076.27萬元,而《規劃》期內投入僅126.41萬元,投入與挽回經濟損失比為1:8.5。

3 討論

結核病是經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肺部。結核病在全球的廣泛流行,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我國是世界上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結核病患者數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80%在農村。據2000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我國現有結核菌感染者4億人,結核病患者500萬人,其中傳染性肺結核病患者200萬人。每年因患結核病死亡的人數達到15萬[3],結核病是我國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疾病之一。為此,衛生部、國家計委、財政部于2001年制定了《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01~2010年)》,控制我國結核病疫情,現《規劃》已經實施10年,衛生部、國家計委、財政部于2010年頒發文件,對《規劃》完成情況進行評估,總結成績,找出不足,為制定下一個5年《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

要想高質量完成好《規劃》制定的目標,政府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懷柔區成立了結核病領導小組,懷柔區衛生局、區發改委、財政局聯合發文,制定了《懷柔區結核病防治規劃(2003~2010年)》,從組織上對《規劃》給予支持。

從完成的主要指標看,懷柔區都高質量地完成了《規劃》規定的指標,并取得了非常大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使懷柔區的結核病疫情得以控制。

結核病是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目前人群有近一半的人感染了結核菌,結核病疫情下降比較緩慢,結核病防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因此還要制定更長久的結核病防治規劃,以達到徹底消滅結核病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辦公廳. 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01~2010)[S].

第3篇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043-01

為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2001年4月衛生部出臺了《關于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職能與任務。在此管理模式下,全縣的結核病防治工作也就有了自己獨特的工作方式。通過幾年來的工作實踐,充分體現了該模式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和有效性。

1 管理模式簡介

在原縣衛生防疫站的基礎上成立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鎮級血防站、各鎮衛生院防保組均撤銷,在其基礎上每鎮設立一個疾控組歸并到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行縣、鎮兩級疾控機構行政和財務統一管理、人員和物資統一調配、業務工作統一安排。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本部設立結核病防治科、傳染病防治科等10個相關職能科室,下設8個鎮疾控組。疾控組負責本鎮所有疾控相關工作,服從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管理和業務技術指導。這一管理模式改變了以往縣級防疫機構與鄉鎮醫療機構需協調開展工作的局面,有效建立了縣、鎮兩級疾病預防控制綜合管理體系,逐步提升了全縣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能力和水平。

2 結核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嘉魚縣結核病防治工作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科負責實施各項具體工作。在縣、鎮疾控工作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有利條件下,全縣結核病防治工作按照《規劃》要求,除縣政府與各鄉鎮和相關部門、縣衛生局與各級綜合醫療機構簽訂年終工作目標責任狀外,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對各鎮疾控組進行年終目標工作考核。具體做法是年初制訂出詳細的考核方法和評分細則,定期到各鎮疾控組進行細致地考核評分,年終進行匯總,將考核結果納入鎮疾控組負責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績效工資發放考核內容。這樣使得全縣的結核病防治工作在行政指令上做到了上下統一,各項工作措施落到了實處,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2.1 病人轉診: 按照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安排,中心本部疫情報告管理人員每旬到縣級醫療機構進行傳染病病例的主動監測,各鎮疾控組疫情報告管理人員每日兩次到衛生院收集傳染病相關信息。在此基礎上,結核病防治科工作人員每月對全縣各醫療機構進行專項督導檢查。通過這一舉措,全縣各級結核病的網絡直報工作均能及時、準確、規范地進行,結核病病人的轉診率和轉診到位率有了明顯提高(表1),(x2=431.12,P

2.2 病人追蹤: 由于縣、鎮兩級疾控工作實行一體化管理,也就沒有了其他中間環節的干擾。結核病防治科組建了防癆人員QQ群,利用這個信息平臺,使得結核病病人的就診、治療信息在縣鎮兩級可以共享,對那些轉診沒有及時到位的結核病病人,結核病防治科能及時將病人信息反饋到其所在的鎮疾控組,疾控組防癆人員收到信息后可以通過家訪、聯系村醫和電話通知等方式進行全面追蹤,從而提高了結核病病人的追蹤率和追蹤到位率(表1),(x2=255.55,P

2.3 病人治療管理: 按照《指南》要求,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年初將結核病病人治療管理工作納入鎮疾控組全年工作計劃當中。結核病防治科利用防癆人員QQ群定期結核病病人的治療信息,各鎮疾控組防癆人員收到轄區內的結核病病人相關信息后及時下村進行督導管理,并作好督導記錄。因此,全縣鎮、村兩級能及時對結核病病人進行規范的治療管理,督促病人進行規律服藥和定期復查,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表2),(x2=33.79,P

2.4 健康教育與村醫培訓: 根據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年初工作計劃,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已納入各鎮疾控組業務工作范圍。特別是在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來,將其作為疾病預防控制項目(健康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各鎮疾控組嚴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務規范》要求,通過設置宣傳欄、發放健康處方(健康教育折頁等)、播放音像資料、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等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同時,各鎮疾控組每年還定期組織轄區內的村醫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使村醫對結核病防治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為結核病病人的轉診、追蹤和治療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礎。

4 討論與體會

4.1 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體制改革前,因政府財政經費投入不足,嘉魚縣原鎮級血防站、衛生院防保組的主要精力放在業務創收方面,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從而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另外,由于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機制不健全,導致縣級行政管理部門和業務技術部門下達到鄉鎮級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常常不能落實到位,嚴重制約了疾病預防控制能力的整體發揮。體制改革后,在縣政府加大經費投入的保障前提下,撤銷原衛生防疫相關機構和部門,實行縣、鎮疾控人員統一管理,有效地減少了中間環節,使得全縣包括結核病防治工作在內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4.2 體制改革前,全縣原衛生防疫人員共186人。其中,無學歷的臨時工作人員37人,占19.89%。另有年齡偏大、或體弱多病、或長期不在崗的共38人,占20.43%。存在人力資源總量短缺、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偏低、專業人才隊伍布局不合理等諸多現實問題,很難適應基層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改革后,在有編制和崗位保障的前提下,嚴格人員準入制度,調整后聘用上崗110人。在此基礎上,結合全縣疾控專業人員布局情況,打破地域、級別界限,對縣、鎮兩級疾控專業人員進行了合理調整。后期根據各地實際工作情況,進行人才交流互動,進一步優化人力資源結構,以點帶面,有效地促進了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全面發展。

