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2 04:21: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我喜歡的一種植物,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植物世界里,玫瑰是花之王,見到它的人,都會說它熱情,美麗,有內涵;牡丹是花公主,見到它的人,都會說它奔放,活潑,有魄力;百合是貴族小姐,見到它的人,都會說它純潔,高貴,有氣質。而我喜歡的,則是植物世界里小小的一分子——它就是五星花。
五星花沒有玫瑰的妖嬈,沒有牡丹的奔放,也沒有百合的高貴。它和平凡的花兒一樣樸素、淡雅。
五星花是一種藤條植物,和葡萄一樣喜歡攀爬。它的葉子和含羞草沒什么區別,就像一只大蜈蚣,到了晚上,五星花還會把葉子卷起來,收縮進去,到了次日早上再慢慢展開。五星花還有多重“性格”呢!它不喜歡陰雨天氣,只有天上陰云密布時,它就蜷曲身子,無精打采的,仿佛在說:“太陽太陽快出來!這種陰雨天氣讓我都患上風濕病了!”但如果是驕陽似火的日子,它就會把葉子都舒展開來,享受陽光的沐浴,也不時地扭扭身子,表示滿心的愉快。
顧名思義,它的名字叫“五星花”,那它開的花也就是一個個小五角星了。我就是看了它奇特的花才喜歡它的。五星花的花兒是紅色的,從側面看和牽?;]什么區別,是個小小的嗽叭,可從正面看,就是一個紅五星了。小小的五個紅色尖角花瓣向一旁展開,兩個黃里透紅的花蕊隨風擺動著,像兩個小眼睛。我曾看到它環繞在一棵長青樹上,長青樹仿佛掛上了一條條紅色的霓虹燈。不,五星花比霓虹燈更漂亮些。紅色的五星花襯上綠色的長青樹,別提有多漂亮了。
我想,五星花現在也喜滋滋地接受人們的贊美吧!
輔導老師陳蕾
因這我的畫中多柳樹,就有人說我喜歡楊柳樹。因為有人說我喜歡楊柳樹,我似乎覺得自己真與楊柳有緣。但我也曾問心,為什么喜歡楊柳樹?到底與楊柳樹有什么緣?其答案不可得。原來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馬湖上,看見人們在湖邊種柳,我向他們討了一小株,種在寓屋的角里。因此給這屋取名為“小楊柳屋“,因此常取見慣的楊柳為畫材,因此就有人說我喜歡楊柳,因此我覺得與楊柳有緣。假如有人在湖邊種荊棘,也許我會給小屋取名為“小荊棘屋”,而專畫荊棘,成為與荊棘有緣,亦未可知。天下事往往如此。
但假如我存心要和楊柳結緣,就不說上面的話,而可以附會種種理由上去。或者說我愛它是陶淵明宅邊所種的?;蛘哌€可援引“客舍青青”的詩,“樹猶如此”的話,以及“王恭之貌”,“張緒之神”等種種古典來,作為自己愛柳的理由。即使要找三百個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往往如此。
也許我曾經對人說過“我愛楊柳”的話。但這話是隨便的,是空洞的。仿佛我偶然買一雙黑襪穿在腳上,有人問我“為什么穿黑襪”時,就對他說“我喜歡穿黑襪”一樣。實際上,我向來對于花木無所愛好;即有之,亦無所執著。這是因為我生長在窮鄉,只見桑麻、黍、煙片、棉花、小麥、大豆,不曾親近過萬花如繡的園林。只在幾本舊書里看見過“紫薇”、“紅杏”、“芍藥”、“牡丹”等美麗的名稱,但難得親近這等名稱所有者。并非完全未見過,只因見時它們往往使我失望,不相信這便是曾對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書出句的紅杏,曾傍美人醉臥的芍藥,或者象征寶貴的牡丹。我覺得它們也是植物中的幾種,不過少見而名貴一些,實在也沒有什么特別可愛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詩詞中那樣受人稱贊,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據那樣高尚的地位。因此我似覺詩詞中所贊的名花是另外一種,不是我現在所看見的這種植物。也曾偶游富麗的花園,但終于不曾見過十足的配稱“萬花如繡”的景象。
假如我現在要贊美一種植物,我仍是要贊美楊柳。但這與前緣無關,只是我這幾天的所感,一時興到,隨便談談,不會像信仰宗教或崇拜主義似的畢生皈歸它。為的是昨天的天氣佳,埋頭寫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邊的長椅子上去坐一會。看見湖邊的楊柳樹上,好像掛著幾萬串嫩綠的珠子,在溫暖的春風中飄來飄去,飄出許多變度微微的S線來,覺得這一種植物實在美麗可愛,非贊它一下不可。
聽人說,這植物是最賤的。剪一根枝條插在地上,它也會活起來后來變成一株大楊柳樹。它不需要高貴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陽光、泥土和水,便會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強健而美麗。牡丹要吃豬肚腸,葡萄要吃肉湯,許多花木要吃豆餅,楊柳樹不要吃人的東西,因此人們說它是“賤”的。大概“貴”是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貴”。吃得很多很好而沒有用處,只供觀賞的,似乎更貴。例如,牡丹比葡萄貴,是為了牡丹吃了豬肚腸一無是處,而葡萄吃了肉湯的結果的緣故。楊柳不要吃人的東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賤”的。
