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4 03:22:3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雷鋒故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同學們,大家好!
你們聽過《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嗎?你們知道雷鋒都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嗎?下面我給給大家講一個《雷鋒做孩子們知心人》的小故事。
1960年10月以后,雷鋒擔任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和本溪路小學校外輔導員。平時他工作、學習很忙,就利用午休時間或風雨天不能出車的日子請假到學校去找老師、找同學談心,或者進行其他輔導活動。在學校里,他團結小朋友,熱心幫助同學,啟發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為孩子們的知心人。 雷鋒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辛勤培養下一代茁壯成長。1962年5月他受到共青團撫順市委的表彰,獎狀上寫著:“獎給優秀輔導員雷鋒同志,保持光榮,繼續前進”。
同學們,雖然雷鋒同志早已離開了我們,但我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學習他“艱苦樸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絲釘,集體主義放光芒”。我們要團結友愛、刻苦鉆研、認真學習、樂于助人、熱愛學校、尊敬師長,讓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謝謝大家!
今天上午,我讀了雷鋒的一個小故事后,我的眼前不由地浮現出感人的畫面:暴雨滂沱中,雷鋒把衣裳披在了冷得發抖的老大娘身上,抱起孩子,在雨中寸步難行的走著。到了老大娘家,他放下孩子,大娘問雷鋒叫什么名字。雷鋒答道,他叫解放軍,說著就走了,老大娘目送著雷鋒的背影消失在雨中,淚如泉涌····
雷鋒叔叔做好事,不留名,這樣的事跡還有很多很多。曾經這樣評價你: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你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如今,在這個社會上已經很少有這樣的人了、在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把您這種一心為別人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精神發揚下去!
雷鋒叔叔,您年僅22歲去世,親筆為你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您一生做過的好事連你自己也數不清,受過您幫助的人說也說不盡,雷鋒叔叔,您是我們小學生的榜樣,您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雷鋒,你是個響亮的名字;雷鋒,你是英雄的象征;雷鋒,你是座不朽的豐碑。
新浦汽車總站雷鋒車組,由一批批普通女工組成,是長期立足崗位、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創先爭優的學雷鋒模范群體,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1963年以來,‘‘雷鋒車”組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學雷鋒,先后有500多位雷鋒手傾情奉獻,行程17多萬公里,免費運旅客26萬多人次、行包22萬余件,為旅客送去了春天般的溫暖,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雷鋒精神,詮釋了新時期大愛連云的港城精神。
所以劉毅就編寫了【雷鋒車的故事】。這本書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就比如“我看到太陽了”
