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血壓的防控措施

高血壓的防控措施

時間:2023-05-29 17:51:1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壓的防控措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血壓的防控措施

第1篇

2017年4月7日是第67個世界衛(wèi)生日,宣傳主題是:控制高血壓,這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首次把高血壓作為世界衛(wèi)生日主題,強調通過控制高血壓,降低腦卒中和心血管病風險,凸顯了高血壓這一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鼓勵社區(qū)群眾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掌握基本的高血壓防治知識,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治療。強調政府將更重視高血壓防治工作,使更多的百姓受益。

我們單位領導高度重視此次活動,精心安排,周密籌劃,于4月7日上午9:30在疾控中心樓下,本次活動通過設立咨詢臺,懸掛主題條幅,擺放宣傳板、發(fā)放多種宣傳單、冊、畫等有效形式,進行宣傳。發(fā)放高血壓知識手冊80本,百姓健康知識報100份,健康素養(yǎng)66條100本,高血壓防治知識手冊30本,防災減災知識手冊20本,控煙知識手冊30本,家庭急救手冊40本,糖尿病防治知識手冊50本。

積極預防和控制高血壓,是遏制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核心策略,也是干預成本效益最為顯著的防控措施。隨著相關政策和措施的不斷完善,我國高血壓防控工作進展顯著,加強了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并將35歲以上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作為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的重要內容抓緊落實。“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完善覆蓋全國的慢性病防治服務網絡和綜合防治工作機制,針對高血壓等突出公共衛(wèi)生問題提供高質量的早期干預,控制危險因素,以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和患者管理為主要手段,強化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的防治作用,促進預防、干預、治療的有機結合。同時通過持續(xù)不斷的宣傳,喚起民眾和全社會對高血壓的防控意識,營造科學健康知識傳播環(huán)境,擴大高血壓防控知識的宣傳規(guī)模和效果,提高高血壓防控整體水平。

通過本次活動更加增強了百姓對控制高血壓的重視,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發(fā)揮社會各界以及每個家庭和個人的作用,全面推進我國高血壓防控工作。

第2篇

關鍵詞 高血壓 農村 健康管理

高血壓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患病人數眾多,其心腦腎并發(fā)癥,特別是腦卒中,致殘及致死甚高,危害甚大。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35歲以后增高速度較快[1]。在農村開展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是目前高血壓綜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結合管理方法和工作經驗,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干預指導,跟蹤隨訪,有效控制了血壓、減少了并發(fā)癥、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

資料與方法

2010~2011年通過日常門診、健康體檢和入戶摸底調查,對轄區(qū)12個行政村的3840戶15376名農村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共納入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841例,占轄區(qū)>35歲人數的9.7%,其中男323例,女518例,年齡35~78歲。均為各級醫(yī)療機構依據高血壓診斷標準確診病例,平時有血壓增高、頭痛、頭暈、心悸、乏力、四肢麻木等癥狀體征。

方法:由包村醫(yī)生和責任醫(yī)生負責,對納入健康管理的高血壓患者進行每年≥4次的跟蹤隨訪。主要服務內容:

健康評估:一般檢查、行為調查、用藥情況、心電圖等。

健康教育:①高血壓的基礎防治知識,其發(fā)病原因、診斷治療措施、誘發(fā)原因、預防等知識,提高患者及家屬的認知能力,取得積極配合,有利治療。②行為教育:告知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生活習慣對血壓影響,如鹽、煙、酒、脂、體重、性格情緒等對血壓的不良影響。合理膳食,限制體重,適當運動,避免勞累對血壓的益處。教育患者及其家屬定期監(jiān)測血壓,教會他們測血壓的方法及血壓的正常范圍值等。

健康干預指導:根據隨訪結果調整治療方案。①生活方式指導:戒煙,限酒,控鹽,低脂,限制體重,合理膳食,適當運動,避免勞累,穩(wěn)定情緒。②藥物治療指導: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針對不同患者選擇不同治療方案,根據年齡、基礎合并疾病、往常服用藥物的依存性等有針對性的調整方案,提高療效。注意利尿劑、鈣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Ⅱ拮抗劑等5類降壓藥的選擇搭配合理使用,盡力選擇有效、長效、經濟的藥物,防止忘服,減輕經濟負擔。③指導患者按醫(yī)囑正規(guī)服藥:不擅自停藥或更改藥物。指導服藥時間,據血壓變化調整用藥的品種和劑量。即使血壓降至正常范圍,也應與醫(yī)生保持聯(lián)系,不能擅自停藥,避免停藥后血壓突然升高,加重靶器官損害,甚至出現高血壓急癥。④準確識別降壓藥的不良反應:如利尿劑雙克的低鉀、高尿酸血癥。鈣離子拮抗劑的面部潮紅、心跳加快、下肢水腫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腫。β受體阻滯劑的心動過緩、乏力、四肢發(fā)冷[2]。

預約隨訪:監(jiān)測上次健康指導后效果,預約下次隨訪時間,不適隨診,

結 果

納入健康管理的841例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理想。血壓穩(wěn)定控制在140/90mmHg805例(95.7%),血壓控制有波動但未引發(fā)高血壓急癥28例(3.3%),發(fā)生腦血管意外轉上級醫(yī)院,治療穩(wěn)定后康復治療8例(0.95%)。

討 論

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tài)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之分。高血壓發(fā)病的原因很多,可分為遺傳和環(huán)境兩個方面。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xù)兩次舒張壓的平均值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確診為高血壓。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2004年的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現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8歲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18.8%,估計全國患病人數超過1.6億。與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數增加約7000多萬人。1998年,我國腦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2位,在農村居首位。全國每年死亡超過100萬,存活約500萬~600萬,其中>75%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而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是高血壓。同時,血壓升高還是多種疾病的導火索,如:會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腎臟疾患等疾病的發(fā)病風險。由于部分高血壓患者并無明顯的臨床癥狀,高血壓又被稱為人類健康的“無形殺手”,因此提高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對早期預防,及時治療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患病率高,并發(fā)癥多,危害大,防控過程漫長,耗費精力和資金大。一旦確診就應長期規(guī)律不間斷服藥和改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綜合治療。充分發(fā)揮鄉(xiāng)村兩級衛(wèi)生服務機構的網底作用,系統(tǒng)的開展健康管理就能有效防控高血壓,是高血壓三級預防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農村居民高血壓健康管理的幾個要點:①健康教育:通過日常門診、入戶、黑板報、講座、宣傳資料等方式,把高血壓的防治知識宣傳透徹,提高知曉率,做好持久戰(zhàn)的準備,樹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②健康干預指導:干預指導不合理生活方式,定期測血壓,有條件的自測血壓,掌握測血壓的方法,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讓患者及家屬自覺或監(jiān)督指導方案的實施。③跟蹤隨訪:每年≥4次,記錄目前健康狀況,調整治療方案,監(jiān)測上次指導后

效果。通過健康管理使高血壓患者達到一、二級預防,造成嚴重并發(fā)癥的得到康復指導。有效降低和減少高血壓的發(fā)生和其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輕了家庭和社會負擔。因此,系統(tǒng)有效的健康管理是高血壓防控的最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高血壓;慢性病;預防

一、高血壓的醫(yī)學定義和致病原因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指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通常情況下,如果長期神經緊張或者情緒激動的人,其大腦內的高級神經皮層活動就會產生障礙,繼而誘發(fā)大腦皮層及皮層下血管運動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障礙,從而全身小動脈痙攣,產生動脈壓增高而產生頭暈、心悸、耳鳴、昏厥等臨床患病特征。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通過醫(yī)學界對高血壓多年的研究發(fā)現,誘發(fā)高血壓癥狀的主要因素有下面幾點:

