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 17:16:0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低碳環保的小知識,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xx年4月22日是第四十二個世界地球日,我們以“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倡導低碳生活”為主題,為響應全球全球環保的號召,在社聯的精品活動月期間開展了我們環保協會的品牌活動。我們希望在這個春暖花開、陽光燦爛的季節,在全世界共同的節日里,希望人們尊重地球、保護地球、善待地球。
做一次成功的活動,要付出太多的汗水和艱辛,我們環保協會唯一的目標就是呼吁人們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保護資源基本國策,更好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為此活動,我們做了一個多月的前期準備,寫策劃書、簽場地、借展板、出海報、拉贊助、小制作 ···我們僅僅希望,借助地球日活動平臺,提高公眾對資源國情的認識普及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知識,提升公眾對地球的認知程度,增強全社會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宣傳我國國土資源國情國策的良好平臺。普及有關科學技術知識,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減少碳排放、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實踐。
我們前期預熱海報共出三張,分別張貼于4月20號在a區c區張貼欄處,還有一張貼在展板上,放在理工樓的入口。4.22當天我們從社聯借了兩塊大展板,以及一塊小展板,共張貼了7張海報。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一:展示我們美麗的地球;二:結合剛剛過去的哥本哈根會議的全球氣候異常及近期的 “西南五省市大旱災”展示受傷的地球;三:展示我們應該與地球和諧共處的重要性;四:對于“低碳環保”進行宣傳,倡導大家“低碳生活”,使公眾能深刻理解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性,創建社會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圖片內容豐富,清晰易懂,感受深刻,增強環保意識。
在整個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展示我們的環保小制作:相框、花瓶、筆筒、時鐘、購物袋、自行車、花籃 ···在觀眾看的過程中講解廢品回收的意義及制作流程,組織群眾現場進行學習與制作,發揮想象力,小小廢品創造神奇作品,讓群眾通過親自動手參與到環保活動中來,既增強了群眾的環保回收意識,也達到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4.22最大的特色就是在環保衣服上簽名,白色的衣服,襯著黑色的字體,似乎申明我們將環保進行到底的決心,每一次的簽名,都更一步的堅定了我們的信念。當然,也有不少的成就感。我們認為,簽名活動,能讓更多的群眾重視地球日并參與進來,提高關注度。
最受歡迎的當然是是環保知識有獎競答啦。我們的題目難易適中,每一位觀眾都可以從我們精心準備的50個環保知識問答中選出一個,回答正確均可獲得一本小筆記本作為紀念。環保小知識均針對“節水、節能、低碳”等貼近生活的問題提問。通過互動,利用答題的方式,與群眾進行交流溝通,加深群眾對環保知識的理解,達到環保知識的普及,并落實到平時生活中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環保的意義。
最具創新的當然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嘆息之樹,塑料瓶、報紙等廢品制成的大樹貼上同學們滿是綠色的心愿,那時的成就感就溢滿胸懷。同學們分別在貼紙上寫下自己對地球的美好期望像: “希望地球萬物和諧相處!”“綠色今天,美好明天!”過低碳生活,造福世界,創建綠色家園” ···寄托心語,用綠色去裝點干枯的樹木,讓地球因為我們的裝飾而變的更加美麗,希望地球每天都變得更加美好。漸漸的,整個黑灰灰的樹上粘滿了大家的心愿,使它也充滿了綠色的生機。迎風吹動的綠葉舒爽著我們心靈。直到樹上、海報上,都貼著我們的心愿,有陽光作證,我們很開心。
今天,我們早上升國旗,唐老師說:“學校將舉行《創森知識》手抄報比賽,請全校同學踴躍參加......”一聽到辦手抄報,我頭都大了,因為不知從何下手。
第一節課,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張大大的白紙,足有一塊小黑板那么大。于是,我拿出水彩筆等工具,開始動手制作屬于我的第一張手抄報。我首先在白紙的四周畫出一個天藍色寬約半寸的長方形框框,然后再在框內的空白處畫上房子、樹、云朵、小鳥等,并涂上與綠色環保生活相搭配的各種顏色,作為《創森知識》手抄報的小版塊。再細細篩選合適的文字內容。篩選后,再將創森小知識一一謄寫在各個小版塊內。然后,我舉起手抄報審視了一番,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哦,原來這期手抄報的主題,以及我這個設計者的名字還沒寫上去呢!于是我在最大的樹上寫著“低碳生活”四個醒目的大字,再署上我的“大名”。弄完這些,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總算大功告成了。
放學后,我將這張手抄報小心翼翼地拿回家,擺在桌上,讓媽媽欣賞。媽媽豎起大拇指,一個勁夸我的手抄報又簡單,又漂亮,還很有特色。看到我用心后的成果得到了媽媽的全部肯定,我真是開心極了。真希望以后學校多開展這樣又動手又動腦的主題活動,使我們的業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同時,我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將低碳生活進行到底,那么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美好!
