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圖案標志設計

圖案標志設計

時間:2023-05-29 18:03:3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圖案標志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圖案標志設計

第1篇

在強調個性化、民族性的今天,民族化設計已成為流行的趨勢之一。中國現代標志設計中有關中國傳統圖案方面的運用也成為平面設計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在現代標志與中國傳統圖案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使中國現代標志設計具有本土化、民族性特色成為現代標志設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

中國傳統圖案;標志設計;本土化;民族性

一、標志設計中中國傳統圖案運用的重要性

標志,一種具有大眾性特點的傳播符號,具有象征性,它以精煉的形象表達一定的涵義,具有信息傳達的功能。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變化,設計已經被注入了更多的精神和文化內涵,設計界對有關設計的民族性、個性化語言和設計的文化內涵的探討也越來越多。設計新的發展方向要求設計者在設計時要注重把更多的傳統文化因素融入設計之中。中國傳統圖案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凝聚著古人的智慧,在宣揚民族性的設計中,中國現代標志設計中有關中國傳統圖案的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中國傳統圖案特征概述

中國傳統圖案是經過各個朝代沿傳下來的,具有民族性特色的圖案。中國傳統圖案起源于原始社會的彩陶圖案,歷經六千到七千年的歷史。中國的傳統圖案,不是對物體的逼真摹寫,而是追求具有美好寓意的抽象美和音律美,重視結構形式的律動感和生命力。它力圖通過中國語言中所特有的諧音來表達人們心目中的追求與愿望。而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傳統圖案形成了豐富多樣的主題。在中國,數不清的歷史傳說、神話故事、戲劇歌謠與其他口頭文字為傳統圖案主題的確立找到了充足的材料。從大的方面分類,主要包括福、祿、壽、喜、財。中國歷史的諸多圖案都來源于現實生活或精神上的功利要求和民俗文化活動。另外,中國傳統圖案往往還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融入,主要是儒家、道家的思想。

三、中國傳統圖案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一)借形

“形”是指圖案所表現出來的物體的結構與外形。對傳統圖案的造型進行分析和再創作,是現代標志設計中取其內涵的一種方式。在中國傳統圖案的發展中,有很多具有特殊意義的圖形樣式。與現代圖形的造型方式相比,中國傳統圖案有著許多不同的地方,其多注重實形的裝飾性和完整性,關注形與形之間的穿插和呼應關系,在構成時多遵循對稱均齊,完整的骨骼形式。將傳統圖案加以聯想和擴展,用現代設計的表現手法加以新的表達,往往能夠使設計既有原始圖案的神韻,又能傳達傳統圖案吉祥如意的寓意,同時又更具有鮮明的現代化特色。靳埭強設計的公司標志采用的是“方勝”這一傳統吉祥圖案作為其基本框架,“方勝”,被賦予“同心雙合,彼此相通”的吉祥含義。“方勝”原型的借用與提取表現了其設計公司“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以“方”作為大地的象征,表達了設計界的廣闊領域;取“勝”為優美和滿,表達對勝任工作的決心。同時也表達了靳與劉設計公司與客戶緊密聯系,相互溝通理解的理念。“方勝”經過對其圖形加以提取、衍生和再造,使之在保留中國傳統意蘊的同時,更加具有現代感和實際意義。另一位設計師陳幼堅在他的現代標志設計中也把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技法相結合,用先進的設計理念來豐富傳統藝術,讓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在全世界面前展現了出來,其獨特的設計風格也進一步豐富和提高了中國的設計水平。例如,他設計的“四喜娃”公司標志,原本只有兩個孩童的形象,經過匠心獨運的設計結合,看起來卻是四個歡樂的孩童,或躺或臥的有趣造型,極具中國傳統特色,同時又顯示出了陳幼堅對其設計公司賦予的擁有巧妙設計方案和不竭靈感的美好愿望。

(二)取意

中國傳統圖案一般都具有裝飾性和象征性。在長期的生活勞動實踐中,人們結合自身的需求與審美,根據實踐經驗,將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規律進行組合或構建,并賦予其特殊的寓意,最終形成了風格多樣的圖案。中國傳統圖案包含著無限豐富的意蘊與審美。這些傳統圖案,在中國現代標志設計的運用中,不僅僅借用其裝飾性特點,更表現了其本土化的民族精神。陳漢民設計的北京王府井飯店標志運用穿插組合而成的經緯線條,構成了上下左右對稱的正方形,傳達出了該飯店上下一致、同心協力嚴格的規范化的管理,并熱情迎送客人的經營管理新理念。標志中間的“王”字不僅僅是飯店的字頭,而且還傳達了該飯店在同行中傲視群雄、翹首領先的王者本色的寓意。此外,該標志在細節上也是很用心的,四個角落處有線的割裂,構成了“井”字性,既凸顯出了該飯店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又表達了對該飯店的擁有來源不斷的眾多客人的祝福。該標志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魅力,又凸顯了現代標志設計的時代特色。

(三)造勢

“勢”,即勢氣,也就是指圖案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和氣勢,其神韻傳達了圖案的精神氣息。中國傳統圖案往往會有勢的精神傳達。神韻是中國傳統圖案所具有的特色。中國傳統圖案的表現形式,并不是對物體的直接描繪,而是注重表現物體造型的氣勢,在藝術創作時,往往注重“似與不似”藝術表現手法的運用。傳承中國傳統圖案的神韻,凝聚更高的精神境界在現代標志設計中得到很好的體現。香港西武百貨公司的標志,是陳幼堅利用太極圖和魚的形象通過變形抽象的表現手法結合而成。“太極魚”的造型,不但有太極圖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無窮動力的涵義,還有兩條一正一反、陰陽相對、巧妙結合的魚的所謂“年年有余”的寓意,該標志喻示著該百貨公司美好、吉祥的發展前景。他將中國傳統圖案的形式和寓意與現代設計手法相融合,賦予了標志設計及品牌設計深厚的文化內涵。

四、中國傳統圖案在標志設計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設計中采用傳統圖案作為設計素材,沒有把傳統與時代進行融合、創新,只是流于表面的圖解與借用,把傳統僵化保存,死板硬套。在中國當代設計師中能把傳統圖案完美融合在標志設計中的大師并不是太多,其成功的經典案例總是被設計者們反復借鑒和利用。在標志設計中出現了很多套用的現象,如靳埭強先生設計的中國銀行標志,是因結了紅繩的古錢而得到的啟發,用古錢幣與紅繩構成“中”字,造型既現代又民族,中國銀行的視覺形象和內涵就這樣言簡意賅地表現了出來,成為現代設計標志中一個經典作品,之后中國大部分銀行的標志設計都紛紛效仿,出現了“無方圓不銀行”的現象;韓美林以“鳳”為藍本,為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設計出了一個具有中國韻味的標志,之后國內各大航空公司也大多以“鳳”作為藍本進行設計,對中國國際航空的標志進行借鑒,導致“鳳”標滿天飛的狀態。像這樣的的模仿不勝枚舉。

五、如何在現代標志設計中傳承傳統圖案

雖然在對中國傳統圖案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上有很多的經典設計,但就其廣泛程度和數量上是遠遠不夠的。對于中國傳統圖案在標志設計中如何正確的運用,設計師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尋找更多的設計途徑。首先,設計師在學會創新的基礎上,要懂得重建與維系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系。設計師在運用中國傳統圖案時,一定要立足于中國生存現實的社會基礎,尋求屬于當下我們這個時代的根源性的東西。其次,設計師的設計作品往往顯示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自信。在全球化經濟的運作模式下,標志設計如何獲得自己的形象定位是設計師當前面臨的首要問題。所以,這就要求設計師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建立起對傳統文化的自信,不但能夠把握傳統文化,而且能夠以一種現代的視覺模式將之傳達出來,被不同身份的消費者所理解與接受。再次,設計師一定要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學習與了解,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一個最好的切入點,以現代審美觀的視角去審視傳統文化。社會環境與現代審美理念為設計師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元素和多元化的選擇,同時也對設計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計師不僅能夠精準地理解和運用符號,而且要通過熟練的技巧創造出具有時代感和現實意義的作品。

