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3 22:15: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記敘文要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俄國宗教思想家、哲學家,基督教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尼古拉·亞歷山大羅維奇·別爾佳耶夫認為,時間按其特征來說,有三種類型,即宇宙的(其性質是環形的)、歷史的(其性質是線性的)以及存在的(即心理上的,其性質是垂直性的)。但是,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體驗不是從抽象的哲學原理開始的,而是從他們的日常起居作息,以及對日月星辰的觀察開始的。時間由此成為敘事作品不可回避的東西。敘事由此成為時間的藝術。因此,從文類角度來看,與敘事文類基本等同的記敘文類必然是時間的藝術。建構主義者認為敘事時間反映的是敘事者對歷史時間的主觀感受,是一種“主觀時間”的展示。可見敘事時間是存在的時間,或者叫心理時間。柏格森“心理時間”學說告訴我們:心理時間的延續不是恒速的,它總是快快慢慢;也不是線性發展的,有時候它會停頓,有時候甚至竟然還會倒退。敘事時間速度的快慢、停頓甚至倒退顯然是由敘事者決定的,人作為敘事者的知識、視野、情感和哲學的投入,成了左右敘事時間速度的原動力。作者的價值判斷,是操縱敘事時間速度的無形之手。反過來,敘事時間速度的快慢也真實地反映著作者的價值判斷。
所謂敘事時間速度,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只有有了相對比較的參照對象,速度的快慢才能顯現出來。在敘事文本內部,是與情節疏密度的比較。在敘事文本外部,則表現為敘事時間與歷史時間的比較。在敘事文本內部,敘事時間速度,是和敘事情節的疏密度成反比的,情節越密,時間速度越慢;反之,情節越疏,時間速度越快?!坝性拕t長,無話則短”。在敘事文本中,以三句五句話,就講述了十年八年,甚至幾世幾劫,這樣的敘事時間的流轉速度難道還不夠快嗎?在敘事文本外部,所謂敘事時間速度,乃是由歷史時間的長度和敘事文本的長度相比較而成立的,歷史時間越長而文本長度越短,敘事時間速度越快;反之,歷史時間越短而文本長度越長,敘事時間速度就越慢。歷史時間是一個常數,但是當它投射到敘事過程的時候,它卻變成了一個變數。在一部敘事作品中,講述一日事情所使用的文字,有時比講述一月、一年、甚至十年的文字還要長。由此可見,敘事時間速度決定了記敘文的詳略,體現了記敘文情理的傾向性,即作者的知識、情感和哲理的傾向性。如阿累的《一面》。文本的第1、2自然段交代了見魯迅“一面”的具體時間是“1932年秋天”“一天中午”,第39自然段交代的時間是“在這四年里”,文末交代了寫作本文的時間是“1936年10月”。全文共43個自然段,第一部分1~38自然段,記敘“我”在內山書店見到魯迅“一面”的情況,文本長度是2076字,敘事時間是“1932年秋天”“一天中午”,根據文中第2自然段“一天中午,我趕到虹口公園去接班,天空正飛著牛毛細雨,六路車早班的最后一趟還沒回來,還要等半個鐘頭的樣子”可以斷定,“一面”確切的敘事時間也只是半個鐘頭;第二部分最后五段,抒寫“一面”產生的巨大精神力量,文本長度是220字,敘事時間卻是四年。從敘事時間的速度來看,第一部分大約是每69字需敘寫1分鐘,而第二部分則大約是每55字就敘寫了1年??梢?,“一面”敘事的焦點是作者見魯迅一面的具體情景,而且如果沒有敘事時間速度的慢速前行,就不可能增強情節的密度,也就不可能在形象的展現中把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和作者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如果說,時間速度的控制,使敘事文本像一條大河,飛瀉于峽谷,緩行于平原,那么,時間順序的變異形態——倒敘、預敘、插敘和補敘,就使這條大河波浪起伏,曲折多姿了。在初中階段,這種時間的變異形態主要是指記敘方式——倒敘、插敘,究其本質就是敘事者對正常的運行方式的干擾、打斷或倒裝。元好問曾經說過:“文章要有曲折,不可作直頭布袋。”這“曲折”就是敘事者對敘事時間操作的具體體現了。比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關于“美女蛇”故事的插敘。其作用,蘇教版的教參是這樣分析的:
課文中由相傳園里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引出了關于“美女蛇”故事的插敘。作者是懷著濃厚的興味來回憶這個故事的。兒童是喜歡聽故事的,而這個神乎其神的故事又給百草園抹上了一層神話的色彩,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感。插敘美女蛇的故事,更豐富了百草園“樂園”的情趣。后來寫想到飛蜈蚣也非常切合兒童心理。而“做人之險”則是作者的發揮,其中糅進了成人的看法。
上述解釋雖然不能算錯,但是未免淺了一點。因為這樣的解釋很難解決這樣幾個疑問:從整個敘事文本的疏密度來看,全文共2467字;第一部分(1~9自然段)共1379字;第二部分(10~24自然段)共1088字。插敘(4~6自然段)共487字;第2段寫百草園春、夏、秋三季的景色,歷來是教學的重點,共304字;第7、8段寫百草園的冬天,共343字。比較而言,插敘的“美女蛇”的故事反而是第一部分中敘事疏密度最高的。不是教學重點的“插敘”為什么疏密度卻是最高的?另外,就本文結構而言,沒有這個故事,文章也完整,兩種生活的對比也鮮明,主題也明確。那么,敘事者為什么要“插敘”故事來打破這種完整呢?因此,我們認為敘事疏密度高說明了這個插敘必定是敘事者聚焦的一個重點,與此同時又用“插敘”改變了敘事時間順序的形態,更加說明這個“插敘”隱含著敘事者對文本生命的某種認識。從表面層次來看,美女蛇故事確能“映襯百草園神話般色彩,”而且也有助于“樂園”風物的動人,因而也就有助于兩種生活的對比。但是這個答案并不完全正確,因為它貶低了故事對表現和深化主題的重大作用,否定了故事是百草園生活內容的必要組成部分,抹殺了作者必須插敘這個故事的深意。從深層次來看,百草園的生活樂趣,除了四季自然景物和從閏土父親那里學習捕鳥知識外,夏夜乘涼,聽長媽媽講一些離奇的故事,增加對社會的了解,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從五光十色的自然風物到復雜艱險的社會生活,從生產知識到對人與人關系的認識,人與美女蛇關系不過是人與人關系的一種倒影,不是使百草園生活更豐富、更完整、更充實嗎?而且使得“樂園”與脫離社會實際關門死讀書的“三味書屋”的對比更強烈、更鮮明、更具批判性,從而也就更有力地表現和深化了主題,這就是插敘的又一重要作用。如果把百草園的生活樂趣僅歸結為“豐富多彩”的“自然風物”,而插敘也僅是映襯或增加一些“神話色彩”,那顯然就貶低了插敘故事對文章主題的表現和深化作用。
關于記敘文時間要素的考察,我們還可以從敘事時間的頻率來做一番探究。在米克·巴爾《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中,頻率的形態如下:
單一的:一個事件,一次描述
多種的:多個事件,多次描述
重復的:一個事件,多次描述
概括的:多個事件,一次描述
由于一次講述產生不了頻率,因此頻率這個概念實際上只和“重復”有關系?!爱斠粋€事件僅僅發生一次而被多次描述時,我們就稱之為重復?!泵卓恕ぐ蜖栐凇稊⑹鰧W——敘事理論導論》里為重復下了這樣的定義。具體來講,可以有這些表現:(1)情節的重復;(2)細節的重復。最為我們大家熟悉的例子,就是魯迅《祝福》中祥林嫂重復敘述她兒子被狼吃掉的事件。祥林嫂難以擺脫痛失愛子的悲苦心情,逢人便講:“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雪天是野獸在深山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痹谒淮斡忠淮蔚囊蛔植徊畹刂貜蛿⑹鲋螅藗円呀洀耐榈絽挓?,以至于她還沒說完,聽的人就把她要說的下一句說出來了。通過這個重復說明了這個事件對她的打擊之深。至于全鎮的人對祥林嫂的話的厭煩的重復,則揭示了作者對聽者麻木不仁的批判。而此后在祥林嫂幾次仍像過去那樣在祭祀時準備分配酒杯和筷子時,四嬸卻一次一次地重復同樣的話:“祥林嫂,你放著罷!”這樣一次又一次以同樣的話阻止祥林嫂在祭祀時插手,則顯示出祥林嫂已為周圍的人們所拋棄,這對于祥林嫂最終悲劇的形成具有直接的作用。
初中生閱讀材料來自課外,材料內容文質兼美,人文內涵豐富,貼近生活,具有時代性,體現了時代特色和精神。閱讀材料更多的選擇主要反映親情、友情的內容,因此能夠給予我們人生啟迪。試題注重對文章的整體感知、理解和領悟能力的考查。能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分清記敘文要素;結合語境理解詞句的含義;能夠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點等;能從文體的角度理解文章的選材、布局謀篇的藝術特點;能對文章內容進行探究,并談出自己的感受;能區別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及在文中的表達作用;能夠把握文章的關鍵詞句,概括段落和文章主旨。
初中記敘文考查角度靈活,題型多樣。設計的試題緊扣“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這一重點,試題設置難易適中,并進一步強化了聯系生活,整體感知,注重理解,關注語言品味,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與作者的心靈對話的意識。同時突出了認知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結合,強調了情感體驗,鼓勵創新能力,注重自主、探究等理念的滲透。