“2003年11月3日上午,一對盲人兄妹乘車從灌云沂北區新浦上學,不巧把旅行包忘在了車上,焦急的兄妹倆只得向雷鋒車手們求救,雷鋒車手們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多方聯絡查找,終于找到了他們的包。雷鋒車手們與這對盲兄妹嘮家常事了解到他們一家只有爸爸一個人眼晴好使,封士兵和他的母親,姐姐,妹妹都是盲人。封士兵還無意中說起他只是弱視,但是小時候家里太窮,買不起眼鏡若配能一副治療眼鏡,也就不會失明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心。第二天,‘雷鋒車’手王友香就從家里挑了十幾件孩子正在穿的衣服和正在用的被褥,送給了兄妹倆。幾天后,他們又領著封士兵兄妹,為他倆撿查眼睛并咨詢如何配鏡。得知妹妹封士芳的眼神經已經嚴重壞死,只有封士兵的眼睛還有治療希望后,幾位雷鋒車手又輪流領著封士兵到市眼科醫院、中醫院找專家會診。經過一個多月的檢查治療,封士兵的視力大有好轉。
不久,當封士兵戴上眼睛一個勁地盯著幾位雷鋒車手阿姨瞧,打量著熟悉而又顯得陌生的世界。他朝著窗外的太陽大聲地喊著:我看到太陽了,我看到太陽了。看著封士兵在試探著大步行走時神情,聽著他一邊流淚一邊說的感謝話,現場的醫生和雷鋒車手們眼里都噙滿了淚花。
在隨后的幾年中,全站的雷鋒車手幾乎都去過封士兵的家。有的送去衣櫥、席夢思床,有的送去被褥、衣鞋和錢糧,還有的幫助收拾家務、整理場院,把他們一家人當成了自己的親戚”
在雷鋒車手的影響和帶動下,2006年秋天,縣、鎮、村又籌款近萬元,將封士兵家的六間危房改建成了六間新瓦房,讓他們一家老小住進了夢寐以求的新居。
這篇文章最令我感動的地方是:“他朝窗外大聲地喊著:‘我看到太陽了,。我看到太陽了。’”讀了無數遍還能讓我充滿感動。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到了雷鋒車的阿姨對我們無私的愛和幫助。他們就像【雷鋒日記】里寫的那樣“人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幫助人民克服困難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是我應盡的責任。我是主人,是廣大勞苦大眾當中的一員,我能幫助人民克服一點困難,是最幸福。
很小的時候,我就聽說過雷鋒這個名字。但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上學后,有一次老師給我們講了雷鋒的故事,后來,我又從爸爸媽媽那里了解了更多關于雷鋒的事跡,我就對雷鋒這個人有了很深刻的印象,知道他是一個無私奉獻的,助人為樂的人。但我總認為這樣的人離我們太遠了,生活中不可能有這樣的人。有一次老師給我們發了一本書,這本書叫《“雷鋒車”的故事》。我只知道有雷鋒這個名字,不知道有雷鋒車呀!我很有興趣的看了起來。書中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是我心潮起伏,激動萬分。原來,這些故事就發生在我們的城市,就是我們身邊的人,身邊的事。讀完這本書使我不禁感慨萬千。我想是什么力量使他們五十年如一日地和雷鋒一樣貢獻社會的呢?
首先她們都有一顆純樸善良的心,。最打動人心的是她們的真情付出。無論遇到什么事,我們都能用愛心去幫助別人,影響、帶動周圍的人一道做好事獻愛心。其二,她們都不怕麻煩,有獻身精神。她們都是主動、熱情地去尋找需要幫助的對象。其次,她們都是有心人,在平時她們努力學習,總結經驗,以備不時之需,例如她們在搶救一位老司機時,如果不是有為旅客隨身預備的速效救心丸,如果不是她們有搶救心臟病人的常識,僅僅憑一腔熱情,也許會事與愿違。
她們解人危難,拾金不昧,幫貧濟困,急人所急,奉獻愛心,助人為樂,以人為本的精神產生了“雷鋒車效應”,使我們連云港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贛榆班莊鎮大溝埃希望小學涌現出一個“雷鋒車”班,長途車司機救助病危女乘客,連云港“葉欣仁愛心基金會”成立。一車主6000元現金拋灑一地,路人主動維持秩序,幫助撿拾,一分不少地交還失主……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愛的奉獻》這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二年級:龍瑞欣
今天上午,我讀了雷鋒的一個小故事后,我的眼前不由地浮現出感人的畫面:暴雨滂沱中,雷鋒把衣裳披在了冷得發抖的老大娘身上,抱起孩子,在雨中寸步難行的走著。到了老大娘家,他放下孩子,大娘問雷鋒叫什么名字。雷鋒答道,他叫,說著就走了,老大娘目送著雷鋒的背影消失在雨中,淚如泉涌····
雷鋒叔叔做好事,不留名,這樣的事跡還有很多很多。曾經這樣評價你: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你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如今,在這個社會上已經很少有這樣的人了、在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把您這種一心為別人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精神發揚下去!
