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幼教結業論文

幼教結業論文

時間:2022-05-19 01:17: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幼教結業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幼教結業論文

第1篇

在培訓中,依據國家教育部、財政部的相關文件精神及要求,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明確培訓目標和任務;構建科學的培訓體系;加強師范生頂崗實習管理;不斷創新學前教育培訓模式;形成了科學完善的教師培訓格局。

一、培訓準備精細化

做到“兩個明確”:

1. 明確培訓目標。解決農村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升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教育水平和專業能力,促進骨干教師專業成長;幫助幼兒園“轉崗教師”樹立學前教育專業思想,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適應并勝任幼兒教育工作,促進吉林省農村幼兒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以更新農村公辦園園長的教育理念為出發點,幫助園長熟悉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探索幼兒園教育規律,切實提高園長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水平,使他們成為專家型的管理人才,從而推進我省城鄉幼兒教育的均衡發展。

2. 明確培訓任務。“轉崗教師”短期集中培訓任務:

(1)樹立學前教育專業思想,培養職業道德素養、法制素養、人文素養、科學素養、情操修養和身心健康等,能夠在教育和保教活動中注重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

(2)掌握《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幼兒發展、幼兒教育和保育等專業基本知識。

(3)掌握班級環境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安排與保育、游戲活動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計劃與實施、幼兒評價與師幼溝通、玩教具制作、當地資源利用等專業技能。

二、培訓過程系統化

實現“三個確立”:

1. 確立多層次的管理模式。培訓工作實行三級管理,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國培”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培訓項目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5個執行小組;并在培訓班組建了班委會,從而形成學校、部門、學員都參與的三級管理過程,極大地提高了培訓質量和學員的學習效率。

2. 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三個項目均按《“國培計劃(2012)”課程標準(試行)》要求,統籌規劃、突出重點、按需施訓、精心組織、確保質量,構建了科學的課程體系。具體如下:

(1)“轉崗教師”短期集中培訓項目:以“專業技能”為主,包括最前沿的學前教育理念的滲透、幼兒教師素質提升、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利用、幼兒園一日生活安排與保育、游戲活動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計劃與實施、幼兒發展與保教知識、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內容。

(2)置換脫產研修項目:結合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的發展水平與現實需求,以全面提高保教水平與專業能力為宗旨,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反思為培訓主題,確定了三個維度的培訓內容:一是專業理念與師德。通過研修,了解國內外學前教育前沿信息,改革動態,發展趨勢;提高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掌握幼兒教育的基本理念,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明確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掌握幼兒園教育特質,糾正與防止小學化傾向;全面提高參訓學員的師德修養和專業理念。二是專業知識。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和獲取網絡教育教學資源的能力,扎實掌握幼兒發展知識、領域教育知識、保教知識、通識知識等學前教育教學基本方法與內容,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課堂駕馭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與發展。三是專業能力。加強案例研究,拓寬專業領域,構建知識與能力的新平臺,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內容包括:環境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游戲活動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評價與反思;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培訓等。

(3)農村公辦幼兒園園長短期集中培訓項目:針對農村幼兒教育實際和公辦園園長的需求,設定培訓主題和培訓課程,使課程內容貼近農村幼兒教育實際,避免“城市化”傾向;重視幼兒教育的實踐性、操作性,避免課程內容“小學化”傾向。為此,本次培訓我們共設計了三個維度,十一個培訓模塊:在“專業理念與師德”中選取了2項內容(師德修養;專業理念);在“專業知識”中選取了4項內容(幼兒發展知識;領域教育知識;保教知識;通用知識);在“專業能力”中選取了5項內容(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教育活動是設計與實施;評價與反思;家園合作;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切實提高了培訓實效。

3. 確立優秀的師資團隊。實行首席專家制。置換脫產研修項目首席專家是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嚴仲連教授;“轉崗教師”培訓項目首席專家是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王萍教授;農村公辦園園長培訓項目首席專家是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繼續教育項目評審專家張貴新教授。我們還先后聘請了蔡珂馨、趙剛、但菲、丁海東、楊飛龍、趙小華、劉然、孫英敏等一大批專家、優秀園長及一線教師組成了強大的專家培訓團隊。

