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電電氣自動化論文

電電氣自動化論文

時間:2022-09-27 05:12:1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電電氣自動化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電電氣自動化論文

第1篇

1.1水輪發電機組的自動控制

應用過程:機組監控設備將監測數據傳送至控制室計算機,計算機啟動預先設定的運行程序并判斷機組運行狀況,然后再依照相關邏輯規則發出控制(或調整)指令。應用內容:⑴實現機組開、關,調相轉發電,發電轉調相等項目的智能化控制。⑵實時計算最佳運行機組數并自動控制,在機組間智能分配負荷(包括自主調節有功和無功),從而維系水輪發電機的低成本運行。⑶當機組出現意外或者外部系統發生事故而導致頻率降低,預設程序通過啟動備用機組來維持系統穩定;反之,汛期來臨頻率過高時,預設程序會關閉一些機組。

1.2主要輔助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控

在水電站中,圍繞發電機組有一些主要的輔助設備,這些設備的運行工況同樣影響著電站的穩定生產。電氣自動化在這里有了廣泛的應用。應用過程:通過“監測設備——控制設備——控制節點”的方式,將輔助設備運行數據發送至計算機,計算機通過數據庫和預設規則比對,判斷輔助設備的健康狀態并相應控制設備的電氣參數。應用內容:⑴檢測定子和轉子回路是否正常;⑵檢測定子繞組的鐵芯溫度是否正常;⑶檢查機組度及變速系統、制冷系統等是否正常;⑷以上無論哪部分出現問題,電氣自動化系統都會迅速啟動應急程序和保護措施,同時將故障信息上傳警報。

1.3主要電氣設備的監控和保護

水力發電的輸出離不開變壓器、母線、開關柜、輸電線路等主要電氣設備。對這些設備的監控和保護成了水電站電氣自動化應用的必然內容。應用過程:通過PT、CT等設備采集到的電氣量,判斷設備是否有故障,并視故障情況作出反應。應用表現:⑴對不立即危害發電機組的異常情況(如機組冷卻水源中斷、機組溫度超限、油槽油面異常、推力軸承或者導軸承溫度升高等),只發警告以引起運行人員的注意;⑵對于超過保護整定限值的故障情況(如機組過速且調速器失靈、導水葉剪斷、銅管爆破等),電氣自動化系統不但跳開斷路器和,還同時關閉機組進水閘門。

1.4機組外輔助設備的監控

完整的水電站擁有數量眾多的水泵、空壓機、油泵等機組外電氣設備,以及浩大的水工建筑物。電氣自動化在這一塊的應用為:⑴控制水泵等設備的運行狀態,故障時及時投入備用設備;⑵檢測大壩閘門是否可正常啟動,檢測攔污柵是否堵塞,當水位過高過低時引發自動報警。

2、PLC技術應用展開

PLC即可編程控制器。在水電站電氣自動化中,可應用PLC來控制幾乎所有設備的生產過程。⑴在軸流槳式水輪機調速器中的應用。軸流漿式水輪機廠家一般會提供所謂“協聯曲線”(即描述不同水頭下漿葉轉角與導葉開度的關系的曲線),以指導電站生產。但實際運行時,上下游水位及水輪機水頭處于不斷變化之中,某些情況下會遠離廠家參數,因此按協聯曲線運行不一定能達到最佳狀態。采用PLC技術后,可先針對不同上、下游水位及水頭情況,手動協聯漿葉和導葉,在獲得最佳協聯曲線后修改原廠家曲線并輸人至PLC控制器,從而使機組能時時處在最佳狀態。⑵在水庫式電站調速器中的應用。水庫式電站的運行水頭波動范圍較大,其調速器與啟動開度一般按水輪機設計水頭確定。但當水頭降低或水頭遠高于設計標準時,為保證機組額定轉速,往往需要更換調速器控制芯片,改變開度指示儀電阻(串接或移除),工作量較大。在采用PLC技術后,則可依據水頭高低設計出相應程序,依照程序來自動改變啟動開度。

3、電氣自動化瓶頸

雖然電氣自動化給水電站自動運行帶來了方便,但其自身發展存在一定瓶頸,主要體現在:因電氣自動化的基礎是實現對設備的全面監測,因此整個自動化系統的監控模塊非常之多,這樣就導致通信網絡較為復雜且通信速度、通信質量面臨挑戰。隨著新技術(如光纖通信技術)的推進,相信電氣自動化瓶頸能夠得到解決。

4、結語

第2篇

1.1電氣自動化與繼電保護裝置

通常來看,繼電保護裝置的功能主要是關于繼電保護,也就是說,電氣系統一旦有故障或者是短路、過載等情況發生,那么該裝置就會立刻有警報信號發出,繼而連接裝置就會被迅速切斷,這樣繼電保護的作用就能實現了。很多人都知道,傳統的繼電保護裝置的靈活性不足,很容易發生一些故障,諸如誤動和拒動等。所以在有效地運用了電氣自動化技術之后,繼電的自動化保護便由此實現了。而且對電氣系統進行實時地監測,就能有效地控制設備的運行參數。與此同時,有效地融合運用該技術之后,就能借助遠程監控的方式來維持電力和檢測故障,促使裝置維持較長的工作時間,對于運行設備可能發生的異常、故障等都能及時檢測出來。與此同時,有效運用該技術,還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實時監測,這里針對的是相應的線路或電氣設備,但只是在電氣系統中某些范圍內,這樣就能即刻將一系列解救反應發出來。

1.2電氣自動化與電網調度

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要想實現自動化的電網調度,就一定要先有機地結合各設備,諸如對大屏幕、服務器等的調度。電網調度技術是以電氣系統區域網為基礎的,要很好地結合起發電廠、變電站和調度中心三方面,從而在電網調度中有效地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所以說,實現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存在很多的益處,不但對實時監控電氣系統運行過程中的狀態有利,使得電氣系統的運行能夠確保安全穩定。此外,還能基于相關數據的收集、整理,全面地分析數據,以便對系統的具體工作實踐進行全面地了解,這就有助于電力系統更加的安全、可靠,促使其得到全面提升。另外,因為能夠與持續發展變化中的現代化運營需求相適應。

1.3電氣自動化與發電廠的分散測控系統

在發電廠中分散測控系統中,可有效地融合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這里采用的結構主要是分層分布式,并且將很多分單元涵蓋在內,具體涉及到過程控制、太網等。就當中的過程控制單元而言,其往往是直接應用于生產過程中,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時的監控系統中的一些設備的運行狀況。終將有助于更加有效地控制生產的全過程。其中工作站能夠將人工或者是計算機借口提供給工作人員。例如在工作站中,運行員就能夠對一些信息和命令進行接收,這里主要針對的是過程控制單元;工程師進行的主要是維護系統的工作,另外還包括相關的系統設置。兩方面的相互配合和彼此融合,將有助于吧工作站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

2.電氣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分析如今的社會經濟發展趨勢,我們可以看出對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發展科技并促使其得到廣泛而有效的應用。而我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究其原因,有效地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發揮了很大程度的作用。隨著社會各行業不斷發展和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其自身的發展是非常迅速而明顯的。電氣工程要想實現持續發展,更是需要在其中有效地融合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目前,很多不同的行業融合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盡管還有許多不足和問題存在,有待于進一步地改進和完善。不過,我們要堅信電氣自動化這一朝陽產業必然具有深遠的發展前景。其在今后的發展歷程中,必將更加廣泛地應用于電氣工程中,并且實現持續發展。

