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房屋買賣協議

房屋買賣協議

時間:2022-02-27 12:25: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房屋買賣協議,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房屋買賣協議

第1篇

甲方(出賣人):

身份證號:

乙方(買受人)

身份證號:

根據《合同法》、《房地產管理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甲、乙雙方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就下列房地產買賣達成如下協議,雙方共同信守執行。

第一條 房屋的基本情況及賣售內容

甲方自愿將坐落于鐵力市鐵力鎮新鐵街九委林業局生活福利科1單元402室單獨所有住房,位于第四層;建筑面積68.98平方米(以甲方產權證為準),內部現有附著設施不變的房屋出售給乙方為業,房屋現所有權證號為:鐵房產證 鐵 字第2015001274號。

第二條 房屋買賣價格

經雙方協商,該房屋成交價為人民幣(大寫)壹拾萬元整,(小寫)¥100,000.00元整。辦理產權過戶稅費用由乙方(買受人)承擔,甲方負責無條件配合乙方到現場辦理產權過戶事宜。

第三條 付款方式

1.乙方在本合同簽訂之日起3日內向甲方以銀行轉賬的方式支付購買房屋款人民幣(大寫)玖萬元整,(小寫)¥90,000.00元整,甲方出具手寫收款憑據給乙方為據,并交付房屋所有權及產權證、土地使用證、水電、取暖相關證據及房屋鑰匙給乙方。

2.尾款(大寫)壹萬元整,(小寫)¥10,000.00元整乙方留作為今后能夠辦理產權證過戶時甲方主動配合抵押金,甲方承諾如果不能辦理產權過戶手續或不積極配合乙方過戶,甲方將自愿放棄尾款,將此尾款(大寫)壹萬元整,(小寫)¥10,000.00元整歸乙方所有,做為補償。

3.待鐵力市房屋管理部門可以辦理過戶手續的情況下,在甲方積極到現場配合乙方辦理完成房屋產權過戶手續后,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尾款(大寫)壹萬元整,(小寫)¥10,000.00元整。

第四條 房屋交付期限

甲方應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將該房屋的產權證書交給乙方,并應收到該房屋購房價款人民幣(大寫)玖萬元整,(小寫)¥90,000.00元整銀行轉賬之日,將該房屋交付給乙方所有。

第五條 雙方的義務

(一)甲方的義務

1.甲方保證該房屋不存在產權糾紛;未設定抵押、未出租、未被查封或存有其他權利瑕疵;甲方保證其對該房屋享有獨立處理權;保證該房屋不被他人合法追索。

2.甲方應如實向乙方說明該房屋使用過程中的重大事項,提供購房、物業、公共維修基金等手續及合同;結清房屋所有權過戶前的有關費用(包括但不限于物業管理費、供水、電力、供暖、有線電視、網絡、公共維修基金等),出示有關交費證明。

3.甲方應當與乙方共同辦理房屋所有權、土地使用權過戶手續,為過戶提供必要的文件、資料和便利。如不能履行配合過戶按第三條第2項條款執行。

(二)乙方義務

1.按照本合同約定,及時支付合同約定房款。

2.乙方應于甲方共同辦理房屋所有權及土地使用權過戶移交手續等相關事項。

第六條 產權過戶

1.甲乙雙方應當在房屋行政管理部門允許該房屋所在地辦理過戶手續時,共同前往房屋所在地房屋行政管理部門

辦理房屋所有權過戶手續,并按約由乙方支付相應稅費。甲方應當在收到乙方通知后,共同商定到相關部門辦理其他過戶手續。

2.在過戶過程中如果甲方不配合或由于該房屋無法過戶的話,乙方有權按照第三條第2項條款執行。

3.甲方配合乙方產權過戶及其他過戶手續完畢后,乙方應當按前款約定向甲方結清尾款。

第七條 違約責任

(一)甲方違約

1.甲方未履行甲方義務,致使乙方在本合同簽訂之日起,由于甲方自身原因,在房屋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辦理此房屋所在地過戶手續時,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權過戶手續或不能正常使用該房屋情況(如:產權糾紛;抵押貨款、被查封等),乙方有權解除合同,甲方應當全額返還乙方已經支付的價款,并向乙方支付合同價款30%的違約金。

2.甲方不如實告知乙方有關情況,存在欺詐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乙方有權解除合同,并有權要求甲方雙倍返還已經支付的合同價款。

3.甲方未按約結清有關費用,影響乙方正常使用該房屋的,甲方應當自行及時結清有關費用,乙方已經代為支付沒結清費用的,甲方還應當全額返還。

(二)乙方違約

乙方未按合同約定期限交付購房先期價款,甲方有權解除合同。

第八條 爭議解決

在執行本合同協議過程中,如甲、乙雙方發生爭議,先共同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任何一方均可向房屋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第九條 合同協議生效

本合同自

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2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乙雙方各執1份。

甲方(簽名按手印):

聯系電話:

日期: 年

乙方(簽名按手印):

聯系電話:

日期: 年

見證人(簽名按手印):

聯系電話:

日期: 年

第2篇

購房人: (以下簡稱乙方)身份證號:

根據國家有關房產的規定,甲乙雙方經協商一致,簽訂本協議,以資共同信守執行。

第一條:房屋基本情況

1、甲方自愿將坐落在天津市 的房屋(以下簡稱該房屋)出售給乙方。乙方對該房屋已做充分了解并實地看房,對該房屋現狀無異議,愿意購買該房屋。甲方保證房屋無任何質量問題,且在協議簽訂后的狀況和看房時狀況一致。

2、該房屋基本情況如下:

房屋性質 所有權人: 建筑面積: 房型:

樓層: 總樓層: 使用性質: 附屬設施:

第二條:成交價格

甲、乙雙方協商后的實際成交價格為:人民幣 萬元(大寫),該房屋產權過戶需繳納的相關費用由乙方承擔,其中個人所得稅由甲方自行承擔。(該房屋產權過戶費用、營業稅、個人所得稅以房管局實際征收為準)。

第三條:定金及房款交接約定

1乙方于 年 月 日交付甲方定金人民幣 元(大寫),該定金將在雙方辦理過戶手續同時自動轉為第一部分房款。

甲方收到定金后立即還清以該房屋為抵押物的所有貸款,保證該房屋在交易前產權完全歸甲方所有,甲方有權對此房屋進行買賣。

2乙方按下述方式付款:銀行貸款:按揭貸款。乙方于甲方清理完貸款后三日內將首付款交于產權交易部門指定的資金托管機構,并辦理房屋貸款,實際貸款金額與年限以銀行實際放貸為準。

第四條:相關事宜

甲方承諾于 騰空該房屋,將該房屋鑰匙交于乙方,甲方應于騰房時結清所有水、電、煤氣、暖氣、有線電視、物業管理費,積極配合乙方完成戶口遷移等相關事宜。

第五條:違約責任

1、 甲方須保證該房屋權屬實無爭議,若發生與甲方有關的權屬糾紛或債務糾紛,由甲方負責解決并承擔一切后果及違約責任。

2、 甲、乙雙方須保證該房屋結構無拆改或拆改得到相關管理部門的同意及持有合法、有效證件,若因此影響辦理過戶手續,產生的一切后果及違約責任有責任方負責。

3、甲方認可乙方貸款方式付款時:

1)甲方有義務配合乙方的貸款手續,以便乙方貸款時候的順利辦理。

2)貸款過程中,乙方提出終止貸款行為,則乙方須補齊所差房款,繼續履行該協議,并承擔由此引起的經濟損失。

3)乙方須保證所提供的各種材料與證明的真實、可靠。如因證明不屬實或其資信度不夠造成的貸款未果,乙方承擔相應責任及經濟損失。

4)甲、乙方須按照約定按時到指定銀行辦理貸款手續,否則貸款延期責任由責任方承擔。

4、如甲、乙方任何一方拒絕履行協議或解除協議,或發生本條1、2、3違約責任,均由違約方向另外一方支付本協議第二條確定的房屋實際成交價格的10%作為違約金。實際損失超過違約金總額的,責任方應據實賠償。

