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28:0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特產英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金門特產有:金門高梁酒、金門菜刀、金門貢酒、金門狗肉等特產。
金門即金門縣。金門縣(英語:KinmenCounty)(古屬泉州府同安縣)古稱“浯洲”、“仙洲”等,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為牧馬監地,五代時編入泉州屬尾,1915年1月正式設縣,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稱“金門”,隸屬福建省泉州市,實際由臺灣當局管轄,是臺澎金馬地區所謂“福建省政府”、"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所在地,轄區由金門島、小金門島(烈嶼)、大擔島、二擔島、東碇島、北碇島等1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51.656平方公里。
(來源:文章屋網 )
近年來我校以“靈溪文化”理論指導教育教學實踐,開展了《基于“靈溪文化”理念下的課程建設與實施的實踐研究》,立足于學生成長、教師成功、學校發展,將“靈溪文化”融入學科課程,以課堂文化建設為重點,積極構建“靈溪娃在行動”的“臨溪課堂”(做與學的過程),實現“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價值追求。研究使教師們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構建具有特色的英語課堂教學平臺――讓學生在興趣中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自主獲得更廣泛的英語知識。
一、挖掘資源,靈活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英語教材中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增加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們各有所得。
如學校為學生提供一些小學英語學習的情境與氛圍,以促進學生學用英語的愿望,讓英語情境時刻出現在學生們的身邊。規定了早晨進校要對值勤的老師說“Good morning”!下午離校要說“Goodbye”!要進辦公室要說“May I come in”?見到老師要說“Hello!How are you”?等。教師和學生可以將一些動物類、樂器類、食品類等詞物相對應的英文圖片和一些課文掛圖掛在教室的墻上或壁報上,增加英語的復現率,有效地帶動學生學用英語的興趣。
同時,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音、錄像、計算機、網絡等并結合其他直觀的教具為學生們創設情景,讓學生們在情景中學習并操練,加強計算機與英語教學的整合力度,進行了任務型教學的嘗試,使學生對所學感興趣,并不斷的充實自己,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網絡教學中可以從英語學科自身特點出發,以學生為核心主體,通過人機交互讓學生更多地去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主動發現。
二、拓展資源,參與鞏固手段
教學中用豐富的練習手段來吸引學生參與,以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們學用英語的愿望。如利用Duty和Free talks等吸引學生參與,提高聽說能力,用扮演角色、自編對話等方法來滿足學生們學用的愿望、提高朗讀和表演能力,通過調查訪問來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利用游戲讓學生們在動中學、練知識,使學生們興趣盎然的鞏固知識。在校內張貼的宣傳畫及文明禮貌用語都用英文作了注釋,班內的黑板報設置了英語知識宣傳欄,有條件的班級適當播放水平相當的英文動畫片或影片。舉行英語歌詠比賽、英語口語童話劇的比賽,開展校內的英語興趣小組活動,每周的英語廣播,校報中的師生稿件交流展示,英語周報的閱讀,生日、節日賀卡制作和校規、班規、家規的制定,各種內容的采訪活動,工具書、電子詞典運用指導,豐富的英語活動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斷增強,拓展了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三、構建平臺,增設活動課程
為了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連貫性、系統性,提高學習效率,解決教材的銜接問題,可以對教材的使用進行了重新安排,增加實踐資源,結合地方資源開展各項課外活動,創造性的進行英語課程的實施。
如詞匯的積累是相當重要的,三、四年級在老師的指引下通過各類文獻、網絡、資料收集搜索江南水鄉特產的英語單詞,如魚類:carp 鯉魚;crucian 鯽魚;chub 鰱魚;eel 鰻魚;herring 青魚;mullet,黑魚;perch 鱸魚;salmon 鮭魚;white fish白魚等。太湖八鮮:1.crab大閘蟹;2.freshwater shrimp清水蝦;3.soft-shelled turtle甲魚;4.crucian鯽魚;5.white fish白魚;6.eel鰻魚;7.lotus root蓮藕;8.water chestnut菱角。通過搜索、交流、整理、總結不斷的豐富和完善江南水鄉特產的英語詞匯庫。
四、積累資源,形成子資源包
“英語電子資源包”包括預習、上課、作業、輔導、評測等各個學習環節的設計與教學資源,覆蓋課前、課中、課后,支持各種有效學習方式和師生平等互動的數字化教與學。資源包中包含了學生學習需要的教材、教輔、工具書等。其內容及信息量巨大,原本只有教師和學生參與的教學活動現在變成了教師、學生、電子產品、網絡平臺相互作用的教學形式。教師將教學設計、課件、習題和答案等等所有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上傳至電子書包教學平臺。
假期歸來班級思想報告
寒假歸來,我們班同學普遍思想上沒有什么波動,回到學校之后,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的狀態,大家知道了自己的成績后也更加的努力學習。雖然是剛剛開學,我們班好多同學就去圖書館自習看書,也更加激勵了我要多投身于學習。
通過詢問,大家在寒假的生活還是很充實的。有的同學利用寒假時間做起了家教,既掙到了錢,又收獲了一份責任感,與學生們建立了良好的友誼。有的同學自學吉他,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學習了很多曲子,增加了自信,還陶冶了情操。酷愛攝影的同學在寒假里繼續鍛煉自己的技術,還參加了攝影比賽,把我們地大的照片投稿,反響很好。有的同學不放過這個假期,借來下學期的書進行預習,還背誦英語四級的單詞,準備英語四級的考試。這個假期要說最火的就是發紅包了,大家在微信、QQ等社交網站上求發紅包,搶紅包,大年三十的晚上也是拿著手機搶紅包。年后一個新詞也火了,duang!duang!這個詞在社交網站上火起來,大家無論發什么都會附上這個詞,同時還關于一件網上賣的衣服的顏色展開了討論,經常被刷屏,到底是藍色還是金色呢?大家在家里也幫爸爸媽媽做了很多家務活,去了很多地方玩耍,欣賞了很多美景。有的同學參加了社會實踐,準備精心選擇的題目,做市場調研,在整理材料,最后做匯報,在這之中也收獲了很多。
我班同學普遍假期過得很充實,很多人都對自己的假期做了很充實的安排,沒有荒廢這個時間,雖然沒有在家過完十五就回到學校,大家心里有些遺憾,但是還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小伙伴們到了學校后也互相帶來家鄉的特產與大家分享,同時互相安慰,大家在一起踢毽子,做游戲,也是很開心的!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我們班整體成績還是很好的,沒有人掛科,大家都特別開心,下學期也會更加努力,更加有動力!