“”
5月份以來。全國各地相繼啟動了“我的低碳生活――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以及相關宣傳低碳生活的主題活動。我刊編輯部綜合整理了部分省市的活動報道,希望讀者您也能夠參與其中,體驗低碳生活帶給我們的樂趣――
5月19日,北京
“我的低碳生活――2010年北京市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今天在北京小學啟動。今年活動的主題是“我的低碳生活”,其宗旨是讓學生通過調查體驗活動,了解二氧化碳排放和生活、生產方式的相互關系,切身體會二氧化碳高排放對生產、生活和地球環境的影響。
北京小學300名學生通過觀看低碳展板、環保科普劇表演、利用長余輝儲能發光材料親自動手制作會發光的畫等多項科普活動,感受“低碳”生活的理念,培養科學研究的興趣。
活動中,可愛的“彩虹寶寶”還介紹了“低碳”家庭十五件事,倡導同學們“低碳生活,從我做起”。同學們紛紛表示:一定要從現在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爭當環保小衛士,使我們共同的家園更美好!
(北京市科協青少年工作部)
5月21日,廣西
由自治區文明辦、教育廳、科技廳、科協聯合主辦,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廣西科技館承辦的廣西“我的低碳生活――2010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正式啟動。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李彬、四家主辦單位領導、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與廣西未成年人科普演講團的專家,以及南寧市二中與星湖小學近300名學生參加了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與會領導對本次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和肯定,并向學生代表贈送了《“我的低碳生活――2010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活動手冊》。來自南寧市星湖小學的學生代表獻上了《我的低碳宣言》,小朋友們發揮聰明才智,自編自導自演,用快板道出“低碳生活”心聲,提倡“低能源、低消耗、低開支”的低碳生活,呼吁一起參加節約環保活動,做“低碳小達人”,共同保護地球家園。
本次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正式啟動后,將在全區范圍內中小學校、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科學工作室等活動場所,組織中小學生圍繞《活動手冊》的相關內容,開展系列科普活動,傳播節能減排與低碳生活,保護環境,共建美好家園。讓青少年體驗科學調查的過程,掌握科學的調查方法,培養科學研究興趣,了解認識“低碳生活”,增強環保意識,提高自身的科學素質。
為了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引導學生從小養成“綠色”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廣西科技館、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開展了2010年廣西快樂科學體驗活動――“我的低碳生活”主題活動,攜手南寧市天桃小學走進南寧市獅山公園。
本次活動向學生發出了低碳生活倡議書,倡導同學們在春游活動中自帶水壺,少吃有塑料包裝的零食,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生活”號召。同時還給同學們發放“2010年廣西快樂科學體驗活動大禮包”,開展低碳生活知識小問答、科學小實驗等活動,讓同學們了解低碳生活小知識。
通過“我的低碳生活”主題活動,同學們加深了對“低碳生活”的理解,紛紛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和父母一起關注環保,學會從身邊小事做起關愛地球。
(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
5月22日。青島
“我的低碳生活――2010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青島市啟動儀式在青島市奧帆博物館舉行。啟動儀式現場,學生代表向大家發出了《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的倡議書。東韓小學的學生們利用七巧板比賽互動的形式和以《我的低碳生活》為主題的長卷作品創作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意義,并邀請領導嘉賓和現場學生老師及家長在“我的低碳生活”長卷上簽名,現場還有學生志愿者向大家發送“我的低碳生活”的宣傳資料,倡議倡導低碳生活。 (青島市科技館)
5月26日。內蒙古