由于記敘文閱讀綜合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表達等能力,因此難度大,大多數學生此項內容丟分較多??梢娪洈⑽拈喿x練習在復習備考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為中考考生,必須掌握記敘文的相關知識以及記敘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和基本格式。
一、記敘文的分類與知識點
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記敘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記敘文既包括記敘性的文學作品,如散文、小說等,又包括一般的記敘性文章。狹義的記敘文是指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的文章,常見的如消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游記、日記、參觀記、回憶錄,以及一部分書信等。
記敘文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對于記敘文要素的交代,既可具體也可概括,既可直接也可間接。因此分析清楚每個要素的作用,有助與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
二、記敘文的順序與線索。
常見的順序有三類:一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情節,包括順敘、倒敘、插敘等。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后順序;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楚,讀起來脈絡清晰,印象深刻;倒敘:先寫結果,再交代前面發生的事。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對情節起補充,襯托的作用。二是按空間順序安排內容;三是按照材料不同而分門別類敘述內容。分析記敘的順序,可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條理、層次,體會不同的敘述方式對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記敘文的線索常以時間、地點、事物、人物情感或話語等為線索。線索貫穿全文,增強表達效果。分析線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結構。找線索的技巧:注意題目,文中多次出現的字眼,議論、抒情的句子。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主要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記敘:要注意敘述的人稱和內容的詳略。人稱,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稱。用第一人稱的好處是親切自然,真實可信,便于抒情。用第二人稱的好處是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于交流。用第三人稱的好處是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從更多的方面自由地敘述。詳寫與略寫,取決于文章中心的需要;描寫:人物描寫。包括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環境描寫。其作用有ɑ、烘托氣氛b、烘托任務心理c、推動情節發展;議論:包括先敘后議、先議后敘、夾敘夾議三種基本方式;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
劃分記敘文的段落的方法。按時間的順序劃分;按地點的變換劃分;按事件情節的發展劃分;按任務活動的場面劃分;按材料的性質劃分;按總──分──總的形式劃分;⑺按作者的思路或感情變化劃分。
三、寫好記敘文的結尾
記敘文結尾的作用??偨Y上文;深化主題;照應開頭(或標題)⑷含蓄委婉,發人深思。
要上好一堂英語寫作課,就必須有的放矢地讓學生知道寫作的內容、寫作的要求,因此,對記敘文寫作內容的分析是勢在必行的。記敘文是初中英語寫作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文體,所謂記敘文,就是以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為主的一類文體形式,一般來說,記敘文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寫人物為主的,圍繞人物來組織材料的文章,這類型文章可以以人物為中心敘述一件事情或者幾件事情;二是以事件為中心的記敘文,即圍繞事件來組織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為中心去寫一個人的活動過程或幾個人的活動過程;三是以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這類型的文章主要以“物”為中心,來記敘一件事情。在英語寫作訓練中,要寫好記敘文,需要掌握以下幾點:1.要寫清楚記敘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時間、地點、事件。2.寫作時要明確中心,突出重點。3.記敘文要按照一定的敘述順序進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敘述。4.英文的敘事有時態之分,因此,記敘文一般為記敘過去發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過去時進行敘述,但是也要按照具體要求、具體情況而定。
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并要圍繞這個“人”的某一性格特點或者品質特點進行描寫,這樣才能有所突出的進行記敘。
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物、原因、結果),應該注意描寫先后順序以及記事的相對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開始、發展、及結局;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應該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寫的層次,以及人與物的情感交融;以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過狀物來表達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寫作過程中,對主題要審準,審清,經過細致觀察后,按一定順序和層次進行切題的敘述,大部分敘述文依據某事的發生、發展過程和經過進行敘述。對人、地和物的描寫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寫,如對人物,應客觀上描寫其外貌,在此基礎上,突出其才能、特點、外表及內心是描繪其特長及心理素質方面的內容。對事物的描寫,可由近到遠,或由遠到近,也可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進行。
二、初中英語記敘文寫作指導方法
以下將以“My Best Friend”為題目,分析如何進行寫作指導。
首先,采用溫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復習七年級上冊《Good friends》一課的重要詞匯及短語,并利用多媒體展示于同學們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讓學生跟著進行朗讀,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寫作話題,我們已經學習了《Good friends》一課,剛才也復習了文章的重點詞匯及短語,相信大家對“friends”的概念已經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們要進行的寫作訓練,就是圍繞著“My Best Friend”為題目,進行的寫作訓練。請大家先擬好提綱,然后,我們一起討論一下你們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寫作的要求為:
介紹一下你選擇朋友的標準,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運用你學過的一些形容詞的比較級,60詞左右。
接著讓同學紛紛進行發言,先作口頭語言的交流練習,有同學開始發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還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經過這樣的口頭練習,學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脈絡及內容,在進行寫作訓練時,則會下筆如有神了。