三、培訓方式多樣化

做到“六個結合”和“四個突出”。即省內與省外相結合;專家與一線教師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課例觀摩與成果交流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在崗研究相結合。突出參與互動,突出案例教學,突出問題解決,突出個性發展。

聘請專家講學、導師授課。采取講座、授課、案例教學、動手操作、學員論壇、課題研討、實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學員自身素質,充分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廣學博積的基礎上張揚個性,培養其特色化教學能力。

四、考核方法多元化

1. 集中學習考核。

(1)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理論考核以課程作業、學習心得、小論文等形式進行;實踐考核以案例分析、交流研討、活動設計、技能操作等方式進行。

(2)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關注學員出勤率、課堂討論參與率、作業提交情況等;結果考核主要對學員提交的各種任務性作業進行質量考查。

(3)綜合考評采用百分制:學習表現占20%;理論學習與研討占30%;教育教學考察與實踐占30%;教案設計占10%;課件制作占10%,進行綜合考核評價。

2. 頂崗實習學生考核。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單位的評價、實習報告、聽課筆記、活動設計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評價。

3. 返崗研修考核。對學員培訓后專業發展情況及發揮作用的情況進行跟蹤回訪,對教育行為的改進和變化效果進行評價。

五、培訓交流全員化

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建立全方位交流平臺:建立QQ群、制作學員通訊錄、建立培訓網站,實現了跨地域的多種交流方式。

六、培訓效果

1. 服務質量提升。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學員對培訓總體滿意度極高。

2. 專業素質提升。解決了農村學前教育方面一些想解決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滿足了農村發展學前教育事業的迫切需求,受到了學員的普遍好評。

3. 辦學質量提升。加強了我校與省內各幼教部門之間的聯系,加深了對農村學前教育的了解,特別是師資狀況的了解,對于我校今后進一步面向基層,不斷提高服務、引領學前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推進學前教育改革,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4. 實踐能力提升。頂崗實習學生通過三個月的置換實習,幼兒教育和保育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使我校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建設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5. 培訓業績提升。

(1)文本成果:培訓方案及具體教學計劃、學員手冊、學員調研問卷、研修日志、教學設計、案例評析、論文、反思總結、培訓簡報、培訓管理檔案(登記表、信息數據庫、跟蹤座談聯系信息、結業證書信息、考核表、自評報告)等。

第2篇

【關鍵詞】挪威;學前師資教育;幼兒園變遷;社會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0)07/08-0088-04

在挪威,學前師資教育的發展和幼兒園的變遷息息相關,而幼兒園的發展則與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

一、學前師資教育的發展史

挪威最早培訓幼兒園教師的機構是兒童權益保護學院,成立于1935年。兒童權益保護學院的成立與幼兒園的發展有關。當時,挪威主要有兩種類型的幼兒園。一種是公立的兒童避難所。雖然公眾普遍認為最理想的育兒模式是母親不出去工作,在家照顧孩子,可是,隨著19世紀挪威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發展,許多母親迫于經濟壓力,不得不出去工作,這時就需要有地方把孩子托管起來。公立的兒童避難所應運而生。兒童避難所主要為工人階層的孩子服務,這些孩子的父母沒有經濟實力在家照看孩子。兒童避難所的開放時間根據工廠的工作時間設定,相對來講要長一些。另一種則是私立的幼兒園。嚴格地說,這類幼兒園是為中上階層的孩子服務的,目的是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滿足幼兒與同伴一起玩耍和學習的需要。入讀這類幼兒園的幼兒一般家庭條件較好,家長有足夠的精力與財力讓孩子上幼兒園,同時家中也有人照看孩子。因此,私立幼兒園的開放時間較短,一般每天開放4小時,主要為幼兒提供教育服務,而不僅僅是照料和護理。正是因為私立幼兒園的出現,中產階級對孩子接受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相應地對幼兒園教師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為滿足這一社會需求,挪威第一所學前師資教育學院――兒童權益保護學院成立了。截至20世紀70年代初,挪威共有5所幼兒師范學院。

