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關于家的名言

關于家的名言

時間:2023-05-29 18:25: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關于家的名言,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于家的名言

第1篇

1、科學的博愛精神把分散在世界各地、各種熱心科學的人聯結成一個大家庭。——羅斯

2、無論何時何地家永遠是向游子敞開大門的地方。——羅伯特

3、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托爾斯泰

4、勇敢的人隨遇而安,所到之處都是故鄉。——菲利普

5、我不知道我爺爺是什么樣的人,我更關心的是,他的孫子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林肯

6、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佩恩

7、家庭是大自然創造的杰作之一。——桑塔亞那

8、我的房屋對于我如同一座城堡,法律也無法將我從那里趕出去。——威·斯湯福德

9、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李世民《過舊宅二首》

10、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愛當家,孩子也是出于對父母的愛而順從大人。——培根

11、越早把你的兒子當成男人,他就越早成為男人。——洛克

12、明智者四海為家--地球是他的壁爐,藍天是他的客廳。——愛默生

13、我相信家庭與外界是決然不同的,它可以充滿愛,關懷及了解,成為一個人養精蓄銳的場所。——薩提爾

14、父親們最根本的缺點在于想要自己的孩子為自己爭光。——羅素

15、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爾斯泰

16、家庭是第一個源泉,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感和信念的巨流是從這里開始奔流的。——蘇霍姆林斯基

17、對于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于亞當的后裔而言,家是他們的天堂。

18、你若希望你的孩子總是腳踏實地,就要讓他們負些責任。——班揚

19、任何一只害鳥不會弄臟自己的窩巢。

20、對于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于亞當的后裔而言,家是他們的天堂。——伏爾泰

21、家是姑娘的監獄,女人的教養院。——肖伯納

22、鳥自愛巢人愛家。

23、我家柱石衰,憂來學丘禱。——李昂《題程修己竹障》

24、婚姻好比鳥籠,外面的鳥想進進不去;里面的鳥兒想出出不來。——蒙田

25、家園世界的樂園。

26、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歌德

27、別人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28、每個人的家對他自己都像是城堡和要塞。——科克()

29、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歸功于我天使般的母親。——林肯

30、要使婚姻長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識。——拜倫

31、家庭是政治社會的原始模型:首領是父親的影子,人民就是孩子的影子。——盧梭

32、家庭是第一個源泉,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感和信念的巨流是從這里開始奔流的……——蘇霍姆林斯基

33、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薩克雷

第2篇

食品安全名言名句推薦

1) 把好食品安全關,健康快樂人人歡。

2) 人民健康興百業,食品安全利千秋。

3) 食品衛生,法律保障。

4) 食品衛生法是保障您合法權益的法律武器。

5) 三無食品少去碰,小攤小販離遠點。

6) 食品安全,責任重于泰山。

7) 多吃蔬菜,多吃瓜果,健康身體人人有。

8) 食品衛生,連著你和我,連著千萬家。

9) 食品衛生得注意,若是馬虎要不得。

10)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11) 實施食品安全行動計劃,促進經濟發展。

12) 群策群力加強食品安全,一心一意構建美好家園。

13) 食品無小事,健康是大事。

14) 安全食品為你為我為他,食品安全靠你靠我靠他。

15) 安全食品,健康萬家。

16) 講衛生人民健康興百業,重質量食品安全利千秋

17) 健康人生,安全飲食

18) 建立完善制度,保障食品安全

19) 做放心食品,保百姓健康

20) 抓好食品安全,構建和諧社會

食品安全名言名句精選

1) 人生百年為健康,若要福壽定得防

2) 人民健康興百業,食品安全利千秋

3) 群眾利益無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4) 群策群力加強食品安全,一心一意構建美好家園

5)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6) 來料檢驗按標準,食品安全有保證

7) 選購放心食品,吃出健康體魄

8) 樹立正確營養理念,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9) 手牽手構筑食品安全,心連心共建和諧平安

10) 食品無小事,健康是大事

11) 食品衛生人人重視,國計民生時時關注

12) 食品安全,健康萬家

13) 實施食品安全行動計劃,促進經濟發展

14) 生產不安全食品等于在禍害人民

15) 人生百年為健康,若要福壽定得防

16) 人民健康興百業,食品安全利千秋

17) 群眾利益無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18) 群策群力加強食品安全,一心一意構建美好家園

19)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20) 來料檢驗按標準,食品安全有保證

食品安全名言名句大全

1) 進場生產要注意,干凈衛生要保持

2) 講衛生人民健康興百業,重質量食品安全利千秋

3) 健康人生,安全飲食

4) 建立完善制度,保障食品安全

5) 食品衛生,法律保障

6) 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衛生的第一責任人

7) 食品安全要重視,QS商標少不了

8) 食品安全人人知,身體健康最重要

9) 食品安全,責任重于泰山

10) 食品安全,人人有責

11) 食品安全,人命關天

12) 食品安全,健康萬家

13) 實施食品安全行動計劃,促進經濟發展

14) 生產不安全食品等于在禍害人民

15) 做放心食品,保百姓健康

16) 抓好食品安全,構建和諧社會

17) 選購放心食品,吃出健康體魄

18) 樹立正確營養理念,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19) 手牽手構筑食品安全,心連心共建和諧平安

20) 食品無小事,健康是大事

看了食品安全名言名句還看:

1.有關食品安全的格言

2.食品安全知識名言

3.關于健康飲食的名言

第3篇

道德是指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那么關于道德的經典勵志名言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道德的經典勵志名言,供大家參閱!

關于道德的經典勵志名言精選1.虔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過靈魂的最純潔的寧靜而達到最高修養的手段。

——歌德

2.一個人的活動,如果不是被高尚的思所鼓舞,那它是無益的、渺小的。

——車爾尼雪夫斯基

3.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

——伊索

4.修養的基礎是內心對話,人在這種對話中既是自己的原告,又是自己的辯護士和法官。

——科恩

5.不參加變革社會的斗爭,理想永遠是一種幻影。

——吳運鐸

6.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

——都德

7.少說些漂亮話,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列寧

8.驕諂,是一個人。

遇勝我者則諂,遇不知我者則驕。——申居鄖

9.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斯賓諾莎

10.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

——池田大作

11.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

——列寧

12.戰士是永遠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陽光,卻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給人們照亮道路,使他們走向黎明。

——巴今

13.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培根

14.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土……——惠特曼

15.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羅曼·羅蘭

關于道德的經典勵志名言經典1.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

——夸美紐斯

2.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

——愛默生

3.有真道德,必生真膽量。

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4.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鄒韜奮

5.從惡德中逃避是美德的開始。

——賀瑞斯

6.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羅素

7.將來勝利之日,我們可能活著,可能已死去,但我們的綱領是永存的,它將使全人類獲得解放。

——李卜克內西

8.不管怎樣的事情,都請安靜地愉快吧!這是人生。

我們要依樣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膽地,而且永遠地微笑著。——盧森堡

9.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孟德斯鳩

10.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

——貝爾奈

11.由于熱切地想要躲避過錯,我們卻常常更易陷入荒謬。

——賀拉斯

12.裝飾對于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

——盧梭

13.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

——郭沫若

14.過于求速是做事上最大的危險之一。

——培根

15.要使人成為真正有教養的人,必須具備三個品質: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

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于思維,就是粗魯或蠢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車爾尼雪夫斯基

關于道德的經典勵志名言推薦1.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借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

