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扭曲的規則

扭曲的規則

時間:2023-06-05 10:30: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扭曲的規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扭曲的規則

第1篇

面子文化與破壞規則成常態

最近兩起事件引人關注。

一是5月30日財政部上調證券交易印花稅引發市場恐慌性拋盤,導致接連幾天兩市股票出現大面積跌停的景象,按照“規則”,6月4日有數百支股票應股價異動公告并停牌一小時。結果6月3日深、滬交易所雙雙臨時決定“特赦”:只公告而不停牌。

二是娃哈哈與達能的商標爭奪戰,三四月開始,幾輪PK之后,竟發展成為謾罵與情緒化之戰,“楷模”則是宗慶后。就在宗慶后于6月7日辭去與達能合資公司董事長一職時,發出一封長達5400余字的公開信中,譏諷、挑釁之辭隨處可見,隨后便引發了新一輪的經銷商與員工“擁宗討達秀”。

兩起事件的共同點是,將規則放置一旁,“人治”至上。證券監管部門因市場出現“股災”而臨時修改規則,表面上是為了“救世”,實際上加深了中國股市之“政策市”的烙印。娃哈哈事件中,宗慶后屢打民族牌,煽動民眾感情,欲通過人為的助推,超越規則,奪回所愛。

在政經體制深入轉軌的現在,中國最不缺的就是諸多的“規則”,而最缺的,仍然是規則――具有原生性意義的規則。中國本土的規則似乎具有無窮的彈性,小到一些國有背景企業的霸王條款,大到行政部門的出爾反爾,規則在張弛之間變異、扭曲

規則扭曲的原因有許多種。而面子文化與信仰缺失,則是核心原因之二。東方文化歷來面子至上,當規則影響到面子,多數時候會不加猶豫地將規則一腳踢開,比如在物權法草案通過后,各地不少行政部門明目張膽侵蝕民眾利益事件仍然層出不窮,廣州今年就曾發生“出租車強迫報廢事件”,導致眾出租司機怨聲載道,但苦于哭訴無門,媒體通道也被早早堵死。

信仰缺乏與利益補償失衡

面子文化與信仰缺失背后,是示范效應與利益補償失衡在作祟。常有人發問“誰來監管監管者”,因為監管者如果置規則于一旁,勢必會引發連鎖的示范效應。曾有一朋友對筆者說,自己做生意和炒股十多年以來,很少有遵循游戲規則的時候,因為“沒有人相信市場的力量,包括監管者自己”。誠如斯言。相比之下,美國證監會網站上“We are the investor's advocate”(我們是投資者的保護神)的承諾,怎能不令我們臉紅?

示范效應下規則的扭曲與失靈,必然伴隨著尋租行為的發生。尋租盛行則意味著巨額財富的非理性傾斜。比如地產市場上拿地、新藥拿批文等過程中,尋租成功者能迅速實現財富與地位從0到100的飛躍,而這種飛躍,則會給其他原本遵循規則者形成新的示范效應──致富還是要靠“捷徑”。說白了,利益分配與補償機制導致的失衡,是加快規則進一步失靈的又一兇器。

彈性與明緊暗松之殤

應當謹防“炫耀規則人性化”,與“規則監管明緊暗松”兩種現象。舉個身邊的小例子,不少城市打出了“人讓車,車讓人”的交通提示標題,并賦予其“讓出溫馨與和諧”諸如此類的詩情畫意,甚至吹噓其為“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暫不論這句自相矛盾的口號是多么令人啼笑皆非,把原本好端端的剛性規則置于危險的境地,卻貼上人性化的標簽大加炫耀,這無論如何也不能被原諒。而規則監管明緊暗松現象則是隨處可見。拿房地產市場來說,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和購買,關于限制外資基金入主的規定等,條令不少,規則甚多,但真正操作起來,紅綠燈什么時候亮、為誰亮,則是人說了算,規則近乎遁形。

規則的失靈、尋租的盛行正成為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大毒瘤。本來改革的意圖是讓普通民眾享受財富效應,卻因規則的異化,本應分得的那杯羹不但可能沒拿到,反過來卻經常性地為權勢者的尋租埋單。與此同時,中國規則的雜亂無章,不但可以被一些國家當作政治籌碼所利用,全球商業界也會對這種現狀抑或不恥、抑或大加利用。

印花稅半夜出臺和停牌規則臨時改變,或許是在于“警告”QFII中國股市是政策市,投機要小心!但是,即使真有此意圖,也太過低估QFII的游擊戰術和變戲法兒了。而導致宗慶后被迫辭職(表現上是主動)的主因之一,則是達能到瑞典、法國對宗或要求仲裁,或,暫不論結果會如何,想一下,為何達能不在中國國內宗慶后?

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說“美國仍將勝出”,其理由是: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都有一套良性的、人人心知肚明的游戲規則,規則給人以預期,于是產生了信任。規則與信任息息相關,規則壞了,信任也就沒了。中國亟待強化的是規則的剛性,而不是數量和彈性。

第2篇

這位男學員嘆了口氣回答:“唉!今天一早因為主管交代的事沒能如期完成,被上司狠狠地罵了一頓,現在心情夠惡劣的,誰叫我能力不夠,一無是處呢?”哇!好個嚴苛的結論:“能力不夠,一無是處”,這樣心情怎么會有起色?

恐怕你也有過類似的經驗,當自己身處壓力之下時,就特別容易把周遭發生的事扭曲化,這就好像戴上了哈哈鏡,放眼望去事事都變了形,于是作出跳躍式且不合邏輯的結論,例如:“我惹他生氣了,這下他一輩子都會討厭我”,要不,“完了,完了,一旦開始出錯,就會一敗涂地”。

這些唐突而扭曲了的念頭,往往會牽引出難以收拾的心情低潮,這是因為,我們的情緒是因著心中的想法而生的。同樣的事件,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會激發出不同的觀點,也就造就了不同的情緒反應。

所以,真正決定你我情緒反應的,不是發生了什么事,而是我們怎么去詮釋這些事件。既然想法會決定心情,因此我們如果想要避免心情一蹶不振,那可得仔細地防備心中念頭出現扭曲變形的慘狀。一起來看看,我們最可能出現的扭曲想法包括哪些:

非黑即白的二分法

例如:“我一無是處……”,“他表現真糟,完全沒藥可救……”

如果你習慣看事情就是非黑即白,凡事就只有兩種狀況,不是非常完美,就是非常糟糕,一點中間灰色地帶也沒有,那么就很可能會因為一個單一事件(他今天早上遲到),而作出極端負面的評價(他完全無藥可救)。但事實上,這樣二分法的想法,只會讓自己陷入情緒的死胡同而無法脫身。

別輕易下定論

例如:“我看到總經理和部門經理在低聲交談──我就知道,他們一定是在討論要解雇我的事,完了完了。”

有時候搞不好是因為自己心中有鬼先有了成見,一碰到狀況就容易胡亂下結論,完全不管證據是否存在,甚至是先有了定論,才來找依據,結果當然會莫名其妙地賠上心情啦!

過分強調負面信息

例如:“我做對了一次又怎么樣?那不算啦,我還是笨得要死!”

有些人對于自己的評分方式是“只看缺點,不看優點”。換句話說,對于自己所做的豐功偉業閉眼不看,認為“只是特例,不足為取”;然而要是過程中有些不盡完美之處,則是“過目不忘,念念在茲”。請你不妨也檢查一下,對自己以及他人是否也常常只挑缺點呢?

責任個人化

有些人則是過分勇于擔責,習慣把周遭所有不愉快的事件,都歸咎于一己的不對,甚至于那些跟他們毫無關系的事情,他們也會挺身而出,擔下所有的責任。常常個人化的人,典型的口頭禪是:“這都是我的錯!”

規則太過僵硬

有人就是死腦筋,認為應該按照某些嚴謹規則來過日子,對自己如此,也要求他人做到。所以他們常把“你應該……”“我不可以……”“我必須……”等口頭禪掛在嘴邊,像這樣被許多固定規則包圍的人,就很容易因為“應該”發生的事都沒發生,而覺得生氣或懊惱。

那么該怎么做,才能擺脫哈哈鏡,讓自己的想法恢復正常面貌?其實不難,只要你一意識到自己又冒出了扭曲變形的念頭,就立刻在心中大喊“暫停”,然后換上一些新的想法,來挑戰原先的不合理念頭。

例如:今早開會,你做完了業務簡報,接著開口的經理卻對你的簡報內容表達不同的意見,于是你的反應是:

(1)“唉!我真是一無是處,我應該讓他滿意的。”(二分法,僵硬規則)。

而正確的想法是:“這個案子本來就可能引起一些爭議,經理有不同的意見是可預期的,這并不代表我的能力不夠好!”

(2)“這一陣子他都在找我的麻煩,我就知道他看我不順眼……”(強化負面信息,遽下結論)。

第3篇

原產地規則與紡織品與服裝貿易的關系可能最為密切,因為紡織品與服裝的生產、加工程序多,生產與加工所涉及的國家或地區也多。我們現在介紹的印度就美國紡織品原產地規則提起的訴訟,是WTO建立以來有關原產地的唯一案件。撰寫此文的目的除了使讀者了解原產地規則,專家組對印度各項訴求的裁決之外,還希望能從中悟出一些原產地的真正含義與功能,從而能對我們的立法與實踐有所啟發。另外,也希望從專家組的分析與裁決中能使我們悟出一些在WTO打官司的技巧和道理。

2002年1月11日,印度政府依據DSU的第4條、GATT1994第22條和原產地協定的第7條規定,就《美國1994烏拉圭回協定法》(URAA of 1994)的334節、《美國2000貿易與發展法》的第405節和相關的美國海關的實施細則進行磋商i。印度認為美國上述關于紡織品與服裝的原產地立法違反了WTO《原產地規則協定》的第2條。經過近一個月的磋商,雙方未取得滿意結果。同年5月7日,印度要求成立專家組審理此案。2002年6月24日DSB成立專家組。2003年6月20日專家組正式散發其報告。同年7月21日,WTO爭端解決機構召開例會,通過了此案的專家組報告。由于雙方都未上訴,故我們現在介紹的專家組報告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案件裁決報告。

美國關于紡織服裝的原產地規定

美國在烏拉圭回合之后,為履行WTO各項協定通過了URAA of 1994,并于199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其中第334節是對紡織品原產地的規定。該節規定紡織品、服裝原產地的總原則是:產品的生長、生產、制造地為其原產地。其中又細分為:

(一)完全獲得原產地原則,亦稱為“單一國家規則”(single country rule),即指產品全部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獲得或生產,該地即為產品的原產地;

(二)纖維紡成地原則,指紗、線、繩等編織物,為其纖維的紡成地,或絲的擠壓地,亦稱“紗后規則”(yarn forward rule)。上述(一)與(二)項與美國過去所適用的海關條例的規定是一致的,沒有任何變化。

(三)紡織地,即織品或織物(指在漂白、印染之前處于本色布狀態的織品與織物)的原產地為其紡織地,稱“織物形成地規則”(fabric formation rule 或稱紡織地規則)。這一規定與美國過去所適用的規則不同,過去規定是:紡織品經過印染以及另外兩項以上的完成工序(DP2),則視紡織品已轉換成一項新的產品,印染地將視為其原產地。

(四)縫制地規則,其它的紡織品或服裝的原產地為產品的縫制地。因此,僅是對布匹進行剪裁不再給予原產地待遇。

美國在該總原則項下還設定了兩項特殊規定(例外規則),一是對16個協調稅則下的紡織產品,可按前述的(一)、(二)或(三)項的規定來確定其原產地;二是針織品,依其針織發生地為原產地。

另外,該節還規定了“多國規則”,即當根據前述總原則和例外規則仍不能確定產品的原產地時,產品的原產地應是其“最重要的縫制地”或“制造地”,或者是其最后的“最重要的縫制地”或“制造地”。

然而,美國為了執行它與歐共體就原產地問題達成的協議,2000年由國會通過了《美國2000貿易與發展法》,其中第405節對URAA of 1994的第334節做了修改。與本案爭端相關的是405節對334節規定的兩項例外:(一)對絲、棉、人造或植物織品,其原產地為印染地;(二)某些紡織產品除縫制規則外,也可依印染地賦予原產地待遇。

印度的指控

首先印度認為美國的原產地規則是屬于一般適用的規則,即不涉及多雙邊優惠安排情況下所適用的原產地規則問題。其次,鑒于WTO的非優惠的原產地協調規則尚未完成,故本案應適用《原產地規則協定》有關過渡期規定的第2條。

