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45:2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七年級英語聽力,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七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較高,創設逼真的語言環境,是保持其學習高效的重要方法。在省現代化創建各校的網絡和現代教育技術得以普及,教師有效運用新的教學媒體可以創建很多真實或接近真實的語言環境。筆者在教學7AUnit 3Let’s celebrate!是從網上下載了迪斯尼動畫片歡度圣誕節的視頻,并通過設計下面的幾個活動的將其融入聽力教學:
(1)在導入環節,筆者先播放圣誕節的動畫視頻,讓學生感受圣誕節的歡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通過一些簡單的問題收集學生從視頻中獲得的信息,為接下來的聽力任務作鋪墊。筆者提出以下的幾個問題:
Who does Goofy go home with?
How does Goofy go home?
How do they celebrate Christmas?
Why is Goofy’s father happy?
(2) 分別播出不同角色的對話片段,讓學生進行片段的模仿,要求如下: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選擇不同的角色進行模仿,分句子來模仿;注意語言、語調、動作、表情等方面。以下為模仿的一個片段:
Two eyes, one nose. Two ears, one mouth. That’s his face.What a funny face!
通過模仿,學生在逼真的環境中體會到節日的喜慶,并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愛。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加有成就感,聽的效果更好,學生的信心也得以加強。
2. 提供有效的聽力策略,提高學生聽的能力
七年級的學生也同樣面臨著中考的人機對話考核,學生在真實考試的情景中如何獲得最佳的聽讀效果,也是學生和任教老師關心的事。這就要求教學中除了要有聽的興趣,還要具有聽的技巧。于是在教學中筆者就要求學生學會根據不同材料,不同體裁,抓關鍵詞,聽主旨句,將聽力材料化整為零。在教學中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導學生學習泛聽、精聽、速聽等不同的聽力策略。在教學7AUnit6 Fashion這一課聽力部分時,我主要運用以下的教學的步驟。
(1)泛聽和有選擇性地聽
泛聽要求學生在聽第一遍聽力材料時,抓主要大意。聽錄音前,要求學生先看圖了解每幅圖的意義。提出問題:Whatis this in Picture 1/2/3/4...?要求學生有選擇地聽,分別抓住Sandy和她的媽媽說的主要信息。鑒于本課的聽力材料與課文緊密相關,略高于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的練習有:
①What is Sandy going to wear on the trip?
②What is Sandy’s mumgoing to wear for the dinner party?
這樣的練習使學生聽的有一定的梯度,有信心進行下一步的練習。
(2)精聽
要求學生再次聽這份材料,使其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要求學生能通過聽完成下面的練習,抓住細節,完成以下的練習。
轉貼于
第二次聽時學生將重點放在細節上,如服裝的色彩、材料。這樣學生通過對語音、詞匯、語法等各方面進行深入的聽力理解。對長句子設計重點詞組填空的方法,從而簡化了句子的難度。
(3)速記
聽力中的速記不同于聽寫,不要求學生將句子一字不差地記下,因為強抓每個詞的方法會讓學生遺漏更多的內容。教師在指導學生聽的過程中要培養速記的技巧。提示學生要做到以下幾點:
先快速瀏覽聽力相關的練習,重點關注重要的信息點。邊聽邊記空缺的詞,長的單詞可以先寫好開頭的幾個字母。
詞與詞、句與句之間要留出空行,以便再次聽時補充記錄。
為了讓學生養成正確的速記方式,筆者將重點句子集中,要求學生對劃線部分進行速記。部分訓練如下:
S: Beautiful! But I’d like to see you wear the blue suitbecause you look good in blue.
M: Really? OK. I will wear it with my white silk blouse.But which pair of shoes matches the suit better, the black onesor the white ones?
S: The white leather ones.
M: Thank you.
對七年級的學生速記使其聽的能力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保證了聽力的完整性,有利于學生整體理解和把握聽力材料。
3. 深挖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聽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還要讓學生關注聽力材料的內容,從中體會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
例如,在ChristmasDay的最后,高菲感受到了父親的愛,自然過渡到學生對父母、父母對子女的愛。教學中設計一個任務:說說節日中你是如何感受父母的愛的。考慮后學生回答:
At Spring Festival, my parents always buy new clothes forme, but they seldomdo.
On Women’s Day, my mother doesn’t go to work, but shedoes housework at home all day.
聽力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將聽和說的能力結合起來。使學生能有效地獲取和理解語言信息,因為理解和表達是交際相輔相成的兩個重要部分。
例如,在教學7AUnit 6聽力材料時,我在聽力任務完成之后設計了一個環節,要求學生為我參加晚會主持工作選服裝。將36 名學生分成6小組。每小組討論后讓一名學生將內容記錄下,并畫出簡圖,歸納整理后,每組推薦一位發言人,每組的設計不能重復。這個過程就要求學生討論時發揮自己的能動性,積極思考,在聽取其他同學意見時也要認真,避免重復。從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積極樂于助人的人生觀。
【摘要】英語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是初中生學好英語的一個重要環節,針對學生出現聾子英語現象,教師一定要著重培養學生聽英語的能力,掌握聽英語的技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英語聽力,語音語調,聽力材料積累,泛聽 ,多聽, 聽力技巧。
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四個基本要求,聽排在了首位,因為它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和關鍵,只有聽懂了上課的內容和教材內容,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有效地學習英語,才不至于成為英語課上的“聾子”,“啞巴”。同時,這也有助于學生在課后進行一些趣味性的英語學習,如聽英語歌曲,看英語新聞,看英語電影等,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培養學習興趣。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培養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呢?