第六條 免責條款

如因洪水、地震、火災和法律、政府政策變化等不可抗力原因,導致本協議不能全面履行的,甲、乙雙方不承擔違約責任。

第七條 約定其他事宜

乙方保留甲方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證。辦理貸款相關手續。

第八條 其他

1、 本協議在履行中若發生爭議,甲、乙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向該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 本協議經甲、乙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持一份,各種手續交接清楚,本協議自動作廢。

甲方(簽章:) 乙方(簽章:)

聯系地址: 聯系地址:

第3篇

2017最新房屋買賣協議書【一】

出讓方(以下簡稱甲方):

買受方(以下簡稱乙方):

甲、乙雙方經過平等協商,自愿就房屋買賣事項一致同意訂立合同條款如下,以資共同遵守。

第一條甲方自愿將自有坐落在屋(包括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書證號為房)及相應的土地)有償轉讓給乙方。

第二條甲方出售給乙方的房屋及土地使用權范圍東至、南至、西至、北至(附該土地土地使用權屬證件復印件一張)。

第三條雙方協議商定房屋及土地使用權轉讓價款共計****元整,乙方已于**年**月**日支付***元定金,雙方同意于本協議簽訂之日乙方再支付給甲方購房款***元。剩余所欠甲方的購房款***元,協議簽訂后乙方同意于**XX年XX月XX日前支付給甲方***元,于20xx年年日前支付給甲方***元。甲方收到款項后應當出具收據。

第四條乙方如未按照約定時間支付所欠的相應款項,甲方有權解除合同,對乙方已交款項可不予退還。

第五條甲方應自本契約簽訂之日起天內將上述房屋交付給乙方,并保證所交付的房屋的主體結構和原有的基本裝飾(門窗、水電等)完好無損,不得故意毀壞,否則應當負責恢復原狀,并賠償損失。房屋交付后,該房屋的管理權和使用權,以及對外出租和收益均歸乙方所有,

第六條甲方保證所提供的土地使用權相關權屬證件(原始證件)真實合法,并保證其出賣給乙方的房屋產權及土地使用權權屬清楚,絕無他項權利設定或其他債權債務和四鄰糾份,沒有抵押貸款或擔保的情形,如出現上述情形或第三人對該房屋主張權利,影響乙方權利的行使,由甲方負責處理解決,并同意按照乙方所交房款的雙倍價格賠償乙方的損失。甲方所提供的土地使用權證書如系偽造,乙方未得到賠償的情況下仍可按照協議合法占有該房屋,甲方不得提出異議。因證書真偽出現糾紛由甲方承擔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

第七條協議簽訂后,在乙方沒有交納完全部購房款期間,甲方所提供的土地使用權證書(原件)由見證人保管,在此期間,甲乙雙方均不得要求保管人交出該證件。乙方在交付完全部購房款后,在得到甲方確認后,由保管人將該證件交付給乙方。

第八條乙方在交付完全部購房款后,如需辦理相應權屬證件的過戶手續時,需要甲方出面配合的,不論何時,甲方應予協助。因土地使用權、房屋過戶所需一切費用由乙方承擔。如因甲方的延誤,影響土地、房屋產權過戶登記,因此而遭致的損失由甲方負責賠償。

第九條甲方在協議簽訂后,在所提供的土地使用權證書由見證人保管期間,其不得以土地使用權丟失等理由重新辦理證件或者在合同履行期間出現單方要求增加房屋出售價格或一房多賣的情形,如出現上述情形,妨礙乙方權利的行使,甲方同意按照乙方所交房款的雙倍價格賠償乙方的損失,在乙方未得到實際賠償的情況下,乙方可繼續合法占有使用該房屋,甲方不得提出異議。

第十條未盡事宜雙方可另行協商達成協議副本,本合同的附件與本契約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一條本合同經雙方當事人簽字或捺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二條本合同1式3份;甲乙方各執1份,見證人處留存一份。

甲方:乙方:

見證人:

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2017最新房屋買賣協議書【二】

出賣人:身份證號碼:(以下簡稱甲方)

買受人:身份證號碼:(以下簡稱乙方)

經雙方充分協商一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雙方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簽訂本合同供雙方遵守。

房屋現狀

第一條甲方自愿將其所有的房屋出售給乙方,乙方也已充分了解該房屋具體狀況,并自愿購買該房屋。現該房屋具體狀況如下:

(一)該房屋座落于___路號幢單元

層號,建筑面積___平方米;

(二)該房屋現已由甲方向設立抵押權;甲方還欠其貸款萬元;

(三)該房屋占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該房屋一并轉讓。

房屋價額

第二條該房屋的計價方式為整套總價方式,即共計萬元(大寫:___佰___拾___萬___仟___佰___拾___元整)。

付款方式

第三條乙方在本合同簽訂之日起五日內應向甲方給付定金人民幣元整,上述定金在乙方___付款時充抵房款。

第四條甲方下欠銀行的貸款萬元,在本合同生效之日起日內由乙方代甲方一次性清償。該款至乙方代甲方付清銀行時即轉為購房款。其余房款萬元,由乙方向銀行申請按揭支付。

第五條本合同第二條約定的房屋總價萬元已包括甲乙雙方交易的各種稅費,即該房屋辦理轉移登記、抵押登記、按揭手續等所發生的所有費用全部由甲方承擔。

房屋交付

第六條甲方承諾在本合同生效之日起___日將房屋交付給乙方,并在交付房屋前騰空該房屋。

房屋的權利保證

第七條甲方承諾并保證,享有該房屋的合法所有權,該房屋沒有共有權,也沒有其他的權屬糾紛。

第八條甲、乙雙方同意,在本合同生效之日起___日內,共同向房屋權屬登記機關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手續。

第九條甲方保證已如實陳述本合同約定的所有內容及房屋狀況。

第十條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自該房屋正式交付之日轉移給乙方,即乙方領取鑰匙之日。

違約責任

第十一條任何一方沒有按本合同完全履行的,另一方有權解除本合同;違約方除賠償對方的損失外,另按本合同第三條約定的定金數額適用定金罰則。

其它約定

第十二條本合同未盡事宜,甲、乙雙方可另行訂立補充條款或補充協議。補充條款或補充協議與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十三條因本合同或與本合同有關的任何爭議,雙方應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依法向本合同房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第十四條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方雙方各執一份。兩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十五條本合同自甲乙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

第4篇

甲方: 身份證號碼:

乙方: 身份證號碼:

一、甲方同意出售甲方所有的位于 戶的房產給乙方。該房屋戶型為二室二廳一衛一廚,建筑面積 平方米,房屋用途為住房,權屬為私產,房地產權證號為____________________。未曾裝修。本房產因暫無房地產權證,其平方面積按套計算,將來《房地產權證》證載面積中存在誤差,若開發商不予追究,甲乙互不追究,其成交價不變。若開發商就實際面積提出補退,房屋實際面積大于購房合同面積,由乙方按購房合同原價支付,房屋實際面積小于購房合同面積,開發商退款經甲方退于乙方。

二、甲乙雙方議定上述房屋轉讓價為人民幣 整(大寫: 整),按套計算,包括公共維修金、房屋現有設施等所有費用,甲方不得再以任何形式追加。

三、甲方須提供該房集資建房協議、購房發票原件等相關所有證明文件,出示本人( )與共有權人( )身份證并提供復印件各壹份。

四、甲方承諾保證:甲方保證自己對該轉讓房屋擁有處分權,保證在交易時該房屋沒有產權糾紛,轉讓前無其他拖欠費用及法律上的障礙,該房屋所有權為合法取得,即權力無瑕疵。甲方保證其丈夫、兒女和其他享有繼承權的人對該房屋不主張繼承權、共同所有權和其他權利。甲方保證該轉讓房產不涉及第三方的權利,否則一切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擔。

