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09:32: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家具設計風格,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家具設計;家具功能
一、后現代主義家具設計中“功能”的演變與提升
從家具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出,家具的造型、結構、材質及裝飾形式等,會因所處時代、地域、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顯著的差異,形成各異的極富時代性和地域特色的設計風格。在各種設計風格當中,后現代主義以其注重人性與推崇情感的設計態度,強調技術與崇尚個性的設計原則,追求自由與回歸真實的設計宗旨,改變了之前現代主義設計單一、嚴肅、冷漠的面貌。后現代主義設計師認為,設計不僅要有良好的技術和功能,還要具有豐富的個性和多樣的形式,同時更加注重人情化和象征意味。其目的就是為了建立一種適應后工業社會的文化環境和生活方式。與此同時,后現代主義家具設計理念也在向著宣揚時尚且顛覆傳統,推崇情感且強調人在技術中的主導地位,尊重人性且極具個性化與自由化的方向發展。后現代主義家具的設計風格是復雜且多元的,是對現代主義設計的最大挑戰,它將設計帶入到一個“很多”可能的狀態。這里的“后現代”,其所指并不是一個時間上的概念,而是一個凸顯人的生存及精神狀態的文化概念。它有自己的設計語言和設計符號特征,影響了后現代主義家具設計風格的轉變。
二、后現代主義家具設計中“符號”的形成
對于設計來說,符號這一概念的外延相當廣泛。設計中的符號指的是一種非語言符號,與語言符號有著很多的共性,在某些方面上升到了“語義學”的范疇,也就使得“語義學”在設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常來說,可以把設計的元素和基本手段看作符號,通過對這些“符號”的加工與整合,來實現傳達設計思想的目的。黑格爾說,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現實的。在后現代主義家具設計中,“功能”并沒有被冷漠,“少則多”的思想依舊是人們心中衡量家具的重要設計標準之一。實用功能仍舊保留在后現代主義家具設計之中,這種“功能”不但沒有消減,而且更加注重內涵。“好設計”就有“好功能”,好設計成為一種符號,此時的實用功能已經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越發內斂,從而使功能逐漸隱藏于家具設計的形式之中,這樣能更好地凸顯家具的個性和風格,使家具設計上升到一種新的符號意識形式。將這種形式表達得盡善盡美的莫過于羅伯特•文圖里了。文圖里經常將已經成為傳統的、被運用到極致的現代技術——機器模壓多層板賦予新的含義,這種在現代主義家具設計中常用的材料被文圖里巧妙地運用在后現代主義家具設計中。文圖里設計的椅子一般從側面看幾乎是沒有任何變化的,豐富的形式變化主要集中在椅子的正面,這是其作品的特定符號。有評論家說,椅子的正面是文圖里家具設計的標志。文圖里自己也曾說,我要表達的設計理念在我設計的豐富多彩的椅子正面造型中都得到了體現,它們造型的豐富性是我設計家具的靈魂所在。成熟的設計師有自己的設計風格,換言之,設計風格是設計師真正成熟的一個重要符號和標志。這里所說的成熟,并非單純指設計師自覺的表現意識和個性追求,而是包括自覺地、有效地調節設計的種種限制因素與個性表現的關系,在這種調節中顯示出自己的設計特征。一個有志向的設計師必定要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形成自己的符號。將家具的功能表述上升到一種符號傳達,是后現代主義家具設計師創造經典的途徑。
三、關于功能與符號在當代家具設計中的思考
形態是影響家具設計風格的重要因素。“形”是一種普遍性的視覺特征,會使人產生一些聯想和幻覺,是家具設計語義傳達的第一印象。想要設計出具有當代特色的家具,就要摸清當代人們的心理需求,借鑒當代流行的符號。在信息化的當代,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變快:擁擠的公共場所、龐大的車流、復雜的網上世界、繁瑣的操作程序,這些都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模式化、數字化、符號化是為現代人所認可、接受的生活方式,同時人們對具有簡潔、規整外形特征的產品更加青睞。“宜家”是家具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其家具設計以簡潔的外形、現代的設計感,而深受消費者的認可。宜家的家具設計所傳達的語義就是簡約、現代(見附圖),這與其大量使用方形作為家具的基本形態有關。方形是一種圖形符號,所傳達的語義是簡潔和規整,將其組合便會有信息感、系列感、規矩感,也意味著空間的節省和生活的簡約,這一設計理念也正是對時代特征的反映。材料在家具設計中也占有著重要的位置,甚至影響到家具的設計風格。使用不同的材料有著不同的設計符號傳達。“就金屬而言,金屬質地堅硬、外觀富有光澤,而且具有反光特性,是一種奇妙的材料。如果正確使用,它們不會變舊,而且即便是生了銹的金屬也仍具有獨特的美”①。此外,結構越來越受家具設計師的重視,通常業內設計師衡量一件家具作品好與壞的關鍵是看它的結構。之所以人們重視家具的結構,是因為家具的功能語義蘊含其中,好的結構設計寓意著其具有好的工藝和質量,這是結構所帶給人們的一種實用功能的傳達。例如我們談到“明清家具”時,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榫卯”結構,一種結實的、可拆卸的、巧妙的結構工藝在我們腦海里油然而生,這正是結構的符號顯現和傳達。
結語
在后現代主義家具設計中,有的時候“過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這里的“結果”指的是一種好的“符號”,而“符號”就是一件家具作品的語義傳達,家具作品有好的語義傳達必定具備了一種好的功能,這是后現代主義家具設計帶給我們的啟示。我國的家具設計正處在多元化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涌現出很多新的設計流派,但究竟哪種設計流派能與國際家具設計平臺接軌,并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我們要研究的方向。從后現代主義家具的發展中我們應該看到,將符號語義融合在家具設計中,是我國家具設計發展的新方向,但究竟能融合多少屬于我們的符號,如何去融合,也是家具設計師未來需
參考文獻
[1](英)弗蘭克•惠特福特.包豪斯[M].三聯書店,2001年.
[2](法)羅蘭•巴爾特.黃天源譯.符號學原理[M].廣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
[3]李幼蒸.理論符號學導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4](美)蘇珊•朗格.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5](英)卡梅爾•亞瑟編著.連冕譯.菲利普•斯塔克[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
[6]王受之.產品的故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年.
[7](英)克里斯•萊夫特瑞.張港霞譯.工業設計5大材料頂尖創意——金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8]童慧明.100年100位家具設計師[M].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
[9]胡飛.藝術設計符號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關鍵詞】現代家具;風格;發展趨勢
家具是人類文明與人類生活實踐的產物,它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不斷的發展。數千年來,人類根據生活狀況的改變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創造出新的家具。縱觀整個家具發展史,家具的發展與建筑、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同步發展,同時,在這個歷史過程中融技術、材料和工藝于一體,不斷達到新的高峰。家具的發展是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文化藝術、建筑風格、審美情趣、科學技術和生活方式的綜合體現。
一、現代家具設計的風格
1、北歐家具
北歐風格的家具外形簡潔有力度,選質獨特充溢想象力,色澤自然,整體設計洋溢現代風情。無論是實木類的還是板式類的家具,功能性都很好,反映了家具的“人本”理念。
北歐家具的一大特色就是板式家具,這種使用不同規格的人造板材,再以五金件連接的家具,可以變幻千變萬化的款式和造型。這種家具是靠比例、色彩和質感,來向消費者傳達美感。說起與實木家具的區別,業內人員這樣說,板式家具就像時裝,在不停的變化、翻新,總能給人以新鮮感。而實木家具就更像是男士的名牌西服,沒有過多的變化,但卻是經典之作。
2、日本禪意
日本簡約的設計風格,在于日本人讓西方的簡約設計思想與東方的“禪”發生了共振。因而日式家具呈現出東方文化的空靈、質樸和素雅,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日本設計界流傳這樣一句話:“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走入寧靜的時代,在簡潔中感受不平凡,而來自傳統的精神則是現代設計靈感的起點” 。
3、歐式簡約
以意大利、英國、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家具,他們的簡約思想對家具設計的貢獻,似乎走得更遠一些。歐洲的現代家具,綜合感覺依然比較華麗,他們認為美還是要有一定的豐富內容來體現。歐洲的家具還是較注重細節的裝飾,也避免使用直來直去的線條,但是非常注重“節點”控制。簡單說,節點就是豐富和雜亂的臨界點,對節點的把握體現出一個設計師的專業水準,難度極高。背后支撐的是幾何結構、力學原理等復雜的系統專業技術水準。
4、中國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使用的木材極為考究,明朝鄭和七下南洋,使我國和東南亞各國交往密切,貿易往來頻繁,這些地區出產的優質木材 ,如黃花梨、紅木、紫檀、杞梓(也稱雞翅木)楠木等供應充足。由于明代多采用這些硬質樹種做家具,所以又稱硬木家具。在制作家具時充分顯示木材紋理和天然色澤,不加油漆涂飾,表面處理用打蠟或涂透明大漆。這是明代家具的一大特色。
二、未來家具設計風格的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多元化,家具產品要在一個競爭的市場找到一塊發展的空間,就必然要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形成市場的產品銷路,而和產品的銷路直接掛鉤的產品特色顯得非常重要,久而久之隨著市場的發展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多種家具設計風格
未來家具設計風格的趨勢分別為:現代前衛、現代簡約、雅致主義、現代中式、新古典、歐式古典、美式鄉村主義以及地中海風格。
1、現代前衛風格
依靠新材料、新技術加上光與影的無窮變化,追求無常規的空間解構,大膽鮮明對比強烈的色彩布置,以及剛柔并舉的選材搭配。 夸張、怪異、另類的直覺只是其中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色彩對比,注重材料類別和質地。
2、現代簡約風格
現代簡約家具的顯著的特點是家具由各單元的工件裝嵌而成,易于拆卸運輸,搭配組合,比起厚實沉重的古典家具,其款式更加多樣化。它的興起反映出大眾家具消費觀的進步和提高,不再是單純追求堅固耐用,而更講究家具款式的多樣性、組合的多功能和靈活性,其風情也迎合了現代人對簡約生活的需求。