一、遺傳因素:多組研究數據表明,高血壓有明顯的家族遺傳特征。若父母均出生于有高血壓病史的家庭,則他們的子女未來患上高血壓的幾率可達75%以上。

二、精神和環(huán)境因素:長期的精神緊張、激動、焦慮,受噪聲或不良視覺刺激等因素也會引起高血壓的發(fā)生。現代人因環(huán)境因素患高血壓的案例呈逐年上升態(tài)勢。

三、生活習慣因素:隨著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們的日常飲食中,帶油膩的食物(如大魚大肉,油脂調料等)的比例也越來越高。膳食結構不合理,如過多的鈉鹽、低鉀飲食、大量飲酒、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壓升高。吸煙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四、藥物的影響:避孕藥、激素、消炎止痛藥等均可影響血壓。

五、其他疾病的影響: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甲狀腺疾病、腎動脈狹窄、腎臟實質損害、腎上腺占位性病變、嗜鉻細胞瘤、其他神經內分泌腫瘤等。

二、高血壓的一般癥狀

一般而言,當病人患有高血壓時。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早期:病人剛剛患上高血壓時,可能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常見的是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發(fā)生血壓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復正常。很多時候沒有感覺。即使出現了癥狀也只是有輕微的頭痛、頸后部不適,頭暈,睡眠質量下降,健忘等。病人不會意識到高血壓,可能只是按照神經衰弱的癥狀來進行處理。

中期:當高血壓病人的病情進入中期以后。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眩暈等癥狀,嚴重時會發(fā)生神志不清、抽搐,會出現血壓急劇升高,起初的頭痛迅速變得劇烈。頭暈,天旋地轉。然后開始惡心嘔吐,甚至會出現暈厥休克的嚴重情況。

晚期:當高血壓病人的病情進入晚期以后。病情已經從最初的外部表現開始向體內主要臟器并發(fā)癥爆發(fā)過度,這時候如冠心病、腦動脈硬化、腦血管意外、腎動脈硬化等一系列疾病將會徹底被引爆。病人將會因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而死亡。

三、高血壓的防治措施

高血壓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對血壓130~139/85~89mmHg正常高值階段、超重/肥胖、長期高鹽飲食、過量飲酒者應進行重點干預,定期健康體檢,積極控制危險因素。

針對高血壓患者,應定期隨訪和測量血壓,尤其注意清晨血壓的管理,積極治療高血壓(藥物治療與生活方式干預并舉),減緩靶器官損害,預防心腦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降低致殘率及死亡率[1-4]。針對高血壓發(fā)病誘因及具體特征的研究,基本可以得出藥物防治和生理防治兩種有效的防治措施。具體如下:

一、生理防治

1、合理的飲食習慣。少吃多餐。多吃蔬菜等,少吃油膩肉類。最好不吃煎炸類食物以減輕體重。戒煙限酒,少食高脂肪、高熱量飲食。防止脂肪等在體內沉淀,加重身體負擔。

2、適當鍛煉。多做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爬山、騎自行車等。這些有氧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降低膽固醇生成,促進能量消耗,起到減肥的效果。鍛煉的強度與時間應當因人而異,一般以30-60分鐘為宜[5]。

3、戒煙限酒。煙葉內含有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質會促使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一直處于興奮狀態(tài)。使心率加快,帶動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小動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同時還會刺激血管反射性地收縮,引起血壓升高。如果吸煙時間過長,還會導致大小動脈硬化,內膜逐漸增厚[6]。因此,無高血壓的人戒煙將會降低自身罹患高血壓的幾率,有高血壓的人更應戒煙,這樣能將高血壓帶來的負面效應降至最低。與吸煙相比,飲酒對身體的利弊就存在爭議。不時出現各種報告,有的說飲少量酒有益,有的說有害。這些都需要繼續(xù)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酗酒必然會導致甚至加重高血壓,高濃度的酒精會導致動脈硬化,引發(fā)血壓增高。

4、學會減壓,隨時保持淡定和愉悅。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性格容易急躁。具體表現就是緊張、易怒、情緒容易激動等等。這些不良心理因素又都有可能誘使血壓增高。因此,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和性格,面對事情盡量保持淡定[6]。將心情釋放于自己喜愛的活動之中,給予自己的精神一種好的寄托。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從而維持穩(wěn)定的血壓。這樣便可以盡可能防止高血壓的發(fā)生 [7]。

二、藥物防治

藥物干預要遵從科學合理選藥、隨訪督導服藥、個體化規(guī)律用藥的原則。綜合以上用藥情況,對于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小的藥物,患者可堅持服用; 對于療效不滿意或是出現的不良反應較為嚴重時,可改用另一類藥物。

三、總結

通過上文的研究論證可以看出:防治高血壓的主要措施仍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眾所周知,血液是健康之本,血壓是血液循環(huán)的原動力。因此,當身體出現高血壓的征兆時千萬不能大意。要及時糾正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果發(fā)病后要按照科學有效的藥物措施進行治療。另外現在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兒童時期出現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概率也是越來越高,因此注意幼兒和青少年的高血壓防控,重點防治青少年高血壓,警惕血壓升高陡坡。

【參考文獻】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基層版)編撰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基層版)[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 (1):11-30.

[3]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高血壓學組.清晨血壓臨床管理的中國專家指導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9):721-725.

[4]陳灝珠,鐘南山等.內科學(第8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57-269.

[5]文宣.論防控高血壓的持久戰(zhàn)[J].養(yǎng)生大世界, 2006,(04):30.

第4篇

[關鍵詞]高血壓;社區(qū)管理;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R54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_816X(2012)06_0482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2.06.20隨著我國新醫(yī)改政策的全面實施,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防控成為基層公共衛(wèi)生服務的重要內容。如何保障社區(qū)高血壓的管理質量,提升防治效能,是目前急需探索的一項重要課題。近年來紹興市直6個鎮(zhèn)(街道)在實施社區(qū)高血壓防控的同時,開展了高血壓隨訪管理的質量控制(以下簡稱質控),有效促進了社區(qū)高血壓隨訪管理的規(guī)范進行。現將我市2011年高血壓隨訪管理質控結果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質控范圍為紹興市直6個鎮(zhèn)(街道)高血壓隨訪管理工作。各鎮(zhèn)(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設立2名專(兼)職質控員,市疾控中心負責質控技能和評估標準培訓、抽樣方案制定、質控記錄表格設計和資料匯總,所有質控員經培訓和考核合格后上崗。社區(qū)高血壓防治數據源于紹興市直2011年慢性病綜合防治結果統(tǒng)計,人口資料由紹興市公安局提供。

1.2方法:

1.2.1質控方法:采用隨訪現場觀察、網絡實時抽查和電話核實三種質控方式。隨訪現場質控為實地觀察每個社區(qū)醫(yī)生的10次血壓測量過程,評估其血壓測量技能,查看社區(qū)醫(yī)生的10例高血壓患者血壓值記錄,評估有無血壓尾值偏愛現象。網絡質控由質控員經網絡進入紹興市電子健康檔案,查閱高血壓電子隨訪表填寫的完整性、相關數據有無邏輯錯誤。電話質控通過與患者電話聯(lián)系,核實社區(qū)醫(yī)生高血壓隨訪管理內容的真實性。所有質控樣本全部采用單純隨機抽樣方法,其中現場質控以市直51個社區(qū)服務站為單位,每個服務站中抽取3名社區(qū)醫(yī)生,共抽取152名社區(qū)醫(yī)生的隨訪管理情況進行質控;電話質控以市直每個鎮(zhèn)(街道)為單位,采用機械抽樣方式,每間隔15例抽取1例,共抽取1560例高血壓病例進行質控;網絡質控以鎮(zhèn)(街道)為單位,每個鎮(zhèn)(街道)按1/15~1/20的比例隨機抽取轄區(qū)內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檔案,共抽取1521份電子檔案開展質控。