六、結語

中國現代標志設計經歷了從對西方標志設計的模仿到采用本土化的設計語言和傳統符號的設計歷程。中國傳統圖案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文化內涵豐富,是值得設計師用一生去探討和研究的一個藝術領域。在現代標志設計中,對中國傳統圖案的運用,為我國現代標志設計開辟了一條嶄新的本土化的具有強大競爭力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中國傳統圖案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運用,能夠充分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展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有的魅力。設計師只有把握好中國傳統圖案的實質與文化內涵,使其視覺化、形象化,結合現代標志設計特色,讓中國傳統文化這種氣韻在標志設計中自然流暢地表現出來,這樣才能為設計作品增添更多的神韻,使標志設計具有本土性和民族化特色。

作者:韓雪梅 單位: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鄭軍.中國吉祥圖案設計藝術[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潘魯生,李硯祖.工藝美術概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

[3]李硯祖.視覺傳達設計的歷史與美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4]侯曉盼.方寸之間——中國近代商標藝術[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5]任曉軍.以經典的力量呼喚設計教育的文化傳承[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6]諸葛鎧.裂變中的傳承[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第2篇

將蒙古族傳統圖形應用到標志設計中,應學習傳統圖形的思維范式、設計理念,形式上要保留傳統圖形的精髓,體現傳統意味,又要根據具體產品、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現代設計表現手法創造性的應用,形意結合,彰顯企業與時代特征。簡而言之的設計方法是:深入挖掘民族元素的內蘊文化是基礎,設計中的“形”與“意”的巧妙結合是關鍵,對民族元素現代設計表現是難點。標志設計的核心元素是圖形、文字、色彩,以下從這三個方面探討蒙古族傳統圖形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應用方法。

2.標志中的圖形設計

(1)對傳統圖形簡化與概括,合理選擇與取舍

蒙古族傳統圖形造型飽滿,紋樣多強調對稱,圖案繁復緊密,形式上不適合現代圖形設計追求簡潔明了的設計要求。現代標志中的圖形是具象的圖案或是抽象的圖形組成的,因此對蒙古族傳統圖形不能純粹地拷貝或是簡單地挪用。應加以取舍、提煉、概括、合理選擇,對傳統圖形抽象化提煉升華,能提升傳統圖形的視覺傳達功能。具體設計可以用點、線、面、體作為設計基本要素,用置換、同構、打散、變異、對比等構成方法對傳統圖形元素進行新的設計重組,使得用在標志設計上的傳統圖形更具備設計符號語言的普遍性,貼近消費者易于接受;高度概括還能更加主觀的闡釋設計師的意圖,給受眾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賦予圖形更多更深的寓意。如內蒙古民族特色品牌蒙牛企業的標志設計(圖1):遒勁的一筆書法簡化概括了遼闊的草原,又似健壯的牛身,抽象的彎月又似勇往直前的牛角。沒有具體的形象,但給人豐富的聯想。

(2)糅合多種紋樣與圖形語言

蒙古族傳統圖形為標志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圖形資源,在應用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圖形紋樣,對一種或多種圖形紋樣進行重組、變形、轉化等,形成新的圖形;或是采取多種形式法則,借鑒融匯不同的圖形語言。如“草原牛媽媽”乳品標志設計(圖2),將蒙古族傳統圖形與漢字拼音字母結合,產生良好的視覺效果。其中蒙古包形象讓人一目了然,又似媽媽的,氈包形式與產品名稱“牛媽媽”的漢語拼音字母巧妙的結合,很好地體現了產品的特性,也體現出圖形本身的趣味性。圖形安排上簡潔,訴求直截,易于記憶和識別,寓意卻耐人尋味。

(3)傳統圖形“意”的拓展與延伸

在標志設計中,將蒙古族傳統圖形轉化成新的圖形,不僅要保留傳統圖形的神韻,還要挖掘傳統圖形的原初意蘊與企業產品信息傳達一致,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如草原紅太陽的標志設計(圖3),選用了蒙古族傳統器物——火撐(是蒙古族煮肉熬茶的炊具),作為以生產火鍋湯料為主的企業標志,體現了企業紅紅火火、不斷向前發展的光明前景;能讓人聯想到家庭團圓和睦的新內涵。這里火撐的形象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再如蒙古王酒業的標志設計中(圖4),采用蒙古人世代崇拜的神物——“蘇勒德”圖形。相傳“蘇勒德”是成吉思汗當年使用的長矛,蒙語中是“軍旗、軍徽”的意思。這一典型的蒙古族傳統圖形用在企業的標志造型中,象征企業團結一致、戰無不勝、發展強大,將傳統涵義與現代企業理念很好的結合起來。其中又將漢語的“蒙”“王”的造型以及蒙古語結合起來,體現出濃重的蒙古族氣韻與特色。

3.標志中的文字圖形化設計

文字是傳遞信息的重要媒介,在任何視覺媒體中文字都是畫面中重要的形象要素,也是標志設計中重要的構圖元素。蒙文是蒙古民族智慧的結晶,文化的體現,但由于使用范圍有限,蒙文字體形式單一,蒙文在使用范圍上有一定局限性,但從形態上更具有圖形美的特征。將蒙文轉化成圖案,既有文字形象又有圖案意味,拓展了文字的多樣形式又豐富了圖案的內涵。也可將蒙文字和字母筆畫從意義性的文字中抽取出來,利用重組、拆分、嫁接、變形等構成方式進行形式的解構和重構,形成具有蒙文特征不具蒙文涵義的新型蒙古族圖形。人們無需認識蒙文,通過文字圖形就能讀出蒙古族文化,感受蒙古族設計性。如內蒙古飯店的標志設計(圖5),就是利用蒙文書法將文字變化成一個熱情的民族舞蹈形式,傳達了蒙古族熱情好客的內涵。

4.標志中圖形的色彩設計

一個地域、民族、時代都會形成自身富有特色的色彩觀念,蒙古族亦是如此。在蒙古族傳統美術作品中,色彩觀念體系植根于草原游牧文化特征,追求自由浪漫的心理表達。蒙古族傳統圖形色彩艷麗豐富,在使用顏色上最喜用藍色、白色、紅色、金銀色等。藍色是天空的顏色,是代表蒙古族民族的色彩,在裝飾圖形和建筑彩繪上很多以藍色為底色;蒙古人認為乳汁是生命的源泉,是最純潔的,蒙古人喜歡穿白色蒙古袍,獻白色的哈達,蒙古族傳統圖案以白色紋樣為主;紅色使人聯想到炙熱的太陽、熊熊的火焰,紅色的太陽是古代蒙古國的象征。紅色是綠色的補色,在草原綠色的海洋中,選擇紅色也是種視覺與心理的需要。

蒙古族傳統圖形色彩常用補色對比、多色相對比、強明暗對比、高純度對比,同時也重視色彩的調和。經常用單色作底映襯多彩色,用黑色、單色的線條勾勒彩色圖形;更多的是用色彩間的穿插適合搭配做到色彩調和;還用色彩的重復和金屬色進行調和等。蒙古族傳統圖形在色彩方面裝飾性強并具濃厚的象征意義。如藍色象征永恒、胸襟博大、忠誠;白色象征純潔、吉祥、幸福、生命;紅色象征歡樂、熱烈、勝利;綠色是蒙古草原的顏色,寓意著生命與未來等等。總之,“蒙古族民間美術的色彩體現著色彩的文化蘊涵,色彩情調與民間文化觀念相重疊,深受牧民生活的制約,與牧民百姓的生活態度、價值標準、審美情趣是相一致的,具有與生俱來的民族親和力”。

第3篇

 

關鍵詞:傳統圖案 標志設計 意蘊 借鑒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闊,傳統圖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細流。而正是這支永不枯竭的細流至今依然澆灌和滲透在許多的現代藝術領域之中,標志設計就是其中之一。 

一、中國傳統圖案 

傳統圖案是我國勞動人民在幾千年的生產勞動中所創造出來的,是一切工藝,美術的淵源和基礎(如:年畫、家具裝飾、青銅器具、戲劇臉譜、亭臺樓閣和民間剪紙等等)。從歷史上看,一切形式的工藝美術,都是在傳統圖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從傳統圖案存在的基本形態和創作心理來看,它的創造目的是“實用與審判的完美結合,是勞動人民以其豐富的藝術想象力,綜合了理性和感性思維方式,運用了獨具魅力的視覺形態”①P6,向世人傳達著獨具特色而樸素宜人的視覺信息,重疊了實用意識、民俗風情、倫理道德、宗教習俗等逐步發展起來的,是世代相傳的文化心理的藝術形態體現。 