4.3 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逐步從創收型轉變為服務型,并要求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這就需要各級政府、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從人員經費、工作經費、工作協調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方能不斷提高疾控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努力完成日益繁重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體制改革后,縣政府增加了疾控工作專項經費的投入,做到上級項目經費地方財政不截留、需地方財政配套解決的積極到位。年地方財政人平經費撥款由過去的3500元包干增加到全額人員工資、工作經費到位。從根本上解除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工作人員的后顧之憂,全心全意集中精力搞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1-2]。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結核病人藥物治療分析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2-054-02

1資料來源及方法

1.1 資料來源于剛察縣2003年-2009年結核病項目實施期間,門診《結核病病人登記本》,痰檢報告單和胸片等病歷資料。

1.2 檢查方法、診斷、化療方案、管理辦法及療效判定均按《世界銀行貸款中國結核病項目工作手冊》執行,治療期間全程督導和定期查痰。

2結果

2.1登記管理并實行DOTS化療的230例肺結核病人中,初治涂陽病人202例,占87.8%,復治涂陽病人28例,占12.2%。

2.2性別、年齡構成:230例涂陽病人中男性155例,女性75例,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初治涂陽202例(男132例,女70例),復治涂陽病人28例(男23例,女5例)。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齡組詳見表1。初復治病人年齡大多在25-55歲之間。

2.3痰菌陰轉情況,202例初治涂陽病人中,2個月末、3個月末陰轉率分別為97.5%和99.5%,復治涂陽病人28例中,2個月末、3個月末陰轉率分別為92.8%和96.4%。(詳見表2)

2.4治療轉歸

初治涂陽202例,治愈199例,治愈率為98.5%,出現毒副反應2人,占1%,治療失敗1例,占0.5%。復治涂陽28例,治愈27例,治愈率96.4%,失敗1例,占0.4%。

3討論

3.1 初治涂陽病人經DOTS督導管理治療,治愈率達98.5%。說明病人只要堅持按化療方案規范服藥,幾乎可以治愈所有結核病病人。

3.2 復治病人28例,治愈27例,治愈率96.4%。治愈率低于初治涂陽病人,其原因多為在項目實施前病人未實行規范治療,有些病人病程長達10年甚至更長,加之牧區醫療條件和經濟條件落后,在未實施“結核病控制項目”前,病人亂求醫,醫生亂投藥,治療不規則,因而可能產生耐藥性,導致個別病人治療失敗。

3.3 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可能男性外出社會活動和交往機會多于女性,如有傳染源存在,被傳染機會較高,加之大部分男性有吸嗜煙酒的習慣,影響了肺功能,感染結核菌等幾率較高。

3.4結核病人年齡、性別見表1

4 建議

實施結核病控制項目后,有效控制了結核病的傳播,治愈了病人,減少了傳染病,體現了黨和人民政府對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關懷。結核病控制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今后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重點仍然在農牧區,上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應大力支持并把結防工作納入農牧區脫貧致富的工作計劃中去,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防癆意識,有效控制結核病。

第5篇

【關健詞】 全程督導化療;管理;效果

目前結核病在農村患病率還是比較高的,已成為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因素。國家十分重視結核病的防治工作,實施了結核病控制項目,目的是迅速恢復病人工作、生活能力,保證病人獲得最高的治愈率,作為鄉衛生院,對結核病患者實行全程督導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決定阻斷結核病傳染的關健,2007~2009年我們對全鎮發生的47例結核病患者開展了全面督導化療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分析介紹一下。

1 患者基本情況

47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齡最大的73歲,最小的21歲;分布在全鎮18個村莊;39例是因為咳嗽時間長到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防科檢查確診,8例是因為查其它疾病時確診;用藥全部采用《中國結核病控制項目》要求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

2 督導化療的具體作法

2.1 培訓工作

積極參加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科的培訓,學習防癆知識,認真掌握結核病疫情動態,明確全面督導化療是解決病人不規律用藥的重要措施,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2.2 宣傳工作

認真做好防癆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我們一是制定了結核病的健康教育計劃;二是根據不同患者制定了結核病知識宣傳的原則;三是充分利用張貼各種標語、傳單、宣傳手冊、連環畫等手段;四是大力宣傳有關結核病的發病、臨床診斷、治療及愈后知識,使人們意識到結核病的重大危害性,以及堅持化療的重要性,使人們正確認識結核病,改變對結核病的錯誤認識,充分調動病人治療積極性和自覺性;五是進一步做好病人家屬的宣傳教育工作,使他們從各個方面關心、愛護肺結核病人,不歧視肺結核病人,從而增強病人與疾病做斗爭的信心。通過我們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宣傳教育活動,達到促使人們了解結核病防治知識,增強自我保健能力,促使人們自覺采納適合于結核病控制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增強個人和全社會參與結核病控制,提高全民整體健康水平。

2.3 設立專人負責

我們單位成立了督導化療小組,負責全面的督導化療工作計劃,落實本地區的督導化療工作,明確全面督導化療工作中的具體任務,要求對自己負責的病人實行“一管到底”制度,包括掌握每個結核病人的堅持治療情況,查痰情況及治療效果,定期整理病人資料及時上報。

2.4 及時上報資料,接受上級檢查指導

衛生院防癆醫生對每一個結核病患者實行專人管理,從病人的發現、報卡、服藥卡等務必做到從化療開始到結束,查痰、胸片、病程記錄等,保持資料的完整性,及時填寫各種報表,逐級上報;同時還要隨時接受上級部門的檢查督導,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轉貼于

2.5 具體的督導化療方法

由于病人居住比較分散,我們在一個村設立多個督導點,由村醫負責,病人可靈活選擇距離居住地較近的治療點,隔日到治療點服藥,醫務人員按照每個病人治療方案和治療日期提前為病人準備好所用藥品,督導每一個病人全療程的每一次治療(包括口服藥和注射藥)過程,并認真做好記錄,同時觀察并詢問病人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在家中治療的病人,由醫務人員定時送藥到家,看著病人服藥進口。當病人因故未及時治療時,醫務人員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進一步保證督導化療的連續性。醫務人員定期統計所負責督導的病人治療情況并及時上報,在治療過程中,對參加治療人員進行經常性的堅持用藥制度,尤其在治療時間變更或節假日時提醒結核病人下一次治療日期,督促病人定期送痰檢查,以考核化療效果。

