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知識

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知識

時間:2023-07-27 16:24:0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知識,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知識

第1篇

關鍵詞:健康教育;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

高血壓是一種在靜息狀態下動脈舒張壓或者收縮壓增高的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一種危險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高血壓的發病因素與遺傳和飲食有關,長期患高血壓容易造成腦、心、腎等危害健康的并發癥,治療途徑主要是長期性,規律性的服用降壓藥,以控制血壓,然而是否能夠有效控制血壓取決于患者有沒有嚴格按照醫生囑咐服藥,就是服藥依從性,因此,健康教育的出現就是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教育,使之有效提高高血壓患者的服藥依從性[1],經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抽取的200例高血壓患者中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其中,對照組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齡31~81歲,平均年齡為(40±3.5)歲,教育組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齡35~80歲,平均年齡為(42±2.6)歲,所選的200名高血壓患者一般資料,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1.2.1教育方法 在規律服藥的前提下,對照組按照原來的方式進行服藥治療,對教育組進行為期3個月的健康教育,教育的內容包括:①向高血壓患者宣傳高血壓疾病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保持良好的心態,合理飲食,少喝酒禁止抽煙,常運動,并且積極進行治療;②加強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意識,向患者介紹服藥依從性的重要性以及不規律服藥的危害,并且給予患者重獲健康的信心;③一旦確診高血壓,患者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按照醫生的囑托服藥,并且積極就診、定期復診,以便醫生更好的了解治療成效,調整治療策 略[2]。

1.2.2對比調查過程及結果 對教育組進行健康教育后,與沒有進行健康教育的對照組進行對比,對比的內容主要有:高血壓患者的服藥規律,飲食規律,運動狀況,對高血壓病的認知以及治療成效以及高血壓患者有沒有按照醫生的囑托積極配合治療,養成良好的治療和生活行為習慣等;調查結果顯示,參加了健康教育的教育組高血壓患者都能夠很好的按照要求進行治療,并且能夠很好的意識到高血壓疾病的治療關鍵,而對照組則是按照原來的服藥習慣進行服藥,教育組經過3個月的健康教育以及治療后,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以及高血壓的控制率明顯比對照組的高。

1.3統計學方法 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 17.0對健康教育與非健康教育的觀察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采用χ2進行檢測,得出結果。

2結果

2.1教育組與對照組教育前后的服藥依從性情況對比 教育組的服藥依從性明顯比對照組高,見表1。

2.2教育組與對照組教育前后的血壓控制率情況對比 在進行3個月的治療血壓控制成效觀察中,教育組與對照組的血壓控制成效對比,教育組的血壓控制情況明顯比對照組好,見表2。

3討論

綜上所述,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三低"現象一直存在于我國的高血壓治療中,即知曉率低、控制率低、治療率低,然而控制高血壓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患者能夠很好的意識到要遵從服藥依從性的原理,因此,對于文化不高、缺乏對高血壓的相關知識的了解以及缺乏對高血壓危害的認知程度的高血壓患者,最有效的策略就是通過對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壓患者對控制高血壓的相關知識的了解,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從而更有效的控制血壓,因此,積極有效的開辦健康教育,增加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在患者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基礎上,正確合理的提高服藥依從性,是控制高血壓,降低致殘及致死率的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第2篇

【摘要】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社區防治高血壓疾病的效果;方法:對社區2007年6月―2013年6月社區116例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資料進行分析;結果: 加強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用藥方法,可以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結論: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了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社區健康教育;高血壓;方法

高血壓是心血管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終身性疾病,治療需要長期進行。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例如心、腦、腎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資料表明高血壓患病率呈上升趨勢,推算我國高血壓患者已超過一億人[1]。通過調查發現高血壓患者在飲食、用藥和監測等方面自我管理較欠缺,血壓控制不理想。因此,社區對高血壓進行系統的高血壓知識的健康教育,有利于人們對高血壓病的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一個完整的防治高血壓病的方案包括:高血壓健康教育、飲食控制、運動鍛煉、藥物治療和血壓監測,社區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壓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一般資料及作用

1.總結2007年6月―2013年6月社區106例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資料,其中男66例,女50例,年齡45歲―78歲,所有患者均為長期居住。

2.社區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壓疾病中的作用

對所有高血壓患者和有高血壓病家族史者進行有關高血壓疾病知識的講座,使其掌握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可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生。因此,社區健康教育是減少高血壓病發生的有效途徑。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壓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高血壓大多起病緩慢、漸進,一般缺乏特殊的臨床表現,而常常被人們疏忽,有高血壓病家族史、肥胖、高脂血癥或有頭暈、頭痛等人群應經常監測血壓,以盡早發現高血壓病人。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壓病人的早期治療和規范化治療。高血壓病人可通過健康教育了解高血壓病及其并發癥對人們的危害及可治療性,長期控制好血壓對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性,使高血壓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自覺、長期地堅持體育高血壓鍛煉,合理飲食,規范用藥,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二、社區健康教育的對象、方式和內容

社區高血壓知識健康教育的方式: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如集中講座、看科教影視片、發放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手冊、醫患個別交談以及病人之間相互交流等。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的內容:首先見解高血壓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特點、并發癥的嚴重危害性,使病人了解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引導病人對該病的治療,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從而做到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定期復查;對已發生并發癥的高血壓病人要鼓勵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使病情得到最佳控制。其次講解高血壓病防治的基本知識,如低鹽、低脂飲食、戒煙、控制體重、適當的體育鍛煉和保持良好情緒對防止高血壓病在重要意義及使用降壓藥物可能出現的毒副作用、注意事項和長期規范用藥的重要性,使其掌握有關藥物的知識,達到正確用藥和長期堅持用藥的目的,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三、小結

高血壓是心血管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終身性疾病,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它的并發癥累及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并對個人、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社區對重點人群進行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對減低高血壓病的發病率,提高高血壓病的治療效果,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3篇

關鍵詞 高血壓 認知狀況 健康教育需求

資料與方法

8年9~1月我們在北溝鎮社區進行健康體檢的同時對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發放“高血壓知識調查問卷”其中男例女1例。學歷構成:大專以上5%高中、中專15%初中51%小學8%文盲9%。

采用自行設計經專家修改的“高血壓知識調查問卷”由專人負責調查統一解釋語向受試者詳細解釋各項調查內容和注意事項由受試者自行填寫或受試者口述調查者。調查內容包括:患者一般情況、高血壓基本知識、改善生活行為、降壓藥物等知識以及健康教育需求。發出問卷5份收回6份97%。

統計方法:將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按百分率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結 果

①對疾病一般知識的認知狀況見表1;②對改善生活行為認知情況: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改善生活行為了解者81例6%部分了解者16例%認為減少食鹽有益者7例858%認為減少“動物油”攝入有益者例69%認為減少飲酒有益者5例75%;③獲得相關知識、健康教育途徑:醫生6例61%社區宣傳59例15%其他8例188%;④獲得相關知識、健康教育的頻率:每周獲得1次的17例%每月1次7例6%每季1次5例1%每半年1次97例%每年1次11例61%其他79例181%。⑤獲得相關知識、健康教育的需求:希望獲得更多高血壓知識5例99%不愿意6例1%。

