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血壓預防方法

高血壓預防方法

時間:2023-06-07 09:30: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壓預防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血壓預防方法

第1篇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現在非常普遍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于廣大的中老年朋友來說。高血壓一般是指病人在安靜休息時,其收縮壓超過160毫米汞柱(21.3千帕)或舒張壓超過95毫米汞柱(12.7千帕)而言[1]。很多中老年人時常會因為高血壓的突發,威脅到生命安全。我們可以從飲食方面,加上運動來控制血壓。讓家人可以不要再為高血壓的長輩擔心。血壓病的病因很多,主要有長期精神緊張、身體過胖、常吃含鹽量高的食品、大量吸煙以及有高血壓家族史。高血壓病程緩慢。有些人開始無明顯癥狀,以后逐漸有頭暈、頭痛、耳鳴、失眠;全身無力、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若不及時治療,到三期高血壓時,可有發生腦、心、腎并發癥的危險。預防醫學以人群為研究對象,是從醫學科學體系中分化出來的,研究預防、消滅病害、講究衛生、增強體質、改善生產環境和生活條件的科學。中國高血壓聯盟名譽主席劉力生指出,中國現有高血壓患者3億余人,但高血壓的知曉率僅為42.6%,治療率為34.1%,控制率為9.3%。高血壓可致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心悸,實際上,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在早期感覺不到任何癥狀。現在的高血壓對人的心、腦、腎等人體一些的重要器官的損害都是緩慢、長期,而且還是持續性的,有攝鹽過多、肥胖、高血壓家族史、長期精神壓力大等危險因素的人,應半年測量一次血壓[2]。定期測量血壓是唯一能及時發現高血壓的辦法。“140/90”既是高血壓診斷的分界線,也是高血壓治療的起始線,更是高血壓控制的達標線。我院采用預防醫學的原則,進行科學的護理、預防、治療綜合一體的措施進行治療,總防治措施效果突出,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在2012年4月―2014年10月期間我院住院的22例高血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1例。對照組男5例,女6例,年齡分布在42-79歲,平均62±10.8歲,病程2-8年,平均4.1±2.3年;實驗組男4例,女7例,年齡50-78歲,平均68±9.9歲,病程2-7年,平均3.3±2.1年。兩組患者經過相關檢查均具有高血壓的典型癥狀。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明顯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患者均為高血壓患者,經過相關檢查收縮壓≥139mmHg和/或舒張壓≥89mmHg。

1.3 防治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高血壓防治措施,如限鹽、運動、服藥等方式。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預防醫學原則,從病因預防、發病預防、臨床預防三個方面進行預防,結合相應的護理治療措施,具體措施如下:①改善飲食結構,?限鹽建議每人每日5克以下的標準,增加鉀的攝入,增加鈣攝入,鈣可降低血壓②防治肥胖和超重,一是防止從膳食攝入過多的熱量;二是增加體育活動;③減少飲酒和戒煙④家庭護理,堅持長期規則治療和保健護理,不可隨意添加或停用藥物。定期督促患者測量血壓,以觀察病情。定期帶患者回醫院檢查等等。

1.4 觀察指標

通過患者的血壓狀況及是否又頭疼、頭暈現象判斷臨床療效。①改善明顯:血壓基本恢復正常,頭暈、耳鳴、眼花、失眠等高血壓癥狀基本消失;②好轉:血壓有所降低,離正常值相差不大,已無頭痛、耳鳴、眼花、失眠等高血壓癥狀;③未見好轉:未達到以上兩標準,尚有頭痛、頭暈、眼花、失眠等高血壓癥狀。將明顯改善數和好轉數為總有效病例,計算總有效率。

1.5統計學處理

將統計后的臨床數據資料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結果結果如下表1

對照組明顯改善占45.45%,總有效率72.73%,實驗組明顯改善占54.54%,總有效率81.82%。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

第2篇

    1宣傳教育的范圍

    按照國家衛生部醫療衛生防病在先.預防教育面向社區、面向人群的要求.我院衛生所聯合我院教務處充分利用我院在衛生技術和醫療護理方面的人力資源優勢.積極拓寬宣傳教育工作的覆蓋面。高血壓病預防保健宣傳教育覆蓋的人群為:全體教職工(含離退休人員),全體學生.所轄社區居民.廣大社會人群。

    2宣傳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傳統的防病保健宣傳教育方法簡單.途徑單一,這種落后的、被動式的宣傳教育方式、方法根本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與現代科技發展水平也不相適應結合我院目前的實際條件.我們應當努力采用先進、多元化及主動的宣傳教育方式及方法去開展各種防病保健宣傳教育活動

    2.1以發放宣傳材料為主的宣教方法

    把如何預防高血壓.高血壓病人如何保健等知識印制成宣傳單或制作成小冊子.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或集體活動時發放并進行宣教,是一種簡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宣傳教育方法

    2.1.1利用集體會議,進行宣傳教育利用全院教職工大會、學生大會發放宣傳材料或利用學院每年春、秋兩季運動會對全體師生發放高血壓病預防保健知識的宣傳材料并進行宣教

    2.1.2利用臨床實踐,進行宣傳教育利用學校醫療、護理專業的學生進行社區臨床見習或實習時間對社區人群發放高血壓病預防保健知識的宣傳材料并進行宣教。

    2.1.3利用義診活動,進行宣傳教育:利用行業協會等部門每年組織疾病預防知識宣教月的義診活動.組織衛生所醫護人員和部分醫學、護理專業的教師和學生走上街頭對廣大市民發放高血壓病預防保健知識的宣傳材料并進行義務咨詢和保健教育

    2.2以講解、視聽為主的宣教方法以講解、視聽為主的宣傳教育具有直接、形象、覆蓋面廣、宣講效率高、知識更新快、限制條件少和節省人力物力等許多優點.在高血壓病預防保健宣傳教育工作中尤其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應當積極利用并擴展這種宣教方式

    2.2.1利用電子、通訊設備.進行宣傳教育:利用廣播、電視和校園網等方便、快捷的通訊、電子傳媒途徑等對高血壓防病保健知識進行宣教。

    2.2.2利用就診活動,進行宣傳教育:利用學校教職工到衛生所就診時間.進行面對面的高血壓防病保健知識宣教

    2.2.3利用專題講座,進行宣傳教育:開展高血壓防病保健知識專題講座.由衛生所的醫護人員、院內本專業資深教師以及經過高血壓防病保健知識培訓的學生分時間、分地點對廣大教工、學生和社區居民進行高血壓防病保健知識宣教。

    2.2.4利用娛樂活動,進行宣傳教育:利用教職工工會的娛樂性活動、學生課余趣味活動、學院大型科技文化節等活動將高血壓防病保健知識編制成娛樂性節目進行宣傳教育。

    2.2.5利用“文化墻”,進行宣傳教育:利用學校衛生所的宣傳墻、校園畫廊、社區文化宣傳墻.以高血壓知識集錦或其相關圖片展等形式對高血壓防病保健知識進行宣教。

    3宣傳教育的內容

    高血壓病預防保健宣傳教育要落到實處,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須認真篩選宣傳教育的內容:要針對不同的宣講對象.選擇不同的宣講內容