五、由甲乙雙方協商同意于 年 月 日由乙方向甲方一次性付清,不得拖延。乙方向甲方 銀行賬戶(戶名: 賬號尾號: )轉賬 元整(大寫: 元整),銀行轉賬憑證即為交易憑據,上述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即時起歸乙方行使,其建筑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一并并入乙方使用,甲方與此房屋再無任何關系,甲方親屬也不再享有任何與此房屋相關的財產繼承權。甲方應于當日將該房屋房產實物全部鑰匙及所有購房資料原件、合同文書等權力憑證及房屋相關的資料和物品等正式交付乙方,并在雙方在場的情況下由乙方對房屋進行驗收,乙方如無任何異議,視為該房屋情況符合本協議書約定,甲方完成房屋交付。

六、由于現實原因,本小區房產暫未辦理房地產權證,乙方對此情況了解且自愿購買該房,經雙方協商,在政策容許的情況下,由開發商(林業局)為職工辦理房屋產權證時甲方應直接以乙方名義報送相關資料,甲方負責配合乙方提交辦理內部房屋轉讓所需的相關資料。在為乙方辦理房地產權證過程中,需繳納的一切費用均由乙方自行承擔,與甲方無關,若仍需甲方到場配合辦理,甲方必須在限定時間范圍內到場配合辦理,不得延誤。若政策不容許以乙方名義直接辦理,只能暫以甲方名義辦理房地產權證的情況下,房地產權證辦理過程中,需繳納的一切費用由甲方自行承擔。

七、若不能直接以乙方的名義辦理房地產權證,房產所有人署名雖為甲方,但實際所有權歸乙方,房產證、土地證也交由乙方留存。待房屋容許過戶的第一時間或乙方要求過戶的第一時間,甲方積極配合乙方將房屋所有人更改為乙方及其共有人,過戶所需購房稅費由乙方承擔。

八、協議生效后,甲乙雙方均不得反悔,甲方不許再行轉讓,不得以任何形式或借口將房地產權證寫成第三人或私自轉讓第三方。

九、未盡事宜,甲乙雙方友好協商解決。

十、違約責任。本協議一經雙方簽字即成立并生效,任一方違約,需向守約方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為房款的20% 。

十一、本合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的內容履行,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一經簽字即產生法律效力。

十二、本合同在履行中若發生爭議,甲乙雙方友好協商解決,協議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房地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十三、本房屋買賣協議書永久有效。

十四、本協議全文共叁頁,為兩頁紙正反兩面打印。

甲 方: 乙 方:

(摁手印) (摁手印)

身份證號: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聯系電話:

第5篇

案情簡介:

于庫存私有門面房一間,他與董成斌、董成珍簽訂房屋買賣協議,約定將門面房以12.2萬元賣于董成斌、董成珍,雙方共同辦理了房屋買賣協議公證。公證辦完當日,于庫存出具賣房款收條并將房屋交于對方,但由于雙方在簽訂房屋買賣協議后都搬過家,而且互不通知,以至該房屋產權和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未能按約定辦理,兩年后于庫存以房屋產權末變更要求確認雙方房屋買賣協議無效,要求對方返還房屋并返還占用該房期間收取的租金。

法院判決:

于庫存在于董成斌、董成珍簽訂房屋買賣協議時,雙方都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意見表示真實,協議內容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因而房屋買賣協議是有效的,判令于庫存履行房地產轉讓中賣方應承擔的轉讓登記義務。

律師分析:

現實生活中,房屋買賣特別是二手房買賣交易頻繁,但往往因為沒及時變更房產過戶手續,導致糾紛時有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59條規定:“國家實行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制度”,63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成交之時,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房產變更登記,并憑變更后的房屋所有權證書向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經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更換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權證書”所謂房屋的轉讓應進行變更登記方為有效,是指雙方通過簽訂協議,雖然買賣房產的意向能夠成立,但是若不登記,則不發生房產所有權轉移的效力,不是指買賣協議本身不成立。

第6篇

隨著我國現行居民住房由福利分房政策變為貨幣化、商品化的住房政策,公民間買賣私房的現象也將日益增多。因此,以法律手段規范、管理房屋買賣當事人的行為,確保房屋買賣的公平、公正、合法的進行,已成為民事法律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在此,筆者依現行有關法律和法規就房屋買賣合同效力及其履行談談認識。

一、房屋買賣合同效力認定的法律根據

房屋買賣合同屬民事買賣合同的范疇,其性質為民事法律行為,認定效力的目的在于解決是否受法律保護的問題,其社會效益是維護交易的安全和信譽。目前,房屋買賣合同效力認定的根據主要是國務院的《城市私房管理條例》和我國立法機關頒布的《民法通則》。其一、房屋買賣合同的形式要件問題,亦即買賣房屋協議是口頭或書面均可,還是必須采用書面形式。根據《條例》第6條第(二)項規定, 購買房屋辦理過戶登記時,“須提交房屋所有權證、買賣合同和契證”。顯然,買賣房屋協議是以書面合同為其成立的要件。要求書面形式的要件關鍵是要認定房屋買賣合同是諾成性合同,而非實踐性合同。只要買賣房屋合同當事人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即為合同成立并是有效的條件之一,不允許當事人一方隨意翻悔。這一規定為當事人因房價過高或過低等不合理、不合法原因毀約起到了有效的防范作用。其二、房屋買賣合同有效成立的實質法律依據問題,亦即一項合法、有效房屋買賣民事法律行為成立須同時具備的條件。根據《民法通則》第50條之規定為:第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第二、意思表示真實;第三、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由此可見,一項具體的房屋買賣合同只要符合上述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就在特定當事人之間產生了不可撤銷的特定權利和義務關系,任何一方不得隨意翻悔,若不履行便會產生法律的后果(或按違約制裁或按繼續強制履行處理)。

二、房屋買賣的實際履行問題

房屋買賣合同依法成立并有效并非就等于房屋買賣合同履行完畢。所以,合同的有效成立只是當事人履行的前提條件,只有認真全面履行了合同,當事人的權利才能實現。作為房屋買賣合同的標的物(房屋),其履行的標志目前是以國務院1988年的《城市私房管理條例》和1950年政務院的《契稅暫行條例》為準。也就是說房屋所有權的轉移應以是否辦理產權過戶手續和繳納契稅為必要條件。其一、關于辦理產權過戶手續問題。辦理產權過戶手續,實際上是行政管理行為而非民事行為。房屋買賣過戶登記對國家來講體現著國家對房產這一既是重要生活資料又是重要生產資料不動產的管理,對當事人來講則又是擁有房屋所有權的唯一合法根據。一般來說,既然有房屋買賣書面協議,就必然辦理房屋過戶手續。但實踐表明,由于種種原因當事人雖達成了房屋買賣書面協議卻并未辦理過戶登記。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曾頒布過至少三個司法解釋,以處理由此而產生的糾紛。第一、1984年8月30 日《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6條)。第二、1988 年4月2 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5條)。第三、1990年2月17 日《關于公產房屋的買賣及買賣協議簽訂后一方可否翻悔問題的復函》。筆者認為,前兩個規定對當事人之間依法成立的房屋買賣協議是采取有條件承認其效力的辦法,對買賣房屋能否成立的限制性條件過多。第三個規定卻又完全否認在當事人之間雖達成房屋買賣協議,但只要在未辦理產權轉移登記手續之前均可翻悔。這些規定不僅實踐中不易掌握,而且更重要的是不符合民法理論,違背了民事交易中的誠信和自愿原則,為當事人翻悔提供了合法根據。所以,問題的實質是房屋買賣協議的有效成立與實際履行是兩個階段的問題,不能混為一談,履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按履行法則處理,而不能以此否認合同成立的法律效力。其二,關于契稅問題,根據《城市私房管理條例》和《契稅暫行條例》的規定,不僅辦理房產過戶手續須提交契證,而且房屋買賣、完納契稅,應于契約成立之后三個月內辦理完畢。逾期交納者,除照額補稅外,每月加收稅額的20%,不足一月者以一月計,但加收稅額不得超過房價。這些規定也只能說明房屋買賣的實際履行問題,與合同成立與否也沒有必然的聯系。