印度指出協定2(b)明確規定,原產地規則雖然與一國商業政策的措施或法律文件相聯系,但它本身不能直接或間接地作為推行貿易目標的工具,而只能是實施這些措施和法律文件的一個機制。原產地規則不能用來限制進口競爭,保護國內產業,或者對一國的進口產品給予優惠待遇,而歧視他國的進口產品。原產地規則不能是貿易政策的工具。正如協定前言所提到的“期望保證原產地規則以公正、透明、可預測、一致和中性的方式制定和實施”。然而,美國URAA of 1994的第334節規定的對原產地的確定,卻既不以產品的增值,也不以產品性質的轉變為基礎,而是依據商業政策文件中普遍使用的標準來確定其原產地。從美國原產地規則的設計與結構看,它是追求貿易目標的法律文件。例如,在334節的特殊規則中,除“縫制地規則外”,又對某些稅則號項下的“平面紡織品”,規定了“原坯織成地原則”;“織物形成地規則”也不同于歐共體和加拿大等美國貿易伙伴的制度。

據印度了解,紡織品如繼續加工、做成平面紡織品,則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采用美國的“織物形成地規則”,因為它們更注重于對織物的剪裁和縫制。原坯織物,包括已經印染后的織物可以用于各種加工用途,而一旦織物經過剪裁和縫制,則該織物就不能用于其它任何目的;而第334節規定的“織物形成地規則”,原產地賦予原坯織物的紡織地,適用于廣泛的非服裝產品,包括床上用品、房間裝飾品以及時尚用品等。該規則不考慮織物的后續工序,如印染、其他完成工序、剪裁及縫制等。印度認為,這是對此類產品原產地規則的重大改變,是在推行美國的貿易目標。

印度政府指出,印度出口的大部分紡織品是原坯織物,在進口國繼續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國。根據過去的規則,這些制成品均不被視為原產于印度的產品,但是根據第334節的規定,同樣的制成品卻要被視為印度產品,要受到有關紡織品數量配額的限制。

同樣,2000年美國貿易與發展法的第405節也是用來追求美國貿易目標的工具,因為從該節的設計與結構看,它只有益于歐共體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經過加工而再向美國出口的產品。印度指出,在美國通過URAA of 1994的第334節之后,歐共體在1997年5月曾要求與美國就該節進行磋商,認為美國新的原產地規定影響了歐共體紡織品,特別是絲織品的對美出口,因為這些產品原來可自由進入美國市場,現在卻由于被視為是紡織地國的產品(印度等國),要受到配額的限制。歐美經過磋商,美國同意修改其立法,以解決歐共體關心的絲巾、絲織品以及印染后的棉織品的向美出口問題,雙方并就此達成協議。后來美國法律的修改與歐美協議的內容完全一致。因此,該節的立法背景清楚地顯示美國修改URAA of 1994第334節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與歐共體在紡織品原產地問題上的糾紛,完全是為了歐共體的貿易利益,是為了解決與歐共體的貿易糾紛。

印度特別指出,第405節制定的例外規則是極端荒唐的。例如, 如果印度的棉坯布出口到葡萄牙,葡萄牙經過印染后再出口到美國,依據405節的規定該印染后的棉布應視為葡萄牙產品,可自由向美國出口,不受任何數量的限制;而如果該印染后的棉布繼續在葡萄牙加工,做成床單,然后出口到美國,此時產品的原產地卻要返回到印度,要受到紡織品數量配額的限制。

印度還指責美國對原產地規則的制定是主觀武斷的,而且極為復雜:第334節對紡織品規定的是以織品形成地為原則,不考慮印染等工序;2000年為了滿足歐共體的要求,以405節對334節規定了例外,絲、棉、人造或植物等紡織品,主要是床單、頭巾和桌布等歐共體大宗出口商品,以其印染地為標準來確定原產地;然而,該印染地規則又不適用于毛織品。毛織品仍適用織物形成地規則(紡織地規則);對縫制地規則,美國也規定了例外規則,即規定對16個稅則號項下的產品仍適用紡織地規則。但是,歐共體認為這項例外規則損害了其貿易利益,美國便又修改法律,規定16個稅則號中的7個稅則項下的產品,不適用紡織地規則,而適用印染地原則;在例外之外的7類產品之中,美國又以不同產品為依據,規定了不適用印染地原則的例外,即如產品是由羊毛、棉或含16%以上棉的混紡材料制成,則其原產地又退回到紡織地。

印度認為,美國的原產地規則違反了《原產地規則協定》的第2(c)款,存在限制、扭曲和擾亂國際貿易的作用。美國通過原產地規則限制了印度紡織品向第三國的出口,因為產品要受到配額的管制 ,而在這些新規則實施之前印度可以自由向第三國出口,這是限制貿易;美國為了有利于歐共體紡織品對美出口,而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將原產地由印染地改為紡織地。另外,以纖維的構成是棉、絲,還是羊毛為條件,對某些類別的產品提供優惠的市場準入,而對其它產品進行歧視,這是扭曲國際貿易;美國把原產地規則定得十分復雜,使用主觀武斷的標準,對國際貿易起了擾亂作用。

另外,印度還指控405節在法律和事實上違反最惠國待遇。美國在通過產品分類,即把緊密相關的產品分成不同的類別,從而適用不同的原產地規則,以達到有利于歐共體的出口,不利于印度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例如如果產品是絲巾,則原產地按DP2定;而如果是棉頭巾,其原產地則按織物形成地規則定。這完全是主觀的分類。

依據上述理由,印度要求專家組認定美國的原產地法的第334節和第405節的規定違反了《原產地規則協定》的第2條,要求美國修改法律,履行其原產地協定項下的義務。

美國的反駁

美國首先指出,《原產地規則協定》在前言中為其成員的原產地的制定與實施規定了指導原則,即制度應清晰、提供可預見性,其適用應能促進國際貿易;原產地法規及適用應具有透明度;原產地的制定與實施應公正、透明、可預見、前后一致并保持中性。但是,原產地協定并沒有規定WTO成員應該采用什么樣的具體的原產地規則。而這恰恰是本案中印度所爭論的問題,印度試圖強加一套WTO協定沒有規定的原產地規則。美國指出,印度在WTO協定生效后8年都未制定自己的原產地規則,現在指控美國的法律,其根本目的是它不喜歡美國的這套規則。

其次,美國指出,印度并未證明美國的原產地規則如何違反了《原產地規則協定》的第2條,相反,它指控的是美國確定原產地的各種不同的方法,不同意美國把原產地規則從依據“實質改變(substantial transformation)”原則的個案處理,修改為更為清晰、可預見的,并予公布的規則。印度實際上是要求專家組從協定中找出原產地的具體標準,解釋出如何賦予原產地,但實際上協定并無這方面的內容,協定不允許專家組這樣做。相反協定規定在協調制度完成之前WTO成員可以改變其原產地的標準。

美國還抗辯道,新的原產地規則是為了制止對配額的規避,防止非法轉運,促進協調稅則,并科學地確定新產品的原產地。另外,第334節和第405節都是在最惠國待遇(MFN)基礎上適用,符合WTO的要求,不存在違反《原產地規則協定》的地方。

對于印度的具體指控,美國反駁說:協定的2(b)-(e)并未規定在統一的協調稅則制出臺之前,成員必須采用特定的原產地規則;第2條也未規定要對某個特定的加工程序,或某項產品必須使用某項特定的原產地規則,例如并未禁止采用縫制地規則,也未禁止依原料或產品種類規定其原產地;其次,第2條也未規定禁止成員改變其原產地規則,相反第2條(i)款還預測到了可能的改變問題;美國還指出,《原產地規則協定》并未阻止成員之間以達成修改原產地規則的協議方式來解決其貿易糾紛。美國認為印度并未證明美國的原產地規則不符合《原產地規則協定》第2條的(b)、(c)和(d)。

專家組的裁決

1.本案適用的條文及含義

專家組指出,印度的所有請求都是基于《原產地規則協定》的第2條。第2條規定的是在有關協調原產地規則制訂之前,也就是在過渡期內,WTO成員在非優惠原產地規則方面應遵守什么紀律。協調原產地規則完成之后,WTO成員就應按第3條履行義務。鑒于此項工作至今尚未完成,故印度有權依據協定的第2條提出主張。

第2條從(b)到(d)規定的是在過渡期內原產地規則不能做什么,例如原產地不能用來推行貿易目標,不能具有限制、扭曲或擾亂國際貿易的作用,不能施加過嚴的要求,不能要求履行與制造、加工無關的條件,或者在成員間進行相互歧視待遇。但是,第2條并沒有規定成員必須做什么。因此,第2條并不限制成員制定賦予原產地待遇的標準,不時改變這些標準,或對不同產品實行不同的原產地標準。因此,在過渡期內WTO成員在運用原產地規則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

2.334、405節是否是美國推行貿易目標的工具 (即是否違反《原產地規則協定》第2條(b)項)

《原產地規則協定》第2條(b)規定:盡管原產地規則與商業政策的措施或法律文件相聯系,但原產地規則不得直接或間接地用來作為推行貿易目標的工具。

專家組認為,印度對貿易目標的理解符合2(b)的宗旨。原產地規則可以用來執行或支持貿易政策,但不能替代或補充貿易政策的功能。允許成員使用原產地規則“保護國內產業,反對進口競爭”,或“對一個成員的進口產品給予優惠,而歧視另一個成員的進口產品”,將構成對貿易政策功能的替代或補充,是對第2條(b)款的違反。這些作法原則上可以構成貿易目標,原產地規則不能用于這些目標。現在的問題是美國的原產地規則,即第334節和第405節,是否是用于了這些目標。

對于印度指控的美國通過“織品形成地規則”實行保護其國內產業,推行貿易目標的問題,專家組指出,印度稱除美國外其它WTO成員沒有采用這一規則的,但專家組并未被提供這方面的信息。相反,在制定協調稅則的工作中卻有很多成員支持對平面紡織品采用這一規則。即便美國采用非正常的規則,也與本案無關,因為協定第2條并未要求成員必須采用哪種特定的規則。至于該規則的合理性問題,專家組說第2條并未就哪一道制造工序是平面紡織品的最重要的工序做出規定,因此WTO成員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來決定哪一道工序對他們最適合。專家組指出,“無論如何,我們沒有看出美國的觀點認為平面貨物(床單)表面上基本就是織物有什么不合理。我們的確已經注意到,在協調工作中織物形成地規則獲得了大量支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認為織物形成地規則存在固有不合理性。

至于印度提到的美國不考慮原坯織物的后續工序,如印染、剪裁及增值(印度曾舉例說一件織品成本僅幾個美元,而后續增值卻高達200美元)問題,專家組指出,印度并沒有指出協定要求原產地的授予必須是產品最高增值程序的國家;第2條也未要求成員應將原產地授予對產品賦予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經濟貢獻的國家。專家組說:我們看不出原產地未賦予增值最高國家的事實如何能證明美國在運用這一規則保護自己的國內產業。

有關因紡織品實施織品形成地規則而使發展中國家本不受配額限制的出口紡織品受到美國紡配限制問題,專家組指出,采用這一規則肯定會使有關平面紡織品的原產地定位于織物形成地的國家,而且如果那個國家的紡織品在輸美時受到美國的配額管理,該產品還要受到美國的進口配額限制。然而,專家組并未被提供下列證據與數據:哪些國家的出口紡織品在美受到配額限制?配額水平如何?配額使用情況?哪些國家是這類產品的重要供應者?那些國家的生產能力,以及產品的價格和質量如何?專家組也未被提供美國配額制度設計的具體信息、這類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的市場信息以及兩類產品之間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專家組很難評估印度在事實指控上是否正確、重要及確切含義,因而專家組沒辦法得出任何結論。

專家組還指出,盡管自1996年由于美國對某些紡織制成品實行了織物形成地規則,從而使該類產品受到了配額限制,但是那些不實行配額或配額比較寬松、又是織品形成地國家的產品,卻可以增加出口。如果更多的紡織成品因織物形成地規則而受到配額限制,這也只能說明實行第334節的原產地規則后美國的進口較前更具限制性。由此就不能說明如何能用織物形成地規則來保護美國的紡織品產業。協定第2(b)的宗旨是防止成員利用原產地規則替代或補充有關貿易政策。如果原產地規則與配額相關,它就不應加大已經由配額本身提供的保護程度。“印度的辯論集中在原產地規則改變的方向上,而未集中在改變的終點上。就是說,印度忽視了用原產地規則執行和支持配額制度與使用原產地規則補充配額制度的保護功能之間的區別。通過原產地規則使配額制度更具限制性,這與通過原產地規則來執行和支持配額制度是不矛盾的”。專家組指出,“另外,我們注意到不能僅僅因為使配額制度更具限制性的事實就譴責織物形成地的規則。一項限制性的織物形成地規則可以用來推行合法的目標。”