    3.1高血壓防病知識的宣教內容

    首先要讓人們知道什么是高血壓.它屬于什么疾病.它的發病因素是什么.它有什么危害,讓人們認識它,重視它特別應提醒年輕有為、諸事操勞的中年組人群(近年來.35--44周歲及處于更年期的人高血壓發病率呈上升趨勢[i-2]).以提高他們思想上的重視程度其次.從高血壓發病的相關因素來看.應著重加強對未患病人群特別是亞健康狀態的人群進行預防高血壓病知識的宣教。

    3.1.1降低工作壓力:降低勞動強度、減輕工作負擔、放慢工作節奏是緩解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的有力保證.也是預防高血壓病的重要方法

    3.1.2改善勞動、生活環境:如降低噪音、避免強光刺激、美化工作生活環境對平衡人體生理、緩解精神壓力有很大幫助

    3.1.3放松心情:對來自社會、家庭、個人方面的工作、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沖突應學會釋放。如聽音樂.和親人朋友聊天、喝茶,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使心理平衡.情緒穩定

    3.1.4合理膳食結構:葷素搭配.以優質蛋白為主,適量攝取蛋白質:降低動物脂肪攝人量,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含鉀、鎂、鈣多的食物:控制食鹽的攝入量。

    3.1.5適當運動:適當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控制體重.以免肥胖運動以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鐘為宜運動項目、時間和強度應因人而異散步、游泳、慢舞、習劍和氣功等運動項目是身體鍛煉的較好選擇。

    3.1.6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如戒煙限酒.減少夜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

    3.1.7建立防病保健檔案:對上輩有高血壓病史的人員應鼓勵其建立預防高血壓病的保健檔案:或在其體檢檔案中另列血壓測量史數據單:鼓勵其在身體異常時期多測量血壓。特別是在更年期、女性絕經期更應重視對血壓的監測

    3.2高血壓病人健康保健知識的宣教內容對已患高血壓病的人群除了對其進行防病知識宣傳外,還應著重對其進行如何遵從醫療護理、如何服藥、如何監測病情、如何平衡身心等相關知識宣教

    3.2.1合作管理.養成良好的遵從醫療行為:學校衛生所與高血壓患病教工應建立醫患互動式合作管理網:應當在醫護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組織醫護專業高年級學生(青年志愿者)與所轄社區高血壓病人建立義務合作管理網衛生所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學生為每個病人建立健康檔案.填寫固定聯系方式.定期發放高血壓健康知識宣傳手冊.并進行個體化指導。督促病人按時服藥.不隨意更改或增減藥物,主動測量血壓.主動就醫復診。從而讓高血壓病人養成良好的遵從醫療行為.為疾病控制提供有力保證。

    3.2.2認識降壓藥物,不盲目服藥:告訴高血壓病人有關降壓藥的名稱、劑量、用法、作用與副作用.并提供相關書面知識指導。

    3.2_3學會主動測量血壓.時刻掌握病情動態:教會高血壓病人或其家屬使用和保管血壓計的方法.并掌握血壓的測量時間、測量部位、測量方法和記錄方法等相關知識:指導高血壓病人根據血壓測量范圍調整工作日程、活動方式.讓高血壓病人掌握是否需要就醫的血壓指數。

    3.2.4學會平衡身心.防止意外情況發生:讓高血壓病人懂得不暴飲暴食、不劇烈運動、不狂喜大悲、不勞神過憂、身體勿過熱過冷等.以平衡身心.防止高血壓、腦出血等急危重癥的發生

    4宣傳教育效果的評價

    為了及時掌握高血壓防病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效果.每半年或一年應對宣教范圍中的人群進行可行性跟蹤評價如利用全校的教職工體檢或社區人群的抽樣調查來分析宣傳教育的成效,并根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或制定新的宣教計劃,進入下一輪宣傳教育實施程序.直至達到預期效果具體評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4.1通過體格檢查評價宣傳教育的效果

    可以通過全體教職工或學生的體格檢查,透過與高血壓相關性健康指標來評價高血壓的防病保健知識的宣教效果如將體檢中的血壓值、血糖值、血脂值、膽固醇值和體重值等與相應的健康標準指標進行對照:或與以往體檢中的相應數值進行對照,來了解原發性高血壓新發病人數,已患高血壓病人的保健程度.從而判斷對高血壓防病保健知識的宣教效果。

    4.2通過設計問卷量表評價宣傳教育的效果

    可自行設計測評量表.通過整群抽樣,了解社區人群對有關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預防保健措施、遺傳性和并發癥以及治療性降壓藥物的名稱、作用及其毒副反應等知識的知曉程度:對遵從醫療護理服務行為的執行情況.特別是已患高血壓病人的服藥依從性、保健措施的執行程度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可以較好地分析和評價高血壓防病保健知識的宣教效果

    4.3通過訪談交流評價宣傳教育的效果

第3篇

關鍵詞:中醫;預防;高血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而高血壓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高血壓病又稱原發性高血壓,是以動脈壓升高尤其是舒張壓持續升高為特點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一種常見病,嚴重的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在高血壓等慢病的防治過程中,中醫藥一直發揮著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歷代醫家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許多有效的預防保健方法,對高血壓有很好的防治方法。

1中醫預防高血壓

1.1調節情志 中醫認為保持心態平和,情緒樂觀開朗,避免精神緊張,消除過分的奢求,悲怒不生,消除精神疲勞,調節臟腑功能,肝氣暢達,從而減慢心率,減低血壓。

1.2控制體重,適當鍛煉 高血壓的發病與人的體質有關,肥胖者預防高血壓應適當減肥,合理減少飲食量,適當增加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減低體重,減少高血壓的發病機會。有高血壓家族史或年齡>40歲的人,應定期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做到早發現,早干預,便于早治療。預防高血壓應調節好生活,盡量做到生活規律有序;要注意調節飲食,切勿過饑過飽。同時應注意飲食應清淡,避免高熱量、高血脂、高膽固醇的"三高"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提倡低鹽、低脂、低熱量的飲食原則。嚴格控制鹽的攝入,一般人攝鹽每天控制在6 g以下,中老年人應控制在4 g以下,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患者,最好每天控制在3 g以內,高血壓患者每天應控制在2 g以下,同時應少吃腐乳、醬油、腌制食品等[2]。

1.3戒煙限酒,適當飲茶 吸煙飲酒與血壓升高有直接的關系。吸一支煙可以使血壓升高25 mmHg,長期大量吸煙,可使動脈管壁變薄、變窄,形成持久性高血壓。同時,專家建議高血壓患者最好戒酒,絕對禁止酗酒。中醫認為,茶葉具有清利頭目,提神、利尿等功能。因高血壓患者多屬陽熱之體,肝陽偏亢,因此飲茶要清淡適量,故一般以飲用綠茶、清茶等性偏涼的茶葉。

