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

時間:2023-05-30 10:08: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課外活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一、全面考慮,合理安排

英語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應和課堂教學實際緊密聯系,但又不是課堂教學的簡單重復。否則,課外活動便失去了意義。因此,我們在安排英語課外活動時,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知識水平,選用切實可行的方法與形式,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各類英語課外活動。

為了開展好英語課外活動,我們每學期在制定個人教學計劃的同時,應該有目的地訂出英語課外活動計劃。英語課外活動計劃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較大規模的課外活動計劃。這類計劃的制定,要以調動全體同學的活動積極性為前提,因此活動內容不能過難,要易于不同程度的同學接受,而且活動項目要少而精。

要制定出活動具體舉辦的時間、地點及參加人數,并在開學初有意識地向全體同學公布,以便讓他們思想上早有準備。另一個是英語課外小組的活動計劃。英語課外小組的建立,我一般是挑選各班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參加,而且小組成員不固定,每個學期可以根據學生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臨時變動。這樣做不僅能使參加者產生“危機感”,還可以調動其他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英語課外小組的活動時間一般是固定的,基本上每周一次,每次一節課左右。活動內容除必要的課外輔導,還穿插一些層次較高的英語游戲、比賽、智力測驗等,借以豐富課外小組活動內容。

當然,每次開展課外活動,教師都必須事先做充分的準備。要備齊活動所需的材料,要制定出比賽規則、評分標準及獎勵辦法。同時還應設想到活動中可能(下轉第61頁)(上接第60頁)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二、形式多樣,寓教于樂

英語課外活動形式很多,但我們應該選用那些適合于學生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生動活潑、簡單明了、能寓教于樂的活動形式。

譬如,英語朗讀比賽。我們就以課本所學課文為內容,要求學生按一定的語音規則去朗讀,參加人數不限,可自愿報名。可以組織學生評委進行評分。這種活動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音能力大有益處。再如,英語書法比賽。這對初中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活動先以班級為單位,人人參加,從中篩選出較好的一些參加年級比賽。比賽時,必須統一書寫內容,書寫格式及其他要求。讓參賽者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還有英文小報制作比賽。可以要求學生人人參加,比賽前必須向學生們宣布制作要求,包括紙張的大小、內容、版面設計及交稿時間和評分標準。開展這種活動既可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又可增長學生的見聞,加強學生對所學語言國家的了解。

對于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課外活動,比如“英語智力競賽”,我僅限于在課外小組同學中進行。競賽時,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將學生分為幾個組,并邀請其他同學觀摩:整個競賽分為必答題和搶答題兩部分。內容有:猜謎、趣味問答、判斷是非、填空、聽力測試等。活動自始至終氣氛活躍,同學們積極思維,爭先恐后答題,效果良好。

三、認真總結,以利再戰

每次活動開展之后,首先要算出成績,排出名次,公布獲獎名單,以資鼓勵。

第2篇

課外活動是相對課堂教學而言,指在課堂教學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從時空來說,它和課堂教學一起構成教育教學工作的兩大有機組成部分,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開拓學生視野。課外活動對中學生健康成長特有的作用,決定它在教育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學生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均能達到不同的活動目的。就語文而言,可以組織文學社、記者團、社會調查、演講、辯論、課本劇表演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課外閱讀是學生語言積累和模仿的必經捷徑,為其他能力的培養和展現夯實基礎。處在知識激增時代的學生,尤其需要博覽群書,吸取大量的知識信息,需要借助課外閱讀來填補課堂學習中自己在知識與能力上形成的空缺。《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提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所以語文教學必須長期地、有計劃地、高效地組織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1.激發興趣,促成閱讀。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可以立足課內,帶動課外。聯系教材內容,適時巧設懸念,讓學生產生自主進行課外閱讀的沖動,教師也就事半功倍了;也可以聯系生活,鼓勵探究。讓黑色的鉛字和多彩的生活聯系在一起,成為學生夢寐以求的精神食量;還可以介紹典范,賞析激趣。教師的言傳身教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所以教師自己讀書,并且讓學生分享讀書所得,會讓學生自覺模仿,繼而也愛上課外閱讀。

2.創設條件,促進閱讀。興趣要轉化成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還得不斷刺激和強化。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創設閱讀條件。農村初中教學資源少,學校沒有圖書室,學生的經濟條件也不好。

首先,讓每個學生的有限的圖書流動起來,積沙成塔,共同組建屬于集體的圖書角。

其次,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教師及時推薦各種內容和體裁的讀物,并增加一定量的課外閱讀作業,比如寫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培養“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第三,組成相容、互補的閱讀小組,讓學生主動、協同進行閱讀,學會彼此傾聽、共同討論、相互借鑒、吸收。這樣一來,就算尚未形成閱讀習慣的組員在集體閱讀氣氛的熏陶下,想不閱讀都不可能了。以上組織工作做好了,就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了空間和時間,促進其興趣向習慣轉化。

最后,展示匯報,快樂閱讀。要讓學生在快樂中閱讀,在閱讀中快樂,從而自愿長期閱讀。要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展示自己的閱讀所獲,從而獲得別人的認同,找到成就感。成就感又成為其新的動力源泉,繼而快樂地長期自覺閱讀。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在這個環節要做的就是活動前精心組織準備,活動后給予恰當的表揚,把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都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興奮、充滿驕傲地享受屬于他們自己的課外閱讀展示活動。