簡約主義家具以簡單明了的直線條設計和特殊的空間感為特色,表達出自然與簡潔的風格,同時又融入幾何曲線,以現代、動感的形態迎合著人們的個性化需要。現代人生活的緊張,常常讓身體處于疲憊的狀態,家居空間的單純往往是最好的減壓方式。
3、雅致主義設計風格
注重品位、強調舒適和溫馨,但又要求相對簡潔的設計風格。雅致主義設計強調色彩柔和、協調,配飾大方穩重,注重實用和舒適。
4、現代中式風格
現代中式風格家具顧名思義就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它在對傳統文化充分的理解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很好的繼承并發展。其在現代的建筑或者家具文化中都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現代中式風格家具不單是把典型的傳統元素和現代元素相互堆砌,它的核心是把傳統文化藝術用現代的方式表達出來,以達到現代人的審美觀,迎合現代人的心理需求,進一步更好的傳承傳統藝術。
5、新古典風格
此風格具備古典與現代的雙重審美效果,完美的結合也讓人們在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新古典更多是用現代技術、現代材料表現絢麗、舒適的貴族生活。
6、歐式古典風格
此風格繼承了巴洛克風格中豪華、動感、多變的視覺效果,也吸取了洛可可風格中唯美、律動的細節處理元素,受到高檔消費人群的青睞。歐式古典風格因其造價高、工期長、專業程度要求高等特點,更適合于別墅、大戶型住宅。
7、美式鄉村風格
美式田園風格又稱為美式鄉村風格, 屬于自然風格的一支,倡導“回歸自然”,在室內環境中力求表現悠閑、舒暢、自然的田園生活情趣,也常運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質質樸的紋理。巧于設置室內綠化,創造自然、簡樸、高雅的氛圍。
美式田園風格有務實、規范、成熟的特點。以美國的中產階級為例,他們有著相當不錯的收入作支撐,所以可以在面積較大的居室中自由地發展自身喜好,設計案例也在相當程度上表現出其居住者的品位、愛好和生活價值觀。
8、地中海風格
地中海風格的家具以其極具親和力的田園風情及柔和的色調和組合搭配上的大氣很快被地中海以外的大區域人群所接受。同其他的風格流派一樣,地中海風格有它獨特的美學特點。在選色上,它一般選擇直逼自然的柔和色彩,在組合設計上注意空間搭配,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且不顯局促、不失大氣,解放了開放式自由空間;集裝飾與應用于一體,在柜門等組合搭配上避免瑣碎,顯得大方、自然,讓人時時感受到地中海風格家具散發出的古老尊貴的田園氣息和文化品位;其特有的羅馬柱般的裝飾線簡潔明快,流露出古老的文明氣息。對于久居都市,習慣了喧囂的現代都市人而言,地中海風格的家具符合人們對返璞歸真及更高生活質量的要求。
參考文獻:
關鍵詞:現代家具 設計 客廳 趨勢 材料
Abstract: The design of furniture is more and more recognition and accept the design concept, that is: new furniture design is to design a new way of life, work and leisure, entertainment way way...... More and more the concept "the function of sitting room furniture is not only the material, is also spirit" this idea has more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Modern furniture is practical, comfortable, multi-function towards, health care, such as adornme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words: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sitting room; trend; materials
中圖分類號: TS6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消費者對客廳家具的要求
1.1.舒適實用:客廳家具的設計應注重“以人為本”的功能需求,有80%的群 體認為家具應注重舒適實用。
1.2.搬運方便:把客廳家具作為擺設,放置后“巍然不動”甚至于“傳宗接代”已不能適應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了。希望客廳家具方便搬動的占44%,而持“無所謂”態度的占10%。
1.3.客廳家具色彩:客廳家具的色調與現代居室環境相協調,同時又能體現出主人的性情和愛好,將是未來客廳家具流行色調的個性化主題。有36%的人群希望客廳家具“與居室裝修協調”。
1.4.價格:現在客廳家具市場上的“價格戰”越演越烈,但是,調查顯示,我們可以看到消費者對價格勢不是唯一的選擇目標(當然,這與消費層次有所關聯)。將近52%的人群希望價格“再低一點”,48%的調查人群對價格“無所謂”。
1.5.環保:在被調查的人群中有60%的人群要求所購買的客廳家具“無毒無害”,只有4%的人群對家具環保持“無所謂”的態度。
1.6.客廳家具用材:用“木材”制作家具是人們心目中永恒的追求,關鍵是怎樣把木材的品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另外,“玻璃”、“織物”和“皮革”等材料能體現家具產品的質感和親和力,也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調查顯示,希望家具用“木材”的占居了42%;用“玻璃、皮革、織物”38%;“其他”占20%。
1.7.客廳家具的使用年限:家具在人們的心目中并不要“傳綜接代”了。有36%的被調查者要求家具能使用“10-15年”,而只有6%的被調查要求使用“30年以上”。
1.8.客廳家具設計:客廳家具的“時裝化”引起了業界的關注,而不趕時髦,追求個性是現代客廳的概念,是從“跟從型”消費轉向“理智型”消費的具體表現。越來越多的人懷念以前的優秀作品,是生活與藝術的追求,體現優質的生活品味。家具設計個性化已日益凸現,有48%的被調查希望能親自參與設計,有30%的被調查對家具設計特一般的態度,只有6%的被調查者對家具設計“無所謂”。
2 家具設計中創新設計的運用
在近幾年家具設計中,有趣味、益智、游戲性等多種設計手法頻繁的出現在兒童和青少年的家具中,而且這種設計手法漸漸的融入普通家具設計中。這樣的設計出奇不意,給人更多的吸引性、奇趣性的同時,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情趣,而且能夠體現出獨特的個性情趣,透露出一種不同的、豐富的、充滿情感色彩的文化品位。
2.1形態的創新設計
其中,最受大眾歡迎的是具有人情味的北歐的家具設計。北歐家具設計就是具人情味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它“以人為本”設計思想,既滿足了現代生活方式對家具多樣化的要求,又敏于捕捉“家具人情化”的脈搏,追求適合人體結構的造型的同時,重視人在視覺感知上對產品的第一印象,讓家具富有生命力。因此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和喜愛。如丹麥當代著名女設計師,南娜•迪設計的著名的蝴蝶椅,多層夾板兒童家具等都是非常的成功案例。她在注重新材料、新技術的同時,讓家具使用起來富有人情般的親切感。
2.2功能的創新的設計
功能的創新設計中最突出的案例就是多用途餐桌,它打破了一直以來餐桌僅限于用來吃飯這個功能,經過對使用方式的創新挖掘,又為它增添了做飯和加熱保溫飯菜的功能。桌面采用的模塊化設計,可以任意在餐桌框架上組合模塊化的桌板,使用者既可以在上面用餐,也可以在上面做飯。即使大幅度延長了吃飯喝茶的時間,也不用擔心飯菜會涼了。在其他的很多傳統家具產品中,功能的新運用也有待更深入的挖掘。再例如,椅子與CD架,這兩個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家具卻經過設計師的巧妙構思,運用創新的設計元素改變了它們原有的基本造型,將椅子放置而浪費的空間做成鏤空的長條當做CD架,使二者在使用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變,即拓展了功能,又提升了使用樂趣。融入創新的設計便多了份人情味,更具有吸引力。
3未來家具設計風格的趨勢
分別為:現代前衛、現代簡約、雅致主義、現代中式、新古典、歐式古典、美式鄉村主義以及地中海風格。
3.1現代前衛風格
依靠新材料、新技術加上光與影的無窮變化,追求無常規的空間解構,大膽鮮明對比強烈的色彩布置,以及剛柔并舉的選材搭配。 夸張、怪異、另類的直覺只是其中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色彩對比,注重材料類別和質地。
3.2現代簡約風格
特點是簡潔明快、實用大方。因為“極簡主義”的生活哲學普遍存在于當今大眾流行文化中。 現代簡約風格講求功能至上,形式服從功能。所以在設計時,沒有太多實用價值的造型都能省則省。
3.3雅致主義設計風格
注重品位、強調舒適和溫馨,但又要求相對簡潔的設計風格。雅致主義設計強調色彩柔和、協調,配飾大方穩重,注重實用和舒適。
3.4現代中式風格
在設計上繼承了唐代、明清時期家居理念的精華,同時改變原有空間布局中等級、尊卑等封建思想,給傳統家居文化注入了新的氣息。此風格的設計講求整體效果,在強調主人文化品位和自身修養的同時,注重生活的舒適性。
3.5新古典風格
此風格具備古典與現代的雙重審美效果,完美的結合也讓人們在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新古典更多是用現代技術、現代材料表現絢麗、舒適的貴族生活。
3.6歐式古典風格
此風格繼承了巴洛克風格中豪華、動感、多變的視覺效果,也吸取了洛可可風格中唯美、律動的細節處理元素,受到高檔消費人群的青睞。歐式古典風格因其造價高、工期長、專業程度要求高等特點,更適合于別墅、大戶型住宅。
3.7美式鄉村風格
美式鄉村風格突出了生活的舒適和自由。特別是在色彩選擇上,自然、懷舊、散發濃郁泥土芬芳的色彩是美式鄉村風格的典型特征。。
3.8地中海風格
地中海風格的家具以其極具親和力的田園風情及柔和的色調和組合搭配上的大氣很快被地中海以外的大區域人群所接受。同其他的風格流派一樣,地中海風格有它獨特的美學特點。在選色上,它一般選擇直逼自然的柔和色彩,在組合設計上注意空間搭配,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且不顯局促、不失大氣,解放了開放式自由空間;集裝飾與應用于一體,在柜門等組合搭配上避免瑣碎,顯得大方、自然,讓人時時感受到地中海風格家具散發出的古老尊貴的田園氣息和文化品位;其特有的羅馬柱般的裝飾線簡潔明快,流露出古老的文明氣息。對于久居都市,習慣了喧囂的現代都市人而言,地中海風格的家具符合人們對返璞歸真及更高生活質量的要求。
4 結語
客廳家具的設計,在現代城市生活里,年輕消費者的比例越來越大,他們大多喜歡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在他們的生活里透露著個性和張揚的信息,所以客廳家具的設計不在單單是看他們需要些什么而設計,更重要的是用設計引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我們設計責任就是要對人的生活環境健康發展負責。
參考文獻
在中國社會中,家具有著千年的文化與歷史,家具是全世界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更新,社會不斷進步,人類文明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當代室內風格與家具的設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因此,家具設計師要在家具的功能實用性、適用性、設計美感上進行完善。只有符合當代潮流的設計才能符合人們對家具設計的要求,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關鍵詞:
創新;現代社會;室內家具;創新設計;應用
家具凝聚了中華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具有廣泛的應用。家具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當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歷史的象征,彰顯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同時,家具也是科學、藝術的象征,家具的設計與搭配不僅能體現房屋整體的設計美感,還能彰顯設計師的設計水平,一項完整的家具設計能夠體現出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一套完美的、設計感十足的家具能夠給人們帶來舒適、滿足的感覺。為滿足當代人對家具設計的要求,從事家具設計的設計師要從創新設計入手,充分融入創新設計理念。文章對創新在現代室內家具設計中的應用展開闡述。
一、家具在現代室內中的地位
家具是當今社會人類居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歷史發展中,國內外建筑的風格對家具的影響越來越大。當今很多家具都具有簡樸的風格,在家中的隨意一處安置一件簡易而清新的椅子,會給人以簡單、淳樸、寧靜的感覺,搭配一塊青色地毯、一本古老的書、具有中國古代戲曲元素的窗簾、幾個透明且排列整齊的酒杯(圖1),就會帶給人不一樣的溫馨感覺。人們的住所不需要華麗的裝飾,也不需要靚麗的墻面,原始的設計就可以充分顯示簡約設計理念。家具是生活的主體之一,人們的生活、事業與學習都圍繞這一生活主體展開。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藝術的要求逐漸提升,越來越注重藝術生活的美感。家具順理成章地成為人們對生活水平要求的一部分,所以要重視家具的功能和視覺美感設計。在科學快速發展的今天,現代建筑設計研究有了很大的進步,建筑行業也逐漸成為熱門行業,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室內設計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已經從建筑行業中作為一個重要分支脫離出來,發展成為一項專業技能。各個行業領域都需要室內設計師的參與,室內設計師要根據人們對工作與生活的需求進行設計,合理的設計不僅能夠讓人們身心愉悅,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生活與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現代家具設計的分類
現代家具設計主要分為三種:首先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基礎上的家具設計類型;其次是建立在工業生產基礎上的家具設計;最后是基于標準化、制造工藝的部件化的家具設計。家具是室內布局的主要參考物件,是人類室內生活的主體,室內其他設計都關系到家具的擱置。家具不僅是工業生產的成果,還是現代藝術與制造工藝結合的產物,家具在室內獨當一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人類的生活、學習與工作都離不開室內設計與家具設計的整體效果。家具設計是室內設計的主體,在完成家具設計之后,人們才會考慮室內其他硬件組成的設計與構造。除此之外,室內布局完整效果的體現要與其他物品的組成相得益彰,要符合審美的理念,做到適應性與適用性并存。要想完成完整的室內設計,就要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文藝美學、美學原理、人體生物工程學等學科的知識,設計出功能與美感并存的家具。中國古代的家具講究質量與品質,大多用上好的木質材料組合而成,需要高端的鋸木藝術,尤其要注重木頭的形狀與寓意,材質單一,顏色單調。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也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注重外形在生活質量體現中的作用,設計美感十足的家具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風格的不同也是人們對家具形成的新追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歐美文化風格的逐漸滲入,加上跟風潮流的盛行,越來越多的人更加膜拜外國的家具風格,尋找不一樣的家具情感。現代各行各業都需要不同的室內設計風格,不同的職業所需要的設計風格與設計整體理念有所不同,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家具風格也需要不一樣的設計,這就涉及對設計師的專業水平和美學理論的要求。家具需要與燈光、門窗、窗簾、地板、天花板等多方面因素相結合,才能淋漓盡致地體現設計感。如果家具與室內其他物品的風格格格不入,就會導致家具設計成為敗筆。因此,在設計家具之前,設計師要充分了解室內的格局和室內其他組成部分的設計理念。
三、家具與現代科學發展的聯系
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國內外各行各業都不斷發展壯大,家具設計風格也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家具設計行業的發展與進步。古代的家具包括中國古代貴族家庭的精美家具、民間簡陋的藝術珍品、國外的具有藝術性和紀念意義的各行業的家具珍品等。無論是哪個年代的家具,都是人類寶貴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家具設計要在借鑒前人設計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更新與改善。傳統的手工藝精湛,無論現代技術如何發展,都離不開傳統元素的參與。新興的技術、材料構成、設計理念為家具的更新換代提供了基礎。材料的更新使家具朝著更加文藝與健康的方向發展,以往的一些材料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家具設計的需要,有些材料還存在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成分,新型的建筑材料與家具建設材料更能滿足人類對家具設計的要求。優秀的設計理念和科學技術的結合,不僅會促進家具設計的發展,還能給人類的生活方式帶來改變。
1.家具設計創新與科學發展的內在聯系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各行各業都在不斷地進行改革與創新,以提高自身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家具設計也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因此,家具的設計創新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無論是從觀念上還是先進技術領域看,科學技術的飛躍都給家具設計創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思想觀念。家具設計的創新要緊跟科學發展進程和時展潮流。
2.家具元素創新與科學技術發展的聯系
人文觀念不斷革新,人類對藝術的鑒別程度越來越高,對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因此,家具設計也需要通過創新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家具設計中越來越多地融入歐美文化元素,也越來越符合當代人的生活需求。
四、創新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
創新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是當代家具設計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創新在所有領域都是不可或缺的。
1.現代家具的文化底蘊與創造
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創新是一個時代的靈魂,是時代不可缺少的要素。設計創意源于靈感,而一切靈感來源于自然。當然,優秀的設計師需要具備創新性思維,通過深思熟慮,找尋設計的出發點,充分運用新材料與新工藝,從多個角度展開創新。首先,在家具的使用功能上,要使家具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任何一件家具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因此,實用價值是家具設計首先需要考慮的要素。其次,家具應美觀。家具設計不僅要考慮到實際用途,審美效果同樣很重要,美麗、合適的家具只有與整個室內設計相得益彰,才能符合當代人的審美理念。優秀的家具設計師不僅要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還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結合計算機三維畫圖技巧,制作出優秀的作品。另外,家具是集生活實用功能與藝術審美功能于一體的產品,在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同時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2.現代家具設計師的創新目標
為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家具設計師要根據當今人們的審美需求與時展潮流,充分考慮家具設計為社會帶來的經濟效益。設計師在創新設計方面要盡量契合客戶的價值觀與審美觀。設計師要做的是將傳統風格與流行風格結合,將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結合,不可拋棄傳統的制造工藝,并且要使其流傳下去,只有做到現代與傳統相結合,才能創造出優秀的家具設計產品。合格的家具設計師要樹立創新的目標,只有在家具設計中融入創新元素,才能設計出優秀的藝術品。要想滿足當代人的審美需求,家具設計師就要推陳出新,了解人們的心理需求,并達到人們的要求。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家具設計行業也不斷發展,設計理念不斷更新,創新在家具設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設計中進行創新,才能滿足人們對現代家具的要求。無論是在生活水平還是在審美思想上,人們的要求都有所提升,因此,家具設計師只有跟隨時展的潮流,將新型的設計材料與設計工藝融入家具設計,才能夠設計出符合人們生活水平的、集創新性與生活生產性于一身的家具。中國傳統的家具圖案有著深刻的寓意,是中國古代文化與藝術智慧的象征,傳統的圖案經久不衰,當代的創新不僅要結合傳統的技術,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家具設計不僅能夠反映出人們的生活水平,還能夠間接彰顯審美的理念。家具設計師要根據當前時展背景進行家具設計,創造出更能滿足人們需求的家具。
參考文獻:
[1]王永江,周冰心,岳菲,等.綏棱現代黑陶與家具結合的探討.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
[2]單曉彤.論家具展示空間的創新設計——國際名家具(東莞)展優秀展示設計的啟示.家具與室內裝飾,2013(4).