討 論

我國6歲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為9%[1]因此加強老年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的認知適時監測控制高血壓防治并發癥對提高生命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應進一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意識及能力。調查顯示:患者從醫務人員處獲得健康教育的比例較低61%這對高血壓的早診斷、早干預有一定的影響。

社區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加強社區衛生健康教育力度有針對地進行健康教育這應該是目前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可持久的方式。

第4篇

【關鍵詞】高血壓 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54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351-02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2004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數據統計,我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達18%以上,估計全國患高血壓病人數超過1.6億,目前仍有上升趨勢,更令人擔憂的是,高血壓患病率的增加趨勢,年輕人比老年人更明顯,35―44歲人群高血壓患者患病增長率男性為74%,女性為64%[1],與高血壓流行現狀和發展趨勢形成反差的是我國高血壓病普遍存在知曉率、服藥率、控制率低的“三低”現象,在農村更為明顯。因此,加強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對人們提高對高血壓的認識及對早期預防、早期治療高血壓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 健康教育對象阿

健康教育對象主要是社區內高血壓患者、各類體檢時測血壓偏高者及具有二個以上高血壓危險因子人群。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份我院通過轄區內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統計有高血壓患者共計4224人,占建檔人數的11.5%;其中男性2542人,女性1682人,平均年齡56.4歲。

2 高血壓的健康教育方法

2.1 發放健康手冊,設置宣傳欄,健康教育櫥窗.根據工作需要,我院在門診及各個社區服務站顯要位置設置了宣傳欄,放置了宣傳手冊和健康處方,定期宣傳高血壓病的防治知識,對居民健康人群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向人們宣傳高血壓防治的相關知識,起到科普宣教的效果。

2.2 定期開展知識講座,由全科醫師或上級醫院專家定期授課,重點宣傳高血壓防治的有關知識,根據需要,可在健康教育,知識講座之前測血壓,開展咨詢和義診活動。

2.3 上門健康宣教,利用上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時機,因地制宜地進行健康宣教,認真傾聽高血壓患者主訴和需求,耐心解釋高血壓患者提出的問題。

3 健康教育內容

3.1 飲食指導

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高血壓患者強調低鹽低脂脂飲食,每日食鹽量控制

3.2 運動指導

適當的全身體力運動是獨立的降壓因素,具有鞏固藥物的降壓效果作用[3],根據高血壓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選擇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氣功、太極拳.騎自行車等,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不但能增強體質,還能達到減肥或者維持正常體的目的,肥胖者平均體重下降10kg收縮壓可下降5-10mmHg, 建議體重指數應控制在24kg/m2以下。要循序漸進,運動心率控制在102―126次/分,或不超過170次/分―年齡,運動頻度為每周5次,每次持續30分鐘左右。

3.3 心理指導

高血壓是一種心身性疾病,心理壓力也是高血壓的重要因素,所以心理指導是高血壓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要正確引導高血壓患者學習高血壓病的防治知識,指導患者訓練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精神緊張和勞累,避免情緒激動,保證足夠睡眠,保持心理平衡,盡量減少自已生活方面的壓力,消除誘發因素,以積極的態度應對高血壓。

3.4 用藥指導

目前高血壓服藥率.控制率低,主要是患者服藥的不規則引起。高血壓治療是一個長期,甚至需要終身的治療。所以高血壓患者用藥要堅持用藥、規則用藥、安全及合理用藥,強調因人而異、長期用藥物治療和血壓達標的重要性;調整藥物劑量一定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調整,不要隨意換藥,指導患者不要在自我癥狀改善或消失后隨意停用降壓藥,以免引起血壓突發或生理臟器的供血不足,發生不良反應。要注意高血壓相關危險因素的治療,如調脂.抗血小板.血糖控制;同時要教會患者及家屬測血壓,觀察血壓的波動情況,以便指導用藥。

4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可以有效控制的流行性疾病,若認識到位,措施得當,可在有效控制血壓水平的同時顯著減少腦卒中、冠心病、腎衰竭和眼底病變等疾病和風險,從而有效保護患者健康,降低疾病負擔。由于疾病模式的轉變,高血壓的防治策略應轉向社會.心理在內的綜合防治模式,在社區進行高血壓防治是控制高血壓的關鍵。

健康教育是一項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有評價的社會教育活動,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人們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促進人們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高血壓患者建立良好的有益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通過對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指導,使患者及家屬對高血壓認識水平得到提高,逐漸改變了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對高血壓患者的防治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提高高血壓知曉率、服藥率和控制率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明鳳萍 淺談高血壓病社區防治[j]現代醫藥衛生2007 23 (2)278-279.

第5篇

1.青島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山東青島 266042; 2.青島市中心醫院質控部,山東青島 266042;

3.青島市中心醫院胃腸外科,山東青島 266042

[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應用于老年高血壓護理中的臨床療效。 方法 整群選取該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心腦血管科診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86例,根據是否實施健康教育實施分為兩組,研究組給予健康教育,參照組不給予健康教育,對比健康教育的護理效果。結果 ①研究組的認知度94.2%(81/86)顯著高于參照組61.6%(53/86),χ2=26.48,P<0.05;②研究組的治療依從性97.7%(84/86)顯著高于參照組73.3%(63/86),χ2=20.64,P<0.05;③研究組患者的健康感覺、軀體感覺、認知功能、睡眠狀態和生活滿足感顯著高于參照組,t=18.90、12.10、22.17、17.30、18.06,P<0.05;④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變化顯著優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變化顯著優于參照組,t=2.75、4.45,P<0.05。結論 健康教育應用于老年高血壓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有效性和治療依從性,所以老年高血壓給予健康教育的療效顯著。

[

關鍵詞 ] 健康教育;老年;高血壓;護理;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8(b)-0147-03

[作者簡介] 張美華(1979-),女,山東青島人,本科,在職研究生,護師,研究方向:老年護理。

高血壓是指人體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靜脈舒張壓的值都顯著高于人體正常血壓標準范圍,高血壓一般會導致血管、腦部器官功能性改變,從而誘發其他全身性疾病,嚴重影響著老年患者的健康[1]。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動脈壓持續性升高,從而誘發心腦血管器質性改變,從而引起全身性疾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命健康[2]。該研究整群選取該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心腦血管科診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86例作為觀察對象,根據健康教育實施前后分為兩組,研究組給予健康教育,參照組不給于健康教育,對比健康教育對患者高血壓的控制情況,研究健康教育對改善患者高血壓的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該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心腦血管科診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86例作為觀察對象,根據是否給予健康教育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 參照組86例,平均年齡:(69.56±5.27)歲,年齡范圍:65~85歲;女性40例,男性46例;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79±1.22)年;研究組86例,平均年齡:(68.44±5.32)歲,年齡范圍:65~87歲;女性39例,男性47例;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47±1.38)年。排除標準:排除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排除嚴重合并癥的患者;患者的基本臨床資料對比研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據健康教育實施前后分為兩組,研究組給予健康教育,參照組不給予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壓知識宣教、正確用藥教育和生活方式教育,對比給予健康教育后的護理效果,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如下。