沐浴著綿綿細雨, “我的低碳生活――2010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啟動儀式在呼和浩特市成吉思汗街小學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內蒙古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呼和浩特市科協、教育局、成吉思汗街小學共同承辦。內蒙古科協洪晏副主席、內蒙古青少年科技中心高虹主任以及呼和浩特市科協、教育局領導及呼和浩特市各旗縣區的科技教師、成吉思汗街小學的師生們共600余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學生代表發出了《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的倡議,并帶領全校同學莊嚴宣誓。領導們向成吉思汗街小學贈送了“低碳生活”科普手冊和宣傳掛圖。內蒙古科協副主席洪晏宣布“我的低碳生活――2010年內蒙古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正式啟動。隨后,領導和師生們參觀了呼和浩特市科協科普大篷車及成吉思汗街小學科學教室。同學們將廢棄的雪糕棍、塑料瓶、紙盒子等制作成小木屋、渦輪船、手工藝品等,既體現了創新思維,也倡導了節能低碳的生活理念。學生還利用課余時間調查汽車尾氣排放對空氣的污染狀況。并拍攝科學DV進行記錄。成吉思汗街小學的科普劇呼吁人類保護環境,共享低碳生活。
自治區各盟市也于同日舉行了熱烈的啟動儀式,由此拉開了“我的低碳生活――2010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的序幕。參與活動的青少年們將以自己的行為帶動身邊的人,樹立低碳生活意識,養成節能減排習慣。用知識去開拓低碳生活,用智慧去創新低碳生活,用行動去實踐低碳生活。
(內蒙古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
5月28日,福建
由福建省教育廳、省文明辦、省廣電局、團省委、省科協主辦,莆田市科協、市教育局、市文明辦、市廣電中心、團市委承辦的“低碳生活,從我做起――2010年福建省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在莆田市擢英中學正式啟動。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顧阿華、莆田市市長助理李鈞、省教育廳基教處、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莆田市有關單位領導與莆田市擢英中學1000多名師生參加了啟動儀式。在啟動儀式上,省科協副主席顧阿華代表省主辦單位講話,并向擢英中學贈送了《低碳生活科普掛圖》和《活動手冊》等科普圖書。擢英中學學生代表向全省青少年發出“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的倡議。出席啟動儀式的領導與擢英中學的千名師生一起
在“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的條幅上簽名并參加校園科普系列活動。活動正式啟動后,全省所有縣(市、區)的有關部門將聯合組織本地中小學校開展以專題科普講座、低碳生活宣傳教育和活動調查問卷為內容的系列科普活動,并組織部分學生利用課余和暑期以個人、小組的形式開展“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科學調查體驗活動。
(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
5月25日,河南
由省教育廳、省科協、團省委、省文明辦和省廣電總局共同主辦、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我的低碳生活――2010年河南省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市桐淮小學舉行,省科協副主席李寶紅,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書記郝立新、主任車躍年,鄭州市科協副主席霍梅旭,河南農業大學副教授姚新勝,鄭州市中原區桐淮小學1500名師生參加了啟動儀式。桐淮小學學生代表宣讀了“我的低碳生活”倡議書,河南農業大學副教授姚新勝為全校師生作了一場生動的“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的科普報告。
(河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5月29日,吉林
由吉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吉林市科,協、市教育局、市文明辦、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等單位共同主辦,市科技館、市教育學院、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具體承辦的吉林省“我的低碳生活 2010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暨首屆吉林市青少年科技節在擁有百年文化歷史的吉林市一中校園同時啟動。
