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關于夢想的畫

關于夢想的畫

時間:2023-05-30 10:35: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關于夢想的畫,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于夢想的畫

第1篇

   2022年關于畫展的觀后感

  為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促進校園文化繁榮發(fā)展,展現(xiàn)廣大師生高雅健康藝術才情和用心向上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舉辦了首屆師生書畫展。展出了全校師生優(yōu)秀作品230幅,其中學生作品154幅,教師作品76幅。資料包括水彩畫、剪貼畫、國畫、木刻畫、書法、攝影、十字繡等。

  11月3日,學校組織六年級學生去文化廣播中心參觀書畫作品展。我本帶著一種沉重工作情緒去到展廳,但當我到達展廳后,我情緒立刻激動起來。哇!展廳里掛滿了各種各樣書畫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首先映入我眼簾是方桂珍老師幾幅工筆畫:《微笑》、《三月紅》、《遐想》、《樹下》,畫中人物描繪得那么溫雅嫻靜,他們姿態(tài)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氣質高貴、清純無暇,心靈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頓生不忍褻瀆愛憐之情。

  這時家長帶著學生陸陸續(xù)續(xù)進場了,我?guī)е鴰孜粚W生、家長到處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樣畫,內心開始感起興趣來。我仔細觀望著每幅畫,我發(fā)現(xiàn)每幅畫筆法都蒼翠有力,畫使人覺得實有行云流水,筆走龍蛇之感!讓人感到藝術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學們畫,那更不用說了,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們又來到書法作品展區(qū),一個個毛筆字清秀俊逸,透露著深深文化氣息,同時也激起了我對書法興趣。我又仔細一看,這些書法作品作者竟然是年齡那么小孩子!真是為他們感到自豪。一位家長觀看完這些作品,不禁地贊嘆到:“河田小學能夠舉行這么大書畫展,真不簡單呀!”我聽了,心里樂滋滋。

  看完了書畫展,我感覺很不錯,能欣賞到藝術,能看到辛苦杰作,能看到繽紛色彩世界!同事們和學生們那些杰作,使我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種仰慕之情。我不禁想起了自我,與他們相比我實在是太慚愧了。也許我該身體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我狹隘,認真汲取知識養(yǎng)分,在文化海洋中徜徉!

   2022年關于畫展的觀后感

  這天我們去參觀了一個特殊畫展,這個畫展主題是“童心有愛,七彩夢想”。年少我們,心中充滿了稚嫩夢想。我懷揣著這樣情緒,走進了位于科技宮四樓畫展展廳。

  一進展廳,我便看見了琳瑯滿目繪畫作品:素描、水彩畫、兒童畫、沙畫、國畫,應有盡有,還有別具風格手工制品。一件件美麗而精致手工作品吸引了我眼球,但更令我嘆為觀止是一副夏日荷花圖,是一幅國畫。這幅畫畫得十分逼真:亭亭玉立荷花優(yōu)雅站在池塘中央,淡粉色花瓣將檸檬黃花蕊輕柔包住,十分美麗。左側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澀小姑娘。荷花下方,幾片嫩綠小荷葉剛剛長成,兩側墨色荷葉更襯托出小荷葉生機勃勃。一只如畫龍點睛般蜻蜓停在盛放荷花旁,仿佛被荷花淡雅香氣迷住了,久久不愿離開。池塘中,幾條頑皮小魚在荷葉下嬉戲,十分生動可愛。看到這幅畫,我便想起了南宋詩人楊萬里一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我覺得,這幅畫作者想告訴我們和楊萬里一樣:我們必須要做一個像荷花一樣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這次畫展,我不僅僅體會到了大千世界美麗,還明白了做人道理。這次畫展,我真是受益匪淺!

   2022年關于畫展的觀后感

  今天我們去參觀了一個特殊的畫展,這個畫展的主題是“童心有愛,七彩夢想”。年少的我們,心中充滿了稚嫩的夢想。我懷揣著這樣的心情,走進了位于科技宮四樓的畫展展廳。

第2篇

又在畫室里窩了一天。

最近,畫室里的高中生們都出去聯(lián)考了,考美院,畫室里少了往日的人氣,有點冷清。不過,值得我高興的是,往日壓抑著我的高中畫霸們走了,我就可以自由發(fā)揮了。

不過還是有人在的——一群的孩子。假期沒見他們,開了學都來了。不論上課還是下課,都可以聽見外面的腳步聲,笑聲。最近還開了畫展,人自然是又多了。吵吵鬧鬧的,讓人有點心煩。

聯(lián)考之后,又有要考附中的初中生——于是我就見到了她。

她一臉的無精打采,把背彎下來,把臉深深的埋在畫板后面,眼神呆滯的望著白紙,手里捏著鉛筆,在白紙上滑來滑去,就是不畫東西。我看看她的畫,是最簡單的也不能出錯的幾何體結構。我說了一句:這是最基礎的。她唉聲嘆氣道:“基礎的都這么難!!”

我想我是越來越自來熟了,就這么和她聊起來,她初四,因為成績不好,在考試的最后幾個月里,來到這畫室,學畫畫。素描,速寫,色彩,這些需要時間積累才能學好的課程,她卻只有一個多月了。她眼睛里滿是聽天命的望著天花板,然后對我說,怨怨的說,我想,我應該是沒戲了。我問她,為什么不喜歡還要來學?為了考試,僅僅為了這個嗎?她又嘆口氣:成績不好,沒辦法啊。最后幾個月了,死馬當活馬醫(yī)吧。

我頓時感到無語。好半天,才開始說話。后來在閑聊中,我們驚喜的知道對方都是同一個學校的。她問我能考多少分,我答了。不想她像是對我又像是對她自己的說了一句,學習這么好,還來學畫畫!我的兩個反應:第一是驚異,第二是不理解。我這忽上忽下?lián)u擺不定的悲催分數(shù),我媽嗤之以鼻氣得胃痛。這叫好啊。為什么學畫畫的目的是為了考學呢?單純的喜歡不可以嗎?我問她。她沒說話。我從她的一舉一動中,都看到了她對生活的失望。我也有點失望,于是問她,你有夢想嗎?她的眼睛忽然閃過一道光,兩手擺了擺,原來是她的爸爸來看她。后來,關于她的夢想,她說,學畫畫,考育英,之后的就不知道了。我還是很失望。這算是夢想嗎?她不停的滑著紙,發(fā)出卡擦卡擦的聲響,可就是不見畫出了什么。老師這時正走過來,看看畫紙,瞬間呆滯,然后帶著無可奈何的音調說:“我?guī)湍惝嬃藗€直的,你都能描了個歪的。”然后無語的幫她畫。

我教她如何畫,說到圓球,她又唉聲對我說:“無視圓球吧,我對它不抱希望了。”我只好作罷。

下午走的時候,她又對我說,我作業(yè)還沒寫完呢。趕快回去補。

我望著她的背影,又有點難過。可是說不出來,為什么。

初二:包佳平

第3篇

農(nóng)璐煥小時候有一個瘋狂的夢想,他想成為一名漫畫家,并把自己的漫畫出版成冊。而今,這個就讀于四川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yè)的22歲男孩兒,夢想成真了!他把自己的漫畫發(fā)在了微博上,已經(jīng)擁有了26萬的粉絲,而本周他的處女作也將出版問世。

Work of dedication

傾心之作

Nong’s micro blog cartoon first drew wide attention in late 2012. Under the pseudonym Jin Sili, he draws stories of real-life people striving to achieve their life goals.