3.結束語

第3篇

1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特點

①該技術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節省成本支出。在不銹鋼企業中應用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是順應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經營方式之一,它能夠使不銹鋼企業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中,如高輻射、極寒等條件下,減少人工輸出的勞動力,依靠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能夠自動進行生產操作,減少惡劣條件對人們身體的傷害,同時還能夠為企業節省勞動力費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②該技術在生產過程中控制準確、反應靈敏。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系統處理的信息量不多、控制對象少,操作頻率低,在控制過程中比較方便操作。同時該技術在信號傳輸能力方面反應靈敏,傳輸速度快,能夠較快、準確地進行遠程信號控制。此外,該系統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和較高的可靠性,能夠有效對系統進行保護。③該技術的更新周期短,同時發展速度快。該技術能夠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進程中,得到較快的更新與發展,能夠使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得到較快發展,在企業應用中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2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案例

自動化系統主要是利用PLC控制系統、現場面板、各類儀表,還有網絡通信設備等對水泵、閥門一些設備實現全面聯動控制,例如當泵站進水壓力低于設定值時,系統將會發出報警信號,系統會自動停止水泵的運行,恒壓供水和智能調壓供水主要是系統根據設定的出口壓力,來控制水泵的自動開啟或停止,并調節變頻器來實現。一般情況下,在啟動水泵時,是先啟動水泵再打開出水閥門,關閉是需要先關閉出水閥門,再停水泵。上位機的智能:①在線監控進出口壓力、流量、泵閥運行狀態、機泵的電力參數(電壓、電流、頻率等)。②在線監控各設備、電氣的故障和報警信號,對于臨時性的報警和故障信號,應通過上位機手動復位,不需要到現場復位。③可以記錄保存規定的所有運行參數和報警信號,并能將數據保存3年以上,同時還可對泵站設備進行遠程操作。同時可以通過上位機進行修改各種設定值。例如我們根據不同時間段可自動變換預設的出口壓力值;根據機泵的工作時間,可自動輪值切換機泵;UPS備用電源用于給中控室提供電源儲備,滿足自動化系統設備、網絡通信設備和視頻監控設備8h的供電。

3結語

無人值守泵站運行的成功案例表明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在實際的企業生產中能夠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把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優點和特征運用到不銹鋼企業的實際生產當中能夠使生產效率提高,給相關的工作與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進而不僅能夠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未來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因此,相關企業應該要大力鼓勵學習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結合企業實際的生產發展現狀,積極探索更多的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進而使之能夠在企業的長期發展以及國家的長期發展過程中發揮自身最大的作用。

作者:劉文斌 單位:唐鋼不銹鋼有限責任公司

第4篇

1.1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能競賽開展動力分析

我國高職的電氣自動化專業是實踐性比較強的一門專業,而職業技能競賽正是一項將實踐動手能力得以充分發揮的競賽活動,不只是對社會各行業對高技術人才需求的體現,還有著宣傳及展示和激勵人才等重要功能。從這些方面的內容能夠看到,開展技能競賽并非是選拔選手的比賽,它有著更加深遠的意義和影響[1]。主要就是在技能競賽的過程中有著各行各業的專家,在競賽當中的內容比較廣泛,有著諸多新技術和新工藝,這些都能夠反映出專業的實際水平發展,對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有著很大促進作用。由此能夠看到,對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能競賽的開展,最為主要的就是能夠最大化的促進教學的改革,通過競賽促進學習。

1.2當前我國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現狀分析

從現階段我國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現狀來看并非一帆風順,其中還有著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首先就是在電氣自動化教學的實訓設施和模式都相對比較落后,由于在電氣自動化設施自身的價格比較昂貴,并且更新速度方面相對較快,所以高職學校迫于經濟方面的壓力,在這一方面沒有及時對電氣自動化設施進行更新,致使滿足不了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而也使實踐和理論得不到有效結合。另外就是教學實訓模式的落后,由于受到傳教學思想的影響,當前的高職學校的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方式還是采取填鴨式,這樣就對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有效激發,使得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比較滯后。還有就是在高職電氣自動化的實訓管理方面比較落后,激勵機制不完善,這樣就對實訓的效果造成了嚴重影響[2]。再者就是在教學的創新意識以及師資隊伍的建設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高職的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實踐性比較強,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原先的一些知識結構已經和當前的社會發展不能得到有效適應,在創新能力方面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另外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上也沒有得到完善,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師引進主要重視老師的學歷水平以及職稱結構,在實踐經驗和能力等方面沒有得到重視,這也對學生的電氣自動化實踐學習有著影響。

2.以技能大賽促進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2.1“賽教結合”加強高職電氣自動化實踐硬件建設

首先要能夠將技能大賽作為一個載體,以此來促進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改革,落實到具體的步驟上首先要能夠將高職電氣自動化的硬件建設得到有效加強,為更好開展以及組織學生參加技能大賽,要在機電以及電子實訓等設備上進行配備,要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將生產性實訓為特征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加強并推廣。

2.2優化電氣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

將技能大賽和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能相結合比較容易,但是將人才的培養模式以及課程體系的設置和課程內容等進行全面的系統化落實就比較有難度,筆者對實際進行了考查并參考了相關資料,認為首先要能夠對頂層對人才培養的方案加以優化[3]。將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市場行業以及企業相結合,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結合學校自身的發展來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優化,也要能夠和技能競賽相結合及和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能相結合,從而融進企業的生產實際項目當中,對課程進行合理科學的設置,從而建立一個多層次的技能競賽的體系。

2.3以技能競賽促進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

隨著我國在教育改革方面的不斷深化,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模式也在發生改變,尤其是在技能競賽的促進下,使得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方式有了創新,在這一發展背景下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要能夠對課程內容以及教學的方法進一步的改革,從而建立新的教學標準以及課程標準和評價標準等,要能夠落實以技能大賽作為載體的人才培養方案。要能夠以任務作為導向和以項目作為載體,按照模塊設計課程的方式,將教、學、做得到有機的結合,強化實踐以及創新的能力培養,要能保證每學期設置一門和技能大賽相契合的課程,這樣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和技能大賽保持連接,還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真正達到通過技能大賽促進教學改革的目的。例如:可以對以往的電氣自動化技能競賽的項目進行參考,從而組織校級的技能競賽,將其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得到緊密結合,對PLC應用技術以及單片機的應用技術等比較容易和教學內容相結合的進行試行,分層次的進行改革,把Protel99SE電路設計和AutoCAD得到結合從而構成電氣CAD,這樣就能夠有效的將弱電和強電結合的特點得到了體現。也可根據企業的對高技術人才的要求增加一些技術性的內容,這樣就能夠將專業知識和技能競賽以及市場企業得到有機結合,真正成為實用的專業。

2.4以技能競賽推廣高職電氣自動化教學項目

在技能競賽的作用下,高職學院可成立專門的競賽辦公室,這樣就能夠將競賽和教學的改革得到有效的加強,在研究以及指導方面也比較方便。要對技能競賽的主要內容和技術進行分析,將能夠和技能大賽有關的課程進行納入教學計劃當中,在這一過程中要能夠及時的對指導教學改革的信息進行捕捉,這樣就能夠以高職電氣自動化教學改革為技能競賽提供理論和技術條件,從而將其轉化為教學的重要項目進行推而廣之,最終實現從教學改革到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和創新再到技能大賽這樣一個循環互動的環形促進圈,教學改革和技能大賽能夠雙向獲益[4]。