吉林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長和,吉林市委副書記張志軍,副市長朱天舒,市政協副主席陳東及省科協、市直相關部門領導出席了啟動儀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杜維超在啟動儀式上講話指出,“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是落實《科學素質綱要》的一項重要科普活動。該活動旨在引導廣大青少年科學了解氣候變化的基本事實,了解氣候變化對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探索低碳生活與節能減排之間的關系,培養低碳意識和科學發展觀念。他呼吁大家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創造健康、自然的低碳生活。
啟動儀式上,船營區第一小學學生代表宣讀了“我的低碳生活”倡議書,與會領導向小學生代表贈送了科普圖書、掛圖。在全場倒計時的呼喚聲中,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長和與吉林市委副書記張志軍同時按動觸摸球,點燃五色“V”字型煙花,活動正式啟動。
在啟動儀式現場,吉林市科協通過科普展架展示了航空航天、防震減災、食品安全及低碳生活科普等內容,吸引了大批家長和學生駐足觀看。
(吉林市科協)
6月2日,青島
由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青島市科技館承辦的“2010年青島市‘低碳經濟,和諧發展’12區市百日巡展”活動于6月2日正式啟動。青島市科技館制作的“低碳生活。和諧發展”、“節約能源資源,節能在我身邊”、“生活方式與城市文明”等150余張展牌,按照中央“兩會”關于發展低碳經濟的精神和青島市政府關于發展低碳經濟的要求,圖文并茂地向廣大群眾宣傳日常節電常識、技巧及節電新技術,宣傳和普及低碳經濟與低碳生活方式,倡導廣大公眾樹立“低碳生活”理念,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因生活習慣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使廣大公眾都能自覺參與到節能減排、節能降耗和低碳生活的行動中來,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發展低碳經濟的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此次展覽旨在向公眾傳播科學的生活方法,明確科學生活對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性;提高節能意識,明確低碳生活對我們的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引導公眾樹立綠色的消費觀念,培養健康低碳的生活消費方式。
(青島市科技館)
6月3日。四川
由省科協、省教育廳、省文明辦、省廣電局、團省委主辦的“我的低碳生活――2010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四川省啟動儀式在成都市雙林小學舉行。四川省科協副主席劉進、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主任劉西林,省廣電局、團省委等單位有關領導以及成都雙林小學的1000余名師生參加了啟動儀式。
省科協副主席劉進在講話中指出,開展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對提高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增強青少年節約意識,促進節約型社會的建設與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強調低碳就在我們身邊,其實就是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低碳生活已成為人們共同的追求。劉進對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的深入開展提出了希望與要求,并號召全省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用實際行動爭做“低碳我行動”小標兵。
啟動儀式上,成都市雙林小學綠鷹低碳志愿服務部的代表向全省青少年發出倡議: “低碳生活就在我們身邊,實踐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我們應該在生活中行動起來,養成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從點滴做起,相信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我們的社會會更和諧,讓地球成為我們永遠的綠色家園!”
文字旁白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交通改變生活》
我爸爸對我說,他小時候自行車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自行車不是中國人的發明,中國卻在那個時候被譽為"自行車王國",大街小巷,幾近人手一輛的自行車,是那個時代的印記。現在我們的交通工具多種多樣........