——貝多芬

2.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

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蘇格拉底

3.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

——將來是子孫的時代。——魯迅

4.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盧梭

5.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但丁

6.欲為天下第一等人,當做天下第一等事。

——胡居仁

7.點燃了的火炬不是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們的美德應該超過自己照亮別人,否則等于沒用。

——莎士比亞

8.每個人都知道,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高爾基

9.信仰是沒有國土和語言界限的,凡是擁護真理的人,就是兄弟和朋友。

——亨利希·曼

10.寧要好梨一個,不要爛梨一筐。

積極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兩三個,也比十個朝氣沉沉的人強。——列寧

11.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但丁

12.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功大事業。

——卡耐基

13.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14.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

——培根

15.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蓋寡矣,而況于天下乎?——武則天

16.使生活變成幻想,再把幻想化為現時。

——居里夫人

17.鏡子明則塵埃不染,智明則邪惡不生。

——史襄哉

18.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薩迪

19.我們的斗爭和勞動,就是為了不斷地把先進的思想變為現實。

——

20.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發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

第4篇

尊重傳統文化的名人名言【精選篇】

1.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2. 學至乎沒而后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3.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4.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茍子》。

5.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6. 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7. 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進學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1圣人無常師。——韓愈《師說》

8. 無論哪里,原則的基礎就是傳統。——美國

9. 人冀子孫賢,而不敬其師,猶欲養身而反損其衣食也。 ——(清)王卓《今世說》

10. 若要好,問三老。 ——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11. 古老的種子,沱生命的胚芽蘊藏于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里播種。——泰戈爾

12.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13. 貧而無謅,富而無驕。——子貢

14. 這種落于俗套的高貴和風雅是再平庸低劣不過的。——雨果

1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6. 假如傳統或“世代相傳”的意義僅是盲目地或一絲不茍地因循前人的風格,那么傳統就一無可取。——艾略特

17. 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 ——楊雄《法言·學行》。

18. 師友貴隆親,古學當自反。——(宋)劉過《湖學別蘇召叟》。

19. 師以質疑,友以折疑。師友者,學問之資也。 ——(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補》。

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學。 ——出自(漢)韓嬰《韓詞外傳》。

尊重傳統文化的名人名言【熱門篇】

1. 君子隆師而親友。 ——《荀子·修身篇》。

2. 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 ——《呂氏春秋》卷四《尊師》。

3. 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佚名

4.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5.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6. 不師者,廢學之漸也。 ——《呂衡州文集·與族兄皋請學春秋書》。

7. 傳統是巨大的阻力,是歷史的惰力。但是,它是消極的,因此一定要被摧毀。——恩格斯

8.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9. 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10. 疾學在于尊師。 ——《各氏春秋·勸學》。

11.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12.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孟子

13. 謙遜是美德的色彩。——提奧格尼斯

14. 師道立則善人多。——《海瑞集·贈陳元山任古田司訓序》。

15. 讓一得百,爭十失九。——馬克

16. 人不可以不就師矣。 ——王符《潛夫論·贊學》

17.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唐〕韓愈《師說》。

18.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天子章》

19.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之一

20.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尊重傳統文化的名人名言【經典篇】

1.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2.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3.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4. 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5.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6.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用眾》

7.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禮記·學記》

8.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9. 最革命者,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最古老的傳統的人。——羅曼·羅蘭

10.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11. 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列傳》

12. 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1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14.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15. 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16. 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17.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8. 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19.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20.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看了“尊重傳統文化的名人名言”的人還看了:

1.尊重傳統文化的名言

2.關于尊重的名人名言

3.弘揚傳統文化的名言警句

4.傳統文化名人名言

第5篇

夢想的名言英文版經典

要抒寫自己夢想的人,反而更應該清醒。

To describe their own dreams, but more should be awake.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The ideal of life is the ideal life.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Poverty is not a shame, but shame is poverty.

有心能知,有情能愛,有緣能聚,有夢能圓。

Heart can know, love can love, have a chance to get together, have a dream to be able to circle.

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The value of life is not measured by time, but by depth.

今天的優勢會被明天的趨勢代替,把握趨勢,把握未來。

Today's advantage will be replaced by tomorrow's trend, grasp the trend, grasp the future.

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

Often seek favorable others, not for their own benefit.

人生三階段:比才華;比財力;比境界。

Three stages of life: more than talent; than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than the realm.

夢境每是現實的反面。

Dreams are the opposite of reality.

一個實現夢想的人,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A man who can dream of dreams, is a successful man.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Do not take evil as a small, do not be good for small and not for. Only virtuous, can take on people.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The gentleman knows what is right; the mean person keeps his mind only on gains。

平凡樸實的夢想,我們用那唯一的堅持信念去支撐那夢想。

Ordinary simple dream, we use the only belief to support the dream.

學歷代表過去,財力代表現在,學習力代表將來。

Education represents the past, financial representative now, learning ability to represent the future.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Mirs day with the wind, the ninety thousand rise directly to a high position.

學識不如知識,知識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

Knowledge is better than knowledge, knowledge is better than doing things, things as a man.

夢想的名言英文版推薦

有時你的夢想達到是一種幸福,有時夢想破滅也是一種幸福。

Sometimes your dream is to be a kind of happiness, sometimes the dream is also a kind of happiness.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奮斗,而是抉擇。

Life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effort, not the struggle, but the choice.

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認識自己。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in life is to know yourself.

人生能走多遠,看與誰同行;有多大成就,看有誰指點。

Life can go far, to see who counterparts; how great achievements, to see who is pointing.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Forget all the past smoke, selfless world wide.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Brambling opera fan Chai, security awareness Swan swim.

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

Winter has come,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聰明的人看得懂,精明的人看得準,高明的人看得遠。

The wise man knows, the wise man knows, and the wise man looks far away.

老板只能給一個位置,不能給一個未來。舞臺再大,人走茶涼。

The boss can only give a position, can not give a future. Stage again big, people take tea cool.

如果失去夢想,人類將會怎樣?

If you lose your dream, what will people do?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Li ancient events are not only the ability above common people also have a firm and unflinching will.

做人不可有傲態,不可無傲骨。

A man should not be proud, proud and can not do without.

夢想家的缺點是害怕命運。

A weakness is afraid of destiny.

一個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純潔。

The higher the ideal of a person, the more pure life.

勇敢地接受挑戰,不斷地超越自我,這樣才能發出你的無限潛能。

Bravely accept the challenge, and constantly go beyond the self, so as to send out your unlimited potential.

窮人并不是指身無分文的人,而是指沒有夢想的人。

The poor is not a penniless man, but the man without a dream.

夢想的名言英文版精選

生命不在于活得長與短,而在于頓悟的早與晚。

Life is not to live long and short, but in the early and late.

夢想家命長,實干家壽短。

A long life, short life doer.

如意算盤,不一定符合事實。

Wishful thinking is not necessarily true.

沒有目標的人永遠為有目標的人去努力。

A man without a goal will always try to be a man with a goal.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The dark night is a prelude to the day.

面對命運不妥協,面對困難不退縮,這樣才能做自己的英雄。

Faced with the fate of not compromise, face difficulties do not retreat, so as to make their own hero.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Not every years old and still, still can make the male die.

夢想是人們與生俱來的重要寶物之一,它等待你的珍視和實踐。

Drea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reasures that people are born with, it is waiting for your value and practice.

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挖掘自己的潛能,做你真正喜歡的事業。

Discover your own shining points, tap your potential, and do what you really like.

