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09:36:0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物業公司稅務風險,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房地產業;納稅籌劃;方法
一、引言
在房地產市場日趨理性化的今天,財務管理已成為房地產企業控制運作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納稅管理作為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部分,直接影響到其經營利潤,合理避稅顯得愈加重要。
二、房地產企業納稅籌劃的意義簡述
(一)是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標志之一
短期內,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的目的是通過對經營活動的安排,減少交稅,節約成本支出,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從長期來看,企業自覺地把稅法的各種要求貫徹到其各項經營活動之中,使得企業的納稅觀念、守法意識都得到強化。因此,無論從長期還是從短期來看,企業進行納稅籌劃都是很有意義的。減輕稅收負擔和實現稅收零風險,很顯然,高質量的納稅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
(二)是市場經濟發展的標志之一
在企業的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過程中,稅負實際上是企業既得利益的流失。這就啟發和刺激了房地產企業作為納稅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充分運用各種稅收政策的同時,達到使自己稅負最輕的目的。市場經濟的發展還同時伴隨大量外資的涌入,跨國、涉外企業的增加引發了大量國際稅收管轄和沖突的問題。各國稅法制度、規則的差異和運用這些法律法規的利弊,也是刺激各企業納稅籌劃的需求,從而促進了納稅籌劃活動的發展。
(三)是企業減少或延緩經濟資源流出的手段之一
如前所述,企業稅負是企業經濟資源的重要流出項目,是企業的成本支出項目。納稅籌劃的現實意義就是可以有效降低房地產業的稅負率。目前,房地產業既是我國的國民經濟重要行業,也是國家重點調控的行業之一,因此,稅種眾多。當前地產企業應負的稅種主要有: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契稅、房產稅、耕地占用稅、車船使用稅、教育費附加等。除了以上各種稅收外,房地產企業還要承擔大量的費用,以土地為例,這其中需要產生的費用便包括土地出讓金、掛牌出讓服務費、土地使用稅、征地管理費等近十項費用。稅費負擔一般要占到商品房成本的30~40%,通過納稅籌劃,實現稅負的減輕,是地產企業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房地產企業納稅籌劃的思路探討
(一)合理、充分運用稅收優惠政策
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表現在營業稅、房產稅和土地增值等3個方面的稅,這些優惠政策在相關稅收法規中均以列示的方式體現。事實上,由于我國稅收法規體系龐雜、表現形式以法律、通知、批復等等形式體現,如果企業對于這些相關的規定不清楚,往往多交了稅,因此,筆者認為這應該作為企業納稅籌劃的首要任務。如:對于企業以不動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征營業稅; 又如:房地產開發公司代客戶進行房地產開發,開發完成后,向客戶收取代建收入的行為,免于征收土地增值稅。為房地產開發公司為客戶代建房屋,房屋的產權并沒有發生直接的轉移,也不符合征收土地增值稅的條件。但房地產開發公司應注意形成代建行為的各項條件,才可以充分利用這項優惠政策。
(二)臨界點法策劃方案
1.稅率、應稅所得額“臨界點”。《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土地增值稅實行4級超率累進稅率。該條例還特別規定,納稅人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率未超過20%的免繳土地增值稅。在這里,20%就是“臨界點”,同樣,增值額達到扣除項目金額50%以上,其適應稅率就會從30%變成40%,增值額達到扣除項目金額100%~200%,其適應稅率就會從40%變成50%,這里的50%和100%也是“臨界點”。比如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有可供銷售的5000平方米同檔次的商品房兩棟:甲房每平方米售價是2000元,轉讓收入是1000萬元,它的扣除項目金額為835萬元,增值額是165萬元。乙房每平方米售價是1070元,轉讓收入是1070萬元,它的扣除項目金額是838萬元,增值額是232萬元。我們可以計算出甲房的增值率是19.76%,按照稅法規定,甲房的增值額沒有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不繳土地增值稅,企業獲得的利潤為165萬元。乙房的增值率是27.68%,要繳納土地增值稅69.6萬元,企業獲得利潤是162.4萬元。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甲房售價要比乙房售價每平方米低70元,而且可依法享受免征土地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所得利潤反而高于乙房的利潤2.6萬元。由于價格上的優勢,甲房的市場競爭力將強于乙房。所以企業應該考慮以后多采取甲房的銷售方式進行銷售。