2012年底,農(nóng)璐煥的微博漫畫第一次受到廣泛的關注。當時,他用筆名謹斯里畫了一系列關于實現(xiàn)夢想的真人真事。

One story is about a middle-aged cleaner who used to have a decent job in Guangdong with a salary of 6,000 yuan a month. But he quit to work in Beijing for only 1,000 yuan per month. This way he could audit at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realize his dream of becoming a composer.

其中有關于中年清潔工的故事:他本來在廣東有一份月薪6000元的體面工作,可是為了成為一名作曲家,他千里迢迢來到北京,做著月收入僅有1000元的清潔工作,只為能去中央音樂學院旁聽。

Another widely reposted story is about an accounting student who is determined to become a flight attendant. The 21-year-old man has spent a whole year learning etiquette, emergency medical aid and the Civil Aviation Act to achieve his goal.

另一個廣為轉發(fā)的故事則是關于一名會計專業(yè)的學生。為了成為一名空乘,這位21歲男孩用了一整年時間學習服務禮儀、緊急醫(yī)療救援以及民航法。

Though each story consists of only several pictures, it takes Nong a lot of effort to finish them.

盡管每一個故事只有不多的幾幅配圖,但是每一幅畫都需要花費農(nóng)璐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I want my work to be recognizable. I want people to think of me as a cartoonist who makes cheerful works,” Nong says. Therefore he digs deep into each person’s story. For instance, before drawing, he spends a whole day researching the person’s background and another three days on interviews.

他說:“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人認可,也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一個能為大家?guī)須g笑的漫畫家。”所以,每次動筆之前,他都會深入研究每一個人的故事:他會先花一整天的時間收集背景資料,再用三天采訪故事的主人公。

“Micro blog cartoons are not interesting because of the drawings. We attract viewers with the content,” Nong says. “Besides, viewers only spend one or two minutes on each micro blog post. If my work can trigger reflection, then it is meaningful.”

農(nóng)璐煥還說:“我的微博漫畫并不因畫而討巧,而是靠故事內容吸引讀者。因為讀者在每篇微博上停留的時間只有一兩分鐘,所以,只要我的作品能引起反響,那它就是有意義的。”

Influential mind

動人之思

On the way to success, Nong had his struggles. He even thought about giving up drawing in 2011. But when he read the micro blog cartoons of Chen Anni, a well-known female cartoonist of Nong’s age, he found new courage. “She is not even a fine art student and she is pursuing her dream of drawing cartoons. Why should I give up?” Nong says.

在成功之路上,農(nóng)璐煥也有過自己的掙扎。在2011年,他甚至有過放棄畫畫的念頭。但是,當他看到與自己同齡的著名漫畫家陳安妮的微博漫畫后,農(nóng)璐煥又找回了勇氣。他說:“作為非科班出身的陳安妮都能勇敢追逐自己的漫畫夢,那我還有什么理由放棄?”

After that, Nong worked even harder, gradually becoming popular and receiving positive feedback.

自此之后,農(nóng)璐煥更加努力地畫畫,漸漸獲得了人氣,受到了好評。

Many fans have sent Nong private messages, telling him that his work has encouraged them to pursue their life goals and that if they succeed they will share their stories with him.

很多農(nóng)璐煥的粉絲發(fā)私信告訴他,自己被他的作品所鼓舞,也要勇敢追尋自己的人生夢想,如果有一天自己成功了,也會和他一起分享。

“I’m glad that I persisted and have conveyed a positive attitude through my work. My readers are motivated through it and are themselves becoming a source of motivation for others,” he says.

第4篇

這是畫家馬益民的作品――石頭畫,主題都是狼。他愛畫畫,卻不甘于紙面的力道,轉而將筆觸落向石頭,開創(chuàng)了石頭畫。在紋理中落墨,似乎是要把油畫的色彩融進大漠的萬種風情。

獨辟蹊徑畫石頭

馬益民從小在城市長大,家里沒有與藝術有關的人。

或許生命中注定要去發(fā)現(xiàn)、贊美家鄉(xiāng)獨特的美,馬益民很小就對繪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新疆絢麗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迷人的自然風光,都讓這個生長在新疆的孩子發(fā)自內心地愿意去細細感受、耐心品味。

彼時沒有相機,他就選擇了畫筆。

那個年代,功課從來不是學生頭頂?shù)拇笊剑n余時間背著畫板去寫生采風,成了馬益民童年、少年的記憶中最美好的風景。

而他的美術基本功,也恰是在這個階段打得扎實、牢靠。不過,命運似乎并沒有讓他一路沿著五彩斑斕的藝術之路走下去,中間的動蕩與波折,似乎總是告訴馬益民,藝術并不屬于他。為了能夠畫畫,他去當兵,可是在部隊,似乎也和真正的美術沒有太多關系;復原之后,馬益民又去了單位的工會,可是他的美術夢依舊難以照進現(xiàn)實,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他做的最多的是單位的板報,刷美術字;他一度放下了畫筆,因為看不到方向;他又不忍就這樣向心中的最愛告別,屢屢又重新拾起夢想。

然而揮筆調色之間,總好像缺了一點什么。

直到有一天,馬益民看到了石頭。石頭,是大漠中最常見的東西,它們常年在滾滾黃沙中棲身,被埋沒抑或在大風中出來,沒有人注意它們,它們就默默地證明自己的存在,歷經(jīng)四季、晝夜、大風陽光,從不示弱。“這是一種精神。”馬益民開始嘗試用柔軟的畫筆與這些堅硬的石頭對話。他不光賦予它們色彩,還賦予它們靈性。

新疆隨處可見的石頭,是在風沙磨礪下變得粗糲卻外形圓潤的石頭。它們很快就會吸收涂上去的油彩,就像它們其實渴望被理解。馬益民被打動了,正如他沉寂多年的畫筆找到了對話的對象。馬益民是學油畫出身的,他把油畫的筆法運用到石頭畫上,細膩的筆觸和柔和的色彩,在暗淡卻沉著的石頭表面上附著,立體而不突兀、柔和卻不失凌厲、準確卻不扎眼。馬益民一發(fā)不可收拾。

石頭,成了他的畫布。在這里,馬益民完成了自己與自然之美、藝術之美的對話。

追尋狼圖騰

馬益民是個溫和儒雅的人。

可是看他捧出的石頭畫,主題幾乎只有一個――狼。它們是草原上的狼、荒漠中的狼,雪地里的狼、夜幕下的狼……它們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孤身而立、有的帶著幼崽,可是不論怎樣,它們都是一副桀驁的氣勢,擺出凌厲的眼神,似乎注視著幽怨的遠方。

馬益民說,他喜歡狼,崇拜狼。在他看來,狼的獨立、堅韌與靈性,似乎同自己內心深處的追求有所神似,有所共鳴。那是他所走過的艱難的日子。為了追尋心中不可磨滅的美術之夢,他離開了“鐵飯碗”,探索石頭畫的技法。但是這畢竟是一門新興的藝術品種,前無方向,也沒有可供參考借鑒的范例,身邊也沒有同行的相互勉勵、競爭。或許孤獨是人最難以承受的壓力,馬益民那段時間很難。

