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2 10:20: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口腔醫學病歷分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電子病歷的部署加速了醫院醫護診療服務的數字化步伐,對于國內一些醫院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各家醫療機構都在著手通過技術手段打破固有的技術瓶頸,為患者提供更高效的醫療服務做出努力。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以下簡稱“華西口腔”)前身是成都仁濟牙科診所,建于1907年,1912年擴建為牙癥醫院,1917年建立華西協合大學牙學院,1928年建立華西協合大學口腔病院,1951年更名為華西大學口腔病院,1953年更名為四川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1985年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2000年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被譽為中國現代口腔醫學的發源地和搖籃。醫院實行教學、醫療、科研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現有教職工431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15人。醫院現有牙科綜合治療椅300臺,病床200張,年門診及預防保健40萬余人次,住院3000余人次,手術2500余臺次。醫院設有牙體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口腔黏膜病科、修復科、唇腭裂外科、創傷與整形外科、頭頸腫瘤外科、正頜與關節外科以及口腔種植中心、口腔正畸治療中心等臨床科室。華西口腔醫院以“熱忱?關愛”為服務理念,以“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為服務宗旨,先后被評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四川省“十佳城市”醫院。華西口腔醫院近年來積極開展和推行特色專科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得到了患者和社會的廣泛贊譽,成為四川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名片,被衛生部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2009年,國家推行新醫改政策,目的是緩解現行醫療制度下大醫院服務達不到患者需求的社會現狀。經過幾年的推行,不少患者都明顯感受到醫療機構專業服務水平的提高,一所所現代化、數字化的醫療機構出現在公眾眼前,從信息化建設的角度各大醫療機構大多成績斐然。
綜合性三甲醫院由于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與醫術精良的醫師隊伍,一直是患者就醫的首選,致使門診量逐年遞增,成了醫改推行的重點單位。日平均門診量過萬,使得很多院內的信息系統不堪重負。相對于綜合性三甲醫院的醫療服務模式,專科醫院所提供的治療方式與服務有所不同,這就決定了口腔醫院與普通的綜合性醫院在醫療系統的應用特點方面存在巨大差別。“綜合性醫院其門診量大,但主要的用藥、治療、護理等都在住院部門,是一種典型的‘小門診,大病房’的格局。而口腔醫院收治的病人主要是在門診區間以及治療床區域,真正需要住院就醫的人群非常之小,所以是典型的‘大門診,小病房’格局。”北京大學口腔醫院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曹戰強曾對記者描述。
專科醫院的專有IT困境
作為我國西南地區首屈一指的口腔醫學教育與治療的醫療機構,同時作為四川省、甚至全國具有代表性的口腔醫院,其日門診量非常巨大,據統計,華西口腔每日的門診量可以達到1000――2000人次/天。這樣巨大的門診量致使病人在就診期間所產生的口腔醫療診斷過程與結果帶來的電子病歷書寫量是非常巨大的。而傳統的醫務人員手工書寫的病歷,由于時間少、數量多,產生了許多龍飛鳳舞的潦草病歷,使病歷的準確性下降,這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還影響了后續的查詢統計工作。因此,設計并部署針對口腔醫院獨有的電子病歷系統的需求迫在眉睫。
三大業務應用功能
各個擊破固有瓶頸
根據醫院目前信息化建設的困境,信息中心制定IT部署規劃力求能夠使系統硬件及軟件平臺能夠最大限度滿足門診系統不斷增長和變化的業務需求。同時,又保證現存的IT系統在平穩運行的前提下可以不斷創新升級。
電子病歷系統的部署要有口腔醫院的特色,這是信息中心首要考慮的問題。通過仔細分析與總結,華西口腔信息中心將其歸結了幾點。
首先是病歷書寫。必須為醫生提供一個優秀的模板設計器,這可以讓醫院為各口腔就診類型制定有針對性的病歷書寫模板,讓醫生在進行病歷書寫時候通過載入相應模板創建書寫病歷文檔,此外還提供了可便捷、規范、智能的病歷書寫器,方便醫生錄入病歷。同時,通過專門的患者電子病歷文檔目錄管理功能,醫生可以按照文檔類型、文檔創建時間、文檔狀態對患者病歷文檔實現完全掌握。另外,系統能夠自動根據文檔審簽級別,進行病歷文檔審簽狀態管理。
其次是質控管理。系統提供靈活方便的質控規則定義工具,可以讓醫院質控人員為病歷書寫質控定制質控規則和評分標準。高效后臺的在線質控引擎,可以自動解析相應的規則,根據相應的病歷診療事件觸發,自動對患者病歷產生的全程監控。同時,系統提供自動缺陷檢查和評分工具對運行病歷進行系統自動評分功能,并將產生結果送給質控人員參考,發現的缺陷問題反饋給醫生進行整改。
最后是科研分析。系統需要提供完善的和醫院病歷質量管理相關的統計分析報表,還可以提供醫院和公共衛生管理需要的統計分析報表。最主要的是,系統可以提供方便的電子病歷科研分析工具,方便讓醫生定制科研檢索。通過檢索導出科研分析結果,導出工具可以將數據導出為Excel或Spss等需要格式的文件為科研分析進一步利用。最終,集成臨床路徑管理系統。
關鍵詞:口腔醫學;人文醫學;溝通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9-0173-02
當今世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突破性進展,醫療技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與之相適應,醫學教育不可避免地發生了變化,表現為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由單純傳授醫學知識和醫學技能轉變為以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為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其中,對醫學生進行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教育,提高其人文素質和執業修養是一個主要內容。人文醫學是以醫學價值、醫學規范、醫學淵源以及與醫學有關的其他社會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的交叉性學科,它強調賦權、尊重、有效溝通。
口腔醫學是一個注重臨床實踐操作的學科。經過四年的系統理論學習進入臨床實踐的口腔醫學實習生,首先應該學會如何與患者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和治療配合。本文結合口腔醫學生的特點,探討培養口腔醫學實習生人文醫學執業技能,為德才兼備口腔醫學生培養體系的建立提供全新思路和實施途徑。
一、口腔醫學實習生人文技能現狀
1.文化環境和人文氛圍欠缺。目前,我國很多高等醫學院校都是專一的醫學院校,主要從事單一的醫學教育,既對院校整體人文氛圍不夠重視,又對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重視不足,更加不像綜合性大學,有多學科交叉互補的優勢及其所特有的多樣化學術環境和文化氛圍。口腔醫學生在各大醫學院校人數更少,都是單獨行課,沒有太多的機會與其他醫學專業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習,更不用說其他的學科專業。從客觀上對提高口腔醫學生人文素質產生了抑制效果。文化環境和人文氛圍的欠缺直接影響了人文醫學教育的開展和教育的實際效果。而且,普通高等醫學院校的醫學教育受傳統的生物醫學觀念束縛過重,偏重生物醫學教育而忽視人文醫學教育。
2.與患者溝通能力不足。不少實習生社會生活能力較差,醫患溝通時不能應用適當的語言、圖像和實物等進行有效的講解;溝通只是主觀片面地進行,不能就患者目前最想解決和了解的問題進行溝通。還有的實習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較差。日常的病歷書主次不分、內容混亂,常有患者反映病歷看不懂。
3.對患者缺乏人文關懷。很多口腔實習生,甚至執業醫生只注重解決患者的疾病以達到治療的目的,而忽視患者的心理訴求。不注重保護患者的隱私,有的甚至以患者的疾病作為笑柄和談資。
二、加強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教育的必要性
如何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是擺在我們廣大醫學教育工作者和醫務工作者面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醫生所給予患者的治療無疑是雙方面的――身體疾病的治療和心靈創傷的撫慰。因此,伴隨醫學始終的是對人類生命的終極關懷。如何使醫療工作者的醫學科學精神和醫學人文精神更好地協調發展,成為當下醫學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從學校就開始加強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教育,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和特色,在醫學院校建立培養具有較高人文醫學素養醫學生的人才體系,適應醫學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我國高等醫學教育欲待探索的重要任務。
另一方面,雖然我國醫療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在某些方面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人民群眾受益很大。但目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人民群眾的需求尚存在很大差距,“看病貴、看病難”成為一個社會焦點問題。同時,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或多或少帶來了醫學終極目標的模糊,醫學離人文越來越遠,“技術至上”現象日趨嚴重,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矛盾尖銳。社會的發展,醫學的進步,對醫學人才有了更高要求。醫院急需有良好醫患溝通能力,較高人文醫學素養的醫生。因此,許多醫院已經意識到人文醫學技能培養的重要性,開始對醫師進行人文醫學技能培訓。相比,我國的大多數醫學院校人文課時僅占總課時的8.85%,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歐美國家人文醫學執業技能課程占總課程的20%左右,并已經將通過人文醫學執業技能考試作為醫師臨床執業的前提。我國目前已存在臨床需要同學校教育不足之間的矛盾,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可行的途徑就是加強醫學生臨床實習階段人文醫學教育。
三、加強口腔醫學實習生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教育的建議
1.構建多模塊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理論結合實際,在臨床實踐中將人文精神滲透其中,綜合運用人文執業技能。
(1)改革原有依附于理論教學的單一教學模式。口腔臨床實習階段的課程學習,是綜合過去四年所學理論知識的應用。對于臨床實習階段的學生,課程是補充,應合理設置課程,講求實用。構建以“平臺課程”為依托的“課程群”式教學模塊,體現彈性學習要求。如以“醫患溝通技巧”為依托,將心理學、醫德醫風教育、醫學統計學、醫學倫理學、醫事法律、侵權責任法等,與醫學專業教學融為一體,構成學科教育體系。以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教育為核心,將其他醫學專業課程和人文社科課程圍繞其周圍,形成新的課程體系。
(2)醫患溝通技巧教育為重點,內容可涵蓋醫患溝通的概要,醫患溝通的模式,與患者建立適當關系的技能,對病人病情解釋的技能,與病人共同制定治療計劃的技能,向病人通告壞消息的藝術以及應對醫患糾紛、沖突和難纏病人的技能等模塊。
(3)采用多樣化的授課形式,提高學習效果。除了課堂教學外,以開放式、互動式教學為補充,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相互討論、互動啟發。定期組織案例分析、讀書報告、小組討論、觀摩錄像、義診活動、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分享經驗、總結教訓,在實踐中逐漸掌握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深刻理解“以人為本”的內涵。
引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新模式。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合作來解決真正的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運用PBL教學法在口腔臨床實習中,由教師就臨床病例提出開放性問題,并有意識地加入對患者性別、年齡、職業、經濟情況、疾病情況、心理需求的綜合討論,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同時建立其“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文關懷理念,從而培養口腔醫學生在將來的從業中形成良好的人文醫生執業能力。
2.提高教師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水平。作為教育活動實施和指導者,教師的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水平直接影響學生對人文醫學的理解和學習,只有高素質的具有良好人文醫學執業技能的教師隊伍才能將人文關懷的理念成功地傳授給學生。因此,應該對口腔臨床教師進行定期的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訓,不斷增強其對人文關懷的理解,要求他們通過國家組織的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水平測試。
帶教教師以身示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榜樣。在口腔臨床實習中,臨床帶教教師融入人文醫學內容,有目的地讓學生參與診療過程,可以結合具體的病例讓學生理解如何與患者溝通和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并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實踐機會。
3.創新的評價體系,能力優先。遠離單一理論的考試方法,采用筆試、臨床接診、診療計劃的制定、場景分析、撰寫心得體會等方法進行全方位綜合評價。此外,平時帶教教師所觀察到的學生醫德醫風、理解與關心患者的能力、醫患溝通能力、與其他醫務人員和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等情況也應作相應的量化評分,并納入考核。最終組織學生參加國家舉辦的人文醫學執業技能考試,獲得社會認可。
4.完善教學管理制度,為具有較高人文醫學素養人才培養創造更好的條件。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不斷加強人才培養的管理。要真正實現德才兼備醫學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在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導下,突出“以院系為重心”的管理重心、“以教師為主體”的辦學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中心。為具有較高人文醫學素養人才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管理氛圍。
總之,在口腔醫學臨床實習階段加強實習生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培養其同情、關懷、誠實、正直、積極的人文素養,有利于培養出更符合當今時代要求的口腔醫生。
參考文獻:
[1]陳鈾,曾小云,楊毅寧,等.人文醫學精神培養方法初探[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3,36(10):1546-1549.
[2]Fabrizio B.Placebo and the new physiology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J].Physiological Reviews,2013,93(3):1207-1246.
[3]楊永華,譚璐,李暉.兒科學臨床實踐中融入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3,33(6):287-290.
