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43:2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園林樹木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苗木的質量和規格良莠不齊
一些施工單位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在選擇苗木上經常以次充好。為了應對因管理不善出現的苗木枯死現象,綠化公司會去山野中移植大規格油松等。但是,這類樹木由于側根須不發達,在用于園林工程后存活率依然不高。
2苗木沒有合理有序地進行栽植
綠化公司在進行苗木栽植時,對于它們的生長特點和生長習性缺乏周密的考慮,很多時候會將萌芽較早的苗木栽植在萌芽較遲前面,常綠樹栽植在落葉樹后面。這就很可能造成苗木成活率偏低的現象,從而增加施工的成本。
3缺少必要的管理措施
一些施工單位為了減少施工工期和投入工程的勞動力,并未對土壤采取相對應的措施,將樹木直接栽植在上面,從而使得苗木在栽植后不能正常生長,成活率不高,還給后期的園林養護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二.園林工程中樹木栽植技巧
(1)樹木栽植前
樹冠必須經過不同程度的修剪,以減少樹體水分的散發,保址樹勢、平衡以利苗小成活,修剪量依不同樹種及景觀要求有所不同。
(2)落葉喬木
特別是長勢較強、容易抽出新枝的樹,如楊、柳、槐等,可進行強修剪,樹冠可減少至1/2以上,這樣既可減輕根系負擔,維持樹體的水分平衡,也可減弱樹冠招風、體搖,增強苗木栽植后的穩定性。具有明顯豐干的高大落葉喬木,應保持原有樹形,適當疏枝,保留的主側枝應在健壯芽上短截。常綠針葉樹,不宜多修剪,只剪除病蟲枝、枯死枝、生長衰弱枝、過密的輪生枝和下垂枝。用作行道樹的喬木,定干高度宜大于3m,第一分枝點以下枝條應全部剪除,其上枝條酌情疏剪或短截,并應保持樹冠原型。珍貴樹種的樹冠,宜盡量保留少剪。
(3)在種植季節種植樹木時應該采取的措施
苗木必須提前采取疏枝、環狀斷根或在適宜季節起苗用容器假植等處理。苗木應進行強修剪,剪除部分樹枝,保留的側枝也應短截,僅保留原樹冠的三分之一,修剪時剪口應平而光滑,并及時涂抹防腐劑,以防水分蒸發、剪口凍傷及病蟲危害。
(4)栽植時將混好肥料的表土
取其一半填入坑中,培成丘狀。裸根樹木放人坑內時務必使根系均勻分布在坑底的土丘上,校正位置,使根頸部高于地面5~10cm左右,珍貴樹種或根系欠完整樹木應采取根系噴布生根激素等措施。然后將另外一半摻肥表土分層填入坑內,每填一層土都要踏實,并同時將樹體稍稍上下提動,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最后將新土填入植穴,直至填土略高于地表面。帶土樹木必須踏實穴底土層,而后置人種植穴,填土踏實。
(5)對栽植的樹木進行灌水
這也是提高樹木成活率的重要方法,特別在春旱少雨、蒸發量大的北方地區尤需注意。樹木栽植后應在略大于種植穴直徑的周圍,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堰應筑實不得漏水。坡地可采用魚鱗穴式種植。新植樹木應在當日澆透第一遍水,以后應根據當地情況及時補水。粘性土壤,宜適量澆水,根系不發達樹種,澆水量宜較多;肉質根系樹種,澆水量宜少。秋季種植的樹木,澆足水后可封穴越冬。澆水時應防止因水流過急沖根系或沖毀圍堰,造成跑漏水。澆水后出現土壤沉陷,致使樹木傾斜時,應及時扶正、培土。澆水滲下后,應及時用圍堰土封樹穴,注意不得損傷根系。
(6)樹木栽植后
因土壤松軟沉降,樹體極易發生傾斜倒伏現象,一經發現,需立即扶正。扶樹時,可先將樹體根部背斜一側的土挖開,再將樹體扶正,將土踏實。特別對帶土球樹體,切不可強推猛拉,來回晃動,以致土球松裂,影響樹體成活。樹木栽植后,因灌水根際土壤下沉出現坑洼不平現象時,應及時平整,以使根部受水受肥一致。新植區,在平整樹盤的同時,應結合垅道園路的整理,使其整齊劃一、美觀清潔。
三.結語
【關鍵詞】城市建設 園林綠化 園林工程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 K9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一般來講,城市園林綠化就是建立在一定的地形條件上,采用合理工程技術,加以藝術修飾,通過增加植被、鋪設園林道路以及增加特別風格的建筑等方法,從而營造出一個適合人們休閑、戶外活動、或擁有其他特殊性質的優美環境。隨著城市建設腳步的加快,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任務也越來越重,相對而言,對于園林施工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強綠化施工管理,不僅僅對于企業可以增加利潤和提高影響力,同時對于社會來講可以避免資源的浪費和達到綠化建設的目的。
二.對園林苗木整形修剪的理解。
1.整形修剪的時間。
一般根據樹種的抗寒性、生長特性及物候期等來決定修剪時期。一般說來可分為休眠期心冬季)修剪及生長期(夏季或春季)修剪兩個時期。前者自土地封凍樹木休眠后至次年春季樹液開始流動前進行;后者自樹木萌芽后至新梢或副梢生長停止前進行。
2.整形修剪的方法。
剝芽、樹木在發芽時,常常是許多芽同時萌發,這樣根部吸收的水分和養分不能集中供應需留下的芽,這就需要剝去一些芽以促使枝條的發育,形成理想的樹形。摘心樹木在生長過程中,由于枝條生長不平衡而影響樹冠的形態,就應對強枝進行摘心,控制生長,以調節樹冠各主枝的長勢,使之達到樹冠勻稱、豐滿的要求。
短截剪去枝條的一部分,保留枝條的一定長度和一定數量的芽,稱為短截。短截對枝條有刺激作用,它能刺激剪口下側芽的萌發,促進分枝,增加生長。短截有輕短截和重短截之分。在育苗中常采用重短截,即在枝條基部留少數幾個芽進行短截,剪后僅1-2個芽發育成強壯枝條,育苗中多用此法培育主干。疏枝從基部剪去過多過密的枝條稱為疏枝。疏枝可以減少養分爭奪,有利于通風透光。對于喬木樹種,能促進主千生長;對于花灌木樹種,能促進提早開花。
3.整形修剪的意義。
通過整形修剪可培養出理想的主干、豐滿的側枝,使樹體圓滿、勻稱、緊湊、牢固,為培養優美的樹形奠定基礎。整形修剪能改善苗木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害的發生,使苗木生長健壯。整形修剪是人工矮化的措施之一,園林中有些觀賞植物需要重新修剪并進行其它綜合措施,使化,從而使其放人室內、花壇或巖石園中與空間相協調。
三. 苗木的整形方式。
1、自然式整形。
在保持原有的自然冠形的基礎上,按照苗木本身生長發育習性,稍加人工調整和干預而成形,稱為自然式整形。
自然式整形能充分體現園林的自然美,樹種的萌芽力、成枝力弱,或因造景需要等都應采取自然式整形。自然式整形的主要任務是幼齡期培育恰當的主干高及合理配置主、側枝,以保證迅速成形;做到形而不亂,只對枯枝、病弱枝及少量擾亂樹形的枝條作適當處理。常見的自然式整形有以下幾種:
尖塔形單軸分枝的苗木形成的冠形之一,頂端優勢強,有明顯的中心主干,如雪松、南洋杉、大葉竹柏和落羽杉等。
圓柱形也是單軸分枝的苗木形成的冠形之一,中心主干明顯,主枝長度上下相差較小,形成上下幾乎同粗的樹冠。如龍柏、鉆天楊等。
傘形。一般也是合軸分枝形成的冠形,如合歡、雞CM爪槭。只有主干、沒有分枝的大王椰子、假檳榔、國王椰、棕櫚等也屬于這種樹形。
拱枝形。主干不明顯,長枝彎曲成拱形,如迎春、金鐘、連翹等。匍匐形枝條匐地生長,如偃松、偃柏等。
2. 人工整形。
根據園林觀賞的需要,將苗木樹冠強制修剪成各種特定形式,稱為人工整形(或規則式整 形)。由于修剪不是按樹冠的生長規律進行,植物經過一定時期自然生長后會破壞造型,需要經常不斷地整形修剪。一般來說,適用整形式修剪 整形的苗木都是耐修剪、萌芽力和成枝力都很強的種類。常見的人工整形有以下幾種。
(1)幾何形式。通過修剪整形,最終使苗木的樹冠成為各種幾何體,如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半球體或不規則兒何體等。
(2)建筑物形式。如亭、樓、臺等,常見于寺廟、陵園及名勝古跡處。
(3)動物形式。如雞、馬、鹿、兔、大熊貓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4)古樹盆景式。運用樹粧盆景的造型技藝,將苗木的冠形修剪成單千式、多干式、叢生式、懸崖式、攀援式等各種形式,如小葉榕、勒杜鵑等苗木可進行這種形式的修剪。
3混合式整形。根據園林綠化的要求,對自然樹形進行人工改造而成的樹形。
四.園林苗木修剪形式。
苗木在修剪中要特別注意,行道樹的分枝點高度要整齊。一條路上同一樹種枝點高度要一致,以不妨礙車輛及行人通行為宜,一般高2.5米至4米,對于上面有線路的樹,應將樹木適當開心,使其向兩邊開展,避開線路矛盾,及時修掉下垂枝。對于那些樹冠衰老,病蟲危害嚴重已無發展前途而基干仍很健壯的樹木,可將枝干自分枝點以下全部截去,使之另發新枝,俗稱“抹頭更新”,此法適用于無主軸的樹種。對新栽植的行道樹一年后,要進行適當短截,以擴大樹木根系,防止出現倒伏現象。
生長期修剪:多在花木生長季節或開花以后進行,一般不宜過大修剪,應以小修剪為宜。通常以摘心、抹芽、摘葉,剪除徒長枝、病枝、枯枝、花梗等為主,根據花木生長情況和栽培要求適時進行修剪。例如月季、玫瑰宜在花謝后及時將殘花枝剪去。
休眠期修剪:常綠植物宜在每年應在早春樹液剛開始流動、芽即將萌動時進行,過早或過遲都不合適。落葉植物可在秋季、冬季進行;開花的應掌握在花開后立即修剪。
修剪時應做到穩、準、快,防止出現修剪枝條劈裂。截除粗大的側生枝干時,應分兩步走,即先用鋸在粗枝基部下方,由下向上鋸入1/3至2/5,然后再由上方在基部略前方處自上而下鋸下,這樣可防止樹干劈裂。
對于苗木修剪的質量應做到剪口平滑,不得劈裂。枝條短截時應留外芽,剪口應距留芽位臵以上1厘米。凡直徑10厘米以上的大傷口應光滑平整,經消毒,并涂保護劑。修剪直徑2厘米以上的大枝及粗根時,截口必須削平并涂防腐劑。