關鍵詞: 旅游英語 情景教學 方法與問題 高效課堂
一、旅游英語的特點
1. 應用性強。隨著旅游事業的迅速發展,從社會需求的角度來分析,旅游服務日漸成為對外交往中最直接的窗口。作為旅游從業人員來,必須要學好英語。旅游英語的教學中強調應用性是其本質要求。旅游英語教學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量本專業詞匯、常用句型、熟悉本專業的文體形式的基礎之上,更強調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旅游專業的學生除了要掌握與從事工作密切相關的旅游知識之外,更應具備較高水平的外語應用能力,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2. 實踐性強。我們常說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理論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實踐,旅游服務工作特點之一就是要身體力行。旅游服務人員在國際交往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即使他們掌握了扎實的理論知識,但卻不能將英語應用于實踐工作中,就不能稱為是合格的旅游從業人員。
3. 專業性強。在旅游英語的教學中必然會涉及到深厚的旅游專業知識。旅游的六大基本要素:食、住、行、游、購、娛,以及旅游資源、旅游規劃、飯店、旅行社、旅游景點等,都對學生掌握這些基本的專業知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然,如果開設相關專業的課程,對旅游專業英語的學習和理解將會有更大的幫助。
4. 綜合性強。旅游專業所涉及的知識面相當廣,主要有三個知識覆蓋面:一是歷史文化知識和相關的理論知識,包括歷史、宗教、地理、民族、風土人情、風物特產、文化藝術、古建園林、旅游景點、歷史典故等;二是與旅行游覽相關方面的旅游常識,包括交通、貨幣、通訊、衛生、甚至法律常識、熱點話題等;三是廣泛的專業知識,包括客源市場的地理概況、政治、經濟、歷史、文化以及民情、風土民俗、思維方式等。我們國家與其他國家有著巨大的文化背景差異,旅游英語的學習者必須具有豐厚、廣闊的基礎知識作后盾,才能在實踐中良好地運用語言。
5. 口語要求高。旅游專業的英語教學必須突出口語訓練,這是由旅游業及相關行業實際情況對從業人員要求所決定的。旅游服務的特點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和英語詞匯之后,將旅游方面的各種知識和問題用英語以口語的形式表達出來,以達到相互交流和了解的目的。這就要求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要強,要能用外語和外國旅游者交流文化,溝通思想,表達自如。旅游專業的英語教學,突出口語表達是教學的特殊要求。
二 旅游英語課堂上的情景教學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便成為教學重要的環節之一。在教學中,要通過“典型場景,典型對話”的形式,結合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真實的情景當中,這樣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上集中于用語本身。同時,建議學生拋開語法,直接面對用語,知道其意思,了解對應語境,這樣更便于學生將語言點熟記于心。每個單元都應遵循這樣的順序,由大到小,由整體到局部,同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借助與主題相關的圖片配合旅游英語的課堂教學。雖然在備課時需要花很多工夫,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情景演繹。是最為困難的一個環節。在講授新課后,安排練習。學生可以進行group work,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role play),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并且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另外,復習提問也可以達到一個溫故的效果。總之,要通過使用情景教學法促進并實現課堂的高效教學。
三、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對的問題
1、旅游英語課教師要實現“外語教師專業化”
目前大多數從事旅游英語教師對于旅游專業相關專業知識了解較少,在講授的過程中時效性不足。因此,教師可以多參加一些培訓活動,不斷積累經驗,深入到旅游服務第一線,親自參與對客服務,使課本教學與時俱進,提高知識的時效性.
2、學生能力水平的“兩極分化”
隨著辭舊迎新的鐘聲響起,短暫的一年即將過去,離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只剩下不到600天的時間了。到那時,我已經是15歲的大小伙,成為北京奧運會的一名志愿者了,我要用我的熱情、我的笑容迎接每一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朋友。
在奧運會比賽結束后,我要帶領著外國運動員及友人參觀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萬里長城。那時,我將用一口流利的英語給他們作生動的解說,結合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向他們介紹長城的起始、歷代的修繕,讓運動員們了解中國,并對中國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還會帶領他們參觀中國的近代皇宮——紫禁城,即故宮。通過參觀珍寶館、九龍壁、太和殿等著名的皇宮建筑,讓他們領略中國工匠的神奇,感受中國建筑的奇特,讓外國朋友知道中國不僅曾經是多么輝煌、多么文明,而且現在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健康、優秀的民族,那個“東亞病夫”的時代早已過去,我們已經變成了一個世界級的體育大國,而且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們的經濟發展更加迅速,人民更加富裕。我還會帶他們來我美麗的家鄉——內蒙古做客,向他們介紹家鄉的特產和文化。白天,請他們在廣袤的大草原上騎馬奔馳,晚上,在蒙古包里一邊吃著烤全羊,一邊喝著熱奶茶,品著馬奶酒,一邊觀賞著美麗的蒙古族姑娘翩翩起舞,帶領他們唱幾首蒙古長調。這樣讓外國朋友在領略大草原的寬廣,感受家鄉人民的好客、純樸和豪爽的同時了解內蒙古。
2008年,我有一個愿望。我希望擁抱北京!為了這個美好的愿望,我一定會不放棄任何接受知識的機會和可能,不限于課堂,不限于書本,努力學習,刻苦讀書。08奧運,我的奧運,我一定行!