1.召開讀書經驗交流會。學生把自己近期喜歡的讀物介紹給同學,并談自己的讀書體會。用肺腑之言觸動同齡人的心弦,引起強烈的共鳴,從而凈化心靈,陶冶情操。

2.舉辦讀書筆記展評會。以投票的形式選出一定數量的最佳讀書筆記,請獲得榮譽者介紹經驗,與學困生結對,共同提高。

3.舉行閱讀、朗讀、演講比賽。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學藝術的熏陶,充實精神底蘊,陶冶性情,提高思想修養,培養“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度,還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一個個小腦袋里不服輸的潛在意識促使他們你追我趕,更廣泛地閱讀課外讀物。

4.學以致用,模仿習作比賽。沒有量的積累便不會有質的變化,課外閱讀的過程正是積累的過程。積累得多了,方法也多了,下起筆來也就容易了。不妨偶爾組織習作比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享受閱讀的收獲,繼而增強自主閱讀的動力。

第3篇

一、明確指導思想

1.自主性

語文課外活動面向全體學生,改變以往少數學生參與現狀。活動由教師主導,學生自己主持,親身參與,互相協調,共同配合完成。通過眼看,耳聽,心想,口說,手做,筆創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

2.廣泛性

語文是和生活、社會聯系最緊密的學科,語文的外延是和生活外延相等的,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語文,把語文活動放在社會的背景之上,放到現實社會大語文環境中。做到五個結合,即與學科課程集合,與課外閱讀結合,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與學生的思想教育結合,與社會實踐結合。這樣,多方面全方位開展課外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展開特長與個性的能力。

3.全程性

在開展語文課外活動時,要注重活動過程。我認為活動應該由激趣導入引導實踐活動訓練交流檢查總結評價組成,學生全程參與,是學生的表達由不熟到熟練,技能由不會到會,學生的情感也在活動中發展變化,寓教于活動中。

二、制定計劃和操作程序

1.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定了課外活動的要求,我據此制定了可行計劃:

(1)活動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各異,當然課外活動對其不同年級的學生要求就不同。掌握學生讀寫能力的一般情況,只有了解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課外活動。

(2)活動的組織形式。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活動的規模、時間等都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能力水平、實際需要以及指導力量和具體條件確定,低年級以開展群眾性的饒有趣味的活動為主,高年級可以專門組織小組。

(3)課外活動的考核形式。成績考核科用來競賽、展覽、匯演、報告會、經驗交流、墻報、手抄報等形式。

2.制定操作程序

(1)制定語文課外活動的分級目標和內容。一二年級,從聽說有趣童話入手,初步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以自覺性的讀書習慣;讓學生認識身邊的人和事,收集積累語言材料,初步培養學生聽說能力,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三四年級,從讀有趣的自然書籍入手,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繼續強化說讀訓練,認識身邊的大自然,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勤動筆的創作能力。高年級,從讀名篇入手,初步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不光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還要培養學生的獨特的語言感受力,進一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個性寫作能力。

(2)認識結構框架

活動目標: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發展特長,培養創新,提高審美。

活動途徑:與教材結合,與課外閱讀結合,與社會實踐集合,與思想教育結合,與其他學科結合。

活動雙方: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教育階段:一二年級吸收模仿二三年級消化鞏固高年級結晶創造。這種整體結構模式,使教師能從整體設計組織活動。克服活動目標不明確,活動內容散亂等現象,使活動課外活動的開展更系統更全面。

3.確定基本程序

很多教育學者吧教學過程高度概括為導入展開終結。結合語文課外活動以活動為主,活動中學習的特點。我初步認為語文課外活動的基本程序應該是:激趣導入引導實踐活動訓練交流檢查總結評價。

(1)激趣導入。在學生做好知識,技能。心理等準備之后,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出活動要求。

(2)引導實踐。通過傳授方法,情景再現等方式,啟發學生思考,主動參與實踐。

(3)活動訓練。學生主動參與,認真實踐。進行聽、說、讀、寫能力訓練。

(4)交流檢查。學生實踐之后,通過討論、表演、展評、結集等方式交流活動成果,既是主動參與又是特長展示。

(5)總結評價。小結收獲,激勵發展,考查評價,自我反饋。

4.課內外緊密結合,有序實施計劃,我以課內帶課外用課堂學到的讀書方法指導課外閱讀,用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促進課堂學習效率。

首先,我指導學生閱讀,邊看邊想,不懂之處做標記符號,閱讀全書后再條理理清,思考不懂得問題掌握中心。對于課外讀物中的優秀作品,在學生共同閱讀后,我總要布置思考題。如書中有哪些人物?寫了什么事情?表現了人物的什么品質?你最喜歡其中哪個人物?為什么?你覺得文章語言有何特色等。讀后讓學生圍繞思想教育和寫作方法等方面有所收益。

其次,做到讀寫結合,提高讀書效益,我在指導高年級學生閱讀時,培養他們隨度隨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最后,我經常集合課堂教學的內容,向學生推薦優秀作品,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開闊其視野,增長其知識,陶冶其情操。大量的閱讀,學生會在一個更寬廣的思維空間縱橫馳騁。我向學生推薦了《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文學名著。