Marina Bautier曾為多家國際品牌服務,其中包括日本的Idee、英國的Case、法國的Ligne Roset以及葡萄牙的De La Espada。其作品曾在倫敦100%設計展、巴黎“Galleria Bonaparte”展以及比利時的“甜美家庭”等國際展覽中展出。
對話設計師
(《現》=《現代裝飾?家居》、H=Harlna Bautier)《現》您在英國白金漢郡奇爾特恩斯大學完成學業,為什么會選擇在英國讀書,而后回比利時創辦自己的工作室?
M:我來自布魯塞爾。在我18歲時前往英格蘭休學藝術和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我非常欣賞那里的教學,于是決定在那里逗留3年以完成我在家具設計專業的學位課程。畢業后,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便決定回到我的家鄉布魯塞爾。
《現》:您在英國學習家具設計,畢業后回國立即創辦自己的工作室會否擔心設計的地域性,在這期間有沒有遇到過困難?您認為英國的設計氛圍和比利時有何不同?
M:我只是在英國求學并沒有在英國開展事業。因此,我絲毫沒有擔憂過文化差異,相反我覺得這對我很有益處。我認為,與比利時的設計相比,在英國的教育更讓我受益匪淺。我無法定義比利時的設計風格,但是我始終認為在英國的教育對我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一點也體現在我現在的設計過程中。這也許源于英國的設計文化和我所學的課程,因為在那里我需要親自為每一個項目設計雛形。而為家具設計雛形的過程也是我設計過程中一個重要部分。
《現》:據了解,您曾經服務過多家國際品牌,其中包括有日本、英國、法國以及葡萄牙等國的設計品牌,單從日系和歐美的設計來說,就有一定的差異性,在這些國家的派系中您是如何找到自己的風格?您更中意哪個派系的設計?
M:事實上,當今的設計行業本身就是很國際化的。至今為止我還沒有為比利時的制造商工作過,我遇到的大多是米蘭的家具制造品牌。一個制造商決定用我時,是當他們認為我的設計符合他們的品牌形象。所以,雖然會有些文化差異,但是我們設計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可以一起做項目。盡管我個人很認同日本或者斯堪的納維亞做家具所用的木頭以及他們家具的實用性。但是我很難說更喜歡哪個國家的設計風格,或者更喜歡哪個品牌。
《現》:聽說您特別中意對木材的使用,常常使用最普通的材料,通過設計凸顯其的現代美感。想請問您在家具設計方面有什么獨特的偏好?在您的作品中您最喜歡哪個設計,為什么?
M:通常我最喜歡最新設計的項目,因為每個項目對我來說都是一種進步。我尤其鐘愛Portemanteau衣帽架的設計,因為它融合了我所有的設計風格和特點。對于每個簡單細節的仔細觀察和推敲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厚木板后的壁架承載著整個橡木掛鉤的重量,使衣帽架在掛衣物的同時還可在衣帽架后側穿插信件。這款衣帽架集多種功能于一身,設計師在設計之初并沒有追求實用主義以及節省空間,只是本著迎合使用者的每個動作和姿勢而設計。
同時,我也喜歡諸如“Cruiser”或“Lap shelving”等復雜的設計。這兩款產品設計的難點在于如何為復雜的工序找到一種正確的設計方案以實現制作過程的簡化,同時也能給使用者提供便利。
―Hans J wegner
而正是這種瘋狂的熱情,造就了他,20世紀最偉大的家具設計師之一,Hans J Wegner。
丹麥人情走向世界
在20世紀早期的丹麥,家具設計還只是沿襲法式或英倫的風格,處于農業型社會的人們似乎無暇顧及家具的風格。同樣是在經濟的作用力下,走向工業型社會的丹麥開始產生對丹麥本土設計的需求。更大的房子,更獨立的空間,丹麥設計由此而生,Hans Wegner就是引領這股潮流的先鋒者之一。
1924年,哥本哈根皇家建筑藝術學院開設了家具設計講座課。1928年,家具師行業協會開始舉辦每年一次的秋季家具展覽會。1929年,wegner設計了他得第一把椅子,兩年后成為了一名技術純熟的細木工匠。1936年,他來到了更為廣闊的世界,哥本哈根工藝學校。畢業后,被Arne Jacobsen和Erik Moller邀請去為奧爾胡斯城市大廳設計室內陳設品和裝飾物。1943年,他在奧爾胡斯開設了自己的設計室,并在1946年在哥本哈根成立了設計室。隨著他在設計領域一步步的成長、成熟,一股丹麥實用主義的人文情懷,也走向了世界。
Y型椅是他展現人文情懷的代表作,與中國的明椅也有密切關系。線是家具造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同時線元素與人體工程學的聯系最為緊密。直線型的元素能給人帶來理性、穩定、挺拔、肅穆的心理感受,而曲線含蓄、溫和成熟,從視覺上具有飽滿感。Wegner則結合了這兩種不同線性的主調,創造出了新的風格特色。直線與曲線相遇,圓潤、筆挺、簡練。整體而言,Y型椅古樸、輕盈而不輕佻,線條應用考究而不泛濫,給人帶來舒暢、安靜、溫暖的感受。Wegner的作品,作為北歐家具設計風格的一個縮影,冬季的北歐漫長而寒冷,這樣的設計是寒冷冬天里的溫暖慰藉,也催生了北歐家具關于人本的思考。
Wegner的中國情結
Wegner最值得人稱道的,還有他的“中國椅”。有人說,wegner的“中國椅”的靈感來自于一副肖像畫,上面是坐著明朝椅子的丹麥商人,另外的一種說法,則是他在丹麥工業藝術博物館中看到了中國明朝椅子。無論如何,他都已與中國風格結緣,并將他國的傳統重新改裝,成為自己獨一無二的創造。
明椅是中國家具建造史上的巔峰之作,wegner是一位尊重歷史傳統的設計師,他絕不會跟隨潮流而創作,在對明椅子的發展改造中,尤其體現了這一點。同時,他崇尚自然,認為從中國椅子上學到的不是文化或傳統,而是作為椅子本身的本質美感。而他的設計風格,也在這樣的探索中不斷凈化與簡化。
1943年,wegner設計了The China Chair,它由彎曲的搭腦三部分組成,結合方式為指接,使用了圓融的扶手形式,使整個設計風格散發濃郁的中國風情。The China Chair有櫻桃木和桃花木兩種材料供選擇,坐墊是高雅的皮革。
1946年,他為Fritz Hansen 設計了The Chinese Bench,在生產采用預壓成型技術完成椅圈,這帶來了更高的強度。
1949年,The Round Chair誕生,由Johannes Hansen生產,它曾被譽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并被美國室內雜志選為封面特載。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它在1960年選作尼克松和肯尼迪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時的座椅,世人干脆稱之為“The Chair”。這把椅子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最優秀的:感官舒適,造型完美,細部的精細加工,材料的運用得當。
Wegner制作的Y型椅,除了充分地展現了他作為設計師的人文情懷以外,也是與中國設計結合的完美結晶。他從中國傳統中獲得靈感,但是又摒棄了傳統中式椅背的厚重感,采用Y字型椅背,融入有機結構,把形式美與功能上的體驗有機結合,讓沉重的中式太師椅,變得輕盈靈巧。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Scandinavian Design)。這一帶有地域特點的稱謂,具有以下兩層含意:第一,指明了該設計風格形成的地理位置;第一,提不該設計風格具有顯著的地域性特點。在西方現代設計史上,由于受到了歐洲主要工業化國家的現代主義設計影響,位于斯堪的納維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這五個國家(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和冰島)于20世紀30年代,先后開始走上了功能主義設計的適路。這其,中以丹麥設計師阿恩·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和芬蘭設計師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1898 -1976年)等人為主要代表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師群體,開始逐漸在國際設計舞臺上展示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優良品質和獨特魅力。尤其在二戰以后,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師及其設計的產品通過不同形式的競賽和展覽活動,不斷地為斯堪的納維亞贏得了國際聲譽,并成為了歐洲現代設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家具產品風格
斯堪的納維亞四國同處北極圈附近,冬天漫長,而且還有漫長的黑夜。由于氣候特點,人們往往在家里交往,因此對"家"的概念比其他國家的人更加重視,對"家的氣氛"比其他國家都研究得透徹。
1.傳統風格
斯堪的納維亞家具的現代化,傾注了各自傳統的民族特點和傳統風格,而不是激進地把現代和傳統對立起來,因此容易使本國人民甚至他國人民感到親切而被接受,必然出現了具有民族傳統特點、豐富多彩的斯堪的納維亞現代化家具。
2.自然化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是關于自然的美學,源于自然的設計,是因為斯堪的納維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觀。
斯堪的納維亞地區人民鐘愛天然材料,除了偏愛木材以外,皮革、藤、棉布織物等天然材料都被賦予新的生命。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斯堪的納維亞也用鍍鉻鋼管、ABS、玻璃纖維等人工材料制成經典家具,但整體來說采用天然材料是斯堪的納維亞家具別具人情味的原因之一。
3.手工藝
20世紀初.受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斯堪的納維亞開始了現代主義設計的探索。它從一開始就具有極為鮮明的功能性特征.1845年成立的瑞典工藝協會提出.設汁改革目標是“一切東西都應達到它企圖達到的目的。一把椅子應該坐上去舒服,一張桌子應能在上面工作得自在,或在上面用餐舒適,一張床應好睡,這在當時是非常有進步意義的.