No.1 the apple of one’s eyes 意為心肝寶貝、掌上明珠。
例:I think each child must be the apple of her parents’ eyes.(我想每個孩子必定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No.2 apple of love 意為愛的信物。
例:Don’t touch that ring.It’s my apple of love.(別動那枚戒指,那是我愛的信物。)
No.3 the Big Apple 特指紐約市,使用時前面一定要加the,并且首字母一定要大寫。這個別稱的來歷是:曾經有一群爵士樂師經常到各地巡回演出,他們把所有要去的地方都描述為樹上的蘋果,把演出賺錢看成是摘蘋果。當時,紐約是這些城市中最賺錢的地方,所以便被稱為the Big Apple了。
例:The little girl is from the Big Apple.(這個小女孩來自紐約市。)
No.1 go banana 意為發怒、發瘋。
例:Don’t talk about math any more.I’ll go bananas.(別再跟我提數學了,我快發瘋了!)
No.2 banana skin 意為造成麻煩、令人當眾出丑。在喜劇電影中,常會有舉止優雅的人忽然摔倒在地,原來是不小心踩到了香蕉皮,真令人尷尬,所以這個意思也就很好理解了。
例:The bad thing is the banana skin for him.(這件糟糕事給他造成了麻煩。)
No.3 top banana 意為領導、大老板。
例:He’s the top banana in this company.(他是這家公司的老板。)
No.1 carrot in front of someone 意為開空頭支票、以實踐不了的諾言誘惑某人。
例:The boss told me lf I perform well on the job,we’ll talk about a salary increase next year.But I think he’s just dangling a carrot in front of me.(老板告訴我如果我工作表現出色,明年加工資就有商量了。但我想他這只不過是開了張空頭支票。)
No.1 bean brain 意為、笨蛋。
例:He is such a bean brain.他是個大笨蛋。
No.2 beans about 意為一無所知、一竅不通。
例:I don’t know beans about computers.(我對電腦一竅不通。)
我和爸爸在飯桌上討論著我的學習、我的生活。這,是第一次。
爸爸平時忙于自己的事業,辛苦經營著自己雙手打拼出來的公司,很少陪我和媽媽,而我,自然在媽媽的管轄范圍內。
也許是因為媽媽管的太嚴,有些厭煩,我常于媽媽發生爭執,而爸爸仍舊看著他的電視,或是整理他的資料,若無其事。
我一直以為爸爸并不關心我,并不愛我,可我發現,我錯了。
今天,在飯桌上,爸爸第一次過問我的學習。暗黃的燈光下,我看到了爸爸那充滿愛意、充滿關心的雙眸,他為我的英語擔憂,為我的數學焦慮。這一刻,我知道,爸爸是愛我的。
我又想起了以前的事……
還記得,我生病時,爸爸總會守在床前,為我掖好被角,讓我能安心的睡去。
還記得,在我過馬路時,爸爸總會緊緊牽著我的手,讓我平安的過馬路。
還記得,每年生日,爸爸總會提前半年替我準備“生日派對”,并送上一份讓我意想不到的禮物。
還記得,爸爸每次出差,都會給我帶回我愛吃的特產。
……
我一直以為爸爸并不愛我,因為他不像媽媽一樣過問我的學習,不像媽媽一樣天天陪伴我,不像媽媽一樣記下我每個重要的日子,甚至在我生日當天到外地出差。我曾經埋怨過他,但到現在我才知道,他一直用著他那獨特的方式,滋潤著我,保護著我。
31歲的呂志明是個聰明、樸實的人,是延邊東北仁兒食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出生在吉林省敦化市一個普通的小山村里,那里盛產松籽、核桃、榛子、蘑菇等特產,他從小就與它們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喜愛它們獨特的造型,他喜歡那些堅硬的外殼所包裹的美味。
2000年,呂志明畢業于敦化市實驗中學,同年考入北京市海淀走讀大學,攻讀英語專業。200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他主動放棄了北京大都市的就業機會和繁華的都市生活,毅然回到家鄉。他喜歡家鄉的空氣,他熱愛家鄉的一草一木,他向往為它做一番事業。恰逢當時,他的父親成立了泰森工貿有限公司,呂志明成了父親有力的幫手。他雖然只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還不熟悉企業的很多項目,不懂得如何管理企業,但他并沒有因此苦惱,他購買了許多關于企業管理方面的書籍,一邊鉆研,一邊跟父親學習企業生產和管理的實際經驗。通過不懈的努力,呂志明得到了鍛煉,提高了業務能力,增長了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同時也磨練了意志,使他萌生了許多對企業的獨特想法。
如何使父親創辦的企業在自己手中發揚光大,成為呂志明的首要大事。為了更好地推廣家鄉的農副產品,打造自己知名的品牌。2004年成立了敦化市森茂農副產品加工廠,以松籽、榛子、核桃為原料加工出果仁、開口堅果等30余款產品,年綜合生產量200余噸,安排再就業人員70余人。父親也逐漸地認可和欣賞了他的能力,把企業全權交給他管理,這也給了他很大的壓力。有句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在壓力中,昌志明完成了從學生到商人的蛻變過程。幾年的磨礪讓他學會了經商的技巧,學會了經商之道,更加學會了父親的處事原則,那就是“成事立業,以仁為本”。
做有文化的“東北仁兒”
延邊東北仁兒食品有限公司位于長白山腳下,它臨近朝鮮,俄羅斯,山水環繞,景色宜人。古稱為不咸山的長白山更是世界著名的“紅松之鄉”。東北仁兒公司承接著積淀億萬年的自然恩澤,甄選純正野生紅松籽,以長白山至寒之地天然結晶,締造超自然好禮。