雷鋒叔叔,您年僅22歲去世,親筆為你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您一生做過的好事連你自己也數不清,受過您幫助的人說也說不盡,雷鋒叔叔,您是我們小學生的榜樣,您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雷鋒,你是個響亮的名字;雷鋒,你是英雄的象征;雷鋒,你是座不朽的豐碑。
一九五六年九月,雷鋒在鄉政府做通信員,十一月,年滿十六歲的雷鋒被推薦到望成縣委做公務員。一九五七年,雷鋒光榮地年經被評為機關模范工作者。
一次義務勞動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一個建筑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小學蓋大樓,雷鋒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輛小車,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鋒被一群工人圍住了,面對大家他說:“我們都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也算是有一份光發一份光吧!”這天下午,打聽到雷鋒名字及部隊駐地的市二建公司組織工人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鋒做了一件好事,過了個特殊的星期天。
四年級:冰之雪nn(周靖)
《雷鋒故事》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是老百姓收集而成的,讀了這本書后,雷鋒那為別人著想 的品質多么令我欽佩呀!我讀了這本書后,我知道了這本書的故事情節不是在講雷鋒身上發生的一些事情,而是在告訴我們一些做人的道理。
我的生活中也出現過像雷鋒這樣的小故事 。那天我們的數學劉老師說:“今天作業整理要將亮點激活寫到三十一頁。”當時我還不知道這項作業,我就去跳舞了,我還高興沒有作業寫,可以玩了,跳完舞我進教室又玩了好一會兒,龔倩她著急地對我說:“你趕快寫亮點激活呀,到三十一頁,這節課必須要寫完,不然就不能吃飯了!”我手忙腳亂的收起東西,開始寫作業,寫到一半,我就寫的結結巴巴的了,我思考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來,我的好伙伴龔倩把所有的裝備都帶齊了,準備上戰場與我共同作戰,她講了半天,我只聽懂了一點點,可她不怕累,繼續給我講,她那專注的表情深深地感動了我。我的身邊到處都有一群熱心助人的小雷鋒。這本書主要講了雷鋒從小到大熱心助人,為別人著想的故事,最令人感動的是在雷鋒小的時候,他的親人全部都去世了,苦憐苦,窮幫窮。本家六奶奶收養了他。他知道奶奶家也很艱難,有時背著奶奶出去討點米,他還經常上蛇形山砍柴,可是后來被地主霸占了。又一次雷鋒上山砍柴,被地主婆娘看見了,她把雷鋒的砍柴刀奪去,地主婆娘竟然舉起砍柴刀,向雷鋒的背上砍去,連砍了三刀,雷鋒忍著劇痛想惡婆娘一頭撞去,趁勢奪回砍柴刀而去。鮮血順著他的手指滴落在蛇形山路上……
讀了《雷鋒的故事》讓我知道了雷峰那別樣的美麗,你幫助了別人,自然而然就會受到大家的尊重!人人身邊處處都是小雷鋒,如果我與他進行一場比賽,我一定會被他比下去輸給他的,為了不讓別人看不起我,我也要加油!
老師推薦我們讀了一本書,叫做《“雷鋒車”的故事》,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許多道理,讓我深受啟發。
雷鋒說得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雷鋒精神”激勵著我們。,“雷鋒車”繼承了雷鋒精神,給人們送來無限的溫暖:他們不僅為杜先生找回失去的錢包,給張女士送回她的手機,還為小周娟解決了經濟問題,守護了吳潤霞一天一夜,為李菲母親“百里追娃”,在中秋節送溫暖,在車站為于濟福“深情地呼喚”等等等等。最打動人心的是車手們的付出,雷鋒車”組始終如一,兌現著“寧愿自己千般苦,不讓旅客一時難”的諾言,錘煉出與時俱進、感人至深的“雷鋒車”精神。“雷鋒車”組所體現出來的助人為樂、服務人民的奉獻精神,愛崗敬業、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團結協作、爭創一流的優良作風,抱定信念、持之以恒的堅韌意志值得我們學習。
同學們,讓我們學習雷鋒車,崇尚雷鋒故事,爭當雷鋒小榜樣。多做好人好事,為他人服務。
六年級:章曉玲
“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說話——歌德。我最近多了一本書叫<<雷鋒的故事>>,雷鋒大家都認識從一位普通的士兵變成一個不平凡的人,人們經常說:“雷鋒行路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在雷鋒小時候,他的家人就去世了,不滿七歲的他便成了孤兒。他本家的六奶奶見可憐就把雷鋒收留了,他為了報答,就上山砍柴。突然有一位地主婆冒出來說雷鋒看了他家的柴,結果在雷鋒的背上砍了三刀。這三刀雷鋒永記在心。