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挪威政府為民眾提供高等教育服務的能力大大提高,在各地建立了許多幼兒師范學院。所有初等幼兒師范學院都升格為高等幼兒師范學院,學制從2年延長至3年。幼兒師范學院開始招收男生。在此之前,男性成為幼兒園教師不僅為社會習俗所不容,而且也不符合學前教育師資的錄取條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挪威政府日益強調通過各種方式招收男性幼兒師范生和男性幼兒園教師。目前挪威的男性幼兒園教師占全國幼兒園教師總數的10%~20%。

當前,幼兒師范學院招生錄取要求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而有所不同。普通高中畢業生要符合高等院校的入學條件,即要達到一定的錄取分數,這個分數是包含平時考試分數和畢業考試分數在內的總分。幼兒園中的助理教師及其他年滿25周歲的社會人員則可以根據實際能力來申請入學。申請人是否符合錄取要求由每所幼兒師范學院具體評估確定。

二、幼兒園的發展變遷

挪威的普通師范學院與幼兒師范學院的建立有一個有趣的不同點。最早的普通師范學院出現在19世紀,主要建立在鄉鎮上。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能保護未來的教師不受城市不良風氣的影響,另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與城市相比,鄉鎮兒童數量更多,鄉鎮地區對教師的需求量更大。而最早的幼兒師范學院則出現在大城市里。這歸因于當時僅有的幾所幼兒園都在大城市,鄉鎮基本沒有幼兒園。導致幼兒園集中在大城市的原因是幼兒園不同于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是非強制性的,所以幼兒園建立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更便于招生。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因為受傳統思想影響,民眾普遍認為幼兒在家里最幸福,很多人認為必須上幼兒園的孩子是不幸的。到2008年,挪威仍然在討論學前兒童要不要上幼兒園的問題,討論的焦點是3歲以下兒童是否應該上幼兒園。

20世紀70年代,幼兒園在挪威的普及和挪威女性走入職場緊密相關。越來越多的女性,包括年幼孩子的母親,開始工作賺錢。與19世紀受經濟所迫不同,20世紀70年代女性走入職場的根本原因是女性要求經濟獨立,追求在家庭之外實現自我價值。〔1〕社會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也為女性走入職場創造了客觀條件。社會的變革使得越來越多的女性參加工作,與此同時,對幼兒園的需求也日益強烈。挪威政府致力于建設更多的幼兒園,在鄉鎮亦是如此,目標是在短時間內滿足所有申請入讀幼兒園的幼兒的需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公立的兒童避難所和私立的幼兒園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幼兒園逐漸合二為一。挪威現有的幼兒園全部是全日制幼兒園。在園幼兒數量已從1948年占全國同齡幼兒總數的2%提高到當前的90%。在20世紀80年代,上幼兒園的幼兒主要來自兩種家庭,父母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和單親家庭。從1995年開始,挪威政府規定兒童的入學年齡是6歲,在此之前則是滿7歲才能上小學。這一新規定意味著幼兒園少了整整一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幼兒園的生源影響很大。此外,由于產假等政策規定的變化,目前挪威幼兒園主要招收1~6歲幼兒,而不是幾十年前的4~7歲幼兒。因為在園幼兒年齡的變化,幼兒園的教育重點也隨之變化,要求教師熟悉小年齡嬰幼兒的發展變化。

三、學前師資教育的變革

社會的發展不斷影響幼兒園,而幼兒園的變遷則直接影響到學前師資教育的變革。1948年,挪威一所幼兒園公布了其辦學主導思想,“在我們幼兒園工作的女性們要對兒童心理學有極大的興趣,注重研究嬰幼兒期對以后發展的作用。我們的目標是建立與時俱進的現代幼兒園。從一開始,我們就要求幼兒園應該雇傭受過專業培訓的女教師”。可見,挪威幼兒園很早就開始注重從發展的角度看待童年,這使得挪威的學前師資教育很早就開始重視教育學的重要作用,致力于為幼兒園培養稱職的教師。