五.結束語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在未來中,城市園林綠化施工也會遇到越來越多的挑戰。作為綠化施工單位,要高瞻遠矚,著眼未來新形式下對于園林綠化工作需要。結合目前狀況,開展更廣泛的培訓和引導。打牢基礎,提高從業者的文化素質,提高先進生產工具的利用。同時,要注意綠化設計的思路拓展和設計水平的提高。綠化發展之路堅持不斷,環保等受到重視,這就要求施工單位要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以確保未來發展可以立于不敗之地。園林的建設不應該造成城市生態環境的破壞,不應只著重平面效果,同時要注意在施工全程中,導入新型環保材料的使用,避免城市的二次污染。
參考文獻:
[1] 伊拉娜 淺談園林苗木的整形修剪 [期刊論文] 《內蒙古林業》 -2004年1期
[2]陳春 園林苗木的整形修剪[期刊論文] 《內蒙古林業》 -2010年9期
[3]李鸞慧 園林苗木的整形修剪的方法 [期刊論文] 《科技風》 -2011年16期
[4]歐陽文文 淺析園林苗木種植技術與養護 [期刊論文] 《科園月刊》 -2008年8期
[5]陳英紅 張廣興 大通地區城市園林植物整形修剪技術 [期刊論文] 《現代農業科技》 -2011年9期
[6]金奎安 徐延東 沙區綠化苗木移植技術分析 [期刊論文] 《園藝與種苗》 -2012年7期
論文關鍵詞:邳州,行道樹,現狀,對策
行道樹是栽植于道路兩側、具有一定間隔的樹木,具有美化環境、遮蔭防風、調節氣溫、降低噪音、凈化空氣、指示交通安全等功能。行道樹作為城市綠化的骨架、園林綠地的一個特殊類型,在城市綠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過對邳州市行道樹現狀的調查、統計與總結,找出了邳州行道綠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并針對邳州行道綠化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邳州自身的特點,對邳州行道樹樹種選擇、規劃提出了若干總體和具體的建議和措施,為邳州城市建設和園林綠化規劃提供參考。
1區域概況
邳州市位于江蘇省最北部,北與山東臨沂、棗莊交界,西與銅山、賈汪接壤,南與睢寧、宿遷毗連,東與新沂為鄰。地理坐標為北緯34°10′~34°40′、東經117°42′~118°10′。全市面積208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2萬畝,人口163萬。全市平原地區約占總面積的86%,湖洼低地約占總面積的9%,丘陵山地約占總面積的5%。土壤分為潮土、棕壤土、褐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五個土類,其中潮土為主要類型,氣候屬半濕潤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全年干濕冷暖交替,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9℃,年平均日照235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50毫米,無霜期211天,積溫5139.3℃。
2行道樹現狀分析
2.1園林樹木種類
通過調查、整理、鑒定,初步認為邳州市現有園林樹木84科、218屬、452種。(見表1)。
表1邳州市現有園林樹木種類
序號
科名
屬數
種數
序號
科名
屬數
種數
1
蘇鐵科
1
1
43
懸鈴木科
1
3
2
銀杏科
1
1
44
黃楊科
1
4
3
南洋杉科
1
1
45
楊柳科
3
13
4
松科
8
21
46
樺木科
2
3
5
杉科
6
6
47
山毛樺科
3
9
6
柏科
7
13
48
胡桃科
3
7
7
三尖杉科
1
1
49
紅豆杉科
1
1
8
羅漢松科
1
1
50
榆科
5
9
9
木蘭科
2
11
51
桑科
4
8
10
五味子科
1
1
52
山磯科
1
1
11
樟科
4
4
53
杜仲科
1
1
12
薔薇科
19
69
54
大風子科
1
2
13
蠟梅科
1
1
55
瑞香科
2
3
14
豆科
15
27
56
海桐科
1
1
15
虎耳草科
4
9
57
檉柳科
1
2
16
野茉莉科
3
5
58
椴樹科
2
4
17
山茱萸科
3
5
59
杜英科
1
1
18
洪桐科
2
2
60
梧桐科
1
1
19
五加科
6
7
61
錦葵科
1
4
20
八角楓科
1
2
62
蘿摩科
1
1
21
忍冬科
6
14
63
大戟科
5
6
22
金縷梅科
4
4
64
山茶科
2
3
23
獼猴桃科
1
2
65
杜鵑花科
1
3
24
藤黃科
1
3
66
石榴科
1
1
25
冬青科
1
6
67
衛矛科
2
6
26
胡頹子科
1
3
68
鼠李科
5
10
27
葡萄科
3
8
69
柿樹科
1
2
28
蕓香科
3
6
70
苦木科
1
2
29
楝科
2
3
71
無患子科
3
4
30
漆樹科
3
7
72
槭樹科
1
8
31
七葉樹科
1
2
73
木犀科
9
22
32
夾竹桃科
2
5
74
茜草科
3
4
33
紫葳科
3
5
75
紫草科
1
1
34
馬鞭草科
3
6
76
毛莨科
2
2
35
木通科
2
3
77
小檗科
3
4
36
千屈菜科
1
1
78
茄科
2
2
37
玄參科
1
4
79
龍舌蘭科
1
2
38
禾本科
4
10
80
棕桐科
2
2
39
旌節花科
1
1
81
省沽油科
1
2
40
醉魚草科
1
2
82
蓼科
1
1
41
菊科
1
1
83
唇形科
1
1
42
杠柳科
1
1
84
防已科
關鍵詞 : 園林;施工、養護、結合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園林工程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包括園林設計、施工和養護。施工處于園林工程的中期,強調進度與質量,關注于最后的成果;而養護處于園林工程的后期,強調實效,力求實用與美觀, 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使園林理念得以延續。也就是說三者雖然各有特點,但卻并非孤立,而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一個成功的園林作品離不開施工和養護這些分項工程的有機結合,否則, 園林建設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人文價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發揮,園林建設必將失去其本來意義。因此園林施工與養護管理兩者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
2 園林施工要點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頒布,為城市綠化工程施工與驗收提供了詳細具體的標準。按照規范,嚴格按批準的綠化工程設計圖紙及有關文件施工,對各項綠化工程的建設全過程實施全面的工程監理和質量控制。
2.1切實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
在掌握設計意圖的基礎上,據設計圖紙對現場進行核對,編制施工計劃書,做好分部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部署,認真做好施工測量、場地平整、定點放線、給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做好準備工作,往往會加快施工進度。
2.2總體按設計圖紙施工,現場適當調整
綠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設計要求藝術地種植植物并使其成活,設法使植物盡早發揮綠化美化的作用。所以說設計是綠化工程的靈魂,離開了設計,綠化工程的施工將無從入手。施工人員要掌握設計意圖,根據現場實施情況及時與設計單位的聯系,不符之處做適當變更,符合整個設計意念和周圍環境,達到預期綠化美化效果。按圖施工及時調整,是保證綠化工程質量的基本前提。
2.3加強施工組織設計的應用
根據對施工現場進行調查,確定各種需要量,編制施工組織計劃,施工時落實施工進度的實施,并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對進度計劃進行適當調整,往往能使工程施工有條不紊, 在重點難點工序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保證工程進度計劃的實施,盡量縮短工期。在工程量大、工期短的重點工程施工上有十分顯著的作用,特別是招投標制度在園林工程上的實施,更加有必要加強施工組織設計的應用。施工組織機構需明確工程分幾個工程小組完成, 以及各工程小組的所屬關系及負責人,注意不要忽略養護組。人員安排要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按時間順序安排。
3 園林養護要點
園林工程竣工后,養護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樹木栽植是一時之事,而養護則是長期之事,即“三分栽,七分管”。各種樹木有著不同的生態習性、特點,要使樹木長的健壯,充分發揮綠化效果,就要給樹木創造足以滿足需要的生活條件,就要滿足它對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過多使其遭受水澇災害。要防蟲防病,做好預案措施。
3.1灌 溉
樹木生長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從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滿足樹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過大的情況下,都應設法滿足他們的需要,這種措施就叫灌溉。