[4]Loh K,Sivalingam N.Enhancing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The Humanistic Approach[J].Med J Malaysia,2008,63(1):85-88.
【關鍵詞】 口腔醫學;牙體牙髓病;臨床教學
【中圖分類號】 R7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8231(2011) 08-0804-01
牙體牙髓病科是口腔醫學的基礎學科,臨床實習是口腔專業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應予以高度重視,而牙體牙髓病科教學有其獨特之處,在新時期的教學過程中,要重點突出,著重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因材施教,培養合格人才。根據多年的帶教體會,針對牙體牙髓病科的教學特點進行簡要分析。
1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水準,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帶教老師必須熱愛本職工作,有高度的責任心,要有一定的臨床經驗,經過正規的培訓,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并具備一定的教育技巧理論,聯系實際,把一種牙體牙髓病的癥狀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綜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臨床實習興趣[1]。教師要德才兼備,做好指導學生學習的榜樣。帶教老師應不斷學習更新知識開闊視野,不斷開拓,吸取新知識新理論,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牙體牙髓病科人才。
2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教育
科學與人文的融合,已經成為當代世界性的潮流。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必須把握和體現這一時代脈搏。為適應社會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要,在臨床實習過程中,要對實習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可以通過開設人文課程、人文講座,開展社會活動,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等途徑,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教育[2]。首先使學生學會做人,培養做事思維創新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做事、做人,學會與人共處,把知識傳授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融為一體,這樣才能有利于醫學發展和進步[3]。
3加強對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
對于實習醫生來講,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把實習醫生進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作為構建醫生職業特性的一部分,是培養高素質臨床醫生的手段。醫患溝通是診斷的需要、是治療的需要、是有利于建立和諧醫患關系的需要。在實習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醫患溝通的方式方法,有效的溝通是建立良好醫患關系的基礎。牙體牙髓病科的臨床治療一般需要患者復診,操作過程復雜,許多患者對治牙有恐懼感,不配合治療的患者大有人在,只有通過良好的溝通,讓患者了解治療的過程,治療費用,預后情況,患者才能配合治療。在牙體牙髓病實習階段,注重學生這方面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要讓學生明白,只有具備良好的服務措施,深化的服務內涵,才能讓患者滿意。
4臨床實踐方法的培養
4.1注重理論基礎知識
臨床實踐是靠理論來指導的,只有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牢固,才能指導實踐。當學生進行牙體牙髓病臨床實習時,首先要把理論基礎知識系統地進行總結,重點突出,把知識融會貫通,運用于臨床。例如,齲病的治療,先讓學生把齲病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原則的知識掌握好,然后再進行治療,這樣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生較好地掌握和理解齲病的診斷及治療要點,做好從學生向醫生的轉換。
4.2實踐技能的訓練
牙體牙髓病科是以臨床實際操作為主的臨床科室,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對于生產實習的學生,在為患者治療前,應在離體牙上進行基礎訓練,一是訓練操作技能,二是基本方法的正確培養。要在離體牙上進行操作,包括X線片的投照、各類洞形的制備、揭髓頂、根管預備、根管充填、充填術等,培養學生治療操作的準確性、規范性,只有達到一定的規范要求,才能確保醫療安全,才能為患者服務好。同時培養和訓練學生對牙體牙髓病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鑒別診斷的思路、治療方案的設計等。提高他們獨立分析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使他們能夠圓滿地完成臨床實習任務。
4.3遵守規章制度,認真書寫醫療文書
牙體牙髓病科的規章制度在學生的實習過程重要貫穿始終,嚴格要求學生按上班的規章制度去做,培養他們嚴格自律的能力,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做一名合格的醫生。注意書寫各項醫療文書,特別是病歷的書寫尤為重要,病歷書寫的訓練,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和臨床實際相結合的檢驗,也是基本素質的體現。作為臨床教師,應吧正確書寫病歷的格式教予學生,為他們走向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4.4定期進行病歷討論及專題講座
在臨床實習階段,要進行一些典型病例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通過討論總結經驗,是臨床實習的重要環節,只有不斷總結才能不斷提高。通過專題講座,把牙體牙髓病的最新動態及新技術新療法展示給同學們,使他們開拓視野不斷進步。豐富他們的專業知識,增強臨床工作應變能力。
4.5建立定期成績考核制度
考核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每實習一段時間,帶教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通過理論考評與實際技能的考察,找出差距及不足,教師及時進行指導,做好傳幫帶,才能有助于學生的進步提高。另外,考核與考察不能一概而論,要排除一些客觀條件,要真實準確地反映他們的學習情況。有些同學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實際操作能力不強,而另一些同學則相反,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因材施教,查缺補漏,使同學們的實習效果整體提高。
總之,牙體牙髓病的臨床實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才能圓滿地完成實習任務,為社會輸送合格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運田,王德茹.淺談提高口腔內科實驗課的教學質量.河北醫科大學學報,1996,17(3):185-186.
【關鍵詞】 PBL教學模式;口腔醫學;教學探索
隨著醫學教學改革的步伐穩步地推進,越來越多的醫學教學工作者不斷地努力創新和嘗試著各種新式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最為理想的教學目的。而作為醫學學科的教學,歷來是以基礎醫學的學習相伴臨床實踐而進行的,長期以來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學科體系和教學形式。伴隨著不斷完善的教學體系和學科內容,醫學專業的學生在所能學到的知識內容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科學技術的大力發展,信息時代的全面爆發,許多新型的教學模式得到了醫學教育者們的青睞和推崇,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則是其中推廣最為廣泛,應用最為成功,接受最為普遍的一種新式教學模式。
1PBL教學模式的理念
PBL教學模式,全稱為“Problem-Based Learning”, 中文譯為“以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為基礎的學習方式”,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末,最初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提出的[1]。由于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提高自我學習能力,而倍受推崇,并迅速得到了廣大醫學教學工作者的歡迎,被廣泛的應用于醫學教學的各個領域,成績斐然,效果顯著,甚至在其它諸多非醫學科學領域的教學實踐中也得到了認可,是現在新型教學模式體系的典范。
PBL教學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法,它打破了沿襲數千年的“填鴨式”教育,廢除了老師主動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學生主動探索、求實創新為核心,老師啟發引導、循循善誘的新格局。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正是以一種更有活力更有主動性的學習形式出現,使學生成為了教學和學習的主體,教師則主要是積極啟發,答疑解惑,在學生對所提問題的探索過程中,不斷地加以正確引導,并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全面的徹底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使學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角,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現今信息時代高度發達的信息獲取平臺譬如網絡,影像文本等資料,充分的獲取相關信息,以尋求對問題的了解和解決,并最終形成自身對問題的看法。之后,教師就學生對所給問題的分析結果和解決方案,以及其自身所發現的各類問題,在其認識的深度和認識的正確性等方面予以點評,逐步啟發,并做出正確的引導,最終使學生對針對教學目標所指定的問題有一個正確的,全面的,徹底的領悟,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2PBL在口腔醫學教學中應用的新探索
近年來,隨著口腔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口腔醫學的教學越發受到重視,許多國家設有獨立的牙科大學,或者在綜合性大學中,口腔專業與醫療專業并列設立學院。這從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口腔醫學已不再是傳統醫學體系下的一個分支,而是在秉承了傳統醫學體系精髓的同時,根據自身所擁有的獨特性質和鮮明特色以一個全新的完備的醫學學科形象出現在新的教學體系中。在我國,由于口腔醫學起步較晚,所以無論是在醫學院校還是綜合性大學中,口腔醫學還都是附屬于醫學院或醫學部之下。這使得口腔醫學的教學模式無論從基礎醫學還是臨床實踐上都受到醫學大學科教學經驗推廣的影響,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在教學模式上依舊是傳統的LBL教學,而內容則沿襲了以往的醫學大學科所設置的分門類學科教學。這種分門類學科體系的科學性和完備性不容置疑,然而完備的科學知識體系如何推廣,是不是按照體系自身的結構而照搬式的介紹給學習者則是值得商榷的。口腔醫學生按照學校的規劃,進行臨床各學科課程(如解剖、生理、藥理、生物化學、病理等)的學習,其結果是不僅開設課程時間長,而且許多課程內容相互重復,學生所學內容相互分離缺乏整體性,面對病人時腦中思維模式簡單固化,缺乏橫向聯系,很難從癥狀體征中聯想到生理、生化、病理等多方面的變化[3]。為此,無論口腔醫學教學工作者還是傳統醫學大學科的教學工作者都在不斷探索,以尋求一條適合于自身學科開展教學的正確道路,結合醫學教學的特點,PBL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在PBL教學模式中,學生面對的是極具真實性的具體病例,其內容不僅包括病人的癥狀,甚至包括其姓名、就診時間、地點、就診科室等詳細信息。使學生以一種真實的姿態去面對所要處理的問題,從病例的分析診斷擴展開來,將解剖、生理、病理、藥理、臨床學科等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其融會貫通達到讓學生以點擊面,全面學習的效果。
每一次教學開展之前,先由負責該課程教學的主管輔導教師確定此次教學的主要內容和目標,即通過對病例的研習討論,學生最終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內容,這些內容可以是學生在查詢資料自學的過程中獲得,也可以是在交流解疑的過程中獲得。在此之前,主管教師還要匯同各相關學科教師一同討論,對既定病例確定出其所涵蓋的知識范圍和涉及到的具體癥狀,由此制定出PBL教學模式的核心即問題,制定出這一病例所反映的幾個關鍵問題,而正是圍繞著病例的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導向。學生在首次研討會上,接觸病例,由輔導老師來做簡要介紹,并將病例信息發放給學生,待學生對病例有所了解之后,由學生隨機自由組成幾個小組進行初步交流,發表自身對病例的認識以及個人的疑問,之后帶著疑問去調研。間隔一段時間,在下一次討論會上,根據上次會后的調研,學生按小組討論,以調研結果為依據發表自己對此病例的看法,以及對病癥的分析,與此同時輔導老師要對學生的討論不斷的予以啟發和引導,并積極鼓勵學生對病例的探索,之后做簡要點評,主要目的在于對學生所調研的情況給予補充和修正,使學生的研習方向正確。之后由學生再次去調研,并可以去醫院或者醫學院請教相關臨床經驗較豐富的老師予以指導,再結合自己的理解給出完備的有效的科學的診斷方式和治療方案。最后一次討論會上,每小組再次討論,最終確定有效合理的診治方案。最后,由輔導老師點評,徹底的介紹病例所涉及的各學科內容,讓學生在通過自身學習之后對病例有一個全面的到位的認識,以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對于PBL這個教學方式,我們認為可以結合自身教學現狀,靈活應用。例如,一個病例中提出幾個問題,其問題所含內容過于廣泛,那么可以在第一次研習會上,學生們了解過病例之后,可對病例中提出的問題分為幾組,各自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問題去細致調研,然后給出調研結果。在第二次研討會上,學生們分組對各自組的調查結果相互交流,形成“大會診”的形式,讓學生在積極的討論和不斷地交流中尋找合理有效的診治方案,然后再根據此次討論結果,再形成組別進行調研,那么每個組別中都有針對某個問題認識較為深刻的學生,這樣在調研中,各學科的知識在相互交流過程中,自然的溶為一體,形成融會貫通的效果。
另外教師在學生對病歷的認識方面可以采取引導的方式進行。即不必將病例所包含的患者癥狀,醫生診斷,診斷手段,診斷結果,病情演化,治療方案,治療效果以及康復治療,診后隨訪等全部信息一次性告知學生,而是分次說明,使學生在不斷地探索中去學習,發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去尋找答案,在下次的研討會上當部分信息被出來后,學生可以針對性的比對自己的診治方式,是否存在不足,或者哪些地方更加優化,從而是自身對病例逐級的客觀的去了解,最終達到以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學習的目的。
3PBL教學模式的前景
然而,PBL教學模式如同之前所說的各種教學模式一樣,都是處在教育者們的不斷探索和嘗試中,其表露出巨大潛能和明顯優勢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需要人們在實踐教學應用中不斷地革新和總結。其一個比較顯著的問題所在便是,在此模式下,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主體具有較高的自主性、靈活性,這不僅體現在學習方式上,也體現在對所學內容的認識上,不免有學生對所學課題內容和主旨的理解上存在偏差,由于是主動型的學習,所以這種偏差有的僅僅是對課題所蘊含的內在核心的偏離,而有的則甚至會偏出所學課題游走到另外的領域。雖然學習是沒有界限的,但是學習內容是有重點的,在這一方面,則就需要教師靈活應用PBL教學方法,既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性,也要讓學生認識到其所考慮問題相對于課程核心的重要性和客觀性,由此學生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個更為正確的方向,學生也能夠通過這種靈活,自主,積極的方式得到有效的學習。PBL 教學需要廣大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需要轉變廣大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4],教師在正確引導同時要注意到,對學生的探索精神的肯定,因為PBL教學模式的精髓就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知識更好的更多的為學生所接受。其實究其本身,這一起源自西方社會的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就是體現了其教學思維模式的多元性和自主性,放棄教學權威,提倡機動自主,讓學生在引導中前進,鍛煉創新型思維。近百年來,諾貝爾醫學獎更多的為西方醫學界所獲得,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與其教學模式的新穎。
4結論
面對口腔醫學的發展方向和學科特點,口腔醫學工作者一直以來頗具針對性的思考著如何將PBL教學法在口腔醫學教學中有效的科學的推廣開,這就需要教學者對其他學科開展PBL所獲得的寶貴經驗不斷地汲取,同時大膽的嘗試不斷地革新,以最終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Huang MJ,Liaw YF.Clinic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yroid and liverdiseases[J].J Gastroenterol Hepatol,1995,10(3):344-350.