我贊楊柳美麗,但其美與牡丹不同,與別的其他一切花林都不同。楊柳的主要的美點,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發展,紅杏能長到“出墻”,古木能長到“參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見枝葉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記了下面的根,覺得可惡!你們是靠它養活的,怎么只管貪圖自己的光榮,而決不回顧處在泥土中的根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經被斫,而上面的花葉還是欣欣向榮,在那里作最后一刻威福,真實可惡而又可憐!楊柳沒有這般可惡而又可憐的樣子;它不是不會向上生長。它長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長得高,越垂得低,千萬條陌頭細柳,條條不忘記根本,常常附著顧著下面,時時借著春風之力而向著泥土中的根本,或者和它親吻。好像一群活潑的孩子環繞著他們的慈母而游戲,而時時依傍在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撲進慈母的懷里去,使人見了覺得非常可愛。楊柳樹也有高過墻頭的,但我不嫌它高,為了它高而能下,為了它高而不忘本。
自上以來,詩文常以楊柳為春的一種主要題材,寫春景曰“萬樹垂楊”,寫春色曰“陌頭楊柳”,或竟稱春天為“柳條春”。我心為這并非僅為楊柳當春抽條的緣故,實因其樹的一種特殊的姿態,與和平美麗的春光十分調和的緣故。這種特殊的姿態便是“下垂”,不然,當春發芽的樹木不知凡幾,何以專讓柳條做春的主人呢?只為別的樹木都憑仗春的力量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記自己的根本。其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楊。
這是我昨天看了西湖邊上的楊柳而一時興起的感想。但我所贊美的不僅是西湖邊上的楊柳。在這幾天的春光之下,鄉村到處的楊柳都有這般可贊美的姿態。西湖似乎高貴了,反而不適天栽植這種“賤”的垂楊呢。
我喜歡一種植物,它很平常。他呢,就是農民中的向日葵。
向日葵的種子是我們家中比較愛吃的東西,瓜子。向日葵的葉兒是綠色的,并且是心形的大葉子?;ㄊ屈S色的,變成深黃,最后黑黃?;ǖ闹虚g有一點胖,越來越胖,中間長出個圓盤,就是這個圓盤讓花長胖。當花低下頭的時,向日葵的果就結了出來,也就證明秋天到了,告訴農民伯伯該收莊稼了。向日葵的果實是瓜子,也是種子。
這些瓜子可以食用,有蟹黃味,五香味……五花八門。瓜子不僅食用,還能榨油。我聽說,瓜子是可以健腦的。瓜子莖里的東西,像泡沫一樣,是一種的藥材,專門治胃的。
向日葵,他向往光明,正是我喜歡之處。向日葵的花在哪邊,他就開那邊。因此,他有另外的名字,太陽花。
向日葵永遠向往光明,給人動力,給人啟示。
五年級:末日清晨散步的貓
課題:我最喜愛的植物
教師:上海市黃浦學校朱菁
點評:上海市黃浦區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員李君
教學目標及教學背景:
本課的教學設計是基于初中《生命科學》教材中“認識上海地區常見植物”一節,按照正常教學進度應該在開學的第二周進行,把它推遲到春暖花開的4月中旬,并將課題改為“我最喜愛的植物”,是希望加強直觀教學效果,讓上海這個最美的時節給學生帶來對植物之美的欣賞與認同,使學生更容易產生熱愛植物、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積極情感。
本課教學目標的重點是學科方法的掌握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教師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一些[本文轉載自[常見植物;引導他們學會用觀察比較法認識植物、描述植物;通過學生對“我最喜愛的植物”的描述、交流,實現情趣的分享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貫穿欣賞生命、關愛生命的情感體驗。
案例敘述:
在本課開始前一周,教師布置給學生兩個任務:一、觀察自己生活環境中的植物,二、認真觀察自己最喜愛的植物。
情境導入,激情引趣:
師:同學們已經注意到了,最近的上海真美!是什么使上海的春天如此美麗?你們找到答案了嗎?
(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上海的大街小巷到處是盛開的花朵,有黃的、白的、粉紅的,美極了。”“還有嫩綠的小草和新長出來的葉子……”
在同學們的爭相講述中,教師打開了教學課件——蔚藍的天空映襯下,滿枝盛開的潔白花朵赫然躍上屏幕……“是白玉蘭”“是我們上海市的市花”“真美啊……”
師:這是上海市的市花——白玉蘭,你認識它嗎?你觀察過它嗎?你能用自己的語言向你的朋友介紹它嗎?
(一些同學躍躍欲試)“白玉蘭的花是白色的。”“這不是跟沒說一樣嘛”(課堂中爆發出一陣笑聲)“……”“白玉蘭是先開花后長葉子的”“……”
[在教學導入環節出示學生最熟悉的上海市市花——白玉蘭的圖片,讓學生嘗試描述這種植物的特征。一開始同學們非常踴躍和興奮,但在描述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自己不知該如何描述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的白玉蘭,而且其實并不知道怎樣觀察一株植物。這一發現成功地引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為教師引入課題營造了一個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課堂教學情境。]
知識構建,師生互動:
在迅速引入課題后,教師展示出一些校園、街道、小區中常見的植物……
師:你能通過觀察說說它們的不同之處嗎?