2中醫防治高血壓的保健方法

2.1按摩保健 ①浴面分抹法:搓熱雙手,從額部經顳部沿耳前抹至下頜,反復20~30次。然后再用雙手四指指腹從印堂穴沿眉弓分抹至雙側太陽穴,反復多次,逐漸上移至發際。手法輕松柔和,印堂穴稍加壓力以局部產生溫熱感為度。本法可降低血壓,增進面部光澤。②揉攢竹穴:用雙手拇指端分別按揉雙側攢竹穴約100次,用力要均勻。此法可減輕頭痛、頭暈等癥狀。③抹橋弓:頭偏向一側,用雙手四指指腹分別在對側耳后隆起處沿大筋向下推抹至胸廓上口處,雙手交替進行,反復多次。此法有顯著的減壓效果。此外,如果高血壓患者在堅持服用減壓藥物,可用"抹、擦、梳、滾、揉、按"六字按摩法,可幫助鞏固降壓療效。抹,就是抹前額;擦,就是用雙手手掌摩擦頭部的作用兩側;梳,就是將雙手手指微屈,先從前額發根開始,一寸一寸向頭頂、腦后推著,邊推邊梳;滾,即滾動腰背部;揉,就是揉動腹部;按,按摩穴位。這些方法可以通經活絡,降低血壓。

2.2洗腳敷藥 晚上臨睡前,用溫水洗腳泡腳,洗泡過程中可以揉按交心涌泉穴,揉搓腳趾,然后用藥粉(牛膝30 g,吳茱萸5 g,為細末,分10次外用),醋調后用膠布外敷于足心,第2 d早晨去掉。

2.3食療方 ①醋花生仁:花生仁以食醋浸泡密封1 w后方可食用,每晚臨睡前服用2~4粒,嚼爛服下。②紫菜海帶湯:紫菜海帶適量,煮湯服用;③菊槐茶:、槐花、綠茶各等分,水代茶飲。④菊苗粥:甘菊苗30 g,切細和入梗米煮粥,加冰糖適量。⑤菊楂決明煎:生山楂15 g,10 g,草決明15 g,水煎成300 mL,分2次服用。

3總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的加大,不良生活習慣的形成,高血壓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對高血壓患者采用必要的中醫保健指導和預防,不僅可以讓他們對高血壓有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認識到危害,及早采取干預措施,避免疾病以及并發癥的發生;而且還可以讓他們自覺得運用中醫保健方法進行自我保健,達到寧心安神、降低血壓、鞏固療效等作用,還可以降低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病率和致死率。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高血壓;患病率;預防

【中圖分類號】R5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4-0531-01

近年來,農村社區人口老齡的日漸加劇,老年人高血壓患病逐漸增加。有效地開展高血壓的預防與控制是降低人們心血管疾病發生和死亡的關鍵。為了解青州市王府社區老年高血壓情況,對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體檢調查,并分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體檢對象 隨機體檢社區常住居民且年齡≥65歲老人,共調查2216人,其中女性1201人,男性1015人。

體檢方法:按國內統一的標準測量方法測量血壓。

調查器材:使用汞柱式血壓計,測量者靜坐血壓,略休息,共測量2次,取平均值,統計學處理 。

2 結果

3 討論

本次調查女性患病率為33.39%,男性患病率30.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符合國內外現狀。婦女原因不明的高血壓,考慮與肥胖有關,與男性相比,婦女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種有效的防治方法。

本次體檢發現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與年齡的增長相關,年齡越大,患病率略高。而且收縮壓增高為顯著,可能與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變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統,動脈硬化明顯,心臟射血時主動脈不能完全膨脹,導致收縮期血壓增高,舒張壓相對較低,脈壓差增大有關。

飲酒與高血壓的患病有關,飲酒影響細胞膜的流動性、通透性,使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學合作研究結果表明,男性持續飲酒比不飲酒者,4年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增加。

第5篇

關鍵詞:高血壓;社區;健康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的人數逐年增加,已經成為最常見的慢性病。不僅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經濟負擔,并且會導致患者腦血管、心臟、腎臟的病損,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高血壓已經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備受社會各界的重視。隨著不斷的研究表明社區綜合干預可以有效的預防高血壓,對高血壓患者采取社區干預方法,取得了理想的降壓效果,增加了居民對高血壓的防治意識,醫患積極配合治療,科學合理用藥,提高了高血壓患者的有效控制率[1]。

1 我國高血壓病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高血壓發病率有明顯升高的趨勢。浙江省的患病率以接近高發區高血壓的發病率。所以高血壓已經成為當前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需要加強對該病的管理。我國當前老齡化較為嚴重,通常老年人是高血壓的易患人群,為了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我們要針對易患人群的人體狀況制定預防措施。

2 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是一種致殘率和致死率較高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有較高的危險因素,并且也是其他疾病的危險因素[2]。在我國高血壓預防指南中指出,我國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發病主要危險因素是高鈉、低鉀膳食引起的,同時肥胖和超重也是高血壓患病率增長的又一危險因素。并且長期吸煙、飲酒、高脂飲食、缺乏鍛煉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并且高血壓在年齡、性別、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受教育等方面也存在危險因素。

3 我國高血壓社區管理研究進展

高血壓病防治已經被納入社區衛生服務的項目中,通過社區服務平臺對社區居民進行干預,從根本上實施高血壓健康教育,并開展以高血壓干預為教育的活動。雖然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但是也可以有效的控制和預防。通過改變合理的日常膳食、生活方式、鍛煉等方法消除危險因素的存在,從而達到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目的。故加強高血壓患者的管理制度,可以通過開展社區和鄉鎮醫院合作的社區健康管理實現。

3.1高血壓病社區干預 社區高血壓綜合防治主要包括采用高血壓的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自我管理治療和家庭管理治療等方法。特別是非藥物治療,是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改變不良習慣和飲食結構,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有相關研究表明[3],均衡的營養膳食以及適當的運動,可以達到藥物治療的目的。

3.1.1群體干預

3.1.1.1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搜集和了解社區居民對高血壓相關疾病知識的了解和認識,詳細記錄調查數據,與干預后的資料進行對比,通過具體的數據來觀察高血壓病社區干預的效果。

3.1.1.2在社區進行定期的學習活動,借助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方法,有組織有計劃的對患者進行教育活動,使患者正確的認識高血壓預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主的選擇有益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最大化降低和消除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在實施教育活動時,可以將健康教育對象分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疾病人群,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內容[4]。研究結果表明,有計劃的健康教育,可以明顯降低高血壓患者的發病率,促進患者的自我管理方法,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3.1.1.3采用計算機技術建立健康檔案和慢性病檔案,及時準確的掌握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疾病預防水平、社區家庭問題及衛生資源,促進社區醫生對患者病情的詳細了解,并且可以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方位跟蹤。同時可以針對性的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

3.1.2高血壓病個體干預

3.1.2.1對高危人群進行篩選,具體可以可通過體檢、群體調查等方式對高血壓病高危人群進行個體篩查,可以針對性的采取藥物治療、預防治療、非藥物治療等多種方式,進行個體化的干預。