[2]吳升華.論PBL醫學教育模式[J].醫學與哲學,2000,21:(12) 48-49.
[3]沈建新,王海莫,王海江.PBL: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J].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冊,2001,22(2):36.
述職報告是群眾評議組織、人事部門考核述職干部的重要文字依據,不僅有利于述職者進一步明確職責,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高素質、改進工作,還有利于增強民主監督的良好風氣。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口腔個人工作述職報告范文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口腔個人述職報告1我20____年畢業于____醫學院后分配到我們醫院,九年來一直在從事口腔醫療工作,在20____年11月被任命為口腔醫師。現在我的工作總結如下:在政治意識形態,始終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馬列主義,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堅持改革,領導思想的發展和進步,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維護政治領導下,團結同志,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精神。
在工作中,本人一貫能夠認真并負責地做好醫療工作,深切的認識到一個合格的醫生應具備的素質和條件。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通過閱讀大量業務雜志及書刊,學習有關醫療衛生知識,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經常參加衛生局舉辦的學術會議,并經常閱讀雜志、報刊和網絡信息,學習了大量新的醫療知識和醫療技術,從而極大地開闊了視野,很好地擴大了知識面。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技術指導業務工作,能熟練掌握口腔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技術,能熟練診斷處理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工作中嚴格執行各種工作制度、診療常規和操作規程,一絲不茍接待并認真負責地處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誤診誤治。
九年來,本人認認真真工作,踏踏實實做事,從未發生一起差錯事故,盡我之最大能力完成作為一個醫生的各項工作和任務。熱情接待每一位前來就診的患者,堅持把工作獻給社會,把愛心捧給患者,受到了師生員工的一致好評。同時,嚴格要求自己,不驕傲自滿,對比自己年長的前輩充分尊重,對年輕同道真誠地對待,堅持以工作為重,遵守各項紀律,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樹立了自身良好形象。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原則,堅持業務學習不放松。認真參加衛生局的各期學習,認真參加市內的每次學習。20____年積極主動去參加并通過了全國職業醫師考試,20____年參加并通過了口腔中級職稱考試,今年完成了5年住院醫師階段考試,今年8月份醫院外派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進修口腔頜面外科。
我要正確面對現實,繼續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并堅持學習各種醫學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汲取新的營養,促進自己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技術指導業務工作,從而使自己能夠熟練掌握多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處理技術和方法。
九年來,在各級的幫助和同道們的支持下,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其它同道相比還有差距,自己尚須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并為實際服務的原則。我決定,在今后工作中,要繼續努力學習,繼續努力工作,努力克服理論上的不足和實際能力的不足,以期能夠創造更加優異的工作成績。
口腔個人述職報告2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大家都知道,口腔科醫務人員是醫院工作者很重要的的一員,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醫療工作者的職責所在,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多年在一線臨床工作的醫務人員,我本著對歷史負責、對醫院負責、對患者負責的精神,積極做好各項工作。一是堅持業務學習不放松。堅持學習口腔科理論研究的新成果,不斷汲取新的營養,促進自己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二是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原則,熱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認真對待每一例病例,堅持認真負責地做好醫療工作。從而保證了各項工作的質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作為醫院的一員,院興我榮,院衰我恥,知情出力、建言獻策是義不榮辭的責任。緊緊圍繞醫院建設、醫療水平的提高、業務骨干的培養等方面開動腦筋提出合理化建議,充分發揮一名老同志的作用。同時,嚴格要求自己,不擺老資格,不驕傲自滿,對年輕同志真誠地關心,堅持以工作為重,遵守各項紀律,嚴格要求自己,積極為醫院的發展建言出力。
總之,口腔科述職報告也讓我認識到自己很多地方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努力,克服不足,為社會多做貢獻。
口腔個人述職報告3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
將近一個月的口腔內科實習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在服務中學習,在學習中服務”的理念,樹立愛傷觀念,學習處理好醫患關系,培養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職業道德,對醫療工作的高度負責的精神和認真仔細的工作作風。實習期間在帶教老師的細心指導下,能基本完成口腔內科實習中的日常門診診治以及每周一到兩天的急診,病房會診工作,并且基本掌握口腔科常見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原則和方法,能較為準確的采集病史,規范的進行口腔的常規檢查和必要的特殊輔助檢查,病歷書寫字跡工整,清晰,有條理,邏輯性強,能積極配合和協助帶教老師日常診療工作,但在一些細節問題上,還不純熟,尚待完善。
在口腔修復科的實習期間始終保持謙遜與不恥下問的態度,在習慣了醫院的繁忙,緊湊的工作氛圍的同時,更多的是口腔臨床工作給予我的滿足感和興趣感,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領悟和學習著。實習期間,在帶教老師的耐心指導和鼓勵下,經過自己一段時間的觀摩和摸索,能較為熟練的運用所學完成口腔修復體的設計和修復后出現問題的處理,能較為準確的對常見的牙頜畸形作出診斷和正畸復診的熟練操作,工作日漸理清頭緒,逐日步入了正軌。更懂得了“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的道理,不斷成長,不斷進步,理論和技術更為完善。
口腔外科實習小結:在口腔外科一個月的實習中,增強了我作為一名醫學生的職業道德責任感,促進了從醫學生到醫生角色上午轉變,培養了學和靛崗的敬業精神和臨床思維能力,學習到了服務藝術,理論聯系實際,掌握扎實的基本理論知識,苦練基本技能是口腔外科實習中的體會。
實習期間認真學習書寫入院記錄,查房,換藥,寫病程錄,跟手術,寫出院小結,并基本掌握口腔頜面外科門診病人的檢查,診斷,診療和防治原則,在帶教老師指導下能處理一些小型的門診手術和病人急救的處理,另外對手術室無菌操作,無菌技術和手術基本操作(切開,結扎,縫合)以及各種傷口的處理方法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從而讓忙碌的工作變得充實而快樂,但由于臨床知識和經驗的缺乏,在診療過程中仍存在很大不足,有待探索和學習。
口腔個人述職報告42017年對于我來說,是成長的一年,也是收獲的一年。今年四月,院領導很信任的人任命我為輸液中心護士長,我深深地意識到,肩上多的是一份責任,腳下多的是一份動力。怎樣才能更好的擔負起這份重任?怎樣才能更好的完成門診患者的輸液工作呢?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本著關心,愛護,尊重,理解科室幾位護士姐妹的態度,我仔細觀察科室的每一個成員,摸索她們的脾氣性格,掌握她們工作中的優缺點,并根據門診輸液患者在中午十一點左右比較集中的特點,制定了互補性的排班,有條不紊地展開了門診輸液中心的工作。
輸液中心是我們醫院的一個窗口,在這里門診病人與我們接觸的,更密切。一句話,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一個動作,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品質;一件小事,會把我們醫院的形象印在病人的心中。作為一名科室的帶頭人,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凡事從我做起,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從而帶動全科室人員,在思想上提高自己,在業務上鍛造自己,在制度上約束自己。
要加強管理,首先是在思想上提高自己,端正工作態度,愛崗敬業,勤奮工作,積極進取,真正以病人為中心,服務周到,態度和藹,語言文明,努力把工作做細,做實,做扎實,力求在治療上精心,護理上細心,真正讓家屬放心,病人安心。工作中,這種人性化服務不單是體現在科室內部,它可以擴展到方方面面,大到積極參加各種突發事件的搶救,小到在門診經常會遇到一些急診病人或者不知道該找那個科看的病人,我總是不等他們詢問,就主動問他們有什么需求,是否需要幫助,把他們領到要找的科室,或是耐心的解答他們的問題。每個患者都是弱勢群體,在他痛苦需要時,我們哪怕是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淡淡的微笑,對他們也許就是整個春天。在我的帶動下,我們科室的幾位護士也是如此。不管任何情況下,都會微笑著面對患者,百問不煩地耐心解釋,只要患者需要,病情需要,工作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們付出的只是自己的一份熱情,而收獲的卻是患者對我們輸液中心的信任和好評。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就會對你笑,我們的患者也是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也會微笑地回報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良好的醫德,我們還需要嚴格的制度。在不折不扣地遵守醫院各種規章制度的前提下,我和大家一起制定了科室的各種工作細則,明確各班職責,從我做起,帶領大家早上班晚下班,只要病人需要,不計較個人得失,沒有時間和節假日的概念。這樣我們相互之間常督促,勤落實,保障了最高效,最積極的工作熱情。
精湛的技術是我們工作的核心。在門診,有很多患兒家長就是沖著我們醫院良好的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技術來得。這就促使我們在熱情服務的同時更加注意加強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自己的各項護理技能,特別是小兒頭皮靜脈的穿刺,力求做到一針見血,把治療帶給孩子的痛苦減到最小。工作閑暇時我帶領大家一起討論小兒頭皮針的進針角度,方位,固定方法,小兒發熱的護理,老年患者門診輸液的臨床觀察等等。在輸液過程中,我要求大家認真執行三查七對制度,根據藥物性質及病人個體差異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隨時了解患者情況,確保患者安全有效的做好治療。值得高興的是我們良好的醫德,熱情的服務,精湛的技術保障了門診工作的順利進行,換來了無數門診患者的健康和笑容。
當然,工作中總會有許多不如意,也會有個別病人對我們繁忙的工作不理解,擺正心態是最重要的。珍惜自己的工作,尊重所有病痛的人,沒有什么比擁有健康的身體更重要的,面對一個失去將康的病人,我就會想,我比那些病痛的人幸福多了,沒有人應該吝嗇自己快樂,我要把我的快樂傳遞給每一個經受病痛的患者。通過近一年時間的工作實踐,使我更深層次的認識到一個護士長應有的職責,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地把這支護理隊伍帶好,協助各科室的工作,的與各科室的醫生們進行溝通,更詳盡的掌握每一個病人的情況,以便更出色的完成門診護理任務。
心中有夢想,行動才會有方向,在新年度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扎扎實實學習,實實在在工作,認認真真為患者服務,為醫院樹品牌。
口腔個人述職報告5尊敬的醫院領導:
從20____年____月____日開始,本人繼續擔任口腔科總住院醫師工作。2018年來,在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科及口腔科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忠實履行住院總工作職責,在努力提高自身業務及綜合素質的同時,踏踏實實工作,在臨床、教學及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繼續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有效保障醫療及病人安全
病人安全及醫療安全是醫院生存的生命線,也是患者和醫生所追求的最終目標。如何保證病人安全是每個醫務工作者也是每一個醫院管理者共同關心的話題。對患者安全管理,最大程度的保證患者安全也是實行住院總制度的預期目標。保障病人安全歸根結底要靠制度建設。我院口腔醫學院剛剛成立,許多制度需要完善。在本人擔任總住院醫師期間,協助科室領導先后制定了各種制度。