他一度想要放棄,雖然妻子、孩子的支持,讓他始終懷揣溫暖,但畢竟現(xiàn)實的艱難讓這個當時已經(jīng)奔向不惑之年的漢子有些猶豫和動搖。

每天,他把自己關在屋子里畫石頭,用筆下的線條和色彩向心中的夢想發(fā)問。他也一次又一次琢磨他最愛畫的狼的性情和品格,只有充分地把握它們的性情才會有富有神韻的作品問世。去戶外采風、認真地琢磨他從各種地方看到的狼的眼睛、研究關于狼的資料……馬益民漸漸讀懂了這種被許多民族奉為圖騰的動物。

即便在最喧囂嘈雜、人心浮躁的地方,它們也能一如既往地不疾不徐,保持著自己冷靜的思維、堅決的立場、堅定的目標。它們經(jīng)常獨行,卻從不畏懼孤獨;它們具有很強的集體精神,敢于奉獻。“就應該把這樣的精神呈現(xiàn)出來。”馬益民首先在心里為自己樹立了一種精神的立柱,再把這些精神落墨于筆端,刻畫在石頭上。

第5篇

杜溪說,這個以男孩夢想為主題的系列作品中,每幅畫都是一個獨立的小故事,而所有作品整體則像一部電影,可以反復沉浸其中去感受。他單純地將自己形容為一只平時待在井底,偶爾出來透氣的青蛙,大部分時候只關注自己的天空;但他每隔一段時間也會自覺反思,是否沉浸于美好的虛幻世界太久,需要來到現(xiàn)實世界游歷一番,以更靠近他所尋覓的真實。在這兩個世界中游離,杜溪與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樂此不疲。

BM:這次展覽的名字叫“杜溪的劇場”,是來源于怎樣的設想?

D:幾年前接受一本法國藝術雜志的采訪,當時的作品多屬于京劇主題,法國人可能覺得京劇和他們的歌劇類似,就為采訪后的文章起了《杜溪的劇場》這個名字。確實,我每個階段、每個主題的作品都有較強的敘事性,每幅畫就像一出戲一樣,所以這次展覽就沿用了這個名字。這次展出的作品是圍繞著兒時的幻想來創(chuàng)作的,成人世界很復雜,往往發(fā)現(xiàn)人生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兒童時代,那時候面對的困境很少,理想還很圓滿,很單純很有意思。希望我的作品可以讓觀眾感覺重返兒童時光,簡單而快樂。

BM:這次為什么選擇在四九畫廊辦個展?這家畫廊有哪些特別之處?

D:開始是四九畫廊負責人孫迪主動找到我,覺得作品畫面處理細膩豐富且充滿故事性,并且特點鮮明,多與東方故事有關,符合四九畫廊的定位。要做好一件事情,我覺得欲望特別重要,如果欲望不強烈的話很難做好,這是先決條件。他們來跟我談,我就有信心做這個展覽。此外,四九畫廊作為北京三里屯地區(qū)為數(shù)不多的畫廊之一,已經(jīng)運營到第八年,我很喜歡它的布局與風格,及其精神中所包含的藝術理想。

BM:你的作品中有許多人物都穿著軍裝、飛行員制服等,并且常常以駿馬、坦克、飛機、船只等為畫面元素,這種創(chuàng)作傾向來源于你怎樣的經(jīng)歷和想法?

D:我成長在部隊大院,對軍人印象深刻,童年所感興趣的所有東西都是圍繞著這種場景和人物。這批作品的主題是男孩的夢想,可能男孩中十之七八都有過當軍人的夢想――穿著軍裝,駕著飛機、坦克、船只去探險。但是長大了之后他們就會了解,戰(zhàn)爭從來不是美好的事情,反而會給人帶來深重的苦難。但現(xiàn)在社會中一些人的思維就像我畫面中表情單純的孩子一樣,只看到理想、榮譽、英雄主義的一面,從而支持戰(zhàn)爭,支持以武力解決問題。一旦上了戰(zhàn)場,就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是怎樣。所以雖然我畫的是戰(zhàn)爭,但想傳達的是反戰(zhàn)的情緒。

BM:這次個展許多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意氣風發(fā)的男性形象,《盆景》這幅以典型東方女性形象為主的作品顯得很特別,其有著怎樣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故事?

D:這次的畫主要都是有關男孩小時候的夢想,很少有女生感興趣,但如果只考慮男孩的夢想是什么,或許比較偏頗。比如一個戰(zhàn)爭主題的影片,也可能需要一點感情因素在里面,雖然不是主要的,但會使全片顯得更圓滿、豐富。所以我設定了一個人物,她不是主要人物,但她是生活在我畫的男孩所在時代的一個女孩,她或許是他們喜歡的人,或者是等待他們遠征歸來的人。至于為什么叫《盆景》,就是覺得她很好看,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BM:你的作品常常給人“浪漫”“冒險”“幻想”的感覺,也看到你說過對畫面中的每個道具,如古典家具的榫卯結構、太湖石洞,都是仔細研究過的。如何理解你作品中寫實與幻想之間的關系?

D:所有人的幻想大約都是來源于現(xiàn)實吧。很少說夢見的哪個東西是現(xiàn)實中完全沒見過,憑空想象出來的。所以我想把我的畫畫得像夢境一樣,如果要讓夢境感動別人,那么其中的很多元素就越真實越好。所以我會非常深入地研究那些零件、機械、家具,讓別人覺得這個道具是真實可信的。但是在現(xiàn)實中看到一個場景,一定有好看的也有不好看的地方,美學就是美化不好看的地方,把它變成一種好看的結構,將現(xiàn)實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再把現(xiàn)實中一些搭配起來好看的元素拿來組成我這個像夢境一樣的畫面。夢境要真實才會有代入感,讓人有夢想成真的感覺。要畫得這么細致,每畫一幅我都要在畫架前待很久很久,所以我必須畫我特別熟悉和感興趣的內容,必須對我的創(chuàng)作題材充滿特別強烈的欲望,才能保持這樣的工作狀態(tài)。

BM: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和個展計劃?

D:我的下一個系列作品的主題可能是有關現(xiàn)代的都市生活。我在創(chuàng)作時,總是會思考之前的作品有什么欠缺,之前畫戲劇主題的時候欠缺的是對現(xiàn)代西方文明的關注,于是就產(chǎn)生了現(xiàn)在這組男孩夢想主題系列作品――關于機械、冒險、戰(zhàn)爭。而在畫這組作品的時候,我總在想我畫的是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欠缺的可能是與真實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所以下一件作品很有可能是現(xiàn)代的,跟都市生活有關的。男孩夢想這個主題此前只在昆明做過個展,這次在北京四九畫廊,接下來還打算在上海、臺北、吉隆坡等城市展出。這批作品在展覽中,我就開始畫下一個階段的作品。我希望我在一個時期內同一主題的所有作品像一部電影一樣,整體是一件作品,所以每次個展我都希望在主線劇情出來之后,也就是說一個主題的作品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之后。

第6篇

關鍵詞:勇氣;追尋自由;點燃對夢想的希冀;慢下來看世界

考場借鑒:由點及面,論證豐富

不是什么明星大腕,也不是什么達官貴族,河南省實驗中學的一名女心理教師顧少強就這樣不經(jīng)意地火了。她火的原因,僅僅因為她的辭職信與眾不同,只有十個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封辭職信被傳到網(wǎng)上之后,不僅刷屏了我們的朋友圈,也引發(fā)無數(shù)人的感嘆,稱這是“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