“它們莖的形狀是不一樣的,香樟樹和銀杏是高大的木質莖,三色堇和是草質莖,牽牛花的莖還非常柔軟……”“它們葉片的形狀是不一樣的,銀杏葉片是扇形,牽牛花的葉片是心形的……”“它們的葉脈不一樣……”“它們葉片的顏色不一樣……”
教師又端出一些盆栽植物,讓同學們進一步觀察……
“老師,葉子在枝條上著生的位置是不一樣的……”“呀!杜鵑的葉面是長毛的……”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一邊展示一邊引導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比較常見植物形態結構的區別,使學生學會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去認識和描述植物。在實現知識構建的同時,把學生帶入對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神奇體驗之中,自然引發了學生對生命的敬慕和欣賞之情。]
學以致用,情趣分享:
緊接前一教學環節,教師讓學生“試著用已經掌握的方法描述自己最喜愛的植物以及自己喜歡這種植物的原因”,組織學生進行分組交流和班級集體交流。由于有了課前的認真觀察和課內觀察比較方法的學習基礎,學生很快投入于興奮地講述交流中……
“我最喜愛的是梅花,它是一種木本植物,先開花后長葉,春季開花,有各種顏色……我喜歡它傲岸的品格”
“我最喜愛的植物是一種木本的灌木,莖上有刺……”“是不是玫瑰?”“對,我喜歡紅玫瑰,因為它是愛的象征”小潘的話引來了善意的哄笑。
“我最喜愛的植物大家可能都認識,請猜一猜我說的是哪種植物。它是一種水生草本植物,葉片比較大類似于圓形的,它的莖有許多中空的孔并且是可以吃的……”“是荷花”“我喜歡它是因為藕、蓮子都可以吃,荷葉能蒸出清香的米飯……”胖胖的小楊總是不會忘記吃……“但我更喜歡的是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
課代表捧著他種的蘆薈,得意洋洋的介紹起了它的獨特形態、種植方式和美容功效……橄欖球健將描述著他喜愛的望天樹……中隊長帶來了她家仙人掌開花時的照片……
“老師,你最喜愛的植物是什么?”“對,老師也得講?!?/p>
“老師最喜愛的植物就是最早給你們看的白玉蘭啊,在上海的氣候條件下,白玉蘭開花特別早,冬去春來,清明節前,它就繁花盛開,白玉蘭花大而潔白,開放時朵朵向上。上海選擇白玉蘭為市花,就是因為它象征著一種開路先鋒、敢為人先、力爭上游、奮發向上的精神……老師希望同學們也能象白玉蘭一樣純潔、向上、勇爭第一,和上海一起成長……”
[教師課前布置學生觀察自己最喜愛的植物,由于對所喜愛植物的特別關注,學生的觀察可能是更仔細、有更多可表達的,學生在描述時就會有真實的情感流露。教師通過這一學生活動的設計實現學生對方法的應用和生活情趣的分享,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允許學生表現不夠完美,同時通過教師對白玉蘭的描述,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自豪感。]
知識拓展,情感延伸:
在教學接近尾聲之時,教師借助多媒體演示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常見植物……
“我們家小區里有很多這樣的八角金盤,原來它的每個葉片都裂成八角形的啊!”“我知道,這是雪松!”“桂花樹”“夾竹桃”“山茶”“杜鵑……”教室中洋溢著同學們興致昂然的聲音。
[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感悟“植物使我們的生活如此美麗”,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更多的認識、了解、欣賞、關注和愛護身邊的植物,培養學生愛護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意識。]
反思: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始終要記住“課堂教學的對象是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教學的目標不應只局限于認知方面的發展,教師要從“知識本位”的教學觀中擺脫出來,認識到生命科學學科教學的人文價值和德育的核心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全面體現對“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培養目標,促進學生生命認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只有引導學生對生命、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驗,才能讓學生回到對生命科學知識充滿好奇、問題、期望、興趣和智慧的世界中來,喚起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復蘇,使學科教學活動煥發生命的活力。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始終要記住“教師是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一種媒介,教師要大膽的,創造性的用好教材,使學生更愛學、更會學。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一方面改變了教材原定教學時間,創設了學生感知的環境氛圍;另一方面在原教材“認識上海地區常見植物”的基礎上,對教材中蘊涵的德育因素進行了挖掘,從學生最喜愛的常見植物入手,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了解生命、關注生命,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激發了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熱愛自然的思想觀念,發揮了生命科學課程教育的德育功能,把教材用活,把生命科學教活。
在教學過程中,我感到教學的難點在于對第二個教學環節“知識構建”程度的把握上。如果過多的強調植物鑒別知識的專業性、邏輯性,就可能對學生描述的束縛越多,同時使學生交流的時間變得很緊張,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和教學情感目標的達成度就會相應縮水;但是,如果觀察比較的訓練過于粗糙、走形式,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構建就有缺陷,將影響到學生學習活動層次的深度,可能在學生交流時,“我喜愛的植物”引發的人文涵義的比重遠大于生命科學觀察比較方法的運用,使生命科學的課堂重心發生偏移。為此,教師在教學環節設計中的取舍非常關鍵。
點評:
《生命科學》是進行生命教育最為重要的顯性課程之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傳授有關生命現象、生命規律和生命本質等學科教學內容和學科方法,又要充分挖掘其中顯性和隱性的生命教育內容,適時、適量、適度地對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生命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善待生命的思想觀念,這也是《生命科學》課程的德育靈魂和學科價值所在。
本案例的成功之處在于:
1.靈活使用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滲透點,就教學課題和教學時間的兩處修改,獨具匠心,化被動為主動,為學生的觀察體驗提供更好、更廣闊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欲望和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激情。
當很多人費勁巴力地擠上沙丁魚狀的地鐵車廂,或者行駛在慢吞吞的三環上忍受堵車壓力。廚花君在她的廚房剛剛做好一盤自創的花園沙拉――盤子里綠得討喜的奶油生菜和萌萌的黑醋栗在半小時之前還在地里生長著。而廚花君每天都能享受到從花園到廚房的芙食軌跡,用朋友們的話說――簡直美好得“令人發指”。
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舞花弄草,種瓜得瓜,是廚花君從30歲起開始醞釀的夢想。在成為小農創業者之前,廚花君的身份是媒體人。兩年前,廚花君在東五環租下來一塊二畝地,這是她的實驗田。她的香舍花園已經種了500多種植物。每試種一種新苗,廚花君會記錄下每一種植物的生長過程。比如一顆紅色蒲公英留下了100多張影像資料,從它的破土萌芽到最后用它的花做成一盤沙拉,完整地見證了它從泥土到餐桌的慢食之路。
將有顏又芙味的三色堇花k變成一道菜,把紫蘇羅勒迷迭香變成一罐調味精靈――香草鹽。在廚花君的實驗室,每天都會誕生奇妙的慢食實驗報告。
Q:你從哪里獲得這些種植知識?