3.結語

第5篇

1.提高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的若干對策 

2.自動化專業畢業實習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3.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研究 

4.略論高職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 

5.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選題的探討 

6.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改革探索 

7.基于項目導向的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研究——以欽州學院為例

8.提高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質量探討

9.提高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研究與實踐

10.應用型本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選題研究 

11.新形勢下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研究與實踐 

12.探索提高熱工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教學質量 

13.MATLAB在電力系統自動化學生畢業設計中的應用初探

14.基于ASP及VBA技術實現畢業論文格式規范自動化

15.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探討

16.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進措施探索

17.提高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方法

18.關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大綱的探討 

19.高職自動化專業學生畢業實踐的探討

20.應用型本科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運行機制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21.仿真技術在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教學環節中的應用 

22.應用型本科院校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探索與實踐——以太原工業學院自動化專業為例 

23.提高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方法研究 

24.淺淡電氣自動化專業高職畢業沒計

25.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進措施探索

26.利用網絡資源與計算機仿真技術突出創新能力的培養——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的實踐

27.試論技工院校電氣自動化專業高技班開展畢業設計

28.對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經驗總結與思考 

29.如何做好應用型本科院校自動化專業的畢業設計 

30.農機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與科研結合效果探討

31.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現狀分析與新模式探索

32.工科畢業設計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華北電力大學自動化系為例

33.談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畢業實習與設計

34.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進措施探究 

35.高校自動化專業畢業實習的探討

36.基于就業能力提升的自動化專業畢業實習教學改進

37.提高工科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實踐與探索

38.地方農業院校機械類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教學探析——以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

39.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方法探索與實踐

40.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改革與實踐

4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改革探討

42.電力系統廠站及調度自動化綜述  

43.微生物自動化分析儀的畢業實習帶教初探

44.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卓越技師畢業設計作品化改革與實踐——以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45.自動化和建環專業聯合開展畢業設計的教學改革實踐

46.基于工作過程的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模式探討

47.提高工科高校學生畢業設計質量的改革與探索——以自動化專業為例

48.CAD技術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中的應用

49.淺談自動化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規范化

50.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成績評定質量的研究——以常州工學院為案例  

51.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實踐及思考

52.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制定——以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

53.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54.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環節改革探析

55.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選題的探索與實踐

56.提高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研究與實踐 

57.基于CDIO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改革探索

58.不變與應變——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的再思考

59.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實習教學模式探討

60.自動化儀表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實踐

61.MATLAB在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中的應用

62.高職高專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方案研究

63.高職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64.以實際生產工藝過程作為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題目的思考

65.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改革的探討

66.畢業設計與畢業分配掛鉤新的教學模式 記92屆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

67.工企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指導工作的研究

68.談中專自動化專業的畢業設計

69.自動化專業新形勢下畢業設計過程與質量研究 

70.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中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7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實習改革探索 

72.電子束離子束專業結合畢業實踐研制用于生產自動化儀表零件的電子束焊機

7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實習的改革 

74.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的教學改革

75.畢業設計過程中學風因素及治學方略研究——以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

76.本科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和思考

77.工業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注重能力培養的實踐

78.高職電類專業畢業設計選題探討

79.本科畢業設計過程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實踐

80.基于學科平臺開展本科畢業實習的改革與實踐

81.實驗室自動化系統應用對檢驗醫學本科生實習的影響與對策

82.加強實踐教學,提高本科生畢業設計能力

83.畢業設計過程中如何培養獨立學院學生的創新能力

84.“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教學實踐 

85.醫院藥房自動化管理系統應用進展

86.人工與自動化雙分揀區系統品項分配優化

87.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研究

88.基于配電網自動化的多Agent技術在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繼電保護中的研究

89.基于不同接線模式的饋線自動化實現方式

90.自動化炒青綠茶生產線的設計與應用 

91.薄煤層綜采工作面自動化技術綜述

92.饋線自動化自適應快速保護控制方案 

93.滾筒采煤機自動化與智能化控制技術發展及應用

94.國外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市場發展狀況研究

95.正念訓練的去自動化效應:Stroop和前瞻記憶任務證據

96.電力自動化技術的新發展  

97.軟件測試自動化技術應用研究 

98.基于數據驅動的軟件自動化測試框架 

99.省級氣象計量檢定業務自動化系統

100.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應用  

101.壓力容器焊接自動化技術的現狀與發展

102.薄煤層綜采自動化配套裝備開采技術

103.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可靠性探究 

104.自動化裝配設備的總體設計

105.配電自動化 

106.探討220kV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應用

107.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趨勢分析

108.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可靠性探究 

109.從國內外建設經驗探討廣州配電自動化建設模式

110.檳榔包裝的自動化生產線設計 

111.我院基于整體設計的自動化藥房建設 

112.配電自動化實用化關鍵技術及其進展 

113.云計算環境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發展探索

114.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運用淺談

115.基于CAN總線的船舶自動化系統研究與設計

116.基于SMART準則的配電自動化建設效果評價體系研究 

117.基于Android的自動化測試的設計與實現 

118.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119.自動化綜采工作面概念探討

120.任務復雜度對自動化意識的影響 

121.探析智能型機械自動化應用趨勢

122.自動化控制技術在煤礦通風系統中的應用

123.軟件自動化測試概述及應用工具分析

124.試論化工自動化控制的發展趨勢

125.基于IEC61850國際標準的配電自動化系統應用研究

126.遠動控制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

127.智能配電網饋線自動化發展及展望

128.圖書館自動化開源系統的市場可行性研究

129.國內石油鉆機自動化技術現狀與建議

130.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選型

131.IEC61850在高級配網自動化中的應用

132.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前景的探索

133.智能電網發展的機制及其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影響

134.變電站自動化技術的未來發展(一)——電力市場與協調型自動化

第6篇

關鍵詞:數字技術;工業電氣化;創新

1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

1.1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應用的可靠性好

數字技術是一種新型技術,其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在現代工業進程中,有利于提高工業的發展,在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有利于改善電氣自動化技術的革新,新技術的產生,新技術產生促進技術改革,對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起到重要的技術保障。數字技術對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改革提供了技術保障,提升了現代企業的發展,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科技發展,促進經濟發展,反過來,積極快速發展,也促進科技發展,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保障,促進我國工業現代化進程,提供我國企業在世界同行業企業中的知名度,有利于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接軌,促進我國貿易發展。數字技術的實踐應用在現代工業中,加快了現代工業現代化進程,提高企業之間的競爭力,符合現代工業競爭的基本要求,符合現代數字技術發展在工業自動化方面的應用,具有很好的性能,提高其應用的可靠性,符合現代工業發展趨勢。