近幾年,省、地中考語文試題中都有對記敘文閱讀能力的考查,可見記敘文閱讀的重要性。從選材看,所選的記敘文內容豐富、語言優美、貼近生活,易于理解。材料更多的是選擇反映人間真情、人生哲理、無私奉獻的內容。從試題設置看,一般主觀題占主導地位,但開放性試題越來越多,著眼于對文章的整體感知。
二、考查要點
1.能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分清記敘文的要素、人稱、順序等。如:
2012年的16題:根據你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填寫下表。
2.概括文章內容。如2008年的24題:閱讀全文,說說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內容是什么?2011年的第19題: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
3.找出重點段落、關鍵語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語句的深層含義;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如 2009年的21題:指出最后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4.區別認識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達作用。如2011年20題:第⑩段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
5.理解題目的含義。如 2009年的20題:文題《最后的陽光》有什么深刻含義?2012年的20題:理解題目“一只空瓶子的溫暖”的含義。
6.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如2009年的19題:做人應講求誠信,卡夫卡為什么要欺騙小女孩?2011年的21題:陳樂平是一位普通的公交車司機,他身上有哪些優秀的品質,請列舉出兩點。
7.修辭手法的運用。如2010年的23題:讀完全文后,模仿下面的句子,概括這位母親的優秀品質,構成排比句式。母親剛強、堅韌,令我感動; , ; , 。
8.主觀開放試題。如2008年的28題:在生活中,你一定會有被理解、關愛或理解、關愛他人的經歷,請就其中一方面舉例,談談你的感受。
三、考點解讀
這里說一下幾種重要的表達方式。記敘和描寫無疑是記敘文中最重要的兩種表達方式,但在各地中考試題中考查最多的是描寫、抒情和議論。
1.描寫:是記敘文中寫人狀物常用的一種手法。好的描寫常??梢允剐蜗蟊普鎮魃瘛⑸鷦有蜗螅棺x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2.抒情:即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常用的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在記敘文中,抒情性的文字可以使文章的情感更加豐富、強烈,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3.議論:即作者對某個對象或問題發表見解,表明觀點和態度。它是議論文中的主要表達方法,但用在記敘文體中可以起到點染主題、評價事物、折射作者思想的作用。
四、方法指導
近幾年中考試題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記敘文閱讀考題的設置多是課外的美文,多讀、善思會有利于學習和應試。
1.要能根據文章的內容分辨文章的類型。閱讀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有的是以寫人為主的散文,有的是人物通訊。要會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描寫的分析,了解人物的思想品德及文章的主題思想。而以記事為主的記敘文,要能通過分析事情的經過,揭示事情的意義。以借物抒情為主的記敘文多屬于抒情散文,有的是以一定的具體事物為對象,有的是以物喻人,作者往往把自己的情思融于事物或景物描寫之中。
2.結合記敘文的文體知識對文章內容進行具體分析。要會分析記敘的要素、人稱、順序,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能根據文章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理清文章的思路,歸納文章的主題思想,理解文章的詳略與表達主題的關系。能從文章中找出重點段落和語句,理解它們的作用,并體會關鍵性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3.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在文中的作用。敘述和描寫常常結合起來使用,閱讀時要注意敘述和描寫對深刻理解文章所起關鍵性的作用。
一、教學思路
(一)指導,抓住一個“引”字
本次作文訓練的基本要求明確,但在寫作實踐中有意識地交代清楚記敘的“六要素”,對初一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我引導他們借鑒本單元《風箏》一文學習構思。這篇課文圍繞風箏這一主題寫了兩個人物——我和弟弟,通過填表練習,學生了解了記敘的“六要素”,明白了敘述事情交代清楚“六要素”是一件不難的事,而要學會在寫作前把所要寫的內容想清楚、想周全,最實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是列出一個較為詳細的寫作提綱。
此外,我還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本單元四篇課文交代記敘要素方法的異同,讓學生明白記敘要素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這要根據寫作的具體情況和表達的需要來定。而在記敘文的幾個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記敘文的主要內容,這部分要著重寫,寫具體,寫充分,以突出中心思想。
(二)寫作,突出一個“活”字
本次作文訓練,課本給了四個參考題目,要求學生以課文為范例練習寫作。因為是參考題目,我告訴學生可以選擇課本上的題目作文,也可以自由命題作文。
初中生的生活面較窄,要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像以往的作文教學一樣,一味地強調教師命題什么學生就寫什么,很顯然,學生的思想在教師的嚴重束縛之下只能越來越僵化。盡管義務教育教材做了很大的努力,每次作文訓練一般都附有一組參考題目供學生選擇,但很多教師沒有把這一自完全交給學生。長此以往,壓抑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學生極容易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
我把本次作文確定題目的權力交給學生,讓他們根據各自的感受選擇自己認為最能寫好的題目和內容來寫。在作文題目和內容不做限制的同時,強調一點,必須把記敘文的“六要素”交待清楚。這樣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說自己想說的話,爭取作文成功便成了可望亦可及的事情。
確定好作文題目和內容后,學生就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構思、編寫作文提綱了。我隨機抽查后,請部分作文題目和內容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交流構思情況,隨時評點,給每個學生以啟發。
(三)評改,著眼一個“實”字
本次修改作文采用學生自改的形式進行,因為修改自己的作文實際上是思想的再整理和從遣詞造句到布局謀篇的再斟酌。因此,本次作文修改的基本要求與平時相同,即“四讀”、“四看”:一讀自己的作文,看中心意思是否明確,有無積極意義。二讀自己的作文,看選擇的材料是否妥當。一般說來,選材的標準有三個,第一,圍繞中心選材;第二,材料要有代表性;第三,材料要新穎。三讀自己的作文,看布局謀篇包括段落和層次的安排,過渡和照應的設計,開頭和結尾的策劃等。修改作文也應從這幾方面入手。段落清楚、層次分明,是人們對好文章的基本要求。要達到這個要求,第一,要注意段落的單一性和完整性;第二,各段之間的意思要連貫,做到分開來是段,合起來成篇。四讀自己的作文,看看修改的句子、段落以及增加部分的內容是否跟前后文連貫。凡是不順當的地方,立即把它們改正過來,力求語句通順,用詞準確。
達到基本要求以后,就引導學生重點檢查“六要素”交代清楚沒有,指導學生根據各自的情況進行修改,保證本次作文訓練的任務圓滿完成。
二、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對初中生來說,記敘文寫作已有一定基礎了,但在寫作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常見問題及原因分析
1.首尾不入題目
文章的開頭、結尾入題,才能使文章結構嚴謹、內容集中、中心突出,給讀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題鮮明的感覺。但許多同學在寫作中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入題意識很差,想怎么寫就怎么寫,缺乏思考。