3 結果

3.1 考核標準

治療前后效果考核,對確診病例督導化療前做痰涂片3次,拍胸片、化驗肝功能、血常規、尿常規,從治療開始到療程結束,初治病人在治療的2、5、6個月查痰,復診病人在2、5、8個月查痰,治療效果以痰菌為主,涂陽病人完成療程,連續2次涂片陰性,視為痊愈。

3.2 47例患者經過治療,痊愈42例,占89.4%,3例轉為其它疾病,占6.4%,2 例在治療中死亡,占4.3%。

4 總結體會

通過幾年的實踐,我們了解全程督導化療的特點是把病人全療程的每一次用藥都置于醫務人員的直接觀察之下,從而避免了病人隱蔽的不服藥或不規律服藥的可能,病人只要有一次不來服藥,我們都能發現,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保持了治療的連續性。到目前為止,全面督導化療管理在切實保證病人每一次用藥方面優于人們曾采取過的自服藥措施。

全面督導化療在工作方法上應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村衛生醫生的力量,通過一定形式的培訓,充分發揮他們在全面督導化療中的作用,比較容易為農村居民所接受。這一方法在管理上也比較方便,主要依靠農村防癆人員,便于了解和掌握情況,這項制度的實施也起到重視農村衛生所的作用,衛生所發現可疑癥狀者及時轉診,保證了結核病患者診斷、治療的及時。

通過實施全面督導化療管理,使農村結核病人初診服藥率明顯提高,復治病人堅持復藥率也大大提高,對結核病人實行督導化療管理可以高速度地控制傳染源,減少復治病人,減少耐藥菌株,從而提高人民的生存質量。

全面督導化療管理不僅是一種治療疾病的手段,也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措施,我們要把這項工作堅持下去,形成制度化,這樣才能達到進一步降低患病率、控制傳染源、減少死亡和發病,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齊小秋,陳賢義.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M].北京:衛生部疾病控制司.2002.

第6篇

這個暑假我們在昆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了為期6周的實習(主要是見習)工作。我們四人一組分別在公衛一科、傳染病防治科及結核病防治科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實習。 首先,我們進入公衛一科實習,這個科室主要負責昆明市生活飲用水及公共場所的檢測及評價工作。在這個科室我們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初步了解了各種室內環境監測的方法及所有的各種儀器,如CO監測儀、微風儀、照度計、甲醛監測儀等;同時我還在帶教老師的帶領下,深入實踐親身參與了室內甲醛的測定方法以及跟隨老師外出采集水樣,從而初步掌握了各種水樣采集方法。

隨后,我進入了傳染病防治科。本科室主要負責傳染病的監測,疫情統計、預測、動態分析;承擔重大疫情、突發事件的調查和控制工作。在本科科主任及帶教老師的指導下,熟悉了傳染病信息報告系統,并且每天對昆明市14個縣區的疫情進行匯總并上報,通過此項工作讓我充分認識到了傳染病疫情報告的重要性。在此期間我還協助計劃免疫科進行了昆明市各個醫院紫癜病例的統計及數據錄入工作,讓我們有機會將統計的知識應用于實踐。 最后我進入了結核病防治科實習。此科室主要是制定結核病防治工作計劃,組織實施和評價,及時向政府匯報,爭取相關政策和經費支持;指導、組織、協調各醫療機構,落實本地區結核病歸口管理工作。對各醫療機構的疫情報告和管理情況進行核實,檢查,指導。做好肺結核病人的報告、確診、登記、治療、實施直接督導下的短程化療。在這個科室雖然沒有具體的深入實踐,但是通過閱讀相關書籍讓我們對我國結核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有所了解,為我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我想通過這次實習,不僅對我以后的學習,甚至到為人處世和工作都大有裨益。實習內容讓我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書本上的知識,還學到了一些書本上沒有的內容,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并且擴展了自己的視野,增加了自己的閱歷。在實習中讓我懂得了,在工作中要處理好與老師的關系,與主任的關系以及與其他同事的關系,這會讓我們的工作更加順利。總之通過次從實習,為我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同時也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7篇

一、制定實施方案,規范開展“三位一體”防治服務模式

我縣結核病防治“三位一體”防治服務模式已于2014年1月份正式開始實施,結核病的診斷與治療工作職能已移交到縣醫院(定點醫療機構),各單位要明確工作職責、規范與結核病防治相關的工作內容,使我縣“三位一體”工作模式有序、穩步開展。

二、部門及機構職責

(一)衛生行政部門

1.擬定轄區結核病防治規劃和年度計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2.成立以局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協調小組,負責本地區結核病防治“三位一體”防治服務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與協調。

3.積極落實結核病防治工作經費,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實施。

4.定期組織召開小組例會,討論解決實施“三位一體”模式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障礙。

5.組織開展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的監督、檢查和績效評估。

(二)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協助衛生局制定結核病防治規劃和工作計劃。

2.建立各機構間信息傳遞工作流程,建立非定點醫療機構報告轉診工作機制,建立結核病患者追蹤工作流程。

3.負責本地區結核病疫情監測,定期完成、上報季度、年度報表,年度工作總結,充分利用數據資料,定期對本地區結防工作進行分析和評價。

4.負責本轄區抗結核藥品需求計劃制定和訂購。

5.負責將定點醫院診治的肺結核患者的信息傳遞給其居住地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村衛生所,落實對患者的隨訪治療管理。每日瀏覽結核病信息管理系統,對網絡報告未到定點醫院就診的肺結核病病人及時進行追蹤,報告的病人如在15天內未到位應進行現場追蹤,并對追蹤情況進行登記,對中斷治療的患者進行隨訪。

6.負責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結核病防治工作的培訓。

7.為定點醫療機構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

8.開展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9.定期對定點醫院進行監督檢查,按衛生局制定的方案進行年度考核。

10.負責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進行工作督導以及肺結核患者隨訪。

11.負責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

(三)定點醫院

1.按照肺結核臨床路徑和門診診療規范為本地區結核患者提供診斷與治療服務,并落實國家和地方有關免費政策。

2.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明確各相關科室(結核門診、藥房、檢驗科含痰檢室、放射科、防保科等)工作職責;建立院內結核病發現、登記、報告及轉診工作程序;將結防工作納入醫療機構考核內容,定期由防保科組織對相關科室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進行通報。