1.2.1 高血壓知識宣教 知識宣教主要是通過發放宣傳單頁、宣傳手冊、講座和一對一宣講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屬講授高血壓的發病機制、誘發因素、臨床表現和危險系數,讓患者及家屬對高血壓有個充分的認識,提高重視程度,并做好日常的防治工作。

1.2.2 正確用藥教育 治療高血壓疾病的有效方式是藥物治療,但是存在很多亂服用降壓藥、隨意增加或減少藥量的情況,因此,要通過健康教育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降壓藥的作用機制、服用劑量和服用時間,叮囑患者按時吃藥,保證藥物的作用時間和藥量,從而提高患者血壓的控制率。

1.2.3 生活方式教育 生活方式教育主要是對患者的飲食結構、不良生活習慣、體重控制、睡眠質量和運動健身方面進行教育。高血壓患者的飲食要低鹽、低脂、低膽固醇,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并增加粗纖維的攝入;不良生活習慣:主要是針對于男性患者,要求其戒煙限酒,防止過度刺激導致并且惡化;體重控制:高血壓除了受到遺傳的影響,很多是由于肥胖,因此要控制患者的體重,飲食可采取少量多餐的形式;睡眠質量:老年患者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好可以減輕機體的疲勞,有助于保持血壓穩定;運動健身:可以選擇適合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比如步行、太極、門球等,控制運動時間和強度,改善心肌功能。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數據分析軟件對該研究所有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檢驗,正態計量數據用(x±s)表示,正態資料的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多樣本均數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樣本率的對比應用χ2檢驗。

1.4 評價標準

1.4.1 認知度評價標準 采用該院心腦血管科編訂的高血壓知識測試問卷,內容涵蓋高血壓健康教育的基礎知識,滿分為100分,優≥85分,良66~84分,差≤40分。

1.4.2 治療依從性評價標準 完全依從:健康教育后,患者能夠完全按照醫囑進行飲食和藥物治療;部分依從:健康教育后,患者能夠部分按照醫囑的吩咐進行飲食和藥物治療;完全不依從:患者不按照醫囑的吩咐按時服用藥物,并且飲食隨意。

1.4.3 生活質量評價標準 采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對患者的健康感覺、軀體感覺、睡眠狀態、認知功能和生活滿足感五個方面進行評價,每項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2 結果

2.1 兩組病患對高血壓知識的認知程度對比分析

對比兩組病患健康教育前、后對高血壓知識的認知度,研究組的認知度94.2%(81/86)顯著高于參照組61.6%(53/86),χ2=26.48,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對于分析

健康教育前、后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于分析,研究組的治療依從性97.7%(84/86)顯著高于參照組73.3%(63/86),χ2=20.64,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析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研究組患者的健康感覺、軀體感覺、認知功能、睡眠狀態和生活滿足感顯著高于參照組,t=18.90、12.10、22.17、17.30、18.06,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2.4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

治療前,研究組患者的舒張壓(99.7±10.3)mmHg、收縮壓(159.7±12.3)mmHg;參照組患者的舒張壓(99.3±10.7)mmHg、收縮壓(159.9±12.8)mmHg。治療前,研究組患者的舒張壓(83.3±10.3)mmHg、收縮壓(128.9±10.3)mmHg;參照組患者的舒張壓(88.4±10.3)mmHg、收縮壓(137.3±10.7)mmHg。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比較,t=0.21、0.12,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變化顯著優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變化顯著優于治療前,t=2.75、4.4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3.1 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和危害

高血壓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經研究顯示主要與遺傳和環境有關,根據發病因素的不同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其占高血壓人群總數的95%以上,而繼發性高血壓多是由于腎臟及腎上腺方面疾病引起的內分泌性高血壓[3]。高血壓根據發病的緩急和病程的發展,可以分為急進型高血壓和緩進型高血壓,急進型的臨床比較少見,主要表現為血壓突然激素升高,臨床表現為口渴、渾身乏力和多尿等,出現腎功能不全誘發蛋白尿、血尿等,屬于高危疾病,死亡率高,年齡分布在30~40歲左右;緩進型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高血壓疾病,該類型的病情發展緩慢,早期一般沒有顯著的癥狀,偶爾會出現血壓增高、勞累后悔感到頭暈、失眠、乏力和神經緊張等情況,血壓只是暫時性升高;但隨著疾病的發展,會出現腦部、心臟、腎臟等出現器官功能性改變,比如頭暈、頭痛、心功能代償異常、腎小動脈硬化等[4]。因此,高血壓采用健康教育手段,可以讓人們在短時間內對高血壓疾病有個全面的認識,從而提高高血壓的預防,降低其發病率。

3.2 健康教育應用于老年高血壓護理的效果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高血壓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各項身體機能出現退化,極易誘發高血壓疾病[5]。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常見病之一,由于對其的認識度較低,導致“三高”即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和死亡率高,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命健康[6]。健康教育通過知識宣教、正確服藥教育和生活方式教育的方式,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發病機制、誘發因素、臨床表現和危險系數的認識,做好防治工作[7]。據馮青云,方萍,肖紅霞[8]的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壓控制的有積極的影響。該研究對心腦血管科診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86例,對比健康教育對患者的護理效果,研究結果顯示:①研究組的認知度94.2%(81/86)、治療依從性97.7%(84/86)顯著高于參照組61.6%(53/86)、73.3%(63/86),χ2=26.48、20.64;②研究組患者的健康感覺、軀體感覺、認知功能、睡眠狀態和生活滿足感顯著高于參照組;③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變化顯著優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變化顯著優于治療前。因此,健康教育對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效果顯著,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的臨床數據支持,才能得出更加準確的理論。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應用于老年高血壓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有效性和治療依從性,所以老年高血壓給予健康教育的療效顯著。

[

參考文獻]

[1] 周麗紅.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10):150-151.

[2] 周華.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3):787-789.

[3] 周彩霞,王金星,余偉霞.高血壓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J].生物技術世界,2015,3(3):114.

[4] 葉燕媚.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的臨床體會[J].遼寧醫學雜志,2015,29(1):43-44.

[5] 李栗,崔文.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促進的效果觀察及體會[J].實用醫技雜志,2015,22(1):88.

[6] 陳娟.高血壓護理干預應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臨床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1):222.

[7] 徐冬梅.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11):103-104.