第7篇

一、案件基本事實

    被上訴人高路加通過房地產中介"宏基房地產"了解到上訴人有一套位于廣州市白云區解放莊云泉居B3棟10號樓404的房屋要出售。2002年10月4日,被上訴人的妻子葉燕瓊代被上訴人及上訴人之子李灝代上訴人共同簽訂了一份《房屋買賣協議》,約定:上訴人將位于廣州市白云區解放莊云泉居B3棟10號樓404的房屋出售給被上訴人,買賣的房屋總價為216000元,在辦理好公證后當天內先支付購房款20萬元,余款16000元在辦好房產證后全部付清;上訴人在當天辦好公證后收齊20萬元后,將房屋的鎖匙以及房屋的一切證件交付被上訴人,被上訴人付清房款后產權歸被上訴人所有,上訴人必須保證協助被上訴人辦理房屋產權變更登記手續,所需費用由被上訴人支付,到白云區公證處公證的手續費由雙方負責;上訴人保證上述房屋的權屬清楚,若發生與上訴人有關的產權糾紛或債權債務,概由上訴人負責清理,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如因上訴人的原因給被上訴人造成經濟損失,上訴人負責賠償;被上訴人不能按期向上訴人付清購房款,或上訴人不能按期向被上訴人交付房產,每逾期一日,由違約的一方向另一方給付相當于上述房屋總價千分之一的違約責任金;協議同時約定該協議經雙方簽名并經公證后生效。簽約當日,被上訴人向上訴人交付了人民幣5000元作為定金,由原審被告李灝代收,后李灝將該款轉交給上訴人。2002年10月16日,被上訴人與上訴人及李灝一同前往廣東省公證處申請公證,但該公證處未能給予辦理公證。

另查明,白云區泉水街10號4樓404單元是上訴人于1999年12月28日向廣州市教育委員會購買的房改房,該房建筑面積為107.5777平方米,上訴人購買該房的價款為46789.77元。2000年12月26日,上訴人一次性付清了上述購房款。上訴人至今沒有領取爭議房屋的產權證。

又查明,爭議房屋的原產權單位廣州市教育局房改辦出具證明,表明其單位對上訴人出售房屋的行為不表示反對,但要求按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已購公有住房上市的規定辦理。上述證據經出示給被上訴人質證,被上訴人對該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產權單位未明確訟爭房屋可以上市交易,只是要求按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已購公有住房上市的規定辦理;根據該規定,房改房上市需領有產權證后才可上市交易,上訴人所出售的房屋并不具備上市的條件,故其不同意再購買該房。

二、一審法院的認定與判決

    廣州市白云區法院審理后認為:原告妻子葉燕瓊代原告,被告李灝代被告李瑞庚簽訂了房屋買賣協議,該協議經雙方自愿、自主簽訂,合同成立,但依據合同約定該協議經雙方簽訂并經公證后生效,而雙方至今沒有辦理公證手續,且根據被告提供的爭議房屋的有關材料,該爭議房屋屬房改房,至今尚未辦理產權證,訴爭房屋產權實際并未明晰,在產權證尚未辦好之前,被告李瑞庚只有房屋使用權,并不享有該房屋完全產權,因此原、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尚未生效,在該房屋產權無法確定何時明晰的情況下,該協議書不發生法律效力。故原告要求退還定金5000元合理合法,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李灝只是代李瑞庚簽訂協議,該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應由李瑞庚承擔,李灝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據此,該院于2003年1月15日作出判決:一、高路加與李瑞庚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二、李瑞庚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退還高路加房屋定金5000元。三、駁回高路加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60元由李瑞庚負擔。

三、當事人的上訴請求與答辯

    上訴人李瑞庚不服白云區法院的一審判決,向本院上訴稱:被上訴人的妻子葉燕瓊通過中介公司代被上訴人向其購買廣州市白云區解放莊云泉居B3棟10號樓404房。葉燕瓊與上訴人之子李灝于2002年10月4日在中介公司簽訂了《房屋買賣協議書》,在簽訂協議時,李灝已向葉燕瓊提供了充足的產權文件,葉燕瓊也確信上訴人對該屋擁有清晰的產權,故葉燕瓊當場支付5000元定金購買上述房屋。協議書明確約定,被上訴人在給付20萬元房款的同時,該房屋立即由被上訴人使用,待上訴人領取房產證,與被上訴人辦理好過戶手續后,再給付余下房款16000元。但2002年10月16日雙方在廣東省公證處申請辦理公證手續時,被上訴人提出房屋的新低價格和他類付款方式,并聲稱除非上訴人接受,否則被上訴人取消購房意向并要求上訴人返還購房定金5000元,因上訴人無法接受被上訴人的上述意見,故雙方沒有辦理公證手續。另上訴人認為爭議房屋是其在1999年向廣州市教委購買的,其已付清全部購房款,房屋也已交付給其使用,且房產證正在辦理之中,故上訴人對該屋是擁有產權的,可對該房屋進行處分,其與被上訴人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并沒有違反法律的規定,應為合法有效,被上訴人因其自身的原因拒絕履行合同,過錯在被上訴人,被上訴人應承擔不履行約定的法律責任,其無權要求上訴人返還定金。綜上所述,上訴人請求二審法院確認雙方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書》成立有效;被上訴人無權要求返還已付的定金5000元;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均由被上訴人負擔。

被上訴人高路加答辯同意原審判決。

四、二審法院的認定與判決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上訴人之子李灝代上訴人、被上訴人之妻葉燕瓊代被上訴人共同簽訂了房屋買賣協議,該協議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且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對該協議沒有表示異議,故該合同成立。因合同明確約定協議須經雙方簽名并經公證后才生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該合同是附生效條件的合同,由于公證處對雙方的公證申請未給予辦理,導致合同約定的生效條件無法成就,故該合同應屬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對雙方當事人均無法律約束力。雖然上訴人至今沒有取得爭議房屋的產權證,但根據原產權單位廣州市教育局房改辦出具的意見,產權單位對上訴人出售房屋的行為并沒有表示反對,《廣州市已購公有住房上市規定》亦沒有明確規定尚未取得產權證的公有住房不得上市出售,據此,原審判決以爭議房屋至今未辦理產權證,訴爭房屋產權并未明晰,上訴人對該屋只有使用權而不享有完全產權為由,確認雙方所簽訂的購房合同無效是不當的,應予糾正。現因雙方無法就合同的生效及繼續履行達成一致意見,故雙方所簽訂的合同應予以解除。被上訴人要求上訴人退回所交納的5000元定金合法合理,應予支持。上訴人堅持以合同有效為由,拒絕退回定金給被上訴人依據不足,本院不予采納。綜上所述,審查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及實體處理欠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判決如下:一、維持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法院(2002)云法民初字第2042號民事判決的第二項、第三項及訴訟費負擔的決定。二、撤銷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法院(2002)云法民初字第2042號民事判決的第一項。三、解除上訴人李瑞庚與被上訴人高路加于2002年10月4日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二審受理費260元由上訴人李瑞庚負擔。

五、對本案的評析

第8篇

    所謂誠信,就是誠實、講信用。早在古代,我國就十分重視對人們誠信品格的教育,并以此作為評價賢人的道德標準之一。在西方,誠信是伴隨著交易活動出現的,目的在于維護交易安全,促進經濟的高速運轉。鑒于此,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法律都更側重于對誠信原則的保護,甚至,即便是所有權也“以民法上的……誠實信用原則……限制其自由性”[2].相比較而言,我國法律及法官對誠信原則的保護則顯得過于保守,尤其是我國法律理論界對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的否定更加助長了“違信者”的氣焰。筆者在長期的審判實踐中發現,與誠信原則有關的案件主要集中在這一法律通說的基礎上,“違信者”大多也是農村私有房屋等不動產的所有人。

    案例一:杜某與王某系同村村民,二人于2001年經該村村委會及鎮政府同意簽訂了房屋買賣協議。該協議約定,杜某將其位于本村內的房屋四間以五萬元的價格賣給王某,由王某辦理房屋過戶手續。2004年,該村成為國家征地范圍,拆遷補償成為必然的事實。同年,杜某之子、之妻以杜某擅自處分二人共有房屋為由訴至法院,要求確立杜某與王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無效。王某對此予以反駁,認為杜某出示的建設用地使用證上登記的就是杜某本人,其在購買房屋時并不知道沒有居住該房的杜子為房屋共有人,而杜妻雖未在協議上簽字,但房款由杜妻收取,故杜妻不存在不知情的情節。

    “案例二:張某建房時因資金緊缺向王某借款10萬元,雙方約定,如果張某不能還款,其所建房屋由張某、王某共有。后,張某果真未能還款,二人又協議將房屋的部分轉歸王某所有。但張某在進行產權登記時僅登記張某個人為房屋所有人。次年,張某擅自將所有的房屋賣給李某,王某得知后訴至法院要求主張張、王之間的房屋買賣協議無效”[3].