我將分四個部分為大家介紹:一交通工具的變遷、二歷史性的交通大變革、三展望未來交通、四課間小知識
人類在6000多年前有了滾木托運、5000多年前先后有了獨輪車和馬車、500多年前有了四輪馬車
中國人出行方式的變化,從古代騎馬、轎子、馬車、黃包車、人力車到現在現在的汽車,火車,飛機,大郵輪等等
鐵路的演變:從蒸汽機車時期、內燃機車時期、電力機車時期、高速列車時期到磁浮列車時期,還有地鐵
大概許多人都對老電影當中的綠皮車印象深刻。在那個年代出遠門,綠皮車也是僅有的選擇。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鐵路運營里程僅5萬公里,還基本上都是蒸汽機車,絕大多數火車時速只有40公里。而那個時候,祖國剛剛迎來了改革開放,火車站從80年代就開始了它的忙碌。
改革開放40年 山西省鐵路運輸統計:
鐵路里程從1978年的2057公里增加到2017年的5317公里;
完成客運量、旅客周轉量7664萬人和223.3億人公里,分別是1978年2124萬人和27.1億人公里的3.6倍和8.2倍。
7、太焦高鐵是我市境內的唯一客運專線,這一條高鐵線路全長達將近362.1千米,預計2020年建成通車。
項目建成后,長治至太原和鄭州將實現一小時通達,太原至鄭州也將步入兩小時交通圈。
8、路的變化:從泥濘鄉間小道到平坦水泥路到寬闊一級路再到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
道路的建設變化是從人工到機械
道路環境的變化
9、改革開放40年 山西省公路運輸統計:
公路里程從1978年的3.2萬公里增加到2017年14.3萬公里;
公路完成客運量、旅客周轉量17333萬人和150.4億人公里,分別是1978年2375萬人和11.6億人公里的7.3倍和13倍。
10、公路建設飛速發展:長臨高速公路全長166.234公里,今年全線通車。
使長治到周邊地級市便利、暢通;同時帶動當地旅游業不小的發展。
11、出行方式的變: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再到汽車。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人民出行方式在逐漸變化,汽車是現代家家戶戶最主要的出行工具。
1978年,中國一年的汽車產銷是10萬輛。今天,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國。2017年中國的汽車產銷量達到2940萬輛,汽車成為了很多中產階級家庭的標配。
12、航空事業迅速崛起:萊特兄弟自制飛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直升機最后航空飛機。
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我省僅有1個機場(太原武宿機場),到2017年底,我省擁有7個民航機場,定期航線航班達到223條,通航城市136個
13、公交車的演變
14、城市建設的變遷:從交通工具的變化看中國的時代變遷
城市道路由車輛稀少到車輛堵塞
15、展望未來交通: 長治機場改擴建工程,于2017年3月9日正式開工,期待擴建好的機場早日亮相!
16、第四部分 課間小知識
現代交通需要合理設計、科學規劃,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生活,讓我來出出“金點子”吧。
1、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網絡設施。比如完善公交線路,上下班高峰時期增加公共汽車的班次。
2、倡導“綠色騎行”低碳環保。如今共享單車遍布城市角落,出行選擇交通工具多樣化,我們應當營造低碳、清潔、暢通、高效的城市環境。 3、城市道路交通的合理規劃。。
17、中國哪些城市有營運地鐵?
中國大陸建成投運地鐵的城市已達31個,分別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武漢、深圳、南京、成都、沈陽、佛山、重慶、西安、蘇州、昆明、杭州、哈爾濱、鄭州、長沙、寧波、無錫、大連、青島、南昌、福州、東莞、南寧、合肥、石家莊、長春、貴陽、廈門。中國港澳臺建成投運地鐵的城市達4個,分別為:香港、臺北、高雄、桃園。
18:地鐵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
①節省土地②減少噪音③減少干擾④節約能源⑤減少污染
缺點:
①建造成本高②建設周期長③前期時間長
19、你認為你所在的城市或省會有建設地鐵的必要性嗎?為什么?