灌溉一般根據植物葉片內滲透壓或吸收水分的大小決定。灌溉時,如葉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則證明水分不足,就應及時噴水。抗旱灌水雖受設備及人力條件的限制,但必須掌握新栽的樹木、小苗、灌木、闊葉樹要優先灌水,長期定植的樹木、大樹、針葉樹可后灌。夏季正是樹木生長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陽光直射、天氣炎熱的中午做好不要澆水,中午時葉面噴水也不好。
灌溉時要作到適量,最好采取灌透、勤灌的原則,必須根據樹木生長的需要,因樹、因地、因時制宜地合理灌溉,保證樹木隨時都有足夠的水分供應又不受淹。當前生產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樹木定植以后,一般喬木需連續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質不好或樹木因缺水而生長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則應延長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喬木不得少于90kg,灌木不得少于60kg。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來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經化驗可用的廢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單穴灌溉、畦灌、噴灌、滴灌等。灌溉應符合以下質量要求:①灌水堰應開在樹樹木土球新生根系以外,不要開的太深,以免傷根;②水量充足:③水滲透后及時封堰或中耕,切斷土壤的毛細管,防止水分蒸發。
3.2排水
土壤含水過多,造成樹木生長不良甚至死亡。不同樹種、不同年齡、不同長勢以及生長條件的不同,樹木對水澇的抵抗能力會有所不同。常用的排澇方法有①地表徑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 1~0 3% ,不留坑洼死角;②明溝排水:適用于大雨后搶排積水,③暗溝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線并與排水溝或市政排水相連,但造價較高。保持土壤濕潤是樹木成活的主要條件,除在栽植后澆足定根水外,還應根據氣候情況及時補充水分,尤其是枝葉萌動、生長旺盛的季節,常綠樹栽植后,干旱時除澆定根水外,對枝葉也應經常噴水,但是土壤中水分始終呈飽和狀態,通氣性不良,不利于樹木生長發育,所以也要干濕適當、中耕翻土。低洼地區會導致積水,應注意挖排水溝及時排水。對大面積的綠化要求比較高的地區,可以在綠化區設置自動噴灌設備或預埋水管,定時澆水。
3.3施肥
樹木成活進入正常生長狀況后,可以追加肥質較為淡薄的肥料。施肥工作應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經松土除草后進行。
3.4病蟲害的防治
其方法主要有藥物毒殺和生物防治2種,在防治病蟲害過程中要掌握病蟲的發生規律,利用綜合防治,抓住有利時機用最少的人工和藥物取得最佳效果。
4園林施工與養護有機結合
4.1施工與養護均是設計意圖的體現
園林施工的過程就是把園林設計者的設計意圖轉化為具體園林景觀的過程。所以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達到設計者預想工程完成后所要達成的效果,就必須深刻領會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并按施工圖結合現場調整進行施工,使其轉化為現實的園林作品。一個優秀的園林作品必然是設計與施工密切配合的結果。例如植物配置,要達到理想的效果,從選苗到現場施工, 園林設計師均須親臨指導。至于自然山水園的放樣、施工,沒有園林設計師的現場把關,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對于復雜地形的施工現場,更是如此。
同樣,園林養護應充分體現設計理念。園林設計是創造園林景觀藝術的基礎, 在養護管理中貫徹設計的理念, 這是打造一個成功的園林作品對園林養護的必然要求, 養護要全力促成園林設計理念的實現和延續。例如已經施工完畢的一處園林景觀,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層次對全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需要在養護工作中充分理解設計理念,采取合理修剪等途徑來控制植物層次、高度,來體現和延續設計者的設計意圖。這就需要在養護作業和考核時與設計者的介入。
4.2園林養護應貫穿施工全過程
就綠化工程為例,要保證樹木種植的成活率,達到預想的綠化效果。為保證移栽樹木的水分平衡,必須在樹木起挖、運輸、種植過程中減少根系受傷、減少樹冠失水,對樹冠進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時用浸濕的草繩繚繞樹干,采取適當的遮蔭等養護措施。
4.3園林施工與養護均應合理安排資金
園林施工與養護均應編制詳細的資金使用計劃, 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充分結合到施工、養護的每一個環節。要根據資金安排把握施工、養護檔次,合理選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環節, 避免施工中隨意更改設計,切忌重此薄彼,削減養護資金影響后期養護效果。
5 結語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是按園林綠化設計要求,進行植樹、栽花、種草,并使其成活,盡早發揮綠化效果的過程。種植和養護是其中重要的兩部分。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及養護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種植屬于短期施工工程,養護管理屬長期、周期性工程。
在實際工作中既要掌握園林工程原理,又要具備指導現場施工及養護等方面的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較好地把園林綠化工程的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建造出既經濟、又實用、且美觀的園林作品。
參考文獻:
1、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工程分會,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施工分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技術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8-02-01
2、趙和文 《園林樹木選擇·栽植·養護》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9-06-01
死亡,那么前面的綠化工作就全部白費,設計者的意圖和園林景觀更無從談起。實際上要想獲得園林綠化工程的理想效果,還要在園林綠化施工的營過程中始終重視園林養護和管理工作。園林綠化養護在綠化工程施工結束后顯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養護,才能保持現有的綠化成果,才能充分體現綠化的生態價值、景觀價值、人文價值,才能真正成為城市的亮點,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1.綠化養護滯后的主要因素
1.1沒有真正意識到綠化養護的重要性
一個綠化工程是否美觀,能否滿足大眾需要,在方案的設計和管理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后期養護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綠化工程的成功,有70%都是靠養護。如果養護工作出現問題,方案設計者的思想和意圖就不能充分的展現出來,園林綠化的人文意義、生態意義、社會意義就不能全面體現,進行園林建設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1.2綠化的養護經費有限
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養護經費的不足,經費的缺失,使得綠化養護裝備和技術得不到改善,綠化的養護工作不到位。因為一些政府部門和人對養護工作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而且財政方面也不寬裕,使得城市綠化的養護工作經費得不到好的解決,直接導致了綠化的護理工作不能有效完成、綠地景觀效果也在直線下降。
1.3缺乏先進的養護技術,養護人員的業務素質普遍較低
現行的一些養護方法和措施,方法比較單一、技術含量低、設備比較落后,養護人員沒有進行系統的培訓,業務素質較低,養護沒有先進的技術,養護的效果差、效率低。