A:做媒體的人對于搜集信息了解資料很在行。我會閱讀很多國外的園藝書籍、網站和博客,在每次旅行中,植物園也被列入我的行程清單。有一次去倫敦,我在英國的皇家植物園邱園(Kew Garden)呆了四天,索性買了一個邱園的年卡。那里是世界最著名的植物園之一,每個園區都有不同的主題,在一個巖石種植區我可以呆上一天,細細地看和記錄,直到相機、手機都沒電了。
Q:你的微信上介紹了很多能吃的花,你是怎么發現的?
A:這種就像女孩子買衣服一樣,這一季流行印花,你就會買很多印花的單品。去年流行多肉和陽臺種菜,最近我喜歡研究能吃的花,我就專門會播種十幾種,等它們長出來嘗嘗它們的滋味。去年收成最好的是旱金蓮、矢車菊、芝麻菜,這些比較適應北方的氣候。
Q:很多人覺得你做的事很奢侈吧?
A很多朋友說,你的心態怎么那么好,敢于全職務農。現在我早晨做些案頭工作,下午在地里勞動,當我蹲下來一把一把薅野草的時候,很多事就忘掉了。就像很多人會去旅行來尋找自我和減壓。我每天都會在我的陽光小菜園來場短暫的旅行。這種體驗是一個非常大的收獲。
Q:你的香草王國很壯觀,把它們變成香草鹽需要多久時間?
A:紫蘇、綠蘇、旱金蓮、香蜂草、蘋果薄荷、龍蒿、鼠尾草、洋甘菊,在我的小園子,香草王國的子民總是一片旺盛。顆粒歸倉是一個農民的光榮使命,我就把它們做成香草鹽。把紫蘇葉子清洗,在小暖房透風透光自然風干,然后用地中海粗粒海鹽在研磨瓶里混合磨碎。通過研磨瓶,香草和鹽會混合得非常均勻。做一瓶紫蘇鹽的時間需要120天。這款調料很適合生活方式比較簡單,喜歡西式生活方式的一小撮人。早餐煎個雞蛋,晚餐煎個牛排,撒點香草鹽,簡單而富有風味。
1、愛情里,我們都是沒有安全感的人,因為太在意,我們都害怕失去。
2、不懂珍惜,換對象也難以持久;不懂寬容,換愛人也難以快樂;不懂欣賞,換眼睛也難以描述。
3、回憶是非常美好的事,只要你能讓過去的都過去。
4、今天早上自己遇見了一件很失望的事情也為之做了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只能說是自己傻的可以,但是也喚醒了沉睡的大腦,感謝的是能夠迎接早晨明媚的陽光。
5、明天早晨會被陽光刺醒,所以鬧鈴失去了它的意義,臥室的窗簾自四月份開始睡覺就再也沒有關過了。
6、前面的路還很遠,你可能會哭,但是一定要走下去,一定不能停。
7、我喜歡每天早上在園里面走一走,看一看。早晨看陽光攀上窗臺,一寸一寸落滿整個校園,看種植園里永遠生機勃勃,天天向上的小植物,光影斑駁里兀自生長,自有一種歲月靜好之韻。
8、我向往的城市:早晨起來陽光明媚,推開窗戶眺望山尖,有一整天的新鮮空氣和令人感到舒服的心曠神怡。
9、我以為只要很認真地喜歡,就可以打動一個人。卻原來,我只打動了我自己。
(來源:文章屋網 )
雪飛飛就是這樣一個愛花草的人,在嘗試中慢慢摸索出迷迭香、百里香等香料的種植心得,還將它們加入菜肴中,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種植香料盆栽的有趣經歷。
迷迭香
以前一直很想養香料植物,感謝姐姐從大老遠的美國給我帶來了幾盒香料植物,沒想到用扦插的方法種活了,真好!現在我的迷迭香(Rosemary)開花了!小小的紫色唇形花好可愛!寒假的時候好多天沒在家,一直擔心我養的花草會不會,不在家的時候我都把它們澆足水,然后放到太陽曬不到的地方,回來后我發現迷迭香竟然打了比小米粒大一點的花骨朵,我心喜萬分,但旁邊還有干枯的花骨朵,估計是缺水造成的,趕緊給它調養,最近它終于開花了。
以前也轉載過關于迷迭香的種植、藥用、傳說等,這是很神奇的植物,傳說迷迭香的花本來是白色的,在圣母瑪利亞帶著圣嬰耶穌逃往埃及的途中,圣母的外衣被迷迭香勾到,迷迭香的小花瞬間變成天藍色,以示對圣母瑪利亞的敬意,從此迷迭香的花就轉為藍色了。因此迷迭香又被稱為“圣母瑪利亞的玫瑰”,每次靠近它都會聞到濃濃它香味,做肉時我會剪下兩枝放里。英國古諺:哪兒飄著迷迭香味,哪兒的主婦就當家。
迷迭香枝條很茂盛,要適當的剪掉頂尖,讓側芽生長。剪下的枝條插在濕土里就會成活,這也是簡便的繁殖方法,很有效。
百里香
百里香
百里香已被我吃掉了不少,給兒子炒牛肉時我會放一些,百里香最大的缺點會長好像是白粉病,我覺得是通風不良的結果,但還不能用藥。我覺得百里香做肉是最好吃的。姐姐拿回的德國味香腸里有很濃的百里香的味道,好吃極了!在臺灣也吃到過這種味的香腸,就是著名的臺灣小吃大腸包小腸。