1.2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的高性價比

工業發展是提高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工業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有一定差別,要提高我國企業發展,必須加快科技水平提升,為我國企業的現代化進程提供了技術保障。數字技術在工業應用領域比較廣,并取得一定成績,數字技術一般與某種技術相結合,促進該技術的發展,提高了相關企業的工作效率,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對提高我國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工業自動化中使用數字技術,與其它技術進行比較,其性價比最高,因此,其應用的領域也是最廣泛。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電氣自動化技術需要不斷發展與創新,提高其自身的應用能力,是提高工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數字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技術中的應用,為自動化技術的革新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提高了自動化方面企業的工業現代化進程,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符合現代工業自動化技術進程的發展,數字技術在工業自動化中性價比很高。

1.3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應用的可操作性強

工業電氣自動化在應用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必須與其它技術結合,改善自身缺點,有效的提高相關企業的工作效率,數字技術與工業自動化技術相結合可操作性強,符合現代工業發展需要,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技術應用簡潔,邏輯能力強,能增加信息量、模擬量,對信息正誤有效識別,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浪費,安全又輕松。其應用只需要進行命令的傳達和指示,操作流程自動進行,且自身具有判斷和辨別的功能,經電纜、微波、網絡、光纖等傳輸介質進行傳輸。外加微電處理器與微電技術的應用,使得數字技術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單位企業所重視。數字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有效的提升工業自動化中的應用可操作性,符合現代工業自動化的發展,提升了工業自動化的技術革新,提升了企業的工作效率。

2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的創新

2.1采用光纖連接,實現就地化安裝

數字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有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工業電氣自動化的實踐中,可以采用光纖進行連接,通過智能終端和間隔層對數據進行采集和控制,這樣可以進一步增強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應用的可靠性。此外,工業電氣自動化的優良運作還需基于標準化的程序接口上,因此PC平臺自動化的解決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將有利于ERP和MES的系統連接,而將TCP/IP作為辦公環境通訊的標準,便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Internet技術的發展,提升了數字技術的應用在工業生產中,提高了工業現代化進程發展。

2.2GOOSE虛端了的運用

GOOSE虛端了改良了二次回路,使得工程調試既便于理解,又方便運用;能有效地控制全站線路、母線、開關和主變等,并能開啟跳合閘功能,從而保護測控遙控鎖的間隔層。GOOSE虛端了的運用,促使數字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引起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對其實用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數字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技術中的應用,符合現代工業現代化進程。

2.3加強程序化的操作理念

程序化建設強調的是執行力,數字化也亦然。執行力是一種操作理念,提升操作的進程,符合工業現代化發展需要。在調度命令下達以前,還有部分的前期工作需要完成,例如核實之后的票據需要先存入電腦中,實際操作來臨時,還需設置人工的預界面,進行諸如閘刀、開關等設備的確認設計。這有利于不斷完善系統的應用功能,更可明朗工業電氣自動化信息化、開放化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楊國偉,郭娜.芻議電氣自動化現實技術升級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7).

[2]婁宗清.火電廠電氣自動化中分散控制系統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6(18).

[3]諸玫嫣.淺析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應用及發展趨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9).

[4]宗天成.數字化技術在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9).

[5]韓晨霞.電氣自動化技術在火力發電中的創新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8).

[6]楊濟舟.電氣自動化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6(7).

[7]梁沖鋒.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6(18).

[8]陳月玲.PLC在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6(18).

[9]竇如海.淺議電氣自動化的應用[J].同行,2016(10).

第7篇

論文關鍵詞:人工智能技術,電氣自動化,自動化控制,策略

智能化技術是技術領域的一種革新,使得各個行業都實現了全面發展。在電氣自動化控制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使得電氣設備的系統運行更加簡單智能,對系統可以進行優化處理。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也為電氣自動化控制提供了技術保障和安全保障,減少了各種電氣設備操作對人員帶來的傷害,在節省人力和物力的基礎上提高了工作質量。在電氣行業的發展過程中,自動化發展就必須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

1 人工智能技術概述

1.1 人工智能技術的定義

人工智能技術指的是借助計算機技術對人腦進行模擬,并且發出類似人類的行為指令,從而對各種操作進行完成的過程。人工技能技術是多個領域的研究結果的融合,比如傳統的數學和計算機,同時還結合了人文學科、自然和社會學科的知識,在很多領域中都有十分廣泛的應用。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對人腦的有效模擬,因此使得工作的效率更高,系統的運行更加靈活也更加穩定,能夠增強各種設備的自動化處理水平。

1.2 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應用中的功能

第一,實現數據的采集和處理。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控制中進行應用的時候,可以實現對設備中的一些數據進行采集,根據功能的不斷完善,還能對一些數據進行存儲。

第二,監視運行系統,并及時發出報警。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電氣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有效地監控,而且還能對電氣系統進行有效地模擬,對設備的開關量進行監視,防止出現異常情況,一旦出現了異常情況,要自動啟動報警裝置,同時還能對一些電氣設備進行切斷,從而使得電氣設備處于安全狀態。

第三,對電氣設備的操作進行控制。電氣自動化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使得電氣設備的操作過程變得更加簡單,通過鼠標和鍵盤可以實現對斷路器和電動隔離開關的控制,還可以對勵磁電流進行調整。通過這種技術的應用,就可以極大地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降低勞動強度。

2 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過程中的應用

2.1 在電氣設備中的應用

電氣設備的設計要符合自動化操作的要求,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也應該要加強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由于電氣設備的系統比較復雜,包含了很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有的系統設計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來完成,比如可以通過計算機設置一些算法,對電氣設備系統設計中的一些參數進行計算,從而便于電氣設備控制系統的設計,極大程度地提高設備的工作速率與質量。

2.2 在電氣控制工作中的應用

在電氣領域內,對電氣設備進行控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自動化設備是當前電氣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在設備的控制上,也要逐漸實現智能化,可以極大程度增強工作效率,縮減資金成本,并且降低從業者的勞動強度。比如人工智能技術中的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專家系統等,都是比較先進的控制技術,可以實現對各種設備的有效控制,韓劇熱的反思而且控制的效果很好,產生的誤差較小。比如在模糊控制中,較為常用的模糊控制方法有Sugeno與Mamdani兩種技術,后者主要是應用在對設備的速度調節的控制上,模糊控制的方法能夠以一種更高的效率來處理交流傳動控制的相關問題,從而使得電氣設備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2.3 在電氣設備的日常操作過程中的應用

電氣行業與民眾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都存在緊密的關聯,各種電網十分復雜、電氣設備繁多,日常的控制工作也十分繁瑣。傳統的日常操作比較復雜,而且也會增加電氣系統控制的時間,降低控制效率。對此,要積極加強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設置一些基本的控制算法,應用在日常系統操作期間,能夠將復雜的操作流程變得簡潔,而且僅僅需要電腦就可以實現對各種操作的控制,最重要的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化,還能實現遠程控制,可以將操作界面進行簡化,及時處理并保存相關重要數據,為將來的查找與應用提供方便。在日常操作過程中,對于很多數據都要進行記錄,比如電氣設備的損耗情況、電量等,如果采用人工記錄,則會有巨大的工作量,還容易出錯,但是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編制相應的表格和數據采集系統,則可以實現對數據的采集和有效保存,降低了工作強度,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2.4 在故障診斷過程中的應用