“東北仁兒”這個聽上去如此貼切,看上去又意味深長的品牌名稱,可不是信手拈來的。說起它的由來要追溯到2004年。當時呂志明的父親成立了泰森工貿有限公司,他也放棄了北京良好的就業機會,毅然決然的回到這個生他養他的家鄉和父親一起創業,隨著社會閱歷的增加和工作經驗的積累,土工藝小作坊的現狀已經滿足不了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于是,呂志明萌生出一系列想法,企業可以維系,但只有不斷開拓才能更好的傳承下去。于是,他決定投入全部的精力為之奮斗。只不過幾年的光景,呂志明潛心鉆研經商之道,牢記父親的處事原則“成事立業,以仁為本”,這成為鞭策他的座右銘。他想,我們有這么好的產品卻沒有一個叫人寓意深刻,過目不忘的好名稱。顯得有點“名不正則言不順”的苦惱總是困擾著呂志明。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突然想到那首唱響大江南北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的歌曲,其中的歌詞激發了他的靈感,令他茅塞頓開。他想到干脆就把產品的名稱定為“東北人”吧。可他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妥當。因為“東北人”這個產品名稱無法充分反映出產品的特色,最后結合東北人說話的“兒”話音,他靈機一動,將產品商標最終敲定為“東北仁兒”。
如今,“東北仁兒”食品有限公司已成功運行了五年。它于2009年在吉林省敦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正式建廠,廠內擁有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廠房面積3200平方米,產品主要以長白山脈優質野生紅松籽,核桃,榛子,木耳,菌菇等為原料,生產加工,銷售果仁,開口堅果以及菌菇類等長白山特色食品。現有員工40多人,生產旺季時,最多安排就業人員200多名,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000余噸。完善的生產線和資深的生產技術人員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產品通過了國家權威機構的有機認證,從生產源頭,物流配送,生產加工到銷售都可追本溯源,純手工的甄選,確保了產品質量,更讓每一份產品都得到自然純正的保障。
做實實在在的“東北仁兒”
“東北仁兒”代表著東北人實實在在的淳樸與熱情。不僅“人”實實在在而且“仁兒”也同樣實實在在!貨真價實,滿含真情!
產品專利是企業自主技術開發活動的成果,專利授權數量尤其是發明專利數量的多少反映出企業研發水平的高低。呂志明以現在產品為基礎,加大研發資金投入,提高技術開發能力,努力將技術轉化為專利,將專利轉化為資金,以實現企業的自我發展。如在研發新品種上,堅持以綠色、環保為原則,逐步形成以堅果仁、堅果炒貨、堅果油、山野菜、大煎餅、食用菌類、人參、鹿茸、蛤蟆油等產品為主的獨具東北特色的特產新品牌。
2009年,由于企業發展的規模滿足不了企業發展的需要,他開始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人才。因為他深知“知識就是生產力”。優秀的人才才是企業發展的硬道理。同時,他在市經濟開發區新建廠房,占地15000平方,建筑面積3000平方,年生產能力達1000余噸,最多可安排就業200多人,最終成立全新公司延邊東北仁兒食品有限公司。
經過這些年的創業生產,呂志明始終信守“成事立業,以仁為本”的原則,抓好產品質量,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在創業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經歷風雨,難以見彩虹。
做健康美麗的“東北仁兒”
“東北仁兒”公司在立足于企業穩步發展的同時,不斷的升華企業文化,本著”成事立業,以仁為本“的企業理念,在企業內部以仁為本,以仁興企;面向社會,仁心,仁義,仁愛待人。”東北仁兒“是實實在在的,那來自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的森林結晶,精挑細選的原料絕對是真正的原生態;”東北仁兒“是健康美麗的,優質的產品品質,富含更多的營養元素,成就了多元化的營養保證,美輪美奐的產品包裝,更加讓人愛不釋手;”東北仁兒“是有文化的,讓人們在享用東北特產的同時,更能感受到東北人的人文氣息。”東北仁兒“也正是以豁達的修為,健康的理念,自然綠色的品質為您提供優質的養生食品。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有效教學對策
一、初中英語寫作現存問題
1.重視度不高,語言知識薄弱。
現在的中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重視度不高,面對語法和詞匯用法解釋的學習,往往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基礎知識的構建不健全,單純的認為英語只靠背背單詞就能夠拿一百分。卻忘記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說,詞匯量的積累固然重要,可是英語語法、詞匯用法作為連接詞匯的橋梁,更為重要。另外,老師在教授學生學習英語的時候,也沒有更多強調英語寫作的重要性,關于英語寫作作業的批改不是全批全改,使得學生產生輕視英語寫作的心理。
2.缺乏寫作的策略、中國式英語。
大多數中學生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往往是提筆就寫,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腦中也沒有對全篇文章進行一個分析,篇文段落的排布,構思等,認為只要將所學的詞匯連接在一起構成正確的一句話就可以了。其實,英語寫作和語文寫作一樣,不僅需要優美的語言來貫穿全文,還需要一些修辭來點綴文章。
另外,還有的一些學生不注重語法詞匯的運用,生搬硬套。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式英語”。
例如:
①The house is enough big。很多學生都是以中文意思直接翻譯過來,卻不知big是形容詞,而enough是修飾形容詞的,且enough應該放在所修飾詞big的后面。正確的語序應該是The house is big enough。
②I very much like the book。其中,very much是用來修飾動詞的。正確的語序應該是I like the book very much。
③歡迎你來參加英語角活動。
Welcome you to join our English corner activities.(×)
You are welcome to join our English corner .(√)
3.語法錯誤。
其中主謂不一致、選詞不當、詞語累贅、時態錯誤、句子不完整、指代不清等常見語法錯誤都會造成英語作文文章殘缺,不通順。
相關例子有:
①主謂不一致
When one have money,he can do what he want to.(×)
分析:one 是單數第三人稱,其中文中的have應該改成has.he也是第三人稱,want也應該加上s.