夢想,是來自宙斯的禮物。

Dream, is a gift from Zeus.

一個人的真正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The real greatness of a man lies in the fact that he is able to recognize his own.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An empty sack, not engrossed in their wealth.

正如心愿能夠激發夢想,夢想也能夠激發心愿。

Just as the wish can inspire the dream, the dream can also inspire the desire.

有夢者事竟成。

The dream has become a dream.

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

The ideal of man is always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his ability.

下對注,贏一次;跟對人,贏一世。

Next to the note, to win a time; with the people, to win the world.

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圣。

Once the dream has been put into action, it will become holy.

不要懷有渺小的夢想,它們無法打動人心。

Do not have a small dream, they can not move people.

看了夢想的名言英文版還看:

1.關于夢想的名言英文版

2.關于夢想的英文版名言

3.關于夢想的英語名言大全

第6篇

哲學是理性和科學的朋友,而神學是理性的敵人和無知的庇護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科學的經典勵志名言,供大家參閱!

關于科學的經典勵志名言精選1.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家的天梯。

——歌德

2.驚奇就是科學的種子。

——愛迪生

3.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

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愛因斯坦

4.美術所以能產生科學,全從“真美合一”的觀念產生出來。

他們覺得真即是美,又覺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從求真入手。——梁啟超

5.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培根

6.當科學家們被權勢嚇倒,科學就會變成一個軟骨病人。

——伽利略

7.科學發展的終點是哲學,哲學發展的終點是宗教。

——楊振寧

8.我們所能經歷的最美好的事情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源泉。

——愛因斯坦

9.數學是科學的大門鑰匙,忽視數學必將傷害所有的知識,因為忽視數學的人是無法了解任何其他科學乃至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的。

更為嚴重的是,忽視數學的人不能理解他自己這一疏忽,最終將導致無法尋求任何補救的措施。——Bacon,Roger

10.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決定的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誠實和謙遜的態度。

11.藝術和科學的價值在于沒有私欲的服務,在于為億萬人的利益服務。

——羅斯金

12.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

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多樣化會使人觀點新鮮,而過于長時間鉆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蠢。——貝弗里奇

13.人的一生就是這樣,先把人生變成一個科學的夢,然后再把夢變成現實。

14.大多數的科學家,對于最高級的形容詞和夸張的手法都是深惡痛絕的,偉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謙虛謹慎的。

——貝弗里奇

15.對科學家來說,不可逾越的原則是為人類文明而工作。

——李約瑟

關于科學的經典勵志名言經典1.應當熱愛科學,因為人類沒有什么力量是比科學更強大、更所向無敵的了。

——高爾基

2.在科學上重要的是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是研究者“個人”。

——居里夫人

3.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

——培根

4.道德應當成為科學的指路明燈。

——布夫勒

5.科學的探討和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給人的愉快就是酬報。

——居里夫人

6.科學是實事求是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

——華羅庚

7.人的知識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質,人的素質不如人的覺悟。

任何工作都要人去做,都要靠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即使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人仍然是最終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8.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一個永恒之謎。

——愛因斯坦

9.科學所以叫科學,正是因為它不承認偶像,不怕推翻過時的舊事物,很仔細地傾聽實踐和經驗的呼聲。

——斯大林

10.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雙重的精力,假定你們每個人有兩次生命,這對你們來說還是不夠的。

科學要求每個人有極緊張的工作和偉大的熱情。——巴甫洛夫

11.人類看不見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學的光輝照射的實際存在。

尊貴的是科學的力量。——居里夫人

12.科學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錯覺和失敗的歷史,是偉大的頑愚者以笨拙和低效能進行工作的歷史。

——寺男寅彥

13.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

——愛因斯坦

14.一個研?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笨梢躍勇錚源址梗┢埔攏梢緣貌壞繳緇岬某腥稀5侵灰惺奔洌涂梢約岢種鋁τ誑蒲а芯俊R壞崍慫淖雜墑奔洌屯耆倭耍儼荒芪蹲鞴畢住!才?/p>15.科學是人生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東西。

——契訶夫

關于科學的經典勵志名言推薦1.真理的大海,讓未發現的一切事物躺臥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尋。

——牛頓

2.科學是非常愛妒忌的,科學只把最高的恩典賜給專心致志地獻身于科學的人。

——費爾巴哈

3.感謝科學,它不僅使生活充滿快樂與歡欣,并且給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巴甫洛夫

4.如果學習只在于模仿,那么我們就不會有科學,也不會有技術。

——高爾基

5.無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

只有無知者才會自信地斷言,科學永遠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達爾文

6.我們不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們同樣需要有自然科學和其他方面的巨人。

——郭沫若

7.我堅持奮戰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學的發展。

用一個詞可以道出我最艱辛的工作特點,這個詞就是“失敗”。——湯姆遜

8.“難”也是如此,面對懸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縫來,但用斧鑿,能進一寸進一寸,得進一尺進一尺,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

——華羅庚

9.大著作有時全不需要好屁股。

聽鄭須溪說,德國人就把“坐臀”作為知識分子的必具條件。譬如,只要有坐性,《水滸傳》或《紅樓夢》的人名引得總可以不費心編成的。這是西洋科學法,更是二十世紀學問工具。——錢鐘書

10.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

——法朗士

11.讀書是最好的學習。

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普希金

12.科學給青年以營養,給老人以慰藉;

她讓幸福的生活錦上添花,她在你不幸的時刻保護著你。——羅蒙諾索夫

13.科學研究的進展及其日益擴充的領域將喚起我們的希望。

——諾貝爾

14.人借助于科學,就可糾正自然界的缺陷。

——梅契尼科夫

15.就科學來講,把前人獲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來進一步加以發展,就是當之無愧理應受到獎賞的功勞。

——歌德

16.科學的未來只能屬于勤奮而謙虛的年輕一代。

——巴甫洛夫

17.科學給人以確實性,也給人以力量。

只依靠實踐而不依靠科學的人,就像行船人不用舵與羅盤一樣。——丹皮爾

18.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馬克思

19.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

科學是奧妙無窮的。——馬克思

20.科學是對付狂熱和狂言的有效的解毒劑。

第7篇

《老子》和《莊子》通過對名言表達能力的懷疑,提出了道不可言說的主張,從而賦予道不可認知的神秘色彩。然而,通過對《老子》和《莊子》中道與名言論證過程的重建,就可以揭示道的形而上學性以及道與名言關系所蘊含的兩個內在區別:一個是重視綜合和體悟的認知方式與重視分析和論證的認知方式之間的區別;另一個是依賴于經驗且可以驗證的知識與不可確證的形而上學之間的區別。

關鍵詞: 道;名言;論證;形而上學

中圖分類號: B2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7387(2013)02-0112-05

在中國哲學中,“名言”是與“名實”、“名辯”相聯系的一個概念,三者同屬認識論。對應西方認識論,名言可以被近似地當作描述人們經驗、思想和信念主張的命題或命題集合。在先秦哲學中,關于“認識是否可能”的問題分為兩個部分:第一,一般經驗知識是否可能?第二,對“道”或“真知”的認識是否可能?對于前者,儒家和墨家持肯定態度。如孔子、荀子和墨子都講正名。道家雖對此沒有專門論述,但也沒有否認日常經驗知識的獲得。而“道”或“真知”是否可以用名言來把握就成為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大爭點。[1] 各家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并給予不同回答。儒家和墨家持積極態度,特別是荀子。他不僅認為道可以把握,而且指出認識道需要通過“虛壹而靜”的途徑。《荀子·解蔽》中說: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心未嘗不臧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滿也,然而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萬物莫形而不見,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