從卑爾根大學學院1948年和2008年學前師資教育的部分課程對比看(見下表),學前師資教育的課程框架沒有很大變化。雖然科目的名稱有所改變,但是在表中列為同一行的課程仍為同一學科,不過課程內容已經日漸深入,注重使師范生習得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以便使幼兒在幼兒園中得到快樂并從中受益。“課程的選擇是以與兒童在一起工作需要掌握什么知識為出發點的。”〔2〕正是這個原因,當前學前師資教育中已經取消了對會計能力的要求,但同時又增加了戲劇,數學,宗教、價值觀與倫理課程。

在1971年之前,每所幼兒師范學院都可以自主決定課程的設置,但是從總體上說,各個學校的課程設置比較相似,這歸因于相同的幼教傳統和學院之間的密切合作。

學前師資教育的目的是讓師范生日后成為“育人者或是兒童照料和護理者”。〔3〕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雖然幼兒園的工作內容被重新定義了,但是對兒童的照料一直是幼兒園的基本工作,因此學前師資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一直沒變。

1971年挪威頒布了第一部《學前師資教學大綱》,1975年頒布了《師范教育法》。經過一系列變革,2003年頒布的《幼兒師范教育大綱》成為指導學前師資教育的綱領性文件。

當前,學前師資教育的要求是師范生必須接受為期3年的全日制學習,修滿180個學分。不過,也有很多幼兒師范學院提供非全日制的課程,最常見的是4年修滿180個學分。這種課程的招生對象是沒有受過正規學前師資教育的幼兒園助理教師。目前,這種課程擁有相當大的市場,因為雖然接受過正規學前師資教育的幼兒園教師日益增多,但由于幼兒園的快速發展,對教師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幼兒園會招收許多只接受過較少教育的人在幼兒園做助理教師,以輔助專職教師開展工作。

在課程結構上,教育實習占有很大比重,其中有大約2周的實習在小學一年級進行。實習是所有課程的一個必備組成部分,不單獨計算學分。

《幼兒師范教育大綱》規定每所幼兒師范學院可以建立有自己特色的課程模式,以此補充院校的基本課程模式。所有師范生都應該學習的基本課程包括教育學,英語,數學,宗教、價值觀與倫理課程以及一門實踐或美學課程。除此之外,師范生可以自由決定是否選修其他副科,以便有時間和精力來更好地拓展專業選修的范圍和深度。幼兒師范學院有權在一定范圍內開設多學科或跨學科的課程。以卑爾根大學學院為例。卑爾根大學學院主要是分科教授各門學科的,但是現在越來越重視學科之間的合作。2003年卑爾根大學學院建立了線型課程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師范生在某一專業領域的能力。線型課程模式的重點是戶外運動課程和藝術課程。在2008~2009年,卑爾根大學學院錄取的150名學生中,選擇藝術課程和戶外運動課程的各有32名。

以戶外運動課程為例。阿娜?哈曼(Anne S. E.Hammer,2009)總結了卑爾根大學學院戶外運動課的相關內容。在卑爾根大學學院,除了一年級的必修課――自然科學課外,師范生還有機會在第三學年選擇自選主修課――戶外運動課。這門課程包括自然科學課和體育課兩部分。目前,包括自然科學和體育在內的戶外運動課非常受師范生歡迎,選擇這一自選主修課的師范生很多。在第三學年的實習中,有2周的實習與師范生選擇的自選主修課掛鉤。因為大多數接受學前師資教育的師范生在高中階段沒有選修過自然科學課程,因此學前師資教育中自然科學課程的首要目標就是激發師范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如果師范生對自然科學不感興趣,那他在踏上工作崗位后也很可能不重視這一內容,將很難激發兒童探索自然科學的熱情。要讓師范生對自然科學感興趣,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積累豐富的自然科學經驗,使他們認識到這門課程對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做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自然科學知識,以便幫助兒童了解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在戶外運動課程中,生物學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師范生要熟悉不同的生態系統,如森林、溫泉、湖泊等,分辨各種植物和動物。師范生學習識別不同的物種既有助于師范生體驗大自然的奇妙,也有助于師范生在踏上工作崗位后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學前兒童喜歡詢問植物和動物的名稱,教師有責任為兒童提供學習動、植物名稱的機會,并讓兒童從中享受學習的快樂。卑爾根大學學院定期為師范生開辦各種關于生態系統的講座,向師范生展示各種生物的屬性以及生物之間的依賴關系。物理學也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教師會通過示范、實驗和講座等方式,幫助師范生加深對物理現象的理解,以方便他們以后在幼兒園里開展相關活動。在實習時,師范生可以把這些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直接應用于幼兒園教學實踐,也可以不斷創新。