3.設立結核病門診,配備兩名專職結防醫生及兩名專職痰檢人員,為肺結核患者和疑似患者提供免費的診斷(包括痰檢、X光胸片)與治療服務;按照國家統一的標準化療方案,為患者提供免費全程抗結核治療,不得搭車開藥或與結核病無關的物品及檢查;定期對病人進行復查。

4.設立肺結核病房,收治需要住院的肺結核患者。按照《國家結核病防治規劃指南》的要求建立“三本”(《初診患者登記本》、《結核病患者登記本》、《痰涂片檢查登記本》)及確診肺結核患者《病案記錄》,負責結核病信息管理系統(專報)信息錄入、更新、質量控制,配合疾控中心完成相關的月報、季報、年報。

5.設立肺結核病房,收治需要住院的耐多藥和疑難、重癥肺結核患者。

6.設立結核病藥房(專柜),并按要求進行抗結核藥品管理,免費抗結核藥品由市疾控中心提供,藥房要做好藥品的出入庫登記,填寫與藥品管理相關的各類報表及登記本,如結核病人免費專用處方,抗結核藥品領取登記本,藥品使用報表。

7.凡來診斷的肺結核病人原則上實行門診治療,確需住院的病人,應嚴格執行入院標準,只對重癥患者(大咯血等)提供住院治療,一旦病情緩解,即回門診繼續治療,住院費用按合作醫療或醫保政策執行;對診斷的肺結核病人應填寫治療協議書、治療記錄卡、治療管理通知單,治療管理通知單于每5日前寄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衛股。

8.負責涂陽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者免費篩查工作,同時應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進行免費結核病篩查。檢查后應將檢查結果記錄,并按規定完成相應的報表。

9.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結核病知識的健康教育。

10.保持與疾控中心進行溝通,及時將需要追蹤患者或中斷治療患者信息等傳遞給縣疾控中心相關人員。

11.應單獨設置結核病細菌實驗室,固定兩人主要負責痰檢及痰培養工作,并做好每日室內質控記錄,接受上級完成室間質控,同時按規定完成資料的登記、錄入及相關報表。痰涂片保存陽性片保存一年、陰性片保存3個月。

12.放射科應做好肺結核患者和疑似肺結核患者X光胸片的使用記錄。

13.協助疾控中心完成工作報表。

(四)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將本院發現的肺結核可疑癥狀者或疑似肺結核患者轉診至定點醫院接受診斷治療。

2.負責將患者的個案信息及時傳遞給患者所在村(社區),落實患者治療管理等,治療管理信息傳遞給縣疾控中心。

3.負責結核病患者追蹤,接到病人追蹤信息后立即通知患者所在村衛生所,經村衛生所醫生追蹤仍未到位的患者如在5天內未到位應進行現場追蹤,追蹤結果傳遞給縣疾控中心。

4.負責對村醫及督導員進行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

5.負責對村醫及其他督導人員的面視下督導服藥工作進行現場督導與技術指導。

6.負責對病人及村民進行健康教育。

7.負責村衛生室患者治療管理工作督導檢查,每例患者進行四次家庭訪視,隨時掌握病人治療情況和副反應情況。

8.病人完成全程治療后,收集《肺結核病人治療記錄卡》上交縣疾控中心。

(五)村衛生所

1.發現有肺結核可疑癥狀者,推薦到縣醫院就診。

2.嚴格執行定點醫院制定的化療方案。

3.負責本村患者治療的督導管理,督導按時按量服藥,督促患者定期復查,并及時上報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藥物不良反應。

4.詳細做好病人的治療記錄,病人完成全療程后,將《肺結核病人治療記錄卡》上交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5.對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知的轉診未到位的病人進行追蹤,追蹤仍未到位的病人上報給鄉醫。

6.對村民(居民)及病人開展結核病健康教育。

(六)其他醫療機構

1.建立院內肺結核病人報告、轉診工作機制。

2.發現肺結核及可疑癥狀者及時進行疫情報告,并填寫“三聯轉診單”,將患者轉診至縣醫院接受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3.防保科每日收集各相關科室的疫情報告卡,并進行網絡直報,定期將轉診單寄送至縣醫院。

4.對患者和家屬開展結核病健康教育。

三、保障措施

(一)定點醫院需滿足的條件

1.基本設施要求

定點醫院必須按照如下要求配置開展結核防治工作的必要設施。

(1)門診:按照傳染病診室的要求設置門診,要保證有診室和處置室,有必要的設備,包括醫用觀片燈、臺式計算機、疫情信息專用電話、寬帶網絡接入設備、消毒設備。

(2)痰檢實驗室:應符合生物安全二級防護要求,實驗室應分區(痰涂片染色域和讀片鏡檢區域),應裝備開展痰涂片檢查的基本設備,包括:冰箱、生物安全操作柜、雙目顯微鏡等。

(3)放射科:有符合國家對X線防護要求的X線機用房,配備X線機(200MA以上)、X線防護設備、洗片機、觀片燈等。

(4)藥房:藥房應有免費抗結核藥品存放柜(架),藥品存放應有防潮架、防鼠板及防盜設備。

(5)病房:按照呼吸道傳染病設置病房,與其他傳染病房區相對隔離。

2.人員要求

(1)結核病門診:從事結核病診療的醫師應具備內科學或呼吸內科學或傳染病學專業的臨床執業醫師資格,其他人員應具備其他相關執業資格。門診至少配備醫師2名、護士1名,負責肺結核病患者診斷、治療(管理)、報告和登記工作,承擔免費抗結核藥物的接收、登記、入庫與發放工作。

(2)實驗室:實驗室必須保證有2名專職檢驗人員,負責結核菌涂片鏡檢和結核菌培養工作。

(3)防保科:有1名專(兼)職人員,承擔本院結核病內部轉診的核查、管理、協調等工作。

(4)放射科:有1名專(兼)職人員,承擔初診和結核病患者X線檢查工作。

(二)政策支持

積極落實國家對肺結核患者的各項免費政策,以及對從事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進行報病、治療管理等補助的政策支持,具體內容如下:

1.結核病免費診療政策

(1)為疑似結核病患者及可疑癥狀者提供一次免費的痰涂片檢查和X線胸片檢查,包括三張痰涂片和一張X線胸片。

(2)為確診的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提供國家統一方案的免費抗結核藥物治療。

(3)在治療過程中為其提供三次痰涂片檢查,以便監測治療效果。

(4)患者治療結束時為其提供一次免費的X線胸片檢查。

2.人員補助及激勵政策

(1)對轉診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的個人發放報病補助費;