3.1.2.2對于高血壓患者進行病情密切跟蹤、隨訪,病情嚴重程度不一樣的給予不同的干預措施,有效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浙江省杭州市接到社區的隨訪干預結果分析顯示,社區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成效顯著,是切實可行的方法。

3.2高血壓病非藥物管理 高血壓病受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會加重病情的發展。由此合理的改善生活方式,進行非藥物治療是降壓的基礎,同時也是藥物治療的補充。具體可以戒煙、限酒、控制飲食、適當鍛煉、以及精神療法等。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不僅可以控制血壓,而且可以減少其他疾病發生的風險因素。特別是高血壓治療過程中,非藥物管理在臨床上效果理想,不僅能增強降壓藥物的療效,而且能降低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

3.3高血壓病藥物管理 高血壓的治療主要依靠藥物治療,可以實現目標血壓,最好血壓降低到接近正常的水平。目前,臨床使用的降壓藥物主要有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這幾類。降壓藥物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聯合使用或單用,對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進行全方位的干預和治療。并且需要強調的是,高血壓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需要嚴格按照醫囑堅持服藥。

3.4高血壓病自我管理 對于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日常的生活中,積極配合治療,調節自我心態,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并及時的調整生活方式的能力。可以將自我的健康狀況,控制穩定的范圍內,降低住院率。提高自我管理行為和能力,增加了患者的對健康管理的認識,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程度,由此自我管理成為社區高血壓綜合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醫務人員的指導,個人可以自我完成對血壓控制的預防性和治療性活動,并針對性的進行行為干預,是社區高血壓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總之,系統的自我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5]。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認識到高血壓防治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疾病問題,如何有效的降低發病率、控制血壓是治療該病的關鍵問題。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明確高血壓的防范不需要高端醫療技術,只要進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可以達到目的。對高血壓進行社區干預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并且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參考文獻:

[1]張麗華,張鳳霞.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17(6):531.

[2]彭夫松.高血壓的治療與社區管理[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1,36(4):73-74.

[3]歐陽曉燕,鄧詡教.健康教育對提高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14(6):97-98.

第6篇

關鍵詞:高血壓;服藥依從性;護理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是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是心腦血管的重要危險因素,其腦卒中、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慢性腎病等主要并發癥,不僅致殘、致死率高,而且嚴重消耗醫療和社會資源,給家庭甚至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1]。據統計,高血壓在我國的患病率不斷升高,在居民中又存在三低(低控制率、低治療率、低知曉率)和三高(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患病率)問題,因此高血壓的預防與控制十分重要[2]。但是從目前臨床來看,對于高血壓的控制效果卻不太盡如人意。其中一個較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藥物治療依從性差,只有24.8%的高血壓人群才能夠做到堅持服藥[3]。本文就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選取2012年6月到2013年7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高血壓患者680例,平均年齡為64.89歲,最大年齡為78歲,最小年齡為50歲,男360例,女320例,190例為Ⅲ級高血壓,180例為Ⅱ級高血壓,310例為I級高血壓。

1.2 調查方法

本組患者的調查方法采用自設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患者一般情況(文化程度、婚姻、年齡、性別等),是否接受過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對于停藥的危害是否了解、是否得到醫護人員的及時指導、是否堅持按時服藥、是否規律地測量血壓、服藥依從性、高血壓的保健知識、治療史、高血壓病史等[4]。

1.3 服藥依從性評價標準

采用MORISKY推薦評價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3個問題:(1)是否曾停藥?(2)是否有時不注意服藥?(3)是否有忘記服藥的經歷?若這3個問題有1個及以上為“是”,則為依從性差;若回答均為“否”,則為服藥依從性佳[5]。

1.4 統計學方法: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x 檢驗。

2 結果

2.1 服藥依從情況

本組680例高血壓患者中,有352例服藥依從性不佳,有328例服藥依從性佳,依從率為48.24%。

2.2病情程度不同的病人服藥依從情況

I級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36.13%;Ⅱ級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82.22%;Ⅲ級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35.79%.見表1.

表1病情程度不同的病人服藥依從情況

3 討論

3.1 調查分析

本組資料表明,I級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36.13%;Ⅱ級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82.22%;Ⅲ級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35.79%,總計高血壓服藥依從性為48.24%。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高血壓患者不知道高血壓是慢性疾病,需要終生治療,這些患者一旦病情有所好轉就會停藥,導致復發。再加上生活行為、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都與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有關,都需要注意。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用藥依從性與高血壓患者的飲酒史、家族史、文化程度、年齡等都有較大的與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越是充分掌握住高血壓的相關知識,那么患者的依從性就越好。

3.2 依從性差的原因

3.2.1 知識匱乏

醫護人員應該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詳細的健康教育,給他們說明任意停藥可能帶來的危害,告誡患者務必遵醫囑來按量、按時用藥,提高患者對按時用藥的重視程度,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3.2.2治療時間的長短

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療程越長、方法越復雜,那么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就越低。對于那些只需要每日服藥1次的患者,他們的服藥依從性往往是最好的。值得注意的是,藥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應越大,那么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也就會越低。

3.2.3 態度與信念

有關資料表明,患者依從性與健康信念呈正相關。認為患者主觀感受患某病的危害越高,患者采取遵守醫囑行為將獲得健康和利益時,患者的依從性就越高。

3.4小結

心血管疾病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危害較大、發病率較高的病癥,尤其是高血壓,多發病于中、老年人中,很可能會導致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實踐證明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我國高血壓防治任務艱巨,被調查的高血壓患者中多數能夠規律服藥,而規律服藥者中的血壓控制較好,同時,再有針對性地進行相應的護理預防,則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及病情的控制率和治愈率。

參考文獻:

[1]林攸蘭.健康教育和家庭隨訪對高血壓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 當代護士(專科版). 2009(06)

[2]趙彬,馮輝,謝萍.個體化的社區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效果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23)

[3]岑偉義.健康教育路徑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 中外醫療. 2009(22)

第7篇

方法:選擇本社區醫院所服務的204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上述患者分為兩組,對于102例對照組患者只給予抗高血壓藥物而不進行其它任何干預措施的實施,對于102例干預組患者積極采用防治高血壓綜合干預措施如飲食、吸煙、不良生活習慣、鍛煉身體,健康教育等,比較上述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高血壓新況以及患者血壓變化情況。

結果:經過積極干預后,干預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干預組血壓控制率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統計學意義。

結論:通過社區為中心,積極建立以全科醫生團隊為中心的,高血壓疾病的綜合治療干預,是進行疾病治療、控制、預防的有效措施,干預效果明顯,對于疾病的控制預防,提升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社區中心 全科醫生 高血壓患者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6-0084-01