在電氣運行過程中,無論是客觀因素還是其他的主觀因素,都會造成電氣設備的故障以及事故,如果對于這些故障沒有及時進行處理,找不到相應的原因,則很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危害,會有較大的經濟損失。電氣自動化過程中,對設備的使用性能、故障等方面的診斷也要逐漸實現自動化,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使得故障診斷過程變得更加簡單。神經網絡、模糊理論及專家系統是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診斷過程中應用的三種方式,這三種方法在故障的診斷以及事故的發生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借助智能技術,將神經網路、模糊理論等系統的結合在一起,就能夠處理電氣故障檢測耗費時間長、等待結果時間長等問題,可以對各種故障進行精準的判斷,并且為后續的故障處理提供更多充足的時間和依據。

2.5 在簡化自控流程中的應用

電氣領域的自動化控制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對于各個步驟的要求都比較嚴格,一旦某個環節出現了紕漏,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引發較大的經濟損失。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對各種設備使用情況、故障情況等進行分析,進而設計出合理的故障處理方法,盡可能確保電氣自控工作的質量。而且這種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實現遠程維修,簡化了過程。

3 結語

綜上所述,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過程中的應用包括多方面內容,比如電氣設備的操作、故障的診斷、自動控制流程的簡化等,都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使得各個過程變得簡單、快捷,促進電氣設備的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胡燕來.淺談電氣自動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術[J].建筑·建材·裝飾,2015(03).

第8篇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電氣自動化,即利用電子裝置和技術,實現生產機械過程中的自動控制的一門多學。其目標是培養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實現相關技術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電氣自動化的應用使企業的生產率得到了大的提高,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作為一個復合型專業,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就業比較的廣泛,且隨著現代服務業和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社會對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但在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中,結合社會崗位的特點,進行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改革,促使人才培養的進一步實現,是非常重要的。

一、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改革

(一)三段式專業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

1. 專業核心課程

作為專業教學的核心,專業技術課程的教學,能夠體現學生的技能基礎與知識結構,其課程的設置主要有單片機控制技術、PLC 應用技術、電力電子技術、AUTOCAD 應用技術、工廠供配電技術、電力拖動、電機與變壓器等。而面對這些專業的課程,要能夠很好地進行教學,就需要我們對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教師進行組織,并按照專業的不同層次,進行課程標準的編寫,選修與必修內容也要做到相互統一,才能為專業的教學和人才的培養打好堅實的基礎。

2. 專業實訓課程

要體現學生崗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就要專業實訓課程進行良好的教學和實施。其不僅融合了考工鑒定模塊的技能要求,也融合了考工鑒定模塊的技能范圍。電氣自動化專業,其實訓模塊主要有數控機床電氣維修實訓、機電一體化 MPS 實訓、電力電子技術實訓、變頻器綜合實訓、機床電路控制實訓、繼電與電機控制實訓、照明電路實訓等。對于專業實訓課程的安排,其可以依照實訓周的模式進行課程的開展,每學期的實訓可以約為4~5 周,其次,專業實訓課要能夠以模塊為單元,并對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進行組織,促使實習課程標準有效地編寫出來,從而實現對實習課堂教學的規范。

3. 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

作為電氣自動化專業學生,在近將走出校門的前一年,要進行3個月的實習安排,在相關的進行企業頂崗實習,而頂崗實習的專業方向主要為:第一,可以從事自動化設備的輔助開發與設計、調試、安裝、維護工作;第二,可以從事供配電系統的維護、運行、調試、安裝工作;第三,在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中,可以從事電氣設備的維護、運行、調式、安裝、設計等工作;第四,可以從事組裝調試、開發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工作,并進行相應的售后服務。如果技能層次較高的學生,則需要完成頂崗實習后,返回學校完成技師鑒定的考核,在充分結合頂崗實習的課題,高效的完成技師畢業論文的答辯與設計。

(二)硬件資源的合理配置

在進行硬件資源的合理配置時,要能夠依據實驗課程的教學要求,不斷完善專業核心課程改革和實踐。目前,許多學校都建立了液壓與氣動實驗室、模電及數電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PLC 實驗室、電工電子基礎實驗室。而依據專業實訓課程教學的要求,有建立了模擬配電房、普通機床與數控機床維修實訓室、單片機實訓實驗室、機電一體化MPS 實訓室、電子技術實訓室、變頻器與PLC綜合實訓室、機床電路與電力拖動控制實訓室、電工基礎實訓室。依據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及要求,許多學校有建立了比較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如南京技師學院就與三向教學儀器、龍貞自動化有限公司、通力電梯、天正容光達電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進行了緊密的聯系。

(三)優秀教科研團隊的建立

電氣自動化專業是一個知識覆蓋面廣、學習內容多、口徑寬的專業,而言實現專業教學改革的深化和發展,就需要優秀的教科研團隊作為專業發展的基礎力量。各大院校可以在此進行學生興趣小組活動及課題研究的開展,來不斷的促使學生和教師,使他們成為專業的技術團隊,并有效地完成技能大賽的訓練和實訓課題的開發。通過優秀教科研團隊的建立,不斷的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促使電氣自動化專業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滿足。

二、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

(一)對于人才的培養,無論是服務、就業,還是技能培養方面,都離不開市場,也只有充分的了解市場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確定人才培養的方向和內容。在培養人才的實踐活動當中,服務是培養的宗旨,就業使培養的導向,技能是培養的核心,綜合起來也就是人才培養的方向和原則。總的來說,市場定位和調研的準確便是專業建設的基礎。我們在實施人才培養時,要能夠充分的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配合電氣自動化專業的特點,進行新思路的探索。目前,很多教學單位都在不斷的進行教學的改革,有一些教學單位實行了“校企合一、產學一體”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培養了人才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又為人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平臺。這一教學的實現促使了崗位群的確定,而依據崗位群又對人才的培養進行了課程的改革。可以看出,依據專業人才的崗位群特點,能夠非常準確的尋求與電氣自動化專業相關的企業,并與之進行合作。其次,依據生源的特點,可以對教學的教材進行新的制定,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此外,電氣自動化專業的特點非常的豐富,在其設備安裝、維修的領域中,包含著電器產品的設計、開發和電器開關設備的安裝、維修。為此,在電氣設備的安裝、維修中,逐漸的突出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實現計算機的全程控制,也是進行人才培養的另一內容。

(二)對于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而言,其是要能夠培養出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而在這一內容中,職業教育則成為最重要的一個培養環節。在進行職業教育的活動中,教學的實踐非常的重要,如何實現教學體系的改革,進行實踐教學時間的分配、教學內容的整合、自動化專業特點的突出、職業技能要求的滿足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但對于電氣化專業而言,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東北地區電氣自動化專業的高職教育的背景并不是非常的明顯,其與模具、數控等專業不同,其沒有明顯的行業可供畢業生們來依托,職業教育進行起來,也是相當的困難。在黑龍江省,由于哈大齊的建設,個當地的老工業基地帶來了復蘇的生命,這也無疑為電氣自動化人才提供 了很好的就業平臺,電氣自動化專業的職業教育也就更加的廣闊起來。為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和變化,促進經濟的發展,就要不斷地轉變專業教學的思路,擴充、調整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使得專業人才的培養能夠得到有效地實現。

三、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的發展

當今的社會競爭非常的激烈,為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就要不斷地進行業人才的培養。對一個企業而言,通過自身的綜合實力,對企業的員工進行專業技能的培養,促使企業創造能力的生成,不斷培養未來的骨干人才,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得非常的重要。一方面,經過人才的培養,就不易出現員工跳槽或被挖走的現象,員工也能夠對企業充滿更多的激情與熱情,竭盡所能的為企業進行服務;另一方面,企業能夠讓得到培養的員工帶動新的員工,實現全體員工的共同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就現實而言,目前的企業在進行員工的招聘時,都會要求入職的員工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對那些剛剛走出學校的畢業生,他們往往視而不見,這樣一來,社會的發展就會出現斷鏈,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雖然說這些初入社會、沒有經驗的人不易迅速的為企業帶來利益。但他們的工作熱情,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多有價值的東西。在加上企業內部的培養,定會使他們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生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應該充分的立足于社會和市場,不斷完善教學的體制和人才培養的方案,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需求。為此,只有通過教學實踐的具體改革,不斷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更多的培養出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應用型人才,為企業和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更為有效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周艷惠,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2).