第6篇

[關鍵詞]健康教育;原發性高血壓;血壓控制;合理飲食

原發性高血壓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被稱為“無聲的殺手”[1],該病的病程長,絕大部分是良性緩慢進展,是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約有1億多[2],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在積極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同時應加強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該病的認識,我院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的同時加強健康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來我院疾病控制科首次住院的7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8年9月在日本召開的第七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大會上確定的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31~69歲,平均55.6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1例,高中或中專35例,大專及以上24例。

1.2健康教育方法

1.2.1加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在臨床工作中,要求醫生必須嚴格掌握原發性高血壓的知識,積極的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語言通俗易懂,使患者了解用藥知識及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講解血壓的正確測量方法并教會家屬血壓的測量方法。

1.2.2飲食指導指導患者應食用低鹽飲食,少食咸菜及腌制食品,食鹽攝取量

1.2.3適當鍛煉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醫生應為其制定適當的運動計劃,如堅持30min/d的有氧運動,可以從散步開始,逐漸增加運動量,增加脂肪的消耗,加強對患者的觀察,結合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及患者自身的癥狀變化調節運動量及時間,運動后會使患者感覺輕松,食欲增加及睡眠變好,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

1.2.4指導患者用藥首先向患者講解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由于患者對高血壓的治療存在認識的誤區,認為沒有癥狀就是沒病,吃藥對身體有副反應,出現這些誤區都是由于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誤解,因此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通過形象生動的教育方式提高患者對原發性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并發癥及規律用藥對治療的重要意義等的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健康信念,促進原發性高血壓的有效控制,根據患者的對藥物反應不同,進行不同的用藥指導,講解藥物的副反應,囑患者不得擅自停藥,避免血壓突然變化。指導患者掌握合理的服藥時間。

1.3療效評價指標對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飲食合理情況進行分析。血壓控制情況分為好、差兩項;飲食合理情況,分為基本合理、不合理兩項。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1.5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百分率表示。P

2結果

2.1進行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血壓控制情況比較進行健康教育前患者血壓控制好的為44.3%,進行健康教育后患者血壓控制好的為88.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進行健康教育前后患者飲食合理情況比較進行健康教育前患者飲食基本合理的為35.7%,進行健康教育后患者飲食基本合理的為84.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健康教育是一項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教育活動,促進人們采取消除危險因素,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4]。通過加強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原發性高血壓的知識,能夠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并且告知患者遵醫囑行為不僅僅表現在住院期間,更重要的是在出院之后能否堅持執行,由于高血壓的病因尚未明確,且起病比較隱蔽,因而對該病的預防缺乏有效的措施[5]。對首次住院的患者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識、飲食及鍛煉的重要性、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增強自我保健意識,顯著提高了患者控制高血壓的行為。住院期間醫生可以通過知識講座的形式向患者講解及宣傳原發性高血壓的相關知識,以及如何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的重要性。研究表明,高鹽飲食是我國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6],食鹽攝入過多,會導致水鈉潴留,使細胞間液增加,導致血容量增加,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本文研究表明,對患者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后,患者血壓控制好的為88.6%,高于進行健康教育前的患者(44.3%),進行健康教育后飲食基本合理的為84.3%,高于進行健康教育前的患者(35.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加強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壓,并且合理的控制飲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自我保健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蕾,楊曉愛.原發性高血壓患者86例健康教育.山西醫藥雜志,2010,39(6):569-570.

[2]金秀梅,丁學民,盧翠芳.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國實用醫藥,2010,5(23):252-253.

[3]倪衛東,高麗華.健康教育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影響.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124.

[4]高晶.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中國醫藥導報,2010,7(18):109.

[5]魏平.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52例臨床觀察.中外醫療,2010,29(13):9-10.

第7篇

【摘要】目的 探討基層社區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內容及重要性。 方法 從高血壓的目標健康教育人群、健康方式和教育方法三個方面探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結果 隨著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不斷提高,高血壓的控制率也明顯提高,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相關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結論 做好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只有采取多樣化,生動化的教育,才能夠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的認知程度,從而規范其服藥及生活習慣,促進群眾的健康。

【關鍵詞】高血壓;基層社區;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472-02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主血壓患病率為18.8%, 發病人群 步年輕化。我國人群高血壓具有以下特點: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三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在農村還存在三不:不愿意服藥、不難受不服藥、不按醫囑服藥。流行病學調查我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患病率總體呈明顯上升趨勢,由于健康教育不夠普及,大部份群眾對高血病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國內外的實踐證明,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隨著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不斷提高,高血壓的控制率也明顯提高,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相關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做好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只有采取多樣化,生動化的教育,才能夠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的認知程度,從而規范其服藥及生活習慣,促進群眾的健康。

1健康教育目標人群

1.1全人群健康教育(主要是健康人群、重點為兒童青少年、家庭婦女)

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生活中易現成各種影響健康的行為。在教育過程中,要強調高血壓病對自身家庭、社會的危害性、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掌握有關高血壓病知識的重要性。

1.2高血壓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1.3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

通過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使高血壓患者了解高血壓的誘因及相關的治療方面的知識,明白高血壓的可治性,減輕患者自身的焦慮和恐懼,并堅持長時間的隨訪及相關管理,給予高血壓患者良好的保健服務,改善患者的病情,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促進康復。

2健康教育的方式

2.1群體教育

將高危人群和高血壓患者共同集中在一起,采用講課和座談會的方式進行教育,1次/周,1小時/次,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的相關因素、危險因素、誘發因素、療效和預后。

2.2個體教育

每例高血壓患者均接受1次/月以上的個別教育,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堅持規律服藥,不隨意增量和停藥,血壓要經常檢查,按病情的需要及時調整藥物,注意高血壓對心腦腎的影響,自我創造良好的心境。

2.3社區宣傳畫,書面教育

形式要多樣化,如在社區內制作宣傳欄、黑板報,編寫有關有關高血壓防治知識宣傳冊發放給居民,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集中講課接受咨詢,相互交流。

2.4影響宣傳及電話咨詢

在小區廣播,影視頻道或局域網播放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的影像節目,向重點人群贈送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VCD,增強宣傳的形象化,此外,開設高血壓防治咨詢電話,及時解答疑慮,發現患者康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以糾正和正確指導。

3高血壓健康教育內容

行為方式指導如下:①減輕體質量:體質量指數盡量控制在

參考文獻

第8篇

[關鍵詞]高血壓; 健康教育; 體會

[中圖分類號] R544.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2-248-02

高血壓可導致心、腦、腎及眼底并發癥。因而控制高血壓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環節。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病的主要手段[3]。煙墩街道居民大多數屬回遷戶,從農民一躍成為市民,生活富裕了,生活習慣改變了,但人們對健康缺乏關注,健康知識匱乏,以至各種富貴病紛至沓來,尤其是高血壓發病率明顯上升。因此,對老年人健康教育意義非同小可。為了使病人早日康復,提高生活質量,讓高血壓病人充分了解病因,并發癥及康復保健重要性。我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9年1月―2010年10月對356例6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進行了健康教育。效果明顯。

1 資料

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健康檔案的60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患者356例。見下表:

符合1999年世衛組織高血壓判定標準,即在未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安靜狀態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2 健康教育內容

2.1 高血壓相關知識宣教

2.1.1 高血壓定義、分期、主要并發癥及危害性。有關高血壓相關知識將直接影響高血壓的防治效果[4]。

2.1.2如何自測高血壓測血壓前至少休息5分鐘,測血壓時保持安靜,每測三遍取平均值為本次測血壓值。需要時,定、定部位、定血壓計。

2.2 藥物指導

向高血壓患者講解藥物的劑量,服用方法和時間,用藥后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各種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等。給患者制定服藥時間表,部分患者因血壓正常而停藥,血壓升高又加量,導致血壓反復波動,須遵醫囑堅持服藥。少數患者測量血壓前停服藥物,以至血壓高出正常。正確的認識是無論什么時候測量血壓,仍按平常服藥,以達到檢測藥效的目的。通常降壓藥是從小劑量開始使用,逐漸增大,經一段時間治療,再根據藥物效果調整劑量以維持療效。