印度還指控美國試圖以反規避為借口,從而使美國的配額更具限制性。專家組指出,印度未舉出《原產地規則協定》、《紡織品與服裝協定》中的任何條文,禁止成員對配額規避行為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

印度還例舉美國在修改原產地規則時的立法資料、美國參眾兩院的有關報告、參議員的講話、美紡織品進口商的聲明以及一些學者和律師的文章,試圖證明美國修改原產地規則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美紡織品進口配額更具限制性,是為了保護美國的紡織產業,專家組說這些都不是美國原產地規則第334節本身的內容,也不能說這些就是織物形成地的目的。

專家組最后得出結論認為,印度未能證明第334節是為了保護美國紡織工業,是推行貿易目標的工具;印度未能證明第334節不符合《原產地規則協定》2(b)的規定.。

對于印度指控美國原產地的405節是為了解決美歐貿易爭端,僅有利于歐共體紡織品的對美出口,而不利于其他WTO成員的出口,是在推行貿易目標的問題。專家組指出,405節是在最惠國待遇基礎上適用的,怎么能證明它是在推行印度所說的貿易目標呢?雖然美國為了歐共體的出口利益,制定了一項例外規定(405節),但是例外本身不能證明它就是有利于歐共體的進口,而不利于他人的進口。印度在本案中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405節在實踐上只對歐共體的相關產品有利。另外,通過雙邊協議貿易糾紛并不意味協議的當事方是在歧視其他的WTO成員。

關于印度提到的美國有選擇地將某些紡織品的原產地由“織物形成地規則”又退回到“印染地規則”,從而導致“荒唐”結果的問題,專家組指出,即便印度說的是事實,也對印度指稱的405節在推行美國的貿易目標沒有任何幫助,因為美國修改334節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與歐共體的貿易矛盾。即便405的適用客觀上具有對歐共體的進口有利,對其他成員的競爭性產品進口不利,這也是偶然的,而不是國際性的。專家組說“換句話說,我們不認為僅僅有利于歐共體的進口而不利于其它成員的進口的后果,其本身就能證明美國在制造推行一項目標的推斷。”

根據上述考慮,專家組認為印度未能證明第405節是在用于推行美國的貿易目標,印度也未證明第405節違反了《原產地規則協定》的2(b)。

3.第334、405節是否限制了貿易、要求過嚴(《原產地規則協定》即是否違反了2(c))

專家組指出,協定的2(d)并不要求WTO成員對不同的貨物,盡管密切聯系,適用同一原產地規則。因此,2(c)提到的對國際貿易的負面影響就不應包括對不同種類制成品貿易的負面影響,應僅指對適用同一原產地規則之貨物的貿易的負面影響。對于國際貿易,雖然兩個成員之間的貿易也可以稱為國際貿易,但是一項規則僅僅對一個成員的貿易有影響,就說對國際貿易造成了負面影響,似乎總不是很充分,具有結論性。

對于限制貿易問題,印度也承認這是一個事實限制問題,而不是一個法律限制問題。專家組指出,過去另一個專家組曾經裁過對事實上的限制,要更注重于一項措施在事實上對貿易的影響。然而,印度卻沒有提供什么事實證據,證明織品形成地規則對上游產品,特別是對原坯紡織品造成了哪些限制后果。印度只提供了一份“孟買棉紡織品出口促進會”的傳真,其中稱由于334節的織物形成地規則使印度向斯里蘭卡出口的原坯紡織品遭受重大打擊。但傳真中沒有任何文件證據或貿易數據。專家組認為印度未證明其原坯紡織品對斯里蘭卡的出口存在下降,或者印度所稱的原坯紡織品的出口下降與第334節的織物形成地規則存在任何因果關系。即便印度的原坯紡織品可能存在下降,但印度未必是唯一的這類產品的出口國,其它成員能生產有競爭性的這類產品,卻可以增加出口。因此,專家組認為印度未能證明美國織物形成地的原產地措施限制了國際貿易。

對于扭曲貿易問題,專家組指出僅僅是一個成員改變其原產地的事實,即將進口到該國的某些制成品(例如床單)的原產地由一個國家改為另一個國家,不足以證明是對國際貿易的扭曲。而且如果不允許成員改變原產地規則,也不符合2(i)的規定。至于因改變后的原產地規則對不同產品造成不同后果的辯論,專家組說,印度如果想辯論成功,起碼應證明新的規則對相互競爭的產品造成了扭曲。然而印度沒有證明所謂享受優惠進入美國市場的歐共體的絲巾與欠優惠待遇的印度的棉巾之間存在競爭。對印度指控由于美國的新規則導致進口商改變了購貨渠道、打亂了貿易格局的問題,專家組指出,原產地不是唯一決定購買渠道的因素。即便是,也不能說這項措施扭曲了國際貿易。因此,專家組的結論是,印度未證明美國的措施扭曲了國際貿易。

關于印度稱美國的原產地規則極為復雜、主觀標準、擾亂國際貿易的指控,專家組指出,原產地規則其性質本身就復雜。印度并未說明相關措施如何不必要的復雜,沒有證明出口商因原產地極為復雜而停止向美國出口,也未說明所謂的復雜如何影響了國際貿易。相反,專家組不認為美國的原產地規則對出口商來說有多么復雜,有多難去理解。專家組還指出依產品的類別制定原產地規則不能說是主觀標準。退一步說,即便是主觀標準,印度也未證明它如何擾亂了國際貿易。因此,專家組駁回了印度的指控,認為美國的原產地規則不存在擾亂國際貿易的作用。

印度還指控美國原產地規則附加了與生產和加工程序無關的條件,也是對協定2(c)的違反。專家組指出,印度所說的條件不過是前面提到的產品的分類,美國維持這些分類是為了不同的產品適用不同的原產地規則。一項產品要適用某項特定的規則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除非對所有產品適用統一的原產地規則,否則產品分類就不可避免。協定2(c)第2句話的意思是:在決定原產地國時不得要求履行某些先決條件,但這句話并沒說在適用某一特定原產地規則時不要履行某些先決條件。因此,專家組的結論是,美國對紡織品進行不同分類,從而適用不同的規則,未違反2(c)的規定。

印度還指控說,如果床單含86%的化纖和14%的棉,則要適用DP2規則(印染地規則);但如含84%的化纖和16%的棉,就要適用原坯織成地規則,這是“過分嚴格”,而且與被賦予原產地的國家和床單沒有什么“重大經濟聯系”。專家組認為這不是“過分嚴格”,不過是在規定產品適用的范圍,而且,協定的第2條也沒有規定在賦予原產地待遇時,要證明產品和原產地國之間應有“重大的經濟聯系”,因此,駁回了印度的指控。

4.405節是否違反了協定的2(d),即在法律與事實上違反了最惠國待遇

印度指責美國原產地的405節通過人為的對產品的分類-依紡織品的不同原料構成、將緊密相關的產品分成不同的類別,從而使其對歐共體的貿易有利而歧視其它WTO成員。專家組認為,2(d)只是規定“無論有關貨物生產者的從屬關系如何,不應在其它成員間造成歧視”,但并未規定不得在緊密相關的產品之間造成歧視,條文的直白含義并不支持印度的理解。因此,專家組駁回了印度的立場:即對從不同成員進口的緊密相關的產品應適用同一的原產地規則的主張。專家組在做出這一結論之后,對于印度所稱的法律和事實上的歧視問題,以司法經濟做了處理。

總之,專家組最后駁回了印度對美國原產地規則334與405節違反了《原產地規則協定》第2條(b)、(c)和(d)的全部訴求,對美國的法律和實踐沒有提出任何修正的建議。

評論

原產地規則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在雙邊或多邊優惠貿易安排中更是如此。它不單單是國際貿易統計的依據,即便是按現在WTO的紀律,它還是執行一國經濟與貿易政策的機制。因此,依據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比較全面、具體的原產地規則無論對進口還是出口,乃至國家的政府采購,都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認真、嚴格地實施國家的原產地規則更加重要。僅僅把原產地問題看成領證、發證,或是收費,而不去認真地核查、驗證,這可能是當前最嚴重的問題。原產地既然與經濟貿易政策相聯系,那么這項法律制定的水平如何,執行如何,就必然影響到經濟貿易,甚至產生問題。

第4篇

PV,是Page View的縮寫,直譯做“頁覽”。PV與互聯網新媒體相伴相生。互聯網經濟總體上還是可以等同為“PV經濟”的,即10年前互聯網創業者們倡導的“注意力經濟”或“眼球經濟”。雖然“注意力經濟”或“眼球經濟”其實并不是互聯網精英們所首創的,更不是互聯網經濟所獨有的特征。綜觀平面、廣播、電視媒體,都是注意力經濟的一分子。只不過,互聯網作為一種新媒體,它確實具有更多的占據人們的“注意力”和“眼球”的手段。

PV本來是用來衡量一個網站人氣的。在特定時間內的PV高,就說明人氣旺、網站受關注度高。如果僅僅是從這個尺度,利用PV來評價一個網站的人氣高低,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PV的功能被扭曲和放大了。PV已經成為資本控制和扭曲基本傳播價值規律的幫兇。唯PV論者,俯拾皆是,至少在中國是如此。以那些所謂的風險投資人士、資本意志的掌管者為最典型。只要一個網站敢保證PV的高增長,風險投資就敢投,廣告收入就會迅速翻番,資本家和股東就能一夜暴富。給人感覺,即便是一個鬧哄哄的農貿市場,只要人多勢眾,就不僅可以賣大白菜,也可以賣飛機、大炮。這顯然是一種畸形的傳播過程。瘋狂追逐短期利益的資本扭曲了媒介傳播的基本規律――有效性。

在唯PV論者操控下,網站對PV的來源變得很不嚴肅。迄今為止,國內不少主要門戶網站和眾多行業垂直網站,在嚴肅內容方面,不僅原創能力嚴重不足,而且非常不遵守基本的版權規則。在沒有原創能力、抄襲成風的規則下,網站比拼的是抄的速度。原創、嚴肅內容的匱乏,意味著網站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大打折扣,意味著PV價值的大打折扣。

當然,網站也明白原創的重要性,也試圖利用網絡媒體特有的一些后天優勢,彌補自己的先天不足。譬如,博客、社區、BBS等。但是,好的博客終究是稀缺資源,大部分所謂博客、日志并不構成足以產生商業價值的影響力。所以到今天為止,博客、社區、BBS等,也還只能作為增加粘性、提高PV的補充手段,充當提升網站人氣的配角。

為了求得PV的爆增或維持高PV值,網站編輯們不惜使出各種旁門左道吸引點擊量,從而產生大量無效的PV,以博得資本的歡心。所謂無效PV,就是指那些對于商業營銷傳播毫無正面促進作用的PV。獵奇、惡搞、誹謗中傷,甚至傳播謠言等,正是這種PV的最主要催化劑。很遺憾,國內網站的無效PV顯然居高不下。

還有多少人為了滿足PV的壓力而不得已蒙蔽自己的內心呢?如果這樣一種心態一直主宰PV報告,那PV將不再重要。

第5篇

女性生殖器結核在不孕癥中占有一定比例,而輸卵管結核又是女性生殖器結核中最為常見,約占85%~95%,而且90%左右又是雙側性的[1]。因此,只有早期診治可獲好的療效,才有可能受孕。通過分析本院1999年6月至2005年10月因不孕而確診的30例輸卵管結核的X線表現,以期提高對本病的認識和診斷水平。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經臨床、病理檢查證實、資料完整的輸卵管結核病人30例。其中原發性不孕28例、繼發性不孕2例;年齡21~33歲,平均25歲。有低熱、消瘦12例,月經失調25例,閉經5例,下腹脹痛10例。結核菌素(OT)試驗陽性12例。本組有肺、胸膜結核史20例;小腸、腸系膜淋巴結結核、腦膜結核、骨結核各1例,無其他器官結核病史6例。

1.2方法上海產XB-403型500MAX線機,病人均為婦產科和放射科醫生合作,時間選擇月經干凈3~7d,術前肌注654-2針5mg后,囑病人排凈小便后,先攝骨盆平片,再取截石位,由婦產科醫生消毒后經導管注入6ml碘海醇,攝子宮充盈相一張,5~10min后再攝彌散相一張,觀察彌散情況。