2.目前綠化養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2.1對綠化養護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一個綠化工程完工后,是否能滿足小區居民的需求,提高居民滿意率,種植的工作固然重要,但綠化養護更為關鍵。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如果不進行綠化養護或養護不到位,園林規劃設計意圖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園林綠化建設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人文價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發揮,園林綠化建設必將失去其本來意義。
2.2養護人員對修剪造型知識欠缺,養護工作缺乏創新,養護管理人員的技術業務素質有待提高。現在采取的一些養護措施,方法比較簡單,冬季該修剪的樹木修剪少,修剪技術含量低,養護管理人員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術培訓,技術業務素質普遍較低,養護工作缺乏創新意識,養護效率較低,個別樹木長勢造型不好,景觀效果較差。
2.3小區居民環境意識差,素質有待提高。個別居民對待花草不愛惜,任小孩子進入踐踏、玩耍,個別養狗的居民把狗隨意放進去拉屎拉尿,所以保護環境意識有待提高。
3.搞好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措施
3.1落實“三位一體”養護制度
加強專業技術培訓,制定相應的培訓措施,提高養護管理技術水平。建立業務強、技術好的養護專職隊伍,并加強培訓學習,增加新的知識,不斷更新技術,使養護管理工作向更高的水平邁進。
3.2科學規劃設計,精心組織施工
園林綠化要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質進行科學設計、合理布局。以鄉土樹種為主,切實做到適地適樹,喬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結合,按照生態學和美學的原理進行配置,盡量滿足各種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條件。還要根據不同季節和植物季相的變化,制定相應的養護技術措施和養護勞動力的投入量。只有嚴格按照規范科學合理栽植,成活率才比較高,為后期的養護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在施工時,必須對園林植物的選苗、起苗、包裝、運輸、栽植等做到精心挑選和安排。
3.3完善行之有效的養護管理環節
養護工作需要有完備的技術規范、管理標準,要抓好養護工作的各個環節,必須制定完整、詳細的養護管理措施。對養護措施好、管理突出的綠地要總結經驗、發揚成績;對管理不到位、養護水平差的綠地也要及時查找原因。
3.3.1灌溉、施肥根據植物的生長及開花特性進行合理灌溉和施肥。在雨水缺少的季節,每天的淋水量要稍大于該種類規格的蒸發量,使其含水量保持在:砂土為3%~6%;砂壤土為6%~12%;壤土為12%~23%;粘土為21%~23%。需水量大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為4.5%~6%;砂壤土為9%~12%;壤土為18%~23% ;粘土為22%~23%。需水少且不耐澇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砂土為3%~4.5%;砂壤土為6%~9%;壤土為10%~18%;粘土為21%~22%。 3.3.2補植、改植及時清理死苗。7天內補植回原來的種類并力求規格與原來植株接近,以保證優良的景觀效果。補植需按照種植規范進行,施足基肥,加強淋水等保養措施,保證成活率達98%以上。對已呈老化或明
顯與周圍綠化環境不協調的樹木或花卉應及時進行改植。
3.3.3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以防為主,精心管養,使植物增強抗病蟲能力。經常檢查,早發現早處理。采取化學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綜合防治方法,防止病蟲害蔓延和影響植物生長。盡量采用生物防治的辦法,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用化學方法防治時,噴藥一般要在晚上進行。藥物、用量及對環境的影響,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和標準。
3.3.4實現機械化生產,提高養護管理水平
實現機械化生產,是園林現代化的方向。運用現代技術,廣泛使用機械操作,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園林綠化養護可以根據養護需求編制施工機械設備的投入計劃。對某些工種屬于手工藝性質的勞動,不可用機械代替,必須保持手工操作特色。所以,既要注重提高勞動生產率,又要保證園藝質量。
4.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環境意識不斷增強,城市的綠化已經逐漸成為各級政府在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一項重要的基礎建設。雖然政府在城市綠化上的步伐不斷加快、投入也不斷增多,但是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已經成為阻擋城市綠化進步的主要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充分意識到養護對綠化的重要性,來使城市綠化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
[2]黃曉欒.園林綠地與建筑小品[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關鍵詞] 園林設計 城市住宅 生態環境
城市建設中,城市園林綠地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不但可以完善投資環境,也可以為居民創造一個自然、輕松、幽雅的生活環境,使居民在緊張的工作、學習之余,將休閑、健身、娛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得到精神享受,又有利身體健康。在本文中筆者就參與的一住宅小區園林設計與施工的一些思考與業內人士交流、探討。
一、城市園林設計原則
(一)為了舒適的生活方式
居者是城市的主人,在景觀設計和城市建設中應該得到關懷,而在城市美化思想指導下的綠化建設,強調的是展示性、機械性和形式性。事實上,城市綠化的真正意義在于為城市居民提供一種生活、休閑及工作環境,而不是主題游樂。特別是在新建居住區中,真正為居民的生活和棲居而美化的社區并不多見。而大量出現的是商利導向的美化。以上兩種形式主要為了把居住人和居住的環境看作展示作品,這樣的后果會讓城市和景觀逐漸消失在平民眼里,讓社會充滿各種不和諧因素,這種行為表明居民區美化方法已經慢慢走入歪路。
(二)種植需適人、適地、適節
種植需要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因素,比如兒童活動的范圍內,我們種植的樹木應色彩明快,而且要種類豐富,最好采用長勢優美,且無毒和無刺的樹種。具體種植必須需要符合兒童心理。而老人活動的范圍內,我們種植的樹木應要以大型喬木為主,因為這種樹木枝葉茂盛,可以讓老人們在樹葉下輕松的納涼,為老人早晨和黃昏時候的散步等行為提供便利。在平原地區,種植樹木要考慮到地形的變化,讓樹林的環境充滿浪漫和溫馨,這樣營造的環境更加顯得詩情畫意。另外,微地形的上下起伏環境可以讓樹木顯得更加和諧。
(三)種植因合理布局而提升價值
在居民區進行種植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周邊環境的影響,配置出自然生態的環境,通過科學的對花草、灌木以及喬木進行搭配,園林植物我們要盡可能選擇適合園林的鄉土樹種為主,這樣更加有利于樹木的生長。另外具有觀賞價值的其它樹種也需要進行種植,以這些樹種來對原有環境進行搭配,這樣可以讓居民區環境顯得充滿鳥語花香的氛圍。不能過度追求自然生態,因為居民區不是公園,所以布局的過程中只要注意表象就可以,畢竟居民區的本質是一個休息場所。
二、設計適宜的城市住宅小區水體提升園林品質
(一)清水繞居
由于人類最早就是從原始森林中生活過來,因此,本質上都向往大自然的環境,必須潺潺流水,流水的聲音對于人類來說是一種享受,能夠讓人修身養性,因此居民區建造“清水繞居”的效果非常顯著。當然,也有相應的缺點,比如,需要維護水資源的費用較貴,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另外,居民區的綠色環境本就十分稀少,如果建造這種“清水繞居”的效果勢必要犧牲一部分綠地建設,因此,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適合的地方,這樣營造出的環境才符合人類的需求。
(二)雨水利用
現代居民建設,對于水體環境的營造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死水,另外一種則是活水,即聯通河道并流動的水。建設過程中通常要對河道的水進行過濾,然后把過濾后的水源流入居民區內,以此來滿足居民區內的植物要求,但是這種需求并不能全部滿足,因此,我們需要考慮通過雨水來解決。這樣會讓建設的成本費用降低至最少。
結語
本文的種植方法主要通過符合居民需求和人性化要求兩個方面進行,這種立體復合型的方法,能夠讓環境更加適宜,讓城市住宅區環境建設更加方便。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保證城市化建設下從而升起的一門新學科,即園林設計學科,讓該科目具有相應的意義和價值,為了居民的居住環境,新學科的興起是一種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 張建琦 淺談居住區綠化規化與設計[期刊論文]-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1(8)