[2]宋書中,葛玻,盧秉娟,高職高專自動化類專業發展戰略研究[J].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12).

第9篇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教學改革;多層次教育模式

電氣自動化,即利用電子裝置和技術,實現生產機械過程中的自動控制的一門多學。其目標是培養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實現相關技術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電氣自動化的應用使企業的生產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作為一個復合型專業,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就業比較廣泛,且隨著現代服務業和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社會對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但在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中,結合社會崗位的特點,進行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改革,促使人才培養的進一步實現,是非常重要的。

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改革.。作為專業教學的核心,專業技術課程的教學,能夠體現學生的技能基礎與知識結構,其課程的設置主要有單片機控制技術、應用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等。而面對這些專業的課程,要能夠很好地進行教學,就需要我們對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教師進行組織,并按照專業的不同層次,進行課程標準的編寫,選修與必修內容也要做到相互統一,才能為專業的教學和人才的培養打好堅實的基礎。

專業實訓課程。要體現學生崗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就要專業實訓課程進行良好的教學和實施。其不僅融合了考工鑒定模塊的技能要求,也融合了考工鑒定模塊的技能范圍。電氣自動化專業,其實訓模塊主要有數控機床電氣維修實訓、機電一體化MPS實訓等。對于專業實訓課程的安排,其可以依照實訓周的模式進行課程的開展,每學期的實訓可以約為4-5周,其次,專業實訓課要能夠以模塊為單元,并對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進行組織,促使實習課程標準有效地編寫出來,從而實現對實習課堂教學的規范。

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作為電氣自動化專業學生,在近將走出校門的前一年,要進行3個月的實習安排,在相關的進行企業頂崗實習,而頂崗實習的專業方向主要為:第一,可以從事自動化設備的輔助開發與設計、調試、安裝、維護工作;第二,可以從事供配電系統的維護、運行、調試、安裝工作;第三,在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中,可以從事電氣設備的維護、運行、調式、安裝、設計等工作;第四,可以從事組裝調試、開發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工作,并進行相應的售后服務。如果技能層次較高的學生,則需要完成頂崗實習后,返回學校完成技師鑒定的考核,在充分結合頂崗實習的課題,高效地完成技師畢業論文的答辯與設計。

硬件資源的合理配置。在進行硬件資源的合理配置時,要能夠依據實驗課程的教學要求,不斷完善專業核心課程改革和實踐。目前,許多學校都建立了液壓與氣動實驗室、模電及數電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PLC實驗室、電工電子基礎實驗室。而依據專業實訓課程教學的要求,又建立了模擬配電房、普通機床與數控機床維修實訓室、單片機實訓實驗室、機電一體化MPS實訓室、電子技術實訓室、變頻器與PLC綜合實訓室、機床電路與電力拖動控制實訓室、電工基礎實訓室。依據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及要求,許多學校有建立了比較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

優秀教科研團隊的建立。電氣自動化專業是一個知識覆蓋面廣、學習內容多、口徑寬的專業,而言實現專業教學改革的深化和發展,就需要優秀的教科研團隊作為專業發展的基礎力量。通過優秀教科研團隊的建立,不斷地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促使電氣自動化專業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滿足。

對于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而言,其是要能夠培養出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而在這一內容中,職業教育則成為最重要的一個培養環節。在進行職業教育的活動中,教學的實踐非常重要,如何實現教學體系的改革,進行實踐教學時間的分配、教學內容的整合、自動化專業特點的突出、職業技能要求的滿足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但對于電氣化專業而言,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東北地區電氣自動化專業的高職教育的背景并不是非常的明顯,其與模具、數控等專業不同,其沒有明顯的行業可供畢業生們來依托,職業教育進行起來,也是相當的困難。在黑龍江省,由于哈大齊的建設,給當地的老工業基地帶來了復蘇的生命,這也無疑為電氣自動化人才提供了很好的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探討本文對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進行了探討,不斷促使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形成和專業教學改革的實現,從而推動電氣自動化專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

采取多層次的教育方式,培養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知識產權人才本身就是一種復合型人才,針對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知識產權教育更應采取多樣的教育方式,充分滿足重慶乃至整個西南地區對知識產權人才的旺盛需求。以重慶知識產權學院為例,目前的培養模式有三種:一種是2+2模式,即面向已具有2年理工科專業基礎的大二學生招生,對之再進行2年的知識產權專業教育;第二種是3+2模式,即選拔具有3年理工科專業背景的專科學生,對之再進行2年的知識產權專業教育;第三種則是知識產權普招班。當前,面臨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大山區并存,城鄉區域差距大的市情,重慶還有一大批已經從事知識產權職業的各種人才,為此,重慶市理工科院校應積極推行教育方式創新,加強對在職人員的有針對性的知識產權專業理論培訓,舉辦各類的短期培訓,吸納大批優秀的在職人員,提高他們處理復雜的知識產權事務的能力,切實培養復合型的知識產權人才。

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模式,培養應用型知識產權人才目前國內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主要以知識產權法學為主,針對一線的科研機構和企業需求的應用型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相對有些供不應求。重慶理工科院校,知識和技術資源相對較文科院校集中些,因此,為社會培養亟需的應用型知識產權人才,理工科院校責無旁貸。

產學研合作模式對培養具有較高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知識產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模式,為科技企業、科研院所和各個理工科院校之間搭建良好的合作平臺,科技企業走進學校、科研院所,科研院所和學校深入到優秀的企業廣泛調研、深度的合作,共同教育、培養知識產權人才,達到既能推進技術創新、為企業創造利潤,又能夠加快人才培養的互利多贏局面。

第10篇

【關鍵詞】電氣工程 自動化 智能化技術

一、概述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指電工程及其自動化(Electrical Engineering簡稱EE),這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科目,涉及機電一體化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電機電器技術信息與網絡控制技術等多個學科的交融學習。傳統的概念認為用于創造產生電氣與電子系統的有關學科的總和就是電氣工程,實際上它的現實意義早已超出原來定義的范疇了。它現在指的是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與電子、光子有關的所有工程行為。另外,如今的電氣工程自動化極容易受到信息技術的發展、物理科學知識的應用還有技術的發展和變化的影響,所以中國自身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向國外借鑒和學習的基礎上還要結合自身經濟發展和國情的需要適時調整,適時改進。