5.定期檢查閱讀效果

為了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促進其認真地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我定期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檢查方式很多。如每月填寫一次登記表(包括姓名、閱讀篇目、做筆記篇敘)。展出好詞佳句摘抄本,查閱讀筆記,召開新的交流會等,為學生創設暢所欲言的機會。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1.課外閱讀活動

一二年級主要讀有趣的故事、連環畫、等,指導培養正確讀書方法。三四年級主要讀優秀作文、科普書籍、報紙、雜志。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摘抄習慣等。高年級主要讀國內外名篇,培養寫讀后感。

2.語文興趣活動

一二年級朗讀比賽,三四年級可組織查字典比賽、讀故事比賽等。高年級百科知識競賽、現場作文比賽、動手做讀書筆記展。

3.社會活動

第4篇

摘要:從理解、信任和尊重,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勤思、多想、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課外活動形式;公正、公平、客觀開展美術課外活動的評價三個方面,對美術課外活動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美術課外活動 活動形式 評價

美術課外活動是指在學校課堂教學計劃以外進行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有目標的美術教育活動,它包括校內美術課外活動和校外美術課外活動兩部分。是學校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美術文化修養、提高審美情趣以及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有著積極的作用。尤其中等職業學校的幼兒教育專業擔負著培養合格的幼兒教師的重任,如何探索出一套積極有效的課外活動形式和有利于調動教與學積極性的評價方式,是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探討的課題。

一、理解、信任和尊重,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

中等職業學校幼兒教育專業學生96%來自農村中學的應屆初中畢業生,根據調查發現,學生在初中3年的學習中,美術課開過一年的學生不到50%,開過2年美術課的學生不到30%,學生進入初三年級后幾乎所有學校都沒有開美術課。究其原因,一是這些來自農村孩子的家長們認為學生學習美術花費大,對子女的期望就是文化學習才是正道,只有文化成績好才有出息;二是農村中學美術教師的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和學校管理者的不夠重視,沒有給學生和家長一個正確引導,雖然國家在不同時期的《全國藝術教育發展規劃》中對各級各類學校的美術教育有明確要求,但是在農村學校美術課基本上只有課表上有體現,所以學生來校之前基本沒有美術基礎。可是,隨著學習環境、條件的改變和將來就業的需求,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雖然非常高,但苦于沒有美術基礎,每周僅有的3到4課時學習時間覺得很是不夠用,所以她們除了課堂學習之外,對是否能增加一些課外學習機會雖也有著強烈的愿望,但是在組織課外活動小組增加學習時間和機會時卻又沒有膽量,擔心自己學不好,擔心同學笑話自己,擔心老師瞧不起……總之,太多太多的擔心使她們失去自信,太多太多的擔心使她們對課外美術活動學習望而卻步。所以,我們有責任做好她們的思想工作,理解、信任和尊重學生,給她們信心。

二、勤思、多想、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課外活動形式

中等職業學校幼兒教育專業的學生由于沒有升學壓力,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就業,做一名優秀的幼兒園教師,而要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我們的教學指導思想是:“文化夠用,技能優秀”。所以,學校也盡可能地為學生的技能學習提供幫助,在美術課外活動的形式上,要求老師們勤思、多想、開拓創新,盡可能豐富多彩。克服以往一提到在學生中開展美術課外活動,大腦里就在想,是教素描還是色彩,或者中國畫、手工等,然后就是找領導要場地、工具材料等思維模式。在經過多年的教學發現,在美術興趣小組活動的形式上其實有很多形式可供我們選擇。首先,是寫生,寫生是直接面對對象進行描繪的一種繪畫方法,有風景寫生、靜物寫生和人像寫生等,它作為美術課外活動的一種形式,是開始學習繪畫時最重要的訓練方法,也是學習繪畫時搜集素材的最好途徑,雖然剛開始寫生學生有很大的困難需要克服,但只要堅持不懈,困難便會迎刃而解。其次,是參觀畫展,這種美術課外活動形式有利于學生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第三,走訪當地的民間美術藝人,它也是美術課外活動的一種形式。民間美術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發生、發展,流傳了幾千年的美術品種,它貫穿于人們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直接反映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民間美術的作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記錄一個民族的圖像史書,其傳承人是我們民族和人類的寶貴財富,學生與這些民間藝人學習交流,有利于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這些民間藝人精湛的技藝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第四,是參加美化環境的活動,這實際也是美術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實踐與應用,是美術知識、技能遷移的形式,這種美術課外活動,可以陶冶學生的精神情操。第五,是參與展覽現場的布置、參與幼兒園環境和教室布置以及參與各種節日活動現場布置等,這些美術課外活動的形式,可以提高學生動手動腦和實際操作能力,為她們今后從事幼教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美術課外活動不僅是課堂教學的補充,也是課堂教學知識遷移和實踐的最好途徑。在學生的組織上,可以靈活機動,根據學習任務,將學生以活動班的形式在一起統一組織上課,也可以是根據任務和要求分組進行。總之,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形式,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是美術課外活動較之于課堂教學的顯著特色,也有利于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中快樂地學習。