2.3 鼓勵運動

運動有研究表明體力活動是獨立的降壓因素,具有鞏固藥物降壓效果的作用[5]。運動要根據患者的心臟功能、生活習慣和體能狀況而定。提倡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運動強度,不要做劇烈運動;運動要適宜如散步、氣功、騎車等有氧運動;有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在清晨活動,因清晨起早時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血管粘稠度高是心血管意外好發時間。適宜在下午4-6點活動。

2.4 保持心理平衡

2.4.1 正確認識疾病,主動配合治療。向患者說明:堅持長期合理有效治療,完全可以控制血壓,穩定病情,減少心、腦、腎并發癥的發生;增強遵醫服藥行為,主動定期檢查。

2.4.2 避免不良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創造放松的心情,聽聽音樂、看看電視,避免刺激和煩躁緊張,從而有益于血壓穩定。

2.5 倡導合理飲食

定時定量,少食甜食、油膩、動物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多食新鮮蔬菜瓜果雜糧高鈣食物,吃低鹽膳食,建議每人每天供鹽不超過6g。

2.6 戒煙限酒勞逸結合,保證合理休息和充分睡眠。每天至少睡眠時間不少于八小時,而合理的安排午睡時間認識到煙酒對人體的危害,自覺戒煙限酒。

2.7 減重 二便指導 對超重和肥胖者要求逐步減輕體重。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大便秘結時應避免憋氣使勁,必要時使用開塞露、緩瀉劑等,排便時下蹲和起立時勿過猛過快。

3 健康教育形式

3.1 面對面口頭教育

3.1.1 患者就診治療或主動來門診測血壓時,講解藥物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項、服藥方法等。

3.1.2 利用家訪入戶調查時,對社區老年人進行口頭宣教或發放宣教材料,對高血壓患者提出的疑問,給予耐心的解答。

3.1.3 定期隨訪時,檢測血壓是否正常,詢問服藥情況及給于生活方式指導等。

3.2 成立高血壓病人俱樂部 公布活動方案,制定每期活動主題,通過短信形式通知患者,讓患者自覺參與。先由專家授課、答疑,再進行相互交流。

3.3 每月在社區授課一次,選擇在病人相對集中小區進行。每次90min并免費發放定量鹽勺、定量油勺、以及《高血壓防治手冊》,以提高授課效果。對文化程度不高的高血壓病人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內容應通俗易懂、不宜太多。應因人施教,因病施教,便于理解和接受。

3.4 隨機性教育 社區醫務工作者工作在社區,是社區居民健康守門人,頻繁與居民接觸,隨時交流,可以針對特定個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知識及保健知識,回答患者的提問。是適應性很強的教育形式。

3.5 文字電教教育 通過黑板報、播放VCD、聽錄音,發放健康教育手冊等資料指導患者有關疾病知識,同時給予必要的解釋說明。

4 結果

通過健康教育后,患者從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初步了解高血壓的基本知識、防治方法,人數明顯提高;血壓降至正常人數增加61.6%,有21例血壓有所下降是由于伴發高血脂等并發癥、7例無效的患者由于遵醫行為不良或并發腎病、家族遺傳性高血壓、血管狹窄等引起的;嚴格遵守醫囑等方面有顯著的提高?;颊邊⒓舆\動的積極性提高,能主動參與步行、慢跑、太極拳、體操等各項康復活動。大吃大喝現象減少,戒煙限酒、低鹽飲食的人明顯增多。見下表

5 體會

5.1 對老年人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形式應多種多樣,靈活運用。切不可學生式課堂教育。

5.2 教育內容應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結合實際,不能理論化的課本教育。

5.3 教育目的應明確:通過對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認識到高血壓預防及治療的重要性。高血壓并不可怕,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不能在健康教育時搭車買藥或轉診病人,從中牟利,失去健康教育的意義

5.4 健康教育效果明顯:通過健康教育不但減輕了患者的緊張焦慮,而是提高了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自覺地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養成良好遵醫行為,提高了生活質量,降低致殘率或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5,13(增刊):56.

[2] 陳灝珠, 實用內科學[n] 第11版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56

[3] 張紅梅.高血壓社區干預研究進展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3):73-74.

[4] 錢岳晟,張鳳茹,王敏敏等 醫院門診人群高血壓抽樣調查[J],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2001,21(15):477.

第9篇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823-02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已達11.26%[1]。高血壓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控制比較困難,容易產生心腦血管疾病等各種并發癥,也是目前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2]。高血壓是多基因,多環境因素疾病,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不利的物理及社會環境相關[3]。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僅靠藥物和高精的治療技術是不能解決的,只有通過健康教育轉變人們的觀念,鼓勵患者參與健康維護,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得以控制和解決。

1 高血壓患者存在的健康問題

1.1缺乏高血壓病的有關知識

(1)不了解,不認識與高血壓病有關的因素:多數居民和高血壓患者缺乏對該病某些危險因素的認識[4]。

(2)不了解高血壓病的早期癥狀:不認識高血壓病的嚴重并發癥。

(3)不重視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對醫療保健知識信息不愿接受,對健康教育不重視,不愿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

1.2不良的生活習慣

(1)飲食過咸(鈉鹽攝入過多)。

(2)很多患者長期大量飲用烈性酒,有吸煙嗜好等。

(3)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長期從事精神高度緊張的職業。

1.3遺傳因素:

雙親均有高血壓的正常血壓的子女,以后發生高血壓的比例增高,但很少有此類子女進行體檢或采取干預措施,認為高血壓屬于遺傳病,無法改變。

1.4治療依從性差:

治療依從性是指患者行為上與所治療方案的一致程度,即遵醫程度[5]。

(1)血壓一旦恢復正常,癥狀緩解而自行停藥。

(2)對高血壓病要長期治療認識不夠,信心不足,間斷或不堅持服藥。

(3)擔心藥物的不良反應而自行減藥或停藥。

(4)未按要求監測血壓。

2 健康教育的對象

2.1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在非藥物狀態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復測量的血壓的平均值,達到國際最新統一診斷標準,即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6]。

2.2具有高血壓病易發因素或危險因素的人群 長期高鹽飲食;吸煙酗酒;體重超重或肥胖;長期精神緊張;缺乏運動等,雙親中有高血壓病。

2.3家屬及陪護人員 高血壓患者一般年齡偏大,由于疾病的影響,常常不能自覺地堅持服藥,不能有效地避免誘發因素。所以在健康教育時,請家屬及其陪護人員共同參與,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7]。