有一次修剪百里香時因為下手太重,剩下的老枝沒有發新枝,最后卻枯死了,好在還有幾棵小的新枝,我小心翼翼的從新養一盆,因為只剩一小棵了,這可是遠渡從洋來的,但它的生命里很頑強,小枝扦插很愛活。相信不久又會長出一盆新的百里香。
薄荷
薄荷非常的茂盛,陽光下充滿了勃勃生機,生長快這是我喜歡它的地方,寒假回來它地上部分都剩干枯的葉莖了,但我看到土里還有白色的小莖在等待勃發,趕緊澆水,剪去枯莖,不到一星期就開始發新芽了,這就是現在看到的茂盛的一盆。
姐姐喜歡用它炒雞蛋,我也試過,很有特點,味道不錯,姐姐說她還焯了嫩芽蘸醬。實際上薄荷用途很多,做湯、當茶都很好。
馬上天氣暖了春天快到北方了,我打算還種羅勒(Basil)和鼠尾草(sage)試試,種香料植物真的很好,既能看,又能聞,還能吃,吃自己種的無污染的植物又放心。雖然沒有一小塊花園,但有幾盆土、一個充滿陽光的窗臺,也小小的實現了一點我的夢想。
香料盆栽小百科
迷迭香
——迷迭香葉帶有茶香,味辛辣、微苦,常被使用在烹飪上,也可用來泡花草茶喝。迷迭香種子發芽緩慢且發芽率低,最好以扦插繁殖。植株要能通風、保持涼爽。日光要充足,避免高溫多濕的氣候及環境。
百里香
——百里香是歐洲烹飪常用香料,味道辛香,用來加在燉肉、蛋或湯中。栽培環境要光線充足,否則植株會徒長。對土質的要求不高,但需排水良好,最合適的生育適溫為20—25℃,可將植株稍微修剪,以利通風,并放在陰涼的地方越夏。
薄荷——
薄荷的莖和葉子有清涼的香味,可以入藥,或加在糖果、飲料里。薄荷的品種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種,其共同特性皆是適應性強,耐寒且好種植,非常適合新手栽培。薄荷喜歡光線明亮但不直接照射到的陽光之處,同時要有豐潤的水分。
羅勒——也被稱為九層塔、金不換、圣約瑟夫草,會散發出如丁香般的芳香,也有略帶薄荷味,稍甜或帶點辣味。羅勒喜歡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耐熱但不耐寒,耐干旱,不耐澇,對土壤要求不嚴格。
前些時回農村老家看望年邁的母親。一進院,便看見園子里堆滿了秫秸、樹棍和磚頭。為了營造一份心境,母親堅持不用磚砌圍墻,而用秫秸夾成籬笆墻,“籬笆小院,一狗、一貓、一群雞、一園菜”,這便是母親理想的田園生活。
我的到來,讓母親很是高興,因為她找到“幫工”了!母親對我說,上午有幾件農活需要你去做:夾籬笆院墻、砌園門、清理菜園、剁餡包餃子、給小狗洗澡……你先做哪一項?
我首選夾籬笆院墻。因為一院籬笆墻是我最喜歡的農家小院風景。何況這活兒是我每年春天都做的,手順呢!于是,我來到院中,調線、挖溝、豎秸、埋土、踩實、圍腰、修剪……一道道工序在我手下嫻熟地相繼完工。夾好籬笆墻,小院抖然有了生機和靈氣,仿佛一位“巧目盼兮”的少女突然間擦亮了眸子。
接下來,我開始清理菜園。我按照自己的構思,精心地在菜園中設計了種植區、觀賞區、遮陽區三大板塊。種植區內種上了韭菜、黃瓜、茄子、香菜、生菜、辣椒等蔬菜;觀賞區內種上了牡丹、芍藥、細粉蓮、季草等花卉;遮陽區內種上了葫蘆、倭瓜、角瓜、苦瓜、刀豆等植物。它們長起來后,蜿蜒伸展的秧棵和碩大的葉子,將整個過道遮得嚴嚴實實,夏天時,在過道底下乘涼、小寐,看書、品茗,那種愜意勁,簡直是神仙日子!
接下來是給小狗洗澡;然后是砌園門……
臨近中午,母親分派的工作全部“竣工”!雖說忙了一上午,可我竟未感到累。若是在平時,我肯定會累得渾身酸痛的!今天是怎么了?思來想去,找到了原因:我每次選做的農活都是我喜歡的事。人就是這樣,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愿意做的事,就不會感到累,因為那不是“死板”的任務,而是一種融盡了個人興趣的活動,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心靈與體力交融的娛樂。在我們的生活中,任何人都會面臨很多選擇,諸如事業、家庭、愛情、友情、理想、原則、尊嚴等等。面對這些選擇,我們常常不知所措。選擇婚姻后,當愛情走到沙漠盡頭的時候,才發現事業更重要;選擇友情后,當朋友出賣你的時候,才知道其實尊嚴更重要……究竟選擇哪一項更為重要呢?
