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4 06:56: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三生物二輪復習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明確高三復習時每個階段的具體學情任務
我們高三的復致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2014年9月―2015年3月中旬),是基礎復習階段,主要進行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復習。在一輪復習階段每一個科都在逐章節地進行復習,我們要緊跟老師的進度,進行細致復習。各學科基礎知識是高考復習的首要任務,只有熟練地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更好的進行學科內綜合和學科間綜合,才能構建合理系統的知識體系。所以復習時我們特別注意要真正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含義、以及相關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第二階段(2015年3月中旬― 4月底),是專題復習階段,我們的任務是把前一個階段中較為零亂、繁雜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做到提綱挈領,全面復習。二輪復習階段的時間緊,要求高,高考針對性要強,在這一階段我們要注重培養自身能力,抓好學科內綜合,并進行一定的學科間綜合訓練。在前一階段復習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對知識的綜合理解能力,以適應由一般的考試訓練向高考情景的轉變。選取適量有代表性的學科內綜合題進行練習,以便使自己更好的融會貫通。
第三階段(2015年4月底― 5月底)。本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加強解題方法的理解,重視考試能力的提高,主要進行強化訓練和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在這一階段我們應該加強一下綜合科目的練習力度,把解題速度練上去。在這一階段我們復習既要側重于自己平時所暴露出來的知識缺陷,又要避免陷入題海戰術的誤區,在練習的時候不要滿足于就題論題,而是通過題目再次復習課本中的重要知識點。
二、制定符合自己的復習計劃
在高三復習的過程中,同學們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復習計劃。在制定計劃時,既要有長期計劃又要有短期目標。短期學習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了一個目標后,再制定下一個目標,確保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復習計劃除目標外還要有時間上的計劃,要制定詳細的課后時間安排計劃表,要充分利用時間,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堅持下去,形成習慣。計劃表要按照時間和內容順序,注意將閑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把可利用的學習時間列入計劃表內。
三、夯實基礎,提升能力
在高考中試卷中對知識的考查,是盡可能的覆蓋本科所有的知識點,此時面廣其難度就有限,高考試題的難易比值接近5:3:2,這也就要求我們心中有數,在學習的過程中狠抓基礎。因此同學們在一輪復習過程中千萬不要好高騖遠,只做偏題難題,而忽視了最重要的基礎練習。在第一輪復習過程中,就是要要腳踏實地,吃透課本,落實單元主干知識,梳理出高考考點,做好基礎題。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跟上老師的節奏,同時要提高自學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有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弄明白,我們可以問同學,也可以問老師,我建議盡可能的多問老師,因為老師教的會更調理,而且能聯系知識網絡。在二輪復習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注意拓展延伸,培養學科思維能力,復習中首先要對問題本身所涉及的研究對象做細致入微的分析,弄清初始狀態以及發展演變的過程,同時判斷研究對象在各個過程中的特點和遵從的規律。此外還要將問題拓展延伸,推廣到與本問題知識點相似、思維特點相似或相反的問題,然后歸納總結解答這些相似或相反問題的基本途徑和基本技能,從而培養起解決問題的學科思維。
四、保證狀態,堅定信念,爭取勝利
高考是考生在智力、心理和身體的綜合比拼。因此學會調節狀態是很重要的
(一)在心理上方面,自信和堅持不懈是決勝高三最關鍵的。進入高三后,我們要迅速調整心態,進入高考狀態。盡管高考還有一年時間,但是我們必須要迅速進入到高考的倒計時中,一方面,我們要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使高考的目的更加明確。另一方面,要做好心理準備,高三的一年是充滿坎坷和荊棘之路的一年,在未來高三學習的一年中,你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誘惑和困難,甚至是挫折,但是只要你堅定信念,那你將會取得成功。同時我們還應充分認識自己的優勢,接納自己,賞識自己,相信自己,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使我們對高三的學習充滿信心。只要同學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理想不懈地奮斗,發掘潛能,一年的時間可以從很大程度改變我們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
(二)要從容平和,不要心浮氣躁急于求成。在一輪復習的過程中,心浮氣躁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同學們可能都碰到過這種現象:老師講的都能聽明白,平時復習覺得沒有問題,題目也能做,但一到考試就是拿不了高分。高三的復習是一個連續而且漫長的過程,尤其是一輪復習階段,學習的重心應該轉移到基礎復習上來。只有穩扎穩打,腳踏實地才會練就扎實的功底。復習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萬丈高樓增地起”,只有這時候循序漸進、查缺被漏、鞏固基礎,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只有這時候把邊邊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復習到,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時間去攻克一些綜合性、高難度的題目。