2.4健康人群 在健康人群中宣傳高血壓預防與保健知識,有助于控制高血壓病的發病率[8]。

3 健康教育的內容

3.1心胸開朗,保持樂觀、穩定、平和的情緒,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詳細了解患者的個人習慣、性格特點、經濟狀況、環境因素等,教會患者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3.2定食定量,少吃多餐,飲食宜低脂、低膽固醇,限制總熱量,限制食鹽,每日在6g以下[9]。肥胖者要限制進食量,適當增加活動量以減輕體重。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和雜糧,多吃降壓降脂食物,如芹菜,山楂,香菇等,不抽煙,少飲酒,晚飯后不宜飲濃茶和咖啡。

3.3生活要有規律,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保持充足睡眠,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可根據患者的年齡、軀體狀態等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太極拳等有氧運動。

3.4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排便時下蹲和立起時忽過猛過快,最好用坐式馬桶。

3.5避免受寒,避免長時間選熱水浴,防止因血管擴張而使血壓突然下降而發生意外。

3.6對高血壓進行正規治療,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血壓,還能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10]。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注意觀察降壓的各種副作用,當血壓降低后不可馬上停藥,應減到維持量(最小有效量),并堅持長期服用。利尿劑應在早、中午服用,以免夜尿而影響睡眠。應用降壓藥物過程中,從坐位起立或從平臥起立時,動作應盡量緩慢,以避免改變引起血壓突然降低導致暈厥等意外發生。

3.7囑咐病人定時測量血壓,教會病人及家屬正確測量血壓,測量血壓時,血壓計應放于心臟水平位,并做到定血壓計、定、定部位、定時間,及時發現病情變化,隨時修訂治療方案。

3.8在我國高血壓的治療目前仍以口服藥物為主,大部分病人需長期或終生服藥,在客觀上要求醫務人員與病人要充分認識到治病的長期性,在心理上要具備一定承受能力,有針對性地向病人講解高血壓病的一般常識,使病人對病情的診斷、治療有大致的了解,通過基礎知識的教育,使病人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早預防。

4 健康教育的方法

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教育方式,可以口語化教育和書面化教育??谡Z化教育,可以通過專題講座,由專業人員進行知識傳授,系統地將有關健康信息進行傳遞,使得健康教育對象對一般健康知識或有關疾病的預防及護理措施有一基本了解,也可通過討論形式進行有關健康信息的溝通。書面化教育可通過板塊或宣傳欄將較多的健康教育信息濃縮成精煉的科普短文和圖片的一種健康知識教育形式。鼓勵患者與其他同種患者交流經驗,對臥床患者以電話咨詢,家庭隨訪為主。

5 小結

健康教育是一項投入少,產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是防治高血壓病最經濟、最有效得方法。通過對高血壓患者實施有計劃、連續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高血壓病的認知水平,增強了自我保健意識,充分調動了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增加了戰勝疾病的信心,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壓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延緩或減少了并發癥反應的發生,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同時,要做好健康教育,作為醫護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心理學知識和護理素質,正確掌握溝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科學地運用健康宣教,才能得到良好的護理效果[11]。

為此,需要廣泛開展有計劃性、針對性、系統性的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壓保健知識,使人養成良好的生活方法,及早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發展,預防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

參考文獻:

[1] 吳錫桂,對我國高血壓防治建議,高血壓雜志 1997,5(2):79

[2] Zeng Wen,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 1999,14(12):9

[3] 陳灝珠,內科學,第四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24

[4] 林中,社區高血壓治療中的健康教育,中國全科醫學,2003,6(10):851-852

[5] 周達生,姚華庭,醫學系統工程與遵醫行為研究,中國醫改管理,1995,15(2):7

[6]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第六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7

[7] 鄭鴻濱,薛梅玉,高血壓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福建醫學雜志,2003,25(4):166

[8] 傅華,社區預防與保健,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77

[9] 趙慶衛,高血壓病的家庭診斷及非藥物治療,中國全科醫學。2002, 5(10):840

第10篇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新進展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膳食結構的變化,高血壓的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高血壓是造成心、腦、腎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目前醫療費用高, 許多老百姓看不起病的情況下, 利用健康教育的有效武器, 使已經得了高血壓的人血壓得到控制, 不出現或減緩出現并發癥, 這樣能減少相當大的經濟開支。與治療相比, 健康教育投入很低而效益卻很高, 是一項一本萬利的工作, 是防治高血壓最廉價和有效的策略。探討高血壓的致病因素,對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干預,降低發病率有十分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探討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人治療的影響,本文總結近年來,高血壓健康教育研究方面的新進展,旨在提高對高血壓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探討新的教育模式和思路,推進高血壓健康教育水平的發展,讓更多的高血壓患者從健康教育中得到益處。

1、健康教育模式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有系統地進行全民性的社會教育活動,將有關衛生保健知識傳播給人們,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認識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們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從而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社會干預是控制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病的重要手段,但對于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迄今沒有一種公認的模式。為探討社區高血壓病患者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對社區醫療服務站做輸液治療的56例高血壓患者應用臨床路徑實施健康教育,效果滿意。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方法,具體講解內容由護士決定準備,現場發揮。實驗組按照臨床路徑進行健康教育。制定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徑表,健康教育質量考核教育評分標準;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根據患者的需求,按路徑表時間,反復講解,評估,教育,評價,直到達到最終目標。建立健康教育路徑表實際上就是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時間表和計劃表,使護士知道做什么,怎樣做,逐項落實,防止漏項,健康教育路徑以嚴格的時間框架為指南,使護理人員對健康教育有預見性。

利用患者在社區服務站做治療期間進行健康教育,時間集中,健康教育不間斷,大大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在病區建立醫護人員共用參與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患者入院后 24 h 內管床醫生和護士收集的患者資料,初步制訂患者的健康教育計劃,并對健康教育內容進行分工,醫生以疾病防治知識及患者心理疏導為主,護士則以患者的行為干預和一般衛生知識的教育為重點。醫護人員共同參與的健康教育模式,使醫生由過去被動地接受患者的健康教育咨詢轉變為主動地為患者提供服務和分憂解愁,增加了醫、護、患三者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加深了彼此間的感情,有效增加了健康教育效果,從而提高了患者對醫護工作的滿意率??偨Y健康信念模式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通過評價個體健康信念及影響制約健康信念的因素,制定提高個體健康信念的策略。在評價個體健康信息之后護理人員需要按照健康信念的模式,爭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增強個體健康信念,促進個體行為的改變,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開展電子宣教有利于提高護士的綜合能力。將一部分有共性內容的重要性的健康教育工作由電視錄象替代。使護士可利用更多的時間解決患者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問題。

2、評價健康教育對治療的影響

高血壓屬于慢性終生性病,需要終身治療,以保證高血壓控制在一個良好的水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是治療的最終目標。為探討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人治療的影響。進行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干預6個月觀察健康教育后的效果,觀察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壓、血脂、體重變化;觀察患者的飲食習慣、休息、鍛煉、良好的心態培養情況;觀察患者堅持服藥、治療、門診隨訪情況;對觀察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指導健康教育更有效進行。健康教育可幫助患者有意識地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對疾病的認識,積極配合治療,從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高血壓病的綜合治療效果。吸煙是高血壓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吸煙者一旦被確診高血壓病后,改變不良習慣便成為治療目標之一,但部分患者常難以戒除吸煙習慣,致控煙效果不佳。因此,在執行戒煙和控煙處方中,需針對初診高血壓病吸煙個體心理、個性和行為特征,分別給予不同的干預措施(包括矯正人格缺陷、減輕心理壓力和保持良好的情緒),可望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得出的結論為護士要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改變患者不正確的治療觀念,不斷提高患者的依從行為。