正確語序:Once one has money,he can do what he wants to do,其中to do可以省略.
②選詞錯誤
為了不影響他們,我沒有去參加這次會議.
大多數人看到影響首先想到的就是“influence”,實際上這里使用“influence”并不合適,文中所說的影響應該指的是不去打擾。所以選用“disturb”更合適。
Not to disturb them,I didn’t attend the meeting.
4.符號運用混雜
學生在書寫英語作文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標點符號的作用。文章中經常是“,”一逗到底,不分主次。因此學生應該學會正確的運用“,”和“.”,理順文章思路,層次分明。
二、英語寫作課堂的有效教學
學習不應該只是學會了,要懂得熟練地運用。老師在教學方面應該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以致用,提高教學的質量效率。對于初中生英語寫作,老師應該合理的分配英語學習的教學,聽、說、讀、寫四方面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樹立學生的信心,同時具有主動積極地英語寫作態度。
三、相關對策
1.樹立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興趣與信心
改變單一的英語課堂模式,建立老師與學生互動課堂。每次進行英語寫作之前,可以給予學生一些時間去查找與此次英語作文內容相似的典型例子進行借鑒,然后學生根據自己所查資料,可以相互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而老師在寫作的過程中,起到指導作用,尊重學生的寫作思路,好的地方加以鼓勵,錯誤的地方及時糾正。
2.情景式教學模式
情景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將學生放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自由發揮。
比如:
作文題目:my hometown
作文內容:向你的好朋友介紹你的家鄉,包括家鄉的風土人情、特產、名勝古跡等。
作文要求:不少于100字,文章通順,層次分明。
這樣,老師就可以針對作文題目選取兩名學生進行一次情景對話。
在該過程中,學生將聽、說、寫三個方面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增加了老師與同學之間的感情,激發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A:Tom,where is your hometown?
B:my hometo is .....
A:oh~ Do you love your hometown?
B:yes,I do.my hometown have many interesting places.
A:....
此外,還可以增加仿文訓練。由老師選出一些好的題材,文章。學生根據題目要求進行仿寫。借鑒他人的好的寫作技巧,尋找寫作靈感。
3.加強語言基本功的學習(單詞,句型,語法等等)
學習英語和學習漢語一樣,先了解英語語言的基本組成部分。音標、語法、詞匯是英語的三大組成成分。其中,詞匯是英語寫作的基礎,沒有詞匯就沒有寫作,而初中生詞匯量相對比較缺乏,因此,初中生更應該加強對詞匯量的補充和掌握。
例如:
①合成法
將一個英語單詞拆分為兩個或者更多的常見單詞。
比如:rainstorm(暴風雨),就可以將此單詞分為rain(雨)和storm(暴雨)兩個單詞來記憶。
②派生法
加前綴或者后綴構成另一個詞。
比如:在important(重要)前面加上un,形成unimportant(不重要)
③轉化法
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個詞變成另一個詞
比如:clean(adj,干凈的)clean(動詞,弄干凈)
四、總結
英語的學習是長期的,需要日積月累的。英語寫作也并非一日之事,它同語文作文一樣,同樣是需要大量的詞匯,修辭,語法構建而成。在初中英語寫作的教育上,學校、老師和學生都應該集聚更多的關注,打破常規英語課堂模式,增加學生英語寫作的訓練力度,多鼓勵和推薦學生閱讀一些英語時報,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閱讀量少也會對寫作造成影響。此外,學校也可以開展相應的英語演講、英語角等活動,致力于學生聽說讀寫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旅游英語;教學方法;對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地區文化交流活動的廣泛開展,旅游行業參與國際化項目的機會也與日俱增。社會對具有外語應用能力的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攀升。培養具有較強的外語表達能力又熟悉旅游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成為各層次《旅游英語》課程培養的目標。尤其西安這個十三朝古都,以其神秘厚重的歷史文化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因此,《旅游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日漸重要。
一.《旅游英語》的課程特點
(一)實踐性強
旅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無論是從事酒店管理、導游或是旅行社等相關工作都不可避免的會與外國游客進行溝通和交流,并且涉及到吃、住、行、游、購、娛的各個方面。《旅游英語》應注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語言工具和旅游相關知識的實踐能力,使其能夠熟練的與外國游客交流并能夠提供專業服務。
(二)專業性強
《旅游英語》課程內容涉及到的旅游專業知識較多,如:旅游資源、旅游規劃、飯店、旅行社、旅游景點、旅游交通等。這就要求學生首先應掌握上述專業知識,然后再通過《旅游英語》的學習加深理解,并對課程中出現的專有名詞、常用句型應及時歸納整理。
(三)綜合性強
