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熱力設備檢修實訓總結

熱力設備檢修實訓總結

時間:2022-02-09 01:55: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熱力設備檢修實訓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熱力設備檢修實訓總結

第1篇

關鍵詞:熱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施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0-0139-02

一、項目的現狀及意義

隨著電力的發展,電網規模和單機容量迅速提高,機組的自動化水平也越來越高,發電企業要清潔、高效、安全的生產,對機組的安裝、運行、維護、檢修等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電力生產人員具備較高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理論水平。

高職高專的熱能動力裝置專業是一個技術應用性很強的專業,主要服務企業是電力建設公司、火力發電廠、核能及新能源發電企業等。該專業主要有兩個發展方向:發電機組運行方向和發電機組熱力設備安裝與檢修方向,主要為火力發電企業培養安裝、運行、維護、檢修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現在發電企業中主要生產崗位人員多為本科生和專科生,而專科生因為基本功扎實、“上手快”倍受發電企業歡迎,只要保證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專科學生在發電企業主要崗位就業機會仍然很大。但由于發電廠運行、安裝與檢修崗位要求高技術人員,專科生仍將是在大型電站就業的最低學歷。所以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及專業群仍應培養高級技術應用性人才,人才培養檔次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為了適應這種新形勢和新要求,“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要進行深化,增強高職高專學生的職業能力,實行“雙證書”制度。按照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職業崗位需求,基于工作過程開發工學結合的優質核心課程,建立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的課程體系。增強本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提高專業人才培養水平,提高專業的社會知名度和行業知名度。

二、項目具體改革內容及解決的關鍵問題

1.本項目的具體改革內容是:改革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課程體系,突出技術應用能力,優化專業課程設置,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完善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建成火力發電仿真培訓基地,完善并向學生開放技能鑒定室,深化“雙證書”制度,提高職業資格證書含金量;課程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師資力量顯著增強,涌現一批名師,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科研教研工作取得突破;把我校熱能動力裝置專業建設成為在全國同類高校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品牌專業。

2.本項目改革過程中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制定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等。借助企業辦學的(學校隸屬國網公司)平臺,圍繞熱動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構建“校企合作、課崗結合”的“一條主線、二個課堂、三項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核心專業課程中大體實現了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3個“一致”:生產現場與仿真實訓設備一致,生產過程與學習過程一致,企業評價與課程評價一致,形成了“課―崗―證”融通的“雙證書”保障機制。

三、項目的具體實施

項目按照“全面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建設思路,力爭通過2年的建設,建成有突出電力行業特征的專業教學優勢和特色、較強人才培養水平的品牌專業。2014年8月完成了建設項目的實施方案與全面規劃,建立了項目實施保障制度,確定了項目建設組成員與任務分解,各項任務全面按照計劃開始推進。2015年5月對建設情況進行檢查、總結,修訂了項目建設方案,按計劃繼續推進各項建設任務。2016年5月按時完成所有建設內容,并對整個建設情況進行總結。主要完成的建設內容有:①建立了深化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②基于工作過程開發構建了課程體系。③校企共建了專業核心課程。④在核心專業課程中全面推行了項目導向、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充分利用了網絡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加強了核心專業課程的教學資源庫建設,改造了傳統教學模式;緊貼現場實際,將企業技能競賽項目和評價方法引入學校,每年定期開展學生發電機組仿真技能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潛能和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⑤經過幾年的建設,2015年1月,本專業即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教學團隊獲得省級建設團隊的榮譽稱號。⑥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創造了真實與仿真實訓環境。近兩年加大火電廠仿真培訓中心投入力度,建成5套不同型號的火力發電機組仿真機,滿足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對火電仿真培訓基地的基本要求;新建汽輪機狀態檢修實訓室,使本專業發電設備檢修實訓提高一個層次;調動企業積極性,形成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的機制;加強了實訓基地內涵建設。⑦產學研深度合作,不斷增強技術開發與服務功能;大力開展職業資格培訓與鑒定工作;積極開展與省內外同行的交流活動。