隨著城市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挪威人日益遠離大自然。人們逐漸認識到,這對健康不利。為了促進幼兒健康發展,挪威現在出現了許多自然幼兒園。這些幼兒園的共同特點是讓幼兒回到大自然中去,開展有益的戶外活動,而不是只讓幼兒靜坐在房間里。從公共健康的角度看,有必要引導幼兒在大自然中得到游戲的快樂。因此,戶外運動課程的目的是使師范生掌握各種有關物種、自然和環境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通過簡單的戶外活動認識和了解人類和自然的關系,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能夠運用理論和實踐知識,鼓勵幼兒在大自然中游戲、探索,體驗戶外活動的快樂;了解如何創造適宜的環境,發展幼兒的獨立性、責任心和創造性;掌握專業技能,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觀察能力;了解不同季節的身體技能發展和運動;掌握兒童營養方面的知識,能夠運用大自然的資源來預防疾病和增強體質;在不同的季節都能夠在大自然中安全活動等。要實現這些目標,大量的教學活動需要在戶外進行,有時在學校附近,有時則要到郊外去。

藝術課程的主要科目有戲劇、手工和音樂。戲劇、手工和音樂科目間的合作很重要。結業考試的內容是師范生合作完成一個跨學科的項目,要求師范生勇敢地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在自己的學校與實習的幼兒園之外,即在公共領域或不同種類的藝術院校中,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項以藝術為內容的工作。師范生在完成具體的工作后,要遞交一份以藝術傳播反思為主要內容的個人論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重視教育內容與幼教職業之間的相關性外,卑爾根大學學院非常重視工作方法和師范生將要從事的工作間的聯系,提倡以小組的方式開展活動,以提高師范生的合作能力。卑爾根大學學院的教學大綱指出,“在整個教育中,小組學習方式占主導地位。幼兒園教師的一個主要任務是能與人在不同場合相處和合作,能處理不同的同事關系和不同的工作方式,這些是從事幼兒園教師職業的必備技能”。

綜上所述,挪威的學前師資教育一直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從長期來看,幼兒園的變遷會一直影響學前師資教育。如果幼兒園相對穩定,幼兒師范學院會更容易制訂自己的教學大綱。當前學前師資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師范生應對幼兒園的不斷變化、班級人數增多、幼兒群體組成日益多樣化以及在同一班級中為不同年齡的幼兒提供適應每個人發展水平的教學等挑戰。同時,社會的多元化發展也給學前師資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因為目前挪威兒童入學年齡提前到了6歲,所以讓學前兒童作好入學準備越來越重要。相應地,對幼兒園教師學科專業知識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學前師資教育的責任與任務就是為師范生提供踏上工作崗位后應對這些挑戰的必備技能。

參考文獻:

〔1〕〔3〕KVALHEIM INGEBORG LODRUP.Sats pā barnehagen〔M〕.Oaslo:Universitetsforlaget,1990.

〔2〕BERG TURI SVERDRUP. Forskolel rerutdanning i Bergen gjennom 40 ār〔M〕.Bergen:Bergen L rerhogskole,1988.

Preschool Teacher Education in Norway

Dag Orseth, Anne S. E. Hammer

(Bergen University College, Norway)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筠连县| 津南区| 永泰县| 上犹县| 张家港市| 汕尾市| 溧阳市| 东兴市| 钟山县| 阜平县| 林西县| 莱阳市| 富蕴县| 霍州市| 龙井市| 临桂县| 淄博市| 甘孜县| 山东省| 丹棱县| 鄂温| 古丈县| 微山县| 清涧县| 桐柏县| 全南县| 盐源县| 义马市| 财经| 保亭| 蓬溪县| 漳平市| 孟州市| 清水河县| 亚东县| 普陀区| 沂南县| 连城县| 上思县| 永仁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