關鍵詞:攀援植物,應用原則,應用形式,園林應用
1.攀援植物的概念及分類
1.1攀援植物的概念
攀援植物的特點是植物具有很長的莖干,但莖干不能支持整個植物體直立,只有匍匐地面或依附其他物體才能保持自身不斷向上生長,由于它們具有必須依附其它物體才能攀援向上生長的習性,所以把這類植物稱為攀援植物,又稱攀緣植物。如紫藤(Wisteria sinensis)、金銀花(Lonicera japonica)、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扶芳藤(Euonymas fortunei)等,另外園藝生產上常用的栽培攀援植物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苦瓜(Momordicacharantia);南瓜(C.P.Var ovifera)等因其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也列入園林觀賞植物之列。
1.2攀援植物的分類
攀援植物具有特殊的觀賞效果,或花色艷麗長久,或葉色因季節而美麗,或有獨特的觀果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攀援植物約有1000多種,隸屬于70余科,200多屬。其中大多數為種子植物,少數為蕨類植物。從攀援植物的質地、體量及生長習性和在園林綠化中的使用可分為5類:①大型木質爬墻攀援植物,如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②粗壯木質藤本植物,如地錦;③小型木質攀援植物,如多花薔薇(R.Mult.flora);④輕型草質攀援植物,如羽葉蔦蘿(Quamoclitpennata);⑤小型耐蔭室內觀葉攀援植物,如香豌豆(Lathgrus odorathus)。科技論文,園林應用。
2.攀援植物的攀援方式
攀援植物的攀援方式可分為三種:
(1)是依靠自身纏繞莖上攀援,它們纏繞的方向不同,有的向左旋轉,有的向右旋轉,不同的植物有固定的旋轉方向。如向右旋轉的攀援植物有葎草 (H.scandens)等,向左旋轉生長的攀援植物有扁豆(Dolichos lablab)、牽牛花(P.Purpurea),向左又向右方向不斷變化纏繞生長的攀援植物有何首烏(Polygonum multiflorum)等。科技論文,園林應用。科技論文,園林應用。
(2)是依靠植物特化的攀援器,固定依附,又可分為四種:①依靠卷須攀援的攀援植物,如鐵線蓮(C.Horida);②依靠吸盤攀援的植物,如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③依靠吸附根攀援植物,如中華常春藤(H.nepalensis);④依靠倒鉤刺攀援的植物,如多花薔薇(R.Mult.flora)、木香(R.banksiae)等。科技論文,園林應用。
(3)是有些攀援植物兩種攀援方式都存在,它既是纏繞性的攀援植物,又具有特化的攀援器,如葎草(H.scandens)。科技論文,園林應用。
3.攀援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原則
3.1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
在選擇攀援植物的時候,應密切關注它原產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的不同,對南北東西經緯度不同、氣候條件均不同的各地攀援植物,在進行種植設計時,應注意地域的差別,以鄉土種類為主,適當引種其氣候與當地條件相似的地區的植物,對不同地域引種的攀援植物,體量較小的可實行保護地栽培,對于露地栽培的需要進行引種馴化試驗。
3.2堅持色彩、季相相宜的原則
在利用攀援植物造景時,應充分考慮植物的季相變化,使園林的景觀富于春、夏、秋、冬四季變換,力爭花期長、葉色、花色多,以及因季節物候的變化產生的色、形、姿態等方面的變化與周邊樹木的色彩及周圍環境、地理位置、當地的氣候條件、場景氛圍等協調一致,來突出景觀的主題,創造不同的意境,從而給人以美感。
3.2堅持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
攀援植物一般在葉子的“形”、“色”以及果實的奇特上有著多姿多彩的奇觀效果,在利用攀援植物造景中一般應注意做到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所謂科學性,就是要“適地適樹”,即需要利用攀援植物造景時,盡量采用一些鄉土樹種,以滿足所選用的園林攀援植物對生態的要求。藝術性就是通過藝術上構圖原理來盡量體現出攀援植物的個體與群體的形式美,給人以美感。科學性是植物造景的前提與基礎,藝術性是植物造景的手段。
4.攀援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形式
攀援植物主要是用來做垂直綠化或立體綠化;垂直綠化就是綠化與地面垂直的線與面,如墻面的綠化、陡坡的綠化、圍欄綠化、陽臺綠化等;立體綠化的概念較垂直綠化的含義更加廣泛,垂直綠化只是主體綠化的一部分,立體綠化是建筑物及其空間的綠化,包括人類生存空間的一切綠化;攀援植物的應用形式一般可分為五類
4.1室外墻壁、山石、柱形物、陡坡的綠化
一般選用大型、木質爬墻的植物,如美國凌霄(C.radicans)、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攀爬能力強、速度快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達到對較大面積的墻面作垂直綠化之用的植物。
4.2花架、綠廊、涼亭、拱門的綠化
選用粗壯木質藤本植物,如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weet.)、木香(Rosa bankisae)、中華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觀賞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很快就可以形成一個綠化的長廊通道,尤其在生長旺盛的夏季給人以賞心悅目涼爽之感,極富意境之美。
4.3柵欄、矮花墻(透空墻)綠化
選用一些小型木質攀援植物,如絡石(Trache lospermum)、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藤本月季(Rosa hybrida)、金銀花(Lonicera japonica)等,在空間上綠色進行了外延,形成非常優秀的柵欄景觀與小型建筑物景觀相得益彰。
4.4籬笆、蔭棚、涼棚的綠化
選用輕型的攀援植物,用做規整修剪綠籬的,如扶芳藤(Euonymas fortunei),庭園用做蔭棚、涼棚的攀援植物有葡萄(V.vinifera)、多花菜豆(Phaseolus cossineus)、刀豆(Canavalia gladiata)等,一般生長迅速,很快形成濃蔭,覆蓋庭園,又可以做為時令水果、蔬菜等經濟價值較高。
4.5室內墻壁、隔斷、窗臺綠化
選用小型、耐蔭室內觀葉攀援植物,如綠蘿(Scindapsus aureus)、雀梅藤(Sageretia theezans)、藍雪花(Plum bagoauriallata)。
5.攀援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5.1綠化美化的作用
攀援植物不占用土地,而是依附其它物體起到綠化美化作用。首行對一些裸露的巖石表面和山體陡峭處水土流失的防護非常有效;其次在當前高層建筑林立,土地日益緊張,人們生存空間變得狹小的情況下,種植攀援植物進行垂直綠化,美化環境,更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5.2生態作用
首先攀援植物一般植株繁茂,葉片緊簇,能吸收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據統計,植物葉片形成1克葡萄糖就可以吸收2500毫升空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并源源不斷地向人們輸送著氧氣。
另外日光照射到植物葉片上,有70%的光被葉片所吸收,從而降低了炎夏建筑物墻面的溫度,改善室內溫度。據統計,種植爬山虎的墻面較裸露墻面的溫度下降13.7℃。
其次在沒有條件種植樹木的地方,可以見縫插針地種攀援植物,來吸附空氣中大量的塵埃,減少細菌傳播的程度,以及減弱城市各種噪聲從而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科技論文,園林應用。
還有很多攀援植物能分解和吸收某些有毒物質,一些攀援植物對某些有害氣體有非常敏感的反應,可以充當監測環境的指示植物。
6.結語
隨著生態園林的發展,綠化造景的需要,將攀援植物恰當地引入到立體綠化的空間里來,見縫插針地在不宜喬木生長的地方,迅速形成綠量,是擴大綠化覆蓋率的一個重要手段之一;別外利用攀援植物的葉色和獨特的果實,往往能營造出詩意般的意境,打破以前片面以喬、灌、草植物造景的手法,可以營造出更加豐富的植物景觀。
參考文獻:
孟慶武編著《攀援花卉》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
吳遺成《高效益庭院美化設計模式》江蘇科技出版社1987
關鍵詞:大樹移植,成活率
大樹移植一般是指胸徑15厘米以上的落葉喬木和胸徑10厘米以上的常綠喬木。在城市綠化工程建設中,大樹移植可以加快園林綠化步伐,點綴景點,提高綠化覆蓋率,提升綠化檔次和品位,起到迅速成景的園林綠化效果,同時也可以有效保護在城市擴建工程中的古樹名木和現有大樹。但是鑒于大樹移植成活率相對較低,我們要遵循大樹自然生長規律,把大樹移植作為系統工程,嚴格技術要求和具體措施,以取得良好的移植綠化效果。
1.移植前的準備
1.1大樹選擇