選你最喜歡、最容易辦到的那項!事業、家庭、愛情、友情、理想、原則、尊嚴等等對我們來說,都是重要的;而我們個人的精力、時間和能力等又十分有限,不可能“齊頭并進”、“眉毛胡子一把抓”。人生短暫,時光如流,與其費時費神費力地去分辨哪個選擇更為重要,莫不如選一個你最喜歡且最簡易的那份去做。
所謂成功,往往就是這樣換來的。
今天,媽媽給我買回來了兩株多肉。我看著一個是粉色的葉子,一片是綠色的葉子。我小心翼翼的接過來,心里卻是欣喜若狂。在我第一天的時候,我把她放到了陽臺那里,一直觀察著它。
我一開始是不知道的,多肉的生命力特別的頑強。我每天都給他細心地澆水,給他曬太陽,給他通風??墒俏疫@么細心地照顧他,他不到兩周還是枯萎了。并且葉子都掉了。我非常的難過。然后,我上網查了查,有的熱心網友說,是因為我澆水澆的太多了。并且多肉的生命力非常的頑強。你不可以把他當成一個較弱的小花來對待他。我恍然大悟,點了點頭。我把那兩盆多肉給埋到了土里。希望這次養多肉也是給我自己的一個教訓吧。他不可以當成是一個個嬌弱的溫室里的花朵,來養他,來對待他。多肉這種植物,三天不澆水,都沒有什么特別大的事情。
然后,我又用我自己攢的錢,又去買了兩盆多肉。這次,我吸收了上次兩盆多肉的教訓。雖然,我還是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會去看他們倆,但是我沒有一天一澆水。又過了幾天,沒有澆水的多肉,那些葉子竟然越長越堅挺。我感覺多肉就像是一個頑強的小嬰兒。每一種生物都有他們自己的生存環境。如果我們破壞了他們生存的環境,他們就會慢慢地枯萎,并且死亡。這就像我們人類一樣,我們一天三頓飯,七天不喝水就會死亡。一個月不吃飯也會死亡。所以說,這就是我們生存的環境。沒有人可以打破這些習慣。
直到現在,我的多肉都長出來了一朵朵的小黃花,特別好看。我看著他們,感覺自己的成就感真的好大好大。我喜歡多肉,更喜歡多肉那種頑強的意志力和生存的環境。
盡管曹方自己并不承認,但她真的不是一個完完全全安分的人。那么多人管她叫“班長”,如果太安分守己而失了魄力,反而不像班長而像個角落里安靜的孩子。在新專輯《Wanderlustq流浪癖》出來之前的這段時間,曹方花了兩年光陰從北京把整個工作室和家都搬回了故鄉西雙版納,在那邊來整理她之前去過的一些地方、見過的一些小物,來完成這張唱片的創作。并且,不安分的她,坦言在這兩年當中也是有一年半是在做別的事情,還透露剛剛成立了個人的生活方式平臺――方物。
又在南國淬煉了一段時間,現在的曹方,你可知她又是什么樣? 回版納的日子
曹方說,新專輯《Wanderlust?流浪癖》于她而言,不像是旅行日記,更像是一個生活故事集,這次的創作靈感全都是來源于旅行和生活,但真正是在旅行當中卻是一個完完全全只顧玩兒、享受每一刻的人,回到家里之后才會把那些靈感記錄下來。
“因為在北京的生活一直都是很忙碌的,即使我把自己的步調放的再慢,整個環境也還是快的,所以這一次徹底回到版納之后,我就變得時間很多,生活步調變得非常單純,所有時間都在做我喜歡的事情。所以這兩年從我的盤子、餐具,到我的花盆、花瓶都是親手做的,還包括茶藝,因為那邊就是產地,所以一直在茶山上待著,我自己去種茶,在茶山上現采的茶葉把它烘干了,先煮一壺……還有以前我雖然喜歡種植物,但沒有過從一顆種子的狀態把它們種成一棵可以觀賞的花,但這兩年我把這些事情都實現了一遍?!辈芊秸f,“這些生活以前離我很遠,但現在我真的有時間靜下來過這種生活,就覺得特別特別幸福?!?就讓流浪變成不治之癥
而事實上,除了西雙版納,曹方也是一個很喜歡各地跑的人,不然這張專輯的名字也不會取名“流浪癖”?!白钤邕@張唱片起的名字就是Wanderlust,我覺得這個詞很美,實意為漫游癖、旅行癖、流浪癖,或一直不安定的一種生活狀態下而一直去行走的癖好。這個詞就特別符合我的一種故事感。各種各樣的生活記錄下來的狀態。但旅行癖不如流浪癖符合我的狀態,旅行就是短短的一趟旅途,而我從高中離開家鄉開始就到很多地方,而且隔段時間就會去一個地方住一段時間,所以也許我更像一個流浪者、觀察者、生活的體驗者。”
也許有人覺得,“癖”聽起來還有點像生病了,但那又如何,張震岳不還有一首歌說“思念是一種病”么?對于曹方而言,流浪也許也是一種病吧,但都無所謂了,“你要說它是一種病,或者一個癥結、一個情結也行,但它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屬于我的癖好。”“需要治嗎?”“不需要,就讓這種癥結一直存在,變成不治之癥最好了。這是我的不治之癥。” 旅伴的要求就是另一半的要求
曹方的旅行,一定不能是走馬觀花的。“首先我喜歡開車去旅行,這樣我才可以把我所有喜歡的東西都帶在身邊。而且我現在的旅行方式是去到一個地方,我喜歡住到一個像家一樣的地方,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我喜歡做菜、去當地的市集,學習當地人買菜做飯的生活。”
而她的旅行,也一定不是孤獨的。從2008年開始,曹方便帶著養的1歲多的小狗自駕去了新疆,這些年來,這只狗狗跟著她在北京和西雙版納之間往返了至少七八次。為此曹方還自傲地夸贊它的見識,“它跟小區其它的狗狗都沒得聊!”