《易傳》雖然認為名言不能把握“天道”,但是通過“圣人立象、設卦、系辭”就可以直觀“天道”,因此,也可以說是一種“天道”可知論。與此相對,《老子》和《莊子》認為道不能用名言把握,因此是不可認識的。這一觀點及其論證在哲學史上極為重要,為此后在哲學、文學以及繪畫領域開展的言意之辯開啟了帷幕并確定了基調。為了分析其論證的可靠性和揭示其結論的內在特點,本文依次重建了《老子》、《莊子》中“道”與“名言”關系的論證過程。

一、《老子》中“道”與“名言”

論證過程的重建

《老子》中表明“道”不可言說最直接的表述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第一和第三個道、名都是《老子》的專有名詞,用來指稱和命名最根本的、不可認知的那個東西,而第二個道和名作為動詞,有言說、表達之意。由于作為專有名詞的道和名指稱同一個東西,且“道可道,非常道”與“名可名,非常名”結構相同,因此,筆者只對前者做論證分析。

(一)兩個前提的推導

“道可道,非常道”作為結論,應該是從前提按照邏輯規則推演出來的。現在我們來重建論證的前提和過程。首先,把“道可道,非常道”翻譯為日常語句就是“道是不能言說(認識)的”。把這個命題進行還原就形成完整的語句:人不能認識道。而要做出這個判斷就必然涉及兩個認知環節:一是人的認識能力,二是作為認識對象的道。把“道是不能認識的”這個命題作為結論,在前面兩個認知環節的維度上,推論的前提有且只有兩種可能:

§1人沒有認識能力并且如果人沒有認識能力,那么人就不能認識道。

§2人有認識能力并且如果人有認識能力,那么人就不能認識道。

用K表示知識;a代表任何具有健全認識能力的人;p表示命題:人沒有認識能力;q表示命題:人不能認識道。那么上述兩類前提可以形式化為:

§1′: Kap∧(KapKaq) §2′: 瘙 綈 《Kap∧( 瘙 綈 KapKaq)

由此可見,在邏輯語法層面,前面兩類前提都能有效地推出結論“人不能認識道”。但為了確證這個結論是否可靠還應該對兩類前提進行邏輯語義分析。下面筆者依次分析這兩類前提為真會產生什么樣的認識結果。

(二)第一類前提的分析

第一類前提是由“并且”作為聯結詞形成的合取命題。如果這個合取命題為真,就要求兩個合取支命題同真。首先看第一個支命題“人沒有認識能力”。如果這個命題為真,則必然導致悖論,即必須肯定它為假。具體來說,如果“人沒有認識能力”為真,那么,這個真命題本身就不會形成,或者說,我們至少具有“‘人沒有認識能力’為真”這一知識。如此一來,就必須接受人有認識能力這個現實。既然如此,“人有認識能力”就為真,而第一類前提也就轉變為第二類前提。

另一個合取支命題“如果人沒有認識能力,那么人就不能認識道”是邏輯蘊涵式。從命題表達的意義本身來看,如果人沒有認識能力,顯然就會得出人不能認識道。前面已經證明“人沒有認識能力”為假,也就是說,第二個支命題的前件為假。在邏輯語法層面,前件假,不管后件是真是假,邏輯蘊含式恒真,或者說,從“人沒有認識能力”為假并不能推出“人不能認識道”的具體真值。但在二值邏輯系統中,其真值只能有兩種可能:要么為真,要么為假。在邏輯語義層面,由于“人有認識能力”為真,第二個支命題就有且只有兩種可能情況,具體表述為:

§1.1如果人有認識能力,那么人就能認識道。

§1.2如果人有認識能力,那么人不能認識道。

第一種可能情況屬于強的可知論,這與《老子》和《莊子》中道的不可知論不相符,故不作具體分析。而第二種可能情形與第二類前提的第二個支命題相同,因此在分析第二類前提時再作說明。

(三)第二類前提的分析

第二類前提的第一個合取支命題是“人有認識能力”。從常識的維度看,其合理性顯而易見。但要對其進行邏輯辯護就應從兩個方面展開:第一,從認識結果分析。盡管有極少數懷疑論者否認人有認識能力,但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會否認我們具有知識,至少在常識層面。同時,自然科學的發展為人類具有認識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辯護。第二,從論證系統的外部進行反證。中西方哲學都有對認識論進行反思與懷疑的內容,相比之下,西方哲學更是形成了自古希臘延續到現在的懷疑論傳統。其中,笛卡爾對外在世界與休謨對經驗知識的懷疑成為近代以來西方認識論必須要解答的難題。但反過來看,這種反思和懷疑之所以可能,就是因為人有認識能力。如果人沒有認識能力,就沒有正常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更談不上對自身的反思與懷疑。換句話說,反思與懷疑都要立足于一定的認識能力和知識之上。由此可知,“人有認識能力”為真。

現在來看另一個合取支命題“如果人有認識能力,那么人不能認識道”的邏輯語義。直觀來看,這一命題表明人有認識能力但又不能認識道,或者說,道在人的認識能力之外。從邏輯可能性來講,外在于認識能力的道,其意義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道”為笛卡爾、洛克和休謨等人所說的外在世界。按照笛卡爾的論證來說就是:因為你不知道你沒有做夢,所以你就不知道任何關于你沒有做夢的證據。也就是說我的認識都在我的意識之內,對外在世界的認識也是在我的意識中形成的,沒有超出意識范圍的認識。即使我的認識是由邪惡精靈所控制,我們也無法知道。[2] 對外在世界,康德也認為由于我們沒有關于它的經驗材料,所以不能形成關于它的知識,如果試圖把世界作為認識對象,就會導致二律背反。二是,道為大全。它類似于黑格爾哲學中的絕對理念,但又不是純精神性的。它是人們思辨的設定,但又不是完全脫離我們的所有經驗知識。那么,《老子》和《莊子》中的道是哪一種層面的道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對道的文本意義做一番考察。

(四)《老子》中的道

《老子》中論及道的地方有73處之多。盡管道不可言說,但我們還是可以近似地描述道。比如,“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這是說有一個東西在萬物生成之前就存在,并且是萬物產生的根源,人們不知道它的名稱,姑且以“道”或“大”來命名和指稱。同時它又具有以下特點: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老子·十四章》)“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老子·三十五章》)

可見,《老子》中 “道”的所指對象不是具有確定屬性的具體事物,而是本身模糊并變動不居的“有”;同時,這個“有”無法用名言從正面直接把握,只能用否定或負的方法進行描述,如通過“不是什么”來襯托“它是什么”。作為“有”的名稱,“道”不是對“有”的反映和描述,而是對“有”的命名。可見,“道”與“有”一樣,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根源終極追問的產物。

一般來說,早期的哲人喜歡追問宇宙萬物的根源和本質,盡管思考的方法和結果各不相同。比如,早期的中國哲人喜歡思考萬物產生于什么?在得知“萬物生于有”之后會繼續追問“有”又是怎么產生的?“有生于無”。那么,“無”是什么?假如“無”具有某種確定的屬性,又會問“無”是由什么產生的?如果“無”的確是個“什么”,那么,這樣的追問還會繼續下去,以至無窮。無窮追問是懷疑論者否認知識可能的一個有力證據,但無窮追問又不符合我們的認識事實,因此,合理而明智的做法就是在某個節點停止這種后退追問。在《老子》中,這個停止追問的地方就是道,不能再追問道之后是什么。這樣就既阻止了對宇宙萬物產生根源的無窮追問,又對人的認識活動在一個可能維度上劃定了界限。對應前面兩種類型的道(外在世界和大全),《老子》中的道是具有思辨性質的大全,但又具有東方哲學的獨特內容,即對宇宙生成和運動根源的追問與解答。