(2)對實施督導治療的人員發放治療管理補助費;

(3)定期對從事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進行健康體檢。

(三)醫療保障政策

將肺結核患者門診和住院費用納入當前醫療保障體系報銷范圍,按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方案有關規定,落實農村結核病患者門診和住院費用補償政策,同時要協調當地城鎮居民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管理部門,落實城鎮居民和城鎮職工結核病患者的醫療保障,確保“三位一體”防治服務模式可持續發展。

(四)經費保障

為確保各項防治工作的順利實施,要積極落實結核病防治工作的各項經費,具體包括:

1.中央轉移支付項目及上級補助經費用于提供結核病診斷、治療及管理方面的費用。

2.縣財政用于結核病防治專項經費,主要用于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和防治機構的能力建設和保障常規工作運行費用。

(五)組織制度保障

1.成立以衛生局領導為組長、綜合醫院和結防機構領導為成員的協調領導小組(詳見附件1),負責我縣結核病防治“三位一體”防治服務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與協調,衛生局定期組織結防機構和綜合醫院領導召開結核病防治工作例會,通報病人發現、治療管理、追蹤等情況,針對問題進行相關協調工作,并制定相應措施。

2.建立、完善定點醫院實施結核病防治工作制度。

3.建立非定點醫院的報告轉診工作機制,規范其他綜合醫療機構報告轉診工作。

4.建立疾控中心的追蹤工作流程,規范縣、鄉、村疑似患者追蹤工作。

5.建立確診肺結核患者管理工作機制,規范患者用藥、治療管理工作。

6.建立各機構間信息傳遞工作流程。

四、監控與評價

(一)督導

1.醫療機構預防保健科:負責對醫療機構內部肺結核患者登記、報告和轉診工作進行檢查。

(1)頻度:傳染病報告工作每日核對,相關科室的登記和轉診工作每周核對。

(2)內容:定點醫療機構內部肺結核患者轉診工作的管理機制、制度和流程,結核病門診專報系統錄入質量(及時性和完整性),“三本”填寫質量;核查內部轉診執行情況,非定點醫院肺結核患者和疑似肺結核患者、報告和轉診工作開展情況。

2.疾控機構

(1)縣疾控中心負責對轄區定點醫療機構相關業務進行督導,每2月督導1次,對非定點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所的督導按《指南》要求執行。

(2)免費政策的落實情況:患者報告、內部轉診和醫療機構內部監督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執行情況;肺結核患者發現、治療和管理情況;定點醫療機構內部培訓和健康教育情況;藥品管理與發放情況;資料信息管理,登記資料的完整情況;網絡直報、結核專報和季度報表填報情況;實驗室質量控制。

第8篇

結核病防治規劃是制定結核病防治方針政策和策略的基礎和綱領[1],2002年保山市政府制定并下發了《保山市結核病防治規劃(2002-2010年)》,全面推行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各級政府積極履行承諾,2011年又下發了《保山市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加大投入力度,繼續實施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全市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結核病疫情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如期實現了《規劃》目標。現將2011-2015年結核病防治情況匯報如下。

資料和方法

一、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2011-2015年保山市結核病控制實施的信息月報、季報、年報和工作評價報表、結核病信息管理系統;人口和GDP數據來源于《2016保山市統計年鑒》[2]。

二、方法

1.評估內容:根據《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終期評估實施方案》[3],從規劃制訂下發與目標完成情況、保障措施、防治措施等4個方面進行評價。

2.評估方法:各級以自評為主要方式,通過查閱結核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統和相關材料、現場調研、知曉率調查等方式開展評估工作。上級單位采取抽查及現場調研的方法對評估結果進行復核,確保各級《規劃》評估工作質量。

3.質量控制:市級對各縣(區)參與評估的工作人員進行現場培訓,并采取現場驗收的方法對各縣(區)評估結果進行復核,確保評估工作的質量。

4.統計學分析:所有資料錄入EpiData軟件,數據使用Excel2000軟件進行匯總、統計分析。

結果

1.“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

1.1 制定與下發結核病防治規劃

2011年各級政府分別制定并下發了本級的《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繼續推行DOTS策略,明確了規劃目標和防治措施。

1.2 落實各項保障措施

1.2.1 各級政府積極將結核病防治經費納入政府的財政預算,在經費的使用上有效整合資源。2011-2015年間,縣級財政共投入專項經費46.90萬元,實驗室經費投入27萬元,市級實驗室投入經費61.32萬元,未投入專項經費。

1.2.2 每年市縣兩級衛生行政部門將結核病防治工作納入責任目標考核內容,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

1.2.3 建立了符合實驗室生物安全標準的結核病檢測實驗室,市級實驗室具備開展痰涂片檢查、結核菌快速檢測、痰培養(固體/液體)、藥敏試驗,縣級實驗室具備開展痰涂片檢查、痰培養的能力。

1.2.4 完善各項醫療保障政策。將普通肺結核納入城鎮/城鄉慢病/特病門診,門診報銷比例在70%-80%之間,住院報銷比例在75%-94%之間。把普通肺結核納入新農合慢病/特病T診,門診報銷比為50%-60%,住院報銷比例為75%。

1.2.5 建立了規范藥品管理體系,逐步推廣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的使用,保障藥品不間斷供應。

1.2.6 按照《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1]要求,認真做好了肺結核病人的督導管理,保證了病人的規范治療。2011-2015年市級共督導81鄉次,147例病人,縣級共督導2090鄉次,3164例病人。

1.3 加強了防治服務體系建設。市縣兩級均成立了結核病防治領導小組、項目辦公室、結核病防治技術小組等組織機構,加強了結核病防治工作的協調管理。建立健全了聯防聯控工作機制,衛生部門、教育部門、公安部門、人力資源部門、廣電部門等分工明確,防治工作良性運轉。加強了結核病防治網絡建設,初步構建了定點醫療機構、基層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分工明確、協調配合的防治服務體系。

2.主要目標完成情況

2.1 肺結核報告與登記情況

2011 -2015年全市肺結核疫情報告發病率波動在28.53/10萬-32.24/10萬之間,登記率與疫情報告率2013年、2014年差別較大,其余都基本吻合。