我生活在長治這所城市,我認為目前建設地鐵沒有必要。因為市區常住人口少、財政收入不具備申報建設地鐵的標準要求。
改革開放40年,
交通方式在變,人們對便捷的追求沒變
購物方式跟著變,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卻沒變
從雙腿丈量到加速、騰飛
40年的交通變革
關鍵詞:大氣霧霾污染;原因;防治
中圖分類號:X51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粗放式經濟發展帶來的弊端已經凸顯,各種生態污染越來越嚴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霧霾污染。近些年來,霧霾天氣發生的頻率趨于頻繁,而且霧霾天氣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大,時間也越來越長,當前霧霾天氣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大氣污染,必須著手防治。
1.大霧霾天氣的概念及特征
媒體報道中的霧霾天氣一般指的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通常天氣預報中報道的霧霾是對大氣中的漂浮細小顆粒的一種表述。但用專業的眼光來看,其實霧霾是霧與霾兩種物質的結合體。霧一般指的是空氣中漂浮的十分微小的水珠,以液體形式而存在;霾大致指的是空氣中懸浮著的硫酸、粉塵以及微小顆粒等,是以固體形式而存在。霧和霾相結合就容易使得大氣變得渾濁,并使得大氣的能見度大大降低。常聽到的PM2.5主要指的是直徑在2.5μm以下的霧霾顆粒物,這種顆粒物很微小,容易通過人們的鼻腔或者咽喉進入人體,最終對人的正常呼吸、細血管造成嚴重損害。
2.大氣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
造成大氣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國工業化進程中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包括工業生產中工廠排放的廢棄以及汽車尾氣的排放,這兩個構成了目前我國大氣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還有其他諸如燃煤、氣候變化等也是造成大氣霧霾的因素。
2.1 工業生產廢氣排放
工業生產中的廢棄排放是我國大氣霧霾污染越來越嚴重的罪魁禍首。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工業生產中排放的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已經達到2500萬t,排放的粉塵等污染物超過1700萬t,遠遠超過其他發達的西方國家工業污染物的排放,這已經大大超過了大氣自身的凈化能力。同時,在每年所有的工業生產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中,鋼鐵、電熱等耗煤行業排放的煙塵量占到了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的70%左右。然而國家工業部門對于這種廢棄污染物的治理水平不足,再加上大氣自身的凈化能力不足以在短時間內凈化完成,所以工業生產廢棄污染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
2.2 汽車尾氣排放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收入越來越多,汽車已經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代步工具,私家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汽車尾氣的排放量也越來越大,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國汽車的保有量已經超過了1.1億輛,汽車尾氣的排放儼然成為了大氣霧霾污染的另一主要兇手。汽車排放的尾氣是一種有害氣體,里面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碳氫化合物等。數據顯示,全國各地的霧霾天氣成因中,汽車排放的尾氣所占的比重已經超過了20%。
2.3 燃煤
煤氣燃燒會產生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以及煙塵,而目前我國的主要能源中煤炭又占據了很大比重,每年因煤炭燃燒而產生大量的大氣污染物。首先表現在工業中,各種大型發電站需要大量的煤炭作為支撐;其次是人們生活用煤,目前燃煤仍然是人們最主要的燃燒方式,尤其是冬春季節北方開始供暖霧霾天氣就頗為頻繁。
2.4 氣候變化
除了人為因素造成大氣霧霾污染之外,氣候變化也是造成大氣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首先表現在冷空氣活動偏弱。冷空氣活動帶來的降水、降雪和風會對空氣起到凈化作用。然而多年以來,我國受冷空氣活動影響呈現減弱的趨勢,風速減小,高空中的水汽元素在到達地面之前就已經消失,無法沉降于地面。其次大氣逆溫層,逆溫多造成的相對較暖的空氣上升到較冷較重的空氣上面,對空氣對流形成阻礙,各種有害氣體只能在近地面的大氣層飄浮著,促成了霧霾的出現。最后是靜穩型重污染天氣。根據造成污染原因的不同,重污染天氣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靜穩型,另一種是沙塵型。氣象條件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時候,大氣污染物就會不斷積累下來,造成大范圍污染物的出現就達到了重污染程度。這種情況不斷循環,最終造成霧霾的頻繁出現。
3.大氣霧霾污染的防治措施
大氣霧霾污染源自人類,會對人類造成嚴重的生命健康安全威脅,因此人類必須將大氣霧霾污染治理重視起來。
3.1 建立健全相關環境保護法律制度