〖BT(1〗 二、《莊子》中“道”與“名言”論證關系的重建〖BT)〗

與《老子》一樣,《莊子》也認為名言不能把握道,但又有所區別。《老子》側重于道的終極性和不確定性,而《莊子》在強調道的不確定性的同時,側重于對認識能力的懷疑。

(一)《莊子》對認識能力的懷疑

《莊子·齊物論》中講,“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于鷇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這是說名言不像風一樣飄無定所,而是有言說的對象存在。但對不同的人,言說的對象可能不一樣。即使同一個言說者,不同時地的言說對象也可能不同。那么,如何為我們言說的內容提供辯護呢?一般來說有以下三種方法:第一,用認識的對象來衡量對這個對象的認識。在大多數認識論哲學家看來,對象就是我們所認識的對象,而我們所認識的對象就是由關于對象的認識構建起來的。因此,用認識對象來為關于對象的認識進行辯護顯然是無法辨別真假的。第二,用“我”自己的知識來辯護。這又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用只有自己才懂的想法為我們言說的東西提供辯護。比如,在對自己堅信的觀點進行辯護時,如果自己無法提供充足的證據和強有力的論證讓對方滿意,人們往往會說類似這樣的話,即“盡管你(們)不同意,但我憑直覺發誓這就是真的”。然而這必然會陷入私人語言的陷阱之中。維特根斯坦認為,私人語言是不可能的,語言的意義只能在公共的“語言游戲”中形成。[3] 因此,僅憑自己確信但又不能提供公眾可以接受的理由是不能為信念主張進行辯護的。二是運用我的知識(得到辯護的信念)來為我對某一對象的認識(待辯護的信念)進行辯護。但由于辯護雙方都是信念,因此這類辯護就可以歸約為我相信“我的某個信念”。然而,“我相信‘我的某個信念’”本身又是一個待確證的命題,為其提供辯護就會得到“我相信‘我相信我的某個信念’”,如此延續下去就會陷入信念辯護的無窮后退之中。第三,要真正辯護“我的信念”,一個可行的方法就是把它納入到公共的“語言游戲”之中,看其能否與相關理論和思想融貫協調。但《莊子》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不同思想必然會產生論辯,而論辯并不能辨別各自的是非對錯。《莊子·齊物論》中講:

“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黮闇。吾誰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同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惡能正之!使異乎我與若者正之?既異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與若者正之?既同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這里有兩層意思:第一,辯論的輸贏并不能確定論點的是非對錯。贏的一方的觀點并一定正確,輸的一方的觀點也不一定錯。或者說論辯勝負與觀點對錯沒有必然關聯。第二,引入第三方作為辯論標準也不能判定孰是孰非。在《莊子》看來,第三方觀點或者與我的觀點相同,或者與對方的觀點相同,或者同于、異于兩方的觀點,因而無法起到甄別是非對錯的作用。在這里,《莊子》一方面對普遍知識進行了富有意義的懷疑;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這種懷疑的粗糙型。

由上可見,《莊子》由認識活動的相對性和認識對錯的不可判定性推出人的認識能力的有限性,即人不能用名言把握道。因為“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莊子·秋水》)運用名言只能對認識對象的具體特性和狀態進行刻畫,但不能把握道。

(二)《莊子》中“道”的意義

《莊子》發揮了《老子》的思想,也主張道是宇宙之究竟本根。[4] 但又有新的特征,如《莊子·大宗師》認為,“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道先萬物而存在,盡管“無為無形”,但卻是“自本自根”的有,而且是一切萬有存在的根源。表現在宇宙生成層面就是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莊子·天道》)表現在人類生存層面就是人道:“有為而累者,人道也。”(《莊子·在宥》)表現在帝王統治層面就有帝道和圣道:“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圣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莊子·天道》)可見,相比于《老子》,《莊子》中道的意義更加豐富和多樣。但相對于具體事物的可辨別和可衡量,作為宇宙本根的道是“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莊子·秋水》)在認識層面,作為對具體認識對象條分縷析、有限刻畫的認識方式,“名言”顯然不能對不可明其數度和條理的“道”進行描述。因此,道是“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莊子·秋水》)盡管如此,《莊子》認為還是有其它辦法把握道。這就是《莊子》所講的“心齋”、“坐忘”,即“損之又損”的具體途徑。對此,《莊子·齊物論》中講,“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把這段話倒過來就可以類比把握道所需要經歷的三個階段:首先,“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即雖然事物之間還有區別,但已經忘掉彼此之間的是非對錯;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即盡管認為有物存在,但已經沒有彼此的區別了;最后,“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至此,就徹底忘掉物我和世界的分別,達到“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

三、道所蘊含的內在區別

張岱年先生認為《老子》中的道“非感官所能覺察,故亦不能用一般名言來述說。普通的名言都由感覺經驗來,而道則超乎感覺經驗,所以沒有恰當詞字可以形容道。”[5] 那么,能不能認識道?如果能的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詞把握道呢?對此,現代哲學家馮契持肯定態度,他認為道是一個總名,而總名是表示元學理念的,即表示宇宙整體的。總名不同于達名,達名是最高的類,以萬物為外延,一般是哲學范疇,如物、性、時、空、類、故、理等。所有這些以達名所表示的范疇構成了一個辯證綜合的整體,即大全、宇宙和天道。而這些是囊括萬有、超越對待的總名。總名不能用立足于形式邏輯基礎之上的概念和語言來認識,只能用理性直覺、辯證的綜合以及德性自證來把握。[6] 但是用當代認識論來衡量,以上兩種觀點都是無法用經驗知識為之辯護的形而上學。在維特根斯坦看來,只說我們能說的,如自然科學。由于形而上學命題沒有確定意義,也就沒有對錯之分,因此是不能說的。對其,我們只能默然忽略。[7] 按照維特根斯坦的說法,《老子》和《莊子》中的道都是無法驗證的形而上學。

但對道與名言的關系,《莊子》給出了兩重說明:一方面,《莊子》對名言表達能力表示懷疑,認為依靠名言形成的認識是片面的、有限的,這樣的認識只會產生對是非對錯的無謂爭論。與此相對,道是虛無縹緲、無形、不可圍的,不能用名言把握,因此道就具有某種神秘性;但另一方面,《莊子》又認為可以用其它的方法表達道,這就是“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莊子·齊物論》)的方法,即用古人和老人的“重言”以及寓言故事顯示“道”,“實際上就是用詩的語言來表達道,把哲理體現在藝術形象之中,也就是用形象思維的方式來表現哲理境界。”[8] 正是由于道的這種不可知但又可以體悟的神秘性和模糊性使得此后的言意之辯成為可能,同時也為文學家和藝術家寄托情感提供了條件。