除了這只狗狗,當然曹方也還會有其他的旅伴,通常她選擇旅伴的要求是要跟她志同道合:“會以我的行程為主,自己沒什么主見最好。因為兩個人的行程如果不一樣的話,走著走著就會走到不同的方向去,所以我的旅伴通常都比較隨和,能跟著我走。而我雖然操心多,但樂在其中啊,這對不愛操心的人來說是挺累的,但對我來說這是我的能力,很輕松就能完成的事情?!倍粏柤皩β冒榈囊笫遣皇蔷褪菍α硪话氲囊?,曹方認真的思考了片刻――“這個也不完全是,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另一半肯定是要很懂我吧。(笑)我這個人某些方面還挺強的,所以他應該很包容我、懂我,按照我的步調來包容我,不會束縛我的人。” 若有緣,有緣還會再相見
西雙版納對于曹方來說,那兒的意義除了家,還有她的根?!拔疫@株奇怪的植物,如果我是一株植物的話,不管我長到哪兒去,我的根還是扎在那兒的。我的根滋養著我,那里是我靈魂的安放點,又讓我很茂盛的延伸到各個城市去。我希望自己可以無孔不入,在每個城市都可以很自由的生活?!?/p>
如若是一直在旅行,那勢必就要面對“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這種情況,跟交到的朋友、經歷的生活就會面臨一次次的分別。“難受肯定會有吧,”曹方說,“這次我在那邊兩年多,種的植物都非常茂盛了,而且很多都是從一顆小小的種子,我帶它們曬太陽、很精心的控制溫度來保持它的發芽率去養成,但回來之前依然不得不把它們送給朋友,或者托付給我媽媽。所以還是會有不舍啊?!钡芊接终f,她并不是一個害怕分別的人。“現在我已經能夠坦然的面對分別了,因為我知道有緣的人時還能夠再見面的。這兩年在各個城市到處跑,我很神奇的在每個不同的城市都會遇到以前的老朋友,而且對方也不屬于那個城市,也是碰巧那個時間點跟我處在同一個地方。所以之后我就不怕分別了,當我心里有了一個信念,有了這些朋友可以保持聯絡,即使沒那么密集的交集,但我知道他們始終是我的朋友,是會走到最后的,所以我就不怕分別了,因為大家總會再相見的。” 美得不可方物
也許是跑得多了,見到的世界總比他人多那么點兒,生活的方式也就會不一樣那么點兒。讓曹方頗為自豪的,她的生活被身邊的朋友所認可,“除了音樂之外,我最擅長的就是怎么生活。他們都很喜歡到我家來吃我做的東西、欣賞我淘到的藝術品小物件和畫作、陶器什么的?!庇谑?,在此次新專輯的同時,曹方私人生活方式品牌“方物”也正式面市,將她推崇的原創手造之美以實物的形式推薦給大家。每一個“方物”均是獨一無二,不可方物。“并沒有店面,它只是我生活品牌?,F在有了它之后,我可以不定期的就把我在旅途當中遇到的我喜歡的、認可的東西和物件都通過這個平臺分享出來。盡量堅持手工是我推崇的,包括我對音樂也是這樣。做‘方物’跟我的音樂都很像,就是想推廣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我們在這個越來越快速的時代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節奏、很淳樸的手作的方式來還原生活原本的美好?!?/p>
而下一步的計劃,曹方也已經擬好:“接下來我會跟我的好朋友,也是這張唱片的攝影師高原一起,合作做一款‘Wanderlust’的飾品?!睋芊阶约赫f,近半年來,她又沉溺于做首飾,以至于這張唱片發完之后可能會很系統的去學習一下做精工。而她之前的嘗試也都讓她嘗到了做音樂之外受到朋友們鼓勵的甜頭,“自己做的這些首飾我都不敢發出來,一被他們看到就被搶過去了,還跟我下訂單?!?冷就讓它冷到極致
人們都說愛創作的人情感也一定是很細膩的,小小的手工作品里面含的都是細微的感情。在這個世界那么多種多樣復雜的情感里,曹方最不喜歡的,便是那種過分煽情的悲和喜?!拔蚁矚g淡淡的蘊含于內心的情感,而不喜歡特別表現、宣泄式的情感。包括看電影也好,我喜歡含蓄有內容的,那種悲傷會讓你在腦海里在心里去疼,但不會哭出來的那種,而不喜歡看的時候就特別煽情?!?/p>
也許就是秉持著這么一種態度,專輯中的新歌《冰川》就透露出絲絲涼意,描寫了曹方想象當中人與人之間最冷漠的一種狀態。“我也怕這種感情,我也覺得很可怕。但在創造藝術和作品的時候,有些東西是必須要讓你疼一下你才能感覺到永恒和存在的。冷就讓它冷到極致,你去感受那座冰川,去感受它帶給你的涼意,那種凍徹心扉、寒冷刺骨的感覺,才能記住這個痛,才能夠獲得一些成長、全新的認知?!?道不同不相為謀
“沒光的時候,狂舞;閃耀的時候,退出”。這是新歌《城市光陰》的歌詞,也讓人一下就覺得,像是曹方的寫照?!昂芏嗳似鋵嵍际沁@樣子,又膽怯,患得患失,但對于我自己來講,我就是覺得要去平衡生活、工作,為什么我總是休息一段時間再回來、休息一段時間再回來,好像被更多人所知道的時候又選擇轉身?!?/p>
聽過依米花嗎?在黃沙漫天的沙漠里,除了仙人掌,另一種植物也在悄悄演繹著自己生命的篇章。依米花生長在沙漠,花朵可愛的四個小花瓣上,呈現出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煞是嬌小、動人。
依米花是孤獨的,只是一人獨自開放在沙漠深處。當你在炙熱的沙漠中偶然遇到這一抹色彩時,你肯定會興奮,自嘆幸運。人們也想過,依米花只是一人,也不可能繁衍后代,何必要開放呢?但是,在它純潔的心靈深處,它會喊著:“我要以花的形式讓人們知道,我有自己美麗的花!我要堅持,努力,我要盛開!”