四、項目的成果和效果

1.主要成果。①完善“校企合作、課崗結合”的“一條主線、二個課堂、三項融通”人才培養模式。完善電力行業考核體系與職業能力培訓,圍繞行業“雙證書”制度,基于工作過程構建課程體系,建設工學結合的專業核心課程,開發立體化教材,實施工學結合的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建立校內和企業共同參與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②取得一批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成果。項目完成后,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應取得一批成果。屆時將完成開發工學結合的項目制專業核心課程8門,建成網絡課程6門。在網絡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優化整合教學資源,構建數字化教學體系、評價標準和管理機制,建設共享型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教學資源庫。在教材建設方面,完成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3部、項目制電力規劃教材5部。③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優秀教學團隊。通過建立團隊合作的機制,強化教學基層組織建設,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開發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推進教學工作的傳、幫、帶和教師隊伍的結構優化、整體水平的提高,引領帶動整體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實現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培養目標。通過外出進修培訓、下基層頂崗鍛煉、培訓學習、參與實訓基地建設、對外技術服務以及獲取相應電力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等多種措施,形成一支知識結構合理、技能水平高、具備承擔較高水平技術研發能力的師資隊伍,帶動專業教學和整個教師隊伍的發展,建成一支適應高職教育發展要求的高水平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教學團隊。④建成國內一流水平的高職高專熱動類專業教學基地。項目完成后,將建成擁有5套不同類型火力發電仿真機的仿真培訓基地,推進熱力設備安裝與檢修實訓項目開發,建成一批融教學、培訓、技術服務和職業技能鑒定四位一體的專業化實習(實訓)基地,滿足以火電廠運行與檢修技術為重點的專業群教學、科研需要,成為國內一流水平的高職高專熱動類專業教學培訓基地。

2.項目實施(應用)范圍。本項目在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及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核能方向實施,也可供動力工程系其他專業如火電廠集控運行專業參考。

3.項目受益學生數。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或其他如火電廠集控運行專業學生,每年預計300人

五、本項目的特色與創新之處

為進一步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形成專業教學的特色和優勢,建成培養目標明確、培養模式先進、人才定位準確、教學資源豐富、辦學條件優良、教學團隊優秀的特色專業,為同類專業建設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屆時將形成以下明顯特色。

1.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與創新。“工學結合”構建了具有鮮明電力行業特色的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工作過程導向解構和重構了理實一體的課程體系,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環境建設保證了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校企合作,保證了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使校企雙向合作更加緊密。

第2篇

Abstract: The thermodynamics major in our college has experienced a burgeoning development, while comprehensive researches and summaries for Workplacement have not been accomplished yet. Now we try to summarize all the work and performance of Workplacemen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rmodynamics major in our college, which is now a demonstrative college, and probe into existing problems and work out them as soon as possible.

關鍵詞: 高職;熱動;頂崗實習

Key words: college;thermodynamics;workplacement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3-0250-04

————————————

作者簡介:牛剛(1986-),男,陜西寶雞人,熱動專業教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熱動專業教學和新能源開發與利用。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廣播電視大學是自治區人民政府直屬的一所集高等職業教育、現代遠程教育為一體的多門類、多學科的綜合性高等學校。學校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主席團42所高校成員單位之一;是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確定的全國90家數控技術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工程重點建設單位和國家首批100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形成了面向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熱能動力設備及應用、金屬材料焊接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煤化工技術、化工設備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工科類專業群;首批100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在全國百所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中只有兩所學院設置了熱動專業,我院即為其中一所。我院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專業已有30余年辦學歷史,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7年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專業被確定為自治區級骨干示范專業。之后經過3年的示范建設,于2010年8月通過了國家驗收,建成國家重點示范建設專業。現在,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專業是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示范院校建設項目中由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之一。實驗實訓條件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根據教育部的有關文件規定,中央財政投入的50%的資金應用于實驗實訓條件建設。我院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專業實驗實訓條件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建設校內熱能動力實訓中心,僅設備方面計劃投入資金總計62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500萬),所以熱能動力實訓中心是我院示范建設的重點項目,對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專業的建設起到關鍵的作用。通過示范性院校的建設和熱動專業建設,我們不僅在以上教學硬件方面都取得了豐厚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成功制定與有效實施。