2結果

常規小骨盆平片,有2例顯示骨盆兩側不規則狀鈣化影。本組造影顯示:(1)輸卵管走形僵直、管壁粗糙、凹凸不平、呈鐵絲樣改變8例(圖1);(2)輸卵管壺腹部不規則、黏膜增粗、管腔擴大、呈花蕊樣積水6例(圖2);(3)輸卵管峽部梗阻6例;(4)輸卵管扭曲、并有節段性狹窄、輸卵管呈串珠狀或根須狀改變8例(圖3、4);(5)單側宮角邊緣不光整、呈鋸齒狀改變2例(圖5);其中合并宮角阻塞、輸卵管不顯影4例,宮體粘連、充盈缺損3例,子宮嚴重受侵,呈三葉狀改變3例(圖6);靜脈及淋巴管造影劑逆流12例。

圖1雙側輸卵管走形僵直,管壁粗糙,凹凸不平,呈鐵絲樣改變,子宮壁不光整。圖2小骨盆兩側不規則鈣化灶,左側輸卵管壺腹部不規則,黏膜增粗,管腔擴大,呈花蕊樣積水。圖3、4雙側輸卵管扭曲,并有節段性狹窄,雙側輸卵管呈串珠狀改變。圖5左側宮角邊緣不光整,呈鋸齒狀改變。圖6子宮嚴重受侵,呈三葉狀改變,雙側輸卵管未見明確顯影,可見造影劑逆流入靜脈。

3討論

輸卵管結核是當前造成女性不孕的一個重要原因,多見于年輕原發性不孕病人,多數病人缺乏明顯的臨床癥狀,多以不孕、月經不規則、閉經等就診。既往有肺結核接觸史或曾患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腸結核、腸系膜淋巴結結核、骨結核等疾病,未經系統治療或病人抵抗力較強,原發性結核灶已鈣化痊愈,但生殖器結核仍在活動破壞。本組有肺、胸膜結核史20例;小腸、腸系膜淋巴結結核、腦膜結核、骨結核各1例;無其他器官結核病史6例。

于青春期時女性生殖器發育,血供豐富,結核菌易致血行傳播,結核菌感染肺部后,大約1年后感染內生殖器[2]。輸卵管黏膜有利于結核菌的潛伏感染,首先侵犯輸卵管,然后隨月經周期性脫落改變,雌激素促進輸卵管發育及肌層的節律性收縮,結核菌向子宮傳輸引起子宮角結核和粘連是常見的主要原因之一[3]。

本文根據輸卵管結核的病理檢查表現,其影像學表現各不相同,形態各異。通常輸卵管結核病理可分兩類:(1)增生粘連型:此類較常見,輸卵管表面有大量黃白色結節,與周圍組織或器官有廣泛的粘連,管壁增粗變硬,傘端尤為明顯,但輸卵管口能張開,狀如煙斗,這是輸卵管結核特征性的表現。輸卵管、卵巢與盆腔腹膜、大網膜、腸曲等發生廣泛粘連,可逐漸形成積液,即包裹性積液。(2)滲出型:由于管壁有干酪樣物及滲出液不能外溢,以致管腔極度膨脹形成輸卵管積膿。

根據文獻所述,輸卵管結核的各種X線表現與病理改變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輸卵管結核時以壺腹部黏膜首先發生變化,開始紅腫,黏膜皺襞較粗,以后發展形成粘連,使管腔變狹窄閉塞,至晚期,輸卵管壁發生干酪性壞死及潰瘍,也可形成瘺管,故X線顯示早期黏膜紋增粗,管腔狹窄或增寬,管壁輪廓不齊,黏膜破壞消失,潰瘍形成,充盈缺損及輸卵管不全性梗阻或梗阻、僵硬、扭曲。

輸卵管結核中,早期輸卵管結核的診斷易被忽視,經正規抗癆治療,早期輸卵管結核可治愈,輸卵管的功能可恢復,繼后可受孕分娩,而較為晚期的輸卵管結核治療后,會形成纖維疤痕組織,輸卵管的功能受到影響,受孕的概率明顯降低,并且增加宮外孕的概率。因此,輸卵管結核的早期診斷尤為重要。

輸卵管結核應與輸卵管慢性炎癥鑒別:輸卵管管壁柔軟,無鐵絲樣或串珠樣僵硬表現,輸卵管梗阻時造影劑靜脈、淋巴管逆流較為少見,壺腹部可有明顯積水,呈臘腸樣擴張,是輸卵管慢性炎癥的特征性表現,且無其他器官的結核病史。

綜上所述,輸卵管結核有較為典型的X線表現,結合病史、子宮輸卵管造影能對輸卵管結核作出明確診斷,并能判斷輸卵管、子宮的破壞程度,為治療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參考文獻】

1林薇.輸卵管結核X線診斷24例分析.華夏醫學,1996,4(4):82.

第6篇

入世契合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需要

《WTO經濟導刊》:您覺得入世15年給中國帶來什么變化和影響?

孔慶江:簡而言之,入世契合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需要,具體可以從五個方面來看。

第一,經濟上的影響。加入世貿組織意味著低關稅,及以透明和制度為基礎的貿易規則,所有這些疊加起來必然會導致中國貿易量的增加和貿易條件的改善。

第二,法律和制度上的影響。據初步統計,為了加入世貿組織,我國對國內數以千計的與貿易有關的法律和法規都進行了修改或者廢棄,這是中國立法史上絕無僅有的大事情。

第三,觀念和理念上的影響。入世后,負面清單制度和備案代替審批制度限制了政府的權限,使政府的權利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實施。其次,入世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促進了中國企業國際視野的養成。此外,入世還使中國公眾比任何歷史時期都要跟全球化經濟聯系在一起,公眾的很多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第四,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影響。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國參加全球經濟治理提供了一個平臺,使中國成為多邊貿易體制和經濟全球化真心實意的支持者和擁護者。

第五,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能力建設上的影響。世界貿易組織給中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為我們掌握國際游戲規則和積極地參與貿易爭端的解決提供了機會。在此過程中,我們培養了大批熟悉規則和善于運用規則的專家隊伍,為我國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和掌握話語權積累了力量。

WTO無法完全被替代

《WTO經濟導刊》:現在WTO受到的關注似乎沒有那么高了,您覺得是什么原因?

孔慶江:第一個是因為對于熟悉的事情自然不會提很多,這是常識。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多哈回合談判進展不是很順利,以至于很多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轉而求助于雙邊或者區域性的貿易協定,這些協定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會相對地減弱世界貿易組織的重要性。

但在我看來,任何一個自由貿易協定目前都無法完全替代世界貿易組織。我相信只要中國是它的核心支持者,它就依然是全球自由化的中心。

《WTO經濟導刊》:實際上,現在也有一些聲音在反對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越來越嚴重,您是怎樣看待的?

孔慶江:經濟全球化確實是一把雙刃劍。從正面影響來講,全球化使全球的福利普遍提高;但一些相對弱勢的國家,并沒有從貿易自由化所帶來的貿易增長和經濟發展中獲益,這讓他們產生一種被剝奪感,以至于成為貿易自由化或者經濟全球化的反對者。但這不是貿易自由化本身的產物,而是分配過程扭曲的產物,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借助各國的法律和規則,更多地講一些自由貿易帶來的好處。

《WTO經濟導刊》:您怎樣看待中國企業走出去面對的國際競爭規則?

孔慶江:首先,我們要看到如果沒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企業走出去要面臨的困難會更多。現在的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一是企業的所在國是不是遵從了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有的國家基于眼前利益的考慮,可能會采取扭曲貿易和投資的措施,對投資或者貿易設置障礙;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自身對規則的遵守不嚴格,比如為了臨時性占有市場采取一些非公平的貿易手段,反過來也給我們自己制造了障礙。

期待中國提供更好的國際規則

《WTO經濟導刊》:隨著中國力量的增強,您認為中國在國際社會該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

孔慶江:中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國際社會也對中國有更多期待,希望中國承擔更多的責任。這不光是做一些發展援助,更期待中國提供國際公共產品,而好的國際規則就是最好的國際公共產品,所以我們完全應該在這方面做一些事情,這是大家的希望也是我們想做的,兩者是契合的。

《WTO經濟導刊》:G20杭州峰會提出的“中國方案”,是否就是一次很好的展示?

孔慶江:在我看來,從制定規則上來說這是中國第一次如此大規模地引領了國際規則的走向。第二個是對國際投資規則的干預,中國鮮明地提出來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并研究以WTO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中國還提出來把可持續發展引入到G20的議程中,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WTO經濟導刊》:另一個值得期待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否也會有益于中國提供國際公共產品?

第7篇

關鍵詞:軌道;病害分析;整治

1 軌道不平順對安全的影響

根據國內外許多專業研究證明,嚴重的軌道不平順(高低、水平、三角坑)對列車脫軌確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1.1 嚴重的高低不平順引起的巨大輪軌作用力(相當于大大增加了輪重和軸重)將引起車輛劇烈的點頭和浮沉振動,會使車輪大幅度減載,甚至懸浮。在曲線上或方向不良區段運行時,高低不平順引起的車輪懸浮可能導致脫軌。如果嚴重減載的車輪上同時又有很大的側向力作用,也很可能脫軌。此外,高低不平順的幅值過大(約超過25毫米時)會使道床阻力顯著降低,輪載引起的鋼軌垂向負撓度亦將增大,造成軌枕浮起,高低不平順所引起的振動又使道床阻力進一步減小,因此易引起無縫線路發生動態漲軌跑道,導致列車傾覆。

1.2 扭曲不平順即三角坑將使轉向架出現三點支承一輪減載甚至懸浮的危險情況。我國剛度較大的貨車在圓曲線上脫軌事故大多與軌道的扭曲不平順有關,無論曲線和直線上嚴重的局部不平順都可能引起車輛的劇烈側滾和側擺振動,導致脫軌系數過大而脫軌。軌檢車選定三角坑的基長是2.4米,這是從脫軌試驗分析中得出的。因為危及行車安全的三角坑主要為車輛的一組轉向架兩軸間的長度,在此長度內的三角坑病害容易造成一個車輪懸浮而導致脫軌。

2 高低、水平及三角坑(扭曲)的邏輯關系

水平是兩股鋼軌頂面的高度差稱為水平。水平定義為軌道同一斷面內兩股鋼軌軌頂面的高差,以左高為正,右高為負。 水平不平順,會使車輛產生側滾,導致一側車輪增載,另一側減載,許多鐵路專家認為曲線上嚴重的水平不平順,往往是引起貨車脫軌的重要原因。水平=左高低-右高低

軌道上的三角坑即兩股鋼軌的共面性,表現為軌道頂面的扭曲狀態,也就是兩股鋼軌頂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三角坑以一定范圍內的水平差的變化量來表示。靜態檢查時每6.25米檢查一次,以前后兩點的水平正負誤差的代數差來表示。三角坑反映了軌頂面的平面性,三角坑會使車輛產生三點支撐一點懸空,易造成脫軌,特別是當列車從圓曲線向緩和曲線運行時。三角坑為計算值,它是在一定長度范圍內(2.4m)沿軌道方向前后兩水平代數差。扭曲不平順,將使轉向架出現三輪支承一輪減載甚至懸浮的危險情況,歐洲和我國剛度較大的貨車在曲線圓緩點區的脫軌事故大多與軌道的扭曲不平順有關,無論曲線和直線上嚴重的局部扭曲不平順都可能引起車輛劇烈的側滾和側擺振動,導致脫軌。

三角坑的正負與計算方向有關,它反映鋼軌頂面的扭曲方向,與三角坑的大小無關,因為三角坑的值是由水平的代數差來決定的,它可以總結為:三角坑=前點水平-后點水平

3 線路病害的識別及整治

3.1 確定病害的項目和位置 軌檢車檢查過后,即拿到了一份反映線路技術狀態的圖紙和一些打印的檢測結果圖表。首先要找出是哪一項超限及其相關的數據,然后對照軌檢車波形圖并依據超限標準中圖紙上標明超限處所,最后根據公里標記及其它地面標記確定病害位置。現在完善的數據處理軟件把所有的超限地點都能準確地把峰值及地點打印出來,因此,確定病害的位置可以結合圖紙、報表進行工作。根據公里標及百米標來確定具置,標明在圖上;如果里程不準確,可參照曲線頭尾圖幅并結合地面感應標記上的道口及道岔的一些標記來準確地確定病害位置(如圖所示)。

3.2 高低、水平及三角坑病害的整治 在確定了水平的病害峰值和地點后,就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由于水平值=左軌高低-右軌高低。因此要解決水平超限的問題,最終還是要落實到高低上。在水平峰值處向左右高低的基線垂直線,在左右軌同一截面處,找出左右軌高低的峰值,分析其產生的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消滅高低、消滅水平。

三角坑是通過線路的兩股鋼軌的水平值,經計算機選擇基長后,計算出來的結果。三角坑與水平的邏輯關系是:三角坑值=前點水平值-后點水平值,其比較范疇是2.4米。而水平值與高低值有邏輯關系。