第一、從七年級開始培養。
1.重視語音教學。現在大城市已經從小學就開設英語課程,一些發達地區在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了。而在廣大農村地區,由于英語教師欠缺等原因,小學還未能真正開設英語課程,學生英語水平幾乎為零,這種滯后給我們的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我們要從七年級開始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聽力能力的訓練。首先,注重語音學習。在剛開始學習時的半個學期,教師一定要注重語音教學,尤其是音標,一定要求學生掌握,并在以后的教學中時刻予以鞏固。學生的語音語調標準了,以后無論是聽老師上課,還是聽錄音磁帶,還是聽力考試,學生都會得心應手。其次,要求學生進行詞匯量積累。在聽說讀寫的四個環節中,都離不開詞匯的積累,學英語如果沒有達到課標要求的詞匯儲存量,就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從下手。因此,我們在抓英語語音語調的同時,也要強化單詞記憶。兩者是相鋪相成的,音標學好了,就可以逐步教會學生根據讀音規則拼讀,記憶單詞。
2.進行材料積累。初中的英語聽力考試內容并不是很復雜,主要有日常用語(問候,自我介紹,介紹他人,問路),日常生活安排,購物,看病,個人喜好等。因此,我們要在平時上課的過程中有目的地讓學生大聲朗讀和背誦一些典型的句子,甚至是對話,小短文。日積月累,學生的語感得到提高,在聽力考試過程中,學生就能對這些特定句型快速做出反應,提高答題的準確率。同時,這一做法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第二、多使用電子化教學設備,進行聽力積累。在過去的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設備落后,聽力訓練少,聽力素材也非常的單調,學生沒有興趣,影響教學效果。長期如此,學生就會對聽力失去興趣和信心。現在,電子化教學設備的普及,我們就應該充分利用這些現代化教學設備來改善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例如,我們可以在課前或課堂結束前的3―5分鐘讓學生聽或邊聽邊看一些英語歌曲,英語新聞,英語天氣預報,英語動畫片等,讓學生放松心情去聽,結束之后再讓幾個學生說說他們聽到句子或單詞,及時給以鼓勵,營造人人在聽,人人發言的氣氛。這種形式的聽有利于學生熟悉英語的語音語調,語速,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習慣,即先泛聽,抓住大意,不會因為一個單詞聽不懂就緊張,直接影響對后面內容的聽和理解。當然,我們在選擇泛聽材料時,能做到盡量與教材內容緊密相連的效果會更好。
第三、在進行聽力訓練時,要培養學生的聽力技巧,增強篩選信息的能力。
1.在平時進行聽力材料訓練時,首先要求學生做好充分的聽前準備,一是通過題目設置的問題進行預測,在大腦中快速呈現相應的詞句,如“聽句子,選畫面;聽句子,選答語”在做這兩個常規題,有了提前預測,錯誤率就能大大減少,對優秀生來說準確率可以達到百分之百。其次,要求學生在聽的同時做好速記。尤其是關于價格,日期,鐘點,年齡等教材中反復出現的重點內容,因為在聽力試題中,這些信息通常存在換算,推算等問題,如果不做好記錄,就很容易答錯。
2.把握細節。在聽力材料較長時,不但要對數字,人名,時間等做好速記,還要注意部分連詞的使用,如but, although, though, however等轉折詞,尤其是but之后的句子意思,因為這才是句子的關鍵部分。另外,一些表示否定意義的代詞也是要注意的,如nobody, never, hardly, little , few 等。這些詞經常出現在語法題,在聽力考試中也是常有的,因此,我們除了在語法練習時要強調,在聽力訓練時也要指出來,讓學生注意他們所表達的意思,以避免對句子,文章理解錯誤,導致答錯題。
總之,學習一門語言,更多的是“習得”,無論是聽說讀寫中的哪一個環節,都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積累,練習,以達到熟能生巧。
繼續以“有效教學”為核心開展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逐步提高全縣英語教學質量。具體工作如下:
1. 通過新課程新教材培訓會,發動并引導教師開展對《課程標準(xx版)》和修訂后的新目標教材的解讀和教學實踐工作,幫助教師準確理解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教學要求,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 切實做好“推門聽課”“集體調研”等教學視導工作,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科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困難和問題;做好對市、縣教研基地學校的調研和服務工作,指導基地學校有效開展團隊研課活動,發揮基地學校的輻射示范作用。
3. 組織好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質量分析會,開展相關命題培訓,提高一線教師的命題能力,引領廣大教師研究考試,研究教學,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后20%學生的發展。
4. 做好英語課堂教學評比的策劃和組織工作,為學科骨干教師搭建成長和展示的平臺,并通過相關的教學觀摩活動和教學資料網絡共享,為廣大教師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促進其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5. 積極探索建立新的教研機制,努力創造條件和營造適宜平臺,強化問題意識,提高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精心組織、指導教師參加市級初中各種學科評比活動,為優秀教師創造展示才華的機會。
二、教研活動的載體與方法
通過集體調研、教學視導、聽課、座談、教學研討會等方式,了解與分析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努力探尋切實有效的解決對策,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通過組織、開展不同主題的校本教研活動,在廣度和深度上加大教研組建設和教研活動力度,提高學校英語教研活動的有效性。
三、學科教研的主題或課題
1. 解讀新課程標準與新教材
2.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與研究
xx年下半年初中英語教研活動安排表
周次
日 期
活 動 內容
活動地點
參加對象
1
9.3~9.9
縣(市、區)教研員會議
市九年級教學研討會(主題:寫作教學)
縣中學教務科研處主任會議
待定
教研員
九年級教師
2
9.10~9.16
縣初中英語中心組會議
靈溪二中
教研組長
4
9.24~9.30
公布“精品百課”評比結果文件
市八年級教學研討會(主題:動詞時態)
待定
八年級教師
5
10.1~10.7
中秋節、國慶節(9月30日~10月7日)
6
10.8~10.14
市《溫州市初中教學常規》推進會議(暫定)
市七年級教學研討會(主題:詞匯教學)
待定
待定
七年級教師
7
10.15~10.21
市初中英語基地學校教研活動
市初中英語聽力口語考試命題研討會
縣初中英語新課程新教材培訓會
溫州二外
待定
靈溪一中
基地學校
學員
七年級教師
8
10.22~10.28
市初中英語學業考試質量分析會
縣初中段教學調研
待定
九年級教師
9
10.29~11.4
市初中科室送教下鄉活動
澤雅中學
10
11.5~11.11
市學科教研基地調研
縣初中英語學業考試質量分析會
待定
九年級教師
11
11.12~11.18
期中考試
12
11.19~11.25
市初中英語學科教研基地調研
宜山一中
13
(一)、掌握朗讀知識,加強基本功訓練
欲達到英語聽力的理想境界,必須先打好語言知識這塊地基。學生不規范的發音和語調直接影響他們接受信息的質量。要讓學生能聽懂,我們首先要向學生介紹基本的朗讀知識,如:音節、重讀、意群、連讀、失爆、重讀轉移、英美讀音的差異等。我一般都讓學生日常學習時大聲跟著錄音磁帶,不斷模仿這些朗讀技巧。學生還可自行錄下自己的朗讀語篇,不斷體會,加以改進等。這不僅能使學生練就漂亮的發音,也能提高聽力的辨別能力。
(二)、聽說環節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形式多樣、激趣學習。
1、英語歌曲--教學的有效載體