在現代家具中采用機械加工的同時,有些家具還部分用手工藝加工,這是斯堪的納維亞家具加工精湛難以模仿的原因之一。
4.簡約造型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簡潔之美深深植根于鄉村的傳統文化之中,附和著新教質樸、真摯、謙遜的人生觀以及斯堪的納維亞民族務實、理性的民族性格。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在簡約純凈的造型、樸素自然的色彩中蘊含了深邃的思想、巨大的智慧和對大自然以及生命的敬重。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按原來的傳統做設計,并加以現代化。丹麥的設計師凱·保杰森曾說,"讓線條帶有一絲微笑",道出了斯堪的納維亞家具人情味的真諦。斯堪的納維亞四國的家具造型是符合現代設計的主流風格--簡約主義(Minimalism)的。簡約主義的主要精神是摒棄繁瑣、崇尚簡約、強調精粹、重視功能。
總之,斯堪的納維亞家具是采取穩重的有思考的有分析的態度對待設計的改革。這幫助斯堪的納維亞確立了既現代化,又有人情味的路線。
5.獨創性
斯堪的納維亞家具崇尚獨創精神,他們一些有水平的設計人的信條是"不重復自己的作品,更不抄襲別人的作品",以至新設計、新思路層出不窮。這些獨創,往往不僅限于造型本身,而且更多的是由材料應用的創新和結構方法的創新帶來的新的造型。在這方面斯堪的納維亞有些創新的項目為世界家具做出了貢獻。
6.不隨風
斯堪的納維亞四國另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鎖定自己的設計風格和設計路線,任何外界干擾均不動搖。斯堪的納維亞四國的家具設計人,不愿被控制流派思想所支配,不愿隨風搖擺,隨波逐流,充滿了自信,堅持各自的設計路線和風格。
7.生態性
斯堪的納維亞四國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在歐洲是比較突出的,1994年頒布了第一個家具生態標準--《木質家具和家具設置的生態標志》。他們的家具產品也是生態型的,對不少家具設計人來說,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當前現代家具設計的一個主要趨勢,而且是一個持久的趨勢。生態型的家具設計有幾個要素:材料、能源、耐久、傳統手工藝。
8. 科學性
在家具的科學性上,人體工程學的研究是提高家具質量的重要手段。家具,尤其是坐具,其功能主要是舒服,人體工程學對坐具的研究將使坐具坐上去舒服并符合人體健康的標準。斯堪的納維亞四國的家具設計師都重視人體工程學的研究,并應用到各自的家具設計中去。
9.工業化
斯堪的納維亞四國的產品特點是批量相對小而品種多,因此更換生產品種比較頻繁。他們的工業化路線,采用了小型機械,分工序自動化的路線,實行"船小好掉頭"的方針。既提高功效,保證質量,又適應品種隨時更換的要求。斯堪的納維亞四國對家具工業化的問題研究較深,他們的家具加工機械在國際上也很受歡迎。
總結與展望
【關鍵詞】中式家具,設計符號 應用
家具作為人們生活起居的必需品,為人類提供服務的同時,也使得其賦予了自身一定的符號特征。現代中式家具設計的關鍵就是將這些符號與現代的設計理念相結合進行創新設計,展示和發掘中式家具的文化內涵。
1 符號設計理論
1.1 符號是可以形象表達思想概念的物質實在,是傳遞信息的中介,它能夠簡化人們對事物認知的過程。
1.2 符號之特性
符號特性是普遍性、認知性、獨特性和約束性。
1.3 符號的表現形式
1.3.1 圖像性:通過“形象相似”的模仿來表達已具有意義的事物的意義。
1.3.2 指示性:利用符號的形式、意義之間存在“必然本質性”的因果或邏輯關系來表達意義。
1.3.3 象征性:用具體事物表象表示某種概念或者意義。
1.4 符號之約定性
符號是具有全民性、社會性,由形式和意義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完整體系,它們之間有著相互關聯和相互制約的社會約定性。
2 中式家具的設計符號簡述
2.1 明清家具之用材
明清兩代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天時人合一的觀念決定了明清家具的設計風格是此種附加人文思想的用材特點,在現代,新中式風格家具設計中應作為一種深沉含義的隱喻,并將其加以延用,在用材的選擇和加工上則追求用材的美感意韻,工藝效果中展現了明清家具材質之美。
2.2 明清家具之造型
明式家具之造型作為中式風格古典家具的造型系統典范,令中國家具在世界的家具史上都具有很高地位。其造型平衡、對稱的設計給人帶來穩重感,又令其收分有致挺拔優美。
2.3 明清家具的裝飾
明清家具裝飾的手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全盛時期的作品往往不貪多堆砌,曲意雕琢,而是依照整體要求做到恰如其分的局部性裝飾。整體上看清秀得體,錦上添花,又不失樸素和的中式家具本色。
3 現代中式家具設計符號的應用
家具設計作為工業產品設計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從材料,結構,裝飾,功能,技術等各方面著手,提供一種全新概念家具,為家具設計的市場化作參考。
3.1 造型,選取了兩個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中式古典家具的形體作為創作范本。分別為扶手椅,琴桌;將其中部分結構進行簡化和變形,再結合現代制作工藝,進行簡化設計。
3.2 材質,延襲了傳統中式古典家具對材質的固有美的使用,選用的是大斑馬木,該種木材材質邊材白色,心材黃褐色,深淺相同,帶條紋狀,色彩醒目、極具流動感,任何一切面都可以清晰地表現出木紋的美感;韌性極佳,交錯木理,木肌粗糙,加工性良好久置褪色,氣干比重A.D.0.69-0.84;較適用于家具的制作。
3.3 裝飾素材,選用了一組我國傳統古典家具常用的結構件將其部分簡化,和具有東方藝術標志的綢緞作為坐具的面部裝飾,以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背景為題材, 再利用現代的先進的連接方法, 造型簡潔、大方坐椅設計選用傳統的中式古典扶手椅中的形態相對較小的玫瑰椅,坐面學習明式家具的軟屜面做法,用綢緞軟薄坐墊替代傳統的軟藤屜面,邊抹則將傳統冰盤沿簡化成類似于東方之冠的邊形。坐面下去掉相對復雜的束腰、牙條,采用現代板式家具做法用五金件配合結合,換用不銹鋼絲緊固,腿部橫縱棖用步步高升的做法,起到美觀而又穩固的作用。腳部仿銅足式不銹鋼足套,保護腿足。座椅通體圓潤細澤。
家具是我們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家具的藝術風格代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一個側面,反映著這個民族的藝術性格,優美的藝術風格是精神與物質世界的完整統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們應該對傳統文化進行歸納,總結,提煉與創新,使家具設計的風格既充滿民族特色,又溶入現代設計的時尚感與先鋒意識,讓中國家具越來越多的被世界接納與認可。
參考文獻:
[1]席湖堅 謝峰 吳國瑛.天工神韻.明清蘇作家具集珍. [M].江西.榮寶齋出版社.2007.12.