應根據栽植目的地的立地條件,氣候條件,土壤特性等綜合環境條件,做到適地適樹,選擇生態效益高、淺根性的鄉土樹種;提前一年做好調查設計,確定移植大樹的種類、名稱、產地、地理位置、生態環境,大樹的生活習性、氣候、土壤等諸多因素;移植大樹應盡量選擇苗圃培育的經過多次移植成活的“熟苗”,盡量不要選擇沒有經過移植或者在農村山區散生的“生苗”,其苗木往往主根明顯,入土很深,有效吸收根在土壤深層或樹冠投影之外,挖掘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其根系造成極大的損害,移植成活率很低;移植前應分期斷根、修剪,做移植準備。
1.2移植時間選擇
最好選擇在樹木休眠期,秋季樹木落葉后和春季萌發新葉前為最佳時間。秋季樹木落葉后大樹移植蒸騰量小,水分代謝平衡,有利于根系及時恢復,早春氣溫逐漸升高,土壤水分充足,樹木根系在較低溫度下可開始活動,有利于水分代謝平衡。北方最佳時期是樹木落葉后在土壤封凍前的深秋和土壤解凍后的早春進行。免費論文。南方可以選擇在生長季移植,最好選擇在梅雨季或連陰天時移植。反季節移植前可提前三天大水澆灌,樹葉枝條噴施源動力抑制蒸騰劑,防止水分蒸發,名貴樹木可提前打源動力吊針液,給大樹提前輸液。
2.大樹挖掘
落葉樹移植應對樹冠應進行修剪,裸根移植一般采取重修剪,剪掉全部枝葉的1/2-1/3,帶土球移植則可適當輕剪,剪去枝條的1/3即可。修剪時剪口必須平滑,截面盡量縮小,修剪2公分以上的枝條,剪口應涂抹防腐劑或石臘。免費論文。常綠樹移植前一般不需修剪。定植后可疏剪,剪去移植過程中的折斷枝或過密、重疊、輪生、下垂、徒長枝、病蟲枝等。常綠樹修剪時應留1-2公分短枝,不得貼根剪去。剪后涂防腐劑或包裹剪口。落葉樹可適當留些小枝,易于發芽側枝,樹干采取包裹措施,采用麻包片、草繩圍繞,一般從根莖至分枝點處既可減少蒸發又可以減少移植過程的擦傷。土球挖掘時,應保證土球完好,尤其雨季更應該注意。土球規格一般按樹干1.3米處直徑的7-10倍,土球的高度一般為土球直徑的2/3左右。挖掘高大的喬木或冠幅較大的樹木前應立好支柱,支穩樹木。將包裝材料用水浸泡好待用。挖掘完成后對土球進一步修整,使土球光滑便于包扎。對土球進行消毒處理,可用多菌靈、惡霉靈、福美雙混合溶液噴灑,尤其對于大的根系傷口。有條件的還可在傷口上涂抹生長素(20-50mg/kg的萘乙酸、吲哚乙酸或1號、2號生根粉溶液)。藥劑處理完成后用浸濕的草繩捆扎土球,一般用雞籠式捆扎,也可以桔子式、井字式,五角式的捆扎方式。
3.大樹吊裝運輸
大樹吊裝前對樹冠進行必要的修剪綁縛,便于吊裝運輸。對樹干吊裝綁縛處用草繩等柔軟物體包扎保護,吊裝過程中注意避免損傷樹皮和碰散土球。大樹吊入汽車后樹冠向后,土球下墊土或草繩等柔軟物體,土球兩邊用土或沙袋墊住,用繩子將土球固定。樹干上包扎上柔軟材料后放在木架上,用繩子固定,注意樹冠不能拖地。在運輸途中注意噴水保濕,并遮蔭防止水分損失過多。用吊車吊運時一定選用起吊、裝運能力大于樹重的機車和適合現場使用的起重機類型。
4.大樹的種植
按設計位置挖種植穴。種植穴的規格就根據根系、土球規格的大小而定,然后把種植穴用殺菌劑消毒,裸根和土球樹木的種植穴為圓坑,應較根系或土球的直徑加大60-80厘米,深度加深20-30厘米,坑壁應平滑垂直,掘好后坑底放20-30厘米的熟土,種植的深淺應合適,一般與原土痕平或略高于地面5厘米左右;種植時應選好主要觀賞面的方面,并照顧朝陽面,一般樹彎應盡量迎風,土球直接放入種植穴內,拆除包裝,分層填土夯實(種植前必須用鉛油,在朝陽的向方位的胸徑部位劃一個記號);種植時要栽正扶植,樹冠主尖與根在同一垂直線上,保持樹直立,方位正確,填土至2/3處立支撐,一般用三柱式或四柱式;樹種好后圍堰,土堰內徑與坑沿相同,堰高20-30厘米左右,這樣有利澆水養護;澆第一遍水量不宜過大,水流要緩慢,沿樹圍緩澆,直到澆透,使土下沉,一般在栽后兩、三天內完成第二遍水,一周內完成第三遍水,此兩遍水量要足,以后根據天氣確定澆水次數,每次澆水后要注意整堰,填土堵漏。
5.樹木的后期管理
大樹移植后需要精心的養護管理確保成活并恢復生機,在移植后1-3年里日常養護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移植第一年內的養護管理,這是大樹移植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5.1樹干包扎噴水保濕
定植完成后用草繩把大樹主干和一級分枝近主干處包扎,避免強陽光直射和干熱風吹襲,減少樹體的水分蒸發。炎熱的夏季又可往草繩和樹體上噴水,調節枝干溫濕度;采用新技術提高成活率,用調好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溶液與木醋溶液灌根。或在樹干打“滴流”等給樹體輸液或根外施肥方法促進大樹迅速生根成活。
5.2搭建遮蔭棚
生長季節移植大樹后的一定時期內,要根據樹種情況采取相應的遮蔭、葉面噴水或抗蒸騰劑等措施,提高移植成活率。夏季氣溫高,樹體蒸騰作用強烈,為了保持樹體水分平衡,應及時搭遮蔭棚減弱蒸騰。但注意不能遮蔭過嚴,一般遮蔭70%左右,讓樹體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保證樹體的光合作用。蔭棚距離樹體一般50厘米左右,保持棚下空氣流通,防止日灼危害。免費論文。
5.3加強水肥管理和預防病蟲害
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在夏季還要多對地面和樹冠噴水,增加環境濕度,降低蒸騰;大樹定植初期每隔半月左右可進行根外追肥,有利大樹恢復生長勢。可用尿素、硫酸銨、磷酸二氫鉀等速效肥料制成0.5%-1%的溶液,在早晚或陰天葉面噴施,根系萌發后可勤施薄肥,促進大樹的恢復生長;由于大樹移植損傷樹勢,大樹移栽后易受病蟲害侵害,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和樹種特性,及時防治,對癥用藥。
5.4預防凍害
新植大樹易受低溫危害,入秋以后注意減少氮肥施用,同時增加施用磷鉀肥。根據樹木生長情況逐步撤除蔭棚,提高光照強度,加強樹體光合作用強度,提高樹體根系和枝條的木質化程度,提高大樹本身的抗寒能力,并及時對樹干涂白。冬季寒潮來臨前,采取覆土、覆蓋、設立風障等方法加以防寒保護。
關鍵詞:城市園林綠化,樹種應用,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K92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引言
一座城市的園林綠化,是其生態系統中的主要成分,能夠凈化美化環境,維持城市生態平衡。在城市園林綠化的樹種應用方面,只有經過分析,合理選擇適合的樹種,才能城市建設順利進行。本文以河北省為例,通過對全省的園林綠化樹種進行調查、分析,在此基礎上總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使河北省的園林綠地建設真正發揮出應有的環境效益。
2河北園林綠化樹種問題分析
2.1 樹種種類少
只有維持園林綠化樹種的多樣性,才能實現城市綠地全面的生態效應。文獻表明,當前在河北省所有的地級市中,園林綠化樹種的總數一共是71科398種,在城市之間的數據比較中,以保定市最為豐富,達49科298種,而張承地區則均不足200種,樹種種類少,分布欠均勻,導致生物多樣性不足,難以滿足當代城市園林綠化樹種種類的要求。
2.2 地方特色弱
城市的園林綠化,必須緊密結合自身的條件與資源,此外還要參考城市本身所蘊含的歷史與人文背景,這樣才能凸顯自身特色,體現獨特風格。而地方所特有的植物種類,也因在長期的進化中完全適應了當地環境條件,是城市園林的最佳選擇。而當前,河北省園林綠化的地方特色卻相當缺乏,鄉土樹種應用比例嚴重不足,這種狀況導致城市綠化的地域性不強,不具備自身特色。
2.3 綠化形式單調
這是從綠化樹種的配置來看的,縱貫河北全省,在園林綠地方面的建設均呈現出比較單調的特點,具體包括:不合理的樹種安排,模糊的季相區分等。而且,在城市園林綠地的建設中,問問存在著平面綠化的情況,缺乏必要的復層群落。舉例來講,近年來,彩葉樹種因為觀賞價值較高,被廣泛采用。但這種樹種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只能在公園、廣場等環境應用,因此難以為城市的景觀效果提供大面積的良性影響。
2.4 樹種應用不科學
在樹種應用方面,河北省的做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一些問題包括:樹種應用沒有很好地結合環境需要、樹種應用的比例失當等。有些地區所選用的園林綠化樹種因為易遭受蟲害,導致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舉例來講,春季,城市中常常出現毛白楊飄絮的現象,影響視線。此外,還有一些樹種因為設計者考慮不周,導致植物的視覺效果與周圍環境主題不搭配。
2.5 養護管理欠缺
在河北省的不少城市綠地中,因為綠地的養護人員沒能掌握植物的生態特點,沒能對樹木以符合其特點的模式進行到位的養護與管理,還有一些個別地區因為處于比較偏僻的地方,對園林樹木“只種不管”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在公園等公共場所的綠地植物,因為管理不善,常常被游人作為健身器材使用,嚴重影響了樹木的成長和壽命,深知直接導致樹木的死亡。由于養護管理工作的欠缺,造成生態效益下降。
3 河北園林綠化樹種發展對策
3.1 科學進行樹種規劃
在一座城市的綠地系統規劃當中,對于樹種的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樹種規劃有利于城市綠化體現出最大化的成效,提供預期的綠化質量的。因此,各地區應該把對于城市的綠化作為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充分結合城市布局、城市分區、人文景觀進行綜合謀劃,以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制定出一套具有可行性的特色規劃,在此基礎上應保持綠地建設的足夠資金投入,為城市綠化樹種提供根本保證。
3.2 重視新優樹種引種