從傳統圖案的歷史淵源來看,“早期的甲骨文字圖形符號,彩陶抽象幾何紋樣圖案,青銅時代的器具紋樣,漢畫裝飾藝術,古代的壁畫,民間的各種裝飾紋樣(如青銅器具紋樣、戲曲臉譜、亭臺樓閣、玩具、年畫、剪紙等等)以及中國歷代書法圖形符號等”②P6,形成了氣脈貫通,連綿不斷的中國傳統圖案藝術形式。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從其地域的文化特征來看,由于各地區地理形態和區域文化背景的差異,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之間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傳統圖案特征,形成了華夏民族傳統圖案的資源體系。 

二、傳統圖案的思想意蘊 

從古至今,世世代代,人們之所以反反復復地描摹著同一個圖形,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外形具有很好的欣賞價值,更重要的是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傳統圖案后面,往往蘊藏著更多的意蘊。外在的形態是內在意義借以表達的方式,是內在涵義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于人們對自然和宗教的崇拜的傳統圖形,經過時間的衍變進而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貴康樂”等許多的美好象征意義來。③P6 

中華民族的思想素質、文化心理結構是由儒、佛、道三家為主而構建,社會的運轉與維護以此“三合而一”的哲學思想為軸心,我國傳統圖案對此也有充分的體現。 

傳統的動物紋樣如龍鳳、麒麟、獅虎等以其威嚴的外貌,在佛教中它們是皇室、貴族及寺院等地的守護者。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天之四靈以鎮四方,稱四方(東西南北)之神。以后為道教所信奉,作“衛護神”,以壯威儀。被儒家所崇尚的竹與梅、蘭、菊、松,因有出眾的奇姿、高尚的品格而深受文人志士的偏愛,被大家稱為“歲寒三友”和“四君子”,歷史上許多文人樂于為它們賦詩予以贊美。佛家宣講佛經時手持如意,記經文于上,以備遺忘。以后又把柄端改成靈芝形或祥云形,其糟微曲,造型優美,供玩賞用,曾被作為天帝力量的象征。道教的“太極圖”概括世界發生、發展變化規律的圖式,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相生,完美的造型、永恒的哲理,獨顯魅力!另外由于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創造,又產生了一些內容豐富的符合勞動人民情趣的民間傳統圖案。它們大多含有吉祥意蘊,符合勞動人民對生活的追求。 

三、傳統圖案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第4篇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闊,傳統圖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細流。而正是這支永不枯竭的細流至今依然澆灌和滲透在許多的現代藝術領域之中,標志設計就是其中之一。

一、中國傳統圖案

傳統圖案是我國勞動人民在幾千年的生產勞動中所創造出來的,是一切工藝,美術的淵源和基礎(如:年畫、家具裝飾、青銅器具、戲劇臉譜、亭臺樓閣和民間剪紙等等)。從歷史上看,一切形式的工藝美術,都是在傳統圖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從傳統圖案存在的基本形態和創作心理來看,它的創造目的是“實用與審判的完美結合,是勞動人民以其豐富的藝術想象力,綜合了理性和感性思維方式,運用了獨具魅力的視覺形態”①P6,向世人傳達著獨具特色而樸素宜人的視覺信息,重疊了實用意識、民俗風情、倫理道德、宗教習俗等逐步發展起來的,是世代相傳的文化心理的藝術形態體現。

從傳統圖案的歷史淵源來看,“早期的甲骨文字圖形符號,彩陶抽象幾何紋樣圖案,青銅時代的器具紋樣,漢畫裝飾藝術,古代的壁畫,民間的各種裝飾紋樣(如青銅器具紋樣、戲曲臉譜、亭臺樓閣、玩具、年畫、剪紙等等)以及中國歷代書法圖形符號等”②P6,形成了氣脈貫通,連綿不斷的中國傳統圖案藝術形式。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從其地域的文化特征來看,由于各地區地理形態和區域文化背景的差異,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之間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傳統圖案特征,形成了華夏民族傳統圖案的資源體系。

二、傳統圖案的思想意蘊

從古至今,世世代代,人們之所以反反復復地描摹著同一個圖形,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外形具有很好的欣賞價值,更重要的是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傳統圖案后面,往往蘊藏著更多的意蘊。外在的形態是內在意義借以表達的方式,是內在涵義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于人們對自然和宗教的崇拜的傳統圖形,經過時間的衍變進而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貴康樂”等許多的美好象征意義來。③P6

中華民族的思想素質、文化心理結構是由儒、佛、道三家為主而構建,社會的運轉與維護以此“三合而一”的哲學思想為軸心,我國傳統圖案對此也有充分的體現。

傳統的動物紋樣如龍鳳、麒麟、獅虎等以其威嚴的外貌,在佛教中它們是皇室、貴族及寺院等地的守護者。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天之四靈以鎮四方,稱四方(東西南北)之神。以后為道教所信奉,作“衛護神”,以壯威儀。被儒家所崇尚的竹與梅、蘭、菊、松,因有出眾的奇姿、高尚的品格而深受文人志士的偏愛,被大家稱為“歲寒三友”和“四君子”,歷史上許多文人樂于為它們賦詩予以贊美。佛家宣講佛經時手持如意,記經文于上,以備遺忘。以后又把柄端改成靈芝形或祥云形,其糟微曲,造型優美,供玩賞用,曾被作為天帝力量的象征。道教的“太極圖”概括世界發生、發展變化規律的圖式,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相生,完美的造型、永恒的哲理,獨顯魅力!另外由于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創造,又產生了一些內容豐富的符合勞動人民情趣的民間傳統圖案。它們大多含有吉祥意蘊,符合勞動人民對生活的追求。

三、傳統圖案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傳統圖案的審美藝術法則盡管是老調重談,但是它對于現代設計師的藝術創作思維來講,又總是會產生出許多現實意義來。這些傳統圖案的藝術審美規律,往往時時刻刻地在影響著我們的美術設計,如果我們能運用現代人的思維,對傳統圖案作進一步細致探究,那肯定會產生別開生面的藝術效果。傳統圖案的審美藝術規律,對于現代美術設計來講,它無疑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也是一種寶貴的文化財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圖案必將會產生愈來愈積極的作用。

第5篇

摘要:本文通過研究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如何運用于現代標志設計中,闡述吉祥圖案的象征和社會意義,探索現代標志設計對傳統圖案的“形式”、“寓意”、“神韻”三方面的借鑒與運用。

 

關鍵詞:標志設計 吉祥圖案 形式 寓意 神韻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作為我國的傳統藝術形式發展到今天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古代先民希冀生活美滿幸福,專門為營造吉祥而創造的藝術造型設計,凝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同時也體現出了華夏民族特有的藝術精神。中國傳統吉祥圖形資源極為豐富.它們在自己的發展和演變中,以其多樣而又統一的格調.顯示出獨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這些圖形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沉淀、衍變,從而形成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造型,許多傳統吉祥圖案至今都在沿用,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將傳統吉祥圖案應用于現代標志設計,是對傳統圖案藝術的延伸和再創造。在現代許多優秀的標志作品中,我們能看到中國傳統吉祥圖案融人標志設計所體現出的民族特色和時代感,使古老的民族文化煥發出新生命的同時.也使現代標志設計有了更深層次的內涵和意義。傳統吉祥圖形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形式的創新

“形”一般指圖形所表現出來的物象外形與結構。“形”的提取和創新,以傳統吉祥圖案作為現代標志設計的核心元素,運用抽象、截取、變異等方法,將這些提取的形式元素再進行新的設計重組或者創新。例如中國人自古將鳳凰視為吉祥如意,和平安康的象征。香港鳳凰衛視的臺標成功地運用現代設計的造型手段對中國傳統的鳳凰吉祥紋樣進行提取和創新,并采用中國特有的“喜相逢”的結構形式,設計上采用兩鳥共用一冠,一鳳一凰振翅高飛,鏗鏘和鳴,將媒體的特點,以及品牌立意高遠,領唱同濟的王者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至;借鳳與凰的陰陽交匯,體現了融匯東西、薈萃南北的文化觀念,使標志既有民族特色,又體現了時代風貌。傳統吉祥圖案與現代標志設計相結合,關鍵是要從傳統吉祥圖案中尋找現代標志設計的可能性。其創意是在傳統吉祥圖案造型元素的基礎上.運用創意性思維及圖形構成的形式規律變化,重新整合形成一種吉祥圖案與現代生活相互融合的方式。這種對形式的提取和創新是追求視覺語言的聯想性、象征性。以現代的審美觀念對傳統吉祥圖案的形式進行提煉和運用,能夠充分地體現出標志所蘊涵的理念與個性:同時也體現出時代特征。