(三)加強身體鍛煉,高三是毅力,心態的比拼,到了后期更是身體的比拼。經過一輪復習,很多同學都會有一種心力交瘁的感覺。在二輪復習及其后期,總有一些同學身體狀態跟不上,導致成績下滑,高考成績不理想。同時,也總有些同學在二輪復習的時候身體依然強健,依然可以用一種良好的身體狀態奔向高考。到了那個時候身體的重要性就會不可或缺。所以我們希望大家在一輪復習初期就要經常鍛煉身體,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當然高三的鍛煉也是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難度上不易過大,只要心中有鍛煉的意識就可以了。
五、利用好每一次考試
關鍵詞:高考復習;生物課教學;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10-0180-01
一、復習計劃與方法策略制定的依據
根據對近年來《教學大綱》和理科綜合《考試說明》的學習與分析,以及對各省市生物學高考試題的研討,把握生物學高考命題思路——“遵綱不循本”,即知識點的考查遵循“雙綱”的規定和不超出課本知識的范圍,而能力水平的考查可以超出課本知識具體體現的層次水平。由此可知,《教學大綱》和理科綜合《考試說明》生物部分是高中生物高考復習計劃與方法策略制定最主要的依據。認真分析近年的生物學高考試卷既有助于把握復習備考的方向,又有利于收集高考訓練的基本素材,揭示生物學高考命題的新走勢,有助于我們發現教學和復習過程存在的薄弱環節,及時地調整復習計劃和方法策略。
二、復習計劃安排
第一輪:以教材為主,強化基礎知識。按照考綱知識框架安排順序,以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復習為主線,以夯實基礎為目的,主要是解決知識點問題。復習時應該和老師的步伐保持一致,進行逐章逐節地細致復習。
第二輪:專題復習階段的時間安排在2月到3月初,該階段的復習任務是加強學科內綜合,使知識系統化和形成命題網絡(即知識塊)。這個階段的復習實際上是在分章復習和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從新的維度對知識進行歸類和重新組合,從而達到熟練掌握知識的程度。為確保任務按時完成,我們可以確定一般每周一個專題的復習進度,大一點的專題可在兩周左右完成,對于一輪中遺留的問題,在哪一個專題中,要對這塊知識進行突擊強化,徹底完善知識網絡體系,不留漏洞。另外,3月份新考綱已出臺,要進行一些適當的調整,同時對照考綱,將復習重點向重點章節、缺陷章節傾斜。
第三輪:加強高考的實戰訓練,同時要注意回歸課本,查漏補缺,既要注重高考的重點難點,也不能忽視高考的冷點;研究和領會各地名校模擬試題的新思路與新趨向,在模擬考試中提升應試的經驗,增強應試的信心。由于進入高三后往往還要有很多考試安排,時間耽擱。因此可適當對復習時間進行調整。
三、復習學習方法
1.分類整理法。復習過程中,要學會概括知識要點,弄清各知識要點的來龍去脈。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是提高學習能力的根本。結構化、網絡化,才能在解決問題時迅速地、有效地提取知識,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情況下,能根據網絡結構找到其他的途徑,尤其對高考試題覆蓋面較廣的主干知識如新陳代謝、遺傳變異、生物與環境幾章應重點復習。形成知識網絡,有利于知識的存貯記憶,提取信息時便于搜索,應用時便于產生聯系,對全面回答問題有重要幫助。構建知識系統,是按知識屬性、知識間的有機聯系,對原有知識進行重組,形成個性化的知識體系,實現對知識的再認識。
2.典例分析法。對典例的剖析,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等同于一般習題,要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深入剖析,體現出典例的價值所在。如從題干信息給予方式、命題視角、命題與生物學理論的切入、潛在的演變方式、應用價值等角度進行分析,并對解題思路進行剖析和拓展。研究近十年全國各地高考試卷,吃透高考經典題,對高考經典題要做到“慢學制勝”,舍得花時間和精力,務求“吃透”,使同類問題規律化,零散知識網絡化,解題思路清晰化。對高考答案和評分標準更要細心加以揣摩、分析,一定要尋找出自己的答案與它的差距。這樣做有助于知識間的遷移與靈活運用,有助于能力的全面提升,特別是表達能力的提高。
3.比較復習法。在復習中,運用比較法進行知識的橫向和縱向比較。如病毒與原核細胞的比較,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高等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的比較;三大營養物質的來源和去路的比較,三大營養物質均可來自食物,除蛋白質外,均可貯存,均可由其他物質部分轉化;碳循環、氮循環、硫循環的比較,比較它們進入生態系統的途徑、形式及回到無機自然界的途徑、形式;還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較,三大遺傳規律的比較,各種育種方法的比較等等。
4.關注熱點。生物課程是基礎課程,有很強的實踐性,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生產實際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都密切相關。注重考查知識的實用性,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今后高考試題的命題趨勢。復習中適當關注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關注身邊的事物,運用所學知識原理以及正確的思維方法,通過比較分析,評價各種現象,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此外總結歸納老師講課時處理這類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在平常的訓練中積累解決這類問題的經驗,是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
四、調整心態,培養素質
關鍵詞:高考講評;精心備課;學習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242-01
模擬考試是二輪復習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要精心選擇編排好模擬試題外,考后的講評則是達成考試目標、規范發展學生能力和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如何才能夠上好講評課呢?