與先天性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相比較,心腦血管病因比較透徹[1,2]。現階段,高血壓已經成為了我國心腦血管類疾病常見的獨立性危險因素,積極的進行針對性的干預防治能夠起到較好的控制效果。這區全科醫生可以最廣泛、最早、最多的接觸到高血壓疾病患者。相關研究資料證實,社區醫生積極開展的圍繞危險因素控制為中心的綜合性干預防治措施,對于高血壓的治療及預防有著積極促進作用[3]。為了進一步研究分析全科醫生團隊對社區高血壓病的綜合干預效果。筆者選擇本社區醫院所服務的204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本社區醫院所服務的社區居住人員為研究對象,并且建立相關的居民健康檔案。總計1017人口,204例高血壓患者,約占19.7%。其中,132例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隨機將上述患者分為兩組,102例干預組患者,年齡在30.5-91歲之間,平均年齡(49.6±5.2歲);10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在30.2-90歲之間,平均年齡(49.2±5.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血脂水平、體重以及血壓水平等相關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于102例對照組患者只給予抗高血壓藥物而不進行其它任何干預措施的實施,對于102例干預組患者積極采用防治高血壓綜合干預措施,比較上述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高血壓新況以及患者血壓變化情況。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高血壓情況比較。干預前,干預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之間無顯著差異;經過積極干預后,干預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

2.2 兩組患者新發生高血壓情況分析。2年內102例干預組患者知曉率100%,治療率98%,控制率78%,無新發高血壓并發癥患者出現,80例原發高血壓病人其血壓逐漸控制到正常水平。102例對照組患者知曉率31%,治療率25%,控制率15%,共有4例患者新發高血壓,只有26例原發高血壓病人其血壓逐漸控制到正常水平。干預組高血壓治療率,控制率與對照組相比,P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幾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并且,發病年齡逐年年輕化。這種疾病的致殘率比較高,因此,需要積極開展疾病的干預治療,改善患者疾病狀況,提高生活質量。通過社區為中心,積極建立以全科醫生團隊為中心的干預隊伍,高血壓疾病的綜合治療干預,是進行疾病治療、控制、預防的有效措施。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有效預防和控制社區居民發生高血壓疾病的有效措施。①宣傳教育,社區全科醫生積極通過社區健康教育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比如說,在社區開展多種形式的疾病廣播宣傳欄目以及畫報、宣傳報,板報畫廊等形式張貼、更新高血壓疾病的宣傳教育材料。②定期訪視,也就是指社區醫生利用自己的優勢定期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訪視,及時檢測患者的高血壓水平,掌握患者健康狀況,及時給予指導咨詢。教育患者以及家屬合理攝入食鹽、糖分,戒除不良嗜好等等。

以家庭為中心的保健培訓:眾所周知,高血壓是一種慢性長期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選擇在家中進行長期治療。但是,因為患者很難控制不良生活習慣,自身的自律意識比較差,導致治療疾病的效果也比較差,進一步引發疾病的加重、擴展或出現新的并發癥。那么,就可以積極開展以家庭為中心的保健培訓。社區全科醫生對社區內的高血壓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統一的技能指導和專業培訓,全體家庭成員樹立統一的認識與思想,共同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為患者的積極治療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社區醫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共同努力下,達到疾病預防和控制的目的,全面改善患者的疾病狀況,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患者健康檔案的建立:在對社區居民進行全面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建立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檔案以及高危人群的基本情況與健康檔案。其中,包括患者的發病時間,疾病類型,治療情況以及家庭情況等相關內容。與此同時,對現階段的疾病治療進行積極的了解、跟蹤,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危險性因素,及時給予合理的治療。另外,還需要對建立健康檔案的患者進行及時、全面的高血壓健康教育宣傳,將新知識、新概念、新治療方式積極的向患者普及。

加強“患者為中心”的人文關懷: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宣傳的同時,還需要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適時的心理治療[4],樹立患者戰勝病魔的決心與勇氣,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念。積極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發放健康處方。保證所有患者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疾病預防知識。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狀況,預防多種并發癥的發生,全面提高生活質量。

加強社區醫務人員的培訓與管理:加強社區醫務人員的培訓與管理,加強醫風醫德以及專業技能水平的培訓,全面提高服務質量。社區醫務工作者需要規范化管理高血壓患者,定期進行教育宣傳與隨訪工作,并提供咨詢服務與個別指導。全面掌握、控制患者病情,積極促進綜合干預工作的開展。

針對不同患者的情況推薦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對于原發性單純高血壓,建議進行小劑量、長效降壓藥物[5],比如,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等,并指導用藥劑量。對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積極進行血糖控制,在這基礎上進行血壓控制。對于高危患者來說,大都存在脂類異常代謝,比如說,總膽固醇偏高等等,需要針對這些高危因素進行控制與干預。

綜上所述,通過社區為中心,積極建立以全科醫生團隊為中心的高血壓疾病的綜合治療干預隊伍,是進行疾病治療、控制、預防的有效措施,干預效果明顯,對于疾病的控制預防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曉勤,吳麗萍,尹俊.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三級管理模式的實踐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2,5(13):255-256

[2] 張曉婧.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踝血管指數影響因素的研究[J].吉林醫學,2012,33(12):502-503

[3] 成靜.不同季節對社區高血壓患者治療藥物的選擇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3(09):266-267

第8篇

【摘要】目的 通過對三個社區具有高血壓高危因素人群進行為期一年的運動療法干預,摸索出一套適合在社區中開展的高血壓運動療法干預方案。 方法 選取156名具有高血壓高危因素的對象,在干預前后分別調查干預對象體重指數、血壓情況。結果 干預后,高血壓高危人群平均體重指數下降,平均血壓下降(P<0.05)。結論 在社區中開展以運動療法為主的的高血壓高危人群綜合防治措施對控制高血壓發病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血壓高危人群 運動療法

Hypertension Effect of exercise therapy high-risk groups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three community groups have a risk factor for hypertension for one year of the exercise therapy intervention, worked out a suitable package of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to carry out exercise therapy intervention programs. METHODS Select the 156 objec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risk factors, in separate investigations and interfere with the object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ody mass index, blood pressure situation.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hypertension, BMI fell an average of high-risk groups, with an average blood pressure drop (P<0.05). CONCLUSION Carried out in the community to exercise therapy of hypertension in high-risk groups base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control hypertension are important.