2寓意的延伸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是人們對自然和宗教的崇拜,經過時間的衍變.進而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貴康樂”等許多美好的象征意義來,其蘊藏著更多更深的意義。現代標志設計利用中國人對幸福、吉祥的追求,將在人民心中己經形成共識的吉祥圖案應用到事物固有的內涵之中,從而創造出更深層次的理念精神。寓意的延伸是將吉祥圖形“從觀察自然界中的生物或器物的屬性、特點出發,將其提煉、延伸、比照并聯系到更普遍、廣泛的吉祥觀念上,賦予形象更典型更深刻的含義”。將這種創作手法運用到現代的設計創作中,使設計作品內涵更豐滿、更能引起欣賞者的共鳴。例如盤長是佛教傳說的寶物八吉祥之一,它的形狀與腸子相似,象征著連綿不斷。中國聯通的標志采用中國古代吉祥圖形“盤長”紋樣作為基本設計元素。沿用了盤長連綿的特點.象征現代立體空間網絡,寓意著信息社會中聯通公司的通信事業井然有序而又迅達暢通,同時也象征著聯通公司的事業無以窮盡.日久天長,為電信企業賦予了穩定、長久、安全等吉祥寓意。所以將傳統圖形的吉祥寓意適宜地運用到現代標志的設計之中,創造了積極的審美價值和社會意義。

3神韻的傳承

神韻是比形似更高的一種境界,它要求形象地反映事物的內在本質特征。它是指圖形所蘊涵的氣韻及其所表現出來的態勢和氣氛,并傳達整個圖形的精神。把握與傳承傳統吉祥圖形的“神”,并最終將其融合到現代標志設計中,是傳統圖形藝術與現代標志設計相結合的一個特點,也是難點。李澤厚認為“離開形式固然沒有美,但是只有形式也不能成為美”。傳統圖形的“形式”與“寓意”的沿用和創新相對而言是種淺層次的理解和認識,比較好把握;要結合現代的設計手法,把吉祥圖案中的精神元素融入現代企業標志設計之中,找到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將會使企業形象設計更具民族性與社會性。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標志的主體是一條紅色的呈字母“C”形龍紋,字母“C”又是“China”首寫字母,龍頭昂起,嘴并仰天長嘯,龍身用曲線簡潔化處理,龍尾采用書法筆觸為收尾。“中國之聲”以昂首欲飛的龍為標志寓意“中國之聲”開始騰飛.寓意其鑄造中國廣播艦旗的雄心壯志,打造中國廣播界國家旗艦和中國新聞廣播第一品牌的至高地位。通過傳神的龍頭仰天長嘯,火紅的色彩,盤曲的動勢中都可以強烈的感覺到龍仰首欲飛的雄心.威武自信的神韻。

由此可見,傳統吉祥圖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其題材之廣泛、內涵之豐富、形式之多樣.是其它藝術形式難以替代的。在理解的基礎上取其“形”、延其“意”、從而傳其“神”,吸收新的美學養分進發出嶄新的生命力運用于標志設計,以現代化語言來表達其形式的創新,探索出具有我國自身特色的現代標志設計風格,創作出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時代精神的作品。

第6篇

【關鍵詞】中國傳統圖案;現代化;標志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J52

中國傳統圖案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淀和獨特的文化內涵,在傳遞價值觀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將中國傳統圖案應用于現代化標志的設計當中意義重大,不僅能夠很好的詮釋該單位的文化訴求,體現創新性,還能夠通過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來進行中華文化傳遞,增加我國的文化影響力。因而,標志設計者應把握好設計原則,將傳統圖案與標志設計完美的結合起來。

一、中國傳統圖案的界定及發展歷程

圖案有廣義、狹義兩種概念,廣義上的圖案是指在對實體造型或紋飾進行設想的基礎上,在外在條件的制約下繪制而成的圖樣;而狹義的圖案就是器物上的裝飾紋樣。一般情況下都是以廣義的圖案為分析對象。

中國最早的圖案來源與先民的圖騰崇拜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如“人面魚紋”、“蛙紋”,以及波浪紋、網紋等幾何圖形都是圖案的最初形態,只是在表現上較為抽象化。春秋時期,圖案已從凝重轉為活潑,并且不再刻意追求對稱與神秘。秦統一天下之后,圖案的發展也呈現出強大的氣場,圖案造型更加追求飽滿有力,富有韻律美。時至東漢末年,佛教的傳入帶動了佛教類圖案的發展,飛天、蓮花、佛像等紋樣極為盛行。唐朝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寶相花紋樣的出現,對后世的圖案發展帶來很大影響。宋代圖案更加追求清新自然,和諧優美。到了明清時期,吉祥圖案成為主導,其影響力延續至今。中國傳統圖案的發展至明清告一段落。

二、中國傳統圖案在現代化標志設計中的應用

(一)現代化標志設計對傳統圖案“形”的運用

傳統圖案的“形”就是指圖案直觀化的外形和結構,在標志設計中,要將傳統圖案進行合理切割、變異、錯位,重組這些被打散的“形”元素。還可以以傳統圖案的構成形式為依據,進行假借創作或是圖底共用。設計者要重視觀眾對圖案的熟悉度,通過演繹,既要勾起觀眾的圖案聯想,又能使觀眾產生新鮮感,收獲新的信息。中國傳統圖案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形”,如龍的形狀、太極的外形等等。以著名的鳳凰衛視臺標為例,鳳凰是其主要的設計元素,在造型方面運用“喜相逢”的結構形式,通過兩只鳳凰的運動來形成圓形,與太極中的陰陽魚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又將傳媒的快捷之勢寓于動感的形式當中。不可不說,此臺標的設計是運用傳統圖案之“形”的成功典范。

(二)現代化標志設計對傳統圖案“勢”的傳承

中國傳統圖案的“勢”指的是圖形本身所具有的氣韻以及從內而外傳遞出來的氣勢,表達的是整個圖案的精神氣。而在中國傳統圖案中,最能表達“勢”的就是書法藝術。書法最為講究的就是取勢,通過線條的勾勒來展現力度與神采。在現代化標志設計中很多都是從書法之“勢”中獲得啟發,通過對書法藝術的傳承和演繹來成就設計作品。以紅塔集團的標志為例,其紅塔的造型就是取之于書法,由五筆連續的線條來成就紅塔的基本造型,在最后一筆上將書法的遒勁之姿展露無遺。加上明快的折筆線條的運用,將紅塔集團立于天地之間的非凡氣度表現得淋漓盡致,傳遞出企業奮發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氣質。這就是傳統圖案之“勢”在現代化標志設計中的成功運用之一,借助書法的張力,使標志更加鮮活生動,傳遞更多的文化內涵。

(三)現代化標志設計對傳統圖案“義”的借鑒

講求意義是中國人的一個重要思考習慣,很多傳統圖案都具有很強的象征性,在現代化標志設計中通過對圖案“義”的借鑒更能引發大眾共鳴,使觀看者產生心理認同感。圖案的象征意義對圖案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中國人歷來追求圓滿、吉祥,因而帶有團圓意義的圖案會普遍受到人們歡迎,因而設計者也應以此為出發點,力求通過標志來傳達對吉祥如意的追求。比如,中國聯通的標志就是選用“盤長”這種吉祥物來作為設計元素,表達對長長久久的追求。在標志設計上,設計師不忘構建立體空間網絡,不僅能夠展現企業的性質,還賦予了企業穩定、長久的美好寓意。除此之外,銀行以古錢幣為設計元素也是追求圖案之“義”的表現,傳遞銀行工作性質的同時也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通過對傳統圖案“義”的借鑒,更容易勾起人們的認同感,使人們產生深刻的印象,這就是標志設計的成功。

三、結束語

中國傳統圖案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其形、勢、義都獨具特點,值得傳承。在現代化標志的設計當中,中國傳統圖案的融入常常使作品更有靈魂,在傳遞文化價值觀時更有基礎。作為設計者,必須研透中國傳統圖案,在運用時力求協調合理、獨具韻味,將傳統文化永久地傳遞下去。

參考文獻:

[1]郭銳,李龍生.設計創新思考[J].包裝工程,2011(04).