旅游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知識覆蓋面廣,文化底蘊深厚。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知識:一是歷史文化知識及其相關理論,主要包括地理、歷史、風俗、民族、宗教、風土人情、風物特產、古建園林、旅游景點、歷史典故等。二是與出行及旅游業務相關的交通、貨幣、通訊、法律常識及急救醫療常識等。三是客源國的主要情況,包括地理、人口、政治、經濟、文化、風土民情及思維方式等。因此《旅游英語》的教學需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最大程度的擴大學生視野,只有基礎知識扎實,才能靈活自如的應用到語言中。
(四)口語表達能力突出
旅游專業的英語教學必須突出口語訓練。導游英語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基礎知識和專業詞匯的基礎上,組詞成句,將景點解說詞完整的表達出來,并在導游服務中能夠為外國游客答疑解惑,以達到交流和了解的目的。學生必須口語表達能力突出才能做到這一點。這也是《旅游英語》教學的特殊要求。
二.《旅游英語》教學現狀
(一)教材陳舊、版本多樣化
1.教材種類繁多。目前選用的多是國內各高校(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各出版社(高教社、電子工業出版社、旅游出版社)及陜西省旅游局組織編寫、出版。
2.教材結構多樣。有按照吃、住、行、游、購、娛各方便編寫的旅游英語;有根據入境到出境各環節編寫的旅游實用英語;有按照涉外酒店各崗位、部門編寫的前廳英語、客房英語、中西餐廳英語等;還有根據不同地區旅游景點編寫的景區英語。良好的教材是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但目前教材種類多、結構復雜就導致課本內容的難易程度和選題差異也較大。雖然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但個別教材內容及數據陳舊,不能反映旅游業的發展現狀,知識面深度和廣度也不能完全滿足教學需要。
3.教師可根據課程培養目標、學生的層次及企業對學生的具體要求來選擇教材,課堂教學中補充相應知識豐富教學內容。日后條件成熟可組織旅游系教師自行編寫教材。
(二)教學設備不足,影響教學質量
《旅游英語》教學離不開先進的實驗室、語音室及多媒體教室。但我系現只有旅游酒店管理實驗室和導游實務實訓實驗室2個,無語音室及固定多媒體教室,遠遠滿足不了教學要求。語音室往往只配備給英語專業的學生使用,而忽視專業英語的教學。因此,要提高旅游英語的教學水平,還必須加大投資、完善、更新教室設備。
(三)師資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我系《旅游英語》教師隊伍英語水平普遍較高,但專業知識參差不齊,且大都缺乏旅游專業的實踐經驗。較理想的解決辦法一是聘請校外旅游行業資深人士對教師進行實踐培訓。2011年,國家十佳導游陳彥老師曾經帶領系內部分老師及學生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進行景點實踐教學活動,老師們從中受益匪淺。二是在不耽誤正常教學活動的前提下,到其他高校、旅行社或星級酒店觀摩學習。在實踐中更容易發現問題,從而指導教學,使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三是積極參加業內組織的各種研討會或論壇,掌握行業發展最新動向,老師要首先更新自己的知識,然后再有選擇的傳授給學生。2011年我系作為高校代表參加了中國西部旅游發展論壇,來自中西部12個省市的旅游從業者及高校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西部旅游發展優勢,共商旅游發展大計。
(四)學生英語基礎差異較大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旅游專業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已經考過四、六級,希望老師全英語授課,但還有個別學生基礎較差,詞匯量少,則希望老師漢語教學,放慢進度,最好能補充些基礎的語法知識。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老師的授課方式、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就有不同的要求。目前來看,根據英語水平分班教學是不現實的,只能要求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兩者兼顧,采用以英語教學為主,漢語教學為輔的方式。
(五)教學考核評估手段單一
關鍵詞 食品包裝 英文 使用原則
1 食品包裝英文的使用現狀
1.1使用英文呈現增長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發展,食品包裝也趨向全球營銷策略。越來越多的食品開始在包裝上使用英文,這不僅符合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也是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食品使用英文包裝,既可以讓消費者覺得產品質量值得信賴,而且對于一些外國消費者來說,包裝上的英文說明也可以為他們選購商品提供方便。這些都無疑可以提高產品的銷售量,也提升了產品的品牌形象。所以食品包裝使用英文,是新時代市場營銷的一個特點,是一種時尚。
1.2 英文翻譯的錯誤很多
琳瑯滿目的食品包裝,由于不規范的英文翻譯,幾乎錯誤百出。就筆者收集到的食品包裝袋來看,英文錯誤達到了80%以上。這些錯誤主要體現在:
(1)語法錯誤
如某豆奶粉的說明中有這樣一句譯文: The production name is xxx. Production是“生產”的意思,這里應該用“產品”才更符合。所以這句應譯成“The product name is xxx.”
(2)直譯錯誤
如某果醬上的“生產日期見罐底打印”,直接譯為“produce the date see the bottle
the cover to print”,這樣的翻譯不僅語法不通,且生搬硬套。應譯成“Production Date:Printed on the tin cover”。
(3) 邏輯錯誤
如某食品包裝上印有“It is unique food for the home.”顯而易見,“home”是抽象的“家”,是不能吃食物的,“family”才有家庭成員的意思,可以食用食物。所以此句應該改為“It is unique food for the families.”