【Key words】high risk of hypertension;Exercise therapy

近年來,盡管人們對高血壓的研究或認識已有很大提高,相應的診斷或治療方法也不斷進步,但它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高血壓病是社區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而具有高血壓高危因素的人群是未來高血壓病患的主要來源,所以開展高血壓高危人群的預防性干預是減少高血壓發病的有效手段。為了尋找符合社區實際情況的干預方案,我們采取以運動療法為主的高血壓高危人群綜合干預措施,對156名具有高血壓高危因素的居民干預后進行效果觀察,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08年清湖、同勝、民樂三個社區門診發現的具有高血壓高危因素(超重、缺乏運動)的居民156例,其中男80例,女76例,平均年齡38歲,體重指數均≥24,平均每周運動少于1小時。

1.2 方法 將156名具有高血壓高危因素居民由3名社區慢病醫生納入高危人群管理,每周至少隨訪二次并囑其每天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等中等強度運動)1小時,每周不少于5小時,在干預期結束后測體重指數和血壓值,并了解其日常生活情況。所有調查數據結果運用EXCEL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干預后測量156名具有高血壓高危因素居民的體重指數、收縮壓、舒張壓,干預前后自身比較P<0.05,表明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從本次干預調查我們發現,運動療法在預防高血壓、減弱高危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有證據表明,體力活動是城鄉超重和肥胖保護因素[2]。眾所周知,長期存在高血壓高危因素的人群比一般人群更易患高血壓病,而消除或減弱高危因素是減少高血壓發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良好的運動習慣于不僅能有利于降低體重,而且能增強心腦血管的調節機能,特別對年青的高血壓高危人群的預防性干預不僅起效快、效果好,而且能喚起居民自覺關注自身健康,符合成本效益原理。高血壓是社區衛生慢性病防治的任務之一,社區醫生不僅要在“治”上下功夫,更要把“防”放到更重要的位置,積極促進高危人群轉“危”為“安”,才能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58-270.

[2] 薛白,逄增昌,鮑國春,等.青島市居民超重與肥胖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8,24(5):585-586.

第9篇

【關鍵詞】 健康教育;高血壓;臨床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4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8-4642-01

高血壓是當前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疾病,目前36%的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壓,很多老年人高血壓病程較長,對老年人正常生活產生較為不利的影響。如果高血壓疾病得不到控制往往會引發老年人出現腦血栓、腦梗塞等等,危機老年人生命。健康教育就是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系統的教育活動,幫助老年人掌握更多的高血壓知識和預防控制方法。本文選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128名高血壓患者,對其中一部分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觀察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28例進行研究,將所有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4人,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32例;年齡54-78歲,平均為66.8歲;觀察組: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為68.2歲。兩組患者神志清醒,都屬于原發性高血壓,能進行正常的溝通。經過進一步的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性治療,按照護理標準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對于觀察組患者除了給予常規護理之外,還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

1.2.1 觀察組健康教育 ①健康教育形式:集體與個別相結合的方法。第一,醫院可以采取定期舉辦講座的方法,由專業知識豐富的護理人員對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治療方法、保健措施、預防措施等進行講解,讓高血壓患者和家屬對高血壓相關知識有深入的了解。第二,個體教育。針對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進行服藥、飲食、運動等方面的講解。②教育內容:第一,基本知識,包括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發病原因、危害以及預防措施。第二,用藥指導,因為高血壓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健康教育中護理人員要明確藥物名稱,劑量以及注意事項,對服藥后可能產生的藥物反應進行強調。另外,要指導患者遵醫囑服藥。第三,運動指導,適當的運動對緩解高血壓有很大的幫助,護理人員要鼓勵患者進行運動,多做有氧運動,一旦在運動中出現心率過快要立即停止。第四,飲食指導,高血壓患者發病原因很多都與患者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所以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少吃膽固醇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高鈣鉀的食物,要多吃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尤其是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同時要戒煙戒酒。第五,心理指導,一些高血壓患者多半有抑郁、焦慮等情緒,在健康教育中要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給予患者更多的鼓勵,幫助患者培養更多的生活愛好。

2 結 果

經過治療和護理教育,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都較為明顯,但是觀察組的效果要優于對照組。從患者整體的治療效果來看,對照組療效顯著的有24例,觀察組療效顯著的有32例;對照組療效一般的有25例,觀察組療效一般的有27例;對照組療效不明顯的有15例,觀察組有5例。從患者生活習慣的改變來看,對照組能做到限鹽、運動、禁煙酒的患者分別為32例、27例、43例,而觀察組能做到限鹽、運動、禁煙酒的患者分別是58例,49例,61例。綜合比較,觀察組要比對照組護理評分高21.7分。

3 討 論

大多數老年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不夠,不能堅持有效長期治療,血壓控制情況不盡人意。健康教育就是通過系統的、計劃性的教育,讓老年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實現對高血壓疾病的有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人要保持良好的情緒,進行適當的運動,同時要注意飲食控制,在健康教育中高血壓患者能學會正確的血壓測量方法。本研究中,進行健康教育的高血壓患者對于不良的生活習慣做了改正,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生活健康指數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患者和家屬對高血壓的一些知識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血壓防治方法,從而有效提高了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許美雄.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病患者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3,19(5):130-131.

[2] 李正芳.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療,2012,31(9):149-150.

第10篇

2 091名年齡在35歲以上的農村成年人,用標準水銀血壓計對他們進行血壓測量。被調查者的人口統計學資料和對高血壓危險因素的知曉情況由調查員用統一的調查表登記后獲得。結果:查出高血壓755例,患病率36.1%,其中男425例占38.8%,女330例占34.2%。對高血壓7種危險因素:遺傳、肥胖、年齡、缺乏鍛煉、吸煙、飲酒和高鹽攝入的知曉率較低。21.5%的高血壓患者和15.1%血壓正常者知道他們自己的血壓值,僅有3.1%的高血壓患者和2.2%的血壓正常者知道正常血壓值。結論:該地區高血壓的患病率較高,對高血壓危險因素和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非常低。應積極采取全面的高血壓預防控制措施,加強對高血壓危險因素和相關知識的衛生宣傳。

【關鍵詞】高血壓;農村地區;危險因素;知曉率

文章編號:1009-5519(2008)10-1569-03 中圖分類號:R18 文獻標識碼:B

重慶市大渡口區是一個農業區,全區74.9%的人口是農業人口,農村地區高血壓防治工作是我區整個高血壓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調查是為了了解我地區35歲以上成年人群的高血壓流行、分布及對高血壓危險因素的知曉情況,為我農村地區慢性非傳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2006年重慶市大渡口農村地區35歲以上者10.6萬人。我們應用整群抽樣的方法調查了該區11個村的35歲以上者2 091人,其中男1 125人,女966人,平均(54.0±12.6)歲,男(53.5±12.2)歲,女( 54.6±13.1) 歲。

1.2 方法

1.2.1 血壓測量:本次調查中高血壓判定為收縮壓(SBP)/舒張壓(DBP)≥140/90 mmHg。經過培訓的調查員采用美國心臟病協會推薦的統一測量血壓方案[1],上門或在村醫療室用標準水銀血壓計對調查對象進行血壓測量。血壓測量是在休息5分鐘后以坐姿進行,并要求被調查者在測量血壓前30分鐘不要吸煙、飲酒、喝茶及鍛煉。

1.2.2 資料收集:被調查者的人口統計學資料,如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對高血壓危險因素的知曉情況,均由調查員用統一的調查表登記獲得。生活方式中的吸煙和飲酒指每天吸煙、飲酒,攝取油膩飲食指1個月中有15天以上食用含有肥肉、動物肝臟或動物性油脂的食物,高鹽攝入指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超過4 g[1],精神緊張指1周有3次以上因生活或工作而感到緊張或發脾氣。