2.選材不典型,重點不突出
選材不典型是部分同學寫作中存在的通病,許多同學愿意寫別人的材料,不愿寫自己的材料。事實上隨著年級的升高,作文命題越來越傾向于寫自己熟悉的生活。而不善于運用自己生活中的材料,不理解、不認識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很難完成寫作任務的。
例如,《生活告訴我》一文,許多同學不選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材料,特別是自己的生活材料,卻去寫別人的事跡材料,全篇羅列張海迪、女排姑娘或別的英雄人物的事跡等等,而自己的事跡、感受一點也沒涉及。另外,重點不突出也是部分同學在寫作表達上常犯的毛病。
3.概括敘述多,細致描寫少
一些同學習慣于對人物的活動、事件的過程作概括的敘述,而不愿意,或者不善于作具體細致的描寫。究其原因,概括的敘述較之具體細致的描寫,要簡單一些,這些問題經常出現在一些有惰性的同學的寫作中。
4.語言表達差
其中原因有如下幾點:1.生活單調,集體性的活動少。許多同學對單調的生活認識理解不足,寫起文章生搬硬套,沒有真情實感;2.平時寫文不善動腦,只是照搬照抄,一旦脫離了作文選而獨立成文,便出現文不從字不順的現象;3.個別同學語文基礎太差,語句不通順的現象也存在。
(二)常見問題的糾正指導
針對初中同學寫作中出現的上述幾方面問題,現在集中談談對其糾正過程中應注意的幾方面問題。
1.審題與選材
記敘文寫作中出現的選材不當、寫作重點不突出、記人記事不分,其主要原因是審題不當、對標題把握不準。審題通常指的是,審體裁、審范圍、審重點(題眼)等。不少同學常常忽略其中的審重點和審范圍。例如,《變化在我身邊》寫作的重點是我身邊的變化而不是我本身的變化,《一句名言鼓舞著我》重點不是一句名言的內容及由來,而是我在名言鼓舞下的思想和行為,《值得回憶的一個人》寫作的重點是主人公之所以值得回憶的思想和言行。
為了突出重點,表達中心思想,選用的材料必須典型。選用的材料可根據標題酌情安排。例如,寫整體《溫暖的班集體》選材力求點、面結合;寫個人,則或選一件典型事例,或寫某人2-3 個生活片斷。
2.開頭與結尾
記敘文的結構,通常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所謂鳳頭,指的是文章開頭應給人以美感:豬肚,指的是內容充實;豹尾指的是文章結尾要圓滑有力。這里只說說寫好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開頭寫好了對整篇文章的成功至關重要,從我們學寫記敘文也必須千方百計地寫好開頭。無論是倒敘式還是順敘文,都務必寫得優美而有吸引力。
文章結尾人留下的最后一個印象,也是決定文章是否成功的重點。俗言道:“編筐編簍,重在收口?!蔽覀円矂毡赜霉懞梦恼碌慕Y尾。文章結尾要做到緊扣標題或文章中心,不得跑題。力求使結尾寫得自然、簡煉、耐人尋味,給人啟迪。
請假條(借條、收條和領條)、日記 、留言條、通知、啟事、信件(書信、感謝信)、寫板報稿
(二)大作文
1.側重敘事的記敘文。
①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情起因、經過、結果。
②記敘的順敘:順敘、倒敘、插敘、補敘、記敘五種。順敘:事情發展順序、時間順序、地點轉換。
2.側重記人的記敘文。
①選擇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有感情的人來寫。
②抓住最能反映他(她)的好思想好品德的典型事例來寫。
3.寫景、狀物的記敘文
①抓住特征,準確描述。
②空間順序:從遠到近,從上到下,從大到小,從里到外,從外到里等
4.提供材料的作文
記敘文閱讀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考語文命題的重要對象。記敘文的類型復雜,需要考察的知識點多,那么,應如何尋找突破口?我認為掌握解答方法很重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知識不如教方法,征對近幾年中考記敘文的命題特點,就中考記敘文閱讀題解方法,我簡要談談:
一、明確記敘文的特點:記敘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以事感人,以情動人”。就是說通過具體地記敘事件,形象地描寫人物活動來表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場,讀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響。所以,要特別注意“事件情感”這一關系。
二、掌握記敘文的基本知識:
1.記敘文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 、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掌握記敘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結構,理清文章的發生、發展的脈絡。
2.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等。
3.記敘文的人稱:第一人稱(我)、第二人稱(你)、第三人稱(他)。
4.記敘文的線索:人線、物線、事線、時線、地線、情感線等。
5.記敘文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等。(能準確辨析)
6.記敘對象有:寫人為主的、寫物為主的、敘事為主的等。
7.寫作方法、表現手法:聯想、想像、象征、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后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把握記敘文作者思路及文章關鍵內容。
(一)通讀全文整體把握。 。
二)揣摩文章標題。
(三)抓住文中關鍵語句。
四、記敘文閱讀題解答方法
1. 寫人敘事的文章,寫了人物的哪些事件?寫景狀物的文章,文章的景和物有什么特點?點撥:一是直接摘錄關鍵詞句或中心句,經過適當刪改,轉化為答案。二是對內容分條縷析,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如:2010漳州中考《那一條紫花布簾》第15題.圍繞著居室,文中描寫了哪些內容?請簡要概括。
示例:居室的環境;居室的布置;我在居室的學習;我在居室富有情趣的生活。
2.文中加橫線或加點的詞語有‘什么含義或有什么表達效果?點撥:{1}理解詞語含義:先明確詞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再聯系上下文結合特定的語境或情景,揣摩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如果運用了修辭,要答出修辭義。{2}理解用詞表達效果:從“準確”“形象”和“生動”的角度去理解用詞{特別是動詞、形容詞}所表達的內容情感和作用。 答題表述:用**詞,{準確或生動形象}寫出了**內容,突出了**情感。
如:2010漳州中考第17題仔細揣摩,體會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所蘊含的感情。
(1)成長過程中,媽媽一次又一次慷慨地給我舒張自己的機會。
示例:表現媽媽對我的關愛以及我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3. 聯系上下文,談談你對文章中劃線句子的理解。 點撥: 理解句子的含義,主要指對句子深層意思的領會,對句子修辭手法的理解,對句子作用的分析。
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總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后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語句特色評價用詞:形象生動、清新優美、富有感染力、音韻和諧、節奏感強、委婉含蓄、準確嚴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言簡意賅、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說理透徹、有說服力(結合文體、語境、修辭和具體語句選用分析)
如:09漳州中考《一座古城的記憶》20.談談你對第②段中畫線句子的理解??晌乙咽悄莻€武陵漁人,再也找不到返回桃源洞的路了
示例:城市變化太快,昔日的古城只能成為一種記憶;表達了作者對古城變化的惋惜之情
4.作批注是一種良好的讀書方法。請參考示例,從文中任選一個句子進行點評。點撥:①修辭的角度賞析,技巧:修辭方法作用+結合具體語境+表達的感情。因此各種修辭手法的作用要熟記于心。掌握常見修辭的作用。 :比喻擬人(形象生動)、排比(增強氣勢)、夸張(突出特征印象鮮明)、反復(強調,感染力強)、借代、反問(加強語氣,強烈抒情)、設問(引人注意,啟發思考)、引用、對比(突出特點,使鮮明)
②富有表現力的詞語賞析(動詞、形容詞)③選擇景物描寫的句子賞析。技巧:環境描寫的作用主要是:交代背景;襯托人物;渲染氣氛;暗示中心等。從這幾各方面分析,再結合語段的內容,就可以。……
如:{2010漳州中考}18.批注,是對文章的語言、內容、結構等方面加以賞析點評,請從文中任選一句,自選角度作批注。
示例:也許我們都知道,日記寫著我一個年代的心情,而那一條紫花簾曾經包容我整個世界.