1.2.2質控內容:包括(1)高血壓患者管理隨訪表主要項目完整性及相關數據的準確性;(2)隨訪環(huán)境、血壓測量操作技術和血壓值尾數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3)電話核實隨訪時間、頻次、血壓值、服藥情況及伴隨的危險因素的真實性。

1.2.3質控標準:質控評估標準以《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基層版)》(以下簡稱《指南》)、《浙江省高血壓社區(qū)綜合防治工作規(guī)范(試行)》(以下簡稱《規(guī)范》)、《浙江省基層公共衛(wèi)生服務規(guī)范(2011版)》等技術文件為準。血壓尾數偏愛判別標準為被檢同一社區(qū)醫(yī)生測量的血壓值尾數占抽查數的比例≥35%。

1.3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Excel2003進行質控結果數據錄入,統(tǒng)計分析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統(tǒng)計指標采用百分率統(tǒng)計。

2結果

2.1概況:紹興市直管6個鎮(zhèn)(街道),總人口254491人,配置239名社區(qū)醫(yī)生。截止2011年底在冊登記高血壓24960例,發(fā)現率9.81%。全部患者按《指南》和《規(guī)范》要求實施分級隨訪管理。規(guī)范管理17222例,規(guī)范管理率69.00%,規(guī)律用藥16328例,規(guī)律治療率65.42%。血壓控制12483例,血壓控制率50.01%。

2.2隨訪管理質控:

2.2.1表格填寫質控:隨機抽查電子隨訪表1521張,主要項目填寫完整1192張,合格率78.37%。無邏輯錯誤1236張,合格率81.26%。進行下次隨訪預約和社區(qū)醫(yī)生簽名1123張和1172張,合格率分別為73.88%和77.05%。

2.2.2血壓測量質控:合計調查152個隨訪現場,觀察152名社區(qū)醫(yī)生1520次血壓測量操作過程,符合要求1143次,合格率75.20%。質控發(fā)現部分隨訪現場缺乏供患者休息的場地和椅子,患者到達隨訪現場后未經休息被血壓測量。測量血壓時血壓計的袖帶綁置位置及聽診器放置部位不正確;有的僅對患者測量一次血壓或2次血壓測量中間無間隔時間等。對每個社區(qū)醫(yī)生現場測量登記的各10個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血壓值尾數判別,122名社區(qū)醫(yī)生無血壓尾數偏愛現象,符合率80.26%。

2.2.3體征檢測質控:累計檢查152名社區(qū)醫(yī)生進對1520例患者的體征檢測情況,結果進行患者心率測定1058例,檢測率69.61%。按分級管理要求質控現場需要測量身高、體重和腰圍的154例,實際測量93例,操作過程符合要求的69例。部分患者測量體重時未脫鞋子和外衣,測量腰圍時皮尺放置部位不準確或在內衣外測量等。

2.2.4隨訪內容真實性質控:通過電話核對1560例高血壓患者的隨訪內容,65個電話因錯號或停機無法聯(lián)系,登記電話正確率95.83%。對1495例患者核實結果,隨訪時間符合率92.24%。血壓測量值和測量次數符合率93.04%和85.95%;服藥符合率85.02%,部分患者服用藥物名稱與記錄不符,記錄未服藥而實際已在服藥,規(guī)律服藥率68.80%;部分患者伴隨的吸煙、血脂異常、腰圍超標及腎臟疾病等危險因素與隨訪表記錄不符,伴隨危險因素符合率78.86%;在對240例患者實施隨訪時未對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健康行為干預率83.95%。見表1。

3討論高血壓是基層公共衛(wèi)生工作的重點防治疾病,我國高血壓防治技術成熟,國家防控策略明確[1]。如何強化社區(qū)高血壓綜合防治的質量控制,提升高血壓的防治效能,是當前的一項重要的任務。本次質控結果表明,隨訪表格填寫不完整、血壓測量操作不規(guī)范、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掌握不全、藥物、非藥物治療不規(guī)范和患者轉診不及時等因素是影響我市高血壓社區(qū)管理效能的重點質量問題,提示應加強社區(qū)醫(yī)生的規(guī)范技能培訓,將發(fā)現的重點質量問題列入培訓和質量考核的主要內容,努力提升我市基層高血壓隨訪管理質量。血壓水平是診斷、處理、評估高血壓預后的最主要依據[2]。本次質量控制結果表明,四分之一的社區(qū)醫(yī)生存在血壓測量不規(guī)范和血壓尾數偏愛現象。由此提示必須加強對社區(qū)醫(yī)生血壓測量技能的培訓,提高血壓測量操作的準確性。實施高血壓分級管理,是有效利用基層衛(wèi)生力量,保證重點患者的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調查結果表明,市直鎮(zhèn)(街道)高血壓分級正確率僅87.50%,提示應強化社區(qū)醫(yī)生對高血壓患者分級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及時收集被管理患者的心血管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和伴隨的疾病情況,按分級管理要求,對不同患者實施不同內容、頻率和強度的管理,有效預防控制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和死亡。規(guī)范的藥物治療是血壓達標的關鍵,而非藥物治療一直被各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作為血壓控制重要的基礎治療手段而備受重視[3]。本調查結果表明,較低的高血壓藥物治療率(65.42%)、缺乏針對性的非藥物干預和長期血壓不達標者的低轉診率(16.67%)是近年來我市高血壓控制率(50.01%)一直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下一步應繼續(xù)組織社區(qū)醫(yī)生學習和掌握《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等防治規(guī)范,熟練運用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的干預技能開展社區(qū)高血壓管理,及時轉診高危和血壓長期不達標的患者,努力提升血壓達標率,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參考文獻

[1]陳偉偉.我國高血壓社區(qū)防治進展——技術、策略與實施[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0(31)3:322-326.

[2]張延杰,伍悅蕾.正確測定血壓是診治高血壓的重要前提[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7,8(15):699-702.

[3]王增武,張林峰,王馨,等.社區(qū)高血壓非藥物治療措施的執(zhí)行情況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0,7(9):461-465.

(收稿日期:2012_7_5)

(上接第479頁)

本文結果顯示,高脂血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Hcy與TC、LDL_C呈正相關,表明高脂血癥患者血脂代謝異常與Hcy升高有一定的聯(lián)系。Hcy水平升高與高脂血癥患者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發(fā)病可能有直接關系。其機制可能是Hcy通過誘導內質網應激,活化肝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動脈平滑肌細胞中的未折疊蛋白反應及膽固醇調節(jié)元件結合蛋白,導致內源性固醇反應途徑失調,同時促進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使脂質沉積于動脈壁,使泡沫細胞增加[6,7]。Hcy在體內的循環(huán)代謝需要以維生素B12和葉酸作為輔助因子,當維生素B12及葉酸缺乏時,會造成同型半胱氨酸在體內的蓄積。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B12和葉酸可以有效降低血清Hcy水平,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但對血脂的影響尚無明確的結論[8]。本文發(fā)現高脂血癥組葉酸與維生素B12比對照組略低,但差異沒有顯著性。推測可能補充維生素B12與葉酸對血脂影響不大。綜上所述,作為心血管疾病獨立危險因素的高Hcy血癥和高脂血癥有一定相關性。血脂指標異常或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均應關注其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Cuk_SeongKim,Young_RaeKim.Homocysteinepromoteshumanendothelialcelldysfunctionviasite_specificepigeneticregulationofp66shc[J].CardiovascularResearch,2011,92(3):466-475.

[2]MalinowMR,BostomAG,KraussRM.Homocysteine,dietandCardiovasculardisease:AstatementforhealthcareprofessionalsfromTheNutritioncommitte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Circulation,1999,99(1):178-182.

[3]那開憲,余平,張桂云.應重視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高血壓的關系[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0,38(1):3-5.

[4]BlumA,HijaziI,EizenbergMM,etal.Homocysteine(Hcy)follow_upstudy[J].ClinInvestMed,2007,30(1):21.

[5]黃蕾,李勇等.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高脂血癥的關系[J].疾病控制雜志,2005,9(6):551-554.