2.2 肺結核患者發現和治療管理情況

2011 -2015年,全市累計發現初診肺結核可疑者26586例,其中提供痰涂片檢查13884例,登記并管理治療肺結核患者3686例,新涂陽和復治涂陽比例為9.54:0.46。治療管理新涂陽肺結核患者1360例,治愈率96.91%。治療管理新涂陰肺結核患者1524例,完成療程率98.16%。

年度 初診肺結核人數(例) 痰涂片檢查人數(例) 登記管理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數 新涂陽患者數 復治涂陽患者數 新涂陰患者 查痰率(%) 新涂陽患者治愈率 新涂陰患者完成療程率

2011 3317 2379 804 615 15 166 71.72 97.24 94.58

2012 6049 3473 715 326 21 364 57.41 98.47 98.35

2013 5339 2991 722 224 14 482 56.02 95.54 98.55

2014 6028 2307 722 193 15 512 38.27 94.87 98.83

2015 5853 2734 731 188 12 530 46.71 95.85 96.79

合計 26586 13884 3694 1546 77 2054 52.22 96.78 97.81

2.3 肺結核患者療程系統管理情況

2011 -2014年全市登記肺結核患者2951例,完成全療程隨訪、復查、督導服藥管理2941例,全療程系統管理率99.66%。

2.4 耐多藥肺結核可疑者篩查情況

于2013年開展耐多藥肺結核可疑者篩查工作,2013-2015年,共登記耐多藥肺結核重點人群93例,篩查47例,篩查率為50.54%。

2.5 HIV/AIDS接受結核病篩查的工作情況

2011 -2015年全市共累計登記可隨訪HIV/AIDS共15664人次,累計接受結核病篩查14557人次,結核病篩查率為92.93%。

2.6 結核病患者接受HIV的篩查率

2011 -2015年全市共登記活動性肺結核患者3272例,進行HIV篩查2878例,結核病患者接受HIV的篩查率為87.96%。

討論

1.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1.1 發現并治愈了大量肺結核病人,減少了結核菌的傳播。

發現和治愈了大量的傳染性結核病人,有效降低了結核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為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011-2015年,全市累計發現活動性肺結核患者3686例,涂陽病人治愈率都達到96.91%,涂陰病人治療完成率達98.16%。

1.2 規范和拓展了全市結核病防治工作。

各級政府制定結核病防治規劃,具體明確了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和要達到的工作任務和目標。對流動人口、HIV/TB雙重感染、耐藥結核等新領域防治工作提出了要求,極大的推動了防治工作向深入開展。以規劃為依托的縣級結核分枝桿菌培養和市級藥敏實驗,把全市結核病防治工作拓展至新的領域。

1.3 建立和完善了結核病防治政策。

規劃的實施,使各縣(區)在執行國家現行結核病免費診療政策的基礎上,根據當地實際適當擴大了一些診療費用減免項目,有效的將肺結核患者門診及住院治療,納入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范圍,將耐藥結核病納入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疾病,從而大幅減輕了肺結核病人的經濟負擔,保證患者的規范治療率。

1.4 加強了結核病防治硬件設施的建設

規劃的實施,市、縣兩級對結核病實驗室的建設得到了加強,更新了實驗儀器和設備,縣級結核病實驗室能開展結核分枝桿菌培養,市級結核病實驗室常規開展結核分枝桿菌固體培養、液體培養、藥物敏感性實驗。

2.結核病防治存在困難和可持續發展建議

保山市《結核病防治規劃》的有效實施,雖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1)由于地方財政不景氣,結核病防治經費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防治工作質量的進一步提升;(2)多部門合作的聯防聯控機制尚不健全,參與部門不多,主要還是衛生系統為主;(3)Y核病防治隊伍建設不足,結防專業人員數量隨著規劃的實施沒有增加,工作量與人員不足的矛盾更加突顯;(4)防治專業人員更換頻繁,無證行醫的現象仍然存在,防治工作無法律保障;(5)涂陰肺結核診斷和耐多藥肺結核診斷缺乏技術和經費支持,還面臨很大的挑戰。因此,為了保證保山市結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以下建議:(1)進一步加大政府承諾,繼續加大對結核病防治工作經費投入;(2)進一步完善“政府負責、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聯防聯控機制;(3)逐步推行“三位一體”模式,充分整合和利用現有衛生資源。繼續開發各種醫保政策和減免政策,提高肺結核病人的就診率和治療依從性;(4)進一步加強耐多藥肺結核病人、涂陰肺結核病人和TB/HIV病人的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 衛生部醫政司,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 M] . 2008。

第9篇

依照健康教學工作規范要求,做好健康教學與健康促進各項工作任務。圍繞甲型流感、艾滋病、結核病、腫瘤、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慢性病,結合各種衛生日主題開展宣傳活動。特別是積極開展“世界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預防接種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衛生主題日宣傳活動。繼續做好針對農民工、外出打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的艾滋病防治項目傳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據《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展群眾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學,提高群眾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強健康教學網絡信息建設,促進健康教學網絡信息規范化。加強健康教學檔案規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健教工作網絡

完善的健康教學網絡是開展健康教學工作的組織保證和有效措施,年我們將結合本社區實際情況,調整充實健康教學志愿者隊伍,加強健康教學志愿者培訓;組織人員積極參加市、區、疾控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提高健康教學工作者自身健康教學能力和理論水平;將健康教學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計劃,把健康教學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加大經費投入

計劃年購置新的照相機、電腦、打印機等設備,印制健康教學宣傳材料,保障健康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三)、計劃開展的健康教學活動

1、舉辦健康教學講座

每月定期開展健康教學講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據居民需求、季節多發病安排講座內容,按照季節變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傳染病的內容。選擇臨床經驗相對豐富、表達能力較強的醫生作為主講人。每次講座前認真組織、安排、通知,在講座后接受咨詢、發放相關健康教學材料,盡可能將健康知識傳遞給更多的居民。

2、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

利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健康主題日和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并根據主題發放宣傳資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學光盤

在輸液室設電視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學光盤,光盤內容以居民的需要為原則,做好播放記錄、播放小結等。

4、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

計劃上半年、下半年各開展一次居民喜歡的健康知識競賽,專干提前認真組織,設計試題、配備獎品,讓居民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識。