批注:總結全文,點明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居室和那一條紫花布簾的深厚感情。
5.近年來要求學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的題目逐漸增多。回答這類問題應注意:①分清是限定角度型還是任選角度型。②有要求多角度的要從多角度進行思考,先聯系文章內容說,再聯系實際說,然后發表自己的感想,力求有自己的心得。③篩選出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問題提出質疑,并作出解答。④語言表達上,要精心修飾,努力使句子表達完整優美。
如:08年漳州中考《木棉花開》)第22題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對生命和人生價值的理解。
示例:讀了本文,我認為每個人都要腳踏實地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的生命才會精彩,這樣的人生才會有意義。
6.想象補寫
{1}想象題:要讀懂內容,緊扣文章的內容和語境展開合理想象。
如{2010漳州市中考題}19.文中第④段寫到“沒有人打擾我思緒的漫游”,請結合上文,展開你想像的翅膀,把“我”思緒漫游的內容描寫出來。(60字左 右)
示例:這本線裝的詩集一定經歷過無盡的顛沛流離,帶了滿身歲月的擦痕傳承到我這里。我猶如莊周夢中的彩蝶,牧童短笛里的閑云野鶴,輕舞飛揚,無所羈絆。
{2}情境設置題:要求應該做到描寫細膩、語言優美、內容完整。
如:漳州中考《一座古城的記憶》24題 .第⑤段場景描寫細膩,語言優美。記憶中一定也有某個生活片段令你難忘,請把它寫下來。(不少于50字)
示例①:端午節的前一天,外婆把洗干凈的竹葉和糯米放在一個大盆里,盆沿搭著一摞白細繩,就開始麻利地包著粽子。她圈起竹葉,放入糯米,再用清水將糯米沖得整整齊齊,用手按一下,將竹葉折疊、環繞、系緊。
{3}補寫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情節的發展或故事的結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情境。
如《余音》(06年漳州市中考題)假如有一天“我”重返故鄉,“我”會以怎樣的心情去面對昔日的大戲臺呢?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用富有文采的語言為文章續寫一段話。(不少于60字)
我們都知道,記敘文的寫作有著六大要素,一般稱之為6W,即who(人),what(事), when(時間), where(地點), why(原因),how(如何)。記敘文則以這6W展開記人敘事的。那么我們則完全可以利用這些要素來作為完形填空解題的突破口。
1. 重視短文首句中的4W
首句是了解文章全貌的窗口。記敘文的文章的首句會交代4個W(who,what,when,where),即首先要交代文章中人物(主人公),所發生的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而這些要素,對我們確定該短文通篇中動詞所要用的時態等等提供有力的證據。
【例1】(2010年高考全國卷Ⅰ)
【文章大意】本文講述了作者在醫院所聽到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看病時的故事。這位老人他的妻子得了一種怪病,什么也記不得了,可是老人每天早晨都要準時去療養院陪她吃早飯。作者很為感動,悟出了“The true love is acceptance of all that is.”
It was a busy morning,about 8:30,when an elderly gentleman in his 80s came to the hospital. I heard him saying to the nurse that he was in a hurry for an appointment(約會) at 9:30.
The nurse had him take a 1 in the waiting area, 2 him it would be at least 40 minutes 3 someone would be able to see him…
1. A. breathB. test
C. seatD. break
2. A. persuadingB. promising
C. understandingD. telling
3. A. ifB. before
C. sinceD. after
【簡析】從短文的首句中的was 和8:30及hospital,可知事情發生的時間是早上的,地點一家醫院,而人物則是一位80多歲的老人。從下文內容可知這位老人來到醫院的目的是看病,并且他趕時間,因為他在9:30有一個約會。
1. C護士領著他來到候診區waitng area就座(因為是waiting area.只能是就座)
2. D告訴他至少要等40分鐘(分詞短語作伴隨狀語),才會有醫生來為他看病
3. B句型:It will /would+一段時間+before+從句,由此引出了下文:
【例2】(2010江蘇卷)
【文章大意】本文講述了一個繼母對一個被視為壞孩子的作者的正面肯定和關愛,從而激發了孩子心中對成功的渴望。繼母的信任、關愛和幫助,終于使作者成功了。
Another persons enthusiasm was what set me moving toward the success I have achieved. That person was my stepmother.
I was nine years old when she enterd our home in rural Virginia. My father 1 me to her with these words: “I would like you to meet the fellow who is 2 for being the worst boy in this county and will probably start throwing rocks at you no 3 than tomorrow morning.”