一、精心備課
1、作好試卷的統計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上好講評課必須事先做好試卷的分析評價;首先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按照試卷上所考查的知識及能力層次發現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還欠缺些什么,充分肯定成績;對存在的問題、出錯率高低進行統計,查明原因歸類集中,以便有重點地進行講評。其次,要求教師在充分分析試卷的前提下,把試卷中普遍存在的缺漏和失誤,作為講評起點,照顧大多數同學,使大多數學生能受益而。第三,對學生的進步要大張旗鼓地進行鼓勵和表揚,并落實到具體的學生、具體的題,要注意因人而異,細心尋找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試卷上的“閃光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信心,產生取得更好成績的愿望。
2、組織課前學生自糾或互糾
檢測之后,在認真批改、分析統計后,及時將本次考試測驗的試卷及參考答案分發給學生本人或隨機分發,讓學生自查或互糾,熟悉答案,查找出錯原因,對于一般知識性的錯誤就可得到解決。該步驟要在課前完成,避免在課堂上分析是非選擇題時學生因記答案而大量消耗時間,降低課堂容量。
3、精心設計課后練習
有針對性地選擇適量的變式練習,讓學生再練習鞏固,同時檢驗一下這回是否真的明白了,若又錯了仍需繼續找原因。學生的正確概念是在不斷地同錯誤概念進行斗爭,不斷地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二、課堂教學要注意綜合述評與重點講評相結合
課堂上老師要對本次考試進行簡單概述,對試題考查的知識范圍、能力層次、難度、題量大小進行客觀的評價,對年級學生得分情況進行簡單通報,答題中存在的問題等作一簡單介紹,使學生從客觀上了解本次考試的概況及自己所處的相對位置。
同時主要講共同存在是問題;講理論與知識的欠缺處,答題的思路,解題方法;講評出錯的原因,出題者的意圖。評一題多問,多題一解,提高思維能力;分析錯例,總結規律,舉一反三;幫助、啟發學生找差距,培養他們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知識、掌握知識,貴在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深刻地記憶,自如地應用。另外,講評課要求教師以啟發為主,而不是簡單地把答案告訴學生。
三、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1、講評課中要求學生聽出三個層次
第一是答案,對照標準答案查找出自己所答的差距,這也是最基本的講評;其次是聽出解題思路,對于某一類題應該如何去思考,基本的答題步驟是怎樣;第三是評價命題思路。老師在最后要引導學生去思考每一道題的命題意圖是什么,如何觀察領悟,這是較高層次的試題講解;學生如能注意到并做好這一點,考試時就能準確地把握題意,高效地答題。
2、要求學生進行知識難點“登記注冊”
教師應要求學生課后將模擬考試中的錯題集中分類,并與過去的錯題加以比較,找出隱藏其后的知識難點、能力盲點“登記注冊”,作為下一階段臨考復習的重點,并按計劃逐一解決,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讓重難點模擬題回歸課本
主要搞清是書本哪些知識點的運用,是原來做過的哪些題的變式,從而減輕記憶的壓力,提高應變的能力。另外可在重溫課本或筆記中體驗方法的運用、回味知識的描述、反思已有的結論,使其產生一種升華的感覺。
四、善于指導學生過好心理關
經過模擬考試,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學生由于在模擬考試中成績不盡如人意而導致情緒消沉,喪失信心,甚至一蹶不振,失去參加高考勇氣的情況;對于他人的進步則往往產生嫉妒心理;對于接下來的復習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何處下力,產生焦慮。對于該階段出現的種種心理弊病,我們教師必須走進學生的心靈,對癥下藥,給予真誠的的人文關懷。
1、幫助學生認清考試目的。
高考模擬考試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引起學生對自己問題的注意,使之對應試更有把握。對于考生而言,沒有比發現問題更值得慶幸的事了,這可以使今后復習的目標更加明確,解決問題的精力更易集中。考試中發現的不足,指出了我們接下來復習的重難點以及復習計劃的方向,使我們更好地檢測和把握自己。
2、鼓勵學生盡快找回自信
當模擬考試不理想時,指導學生不要總是追憶考試過程,也不要經常和同學談論此次考試,更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先暫時把自己的目標定低一點,讓他們聽自己最喜歡的歌曲,或者和自己最要好的同學談談,或者及時咨詢、及時向師長尋找解決辦法,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平時做得最好的事情,使自己找回自信。
3、排除嫉妒心理
面對高考,大家都在努力,與其嫉妒或羨慕他人,不如虛心向他人求教有效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復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