患者就診時我們要給患者更多的信息,盡量讓患者記住所給的建議,減少方案的復雜程度,使治療方案簡單化。服藥的依從性是提高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率和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控制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改善生活質量即大幅度降低腦卒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手段。由于服藥的依從性不佳,血壓往往會持續在一個較高水平,不僅對患者的生活帶來不便,并有一定的危險性。同時加重了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又易導致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及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等。觀察高血壓高峰時間的血壓,對指導用藥、治療、護理及預防并發癥等有著重要意義。對有高血壓家族史,一過性高血壓患者,應作為 ABp 監測的重點對象,并及時實施心理護理,及其他干預措施,防止其轉為持續性高血壓。高血壓亦屬代謝綜合性疾病,它與高尿酸血癥、高脂血癥、高血糖密切相關,且有時是多個因素并存使高血壓的易患者增加。因此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干預措施應采取多種危險因素干預策略,從而更有效地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

3、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指導

高血壓是終生性疾病, 需長期堅持合理服藥, 了解藥物的副作用。利尿劑長期服用可 引起電解質紊亂, 應定期復查電解質并注意補鉀; 鈣通道阻滯劑易致便秘, 應配合使用通便劑;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卡托普利) 易致咳嗽, 一旦出現癥狀應停藥; 此類藥物飯后服用影響吸收, 故應在餐前 1h 服藥。許多降壓藥物均可引起性低血壓, 故在服藥后臥床 2~3h, 變換時動作應慢, 站立時間不宜過久, 如出現癥狀者應立即平臥, 以免發生意外。高血壓病人必須長期服藥, 不可因血壓一時正常就停止服藥, 當出現血壓下降過猛時應按醫生指導調整用量或更換制劑。

了解患者的心理、生活、工作情況, 消除其對疾病的恐懼和焦慮情緒, 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保持開朗、樂觀的情緒, 遇事冷靜、不急躁, 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耐心細致地為患者做好心理咨詢、心理護理, 正確對待生活和工作的壓力, 正確認識疾病, 使患者從心理失衡到心理平衡, 使血壓得到更好地控制, 減少并發癥, 延長患者的壽命。綜上所述, 對高血壓病人實施有效的健康指導后, 其通過飲食、休息、活動以及用藥等知識的改變, 很好地控制了血壓, 提高了生活質量, 延長了生命。

指導患者生活要有規律,正確處理好工作和休息的關系,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于緊張、勞累高血壓患者應該做到定時就寢、按時起床,按時進食、活動、學習和工作,按照自己的“生物鐘”戒律來作息和活動,這樣才有利于健康及預防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要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一般每天7~8h,老年人可適當減少至每天6~7h;中午最好略睡片刻,因為有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午后小睡片刻,可以減少腦出血發生的機會。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工作和休息,加強工作的計劃性,做到休作有時,忙而不亂,減少緊張;時間安排要得當,留有余地,做到從容不迫,防止緊張匆忙。注意科學用腦,勞逸結合,在緊張的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如果感到頭暈、頭痛、眼花、注意力不集中時,要稍作休息,或到室外散散步,或在室內做做體操活動一下,或用不同性質的工作交替一下,使大腦得到休息,有助于大腦疲勞的恢復,減少因工作緊張、勞累而引起的煩悶不安、情緒急躁等不良情緒的發生。此外,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些生活細節,防止意外發生。

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防止便秘;看電視時間不宜太久,不要飯后馬上看電視,盡量避免看比賽類節目和劇情緊張、恐怖類節目;褲帶松緊要合適,系領帶時不可太緊,以利于呼吸的通暢;洗澡時水溫要適中,最好為34~40℃,洗的時間不要太長,一般不超過15min,如果進行盆浴時,切勿讓水滿過胸部,洗澡時要把衛生間的排氣扇打開;走路、爬樓時務必沉著穩重,不可貪塊圖急,防止突然跌倒而發生意外;外出旅游時隨身攜帶降壓藥,不可停藥。向患者解釋良好的睡眠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指導患者使用促進睡眠的方法,如廳輕音樂、喝熱牛奶、熱水泡腳。為患者制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光線柔和,盡量減少干擾。根據患者的病情與患者或家屬共同制定活動計劃輕度高血壓,可堅持工作,適當參加體力勞動,避免過勞。中度高血壓,應增加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嚴重高血壓,尤其舒張壓在120mmHg以上影臥床休息。合并心力衰竭等并發癥者,應絕對臥床休息

4、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根據臨床體會及參考近年來主要護理文獻,歸納出“臨床健康教育存在問題”7 條,調查對象為江蘇、安徽、上海、福建、北京等地 56 所醫院(其中部隊醫院 26所),7 條問題:教育時機不當;方法不當,教育形式單一;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健康教育目標不切合實際;語言缺乏技術性和吸引力;出院健康指導不夠詳細;健康教育深度不夠。造成目前臨床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對健康教育認識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相關知識及技能;工作繁忙,時間緊張或缺乏合理安排能力;資源不夠。改進建議:改變臨床護士的健康觀及健康教育觀;加強護士的健康教育知識及技能培訓;在逐步緩解護士緊缺的同時,還應指導護士長科學用人,幫助護士合理調整健康教育時間;各級領導應重視健康教育投資。護士在開展健康教育過程中,必須確自己的職能范圍和法律責任,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有效維護患者及自身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患者對高血壓健康教育的方式要各有不同,我們要采用多種形式的教育手段,激發患者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育者與學習者,首先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根據患者的學習能力和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不斷提高高血壓病綜合治療效果,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提升民眾的身體健康素質。

參考文獻

[1] 駱杰偉,陳慧,吳小盈,陳宏毅,盧荔紅,沈曉麗.  去甲腎上腺素轉運體基因啟動子多態性及單倍體型與高血壓病血瘀證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0(05)

[2] 王宇新,徐珊珊,杜亞君.  藥物對高血壓病患者腎功影響的評價[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0(09)

[3] 柏紅雨,趙秀英.  高血壓病的現代治療進展[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0(09)

[4] 彭澍,彭健,龔五星,方明,趙艷,羅禮云.  不同性別高血壓病患者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多基因多態性關聯研究[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0(06)

[5] 陳志光,李佩遠.  高血壓病的中醫藥治療[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0(13)

[6] 郭愛玲.  氫氯噻嗪及氫氯噻嗪與依那普利合用對輕中度高血壓病患者血脂及電解質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0(07)

第11篇

【關鍵詞】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效果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常引起心、腦、腎等臟器的并發癥,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因此提高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對早期預防、及時治療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自2008年起開展社區高血壓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旨在探尋社區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社區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參與健康教育的原發高血壓患者547例為研究對象,年齡36~84歲,平均54.86歲 ;文化程度大學??萍耙陨?12例,高中167例,初中202例,小學及以下66例。根據患者參與健康教育的類型,分為主動干預組182例、被動干預組197和聯合干預組168例。