不得不承認,顧老師很任性,面對“三點一線”的生活,面對重復的工作,她有敢于跳出來的勇氣,這也是很多人羨慕嫉妒恨的原因。生活中的多數(shù)人,人生都是庸庸碌碌地虛度的,有時候即便有夢想,也未必有勇氣去追尋。這些人,面對畸高的房價、面對生活的重擔,他們早已沒有了仰頭的憧憬,只有低頭的卑微。他們的工作與生活,并非他們設想的,只是他們的人生,早已被生活所裹挾,他們無法自由地做出選擇。

不過,無論生活怎樣輸給夢想,每一個人在心底,都有一個遠方的夢。有人想過人生便是游山玩水,無論乘坐哪一種交通工具,在路上便是最美的風景;有人想過背著一塊畫板走天下,畫遍最美的風景;也有人想過騎行天下,在路上飛奔的感覺就是最好的心情……這樣“在遠方”的想法,年輕的時候,我們曾坐在一起談論過。只不過,當每個人逐步進入社會,經(jīng)過殘酷現(xiàn)實的洗禮,再坐在一起談論時,全是夢想破碎的聲音。

如今,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能夠走紅,就在于其點燃了公眾對夢想的希冀。雖然一些人已經(jīng)被現(xiàn)實折磨得不成樣子,但并不妨礙他們回味“年輕時在遠方”的夢想。在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之下,在現(xiàn)實的重負之下,哪怕自己不能為夢想放棄所有,也會為敢于追尋夢想的人而叫好,這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是的,生活把我們翻來覆去地虐待,但藏在心底的夢想,都會在產(chǎn)生共鳴時被激發(fā)出來。

畢竟,生活不只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樣的話雖然很雞湯,但也是現(xiàn)實的寫照。我們在生活的茍且中忘了自我,但當追尋夢想的范本擺在眼前時,還是會令我們唏噓不已,為自己失去追尋夢想的勇氣而嗟嘆,為別人不虛度光陰而心生敬佩。可以說,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之所以能走紅,就在于其擊中了我們關于夢想的共鳴。每個人都生活在現(xiàn)實中,但每個人都希望活在夢想里。公眾關注與表達顧老師,就是借顧老師表達我們自己。

(本文原載2015年4月16日光明網(wǎng)?時評頻道,本刊有刪節(jié))

第7篇

3月,惠普商用臺式機新品T0uchSmart 9100登陸中國,針對中國的酒店、醫(yī)療、教育、零售、金融等行業(yè)用戶量,這是迄今為止國內首款由大型廠商推出的觸摸式商用一體電腦。性能方面也堪比主流傳統(tǒng)電腦。

TouchSmart 9100的屏幕采用的是最新的多點觸摸屏技術,多點觸屏技術可以識別多個手指動作,比如通過兩根手指分開或收攏就可放大和縮小圖片。配合惠普提供的TouchSmart軟件套件中的圖片、音頻和便箋管理程序,用戶便能通過指尖的觸控滑動選擇照片、編輯音頻、甚至信手涂鴉。

新產(chǎn)品采用23英寸的16:9高清寬屏顯示。機身厚度僅7.2cm,時尚輕巧。它采用英特爾醅睿2雙核處理器,最大8GB內存和500GB硬盤,或選配64GB固態(tài)硬盤,配合Windows 7系統(tǒng),無論是播放銀行的廣告視頻,還是檢索最新的菜譜圖片,都能享受到流暢的使用體驗。這款產(chǎn)品集成的nVIDIA GeForce G200顯卡,并有可選的nVIDlA GeForceGT230獨立顯卡,能滿足用戶傳播圖片和視頻的功能。點評:軟件方面,由于各行業(yè)需求不同,惠普針對不同的行業(yè)推出統(tǒng)一軟件開發(fā)平臺,可以讓各個行業(yè)基于此開發(fā)相關應用。比如在教育行業(yè),惠普和教育領域的軟件商合作開發(fā)了一套自學軟件,應用于幼兒階段到高中的教育,在餐飲行業(yè),惠普目前正在開發(fā)實現(xiàn)顧客消費、菜品庫存、營收數(shù)據(jù)的實對共享的界面應用。這些配套服務比單純的硬件更有價值。

愛夢想做自己――華碩借N系列品牌新主張

對于已逐漸成長為社會主流力量的80、90后群體而言,在夢想和現(xiàn)實之間,如何找到一條堅持自我的路徑,是大多數(shù)人仍未放棄追尋的答案。3月23日。華碩電腦在北京召開年度首場會,響亮提出“愛夢想。做自己”的全新品牌主張,并運用引領全球的創(chuàng)新科技。先期推出一支主打音樂夢想的N系列筆記本電腦新品,陪伴廣大年輕用戶們向夢想加速前進。華碩電腦中國業(yè)務總部副總經(jīng)理鄭威在詮釋這一品牌主張時表示,希望能夠借此鼓勵大家重拾并堅持最初的夢想,做回那個期待中的自己。

針對目前在年輕族群中最廣泛的音樂夢想,華碩在此次會上,率先推出一支命名為N系列的影音旗艦筆記本電腦,分別以“影”、“音”、“速”三方面的強大動能。為音樂夢想?yún)群爸啤?/p>

在影畫方面,華碩N系列除了采用目前頂級的獨立顯示芯片,配以華碩經(jīng)典的SpIendid靚彩引擎技術。此次還創(chuàng)新融入獨家Video Macjic-True Theater軟件,將DVD播放畫質瞬間提升至1080p全高清體驗。奧特藍星專業(yè)揚聲器和SRS音效還原軟件的音效方案,加上華碩“金耳朵”專業(yè)團隊調校,讓優(yōu)質音響方案和優(yōu)質機型做更完美的整合。

點評:關于夢想的話題,每天都在被無數(shù)人談起。事實上,對于正在逐步向時尚化、年輕化轉型的華碩筆記本而言,繼續(xù)沿著崇本務實的道路潛心耕耘,與更多80后、90后“夢想Action派”一起。用積極踐行進一步充實自己,也是從2010車開始的又一個夢想。

第8篇

學校一直希望生涯教育能夠有更多元的元素融入到生涯課程當中,讓學生在簡單、純粹、自然、唯美的繪本中體驗角色、投射自我、感悟生涯、獲得成長,通過對故事角色的探討,思考關于生涯的話題,實現(xiàn)生涯教育的目的。在學校生涯備課組的共同研討下,學校決定進行生涯繪本的探索與實踐。

《生涯繪本》的緣起與意義

1.繪本的緣起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繪本,17世紀誕生于歐洲,20世紀30年代,繪本圖畫書的主流傳向了美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繪本開始在韓國、日本興起,上世紀七十年,臺灣也開始了繪本閱讀,隨后引起繪本閱讀的熱潮。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學生建構精神,培養(yǎng)多元智能。

2.生涯繪本教學的意義

當前,學生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努力學習是為了什么。他們沒有目標,缺乏理想信念,很少想更遠的事。然而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又很多,大道理他們可能比教師、家長還會講,如果生涯教育是用講的,估計收效甚微。更多地體驗和投入,更多對自我的發(fā)現(xiàn)和覺察,更多沒有教育痕跡的啟發(fā)和思考才會產(chǎn)生更好的效果,生涯繪本教學恰好可以以繪本為載體寓教育于無痕。