    就上面二則案例分析,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在于,原告均是第三者;理由均是出賣方擅自處分其共有房屋;訴訟請求均是主張房屋買賣協議無效;均違反了民事活動的誠信原則。二案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存在拆遷補償的經濟利益問題;后者并無該情節。換言之,前案主張合同無效的目的并不排除原告受到豐厚利益的驅使,以及買賣知情的情節。前案違反誠信原則的人既包括出賣方,也包括原告;而后者違反誠信原則的人可能僅僅是房屋的出賣方。就裁判結果而言,如果法官支持了案例2中原告訴訟請求的話,還有些許的合理之處,但如果對案例1也采取同樣的裁判結果,則有違良心和公平。問題恰恰于此,如果杜子確實為房屋的共有人之一,無論其基于何種目的都可能與案例2一樣受到一些法官的支持。當然,對于案例1還存在是否是表見的行為,但相同的情節和目的,如果主張合同無效的共有人不是父子關系,而是兄弟姐妹關系又如何?毫無疑問,表見的適用可能就會有些牽強。英國著名大法官丹寧勛爵在《法律的訓誡》中寫到:“制定法和法律文件的語言永遠不可能是絕對明確的,因此解釋他們的時候就有二種可供選擇的道路,我總是傾向于能夠實現正義的解釋”[4].

    需要說明的是,筆者舉此例的目的并非就個案進行討論,而是要對普遍存在的“悔約”問題進行探討。事實上,在筆者處理的大量房屋買賣案件中,基于巨大利益驅使而主張協議無效的案件幾乎占所有案件的90%以上,尤其以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為首,很多案件與案例1的情節相似。從這些案件的背后完全可以反映出誠信原則在我國的缺失,對此,筆者以為,如果法官以否定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為基礎作出協議無效的判決,不僅不利于交易行為的穩定狀態,更重要的是將對整個社會誠信制度的確立造成負面影響。這并非危言聳聽,事實上,人們經常通過法官的個案裁判知道何種行為該為,何種行為不該為,這也就是法官的價值取向導引社會公眾行為的原因。

    也許有人會懷疑,如果法官對否定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進行突破可能會造成不動產所有權人的利益受到威脅,這也就是筆者書寫此文的目的,即法官的價值取向問題。筆者個人以為,在目前我國誠信原則普遍缺失的現狀下,法官應以確立誠信制度作為審理此類案件的優先考慮因素。如前所述,在法院大量的農村房屋買賣案件中,多以案例1的形式、目的出現,盡管案例2中的所有權人確實很無辜,但畢竟是少數案例,且就長遠來看,誠信制度在一個社會的普遍確立更為重要。

    那么,突破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是否有理論基礎呢?讓我們先來看看否定論的基礎。善意取得往往與所有權人的公信力有關,在我國,動產的善意取得之所以被認同是基于動產以交付為所有權的轉移,而不動產則以登記作為所有及所有權轉移的表示。因此,對于買受人而言,其完全有理由相信動產的占有者即為所有者;而不動產的占有、使用人則可能因不是登記在冊者而根本不是其實際所有者。但事實上,不動產登記部門常常存在漏登、誤登所有人的情況,如前二起案例均如此,故買受人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冊人即為實際所有人,因此,只要買受人審查了相關的登記就不能再確立買賣協議無效。綜上,適用不動產的善意取得制度是有理論基礎的。

    注釋:

    [1] 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和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20頁。

    [2] 梁彗星主編:《中國物權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 上述案例基本事實參見:王利明主編:《中國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第9篇

(2011)芙民初字第XXX 號

原告張三。

委托人黃峰,湖南聯合創業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四。

委托人王五。

封及進行第二次抵押貸款所花去的辦理費用45000 元;3 、張三需承擔訴訟費5000元。

此后的房屋買賣交易中,李四從XX省XX市飛往XX市與張三一步協商。后因過戶稅費的負擔事宜協商不成,雙方最終未簽訂房屋買賣協議。張三遂要求李四返還已經轉賬的5 萬元。李四則要求張三賠償從XX市飛往XX市協商房屋買賣事宜所發生的交通住宿費用及相關損失。雙方就此協商不成,釀成糾紛,形成訴訟。

關于張三于2011年1 月6 日向李四的中國農業銀行賬號XXXXXXXXXXXXXXXXXX存入的5 萬元款項的性質,張三主張系預付購房款,并認為在雙方因過戶稅費負擔事宜協商不成的情況下,李四理應歸還。張三為證明如上主張,提交雙方曾經發生的來往手機短信作為證據。手機短息顯示:

2011年1 月6 日15時37分,從張三的手機號XXXXXXXXXXX 發送至李四的手機號XXXXXXXXXXX ,內容:“已打款,請查收”。

2011年1 月6 日15時57分,從李四的手機號XXXXXXXXXXX 發送至張三的手機號XXXXXXXXXXX ,內容:“收到,謝謝”。

2011年1 月13日9 時47分,從張三的手機號XXXXXXXXXXX 發送至李四的手機號XXXXXXXXXXX ,內容:“你發來的信息已看!誰過分你本人恐怕不會明白……總之,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你XXXXX 號房不賣了,是你的權力,我并不強求,但是,我要提示你的是:我打給你的伍萬元房子預付金請你今天務必將此款退回到我的賬戶上!這也是我的權力……!中國農業銀行賬號為:XXXXXXXXXXXXXXXXXX. 戶名為:張三!”。

2011年1 月16日17時31分,從李四的手機號XXXXXXXXXXX 發送至張三的手機號XXXXXXXXXXX ,內容:“因個人的不成熟及公司事務給你們帶來的不愉快表示歉意。”

李四則主張該5 萬元系購房定金,雙方最終協商不成未能簽訂房屋買賣協議,原因就在于張三不講誠信,因而已付購房定金不應返還,并認為張三應當承擔李四因與張三買賣房屋事宜而發生的交通住宿費等損失,為此提供了飛機票、住宿費等票據作為證據。

雙方沒有簽訂金額為5 萬元的書面定金合同。

以上事實,有經庭審質證的銀行匯款憑證、手機短信、費用票據及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證實,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張三與李四就買賣房屋XXXXX 號房一事友好協商,達成了房屋總價款232 萬元、先付5 萬元的共識。張三依約給付了李四購房預付款5 萬元。此后,雙方因房屋過戶稅費負擔事宜不能取得一致意見,以至于最終未能簽訂房屋買賣協議并過戶房屋。在此情況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款“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的規定,李四應當將預付購房款5 萬元退還給張三。因此張三關于返還預付購房款5 萬元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定,應予支持。

李四辯稱本案訟爭的5 萬元款項系購房定金,并且認為雙方最終未簽訂房屋買賣協議系張三不講誠信造成,因而不應退還。對此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第九十條規定“定金應當以書面形式約定”。本案中雙方并未簽訂金額為5 萬元的書面定金合同。對照上述法律規定,可知本案所涉的5 萬元款項不具備法律規定的定金性質,因而不是定金。相反,雙方關于本案所涉5 萬元的協商過程足以表明系預付購房款。因此李四有關本案所涉5 萬元系定金的辯稱意見沒有法律依據和事實依據,應不予支持。

李四辯稱雙方在交易中發生的交通住宿費等經濟損失應當由張三承擔。對此本院認為,如此要求系對張三追究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要求,與本案張三根據附隨義務規則要求返還預付購房款不屬同一法律關系,因而本院在本案中不予審理,當事人可以另行解決。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第六條、第六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判決如下:

李四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返還張三預付購房款50000 元。

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的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的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通過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鐘建林

二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書記員黃可

注:法院受理本案后,鑒于雙方爭議的標的并不大,法官于是在張三和李四之間來回做了很多次調解工作,竭誠希望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但遺憾的是,雙方因意見分歧太大,最終還是未能調解成功,以至于法院不得不作出判決。

比較有意思的是,本案一審宣判時,被告李四的委托人王五代為簽收了判決書。就在簽收判決書后的當天,王五致電法院稱,經向遠在外地的李四報告,李四表示愿意接受判決結果,不會再上訴,但希望當天就能領取扣除判決義務款項51095 元之后的財產保全擔保款余額3905元。法官回復表示還是要等到過了十五天的上訴期限,當事人沒有上訴,一審判決生效后才能辦理上述款項的給付手續。李四一方沒有異議。一審判決生效后的第二天,張三、李四及財產保全擔保人同時來到法院,共同辦理了上述判決義務的給付手續及余款退還手續。

感謝當事人對本案法律事實的尊重!