1.3 英文使用沒有規范標準
(1)內容夸張失真
有些商家為了促銷自己的食品,在包裝上使用英文夸張自己的食品口感和營養;有些黑心商家甚至以次充好,將劣質商品摻雜其中,但外包裝卻精美考究,有英文標識和說明,用來欺騙消費者。
(2)拼音魚龍混雜
如:某食品包裝上有這樣一段譯文:The product uses refined oil without any chemical tianjiaji.猛然一看,覺得這譯文還挺有水準,但仔細一看,“tianjiaji”這個詞就是漢語“添加劑”的拼音,只是被排列到了一起。這句話的正確譯文應該是“The product uses refined oil without any chemical additive.”
(3) 翻譯標準不一
由于國家對食品包裝的英文翻譯沒有規范統一,同一食品名詞會出現不同的譯法。如食品包裝上最常使用的“商品保質期”就有不同的翻譯:Fresh time, Shelf time, Guarantee period, Date of minimum durability, Best before, expiry date等等,簡直是五花八門。不要說普通消費者,就算是英文程度高的消費者,也會覺得如墜云霧,搞不清楚。
以上還只是簡單列舉了食品包裝英文的一些亂象,實際生活中商品包裝英文的錯誤和不規范簡直不勝枚舉。而食品這類特殊商品,關系到每個食用者的身心健康,對消費者來說至關重要。因此,規范食品包裝英文翻譯,制定科學的使用原則,是極其重要的舉措。
2 食品包裝英文的使用原則
2.1規范性原則
食品包裝英文作為一種指示語,最主要的功能是指導消費者正確食用食品,因此應該使用規范的商務英語,語法正確,簡潔醒目,通俗易懂。尤其是對國內的消費者,大多數并不是很懂這些英文說明,更應該精煉簡單,一目了然。英文說明盡量用祈使句,起到警示的作用。如“遠離火源”直接譯為“Keep off the fire.”句子盡量簡短,多用短語和縮略語。如“易碎品”直接可用“fragile”。
2.2 健康性原則
如今,綠色健康越來越成為食品消費者的需求,包裝英語也要滿足這樣的消費欲求,體現健康綠色的特點。如果把“動物餅干”翻譯成“animal biscuit”,會讓消費者產生誤解,以為是拿動物做成的餅干,讓他們不敢購買。因此,這詞譯成“biscuit with animal forms”才更符合詞意。
2.3 本土性原則
有句俗語: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消費的趨勢下,要想讓商品具有國際競爭力,必須具有自己的本國特色,才會吸引更多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因此,商品包裝的英文除了滿足國際化的特點,更要體現地域性的特產和口味。如國內的“北京烤鴨”以前的翻譯是(Peking Duck),現在被譯為“Beijing Duck”;“餃子”由(dumplings)改為(jiaozi)都是本土化的體現。
2.4 藝術性原則
食品的包裝不僅可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而且直接影響消費者對食品價值的衡量,決定食品在未來市場的地位。因此包裝上的英文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據食品的特點,做到寧缺毋濫,避免繁瑣堆砌。
結語
綜上所述,食品包裝的英文使用一定要詳略得當,精確簡潔,符合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在迎合全球消費趨勢的前提下,也要有自己的本土特色,健康綠色,才能讓這種食品在同類商品中脫穎而出,成功占領消費市場。
參考文獻
[1]周立華.市場營銷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74.
[2]薛丹云.食品包裝英語譯文規范性探討[J].江蘇商論.2011.(3).
[3]岳強.對我國食品包裝英語規范化使用的研究[J].中國包裝工業雜志社,2015(6).
作者簡介
王紅玲(1972- ) ,女,甘肅天水人,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文學碩士,研究方向是英美文學和英語教學。
關鍵詞:中西文化;動物詞;概念意義
1引言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由人類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傳承,不同的文化之間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它是人類相互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是對客觀世界感性上的知識與經驗的升華。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是各民族交際的工具,它的使用必須依賴作為社會成員的人類以及周圍的環境,而詞匯又是語言的基本要素,承載著文化氣息,反映了人類的社會文化傳統。利奇認為,詞的概念意義指的是客觀事物的反應或概括,是詞義的基礎,是語言交際中表達的最基本的意義,假若沒有概念意義,人類就無法進行語言交際。由于諸多方面文化因素的影響,動物被賦予了特定的文化意義,不同的文化內容和文化傳統也使得動物詞在意義上有明顯的差異。本文試從中西文化差異為出發點,對動物詞的概念意義進行探討。
2英漢語中概念意義半空缺的動物詞
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這也就構成了動物詞匯在概念意義上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英語中有其概念意義而漢語空缺的動物詞
(1)夜鶯(nightingale):中英詞典在對夜鶯的概念中都有表明它是一種鳥,體態玲瓏,鳴聲清婉。不過在英語中夜鶯還有另外兩層意義,一是克里米亞戰爭中因付出而被人民銘記的護士;二是告密者。
(2)牡蠣:詞典對牡蠣的概念都表明了它的外表、形態、生存環境及用途。在英語國家,牡蠣又可指沉默寡言的人,因為牡蠣的雙殼總是閉合得很嚴實,就像人的嘴緊閉一樣)。
(3)雞:英語中,雞除了家畜、可食用外,還可表示某個人膽小,怯懦,不夠勇敢。
(4)大象:在英語中,大象還被認為是眾所周知卻不重視的事物或事情,甚至被認為是一種負擔。
2.2漢語中有其概念意義而英語空缺的動物詞