唱歌是人的一種情感體現,它可以抒發一個人的喜怒哀樂,能讓人產生美的感受。許多英語歌曲簡單易懂,節奏感強,瑯瑯上口。動聽的旋律,輕快的節奏很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課上可經常放上一些好聽的英語歌曲。
2、 Dialogue
就一個話題讓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的對話,臺上的學生可扮演角色,回答臺下同學提出的問題。七年級上冊中有健康飲食的內容,可讓一個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扮演醫生來回答臺下同學提出的問題:I want to keep fit. What advice can you give me? What food is junk food? What food is healthy food? Why is dairy food good for our health? Can you eat too much of one thing? 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 nutrition pyramid ? 這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問互答所產生的效果,比老師問學生答要好很多,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也能積極開口,臺上臺下的同學都能得到聽說的鍛煉。
3、 Free Talk
這個環節是讓學生展示自己,談談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的家庭、自己想要成為的職業等等,想到什么說什么。教師也可同樣采用生問生答的方式,也可進行小組競賽的形式,或男女對抗等形式來提高學生積極性。
4、 Picture Talk
圖片的教學可用于教授單詞,表明順序,分角色操練對話,編故事等。在七年級下冊中在Module7中有幾組圖片是講精衛填海的故事,于是我讓學生們分組進行編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結果學生語言組織的想當好,受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這種形式的看圖說話具有省時、高效、參與面大的優點,也能引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5、 Act Play
貴州省平塘縣者密中學558300
【摘要】針對當前素質教育仍未全面落實,應試教育仍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我在十幾年的教學過程中,作了大量的思索和嘗試,并因此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教訓,也產生了不少困惑,在此一并提出。
關鍵詞 農村中學英語聽力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聽說既是培養目標,又是訓練手段,側重聽說能力的培養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一個主要原則。聽是對話語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是有目的的交際行為。據美國語言專家統計,在聽說讀寫的言語交際活動中,聽占實際學習時間的45%.學生通過聽可以大量吸收新的語言信息。加深對所學語言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不斷促進說、讀、寫能力的提高。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針對當前素質教育仍未全面落實,應試教育仍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我在十幾年的教學過程中,作了大量的思索和嘗試,并因此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教訓,也產生了不少困惑,在此一并提出,希望獲得專家的批評、指正。
中考試卷有如下題型:1、聽力(30分)2、單項選擇(20分)3、完形填空(30)4、閱讀理解(40分)5、補全對話(5分)6、單詞拼寫(5分)7、書面表達(20分),共7大題,總分150分。我個人認為這6大題可以簡化為三大項,聽力側重學生能否聽懂聽力材料,并迅速做出選擇,此為第一大塊;完形填空、閱讀理解、補全對話這三大題,側重學生利用已有詞匯對文章或對話的準確理解和整體把握,為第二大塊,因其份量及分值比重較高,故此大塊為學生能否取得高分的關鍵;單項選擇、單詞拼寫、書面表達因其側重學生的語法理解和掌握情況,可看作第三,也是最后一大塊。
因為農村中學教學條件較差,教學設備相對匱乏,因此,大多學校英語教師會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對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尤以七年級和八年級時更為明顯,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一旦考試中出現聽力,學生往往會手足無措,大量失分。我校現八年級學生在八年級期末測試中,聽力20分,九個班最高分僅為8分,即可看作一大明證。
如果教師和學生不能對此加以重視,并采取一些相應的補救措施,中考的結果自然不言而喻,針對此問題,我結合個人實踐,提出以下兩條建議:
1.教師應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多聽的機會
1.1把握好課堂開始后的前5分鐘
以前我剛接手剛剛畢業的九(7)班時,第一次摸底考試后,學生的聽力水平給了我很大震驚和恐慌--20分達到10分以上的寥寥無幾,經過一番艱難的思考之后,我下定決心非做出改變不可。在征詢了學生意見和支持之后,我采取了課堂開始后前5分鐘,專門練習聽力。開始時書本上的配套聽力材料,爾后隨著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慢慢增加一些中考的真題材料。整整大半年的時間,我幾乎從未中斷過。最終的結果是,中考過后,班里學生幾乎異口同聲的向我報喜,聽力太簡單了,根本沒法和平時相比。果不其然,一個班50多人,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聽力接近滿分。
1.2課堂精練5分鐘
這5分鐘相較上面所說的5分鐘,更為關鍵,因為如果說課堂開始后的前5分鐘是泛聽,那么這5分鐘就可以看作是精聽了。教學第一線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上課鈴打響后,學生的內心未必能立即平靜下來,所以以泛聽為主,而精聽才是提高聽力水平的關鍵之關鍵。我的做法是:合上教材,先讓學生聽兩遍材料,第三遍帶領學生嘗試著說出每個完整的句子,接著打開書本跟讀2遍。這種做法也得到了很多同學的歡迎和喜愛,實踐證明,它的確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因此,這種方法,被我沿用到了現在七年級學生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反應良好。
1.3創設愉悅氛圍
使用暗示技術,使檢測方式減少"威脅感".增強親和力與人文性。閣如聽前可在節奏明快的音樂伴奏下,唱唱歌謠,做做放松操,使學生具有積極的心理準備;聽的過程可配上舒緩輕柔的背景音樂,創造安全舒適的心理氛圍:聽力題之間可有機穿插非測試性的動口、動手的聽力活動.消除學生緊張、疲勞的心理;聽力錄音盡量用男女聲交替,增強音色區分度,并使用活潑、夸張的語氣來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聽力題之間可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贊語和引導性的過渡語,調動學生聽的興趣和動機。
2.鼓勵學生課下培養每天主動練習聽力的習慣
我給學生的建議是,每個同學都盡可能的利用好學校免費發放的教材配套聽力磁帶,每天抽出10-15分鐘,并告知學生,此時間不需占用他們的學習或娛樂時間,可以把這個時間放在睡覺前(聽著磁帶進入夢鄉),也可以是早起后(邊刷牙洗臉邊聽),總之,要打消學生的不情愿心理,盡可能讓他們能樂意接受和堅持。然后又是精聽和泛聽相結合了。告訴學生,每天只需聽當天所學(復習)或第二天將要學(預習)的內容。精聽,即聽出每個句子中的每個單詞,并能默寫出來;泛聽,即大概聽出材料大意,其目的主要是為輕松培養每天聽錄音的習慣,往往,學生更愿意接受難度較易的任務,并且能不知覺中形成良好習慣。
因年輕識淺,經驗和能力都極為有限,故所提方法和做法難免失之淺陋,貽笑大方,再此懇請大家閱后能給予批評指正,促進我能更快的提高自己,不勝感激!