《生涯繪本》的課程設置與學習方式

1.課程設置

為了和我校出版的高中生涯規(guī)劃教材保持體系和結構的統(tǒng)一,我把生涯繪本課分成了三個單元。同時,選擇與課程設計的整體發(fā)展目標相適應的繪本素材。

第一單元是“自我探索”。學生進入高中需要重新認識現(xiàn)階段的自己,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欣賞自己的不同,發(fā)現(xiàn)自己有很多的優(yōu)勢,活出更精彩的自己。

第二單元是“激發(fā)夢想”。夢想是一切努力和成就的動力和基礎,現(xiàn)在很多學生從小到大,家長盡可能給其提供最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學生很少或者覺得沒有必要想太遠的事,對自己為誰學、為什么學、有什么夢想等問題思考不夠,即使有所思考,但有限的想法也沒有充分激勵自己去勇敢追尋夢想,在此,教師希望通過關于夢想的繪本閱讀,激發(fā)學生的夢想。

第三單元是“生涯智慧”。前兩個單元進行了探索自我、激發(fā)夢想,但是要想實現(xiàn)夢想,或者離夢想近一點還需要擁有生涯智慧,用智慧的頭腦面對成長中的各種機會和挑戰(zhàn),規(guī)劃好自己的學業(yè)和生活,收獲學業(yè)成績的同時也能收獲其他的能力和才干。

2.繪本閱讀的學習方式

進入式閱讀(對繪本大概內容了解的閱讀學習)理解式閱讀(以看圖講述的方式進行)分析式學習(以故事教學的形式進行)提升式學習(對文字、符號等感受性學習)應用式學習(美術形式、故事表演形式、體育活動形式、表達對故事的學習程度和結果)感悟式分享(通過繪本閱讀反思自己,鏈接自己的學習生活,表達感悟,在分享中收獲與成長)。

3.繪本課例分享

課程主題:《魚就是魚》。

設計意圖:本課是生涯課程中“自我探索”部分的內容,通過繪本的閱讀和賞析,讓學生認識自我―欣賞和悅納自我―發(fā)現(xiàn)資源―發(fā)展自我。

課程流程如下――

第一階段:課程導入。教師以三個問題進入課程:你是誰?每個同學用你自己的理解回答老師的問題。他是誰?從照片的信息看你覺得他是誰?他會有什么樣的經(jīng)歷和故事?隨后是對此繪本及作者的介紹。

第二階段,閱讀繪本。閱讀引言: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誰,那你喜歡現(xiàn)在的自己嗎?你可以先不用回答,帶著思考一起來分享今天的繪本《魚就是魚》。分角色閱讀繪本,體驗繪本角色的語氣、語調和情緒,本繪本3個角色:旁白、魚和青蛙。

第三階段,討論分享。分組,并按照4F理念(Fact、Feeling、Finding、Future)進行分享,每組分享結束,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第四階段,問題討論。(1)你覺得魚想做青蛙嗎?什么時候開始想的?為什么想?(2)你喜歡自己現(xiàn)在的樣子、生活、狀態(tài)嗎?你曾想過變成別人嗎?如果現(xiàn)在可以改變,你想變成什么樣的人或者想變成什么?為什么?(3)魚就是魚嗎?哪些是魚不可改變的?哪些是有可能突破的?

第五階段,課后作業(yè)。我是誰!雖然我不優(yōu)秀(寫出自己的3個短板),但是我有哪些特點(寫出3個欣賞自己的地方),我就是我!改編或者續(xù)編這個故事。

第六階段,結語。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別人不可替代的“特點”,我能力不強但有愛心,我不帥但很踏實,我不聰明但是我勤奮……越了解自己的特點,就越能發(fā)揮自己特點的優(yōu)勢,就能建立“真實的自信”,才能走好最適合自己的路。正確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享受你是魚的快樂!然而就像人可以像鳥兒“飛翔”一樣,魚也許也可能成為其他,接納自己不能改變的,但不要輕易給自己設限。

第9篇

淺論繪畫中的形而上學性

人類的精神世界從不能缺少形而上的求索。形而上學性與人的巨大關系表現(xiàn)在人的自我意識對自身生存活動反思。從而思索自己存在的意義并追求潛伏在人們的心底里的夢想,如一些無意識、潛意識、超意識,如某些意向、動機、追求、企盼和夢想等等。這些超出理智之外的并高于物質之上的東西可以稱之為形而上的意象。在藝術中形而上并不是一種風格一個流派,也同樣不只是一個繪畫因素,它是一種統(tǒng)攝整體的精神氣氛和內在指向的核心,從本質上說藝術具有形而上性。對繪畫藝術中的形而上學性的考察,是在這些似乎沒有聯(lián)系的風格當中,彰顯著人類的精神生命和對于自身的理解。

在西方,形而上學的研究從柏拉圖開始,他認為藝術家的本領“不在于技藝而是一種靈感。”繼而有康德的先本文由收集整理驗美學思想。康德美學改變了以往的客觀論觀點,并向主觀論轉變,美并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質,而是人的審美態(tài)度的產(chǎn)物,沒有美的對象,只有審美對象。海德格爾也有關于人與自然合一的形而上美學闡釋。他以主客相融的存在哲學顛覆了傳統(tǒng)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學,在黑格爾龐大的唯心主義理論體系中,對美的精神主體和客體的關系進行的分析中強調了主體精神的作用,東方的哲學思想更是形而上學的代表,無論是佛家,道家還是魏晉南北朝的玄學思想都植根于精神世界的探究,都具有很強的形而上學性。并且在美學形式上影響深遠, 下面我就試從幾個主要藝術流派和風格來對形而上學性在繪畫中的體現(xiàn)進行分析:

要提到形而上繪畫首先要想到的是西方繪畫中長生與1917年左右的“形而上畫派”這個畫派以形而上的名字命名,脫胎于超現(xiàn)實主義畫派,代表畫家是基里柯、卡拉以及莫蘭迪等。基里柯的繪畫神秘而靜穆。有孤獨和恐懼感,這樣的表達同超現(xiàn)實主義畫派一樣,是表現(xiàn)一個編造的虛擬的內心世界。他們對于自我精神的追求多于對客觀事物的遵從。所以在看似寫實的風格中,實際上是對精神世界的展現(xiàn)。這一流派中另一著名靜物畫家莫蘭迪也是如此,他注重超感覺方面,物體表現(xiàn)的是人類的靈魂。

西方現(xiàn)代藝術中很多流派都受到了中世紀繪畫的影響,這是因為中世紀繪畫并不似文藝復興之后畫風那樣的逼真寫實,它更注重精神世界。中世紀繪畫具有一種現(xiàn)代派的面貌。在面對一幅中世紀圣像畫的時候,畫面中的圣母和耶穌等往往瞪著巨大的眼睛,表情神秘凝重,他注視著世人并表述自己的理念。因為創(chuàng)作者一般都是教士,他們對創(chuàng)作主題是無比虔誠的,不帶功利的。這也正是創(chuàng)作為大藝術杰作的前提。對于圣像畫的接受者來說,不只是把畫當作普通的人物肖像來欣賞,從中可以得到精神震撼。這些內容和主題單一的圣像畫會讓虔誠的教徒得到心靈的升華。圣像畫使人們能從一個靜止的物品中體會到神奇的力量,引導他們從中得到旁人所看不到的精神力量。