感謝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附:關于自覺履行(2011)芙民初字第XXX 民事判決的報告

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法院:

原告張三與被告李四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業經法院審理,(2011)芙民初字第XXX 民事判決已經產生法律效力。當事人愿意自覺履行上述判決。現將與實際履行有關的事宜報告如下:

在張三申請財產保全過程中,一開始是凍結了李四的一套房屋。后李四為了解凍房屋,提供現金到法院賬上作擔保。由于李四身處外地辦事不便,實際交至法院賬上的55000 款項,是李四委托其朋友趙六交的,因而法院出具的收據上交款人姓名也是趙六。在趙六向法院交納55000 元后,李四在第二天就另行將55000 元給付了趙六,因而如今在法院賬上的55000 元擔保款,已實際是李四自己的款項。

根據已經生效的(2011)芙民初字第XXX 民事判決,李四應當給付張三購房預付款50000 元、訴訟費1095元,合計51095 元。現李四主動履行上述判決,愿意從自己在法院賬上的55000 元款中給付張三51095 元,余款3905元,則由李四的全權人王五辦理手續領取支票即可。

張三受領李四給付的執行款50195 元,由全權人黃峰律師代為辦理手續領取支票。

特此報告。請予準許。

原告方:張三

第10篇

[案情]

[裁判要點]

法院認為,被執行人李某與陳先生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該協議雖然成立,但雙方達成協議時,李某尚未取得該房產證書,違反了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不得轉讓的規定;且在李某取得房產證后,雙方未到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房產變更登記,違反了房地產轉讓或變更時,應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房產變更登記的規定,因此,該協議不發生法律效力。

[評析]

簽訂合同生效有兩種形式:一是必須依法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才生效,以辦理該手續為確認生效的時間。當事人雙方在簽訂合同后,將合同在規定的部門辦理批準或登記,合同當即生效。二是合同一經雙方當事人簽訂,即立刻具有法律效力,其合同本身不需要批準或登記,購房合同屬于第一類買賣合同。我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二條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如果我們購買動產,比如說手機、電視、家具等生活用品,當買家向我們交付這些產品時,其所有權便歸我們所有,無需去辦理其他的手續;但如果我們購買如房子等不動產時,則情況就不同。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城鎮私有房屋管理條例》等規定,不動產的所有權變動應登記才生效,也就是過戶登記手續的完成。《合同法》還將合同的效力與所有權轉移的效力區分開來,買賣合同從依法成立時成立并生效,所有權從登記過戶或交付時成立與生效。

本案被執行人李某與陳先生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該協議是成立的,但雙方達成協議時,李某尚未取得該房產證書,顯然違反了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不得轉讓的規定;另外,李某取得房產證后,雙方未到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房產變更登記,違反了房地產轉讓或變更時,應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房產變更登記的規定,因此,該協議不發生法律效力。在此,筆者提醒消費者,在購買二手房時,一定要了解清楚賣方的資信情況,同時要在簽訂協議以后辦理房產變更手續,以免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本文由屋檐人家-文章資料站 收集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出處所有

第11篇

2006年7月4日,原告王某某與被告嵇某某簽訂房產轉讓協議一份,雙方約定:王某某將位于淮陰區王興中學門前的三問平房、兩間廚房、十四間豬舍、一臺飼料機等墻院內所有建筑設施以及院外零星土地轉讓給嵇某某,嵇某某于2006年7月20日一次性付給王某某轉讓費55000元,王某某協助嵇某某辦理過戶手續,過戶費由嵇某某負擔等。時任村委會黨支部書記的李某某及村委會副主任(無正主任)張某某作為見證人在協議上簽字。協議簽訂后,嵇某某按約支付了轉讓費55000元,王某某亦向嵇某某交付上述標的物。后嵇某某又對上述房屋進行了維修和裝潢,并增添了院墻門等。2008年11月4日,王某某以雙方簽訂的協議違反農村宅基地相關法律規定應歸于無效為由向一審法院,要求確認雙方簽訂的房產轉讓協議無效,并要求嵇某某返還上述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和飼料機等。

訴爭房屋除上述三問平房及兩間廚房有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外,其他無任何手續。嵇某某一直未獲得政府主管部門對宅基地轉讓的行政許可。淮安市淮陰區王興鎮王興社區居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顯示:嵇某某在王興社區居民委員會1組已有宅基地一處。

原告王某某訴稱,2006年7月4日,原、被告簽訂了一份房產轉讓協議,原告以55000元的價格將位于淮陰區王興中學門前的三問平房、兩間廚房、十四間豬舍、一臺飼料機等墻院內所有建筑設施轉讓給被告等。協議簽訂后,原告按約履行了合同義務,但原告因此喪失了宅基地使用權,多次向主管部門申請新的宅基地均未獲批準。現原告一家五口人只能寄居于他人房屋。因雙方簽訂的協議違反了農村宅基地相關法律規定,應歸于無效,故要求確認雙方簽訂的房產轉讓協議無效,并要求被告返還上述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和飼料機。

原審被告嵇某某辯稱,雙方簽訂的房產轉讓協議合法有效,不應返還,且原告的超過兩年的訴訟時效。

審理結果

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1.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房產轉讓協議中有關飼料機部分,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定,應屬有效,原告王某某要求返還,無法律依據,依法不予支持。2.關于原、被告簽訂的房產轉讓協議中有關房屋部分是否有效及是否返還的問題。因宅基地轉讓必須報經政府主管部門審批準予,本案房屋買賣涉及宅基地的轉讓,而原、被告對于宅基地轉讓至今未獲政府主管部門批準,且被告嵇某某在買受原告王某某房屋時尚有一處宅基地,故原、被告簽訂的房產轉讓協議中關于房屋部分,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應屬無效,被告嵇某某辯稱房屋買賣有效的主張,無法律依據,依法不予采納。3.對于原告王某某要求返還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的請求,原告王某某作為原宅基地的合法使用權人,相對于村委會及政府主管部門而言,其賣房行為中隱含了放棄宅基地使用權的處分意思,法律法規并無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棄權的禁止、限制性規定,且隨著房屋的交付,可視為此棄權意思已經實際履行。棄權作為單方法律行為,無需經他人許可即生效。既然宅基地失權,那么地上房屋的作價讓與也不得回轉。原告王某某要求返還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的請求不予支持。一審判決:1.原告王某某與被告嵇某某簽訂的房產轉讓協議中關于房屋部分無效;2.駁回原告王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后,王某某不服,以一審判決確認雙方所簽訂的協議無效是正確的,但在確認合同無效后卻又判決不予返還房屋的錯誤為由,提起上訴。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第一,雙方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上訴人享有訟爭房屋的所有權,依法屬于有權處分,上訴人也已實際向被上訴人交付了該房屋,被上訴人也履行了給付購房款的義務,合同已實際履行完畢;第二,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系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雙方的房屋買賣及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雖然沒有經過該集體經濟組織的批準,但時任村書記和村副主任(無正主任)均作為該協議的見證人在協議上簽名,應視為該集體經濟組織的一種認可,盡管此種認可形式與法律意義上的批準有所區別;第三,被上訴人占有了該房屋后,已實際對該房屋及附屬設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添附,添附的部分與原物已無法區分,返還原物將給被上訴人造成一定的損失;第四,上訴人在將訴爭房屋出賣給被上訴人后,即另覓一塊宅基地建設房屋,后因未履行審批手續而被以違章建筑予以拆除,又因其將自己所有的房屋出賣,無法再申請到宅基地,因此,上訴人即以原買賣協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為由主張該協議無效并要求返還房屋,該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屬于惡意抗辯。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例評論