三、公正、公平、客觀開展美術課外活動的評價

自人類社會有教育活動以來,就有考評其成效的方法。我國古代的《學記》就有“比年入學中年考校……”的記載。現在,教學評價是對教育工作者教學管理的重要部分,起著引導和調節教育過程,使之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努力地無形杠桿。美術課外活動教學工作的評價,雖然沒有像美術課堂教學那樣有一套嚴格的大綱作指導,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而美術課外活動的評價內涵也不斷豐富,從過去單純以繪畫技能的高低為評價標準的方式轉而以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所替代;從單純重視學習結果的評價轉向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從簡單的學習者個體的評價轉而注重學生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從簡單的現實評價轉向注重學生美術學習潛能的評價。所以,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合作精神、探究能力,是美術課外活動評價的依據,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動力,也是其真正促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參與意識的源泉。

總之,理解、信任和尊重,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美術課外活動的思想基礎,豐富多彩的美術課外活動形式給學生提供了輕松學習、愉快學習的良好氛圍,公正、公平、客觀的美術課外活動評價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真正促進課堂教學。

第5篇

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對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開闊視野,培養和發展能力,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等都是有益的。課外活動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在以下三個方面比較突出:一是興趣的培養;二是能力的培養;三是思想品德的培養。化學課外活動課設計的好,妙,學生的能力則可以得到培養,無論是思維能力,還是操作能力,無論是一般能力,還是特殊能力;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社會活動能力都會在課外活動中得到提高.現就化學課外活動課的設計談一點體會。

一、活動課的內容要具有科學性和知識性

設計化學活動課,首先必須結合學生的身體心理特點,內容必須符合他們的認識水平,不能過高,活動內容必須與化學理論知識掛鉤,與學生所學的化學基礎知識緊密地結合起來,切不可與學科知識分離。就是選擇的內容要具有嚴密的科學性,一定的知識性,要使學生覺得所學的化學知識知識能用到實際生活之中。活動課也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化學知識,提供一定的化學信息,討論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活動課的操作要具有趣味性和實踐性

活動課的顯著特點就是讓學生走出課堂去活動,去實踐,實質就是把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設計化學課外活動課就是給學生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天地。因此,一定要克服片面性和封閉性。力求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要求,選擇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操作上有一定實踐性的課題,吸引學生主動地、積極地投入于其中,使活動課呈現出一派生機。要創造這種氣氛必須設計出豐富生動、饒有趣味的化學活動課,如自制美麗的噴泉實驗活動,學生會體驗到美的感受;自制絕妙的手帕自燃學生會在驚喜中獲得知識、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些有趣的化學實驗,促使學生都想自己動手試一下,由此而激發和帶動了多數同學動手親自操作,久而久之,就會訓練全體學生獨立思考、善于動手操作、積極實踐的能力。另外,設計化學活動課,應該與當地的生產實踐相結合,教師可組織學生對當地的土質、水質進行檢測,結合環保知識組織學生對當地環境污染情況進行調查,寫出調查報告,提出合理建議教與環保部門。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又在實踐中獲得一技之長甚至有所創新,也為以后走向社會奠定了基礎。

三、活動課的形式要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

活動課中不能使學生感覺到緊張,要有利于學生發表個人的觀點和見解,要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所以,活動課應該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自主性。有些學生學習并不怎么突出,可他們非常喜歡活動課,活動課才是他們自由發展才智的天地。教師應該多讓這些學生在活動課上顯本領,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以使課堂教學得到更好的補充,這樣也發展了他們的特長,更有利于差生的轉化。活動課的信息傳遞方式也應該具有靈活性、多樣性,不應像課堂教學那樣由教師向學生的單向傳遞,而應是更側重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家庭、社會之間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的綜合性大課堂,使學生在這個立體課堂內隨時可以學到化學知識。活動課的形式也要具有多樣性,不能讓學生感到有陳舊感,而要給他們一個新的面目,有陌生感,新鮮感。這樣就促使學生想去試試,學起來、做起來會覺得有滋有味,這樣的活動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化學活動課,能最大限度地使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能夠增長和鞏固化學理論知識,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因此,作為化學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年齡、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化學活動課的教學,要結合當地情況,因地制宜地精心設計、不斷探索,深入研究化學活動課的教學規律。

第6篇

筆者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嘗試在英語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在畢業時要達到能簡單的識圖和對話,并能閱讀淺顯的英文故事短文的目標。要想順利達到這一目標和要求,僅靠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科學合理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就顯得十分必要。課外材料的合理有效利用,既是對教材的有效補充,又是對教材學習的一種檢測和提升,也是提高學生英語能力最有效、直接的方式。

1. 自畫、朗誦英語漫畫作品

漫畫書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是小學生最喜歡的讀物。借助于漫畫的滑稽、夸張、簡明的表現手法,再結合學生自身的英語知識,學生能很快理解課文大意。因此,不定期的組織學生在課外自畫、朗讀英語漫畫作品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繪畫興趣,而且也能在朗讀中豐富學生的語言形象思維能力。

2、改編rhyme,chant或songs

rhyme,chant,songs 等環節是牛津小學教材中的重要內容,由于這些環節形式活潑,內容有趣,因此學生很樂意去學習。鑒于此,教師可結合教學目標,鼓勵學生在課外對其中的一些小詩和歌謠進行改編,這樣既能有效鞏固所學知識,又能使學生從英語視角中走出來,增強書面表達能力。