5、辦好健康教學宣傳欄

按季度定期對中心的3個健康教學宣傳欄更換內容。將季節多發病、常見病及居民感興趣的健康常識列入其中,豐富多彩的宣傳健康知識。

6、發揮取閱架的作用

中心大廳設健康教學取閱架,每月定期整理,將居民需要的健康教學材料擺放其中,供居民免費索取。

(四)、健康教學效果評估

對轄區1%的人口科學規范的進行一次健康知識知曉、技能掌握、行為形成情況和健康需求等內容的健康教學效果評估。健康教學專干主要負責設計調查方案、調查問卷、評估總結等工作。

第10篇

一、工作中不斷創新、在拓寬職能,為醫院及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等提供技術支持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使醫院在同行中的影響力、凝聚力不斷增強。為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信息,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在醫院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率先在全省范圍內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法定傳染病等疾病實行院內網絡直報,將報告時間從醫生工作站端到中國CDC端縮短在5分鐘之內。通過項目帶動工作,對全市傳染病預防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在門急診分別設立預檢、分診處,對就診病人實行預檢、分診制度,詢問病人流行病學史。發現呼吸道發熱病人或腹瀉病人安排到發熱呼吸道門診或腸道門診就診。

三、我院為省SARS監測哨點醫院,全年開設發熱門診。1—6月共接診發熱病人32923例次,發熱肺炎病人549例次。發現呼吸道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離措施,對傳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每周向省疾控中心報告紹興市人民醫院醫院發熱呼吸道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周報表;不明原因發熱住院病例周報表。報告每月一次對病房和門診做好自查工作,對傳染病漏報和遲報的情況按考核標準進行考核處罰;積極配合紹興市疾控中心做好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在今年麻疹流行期間,我們從診治郵電技校的幾個發熱皮疹病人中進行分析研究,考慮可能是麻疹病人,及時向市衛生局、市疾控中心報告,進行調查研究,為及時控制麻疹在我市的大流行作出了貢獻。

四、腸道門診工作規范、各項制度健全到位,自5月1日開始到6月30日共接診腹瀉病人1035例次,做到“有瀉必采,有樣必檢”,共采集“02”培養標本1070份。成立醫院“02”機動隊,并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

五、做好肺結核病的管理

傳染病監督檢查小組每周檢查一次有關工作,并作好登記、統計工作,每一個月進行一次全面工作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今年1—6月全院共轉診肺結核病人198例,轉診率100%。其中涂片陽性患者12例、涂片陰性36例、痰結核菌培養陽性13例、陰性14例、未痰檢123例。對違反肺結核病管理制度的醫生作出相應的處罰。

六、根據年工作計劃目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疑似傳染病訂正報告的問題:省疾控中心要求我們疑似傳染病100%訂正。

①個別醫生思想上不重視,需要防保科同志經常督查;

②有的疑似傳染病患者一次看病后不來了或者轉院了,還有的患者無法從病原學中確診,給訂正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第11篇

20xx年我村衛生室各項工作,將在鎮衛生院、村委以及上級業務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全鎮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和20xx年度各項工作任務,進一步加強業務學習及加大衛生工作宣傳力度,確保我村衛生工作各項任務指標全面落實,現將工作計劃提出如下:

一、行政管理:

1、年初有工作計劃,年中有自查報告和半年總結,年終有總結和考核自查報告。

2、每月向上級領導匯報工作一次,各種制度上墻,按時完成各種材料上報工作。

3、使用統一的基本醫療、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登記表、卡、冊、檔案規范管理。

4、積極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及醫療服務工作,積極參加藥品統一代購及鄉村一體化管理。

5、按時參加例會及業務學習培訓,并作好學習筆記。

二、疾病預防控制

1、認真作好疾病預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按時上報疫情,報告率100%,嚴防傳染病的發生及爆發流行。

2、計劃免疫工作:按時通知和督促接種對象進行疫苗接種,按計劃完成各苗的接種任務。

3、積極參加上級安排的計劃外各種疫苗活動。

4、按時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任務。

5、認真作好結核病人治療的全程督導,督導率100%。

6、及時上報本村死亡人員、發熱病人。

三、婦幼保健工作

1、及時準確上報本村的孕婦數及出生情況,認真填寫及開展高危孕婦的篩查,確保各項任務指標的全面完成。

2、認真做好婦幼衛生知識及降消項目的宣傳工作,村宣傳覆蓋面達100%,孕婦知曉率100%(外出除外)。

3、按時準確上報各種報表,資料存根等進行歸檔保存。

4、做好孕產婦的轉診工作。

四、醫療工作

1、遵守職業道德和醫德醫風規范以及村衛生室的各項管理制度,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開展醫務服務工作。

2、處方書寫規范,用藥、收費合理,配伍正確,并有病情和治 療記錄。醫療垃圾及時正確處理并完善記錄備查。

3、熱情接待病人,不得推諉病人和拒絕出診,做好病人的轉診工作。

4、做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的宣傳動員工作,讓農民得實惠。

5、認真執行基本藥物制度和藥物零差價銷售。

五.健康教育

1、認真做好本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詢工作,制定好全年的健康工作安排 ,做到工作有計劃,做后有總結。

2、針對重點人群有針對的慢性病進行講解,讓老百姓了解一些慢性病和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情況。

3、對季節性的疾病做好預防工作,特別是一些具有傳染性的疾病,讓老百姓增強傳染病的認識和懂得一些防治知識。

4、加強學校和公共場所的健康宣傳。

我衛生室工作計劃有所不周,以及在以后的生產實踐中會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望上級領導在督導工作時加以指正。

【計劃二】

根據米村鎮衛生院部署結合我村衛生所實際情況,為提高廣大農村農民的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我所針對本村的實際狀況,特制定了本村衛生所年度工作計劃。

一、本年度公共衛生項目上本村衛生所應做到:

1、繼續開展生命知識,農村基本衛生知識的傳播工作,使廣大農民群眾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衛生知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2、繼續宣傳協助《兒童計劃免疫》工作,使廣大農民加強疾病預防能力,科學的、有計劃的接種疫苗。

3、加強對《傳染病防治法》的宣傳工作,提高我村廣大農民對疾病的預防知識。

4、加強宣傳工作,使廣大農民在新生兒出生后及時主動地進行預防接種。

5、加強廣大農村婦女的婦幼保健工作,使廣大婦女了解四期保健,提高衛生防護意識,減少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可能給自己帶來的損害。