二、論述智能化技術的特點和優勢

智能化技術是一種高科技的控制技術,這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實現電氣工程自動化持續、穩定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智能化技術是指在工作時更高效化、自主化和無人操作化。智能化技術最顯著的特點是可以自動化生產、可以靈活地操控,并且符合環保的特色,具備優質的產量,而且信息的合成率比較高。資源的優化性能也很高。電氣智能化設備的系統具備非常明顯的特點,可以通過自我檢查和調控來操控整個生產過程,無需人過多的操心。這樣的智能化設備有自檢系統,可以通過系統網絡來進行自我檢測和評估,檢測到哪條線路和電網出現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引用自參考文獻[4])另外,它具有靈活性,可以通過自動化電力系統了解到更多的產業信息,也可以通過信息進行大規模的接入,智能系統和現在的電力范圍市場交易進行了連接,減輕管理中的超負荷工作,實行最為簡單的資源優化,強化系統管理。

電氣工程自動化運用智能化技術來提高電氣自動化的工作效率的,作為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應用的主要目的,也是其優勢所在。它不僅可以促進電氣工程發展,還能降低成本,節省人力物力。還有效地解決了傳統控制的弊端和系統穩定性的問題,并不斷地提升了電氣設備運行的智能化程度,也提高了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效率。經過分析研究后,可了解到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更主要的優勢是它能使電氣工程自動化擁有更完善的控制系統,還也簡化了電氣工程的控制流程,使其在結構上更合理,效率也得到極大的提升。

三、當前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的應用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經過綜合分析和研究表明,當前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中的表現分別是智能控制、故障診斷、優化設計和無功補償這四方面。(引用自參考文獻[3])智能控制是首要也是關鍵,因為它實現了電氣工程自主化控制,應用在電氣系統的信息處理,記錄系統故障和計算機系統對電氣系統的實時監控等方面。智能化的故障診斷能全面而又精確的診斷電氣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發生的故障。電氣工程的優化設計,其設計的環節和過程是非常繁瑣和復雜的,需要專業的設計人員利用智能化技術針對電氣系統進行設計。雖然設計過程非常地復雜,但它使智能化技術變得更加實用和方便,也更能節省材料和費用。無功補償,功指的就是電功率,無功補償的智能技術的運用,可以通過記錄電力相關的參數后,再根據這些參數選擇無功補償的設備,通過安裝設備實現補償,以減少電力消耗來實現平衡。其實,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的具體應用還有很多,例如神經網絡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精密傳感技術,GPS定位技術等相關的綜合應用。隨著產品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智能化產品的優勢更加突出,在實際操作和應用中得到廣泛的使用。

另外,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的發展主要是系統功能和體系結構。從系統功能看,運用了高性能的PLC技術,直接通過窗口和菜單操作,插補和補償方式更加多樣化。體系結構發展更加集成化、模塊化和網絡化。(引用自參考文獻[2])在未來,智能電網是電力的發展方向,而發展的重點是電力設備制造商要實現發、輸、變、配、用電在整個環節的管控一體化和互動化,滿足智能電網的需求以提供發電到用電整個價值鏈中的自動化,這無疑是未來電力市場的核心所在。為將電力設備的智能化引入縱深,國家電力建設中需要將新型的電子式互感器、先進的傳感器技術、預防性維修的智能組件和基于通用網絡通信平臺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提高到國際標準。(引用自參考文獻[1])在未來發展中實現對電力的自動化監視與控制,能有效保障供電可靠性和供電品質,并且有利于合理安排生產計劃,節約電力成本以及檢修成本。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要求,未來國家會對智能電網加大建設,電力設備的智能化將是整個建設環節中的關鍵。

四、總結

本文通過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概述,并針對現在廣泛被應用的智能化技術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就其特性和優勢方面來展來開探討。其次,綜合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的應用現狀和未來趨勢進行論述。電力的應用在當今經濟飛速發展的社會中不斷地被深化和發展,成為了人們生活更加現代化和國民經濟發展象征的一個重要標志。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的發達程度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科技的進步水平。所以,在這樣的環境和要求里,如何提高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成為關鍵問題,而與智能化技術相結合是為適應其發展需要的最好的選擇。因此,智能化技術的研究及其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

【參考文獻】

[ 1 ]張毅、王德寬、劉曉波、文正國、王聰;水電廠智能化技術發展趨勢與應用[A];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信息化專業2012年年會優秀論文專集[C];2012年

[ 2 ]沈君奕;電氣自動化控制中人工智能的探討分析[J].科技資訊;2011

第11篇

關鍵詞 電氣自動化 課程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分析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中包含了許多門專業課,如: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等等很多門專業課。電氣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是學生以后專業技能的基礎,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了學生以后的就業問題,可見電氣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對學生的重要性。傳統的電氣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以理論知識為核心,實驗作為輔助的教學手段。教學過程中以理論知識為主線,一切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線。的確,如果沒有堅實的理論知識是什么都做不了的,但是各高校教師在理論知識為主線的教學環境中的同時自己的意識也受到了影響,對實驗和實踐環節都放松了,所以會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再遇到一線設備的操作維護、查詢故障、排除故障問題的時候就不知所措,導致了大批的“紙上談兵”的學生。還有就是目前各高校的教學考核系統尚不完善,考場作弊的現象非常嚴重,制定出一個嚴格的教學考核系統對電氣自動化控制教學的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

2 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課程教學設計

2.1 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的設計理念

CDIO 設計理念:將教師或者經典的實際項目引入到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課程設計中,通過實施項目的 C(構思)-D(設計)-I(實施)-O(運作)完整過程,如果這樣做會使得學生不僅牢靠地掌握了專業課的知識,又能使學生了解到在工作現場是如何運用已學的知識,使得學生在理論知識和工作現場技能兩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集成化課程設計理念:可以把一個完整的項目引入到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的課程中來,我們把這個項目稱作“Ⅰ”項目,“Ⅰ ”項目里面包含許多門專業課,再把這個“Ⅰ ”項目中的每個分支拿出來分發給各個專業課的教師我們把它稱作項目“Ⅱ”教師通過講解各個分支使學生獲得專業知識,學生在獲得專業知識的同時又具備了整體的概念,把“Ⅱ”項目和“Ⅰ ”項目有機的聯系到了一起,這樣就做到了把電氣工程自動化課程集成化的目的,這樣做能讓學生能夠更好、更快、更完整的掌握了各門專業課知識。

2.2 教學方法與手段設計

由于社會的經濟、環境不斷發展原有的教學設計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對專業知識的需求,所以我們要對原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設計進行改革,新的教學設計中要突出實踐性、應用性和實踐性,因此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的教學設計的教學手段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根據每門課現有的條件采用“教”、“學”、“做”一體的手段進行教學設計。

2.3 重構教學內容體系,無縫對接教學與生產

現有的教學內容只要是以理論知識為主線,有很多的學生雖然掌握了理論知識,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實際問題仍然是不知從何入手,導致工作后工作效率低,最終影響自己的專業生涯。所以我們要重構教學內容體系,把原有的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中的理論知識縮減三分之一,把實踐內容融合到教學內容中去,因為原有的理論知識抽象、難理解,還有就是學生在學習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的時候會思索一個問題,學了這個知識能在以后的哪些地方用到?學生們找不到答案就會認為學習它們也沒有太大的用處,所以有的學生干脆放棄了學習,但是我們一旦把實際問題引入到教學環境中去,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再把教學和生產有機地統一在一起之后還會激發學生無窮的興趣,學生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去把理論和實際生產的知識牢牢地掌握住,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如此設計就能高效地完成培養目標,為培養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4 結合新教學內容體系,編寫生產性教材