但是,在當代分析哲學家看來,我們的思想和語言有密切的聯系,思想通過語言來表達,而語言的意義就是思想。因此,不管名言、卮言、重言還是寓言都屬于語言,只要語言能描述和表達“道”,那么人就有能力認識“道”。這顯然與《老子》和《莊子》關于“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莊子·知北游》)的思想相矛盾。然而這僅僅是表面的矛盾,在其內部隱含著兩個更深層次的區別:一個是重視綜合和體悟的認知方式與重視分析和論證的認知方式之間的區別。前者是中國哲學的一大特征,而后者是西方哲學的顯著特點。例如,《老子》和《莊子》都認為對道的認識只能通過“損之有損”的體悟和直覺,這樣的認識活動不僅不依賴經驗知識,相反要消除經驗知識的拖累。與此不同,西方知識論通過條分縷析的分析工作追求對世界萬物的確定性認識。

另一個是知識與形而上學的區別。現代哲學家主張知識有兩類:一是通過分析得來的先天知識(prior knowledge);一是通過綜合得到的經驗知識。美國著名哲學家奎因(V.W. Quine)認為,分析和綜合的區分以及還原主義是邏輯經驗主義的兩個教條。盡管他在一些場合承認先天知識和經驗知識的區別,但他強調所有的知識或多或少都是經驗性的,而且是可以驗證和辯護的。[9] 與此相對,傳統哲學認為有一些認識是超驗的,例如,《老子》和《莊子》中的道是不能用經驗命題進行驗證和辯護的。因此,在是不是根源于經驗以及能否驗證的標準下,經驗知識和形而上學產生了分裂。這種情況在《老子》和《莊子》中表現為:一方面人們能夠獲得日常經驗知識,盡管不是嚴格意義上得到辯護的經驗知識;另一方面又有對超驗對象(如道、無等)的體認。盡管兩類認識有一定關聯,但更多的是區別和不同。顯然,在西方知識論的視域下,《老子》和《莊子》中的道既不是神秘主義的未知對象,也不是對人類認知能力普遍懷疑的結果,而是對宇宙萬物生滅變化終極追問的思辨產物。

【參考文獻】

[1][4][5]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27、50、48頁。

[2] Jonathan Danc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Basil Blackwell Ltd, 1985, p.11.

[3][7]Ludwig Wittgenstein: Philosophy Investigation, translated by G.E.M. Anscombe, Basil Blackwell Ltd, 1953, p.11, p.89.

第8篇

誠實,誠篤,至誠,都是君子之德;不誠便是詐偽的小人。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養。品性的表現出于自然,是整個的為人……這是我國詩人朱自清寫的一段關于誠信的名言。這句名言是那次我說了謊,媽媽為了教育我而引用的。

事情是這樣的,我和云思潔在上體育課時因為一點小事發生了爭吵,我便對她懷恨在心,于是我一氣之下,趁她不注意,拿了她的東西——筆囊,并藏了起來。當她問我的時候,我就死不承認是我拿的,結果還是被同學查出來了。后來,同學們都不理我了。

我把這件事的經過詳細地告訴了媽媽。媽媽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不能背后害人。你拿了就是拿了,錯了就是錯了,為什么要騙人呢?拿了人家的東西,還給人家,真誠地道個歉,沒必要說謊。做人要光明磊落。背后算計人家,那便是詐偽的小人,誠信才是你今后做人的準則。”聽了媽媽的話,我又羞愧又后悔,眼淚不由得在眼眶里打轉,我在心里暗暗發誓,以后不再拿別人的東西,不再說謊了。

媽媽給我上的這生動的一課,我會刻骨銘心地記在心里的。

第9篇

關于溝通的名言(精選)

1.做一個好聽眾,鼓勵別人說說他們自己。——戴爾·卡耐基

2.最理想的朋友,是氣質上互相傾慕,心靈上互相溝通,世界觀上互相合拍,事業上目標一致的人。——周漢暉

3.只要有可能,資料應該從發送者直接傳遞給接收者。——當勞L.柯克派崔克

4.在太空時代,最重要的空間是存在于耳朵與耳朵之間。——湯瑪斯J·巴樓

5.在交談中,判斷比雄辯更重要。——格拉西安

6.愈壞的消息,應該用愈多的氣力溝通它。——安德魯S.葛洛夫

7.與人交談一次,往往比多年閉門勞作更能啟發心智。思想必定是在與人交往中產生,而在孤獨中進行加工和表達。——列夫·托爾斯泰

8.有許多隱藏在心中的秘密都是通過眼睛被泄露出來的,而不是通過嘴巴。——愛默生

9.有效的溝通取決於溝通者對話題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詞的甜美。——葛洛夫

10.有時你必須保持沉默,以便令人聽到你的話語。——史丹尼斯羅J.列克

11.一個人必須知道該說什么,一個人必須知道什么時候說,一個人必須知道對誰說,一個人必須知道怎么說。——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

12.一場爭論可能是兩個心靈之間的捷徑。——哈·紀伯倫

13.要小心提防讓你一直發言的人。——法朗克·馬金尼·哈巴德

14.要根據一個人的發問來判斷這個人,而不要根據他的答復來判斷他。——伏爾泰

15.尋找自我,保持本色。——戴爾·卡耐基

16.許多東西都因不發問而喪失。——英國

17.向隨便什么人征求意見,敘述自己的痛苦,這會是一種幸福,可以跟穿越炎熱沙漠的不幸者,從天上接到一滴涼水時的幸福相比。——司湯達

18.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會出現交際的障礙,就是因為他們不懂的忘記一個重要的原則:讓他人感到自己重要。——戴爾·卡耐基

關于溝通的名言(熱門)

1.我們總是將焦點集中在內部溝通,而忘了對外與顧客的溝通。——麥克法霖

2.我們溝通得很好,并非決定于我們對事情述說得很好,而是決定于我們被了解得有多好。——安得魯S.葛洛夫

3.為一件過失辯解,往往使這過失顯得格外重大,正像用布塊縫補一個小小的窟窿眼兒,反而欲蓋彌彰一樣。——莎士比亞

4.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是心靈的展示。——溫·卡維林

5.談話的藝術是聽和被聽的藝術。——赫茲里特

6.談話,和作文一樣,有主題,有腹稿,有層次,有頭尾,不可語無倫次。——梁實秋

7.所謂的“耳聰”,也就是“傾聽”的意思。——艾默生

8.上天賦予人類一根舌頭與兩只耳朵,以便讓我們從別人那兒聽到的話可以兩倍于我們說出的話。——葉庇克梯塔斯

9.善長于溝通的管理者,也可能善長于掩飾真正的問題。——柯利斯·阿格利斯

10.如果希望成為一個善于談話的人,那就先做一個致意傾聽的人。——戴爾·卡耐基

11.如果你要使別人喜歡你,如果你想他人對你產生興趣,你注意的一點是:談論別人感興趣的事情。——戴爾·卡耐基

12.如果你是對的,就要試著溫和地、技巧地讓對方同意你;如果你錯了,就要迅速而熱誠地承認。這要比為自己爭辯有效和有趣得多。——(美)卡耐基

13.傾聽對方的任何一種意見或議論就是尊重,因為這說明我們認為對方有卓見、口才和聰明機智,反之,打瞌睡、走開或亂扯就是輕視。——(英)霍布斯

14.恰當地用字極具威力,每當我們用對了字眼……我們的精神和肉體都會有很大的轉變,就在電光石火之間。——馬克·吐溫

15.每一個人都知道,聆聽對溝通來說是重要的。……但是極少組織會小心聆聽它們的員工以及它們的顧客的心聲。——威廉·尼可爾斯

16.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人和他開誠布公地談心。一個人盡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獨。——海明威