[2]王世襄 編著 袁荃醛制圖 .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
關鍵詞:現代家具座椅;極簡主義;設計理念
前言
極簡主義是二戰后誕生的設計流派,講求“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以最簡單的形式展示事物的本貌,同時在功能上符合要求,感官上簡約大方,富有極強的思想性和品位。當前對極簡主義的認識存在于兩個層面,一是藝術層面上,要體現出較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表現力;二是技術層面上的,契合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家具座椅是人類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家居組成,我國宋元時期的家居座椅設計就體現出極高的極簡主義,而西方的極簡主義在表現形式上與我國傳統家具座椅又有所不同,在現代家具座椅設計中運用極簡主義設計理念,不僅可以滿足當下人們的審美需求,更是對我國傳統家具座椅設計風格的現代化發展,促進我國現代家具設計的創新。本文對現代家具設計中極簡主義設計理念的運用進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探討。
一、功能要素
家具是重要的實用工具,與單純的藝術設計不同,家具設計不僅要體現藝術設計風格,更重要地是凸顯其功能性。極簡主義之所以誕生,正是為了反叛當時的境況,所以將現代家具座椅設計與極簡主義結合,首先是要滿足座椅的功能性、實用性,而不能是單純的先鋒藝術品。就當前藝術理論發展與家具座椅的發展而言,現代家具座椅極簡主義風格設計的功能要素可分為三部分,首先是家具座椅的使用功能,其次是家具座椅的裝飾功能和精神滿足功能,最后是與人體工程學結合的舒適功能。簡言之,運用極簡主義設計理念進行現代家具座椅設計,要以實用性和功能性為基本,以多變造型為空間環境添彩,輔以環保和舒適為家具座椅設計原則,實現藝術性和功能性的統一。
二、幾何形狀的極簡
現代家具座椅的基本形狀離不開座椅、靠背和支撐,有的座椅還有扶手。在傳統家具座椅設計中,大多以直線進行表達,簡單、實用性強,但相應的舒適性就會下降。在極簡主義家具座椅設計中,可以通過對各種幾個形狀的變形進行設計,將座椅、靠背、扶手等部分進行簡化、再設計。例如足以可以用圓潤的三角形、靠背可以采用橢圓形等。幾何形狀的變化使家具座椅不再生硬,同時起到了節省空間的作用。
三、視覺和心理上的極簡
極簡主義設計理念下的現代家具座椅設計沒有改變座椅的構成,但對其構成部分的設計進行了簡化,例如鏤空、雕花、大面積使用材料等。這是一種“質”的極簡,滿足人們當前回歸自然、崇尚簡約的心理訴求。將簡化后的座椅構成部分重新排序,得到視覺審美上的滿足與享受。同時極簡的形式也有利于人們心理體驗。
四、材料要素的極簡
材料是家具的靈魂,任何家具都需要材料來展示形狀和承載功能。材料的選用決定了家具的經濟型、藝術性和功能性。在極簡主義設計理念下的現代家具座椅造型、結構簡化,所以材料的選用尤為重要。在通過對不同材料特性理解的情況下,以其原始質感來突出家具座椅的簡約,省略到裝飾,使家具座椅的本質發生了變化,同時原生的材料也使座椅的品位上了臺階。在現代家具座椅設計中的材料選用,常見的有木材、金屬材料、復合材料等。如用金屬構造家具座椅,給人以強烈的秩序感和簡潔感,而用木材等天然材料,則顯得樸實、親近,富有回歸自然的意味。當前復合材料也廣泛應用于家具座椅設計中,如亞克力、碳纖維材料、塑料材料等,這類材料易塑形,使造型多變,而且現代感十足。不同的材料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搭使用,但核心是突出材料特性,來滿足藝術性,并具備實用性。
五、色彩要素的極簡
色彩是現代家具座椅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除去使用材料本色的座椅設計,其他的色彩設計都關乎家具座椅在風格和形式上是否極簡。色彩不僅能給人以視覺沖擊和審美體驗,更對家具座椅極簡主義風格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成功的色彩設計不僅能給帶來愉悅的感受,更能彌補家具座椅在形狀、造型和材料上的劣勢,同時色彩與整體家居風格相協調,對室內空間環境的整體性也有幫助。在極簡主義家具座椅色彩要素中,大面積單純色彩是色彩設計的主要手法,利用不同色彩表達的情感進行運用。例如黑、白、灰等冷色調,給人以純潔、內斂的感受,而橙色、紅色等暖色調則體現出熱情。避免在家具座椅上使用多過色彩組合,凸顯色彩的單純情感,是極簡主義設計理念的要求,同時也是極簡主義色彩設計的審美價值。
六、結語
極簡主義設計理念運用在現代家具座椅設計中,不僅能夠為設計師設計思維化繁為簡,更是“以少為多”設計特征的體現。從滿足設計功能,到體現形狀、材料、色彩、視覺和心理需求幾個方面,極簡主義的運用使現代家具座椅藝術性提升,價值提高,在簡單簡約中體現低調的奢華。
【參考文獻】
[1]范圣璽.坐+座椅子與藝術設計[M].北京:機械工I出版社,2009.
關鍵詞:傳統文化;家具設計;應用原則;元素提取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打造國家文化形象的軟實力意識逐漸在提高。面對日益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消費者對于基于文化背景的創意家具產品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家具設計既是人類物質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種造物行為,同時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種獨特體現。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沉淀了大量的優秀文化元素,這些元素凝聚了我們祖先的造物智慧,值得我們去探索研究[1]。將中國文化元素應用在家具設計中,走出一條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家具設計之路,形成獨特的設計風格,就必須提取祖先創造的經典文化元素精髓,深入地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去總結思考。采用合適的理論指導運用中國元素去進行家具設計,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設計出具有東方神韻的魅力家具產品。
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中國具有較廣泛的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傳統文化是初始源的表達。經歷了幾千年的洗禮,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與特點被保留下,其中包涵造物思想,手工藝,造物藝術,器物紋樣,傳統建筑等[2]。在造物思想方面,中國有博大精深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這些思想造就了豐富多彩的物質文明,留下《考工記》《天工開物》《工藝六法》等古代造物思想和工藝技法文獻。中國傳統造物思想有很多內容可以引用到現代設計中,如道家思想中的核心部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被融入現代設計中——主張回歸自然,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相處[3]。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在中國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民間文化活動中遺留下來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遺產。比如藤編工藝,藤編工藝多種多樣的編織手法非常奇妙,可以編織出多種多樣的幾何紋樣,而這將材料的特性與編織者的技巧集合在一起的設計,成為現代家具設計和材料工藝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設計創意源泉。中國傳統紋樣經過歷朝歷代的積累,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紋樣資源庫,那璀璨的紋樣藝術,已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是我國現代設計中重要的設計源泉。中國傳統紋樣主要包括:原始社會圖案、古典圖案、民間和民俗圖案、少數名族圖案。傳統文化元素若能以產品設計為載體,這不僅承載中國傳統文化,使其得以繼承和發展,還能夠為中國家具設計開啟廣闊的設計空間。中國建筑有著悠久的歷史,經歷了兩千多年漫長的封建社會,期間有自身文化的影響,也有外來文化的滲透融合。中國古建筑造型主要有宮殿、寺廟、民居、書院等,其中民居建筑樣式較多,如:四合院,窯洞,水鄉民居,竹樓,客家土圍子、蒙古包等[4]。這些不同的建筑均有著自身的構造樣式,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構成了中國多樣化的建筑藝術群。
二、傳統文化元素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新的體會和感受,開始渴望質樸的自然的設計,對文化的需求呈上升趨勢。傳統文化的應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要做到既能夠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又能夠吸取傳統文化元素中的精髓。
(一)和諧化設計原則:從哲學的角度看和諧是中西方社會永恒的追求目標,是人類的崇高理想,也是美的創造原則。審視當今的優秀產品,設計師更多地從人、產品、環境三者的相互關系入手開展設計。如何合理地處理好家具、人、環境三者的關系在設計行業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諧思想能夠使這三者既對立統一,又協調共生。中國道家“天人合一”的和諧思想對中國家具的造型設計具有很強的影響,如中國的圈椅。現代設計師從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提取設計素材時,不能只是簡單地將元素應用到設計中,應當遵循這種和諧化理念[5]。
(二)人性化設計原則:關注“人”的要素,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是當前設計領域共同關注的設計理念,人性化設計既包括生理尺度,又包括心理尺度。人性化設計指在進行現代設計活動時除了必須考慮產品的人機尺度問題,還需要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使產品造型具有親切感[6]。人性化設計也是在認可機械作用的前提下,從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出發,設計出可以適應人身體的,并讓使用者能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得到關懷的產品。