3.組織各種類型的讀書活動

小學生的表現欲望都很強,他們都特別希望被家長和教師贊許和肯定。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筆者嘗試不定期的在班上組織英文讀書比賽,讓學生、家長、教師三方當評委,從發音、語速、選材、語感等方面進行評選,并頒發獎品,以此來進一步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二、開展英語專題研討

美國心理學家斯奇卡列說:“好奇是兒童的原始本性,感知會使兒童心靈升華,為其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英語對于兒童是“新生”事物,他們在對其發音和表述方式感到好奇的同時,也會產生很多疑問和不解。其實,這正是英語教師進行方法指導與思維點撥的關鍵。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課下開展專題研討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要以為專題研討只是英語專家、學者、教師才能完成的工作。其實不然,小學生雖然在知識儲備和邏輯思維方面還有待完善,但他們對知識的探究心理卻一點也不比成人差。例如,“thank you”是英語口語和書面語中表達“感謝”的習慣用法。那么在語言交際中,除了用“thank you”之外,還能用其他方式來表示感謝或感激嗎?為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理,筆者就以“‘感謝’英語知多少”為題,讓學生課下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研討。通過閱讀報刊、雜志、觀看影視作品、網絡搜索等多種途徑來拓展學生的研究渠道,開辟英語第二課堂,讓各個研究小組將研究成果進行集中匯報。經過大家的努力,師生討論總結出以下幾種表達感謝的方式。如熱情洋溢的“謝謝”,用appreciate,例句:I really appreciate it.(我很感謝。)如稱贊對方功勞的感謝用thanks,例句:Thanks to you(we made it on time).(真要多謝你,我們才能準時完成)非常正式的“謝謝”用grateful,例句:I’m truly grateful for your help.(我非常感激你的幫助)

通過專題研討,學生能夠以某一具體的問題為點,經過教師指導與小組探究,不斷進行思維拓展,從而加強了知識的橫向聯系,構成線,最后通過應用得以融會貫通、運用自如,構成面。

三、開展英語課外實踐

知識的最大價值在于應用,而國人學習英語的最大困難就在于缺乏較為真實的語境。隨著小學生詞匯量的不斷積累,語法知識的日益豐富,表達能力的逐漸提高,利用課外活動來增強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成為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

例如,在學習了school,zoo, supermarket, train station等表示地點的詞匯后,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熟悉和運用“Excuse me,Where’s...?”“Go straight on/Turn left/Turn right”等短語和句型給他人指路,教師可以利用周末組織學生去汽車站、火車站、公園、景區等公眾場所,擔當義務“指路員”,更好地服務外國朋友。

又如,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訓練他們能夠用純正的語音進行對話與交流,教師也可以定期在校園內外舉辦英語角(English Corner),讓大家聊一些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如天氣情況、電腦游戲,講一些英文小故事,進行情境表演等。在這樣輕松愉悅的交談中,學生的英語運用水平也會潛移默化的提高。

第7篇

1、在課外活動中,通過進行多種形式的政治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活動,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覺悟,培養受教育者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感;

2、通過參觀訪問,學習現實生活中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等,使受教育者對照自己,找到差距,不斷提高;

3、參加社會公益勞動,爭做好人好事,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良好道德品質;

4、通過課外體育活動,可以發展受教育者的體力。受教育者通過創造美、鑒賞美、感受美等活動,可以發展其審美能力;

通過課外體育活動,可以發展受教育者的體力。受教

(來源:文章屋網 )

第8篇

這個星期天下午一點,新理念的老師帶領我們到防洪堤。這里風光秀麗、景色宜人,防洪堤上的草有兩種漂亮的顏色,一種是綠色,另一種是紫色的。我來不及看防洪堤上的風景,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帶來的風箏,把它放上蔚藍的天空。

我帶了一只長兩米的風箏,是一連串的,上面畫著一只只五顏六色的小蜻蜓,每當我把它放上天空,它就像一只只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可愛小精靈。和它飛翔在一起的還有許多五彩繽紛,各式各樣的風箏。

后來,我們舉行了一次放風箏比賽。當時我想:我一定能贏。只聽老師大喊:“預備,開始!”我飛快地向前跑去。可是不一會兒,我的風箏卻徐徐飄到了地上。比賽結束了,我沒有為輸了這場比賽而難過,因為有了這一次的經驗,下一次我會做的更好!

這真是一次快樂的課外活動!它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課余生活,還帶給我們一次難忘的親身體念。

第9篇

Some students like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after class activities. They think after class activitie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school life. By going in for such activities, they can learn what they can't learn from books,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m in the future.

Others, however, don't like after class activities at all. They think that a student's work at school is learn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nothing else. Taking part in after class activities is a waste of the valuable time at school.

In my opinion, every student should engage in some after class activities because from these activities we can learn many valuable things that we won't learn in classrooms. School is not just a place for lear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e" or "lay", or what caused the hours of the daily schedule.

Finally, after class activities broaden our circle of acquaintances. No amount of ordinary school work can take the place of friends acquired in the informal familiarities of activities.