[6]WerstuckGH,LentzSR.Homocysteineinduced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causesdysregulationofthecholesterolandtriglyceridebiosyntheticpathways[J].JClinInvest,2001,107(10):1263.

[7]SplaverA,LamasGA,HennekensCH.Homocysteineandcardiovasculardisease:biologicalmechanisms,observationalepidemiology,andtheneedforrandomizedtrials[J].AmHeartJ,2004,148(1):34-40.

第5篇

關鍵詞:口腔頜面部損傷;手術;感染;影響因素

口腔頜面部損傷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急癥,患者常伴有牙齒損傷,將細菌和牙石等帶入到口腔深層組織,導致創(chuàng)口感染,并且由于口腔頜面部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手術治療后也很容易發(fā)生感染,影響患者手術治療以及預后效果,嚴重者甚至威脅生命安全[1-2]。因此,有效預防感染十分關鍵。本研究通過探討口腔頜面部損傷手術患者感染相關影響因素并進行分析,為制定針對性防控措施提供臨床依據。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鄭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口腔頜面部損傷手術患者117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9例,女48例,年齡19~64歲,平均(44.57±6.36)歲,致傷原因包括交通事故57例、意外摔傷30例、重物砸傷17例、爆炸傷7例、其他6例,所有研究對象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研究方法

回顧性分析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包括基本信息(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等)、傷口異物、基礎疾病、手術切口類型、手術時間、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等內容,探討并分析口腔頜面部損傷手術患者感染的危險因素。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口腔頜面部損傷手術患者感染的危險因素,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不同影響因素的手術感染情況分析

年齡≥50歲(12例,26.09%)、BMI≥25kgm-2(10例,22.73%)、有傷口異物(13例,20.00%)、合并高血壓(13例,17.57%)、合并糖尿病(14例,16.87%)、Ⅲ類手術切口(11例,26.19%)、手術時間≥2.5h(12例,22.64%)以及未使用抗菌藥物(12例,25.49%)與口腔頜面部損傷手術感染相關(均P<0.05)。見表1。

2.2口腔頜面部損傷手術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

以是否手術感染作為因變量,年齡、BMI、傷口異物、合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手術切口類型、手術時間和抗菌藥物使用為自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年齡≥50歲(OR=2.042,95%CI:1.304~3.199)、Ⅲ類手術切口(OR=1.900,95%CI:1.176~3.072)、手術時間≥2.5h(OR=2.340,95%CI:1.096~4.995)和未使用抗菌藥物(OR=3.579,95%CI:1.615~7.931)是口腔頜面部損傷手術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見表2。

第6篇

關鍵詞 社區(qū)居民 慢性病 分析 控制

隨著近年來國家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國家綜合實力的迅速提升,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亦取得了長足發(fā)展,居民的疾病譜也發(fā)生了根本變化,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fā)病率開始攀升,已經成為全球各個國家重大的社會問題,甚至成為考驗政府工作能力的重要表現。據報道,我國因患慢性疾病死亡占總死亡率的70%[1]。目前不少國家都已提倡慢性病應以預防為主、以社區(qū)為主的早期防控模式開展,亦取得了較大成績。我國目前正面臨醫(yī)改的重要時刻,社區(qū)醫(yī)療被提到了重要議事日程,受到國家高度重視。筆者通過對近年開展的社區(qū)居民健康檔案建立過程中收集的資料分析當地居民的慢性病發(fā)病情況,以探討今后應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資料與方法

對象為羅定市羅城社區(qū)35歲以上常住居民。

方法:根據羅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08年1月~2010年6月建立的常住居民健康檔案資料分析。

疾病判斷標準:高血壓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即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或近2周內服用降壓藥物為高血壓。血糖異常參照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3],空腹靜脈血糖(FPG)≥7.0mmol/L或有糖尿病的癥狀,任何時間的靜脈血糖濃度(RPG)≥11.1mmol/L或正在接受降糖藥物治療者。根據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的最新體質指數(BMI)標準,BMI>18.5kg/m2>/sup>為正常水平,>24.0kg/m2>/sup>為超重,>28.0kg/m2>/sup>為肥胖;吸煙:每天吸煙≥1支且持續(xù)或累積≥3個月者。飲酒:每周至少飲1次者。體育鍛煉:每周≥1次、每次>20分鐘且以鍛煉身體為目的的各種活動。不良飲食:有偏咸、偏甜、偏酸等飲食嗜好,或有喜燙食、快食、不定時進食等行為。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軟件及Excel2003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患病率及百分構成比用趨勢X2>/sup>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 果

基本情況:經統(tǒng)計,羅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從2008年1月~2010年6月建立了8067份35歲及以上社區(qū)居民健康檔案,其中男5244人(65%),女2823人(35%),差異顯著;年齡35~92歲,平均57.4±6.8歲。文化程度:小學以下929人(11.5%),小學2065人(25.6%),中學4251人(52.7%),大學及以上822人(10.2%)。

各種慢性病患病情況:從統(tǒng)計數據來看,羅城社區(qū)35歲以上居民主要的慢性病為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和惡性腫瘤,其患病率分別為36.80%、9.95%、7.40%、5.19%、1.05%。

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況及順位,見表1。

表1 羅城社區(qū)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況

不同年齡居民慢性病危險因素分布,見表2。

不同年齡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況: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患病率均隨年齡的增加而呈現上升趨勢,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討 論

本次統(tǒng)計結果顯示,羅城社區(qū)35歲及以上居民主要的慢性病為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和惡性腫瘤,除了腦卒中發(fā)病率較高外,其余四種主要慢性病患病率與余娜等[4]在武漢市社區(qū)研究報道的相當。本次研究還顯示本地區(qū)>65歲老年人>50%患有高血壓,明顯高于國內一些研究報道,可能與我院加強了對60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而導致部分有癥狀老人積極參與有關。但高血壓已被醫(yī)學界公認為冠心病、腦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所以今后應加強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排查,按要求對>35歲居民實行首診測血壓,對發(fā)現的患者進行社區(qū)跟蹤隨訪,并教育其對該病要知、要信,更要行,以避免或延緩后期重要器官的損害[5]。

本次分析還顯示,肥胖、吸煙、飲酒、缺乏體育鍛煉、不良飲食、高齡是這幾種主要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所以在慢性病的防治上應加強社區(qū)管理,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對社區(qū)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指導,要用一些鮮活病例指導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許多患者在早期往往不重視,導致了溫水煮青蛙效應,到嚴重時已經出現多器官病變,難以治療,給國家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為此,筆者建議:①積極爭取政府重視;政府職能部門應充分掌握慢性病的發(fā)病情況,制訂長遠的宏觀防控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從新農合或城鎮(zhèn)居民醫(yī)療保險經費中拿出一部分資金來免費為地區(qū)群眾制定一套可行的體檢方案,一個可以加快落實國家推行的基本公共衛(wèi)生項目的實施,另一個又推動了群眾到社區(qū)建檔的積極性,自覺參與,所得的體檢數據可靠真實。②明確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職責;控制和管理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是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亟需解決的問題[6]。所以衛(wèi)生管理部門應合理制定社區(qū)慢性病管理考核標準及考核工作要點,使慢性病防治工作得到逐步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常態(tài)化,落實對患者的隨訪工作,并加強督導。③加強社會健康知識教育;政府應從多層面積極推行相關疾病的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包括電視,播放一些簡短的防病公益廣告;報紙、網頁、短信、橫幅、標語,在社區(qū)建立宣傳長廊等,均可以收到良好效果。通過知識的傳播,引導群眾走上良好的防控道路上來。許多群眾其實是知道飲酒、吸煙等不良行為是對身體有害,但因為沒有急性危害,導致意識不高。所以,慢性病的防治應以公共衛(wèi)生觀念為主,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的原則,全人群干預,高危人群重點干預,患者進行隨訪管理相結合,以健康促進為手段,才會獲得防治效果,達到促進人群健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嚴俊.中國慢性病流行現狀與經濟負擔[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8,6(2):49-51.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4.