第7篇

目前,各大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都開設圖形設計課程,95%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都以現代圖形設計為基礎進行設計教學。“西方化”的視覺語言教學觀念值得高校教育者的深思,如何將傳統圖案運用到現代圖形設計教學中也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在現代設計中,中西方藝術的融合是一種新的趨勢,新技術的出現為傳統圖案在圖形設計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個創新的空間。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提出的“重新設計”的概念,將傳統圖案提取元素并 “重新設計”給傳統圖案新視覺,從而在現代圖形設計教學中形成新的教學

方法。

傳統圖案的概念

傳統圖案是由歷代沿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圖案。中國傳統圖案如原始彩陶簡潔、樸實的幾何紋樣;神秘而威嚴、剛勁挺拔的青銅器紋樣;優美自然形態裝飾的漢代漆器紋飾,質樸而奔放;唐代華麗豐滿的裝飾紋樣;典雅端莊秀美的宋瓷紋----這些無不體現了五千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

向往。

包豪斯大師格羅皮烏斯說過:“傳統就是要創造。真正的傳統是不斷前進的產物,它的本質是運動的,不是靜止的,傳統應該推動人們不斷前進。”2 學習、借鑒,將傳統圖案運用在現代藝術設計的教學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和了解傳統文化內涵,更能提升藝術設計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文化內涵,從而形成“創新”傳統的教學理念。

傳統圖案在高校圖形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意義

日本的平面設計非常擅長與本國的文化相結合并將傳統文化繼承和創新,一邊發展現代設計又同時完整的保持文化傳統。日本也樂于吸收外來的文化,同時也又保持有濃濃的東方特點和民族文化特點,這便保存了設計的文化意義。3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杉浦康平、白木樟等設計大師的設計作品都會對于本土文化植入現代設計中,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生命力。日本的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在他的著作《設計中的設計》中曾說“將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種創造”,他所推崇的就是RE-DESIGN,即 “重新設計”。

在藝術設計中,圖形設計課程貫穿于整個設計過程,是視覺設計的靈魂。將設計大師原研哉“RE-DESIGN”的理念運用到圖形設計教學中,將傳統圖案植入到現代圖形設計中形成傳統圖形新的視覺,達到“創新”傳統的目的。在杉浦康平的書籍裝幀設計中,大量采用傳統圖形和包豪斯點線面構成理念相結合的構成設計,中國平面設計大師靳埭強、韓美林、陳幼堅等設計都非常注重傳統文化在設計中傳承與應用。如北京申奧標志、王府井飯店標志,靳埭強運用水墨元素于現代設計結合的海報設計,無不體現了傳統圖案在現代圖形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傳統圖案在高校圖形設計教學中的設計應用

1.傳統圖案形態在圖形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圖案之所以在信息、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呈現蓬勃興盛的態勢,是因為它有巨大的藝術價值,在形態與寓意角度,它為現代圖形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設計元素。傳統圖案通過解構,運用圖形設計的構成形式重新組合同構、置換、異影、扭曲、段連等方式產生傳統圖案的新視覺。

重構傳統圖案,傳統圖案往往只是一個啟示點,是創想的元素,經過對原形的轉化和嫁接,是原形轉換為新形,往往也是以一定的設計信息為目的。靳埭強設計有限公司標志,是方勝吉祥圖案的形態重構,學生設計“楚之韻”圖形設計中,提取楚文化特色的鳳紋元素進行打散重新組合,結合構成設計的原理通過重構整合畫面節奏和韻律感,該設計傳達楚之韻圖形設計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內涵。該設計都充分說明了傳統圖案與現代圖形設計結合的理念精神,體現傳統圖案的創新設計。

《民間》-《剪紙》《風箏》《年畫》《皮影》《臉譜》系列書籍裝幀設計,該學生書籍名稱

將其傳統圖案剪紙、風箏、年畫、皮影、臉譜圖案進行同構,將傳統圖案作為設計基點進行設計,版面編排選擇大小節奏來進行變化,采用現代構成原理來進行重新設計,將傳統圖案的元素植入現代圖形設計中,給予傳統圖案在新時代下新的生命力。

2.傳統圖案吉祥觀念在圖形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吉祥,亦作“吉羊”,一種美好的預兆。吉祥表達了民眾祈求幸福人生的價值觀念與理想。據呂品田先生《中國民間美術觀念》一書中的論述,吉祥觀念有納福迎祥、驅邪避惡、多子長壽、升官發財和喜慶如意等內容。4在現代的圖形設計中,如標志圖形設計、產品包裝圖形設計、廣告圖形設計等等很多時候都會沿用吉祥觀念進行表現,因此,將傳統圖案吉祥觀念在現代圖形設計課程中進行應用,即提升了圖形的文化吉祥觀念,又能體現傳統文化

內涵。

中國聯通標志圖形設計,是由回環貫通的古代八吉祥圖案之一“盤長”演變而來,標志含義沿用了盤長圖案的吉祥觀念“綿延不斷”。象征中國聯通企業井然有序、迅達通暢以及聯通事業的無以窮盡。學生作品一,十二生肖圖形設計---該設計要體現福到的概念。該設計通過標點符號元素設計十二生肖圖形,通過簡化、提煉的手法設計整體形態,替構的方法將“福祿壽喜”的剪紙圖案替構局部。整個圖形設計即采用現代圖形設計的方法完成,又融入了傳統圖案吉祥觀念,體現出傳統圖案的新視覺。

學生作品蔡林記標志設計,該設計作品采用剪紙構成形式綿延不斷將文字適合于傳統的“碗”中,體現蔡林記品牌的歷史悠久,祥云圖案提煉與應用給消費者“吉祥、如意”的設計概念,從側面給消費者食品安全、放心的信息。蔡林記標志整體采用黑色和紅色為基本色彩設計,體現該品牌是老字號食品品牌,歷史悠久值得信賴。

3.傳統圖案中表現手法在圖形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圖案注重實形的完整性與裝飾性,關注形于形之間的呼應、禮讓和穿插關系。在組構時多遵循完整、對稱均齊的規律,在構形中多采用這種相對呼應的構成方法。它們大都是以諧音、寓意、象征、比擬等表現手法。

香港鳳凰衛視標志,采用“喜相逢”的形式來進行表現,一鳳一凰兩只鳥,盤旋飛舞、和諧互動的共榮在一個圓內。寓意融合、開放和溝通,核心是一個“和”字。該標志構形中多采用這種相對呼應的構成方法來完成。又如學生作品十二生肖圖形設計,“福”寓意融入到圖形中,形成新的十二生肖圖形設計。這些設計作品無不體現傳統圖案表現手法植入現代圖形設計的新概念,進一步體現傳統圖案在圖形設計中的新視覺。

結語

第8篇

標準包是用來象征公司或產品特性的指定顏色,是標志、標準字體及宣傳媒體專用的色彩。在企業信息傳遞的整體色彩計劃中,具有明確的視覺識別效應,因而具有在市場競爭中致勝的感情魅力。

企業標準色具有科學化、差別化、系統化的特點。因此,進行任何設計活動和開發作業,必須根據各種特征,發揮色彩的傳達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制訂一套開發作業的程序,以便規劃活動的順利進行。

企業標準色彩的確定是建立在企業經營理念、組織結構、經營策略等總體因素的基礎之上的。有關標準色的開發程序,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企業色彩情況調查階段

調查的重點在于分析企業本身同競爭企業之間的差異,特別是在使用色彩方面的差異,色彩與企業經營理念的關系,企業商品色彩的特點與消費者的評價,企業環境和企業宣傳色彩的情況,以利未來的整體作業。

2.表現概念階段

3.色彩形象階段

4.效果測試階段

標準色設計盡可能單純、明快,以最少的色彩表現最多的含義,達到精確快速地傳達企業信息的目的。其設計理念應該表現如下特征:

1.標準色設計應體現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產品的特性,選擇適合于該企業形象的色彩,表現企業的生產技術性和產品的內容實質。

2.突出競爭企業之間的差異性。

3.標準色設計應適合消費心理。

設定企業標準色,除了實施全面的展開、加強運用,以求取得視覺統合效果以外,還需要制訂嚴格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特形圖案設計

特形圖案是象征企業經營理念、產品品質和服務精神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或具有紀念意義的具象化圖案。這個圖案可以是圖案化的人物、動物或植物,選擇一個富有意義的形象物,經過設計,賦予具象物人格精神以強化企業性格,訴求產品品質。

特形圖案又稱“企業造型”。它是通過平易近人、親切可愛的造型,給人制造強烈的記憶印象,成為視覺的焦點,來塑造企業識別的造型符號,直接表現出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服務特質。比如,麥當勞專賣店門前的“麥當勞叔叔”、肯德雞專賣店門前的老爺爺。

企業造型的功能,在于通過具象化的造型,來理解產品的特質及企業理念,因此,在選材上須慎重。造型的設定上,須考慮宗教的信仰忌諱、風俗習慣好惡等。

企業造型圖案設計應具備如下要求:

1.個性鮮明:圖案應富有地方特色或具有紀念意義。選擇圖案與企業內在精神有必然聯系,如:日本的麒麟啤酒,美國麥當勞等。

2.圖案形象應有親切感,讓人喜愛,以達到傳遞信息、增強記憶的目的。

海爾的兩個中法兒童吉祥物的設計,即具有活潑、親切、可愛的形象,對海爾產品形象的推廣,起了極大作用。 象征圖案設計

在識別系統中,除了企業標志、標準字、企業造型外,具有適應性的象征圖案,也經常運用。

象征圖案又稱裝飾花邊,是視覺識別設計要素的延伸和發展,與標志、標準字體、標準色保持賓主、互補、襯托的關系,是設計要素中的輔助符號,主要適應用于各種宣傳媒體裝飾畫面,加強企業形象的訴求力,視覺識別設計的意義更豐富,更具完整性和識別性。

一般而言,象征圖案具有如下特性:

1.能烘托形象的訴求力,使標志、標準字體的意義更具完整性,易于識別。

2.能增加設計要素的適應性,使所有的設計要素更加具有設計表現力。

3.能強化視覺沖擊力,使畫面效果富于感染力,最大限度地創造視覺誘導效果。

然而,不是所有的企業形象識別系統都能開發出理想的象征圖案。有的標志、標準字體本身已具備了畫面的效果,則象征圖案就失去了積極的意義,這種情況,使用標準色豐富視覺形象更理想。

一般而言,標志、標準字體在應用要素設計表現時,都是采用完整的形式出現,本容許其圖案相重疊,以確保其清晰度,對象征圖案的應用效果則應該是明確的,而不是所有畫面都出現象征圖案。

第9篇

一、培養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興趣能激發學生創意,實踐能激發學生創造性,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更好地完成設計項目,重要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標志教學模式就是課堂講授,這種講授在一定程度上會抹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標志設計開始階段,首先讓學生欣賞經典標志案例,在感受中讓學生對標志設計的內涵有所認識。也可以讓他們搜集自己喜歡的標志,讓他們獨自分析這些設計作品的特點、風格以及優缺點等,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另外可以結合實際案例、設計競賽與本課程體系形成緊密的結合,在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下競賽的激勵因素不僅可以激發了學生“以賽促學”的熱情,還做到了“以教促賽”,將創意提案、設計制作、團隊合作、作業成果與競賽連接,通過競賽激勵達成教學科研與教學成果的統一,改進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綜合素質。進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也提升了學生未來就業的信心和滿意度。

二、把傳統圖案融入到標志教學

標志作為一種圖形化的設計紋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可割裂與歷史的血脈關系而單獨存在。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殷商時期的青銅,到戰國時期的漆器、帛畫以及漢代的雕塑、畫像磚,再到唐宋的繪畫、明清的陶瓷,最后依然活躍在民間、保持著原始風貌的民間美術等。它們代表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具有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博大寬廣的民族精神。這些圖案隨著歷史的發展、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的沉淀、延伸、變化,從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藝術文化。將傳統圖案運用到現代標志設計教學,引導學生設計出具有民族性、時代性和文化性的現代標志。但這樣的一種結合,并不是讓學生對傳統圖案進行復制或直接運用,而是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去認識和掌握傳統圖案的造型要求,讓學生學會運用和改造傳統圖案,讓傳統圖案成為他們進行設計的首選元素,讓他們將改造后的傳統圖案元素運用到標志設計,從而設計出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標志。學生在使用傳統圖案時只搬用一些民間的或傳統的符號,進行浮淺的形式美和現代形式的組合,那么其設計的標志將缺乏靈魂。所以,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把握好傳統圖案的精神與內涵,讓傳統圖案的氣韻在設計中自然地流露。

三、把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

教師結合社會實踐,依托高校教育的人文內涵,多方位整合地域文化資源,有目標地挖掘教育資源,全方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新的教學環節的增加對培養學生開拓創新、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尤為重要,這對于標志設計課程來說更是重中之重。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有多種,如利用課余時間做設計網站上的征集,通過學術報告會、專題講座等掌握相關信息。這種多形式、多渠道的學習方法,正在影響著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由研究到探索的學習過程。通過這些實踐訓練,把理論教學與實踐很好的結在一起。一般在標志設計課上,老師給學生的課題都是虛擬出來的設計題目或是不設定具體設計題目,這樣學生在做的時候就很難有參考,學生也難以找到設計的切入點,只能隨自己的喜好來設計,設計出來的作品也很難評判。加大實際項目的訓練,就是將市場中已有的公司或者企業正在征集的標志案例進行設計,學生在拿到設計題目后,可以對該公司或者企業進行市場調查。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很快找到設計的切入點,激發學生設計的靈感;另一方面,在標志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設計的誤區,追求標志的使用性設計。優秀學生作品一旦獲獎或者被采用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標志設計課中實際項目與市場的結合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設計熱情,使學生更快地適應設計市場化的需要。

四、結語

由于當代標志設計的多樣化,作為教師更應努力培養學生的基礎素質,教會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設計知識,從實際生活出發,結合時展的特點,積極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打破慣有的思維模式,突破現有的束縛,創作出更有新意、有實用價值的作品。同時還要保護好民族文化,為標志設計教學找到更多的發展空間與方向。

作者:張琳琳 高原 張瑜 單位:河北傳媒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第10篇

1現代藝術設計中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在現代各項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現代藝術設計領域,其作用表現得更為突出。通過觀察這幾年國際平面設計大賽優秀的作品,便可以清晰的看出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是現代藝術設計的主要趨勢。在現代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融入中國傳統元素,不僅有利于讓傳統文化元素得到傳承,而且有利于為現代藝術設計增添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這兩者之間融合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個設計理念逐漸被各個國家藝術設計人員重視。因此在現代藝術設計領域,應該不斷挖掘本民族傳承的文化元素,并且采用人們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現出來,這有利于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人們的審美觀。只有讓中國傳統元素大范圍應用到藝術設計中,“民族風”和“傳統風”得到更好的展現,才能夠提高中國藝術設計在國際藝術領域的競爭力。在我國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西方文化和藝術理念不斷滲透,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意識。在這樣的環境下,現代藝術設計也深受西方藝術理念的影響,逐漸脫離了中國傳統文化,忽視了傳統文化元素傳承的重要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因此,為了改變這種局面,便需要將傳統文化元素較好地融合到現代藝術設計中,積極創新設計思路,不斷拓展藝術設計發展空間。總之,在現代藝術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不僅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需要,同時也是現代藝術設計的要求。

2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2.1很多設計者將中國傳統色彩應用到現代藝術設計中,從而創造了眾多杰出的作品。其中中國傳統色彩應用最為典型的就是中國紅,中國人們始終喜歡紅色,甚至紅色被作為中國人民的精神靈魂。中國紅在經過長時間的沉淀,象征著熱情、奔放、團結的民族品格。如美國的可口可樂公司在春節期間推出的廣告。其在中國市場的宣傳過程中,廣告內容就將傳統色彩與藝術設計較好的融合在一起。在這則廣告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幅畫面紅色的背景,同時也能夠看到穿著紅色衣服的福娃和身穿紅色衣服的人們,同時手舉可口可樂展現出一家人高興、和諧的畫面。