本案爭議焦點為:1.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房產轉讓協議的效力;2.如果協議無效,財產是否應予返還。在討論此兩點之前,首先需了解一下目前集體土地房屋買賣糾紛涉訴的現狀。

一、集體土地房屋買賣糾紛涉訴現狀

目前,此類糾紛主要有以下情況:從訴訟雙方和案由來看,主要為房屋出賣人訴買受人,要求確認合同無效并收回房屋;從買賣雙方身份來看,出賣人為農村村民,買受人主要是城市居民或外村村民,也有出賣給同村村民的情況;從交易發生的時間看,多發生在前兩年以上,有的甚至在10年以上;從合同履行來看,大多依約履行了合同義務,出賣人交付了房屋,買受人入住并給付了房款,但多未辦理房屋登記變更或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從訴訟的起因來看,多緣于土地增值以及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等因素,房屋現值或拆遷補償價格遠遠高于原房屋買賣價格,出賣人受利益驅動而;從標的物現狀來看,有的房屋已經過裝修、翻建、改建等添附行為,與原標的完全一致的幾乎沒有。

二、關于協議效力

從本案來看,協議中約定的標的物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飼料機等動產部分,由于該動產買賣并不違反法律規定,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應屬有效,且已履行完畢,自然不存在返還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涉及房屋等不動產部分,由于是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買賣,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其效力爭議較大。司法實踐中關于集體土地上房屋買賣合同效力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 合同有效說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一項有效的買賣合同應具備如下要件:一是合同內容是買賣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二是買賣雙方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三是賣方對買賣標的物具有處分權;四是合同內容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在農村私房買賣過程中,一、二項要件極少發生不滿足的情形,爭議的焦點往往集中于三、四項。該說根據財產所有權是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這一定義,認為農村集體組織成員對于宅基地上的房屋具有出賣的處分權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該農村集體組織成員已經全部轉化為非農業戶口,則集體土地所有

權依法歸于消滅,國家取得土地所有權,相應地原有的宅基地使用權也轉化為國有土地使用權,而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隨房屋自由轉讓,因此,限制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法律規定即無適用余地,買賣合同有效的第四項要件也得以滿足。由是買賣合同四項要件成立,合同合法有效。在出賣人將房屋轉移給買受人占有、使用,并交付了權利憑證(集體土地建設使用證或宅基地使用權tiE)后,出賣人以買賣合同約定的標的物――農民集體成員宅基地使用權出讓違反了法律的強制規定而無效,進而主張返還宅基地使用權及其上房屋的主張不能成立,出賣人并應協助買受人辦理登記過戶手續,徹底完成房屋的交付。

2 合同無效說

根據上述討論的買賣合同成立要件,“合同無效說”認為在簽訂買賣合同時農村集體組織成員尚未轉為非農業戶口,農村私房之下的土地依然為農民集體所有。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7部分第64條、《土地管理法》第63條、《擔保法》第37條以及1999年國務院的[1999]39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第2條第2款,農村集體組織成員的宅基地禁止出賣給該集體以外的主體。由于農村私房買賣合同處分了宅基地使用權,因此合同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損害了集體的利益,應當歸于無效。

3 部分有效說

該說認為,根據《民法通則》第71條,出賣人有權處分(出賣)自己的房屋,買受人取得房屋的所有權,但由于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向本集體組織以外的成員或者無資格再行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的人員出讓,因此買受人并未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當發生國家征收集體土地時,可以根據不動產評估機構對于房屋的評估價值對買受人予以補償,而宅基地使用權的補償物依舊歸出賣人及其所在集體所有。

4 效力待定說

在買賣合同成立后,對于移轉房屋所有權的合同,已經轉移占有并伴有交付等行為,應認定其履行完畢。對于移轉宅基地使用權的合同,應當參照《合同法》第51條,以集體成員無權處分為基礎,認定其為效力待定合同。

合議庭討論后,最終采納了第二種觀點,即雙方房屋買賣合同因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而無效。當然,本案中,因為合同當中約定的標的物還有飼料機等動產,從整個合同來講,應當是部分無效,即房屋等不動產部分無效,但這里的部分無效與上文的“部分有效說”,顯然不是同一個概念。

之所以采納無效的觀點,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理由:第一,農村房屋買賣必然涉及宅基地買賣,而宅基地買賣是我國法律、法規所禁止的。第二,宅基地使用權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的權利,與特定的身份關系相聯系,不允許轉讓。第三,目前,農村房屋買賣無法辦理產權證書變更登記,故買賣雖完成,但買受人無法獲得所有權人的保護。第四,目前有關法律規定在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效力方面有所限制。一方面,從處分權的角度來講,《物權法》第152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第153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從這些規定來看,可以知道宅基地使用權具有有限性。宅基地使用權人對宅基地僅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而不能將其出賣或轉讓。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不具有處分權。

事實上,最高法院物權法研究小組在《條文理解與適用》一書中就明確指出,處理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糾紛,應當把握以下原則。1.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在下列情況下,轉讓農村住房和宅基地使用權的,應當認定為無效:(1)城鎮居民購買農村住房和宅基地的,因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應認定無效;(2)法人或其他組織購買農村住房和宅基地的,因不具備宅基地使用權人主體資格,應認定無效;(3)《土地管理法》規定,取得宅基地使用權應先經過集體經濟組織批準,擅自轉讓農村住房和宅基地,未征得本集體經濟組織同意的,應認定無效;(4)向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農村村民轉讓農村住房和宅基地的,因違反了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權屬性,應當認定無效;(5)受讓人已經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條件的,應認定無效。2.轉讓宅基地使用權,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1)轉讓人擁有二處以上的農村住房(含宅基地);(2)轉讓人與受讓人為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成員;(3)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4)轉讓行為須征得本集體經濟組織同意;(5)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必須與合法建造的住房一并轉讓。

另一方面,從不動產登記要件來看,《物權法》第10條規定:“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第155條規定:“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第246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對不動產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作出規定前,地方性法規可以依照本法有關規定作出規定”。從這些規定來看,國家既強調了不動產要采取統一登記制度,同時也考慮到我國目前現實的國情。即當前大多數地方仍然實行的是房屋與宅基地分別登記的制度,并且我國農村目前尚有很多根本沒有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對此,法律還顯得很蒼白。因此,對照本案,顯然以認定無效為宜。

三、合同無效后的處理

《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合同被認定無效以后,雙方各自返還財產應屬于常態的一種處理方式。無效以后主要審查的重點在于是否存在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情形。雖然在認定合同無效過程中,更多的是考慮宅基地使用權的法律適用問題,但在判斷能否返還或有無必要返還時,則應更多地考慮地上房屋的現狀與合同履行的時間長短。

2007年4月9日,全國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要求,對于以自己不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反而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裁判的結果要注意不能讓失信者、見利忘義者、毀約者在經濟上占任何便宜。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于1995年通過的《關于當前經濟審判工作中若干問題的討論紀要》第65條也列舉了一些合同無效后不宜適用返還原則的事項。實踐中,集體土地房屋買賣合同履行的時間長短很好判別,而房屋的現狀通常存在以下幾種情況:其一,與原買賣標的一致;其二,購房人已對房屋實施了部分翻建或者添附且不可區分;其三,該房屋已被完全翻建;其四,該房屋已自然滅失;其五,該房屋因征用、拆遷而滅失,但購房人獲得了