因此,要消滅三角坑,就必須消滅水平,而要消滅水平就必須消滅高低。也就是說,要消滅三角坑,最終要落實到高低問題的解決上。根據我們多年來總結的經驗得出,在這幾項病害的整治上一定要遵循:抓住高低,控制水平,消滅三角坑的規律。

圖中A點的左軌高低21.21毫米,是三級超限,該地段對應右軌高低3.1毫米(圖中箭頭標注)。B點水平值=左軌高低-右軌高低=18.14毫米,三級超限。同一截面三角坑(圖中箭頭標注)是水平值輸入計算機后在2.4米范圍內進行計算得來的。三角坑峰值是9.96毫米,是一級超限。

因此要消滅B點處的水平超限,必須將造成水平超限的高低消滅掉,在圖中只需將A點21毫米高低整治好,同時三角坑超限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因此在整治這幾項超限時,一定要遵循“抓住高低,控制水平,消滅三角坑”的方法。

3.3 關于軌檢車分析數據現場作業的應用

在作出了相對詳細的分析后,現場作業還不能直接作為工作量使用,因為現場作業要求整修更加精細,軌檢車分析出的數據指導現場作業要對現場線路設備狀態進行復核,結合現場調查,優化數據,最終形成工作量,按照軌檢車的分析方法,落實到現場作業,消滅高低、消滅水平、消滅三角坑,最終消滅線路幾何尺寸超限,從而解決以往線路維修盲目檢查、盲目整修,為解決線路不平順提供了準確且行而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第8篇

一、層次變量的兩類表現

層次變量,不是指管理層級增減或者每一層級管理幅度的變化,而是指在既定層級結構中,特定的管理舉措在不同層級的管理者那里,出現總體標準被逐級降低、約束力遞減或負能量被逐級放大的情況。約束力自上而下遞減的變量,可稱之為層次減弱變量。層次減弱變量越大,約束力就越小,直至管理失控。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從資本的逐利性角度講,績效管理中的層次增強變量看起來是好事。問題在于,這種好事往往以約束力遞減為代價,易造成新的問題。例如,沃爾瑪在德國、韓國等市場失意之后,對中國市場的變革寄予厚望。被稱為“鐵腕人物”的中國區總裁兼CEO陳耀昌,以高速開店的辦法提振銷售。各門店為完成指標,就利用下放的權利“開源節流”,在商品利潤之外加大向供應商收取通道費,于是就出現了銷售過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虛假宣傳等亂象。

二、扭曲在錯配中產生

應看到,任何特定管理舉措的推進都很難做到齊頭并進,總有“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情況,在特定情況下有所側重是正常的。然而,在由較高層次的正當管理演化為較低層次不正當管理的過程中,卻是管理者故意利用這種“正常”進行錯配,從而產生扭曲。對管理舉措進行空間錯配,在避重就輕中產生執行扭曲變量。美國斯隆管理學院提出的一種叫做“安東尼結構”的經營管理層次結構,把經營管理分成戰略規劃層、戰術計劃層和運行操作層三個層次。這看起來很完美,但把戰略、戰術與實際操作分割開來了,很容易產生錯配。由于分工的存在,一個在高層顯得清晰完整的計劃方案會因逐層分解而變得模糊不清失去協調,原有制約機制也會因基層組織空間上的分散而顯得鞭長莫及。沃爾瑪一度將采購權下放后,門店對上級管理舉措采取實用主義的態度,只管采購收取通道費而不管檢驗,假冒偽劣的混入就難以避免了。

對管理舉措進行時間錯配,在左右騰挪中為利益輸送提供了契機。市場經營中的利益變現對時機的把握十分重要,很多情況下贏利的契機往往是在打時間差。雖然對資源的調配和標的的交付交割,按照不同的品種或性質進行時間上的匹配是必須的,也是正當的,但導致層次變量產生的時間錯配則不同,是故意利用信息時間差進行利益輸送。例如,國際市場銻金屬供不應求,某企業組建了銻礦開發部。后因國家政策調整,銻金屬原礦價格猛跌。銻礦開發部得知這一情況后不僅不報告,反而立即按原定計劃將投資全部撥付,購進的正是開發部負責人的親友準備脫手的礦產和設備。這樣一來,公司被嚴重套牢,但開發部負責人卻讓親友在資產貶值前完成了套現。

對管理舉措的取舍進行利益權衡,在魚與熊掌兼得中導致敗德行為滋生。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管理層次的布局或增加是種不得已的產物,明知其會產生信息不對稱等副作用也不得不如此。在一定管理層級設立之后,上一層級當然要考慮該層級合理的利益所得。問題在于,該層級管理者除合理的利益所得,還想謀取額外利益。當一項管理舉措在執行過程中發生利益沖突,下一層級管理者就會尋找自己認為可以爭取到的自由度,并最大限度加以利用,努力追求對自己和小團體更現實的特殊利益。這種特殊利益即使沒有吃里扒外,也含有一定的不正當性;有些利益兼得雖屬正當,但由于實現的方式不正當,也屬敗德行為。

三、校正敢于扭曲的心態

要想堅持正當管理,必須關注層次變量,及時識別錯配問題。如對跨國公司在中國“變壞”現象進行善意的理解,那就因他們忽視了這種錯配。要想改變這種狀況,無疑需要完善監管,通過加大處罰力度使得各層級的管理者不敢胡作非為。然而,層次變量“入鄉隨俗”的作用也同樣不能忽視。必須校正這種對管理舉措敢于扭曲的心態,以守住道德底線的較真精神維護逐漸完善起來的法治環境,自律慎獨。

一是對法規條文的禁止性規定心懷敬畏,不能以層層“變通”的方式將禁止性規定架空。禁止性管理舉措往往伴隨著稽查中的較真,較高層次管理者一方面要以身作則,另一方面絕不能搞網開一面。如果聽任“變通”,那就等于為約束力遞減的層次變量松綁。葛蘭素史克高層的財務管理自詡“非常嚴格”,有專門的部門定期檢查監督,“正常的請客、送禮,單人標準不得超過300元,審核得很嚴”。然而,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人力資源部一位管理者卻說,“長期以來,公司一方面道貌岸然地教育員工依法經營,另一方面對員工的不合法行為采取縱容的態度。等到真出問題了,公司又將責任推給員工個人”。這種“明禁暗許”的行為,等于是在坐享執行扭曲的“好處”,必定要付出代價。

二是在禁止性規定不明確時,也不違背法規精神,即使有可操作的空間也應當講原則。企業管理的理想境界在于充分調動下級的積極性,禁止性規定之外的天地原本就應當放開手腳。問題在于,實踐中有一種新舊交替的情況,過去明文禁止的東西有了新花樣,怎樣界定沒有現成答案,怎樣做取決于下一層次管理者的隨機處置。這時并非沒有判斷是非的依據,關鍵看管理者是否講原則。古人云:“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在層次變量存在的情況下不敢堅持高標準,等于默認一種執行扭曲的心態,最終會導致對原則的挑戰。換句話說,對原則的把握并非只是高層的事,作為下級同樣需要講原則。

第9篇

木香:主產于云南麗江、迪慶州等地,奉為地道的藥材,可稱“云木香”。由印度等地經廣州進口,通稱“廣木香”。川木香:產于四川及。土木香:產于河北。越西木香:產于四川的越西,西昌。紅木香:產于浙江,安徽等地。青木香:產于四川、江蘇等地。

2藥材性狀,顯微鑒別

2.1性狀鑒別(1)木香:略呈圓柱形,枯骨形為縱剖片,長約5~15cm,直徑0.5~6cm,表面黃褐色,栓皮多除去,有顯著縱溝及側根痕,有時可見不規則菱形網紋。質堅實,體重,不易折段。斷面略平坦,黃白色至棕黃色,有一棕色環及放射性紋理,并可見散在的褐色油點。氣強烈芳香,味苦。(2)川木香:呈圓柱形(鐵桿木香)或有縱槽的半圓柱形(槽自木香),稍彎曲,長10~30cm,直徑1~3cm,表面黃褐色或暗褐色,有較細的縱皺紋,外皮脫落處可見絲瓜絡,狀細筋脈,根頭偶有黑色發粘的膠狀物,可稱“油頭”、“糊頭”體較輕,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散在黃色稀疏油點及裂隙,木部較寬廣,有放射狀紋理,有的中心呈腐朽狀。氣微香,味苦,嚼之粘牙。(3)土木香:多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稍彎曲或扭曲,少數為圓錐狀的短段或不規則塊狀。長10~20cm,直徑0.5~2cm,表面深棕色,具縱皺紋及不明顯的橫向皮孔,頂端有稍凹陷的莖痕及棕紅色葉柄殘基,根頭部稍膨大,多縱切開或斜切成截形,邊緣稍向外反卷,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稍呈角質樣,乳白色至淺黃棕色,形成層環狀明顯,木質部略顯放射狀紋理。氣微苦而灼辣。(4)越西木香:呈圓柱形或半圓柱形,略似雞骨,長5~25cm,直徑0.5~2cm,表面黃褐色或灰褐色,有縱紋幾縱裂溝,并有突起的須根痕,質堅硬。斷面棕黃色,多有偏心性放射性紋理及油室,皮部較薄,形成層顏色較深,油質較重。氣濁,味微甜而苦辣,嚼之粘牙。(5)紅木香:呈圓柱形,不規則扭曲,長10~50cm,直徑1~2.5cm,表面灰棕色至棕紫色略粗糙,有細棕皺紋和多數深達木下的橫裂狀,扭曲處尚可有橫深溝偶有槍皮脫落,露出棕色皮部,質堅難折斷。斷面粗纖維性,皮部與木部易分離,皮部寬厚,棕色,木部淺棕色,密部淺棕色,密布小孔(導管)。氣微香而特異,味微甜,后苦而辛。(6)青木香:呈圓柱形或扁圓柱形,略彎曲長3~15cm,直徑0.5~1.5cm,表面黃褐色或灰棕色,粗糙不平,有縱皺紋及須根痕,質脆容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淡黃色、木部寬廣;射線類白色,放射狀排列,形成層環明顯,黃棕色,氣香特異,味苦[1]。

2.2顯微鑒別要點(1)木香:薄壁細胞中含有菊糖,網紋導管多見,也有具緣紋孔導管。(2)川木香:纖維旁有石細胞,薄壁細胞含菊糖。(3)土木香,薄壁細胞中含菊糖,網紋導管。(4)、紅木香:細胞含淀粉粒。(5)越西木香:韌皮部及木射線中均有較大的油室散在,薄壁細胞充滿菊糖。(6)青木香:薄壁細胞含淀粉粒。[2]

3功效主治區別

(1)木香:長于健脾化滯。用于停食積聚、胸滿腹脹、嘔吐瀉痢等。(2)川木香:行氣止痛,消脹。用于腹脹腸鳴、腹痛、痢疾里急后重。(3)土木香:健脾和胃,調氣解郁,止痛安胎。用于胸脅、脘腹作痛,嘔吐瀉痢,胸脅挫傷,岔氣作痛,胎動不安。(4)紅木香:長于祛風活血止痛。用于筋骨疼痛,月經痛,跌打損傷。(5)越西木香:功似木香但力較弱。(6)青木香:長于疏肝止痛,解毒消腫。用于肝氣郁結之脅痛,癰腫疔瘡,蛇蟲咬傷。

4討論

由于時代變遷及各種文獻記載引起木香類藥材之間相互混淆,給處方調劑及臨床使用帶來不便,為此應加以注意。根據功效,雖然有相似之處,但主治有偏重。川木香偏于行氣止痛,土木香偏于健脾和胃,而紅木香偏于祛風活血,青木香偏于平肝止痛,解毒消腫,所以臨床上應根據需要甄別使用。

【參考文獻】

[1]張麗芝.土木香、川木香、木香、青木香鑒別與反應[J].時珍國醫國藥,2000,(2):22.

[2]仇越敏.廣木香、青木香、白木香的鑒別[J].黑龍江中醫藥,2002,(1):56.