2.2通過將中國傳統書法較好的應用到現代藝術設計中,有利于將作者的思想情感更好地體現出來,為藝術作品增添精神內涵,從而引發人們的共鳴。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中國印”的設計,就是傳統書法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設計者通過深入理解中國傳統書法的內涵和含義,然后將其靈活的應用到中國現代藝術設計中,從而創造出非常靈動的標志。這個標志通過自身蘊含的內涵有力的向世界傳遞了“新北京、新奧運”的全新理念。為了將傳統書法靈活融入到現代藝術設計中,便需要設計者深入理解書法表達的意義和內涵,然后將書法內涵的經典之處進行總結。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藝術設計作品具有更強的魅力。

2.3傳統吉祥圖案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在中國民間藝術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很多關于吉祥的圖案。這些吉祥圖案大多數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代表著人們對幸福生活和吉祥平安的美好期盼,并且在不斷傳承的過程中得到了完善。其中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包括“福祿雙喜”、“龍鳳呈祥”、“年年有余”、“如意紋”、“云紋”、“龍紋”等。這些吉祥圖案包含著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具有較強的象征意義。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如中國聯通的標志。這個標志在設計的過程中主要采用了佛教的“盤長”圖案,從而讓整個標志都充滿了東方神韻。同時這個標志環環相連,蘊含著“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相輔相成”的公司文化內涵。除此之外,還有中國華夏銀行的玉龍標志、中國移動公司和中國郵政的回紋圖像標志。這些現代藝術設計作品都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元素的延生和分解應用,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的寓意,并且準確形象的將設計者的思想理念體現出來。但是,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應用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時,不僅要注意對吉祥圖案形的把握,還應該注意吉祥圖案的“意”。只有深入領會了傳統吉祥圖案的意蘊,才能夠靈活應用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有效提高現代藝術設計作品的價值。

3結語

總之,在現代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元素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中國傳統元素的的應用,可以讓現代藝術作品更具有民族意義、現代內涵,而且能夠充分的展現出設計者的文化品位。為了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到現代藝術設計中,就應該充分挖掘中國傳統元素的內涵,積極深入到中國傳統元素中去尋找精神內涵。我們相信堅持將中國傳統元素廣泛的應用到現代藝術設計中,不斷將這些設計元素進行創新,中國未來的藝術設計將會在世界的舞臺上更加耀眼。

作者:周文靜單位:河北美術學院

第11篇

關鍵詞:標志;標志設計;設計形式

任何藝術作品,缺乏形式感也就失去它本身的魅力。由于標志設計是在方寸之間表達它的創意,這就要求標志具有很強的形式感,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人們的眼球,引起人們的興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進而標志設計以其形式感帶給人們一種強烈的 視覺沖擊力,達到宣傳企業形象,傳播產品信息,提高經濟效益的能力。[1]

1 標志設計的表意原則

標志是一種視覺性很強的符號,由于圖形符號的簡約,就決定它必須具有象征性,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標志的個性形象,因此,象征性是標志設計的首要因素。象征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從廣義來說,象征是指用具體事物表示某種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從標志設計來說,它是一種主要的表現手法,是指通過某一特定的具象和抽象的文字、圖形以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理念和情感。象征是標志圖形與抽象思維之間的一座橋梁,她連結著創造者和接受者的心靈,促進了傳遞者和受眾者的溝通,并引起共鳴。[2]

1.1 象征的準確性原則

通過對國內各行業企業機構標志造型的觀察與研究可以得出,許多標志設計都存在著看上去“煞有介事”但實則“語焉不詳”的設計問題。往往一枚標志第一眼看上去形式絢麗、造型現代,但仔細推敲乎后卻發現標志中的象征元素與標志的主題毫無關系。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源于標志圖案與象征元素在寓意上的不準確性。也就是說,此類標志選擇的象征圖案并不能最準確的傳達標志命題中的信息。因此,找準象征符號與元素、保證標志象征圖案能夠與所需要傳遞的信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是標志表達寓意方面的重要原則。標志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避免錯誤地使用象征符號與圖案。

1.2 傳遞信息的簡化性原則

許多企業與機構在尋求標志設計之初都希望最終的標志盡可能多的傳遞與企業名稱、理念相關的信息;這導致了許多標志看起來十分復雜,造型結構臃腫繁復。然而,人類的大腦并不具備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的處理、分解復雜圖案與信息的能力。當一幅圖案過于復雜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需要較長的時間逐一拆解、分辨圖案中的個別元素分別意味了什么。假若一枚標志過于復雜、傳遞的信息過多,我們的大腦便會在短時間內自動地將該標志歸納為“不能理解”,于是,該標志的象征寓意功能徹底喪失;該企業或機構的視覺形象將不能得到傳播。所謂,欲速則不達、少既是多──標志設計必須注意將所傳遞與表達的信息盡量簡化,只取最重要的一至兩條信息進行表達。

1.3 語意的直接性、通識性原則

中國銀行的標志設計中可以看出,中國銀行標志中的“銅錢”形態寓意了“財富”這一概念。在中國,以銅錢象征金錢與財富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與認同的,銅錢圖案具備了寓意的直接性與通識性,不會引發人們錯誤的聯想。因此,在標志象征符號的運用上應注意選擇大多數人多能夠理解與接納的圖形圖案,注意避免用難以理解的圖案來傳達信息。

2 標志外觀形式的設計標準

標志的外觀造型與形式直接左右了標志的功能、傳播力與在人們眼中的好感度。判斷一枚標志的設計是否合格不僅要考察標志的寓意與象征是否準確,還要推敲標志的造型與形式是否規范、恰當。判斷標志造型形式的合理性可有如下參照標準:

2.1 易理解

在標志設計的過程當中,選擇正確的象征符號來表達標志命題中的概念固然重要,但同時也要注意如何將符號本身的造型形態合理化、通俗化。原則上,在象征符號形態的設計上,設計者應當注重將形態的結構、色彩、風格與標志想要表達的概念保持一致,使人第一時間便可以借助形態聯想到標志想要表達的涵義。所以,標志的造型設計應盡量簡單通俗;避免在形態的塑造上出現“模棱兩可”或無法理解的現象出現,從而影響企業視覺形象的建立與傳播。

2.2 易識別

標志的識別度、辨識度與標志的結構及色彩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在標志結構上,越簡單的造型越容易被觀察者捕捉和發現,越復雜的形態越不容易被吸納、消化與理解。所以,如何使標志既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趣又能夠在任何大小比例下都一目了然,就考驗到設計者是否能夠有效的歸納、簡化和組織標志的形態了。與此同時,標志在色彩的選擇上也左右著標志的識別度,例如檸檬黃若運用在百色背景上則極為不易識別,容易與背景融為一體,影響到標志的表現力。

2.3 具備視覺沖擊力

視覺沖擊力是所有藝術作品都不可或缺的一種品質。特別是在平面設計中,由于不能夠借助三維視效或聲音效果來表達主題,靜態圖形的視覺沖擊力制造顯得尤其具有挑戰性。標志本身在運用過程中通常以較小的體積出現在一個平面當中,所以強有力的視覺沖擊力是標志形態塑造上必不可少的標準之一。然而視覺沖擊力絕非僅靠喧囂的色彩或張揚的造型才能生成;一枚形態穩定、氣質安靜、結構別致、色彩單純的標志同樣可以促使視覺沖擊力的產生。所以,在標志設計中最重要的是能夠將某一種視覺效果運用、發揮到極致,使其產生較好的視覺張力。

2.4 具備形式美感(氣質)