3 Roden M.Diabetes mellitus-definition,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J].Acta Med Austriaca,2004,31:156-157.

4 余娜,袁林.武漢市社區(qū)慢性病患病情況調查.醫(yī)學與社會,2009,22(3):6-8.

5 劉曉春,章梅云,彭蓮梅.高血壓腦卒中患者既往史干預因素的作用分析[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06,4(4):311-313.

6 孫愛國,鄒躍威,鐘志強.社區(qū)慢性病防治現狀與應對策略[J].健康教育,2006,3(25):137-138.

第7篇

摘要: 目的 了解廣州市城鄉(xiāng)居民高血壓的主要相關影響因素,為采取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運用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確定調查樣本,面對面詢問調查15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既往史和個人基本情況,測量血壓,檢測血糖及血脂水平。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分析高血壓相關影響因素。結果 共調查23485人,其中高血壓患者4034人,高血壓粗患病率為172%,其中城市、農村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192%,141%,城市高于農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關鍵詞: 高血壓;影響因素;Logistic模型

Analysis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in Guangzhou c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in Guangzhou and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hypertension.Methods Subjects aged over 15 years old were sampled through multi-stage randomized sampling.Background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by face-to-face interview and blood pressure (BP),body mass index (BMI)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WC) were measured by physical examination,and serum lipid and blood sugar were detected in laboratory.The relative risk factors were explored throug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Of 23 485 subjects,4 034 were found to be with hypertension and the crude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rate was 172%,of which 192% in urban and 141% in rural.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urba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rural areas.In urban areas,the major relative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were age,occupation,waist circumference,body mass index,family hypertension history,high serum triglycerides and diabetes.In rural areas,the major relative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were age,occupation,waist circumference,body mass index,family hypertension history,high serum cholesterol,low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and diabetes,and education was a protecting factor.Conclusion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 are different.Hypertension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ould include obesity and diabetes intervention.

Key words: hypertension;influence factors;logistic models

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病,也是我國人群腦卒中和冠心病發(fā)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廣州市高血壓防治工作形勢不容樂觀。本文利用2004年廣州市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基線調查中的高血壓調查資料,分析城鄉(xiāng)居民高血壓患病的相關危險因素,為廣州市高血壓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在全市13個區(qū)、縣級市隨機抽取1個街/鄉(xiāng)鎮(zhèn),再隨機從樣本街道/鎮(zhèn)中抽取5個居委會/村,在抽中的村/居委中隨機抽取100戶家庭為調查樣本戶,對每個住戶全部15歲以上的家庭成員進行詢問調查及醫(yī)學體檢,再隨機從總樣本中抽取25%戶進行實驗室檢測。

12 方法 (1)詢問調查:采用入戶面對面調查的方法對家庭的經濟收入、人口進行調查;對個體對象的一般情況如年齡、性別、民族、婚姻狀況、家庭人均收入、教育、職業(yè)、高血壓的現患狀況及家族史、吸煙、飲酒、體力活動等情況進行調查。(2)體檢:血壓、身高、體重、腰圍采用標準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3)實驗室檢測:采集血液樣本測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血脂(比色法)。

13 診斷標準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1999年WHO/ISH推薦的標準: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服抗高血壓藥物,血壓已低于上述標準者〔1〕。肥胖的判斷使用體質指數(BMI):BMI≥28為肥胖,24≤BMI

14 統(tǒng)計分析 用Access建立數據庫,并進行數據錄入。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 110軟件。

轉貼于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本次共調查24000人,實際測量血壓者23485人,其中男性11131人,占474%,女性12354人,占526%。共有高血壓患者4034人,高血壓的粗患病率為172%。其中城市、農村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192%,141%,城市高于農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364,P

22 單因素分析 經過單因素分析發(fā)現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共15個,見表1。

表1 高血壓危險因素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略)

23 城市居民高血壓相關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職業(yè)、腰圍、體質指數、高血壓家族史、高甘油三酯、糖尿病是城市居民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城市居民高血壓相關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略)

24 農村居民高血壓相關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腰圍、體質指數、高血壓家族史、高膽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是農村居民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教育程度是農村居民高血壓的保護因素,見表3。

表3 農村居民高血壓相關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略)

3 討論

本調查單因素分析表明,除民族、家庭人均年收入、性別外,其他15個因素均與高血壓的患病有關聯(lián)。有研究報道,體力活動減少、過量飲酒、吸煙等是目前比較公認的影響高血壓發(fā)生的主要因素〔4〕,但本結果經多因素分析發(fā)現,吸煙、飲酒、體力活動及婚姻狀況均不是城鄉(xiāng)居民高血壓相關影響因素。年齡、腰圍、體質指數、高血壓家族史、糖尿病是城鄉(xiāng)居民高血壓共同影響因素。因此,在高血壓的防治過程中,必須結合肥胖、糖尿病的預防控制,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影響城鄉(xiāng)居民高血壓的影響因素也存在不同,職業(yè)、高甘油三酯是城市居民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高膽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是農村居民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教育程度是農村居民高血壓的保護因素,與馬文軍等〔6〕研究一致,提示在農村地區(qū)要加強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對高血壓防治的認識,預防控制高血壓發(fā)生。職業(yè)作為影響城市居民高血壓危險因素,特別是家務與離退休人員,可能與缺乏體力活動及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影響城市、農村居民高血壓危險因素中血脂類型不同,可能與城鄉(xiāng)居民的膳食結構模式不同有關,也提示防治的側重點不同。

參考文獻

〔1〕 WHO ISH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committee.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ions,1999,17:151-183.

〔2〕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數據匯總分析協(xié)助組我國成人體重指數和腰圍對相關疾病危險因素異常的預測價值:適宜體重指數和腰圍切點的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2,23:5-10.

〔3〕 WHO.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EB].Geneva:WHO.1999.Available at://staff.ncl.ac.uk/Philip.Home/who_dmg.pdf.Accessiblein jan 2005.

〔4〕 吳錫桂,周北凡,楊軍,等.我國十組人群高血壓發(fā)病率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醫(yī)學雜志,1996,76(1):24.

〔5〕 馬文軍,許燕君,徐浩鋒,等.廣東省居民高血壓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雜志,2003,29(6):20-24.

第8篇

每年春季3~4月是高血壓高發(fā)期。季節(jié)轉換之際,乍暖還寒容易造成高血壓患者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管承受不了壓力容易破裂,如不及時采取有效預防措施,會突發(fā)腦溢血、中風危險。就高血壓患者如何保持血壓平穩(wěn),安全度過多彩的春季,記者特意咨詢了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藥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專家委員會的專家。

專家指出,春季氣溫多變,暖濕氣候交加,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是一個考驗。為讓身體適應多變氣候,高血壓患者春季養(yǎng)護要堅持“三個基本原則”。

控制飲食,膳食平衡

飲食清淡、限鹽補鉀、戒煙限酒是防控高血壓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春季飲食的基本原則。高血壓患者要少吃酸性食品,多吃能補益脾胃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水果、干果等;多吃韭菜、菠菜、薺菜和蔥等新鮮蔬菜,能有效地降低膽固醇,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利于血壓的調控;多吃甘溫食物,如大棗、花生、玉米、豆?jié){等。總之,要食不厭雜,主副、粗細、葷素合理搭配,做到膳食平衡。

適度運動,放松心情

春季是運動的最佳時節(jié),有利于人體吐故納新,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在春天堅持戶外鍛煉,可增強人體免疫力,不易得病;可改善機體代謝,改善血液循環(huán),消除疲勞、抑郁,調節(jié)心理;吸入新鮮空氣,可改善心腦的氧氣供應,增強大腦對心臟血管收縮舒張功能的調節(jié),防止冠心病和腦中風的發(fā)生。另外,春季外出踏青春游,看萬物復蘇、呼吸新鮮空氣、放松心情,也有利于控制春季血壓的波動。