我院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專業自2004年招生以來已有8屆學生,目前畢業和頂崗實習學生80%以上在電力企業(包括熱電廠和企業自備電廠)。但是應該看到,電廠的建設是有周期性的,如何讓學生的就業工作可持續發展下去,我們在構建人才培養方案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首先聘請了各種類別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企業的專家到學校來進行研討,共同探索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的構建;然后是走出去,到各類熱動企業去,與企業一線技術人員現場分析本專業的主要就業崗位分布,核心工作任務內容,職業能力素質要求,依此為依據構建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經過多次的調研、論證,通過到各種不同類別的熱能動力設備制造、安裝、檢修、運行企業如華電寧夏靈武發電廠、馬蓮臺發電廠、中石油寧夏石化公司自備電廠、銀川熱電廠、寧夏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所、寧夏核工業217鍋爐制造廠、寧夏電力建設公司、寧夏電力科技工程院、寧夏林盛供熱公司、神華寧煤烯烴公司、寧夏多維藥業自備電廠、寧夏紫荊花造紙廠自備電廠等進行調研。

后來我們專業教師又坐到一起,將日常的教學實際結合調研中所得的反饋,對本專業進行了重新審視,與其他專業詳加對比,之后我們發現本專業所涉及的鍋爐容器等熱力設備屬于有爆炸危險的特種設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操作此類設備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取得安全操作上崗證才能上崗操作。本專業學生在取得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后還須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操作崗位證書(上崗證)才能上崗操作。所以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將職業資格證和上崗證的有關考核要求與專業課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3證融合”。

最終依據熱動專業知識的認知規律和專業能力遞進特點,以及熱動設備崗位能力的培養方式,依托校內熱動實訓中心和校外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出既有較廣的專業涵蓋范圍又基于職業能力成長規律的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5階遞進,3證融合”。(如圖1所示)

而我們最初所制定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這樣的:在建成校內熱能動力實訓中心的基礎上,結合北方季節性供熱的特點,采取實訓教學與供熱周期結合,采用分期的模塊教學方式,將學生在校的5個學期分成3個模塊(基礎學習領域/基本技能、專業學習領域/專業技能、拓展學習領域/綜合技能)進行教學,最后1學期進行校外頂崗實習/職業技能。在校期間,每個模塊中的技能訓練安排在對應的三個冬季采暖期主要在校內熱能動力實訓中心進行。(如圖2所示)

可以看出這一模式雷同于大多數高職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無明顯特色。在這里列出,僅給大家作一個參考。

下面對我們的熱動人才培養方案中的“5階遞進”進行一個說明:

將學生三年的學習內容在“2+1”的總模式下按照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五個階段來進行組織和實施,分別是:認知實訓、專業基礎實訓、實境實訓、集控仿真實訓、頂崗實習。

(1)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專業認知實習: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學期,參觀校內、校外實訓基地的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設備真實環境,重點參觀熱能動力設備模型室,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熱能動力設備這種具有爆炸危險的特種設備的整體結構、型式及其工作特點,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為專業課程的學習和職業素養的培育奠定基礎。

(2)專業基礎實訓:第二至第四學期,學生分別通過校內實訓基地的鉗工、電工、車工、機械測繪、焊工和水處理實訓,對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和部分專業知識有綜合的了解,并通過各種的實驗實訓與實際相結合,將各種類別的基礎知識技能融會貫通,掌握本專業未來就業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

(3)實境實訓:第三至第四學期,在校內鍋爐實訓室和校外相關設備企業交叉進行。通過校內鍋爐實訓室一臺實體4噸蒸汽鍋爐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在線運行鍋爐的實境訓練,使學生對本專業的3個核心崗位操作、檢修、安裝有清晰的認知,熟悉熱能動力的主體設備——鍋爐的安裝、操作、檢修工藝流程。

(4)集控(運行)仿真實訓:根據寧夏及周邊地區火力發電企業集中的特點,在第四學期通過校內火電廠集控運行仿真室進行實訓,同時配置了鍋爐模擬仿真運行軟件和200WM、300MW、600MW等三臺火電機組集控運行仿真軟件,利用虛擬的仿真技術實現事故和故障的演示、防止和應急處理,使學生對火電廠的集控運行有全面的認識,并具備基本的操作技能。

(5)頂崗實習:第五至第六學期,是本專業的綜合實踐課程,通過在企業頂崗實習,熟悉熱能動力設備的生產工作過程,基本掌握熱能動力設備制造(銷售)、安裝調試、安全管理、運行操作、檢修維護等相關基本技能,真實體驗實際工作現場環境,了解企業的生產控制和管理情況,為畢業后順利上崗就業打好基礎。