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很健全,現存的環境保護與防治法律制度還是多年以前制定的,由于目前大氣污染主要形式已經發生變化,原有的環境保護與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已經不適合目前形勢了。當前,進行大氣污染防治的過程中,存在處罰力度過輕的情況,一些污染企業面對處罰絲毫不加以重視,也不及時進行整改。因此,針對當前的現實情況必須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修復或者重新制定。一方面對于污染嚴重的企業并且屢教不改地進行嚴厲處罰,另一方面鼓勵支持生態發展企業,給予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獎勵,比如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與幫助,放寬資金貸款等,并授予綠色生態發展企業模范等有關榮譽。各地也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污染企業加以整頓,處罰不是目的,目的是解決污染問題。做到不允許污染物的排放是不現實的,但是至少可以減少排放,根據國家出臺的污染物排放交易制度,切實去落實執行,盡量不要讓企業利用金錢去購買污染物的排放量,而是做到改變,改革創新,引進先進技術,首先做到污染少,進而做到無污染。
3.2 政府對于大氣污染的治理工作應當明確職能
進行大氣霧霾污染制定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之后,還需要建立并完善相配套的監督管理制度,相關政府部門要對大氣質量和企業污染物的排放進行管理監督。大氣污染防治時,部門之間工作應該要分工明確,由專門的人員對特定區域的大氣污染進行跟蹤,將具體工作明確到個人,對于管理監督工作沒做到位或者嚴重失職的情況必須嚴厲懲罰,以示警戒,這種權責分明、責任到人的管理監督形式將環境保護與防治制度最大化落實到位。政府部門應在各個存在污染威脅的企業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管理監督,還應對污染物排放超標的企業進行相應地處罰,并加以公告,處罰完后仍然要督促企業進行整改,降低企業污染物的排放量。
3.3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倡導綠色出行
近幾年來,國家一直在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與經濟發展方式的改革,由粗放型發展向節約型發展轉變,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治理好大氣污染,一定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下功夫。加強環境保護,可以破解資源環境的瓶頸制約,有效推動產業優化和技術升級,培育新的增長點,為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很多制造加工企業正在向“制造+服務”的綜合服務方向轉型,企業產品也向智能化、節能環保方向轉變,重化工企業比重日趨下降。還有更多企業在化解過剩產能、推進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下大力氣,取得了積極成效,顯然,轉變發展方式是防治大氣污染的正確道路與途徑。目前我國重點行業煙粉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控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部分技術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吸附回收、催化氧化、蓄熱燃燒、等離子體等VOCs治理技術也已經在不同行業相繼采用。火電廠、水泥廠等采用氨作為還原劑的氮氧化物凈化裝置,應根據煙氣中氮氧化物濃度,合理設置氨用量工藝參數,防止投加氨過量逃逸,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倡導人們綠色出行,減少私家車的使用,多以自行車、電動車出行,盡量乘坐公共交通,綠色出行從自身做起,做好自己就是對環境保護最大的貢獻。這種從國家到個人的一整套環境保護與防治體系,可以很好地對大氣霧霾污染起到預防作用。
3.4 大力宣傳霧霾防治
各地應該以氣象部門為中心,政府各部門之間相互協作,大力開展霧霾防治宣傳教育工作,定期檢測大氣環境,將檢測出來的有關數據登放在政府部門官方網站上。結合當今人們比較常用的聊天軟件,比如微博、微信等進行宣傳,經常一些防治大氣霧霾污染的小常識,推送一些小知識。深入到公共場所進行防治大氣霧霾污染的宣傳演講等,專家向群眾進行專業講解。
結語
大氣霧霾污染對人類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人類必須著手解決大氣霧霾污染。要想解決大氣霧霾污染,單單依靠單方面的力量是難以實現的,必須由政府牽頭,依靠全人類的力量去解決。出臺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并切實落實到位,政府部門之間加強合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整治污染企業,加強對人們的宣傳教育,倡導綠色出行理念,只有通過國家、集體以及個人相互聯動的形式,大氣霧霾污染才有可能出現好轉。
參考文獻
[1]劉寶成.大氣霧霾污染的原因與防治對策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361(10):88-89.
[2]付聰.淺析大氣霧霾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對策[J].低碳世界,2016,98(2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