6、繼續宣傳傳染病知識的普及工作,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識宣傳。提高廣大農民的自我防范意識,改陋習、講衛生。

7、宣傳學習結核病、艾滋病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知識。

8、利用世界衛生日、愛國衛生運動等活動進行健康教育,使廣大群眾更多地從不同方面了解生命知識,懂得預防疾病的知識。

9、積極配合米村鎮衛生院各項工共衛生項目工作。

二、本年度合作醫療上本村衛生所應做到:

1、我村衛生所應充分利用米村鎮衛生院會議、標語、宣傳欄、典型事例等方式使合療政策落實到每家每戶,盡量做到人人皆知。

2、我村衛生所按照規定設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舉報電話和固定公示欄。

3、我村衛生所每月應及時上報合作醫療報銷金額,為老百姓創造更好的合療服務政策,并且能夠積極配合米村鎮衛生院合作醫療各項工作。

三、本年度臨床上本村衛生所應做到:

1、門診登記一般項目如病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家庭地址等內容應清晰、完整,并與處方記載相一致。

2、對需上報的傳染病病例要做出明顯標記,并按規定及時上報。

3、對14歲以下兒童要登記家長姓名、工作單位、家庭詳細住址及病人其所在學校、班級等內容。

4、要求用鋼筆書寫,力求通順、完整、簡練、準確,字跡清楚、整潔,不得刪改、剪貼、顛倒,醫師要簽全名。

第12篇

心腦血管疾病就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的疾病統稱。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改變,被稱為“富貴病”的“三高癥 ”(即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高血壓的老年人使用降壓藥有講究,有原則,對于老年降壓藥的選擇,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患病率逐漸增加。60歲以上老年人中45%~50%患有高血壓的同時還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據衛生部2009年統計數字顯示,據國外的資料顯示,58%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老年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45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死亡病因最高的頭號殺手,也是人們健康的“無聲兇煞”!

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并發癥多” ―― “四高一多”的特點,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經超過3億人!

我國每年有300萬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100多萬致殘,每10秒就有一人被心臟病奪去生命。占我國每年總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來的患者75%不同程度喪失勞動能力,40%重殘。

我國腦中風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復發率是30%,第五年的復發率高達59%。而二級預防做得較好的美國僅為10%。預計2020年我國心腦血管病將達4億,2030年將達6億左右!人類死亡原因匯總發現,心血管疾病占45%,而且復發率高達87%,很多人發病前毫無察覺,錯失了救治機會。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對于心腦血管及相關疾病,如不采取積極、有效大面積、恰當的干預措施,將導致災難性的社會和經濟后果

心腦血管疾病是飲食習慣不科學,攝入脂類、醇類過多造成的。同時又缺少合理的運動促進脂類醇類的代謝,導致體內脂類醇類物質堆積;加上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分泌抗氧化物酶能力降低,導致體內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后沉積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細血管堵塞,隨著時間的推移,脂類醇類物質容易和體內游離的礦物質離子結合,形成血栓。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處,或者瓶頸處堆積,鈣化。同時血栓越來越多,使血管直徑縮小。心臟為了保持足夠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壓,造成高血壓疾病。如果血壓過高,可能導致血管崩裂,于是產生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為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方法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秘訣在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少吃食鹽和心理平衡”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應當養成如下良好的生活習慣。

1、防止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狀動脈冬季寒冷時容易收縮、痙攣,發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導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2、患者不宜晨練

因為睡眠時,人體人體各神經系統處于抑制狀態,活力不足,晨起時突然大幅度鍛煉,神經興奮性突然增高,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季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3、進補要適度

我國民間素有冬季進補的習慣,冬季人們運動本來就少,加之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冬季進補一定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

4、心態平衡

情緒激動是心腦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寬胸懷,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

5、適當運動

心腦血管患者不是不能運動,而是要適當運動,運動量減少也會造成血流緩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控制好運動量。冬季要等太陽升起來之后再去鍛煉,此時,溫度回升,可避免機體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發病。

具體措施

(一)合理膳食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改善。但是有許多人的飲食并不科學,以為大魚大肉就是生活質量的提高,其實不然。人的健康狀況不同,飲食也應當有所不同。建議心腦血管病人養成以下飲食習慣。

1、增加纖維膳食

膳食中纖維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的作用。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是粗雜糧、米糠、麥麩、干豆類、海帶、蔬菜、水果等,每日攝入纖維量35克-45克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見食品還有洋蔥、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須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體健康,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此外應該適當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

脂肪攝入應嚴格限制在每日不超過30克或占總熱量的15%以下。膽固醇攝入量每日應該控制在200-300毫克以下為宜。盡量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品,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臟、蛋黃、貝殼類(如蚌)、軟體類(如魷魚、墨魚、魚子)。

(二)科學生活

1、加強體育運動 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活動時心率以不超過170與年齡之差,或以身體微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后自感身體輕松為準,每周堅持活動不少于3-5天,持之以恒。

2、戒煙限酒 長期吸煙酗酒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緊張 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無規律、焦慮、抑郁,這些因素可使脂代謝紊亂。中老年人不要長期打麻將、下棋,保持心平氣和,盡量少生氣。

(三)盡量少服用干擾脂代謝的藥物

如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利尿劑、雙氫克尿塞、速尿、類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積極治療影響血脂代謝的有關疾病

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紅斑狼瘡等,均可干擾脂代謝。

(五)定期體檢

45歲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癥家族史者、經常參加吃喝應酬者、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都屬高危對象,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體檢, 監測血壓、血脂、血糖濃度。

奈曼旗人民醫院結核病防治工作計劃

為進一步強強我院傳染病的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根據旗結核病防治所的“醫防合作,開展肺結核患者報告、轉診和追蹤”的工作要求,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成立結核病防治領導小組,負責全院的結核病防治工作,并定期召開工作會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始县| 丰县| 龙门县| 双鸭山市| 鄢陵县| 离岛区| 富锦市| 绥江县| 景谷| 洪洞县| 商丘市| 湛江市| 雷波县| 漾濞| 盱眙县| 长顺县| 华容县| 遂平县| 临汾市| 广南县| 大荔县| 深水埗区| 田东县| 包头市| 韩城市| 德安县| 岫岩| 宣城市| 奉贤区| 北海市| 克东县| 宁陕县| 临武县| 乐东| 鲁山县| 铁岭县| 阜康市| 大田县| 姜堰市| 吉安市|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