在西方藝術中將形而上的因素被運用擴大到極致,要算是的極少主義繪畫。它出現(xiàn)于20世紀50—60年代的美國,并拓展為具有國際意義的藝術運動,如墨西哥的極少主義和日本的“物派”等。極少主義對物象進行了極致的擺脫并將精神靈感表現(xiàn)在畫面上。表現(xiàn)于繪畫領域,極少主義呈現(xiàn)出帶有精神性的單純畫面。只剩下最基本的抽象形態(tài)。極少主義的作品一般都沒有內容、沒有主題。有時甚至是一張白紙。讓人瞠目結舌。雖然極端但這樣的繪畫不正是擺脫了物質的一種極端證明嗎?讓人聯(lián)想起中國禪宗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其實中國繪畫從本質上說是形而上學性的,因為中國繪畫不重視物象的逼真描繪,他更加的重意,重理念的表達。中國畫是高傲的。中國文人選擇它與詩、書為伴侶,用來表達自己胸中的“逸氣”,和超脫和高雅的精神境界。

文人畫是我們首先想到的中國繪畫風格。北宋中后期形成了文人畫的獨特體系,士大夫繪畫自然受到儒家的很大影響,但同時也受到禪宗、道家的諸多影響,作為社會中的知識階層,他們寫景狀物,更是對自己內心的寫照。文人畫重視神韻。追求清雅樸素的畫風。明清更是發(fā)展成了寫意畫。中國水墨山水畫也同樣重視氣韻和抒情。文人對山水的描繪是對其內心境界的表現(xiàn),

“形而上”繪畫作為一種重要的繪畫樣式,它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生活,并且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藝術也許正是因為承載了人類的夢想和希冀才變得意義非凡。在今日多元化的時代,對形而上學的重新審視,也許會給我們的創(chuàng)作之路帶來一些欣喜和啟示。

第10篇

首嘗制作繪本

女兒第一次跟我聊關于制作繪本的想法,我記憶猶新,也記錄下了我們母女的對話。妙妙是女兒的小名,以下就是我們的對話內容:

妙:媽媽我想畫一本書。

媽:可以啊,可是你知道怎么樣才能做一本書呢?

妙:要用紙啊,在紙上畫。

媽:你說的沒錯,可是書包括哪些部分?先干嗎后干嗎,你知道嗎?

(女兒搖搖頭,于是我從家里找出了一本繪本,幫助她認識了書名、封面、封底、頁碼以及知道書還要有故事情節(jié)。)

媽:你想說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呢?

妙:那就叫《公主的旅行》吧!

媽:公主叫什么名字?去哪兒旅行?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于是女兒開始講述了她的故事……)

女兒的故事說得還算連貫,她開始繪畫,我?guī)退梦淖钟涗洠龅秸Z言太羅嗦的地方,我們商量進行簡化,于是第一本自制圖書出爐了。

第一次制作以為她是心血來潮沒太用心,這本書看起來很粗糙,如頁碼位置標志不統(tǒng)一,涂色不勻稱,畫面不夠整潔,還有我配的文字也很潦草……但依照女兒好動的性格,能讓她安靜下來耗了兩個多小時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

“創(chuàng)作熱情”的迸發(fā)

女兒的第一本《公主的旅行》,我拍了下來并發(fā)在了微信朋友圈,沒想到點贊和評論的人很多,她得知了以后可來勁了,立馬表示還要制作一本。恰巧第二天幼兒園老師交給小朋友們一個任務,就是在父親節(jié)當天,手工制作一個禮物送給爸爸,女兒的禮物當然還是繪本,還記得當天的對話:

妙:媽媽,老師說要給爸爸送一樣禮物,還要說爸爸我愛你,我就做一本書叫這個名字吧!

媽:可以啊!書中要說什么呢?

妙:這個……我一時想不起來了。

:你不是說你愛爸爸嗎?你愛爸爸什么地方呢?

妙:爸爸給我買玩具啊,買好吃的啊!

媽:除了這些,你覺得爸爸還有什么地方是你喜歡的?

妙:爸爸還愛運動……

于是這本《爸爸我愛你》就出爐了!在制作過程中,我們吸取了上一本的經(jīng)驗,頁碼標注的位置統(tǒng)一了,畫面整潔了,我的文字也寫得工整了許多!

有了前兩本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和朋友圈的點贊,女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更強了,在兩周內又完成了《愿望》和《聰明的米拉》的制作,開始了她天馬行空的想象。

“瓶頸期”的苦惱

有一段時間女兒沒和我提書的事情,我問她怎不再繼續(xù)畫書了,人家很誠實地說:“唉!不知道該畫什么了!”哦!原來陷入了“瓶頸期”啊!自從我生了二寶,女兒很喜歡新來的這個小弟弟,逢人就說我家有了二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建議她為什么不嘗試制作一本關于弟弟的書,這個建議立即得到了她的認同。從確定內容到收集照片再到制作完成,我們花了一個多禮拜終于完成了!

之后,我經(jīng)常帶她去圖書館,每周借閱新的繪本,在我的鼓勵下,女兒又繼續(xù)制作了《我想飛》;因為每天中午會看安徽衛(wèi)視的《男生女生向前沖》,還特意給爸爸制作了一本《男生版通關秘籍》,希望他能闖關成功拿冰箱;八月底制作了《暑假的快樂生活》。

舉辦個人書展

對于自己親手制作的八本圖書,女兒非常愛惜。一次,我對她說拿到幼兒園跟小朋友們分享吧,女兒說要開個圖書展讓所有的人都來看。我說:“有想法是好事,既然想在幼兒園開圖書展,就要先告訴老師和園長,征得她們同意。”這一想法得到了園里的大力支持,于是我們商量該怎么辦圖書展。

第11篇

被車禍擊碎的記憶和夢想

今年23歲的哈青出生在四川北部的鹽亭小縣城。她的父母都是國企里的中層干部。哈青從小在繪畫方面表現(xiàn)出很高的天賦。

直到22歲前,哈青的生活里都灑滿陽光和夢想。在小城的彌江河畔,除了畫筆和美麗風光,還有一位會唱情歌、喜歡拉手風琴的少年劉維。他和哈青在同一個小院里快樂地長到15歲,然后隨著父母舉家搬遷。

哈青考入四川美術學院后,選讀了建筑美術專業(yè),打算畢業(yè)后到建筑公司搞設計。這份工作來錢快,她會擁有足夠的資金到全國各地去采風。當然,更重要的是,她想去尋找經(jīng)常在夢里出現(xiàn)的少年劉維。

2009年9月3日,哈青在綿陽建筑設計院拿到了第一份工資,3500元。為了慶祝哈青的自立,全家去了九寨溝自駕游。回鹽亭的路上,母親徐迪華開車,一家三口有說有笑,父親哈雷從副駕駛位上掉過頭來,和藹地問:“寶貝女兒,你的好友們來約你的時間少了,她們都心有所屬了吧,你有這方面的考慮嗎?”“沒有!”哈青迎頭回答。但珍藏了七年之久的夢想,帶著甜蜜的回憶,如潮水般涌來,哈青的臉紅了。父親哈哈大笑,“別瞞我了,愛一個人就要讓他知道,我女兒這么優(yōu)秀,還怕什么?”徐迪華聽到丈夫的笑聲,也掉過頭來朝哈青點了點頭。