?
參考文獻?
[1]張有霞;英語教學中的三大原則及其教學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創新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規定,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既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又承擔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在新課程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要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對語言的認知基礎,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層次,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滿足其學習發展的心理需求。
一、傳統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方法的弊端
1.忽視學生背景知識的導入
當前,我國初中生對西方文化知識的了解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和閱讀能力,一般,初中英語聽力的素材與西方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導致學生在聽聽力內容時很茫然。造成這種情況,教師負有一定的責任,很少有教師能注意到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對聽力的重要性,在聽力過程中,未將西方文化背景導入聽力教學中,只靠干澀地聽,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英語聽力的興趣。
2.無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首先,學生由于基礎不同,對語言的運用能力也不一樣,英語聽力反映了學生對英語的聽和理解能力,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的高低決定了對聽力內容的理解程度;其次,初中生在學習英語時由于環境所限,受母語干擾嚴重,總是將聽到的內容按照漢語的思維理解,不能接收到信息后直接轉化為情景;另外,心理障礙也是影響英語聽力的重要因素,對所聽內容的理解需要一個消化過程,而教師總是忽略這一點,不能了解學生的情感和心理準備活動,只按照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聽力練習,提高不了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3.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提高
在傳統的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只是講授課本中的知識點,切斷了英語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造成學生也不注重各學科之間的聯系,不利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也不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及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
二、優化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方法的策略
1.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和諧的教學環境來推動教學的內化生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擁有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積極思考問題,并主動探究。在一個開放性的教學氛圍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認知基礎,讓學生發揮自身最大的潛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聽力的興趣。
首先,在選擇聽力導入上,教師要盡量選擇課堂里面的資源或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比如郊游、探險等,讓學生聽自己喜歡的內容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導入聽力內容,比如,用通過簡短的對話方式,在人教版Go for it 教材中七年級下冊Unit 11 Section B聽力教學前,教師可以問學生對于自己今天穿戴的看法。教師問:“What do you think of my clothes?Do you like my watch?”學生可能會答:“It’s beautiful.I like it.” 教師接著引導問學生或讓學生兩兩對話,提出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的看法。如:I don’t mind my belt. I can’t stand his scrarf.等。這時,教師開始放聽力,學生就不會覺得很突兀。
其次,要發揮多媒體優勢,提高學生學習的情趣。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是一個非常好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多媒體集聲音、圖像、視頻于一體,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創設需要的情境,讓學生得到最深切的情感體驗。
2.加強西方文化的滲透
教師在進行聽力教學前,可以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如聚餐、約會、飲食、服裝、習俗等相關的素材,讓學生逐步了解西方文化。同時,定期讓學生看一些經典英文電影,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有利于聽力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教學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級下冊Unit 12中關于small talk 的聽力教學時,由于學生首次接觸small talk,不了解中西方之間的差異,可以讓學生看Forrest Gump中公交車站的一段small talk,那么學生就可以形象地理解small talk是在陌生人之間的對話,話題一般是日常生活。這樣,再來聽1b或2b就有了背景知識的鋪墊。
3.提高學生的聽力技巧
首先,要幫助學生調整心態,這個需要平時的練習,通過聽一些英文歌曲等達到放松的狀態;其次,要教會學生養成聽聽力材料前瀏覽材料的習慣,看清題目的要求,迅速了解選項的基本信息;再次,幫助學生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學生在聽力過程中,要迅速抓住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數字、語氣等情況,再培養學生對這些重要信息進行記錄的習慣。
4.鞏固基礎知識,充分理解課本內涵
基礎知識對聽力水平有重要的影響,在聽力教學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語言基礎的訓練,首先要幫助學生渡過語音和詞匯關,語音和詞匯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聽力水平。因此,要加強音標和單詞的聽力訓練,打好音標基礎,這就為學習單詞、課文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生能準確讀單詞,才能在單詞聽力中快速找出正確答案,然后再進行句子聽力的訓練。比如,要求選出與聽到的句子意思相近的一句話,備選的句子有:(1)Tom had a good time last Sunday.(2)Tom went skating on real ice.(3)Tom liked skating on real ice.(4)Tom was skating on real ice.然后教師放錄音:“Tom enjoyed skating on real ice.”學生再選出答案。這需要學生對課本的知識點相當熟悉,熟練掌握同義詞、同義詞組、句型轉換等等。最后,復習階段還可以多進行單元整合聽力訓練。把各冊教材中相同話題的單元,如關于動物、食物、天氣、興趣愛好等,改編一下聽力原文,整合成新的聽力素材,再進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綜合聽力。
總之,初中英語新課程的實施,是對每一位英語教師的挑戰,尤其在聽力教學時,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探索適應新課程的教學方法,營造一個開放性的教學環境,充分利用新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白枚青.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聽力[J].希望月報:上半月,2008(06).
[2]熊玉華.初中學生英語聽力薄弱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01).