合理用藥,堅持治療

很多高血壓患者知道春季血壓容易波動,于是擅自增加了一些疏通血管之類的藥物,認為這樣可以預防高血壓危險。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恰當的。過度服用高血壓類藥物,有可能導致低血壓發(fā)生,反而使血壓變得更加波動。還有一些患者因為冬季已過,氣溫升高,就減少降壓藥的分量甚至是停用降壓藥。這種方法更不可取,這樣不僅給高血壓治療帶來困難,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中醫(yī)專家指出,春季氣候多變血壓波動較大,服用高血壓藥物的量不好控制,高血壓患者可以選擇一些中醫(yī)復方產品來進行調理,如治療高血壓歷來已久的杜仲類復方產品或保健品等。杜仲因含有綠原酸、黃酮(槲皮素)等次生代謝物,可以起到降血壓及雙向平衡血壓的作用。目前,國家中醫(yī)成果杜仲黃金組合就是以杜仲及西洋參為原料制取而成的純中醫(yī)保健品。

值得注意的是,春季也是感冒多發(fā)季節(jié)。一些感冒藥會導致加快心跳,升高血壓,而杜仲因含有多種抗病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天然植物成分,還可以有效預防流感的發(fā)生,適合高血壓患者感冒服用,因而也被中醫(yī)專家所推薦。

第9篇

關鍵詞:社區(qū)高血壓;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評估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3-0197-02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常見病、多發(fā)病,是引起腦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是當今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壓防治應從大醫(yī)院為中心轉向以社區(qū)為中心,以社區(qū)為平臺開展慢性病防治管理勢在必行。為探討社區(qū)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的作用,有效控制血壓水平,減少或延續(xù)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降低高血壓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延長壽命,于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對易門縣龍泉鎮(zhèn)興文街社區(qū)5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了社區(qū)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轄區(qū)內簽訂家庭健康醫(yī)生服務協(xié)議,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50例符合文獻[2]診斷標準的社區(qū)高血壓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齡最小36歲,年齡最大80歲,高血壓Ⅰ級管理6例,Ⅱ級管理31例,Ⅲ級管理13例。

1.2方法

1.2.1問卷調查 入戶簽訂家庭健康醫(yī)生服務協(xié)議,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填寫調查表,內容包括姓名、年齡、身高、體重、吸煙、飲酒、飲食、運動、血壓、藥物治療情況及高血壓相關知識。

1.2.2護理干預措施

1.2.2.1健康教育:每月在社區(qū)舉辦一次高血壓防治知識講座并發(fā)放高血壓專題健康教育資料。定期通過社區(qū)宣傳欄或電子宣傳屏宣傳高血壓基本知識。

1.2.2.2心理干預:定期以電話形式進行健康咨詢,了解患者病情,介紹高血壓的預后和保持健康平和心理之間的關系,鼓勵患者參加各種活動來進行自我調節(jié)和放松心情,緩解精神壓力,讓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積極樂觀面對生活,樹立戰(zhàn)勝高血壓的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

1.2.2.3行為干預

1、合理飲食:高血壓的發(fā)生與飲食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有密切關系,例如:鹽攝入過多,熱量過剩。超重和肥胖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降低體重有助于降低血壓。建議高血壓患者合理膳食,以低鹽、低脂、低熱量、高維生素飲食為主,鹽攝入量控制在每天6g以下(普通啤酒瓶蓋去掉膠墊后,1平蓋食鹽約6g)。

2、戒煙限酒:飲酒和吸煙與高血壓存在因果關系。飲酒者高血壓發(fā)病的相對危險性比不飲酒者高約40%。吸1支煙收縮壓增高10―25mmhg。在未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中,吸煙者24小時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高于不吸煙者,尤其是白天血壓明顯高于不吸煙者[3]。

3、適量運動:根據患者和高危個體身體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形式和運動量,循序漸進。建議患者采用1.3.5.7方案。“1”指每天至少活動一次;“3”指中等強度運動30分鐘;“5”指每周運動5次;“7”指運動后心率達(170減年齡)次/分。老年患者一般采用有氧運動,如快走,健康操、打太極拳等。最終以患者運動后感到身心輕松,食欲睡眠良好為宜。

4、定期測血壓:建立每周測血壓日并做好詳細記錄。有條件的患者家中可備血壓計,教會患者及家屬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及測量血壓的注意事項,每天定時測血壓。

1.2.2.4藥物治療:指導患者遵醫(yī)囑服藥,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有關降壓藥的名稱、劑量、用法、作用和副作用等,并提供相應書面資料。反復強調規(guī)律用藥的重要性,不得隨意停藥,換藥或更改藥量。選擇副作用低、廉價、長效的控釋片劑,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1.2.2.5定期隨訪:高血壓Ⅰ級管理對象每3個月隨訪一次,高血壓Ⅱ級管理對象每2月隨訪一次,高血壓Ⅲ級管理對象每1個月隨訪一次。

1.3干預效果評價:干預一年后對所有干預對象進行隨訪調查,通過比較干預前后高血壓知識知曉率、血壓變化及生活行為變化,評價干預效果。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2.1干預前后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比較:見表1

2.2干預前后血壓變化情況:見表2

2.3干預前后生活行為變化比較:見表3

表1 干預前后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比較(例/%)

項目 干預前(n=50) 干預后(n=50)

曉人 知曉率 知曉人 知曉率

血壓正常值 13 26 35 70

定期測血壓 16 32 40 80

高鹽攝入對血壓的影響 15 30 50 100

吸煙飲酒對血壓的影響 15 30 42 84

控制體重對血壓的影響 22 44 38 76

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9

18 32 64

高血壓不治療的危害 14 28 43 86

服藥依從性 15 30 46 92

表2 干預前后血壓變化情況(mmhg)

項目 干預前 干預后

SBP 157.31±10.28 131.71±11.75

DUP 90.64±11.02 84.67±10.24

表3 干預前后生活行為變化比較(例/%)

定期測血壓 低鹽攝入 堅持運動 吸煙 飲酒 服藥依從性

干預前 16(32) 15(30) 22(44) 10(20) 17(34) 15(30)

干預后 40(80) 50(100) 38(76) 6(12) 10(20) 46(92)

3 討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王麗敏等近期公布的一項橫斷面研究顯示,2010 年中國成年人中高血壓患病率高達33.5%,估計患病人數達3.3 億,45 萬人死于高血壓,每3名成人中有1 人患高血壓[4],而我國高血壓仍存在“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三低”(知曉率低、服藥率低、控制率低)“三不”(不規(guī)律服藥、不難受不服藥、不愛用藥)特點,極大危害人類健康。調查發(fā)現僅16.8%的社區(qū)高血壓患者可堅持規(guī)律服藥并良好控制血壓,而健康教育可改善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有效控制血壓水平[5] 。WHO在2003年的高血壓防治指南就將社區(qū)綜合干預策略作為高血壓防治的重中之重。通過社區(qū)護理干預,普及高血壓防治知識,強化健康意識,樹立健康信念,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改變不良生活行為習慣,從而控制高血壓發(fā)病率上升,減少一系列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通過此次社區(qū)護理干預前后調查,結果顯示社區(qū)護理干預對社區(qū)高血壓控制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內科護理學 第五版 564頁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修訂版) [M]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3]飲酒吸煙和嗜鹽等生活方式與高血壓發(fā)病的關聯(lián)的Meta分析 周超,雷燕,楊春霞等[J] 現代預防醫(yī)學,2006,33(4):488―499