第10篇

關鍵詞: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分離;交易費用

中圖分類號:F2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04(2015)03-0079-04

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交易費用的經濟學原理

分工經濟學理論經歷了從占典學派到新興古典學派的演進。亞當?斯密是最早較為系統論述分工問題的,亞當?斯密將勞動視為財富或價值的源泉,他認為,勞動生產力的最大改進,以及在勞動生產力指向或應用的任何地方所體現的技能、熟練性和判斷力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分工是勞動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馬歇爾等新古典經濟學撇開了占典經濟學的分工理論,走向了求內點解――內點均衡的邊際分析方向。而當代新興古典經濟學重新繼承了亞當?斯密的理論,其代表楊小凱認為,在亞當?斯密那里,分工和專業化的發展是經濟增長的源泉,而分工和專業化實則是一個經濟組織問題,這是內生比較優勢的觀點,李嘉圖則是強調外生比較優勢(資源稟賦)。楊小凱認為,分工帶來的好處與代價是分工經濟即專業化經濟,分工經濟適用的是角點分析方法,可以解釋邊際分析學派小能解釋的古典經濟的發展問題:為什么在生產函數和資源稟賦不變的情況下,分工水平的提高能提高綜合生產力。

亞當?斯密的古典分工理論已經涉及現代制度經濟學意義上的交易費用問題,他認為,人與人生產力的差別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科斯在闡述企業的性質時,運用馬歇爾的邊際替代概念,對市場價格機制產生的成本與組織成本進行分析,以確定企業與市場的邊界科斯的“市場價格機制成本與組織成本”屬于交易費川范疇,他在闡述社會成本問題時,擴展了交易費用的內涵,認為產權界定受產權界定成本制約,在外部性的解決上科斯堅持“社會總成本”的考量而不是私人成本的評價,也就是科斯一再強調的“社會總產出”或“總產值”“總效果”最大化。

新興古典經濟學明確地將交易費用劃分為外生交易費用與內生交易費用。巴塞爾在1985年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交易費用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費用嗎?”而此前,威廉姆森、諾斯等制度經濟學家就指出機會主義、道德風險、逆向選擇等行為引起的內生交易費用同外生交易費用的區別。楊小凱在闡述內生交易費用與分工演進問題時認為,外生交易費用是指雜交易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發生的那些費用,不是決策導致的經濟扭曲,人們在做決策之前都能看到它的大小,和決策產生的經濟扭曲沒有任何關系,如購買商品的交易費用、商品運輸費用等就是外生交易費用,而內生交易費用是指決策扭曲帶來的損失,或使資源配置背離帕累托最優的扭曲,內生交易費用就是實際均衡同帕累托最優的差額。根據新興占典經濟學理論,外生交易費用具有相對可計量性,與交易頻次有關,因而是有限的,而內生交易費用本質上是一種扭曲,是由“決策及其選擇的制度與合約安排所決定的”,內生交易費用是一種制度運轉帶來的扭曲――實際制度安排與最優制度安排的差額,具有不可直接計量性。

業當?斯密的古典分工理論主要涉及生產性的、技能操作層次上的分工效率與外生交易費用。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制度安排則是制度分工問題,既具有亞當?斯密古典生產性分工的特征,但又無法通過古典生產性分工理論及外生交易費用得到充分解釋,必須結合制度運轉費用――內生交易費用理論進行探討。既要考慮分工,更要考慮制度運轉,把分工與制度、外牛與內生交易費用綜合起來考慮。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作為會計制度安排,要注重對內生交易費用的考量,否則很容易陷入表象認知,因為內生交易費用對制度效率的衡量更具有內在性與解釋力,內牛交易費用更注重總體效果而不是局部、個別效果。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交易費用性質

(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交易費用的觀點

第一,操作成本。黃菊波、楊小舟認為,稅法與會計的差異是可協調的,不應拉大稅法與會計差異,以方便納稅與征管。應當讓我們的會計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強管理上,同時讓稅務人員把焦點放在貫徹稅收政策和加強征收管理上,以減少兩者不必要的煩瑣的核算工作,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應當權衡成本與效益,兩者分離后必然帶來不小的操作成本。

第二,轉換成本。蓋地認為,在所得稅會計準則的設置中,方法的改革必須考慮改革的成本效益,隨著所得稅會計方法的演進,會計方法的技術難度不斷提高,對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提出新的挑戰,在我國上千萬的會計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還不多,對所得稅會計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不熟練,這必然加大制度的轉換成本,包括設計調研成本、會計人員培訓成本、賬目調整成本、新準則適用期效率損失等。

第三,制度成本。周華等認為,會計制度的性質是民商法法律制度、財稅制度與會計技術的融合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應進一步融合,而不是分離,實現會計制度與稅收法律的有效協作,全面采用稅收法規決定會計制度的協作方式――稅收法規與會計制度同一化模式,不宜提倡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相分離,會計造假和稅收監管的困境與我國目前會計制度安排的不適當相關。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交易費用性質的深入探討

1.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應注重內生交易費用

以卜對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交易費用表述中,操作成本考量應歸屬于外生交易費用,轉換成本考量也主要歸屬外生交易費用,而制度成本考量主要包含制度的內生交易費用權衡。制度成本考量對我國會計制度安排提出了一個啟示: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應重視制度性的內生交易費用研究。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制度費用,包括兩個視角:從分工角度而言,分工必然產生外生交易費用;從制度運行角度而言,將會產生扭曲或總體上的不良制度后果――內生交易費用。因此,一項被選擇的制度安排其產牛的總交易費用就等于伴隨分工的外生交易費用與制度運轉帶來的扭曲性內生交易費用之和,最優制度選擇的理論依據則是總交易費用最小的那個制度安排。

2.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外生交易費用

應該區分不同性質的外生交易費用。從成本角度而言,有的外生交易費用是“變動成本”――操作性質的成本,如會計處理、納稅調整。有的外生交易費用是一次性支付的“固定成本”――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成本,如培訓、學習稅務會計處理、納稅申報等,知識與技能一旦掌握了,具有重復使用的特征,隨著知識與技能的重復使用,這些“固定成本”性質的外生交易費用會被“攤薄”,以致最終消失。有的外生交易費用從命題角度還有待于證實――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會帶來稅收監管成本這一命題是否成立,日前證據仍然不足。從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外生交易費用來看,也驗證了上述關于外牛交易費用往往具有有限性進而相對可以計量的結論。

3.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內生交易費用與內生制度收益

內生交易費用與內生制度收益可以相互轉化,表達出同一個命題:較多的內生交易費用意味著較少的內生性制度收益,較多的內生性制度收益意味著較少的內生交易費用。制度扭曲與內生性制度收益是對制度運轉效率的不同表達,但具有相同的效率內涵。同其他制度的內生交易費用相似,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內生交易費用具有無限性,往往無法直接計量。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還是合一的制度扭曲到底產牛多大內生交易費用,取決于會計制度安排的性質。法德會計模式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合一,是一種分配性的會計產權結構,英美會汁模式將財務會汁與稅務會計分離,足一種牛產性即增長模式的會計產權結構。如果將會計制度安排視為一種分配規則,那么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將會帶來制度扭曲,使內生交易費用較大。如果將會計制度安排視為一種增長模式,那么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合一將會產生制度扭曲,帶來較大的制度費用,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則會產生較少的內生交易費用,或者帶來更大的內生性制度收益。

三、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交易費用的評價

(一)美國準則制定機構FASB對SFAS109的交易費用評價。

1.FASB對SFAS109的效益與成本評價

FASB 對《SFAS109:所得稅的會汁處理》這一準則的有關制定,于SFAS109的《附錄A:結淪依據――效益和成本》中,分別在68、69、70、71、74段落對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效益與成本給予了回答。如在68段落FASB指出:“委員會遵循某些規則,包括只有在生成信息的效益超過可預見成本時,才公布有關準則的這一規則,委員會致力于確定,它提出的準則將滿足一個重大需要,而滿足該準則所花費的成本,比較其他備選方案,足以證明與生成信息的總體效益相比是合理的。”在69段落FASB也認為:“所得稅會計處理是一個影響大多數企業的普遍話題,對復雜的業務交易,必須在大量的、復雜的和不斷變化的稅收法律、原則和規定的背景下計算所得稅,會計處理的要求增加了額外的復雜性。”在70段落,“意見書第11號公布于1967年,在會計文獻巾陳述的批評和關注,以及在寫給委員會、要水重新考慮意見書第11號的信件中,主要關注的焦點在于會計處理要求的復雜性和采用這些要求產生的結果的相關性上”在71段落,“另一項批評指出,花費在處理這些要求的復雜性和模糊性上的時間,與隨后獲得的信息的有用性相比較,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在74段落,“委員會認為,本準則的要求會產生具有可理解性和相關性的結果,委員會還確信這些要求比意見書第11號或準則第96號的要求簡單,務實的決策,諸如取消1991年6月FASB征求意見稿的提案,為小屬于時間性差異的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可能會降低許多企業計算遞延所得稅的成本和復雜性,利用判斷去評估遞延所得稅資產是否需要估價備抵,有時可能會比較復雜,但復雜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因為需要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所得稅影響有一個合理的決策”。

2.FASB對SFAS109的效益與成本評價的啟示

從美國準則制定機構FASB對SFAS109準則制定的表述可以看出,FASB對所得稅會計處理準則的成本效益評價涵蓋兩個方而:會計處理成本――操作技術成本與會計信息質量效益――相關性效益。會計處理成本是外生交交易費用,而會計信息質量是內生性制度收益――內生交易費用的另一種表達。FASB堅信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內生性制度收益足以抵消制度分工的外生易費用,即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制度安排具有內生性制度收益優勢。FASB對交易費用的評價對會計制度安排有兩點重要啟示,第一,FASB在制定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準則時,也盡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外生易費用。第二,會計信息質量的內生性制度收益即內生交易費用是主觀評價的結果――FASB的主觀評價,由此可見,內生交易費用的評價往往決定會計制度安排的最終選擇。

作為會計制度效率評價的重要參考變量,會計制度內生交易費用評價及其對會計制度選擇的決定作川還可以從另一個典型事件中得到體現。1997年12月在美國會汁學會與美國FASB聯合召開的“財務報告問題研討會”上,包括美國投資管理研究會、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等在內的團體從多個角度討論了高質量會計準則的涵義及其影響,并評選出美國現有會計準則中5份最好的和5份最差的準則,而評選依據的標準――高質量會計準則的標準毫無疑問不完全是經過客觀經驗驗證的,1992年頒布的SFAS109理所當然沒有被包涵在低質量會計準則之中,盡管FASB對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效益與成本的評價有些主觀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交易費用的經濟學評價

1.會計制度安排的經濟學定位與交易費用評價的關聯

如果將會計制度變遷視為增長模式的演化,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工同樣會產牛專業化經濟效應,這種分工不只是帶來會計信息質量的改進,還會促使其他方面的增長。會計作為私人經營的資源投入,私人會計產權具有應然優先之序,會計制度從屬于生產性結構,代表利益結構的會計制度結構以私人利益為導向。會計在履行私人經濟職能的前提下承擔社會經濟職能,即以私人利益為主同時兼顧社會利益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對私人最大化價值利用會計資源具有傳導作用,有利于提高私人的經營效率、契約效率、市場交易效率,有利于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理性引導社會資源配置,通過增進微觀個體的私人利益,達到增加社會整體宏觀效益。只有保證微觀個體利益,才能實現宏觀整體利益,財務會計與稅務會汁分離小儀提高了私人效率,兇而也改進了社會宏觀效率。

因此,定位會計制度為增長模式、實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就意味著會計分工制度帶來了內生性制度收益,而定位會計制度為分配規則、實行財務會汁與稅務會計合一,就不具有內生性收益效應。從經濟學機會成本意義來看,合一的制度安排不具有內生性制度收益效應,只具有外生交易費用節省優勢,因此,選擇分離的制度機會成本主要表現為外生交易費用――有限的、有界的、相對可計量成本。選擇合一的制度機會成本是選擇分離的制度收益,分離的制度安排具有內生性制度收益效應,因此,選擇合一的制度成本主要表現為內生交易費用――無限的、無界的、相對不可計量的制度扭曲或制度運轉損失。

2.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交易費用的經濟學評價模型

利用博弈經濟學“最大最小準則”或“最小最大支付”原理進行最終的角點決策。根據ν-i=Mina-i(maxniνi(ai,a-i)),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還是合一決策視為第i個人的對策,將兩個機會成本――外生交易費用與內生交易費用視為博弈參與人的懲罰,則可以看到,第i個人選擇分離對策還是合一對策取決于第i個人對內生交易費用的評價,既然外生交易費用是相對可計量的、相對確定的,如果第i個人對內生交易費用的評價小于外生交易費用,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合一為最終的角點解,否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為最終的角點解。如果定位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從屬于生產性會計制度安排,對內生交易費用的評價高于外生交易費用,因而認為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制度安排具有可選擇性。

四、結論

第一,理性認知外生交易費用與內生交易費用。對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制度的選擇,首先取決于對會計制度安排性質的理論定位,然后是對內生交易費用的評價。在理論上,合一制度主要產生內生交易費用,分離制度主要是帶來外生 交易費用,對內生交易費用的評價往往決定最終的會計制度安排選擇。外生交易費用往往是顯性成本,容易引起制度選擇者的“評價注意”,而制度扭曲成本即內生交易費用往往表現為隱性成本,容易被制度選擇者忽視。因此,理性認識會計制度安排的外生交易費用與內生交易費用的特征及其實質,有助于提高會計制度安排的選擇效率,避免陷入制度選擇的“鎖入效應”。