一座城市的園林綠地建設,要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引進新樹種,從而提升樹種的多樣性,并最終解決綠化樹種種類缺乏的短板。河北省有著自身的環境特點,應結合其優勢與缺陷,以自然植物群落特征為基準,引進外來樹種。首先對河北省目前現有的園林樹種進行統計,對表現不足的綠化樹種實施優選,并繁育栽培,使其達到預期的綠化效果。此外,還需對本地區所特有的野生樹種進行詳實的調查,取其中具有較好觀賞價值與一定程度環境適應性的部分進行引種,進行推廣應用。
3.3 增強樹種配置水平
在園林綠化植物的樹種配置方面應該加強研究與分析,例如,在進行樹種的優選之后,還應使喬木、灌木與草類植物能夠做到良好的搭配與結合,此外還要充分考慮各種植物的獨特形態與生態特點,包括植物的高度、植物樹冠的服務、植物的肢體色調以及花期等,通過綜合考慮,進行合理配置,最終構建多樣化的、層次豐富的園林景觀。
3.4 注重適地適樹
在選擇城市綠化的園林綠地樹種時,還要結合該片園林綠地的功能與性質,綜合考慮該地區的土壤和氣候條件,結合城市遠期規劃要求,進行因地制宜的適地適樹安排,最終構建出符合自然規律的綠地生態群落。這樣的做法有利于充分利用綠地樹種特有的觀賞特性,發掘其在園林美觀中的各種功能。
3.5 提高養護管理水平
只有做好養護管理工作,才能充分發揮綠化樹種的美觀作用。所以,河北省的哥哥地區有必要大力宣傳園林綠化法律法規,以法律為準繩,約束游人的行為,強化園林綠地的審批流程,并加強養護管理,積極培訓和引進專業性強的技術人員,從而使園林綠化的養護得到深入的實施。
關鍵詞:園林綠化 施工技術管理 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園林綠化作為改善生活質量、美化市容市貌的一種重要手段, 通過充分利用園林綠化植物, 以及科學、合理的藝術手段, 模擬自然生態系統, 構建層次多元、結構復雜、生態多樣、功能最優的綠地生態系統. 它產生的生態效益改善人體生理健康;景觀效益改善人的心理機能和糟神狀態;游憩效益則改善著人的行為方式和生活質量。同時, 我們應普及綠化科學思想, 樹立生態園林意識, 提高人們對自然美的認識和向往, 改變目前園林綠化過于追求氣派和攀比求洋的做法, 積極營造健康、自然、優美和舒適的城市綠色開放空間。
一、園林綠化工程的特點
1、施工對象的多樣性
園林工程的主要施工對象是有生命的活體,搭配與栽植各種色彩不同季節的植物,利用苗木的特殊功能,達到凈化空氣、營造和美化生活環境的目的。
2、分項工程的復雜性
園林綠化工程具有規模小、分項多、工程量分散和不便監督管理等缺點。這就要求施工人員不僅要掌握一般土建的知識,更要懂園林綠化,防止出現一些素質較低的施工單位鉆空子、做手腳,造成工程質量失控,增加施工工作難度。
3、工程建設的附屬性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園林景觀工程應用廣泛,如城市綠化廣場、大型公園和高速公路等都已成為園林工程的展示場所,但是園林綠化工程更多地是作為配套附屬工程出現在社區、住宅小區和一些功能性建筑物的周邊。
4、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的協調性
園林工程為給人以美的感受,往往追求人造景觀的藝術美和自然美相結合。設計人員在個別細節部分不能保證達到這種效果,通過現場工程技術人員要通過創造性的勞動,去實現設計意圖。
5、園林施工的季節性和管護的長期性
園林綠化工程的綠化種植季節性強,要求適時適地種植。種后長期管理養護是非常重要的過程。為確保苗木的成活率與良好的長勢需要長期精心的管護。
二、園林綠化施工技術管理的措施
1、分析綠化工程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技術方案
加強分析綠化工程需要是指分析綠化工程的投資方的需要,根據綠化工程投資方的要求,合理地安排園林樹木的種植和施工管理。在種植樹木的時候,要確定好采購多少棵樹木,要安排多少人種植這些樹木,然后在種植這些樹木的時候,每個人應該具體做哪些工作。還有要安排一些可自由調配的工人,這樣等有突發事故發生時,就可以自動地調配這些人員。
2、做好苗木采購工作
苗木的花費是整個綠化工程花費的主體,因此,一定要加強苗木的質量把關。在采購苗木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檢查苗木的根系是否完好無損。一般來說,許多綠化工程的苗木都是需要從外地運輸過來,在這一個運輸過程中,就可能造成一些苗木的損傷。因此,要特別注意在運輸苗木時對苗木根系的保護。在苗木的運輸過程中,要在運輸車輛的下層墊上一層鋪墊,減少苗木的碰傷,并且要防止車輛產生過大的顛蕩,減少病苗、弱苗的產生。提高苗木在種植過程中的成活率。
3、定點放線的管理
在現場測出苗木栽植位置和株行距,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準確放線,在設計圖上標注具體的尺寸,根據植物配置的疏密度,再按此位置用皮尺在現場相應的方格內定位撒灰點。種植穴的大小以土球規格及根系情況而定,在栽苗前以所定的灰點為中心沿四面往下挖,穴為圓形但必須保證上下口徑大小,帶土球的應比土球大16-20cm,種植穴挖好以后,填些表土,若土太瘦,應先在穴底墊一層積肥,積肥土還應鋪一層土壤土,厚度為5cm 以上;定植苗木前要經過修剪,定植前對根部適當修剪,將短根、病根和過長的根剪除,其主要目的是減少水分的蒸發,保證樹枝平衡以保樹木成活,并及時涂抹防腐劑,定植后要對樹木進行支撐防風刮倒,定植時要符合設計及驗收的標準的要求。
4、加強施工階段的技術管理
施工階段的技術管理是施工的關鍵地方,只有在正確的技術指導下才能事半功倍的達到工程預期的造景效果,才能保證質量、成本、工期目標的有效完成,在施工階段中,技術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土壤處理,土壤為苗木的成長發育提供養分,促進根部生長,對其有著決定性作用, 因此在對土壤進行處理時應以科學的方法,對土壤的孔隙度、PH 值、持水能力以及氣密性等進行分析,首先進行取樣實驗分析,結合樹苗所需土壤環境的要求和實驗結果,采取相應措施對土壤環境進行改良。
(2)控制種植穴的深度,種植穴的挖掘深度應根據土質、土球的大小、植物的根系特征來確定,土質較差的土壤種植穴要稍深,然后施基肥培育,肥料的用量以及腐熟程度須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控制,防止燒苗或少肥。
(3)工序管理,施工工序的管理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管理內容,施工前專業技術人員應做好技術交底,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時應按照技術交底的內容和要求來進行,對于重要的質量控制點,技術人員和施工管理人員還應旁站監督,一道工序完成后必須經過質量驗收合格后方能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積極的進行事前預防主動控制,加強技術指導,把好驗收關。
5、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后的養護管理措施
(1)施肥中的養護管理措施
園林栽培樹木種類繁多,除選取合適的土壤框架外,還要對植株施加恰當的肥料,尤其是對將要成果的林木需施加比日常更豐富的肥料,以便于滿足樹木對養料的基本需要。施肥的同時需密切關注天氣的狀況。為了能盡可能使苗木達到設計標準的效果,苗木移栽之后的頭一年一般不施肥,這也顧及到對苗木本身的損害了。下一年可根據成長的情形用一定比例的磷酸、尿素或者直接施加適度的農家肥料,在根系的外部表面要注意追肥。
(2)施工前后的修剪措施
在園林工程的施工前后,要針對特定的林木運用特定的方式予以修剪。對灌木、喬木的地面上方的部位和地下根系要注意及時地修剪,像木棉、枝葉下落的鳳凰木等應當重修剪。修剪人員要因地制宜,修剪完畢的枝葉先取下來,再規整,將修剪現場的所有廢物、垃圾打掃徹底后再涂漆。修剪要遵循從上到下的原則,由表及里、從大到小的順序將死葉子、被折斷的樹枝條和有病蟲害的樹枝葉子一律拿掉,在修剪的方位要時刻保持光滑與整齊,在有損害部位涂料、消毒。執行修剪作業要選擇在園林樹木的休眠期。
(3)灌溉的管理措施
林木的地表以上部分有大量的水分散失,在土壤中的水分不足以供給根部的吸收,灌溉時,要在植株成長的旺季進行,要適量地灌溉,每一次灌溉用水量少一些、但灌溉的次數頻繁一點,選用井水、湖水、河水或者生活廢水灌溉。
(4)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目前采用藥物消滅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的方式,要深入了解病蟲害的成因、產生時間,選取最佳時節,力爭用最少量的藥物資源達到最好的效果。
總之,在建設和諧社會中,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生態中最經濟、最有效、最積極的因素,是一項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同時,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主要載體,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因此,必須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科學建綠,將節約的觀念貫穿于城市園林綠化的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引導城市發展模式的轉變,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北松.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2).