(1)喜鵲:在漢語中人們常把喜鵲定義為喜事,吉利,好兆頭。如:喜上眉梢、雙喜臨門。而在英語詞典里并沒有這樣的概念,反而用它來定義那些平時愛嘮叨的,喋喋不休的人。
(2)熊:漢語中對熊的概念多體型較大,行動笨拙。因此它也指人笨拙、軟弱、無能。如:瞅你那熊樣。在英語中則指一些不容易解決的事情、脾氣不好的人或者表示股市不景氣。
(3)鴛鴦:在我國內蒙古和東北北部繁殖,為我國著名特產珍禽之一。舊傳雌雄偶居不離,可指飾物上的鴛鴦圖案、比喻夫妻成雙配對的事物。如:鴛鴦枕,苦命鴛鴦。而這種動物在英語國家文化里是不存在的,因此就沒有這樣豐富的概念。
(4)鶴:漢語常用鶴指待白色、老者,如:鶴發童顏。也常將其神化,如:駕鶴仙去。
(5)啄木鳥:腳短,趾端有利爪,善攀援,嘴尖而直,很堅硬,舌細長而尖端有鉤,能捕食樹洞里的蟲,因辛勤勞作,也被用來指那些不辭辛勞,兢兢業業的大眾人民。
(6)鯉魚:漢語中,鯉魚多被定義為吉祥之物,或指人飛黃騰達。可以從詞匯中看出,如:錦鯉、魚躍龍門。
3英漢語中都有概念意義的動物詞
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人類文明的進化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共性,從動物詞中也可以觀察發現。
3.1英漢語中概念意義對應的動物詞
有學者將此現象成為文化重疊,指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共性。
(1)狼:英漢語中,狼除了有群居,貪婪、兇殘之意外,漢語中有“色狼”之意。英語中對狼的概念有:manwhoisalwaysreadytomakesexualadvancestowoman,如:awolf-whistle(流氓哨)。
(2)狐貍:漢語中用“老狐貍”來指奸佞狡猾的壞人,英語也有類似的表達方法,如“Tomisascunningasafox”。
(3)豬:在漢語中,豬除了有實用價值,還指人邋遢和肥胖,如:吃的跟豬一樣;你家就像豬窩一樣。英語對豬也有這樣的概念,比如:shegreedypig,sheateallthefood;Theylivelikepigs。
(4)羊:漢語中一般認為羊是非常溫順的動物,比如我們會說某個人溫順的像一只小羊。英語中也有相同的義項,如asgentleasasheep。
(5)蜜蜂:漢語中蜜蜂可指勤勞的人,如:園丁像蜜蜂一樣勤勞。英語中也是如此:Johnasbusyasabee。
(6)猴子:英漢語中猴子都可指小孩頑皮、胡鬧、搗蛋。如:猴孩子(asnaughtyasmonkey)。
(7)蝸牛:漢語中,多用蝸牛指代遲鈍的人,形容動作緩慢。漢語中也有相同的文化特征:Sheworksatasnail’space。
3.2英漢語中概念意義半對應的動物詞
不同的地理、物質環境,使得不同民族賦予與其同生共存的動物以不同的概念意義。
(1)牛和馬:中國是農耕大國,自古以來便是如此,牛作為協助人民勞作的工具,自然也被賦予更多的概念意義,也常常被用來形容人。如:如牛飲水、牛氣沖天、壯實如牛、像牛一樣辛勤。而馬是英國人的坐騎,是騎士的伙伴,也是皇家御用的動物。漢語里用牛來指代的事物在英語里全部都要用馬來代替,如:worklikeahorse、getonone’shighhorse、asstrongashorse等。
(2)獅子和老虎:漢語里,虎是百獸之王,因此諸多詞語都以虎稱雄,如:龍爭虎斗、龍潭虎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虎生威等。也有用虎來形容人神氣,如:虎頭虎腦、生龍活虎、如虎添翼等。而在英語中,獅子是叢林之王,代表勇敢、威嚴、權利,是國家的象征。因此獅子也被英國人引申到人,如:asboldaslion、aliterarylion等。
3.3英漢語中概念意義相沖突的動物詞
龍:在中文里,認為龍是吉祥尊貴之物,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古代皇帝被稱作真龍天子,中華兒女又自稱龍的傳人,有關龍的成語都是積極的,如:龍飛鳳舞、龍騰虎躍、龍鳳呈祥、等。而英語中認為龍是有翅膀會噴火的猛獸、是罪惡的象征,如果說一個人像龍,那意思就是說他兇狠、殘忍。
狗:漢語中狗常比喻奉承,巴結之意,形象大多都是貶義的,如:看門狗、狼心狗肺、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在英語中,人們愛狗最甚,常被當做寵物來養,他們視狗為最好的朋友,如:asfaithfulasadog;也可以用來指幸運的人,如:luckydog.
貓:漢民族對貓的印象就是溫順、機靈、能抓老鼠,因此人們就偏寵愛貓咪,有時可以用貓來形容女子:像貓咪一樣惹人憐愛。不過在英語國家,貓的形象就被完全顛覆了,貓被視為是整天惹是生非、不務正業,東竄西跳的動物。
4結語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動物詞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都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動物詞不同的概念意義,而動物詞被賦予的概念意義又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內容。從中西文化差異的視角探討動物詞的概念意義,能更客觀的了解異國文化,減少交流障礙。
參考文獻
[1]常敬宇.漢語詞匯與文化[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7):78-90.
[3]黃斐霞.英漢動物詞匯文化內涵的比較——以《圣經》中的動物詞匯蛇、羊、龍、獅為例[J].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07(3):29-32.
[4]黃靜.英語漢語中動物詞語的文化內涵分析[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1(5):130-133.
[6]寇槐花.從英漢動物詞匯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差異[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5(2):65-67.
[7]廖光蓉.英漢文化動物詞對比[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0(5):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