第10篇

【關鍵詞】英語;課外活動;教學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對身處改革一線的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英語課外活動是新課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教師必須加強課程開發和整合能力,調整教學策略,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尤其是要重視英語課外活動教學。英語課外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課堂所學知識,而且還能拓寬學生視野,給他們提供一個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使其享受學英語的樂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1 英語課外活動的主要教學形式

要達到更好地開展英語課外活動的目的,我們每學期都要有目的地制定合理的英語課外活動計劃。英語課外活動計劃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種是需要全體學生參加的大型課外活動計劃。這類計劃要調動全體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因此活動內容要易于所有學生接受,活動項目要少而精。同時要制定出活動的具體時間、地點及參加人數,并提前向全體學生公布,以便讓他們準備。我校初一年級的英語書法比賽;初二年級的英語小品表演賽或者英語歌曲比賽就屬于這種。另一種是英語課外小組的活動計劃。這種小組一般選取各班英語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參加。并根據學期考試的成績進行人員增減的調整,這樣可以使學生有一種緊張感,并產生一定的良性競爭。英語課外小組的活動時間一般是固定的,基本上每周一次或兩次。活動內容可以穿插一些層次較高的英語游戲、比賽、智力測驗等。如初三年級的英語奧賽輔導班。

當然,每次開展課外活動,教師都必須事先作好充分的準備。要備齊活動所需的材料,要制定出比賽規則、評分標準及獎勵辦法。同時還應設想到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輕松又有競爭性的課外活動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挖掘自身潛能。如初一年級開展的英語書法比賽,這對初中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活動先以班級為單位,人人參加,從中篩選出較好的一些學生參加年級決賽。比賽時,必須統一書寫內容,書寫格式及其他要求,讓參賽者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開展這種活動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而在初二年級開展英語演講比賽和英語角,我們就可以所學課文為內容,也可以自己撰寫文章故事等,要求學生按一定的語音規則去朗讀,每班參加人數限定,但可以自愿報名,由其他年級的教師作為評委進行評分,這種活動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朗讀和口語能力。每次活動開展之后,要由教師認真總結,分析出參加比賽學生的優點,同時指出不足,并指導學生改正,指明今后學習的方向。然后再算出每個學生的成績,給出排名并公布獲獎人員的名單,起到激勵學生的效果。最后,教師自己還應對本次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認真的自我總結,吸取經驗教訓,提出今后改進方案,以便將來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開展活動。

另外在開展“英語游園會”“英語故事會”“英語猜謎比賽”“教唱英語歌曲”等活動時經常聘請專家來我校講學,目的是為了能讓學生直接與專家接觸和交流,這種直觀教學受到師生的好評。這些活動既可調動大多數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又無需花教師過多的時間去準備,而且能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通過真實的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學生就能接觸到更貼近學習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信息資源。學生的參與意識也會隨之不斷增強,交流方式也將由課內活動的單、雙向交流,轉為多向交流的方式。

2 初中英語課外活動的實踐意義

2.1 有助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并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2.2 有助于體現學生是學習英語的主體,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思想。

2.3 促進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綜合性學習,增強了英語和其他學科相互滲透和聯系,克服了學科課程知識單一的弊端。

2.4 在提高學生水平的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教師本身的教學素養和綜合素質。

3 初中英語課外活動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我們從初中課外活動教學模式中復益匪淺。運用這種學習方式,改善了課堂內的教學氣氛,大面積提高了學生的成績,促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開展活動中,學生通過說說唱唱,跳跳演演,不僅得到了美的熏陶,營造了濃厚的英語氛圍,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把課堂的時間和課外的空間還給了學生。那些后進生在優生的帶動下也得到了難以得到的表揚,學習自信心得到了增強,課堂效果得到明顯改進。學校目前開展了英語奧賽輔導班和英語角第二課堂活動,目的是在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上,讓學生能達到學以致用,能用英語交流,從中培養出一些英語人才和尖子。

第11篇

關鍵詞:大學生;課外活動;項目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9-0201-02

大學生課外活動是高校在課堂教學任務以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的教育活動,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課外活動的項目化管理是將學生課外活動作為一個項目,將項目管理的基本理論運用于學生課外活動的管理,運用項目管理的基本方法與技術,對大學生課外活動進行管理。開展學生課外活動項目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課外活動的管理水平和育人功效。

一、大學生課外活動項目的策劃管理

學生課外活動的策劃主要是對大學生課外活動的總體構思設計和論證的過程。

1.目標體系的建立。活動的開展必須圍繞目標而進行,活動以實現目標為宗旨,目標的實現程度是檢驗活動成效的關鍵。在建立目標體系過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四點:一是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路線、政策,高校的培養目標,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二是高校培養方案與課外活動人才培養的內在關系。三是目標體系的系統性、過程性、層次性。四是活動目標與活動管理目標關系。

2.課外活動的設計。學生課外活動的設計是合理的布局活動的內容和進程的過程。在課外活動設計過程中要把握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培養性原則。在管理設計的過程中,要始終把學生的培養放在首位,將管理與培養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管理各個環節的展開都要圍繞學生的培養而進行。二是需求性原則,通過對社會發展需求,學校人才培養定位,學生成長需要分析,確定項目內容與形式。三是總體性原則,是指要在時間,內容、目標等方面,統籌設計規劃大學生課外活動的管理。四是項目化原則,將學生課外活動作為一個項目,運用項目管理基本方法與技術,對其進行科學管理。

3.課外活動的評估。課外活動項目評估是對項目的價值和可行性進行分析論證的過程。開展項目評估,一是要建立一套從項目申報,到項目審核,再到項目答辯、論證和項目審定的項目評審制度。二是建立成員結構科學合理的評估小組。三是在評價時,將活動價值評價與可行性評價相結合,對于設計方案的不足之處給予分析指導。