1.2.3 血壓值判定:根據WHO有關標準[1]分類,即理想血壓SBP<120 mmHg,DBP<80 mmHg;正常血壓SBP<130 mmHg,DBP<85 mmHg;正常高限SBP=130~139 mmHg,或DBP=85~89 mmHg;Ⅰ級高血壓SBP=140~159 mmHg,或DBP=90~99 mmHg;Ⅱ級高血壓SBP=160~179 mmHg,或DBP=100~109 mmHg;Ⅲ級高血壓SBP≥180 mmHg,或DBP≥110 mmHg。當SBP/DBP屬于不同的分類時,較高的值將作為分類依據,比如160/92 mmHg將作為Ⅱ級高血壓,174/120 mmHg將作為Ⅲ級高血壓。

1.2.4 統計方法:所有資料用Excel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率的顯著性比較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高血壓的患病情況:總的高血壓患病率為36.1%,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差異無顯著性(男37.8%,女34.2%,P=0.0861),見表1。高血壓患病率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P

2.2 平均血壓:見表3。男性平均血壓比女性高,平均SBP隨年齡增大而升高,平均DSP在75歲以前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

2.3 血壓值的分布:見表4。

2.4 高血壓危險因素知曉率:見表5。

2.5 血壓值的知曉率:21.5%的高血壓患者和15.1%血壓正常者知道自己的血壓值 (P

3 討論

3.1 高血壓的流行:重慶市大渡口農村地區35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36.1%(男37.8%,女34.2%),這意味著10.6萬35歲以上成人有3.8萬人是高血壓患者。調整到同樣的年齡標準(35~74歲),本研究的患病率為34.0%(男36.1%,女31.5%),較2000~2001年在中國代表性成年人群中所做的亞洲心血管病合作研究(InterASIA研究)[3]的結果高,患病率27.2%(男28.6%,女25.8%)。該資料顯示重慶市大渡口農村地區成年男性高血壓的平均患病率比全國男性平均患病率高。更讓人擔憂的是,低年齡組中的增長勢頭大于高年齡組。如本區35~44歲年齡組男女高血壓患病率較全國分別高出18.8%和42.3%,而45~54歲年齡組僅分別高出8.6%和1.8%。因為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如果沒有有效的干預措施,將來該區心血管疾病的流行將不可避免。

調查顯示,高血壓的發生與年齡和教育程度密切相關,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然而,在男性和女性中,各教育程度間年齡分布的差異具有顯著性(P

3.2 平均血壓:被調查者的平均SBP和DBP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調整到同樣的年齡標準(35~74歲),高血壓患者和血壓正常者的平均SBP和DBP分別為146.3 mmHg和89.3 mmHg,117.2 mmHg和73.5 mmHg。該值與全國成年人群[2]的相似(平均SBP和DBP分別為149.3 mmHg和90.7 mmHg,116.3 mmHg和74.9 mmHg),差異無顯著性(均P>0.15)。

3.3 血壓值的分布:調整到同樣的年齡標準(35~74歲)和血壓值分類標準,41.7%的男性和49.2%的女性的血壓為理想或正常血壓,低于全國成年人群(男性56.8%,女性63.4%,均P

3.4 高血壓的知曉率:被調查者中,對高血壓7種危險因素:遺傳、肥胖、年齡、缺乏鍛煉、吸煙、飲酒和高鹽攝入的知曉率均較低。在7種危險因素知曉率中,“年齡”知曉率最高21.8%,其他6種危險因素的知曉率均低于10%(最低1.2%)。21.5%的高血壓患者和15.1%血壓正常者知道他們自己的血壓值,僅有3.1%的高血壓患者和2.2%的血壓正常者知道正常血壓值。這些數據表明,高血壓危險因素、自己血壓值和正常血壓值的知曉率非常低。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和高血壓的治療和控制密切相關[3,4],知曉率越高,高血壓的治療和控制率越高。高血壓的知、信、行是高血壓預防和控制的關鍵,有必要在大渡口農村地區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動,提高高血壓危險因素和有關知識的知曉率,使人們掌握高血壓防治的基礎知識,加強自我防病意識,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高血壓。

本次調查表明,重慶市大渡口農村地區高血壓的患病率較高,他們的生活方式不健康,高血壓危險因素和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非常低。高血壓已成為本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其預防和控制是一項艱巨的公共衛生挑戰。當前緊迫的任務是實施全面、有針對性的包括健康教育措施在內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提高高血壓危險因素和相關知識的知曉率,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發病。

參考文獻:

[1] Perloff D, Grim C, Flack J, et al. Human 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by sphygmomanometry[J]. Circulation,1993,28(5):2460.

[2] Gu D, Reynolds K, Wu X, et al.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J]. Hypertension,2002,40:920.

[3] 蔣雄京,李 衛,馬林茂,等. 醫院門診就診人群高血壓相關知識及其對高血壓防治的影響[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2,23(4):269.

第11篇

[關鍵詞] 高血壓病; 社區干預; 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2)-01-183-01

調查結果顯示,除了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外,精神壓力等問題也成了高血壓的致病因素。長期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有精神壓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應減輕精神壓力和改變心態,要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和集體活動[1]。2010年6月-2011年2月我們采取社區干預老年高血壓病對降壓效果的影響做了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l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1年2月社區中心就診的老年高血壓病人120例。對符合診斷的高血壓病病人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和對照組在采用相同的藥物控制的同時,觀察組給予社區干預措施。兩組的患者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血壓測量方法 兩組采用相同的血壓監測方法。上午9-10時休息10min后取坐位測量右肱動脈血壓,使用相同的水銀柱式血壓計,每個病人測量兩次取其平均值。

1.2.2 社區干預方法 老年高血壓患者要建立高血壓患者登記冊,填寫患者本人的一般情況、發現途徑、人群分類、是否納入管理、主管醫生等內容。對納入管理的高血壓患者,要建立高血壓患者建檔登記冊,內容包括編號、姓名、自發現高血壓時間、目前血壓情況、納入管理時間、管理形式、管理效果、主管醫生等。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及時更新或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每年至少4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測量血壓和心率等,做好隨訪記錄,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年至少2次健康檢查。同時,要認真填寫居民健康檔案各類表單,如高血壓患者隨訪服務登記表、雙向轉診單等,不得缺項漏項,做好備案。對患者的飲食、運動、心理等方面開展健康指導,做好隨訪記錄。

1.3 療效判定 顯效:DBP下降>20且下降至正常,或DBP下降值>30。有效:DBP下降值20。無效:沒有達到上述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的計數資料比較采用等級資料秩和檢驗。

2 結果 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P<0.05。

3 討論 最近我國的統計資料顯示,心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人首位死因,而高血壓是第一危險因素[2]。長期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血壓和其他一些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高血壓患者,這種精神狀態常使他們采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煙等,這降低或對抗了高血壓治療的順應性[3]。對有精神壓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改變他們的精神面貌需做長期、細致的工作,一方面靠政府政策的力量改善大環境,另一方面則靠家屬與社區醫師做耐心勸導,幫助這些人參與社交活動,如參加體育鍛煉、繪畫等。在社團活動中傾訴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齡人的勸導和理解。

現已公認,早期干預是預防高血壓最重要的手段,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高鉀飲食,減輕體重,適度運動,戒煙限酒,平衡心態。不良情緒可對血壓產生較明顯的影響,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壓[4]。生活節奏過快、壓力過大也是血壓升高的常見誘因。此外,不良心境還常使患者產生嗜煙酒傾向,間接影響血壓水平[5]。因此,高血壓患者應努力保持寬松、平和、樂觀的健康心態。對待疾病既要予足夠的重視,又不要過于焦慮和恐慌。高血壓社區綜合干預工作是保障廣大群眾身體健康的一項民心工程,開展高血壓社區綜合干預,可以使高血壓患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同時通過綜合干預,科學引導,改變群眾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良的生活行為,從而達到預防、減少高血壓的發生[6]。本文研究顯示:社區干預后,觀察組的降壓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王蘇中,顧緩,李麗霞等.北京方莊社區高血壓患者與管理現況的調查[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9,7(3):135.