2.人員“臨界點”。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字[2007]92號)(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實行調整后的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政策。對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安置殘疾人員實行最低比例和絕對人數限制,具體比例為25%(含)以上,且安置人數不少于10人。這里的殘疾人員包括盲、聾、啞、肢體殘疾、智力殘疾人、精神殘疾人六類人員。充分利用這一臨界點,單位只需要多用幾個持有殘疾證的人,如單位的食堂、打掃衛生的清潔工等都可以雇用該類人員,便能達到享受優惠的條件。
(三)分解法策劃方案
案例:A房地產開發公司銷售普通標準住宅,房屋總面積為7800平方米,成本費用支出為1700萬元,根據有關稅法規定,土地增值稅其他扣除項目金額共計1500萬元。
方案1:銷售毛坯房,同時送精裝修,售價為3000元/平方米,裝修費約合400元/平方米,共計312萬元。那么,該企業應納稅額計算如下:應納營業稅額為7800×0.3X5%=2340×5%=117萬元,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共計117×(7%+3%)=11.7萬元,扣除項目金額為1500+117+11.7+312=1940.7萬元,增值額為2340-1940.7=399.3萬元,增值率為20.58%,應納土地增值稅為399.3×30%=119.79萬元。共實現利潤2340-1700-117-11.7-312-11979=79.51萬元,應納所得稅為79.517×25%=19.88萬元,合計納稅金額為117+11.7+119.79+19.88=268.37萬元。
方案2:房屋售價為2600元/平方米,裝修費由其關聯的物業公司單獨收取,然后再以同等價格對外承包。應納稅額計算如下:應納營業稅額為7800×0.26×5%=2028×5%=101.4萬元,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共計101.4×(7%+3%)=10.14萬元,扣除項目金額為1500+101.4+10.14=1611.54萬元,增值額為2028-1611.54=416.46萬元,增值率為25.84%,應納土地增值稅416.46×30%=124.94萬元。共實現利潤2028-1700-101.4-10.14-124.94=91.52萬元,應納所得稅為91.52×25%=22.88萬元,合計納稅金額為259.36萬元。物業公司將裝修工程轉包給他人實現零營業額,不用繳納營業稅。該方案比方案1減輕稅負9.01萬元。
(四)通過第三方公司進行的收益與成本轉移行為
通過設立第三方具有稅收優惠、稅收比較優勢,方便資金轉化的企業,達到成本轉移,降低目標公司稅負的目的。一是資產轉移法。比如門面房,出租房,這些將為房地產公司帶來大量收益的,這部分優良資產形成的收益都將在房地產公司交稅,而且所得稅沒有任何免稅機會。要將這些資產,通過以下四種方式進行轉移,承包、租賃、投資、買賣四種方式,將資產轉移到免稅公司或者是地稅公司。二是收入轉移法,由免稅公司將房產、辦公樓租給房地產公司用,并且向房地產公司收取房屋租賃費,或者車輛租賃費,這樣房地產公司支付租賃費,就形成它的開支,但是收取租金的一佛,肯定形成它的收入,這樣利潤就從房地產公司轉移到了租賃公司。或者:銷售、 服務、 咨詢、 廣告公司,把樓盤的銷售工作剝離到銷售服務公司去完成,從而爭取到優惠政策。
四、結論
在目前房地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國家調控手段不斷強化的背景下,地產企業通過“開源”,即營銷手段來擴大市場份額存在一定難度的情況下,應該把策略重點放到“節流”,即公司內部財務成本的控制上。而對于地產企業來說,土地成本、建筑成本卻因為固有的剛性,這就要求企業財務部門乃至企業高層重視納稅成本,即如何通過納稅籌劃予以控制。房地產公司涉及的經營活動廣,其財務關系很復雜,涉及的稅種也很多,也存在籌劃的空間,是我國的房地產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著力點。
參考文獻:
[1]徐陽光. 實質課稅原則適用中的財產權保護[J]河北法學, 2008,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