二、大學生課外活動項目的計劃管理

項目計劃工作是系統安排任務的集成。

1.確定并描述為完成課外活動項目目標所需的各項任務。這一階段的任務是界定為完成項目目標所要開展哪些工作,明確這些項目的目標和項目的可交付成果。運用工作分解結構(WBS)技術對項目內容進行分解,通過對項目工作內容的分解,可以更加明確所要完成項目的具體任務,從而有效地計劃和控制項目進程。

2.對項目的時間做出合理安排。一是要做到課外活動安排與教學安排協調有序。二是要按照最優化原則,對各項子活動開展的先后順序,有一個科學的安排。

3.對項目進行責任分解。對項目進行責任分解就是保證項目中每項工作都有具體的部門與人去做。對項目進行責任分解一是要明確有關部門和個人對項目組織的關系、責任、地位。二是明確項目組織與組織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組織與個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在這種關系中組織與個人所承擔的責任。三是根據責任的大小,任務的輕重,組織的功能,個人的能力與特點合理分解責任。

4.項目的團隊建設。在團隊建設上一是要按照項目制的組織形式構建團隊,項目制的組織形式不僅有利于學生資源的整合,更增加了學生參與組織活動的機會。二是確定項目負責人,組建項目團隊。在確定項目負責人時,注意對有工作潛力的學生進行挖掘和重點培養。建立課外活動項目人力資源庫,有計劃,分層次,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培養。三是加強對項目團隊的課外活動項目化管理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與指導。

三、大學生課外活動項目的實施管理

大學生課外活動的實施管理就是將大學生課外活動的計劃付之于行動過程中的管理。

1.課外活動的項目跟蹤。課外活動的項目跟蹤就是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運行情況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判斷課外活動是否正常開展。項目跟蹤是通過對課外活動項目信息收集分析而實現的。收集分析、信息,一是建立訪談、觀察、報送、匯報等信息收集的規范模式與途徑。二是明確項目團隊成員在信息報送中的職責。三是通過對信息的定量定性分析,對于項目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2.課外活動的控制管理。課外活動的控制就是采取措施,保證課外活動沿著預期目標發展的過程。實現控制目標一是要樹立團隊成員的責任意識,標準意識,質量意識。二是認真做好活動各個環節的工作和各個環節的銜接配合,重點控制應對影響活動的內外部因素。三是事前控制為主,事中、事后控制為輔,及時糾正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四是調整計劃中不切實際的部分。

四、大學生課外活動項目的評價管理

大學生課外活動后項目評價是指對已完成項目的活動項目的目的、完成情況、效果和影響進行系統的、客觀的分析。通過評價管理總結經驗教訓,并利用評價所產生的反饋信息提高活動管理水平。

1.目標評價,它是評價在課外活動開展過程中目標實現的程度。在進行目標評價時,一是要檢查預定指標在活動的運作過程中的實現程度以及發生了哪些變化,并對發生變化的原因進行分析。二是要檢驗和評價原定目標的正確性、合理性和實踐性。一些活動的原定目標不明確或不符合實際情況,通過分析評價,找出原因,為以后的活動制定目標時提供經驗和依據。

2.過程評價,它是對活動項目各階段和各環節的工作與原定目標進行對比、分析,找出項目成功與失敗的關鍵所在。在進行過程評價時,一是按照項目活動的周期,對項目策劃、計劃、實施、收尾各階段的工作進行評價。二是由于課外活動各個階段各個環節工作是由不同的團隊成員協作完成的,因此特別重視各階段,各環節銜接部分的過程評價。

3.影響評價,它是指對活動項目所產生的影響而開展的評價。課外活動影響評價可分三個部分,一是評價課外活動對于校園文化所做出的貢獻,產生的影響。二是評價課外活動對于項目團隊成員思想、行為、態度、知識、能力所產生的影響。三是評價課外活動活動對于一般參與學生所產生的影響。

4.總結評價,它是對活動總結工作進行的評價。在總結評價中,一是要評價總結工作的組織安排,總結方式。二是要評價總結工作是否對開展的課外活動項目成功與失敗之處進行了正確、深入的分析,是否為今后的活動開展提供了借鑒經驗與教訓。

參考文獻:

[1]王長峰,李建平,紀建悅.現代項目管理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楊坤.大型活動項目管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

[3]高峽,康健,叢立新,高鴻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第12篇

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喜歡豐富多采的課外活動。他們的課外活動是自發性的,活動權是主動性的,活動內容是開放性的,自主性的。其中包含了許多個性的因素和個性發展的因素。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只要我們好好發掘小學生課外活動中所蘊藏的積極因素,好好把握和利用好小學生課外活動中的積極因素來引導學生學習,并形成良好的習慣,就能掌握好教書生涯的方向盤,把孩子們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綜合發展的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