17.講話猶如演奏豎琴:既需要撥弄琴弦奏出音樂,也需要用手按住琴弦不讓其出聲。——霍姆斯

關于溝通的名言(最新)

1.將自己的熱忱與經驗融入談話中,是打動人的速簡方法,也是必然要件。如果你對自己的話不感興趣,怎能期望他人感動。——戴爾·卡內基

2.果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就必須謹慎選用字眼,因為這些字眼能使你振奮、進取和樂觀。——(美)安東尼·羅賓斯

3.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是發展與維系一個暢通的溝通管道。——巴納德

4.鼓勵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勵別人。——馬克·吐溫

5.發問只會造成片刻的尷尬。不發問將導致你一生的尷尬。——日本

6.對別人述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因此,認真對待別人向你述說的他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教養。——歌德

7.當我面對一群人,或是大眾傳播媒體談話時,我總是假想自己是和“一個人”進行推心置腹的談話。——巴伯

8.當你思考準備說什么的時候,就做出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因為這樣可以贏得時間。——卡羅爾

9.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10.打斷蠢人的話頭,讓他閉口,是失禮的,而讓他說下去,卻是殘忍的。——富蘭克林

11.除非你發問,否則你聽不到有關你的公司的壞事。聽到好消息是容易的,但你須要挖掘才能得到壞消息。——小湯瑪斯J.華生

12.沉默是一種處世哲學,用得好時,又是一種藝術。——朱自清

13.不愿說理是固執;不會說理是傻瓜;不敢說理是奴隸。——德拉蒙德

14.“辯才”是一種將真理轉化為語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語言又能讓聆聽者完全理解。——艾默生

關于溝通的名言相關文章:

1.溝通名人名言經典語錄

2.關于溝通的名言警句

第10篇

1、學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歐陽修)

2、成人的個性在童年成長。(英國:華茲華斯)

3、學校之設,固治國化民之本也。(田況)

4、善莫大于大學教育,惡莫大于無教育之大學。(鮑克)

5、人之初生,不食則死,人之幼稚,不學則愚。(王夫之)

6、教育不應當只從智力上著眼,必須力求使受教育者變得更加敏銳、文

7、凡是教師缺泛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發展。(英國:羅素)

8、應當把我們人民教師提高到從未有過的,在資產階級社會沒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這是用不著證明的真理。(前:列寧)

9、把你的孩子培養成崇高的人,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幸福。這是財富所不能及的事。我是憑經驗這樣說的。(德國:貝多芬)

10、學校是造就人才的工廠。(捷克:夸美紐斯)

11、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結果。(德國:康德)

12、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捷克:夸美紐斯)

13、教化之本,出于學校。(宋朝:蘇洵)名人名言

14、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胡瑗)

15、夫民,衣食不足,則不暇治禮儀;而飽暖無教,則又近于禽獸。(宋朝:朱熹)

16、教育之最終目的是培養人格。(伯克)關于尊師重教的名人名言

17、教育,是民族最偉大的生存原則,是一切社會把惡的數量減少,把善的數量增加的唯一手段。(法國:巴爾扎克)

18、明、更加寬容仁慈。(印度:泰戈爾)

19、沒有教育,就沒有人才;沒有人才,就啥也沒有。(柏楊)

2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也。(唐代:韓愈)

21、傳播知識就是播種幸福。(瑞典:諾貝爾)關于尊師重教的名人名言

22、教育是一種艱巨的事業。優秀的教育家們認為,教育不僅是科學事業,而且是藝術事業。(前蘇聯:加里寧)

23、教師的職業是一種責任最大,最光榮的職業。這一職業的作用和意義必將日益提高和增加。(前蘇聯:克魯普斯卡婭)

24、每教育好一個孩子,就減少一個敗類。(法國:雨果)

25、善者一日不教,則失而入于惡;惡者勤而教之,則可至于善。(宋朝:歐陽修)

26、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育一個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職責了。(德國:貝多芬)

27、國家的命運有賴于對青年的教育。(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28、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朝:韓愈)

29、我們對于國家的貢獻,哪里還有比教導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偉大的呢?(捷克:夸美紐斯)

30、教師是太陽底下再優越沒有的職業了。(夸美紐斯)

31、教育是偉大的事業,人類的命運決定于教育。(前蘇聯:別林斯基)

32、把完善的教育留給,就是最佳的遺產。(英國:司各特)

33、教育是廉價的國防。(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34、教育的目的在于品德的形成。(英國:斯賓塞)

第11篇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學會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識字。

2.會區分形近字,能用詞語練習說話。

3.正確書寫半包圍結構的漢字。

4.背誦積累關于學習的名言,了解名言大意。

5.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讀生字,正確書寫,積累詞語。

難點:能用詞語說話,背誦并理解關于學習的名言。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闖關游戲,還有一個小伙伴也與我們一起,看,這是誰?(出示孫悟空圖片)就是我們的孫悟空,讓我們一起與孫悟空開始闖關游戲吧!

二、第一關:識字關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自由讀生字,指名讀生字。

2.小組討論,說說怎樣記住這些字,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3.學生說說認識今天的生字后有什么新的發現。(生字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記住它們)

4.拓展訓練。回憶我們所學過的生字,還有哪些字我們也可以用到“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如:工+力=功片+反=版超-走=召)

5.教師總結,出示幾道課堂練習題,當堂練習。恭喜各位同學闖關成功,順利進入下一關。

三、第二關:字詞句運用關

1.分辨形近字。

(1)出示四組字,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誰來說一說這些字都有什么特點?(四組字字形相似)

(2)同桌之間相互討論,我們怎么分辨他們,準確地記住他們?(根據字義記憶,或者放進詞語中記憶)

(3)完成課本練習。完成后教師對答案,檢查完成情況。

(4)拓展練習已學獨體字,如“干——千”“無——天”“幾——兒”,讓學生比一比,再選字填空組詞。

2.運用詞語說話。

(1)出示8個詞語,學生認讀,指名讀。

(2)教師示范用詞語說話。以“花朵”和“草地”為例:草地上盛開著許多花朵。

(3)模仿說話。學生從剩下的詞語中抽一個自己喜歡的詞語,練習說話,同桌之間相互練習。反饋交流。

(4)嘗試用多個詞語連在一起說一句或者一段話。小組討論,成果展示。大家點評一下哪個小組的句子又準確又優美。如,

“草地上盛開著許多花朵。我們喜歡在草地上唱歌。草地上到處都是我們的笑聲。”

教師:同學們實在太棒了,又輕輕松松地通過第二關,那么接下來就更難了,大家準備好闖下一關了嗎?準備好咱們就出發吧!