在2011年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英語教學的起始階段,語音教學主要聽過模仿來進行,教師應提供大量聽音、模仿和實踐的機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聽是教學環節的第一步。然而,在現在的初中英語教學階段,聽力教學無論在質上還是量上都難以保障。以七年級課堂教學為例,教師使用的磁帶共有上下兩套(共六盒僅六小時),對于長達一年的英語教學,數量上是遠遠不夠的。再加上有些內容遠離學生生活,缺乏語音語調的變化,語速過快或過慢,造成學生對聽力教學不感興趣,一聽聽力就頭疼,教師上著沒意思,上課的時候盡量壓縮這一環節,有的干脆把聽力的環節上成了閱讀課;在課外,由于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學生接觸或使用英語的機會很少,學生很少自發地從光盤、錄像帶和網絡等渠道獲取聽力資源,學生經過小學中學多年的學習(有的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仍然連簡單的英語口語都沒聽過、也聽不懂。
二、對問題的思考
《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在完成九年級的初中英語學習后,在聽力方面提出了六個方面的目標描述。然而,在評價過程中,可操作性并不好。以第四條為例“能聽懂接近自然語速的故事和敘述,理解故事的因果關系。”那究竟什么是“接近自然語速”,究竟怎樣是“理解”呢?在現行的英語教學中,仍以初中升高中的升學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主要手段。而作為教學指揮棒的河北省升學考試,考慮到農村及偏遠地區教育資源較薄弱的現狀,每年的中考都是由中國人自己錄音的材料,難度也不大,學生在考試前適應一段時間,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這就不能引起教師、家長以及學生本人對聽力教學的足夠重視。有些學校,即使配備了多媒體等很好的教學設備,也沒有充分利用這些設備對聽力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三、問題的解決
1.重視聽力教學。美國外語教學法專家里夫斯(Rivers)和 坦珀利(Temperly)指出,聽在人類交際活動中所占比例為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從這里可以看出聽在人類語言交際中的重要地位。聽力理解是人類語言交際方式之一。從實際語言學習過程來看,我們強調語言的習得。語言的習得主要是通過大量的可理解輸入來實現的,而聽是獲得可理解語言輸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初中英語教學作為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更應該將聽力教學提到首要的位置。建議教育部門不是把英語聽力作為學期考試的一部分內容來考查,而是應該對英語基礎教育階段一級至九級各個級別考核制定出相應的考核標準,以考試的形式來促進英語聽力教學。
2.積極開發聽力資源,慎重選擇聽力材料。在《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電視,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應用英語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隨著現代科技日新月異,電腦和網絡的普及,多媒體在教學中也日益普遍,這為英語學習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學校可以通過這些現代化的工具優化學習環境,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在進行英語聽力教學時,聽力材料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語言心理學家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指出“對語言輸入的理解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學習者必須吸收語言輸入中可理解的語言成分,習得才會產生,為了保證學生獲得可理解的語言成分,在選擇聽力材料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①聽力材料中出現的語法和單詞大部分是學生已經學習過的;
②語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③聽力材料應涵蓋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風土人情、時事和科普常識等多方面的內容并應貼近生活貼近時代;
④聽力材料應涵蓋多口音多角色。
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初一年級學生的趣味和年齡特點接近小學高年級,可以聽有韻律的童謠,兒歌以及動畫片類的內容,初二年級的學生可以聽語言比較簡單的英語原版電影,比如《音樂之聲》《阿甘正傳》等,還可以采用《新概念英語》《VOA special English》等材料,這些文章由淺入深,有利于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而學校應該建立一個材料庫,將聽力材料按級別分類,每一級別的聽力材料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除有聽力磁帶外,還應有光盤和錄像帶等,為教師的聽力教學提供幫助。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借閱,為學生課余時間聽力水平的提高提供資料。
3.探索新的聽力教學模式。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聽力課上成了聽力測試課,課堂教學分成三個步驟:學生聽錄音,回答問題,學生核對答案。學生經常在答題的壓力下聽課。長此以往學生對聽力課失去了興趣,甚至產生緊張恐懼心理,未能使聽力課成為英語學習的有效途徑。必須改變這單一的教學模式,可以開設學唱英文歌曲課,英文電影欣賞課,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這一先進的教學工具插入和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材料練習聽力,使學生通過聽力練習促進語音的學習,并且廣泛地接觸各種語音材料,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
4.幫助學生提高聽力水平。學生在聽力教學過程中,聽力的高低受到多方面的影響。例如:學生語音基礎跟不上;詞匯量小和語法知識不足;受母語干擾嚴重;缺乏聽力技巧。作為教師,在聽力教學中,應該敏銳地發現學生的問題,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在加強語音教學的同時注意豐富學生的詞匯語法知識,寓文化背景知識于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聽力技巧并做好精聽和泛聽的結合。互聯網以及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泛聽資源,我經常瀏覽的網站有、、、、, 這些網站聽力資源豐富,有的還可以下載,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學習。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探索、多嘗試、多反思,找出學生在聽力中的薄弱環節,以及如何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好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我們的教學目的不應該是僅讓他們從ABCD四個選項中找出正確的答案,而是應該遵循學習語言的規律,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史清泉,《試論“輸入假設”和“情感過渡假設”在聽力教學中的運用》,《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3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我于20xx年5月4日成為廣東xxxx教育發展有限公司全球編輯設計中心中學教研室的一名試用員工,到現在三個月試用期已滿,根據公司的規章制度,現申請轉為公司正式員工。
雖然是第一次接觸編輯這個職業,但是公司寬松融洽的工作氛圍、團結向上的企業精神,讓我很快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同時,公司提供的一系列完整的培訓課程以及公司許多老同事和資深編輯的無私幫助和耐心指導,使我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了公司的工作環境,也熟悉了編輯出版的流程,為以后能快速地上手工作打下了基礎。
總結三個月的工作:忙碌伴隨著充實,學習伴隨著收獲。在主任悉心的培養下,我從最基本的一些校對工作做起,踏踏實實的學習,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到現在已經能夠比較獨立承擔一些項目。其中主要完成的項目有:《高中單詞速成》(第一級)初稿編輯、《高中單詞速成》(第三級)初稿編輯、《高中單詞速成》(第二級)初稿一校、《2019年江蘇夏令營牛津英語專用教材》基礎班初稿二校、《中考聽力突破》(第二版)成書校對及監聽、《中考聽力突破》(第三版)再版編輯、《初中英語聽力突破》(七年級全冊)第三版成書校對及監聽、《初中英語聽力突破》(八年級全冊)第三版成書校對及監聽。可以說,這三個月的工作對于我來說是意義重大的。
在中學教研室的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及時做好主任布置的每一項任務,碰到有不懂和不清楚的問題就虛心向主任、王媛姐和阿霞學習請教。同時,我也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注重自身發展和進步,不斷提高和充實自己,希望能盡早獨立承擔完整的項目,在工作中獨擋一面,為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當然,初入職場,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差小錯需領導指正;但前事之鑒,后事之師,這些經歷也讓我不斷成長、不斷成熟。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本部門的劉主任、王媛姐和阿霞對我的入職指引和幫助,感謝她們對我工作中出現的失誤和不足的提醒和指正。
雖然三個月時間不算長,但我已經深深被報社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所吸引。報社的領導注重人性化管理,工作環境寬松,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極大地激發我的自身潛力,使我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
我深知作為一名編輯,不僅需要有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還要具有較強的責任心,能夠為自己所編輯的書籍負起全部責任,并在工作中不斷進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專業素質,力爭使書籍的質量登上一個新的臺階,為公司的發展打開一個更加廣闊的渠道。我深信我一定能做到這些。
這三個月來我學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的迅速發展和美好前景,我感到驕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員工的身份在這里工作,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公司一起成長。在此我提出轉正申請,懇請領導給我繼續鍛煉自己、實現理想的機會。我會用謙虛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做好我的本職工作,為公司創造價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來!