第10篇

[中圖分類號]R18[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7(c)-090-02

社會經濟在飛速發(fā)展,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日益現代化,而人們的健康意識卻相對滯后,體力活動逐漸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質、低纖維素的不合理飲食,使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發(fā)病率快速增長, 發(fā)病年齡明顯提前。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及環(huán)境污染的日益加重,與上述危險因素密切相關的心腦腎血管疾病以及惡性腫瘤等慢性病成為對人類健康的首要威脅。全國慢性病的死亡人數已占總死亡人數的70%以上,約25%的城市居民患各種慢性病,60%的就診病人為慢性病人[1]。重視三級預防,全面構筑針對慢性病的各道防線已刻不容緩。

1 慢性病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作為最大的心血管危險因素,是造成腦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從110/75mm Hg(1mm Hg = 0.1133kPa)開始,隨者血壓水平升高而心血管發(fā)病危險性持續(xù)增加, 血壓>180/110 mm Hg時,心血管發(fā)病危險性增加10倍,降壓治療可降低腦卒中危險性的40%,冠心病事件約15%,心血管死亡率33%,總死亡率20% [2]。我國高血壓人群存在 “三高”――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和“三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 如何提高人們對高血壓危險性的認識,早發(fā)現、早診斷、規(guī)范治療,綜合控制高血壓及與之相關的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病死率、病殘率,將是今后醫(yī)務工作者乃至全社會面臨的一個艱巨的任務。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 膽固醇是增加最顯著的危險因素, 血總膽固醇(TC)降低1%, 冠心病發(fā)生和死亡的危險降低2%, 他汀類治療3~5年可使冠心病患者、冠心病高危患者、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卒中和猝死等嚴重事件的發(fā)生率降低20%~40% [3]。

糖尿病的患病率、致殘、致死率以及對總體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第3位。通過健康促進手段,可使糖耐量減低,從而使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下降46%,即一級預防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發(fā)展成為糖尿病;干預和強化治療即二級預防可使腦卒中、心功能衰竭、眼底病變等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降低30%~60%,明顯減少與糖尿病有關的死亡。同時在發(fā)病后做好三級預防即防治病殘和醫(yī)學康復工作,可預防或減少后遺癥和功能障礙,明顯提高生活質量。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壓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普通人群,二者并存,互為因果,相互影響,對靶器官的損害是高風險的聯(lián)合,血壓水平相同的高血壓患者,有無糖尿病使其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相差10~20倍[4],因此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更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惡性腫瘤已成為一類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腫瘤病因除了與機體因素有關外,80%~90%由環(huán)境和社會生活習慣引起,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防止和消除環(huán)境污染、消除職業(yè)性致病因素、識別并消除醫(yī)原性致癌因素、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不合理膳食等是預防腫瘤的重要措施。對高危人群定期進行健康普查,及時治療癌前病變,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有效降低惡性腫瘤的患病率、病死率,要達到這個目標,首先需要醫(yī)務工作者積極行動起來,大力開展衛(wèi)生宣教,喚起全社會共同參與。

2 慢性病控制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目前,我國慢性病防治存在許多問題:健康教育工作深度不夠,普及面較小,人民群眾防治知識欠缺,絕大部分地區(qū)還是以大中型醫(yī)院為基礎的診斷和治療服務,重個人、輕群體,重治療、輕預防,重生理、輕心理的現象還很普遍,巨額衛(wèi)生資源更多地投向了疾病晚期的被動治療,而不是用于主動預防。胡大一等著名專家多次提出:全國心腦腎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防治亟待實施新思維新策略,要轉變目前慢性病的防治模式,變以醫(yī)治病人為重點的“下游干預”為防止危險因素生成的“上游預防”,變經驗醫(yī)學為循證醫(yī)學,變單學科對單一危險因素干預,為多學科聯(lián)合進行多種危險因素綜合控制, 從以大醫(yī)院為中心的治療轉向以社區(qū)為中心的預防。防危險因素、防發(fā)病、防嚴重疾病事件、防疾病事件嚴重后果、防疾病事件后復發(fā),三級預防是慢性病預防控制的一道道防線。

3 如何做好慢性病防治

發(fā)達國家多年的防治經驗表明:在社區(qū)開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為主的行為危險因素干預和病人治療管理活動,是預防控制慢性病的關鍵措施。以社區(qū)和家庭為中心,提供連續(xù)、長期、整體和個性化的衛(wèi)生服務,是實行慢性病綜合干預措施的最佳途徑[5]。通過健康管理,倡導社區(qū)居民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引導大家遵守健康的“種子(S-E-E-D)”法則:即①睡眠(sleep)法則 :合理睡眠、午間小憩;②情緒(emotion)法則: 情緒穩(wěn)定、心態(tài)平和;③運動(excise) 法則:有氧運動、動靜結合;④飲食(diet) 法則: 科學飲食、營養(yǎng)均衡(包括戒煙限酒)。教會慢性病患者掌握冠心病二級預防的ABCDE策略:即A. 阿斯匹林(aspirin)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 inhibitor)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B. 受體阻滯劑(blocker)和控制血壓(blood pressure control);C. 降膽固醇(cholesterol lowering)和戒煙(cigarette quiting);D.合理飲食(diet)和控制糖尿病(diabetes control);E. 運動(exercise)和健康教育(education) [6]。增強人們防病治病的主動性、自覺性和依從性,使之能積極參與到健康維護和預防疾病的過程中,養(yǎng)成健康行為,糾正不良習慣,消除危險因素,防止疾病發(fā)生,早日實現構建“全民健康社會”這一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丁靜,杜雪平.有關冠心病社區(qū)防治的現狀和問題[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07, 6 (4):226.

[2]李莉.高血壓治療:從臨床指南到臨床實踐[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7,35 (3):67-71.

[3]“十年百項”會議資料.高膽固醇血癥的診治[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6,34 (8):63-646.

[4]陳國偉.高血壓與糖尿病[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2,22(4):200.

[5]謝廣寧,李應光,王繼泉,等.現階段高血壓防治工作現狀與對策[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4,2(4):486.

第11篇

今天查字典為大家介紹的是開展全國高血壓日宣傳活動總結例文,供各位閱讀,希望能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看完后有所收獲和啟示。

2016年10月8日是第19個“全國高血壓日”,宣傳主題是“知曉您的血壓 ”。望花區(qū)疾控中心依據國衛(wèi)辦疾控函〔2013〕203號《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開展2013年慢性病系列宣傳日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上級部門要求,積極組織街道、社區(qū)與轄區(qū)醫(yī)療單位相配合,圍繞宣傳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講座、義診、咨詢等活動。

10月10日光明街道與光明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在中心門前聯(lián)合開展了高血壓宣傳活動。此次活動,共有100余人參加,發(fā)放宣傳單200余份,免費量血壓40余人,通過此次活動,向居民宣傳了高血壓的相關常識,對居民良好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起到了促進作用。10月11日兩家單位又聯(lián)合舉辦了高血壓病知識講座,張寶龍主任向社區(qū)居民講解了高血壓常識、高血壓的危害、藥物治療、日常飲食以及自我保健等方面的知識,同時免費發(fā)放健康教育處方210張、現場健康知識咨詢、手把手教居民如何正確測量血壓。42名居民參加了學習,通過講座使居民了解改善生活方式,減少食鹽攝入,對控制高血壓,起到了良好的預防治療作用。

10月8日創(chuàng)業(yè)園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在千臺社區(qū)舉行了宣傳義診活動,邀請了石主任為居民講解了關于高血壓病的一些知識,以及怎樣預防及控制高血壓。現場提問踴躍,受教育人數36人,發(fā)放傳單80份,為居民量血壓30次,回答居民提問10余次。

10月8日演武街道舉辦了高血壓講座,使居民直觀地了解高鹽飲食與高血壓的關系,常見的高血壓防治誤區(qū),以及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現場專家還教會社區(qū)居民每日飲食中如何控制油鹽的攝入量,在家里如何自測血壓的生活技能等。10月9日演武熱電社區(qū)服務站以“健康心率,健康血壓”為宣傳主題在社區(qū)開展了現場宣傳活動;設咨詢臺一處、懸掛條幅一個,黑板報一塊、發(fā)放宣傳資料200份,通過本次活動加強了社區(qū)居民對高血壓病的認識,能夠積極參與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提高了居民的健康素養(yǎng)!