依米花可憐的人生,不僅是孤獨,也是短暫的。依米花只有唯一的一根主根,僅僅一根,在沙漠中,又怎樣才能盛開呢?但是依米花不在乎,它要開花,哪怕是五年。努力總有收獲,這獎勵似乎不太豐富,兩天,僅僅的兩天,便會枯萎、凋零。依米花很高興,它笑著,笑得很燦爛:“我和這個世界見面了,我向人們證明了,我會開花,我會綻放!”單單的兩天,也許正應了那句俗語“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依米花用了五年的時間努力,從干燥、熾熱的沙漠汲取那稀有的養分,用最大的力氣,綻放出了那動人的花朵,綻放出了那轉瞬即逝的美麗。
看到那孤立盛開的依米花的人,看著這含盡心血的美,感動得落淚,這色彩觸動了那內心深處最純潔、最寶貴的一角。我喜歡依米花,不只是那動人的美,我們也只是這茫茫人海中的一朵小“依米”,我們是黯淡的,無色的。我們是小“依米”,正該像依米花那樣,擁有自己的色彩,讓人們知道,我們有自己美麗的花,我們會開花,會燦爛。讓人們知道,沙漠里也繽紛!
幼兒園的環境教育課程主要可以概括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兩大方面。顯性課程主要是指“學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顯的方式呈現出來的課程”,諸如我們的主題活動,五大領域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教學活動。隱性課程又稱隱蔽課程或潛在課程,是“非計劃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在教學計劃所規定的課程外所受的教育”。它包括幼兒園的物質環境(如幼兒園建筑、設備等)、文化情境(如活動室的布置、園內文化等)、人際情境,家庭及社區的相關活動等因素。隱性課程對幼兒的環保意識的形成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加強隱性課程的開發能夠促使環境教育取得事半功陪的效果,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
一、創設有效的幼兒物質文化環境
幼兒園不僅僅是幼兒學習、生活、娛樂的場所,就其本身來說就是一本活的教材,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好這種與幼兒密切相關的物質環境來影響幼兒的環保意識。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為此,我們應該充分挖掘園內資源,盡量為幼兒創設一個接近自然的綠色環境。幼兒園應該在結合本地氣候特點,考慮園內地勢特點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好園里的每一個角落,開辟既有小橋流水、竹林小徑、種植園地,又有具有本地特色的自然場景特色的活動場地,為幼兒提供觀察、了解、感受不同的生態環境的機會。在園里的每一個角落都樹立一些富有情趣的兒童化的環保標志牌,將這些標志牌有針對性地布置在幼兒園的各個角落上,時刻提醒著幼兒參與到我們的環保行動中來,做個環保的小衛士。公共地方以及各個班級小環境的布置,可以體現出一個環境的文化氛圍。我們可以將環保的理念、環保知識等內容變成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兒童宣傳畫等來裝飾布置我們的環境,通過一種文化的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孩子。例如在開展“我喜歡動物”的主題教學時,我們可以在主題畫板上用廢舊材料做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展示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既可以激發孩子喜歡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讓他們明白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同時也讓他們從中學習到生活當中的這些被稱為垃圾的東西原來可以做出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積極參與到變廢為寶、裝飾環境的行動中來。我們還可以和幼兒一起利用活動室的窗臺、自然角種植各種植物等進行綠化環境,通過種植活動,讓孩子們學習照料、觀察、感受植物種類的多樣化。
二、積極提高教師的環保素質
提高教師環境素養,是開展環境教育的有效保障。教師作為環保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幼兒的典范,他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的發展。同樣,教師在與幼兒的交往中,本人的環境意識、環境知識以及對環境問題的看法等,都會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幼兒,這就需要教師不斷豐富自身的環境科學知識,充實新的環境信息。首先幼兒園應該多為教師提供有關環境教育的培訓機會,諸如請環保方面的專家學者來為教師作相關的講座,多開展環境知識的業務學習,為教師提夠大量的豐富的有關環境教育方面的書籍以及資料。其次,教師必須要具備積極主動的態度,在有利的條件下,積極爭取培訓的機會,多查閱書籍,不斷充實自身的環保知識,提高環保素質。
三、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密切聯系
重視家庭環境對幼兒環境教育的影響,做到家園教育目標一致。幼兒在園內接受了一系列有關環保的教育,然而有的家長,其自身的環保意識極差,對幼兒的破壞行為視而不見,教育的不一致性會使我們的教育前功盡棄?!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庇變簣@環境教育的目的是“通過學生帶動家庭,通過家庭帶動社區、通過社區有帶動公民,使更多的人廣泛地參與環境保護的行動?!焙⒆訉⒃谟變簣@學到的環保知識展示給自己的父母,長輩;將環保的行為,做法傳播到自己的家中,這些新鮮的內容或多或少會影響到父母的某些觀念或做法。幼兒園可通過環保講座、家園宣傳欄、宣傳小報,向家長宣傳環保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了解幼兒園開展環境教育的目標、內容;定期舉辦有關環境保護專題講座,利用一些環保紀念日“植樹節”、“世界環境日”等,采用共同參與、觀看錄像、講座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向家長宣傳環保的意義,傳授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環境教育課程決策和教育過程,轉變其教育觀念,提高家長環保意識,發揮家庭教育及時性、針對性、隨機性的優勢,是滲透環保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