第11篇

關鍵詞:“藍箱”;農業國內支持;“假設削減方案”

中圖分類號:F744;F3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6260(2008)01-0061-06

一、引言

在多哈回合農業談判中,WTO成員明確了“藍箱”對于促進農業改革的作用,允許其繼續保留。但是,除限產條件下的三種支付外,把“不與生產相關”的支付也納入“藍箱”范圍,有關標準及附加的限制條款還有待繼續討論,這些就是所謂的“新藍箱”。多哈回合框架規定“藍箱”支持量不得超過某一歷史時期農業產值的5%,但是,并沒有確定這一類支持的削減方案。Roberts(2005)對2004年7月框架協議中關于“藍箱”的規定及改革方案進行了評價,分析了框架協議中“藍箱”條款擴展以及“藍箱”5%的封頂對美國、歐盟的影響,認為新的規定將使美國獲利最大。趙維田(2004)介紹了WTO“藍箱”政策的產生背景,并詳細解讀了多哈回合框架下“藍箱”有關規則的變化及其深刻內涵。韓高舉(2005)則分析了在多哈回合框架下新“藍箱”產生的原因和談判主要利益方的立場。符金陵、孫東升(2005a、2005b)研究了WTO“藍箱”政策改革的內容以及對美國、歐盟農業支持政策的影響,并預測了美國未來“藍箱”支持空間,認為WTO“藍箱”政策改革對其國內支持不會帶來太大壓力。武拉平等(2007)、武拉平和程杰(2007)評估了“藍箱”政策改革對國內支持的潛在影響,并就后續的農業談判提出了具體的方案。Wu和Cheng(2007a、2007b)研究認為,“藍箱”政策改革不會對中國產生太大影響,而對歐盟和美國的影響也會因為其國內支持政策調整而削弱。

本文利用“假設削減方案”的研究方法,評估“藍箱”政策改革對中國及其主要利益相關者總體扭曲性支持的影

響,并為中國的后續農業談判提供決策參考。

二、“假設削減方案”的研究方法

(一)分析方法

本研究通過設定“假設削減方案”來評估多哈回合框架協議下“藍箱”政策改革的潛在影響,重點考慮到新一輪談判承諾的執行期結束時,中國“新藍箱”潛在的支持量以及對總體扭曲性支持(Overall Trade-Distorting Support,OTDS)的影響。具體包括以下兩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相關變量、基本假設和削減方案。研究框架涉及的變量主要包括基期、執行期、農業總產值及其增長率、“藍箱”支持、微量允許、綜合支持量(Aggregate Measure Supports, AMS)、OTDS和匯率等。變量的基本假設主要根據多哈回合框架協議設定,數據主要來源于WTO最新公告,削減方案借鑒Brink(2005)。

第二步,利用“假設削減方案”模擬“藍箱”政策改革對OTDS的影響。首先,測算出基期OTDS,然后根據分層削減公式,模擬執行期OTDS承諾水平。同時,根據多哈回合框架協議和WTO最新公告,結合當前最新的OTDS水平,從而預測執行期OTDS水平。最后,將模擬的執行期OTDS與預測的執行期OTDS進行對比,考察“假設削減方案”的削減效果。

(二)主要變量、基本假設及削減方案

1.主要變量及基本假設

假定以2000―2002年為基期;假定執行期沒有區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執行期都為7年(2008―2014年);假定削減承諾不會超過執行期,即2014年底實現承諾結果;為了便于各國之間的對比,研究同時將其他貨幣換算成美元。

農業生產價值是國內支持承諾水平及削減要求的重要參照指標。農業協議中的農業部門不包括漁業,因此,農業產值中將剔除漁業產值。中國的基期農業產值平均為23329.2億元人民幣,2004年為32633.4億元人民幣,假定到執行期結束增長12%,即2014年農業產值為36549.4億元人民幣。類似地,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的農業產值增長率分別假定為10%、5%、-15%、10%和20%。

微量允許以特定歷史時期農業產值的一定比例為封頂值。中國已經承諾AMS為0,因此微量允許被給定8.5%的農業產值比例,以2000―2002年為基礎的微量允許封頂值為1983億元人民幣,以2014年為基礎的封頂值為3106.7億元人民幣。考慮到國內支持的特點,巴西被給定10%的比例,以2000―2002年為基礎的微量允許封頂值為38.9億美元。其他國家假定統一為5%。

根據多哈回合框架協議,“新藍箱”支持以5%的特定歷史時期的農業產值為封頂要求。根據基期農業產值,中國的“新藍箱”空間為1116.5億元人民幣,美國為97億美元,歐盟為123.4億歐元,日本為4488.9億日元,加拿大為16.5億加元,巴西為19.4億美元。然而,當前僅有歐盟和日本實際采用了藍箱支持,2001―2003年平均支持量分別為231億歐元和892億日元。

2.削減方案

OTDS和AMS的削減均假定采用一個“分層削減模式(Tiered Harmonizing Reduction)”,本研究假定具體的削減模式為90-80-70-60,中國作為新進入的發展中成員國,國內支持水平較低,因此歸為第四層,即有60%的削減要求,發展中國家巴西也歸為此層;歐盟的補貼水平最高,被歸為第一層,有90%的削減要求,到2014年結束只保留基期補貼水平的10%;美國和日本被歸為第二層,有80%的削減要求;加拿大被歸為第三層,有70%的削減要求。

根據烏拉圭回合最終承諾,該回合執行期結束(即2000年或2004年),總AMS要達到一定要求。中國承諾保持AMS為0,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分別為191億、888.5億、336.2億、37.3億和9億美元。根據假定的“分層削減模式”,盡管中國總AMS需要削減60%,但基期為0使其不具有任何意義;歐盟削減幅度最大(90%),削減后AMS為88.9億美元;其次為美國和日本(80%),削減后分別為38.2億和67.2億美元;加拿大和巴西分別削減70%和60%,削減后分別為11.2億和3.6億美元。

三、“藍箱”政策改革對總體扭曲性支持的影響

(一)總體扭曲性支持(OTDS)水平

表2顯示了中國和主要成員國基期OTDS、假設削減方案的OTDS以及2014年預測值。基期OTDS由烏拉圭回合AMS承諾水平、“藍箱”支持、特定產品微量允許和非特定產品微量允許組成。中國的基期AMS為0,“藍箱”支持按照基期農業產值的5%給定,為1166.5億元人民幣,特定產品微量允許和非特定產品微量允許均按照基期農業產值的8.5%封頂,為1983億元人民幣。因此,中國基期OTDS空間為5132.4億元人民幣。類似地,歐盟的基期OTDS空間最高,達到1520.3億美元,其次是中國,美國和日本相當,分別為482億美元和450.2億美元,加拿大和巴西的基期OTDS空間相對較小,分別為80.3億美元和106.2億美元。

按照“假設削減方案”,中國基期OTDS需要削減60%,測算結果為2053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值為261.9億美元。歐盟作為高補貼國家,被歸為“分層削減模式”中的第一層,削減后OTDS空間為152億美元。美國和日本被歸為第二層,執行期結束時OTDS水平將分別不能超過96.4億美元和90億美元。加拿大被歸為第三層,削減后的OTDS空間為24.1億美元。巴西與中國同分在第四層,到執行期結束OTDS水平上限為42.5億美元。可見,按照“假設削減方案”分層削減后,中國的未來(2014)OTDS空間最大,這主要歸因于較高的基期水平和較低的削減比例。盡管歐盟削減比例最高,但削減后OTDS空間仍然是其他成員國中最高的,美國和日本相當,而加拿大最少。

為了便于對比研究,文中考慮了執行期結束時OTDS的預測水平,這主要根據多哈回合框架協議和各國國內支持現狀特征進行估計,其中國內支持狀況特征主要參照各國的WTO最新公告。中國已經明確承諾AMS保持為0;“藍箱”支持水平同樣為0且執行期結束前使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預測2014年“藍箱”支持仍然保持為0;最新公告的特定產品微量允許為9億元人民幣,估計將會保持這一水平;最新公告的非特定產品微量允許為294億元人民幣,估計2014年不會低于該水平。因此,中國最新公告的OTDS水平為303億元人民幣,預測2014年不會低于該水平,以美元計值為38.7億美元。歐盟和美國已經承諾將逐步削減扭曲性支持水平,預測2014年OTDS水平分別為321.3億美元和119億美元,相對于最新公告水平有所下降。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基本保持在最新公告水平。對比看來,歐盟將仍然是執行期結束時OTDS最高的國家,其次是美國,加拿大和巴西較低。

(二)總體扭曲性支持(OTDS)的變化

表3在匯總基期OTDS和AMS、2014年OTDS和AMS封頂值以及2014年OTDS和AMS預測值的基礎上,分析了2014年預測值相對于基期水平和削減后水平的變化。

中國承諾AMS將保持為0,2014年AMS預測值相對于基期水平沒有變化,同樣相對于削減后水平也沒有變化。歐盟和美國2014年AMS預測值占基期的比例分別為29.8%和40.3%,這主要是他們承諾AMS逐步削減的結果,但相對于日本(18.4%)、加拿大(18.6%)和巴西(11.1%),主動削減幅度仍然偏小。另一方面,歐盟和美國2014年AMS預測值占“假設削減方案”下的AMS封頂值比例分別為297.62%和201.57%,說明分層削減模式將較大程度地沖擊他們的扭曲性支持,如果這一削減模式得以實施,歐盟和美國的國內支持政策必須作出較大調整,才能達到AMS封頂值的要求。

中國2014年OTDS預測值占基期水平僅為5.9%,占“假設削減方案”下的OTDS封頂值也只有14.76%,這主要歸因于較高的基期水平和較低的削減比例,說明分層削減模式將不會給中國未來國內支持帶來較大沖擊。歐盟和美國2014年OTDS預測值占基期水平分別達到21.1%和24.7%,說明扭曲性支持相對于基期水平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削減,削減幅度與加拿大(23.8%)相當,但相對于日本(16.2%)和巴西(4.7%)仍然偏低。而且,歐盟和美國2014年OTDS預測值均超過“假設削減方案”下的OTDS封頂值,比率分別高達211.3%和123.44%。可見,“假設削減方案”將對歐盟和美國的扭曲性國內支持產生較大沖擊,在“藍箱”封頂的限制標準下,高補貼國家既有充分利用“新藍箱”的動力,也將受到相關標準的制約,這可能促使他們對國內支持政策進行調整。

四、結論與建議

“新藍箱”將不會給中國國內支持帶來較大沖擊;而歐盟和美國將會受到較大沖擊,但執行期結束時他們仍然能保留較大的扭曲性支持空間;“藍箱”政策改革可能導致歐盟和美國調整國內支持政策,這將給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生產和貿易帶來不確定性。

中國在后續的農業談判中應該明確以下幾點:(1)“新藍箱”削減的態度,要求在總量封頂的同時,按照現有補貼水平進行分層削減;(2)遞減的“新藍箱”封頂標準,在“新藍箱”使用范圍擴大的情況下,有必要對其總量進行逐步削減,如5%―4.5%―4%―3.5%;(3)對OTDS進行總體削減,反對OTDS各個組成部分分別進行削減或限

制,以避免給高補貼成員國更多的扭曲性支持空間。

參考文獻:

符金陵,孫東升.2005a.WTO藍箱政策改革對美國農業支持政策的影響[J]. 農業經濟問題(5).

符金陵.孫東升.2005b.WTO藍箱政策改革對歐盟農業支持政策的影響[J]. 中國農村經濟(4).

韓高舉.2005. 多哈農業框架協議與新藍箱政策[J]. 世界農業(7).

武拉平,程杰,楊欣.2007. “藍箱”政策改革對國內支持的潛在影響[J]. 世界經濟(8).

武拉平,程杰.2007. 多哈回合“藍箱”政策改革:利益、分歧與中國的立場[J]. 國際貿易(8).

趙維田.2004. 多哈回合新框架協議對藍箱規則的重要修改[J].WTO經濟導刊(9).

BRINK L. 2005. WTO 2004 agriculture framework: disciplines on distorting domestic support[R]. Working Paper (05-1),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Research Consortium (IATRC), 2005.4.

ROBERTS I. 2005. WTO agreement on agriculture: the blue box in the July 2004 framework agreement[R]. 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BARE) Report 2005.4, Canberra.