(三)傳承性設計原則:傳統文化元素是民族特色呈現形式,是民族力量與智慧的集合。以現代設計視角來分析,從文化的傳承來看:一方面傳統文化元素在設計中被徹底改變,喪失了原有的面貌,另一方面則將元素“一成不變”地復制下來,僅是對傳統符號的簡單應用、片面地繼承傳統文化,對文化元素精髓的體現較弱[7]。現代家具設計使傳統文化符號具有傳承性,就要以可持續設計的理念來思考問題,嘗試提煉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特征,對提煉的符號元素進行藝術的再加工[8]。
三、傳統文化元素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方法
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家具設計主要透過將文化蘊含的隱性因素轉譯為顯性的設計要素,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尋求一種符合現代生活形態的新語言,尋求實現產品精神功能價值的方法[9]。中國傳統紋樣受到各個時期人文思想影響較大,紋樣圖案較為復雜。這樣的傳統紋飾不符合當下人們簡潔明快的審美需要,因此不能夠直接應用到現代設計中,必需對其進行藝術衍化,讓其能夠與現代設計風格融合。
(一)傳統文化元素重構轉化:重構是按照一定的審美規律和造物理念,運用分離、切割、打散、錯位、正負形等形式手段,創造性地將傳統元素重新組成新的視覺形象[10]。通過對傳統符號的重構,使形態必須要體現元素的特性,符合當今時代的審美法則,這樣就能夠保證產品擁有一種即傳統又不失時尚的獨特風格。我國傳統幾何紋樣圖案,其造型簡單大方,基本符合現代的審美要求,比如:回紋、云紋、夔龍紋、寶相花、云龍紋,以及一些簡單大方的植物紋圖樣,這些圖案具有較強的裝飾性,其簡潔的圖案通過重構設計手法加工后都可以作為家具的裝飾圖案。設計師可以合理地將這些圖案運用在家具的設計上。
(二)傳統文化元素分解與組合:分解與組合是將繁瑣的傳統紋樣,以現代審美理念為標準,將其分解簡化或變形后再重新組合[11]。設計師從傳統文化元素中獲得設計靈感后,通過分解與組合的方法來處理復雜繁瑣的造型,讓其既能保留特有的中國古典神韻,又能夠擁有現代家具的簡潔風格特征;在適應機械化大生產的前提下,滿足消費者追求簡約的生活需求,從而實現古為今用目的。
(三)傳統文化元素簡化提煉:簡化提煉是對傳統紋樣進行變形整理方法,簡化并不是草率的刪除,而是一種提取其精髓的再創造行為。也就是將復雜的紋樣圖案進行處理,省略繁瑣、陳舊的細節,突出其的特點,通過夸張、修飾等手法提煉紋樣的神韻,從而使紋樣圖案簡潔大方,但又不失原有圖案的裝飾美感。在家具設計中通過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典型特征再創造,能夠使傳統元素具有更強的生命力、感染力、時代感,從而達到生動傳神的效果,并且能夠使家具產品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12]。
(四)傳統文化元素立體化轉化:所謂立體化轉化,就是指將傳統文化元素中的二維元素進行三維立體變形。三維立體化的轉化,可以實現傳統文化平面元素的立體化效果,更加注重強調傳統裝飾紋樣中的一些特征,讓其在原有形象上更加鮮明、生動。(如圖1),YINYANG椅的設計,該設計結合中國的編織工藝,設計師將太極符號進行立體化變形,應用到現代戶外休閑躺椅設計中,是傳統文化元素進行立體轉化的成功案例。
四、設計實踐——以酒店家具設計為例
隨著人們生活的逐漸富足,旅游觀光產業成為拉動地區經濟的支柱產業。旅游觀光產業的發展,直接帶動了大批量的酒店建設。酒店數量的增加,酒店家具的需求量必然會增大,因此酒店家具設計必然會越來越受重視。按酒店的不同功能分區,酒店家具主要有[13]:大堂家具,主要包括:沙發,座椅、茶幾、接待臺等;餐飲部分的家具主要有:餐臺餐椅、巴臺、咖啡桌椅等;客房部分的家具有:床、床頭柜、沙發、茶幾、行李架、書桌、座椅、化妝臺、衣柜等。不同國家,不同級別的酒店,對家具檔次、造型、民俗風情文化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本設計主要是針對酒店大堂家具進行設計,從徽派建筑選取元素,進而進行概括與提煉。徽派建筑是中國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以馬頭墻、小青瓦最有特色,建筑風格主要體現在民居、祠廟、牌坊和園林等建筑中[14]。本次設計實踐選擇馬頭墻作為創作元素,馬頭墻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墻”。因有阻隔煙火的作用,也被稱作封火墻,特指高于兩山墻屋面的墻垣。那些靜止、呆板、高大封閉的墻體,因為馬頭墻的設計而顯得錯落有致、表現出一種動態的美感(如圖2)。該方案主要以水曲柳實木作為框架結構,榿木作為輔料,座板采用高密度纖維板飾水曲柳木皮。方案抽象提取了馬頭墻造型,并應用到座椅的靠背設計中,并在家具腰部采用了縮腰造型,從而增強了家具的整體立體感,構造出了更大的空間框架。邊緣半圓工藝線的設計使縮腰區域增強了家具的層次感。在家具腳的造型設計上,采用了我國中式家具的常用造型——馬蹄腳。馬蹄腳造型:是直線與曲線的結合,直線型給人以正直,堅定,平穩的莊重感,注目這種直線型家具可以放松緊張的精神,達到這種意念上的平整舒適。曲線型給人以靈活,輕松,幽雅,柔美的動態。形狀相對的兩種線條會產生一種對比力量,從而產生動感和張力,造型既有簡潔粗獷又不失儒雅風范(如圖3)。結語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廣博豐富,合理地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和手法,對傳統元素進行加工處理,能夠使傳統元素在新時揮新的作用,也能夠體現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傳統文化元素如何應用到現代設計中是本次研究的重點,也是設計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次研究梳理了傳統文化元素本的提取方法和提取原則,并以酒店大堂家具設計為例,為企業開展家具產品設計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
參考文獻
[1]徐振立.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3
[2]呂中意.楊波.民族文化元素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15(20):1-4
[3]席田鹿.中國傳統造物思想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啟示[J].美苑.2012(2):82-84
[4]劉金鐘.中國建筑文化的易學內涵[J].周易研究.1997(2):67-71
[5]雷瓊.張仲鳳.太極圖形符號在家具設計中的創新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6(22):144-147
[6]唐林濤.趙自然.城市軌道交通車廂內部空間人性化設計[J].裝飾.2015(4):80-82
[7]曹陽.楊洋.基于工業設計的地域文化產業創新研究[J].包裝工程.2015(22):104-107
[8]陳玉婷.陳玉霞.穆亞平.傳統家具元素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7.22(1):123-126
[9]高秦艷.論文化創意產品包裝中的創意元素[J].包裝工程.2012(12):107-111
[10]鄭桂玉.泛論傳統圖形元素現代化[J].新美術.2007.28(1):103-105
[11]劉媛.基于形態學矩陣分解元素的廣告創意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09
[12]馮乙.傳統視覺元素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設計.2013(11):147-148
[13]彭亮.家具設計與制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關鍵詞:家具室內設計需求 以人為本
建筑內部空間形成室內環境,家具則聯系室內空間與空間使用者,它起源于生活,又促進生活,家具除了自身應該具備具體功能性,同時還越來越多的承載著室內空間使用者的審美需求,無論是視覺上的美感還是觸覺上的舒適感,最終目的都在于創造出符合使用者生理和心理要求,功能合理、美觀舒適的人居環境。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是室內設計和家具設計的基本點,其根本目的都是滿足人們的使用功能和精神需求等。室內設計主要是通過整體的色彩、材料,陳設品,燈光來表達設計主題,而家具是室內所要表達的設計思想和文化的體裁、從屬并服務與室內設計這個主題。因此在室內設計中,家具不僅只是滿足其本身所具備的功能需求和視覺美感,還可以更大程度的發揮其本身的特性。我們應該有機的把家具融入到室內設計中,發揮其功能和作用,使室內空間更加完美與和諧。
一 、分隔空間
由于同一個空間被不同的人使用,所以人們對空間的需求及功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而空間的劃分又分為實體空間劃分和虛擬空間劃分。所謂實體空間劃分,是指通過對建筑結構構件的外露部分,來感悟結構構思及營造技藝所形成的空間環境; 而虛擬空間劃分是一種即無明顯界面,又有一定范圍的建筑空間。它的范圍沒有十分完整的隔離狀態,也缺乏教強的限定度,只靠部分形體的啟示,依靠聯想來劃分空間,所以又稱“心理空間”。
在我國發達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因為房價貴,房屋戶型相對較小,客廳和餐廳之間往往無明顯界限,因為空間相對狹小,如果直接用墻進行隔斷,形成實體空間,難免顯得擁擠。反之,如果我們在設計時,充分利用家具靈活方便的特性,結合人們的心理需求, 使之看似有空間的限定,實則無明顯劃分,即保證了空間原有的寬敞性,又滿足了人們的使用功能。
屏風屬于中國傳統建筑室內空間分割的主要手段之一,一直沿用至今。在很多地方的中餐廳里,我們經常可以看見用屏風來劃分不同的空間,即可以保證不同的區域相互不受干擾,有一定的獨立性和隱私性,又可以在有需要時撤掉屏風,形成一個大的空間。屏風以其獨特的功能與裝飾的完美結合,在劃分室內空間上,形成獨具特色的一道風景。
二、 營造空間氣氛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和背景,而每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及演變,都對室內設計及家具風格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換言之,不同時期的家具,反映出不同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及民族特色。