1. A. rushedB. sent
C. carriedD. introduced
2. A. distinguishedB. favored
C. mistakenD. rewarded
3. A. soonerB. later
C. longerD. earlier
【簡析】 文章的第一小段為引子,以喚起讀者注意,并導出全文。第二小段的首句,交待了人物I,時間nine years old,地點our home。
1. D因為繼母首次來到,是父親的介紹(introduced)。
2. AI 因being the worst boy in this county而著名。
3. B因此父親預測“不遲于tomorrow morning.”I會start throwing rocks at you。
2. 注重承載細節的語境
【關鍵詞】 體裁教學法 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要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還要培養學生養成英語的語篇意識,近些年來,體裁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的越來越多。體裁教學法強調的是相互交流合作,而閱讀教學正是屬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的過程。
一、傳統閱讀教學法存在的問題分析
1.1自下而上閱讀法存在的問題
自下而上的閱讀模式需要注重英語語言的知識點,將閱讀過程作為英語語言知識點的學習過程,學生通過這種閱讀模式只能夠見到了解課文字面的意思,沒有站在整體的角度分析語言的真正意義,學生雖然能夠掌握英語單詞、句型的具體含義,但是由于沒有整體連貫性,無法綜合認識整篇文章的語境語義,也無法了解作者的創作意義和思想。因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僅僅采用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式難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1.2自上而下閱讀法存在的問題
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式需要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理解課文的整體意義,而不僅僅是掌握英語語言的單詞、句型的含義,學生通過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課文進行深入理解。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養成主動理解課文整體含義的思維意識。但是,該閱讀模式雖然明顯改善了自下而上閱讀模式中無法理解全文含義的問題,也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包括過于強調學生對于課文整體的連貫性理解,忽略了詞匯、句型等知識點在閱讀教學中的關鍵作用。
二、體裁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2.1教學思路
本文提出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案例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英語記敘文的文體體裁特征,記敘文主要是以敘述故事情節為課文核心內容,整個記敘過程包括故事發生、發展和結束等,學生通過閱讀英語課文能夠找到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這六個要素,并且能夠迅速掌握課文主要內容。
2.2教學內容
本文設計的教學案例選自人教版高中英語標準教材(必修版),Unit 4中的“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一文。課文屬于典型的記敘文文體體裁,包括了記敘文中必不可少的六個要素。
2.3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了解英語記敘文的文體體裁和敘述特征,即能夠快速找到英文記敘文的六個要素,短時間內能夠掌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課文主旨大意,對于段落細節內容也要能夠清楚明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且在閱讀其他英語課文時能夠做到融會貫通。
2.4教學過程
第一步:準備
首先,教師提出問題:“Do you like animals”,由這個廣泛性的問題引起全體同學的注意;其次,再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提出下一層問題:“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y do you like it?”;最后,通過幻燈片向學生展示瀕臨滅絕的動物的照片,讓學生用英文說出動物的名字。
第二步:預讀
教師先將全體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再以分組合作討論的方法對以下兩個問題進行討論,討論結束之后每個小組選取一名代表發言,該過程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也鍛煉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第三步:閱讀
教師設定閱讀時間,在此時間之內使學生閱讀英語課文,閱讀之后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How many places does the carpet take Daisy to?
(2)What are the endangered animal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體裁閱讀法能夠幫助學生在短時間之內找到六個要素,從而分析英語課文的整體意思,抓住重要鍛煉的細節內容。
第四步:復讀
教師讓全體學生根據六個要素分組討論英語課文記敘的故事,再由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按照六個要素講述課文故事發生的整個過程,并盡量按照自己的思路表達清楚,教師也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提示,使學生在講述課文時能夠流利清晰。
三、結束語
體裁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促使學生養成閱讀英語課文的語篇意識,從整體上掌握課文的結構特征和中心思想。將體裁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相互結合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能夠起到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
一、記敘文
記敘具體的生活內容,描述具體的事件或場面,這樣的文章叫記敘文。寫人、敘事、寫景、狀物是記敘文的主要內容;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記敘文的六要素。記敘文必須有貫串全文的線索。線索主要有實物、人物、事件、時間、地點以及某種思想感情等。記敘文在表達方式上以敘述和描寫為主,議論和抒情不應該超過文章的三分之一。敘述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和平敘。記敘文的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畫面感,文句要有表現力。
記敘文寫作的基本對策:一是將題目演繹成一個故事,二是用故事表達一種思想,三是將思想蘊涵在描寫之中。
記敘文寫作的標準:一是有一個鮮明深刻的主題,二是有一個波瀾起伏的故是事是,三是有一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四是有一兩處生動的細節、場面描寫。
當然,高中生寫記敘文宜寫復雜的記敘文,不能停留在一般記敘的水平上。
二、議論文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以明確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通常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構成。論點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對某一個問題或某一類事件的看法、觀點、主張。論點必須正確、鮮明、有針對性。一般情況下,在文章題目,或第一句話,或結尾提出或表明論點。論據是證明論點正確的證據。事實論據包括代表性的事例、確鑿的數據、可靠的史實等;理論論據是指讀者比較熟悉的,或者是為社會普遍承認的,對大量事實抽象概括的結果。首先,論據必須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能夠充分證明論點。其次,論據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當十的效果。再次,論據要新穎,盡可能尋找一些新鮮的、能給人以新的感受和啟示的論據。論證過程是指運用證據闡釋、證明論點是否正確的過程。它要求論述深刻、周密,且講究說理的藝術。基本的論證方法包括五種:歸納法、例證法、演繹法、類比法、對比法。