工農街道東豐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于10月8日在門前進行了現場宣傳、咨詢活動,對過往群眾發(fā)放相關宣傳資料,介紹“全國高血壓日”的背景和高血壓的知識及重要意義。對群眾的日常健康問題提供指導,免費提供測血壓、稱體重等便民檢查。

10月8日洗化衛(wèi)生服務站在本站健康宣教室開展了“健康心率,健康血壓”知識講座。主講人劉禹大夫就高血壓的發(fā)病原因和保健措施等方面進行了講解,使居民們了解了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個人的健康,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應測量一次血壓。此次講座發(fā)放健康教育處方,中醫(yī)知識(小常識)宣傳單共160份,取得預期效果,使居民們學到了很多高血壓保健知識,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油研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通過開展義診咨詢、發(fā)放宣傳資料、板報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預防控制高血壓科普知識。活動當天,在站內免費為群眾測量血壓,宣傳高血壓的防治知識和治療方法,為參與群眾講解高血壓的防治知識、開展了低鹽膳食咨詢,通過宣傳活動普及高血壓預防知識,不斷提高大眾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管理水平。

總之,以第十九個全國高血壓日為契機,各單位在本轄區(qū)內廣泛開展了防治高血壓的義診、講座、咨詢等宣傳活動,使廣大居民認識到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能降低高血壓發(fā)病風險。我們將積極開展此類活動,以推進望花地區(qū)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工作,使該工作得到規(guī)范化、持久化的開展。

第12篇

【關鍵詞】 農村地區(qū);慢性病;防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2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8-4630-01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百姓生活行為習慣的改變,同時,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各種慢性疾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尤其是農村地區(qū)的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相對較差,一些常見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的預防和控制已成為當前農村地區(qū)重點關注的問題[1]。本文主要針對現階段農村地區(qū)慢性病防控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原因,并針對現狀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善對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縣海河鎮(zhèn)2010年――2012年篩查出的3985例患慢性疾病的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1563例,女性1336例,年齡29-82歲,平均年齡(64.1±15.5)歲。主要慢性疾病種類有:高血壓、糖尿病、腦出血、腦梗死、冠心病、肺源性心臟病、腫瘤等。病程1-34年,平均病程16.7年,其中512例有手術史。

1.2 方法 主要采取回顧性分析的辦法,對我縣海河鎮(zhèn)2010年――2012年篩查出的3985例患慢性疾病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農村慢性病的流行特點以及慢性病預防、控制不善的原因,再通過客觀分析,總結出應對措施。

2 結 果

2.1 農村慢性病的流行特點 ①近三年中,農村居民部分慢性病的發(fā)病率雖然低于城市,但其發(fā)病的升高幅度高于城市。如1998年與1993年的衛(wèi)生服務總調查結果顯示,城市城鎮(zhèn)居民在高血壓、糖尿病方面的發(fā)病率升高了32%、53%,而農村地區(qū)則升高了36%、128%[2]。②患病年齡明顯提前。研究中顯示,農村地區(qū)居民病發(fā)腦卒中的年齡在35-54歲階段明顯多于過去10年,本組研究中,最小的腦卒中患者為36歲。③農村地區(qū)的慢性病的發(fā)病風險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的。

2.2 農村慢性病預防、控制現狀 因為農村地區(qū)普遍存在健康意識缺乏、經濟收入低、醫(yī)療保障體系不完善等因素,農村居民在知曉、預防、治療慢性疾病的水平較低。本組研究顯示,農村地區(qū)成年人對于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知曉率分別為22.8%、31.9%,治療率僅為17.3%、21.0%,控制率只有4%、4.9%。

3 討 論

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qū)的慢性病預防、控制形勢比較嚴峻,存在較多問題,如:存在健康意識缺乏、經濟收入低、醫(yī)療保障體系不完善、疾病防治經費投入不足、農村基層醫(yī)療機構對慢性病的預防和控制力度不足、缺乏先進的疾病監(jiān)測體系和專業(yè)的防治人才,因此,農村地區(qū)關于慢性病的預防、控制水平明顯差于城市[3]。城市對于慢性的防治控制有著較好的做法,通過開展社區(qū)綜合性防治以及管理,目前,我國已有部分經濟發(fā)展較好的農村地區(qū),參照了城市慢性疾病管理的經驗,逐漸摸索出一套適合農村地區(qū)的防控疾病模式。例如廣東省中山市的古鎮(zhèn)村,對整個管轄地區(qū)進行一次慢性病的基線調查,并據調查資料制定一系列防治規(guī)劃、干預方案、監(jiān)測及評價等措施,形成全民性的慢性病防治體系[4]。

本組研究中,針對我縣海河鎮(zhèn)農村地區(qū)慢性病的流行特點,客觀地體現了當前蘇北地區(qū)慢性病發(fā)病的基本特征及防控現狀,及防治現狀對此,可嘗試制定出筆者總結出以下三點防控對策:

3.1 除充分用好國家下?lián)艿幕竟残l(wèi)生服務項目資金外,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財政扶持,以獲得充足的防治基金,同時,努力完善農村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促進政府基本公共衛(wèi)生職能的實施,以保障農村居民享有均等的公共衛(wèi)生服務機會。

3.2 建立以村為單位,以醫(yī)、護、防、村醫(yī)為組成人員的慢性病防治責任健康團隊,對轄區(qū)進行劃分,實施片區(qū)負責制,盡量為居民提供個性化的疾病防治服務,嚴格落實疾病的發(fā)現、隨訪等環(huán)節(jié)管理,增強責任意識,積極對居民和患者進行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采取宣傳冊、座談、電視廣告等多種途徑,實現慢性病健康知識的普及,努力提高居民的醫(yī)學知識掌握程度及增強其保健意識[5]。

3.3 建立農村地區(qū)慢性疾病監(jiān)測體系和完善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措施 利用已建網絡,進一步強化對村級醫(yī)生的計算機操作及綜合業(yè)務能力的培訓,實現縣、鎮(zhèn)、村三級網絡防治、管理與考核,對患者的資料實現網絡共享,同時,進一步規(guī)范做好居民健康檔案的隨訪與管理,以方便對慢性病患者疾病信息的查詢、監(jiān)測等活動。

總的而言,上述提出的各項對策是否能夠順利在農村實施,并獲得成效,需要在各級公共衛(wèi)生及醫(yī)療機構中做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不斷完善慢性病防治理論體系建設,全方位做好農村地區(qū)慢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參考文獻

[1] 胡建平,饒克勤,錢軍程,等.中國疾病經濟負擔的宏觀分析[J].中國衛(wèi)生經濟,2007,6(6):56-58.

[2] 李立明,呂筠.中國慢性病研究及防治實踐的歷史與現狀[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1,32(8):741-745.

[3] 井珊珊,尹愛田,孟慶躍.農村居民慢性病患者的就醫(yī)選擇行為研究[J].中國衛(wèi)生經濟,2010,29(2):32-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建瓯市| 武陟县| 嘉善县| 九龙城区| 邓州市| 宕昌县| 尚志市| 漾濞| 平阳县| 望谟县| 社旗县| 青阳县| 张家川| 上栗县| 孟州市| 姜堰市| 绍兴市| 四子王旗| 远安县| 潮州市| 息烽县| 龙陵县| 平利县| 华坪县| 龙里县| 万宁市| 淮南市| 磐石市| 梁山县| 古蔺县| 美姑县| 奉新县| 亚东县| 岳阳县| 沁阳市| 西乌珠穆沁旗| 什邡市| 高安市| 开远市|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