二、積極參與口腔醫學院(系)的各項建設及宣傳工作
情系口腔,積極參與我院口腔醫療事業的各個里程碑式的事件諸如:建立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碩士點評比、博士點申請、承擔廣州市口腔執業醫師技能考試等。在碩士點評比中,連夜加班加點撰寫文章、協助整理資料、聯系評委等具體瑣碎工作;在口腔執業醫師技能考試工作中,擔任考官,嚴格執行考試標準,圓滿地完成了考試任務。我院口腔醫學系成立剛剛一年,許多同仁還不了解。口腔醫學的分支日漸精細,口腔臨床科室分工也日漸專科化,口腔各分支學科的知識需要普及,住院總是聯系各科室的橋梁也是科室的宣傳員。我會從術前術后的資料對比,典型病例的影像、病理及手術照片都要收集。凡是我獨立管床的病人都保留各項資料。按疾病的不同分類、姓名及住院日期建立不同索引,有利于查找。典型病例制作光盤,單獨保留。臨床資料的收集整理及分類工作是一項系統的繁雜的工程,我經常犧牲周末節假日整理資料,希望為我院口腔醫學系的建設和積淀做自己的一點貢獻。
三、參與口腔科病房各種手術及口腔科的急診及會診工作
口腔科病房目前開房床位____張。我科病房分三組,分別為腫瘤組,創傷組及唾液腺組,我參與了三個小組幾乎所有手術。在腫瘤組中擔任一助,在另兩組中任二助。不同主刀醫生的不同風格,高強度及大量的手術機會使我的業務能力、手術技巧大大提高。在病房三位教授的培養及關心下,目前已經能獨立完成各項常規中小手術,手術操作日漸規范和熟練。急診及會診工作是每個住院總的主要工作,和兄弟科室的住院總一樣,遇到急會診,我總是及時到達,與相關科室醫師一道積極處理病人,參與危重病人的急救。有許多許多忙碌的夜晚,有許多病人轉危為安的時刻,有許多許多可以回憶的驚心動魄,許多許多的歷歷在目,正是這種辛勤勞動為住院總贏得了榮譽,為病人挽回了生命。同時,去相關科室會診及和各位住院總的合作使我拓展了知識,開闊了視野。
四、口腔頜面外科學的帶教及教學工作
我科承擔有全校口腔科學及口腔系的各項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我科有許多實習醫生、輪訓制醫生及新參加工作的醫生需要培訓。我參與了口腔頜面外科的臨床帶教及教學工作,如為級預防醫學系講授口腔頜面部感染;為暨南大學的口腔本科實習醫師講解病歷書寫規范及醫療核心制度;多次為住院醫師及護士講解口腔頜面外科診療常規及基礎理論知識;參與制定口腔醫學系口腔頜面外科的臨床課程計劃制定工作。在度的口腔醫學系的本科教學中擔任口腔頜面外科的教學秘書工作,承擔了大量的理論課及實踐課的教學工作,協調來自南方醫科大學各附屬醫院的口腔外科教員,共同高質量地完成了口外的教學工作。在本年度末口腔醫學院的教學總結評比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五、質控員工作
從____月份起,我開始擔任口腔科第三屆質控員,參加質控員崗前培訓,參與質量管理科各種有關質控員會議,承擔起口腔頜面外科病房環節病例及出院病例的檢查審理工作;協助主管科主任每月檢查病例;通報病例質量及協助病房教授檢查病歷書寫;每月檢審他科環節病歷20份。在度的質控員評比中,經過對環節病案檢審、終末病案質量、各種質量檢查的參與、例會參與以及科室測評等情況的綜合考核,本人被評為度南方醫院“優秀質控員”。
六、科研工作
在本年度中注意臨床科研能力及實驗技能培養,繼續從事博士期間成釉細胞瘤瘤的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工作。對成釉細胞瘤瘤細胞進行原代培養觀察各種因素對其侵襲性的影響;將實驗研究與單囊性成釉細胞瘤瘤的開窗減壓術治療相結合,探討治療前后腫瘤的生長特點尤其是侵襲性的改變。
一年的住院總工作結束了,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總住院醫師不僅是科室的一個重要職位,是聯系本科室和其他科室的一個有用的橋梁,同時更是一種榮譽,各科室住院總的辛勤勞動贏得了他人的尊重更贏得了病人的信任,這是一個醫生最大的榮譽。另外,住院總工作可以提高自身素質。例如協調處理各方面關系的能力:科室及機關的關系;相關科室關系;科室領導與普通醫師關系;床位醫生與教授的關系;醫生與病人的關系。住院總工作還教會我去尊重別人,注意聆聽,有效溝通。在處理急診病人及突發事件中的沉著冷靜,敢于承擔,綜合分析,及時匯報。
能力這些都是在書本中學不到的,在讀書中難以得到的,感謝這個職位。一年來,本人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沒有因私請過一天假,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口腔科的各項工作中去。協助科主任完成病房的業務管理及日常規章制度的監督實施;協助病房三位教授完成各項手術;及時處理院內會診,每有急會診或值班醫生報告病房急癥,我總是沖在臨床第一線,辛勤的勞動得到了領導的肯定。成績的取得是醫療質量管理科和口腔科領導關心支持的結果,沒有領導的信任不可能很好的開展工作,沒有領導的信任也不會有鍛煉的機會。本屆總住院醫師工作結束后,我將到口腔頜面頭頸外科門診工作,主要職責是口腔外科門診的日常工作,包括拔牙及牙槽外科中小手術等。我一定不辜負領導希望,把從事住院總工作中所取得的本領應用于新的工作崗位中去,把臨床工作做得更細、更具體,更好地為科室服務,為病人服務。
以上就是本人2018年的述職報告,謝謝!
摘要 口腔正畸學在口腔醫學的各個學科當中,具有相對獨立性和特殊性。培養新型具有醫療、教學、科研等多方面能力的口腔正畸研究生是當今口腔正畸研究生教學所面臨的重要使命。
關鍵詞 口腔正畸學 研究生培養 PBL教學方法
口腔正畸學在口腔醫學的各個學科當中,具有相對獨立性和特殊性。從口腔正畸學的發展歷史來看,從1901年Angle醫師創建世界第一所正畸專科學校起,已經歷了一個世紀的發展。而我國口腔正畸專業比發達國家晚半個多世紀,存在的差距之大也是其他學科少見的。70年代末,全國僅有4所口腔醫學院(系)設有口腔正畸科,正畸專科醫師不足30人;90年代末,37所口腔醫學院(系)以及大中城市的口腔專科醫院均設有正畸科或診室,正畸從業人員已超過2000人,其中正畸專科醫師約占1/3[1] ;而近十年的發展,專業隊伍更是日益壯大,培養新型具有醫療、教學、科研等多方面的能力的口腔正畸專業醫師是當今口腔正畸研究生教學所面臨的重要使命,通過研究生教育進行正畸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能力的培養占有越來越重的比例。
一、素質教育貫穿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
醫德問題一直是醫患關系的焦點問題[2]。醫生和病人之間存在著各種聯系,尤其正畸治療病程較長,動輒幾年,有疾病的治療, 生活上的關照, 精神上的慰藉和社會上的各種影響等。良好的醫德能調整醫患關系,促進醫療質量的提高; 而不良的醫德常常是引起醫療糾紛、醫療差錯、醫療事故、和產生不安定因素的原因。醫者,仁者。導師身體力行,作為一名口腔正畸科醫生, 不但要知識扎實,技術熟練, 還要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對患者具有仁愛之心, 具有高尚的愛患觀念和敬業精神。初入臨床,研究生常常表現為對醫患關系認識不深, 法律意識不強, 在醫患溝通技巧上缺少訓練, 面對病人時不夠自信。為此,導師在教授臨床技術的同時,也教授一些醫患溝通的技巧:在醫患交流中, 醫生語速要適度, 語氣要謙和, 術語要少用, 外語要慎用;坐有坐相, 站有站姿。提倡使用禮貌的語言、安慰性語言和鼓勵性語言。
二、培養研究生的專業技術水平
正畸研究生,畢業后要能承擔常規的臨床診療工作,能對各種類型的錯牙合畸形進行正確的診斷和設計,同時,還能應用自己嫻熟的臨床操作能力和技術達到每一步預期的治療目的。因此,我們在帶研究生的過程中注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培養:
(一)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研究生入科之初,導師引導性的列出相關專業書籍的目錄,學生根據目錄,通過圖書館、網絡等多種途徑自行借閱或購買,定期提交讀書報告或心得體會,導師進行問題的歸納總結,之后定期答疑。此過程的訓練可使研究生接觸正畸的理論及科研,對學科從理論方面充分了解,并為選擇科研課題奠定基礎。
(二)規范的臨床技能。整個臨床技能的培養,其教學方式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方法為主,它是以實踐為基礎, 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主動獲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著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研究生在實驗室和模型反復訓練的基礎上,安排他們跟隨導師接待初診病人,熟悉問診技巧,嚴格掌握制取模型及頜位記錄、門診檢查、初診照相和病歷書寫等專業技能。之后進一步培養研究生對病例的診斷設計能力,包括頭影測量分析,模型測量,生長發育預測等學習。在以上工作準備充分的條件下,研究生開始在導師的指導下處理常規復診病人,包括固定矯治器的粘接、加力,弓絲的制備,常用正畸曲的彎制,活動矯治器的安裝及加力等,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使研究生扎實掌握標準方絲弓矯治技術的精髓,牢固掌握直絲弓及MBT矯治技術的臨床特點,熟練把握各類活動矯治器的適用范圍和應用要點。之后,研究生可以進入下一階段--處理復雜的復診病人,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可以進行一些復雜的復診處理,如聯合口腔頜面外科進行阻生齒的封閉牽引治療,種植支抗的正畸治療,以及嚴重紊亂的牙合關系調整等等。通過這一階段治療,要求研究生能夠應對臨床絕大部分錯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療。定期安排PBL的病例討論,PBL教學以分組討論形式進行,一般每個病例的討論, 首先研究生根據病例資料找出需要治療的問題,然后歸納總結這些問題形成一個系統全面的治療設計。每一學生對一個病例進行中心發言,其他學生有不同觀點隨時提出并討論。病例設計除了涵蓋專業的知識面,還應考慮社會、經濟和患者心理等相關問題。在此過程中導師始終只是一個引導者、促進者和幫助者, 為學生發揮想象力、創造力提供空間。最后,導師點評,將每個人的設計歸納總結形成一個合理的治療方案。此外,這種教學方法還培養了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意識以及團結協助的精神[3]。
(三)嫻熟的技工操作。正畸矯治要求個性化與人性化治療,因而許多矯治器的制作,要求手工制備,需要正畸醫師親自完成,因此,研究生還要掌握嫻熟的技工工藝。從簡單的分牙簧、鄰間鉤,到復雜的quad-helix、herbst、twin-block等一系列矯治器,無論是弓絲彎制、鋪托還是焊接要求研究生能夠熟練且獨立完成,臨床期間需完成大量的技工室工作。
(四)較高的專業外語水平。隨著中國經濟和正畸學科的發展,就診人群日益擴大,學術交流不斷增加,這就要求正畸醫師應該掌握一定水平的專業外語,這不僅是醫患溝通的需要,也是學術進步的需要。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研究生, 必須有較高的英語水平, 否則很難與世界接軌, 也很難做出高質量的研究課題。
三、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研究生處于精力旺盛、創新力強的時期,如何培養好他們科研創新的能力, 是研究生培養的焦點問題。
1、培養文獻檢索能力。研究生教育要求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能力。因此,在掌握臨床技能的同時, 還要求研究生閱讀大量的文獻雜志, 及時了解本專業的最新進展,熱點問題等, 并以此為依據結合臨床工作中所發現的問題來選擇可行性強,且具有一定臨床價值的課題。
2、培養科研設計能力。科研設計決定了科研的科學性、先進性與可靠性, 要求研究生在從事科研時必須遵守科研設計的基本原則, 如合理的對照、可重復性、隨機化原則。要考慮整個實驗的時間、空間占用率和可行性,實驗對象的依從性等不確定因素,結合具體科研條件、經費支配等實際情況進行科研設計。
3、培養統計分析能力。科研資料的統計分析是科研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環節, 它關系到數據是否充分運用和結論是否正確可靠。因此,要求研究生熟練掌握醫學統計知識以及計算機統計軟件的應用,并結合具體的科研課題, 正確運用。
4、培養論文寫作能力。一切科研工作最終要體現在科研論文中, 科研論文寫作,要求課題新穎,設計嚴謹,內容準確,結果可靠;討論符合邏輯, 簡明扼要, 重點突出, 條理清楚;論文格式正確,文法流暢。因此,導師在平時就加強研究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所交讀書報告依照論文摘要格式書寫,訓練研究生概括、總結的邏輯思維的同時,加強了他們的寫作的能力。此外,外文水平的高低也決定了論文的質量。在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中,經常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外文的應用,如選題、查新、論文撰寫等。因此,較高的的外語水平在研究生培養中起到重要作用。
四、培養研究生的教學能力
安排研究生跟隨導師講授理論課, 協助導師完成多媒體的制作, 并在某些章節獨立完成授課任務。我科的培養目標是研究生能起到助教作用。研究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承擔主要本科生實驗室實習帶教的任務。定期安排研究生講解本學科新進展, 培養研究生語言表達能力及知識貫穿能力。另外我們要求研究生閱讀教學論文, 探討新教學理論,跟蹤教育教學的國際前沿[4]。
當然,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研究生教育缺乏規范、系統化的正畸臨床培訓教材[5];臨床研究生在臨床學習和治療的綜合時間較短,使之很難在讀研過程中獨立完成各類臨床病人,另外,由于經費短缺,研究生學術交流的機會少,這些也限制了研究生期間學術水平的提高,所以應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不斷探索,使之畢業后成為具有較高科研水平的正畸醫師。
參考文獻
1.曾祥龍,傅民魁.近30年口腔正畸學科的發展與現狀.中華口腔醫學雜志,1998;33(6):323
2.徐玉梅.論新型醫德觀[J].醫學與社會, 2005;18(8):38-41
3.邊專,樊明文,臺保軍,等.PBL教學在口腔醫學教育中的應用[J].口腔醫學研究,2006;22(4):448-450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口腔扁平苔蘚;卡介菌多糖;逆轉作用
[中圖分類號] R7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5(b)-0130-02
