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8-10 09:15:5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初創企業簡化營銷方法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對于初創企業,品牌的曝光率十分重要。當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時,可能需要一種更具成本效益的策略。而數字營銷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且具有高度的可擴展性,可以幫助企業實現預期目標。企業在獲得更多資源時,可以制定相應的策略。
1樹立品牌意識,提升品牌價值
從獨特的標志、聲音和設計中識別出品牌的人越多,企業就越有機會獲得內容并驅動轉換。企業存在的時間越長,產品和服務自然會越成熟,而可識別的品牌就是為商業目標制定的保險政策。用便于記憶而又含糊不清的廣告語不會贏得客戶,也不可能創造品牌價值。因為,初創企業沒有足夠的市場滲透力,需要在信息傳遞中使用解釋和情感暗示來建立意識和信任。每項內容都有可能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與受眾產生共鳴,如推文、信息圖表、短格式或長格式的視頻。企業的社會影響力也會增加產品傳播的可能性,信任企業的客戶會推薦產品給他們的朋友和同事。
2優化數字營銷,節省開支
初創企業的營銷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就拿目前上市公司Zillow來講,動輒在電視廣告上花費數百萬美元,而在其創業初期并沒有在市場營銷上投入資金。Zillow的主營產品是網站,它在各個層面上進對網站行了優化,確保網站作為自己的營銷陣地。電子郵件、搜索引擎優化、內容開發和公關在企業發展初期不需要投入太多資金。
3數字營銷的投資方向
3.1Web網站
網站是數字營銷的優秀,是營銷活動開展的主要陣地。將頁面作為數據倉庫,可以通過點擊率來衡量營銷效果。企業除了執行流量驅動策略外,還需要在搜索引擎上更新網站,提高網站在搜索時的可見性。這一系列方式將不斷提升網站的知名度,成為訪問者獲得價值的源泉。
3.2社交媒體
企業需要花費時間研究受眾經常活動的場所,弄清受眾的年齡結構和個人習慣。在社交平臺上,企業總能獲得競爭優勢的方式。但是真正在社交媒體上取得成功的公司,會將這些渠道作為其他營銷活動的自然延伸。社交媒體是一個自然接觸的論壇,它建立了信賴,而并不直接產生收入。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會使用社交媒體,初創企業可以將它建設成為客戶交流的論壇。
3.3個人網絡
每個企業家都必須成為品牌的擁護者,每個企業主都需要把這個詞說出來。草根營銷的效果十分明顯,因為可以利用個人關系來為企業帶來利益,幾乎每家公司都以某種形式使用它。打開社交媒體,打電話給朋友和老同學,使用LinkedIn等社交軟件,利用這些專業關系,讓家人參與進來。發動每個人為品牌推廣做些事情,無論是在第三方網站上查看產品,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內容,還是在網絡上提及企業。企業網絡所提供的每一個額外鏈接都有可能比個人擁有的客戶多得多。
3.4內容
內容是數字營銷的基礎。無論使用幻燈片、測驗、調查、博客、視頻、文章,還是信息圖表,花時間讓每項內容感覺像是公司的延伸。研究其他公司成功經驗,并加以借鑒。雖然Target是一家大型公司,但它最近的假日營銷活動講述了一個跨越數字和傳統平臺的故事,以激發情感聯系和參與。初創企業較小規模,可以學習這種方法,來產生品牌知名度。
3.5客戶接觸
數字營銷的另一優點是可以使品牌與消費者建立個人聯系。企業是消費者關心的鮮活的有機體。谷歌、樂高和優步等品牌在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是因為他們與受眾建立了個人聯系。贏得客戶接觸的公司已經建立了情感聯系。他們迅速而公開地回應反饋意見,并了解目標受眾的價值。初創企業可以效仿這類公司獲得更大的成功,快速響應,并在線分享消費者體驗
3.6移動和應用營銷
由于許多初創企業專注于提供以應用為中心的服務,因此在蘋果和谷歌的應用商店中獲得知名度將產生最佳的營銷效果。確保用戶尋找類似的產品可以找到你的應用程序。谷歌應用商店中有16余萬款應用程序,蘋果應用商店有15萬多款應用程序。企業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優化應用程序商店,包括關鍵字、圖標圖形描述和屏幕截圖,鼓勵用戶下載。
3.7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仍然會影響企業的收益。大多數在線消費者每天都會多次檢查電子郵件,很多人使用移動設備查閱電子郵件。尤其是電子商務公司,擅長在所有營銷活動中使用電子郵件營銷。如果預算有限,企業可以利用電子郵件營銷平臺,創建發送并監測客戶對活動的反應。添加訂閱表格到網站,并開始建立消費者聯系基礎。
4結語
采用哪種數字營銷模式完全由企業決定。企業可以利用社交媒體,或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使用數據來仔細研究市場,采集更多的信息。然而,每家企業都有自身的特點,盡量多嘗試一些策略,評估每種策略的效果。如果企業營銷預算有限,建議投資在網站建設上。其余方式企業可以自主實施,直到企業形成規模。
作者簡介:張童(1981-)女,漢族,山東菏澤人,青島黃海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數字媒體技術、平面設計、視覺營銷設計。譚春波(1980.01-)男,山東博興人,青島黃海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數據挖掘、計算機信息安全。崔學善(1974-)男,朝鮮族,青島黃海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