沒想到,哈雷的話成了他對女兒的遺囑。就在徐迪華轉頭鼓勵女兒的一瞬間,對面一輛大貨車搖搖晃晃撞了過來,徐迪華猛打方向盤,小車跌到了兩米多高的巖石下……

徐迪華醒來時,綿陽市中心醫(yī)院的醫(yī)生告訴她,為了挽救她的生命,不得不截去她的雙臂。哈青頭部嚴重受傷,如果一個月后不醒來,將會變成植物人,而哈雷永遠閉上了眼睛。

災難沒有把徐迪華擊倒,她已經(jīng)失去了丈夫,她不能再失去女兒!一個月后,徐迪華拖著空袖管來到女兒床前,不停地呼喚她。一個星期后,哈青終于睜開了眼睛。

但這時的哈青失憶了,智力只相當于3歲小孩。11月,徐迪華母女被轉到綿陽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徐迪華堅持自己照顧女兒。她練習用雙腳干活,用腳趾使用簡單工具,給女兒洗衣服、喂飯,教她識字。哈青累了,徐迪華就用腳趾幫她揉穴位,用腳后跟給她做全身按摩。

她和一個少年的成長故事

2010年夏天來臨的時候,哈青的病情還是沒有根本好轉。她的大腦反應十分遲鈍,無論徐迪華怎樣教,她都不能正常地識字斷句。無奈,徐迪華試著在紙上畫了一顆草莓,教她說:“這是草莓。”不料,哈青一把將畫筆奪去,簡單幾筆,一顆活靈活現(xiàn)的草莓躍然紙上。徐迪華驚喜交加:女兒的繪畫功底并沒有遺忘!

徐迪華隨即買來繪畫的全套工具,只見哈青儼然丹青高手一般調色運筆,畫出來的東西栩栩如生!徐迪華激動得淚如泉涌。

哈青開始狂熱地畫畫,一幅接一幅,靈巧的雙手很難讓人相信她受過重創(chuàng)。但是,徐迪華漸漸發(fā)現(xiàn),哈青繪畫只是一種本能反應,她并不知道自己在畫什么、想畫什么。徐迪華指著畫面內容問她時,哈青迷茫地搖頭。徐迪華的心情再次沉重起來。

時間長了,徐迪華還發(fā)現(xiàn),哈青的畫都以鹽亭縣城作為背景:連綿的山、碧綠的樹、湛藍的天、窄長的街道,郊外的田野上,人們歡歌笑語。畫面上出現(xiàn)得最多的,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他們坐在一起吹肥皂泡、溫習功課、趴在地上望著天空發(fā)呆……這完全成了兩個孩子成長的畫卷。

日子在哈青的畫筆下悄無聲息地流淌著,她仍然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四肢卻越來越靈活。徐迪華突然覺得,應該把她帶回鹽亭看看,她認為哈青成長的地方,就是她編織夢想的地方,定能激活她大腦里的細胞,產(chǎn)生新的奇跡。

她向康復中心告了假,帶哈青回她幼時的學校和玩耍過的地方走一走。正走著,突然,哈青快步跑回家,砰地關上房門。徐迪華明白,女兒又要作畫了。

徐迪華足足等了三個多小時,哈青才打開房門。這次,她畫的是一個少女在野外支起畫架正在運筆,她身邊站著一個抱著手風琴的少年!這個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徐迪華百感交集:哈青所畫的一切,都是關于她和劉維的,她的記憶里沒有丟掉的,除了繪畫,就是劉維!這兩個小家伙從小形影不離,劉維離開鹽亭后很長一段時間,哈青都郁郁寡歡,學習成績下降了不少。

徐迪華把這一現(xiàn)象反饋給醫(yī)生。醫(yī)生認為,這是出事前,父親的話讓她沉浸在對劉維的回憶中,災難降臨的瞬間,她的思緒就定格在那里了。也許,這就是打開哈青記憶之門的關鍵!醫(yī)生建議徐迪華,多收集一些哈青和劉維的成長故事,讓她畫下去,奇跡就有可能再次發(fā)生。

96張畫和夢中的少年

徐迪華絞盡腦汁收集哈青和劉維的往事,認真引導哈青畫起來。她還會在哈青的畫上標上主題,教哈青讀,讓她練習畫面上的字,這一招真靈,哈青很快熟記在心。有時,她還會自己標上畫作的意思,每幅畫完成,她都會不由自主地寫上兩個字:劉維。

“假如劉維出現(xiàn)在她身邊將會怎樣呢?”徐迪華突發(fā)奇想,“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但是,這也許僅僅是女兒的單相思,劉維現(xiàn)在到底在哪里?發(fā)展得怎樣了?有沒有女朋友?再則,即使找到了劉維,女兒成這個樣子了,人家會接受嗎?

“愛一個人,就要讓他知道!”徐迪華想起丈夫罹難前說的話,她想一定要把女兒的愛表達出去。這是拯救女兒唯一可行的方法,即使碰壁或受羞辱也在所不惜。她對女兒說:“我們把這些畫寄出去吧,或許,他正在遠方等著你呢。”

聽說那年,劉維做船員的父親,把他們一家遷到山東濰坊了。徐迪華就讓女兒在信封上寫:“山東濰坊劉維收”。這樣的信,郵遞員發(fā)給誰呢?徐迪華想了一會兒,又讓哈青在信封上補寫:“四川鹽亭的哈青尋找八年前從鹽亭遷到濰坊的劉維”。

徐迪華想,如果有一封這樣的信,郵遞員不太會注意,但信多了,他們就會幫忙尋找了。她和女兒抱著這些信去郵局時,工作人員為難了。但聽完事情的前因后果,他們都唏噓不已:我們一定向濰坊郵局說明原因,讓他們幫忙尋找劉維。

哈青一張一張地畫,裝起來一封一封地寄往濰坊,一個多月以來,她總共寄了96封。從郵局反饋的信息說,經(jīng)過濰坊公安局的幫忙,確定濰坊轄區(qū)內共有93個叫劉維的,濰坊市的郵遞員把這96封信分發(fā)到93個劉維手中, 93個人都作了簽收。如果其中沒有哈青要找的劉維,他們也無能為力了。

濰坊奎文區(qū)的劉維收到的是一幅“高山讀書圖”,高山是指鹽亭縣城后面的高山公園。一男一女兩個中學生正在公園涼亭里朗誦英語單詞,亭子下面是幽深的峽谷,一條銀白的水練正從峽谷里落下。畫的右下角寫著一行小字:“你在哪里呢?還記得我們在這里種植的夢想和留下的青春嗎?”