口腔扁平苔蘚是口腔黏膜的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率為1%左右,惡變率為2%左右,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1]。在傳統治療中,由于糖皮質激素主要是通過抗感染、抑制免疫等作用緩解癥狀而達到治療效果,因此上述療法存在療效維持時間較短、病情易復發等缺點,藥物產生耐受、全身藥物量蓄積等問題[2]。而隨著祖國醫學的發展,很多中藥開始應用于口腔扁平苔蘚的治療中[3]。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中西醫結合治療40例口腔扁平苔蘚臨床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2年12月來本院門診就診的口腔扁平苔蘚患者80例。入選標準:符合診斷為口腔扁平苔蘚者;病程 ≥ 2個月;年齡18~60歲;無其他全身疾病;患者知情并在病歷上簽字同意。其中,男28例,女52例;年齡25~49歲,平均(47.58±5.99)歲。病程3~12個月,平均(6.22±0.16)個月。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治療組40例與對照組40例,兩組的一般資料經t檢驗與χ2檢驗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首先給予局部基底封閉注射卡介菌多糖0.5 mL,每隔1天注射1次,6次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自擬中藥方劑治療,所服中藥每日1劑,水煎分兩次口服,組方:黃柏10 g、砂仁10 g、佩蘭10 g、茯苓10 g、蟬衣10 g、赤芍10 g,水煎200 mL,療程同對照組。
1.3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口腔斑紋消散2/3以上,炎癥與自覺癥狀消除或大部分消除。好轉:口腔黏膜病損消散不足2/3,炎癥與自覺癥狀減輕,無效:口腔損害及炎癥與自覺癥狀均無改善。總有效=顯效+好轉。
疼痛狀況:采用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進行量度,在治療前后進行測評。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AS 8.5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結果數據中的有效率對比采用軼和檢驗,VAS評分對比采用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經過治療后,對照組有效率為85.0%,治療組有效率為9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具體見表1。2.2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VAS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組間VAS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口腔扁平苔蘚是一種皮膚黏膜聯發疾病。因為發生在皮膚上的損害為有臘光樣光澤的丘疹,叢集為三角形或多邊形,很像地上長出的“苔蘚”,所以叫“扁平苔蘚”;口腔黏膜的表現并不像皮膚那樣如“苔蘚”,但因為是同屬一病,故稱為口腔扁平苔蘚。口腔學界對此病的定義是:口腔扁平苔蘚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淺在性炎癥的角化性病變。最多見于頰黏膜,其次為舌、唇、腭、牙齦及磨牙后區黏膜。病損主要表現為左右對稱的白色線狀、樹枝狀、環狀或網狀條紋,條紋兩側的黏膜發紅[4]。有時病變發生于舌背可表現為淺灰白色斑塊,同時可伴發白紋。白紋的顏色從灰白到乳白色不等,但都呈白珠光色,很容易辨認。有時上述白色病變可伴有皰或潰瘍,所以在臨床上可以分為不同類型的口腔扁平苔蘚。其病程慢性遷延,可以復發,且有癌變可能,屬于癌前狀態。口腔扁平苔蘚與皮膚扁平苔蘚可以同時發生,或先后發生,也可能單獨發生。但聯合發病并不等于容易發生癌變[5]。
有學者將口腔扁平苔蘚分為陰虛有熱型、脾虛夾濕型和血瘀型,辨證使用中藥進行治療,六味地黃丸、香砂養胃丸、女金丹等中成藥也被應用于口腔扁平苔蘚的治療[6]。還有學者應用疏肝理氣、養血疏風、健脾利濕、活血化瘀的方藥治療口腔扁平苔蘚的有效率為89.1%[7]。本文對照組40例有效率為85.0%,治療組40例有效率為9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兩組治療前VA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組間VAS差異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總之,中西醫結合治療口腔扁平苔蘚具有逆轉作用,從而提高治療療效,緩解疼痛狀況,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永謙,李秉琦,周敏,等. 口腔扁平苔蘚患者唾液乳酸脫氫酶及其同工酶譜分析[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9,7(8):146-149.
[2] 張軍,張萍. 中藥對口腔扁平苔蘚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及與療效之間關系[J]. 四川中醫,2005,23(5):112-114.
[3] 楊東生,鄭義,李強. 中藥治療口腔扁平苔蘚22例[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06,22(1):84-86.
[4] 劉春玲,陳懿德,王婕,等. 扁平苔蘚外周血T細胞及亞群的研究[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8,10(6):330-331.
[5] 鄭華,申俊,徐曉萌,等. 卡介菌多糖核酸局部治療頑固性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預試結果分析[J].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0,21(7):438-439.
[6] 周剛,劉宏偉,林梅,等. 口腔扁平苔蘚(萎縮型、糜爛型)療效評價標準[J].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5,40(2):92-93.
【關鍵詞】 口腔正畸; 義齒修復; 錯牙合; 牙列缺損
在口腔修復治療過程中,患者對修復治療的要求不再是僅僅滿足牙列的功能要求,對修復后牙列在口腔的美觀效果也有了更多的要求。隨著修復材料的不斷發展和口腔修復技術提高,為了能夠使牙列缺損情況得到更加完善的修復,在口腔修復治療過程中,對基牙也有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在口腔修復治療過程中,為了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基牙條件以及牙列的基礎狀況,不可避免的要求口腔正畸治療參與其中[2]。本次研究共收集了22例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經過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后均得到了滿意的臨床修復效果,現做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收集了22例牙列缺損修復前需要進行正畸處理的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10例,女12例;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46歲,平均年齡31.2歲;6例患者牙列缺失后鄰牙傾斜、移位,11例患者牙列缺失并伴隨錯牙合畸形,2例患者上頜左右中切牙間出現多生牙,3例患者上頜中切牙出現嚴重扭轉。
1.2 方法
1.2.1 錯牙合 采用直絲弓矯治技術對其進行治療,扶正豎直牙列,集中間隙,以便與對患者牙列缺損的修復。在矯正治療過程中,借助帶有缺損牙義齒的保持器,持續10周左右的保持時間。在完成正畸治療和常規保持后,然后再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以烤瓷橋或者烤瓷冠修復患者牙列的缺失牙,同時對患者的進行牙體的美容修復。
1.2.2 牙齒傾斜 患者在牙列缺損后,由于沒有及時的進行牙體修復,從而導致缺失部位的鄰牙出現傾斜、扭轉或漂移狀況。針對這類情況,在修復治療過程前要先以口腔正畸的方法將發生傾斜的牙齒正軸、復位、直立,然后再完成修復治療。
1.2.3 深覆牙合深覆蓋 患者在前牙缺失后,往往會伴隨深覆牙合的產生,由于下前牙將上頜黏膜緊咬,咬牙合緊,對前牙缺失的修復產生較大的影響,修復治療較為勉強,還可能由于牙合力過大而對鄰牙基牙和修復體造成部分損壞,嚴重時可能導致修復治療無法進行,那么可通過活動矯正器,加平導或者是采用固定矯正器加“搖椅”弓絲或者借助多用途弓等將咬牙合打開,從而使患者的覆牙合覆蓋關系得到改善,在這個過程中,也可通過前牙的內收將間隙關閉,此時則無需進行義齒修復。
1.2.4 牙弓內散在間隙 患者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牙體長時間缺失,剩余牙有散在間隙出現[3]。對于后牙中散在間隙的出現,基本上采取固定矯正器配合舌側扣及鏈狀橡皮圈,同時與調牙合方法相結合,將間隙集中,之后再修復義齒[4]。
1.2.5 反牙合 牙牙合不僅會對患者的面貌產生影響,還會引起牙牙合創傷與牙牙合干擾,導致修復體建立的咬牙合關系不夠正常,對修復體的功能和美觀性產生相應的影響。針對這類病例的修復治療,可通過固定矯正器,或者活動矯正器加牙牙合墊完成[5]。
2 結果
本組研究22例患者的錯牙合情況均得到矯正,牙列缺失伴錯牙牙合畸形11例矯正結果錯牙牙合畸形改善,恢復功能,牙列缺失后鄰牙傾斜、移位6例結果鄰牙傾斜和移位均得到扶正豎直。多生牙2例結果恢復了前牙的正常覆牙合關系、功能和美觀效果,牙體扭轉2例結果經矯正治療牙體的扭轉程度得到改善。
本試驗療程為5~38個月,平均14.5個月。在實施矯正治療之前,前牙內傾,深覆牙合打開穩定,反牙合正常,排齊牙列,牙間隙分配合理。缺隙牙兩側牙體長軸的直立,為安放修復體提供了較佳的牙列條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修復的難度,大大促進了修復體美觀性能的提高。
3 討論
對于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進行修復前正畸治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將反牙合糾正,并將咬牙合打開,對前牙的深覆牙合進行糾正,避免出現咬牙合創傷的現象。將前牙牙列存在的散在間隙予以集中,調整中線;同時預留合適的間隙寬度,并對左右同名牙間隙進行調整,保持對稱性;對于牙列擁擠和牙齒扭轉的不良現象予以糾正,待牙齒直立后牙缺隙兩側的基牙,升高低位牙或者是將高位壓低。在經過正畸治療后,對前牙牙列的正常軸傾度進行修復,以便獲取共同的就位道,牙體的預備則可根據正常牙體的預備要求完成。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患者的基牙,與此同時,在修復了缺失牙體之后,不僅保證了患者前后牙的正常咀嚼功能,而且還確保了患者口腔內牙體的美觀性能的完善[6]。
牙體修復治療前的正畸治療特點是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如經濟狀況、職業、牙周、齲齒、顳下頜關節等狀況采取綜合分析,然后指定合理的正畸治療方案。實施正畸和修復治療之前,先拍攝X線片,全景片與頭顱定位片,然后分析模型,進而制定出適應個體的、合理的矯正方案[7]。因為前牙區對美觀效果有著特別的要求,美容效果十分突出,所以在實施治療之前,醫師和患者還要進行全面的溝通,了解患者的期望目標,同時也讓患者能夠了解到醫師的治療方案的預期效果如何,并通過詳細的溝通,最后在確保治療方案科學合理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達到患者的預期目標。如果與患者的期望目標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則要盡量向患者說明其中的緣由,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牙周健康狀況是整個口腔修復治療的基礎條件,良好的牙周健康狀況是口腔治療的關鍵,對口腔治療的效果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8]。因此,在口腔修復治療當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重視維護患者的牙周健康情況。
在牙體修復過程中,倘若患者的牙列中出現了牙列擁擠,牙體扭轉的情況,那么在修復治療之前需要先做正畸治療[9]。經過口腔正畸治療之后,牙列排齊之后,還要對牙體的位置進行穩定,之后方可完成修復體的安置。這是由于牙齒復發的趨勢十分顯著,特備是一些扭轉牙的復發率更高。在錯牙合伴牙列缺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正畸治療后的保持和修復治療:在完成正畸治療后,是要有一定的保持過程,其中保持時間通常為70 d左右,等到保持完成后,然后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完成修復治療[10]。在本組病歷研究中,有2例患者的上頜中切牙間存在多生牙,3例患者的上頜中切牙扭轉嚴重,這些患者經過矯正治療結束后,立即進行了聯冠修復治療,且獲得了較佳的保持效果。
針對錯牙合伴牙列缺損的患者,在進行修復治療前進行口腔正畸治療,不僅能夠為后續的牙體修復提供更好的治療條件,而且還能夠將患者的口頜系統的生理功能予以恢復,與此同時,降低了不良修復體對患者產生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口腔義齒修復治療中的部分難題。義齒修復前的正畸治療,能夠將一些病理性牙牙合因素予以除去,如反牙合,深覆蓋深覆牙合等,保護了患者的牙周組織和口腔余牙的健康。
義齒修復前的正畸治療,能夠將一些病理性牙牙合因素予以除去,如反牙合,深覆蓋深覆牙合等,保護了患者的牙周組織和口腔余牙的健康。實際上,修復治療前的正畸矯治設計通常比較簡單,僅僅只有較少的情況比較復雜。通常,在簡單的錯牙合畸形治療過程中,通常選取活動矯治器和片段弓階段性矯治則可實現矯治的目的;對于那些較為復雜的錯牙合畸形,通常是選取直絲弓矯治技術活方絲弓矯治技術進行治療,方可實現矯治的目的。然而,不同的患者有著不同的缺牙情況與錯牙合情況,因此要特別注意支抗設計,確保支抗的充分性,加強支抗,保證矯治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唐弘夫.成人修復口腔正畸矯正78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20):98-99.