特此申請
請予批準!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培養 學習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黃金階段,也是一個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七年級是中學生學習過程的第一站,因此,起始階段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極為重要。初中的課程設置和難度與小學截然不同,起始年級的學生們感到極其不適應,我們教師應該非常重視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克服心理上的畏懼感,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在英語科目的學習中,七年級內容相對簡單,但由于學校、家長以及學生個人對小學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同,導致學生進入中學后英語學習水平的參差不齊。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就應從起始年級抓住時機,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并建立自信心。
一、培養學生樂于讀英語、用英語的習慣
農村小學大都都沒有開設英語課程,進入七年級后學生膽小怕羞,初學英語時很難主動開口朗讀。而英語是一門口語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學生必須親身體驗才能掌握發音的要領,開口朗讀是學生學好英語的第一關。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克服怕羞的心理狀態,敢于積極參加各種教學活動,并能做發音模仿的學習。教師開始時不必提出過高的要求,多以鼓勵為主,即使是說錯了,首先要鼓勵學生敢說的勇氣,以便擺脫學生畏懼的心理,要想法激發學生開口發音的興趣。在英語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我們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敢于開口發音。首先,模仿發音,是這一起始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方法。教師在范讀或對話過程中,就要及時提醒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示范發音時的口型變化,仔細辨別讀音。其次,充分利用各種有聲教學媒體的示范朗讀,比如:播放錄音磁帶,讓學生聽音跟讀,熟悉語音、語調和語速。再次,要重視單詞的語音教學,要求學生努力模仿句子的讀法,實詞重讀、虛詞弱讀等。還要注意朗讀技巧的培養和訓練,例如注意意群,怎樣連讀、失去爆破、弱讀與同化等等。學生能模仿發音學習,就說明學生有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教師在的基礎上,就應重視對單詞和短語的朗讀和拼讀。教師要為全體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發音機會。課堂上多讓學生朗讀對話和課文,多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讓他們在各種情境中跟老師學說、跟錄音演唱、與教師、同學互說、互講。課后要多開展英語類的競賽:英語演講,課本劇表演等等。總之,要鼓勵學生多講英語,多用英語來展現自己,使學生養成樂于用英語交際的好習慣。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背誦習慣
背誦英語是學習英語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我們學校的學生,往往只重視筆頭作業,而輕視口頭背誦。英語的背誦不僅能夠幫助記憶詞句,而且能夠幫助領會文章的含義、理清上下文的關系;能夠引起學生注意文章的細節,如讀音、搭配、句型結構、固定用法等,使他們的語言運用能更流利和準確。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背誦簡單的日常用語入手,到涉及日常交流的小對話,再到背誦完整的小文章,任務逐步加深。然而我這所說的背誦絕不是死記硬背,死記硬背只能導致學生厭惡背誦,而最終拋棄了背誦這一好方法。所以,教師還要教導學生將死記硬背與靈活掌握相結合。在起始階段要重視背誦的作用,要求學生養成一有時間就讀、一有時間就背、一有時間就記的良好習慣,以達到積累語言素材、形成良好語感、實際運用自如、能力提高之最佳目的。
三、培養學生規范書寫英語的習慣
如果一旦養成錯誤的書寫習慣就很難糾正。深究學生書寫條理混亂的原因可知,教師教學起始時不重視規范書寫的習慣。精心指導學生怎樣寫,有助于其駕馭知識,正確解決問題。為此,應切實加強對學生英語規范書寫的教學,嚴格要求學生規范書寫,按四線三格確定每個字母所處的位置。要求書寫規范、工整、美觀、大方。既要筆畫正確,更要間距合理、卷面整潔。先用一定的時間引導學生書寫字母、單詞并逐步過渡到句子,正確示范,充分練習。在書寫時一定要注意區分大小寫字母,單詞間要有間隔英文中的,句號與漢語中的區別等。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征,可以在班上多展示正確漂亮的書寫,經常組織英語書法比賽,努力在班上形成比賽誰寫的快寫的正確的良好學習風氣,進一步培養審美情趣。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聽力習慣
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與漢語這種方塊文字大不相同,學習方式也不同。聽的能力在英語四項能力中占據首要位置,因此從聽力開始不僅符合教學規律,也符合學習規律。初中英語教材中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生詞,聽寫是一種機械但非常便捷的記憶方法,教師培養學生聽、拼單詞這種能力的建立不是一日之功,只有日積月累的學習和實踐,學生才能掌握聽寫的方法為八年級及以后的自主學習做鋪墊。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有意識的培養他們“聽”的能力,伴著語音和形體動作課堂上盡可能多的用英語教學,更重要的是在學習新知識時,要做好每個單元的Listen and number的教學,只有在反復練習聽的過程中,學生聽的習慣和聽的能力才能逐漸養成。長期堅持,必將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
五、培養學生廣泛閱讀英語文章的習慣
教材畢竟內容有限,可是要求學生提高閱讀水平,在中考的閱讀題上拿到高分,僅看課本肯定不夠,這就需要教師補充適當的閱讀資料,以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的形式出現,或者以給學生欣賞文章的形式出現,不拘泥于一種。教師在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材料時要注意:思想健康、趣味性強、篇幅短小,如“The Grimm Fairy Tales”、“The Andersen Fairy Tales”。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課外訂閱英文報刊雜志,以擴展視野,補充閱讀量。教師在給學生提出廣泛閱讀的要求的同時,也應該傳授閱讀的方法――泛讀、精讀和做題的技巧等。
總之,好習慣使人終生受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日之功,要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積累,慢慢培養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鼓勵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定期分析自己的學習方法,以尋求更加適合自己、更高效的方法,促進自身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人才發展觀,不斷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采取多種途徑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推動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初中英語聽力;教學質量;優化提升;策略
一、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優勢
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英語聽力教學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往的錄音教學學生只能聽到聲音,學生經常感到單調、煩躁。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使用視覺媒體進行學習時,注意力集中的比率是81.7%,是單一使用聽覺進行學習時的一倍。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把圖像與聲音結合起來,能夠讓枯燥的聽力變得生動形象,進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攻破學生的聽力障礙,提高學生聽力水平,從而優化英語聽力教學效果。
當前,大多學校都設立了多媒體語音室來供學生學習英語,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聽力學習場所。在這樣的場所中學習英語聽力,學生可以戴上耳機減少外界的干擾,完全投入聽力學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很方便的對播放內容進行快進或后退,讓學生反復聽那些聽不懂的地方。
二、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優化提升策略
1、開發教學資源、優化課前準備活動