45歲的劉維是一位中學教師,他班上的學生成績不理想,昨天還受了教導主任的氣呢。今天,妻子又同他吵了一架,他心中正灰暗無比。是哈青的畫和話,讓他憶起自己和妻子在大學校園里的美好時光。他想,假如自己和妻子分開了,她也會像哈青這樣的。因此,他主動打電話向妻子道了歉,讓妻子無比感動。

坊子區(qū)的劉維是個10歲的小姑娘,收信當天正好是她的生日。這是她平生收到的第一封來信,也是她最好的生日禮物。她收到的畫是一片金燦燦的向陽花,花叢中有兩張鮮艷奪目的笑臉。

收到哈青的信后,不管男女老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股暖流。盡管他們不是哈青所要找的劉維,但他們都能享受被人思念的甜蜜滋味。有很多人給哈青回了信,暢談內心的真實感受,祝福她早日找到劉維。還有人費盡周折要到哈青的電話號碼,從徐迪華口里知道這96張畫背后的故事后,無不為之震撼。很多人開始反省自己對愛的定位和純度,用實際行動來彌補被歲月沖走的真愛。

那個守護幸運草的情郎

整個濰坊市都沒有哈青要找的劉維。徐迪華擔心這樣下去不利于哈青大腦的恢復。

但很快,她就發(fā)現(xiàn)擔心完全多余。93個劉維得知哈青沒找到劉維、身體情況不太理想后,十分著急。中學教師劉維到郵局要到了另外92個劉維的聯(lián)系方式,發(fā)起了為哈青獻愛心的倡議書。他說:即使哈青找不到劉維,我們也要讓她感覺劉維已經(jīng)回到了她的身邊,讓她享受到劉維的關愛。我們可以把96幅畫裝裱起來,一起寄回鹽亭,為她辦一次畫展。我們輪流到她的身邊,照顧她一個星期的生活,同她交流,幫她打開記憶之門。他的倡議得到了其他92個劉維的一致贊同。

2010年8月5日,中學教師劉維把裝裱后的96幅畫托運到了綿陽。這時,徐迪華母女已經(jīng)回到了綿陽康復中心。劉維決定把這個主題為“夢中的真愛”的畫展就辦在綿陽,他聯(lián)系了綿陽市文聯(lián),得到了文聯(lián)的積極支持。這次畫展由綿陽市文聯(lián)、殘聯(lián)共同舉辦,為期一個月,地點就設在康復中心外面的廣場上。

許多人看了畫展,知道了背后的故事,都涌去找到徐迪華母女,要求為哈青做點什么。他們都成了哈青的老師,教她數(shù)數(shù)、發(fā)音,幫她校正口型。慢慢的,哈青已經(jīng)能與人進行簡單對話,只是她仍然無法回憶往事,讓她努力回想,就會頭痛欲裂。

8月25日,康復中心來了一批來自遼寧的志愿者,其中有一個高大英俊、戴著眼鏡的年輕人。他首先在廣場上駐足觀看畫展,看著看著,他熱血沸騰,口里叫著:“哈青在這里嗎?”他邊叫邊往康復中心的大門里跑。

穿過走廊,他與人碰了個滿懷,定睛一看,年輕人挪不動腳了,“徐阿姨,是您嗎?”“劉維,你終于來了!”這個年輕人就是無數(shù)次出現(xiàn)在哈青畫里的劉維啊!哈青卻認不出劉維了,劉維雙手捧起她的臉,她只是怔怔地看著他。

劉維告訴徐迪華,他和哈青是有約定的,為了美好的將來不能早戀。八年前,他們一家遷到濰坊不到半年,又隨父親工作調動去了大連。如今,劉維在大連一家造船廠當工程師。他準備在綿陽康復中心當半個月的志愿者,再回鹽亭看望哈青,沒想到竟在這遇見了。

說話間,慢慢的,哈青的臉上浮現(xiàn)出紅暈,打量起劉維來。劉維靈機一動,從包里拿出一幅畫,“你看,一株幸運草,四葉的,你為我畫的呀!”哈青接過畫端詳起來,眼睛濕潤了。

劉維拉起她,往外走,邊走邊深情地唱:“我遇到一個流浪少年/背著行囊佇立在山坡/他說他注定是那四葉草的守護者……”哈青也跟著唱:“他說他要尋找四葉草的傳說/哪怕依然經(jīng)歷愛的折磨……”

踏著歌聲,二人越走越遠,徐迪華沒有跟上去,只是用幸福的眼神望著他們的背影。

劉維把哈青帶回鹽亭,把哈青帶到學校、公園、圖書館、小河邊,重溫舊時光,彈手風琴給她聽,講述他倆以前的故事,規(guī)劃他倆以后的人生。

第12篇

業(yè)主:H小姐

職業(yè):自由職業(yè)

常住人口:5人

面積:約180平米

所在城市:深圳

H小姐:在湖光山色中尋找家的自由與自在

陽光白云碧海藍天,山谷小溪叢林田野,小時候,對童話故事里森林小屋總有一種莫名的神往,幻想有一天能住在叢林的小屋中,朝聞溪水叮咚,暮看落霞夕陽。現(xiàn)在想來,那時的我便種下了深深的木屋情結――不要華麗裝扮,更無需金飾繁華,只需三兩清風二兩月,幾束芳草幾枝花,筑一個給我以自然與自在的家。

我的心中,常駐著這樣一個地方,那里綠樹蓊郁,花草芬芳;那里彩蝶翩躚,蟲鳴鳥唱;那里山谷幽靜,小溪水靜靜流淌;那里有我與我愛的人一起看日出,賞夕陽……原本這些只是我兒時的幻夢,不曾想,機緣巧合,在若干年后,所有的幸福都如約來的我的身旁。

2010年,經(jīng)過努力,在深圳這個寸土如金的地方,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家。當拿到鑰匙的那一剎那,久藏在我心中的家園夢想倏然復蘇――我要將自己心中的樂土還原!我告訴設計師家在我心中的所有感覺:無需用刻意的符號去裝點家居的表情,亦無需用過多的技巧去雕琢既定的夢想,我要的只是一種自然的家居感覺,有關于森林、生靈與快樂。

在整個裝修過程中,我并未太多地干涉設計師的創(chuàng)作,因為完美的作品來自于彼此的信任,更何況,我要的不是完美的設計作品,而是真實的歡樂家園。我所提供的只是夢想的圖紙,而設計師們所做的則是尋找到這個圖紙的靈感源泉并付諸實踐,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太多的干涉有可能成為夢想馳騁的掣肘。

第一次踏入完工后的房子那一刻,我以為奧林匹斯山的小仙女又一次揮舞了她的魔法棒。清雅的色調與自然的陳設渾然一體,每一處看似不經(jīng)意的點綴事實上都帶著夢想家園的光芒:樹樁、綠植,草木的清新氣息撲鼻而來;蜻蜓、海螺,自然的喁喁蟲語仿佛在耳畔回響;最愛滿眼木色,令人仿佛置身在枝繁葉茂的森林中嗅著泥土的芬香。兒時的夢就以這樣直接的方式呈現(xiàn)在面前,倏然轉身,看到親愛的他滿面微笑地看兒子咿咿呀呀指點墻上的卡通畫,幸福如潮水一般涌上我的心頭。是的,家的真諦,不在于富麗堂皇,流光溢彩,而在于那些簡單的快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平度市| 广丰县| 东辽县| 博野县| 黄陵县| 长白| 阿拉善左旗| 个旧市| 谢通门县| 分宜县| 高安市| 阳春市| 乐至县| 如东县| 灌阳县| 洪洞县| 兴仁县| 且末县| 本溪市| 随州市| 威远县| 前郭尔| 盱眙县| 治县。| 芮城县| 徐汇区| 汾阳市| 甘洛县| 石渠县| 岑溪市| 五莲县| 绍兴市| 崇文区| 阿城市| 伊金霍洛旗| 大庆市| 锡林郭勒盟| 遵化市| 福安市|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