[2]張杰鈮,林久祥,孫燕楠.循證醫學在口腔正畸領域的發展[J].中華口腔正畸雜志,2011,18(4):227-230.
[3]王彩瑜,徐璐璐,姜國明.兩種方法修復老年患者磨牙牙體大面積缺損的對比性研究[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2,10(1):33-35.
[4]何明宜,聶麗萍,古貴剛,等.老年人牙列缺損可摘局部義齒修復設計回顧性研究[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2,10(2):93-96.
[5]王紅梅,楊永進,蔡興偉,等.套筒冠義齒修復輕中度牙周炎伴多數牙缺失的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2,10(3):142-145.
[6]潘濤,劉麗,劉照永.口腔正畸與義齒修復在伴有牙列缺損的成人錯牙合中的聯合應用[J].新疆醫學,2008,38(8):52-53.
[7]宮振業,高鯤.微型種植支抗系統在口腔正畸以及正畸-修復聯合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8C):107-108.
[8]楊靜.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的正畸治療對牙周狀況及血糖水平的影響[J].口腔醫學研究,2012,28(2):162-164.
[9]馮琳,高學軍.牙體牙髓病臨床問題解析X根管治療后的牙體修復[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1,46(11):696-698.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間就診于三亞市人民醫院口腔科,臨床診斷為OSF的患者8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經臨床檢查,均已確診為OSF。
1.2 方法
對所有入組患者的OSF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問卷內容包括患者年齡、性別及患者咀嚼檳榔的種類、時間、檳榔致病知曉情況等。臨床患病情況,根據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1.3 診斷標準納入病例的診斷標準參考Pindborg等 [5]制定的標準:①口腔內能夠觸摸到纖維條索狀組織;②觸診時可發現口腔黏膜組織變硬;③口腔黏膜出現蒼白區域、臨床上又不能診斷為其他疾病者。上述三個指標中,如發現一項或一項以上即可診斷為OSF。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軟件,以百分數表示構成比,對結果進行χ2檢驗,以P
2 結果
全部81例患者均為咀嚼檳榔后出現口腔癥狀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為15.2∶1,男性患病率明顯高于女性P=0.006(P
嚼干檳榔者0~5年內就診者占80.56%(29/36),5年以上就診者19.44%(7/3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對于檳榔致病知曉率,知曉檳榔致病者只有15例(占18.25%),不知曉者66例(占81.48%);75.23%的人認為嚼檳榔對身體有好處。
81例患者張口度正常者30例,占37.03%;張口受限者51例,占62.96%。其中,張口重度受限者12例,占14.81%;張口中度受限者24例,占29.63%;張口輕度受限者15例,占18.52%。
3 討論
嚼檳榔是海南居民的傳統喜好,當地居民中有大量的嗜嚼檳榔者。他們把新鮮的檳榔塊同涂上石灰膏的葉一同嚼食,充分咀嚼后會產生鮮紅的汁液(初期的嚼汁含石灰較多需吐出);而湖南等地食用的干制檳榔是新鮮的檳榔塊添加了熟石灰、煙草、桂枝油等多種成分并經過了蒸、熏、曬干等過程制成的檳榔干,嚼后的汁液無明顯的紅色且可以全部咽下。本組病例中海南省當地居民有48例,有33例保持了這種嚼新鮮檳榔的傳統習慣,占到了本省患者的68.75%;三亞市為旅游開放城市,外來人口占據了相當多的部分。本組病例非海南籍的患者有33例,其中有27例(占81.82%)只嚼食干檳榔,原因是他們來到海南受當地居民影響開始嚼檳榔,但多數人又不習慣吐出紅色的汁液并顧忌其會將牙齒染黑,而干檳榔口味豐富又容易保存和攜帶,故形成了這種差異。
本組81例OSF患者全部有咀嚼檳榔史。只嚼干檳榔者有36例,有80.56%的患者在0~5年內就出現癥狀并就診;而只嚼新鮮檳榔的30例當中有27例(占90%)在5年以上才就診。全部81例患者在嚼檳榔1年內就診的患者共12例,全部為嚼干檳榔者,最短者嚼食2個月就出現癥狀而來診。因此,就本組病例干檳榔比新鮮檳榔致病性更強,出現臨床癥狀早、就診早,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很明顯,干檳榔比鮮檳榔更硬、更粗糙,對口腔黏膜的機械性刺激更強烈,由此造成的黏膜微創傷會使黏膜下組織中出現炎性細胞浸潤,持續的炎癥導致了組織的纖維化,并且微創傷后的黏膜更有利于檳榔中化學物質的吸收進入[6]。更重要的是干檳榔比鮮檳榔增加了多種添加劑,據調查多達幾十種,如煙草、桂枝油、丁香油等。其中的諸多化學成分對口腔黏膜的不良影響更不容忽視。嚼干檳榔與嚼新鮮檳榔致病時間上的這種差異應引起學者的關注,在不能有效控制咀嚼檳榔的情況下,應著重研究如何制定干檳榔的行業生產標準、改良工藝、軟化檳榔、去除有害物質或尋求替代品,以降低干制檳榔的危害。
本組病例男女性別差異很大,男、女比例達到15.2∶1。與翦新春等[7]報道的男、女比例為2.6∶1,唐杰清等[8]報道的男、女比例為3∶1差異較大,而與高義軍等[9]報道的94.6∶5.4相近。
81例病例全部具有口腔灼痛及燒灼感,尤以進食刺激性食物甚至使用牙膏時均會產生劇烈疼痛,患者非常痛苦,部分患者因此而急診就診;觸診全部病例均存在口腔黏膜纖維條索,其中頰部及翼下頜韌帶為縱向條索,口唇周圍為環形條索,軟腭部為橫行條索;37.04%因口周的纖維帶而致口唇變薄、內卷,口裂變小,血管狹窄或閉塞致口唇顏色變淺,形成特殊的“檳榔口”;舌萎縮、舌體變小、舌系帶變硬使舌運動受限,有40.74%的患者影響到發音,部分患者訴不能吹口哨,還有患者有流口水現象;口腔黏膜變硬及纖維條索的存在使開口度變小,62.96%的患者因此出現了進食及口腔清潔障礙,甚至部分患者的牙齒疾患無法進行牙科操作。故該疾病嚴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對患者身心健康影響極大,出現癥狀后患者就診心情急切。
一直以來人們較多關注的是咀嚼檳榔所導致的慢性病損[10-13]。但本觀察發現2例由嚼檳榔引發的嚴重面頰部急性病損。2例患者均為男性,發病情況相近。急診就診時均為發病第3至4天,訴發病當日檳榔纖維曾刺入頰部黏膜深處,不久即出現面頰部腫脹、劇烈疼痛,發展迅速,很快波及一側面部。來診時查體見全身狀態差,一側面頰部及上唇極度彌漫性水腫,頰部黏膜色暗、水腫、大量組織壞死,并可見多條深達肌層的不規整裂口,呈“爆裂狀”;對側頰黏膜、翼下頜韌帶及軟腭呈灰白色略不透明,可觸及纖維條索,頰部組織呈板狀皮革樣變。診斷“OSF伴面頰部急性蜂窩織炎”。充分麻醉后行清創術,徹底清除壞死組織(其中均發現組織夾裹少量檳榔果纖維),局部減張,建立引流。2例患者在清創、用藥后,癥狀明顯緩解。入院一周左右,感染控制,順利出院。
檳榔纖維刺傷黏膜后,引起局部充血、水腫等炎癥反應,由于OSF的病理改變為上皮萎縮變性(少數增生),過量不具彈性的致密膠原纖維堆積在上皮下固有層、黏膜下層及肌層,頰部組織失去正常彈性呈致密的板狀,故局部炎性腫脹導致劇烈疼痛;腫脹到一定程度加重了原本OSF晚期已狹窄血管的閉塞[14],黏膜缺血壞死,組織開裂,直至肌層;進食等原因造成進一步感染,局部組織壞死進一步加重。因嚼檳榔成癮,2例患者在黏膜被刺傷后,仍未停止咀嚼行為,檳榔中的熟石灰及其他化學成分進一步加重了黏膜的快速強烈水腫。感染是軟組織損傷后常見并發癥[15]。但基于OSF的原發病,該2例感染不同于一般的異物刺傷感染,起病急、進展快、癥狀重,以大量組織壞死為主,具黏膜組織出現自行開裂的特殊表現,愈合后黏膜瘢痕形成明顯,對應皮膚亦見輕微塌陷。故應引起醫務人員及檳榔嗜好者重視。因口腔頜面解剖、功能特殊,嚴重感染若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上行可導致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腦膿腫,下行可導致縱膈炎及膿毒癥等嚴重并發癥[16]。本病例炎癥局部水腫嚴重、組織壓力高,應充分減張,避免感染沿間隙、神經擴散。足量使用抗生素,使用抗菌藥物之前及時送檢細菌學培養,掌握各種微生物致病特點非常重要[17]。
本組病例81例全部有咀嚼檳榔史,而對嚼檳榔致病知曉者只有15例,僅占18.52%; 75.23%的人認為嚼檳榔對身體有一定益處。受周邊大量嚼檳榔者的影響,故嚼食檳榔的人數逐年攀升。本病例中來海南的外省居民也染此習慣就是證明。劉大佳等[18]對長沙市居民的調查中顯示,94.59% 的人不了解檳榔的成分及添加劑,認為檳榔會導致癌變者僅占0.75%。由于嗜嚼檳榔者們不知檳榔對身體危害的嚴重性,故疾病早期不重視,出現明顯癥狀時才來就診,甚至有些病例已出現癌變,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組患者經過醫生首次衛生宣教后,均表示要戒檳榔。通過跟蹤,依從性較好,戒檳榔徹底。這一方面反映檳榔成癮性不強,可以并容易戒除。另一方面,口腔科醫生專業化的衛生宣教效果明顯。因此,當務之急是提高廣大醫務工作者對此項宣教工作的重視,勸導民眾戒除不良習慣,出現不適及早就醫、及早治療;同時,加強學科研究工作,降低疾病損害,保障大眾口腔健康。
參考文獻
[1]Rajalalitha P, Vali S.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a collagen metabolic disorder[J]. J Oral Pathol Med, 2005, 34(6):321-328.
[2] Reichart PA. Oral precancerous conditions-an overview[J]. Mund Kiefer Gesichtschir, 2003, 7(4):201-207.
[3] Pindborg JJ, Murti PR, Bhonsle RB, et al.Oral submucous fibrosis as a precancerous conditjon [J]. Scand J Den Res, 1984, 92(3):224-229.
[4] Pindborg JJ, Zheng KH, Kong CR, et al .Pilot survey of oral mucosa in areca (betel) nut chewers on Hainan island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J]. Commun Dent Oral Epidemiol, 1984, 12:195-196.
[5] Pindborg JJ,Bhonsle RB,Murti PR,et al.Incidence and ebrly forms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1980,50(1):40-44.
[6] 高義軍,尹曉敏.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致病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1,4(2):68-71.
[7] 翦新春,劉蜀凡,沈子華.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的臨床研究[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1989,24(5):299-302.
[8] 唐杰清,凌天牖,朱兆通.335例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的臨床分析[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1993,11(2):130-132.