目前的初中英語聽力的材料中,沒有視頻材料,學生只能利用聽覺來獲取聽力材料中的信息,很難正確體會材料中人物所處的環境和情感,聽不懂,英語成績自然下降。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利用多媒體把語言、文字和畫面結合起來,把人物的聲音和情感更加完美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身臨其境,提升聽力的效果。而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大多數英語教師在進行聽力教學之前都會把聽力材料中的重點詞語和重點內容提出來講解。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利用學生各種感官的共同作用,把詞匯之間的聯系建立起來,強化學生的練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知識背景,把一些知識內容更加直觀的展示給學生。例如在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這一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把多媒體充分的利用起來,在網上搜索有關環境破壞的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為聽力教學做好鋪墊,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能力。[1]
2、豐富課堂活動,和諧師生關系
在學生的思想觀念中,英語課堂活動大多比較單調,學生單一的從課本上獲取知識,教師僅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教學,不注重學生的參與和情感體驗,往往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多媒體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課堂活動,促進了師生之間的和諧。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可在網上搜索相關的聽力教育資料,與學生進行互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查詢相關的視頻,并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看后用英語表述相關的內容,從而豐富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初中生正處于叛逆的年齡,經常對教師產生逆反心理,由于英語本身的特殊性,大部分初中生厭煩英語,甚至把對英語的厭煩情緒遷移到英語教師的身上,師生關系一度僵硬。而利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特別是英語聽力教學可以有效的改善師生關系,教師的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配合度,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相互配合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3、優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為改善當前大多數初中生“被學英語”的現狀,初中英語教師在聽力教學的課堂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不能用傳統的教學法照本宣科的來給學生傳授英語知識,教師要在課堂中設置情境進行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多元化,使英語知識不僅僅限于課本;此外,多媒體還能進一步開拓學生的視野,把英語知識結合起來,學生在學到更多英語知識的同時,還可以進行知識的遷移,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2]
比如在七年級下冊Unit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教學之前,應該設置一定的情景、制造一定的氛圍,可以先讓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其周末活動,再利用多媒體搜索相關的周末活動圖片向學生展示,然后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周末。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完成英語教學,不僅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成績。這種利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的方式,突破了原有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多媒體可以把文字知識變成圖片、音頻和視頻等,能夠增強學生的聽覺能力和視覺能力,使英語課堂變得更加活潑。
4、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當前大多數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時候都是死守課本上僅有的內容,課本上有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學生只能得到課本上單薄的知識,沒有課外知識。為改善這種現象,教師要把多媒體充分的利用起來,在網上搜索相關的聽力教育資料,拓展知識,與學生進行合理互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例如在九年級Unit1 How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中,聽力材料主要是關于學習方法方面的,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查找相關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看后用英語表述出來,從而豐富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聽力教學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利用多媒體的聲音、圖畫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教師節約了管教課堂紀律的時間、也節省了板書的時間,從而有更多的時間來講授課堂內容,課堂的效率也相應的提高。
學生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成績的提高,教師在教授的同時還要注意育人,要為學生的將來打算,教給學生實用的英語,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以便于以后的生活發展。例如在初一下冊Unit Don’t eat in class這一單元的聽力教學時,教師在交給學生聽力技巧的同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拓展相關的禮儀知識,這樣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能夠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在以后的聽力學習中也可以有更加豐富的詞匯量。教學質量是對教育效果和教育水平的評價,最終體現在學生的質量上,利用多媒體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有利于學生全方位的參與教學,能夠最大限度提高英語聽力的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聽力教學是現代英語教學最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世界經濟的日益發展,英語逐漸成為熱門的語言,學生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成績,更是為了以后的發展道路。而在英語教學中,大量的英語聽力教學經驗表明,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其對英語的興趣,以達到提高英語聽力教學質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春苗.淺談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研究[J].電子制作,2015(06)154.
[2] 史長軍.多媒體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246.
【關鍵詞】英語語感 策略 新型教學法
培養語感對于英語學習來說是如此的至關重要,然而目前有許多學生在這一方面遇到了一些問題,他們有用英語交流的愿望,但是認為自己的英語發音并不準確,因而有一些負面的自我意象,例如自卑和自我否定等等,這些情況在高中學生群體中大量的存在著,表明了學生在學習策略和情感策略中存在著一些深刻的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語言圖式的構建。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培養初中生英語語感的主要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英語聽力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之中,主要包括聽、說、讀、寫、譯這幾個主要的方面,其中聽力能力和讀說能力具有著十分關鍵的地位,英語的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單純的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運用知識,把英語運用到生活之中,所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聽力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只有能夠聽得懂,才能夠與對方進行英語對話。例如,在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聽力訓練中包括的試題,如下:
例題1:
What does not Sam like playing?
A.Basketball. B.Volleyball. puter games.
例題2:
When will they play basketball?