現在高考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現代公民意識,而寫議論文正是檢測考生理性思維能力和現代公民意識的最好手段。高考作文通常都要求作文文體特征鮮明,絕大多數省市在高考中甚至明文規定考生要寫議論文。理性思考就是見微知著。作文不能局限于寫一人一事一花一草,而要由點及面、由樹木到森林地揭示或印證某一規律及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忌趯懽鲿r,面對紛繁復雜的人和事,要多追問幾個“為什么”。也就是說,作文不僅要讓讀者知其然,還要讓讀者知其所以然。理性思考還要求觀點具有啟發性,立意要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達到“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全無”的境界。
三、散文
散文是所有文學樣式中最自由活潑的體裁。根據內容和表達方式的不同,散文大致可分為四類: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寫景散文和議論散文。
1.敘事散文。敘事散文是一種以寫人記事為主要內容的散文樣式。它的突出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可以抒情、議論,但要依附于事件、人物的敘述和描寫。一般來說,敘事散文不像小說那樣注重故事情節的完整性和人物性格刻畫的深刻性,記敘事件常常只是選取生活中的某一側面或片段,描述人物也只是選擇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
2.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是一種以抒發感情為主的散文樣式。它注重依事生情,借景抒懷,托物言志。這類散文往往以情感為結構線索,通過形象思維展開藝術聯想,將生活的片段連綴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還常常以象征、隱喻和詩意盎然的藝術境界來吸引讀者。
3.寫景散文。寫景散文是一種以描寫景物為主的散文樣式。這類文章多是在描寫景物的同時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寫作這類散文必須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間的變換安排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景物的變化作為全文的脈絡。
4.議論散文。散文說理往往借助于對事例的簡述、形象的描繪和感情的抒發來進行,文學色彩很濃。它同一般議論文一樣,要求觀點鮮明,概念準確,說理充分,層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邏輯推理和嚴密論證,而是常常借助于對古今故事、花鳥草蟲等具體事物的描述來說理,從而顯得妙趣橫生并富于感情。
四、創新文體
近年高考作文強調文體特征鮮明,講究文體規范,但這并不意味著排斥文體創新;相反,如果考生在規范的前提下進行文體創新,“萬綠叢中一點紅”,就會更討閱卷者喜歡。高考作文創新文體大致分為兩大類:應用文和文藝文。應用文主要有書信、日記、訪談錄、辯論詞、書序、說明書、廣告、合同、廣播稿、啟事、招標書、會議紀要、診斷報告、成果報告、申請報告、實驗報告等。文藝文主要包括適合于編故事的小小說、寓言、童話、故事新編,適合于抒情的詩歌、散文詩,以及適合于設置矛盾沖突的劇本等。
文體創新需要考生有扎實的相關文體知識作基礎,然后根據自己的寫作特長進行文體創新,切忌為形式而形式。從近年高考作文的情況來看,文體創新還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問題。
1.自不量力,弄巧成拙。一些考生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而是眼高手低,使用自己不熟悉的創新文體,結果弄巧成拙。如有的考生選用詩歌,在形式上也按詩歌的要求分了行和節,但只是把記敘文的內容分行排列而已,既無節奏,也無韻律,更尋不到意象,探不到意境,純粹是游戲之作。
〔考查內容〕
1.基本的文體知識在文段中的運用。如記敘的要素、人稱、順序、線索、表達方式、寫作手法等。
2.對關鍵詞語理解能力的考查。這種考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文章個別詞句的理解能力。一般情況下,考查的這些詞句在文中都有特定的含義,考生在解釋時要注意靈活運用,要符合文章中具體的語言環境。
3.對有效信息的篩選及提煉能力的考查。這種題型的命題規律是:抓住原文的一個特點,要求考生說出特點的內容;或者指出原文論述的某一現象,要求考生闡述形成這一現象的具體原因等。
4.對文段相關內容分析和歸納的考查。這類題型主要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點、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落大意、歸納主題思想等。
5.對文章的表現技巧、表達效果評價鑒賞能力的考查。這是難度最大的一種試題,既考查學生的鑒賞能力,同時又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深度??梢哉f,這種考題現在已經成為各地命題的首選。
〔解題策略〕
1.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及思路。在讀透文章的基礎上理清文章的脈絡,找出文章的線索,弄懂文章題目的表面含義,然后組織語言,完成答案。
2.理清記敘文的六要素。通過整理六要素,理清文章的層次,理解文章的各個部分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哪里寫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什么中心,其他地方又分別從什么角度為所要表達的感情作好了鋪墊。
3.掌握好文章的描寫方法和作用。做這類題目,只需把握一點,那就是準確區分各種描法,特別要注意心理描寫與語言描寫的區別。此外各種描寫的作用要記牢,并且要注意結合文章具體內容來回答。
4.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情感來自具體的人,具體的事。對于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把握好人物的性格特點??梢詮娜宋锩鑼懛矫嬷郑何恼履男﹥热菖c這個人物有關,這些內容又表現了這個人物的哪些方面。
5.鑒賞、評價。回答開放性試題時,要先讀題干,正確領會該題的命題意圖,在原文中找到題干所在的位置,再結合上下文,大致確定回答范圍,最后縮小范圍,或直接引用原文回答,或通過搜尋并連綴關鍵詞句作出正確答案,或用自己的話簡明準確作出答案。
〔考點預測〕
1.進一步突出人文性。試題大多以課外選文為材料,且與課內文章的特點相關聯。選文在內容上更強調其價值取向,時代感強,人文內涵豐富,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自然、關注人生,給人以有益的啟迪和深刻的印象;在語言上注重生動活潑,具有較強的文學價值。
2.重視對文本的閱讀考查,尤其是對文章整體閱讀能力的考查。把考查閱讀能力落到實處,真正體現語文素養。
3.注重探究和運用題的設計。新課標提出,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未來記敘文的閱讀考查,將出現大量的開放性試題。
〔解題指津〕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作為教師有必要加強對學生閱讀習慣,閱讀解題技巧和方法的訓練,對此,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心態平穩,從容應答。
現代文閱讀,涉及面廣,有時在試題中會出現一些專業性極強的生僻詞語,面對這種情況,無須驚慌,中考閱讀題都是緊扣新課標對能力的要求來命題的,只要我們樹立信心,靜心思考,完全可以拿滿分。
2.細心閱讀,整體把握。
新課標指出:學生要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這一要求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細心閱讀,整體把握,其實也就是學生解題前一個獲取信息的過程。我們可以借助文章的作者、背景、寫作時間等來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主要內容。切忌不看原文,先做題。
3.注意要點,細心品味。
要一邊閱讀一邊注意文中前后照應的地方、承上啟下的地方、作者感情變化的地方、體現主題或觀點的地方等,抓住文章的“題眼”,明白寫作的基調,弄清寫作的脈絡,體會全文的主題思想。遇到令人費解的詞句,可用鉛筆畫出,根據上文對其進行推測或聯想,并從下文中驗證自己的推測,這樣容易把自己帶到文章的情境中去,也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4.聯系原文,靈活答題。
解答閱讀分析題的關鍵在于能否緊扣原文,因為現代文閱讀題的答案都直接或間接地出現在原文中。因此可以從原文中找出原句來答,也有些需要壓縮,或是抽取重點,再重新組織。
答題時,要避免脫離原文,憑空臆造。
5.檢驗答案,查漏糾偏。
一般而言,題目的設計都是由淺入深,題目基本上涵蓋了對選文主要內容的理解。但題目又都是單獨考查某一方面的,做單獨一道題時思維常常容易囿于對該題的理解,思路很窄,答題容易“遺漏要點”,故做完題目后要將答案帶回文中“整體觀照”,這樣往往很容易看出答案是否偏了,或是否漏掉要點,從而有助于糾偏或補充答案。
近幾年,初中英語教材變化較大,閱讀材料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在所有考試中,閱讀題的分值比例相當大,加上其它題型,如完形填空、書面表達等題,答題效果直接地或間接地與閱讀理解有關。如何有效開展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初中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的策略性,閱讀教學的策略性表現在采用模式的正確性,閱讀過程處理的合理性,閱讀評估的規律性和技巧使用的科學性。如何在教學中正確的使用閱讀教學策略,以達到預期的閱讀教學目的,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因此,教會學生學會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高效的閱讀技巧,提高學生閱讀水平,開展閱讀策略的研究活動就顯得十分必要。本文正是致力于探索和嘗試把初中英語課文進行拓展,把教材內容與拓展內容相結合,讓學生不光接觸到書本課文的知識,還能動手主動尋找課外相似的點,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出初中英語課文的作用,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合作能力。