可以看出,頂崗實習是學生畢業前的一個重要學習環節,是專業學習的深化與升華;它既是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又是對學生的畢業資格進行認定的重要依據。頂崗實習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崗位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頂崗實習是熱動專業“5階遞進,3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中重要的一環,是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強烈的責任心,高度的安全生產意識”人才的必要步驟之一。頂崗實習使高職學生提前了解社會,增強社會經驗,增加工作經驗,轉變觀念,增強崗位意識和崗位責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綜合素養,以便與將來的工作崗位實現對接。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是本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與實施的基本保障。

頂崗實習是學校安排在校學生實習的一種方式。頂崗實習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獨當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對學生的能力鍛煉起很大的作用。熱動專業在頂崗實習中,所需要操作的設備是鍋爐等壓力容器,屬于具有爆炸危險的特種設備,上崗操作須經過專門培訓并持有上崗證。如何才能保證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安全實習,并且通過自我學習、師傅幫帶的漸進過程,直到能做到在監控下的親自動手操作,這也是我們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所關注的內容。

另外,如今的頂崗實習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頂崗實習的學生多被企業當作廉價勞動力來使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如何使頂崗實習脫離這種困境,淡化頂崗,突出實習,讓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真正的讓理論結合實踐。理論指導實踐,又從實踐中得到新的體驗,總結自己的理論,在如此的反復中,讓學生掌握真正的技能。為追求利益最大化,企業要廉價勞動力,而為了理論結合實踐,學生要頂崗實習。企業給學生一定的報酬,雖能滿足學生的基本生活要求,但是太少,產生的結果就是在準社會化的頂崗實習期間,如果學生所得報酬相對在同崗位工作的企業員工來說過低的話,也會學生的工作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產生消極影響。

為了讓學生學習盡可能多的知識,學校可在簽訂合同之初,就盡可能多地掌握企業的生產實際,根據企業的初建情況制定學生的頂崗實習計劃,做到實事求是、有的放矢;在簽訂校企合作的協議的時候就先要挑選有責任心的企業,并且必須加入有關頂崗實習的可操作性條款。在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學校可根據已有條款規定,檢查學生,更重要的是檢查企業的執行情況。

如何保障條款對企業的約束性?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得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成為搶手貨;其次是運用法律手段,保障學生在頂崗實習中的權益;再次利用市場機制,讓學生走進人才市場;第四、在現有的體制和大環境下,利用國家對高職教育的重視,發現高職教育,重視對技能的掌握;第五、讓校內教師參加企業課題中去,幫企業做技改,讓企業有得可圖。

學生是頂崗實習的主體,保證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學習效果是頂崗實習的關鍵。

頂崗實習的學生具有雙重身份,既是一名學生,又是頂崗企業的一名員工,要服從企業和學校對頂崗實習的安排和管理,尊重企業的各級領導、實習指導教師和其他員工。要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識,切實做好安全工作。自覺遵守企業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做到按時作息,不遲到,不早退,不誤工,不做損人利己、有損企業形象和學校聲譽的事情;按照頂崗實習計劃、工作任務和崗位特點,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發揚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和謙虛好學的精神,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刻苦鍛煉和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按時按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認真寫好頂崗實習鑒定表的自我評價,交由企業實習指導教師和學校實習指導教師簽署鑒定意見,順利完成學業;并考慮如何在頂崗實習中給企業創造一定的價值(經濟效益),讓企業歡迎自己,樂意接收自己。

在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頂崗實習是熱動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安排在第五、六學期,在校外實訓基地和有意向錄用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專業畢業生的企業進行,每10-20名學生聘請一位企業兼職教師。學時為34周,學分為34分。在頂崗實習結束后由企業出具頂崗實習鑒定報告,學生撰寫頂崗實習報告書。

具體組織與管理如下:

①頂崗實習工作由學校教務處總負責,由系部設立頂崗實習指導小組并安排組織、由專業教研室與系部學生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實施。

②頂崗實習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同參與完成。學校在三方中處于主導的地位,是一切活動的組織者,在整個運作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企業是三方中最關鍵的一方。

③專業頂崗實習指導小組是頂崗實習的具體管理組織者。小組成員由企業管理人員、學生處、學生管理辦公室、教研室、專業教師共同組成。

④聘請企業技術人員為學校的兼職教師,負責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組織管理、指導等工作,保證每名學生有專人負責。