雷鋒有一次看見路過他家鄉時,對老鄉問寒問暖,雷鋒找到部隊要當兵,因為他太小了,所以被拒絕了,但是連長送給他一支鋼筆并說:“你要好好學習,等長大了才能保衛祖國”。雷鋒心里很激動,勵志長大一定要當兵。
他長大后如愿以償的當了兵,他不但在部隊里虛心學習,幫助隊友,那里有困難就到哪里去幫忙,而且做好事從不留名,經常做了好事后就跑了。他自己舍不得買這買那,衣服破了自己縫補,他也特別愛看書簡直就是書蟲子。
有一次,他和好友一起去開車,雷鋒指揮,他好友開車時一不小心撞倒一根粗大的柱子剛好壓到雷鋒,雷鋒當場死亡。但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雷鋒在生前寫過許多名言,如:青春啊永遠都是美好的,但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謙虛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力量從團結來,智慧從勞動來,行動從思想來,榮譽從集體來……
從他在部隊里虛心學習我知道:不管他多么有學問,取得多大的成績都不會驕傲、炫耀。想想自己多么羞愧啊!自己才取得一丁點的成績就高興得飛上了天似的。
從他舍不得買這買那,衣服破了自己補可以看出雷鋒很簡樸,自己有錢都舍不得買,而我們現在,東西買名牌的、貴的,衣服破了就扔掉,一點也不節省。他做了好事不留名,我們做了好事就會虛張聲勢讓大家夸,雖然我也有愛心,但做的不夠好,我應該繼續努力。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家時,在路上發現一位身著紫色上衣,背上背著帶有公主的書包在那走來走去并用袖子擦眼睛。我想肯定是發生了什么事情。我急忙跑過去問發生了什么事,她見我挺和藹的,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于我。原來這個小妹妹沒有乘到車,由于汽車司機的不負責任,沒數人數有沒有到齊,就開走了,讓這個小妹妹自己足足大約步行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我了解后便安慰她,然后陪她等車。終于等到了!我招了招手,他停了下來,發現我身邊一位小妹妹很像他們那車的人,結果仔細一想才知道自己……他覺得有些羞愧就低下了頭。最后小妹妹高高興興的回家了,她在車窗上親切的說:“姐姐再見!”當時,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們向雷鋒學習;學習他的精神,做一位人們心中的“活雷鋒”。
港下實驗小學六年級:夜間e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這是雷鋒叔叔說的話。人們都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是真的,有一回,一個老人買不了火車票,雷鋒用自己的錢給老人買票,還幫老人拿行李。從那以后,雷鋒做了許多好事。
我們應該時刻學習雷鋒叔叔的精神,做好少先隊員的本分。
小學“學雷鋒活動月”學雷鋒計劃:
一、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雷鋒的生平事跡,知道雷鋒精神的內涵,學會唱雷鋒的歌曲,會講一、兩個關于雷鋒的故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并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為,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樹立更偉大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活動形式
1、唱雷鋒歌曲。學會唱兩首關于雷鋒的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在歌聲中體會雷鋒精神的存在,感受學習雷鋒的意義和價值,力爭在學生群體中形成唱雷鋒歌曲,不忘使命、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2、講雷鋒故事。雷鋒生前留下了無數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故事,通過班主任老師帶領大學在平時收集關于雷鋒的小故事,并在班級內開展講故事活動,讓學生在故事中領會學雷鋒的真諦;
3、背雷鋒日記。學生在書上、電視上、報紙上收集雷鋒生前留下的日記,了解雷鋒的生平,并在班級和校園內傳誦。
4、誦雷鋒詩歌。雷鋒犧牲后,國內許多著名詩人題詩以紀念雷鋒,各班可將學習雷鋒精神與我們的經典詩文誦讀結合起來,利用班會時間,在班級內開展背誦雷鋒詩歌的活動。
三、活動內容
1、以學雷鋒為主題舉行一次升旗儀式向全體學生發出學雷鋒活動倡議。
2、舉行一次高質量的主題班會活動,宣傳雷鋒事跡,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化教育。要求班主任要精心備課,認真組織,班會課時黑板上要有宣傳標語,活動內容要立足于本班實際,做到教育有針對性。