教學內容設計重構后,原有的教材就已經不能夠適應新的教學方法了,所以我們要結合新的教學內容重新編寫教材,把實際生產等實踐內容編寫到教材中去。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材是實驗部分和理論部分分開,而且實驗部分不占有大部分課堂時間,所以同學平時更是很少翻看實驗教材,如果把實驗教材編寫到理論教材中,就是使得實驗和理論部分捆綁,這樣在無形中就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實際生產內容,讓學生擁有良好配套教材。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專業課知識和實踐技能。

2.5 加強實驗教學設計

(1)以“基礎+工藝+應用+綜合”為主的實驗內容設計。課程實驗內容分為基礎實驗、工藝實驗、應用實驗、綜合實驗4種類型。基礎實驗主要包括:并勵直流電機調速、星三角降壓起動。工藝實驗主要包括:交流異步電機的結構認識及裝配、交流異步電動機的單向連續運行電氣控制柜的裝配。應用實驗主要包括:工作臺的自動往復控制、皮帶傳輸機的電氣控制、生產設備的多地控制。

在實驗內容的編排上,改變了過去的一味驗證理論性實驗思路,更強調了電氣控制的綜合設計及工藝應用性。

(2)以“必做+選做”為主的實驗任務設計。在任務的安排上,分必做實驗和選做實驗。基礎實驗為必做實驗,占實驗總學時的50%。工藝、綜合、應用實驗為選做實驗,占總學時的50%。授課教師根據大綱給定的選做內容,有計劃地選擇實驗內容。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以有2學時的機動時間,可以自主設計方案,也可以從教師提供的實驗中選擇實驗。并且在每個實驗中,教師根據不同的班級情況及教學效果,將實驗內容分為必做內容和選做內容。必做內容為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內容,為實驗的基礎部分。選做內容是教師提供的相關環節或學生自主設計的環節,為層次較好的同學服務,為實驗的提高部分。

2.6 嚴格監管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的考試情況

更好地設計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教學的內容,就是為了想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專業課知識以及實踐技能,但是現在部分高校雖然做到了高效的課程設計,但是把這其中的重中之重給忽略了,就是考試作弊情況。所以各高校要嚴格監管考場紀律,不要讓我們辛辛苦苦做出的教學設計成為泡影。

3 結束語

按照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教學設計來實施教學任務能夠明顯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實驗器材的利用率,使得學生對專業課知識的掌握更加牢靠,有效避免了由于大學生畢業后對專業掌握不熟練而與工作機會失之交臂的情況,同時也為社會培養了高技能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世興,黃向慧,黃夢濤,汪梅.現代電氣自動控制技術[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2] 陳渝光.電氣自動控制原理與系統[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第12篇

關鍵詞:人工智能自動化

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隨著電氣的設計的發展,傳統的方法有時很難適應。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技術被引入電氣設備的優化設計過程中,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本文在總結人工智能在電氣設備領域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對具體應用提出一些看法與策略。積極運用人工智能的新成果無疑有利于電氣自動化學科特別是自動控制領域的發展,也有利于提高電氣設備運行的智能化水平,對改造電氣設備系統,增強控制系統穩定性,加快生產效率都有重大意義。

1人工智能控制器的優勢

不同的人工智能控制通常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去討論。但AI控制器例如:神經、模糊、模糊神經以及遺傳算法都可看成一類非線性函數近似器。這樣的分類就能得到較好的總體理解,也有利于控制策略的統一開發。這些AI函數近似器比常規的函數估計器具有更多的優勢,這些優勢如下:

(1)它們的設計不需要控制對象的模型(在許多場合,很難得到實際控制對象的精確動態方程,實際控制對象的模型在控制器設計時往往有很多不確實性因素,例如:參數變化,非線性時,往往不知道)。

(2)通過適當調整(根據響應時間、下降時間、魯棒性能等)它們能提高性能。例如:模糊邏輯控制器的上升時間比最優PID控制器快1.5倍,下降時間快3.5倍,過沖更小。

(3)它們比古典控制器的調節容易。

(4)在沒有必須專家知識時,通過響應數據也能設計它們。

(5)運用語言和響應信息可能設計它們。

(6)它們有相當好的一致性(當使用一些新的未知輸入數據就能得到好的估計),與驅動器的特性無關。現在沒有使用人工智能的控制算法對特定對象控制效果十分好,但對其他控制對象效果就不會一致性地好,因此對具體對象必須具體設計。

(7)它們對新數據或新信息具有很好的適應性。

(8)它們能解決常規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

(9)它們具有很好的抗噪聲干擾能力。

(10)它們的實現十分便宜,特別是使用最小配置時。

(11)它們很容易擴展和修改。

總而言之,當采用自適應模糊神經控制器,規則庫和隸屬函數在模糊化和反模糊化過程中能夠自動地實時確定。有很多方法來實現這個過程,但主要的目標是使用系統技術實現穩定的解,并且找到最簡單的拓樸結構配置,自學習迅速,收斂快速。

2 人工智能的應用現狀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許多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就人工智能在電氣設備的應用方面展開了研究工作,如將人工智能用于電氣產品優化設計、故障預測及診斷、控制與保護等領域。

2.1 優化設計

電氣設備的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它不僅要應用電路、電磁場、電機電器等學科的知識,還要大量運用設計中的經驗性知識。傳統的產品設計是采用簡單的實驗手段和根據經驗用手工的方式進行的,因此很難獲得最優方案。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電氣產品的設計從手工逐漸轉向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大大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人工智能的引進,使傳統的CAD技術如虎添翼,產品設計的效率及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用于優化設計的人工智能技術主要有遺傳算法和專家系統。遺傳算法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優化算法,非常適合于產品優化設計。因此電氣產品人工智能優化設計大部分采用此種方法或其改進方法。

2.2 故障診斷

電氣設備的故障與其征兆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具有不確定性及非線性,用人工智能方法恰好能發揮其優勢。已用于電氣設備故障診斷的人工智能技術有:模糊邏輯、專家系統、神經網絡。

變壓器由于在電力系統中的特殊地位而備受關注,有關方面的研究論文較多。目前對變壓器進行故障診斷最常用的方法是對變壓器油中分解的氣體進行分析,從而判斷變壓器的故障程度。

人工智能故障診斷技術在發電機及電動機方面的研究工作也較為活躍。

2.3 智能控制

人工智能控制技術在自動控制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已廣泛展開,但在電氣設備控制領域所見報道不多。可用于控制的人工智能方法主要有3種: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專家系統控制。由于模糊控制是其中最為簡單、最具實際意義的方法,因而它的應用實例最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阜康市| 大城县| 元阳县| 北安市| 定安县| 洞口县| 宝丰县| 司法| 宣恩县| 留坝县| 建始县| 焦作市| 荆门市| 南木林县| 曲麻莱县| 北流市| 监利县| 洪江市| 东光县| 卓尼县| 兴文县| 嘉祥县| 招远市| 南充市| 通许县| 孙吴县| 景泰县| 宜州市| 霞浦县| 镇巴县| 南昌市| 平顶山市| 区。| 虎林市| 洛隆县| 岐山县| 涿州市| 南安市| 宜宾市|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