[9] 高義軍,凌天牖,劉琳,等.湖南地區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流行趨勢變化[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4,20(2):117-119.
[10] 唐彥豐,郭家平, 凌天牖.咀嚼檳榔與口腔疾病發生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13,27(4):239-241.
[11] 尹曉英,彭解英,高義軍.咀嚼檳榔習慣與牙體磨損關系的臨床研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3,28(2):171-173.
[12] 張啟文,符永健,許開寧,等.我國嚼食檳榔地區居民檳榔使用問題及對策探討的研究現況[J].現代預防醫學,2013,40(5):828-829.
[13] Petti S. Lifestyle risk factors for oral cancer [J]. Oral Oncol,2009,45(4/5):345-350.
[14] 于世鳳.口腔組織病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12-213.
[15] 白祥軍,楊帆.重視急性軟組織損傷的急救與并發癥的處理[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2,21(6):670-672.
[16] Roccia F, Pecorari GC, Oliaro A, et al. Ten years of 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management of 23 cases [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7,65(9):1716-1724.
[關鍵詞]葉城縣;頜面部骨折;堅強內固定
[中圖分類號] R78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2(b)-010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ge distribution and cause of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fracture,and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xillofacial fracture.Methods 173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fracture admitted into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14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5.92∶1,and the age group of 20-29 years old (34.68%) was the most commonly seen age group.Traffic accidents accounted for 46.24%.The incidence rate of mandibular fracture was the highest,and it accounted for 67.05%.The visiting time was late and people visited within 24 hours accounted for 42.20%.Internal rigid fixation technology accounted for 30.64%.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fracture in this area are more common in young males;traffic accident ranks in the first place;the incidence rate of mandible fracture is the highest in maxillofacial fracture and patients fail to get diagnosed timely;internal rigid fixation technology is not applied commonly.
[Key words]Yecheng County;Maxillofacial fracture;Internal rigid fixation
M面部骨折是頜面部常見的損傷之一,近年來,我國生活水平提高、交通事業發展,各種車輛增多以及人口流動性增加導致交通事故頻繁發生。因人體面部暴露在外,其解剖特點又明顯突出于人體表面,故交通事故傷中以頜面部損傷最多,據統計占57%~60%。頜面部骨折的發生率占頜面部損傷的35%[1]。這表明交通事故是頜面部骨折的重要原因。因面部諸骨結構、位置的特殊性,頜面部骨折對患者面部外形、功能造成嚴重影響。以往的頜間固定、鋼絲固定等治療方法創傷大、治療時間長、術后效果差,對患者身體及心理均有較大的影響,而堅強內固定作為目前公認的頜面部骨折最理想的治療方法,優點明顯。筆者對我科室收治的173例頜面部骨折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總結分析本科室200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住院的頜面部骨折患者173例的病歷資料,并進行流行病學統計分析。
1.2方法
以患者的病史記錄、影像學資料(X線片、CT片)及手術記錄作為診斷依據,對頜面部骨折患者173例的性別、年齡、致傷原因、就診時間及骨折部位、手術方法等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一般情況
173例患者中,其中男性148例,女性25例,男女比例為5.92∶1;最大年齡者66歲,最小年齡者2歲10個月。其中以20~29歲居多,占34.68%;其次是20歲以下組,占27.75%(表1)。
2.2骨折致傷原因
頜面部骨折的致傷原因較多,交通事故傷居多,占46.24%,但其他原因所占比例也不可忽視(表2)。
2.3 骨折部位分布
骨折類型復雜,其中下頜骨116例,占67.05%,顴骨復合體占10.40%,上頜骨占6.36%(表3)。
2.4就診時間
24 h內就診的患者占42.20%(表4)。
2.5治療情況
173例頜面部骨折患者中,均進行了手術治療。其中鋼絲固定26例,占15.03%,鈦板及不銹鋼絲混合固定94例,占54.34%,堅強內固定53例,占30.64%。
3討論
3.1一般情況
本組173例患者中,男性148例,占85.55%,女性25例,占14.45%。男女比例為5.92∶1。周海華等[2]的報道顯示:男女比例為3.52∶1。金松[3]的報道顯示,男女比例為3∶1。蘭雪松等[4]報道的男女比例為4.2∶1。杜立霖等[5]報道的則為5.07∶1,與本結果基本一致,但本組研究中男性比例更高些,這可能與當地的風俗習慣有關,男性外出工作、勞動、駕駛車輛的概率明顯高于女性。
在本組頜面部骨折患者中,高發年齡段為20~29歲,與薄斌等[6-7]的報道無明顯區別,因青壯年外出機會多,且多為駕駛車輛外出,而其駕齡短、經驗不足、處理突況能力差等原因導致其受傷率較高;其次是20歲以下組,這與李生柏等[8-10]相關研究有所差異,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當地群眾家中子女數量多,父母對其看護力度不夠導致;二是兒童乘坐毛驢車、馬車時自我保護能力差,容易跌落所致。
3.2致傷原因
隨著西部地區的快速發展,人口數量流動增加、城鄉公路建設快速發展及各類車輛數目的明顯增加,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率增高。而交通事故傷也成為本地區最主要的致傷原因,占46.24%,與薄斌等[6]的報道相符。排第二位、第三位的是摔傷、畜挽車輛事故,分別占20.23%和11.56%,與劉彥普等[1,11-12]的研究有差異。本研究中交通事故傷發生率最高與當地交通設施落后,交通法規不完善以及摩托車作為一種常見的交通工具,司機醉駕、駕駛經驗缺乏、缺乏安全措施有關。摔傷可能與當地農村的勞動習慣有關,如蓋房子、砍樹枝等。畜挽車輛事故發生率較高與在當地農村畜挽車輛(毛驢車、馬車等)仍作為一種常見的交通工具,且缺乏相應的安全措施有關。
3.3骨折部位
在本組173例患者中,下頜骨骨折最多,占67.05%,這與薄斌等[6,13]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其次是顴骨復合體、上頜骨及顴弓,分別占10.40%、6.36%、6.36%。這是因為在解剖因素上下頜骨占面下1/3及兩側面中1/3的一部分,位置突出且面積較大,受傷時容易受到損傷,并且結構上和力學上的薄弱區域多,如正中聯合部、頦孔區、下頜角及髁突頸部等,成為骨折的好發區域,故下頜骨骨折在頜面部骨折中占大部分,而顴骨、上頜骨、顴弓在面部位置突出且顴弓較細,受到較大外力時也容易骨折。
3.4就診時間
在本組173例頜面部骨折患者中,24 h內就診的患者均為開放性傷口,而>24 h就診的患者則是出現面部畸形或功能障礙后才就診。這與當地群眾醫療意識缺乏,就診不及時以及當地地廣人稀,部分群眾居住邊遠,如沙漠、高原等,交通不便有關。本組173例患者中,直接專科就診的62例,經鄉鎮衛生院轉院的111例。基層醫院專科醫生缺乏,對疾病診斷不明確,也是導致患者就診較晚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3.5骨折治療情況
173例患者中,均進行了手術治療,這可能與無臨床癥狀患者未就診或未轉專科治療有關。其中堅強內固定53例(30.64%),鋼絲固定26例(15.03%),混合固定94例(54.34%)。目前堅強內固定因其組織創傷小,固定材料鈦板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強大的抗腐蝕能力、較低的致敏性、易塑形與生物力學的要求一致,手術實施方便,對患者早期恢復咬合關系、進行無痛鍛煉具有重要的意義,被視為頜面部骨折理想的手術方法[14-16],而頜間結扎和鋼絲結扎固定的傳統固定模式已經逐漸被淘汰[17]或者成為頜面部骨折的輔助固定方法[8]。筆者的研究結果中堅強內固定的比例低于周海華等[2,8]的報道,這可能與當地醫療水平落后,堅強內固定應用于臨床較晚(2007年),以及經濟收入較低,部分患者因無力支付手術費選擇其他治療方法有關。
綜上所述,葉城縣因地處邊疆,少數民族比例高,家庭孩子數量多,父母對其看護程度不夠以及畜挽車輛的使用及安全措施的缺乏,使20歲以下組成為受傷的第二高發年齡組。經濟不發達,群眾的醫療意識缺乏,專科醫生缺少導致頜面部骨折后診斷不明確、就診不及時;醫療水平差,其治療方法的落后,致使患者術后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復差,對患者身體和心理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加強衛生隊伍和機構建設,普及群眾的醫療衛生知識,加強對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以及配備相當數量的專科醫生是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劉彥普.口腔頜面部損傷[A]//邱蔚六,張震康,張志愿,等.口腔頜面外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20.
[2]周海華,劉琦,楊榮濤,等.1131例口腔頜面部骨折臨床分析[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3,11(5):424-428.
[3]金松.163例口腔頜面部創傷的臨床回顧分析[J].皖南醫學院學報,2007,26(1):40-41.
[4]蘭雪松,韓澤民.車禍致頜面部創傷980例臨床分析及急救處理[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2,7(9):807-808.
[5]杜立霖,段曉峰.頜面部骨折臨床病例回顧性研究[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2015,2(8):101-103.
[6]薄斌,顧曉明,周樹夏,等.1693名頜面創傷患者臨床病例回顧性研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1998,16(1):60-62.
[7]蔣建平,危紅應,吳建偉,等.口腔頜面部骨折183例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實用口腔雜志,2010,3(12):755-756.
[8]李生柏.495例頜面部骨折的回顧性分析[D].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11:10-19.
[9]劉奕,張文君,畢瑋瑋,等.固定矯治器在下頜髁狀突骨折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08,1(1):53.
[10]陳瑤,張志光,盧錦華,等.成人髁突骨折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系統評價[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8,6(5):352-353.
[11]張益.口腔頜面部損傷[A]//張震康,俞光巖,等.口腔頜面外科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249.
[12]史俊.損傷[A]//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258.
[13]張益,孫永剛.頜骨堅固內固定[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14]劉雨,孫世堯,李祖兵.頜面部骨折355例臨床治療分析[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0,26(5):302-304.
[15]湯煒,田衛東.口腔頜面部骨折內固定技術應用與發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3(4):196-199.