拆遷補償款;等等。

針對上述情況,法院一般采取的原則是:第一,尊重歷史,照顧現實,妥善解決相關的利益沖突和矛盾。第二,注重判決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判決以“有利于妥善解決現有糾紛、有利于規范當事人交易行為”為指導,起到制約農民審慎處分自己房屋的積極效果。第三,綜合權衡買賣雙方的利益。首先,要全面考慮到合同無效對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影響,尤其是出賣人因土地升值或拆遷、補償所獲利益,以及買受人因房屋現值和原買賣價格的差異造成的損失;其次,對于買受人已經翻建、擴建房屋的情況,應對其添附價值進行補償;再次,判決返還、騰退房屋同時應注意妥善安置房屋買受人,為其留出合理的騰退時間,避免單純判決騰退房屋給當事人帶來的消極影響。第四,除了上述情況予以適當返還之外,如果純粹由于出賣方違背誠實信用,進行惡意抗辯,一般原則是以認定不返還為主,尤其是當前征用、拆遷行為日益增多而導致的合同糾紛,不能因當事人違反誠信卻因司法裁判而使其獲得不當利益。因為誠實信用原則的立法目的,就在于反對一切非道德的、不正當的行為,維護商品經濟和市民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和安全。因此,從這個角度講,完全可以把誠實信用原則表述為反不正當行為的原則。

四、對案例的具體分析

《物權法》第153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因此,在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買賣問題上,《物權法》立足于保護農民的基本生存權,再次確認了我國現行的土地管理制度,禁止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本案中,由于雙方簽訂的關于房屋等不動產的買賣協議,違反了《物權法》第153條、《土地管理法》第62條、第63條的規定,屬于《合同法》第52條第5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情形,因此,該房屋買賣協議被確認無效。同時,雙方合同履行時間較長,買受人也已對該房屋進行了維修和裝潢,并增添了院墻門等,如果返還將給買受人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此種情況屬于《合同法》規定的沒有必要返還的情形;又因在買賣合同簽訂后,買受人也已經支付了一定的對價,亦不存在折價補償的問題。

參考文獻:

第12篇

個人房屋授權委托書委托人:__________性別:____年齡: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托人:__________性別:____年齡: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人擬購買座落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房屋,鑒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為委托人,以____為受托人,由委托人特向受托人出具本《授權委托書》,授權受托人全權處置有關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房屋的所有事宜。

具體授權如下:

一、受托人即全權委托人處置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房屋相關的所有事宜,包括但不限于購買、抵押、出租、出售、贈予、過戶等及與其有關事務(包括但不限于簽署有關文件、代為領取該房屋的《他項權證》和《房屋所有權證》、與買方/賣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辦理房屋買賣合同公證、代為向派出所申請該房的戶籍關系核查情況證明、查檔、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手續、代收房款及協助買方辦理銀行按揭貸款等相關手續、辦理交房等相關事宜、到產權處或稅局交納相關稅費及手續費等)。

二、委托人承擔在處置前述房屋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費用。

三、委托期限: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四、受托人有權轉委托。

五、受托人在權限內簽署的一切相關文件委托人均予以承認,由此在法律上產生的權利、義務均由委托人享有和承擔。

委托人:______________

受托人: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個人房屋授權委托書委托人:___________性別:_____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

身份證編號:___________暫住證號: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

被委托人:___________性別:_____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

身份證編號:___________暫住證號: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

委托原因及事項:___________

本人_________準備購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房屋(房產證號為:_____________),現因本人工作繁忙,不能親自辦理相關手續,特委托____________作為我的合法人全權代表我辦理如下事項:

1、代為辦理該房產立契過戶,稅務登記及與之相關的一切手續

2、代為領取房產證

3、代為簽署與交易有關的合同文件等

4、代為辦理銀行放款手續及貸款資金的劃轉,解凍等與之相關的一切手續

委托人簽字:___________

個人房屋授權委托書甲方(委托人):______________

乙方(受托人):______________

承蒙信任,委托我司獨家銷售房地產,我司將竭誠為您提供專業服務,為明確雙方權利義務,保障雙方合法權益,在平等自愿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下,雙方達成如下合意:

一、委托出售房產概況(詳見協議附件:賣方信息登記表)。房產坐落于:_______,屬于[劃撥][出讓]性質,產權登記面積_______平方米,產權證號:______________

甲方保證就上述物業所做的描述系真實可靠的,且甲方對該房屋享有合法、完全的處分權。

二、乙方義務:

1、代為尋找并提供適合的房產需求信息(包括在CENTURY21的網絡系統上甲方信息并尋找適合的客戶);

2、提供咨詢并根據甲方的要求交換信息,草擬或推薦買賣合同文本;

3、代辦業務:在甲方的要求下,根據甲方提供的證照和資料代為甲方辦理房產過戶手續等(需另收代辦費)。

三、傭金與費用:

甲乙雙方確定中介服務傭金數額為甲方所簽房產買賣協議標的金額的1.5%。代辦業務費用為¥_______[產權過戶¥200]。甲方應在與他方簽訂房產買賣協議時向乙方支付傭金及所需代辦業務費用。甲方通過乙方服務與他方簽訂房產買賣協議后,若因甲方原因導致交易無法完成,不影響甲方支付傭金的義務。

四、甲方義務:

1、保證積極配合乙方的服務,在乙方需要帶客戶看房時,給予提供各方面的便利;

2、本協議委托期及期滿六個月內,甲方以及從甲方處獲得求購方信息的第三方,無論通過何種途徑直接或間接與乙方介紹過的客戶成交,甲方均須向乙方支付本協議第三條所約定的中介服務傭金;

3、甲方委托乙方代辦房產過戶手續的,應及時提供真實完整的證件與資料;

4、非經乙方介紹成交,甲方通過其他中介組織或自行與他人達成交易的,應立即通知乙方。據此,甲方應向乙方支付實際成交金額的0.75%作為乙方應收取的傭金;

5、若因甲方原因,甲方在委托期限內撤銷委托,甲方應向乙方支付本委托協議中甲方委托價的中間價的0.75%作為乙方傭金;

6、若甲方通過乙方服務無論是否以定金形式與買方達成書面初步意向的,之后由于甲方或買方違約造成交易終止的,甲方均應向乙方支付買賣雙方約定的成交金額1.5%作為中介傭金。

五、甲方委托出售價為總價人民幣:_______元至_______元或單價¥:_______元/M2至_______元/M2。

六、委托期限:

本協議委托期限為_______天,自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七、本協議附件:

1、甲方物業權屬證書復印件;

2、賣方信息登記表;

3、賣方顧客服務保證書;

4、房產推廣計劃書。

八、本協議甲乙雙方各執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九、補充約定:

甲方(簽章):______________ 乙方(簽章):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個人房屋授權委托書委托人:______________

被委托人:______________

因我的房屋被雨水沖壞,已經成為危房,不能繼續居住,急需修繕。因本人身體不好,不能親自辦理修繕房屋相關事項,特委托五節崖村村委會對我的住房進行修繕。對委托人在修繕房屋相關過程中的一切行為,我均予以認可,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委托期限:自雙方簽字起至修繕房屋相關事項結束時生效。

委托人簽字:______________

被委托人簽章: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個人房屋授權委托書委托人:______________;

性別:_______;工作單位:__________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聯系電話:______________;

受托人: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______________;職務:______________;

茲有_______,授權_______代為行使下述權利:

1、就_____________________房屋租賃事宜與天津華潤超級市場有限公司簽署房屋租賃合同。

2、上述房屋租賃合同中涉及的房屋租金收取以及開具相應發票由受托人負責,其他相關權利義務由委托人承擔。

委托人對受托人依該授權書所為的一切行為和結果均予以承認和接受。該授權書所指明的授權為不可撤銷授權。

受托人無權轉讓該授權書所指明的所有授權。

特此證明。

委托人簽字:______________ 受托人簽字:______________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梁河县| 津市市| 西宁市| 高唐县| 康马县| 盐源县| 札达县| 绵竹市| 清镇市| 英山县| 龙口市| 临江市| 晋城| 乌鲁木齐市| 句容市| 锡林浩特市| 营口市| 科技| 镇原县| 开江县| 德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赫章县| 衡阳县| 清河县| 普安县| 方山县| 米脂县| 宣城市| 囊谦县| 广水市| 凤庆县| 隆化县| 定陶县| 湟中县| 桐庐县| 布拖县| 林西县| 云和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