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3 21:25:1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職學生管理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1“嚴”管的現狀與原因分析高職學校對學生“嚴”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學校規章制度的落實上,即對學生上課的紀律實行嚴格的管理,對學生的考試紀律實行嚴格的管理,對違反學校規章制度的學生進行嚴厲的懲處等等。高職學校課堂的學習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是對實際操作知識的學習,對學生上課的紀律實行嚴格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對學生上課紀律的管理主要包括遲到、曠課、早退、睡覺和講話等等不良行為。在對我國高職學校學生的課堂紀律進行嚴格管理的過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如上課紀律落實不到位,學生遲到、曠課、早退、睡覺、講話、不尊重師長、不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的現象屢屢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內因。內因是造成高職學校學生上課組織紀律渙散的主要原因。這些內因包括:首先,高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叛逆期和迷茫期,這個階段的學生所具備的能力承擔不起學生內心的雄心壯志,由此而引發的學生的自暴自棄、自我否定和缺乏存在感使得學生借漠視課堂紀律來尋找內心的虛榮感、盲目強大感和存在感;其次,學生的認知能力尚未成熟,雖然具備分清是非對錯的能力,但由于其自控能力較差,易受學生之間不良的行為習慣的影響;最后,學生的文化基礎較差,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對課堂學習多采取應付的形式。第二,外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導致學生課堂紀律渙散的外因主要是由經濟的發展帶來的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使得學生為追求新鮮和刺激而嘗試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影響了學生上課的注意力的集中。高職學校對學生的考試紀律進行嚴格的管理,不僅是為保證考試結果的公正性,更是為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社會的進步培養知法、懂法、守法、護法和用法的高素質人才。高職學校在對學生進行考試紀律管理的過程中,某些學生盲目追求考試的成績,漠視學校關于考試的規章制度,抄襲的現象時有發生。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學校和事業單位選拔人才的制度不合理、我國的教育制度存在缺陷使得學生將考試的成績看的過重、學生為給父母交代等等。高職學校對違反學校規章制度的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有利于讓學生吸取成長中的教訓,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學校對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對學生心理掌握的不夠和溝通的能力不夠,使得學生出現了嚴重的逆反心理,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學校管理的難度。
1.2“愛”管的現狀與原因分析高職學校對學生的“愛”管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身心素質建設上。高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初級階段,他們充滿干勁與熱情,對事物的發展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積極樂觀的心態。學校對學生的“愛”管有利于讓學生在充滿正能量的校園里學習和生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和促進作用。但是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如學生自由時間的增多使得學生與游戲為伍的機會增多,失去高考的壓力,學生在游戲的世界里激情四射,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業的荒廢。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與學生的自控能力是分不開的,但學校應對此負主要責任。正是由于學?!皭邸惫艽胧┑牟划敚瑢W生的就業方向指導不明確,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未制定清晰的規劃才使得學生對未來的迷茫感增加,使得學生沉浸在游戲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2改善高職學校對學生“嚴”與“愛”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
從上文對高職學校的學生進行“嚴”與“愛”管理的現狀和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職學校在對學生“嚴”與“愛”的管理中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頗,使得管理陷入了瓶頸。為改善這種現狀,下文將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第一,針對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和迷茫期而導致的課堂紀律被破壞的問題,高職學??梢圆扇∫韵聨追N措施進行改進:首先,分析課堂秩序遭到破壞的原因。從總體上看,高職學校的課堂秩序還處于良好的狀態,影響課堂秩序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極個別的學生心理上的不平衡造成的。大部分不遵守課堂秩序的學生企圖用遲到、曠課或早退的形式證明自己的存在;其次,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進行不同的教育。舉個例子,對上課愛講話的學生可以通過點其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教育,但這樣做需要把握一個度,即應努力做到“嚴愛有度”,點其回答問題的方式不能與其他學生有區別,教師更不能對學生惡言相向,“受重視,被關注,有希望”是學生基本脫離家庭后努力學習的動力;最后,貫徹落實學校的規章制度。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對比較有代表性、課堂紀律較差的班級,進行通報批評,從整體上提高班級的榮譽感。第二,創新管理方式。創新管理方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為創新高職學校的管理制度,第二個方面為對高職學校的學生實行人性化的管理。創新高職學校的管理制度,對學生實行人性化的管理,是為了更好的開展學生工作,由于學校制度本身存在著不合理的地方,其在執行的過程中有可能與學生的利益發生沖突,這就使得學生對學校的管理制度不屑一顧,為防微杜漸,學??梢允褂霉芾砑畹氖侄螌Ω呗殞W校的學生進行管理。對沉浸于游戲世界的學生,學校采取的一直是嚴厲的管理形式,這種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但是由此而造成的悲劇也時有發生。舉個例子,某高校學生因打游戲失蹤一周,學校將其找到后請來了家長,在家長將其帶回的途中學生突然跳橋溺水身亡?!吧\可貴”,學校在對違反學校規章制度的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采取合理的方式,家長應配合學校進行管理,可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不能惡言相向,說一些與教育無關的粗言碎語。