⑤安排教師對每位學生的頂崗實習進行管理,一般每名教師負責管理的學生不多于20名。

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期間就是企業的準員工(或稱實習員工),要接受企業與學校的雙重管理。頂崗實習是校企合作進行,它的考核由企業指導教師和校內指導教師共同完成,并以企業指導教師的考核為主。所以頂崗實習的考核由以下兩個內容組成:實習報告和企業鑒定報告。實習報告是全面反映學生在一年的實習期間將學校所學知識技能與實際生產環境相結合的真實寫照,實習報告評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標準。學生實習企業鑒定報告是企業對頂崗實習學生實習期間德、技、勤、能的全面考核,考核標準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標準。

學生要完成以上兩項報告的考核,合格者獲得學分,完成頂崗實習。

學生要通過頂崗實習明白,獲得學分并不是最終的目的。學生要能在頂崗實習中體會到工人的勞作的辛苦、生活的艱辛,完成從學生到工人的巨大轉變,從身份到心理上接受這一變化。

企業為頂崗實習場所,并對學生的頂崗實習進行工作上的管理和實踐知識的教學。

我們對合作企業適時進行有目的的篩選,為學生提供代表區域行業先進技術的工作崗位,配備具有一定職業教育能力的企業技術指導教師,具有較好的后勤保障,保證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日常生活;緊隨現代熱能動力一線生產技術發展要求所建立的校外實訓基地,結合“5階遞進,3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工學結合,最終完成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同時我們致力于增加校外實訓基地的數量,拓寬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實訓渠道,增加學生的行業環境認識,提供鍋爐及其輔機的生產、安裝、運行、檢修及水處理等崗位實習機會,為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提供基本保障,最終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

合作企業要能夠為本專業學生提供足夠的機組運行、安裝與調試、檢修等生產實訓場所、頂崗實習崗位和就業崗位,還有提供有經驗、技術好,品德高、善溝通的企業師傅。平時也可以支持企業內部的優秀技術專家參與校內實踐教學活動,參與工學結合課程開發工作,并接收青年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

企業要有充分的寬容心。企業常常為了利益最大化,就想使得崗位上的頂崗實習生對企業效益產生積極的立竿見影的效果,忽略了基礎素質的教育,只說有專業方面的培訓就行了。基礎課程是很重要,不可以一邊用學生,一邊說學生沒用;企業還要有責任心,要讓學生在有限的頂崗實習期間內,接觸盡可能多的工作崗位,不要說為何學校三年都沒有把學生培養成功,而企業只用幾天的入職培訓,就能讓學生“融入”的企業,還要能為學生就業后在企業內部提供有效的升遷路線;企業更要有事業心,要明白學生不能光為了一間工廠而培養,企業正在做的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培養技術人才。

頂崗實習模式的探討,這是一個無止盡的話題,時代在發展,經濟環境在變,如何跟隨變化,如何立于不敗之地,以不變應萬變?這是我們需要持續思考的問題。現在我們所形成的 “5階遞進,3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基本實現了學生在第三年100%頂崗實習——準就業;校企合作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建設專業優質核心課程;通過培養、引進和聘請等方式,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的高素質“雙師”結構教學團隊。未來,我們想要通過引企入校,共建生產型熱能動力實訓中心。把本專業建設成國內同類院校中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實訓實習條件和頂崗實習環境、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品牌專業。并通過師資培訓、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等途徑,帶動國內其他職業院校同類專業共同發展。

結語:頂崗實習的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這就需要溝通。學校對學生下達一個“指令”,就要從學生那里得到一個有效“反饋”,然后再在“處理器”內對“反饋”進行處理,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不斷解放思想。目的只有一個:實現“學生、學校、企業”三者的共贏。

理想的頂崗實習模式應該是一個變化的模式,一個不斷自我改進的體系。這個體系主要是要能提供一個建立在一定制度在的寬松的空間(環境)。在這個體系內每一個個體都有充分的自由度來發揮他的自由性、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寧夏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方案(2010)[S].寧夏銀川,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德惠市| 普洱| 揭西县| 通榆县| 临漳县| 茂名市| 疏勒县| 阿鲁科尔沁旗| 新泰市| 凯里市| 阿克苏市| 阿拉善盟| 婺源县| 大名县| 高雄县| 寿阳县| 克山县| 漳浦县| 将乐县| 栖霞市| 安阳市| 临沂市| 陈巴尔虎旗| 监利县| 新余市| 建始县| 胶州市| 闵行区| 武清区| 喀什市| 扎囊县| 蓬安县| 汉川市| 北川| 玉屏| 从化市| 厦门市| 读书| 贵德县| 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