3、各班出一期以“弘揚雷鋒精神,做新時期好少年”為主題的黑板報。
4、立足校園、立足身邊,服務社會學雷鋒。
①開展“做文明學生”活動,為學校清理白色垃圾、衛生死角。
②向留守兒童獻愛心活動。
③組織環保志愿者小分隊在村里開展環境護綠保潔活(活動時間另行通知)通過開展本次學習雷鋒系列活動,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雷鋒的事跡及雷鋒精神,激勵全體學生向雷鋒同志學習。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繼承雷鋒的精神,將其發揚光大,走好人生每一步。
小學
20年月日
一、讓雷鋒精神引領教師
1.教師需要愛崗敬業精神
【一些課堂現狀】從備課到上課,從批改作業到培優挖潛,用心能完成,不用心也能完成,只是質量不同而已;忙忙碌碌,積極是一節,消極也是一節,勞累程度不同而已。沒錯,教師的工作是良心活兒,成績不是一朝一夕之力,若待到別人的工作出成績時,我們再反思,再重復上次質量分析會上自己說過的話,仍不考慮從實際行動上改變,那我們的工作中就缺了雷鋒的愛崗敬業精神。
【雷鋒故事鏈接】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一次二等功。
【雷鋒故事感悟】是我的工作,就用心完成;是我的工作,就絕不推脫。干一行,愛一行,在這一行里爭取做到最好,充分實現自身價值,這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愛崗敬業的雷鋒精神。事業需要人人有這樣的精神,學生和家長也需要我們教師有這樣的精神。
2.教師需要處處為學生著想的為人民服務精神
【一些課堂現狀】教師從頭講到尾,那種“填鴨式”教學,不叫為學生著想。同是一節課,自己照本宣科講完是45分鐘;精心設計課堂,組織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出發,讓課堂靈動起來,自鉆,練習,釋疑,展示,反饋,達標,最后清楚地了解學生目標達成度,也是45分鐘,兩者效果卻不同。
【雷鋒故事鏈接】雷鋒經常出去做報告。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一天,雷鋒坐上了從撫順開往沈陽的火車。他看到列車員忙不過來,就主動幫著掃地、擦玻璃、倒開水、幫助下車的旅客拿東西,忙個不停。雷鋒同志在1961年10月20日的日記中還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雷鋒故事感悟】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從別人需要的角度出發,這就是雷鋒精神。作為教師,讓學生從這節課上獲得最大的實惠,讓學生從快樂中學,從快樂中學到更多,這也是課堂雷鋒精神的體現。
二、讓雷鋒精神指導學生
1.學生需要不完成學習任務不罷休的“釘子精神”
【一些課堂現狀】每節課都有學習目標,并不是人人都能完成這些目標,經常出現有學生因所學東西較難,而認為自己學不會,就不去反復練習、琢磨、推敲的現象,或自認為自己已會而眼高手低現象,不重視遺忘規律,不去鞏固知識,以至于哀嘆自己苦不得法,考試時不能取得理想的分數。
【雷鋒故事鏈接】雷鋒是用釘子精神去刻苦學習的。雷鋒是一個汽車兵,整天開著車到處走,沒有整塊的時間坐下來學習。他總是千方百計抓緊點滴時間來學習。他把書放在挎包里,隨車帶在身邊。只要車一停,沒有別的事,就打開書看一陣。每天晚上出車回來,總要擠出一點時間學習,有時候熄燈睡覺了,他還找地方去看書學習。他晚上常到連部辦公室去學習。
【雷鋒故事感悟】只要勤奮,只要刻苦,只要有目標,只要有堅強意志,我們相信,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我們也相信,我們學生的潛力是可以開發的,面對為此年齡階段的學生而設計的課程標準、開設的教材,大家是完全可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成就最優秀的自我。
2.學生需要小組合作學習時的“集體主義精神”
【一些課堂現狀】課堂上學生各顧各,即便有合作,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合作往往是程度比較好的同學的“一言堂”。卻不知,合作分工可以分得更明確具體,合作可以多幫助更多程度較弱的同學,合作可以有展現,有幫扶,有過關,有釋疑,有交流,有爭執,有補充,有完善。
【雷鋒故事鏈接】雷鋒日記節選:一九六二年六月三十日:“我認為,一個革命者,要樹立牢固的集體主義思想,時刻都要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集體主義好比北冰洋上的原子破冰船,任憑什么堅冰都可以摧毀。我認為坐在小舟里搖搖晃晃不好,還是坐在原子破冰船上乘風破浪一往無前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