3結束語
當今社會,高職學校的學生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為促進高職學校的學生更好地為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服務,對高職學生的管理工作應時常進行反思,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高職學生的心理和專業素質邁上新的臺階。
作者:崔玉芝單位:山東經貿職業學院
關鍵詞:裝備人生 高職教育 育人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15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中強調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發展戰略主題的重要內容。當前,如何全面貫徹落實《綱要》中強調的戰略主題,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已成為高職教育亟需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南通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結合學院“劉瑞龍研究”特色校園文化品牌和借鑒香港理工大學黃德輝先生“協助學生裝備人生”的育人理念,逐步探索出了以裝備人生為主線的“魅力育人四部曲”的育人模式。
1 “魅力育人四部曲”的內涵
“魅力育人四部曲”有著豐富的內涵,即:第一,裝備學生頭腦:在育人過程中,充分發揮“兩課”教育的主陣地作用,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效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二,裝備學生雙肩: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意識,使學生勇于承擔、敢于承擔、能夠承擔,自覺肩負起歷史使命,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第三,裝備學生雙手:按照高職教育“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加強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積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第四,裝備學生心靈:以“人格教育”為統領,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重視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和意志品格,使學生了解人生并能以健康心態對待人生?!镑攘τ怂牟壳彼恼呔o密相連,貫穿于高職育人的全過程。
2 “魅力育人四部曲”模式的構建和實施
2.1 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裝備學生頭腦
大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結合青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增強實用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內容上既要堅持傳統的世界觀、人生觀及道德教育觀,又要賦予其時代、社會化的內涵。[1]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工作的主旋律,是裝備學生頭腦、構建“魅力育人四部曲”的關鍵環節。
2.1.1 以“兩課”教學為主渠道,實施理論武裝工程
高職院校的“兩課”教學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皟烧n”是高職學生的必修課,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學院在“兩課”教學中,以學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為切入點,實現“四個結合”:即把理論武裝與實踐育人相結合;把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相結合;把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相結合;把教師講授與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充分體現了當代最新成果的要求。
2.1.2 以“思政研究會”為平臺,提升教育者的理論素養
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其擺在學院發展的首要位置。學院每年都定期舉行“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每年都在班主任、輔導員以及思政教師中開展學生管理論文征集活動,從中評選出優秀論文參加學生管理工作論文交流會。通過這一平臺,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論水平,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者裝備學生頭腦的理論素養。
2.1.3 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全程育人中,學院堅持黨建帶團建,把加強團的建設作為學院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各個系部都把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了突出位置,不斷加強對優秀團員的培養工作,在學生黨員的發展中,堅持標準,保證質量,嚴格發展程序。通過黨校培訓不斷提升入黨積極分子的政治素養,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帶頭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
2.2 以傳承教育為引領,裝備學生雙肩
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高等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2]長期以來,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學院在先進文化傳承和引領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以劉瑞龍思想研究為載體的特色校園文化育人氛圍。
2.2.1 傳承劉瑞龍革命精神,培養學生歷史使命感
近年來,學院不斷挖掘劉瑞龍同志的思想內涵和人格精神,打造瑞龍校園文化品牌,先后設立了劉瑞龍藏書室、劉瑞龍紀念館以及劉瑞龍文化廣場等場所,使全體師生和外界人士一進校園就能充分感受到傳承教育的濃厚氛圍。通過瑞龍講壇、劉瑞龍大學生思想研習社等載體,開展瑞龍革命精神講座、讀瑞龍藏書、詩歌朗誦等活動,引導大學生從劉瑞龍同志身上汲取成長進步的精神食糧,自覺承擔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歷史使命。
2.2.2 傳承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
學院利用重要節日、紀念日以及國家重大活動等契機,通過舉辦講座、報告會、征文比賽、讀書活動、文藝演出等形式,在廣大學生中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培育時代精神。通過舉辦團史講座、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形式的活動,加強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傳承教育,進一步增強廣大青年學生的奉獻意識、責任意識、志愿意識,進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