一、利用課外活動的自發性培養學生的情感。凡是在教育方面有所建樹或者有相當教齡的教師都應該明白:小學生的課外活動往往是由于學生自己的心血來潮,自發引創組織起來的。學生往往玩得如火如荼、如癡如醉 。一玩就要瘋上一陣子。誰來勸說都無濟于事。可見,課外活動凝聚了多少小學生的的感情。所以,我們可以好好利用小學生的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之間的情感和師生之間的感情。對此,教師可以適時放手和指導小學生進行他們喜歡的課外活動,并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積極性情感因素,轉移小學生的不良性情感因素,使小學生的情感世界能夠擁有一片朗朗晴空,能夠健康活潑,全面和諧地成長。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一年級數學《數一數(一)》時,我們可以通過跳房子的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學會數數,利用跳繩比賽學會數數的鞏固。這樣,在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學生不僅玩得高興,更學會了課堂教學中的知識,培養了學生熱愛學習的情感。

二、利用課外活動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小學生的課外活動往往是多個伙伴一起合作玩耍的。他們遵循著游戲的規則 一遍又一遍地玩著。他們總是在新的局面懷著新的期待,不到黃河不死心,不到最后關頭絕不肯認輸。就是一盤輸了,也要重整旗鼓,重頭再來挑戰新的困難。他們就是這樣互相幫助、互相競爭、互相指導、互相進步,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他們的游擊戰,一點一滴地培養著他們的合作精神,一步一步地走向勝利。小學生在課外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合作精神和向上精神毅力是驚人的。作為教師,我們看到小學生瘋狂地玩的同時,也要看到隱藏在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努力開發出來。通過課外活動的指導,培養小學生如何合作與創新的能力,并把這種合作方法和合作精神潛移默化地運用到學習中去。如果我們能把小學生課外活動玩耍中表現出來的熱度和毅力轉移到學習中去,那將是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領域中一個不錯的創舉,也是把老師要我學改變為我要學的學習方法的改變,是實施新課標精神的靈丹妙藥。

三、利用課外活動內容的開放性培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小學生的課外活動是豐富多采的。小學生在課外活動中表現出豐富的情感和智慧性的創造火花。哪位小朋友的想法比較奇特,哪位小朋友創設的游戲比較新鮮,哪位小朋友的游戲就得到大家的推崇和仿效。而整個創造過程和發展過程都不同程度地推動著小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所以,只要我們好好把握小學生課外活動的發展狀況,并啟發指引小學生用語言說出來,把自己的設想和情感體驗訴諸筆端,就能在平凡的玩耍人生中話出不平凡的發明創造來,同時也培養了小學生的思維品質,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有強烈的教學責任感和足夠的童心去竊取小學生的內心世界,把孩子們那滿腔熱情激發出來,把孩子們心中的熊熊烈火引到學習和活動的中西合壁中去,開拓屬于自己的新天地,開辟新世紀的輝煌。

四、利用小學生課外活動的暫時性和時效性穿插于小學生的學習活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大家應該不會忘記:小學生的課外活動是轟轟烈烈的,是自由奔放的,但也是暫時的、短暫的。就像天上的閃電,一閃而過,稍縱即逝。當他們喜歡打三角板時,幾乎全校的學生都學會打三角板,都在打三角板。當他們喜歡玩蝸牛時,幾乎所有的學生把能捉到的蝸牛都捉到學校去玩。看看蝸牛在墻上、桌面爬,怎么有禁止不了。但是,熱度一過,他們就不會再看那骯臟的蝸牛一眼。由此可以看出,小學生對這些突發性的課余活動是很感興趣的。假如作為教師的我們能好好利用這一點,把個別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搬上課堂,讓課外活動與學習活動融合并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小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最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利用課外活動的綜合性培養學生學會系統復習的方法和習慣。課外活動的形式是多樣的,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特點來設計課外復習活動,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學到知識,復習到知識。例如,在玩三角板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指導學生用各種工具測量三角板的各邊長度和底高,進行各式的計算,還可以教給學生各種拼圖的方式,讓學生統計各種不同圖形的特點及其各種邊長及角度的變化。還要學會 估算,使學生在玩三角板的過程中明白怎樣才能把數據統計清楚,怎樣才能估算,準確,掌握和復習好有關三角形的各種知識。這樣的教學在新課改的實際中是非常受歡迎的,也是行之有效。

六、合理安排課外活動,調節好小學生的健康大腦。課外活動的確有許許多多的方面是值得我們好好利用的。它就像一把利劍,如果我們利用不好,不但不能在沙場上斬將殺敵,還會被別人利用而截死自己。例如,小學生過分迷戀玩牌,玩電子游戲機,容易使他們深陷于其中而不知自拔,不知悔改,甚至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引誘,最終走上不務正業的不歸路。所以,我們要抓住課外活動的積極因素,抓住利劍的劍柄,讓課外活動能在小學生的手中揮灑自如,為小學生培養其他技能技巧而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小學生的課外活動是豐富多彩的。這些活動或多或少地表現出孩子們的智慧和能力。只要我們能巧妙地利用它來輔助教學,適時點撥,就能還給學生一個完美的人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都| 项城市| 台山市| 东乡县| 洪泽县| 兴安县| 秦皇岛市| 奈曼旗| 宝清县| 若尔盖县| 军事| 罗平县| 天台县| 正镶白旗| 垫江县| 若尔盖县| 莱西市| 彭阳县| 田林县| 高阳县| 敖汉旗| 九台市| 封丘县| 伊宁县| 锡林郭勒盟| 平陆县| 葫芦岛市| 古丈县| 来凤县| 东山县| 广州市| 凌源市| 黄石市| 宜城市| 寻乌县| 河南省| 儋州市| 绿春县| 清远市| 淮南市|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