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06 08:28: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電力設施及資源數據管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近幾年,國網公司連續發文,明確要求實現電網資源信息公開,本文就是介紹一種電網資源信息管理與數據共享的方法。
1數據管理內容
電網資源數據主要涉及三大類:第一類是電網設施數據。包括變電站、開閉所、環網柜、物理桿塔、管道、工井、線路、用戶、公變、母聯、聯絡開關等設施的基礎臺賬、地理坐標等數據。第二類是電網資源數據。主要包括間隔及狀態、桿塔的T接以及電力管道的管孔信息,以及變電站的主變、線路負荷受限信息。第三類是工程類數據。涉及電網工程和客戶工程兩大類型,包括配網新建工程、配網改造工程、居配工程、桿線遷移、業擴報裝、占管、資產移交、市政道路排管規劃建設工程、輸變電新建工程、輸變電改造工程、搶修、設備下線,共計12類,工程所涉及的電力設施的電壓等級覆蓋范圍從220kV至10kV。
2數據管理方法
采用存量結轉、存量完善、增量管控的工作方法,通過多渠道一次性結轉存量數據;利用現場普查和歷史工程資料校核完善存量數據;通過增量工程資料收集與維護實現增量數據管控;針對存疑數據進行持續跟蹤與整改,最終實現電網資源信息公開、數據質量不斷提升的管理要求。
2.1存量數據一次性結轉
存量數據一次性結轉的三個工作步驟 :2.1.1數據結轉分析電力廊道與設施資源管理的業務內容和業務邏輯,明確電力廊道、設施資源、電氣聯絡等業務數據所覆蓋的范圍、數據類型,并通過信息系統(如PMS、條圖系統、SCADA、SG186營銷等)、歷史存量工程或圖紙資料、自管資料等等不同渠道實現存量數據的收集和一次性結轉。
2.1.2存疑分析
由數據管理部門按照不同類型數據在各個來源系統中的數據差異進行存疑數據分析,并采用《存疑清單》的方式整理反饋給該類型數據的數據責任部門。
2.1.3跟蹤整改
督促數據責任部門在據源頭開展數據整改工作,數據管理部門跟蹤、評價整改效果。
2.2存量校核完善
以交付應用為目標,建立數據質量標準,明確數據完善和數據評價的工作方法,開展存量數據校核完善。
2.2.1校核與完善
梳理各類數據的業務規則,明確數據質量問題識別方法,開展電力業務數據規范性、邏輯性、完整性、一致性校核,如:配網架空線路兩個相鄰桿塔的間距過大(超過60米)。梳理往年各類工程竣工驗收資料,利用資料中的線纜走向、設施位置信息等信息,對結轉后的電力設施與資源數據進行校核。建立數據問題閉環管理機制,通過業務規則識別問題數據,形成《問題庫》,開展數據認責,將問題數據提交給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持續跟蹤問題進展,并根據處理結果完善數據。
2.2.2現場普查與錄入
針對存量缺失或異常數據開展現場普查,制訂《存量數據現場采集與錄入工作規范》用于規范現場采集和數據錄入。以工井管孔為例,采集數據包括工井名稱、編號、所在道路名稱、高程、經緯度坐標、管孔情況等臺賬信息,其中經緯坐標要求使用十進制單位,精度誤差不超過±0.3米,精確到小數點后6位,拍攝5張照片:井蓋1張,打開井蓋朝井內部的東南西北4個方向各拍攝1張,同時提供工井管孔實際占用的CAD圖。針對現場普查結果,遵從數據錄入規范,開展普查數據的錄入,包括各類電力設施坐標、站內圖、線路路徑等。
2.2.3數據評價
建立“數據交付評估”方法,按區開展設施與資源數據覆蓋維度、質量維度等數據質量評價,完成分區《數據應用交付評估》報告,在未達到交付標準前,數據質量管控與存量完善以周期迭代的方式持續開展。
2.2.4交付應用
制定“先主網后配網,配網分區分批次”數據交付的工作規則,開展開閉所及以上電力設施及其資源數據(包括變電站與間隔、輸電線路等)整體一次性交付應用,按區開展其他電力設施與資源數據(主要包括配電線路、公變、桿塔與T接、電力用戶、工井與管孔等)的分批次交付應用。
2.3增量管控
制定數據常態更新與增量管控工作機制,明確工作流程和部門職責分工,開展數據交付區域的所有電網工程和用戶工程的線上管控工作,并通過增量數據管控來帶動存量數據完善。
2.3.1資料收集
按照數據常態更新與管控工作機制中數據責任部門、數據管理部門職責分工,定期收集增量工程數據。例如發展部負責提供城配網、居配、桿線遷移、市政排管規劃等工程清單及市政排管規劃申請資料;經研所或設計院負責提供城配網、居配可研/初設階段資料及設計院設計的城配網、居配、桿線遷移工程的施工階段資料。
2.3.2工程數據維護
按照數據常態更新與管控工作機制要求,工程類型范圍涉及城配網工程、居配工程等等共計12類,數據管控重點側重于可研或設計、施工建設、竣工驗收等關鍵階段的電力設施與資源、電氣聯絡信息。數據管理部門開展以上數據信息的維護,保障工程數據維護的完整性和及時性。
2.3.3持續完善
采用技術手段,或安排現場補采,解決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持續開展設施與資源數據校核完善。
3結束語
本文在提升電力設施與資源管理水平、合理優化電網規劃與建設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數據質量管控不是一次性工作,必須常態持續性開展,只有通過增量管控、存量完善、應用校核等多種途徑才能實現數據質量逐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萬志濤.淺談如何建立電力消防設備管理系統[J].低碳世界,2014.
作者簡介萬順(1985-),男,安徽省青陽縣人。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電力自動化、電力信息化工作,以及電力大數據應用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