[2] 劉國仗,陳孟勤,周北凡等.我國高血壓病研究的主要成就[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9,27(4):248.

[3] 馮巧云.談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護理[J].山東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28-29.

[4] 周森.社會心理應激與高血壓病[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8,19(4):211-213.

第12篇

【關鍵詞】高血壓病;遺傳因素;外界因素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壓力的增大,高血壓病的發病率正逐年升高,一般來說,高血壓病的病因分為外界因素和遺傳因素,其中外界因素占60%,遺傳因素占40%,而筆者調查的356例高血壓病患者,男女各半,發現外界因素占71.9%,遺傳因素占28.1%,高血壓病病因中外界因素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因而改善慰藉因素有望降低高血壓病的發病率,而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預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筆者調查了356例高血壓病患者,性別:男女各半,年齡:20~40歲14例,40歲以上342例,平均53.2歲。高血壓問卷調查:1、您知道自己的血壓水平嗎? A.是 B.否。2、您最近一次測量血壓是什么時候? A.最近3個月內 B.3~6個月前 C.6個月至1年前 D.1年多前 E.我不記得了 F.我從未測量過血壓。3、您患高血壓多久了? A.1年 B.2~3年 C,3~5年 D.5年以上 E.無 F.不知道。4、您是否服用高血壓的藥物?A.是 B.否。5、血壓高時有癥狀嗎? A.是 B.否。6、你認為下列哪幾項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多選)A.高血壓家族史 B.超重/肥胖 C.不常運動 D.高度緊張狀態 E.糖尿病 F.年齡 G.高鹽飲食 H.種族 I.高脂飲食 J.過量飲酒 K.性活動 L.吸煙 M.其他。7、您的直系親屬(祖父母、父母、姨(姑)/叔(舅)(伯)、兄弟姐妹)中是否有人患高血壓?A.有 B.無 C.我不知道。8、高血壓診斷標準是多少(mm Hg)? A.120/80 B.130/85 C.140/90 D.160/95。9、近1年您每天的吸煙情況如何?A.每日吸香煙,20支以上每日吸香煙,B.10~20支每日吸香煙,C.5~10支每日吸香煙, D.5支以下每天吸煙,不固定數量,E.不吸煙。10、近1年您每天的飲酒情況如何? A.每天飲酒,半斤 B.每天飲酒,2兩 C.每天飲酒,1兩 D.每天飲酒,1兩以下 E.不飲酒。11、近1年您每周運動情況如何?A.每周運動5次以上(每次持續≥30 min以上)B.每周運動3~5次(每次持續≥30 min以上)C.每周運動2~3次(每次持續≥30 min以上)D.每周運動1次(每次持續≥30 min以上)不運動。

1.2 方法 ①通過家訪;②來本院就診。調查人員由我院內科有中級職稱者擔任。

2 結果

356例高血壓患者,無家族遺傳史256例,占71.9%,有家族遺傳史100例,占28.1%; 356例高血壓患者,≥40歲者占94%,

3 討論

高血壓病病因分為外界因素與環境因素,一般遺傳因素占40%,外界因素占60%,父母均有高血壓者,子女患病率為46%,如父或母一方有高血壓者,子女患病率為28.3%,在筆者調查的356例高血壓患者中,有家族遺傳史占28.1%,無家族遺傳史占71.9%,說明高血壓病病因中環境因素占主導地位。外界因素發病中,與以下因素有關:①年齡:40歲以上發病率明顯增高,我們社區內中老年人居多,356例高血壓者40歲以上占96%,故提高中老年人預防保健觀念可以使高血壓得到有效控制,健康教育與健康干預是行之有效的手段;②鹽攝入量:1993年WHO/ISH報告[1]提出每日鹽攝入量不得超過5 g,對預防高血壓有良好的作用,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天只吃2~3 g鹽。而社區內356例高血壓患者每日鹽攝入量均在10 g以上,東北人固有生活習慣,故改善飲食習慣可降低高血壓發病率;③肥胖:肥胖者高血壓發病率是非肥胖者高血壓發病率的4倍,我們調查的356例高血壓患者有40%為肥胖者,說明控制體重對防止高血壓病至關重要,目前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肥胖者越來越多,這也是導致高血壓病逐年上升的原因之一,故有效的飲食、運動療法可控制體重,減少肥胖發病率;④吸煙:吸煙可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久之動脈壁變形、硬化,管腔變窄,形成持久性高血壓。本文356例高血壓患者,有吸煙史占45%,戒煙有利于降壓及預防高血壓,目前青少年吸煙者逐年增加,這也是導致高血壓發病率逐年升高的誘因之一。從事精神緊張度高的職業者發生高血壓的可能性大,筆者的調查中高血壓患者體力勞動者占35%,腦力勞動者占65%,也說明這一點,故保持平常心態、勞逸結合是預防高血壓的有效手段之一;⑤規律、正規的體育鍛煉:缺少體育鍛煉是形成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本文356例高血壓患者無一例有正規、規律的體育鍛煉,目前運動療法已作為一種治療高血壓病的手段之一,正規的運動療法包括制定運動的種類、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以上導致高血壓病的環境因素均可通過健康教育與健康干預得到有效改善,只要健康教育與健康干預真正落實到戶,落實到人,環境因素可得到改善,高血壓病發病率可降低。如果再加上對現有高血壓患者實施動態管理,提高患者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2],即高血壓患者嚴格按醫囑堅持服藥的程度,可減少心腦血管疾患的發病率。

參 考 文 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城市| 环江| 青田县| 绿春县| 鄂伦春自治旗| 皮山县| 明星| 英吉沙县| 临湘市| 和平县| 永仁县| 班戈县| 通渭县| 彭阳县| 桃江县| 桐庐县| 论坛| 盐源县| 云阳县| 平度市| 河间市| 晋宁县| 三门县| 通海县| 尉氏县| 灵丘县| 凌云县| 顺昌县| 尖扎县| 望城县| 左云县| 湘阴县| 贵德县| 徐汇区| 綦江县| 黄浦区| 东安县| 保亭| 林州市|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