四、第三關:書寫關

1.出示四個生字,梳理筆順,強調書寫姿勢。

2.學生完成課本田字格的書寫。

3.教師強調左上包圍和右上包圍漢字的書寫順序。(左上包圍和右上包圍的字“先外后內”)

4.同類型加強練習。出示“右”“慶”“句”三個字加強練習,每個字寫三個。

5.作品展示。第一關注筆順規則,第二關注生字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課堂小結

1.學生朗讀課本上的生字詞。

2.總結課本中的識字方法。

3.教師:有了孫悟空的幫助,同學們真厲害,已經順利闖過三關了,后面可還有兩關等著我們去挑戰呢,等到下節課,我們接著挑戰吧!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達標檢測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的小伙伴孫悟空帶領著我們連闖三關,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取得的勝利果實嗎?讓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吧。(出示第一課時的生字詞,學生朗讀生字復習鞏固)我們今天接著來闖關,看看今天又會有怎樣的挑戰等著我們。

二、第四關:日積月累關

1.學生自由讀讀課本上的四句名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指名讀,其他同學點評。強調“好”讀四聲hào,“見”讀xiàn,同“現”,補充這兩個字的意思。

3.分組朗讀。討論這四句話的意思。

4.反饋匯總。教師講解這四句話的意思。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天資聰明又好學,并且不以向比自己成績差的人請教為恥。

(2)不知則問,不能則學:不知道就要虛心向別人請教,有不明白或做不到的事情就要深入學習。

(3)讀書百遍,而義自見:讀書讀得多了,不用講解,其中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

(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如同行萬里路一樣。形容多讀書,則見多識廣。

5.在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上,采用學生自由讀、師生合作讀、指名讀、填空等方式,練習背誦。

6.練習背誦。評選“背誦小能手”。

三、第五關:朗讀關

孫悟空陪著我們一路闖關,他覺得你們特別棒,他現在有一份小禮物要送給你們,你們想要嗎?他把自己的一個精彩故事分享給你們,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1.播放音頻《孫悟空打妖怪》,學生欣賞。

2.學生自由讀故事,理解文本內容,小組之間討論孫悟空是個怎樣的人物。

3.教師指名說一說討論的結果。

4.學生跟著朗讀配樂一起來讀故事。6.將《孫悟空打妖怪》這首兒歌讀給你的家長聽吧!

四、課堂小結

1.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讀給爸爸媽媽聽。

2.全班一起熟讀四句名言,課后再收集兩則關于學習的名人名言。

[教學板書]

語文園地七

名言

《孫悟空打妖怪》

第12篇

1、魅力是為遠處的贊美而存在的。——英國作家塞·約翰遜

2、痛苦,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是多么崇高而又神秘莫測呀!沒有痛苦就沒有詩歌,每一首詩幾乎都是由一份高興,一份希望和兩份痛苦所組成的!只有痛苦才能在生命中給你留下深深的印象。那萌發出冷氣的祈禱的,濕潤的淚痕就是人們稱之為信仰,希望和仁慈這三個高尚姊妹的母親。啊,痛苦,讓詩人都贊美你吧!——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

3、夸獎人的時候,不可靜如秋水,要七情上臉。不要以為喜形于色是不老練的舉動。別人的進步,值得我們為之歡欣鼓舞,并且讓對方毫無疑議地感知我們的贊美和歡愉。——中國當代女作家畢淑敏

4、這就是人性值得悲哀也值得贊美的地方,人們無論在哪種情況下,對于所愛的人們,是永遠無法忘懷的。——武俠小說家古龍《月異星邪》

5、該詛咒的諂媚者,愿你們除了毒藥什么也不贊美!——德國戲劇家萊辛

6、春秋·孔子《孔子家語》與人交往,贊美對方的長處,忌諱說對方的短處,那個才能長久。

7、我們拼命贊揚別人身上某些我們明笑并不存的品格,條件是別人對我們堅信自己具備的種種美德報以同樣的贊美。——法國作家讓·羅斯唐

8、愛是世上的幸福,但幸福并不是愛的全部禮遇。愛是團聚,但沒有分離也就無所謂團聚。在愛的作用下,一切都凝結在快樂和贊美之中。然而,倘若沒有先前的離別,就不會有眼前的團聚。愛一旦被固定在某個團聚的圈子里,就不會有新的內容,就像潮汐,愛的運動在得到了滿足以后,就勢必會退落下去。——英國文學家,詩人勞倫斯《愛情》

9、微博四大功能:抖機靈扮可愛曬優越喊口號。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微博也不是講道理的地方。不解釋,更不辯論。要克服“希望獲得贊美”這種庸俗的思想。女人穿少了容易露底,男人說多了也容易露底。過幾天再來玩物喪志。——網絡作家,出版人路金波

10、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而盡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于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哲學家培根

11、美無處不在,缺的是發現美的眼睛。——羅丹

12、欣賞別人,更是一種氣度,一種發現,一種理解,一種智慧,一種境界。

13、只有美貌而缺乏修養的人是不值得贊美的。——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哲學家培根

14、“女人有女人的特別的聰明,輕盈活潑得跟她的舉動一樣。比了這種聰明,才學不過是沉淀渣滓。說女人有才學,就仿佛贊美一朵花,說它在天平上稱起來有白菜番薯的斤兩。真聰明的女人決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懶——”——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錢鐘書《圍城》

15、放棄狹隘的眼光,走出孤芳自賞的怪圈,學會欣賞他人,懂得欣賞他人,你會感到生活多姿多彩。

16、贊美是美德的影子。——塞·巴特勒

17、德行是人人都贊美的,因為好人和惡人都可以從中打到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法國哲學家狄德羅

18、時時用使人悅服的方法贊美人,是博得人們好感的好方法。記住,人們所喜歡別人加以贊美的事,便是他們自己覺得沒有把握的事。

19、我贊美人類的真心,贊美人類的本心。我覺得人類的希望就在這上面。一觸到人類的本心,誰都會忍不住愛它的。——日本小說家劇作家武者小路實篤《母與子·回家》

20、找一個贊美你的朋友,不如找一個挑你刺的朋友。——《當代青年談人生》

21、肉麻的東西無論如何也不應該被贊美了。——中國當代作家王小波《愛你就像愛生命》贊美的名言

22、贊揚,像黃金鉆石,只因稀少而有價值。——塞繆爾·約翰遜

23、贊美令我羞慚,因為我暗自乞求得到它。——印度詩人,作家,哲學家,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

24、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得到的是詆毀還是贊美,都要擁有一顆安閑自在的心,時刻提醒自己,沉淀下來。——中國好聲音選手吉克雋逸

25、在人世間所能聽到的最崇高的贊美歌,就是從孩子的嘴里發出來的人類靈魂的喃喃的話語。——法國作家雨果贊美的名言

26、時間無情,卻也深情。它讓該死的死,該生的生;讓該詛咒的歸于毀滅,該贊美的郁郁蔥蔥。——岑桑

27、我贊美目前的祖國,更要三倍地贊美它的將來。——俄國詩人馬雅可夫斯基《馬雅可夫斯基詩選》贊美名言

28、我是批判競爭批判市場的,但是我批判市場的前提是懂市場懂競爭。反過來講,那些贊美市場贊美競爭的人,他們壓根兒就不懂競爭不懂市場,像張維迎這樣的經濟學家其實壓根兒是不懂競爭不懂市場的!我今天說這話任何人都可以去驗證和體會。就是這么一幫不懂市場的市場經濟原教旨主義者在主導思潮引領政策設計的方向,我認為這就叫“自誤誤人”:自己先騙自己說“市場是很完美的,市場是價格均衡的機制,市場是一種資源配置的定價機制。”他先自己信了,先自欺了,然后又騙了全國人民,這叫“自誤誤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韓德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嘉义县| 延津县| 永康市| 通海县| 乌兰察布市| 长武县| 故城县| 蒙阴县| 中方县| 措勤县| 雷波县| 龙里县| 大竹县| 修文县| 达拉特旗| 建平县| 新乐市| 尼勒克县| 军事| 武定县| 利川市| 南京市| 霍林郭勒市| 开化县| 台安县| 同心县| 佛山市| 宁波市| 微博| 贵州省| 绥滨县| 册亨县| 余干县| 巨鹿县| 临澧县| 额济纳旗| 蒲江县| 沭阳县| 临潭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