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題材多樣。以文章的題材來看,一般都以記敘文、說明文和應用文為主。本文主要對上述三類題材的課文的拓展內容、拓展的方法以及相應的閱讀方法的指導進行闡述。
一、首先是記敘文的拓展。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體,它以寫入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寫人、敘事表達。初中階段常見的記敘文主要包括文學記敘文和說明記敘文。其中文學記敘文以虛構為主,如趣聞逸事、傳說、寓言、傳奇故事、短篇小說、科幻小說等;說明記敘文,以事實為依據,包括歷史、傳記、新聞報道、日記等。
(一)針對記敘文的這種特點,筆者制定了相應的拓展方法:
(1)教師指導學生上網搜集素材,尋找內容相似,寫作手法相似的文章,對相同類進行比較。教師在指導學生搜集資料之前,先要充分地了解學情,對于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都要有所了解。首先要把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調動起來,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上網搜集一些簡單易懂的趣聞軼事,既開闊了學生視野,又拓展了閱讀的素材。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應放手讓他們搜集一些說明記敘文,包括一些歷史傳記、新聞報道等等。并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找出不同語篇之間相似的寫作手法和敘述手段。對于不同文章的問題設置,學生也可以找出其中的規律。
(2)教師搜集素材,尋找內容不同,寫作手法相反的文章,把不同類的文章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找出其中的共同點. 學生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對于一些內容較難的文章,學生搜集不到合適的類比材料,找不出內容迥異,寫作手法相反的文章,這個時候,就要求老師在課前精心備課,事先找出此類文章,打印出來,當成課堂的閱讀材料,并按照中考??伎键c來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發現課文閱讀內容與拓展內容的不同。
(二)在學生對課文閱讀材料與拓展材料進行對比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相應的記敘文閱讀方法的指導:
(1)抓住文章的6個要素。閱讀時要學會從事情本身的發展去理解故事情節而不要只看事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因此,無論是順敘還是倒敘,閱讀此類文章時,必須要找到它結構中的5個W (when , where, who, why, what) 和1個H (how),不過不是每篇都會完整地交待六個要素。毫無疑問,尋出這些元素是能夠正確快速解題的一個先決條件。
(2)歸納文章中心,把握作者態度。記敘類文章是通過記敘一件事來表達中心思想的,它是文章的靈魂。歸納文章中心思想時,尤其要分析文章的結尾,因為很多文章卒章顯志,用簡短的議論、抒情揭示文章中心;文章中議論抒情的句子往往與中心密切相關;也有的文章需要在結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礎上歸納中心。另外,敘述一件事必有其目的,或闡明某一觀點,或贊美某種品德,或抨擊某種陋習,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時,通過對細節(第1點中的六要素)的理解,把握作者的態度。
概括起來一句話:讀記敘文的關鍵是抓情節。 抓住了故事情節,就理解了文章的脈絡,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
二、說明文的拓展。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簡潔明了的文字介紹事物、解釋事理的文章。它是一種應用性很強的文體。凡是對事物的類別、性質、特征、狀態、功能等進行解釋,以及對事物的發生、發展、消亡過程進行解說的文章,都屬于說明文。說明的目的是讓讀者有所知,給讀者提供知識,使之了解客觀世界,掌握問題的解決辦法。說明文的基本特點就是具有知識性、科學性、應用性、解說性、條理性。常見的說明文有:解說詞、說明書、書文簡介、科普小品、內容提要等,它們或者用來介紹人物,或者用來介紹事物,或者用來解釋概念,或者用來解說論據。
(一)說明文的拓展方法如下:
(1)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搜集素材,按學習小組的不同,給予不同的任務。由于本校使用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學生可以在各組小組長的領導下,搜集不同內容的說明文材料,除了學生手頭上現有的《中學英語課外閱讀教程》之外,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利用自己手邊的其他課外閱讀材料來整理出老師安排的任務。
(2)教師把學生合理分在不同的學習小組.按小組分配任務,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資料中搜集素材,尋找出題點.閱讀材料搜集整理后,在課堂上要呈現出來。教師要事先審閱學生搜集到的閱讀材料,分類整理,并把學生合理分組,按照學生的學習層次與性格特點,不同的小組安排不同層次的任務。歸納整理此類閱讀文章的出題點。
(3)教師課堂內組織小組競賽.比較哪個小組找的出題點準而多,加以鼓勵,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提高學生完成任務的質量,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組織小組競賽,比較哪個小組找的出題點多,對應的考點準。對于表現出色的小組,教師要加以鼓勵,以提高學生繼續參與的熱情。
(二)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說明文的閱讀方法進行指導。
說明事物可采用多種方式:例如舉例、分類法或類比、對比法,給事物下定義或分析事物的原因以及后果。舉例說明文使用例子說明事物闡述觀點;類比說明事物如何相似,對比說明事物如何不同;因果說明文說明事物發展的原因及結果。無論采用什么樣的說明方法,作者都是為了說明事物的本質特征、清晰地展現所說明的事物。
學生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說明文的閱讀:
(1)要領會題干的意思,根據題干要求進行的拓展與創新才是科學合理的。
(2)要有一定的生活常識的積累,很多開放題就是要求將科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或用科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
(3)依托原材料,精心選擇一個角度,圍繞一個中心逐層闡述。第四、在表達上要條理清楚,簡潔明白。
因此,閱讀說明文的關鍵是:抓住事物的特點,即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
三、應用文的拓展。應用文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和公務活動中經常使用的具有某些慣用格式的一種文體。
應用文用途廣泛,種類繁多。其中包括書信(或電子郵件)、日記、通知、便條、收條、借條、影訊、球訊、尋物啟事、招領啟事、海報、賀卡等。
應用文的語言重在實用,力求樸實、準確、簡潔。由于應用文使用廣泛,在實際運用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格式。
(一)應用文的拓展方法如下:
(1)初中英語課文的常見形式為書信,廣告,啟事等。教師指導學習小組分工合作,分別搜集出這幾種常見形式的應用文.教師可以按各組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情況,分別找出書信、廣告、啟事、日記等等,并讓負責某一形式的的小組找出此類形式的應用文的行文特點,教師加以點評。
(2)教師課堂內組織學生分角色扮演,增加趣味性,并引導學生找出應用文的出題特點.這一種方法可以適當為之,教師務必要確信所選的文體適合學生模仿和表演,務必要保證這一活動的效率。所選擇的表演學生也應該舉止得體大方,切忌扭扭捏捏,反而浪費了時間。
(二)應用文的閱讀方法相對于前兩種文體來說比較簡單,先做介紹如下:
在閱讀應用文這一類文章時要注意細節信息,做題時,根據所提問題用尋讀、跳讀的方法更有效。應用文種類繁多、涉及面廣,包括廣告(招聘、產品銷售、宣傳)、簡歷、圖書資料、聘書、社交書信和產品說明書等,所以,學生平時要注意拓展知識面,積累知識。
(1)熟悉并掌握各種應用文的寫作特點和格式。(2)積累應用文常用句型、表達方式和一些專業詞匯及常用縮寫形式,如表示薪水、工作年限的maximum(最高)和minimum(最低)等。(3)加強專項訓練,培養自己略讀、掃讀、跳讀等快速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