A.On Sunday afternoon. B.On Tuesday afternoon
C.On Thursday afternoon
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應該給學生仔細講解練習聽力的技巧和方法,比如上述的兩道英語聽力題目,老師應該要求學生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在聽力開始之前游覽聽力題目,翻譯第一道聽力題目的主要含義(薩姆喜歡做什么),所以在一道聽力題目的重點應該放在“playing”這個單詞,因為A、B、C三個選項都是關于Sam喜歡做的事情,在學生進行聽力的過程中,學生應該重點聽Sam到底喜歡做什么事情?只有找到聽力的重點內容,才能做對題目。同理,在第二個聽力題目中,學生應該首先翻譯題目的含義(他們什么時候去打籃球),然后再看一下A(星期天下午)、B(星期二下午)、C(周四下午)三個選項都是關于時間(when)的回答,所以由此推理此道聽力題目重點考察“when(什么時間)”,因此在接下來聽力的過程中應該重點聽時間。但是,由于B(星期二下午)、C(周四下午)其中 Tuesday 與 Thursday 兩個單詞相近,一定要囑咐學生掌握兩個單詞發音的不同之處,避免出現因為發音相似而失誤選錯選項。英語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我們必須要對這些練習進行循環往復,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培養出學生的語感。
二、鍛煉學生的讀說能力
鍛煉學生的讀說能力也是一個基礎的環節,當學生聽懂語言輸入之后,就要與對方進行信息交流,這就是讀說能力,這兩個環節都是強化學生語感的重要形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語感,就要把英語課堂充分地利用起來,尤其是要利用好教材所附帶的英語聽力材料,加強對于學生的英語聽力訓練,必須要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聽力練習,讓他們進行反復的模仿,逐漸的熟悉英語單詞的發音要點和英語句子的抑揚頓挫,熟悉句子和文章所透露的背景及感情,從而建立起英語聽力的語感的準確點。
學生在鍛煉讀說的過程中,主要特點就是誦讀訓練,這要求學生在每天的聽力訓練的基礎之上,要繼續進行英文朗讀的訓練,做到每一個單詞的發音準確,還有語調的規范,在朗讀時,要注意聲情并茂,有感情的進行朗讀,逐漸地進入角色。在上述的這段英文中,如果學生讀的非常流利,那么很多單元的知識點已經融合在里面了。
三、課本英語與生活相結合
初中英教師們在英語課堂之中要對學生進行語感觀念的滲透,讓學生明白,英語能力是當今時代的精英所必需掌握的技能,這是一個人所必需掌握的職業能力之一,無論是從追求社會價值的角度來看,還是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來看,英語交流能力都是一個人的基本能力。其次,教師還應當把教材課文中的實際內容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給學生介紹一些英美文化,引入一些英美的知識和歷史故事,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英語電影的欣賞,例如:《加勒比海盜》、《盜墓迷城》、《小飛俠彼得潘》、《公主日記》、《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波西杰克遜神火之盜》《魔法奇緣》、《愛麗絲夢游仙境》、《魔法保姆》、《博物館之夜》、《天生一對》、《原罪男孩》等這些英文電影都是適合初中生進行觀看的。除此之外,可以組織學生演唱英語歌曲的演唱和英文名著的閱讀等,同時閱讀像《Harry Potter》(哈利波特)這樣的一系列英文原著等。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可以逐步建立起英語語感,與此同時,也可以逐步培養起對于英語的興趣。
總而言之,英語語感對于學生的英語能力的提高非常關鍵,教師們應當力求課堂創新,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教師們可以利用各種高效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進行多元化輸入,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聽”位于最初始、最重要的地位,“聽”也是語言交流的基礎,只有在聽懂對方所說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
初中英語教學大綱對“聽”的具體要求是:學生能聽懂廣播、電視、錄音等與本學段水平相當的英語有聲語言材料;能聽懂語速為每分鐘120個詞左右,與學生生活貼近的、基本沒有生詞的語言材料,獲取所需信息。 因此,聽力題型大致有: 聽短句選出相應的應答語,聽對話及問題選出正確的答案,聽短文及問題選出恰當的答案或圖畫,聽句子或短文填詞。
聽力測試在中考中占了總分的六分之一,而且難度在逐漸增加,由此可見,聽力測試直接影響到學生英語成績的高低。因此,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應正視聽力入門教學,并從農村實際教學條件出發采取切實可直接行的措施進行聽力入門教學,促進英語科的整體成績。
本人一直從事農村初中的英語教學,經過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清楚地認識到目前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教學還處于起步階段,與新課標所規定的目標還有很大距離。據調查,有近 50% 的學生以為目前英語學習中最感困難、最為頭疼的是聽力, 很多學生感到每次考試之后聽力部分是最沒有把握的,感覺心中無底。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每個人都應了解當前學生的聽力水平,認識到聽力教學的緊迫性,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培養學生的“聽”的能力。
一、當前初中學生英語聽力水平抽樣評估
上學期全市期末統測后,本人對我校710名七年級學生的英語作了卷面分析,聽力部分為 20分,學生的得分情況如下:
從卷面分析可知,在20分的聽力測試中,710名學生的平均得分為9.9分。第一部分為詞匯理解,考查學生捕捉基本詞匯的能力;第二部分為句子的理解,基本的兩人一組的情景問答題,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基本句型;第三部分為簡短的小對話,考查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第四部分為閱讀能力,全面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得分情況,也反映出了學生的聽力水平——“聽”的能力整體低下。通過和周邊學校的教師交流,了解到他們的聽力測試情況也基本一樣。可以說,聽力部分是整套試題的薄弱部分,嚴重影響了英語成績。這表明:農村初中學生英語聽力能力遠遠滯后,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是一個薄弱環節,與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差距還相當大。
二、農村初中學生聽力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以及對應措施
(1)對聽力教學的重視不夠。我走訪了相鄰的幾個學校,多數沒有專門的聽力教材,也沒有一定的測試手段。有些教師為適應應試教育的要求,平時不注重聽說訓練,使學生從學ABC開始到初中畢業,一直都是 “啞巴英語”。絕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腦子里裝滿了語法、句型的條條框框,聽說能力卻很差。教師反映在逐次的英語考試中,學生讀寫部分明顯高于聽說部分的得分。
(2)學生未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不良的聽力習慣,是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聽的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聽材料的基本思想,在聽的過程中做到總覽全文,有的放矢。有的學生一聽說要進行聽力訓練,就會條件反射地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心理負擔過重,給接收聽力設置了一道障礙;有的學生在聽力訓練時只顧閉著眼睛聽,等到信息反饋時,大腦里模模糊糊的一片,搜羅不到關鍵詞,自然達不到語氣的效果。
如何培養學生聽英語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聽力水平,是廣大師生極為關注的問題。下面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幾點淺見。
(1)搭建一個 “聽”的平臺,給學生創造充足的英語聽說機會。常言說:“熟能生巧。”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改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聽、說、讀、寫四項技能同步提高,而以往的一支粉筆、一本書已經遠遠跟不上新課的要求,達不到學生求知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用全新的理念來裝備自我。像現在試行的冀教版的課本,每一課都設計了聽力教學環節。英語教師應該把聽力作為不可或缺的一個教學過程,根據學生的時機,力求設計科學,并能有效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
(2)常抓不懈,把聽力的教與學融入課內外的學習中。英語,不單是一門學校開設的課程,更是一種交際的工具。同樣,教學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應付某一次升學考試,而是為了學生的終生學習作準備。為了督促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能有效地進行聽力訓練,本人平時有意識地安排了一些課外的作業,如在課前預習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把一些閱讀的任務轉換成相關的訓練聽力的題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在聽力方面有了不同層次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