[16]宋光宇,胡淑娜.不同固定方法治療頜面部骨折的臨床效果比較[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6):81-82.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醫院放療科,河南漯河 462000
[摘要] 目的 探討舌癌的同步放化療治療療效及其并發癥。 方法 選取該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例舌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齡為26~83歲,平均年齡為51歲,根據患者不同治療方式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22例實施單純的手術治療,觀察組18例實施手術治療.術后3~4周進行放化療同步治療,采用回顧性分析法對兩組患者病歷進行分析,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及2年內不定期隨訪,記錄患者并發癥以及統計患者生存情況。 結果 患者2年生存率為:對照組2年內生存率為72.72%,觀察組2年內生存率為83.33%,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出現輕度并發癥3例(16.67%)。經治療后癥狀得到緩解。 結論 實施放化療同步治療舌癌可以提高患者2年內生存率,雖然出現并發癥,但經過治療患者癥狀均得到緩解。
關鍵詞 舌癌;放化療同步治療;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7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2(c)-0082-02
[作者簡介] 張耀勇(1970.5-),男,河南信陽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腫瘤放射治療,郵箱:jxxxwy@126.com。
舌癌發病率占據口腔癌的第1位,手術治療是目前治療舌癌的主要治療手段,國內有文獻報道,手術治療III,IV期舌癌患者,其2~3年生存幾率可達50%~70%[1],按照UICC的分類,發生在舌前2/3癌為舌癌,屬于口腔癌范疇,舌后1/3處為口咽癌,舌癌多發生與舌體,占舌癌發病部位的85%,并且98%為鱗癌[2]。早期舌癌的治療效果較為理想,患者舌體功能保存良好,但晚期患者治療后預后效果較差,治療效果不佳,并且患者治療后生存質量不佳,為探討舌癌的同步放化療治療療效及其并發癥,該研究于2009年7月—2011年7月針對舌癌的放化療同步治療進行闡述,觀察患者治療后并發癥,探討舌癌治療效果[3],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40例舌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齡為26~83歲,平均年齡為51歲,經病理證實患者均為鱗癌,其中I級16例,II級21例III級3例。根據UICC臨床分期,III級16例,其中T1NIMO 4例,T2NIMO 5例,T3NOMO 7例;IV期24例,其中T1N2MO 1例,T2N2MO 4例,T4NOMO 12例,T4N1-3MO 7例。
1.2 方法
40例患者根據不同治療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22例實施單純手術治療,觀察組18例患者實施手術治療, 術后3~4周進行放化療同步治療。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手術治療:原發病灶采用舌楔形切除,半舌切除,超過半舌切除,進行微波固化,半舌或超半舌合并下顎部分切除,頸部淋巴清掃。
放化療治療:順鉑(cisplatin,CDDP),紫杉醇(Paclitaxel,PTX),用藥劑量CDDP:25 mg/m2,連續用藥3 d, PTX: 135 mg/m2第1天用藥,3周重復,與放療同步。放療采用:ELEKTA precise直線加速器和precisePLAN計劃系統進行三維適形放療,正常組織受量在正常耐受范圍,頸部淋巴引流區劑量:50 Gy/25次,常規分割,瘤床加量至60~70 Gy/30~35次。患者采取仰臥位,頭部固定,用U型或頭頸肩熱成形面罩固定。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根據隨訪統計結果顯示,實施放化療同步舌癌2年內患者生存率高于單純的手術治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組研究對象兩年內死亡9例,經證實均為原發病灶復發及頸淋巴轉移。兩組患者死亡原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放化療同步治療組患者出現放射性齲齒炎3例,經過修補齲齒,施用抗生素治療后患者癥狀均改善,同時放化療組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口干、惡心、骨髓抑制等,經過相應處理并停止放療1~2周,患者癥狀均消失。
3 討論
根據該組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實施放化療同步治療2年內生存率83.33%高于單純的手術治療生存率72.72%。實施手術與放化療綜合治療,對舌癌局部復發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原因可能與舌部腫瘤學供養豐富,所以局部化療藥物濃度較高,并且原發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十分敏感。小的粘膜表面的腫瘤無論手術或采用放療均可以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有文獻報道其5年生存率:TI期為80~90%,T2為25%~30%[4],而對于晚期特別是N2,N3期患者,采取放化療同步治療,對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具有明顯效果,患者治療效果與患者病變分期和淋巴結轉移有著直接關系。舌癌晚期常常伴有淋巴結轉移或腫瘤侵潤,單純的手術治療[5],對患者的創傷極大,并且切除操作困難,對患者器官功能影響很大,同時單純的放射治療也很難根治,固采用手術加以放化療同步治療效果較為明顯,該組患者經手術聯合放化療同步治療后,2年生存率為83.33%。同時放化療治療過程中應注意根據患者臨床、影像學表現區分腫瘤組織與邊界清楚的正常組織,在三維適形照射50 Gy后,瘤床加量至60~70 Gy/30~35次。
放化療治療不良反應一般分為近期與遠期不良反應,其近期并發癥,主要是化療藥物殺傷腫瘤細胞同時,對骨髓大量殺傷,傷害胃腸粘膜,血液,淋巴組織等人體正常細胞[6],導致患者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抵抗能力減弱,引起患者嘔吐,脫發,潰瘍,炎癥等[7],該組患者經過放化療同步治療后有部分患者出現放射性齲齒炎3例,經過修補齲齒,施用抗生素治療患者癥狀均改善,同時放化療組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口干、惡心、骨髓抑制等,經過相應處理并停止放療1~2周,患者癥狀均消失。放化療同步治療的遠期并發癥原因可能為:化療藥物以及放療射線導致正常的組織功能細胞發生突變,在放療與化療的持續刺激下,形成惡性腫瘤或免疫抑制等,威脅患者生命.該組患者隨訪2年內未出現較為嚴重的并發癥,該組研究對象中死亡患者經影像學證實,死亡原因為原發病灶復發及頸淋巴轉移。
綜上所述,舌癌患者就診大部分均為晚期,單純手術及單純放療效果較差,該研究采用手術加術后放化療同步治療,可以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并且放化療同步治療并發癥及不良反應輕微,2年內未發現嚴重并發癥,晚期并發癥仍在觀察中,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明智慧,劉文書,徐亞娟,等.50例舌癌術后化療的護理[J].吉林醫學,2012,33(34):7569-7570.
[2] 王艷紅,陳艷峰,楊安奎,等.170例晚期舌癌的治療及預后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11,36(17):983-985.
[3] 張陳平.口腔癌臨床及基礎研究進展:關于舌癌治療的幾點建議[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5(7):385-387.
[4] 劉守紅,葉茂昌,王來平,等.局部切除聯合放射性粒子治療早期舌癌原發灶的臨床研究[J].口腔醫學研究,2013,29(3):277-280.
[5] 廖貴清,唐海闊,黃紅章.保持下頜骨完整性改良聯合根治術在中晚期舌癌治療中的應用[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2,22(1):8-10.
【關鍵詞】拔牙;矯正;牙列擁擠
Correction of unilateral extraction of crowding
TU We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patients with special indications, extract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mandibular unilateral mild to moderate mandibular crowding with bilateral symmetry extract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crowding effect of the differenc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December 2006 -2008 during the years in our hospital in December on 28 cases of unilateral extraction of mandibular crowding with mild to moderate treatment (experimental group) and 25 cases of mandibular bilateral symmetry extract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light degree of crowding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postoperative dental arch symmetry differences. Medical records in the choi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sked its upper and lower cases of mild to moderate crowding of the face is better focused on the arch side of overcrowding, congestion 5mm ~ 9 mm in betwee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of 24 months to allow hospital patients back to regular review and found that the use of extract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mandibular unilateral mild to moderate crowding of the 28 cases of congestion of all the lifting of patients, the upper and lower midline was no significant deviation, upper and lower Waterloo sharp occlusal dentition close relationship. On 25 cases of mandibular bilateral symmetry extract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mild to moderate crowding the same result. Two extraction methods correcting mild to moderate crowding in the dental arch symmetry aspects of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extraction of mandibular unilateral success in correcting mild to moderate crowding and congestion concentrated on the side of the patient dental arch, with a simplified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advantage of extraction is a replicable technology.
【Key words】tooth extraction;correction;tooth crowding
【中圖分類號】R78.2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08-0082-02
牙列的輕、中度擁擠在牙齒畸形中較為常見,其不僅可影響美觀,還可因牙齒自潔作用較差而導致發生牙體或牙周疾患,因此,應及時盡早解決牙列擁擠。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牙列擁擠給牙齒帶來的危害,所以拔牙矯治也便是正畸科醫師必須經常面對的臨床問題之一。如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佳的拔牙模式,已經日漸成為正畸科醫師追求理想療效的目標之一。通常情況下,拔牙矯治應遵循“等量對稱”的原則,即在正畸矯治牙列擁擠的過程,為獲得足夠間隙常需要拔牙矯治,同時也是為了滿足保持牙弓中線與面部中線協調一致、牙弓左右對稱以及上下頜匹配等因素,多采用對稱性拔牙,因此采用單側拔牙的情況相對較少。但是,對于某些特殊病例,例如未引起中線偏斜,而又僅以單側擁擠為主的患者,在不可能造成上領中線位置偏斜、磨牙關系紊亂等情況下,我們嘗試用另外一種方法解決此問題,即采用僅拔除上頜和/ 或下頜擁擠側的單個前磨牙的方法來矯治輕中度牙列擁擠,并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療效。現將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期間我院28例上下頜單側拔牙矯治輕中度牙列擁擠和25例上下頜雙側對稱性拔牙矯治輕中度牙列擁擠患者的臨床資料經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在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期間我院口腔門診正畸科診治的53例輕中度牙列擁擠患者,其中男26例,女27例,年齡在13~28歲之間,平均21.6歲。選擇臨床資料標準為[1]:① I 類骨面型,側貌外形協調美觀;②牙列中度擁擠,擁擠度在6~9 mm 之間; ③擁擠集中于牙弓的一側,另一側擁擠< 2 mm ;④上下頜中線無明顯偏斜( < 1.5 mm); ⑤上下牙列Bolton指數基本協調。28例采用上下頜單側拔牙矯治,25例上下頜雙側對稱性拔牙矯治。
1.2 拔牙模式: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采用拔除上下頜同一側的前磨牙、拔除上下頜不同側的前磨牙、或拔除上頜或下頜單個前磨牙三種拔牙方式之一。
1.3 矯治手段:用上述三種方法之一拔牙后,利用標準方絲弓矯治技術解除擁擠,關閉拔牙間隙,排齊整平,比較兩組間在矯治后牙弓對稱性方面的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統計方法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和卡方檢驗, P
2結果
于治療后的24 個月內讓患者定期回院復查,發現采用上下頜單側拔牙矯治輕中度牙列擁擠的28例患者在此段時間內擁擠全部解除,完成矯治,其上下頜中線無明顯偏斜( 0.05)。
3 討論
3.1 上下頜單側拔牙矯治輕中度牙列擁擠在某些特殊適應癥的患者是可行性的,而且是必要的。臨床上非拔牙矯正有采用增加牙弓長度和擴大牙弓寬度兩種方法。其中,增加牙弓長度主要靠前牙唇移和磨牙遠中移動,但唇移會影響美觀,磨牙遠中移動間隙比較局限,中度牙列擁擠無法得以有效解決。而過度擴大牙弓寬度改變口腔內外肌力的平衡, 容易復發導致矯治失敗,致使前牙過度內收,面部側貌過于扁平,影響美觀。在這種情況下,拔牙矯正是一種較好的選擇,而拔牙矯正經過嚴格測量分析,確定單側矯正不會造成中線偏斜,或僅有輕度偏斜時,遵循簡化治療原則,采用單側拔牙,達到既美觀又縮短療程效果。而且有一些報道[2-4]也證明了,單側拔除前磨牙可以成功地關閉間隙,患者的牙列和面型美觀得到明顯改善,上下頜中線與面中線基本一致。
3.2 單側拔牙的優缺點,單側拔牙可縮短療程、簡化了矯治程序、減少拔牙引起的不良因素、保留更多的咀嚼器官、減少患者因拔牙而引起的疼痛和心理損傷等。但其缺點也應重視,若控制不好,有可能導致中線的偏斜和牙弓不對稱,因此可考慮使用強支抗。目前強支抗設計有口外支抗,微植體等,療效比較肯定,但同時要注意患者配合程度。中線是對牙列影響較大的因素,但很多醫生對牙齒排列與咬合比較重視,而往往忽略了中線問題。為了簡化治療而采取單側拔牙,致使中線明顯偏斜現象時有發生。通過拔牙只能改善或糾正中線偏斜,而不主張為簡化療程,而以中線偏斜為代價的治療。因此,矯治計劃應該根據患者口腔內的實際情況,決定適合的治療方式。對于應選擇采取何種方式矯治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患者自身情況,二是醫療儀器條件和醫師工作經驗。
3.3 在中線、牙弓形態與磨牙關系調整與控制方面,不對稱拔牙使間隙集中于牙弓一側,當拔牙間隙大于擁擠度時,在前牙排齊的同時必然需要后牙前移,而后牙前移比較困難,往往在前牙排齊以后還有少許間隙,如果強行關閉余隙勢必造成中線的偏斜,遇到此類問題,一般會選擇修復的方法關閉余隙以保證牙弓中線與面部中線一致,以獲得較為協調的面容[5]。目前臨床使用植體支抗可以較好解決強支抗問題,使磨牙前移。不對稱拔牙導致磨牙關系非中性。錯牙合矯正的目標,并不完全追求理想正常牙合,達到個別正常牙合常常是矯治目標。從這一角度出發,尖牙的中性關系比磨牙中性關系更重要。這是因為尖牙位于牙弓前后交界處,無論對切牙覆牙合、覆蓋,還是后牙尖窩關系的建立都將起決定性作用。其次,尖牙位置對牙弓長度寬度影響較大,是矯治后維持牙弓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不隨意改變尖牙牙弓寬度,矯治應恢復尖牙Ⅰ類關系是我們應遵循兩條原則。單側非對稱拔牙可以達到個別正常牙合,取得滿意效果。
綜上所述,選擇適合的病例實施上下頜單側拔牙矯治牙列的輕、中度擁擠是具有臨床意義的,但應絕對限制條件。
參考文獻
[1] 陳莉莉,段銀鐘,李若萱,等. 單側拔牙矯治中度牙列擁擠的臨床研究[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4,39(2):100-103
[2] Canut JA. Low incisor extraction. Eur J Orthod, 1992,14 :330-334
[3] Cowan RGJ r. Treatment of a patientwith a Class II malocclusionimpacted canine, and severe mal alignment . Am J OrthodDentofacial Orthop, 2000,118 :693-698
[4] Zimmer B,GuitardY. Orthodonticspace closure without contralateral extraction through mesial movement of low molars in patients with aplastic lower second premolars. J OrofacOrthop ,2001,62 :35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