形式美感的塑造與把握是整個標志設計過程中最考驗設計者內在修養與審美情趣的部分,也同時是最難造就和控制的部分。總體來看如果想要塑造出具有較高形式美感的標志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形態與色彩的和諧型、風格與氣質的現代性以及整體設計的藝術性。在標志形態的把握上,正確的運用平面構成中的形式美法則是達到標志形式美感的途徑之一。調理與反復、節奏與韻律、對比與調和等形式美法則都可以保證標志造型具備優美和諧的視覺效果。此外,標志設計也要注重緊緊跟隨時代的審美步伐。一枚形態陳舊、風格保守的標志是很難跟上現代社會瞬息萬變的審美標準的;它也會影響到整個視覺形象識別系統在大眾心目中的好感度與接納度。所以,敏感的把握時代的美學標準、將其一定程度的運用到標志的設計當中也是標志設計勢在必行的趨勢。此外,藝術性是標志設計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標志設計的藝術性需要通過巧妙的構思和技法來展現,是將標志的寓意 以一種優美的形式加以體現。當然,這種優美的形式并不是憑空杜撰的,而是需要在設計過程中結合品牌的相關文化、理念和精神,將藝術性與一定的寓意結合在一起。[3]

3 標志設計的創新與突破

在做到了標志寓意的準確合理與造型形式的和諧美觀之基礎上,創新與變化是標志設計更上一層樓的機遇與挑戰。從墨爾本城市形象系列標志到谷歌網站的動態標志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傳統的簡單、單一化的標志設計思維定式。它們不僅繼承了傳統標志設計的內涵又創造出了新的外在表現形式。所以,如何在標志設計中創造創新,如何在寓意表達或造型形式上銳意突破,都是標志設計的最高原則與標準。

參考文獻:

[1] 范曉麗.標志的象征意蘊與設計形式感關系研究[J].大眾文藝,2010(8):143.

[2] 周書林.淺談標志設計的象征意蘊與設計形式感關系[J].大眾文藝,2009(21):144-145.

第12篇

關鍵詞:吉祥圖案;平面設計;表現

吉樣圖案是古人在理想主義的思想指導下,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諧音、象征等手法來表現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表達趨吉避兇的內涵的一套完整的藝術形式。它以特有的藝術風格和民族語言,傳遞著人們美好的良愿。研究吉祥圖案

的文化內涵與表現特征,目的就是研究其“意”與“形”。研究一種在變化發展中符合中國與世界審美需求的意、形組成形式。

一、吉祥圖案的文化意蘊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這是對吉祥圖案特征的高度概括。吉樣圖案中形式美與深層意念相結合的表現方式為設計師提供了設計靈感。它于表層意義之外,還在深層隱含著另一些寓意,恰當靈活運用,使人有奧妙無窮之感。這里所說的兩層意思雖不是完全相同的一樣事物,但大都是表層事物象征里層事物或理想意識,這個原則正好與設計的實質不謀而合。設計是一種整體化、系統化的創作行為,是有目的、有計劃的設計思想與美的設計形式相結合的實現過程,而民間吉祥文化的特殊圖案形式可以說造就了中國古代的實用設計體系,是經過提煉的,大眾普遍接受的,承載著一定情感內容的圖形符號。吉祥圖案所傳達的內容和構成這些內容的意象無一不來自大眾的生活,它的存在與社會普遍流行的風俗和信仰有關,不取決于某一個人的喜好,它來源于大眾,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有著相當穩定的受眾性,其設計圖案的象征性為公眾所周知。由于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普遍性,把它合理的運用于設計中,無疑會增強說服力和表現力。

二、吉祥圖案的表現手法

吉祥圖案是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圖符等進行設計造型而形成的。它以民間傳說及神話故事為背景,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征、諧音等手法.構成了“一句吉語一圖案”的表達形式,賦予其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托著人們企盼幸福、長壽、喜慶等美好愿望。因此它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表現手法很多。吉祥圖案主要通過象征、諧音、比喻等表寓意手法來表現內容,如牡丹象征富貴,石榴象征多子,仙鶴、松樹、靈芝喻意長壽,龍鳳、麒麟代表祥瑞,盤長、方勝象征綿延不斷,如意代表可如人意。最具代表性的龍鳳形象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物在不同朝代都有不同形態。諧音是以相近或相同的讀音代表某些吉利祥瑞的含義,如以“蝙蝠”諧音“福”,五只蝙蝠與壽桃,寓意“五福捧壽”;以“蓮”諧音“連”,以“魚”諧音“余”,畫蓮花、鯉魚,寓意“連年有余”。其它像“六(鹿)合(鶴)同春”、“吉(戟)慶(馨)有余”,“三陽(羊)開泰”等皆是諧音寓意手法來表現。

三、設計中吉祥圖案的表現

在吉祥圖案中,“意”是人們迷戀其“形”的關鍵。不論古人還是現代人,對美好的事物都一樣地心存向往,因而傳統圖形蘊涵的吉祥意味,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雷圭元曾說過:“妙在具象與抽象之間是圖案的規律之一,是中國傳統圖案自古以來的一種慣性用的表現手法,是裝飾的需要。畫之美,在于似與不似之間,圖案之美在于具象與抽象之間。”[1]現在很多設計師都不同程度地利用民間吉祥圖案作為創作素材,傳統的視覺形象不時出現在包裝設計、廣告設計、標志設計等上面,這無疑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即如何更合理地從博大精深的吉祥文化中吸取力量進行再創造。比如說,圓中有方的古代銅錢包含了豐富的設計理念和文化精神,蘊含著天圓地方、包羅萬象、矛盾統一的中國哲學思想,設計師靳埭強對中國的文化傳統有深刻的理解,選用天圓地方的中國銅錢的圖形作為中國銀行標志的造型,既符合了銀行的商業屬性,又從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引申出中國銀行是面向全球的國際性大銀行。中國聯通的標志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的“八吉祥”之一的“盤長”造型,取其“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相輔相成”的本意來體現聯通公司的通信事業無以窮盡、日久天長的寓意。該標志造型中的四個方形有四通八達、事事如意之意,六個圓形有路路相通、處處順暢之意,而造型中的十個空處則有圓圓滿滿和十全十美之意。無論從對稱還是從奇偶來說,整個造型都洋溢著古老東方的吉祥意味。從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設計中運用吉祥圖案的表現手法是展示獨特民族風格的重要手段。

雷圭元先生在《圖案基礎》一書中提到:“借鑒古人,借鑒外國,是提高自己圖案創作水平的途徑之一,要善于利用。”[2]例如日本,其設計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究其原因,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成功融合所形成的獨特的民族特色以及兼容并蓄的設計理念是造就日本設計崛起的關鍵。作為平面設計的形式本身,圖形化傾向一般比較明顯,民間圖案的應用,可在它們之間建立一種內在的聯系,觀者可以從中領悟作品深層的民俗精神和民族特點。因此,在設計此類東西時,離不開對周圍民俗精神的考查和認識,因為這些因素理應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平面設計的內在支柱。在現代平面設計中體現民俗觀念是一種良好的創意設計方法,因為民俗觀念本身與廣大受眾的交融性,將有助于設計為眾多人所理解和接受。同時,設計中的民俗特征不應單單從造型的角度來理解,也應對其深層的民俗基因進行把握,這樣設計出的作品才更具有時代特色和民族風格。

四、結語

藝術本身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不斷受到新科技與新觀念的沖擊而更新發展,它的內涵與精神是民族長期積淀的結果,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3]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有著輝煌的歷史,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裝飾性,因造型簡約、對比(下轉第144頁)(上接第143頁)強烈、形狀優美等特點而受到廣泛應用。因此,它能夠被開發成為中國平面設計可借鑒的資源寶庫。在理解透、把握準基礎上,通過對傳統吉祥圖案進行取“形”延“意”的再創造再設計,一方面使自己的傳統文化能得到較好的繼承和弘揚,另一方面,通過對西方現代設計的兼容并蓄的學習和模仿,逐漸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設計發展之路,形成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互借鑒、完美融合的民族特色才是我們所期望的。

參考文獻

[1]徐靜.淺談圖案在2008奧運景觀雕塑中的應用[J].美術大觀,2008(8),17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无棣县| 泾川县| 崇阳县| 长海县| 安西县| 牡丹江市| 锡林浩特市| 建德市| 临海市| 枣庄市| 新乡市| 华安县| 海安县| 浏阳市| 洛宁县| 阿城市| 略阳县| 桐梓县| 新蔡县| 调兵山市| 焉耆| 阜平县| 大厂| 白玉县| 枣庄市| 哈密市| 宜阳县| 武安市| 新津县| 平阳县| 温宿县| 太仓市| 营口市| 新疆| 塘沽区| 措美县| 合肥市| 分宜县| 府谷县|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