WU Laping, CHENG Jie.2007a. Effects of blue box policy reform on domestic support in agriculture[J].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5(2).

WU Laping, CHENG Jie. 2007b. Potential effects of blue box policy reform on domestic support in agriculture[M]//. IATRC Summer Symposium. China′s Agricultural Trade: Issues and Prospects. Beijing, China.

參考文獻:Effects of “Blue Box” Policy Reform on Overall

TradeDistorting Support in China

CHENG Jie WU Lap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Abstract:With the utilization of technical simulation method of “hypothetical reduction scenarios”, this paper simulates the effects of “blue box” policy reform on the overall tradedistorting support (OTDS) in China, and compares with other major members including USA, EU, Japan, Canada and Braz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domestic agricultural support of China will not be affected in a strong way by "blue box" policy reform. USA and EU have higher sensitivity to the blue box policy reform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which may further impact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rade in a complicated way.

第12篇

【關鍵詞】橢圓螺旋扭曲管 數值研究 強化傳熱 二次流

1引言

強化傳熱技術是指采用強化傳熱元件,改進換熱器結構,提高換熱器效率,以降低換熱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比如在熱電廠中,包括鍋爐在內的換熱設備投資約占總投資的70%左右。因此,應用強化傳熱技術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是重大的現實需要。在開發高性能強化傳熱元件方面,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與發展,國內外研究人員開發出諸如螺旋槽管、橫紋管、縮放管、波紋管、橢圓管、滴形管、透鏡管、螺旋橢圓扁管、交叉縮放橢圓管、橢圓螺旋扭曲管等。本文主要研究橢圓螺旋扭曲管內的流動與傳熱特性。

橢圓管的阻力特性和換熱特性都比圓管優越,其管內對流換熱得到強化的同時,管外橢圓近似于流線型,流體外掠時阻力較小,有利于降低換熱器的泵功,能使換熱器結構緊湊,是一種理想的傳熱元件。

流體在做層流運動時換熱系數很低,而層流流動與換熱在諸如石油、冶金、化工、食品等現代工程領域中應用極為廣泛,許多工藝過程都涉及到對黏性流體的加熱或冷卻。傳統橢圓管管殼式換熱器已難滿足工藝要求。因此,必須尋找新的方法強化這些場合管內層流流動的換熱。扭曲管就是一種強化的新手段,流體的流動受到管道幾何形狀的影響,在垂直于主流的截面上產生二次流,使得流體存在指向壁面的分速度,提高了近壁面處流體的溫度梯度,增強了截面上的速度和溫度分布的均勻性,從而大大強化了傳熱[1-2]。管內流體與壁面的阻力損失主要決定于主流在壁面法線方向的梯度,而不是由二次流的梯度決定的,所以管內阻力增加不大。所以這種強化方法較其它強化手段的顯著優點在于它以較低的阻力損失來換取較大的傳熱強化[3-4]。

橢圓螺旋扭曲管管殼式換熱器管程是截面形狀為橢圓形的螺旋形流道,二次流強擾動強化了管程傳熱。殼程靠相鄰管長軸端部的點接觸相互支撐,省掉了折流板,使管子排列緊湊,換熱器尺寸和重量減小。殼程流體周期性改變流速和流動方向,加強了流體的縱向混合。同時,流體經過相鄰管子的螺旋線接觸點后形成脫離管壁的尾流,流體湍流度增加,流體在管壁上的傳熱邊界層被破壞,從而強化了殼程傳熱[5-6]。橢圓螺旋扭曲管具有傳熱效率高,壓降小以及很好的自潔性等突出優點,是一種適合于同時強化管內層流流體和管外流體的換熱,具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采用數值方法對橢圓螺旋扭曲管的流動與傳熱特性予以研究,主要討論Re數,扭率Tr以及管截面的B/A對橢圓螺旋扭曲管內二次流和對流換熱的影響。

2物理數學模型和數值方法

2.1幾何模型

2.3 數值方法

采用坐標變換把物理空間變換到計算空間中的規則區域,控制方程及邊界條件亦變換到計算空間。在計算空間,采用雙邊界法生成結構化網格,采用有限容積法進行數值分析。對流項采用乘方格式,擴散項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利用SIMPLE算法處理速度與壓力的耦合問題[8],并采用Rhie-Chow的方法計算界面上的逆變速度,把相鄰兩點間的壓力差引入界面上壓力梯度的計算,以抑制不合理的壓力場產生。

為了考核網格解的獨立性,選擇21×65×80,31×75×120和41×85×140三種網格密度,在參數Tr = 8.0,B/A = 0.7,及Re = 500的條件下,對橢圓螺旋扭曲管流動及傳熱特性進行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Nu數和阻力系數f在不同網格密度下最大誤差都不超過3%,網格數目的變化,對于Nu數和阻力系數f的影響已經很小。選擇31×75×120網格系統進行數值計算。

3 計算結果與分析

3.1橫截面流場和溫度場的比較分析

工況選取如下:B/A = 0.7,Tr = 8.0。工質Pr = 0.7, Re = 800,進口溫度Tin = 50℃。壁面熱流密度qw = 30 W/m2。并與具有相同幾何參數、物性參數、流動參數的橢圓直管管內流動與換熱相比較。兩種管型,軸向同一位置橫截面上速度場和溫度云圖分別如圖2(a)、(b)、(c)、(d)所示。其中(a)和(b)所示為直橢圓管與橢圓螺旋扭曲管橫截面速度場,(c)和(d)為等熱流邊界下橢圓直管和橢圓螺旋扭曲管橫截面溫度場分布。

對比圖2(a)和(b)可以看出, 橢圓直管橫截面上沒有速度分布,即只有沿主流方向的速度,故橫截面上沒有產生二次流;橢圓螺旋扭曲管橫截面上的速度分量說明產生了二次流,尤其靠近長軸兩端處二次流更是明顯,這使其速度場發生了改變,截面上出現了類似旋渦狀的速度云圖。由于二次流的存在使得管內速度分布趨于均勻,有利于流體在主流區的徑向混合,使得壁面處的溫度梯度增大,實現管內傳熱的強化。從圖2(c)和(d)溫度場云圖中可以看出:橢圓螺旋扭曲管橫截面上等溫線分布與橢圓直管相比,由于二次流的作用,等溫線發生了扭曲,在相同的壁面熱流條件下,壁面溫度顯著低于橢圓直管,壁面附近溫度梯度較橢圓直管明顯增大,管內流體溫度也更趨于均勻,說明管內傳熱得到了強化。

3.2橫截面壁面周向Nu數的比較分析

圖3所示是橢圓螺旋扭曲管(Tr = 8.0)和橢圓直管(Tr = ∞)截面沿周向Nu數的變化情況。從圖3中可以看出,壁面等熱流邊界下,橢圓螺旋扭曲管截面沿周向的Nu數都大于橢圓直管。與圖2(b)、(d)兩圖對應起來看,圖3中橢圓螺旋扭曲管Nu數顯著大于橢圓直管Nu數的區域,正是截面上二次流旺盛的區域,二次流將壁面的熱量帶走,加強了此區域流體與壁面的熱量交換,使得壁面處Nu數顯著增大。

3.3橫向平均Nu數的比較分析

圖4所示為橢圓螺旋扭曲管和橢圓直管的橫向平均Nu數沿軸向變化情況的對比。從圖中可以看出,橢圓螺旋扭曲管的橫向平均Nu數(Tr = 8.0)比橢圓直管的(Tr = ∞)在軸向任一位置都大約高出0.4。作為反映管子整體換熱性能好壞的主要指標,橫向平均Nu數越大,管子的換熱效果就越好。圖4充分說明在層流狀態,相比于橢圓直管,橢圓螺旋扭曲管內傳熱增強的原因就是橢圓螺旋扭曲管截面上的二次流對傳熱起到了很大的強化作用。

3.4各參數對橢圓螺旋扭曲管對流換熱特性的影響

當 大于1時,表明在同樣輸送功率下強化傳熱管的輸出熱量大于普通光管,式中Num和f分別代表橢圓螺旋扭曲管的平均努塞爾數和阻力系數,Nu0和f0分別代表橢圓直管的平均努塞爾數和阻力系數。

圖5所示為Num, 隨Re的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Re的增大,橢圓螺旋扭曲管Num和 也不斷增大。當Re比較小的時候,Num和 增加比較緩慢,而高Re數時,Num和 增加的幅度變大。這是因為在低Re數時,流體在橢圓直管內為層流流動,其傳熱熱阻較大,但此時在橢圓螺旋扭曲管內,流體在螺旋形流道內產生旋轉運動,在垂直于主流方向產生二次流,增加了流體的摻混度,強化了主流流體和邊界層之間的質量與熱量交換,大大減小了傳熱熱阻,從而達到很好的強化傳熱效果。而且隨著Re的增大,橢圓螺旋扭曲管內橫截面上二次流強度亦增加,所以傳熱被強化的程度大幅增加。

Num, 隨Tr的變化如圖6所示,隨著Tr的增大,Num, 減小。在扭率Tr較小時,Num, 減小的速度比較快,但是隨著扭率Tr的不斷增大,Num, 的下降趨勢漸漸趨于平緩。原因是扭率Tr越小,管子扭曲變形程度越厲害,產生的二次流強度相應就越大,破壞了流體在管壁面上的熱邊界層,從而強化換熱效果就越顯著。但是受加工工藝的限制,Tr取值不能太小,據文獻[10]所述,Tr取值宜在6~12之間。

Num, 隨B/A的變化如圖7所示,隨著B/A的增大,Num, 是逐漸減小的,并且隨著B/A增大,Num, 的下降速度趨緩,這說明橢圓管形狀越扁,經扭曲變形后其強化換熱作用就越明顯,但是橢圓螺旋扭曲管的參數B/A太小會導致阻力系數的成倍增大,強化傳熱得不償失。從上圖可以看出,B /A在0.5~0.7之間時,綜合性能評價因子具有較高的值,綜合考慮各因素,可以認為橢圓螺旋扭曲管B/A的最佳值在0.5~0.7之間。

4結語

(1)通過與橢圓直管的對比發現,橢圓螺旋扭曲管內流體在垂直于主流方向產生二次流,強化了邊界層與主流體間的熱量和質量的交換,是傳熱強化的主因。(2)在保持其它參數不變的條件下,橢圓螺旋扭曲管的Num, 隨著Re的增大而增大,隨著Tr和B/A的增大而減小。(3)橢圓螺旋扭曲管的幾何尺寸對其強化傳熱效果有著重要影響,截面橢圓短軸與長軸的比B/A,扭率Tr越小,其強化傳熱效果越好。綜合考慮各因素,B/A在0.5~0.7之間,Tr在6~12之間較合適10。(4)本文根據數值模擬計算所得的數據,對橢圓螺旋扭曲管用于黏性層流流體的管內傳熱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Lin Z M, Sun D L, Wang L B.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olute vorticity flux along the main flow and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in a tube inserting a twisted tape[J]. Heat Mass Transfer, 2009,45(11): 1351--1363.

[2] Lin Z M, Wang L B.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a circular tube using twisted tape[J]. ASME. J. Heat Transfer, 2009, 131 (8): 081901-081901-12.

[3] 孫東亮,樊菊芳,王良璧.內螺紋肋管內流動與傳熱的數值模擬[J].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5,26(3):483--485.

[4] 孫東亮,王良璧.含扭曲帶管內流動與傳熱的數值模擬[J].化工學報,2004,55(9): 122--127.

[5] 思勤,夏青.螺旋扁管換熱器傳熱與阻力性能[J].化工學報,1995,46(5): 601--607.

[6] 梁龍虎.螺旋扁管換熱器的性能及工業應用研究[J].煉油設計,2001,31(8): 28--33.

[7] Bishara F, Jog M A, Manglik R M.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of Swirl Enhance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Twisted Oval Tube[J].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2009,131(8):080902-080902-1.

[8] 陶文銓.數值傳熱學[M].第2版.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9] 令曉波,王良璧,林志敏.小扭率橢圓螺旋扭曲管層流流動與傳熱的數值分析[J]. 甘肅科學學報,2010,22(3):88--92.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双柏县| 铁力市| 云霄县| 左权县| 河西区| 安平县| 东至县| 根河市| 牟定县| 绿春县| 涟水县| 太保市| 略阳县| 韶山市| 山丹县| 右玉县| 巴青县| 清徐县| 宣化县| 泾川县| 汉寿县| 庆安县| 呼图壁县| 墨竹工卡县| 淮安市| 晋中市| 津南区| 肃南| 台东县| 朝阳市| 怀仁县| 佛山市| 日照市| 鄂伦春自治旗| 蓝山县| 铅山县| 苍南县| 庆阳市| 黄浦区|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