1.2 健康教育內容

1.2.1 調節心理狀態 以培養和提高患者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為目標,采用聊天、傾聽、轉移注意力等方法,逐漸解除緊張、易怒、情緒不穩等不良情緒,遏制誘發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1.2.2 干預生活習慣 包括戒煙限酒,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高含量維生素飲食;適當的有氧運動和體力勞動;保持規律的飲食起居,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等。

1.2.3 指導合理用藥 包括用藥目的,服藥方法、藥物副作用。督促患者堅持服藥,按時服藥,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時應經醫生同意。

1.2.4 血壓監測 向家屬普及血壓測量的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每周測晨起餐前血壓1次,記錄測量值。

1.3 健康教育方法

1.3.1 主動干預組 患者利用熱線電話、社區醫療點等形式主動提出有關高血壓防治的問題。

1.3.2 被動干預組 患者被動參與社區舉辦的高血壓防治知識講座、輔導,學習社區發放的高血壓宣傳單、板報、貼圖等。

1.3.3 聯合干預組 利用上述兩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獲得高血壓防治知識,參與高血壓防治活動。

1.4 效果判定

1.4.1 依從性判定 優:能夠按照健康教育中高血壓防治知識控制不良情緒,合理飲食、按時服藥,定期監測血壓;中:間斷性執行康復計劃;差:未按康復計劃進行心理調節、合理飲食或未能堅持服藥。

1.4.2 效果評估 優:血壓穩定在正常值內;中:血壓偶爾高于正常,經自我調節可恢復正常值內;差:血壓經常高于正常,須住院治療后血壓降至正常。

1.5 研究方法 比較分析不同組別患者健康教育依從性和效果。統計學處理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主動干預組與聯合干預組依從性和效果評估方面無顯著性差(P>0.05),聯合干預組患者依從性和效果評估均顯著優于被動干預組(P

表1

不同健康教育干預組患者依從性和效果評估情況比較

例數

依從性(%)效果評估

優中差優中差

主動干預組18253.2934.6212.0982 6634

被動干預組19732.4947.7219.7955 68 74

聯合干預組16860.7130.368.93964131

注:與聯合組比較,:P

3 結論

高血壓病臨床呈隱匿性進展,主要累及心、腦血管和腎臟。血壓升高是腦卒中發病的最危險因素,是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之一。目前已公認[1],高血壓的發病機制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未來控制高血壓病的最終發展趨勢,必然是以健康教育為主要途徑,以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為手段,以社區居民自覺參與為目標的社區防治。

目前我國健康教育仍是醫療機構位于主導地位,而患者處于被動接受地位,健康教育的方式多數是單一的科普講座,內容泛泛,缺乏針對性[2]。本研究中,被動干預組患者依從性和健康教育效果明顯較聯合干預組差(P

同時應該看到,主動干預組仍有12.09%的患者不能按高血壓康復知識調節情緒、干預生活習慣、合理應用降壓藥物等,究其原因,應該是缺乏有效的監管和督促所致。因此,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工作應以患者為中心,盡量采用聯合干預手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充分調動患者主動學習、善于學習的熱情,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430.

第12篇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護理;健康教育

老年高血壓是指年齡超過60歲并達到高血壓診斷標準的患者。臨床上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收縮壓≥140mmHg( 1mmHg = 0.133kPa) ,舒張壓≥90mmHg,測量2次。[1]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方式也改變了很多,不良習慣人群日漸加大,高血壓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65歲以上老年高血壓的患病率達50%左右,且相應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也顯著增加[2]。

本文所指的健康教育是通過組織社會活動和教育活動,使患者逐步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疾病,增進健康活,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影響患者健康的諸多方面不良因素。通過在護理的過程中的健康教育,使老年高血壓患者進一步提高醫療知識水平與自我保健的能力,對控制高血壓及預防相關并發癥具有重要臨床護理意義。本研究對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效果進行了觀察和分析研究,形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住院老年高血壓患者136 例,其中男91 例,女45 例,最小62 歲,最大83 歲,平均年齡69.6 歲。將所有病例隨機分為健康教育組(68例)和對照組(68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過系統的高血壓知識健康教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護士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內科常規護理,對健康教育組患者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有以下幾部分:⑴常識教育: 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高血壓的癥狀、誘因、危險性、注意事項等基本知識。⑵服藥指導: 指導使用藥物,說明注意事項,識別藥物副作用,讓患者認識到堅持服藥的意義防止心臟腎損害的重要性。⑶心理指導: 常與患者交流,給予支持與鼓勵,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讓患者情緒穩定且愉快地接受治療。[3]⑷飲食指導: 飲食治療方面每日鹽攝入量人應少于6g,以低脂、低膽固醇、高鈣、高鎂、高鉀及高纖維飲食為主。禁烈性酒。對吸煙者,勸其戒煙。⒂運動指導: 老年高血壓患者通過選擇適宜的運動,如散步或打太極拳,每周在3 次以上,每次10~ 60min。

1.3 效果評定: 有效: 患者舒張壓下降大于10mmHg,并處于正常范圍,或張壓下降少于10mmHg,但降至正常;舒張壓下降大于20mmHg或患者收縮壓下降大于30mmHg。無效: 經護理,患者未達上述標準或病情發生變化。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11.0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 0.05 為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健康教育組中有效率95.58% (65 /68),效患者3 例;對照組有效80.88% ( 55 /68),無效患者15例。健康教育組患者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

3 討論

健康教育的實施可使患者、家屬及醫護人員均得收獲,可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行為向正性方向改變,經濟負擔減輕,生活質量得到提高。[2]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與腦卒中、冠心病等正性相關,控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可以有效預防重要靶器官的損害。[3]本研究發現健康教育組有效65例( 95.58% ) ,對照組有效55 例( 80.88%) ,健康教育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P

綜上所述,在臨床護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了老年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知度,增強了治療的依從性,能偶達到控制血壓,穩定病情,預防、減少并發癥的目的,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桂芝.老年高血壓病人護理體會[M].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0,02: 105.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5 ~ 20.

[3]李艷榮.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與對策[M].護理學雜志, 2000, 15( 5 ): 303.

[4]張力.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的控制作用[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9,17( 3) : 382.

[5]耿希華,趙華.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常見并發癥及護理[J].山東醫藥,2009,49( 27) : 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太谷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太湖县| 额济纳旗| 涿州市| 东莞市| 嵊泗县| 句容市| 营口市| 甘洛县| 舞阳县| 呼和浩特市| 华池县| 龙南县| 临沂市| 青海省| 遵义市| 通渭县| 上蔡县| 武安市| 虎林市| 会昌县| 福州市| 定安县| 定边县| 海兴县| 张家口市| 广宁县| 五指山市| 九寨沟县| 历史| 荣昌县| 吴旗县| 万源市| 监利县| 霞浦县| 莱芜市| 顺昌县| 苗栗市|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