宮殿富麗堂皇;百姓人家自然淳樸;但是這些環境和氛圍單靠室內設計,是無法完全達到的,有時候就需要家具來營造氣氛和協調空間。有什么樣的室內設計風格,就有與之風格相匹配的家具。從人的心理特征來看,家具的選擇,與人們的年齡、職業、文化素養等有關。一般老年人都比較偏愛穩重、色彩深沉、紋理自然、裝飾性強具有古典樣式的家具;而年輕人則喜歡造型獨特、色彩明朗、線條流暢、簡潔的家具;而兒童則喜歡卡通的,色彩鮮明象征性強帶有一定趣味性的家具。古典的室內設計風格,配以古典的明清家具,則更顯主人的品位和審美觀;簡單的室內設計風格,配以現代風格的家具則形成大方、時尚的裝飾風格。
三 、構建色彩心理空間
家具是一種深具文化內涵的產品,它實際上體現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生活習俗,它的演變實際上也表現了社會文化及人的心理行為和認知,反映在家具體現,就在于它對于室內環境色彩心理空間的構建。色彩通過人的視覺作用于心理,進而導致情感上的變化。通過時間的過濾和積淀,那些典型的色彩組合都帶有了某種色彩象征的意味。在中外傳統的家具中有很多經典范例,它們有的成為某一民族和某一類人群的固定表征。
以中國傳統色為例,中國人認為色彩本身是形成宇宙的重要因素,以白色、黑色為主,外加藍色、黃色、紅色,它們和中國人的五行觀念有著密切的關聯。
在這種色彩體系中,五行分別與五種顏色及方位相互對應:
木,具有生發特性,其稟性溫和向上,而東方正是太陽初升之處,故木屬東方、對應綠色;
火具有炎熱向上的特性,而南方氣候炎熱,故火屬南方、對應紅色;
金的特性是清涼蕭條,而西方正是太陽落山、荒涼之地,故金屬西方、對應白色;
水的特性是寒冷向下,而北方正是天寒地凍,故水屬北方、對應黑色;
土的特性是長養化育,厚實適中,故中央為土所在之地、對應黃色。
同時道家精神也在民族的色彩心理中產生了巨大影響,用所謂“知白守黑”的色彩理念表現曠大的虛實關系,用單純的色彩語言表現豐富的萬物,用思想、感悟來領會本體的境界,體現出中華民族色彩審美特有的觀念。
了解了色彩的心理空間構建過程,并使之靈活運用到家具設計之中,我們就能使室內空間的色彩運用更為豐富多變,適應不同的心理需求。
四 、裝飾空間
人們在使用家具的過程中,除了獲得直接的功效外,還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這種心理上的滿足,實際上是對家具藝術的一直認知過程,即美學上的審美要求。每個人都有審美和愛美的心理要求,在對家具的審美認知過程中,形式的美感、色彩的刺激和宜人的功效都會給人們帶來視覺亮點。
我們通常都以本能、感覺判斷形式,所以在擺設家具時,往往忽略空間的實質意義及功能性④。因此我們在做室內設計的時候要先考慮到房間的功能、風格、家具的使用便利和視覺上的美感等。這就要求我們在選用家具時應要充分考慮其實用功能和裝飾性。實用性是在室內空間中與人各種活動關系最密切的;而家具的裝飾性主要是體現室內氣氛和藝術效果的,因此在現代室內空間設計中顯得尤其重要。
家具因為其色彩、材質、造型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對不同的空間也起著不同程度的裝飾作用。玄關的設計在室內空間中主要起到一個視覺緩沖的作用,在具備使用功能的同時,還具備強烈的裝飾性。為室內空間營造一個視覺中心,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從形成視覺的焦點,成為設計師的畫龍點睛之筆。
室內設計是運用一定的技術和藝術手段在原有的不完善的空間上,創造出功能合理、美觀舒適、符合使用者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室內環境。而家具是室內設計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室內設計師的任務,不僅僅在于對室內空間的設計和規劃,同時也要考慮如何更合理的利用家具對室內空間進行裝飾,這樣方能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功能需求和精神需求,營造出滿足使用者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宜居環境。
參考文獻:
[1]莊榮.吳葉紅.家具與陳設[M].四川:四川美術出版社,2004年2月
[2]李朝陽.室內空間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7月
[3]潘吾華.家具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年6月
關鍵詞:家具 家具的特征 中國味
家具,從幾千年前的原始狀態,到今天絢麗多彩的現代家具,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更新,無論是制作材料、造型設計、結構、色澤,還是風格特色都在不斷變化。
家具的出現和存在,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實際使用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適度等等,構成了家具的個性特點。
總之,家具是人們生活方式的一個部分,它必須符合使用者對其功能、結構和審美的要求。在現代社會,中國的現代家具藝術不應是單一的,而應呈現“百花齊放”的面貌。我們要繼承并發揚傳統的家具藝術,要汲取國外好的設計思想和設計理念,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永遠傳頌“傳統、時代、個性”的三大主題。
居室內最主要的器物是家具,人們起居飲食都離不開它們。家具是建筑與人之間的媒介,它通過形式和尺度在室內空間和個人之間形成一種尺度,在我們的工作和活動中將室內變得適宜于人的生活,居住。室內空間也會因家具,而變得舒適、美觀。
1 家具的歷史演變
家具,從幾千年前的原始狀態,到今天絢麗多彩的現代家具,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更新,無論是制作材料、造型設計、結構、色澤,還是風格特色都在不斷變化。
早在殷商以前,我國就已經開始使用家具了。某些銅器,就是原始形態的家具,例如周代的銅禁,是一種承受祭品的金屬家具,造型優美,樣式簡潔。戰國時代,出現了施繪彩漆的木器家具。漢代,木器家具流行,并且形成了古樸優美的風格。到唐代,由于國家興旺,經濟繁榮,家具的造型更加講究,出現了豪華的傾向。宋代是高型家具廣泛普及的時代,家具種類繁多,風格趨于復古。明代家具是中國人創造的文化瑰寶,是集前人之大成,是歷代家具發展的高峰。明式家具,造型大方,線條簡練流暢,色澤柔潤,紋理美麗,工藝精密,風格典雅。結構科學,卯榫堅固牢實,簡練的雕刻、線腳和金屬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時代藝術品位。明式家具一直延續到清代,與清式家具并存。清式家具在造型上沒有更多的考究,但使用了更多的裝飾手法,諸如雕刻工藝、漆工藝、鑲嵌工藝等,追求五光十色、琳瑯滿目的富麗效果,以致晚清時期的清式家具流于繁瑣、細碎。
到了現代,由于人們生活的習慣、節奏、觀念、價值有所變化。家具,也出現了一個大變化——傳統與現代化的碰撞、琢磨、調和、融匯。當前流行的家具,造型輕巧精致、色調和諧明亮,實現了造型、裝飾、功能、選材、工藝的緊密統一,具有“簡潔、樸素、自然、精湛、舒適”的風格。
2 現代家具的四大特性
家具的出現和存在,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實際使用功能。當這種功能達到最大值時,它的外在元素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適度等等,構成了家具的個性特點。
現代社會,影響家具選擇的首要因素已轉換為視覺效果,將外在元素加以整合、而創新的任務是由設計來完成的。
1) 現代家具的造型美
造型,是關乎到家具設計成敗的關鍵。一個好的,優美的造型,可以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悅感、舒適感。
一個成功的造型設計,首先要遵循美學中的對比關系:粗與細的對比、圓與方的對比、曲與直的對比。由于這些對比關系,使家具在造型創造上顯得和諧、明快大方、極富現代感且韻律十足。
當今社會,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設計的要求,不僅滿足在舒適感上,而更注重于審美。人們更欣賞,更需要新穎獨特,有創意的,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家具產品。
這就要求設計師,在造型上,從根本概念出發,考慮人們的未來,考慮人們生活的發展趨勢,從而設計出超越當前現有水平,創造出人們新生活方式所需求的家具產品來。并且,要根據消費者對家具的功能需求,而萌發出來的原始構思和沖動形成的產品創意,然后再落實到具體設計去。
例如一件獲中國青年設計師大獎賽的家具作品,就創作了一種全新的椅子家具的形態。椅子采用“不倒翁”的原理,材料是成形膠合板,整個座椅分為座面、托盤、支撐座三部分,使用同心空心球型,其中托盤和支撐座是在球面上切出圓形截面,座面則在球面上切出一個橢圓面,從任意角度看,都表現出一個蠶蛹的造型。人坐在椅上,可以任意方向轉動,隨意的放松。這種原創家具突破了現有椅子的形態和結構,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2) 現代家具的材質美
家具設計的造型所以能夠給觀賞者以美感,也是基于它的材質。我們知道,任何家具的造型都是通過材料去創造形態的,沒有合適的材料,那獨特的造型則難以實現,就家具而言,其實是依附于材料和工藝技術的,并通過工藝技術去體現出來。
家具材料有二類:一為自然材料(如木、竹、藤等),二為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屬等)。材料的不同,使得家具在加工技術上,帶給人視覺和觸覺上的感受不同,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人工處理令其表面質感更為張揚:使光滑的材料有流暢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樸之貌,柔軟的材料有肌膚之感……這些材質的處理還能使家具產生重輕感、軟硬感、明暗感、冷暖感,因此我們可以說,家具材料的恰當運用,不僅能強化家具的藝術效果,而且也是體現家具品質的重要標志。
家具設計強調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的有機結合,例如金屬與玻璃等人工的精細材料,與粗木、藤條、竹條等自然的粗重材料的相互搭配,玻璃等金屬通過機加工體現出人工材料的精確、規整,竹、木、藤等自然材料則表現出人的手工痕跡,傳遞出一種人性化的東西,所以說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相結合的家具設計,反映出巧妙的借用對比和材料的搭配,將粗獷與細膩、精確與粗放,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中體現一種質感的對比,通過不同材料的視覺反差,讓觀賞者品味到不同材料的各自細節,以及呈現出家具設計的材質之美。
3) 現代家具的色彩美
色彩,是一種富于象征性的元素符號,它本身雖沒有感情,但一旦與人們的生活發生聯系,便成了人們表達情感的工具。在家具設計中,色彩的運用,可體現出居住環境的設計風格,反映出居住者的職業特征、審美趣味和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