[2] 劉建國.淺析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階段造價控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論文摘要 提出重慶市主城區園林土壤存在的主要問題,即偏堿、養分含量低和物理性質差等,并針對各種問題分別提出相應的化學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管護措施等,以期給園林建設提供參考。
土壤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園林綠化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1],直接影響著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城市生態環境質量[2]。然而,由于園林景觀和綠化效果主要是由植物直接來體現的[3],園林植物的質量易受到重視,而對于園林植物的生長基質——土壤的質量則往往考慮較少[4,5]。重慶主城區園林土壤來源復雜,相當數量的土壤存在pH值偏高、養分含量低、容重大、礫石含量高、質地黏重、通氣性差等缺陷,直接或間接地帶來了苗木成活困難、苗木成活后長勢衰弱、后期管護困難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園林綠化又好又快的發展。目前,重慶市正在建設國家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隨著大量園林建設的進行,園林土壤的問題越發凸顯。如何管理和改良園林土壤質量,為園林植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從而提高園林綠化建設的質量已顯得十分重要。
1 重慶主城區園林土壤存在的主要問題
重慶主城區位于四川盆地東部褶皺帶的平行嶺谷間,城市土壤以紫色砂泥巖風化物上發育的中性和石灰性紫色土為主[6]。園林土壤作為一種特殊的城市土壤,其特性不同于城市的一般土壤或農田土,其主要來自客土,很大一部分是外來土或添加物。重慶主城區內大量的城市建設使園林土壤土源復雜,土體層次紊亂,表土經常被移走或被底土掩埋,土層中常摻入底層僵土或生土,以及大量的礫石和建筑垃圾等;加之人類活動的強烈影響改變了土壤的理化性質,使其結構退化,養分缺失,影響了園林植物的生態綠化效果。重慶主城區園林土壤主要存在三大主要問題,即偏堿、養分含量低、物理性質差。
1.1土壤偏堿
重慶主城區大部分園林土壤的酸堿性為中性偏堿,pH值在7.0~8.5,其中還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強堿性土壤(pH值>8.5),對桂花、香樟、雪松、杜鵑、山茶等喜酸性園林植物而言,這樣的土壤條件會大大降低其種植成活率,嚴重影響其生長。
1.2土壤養分含量低
重慶主城區園林工程進行填埋建植的土壤主要有建筑過程中挖掘出地下未充分熟化養分貧瘠的土壤、混合了建筑垃圾的施工剩土、山地土壤,其土壤有機質含量及氮、磷含量都普遍偏低。據調查,重慶市街約55%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約40%的土壤有效氮含量偏低,約60%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偏低,速效鉀含量中等[7]。這樣的養分含量水平容易導致植株恢復緩慢、生長受阻。加之對園林綠地養分的補給往往不能使其土壤肥力達到平衡,土壤肥力呈逐漸下降的趨勢,制約了城市綠地生產力的提高。
1.3土壤物理性質差
重慶主城區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特別嚴重,土層侵蝕和堆積作用頻繁[6],加上廣泛分布的紫紅色砂巖和頁巖夾雜在土層中,在建筑施工時極易致使大量的巖石侵入栽植土壤中,一些栽植土壤還含有大量建筑碎石、磚塊、水泥、石灰等建筑垃圾。未清除這些侵入體就地栽植,特別是栽植大樹,容易導致泥團外露、苗木泥團周圍形成空洞、水分和養分流失、新生根系生長困難等,最終將導致苗木死亡。重慶主城區園林土壤的容重偏高,由于施工壓軋、行人踐踏、硬化鋪裝等人為活動,土壤的結構被嚴重破壞,有的土壤容重高達1.60~1.80mg/m3 [7]。特別是大量行道樹的根系被擠壓在硬化路面下有限的土壤中,直接造成土壤水氣循環受阻等不利條件,使得根系發育受阻,樹木生長困難,對直根系的喬木類園林植物危害尤其嚴重。
2 土壤改良措施
2.1偏堿土壤的改良措施
2.1.1化學措施。①離子中和。改良偏堿土壤的常用措施,對于大面積的偏堿土壤改良較適合。主要是通過強酸根離子將土壤中的堿性離子中和,達到降低土壤堿性的目的,如施用硫磺、硫酸亞鐵、檸檬酸等。在實際應用時,要確定用量的大小,一般應通過測定土壤的總堿度再計算出相對精確的用量,也可以根據中和試驗篩選出相對合適的用量。②施有機肥。有機肥料含有許多腐殖酸等酸性物質,可中和土壤中的堿性物質,防止土壤板結,促進土壤形成團粒結構;它還具有很強的螯合能力,能交換土壤團粒上的致堿離子。不僅能降低土壤酸堿性,還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質、提高土壤肥力。
2.1.2工程措施。①穴土置換。局部土壤的改良措施之一,對于栽植樹木的偏堿土壤改良較適合。在開挖需要種植喜酸性園林植物的栽植坑時,適量放大樹坑,栽植前,在樹坑中填入原本酸性的或者經過化學改良好的偏堿栽植土,使植物根部周圍的小范圍內的土壤酸堿性得到改善,以維持樹木生命力,待樹木生根發芽后其對堿性危害的抗性增強。②挖溝排水。土壤中的致堿物質主要是水溶性鹽或堿性物質,地表水能溶解表層土壤中的致堿物質,再通過挖溝排水,把含有致堿物質的土壤深層水排出,達到有效降低致堿物質含量從而降低土壤堿性的目的。同時,應控制好排水溝的密度和深度,可以對排水溝進行加蓋和裝飾,這樣既能防止意外發生,又能提高景觀質量。
2.1.3生物措施。①栽植耐堿園林植物。一些園林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耐堿能力,如海桐、木槿、檉柳、石榴、欒樹、椰樹、仙人掌、康乃馨等。這些園林植物都能在pH值7.5~8.5的堿性土壤中生長發育。對于pH值8.5以上的強堿性土壤,因為其高堿性對土壤水肥平衡和園林植物生理代謝的強烈影響,對這些耐堿園林植物的生長發育也會產生危害,應該先改良再栽植。②栽植綠肥植物。一些綠肥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吸收土壤堿性物質,同時又能在其根部分泌酸性物質以及其根瘤腐化后能在土壤中殘留酸性物質。因此,栽植綠肥植物能達到降低土壤酸堿性的目的,可以用作堿性土壤生物改良的綠肥植物有麥草、黑麥草、燕麥、綠豆、苜蓿等。對于新建設的單位、公園、小區等綠地,可以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改良。
2.2養分不足土壤的改良措施
2.2.1有機肥料培肥。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能協調土壤中的水、肥、氣狀況,促進微生物的活動,從而保證植物生長的養分需求。常見的有機肥有泥炭、油餅、雞糞、菌包等。在新建綠地過程中,對于土壤養分不足的綠地,首先要施入足夠的有機肥,具體做法是,栽植喬木前把有機肥和栽植土混合后填于樹坑底部;栽植灌木或地被植物前在表土上均勻地撒上一層有機肥,再翻耕于土壤中。對現有綠地也應追施有機肥,補充土壤的養分庫。具體做法是,喬木綠地可以轉孔施肥,灌木或地被植物綠地可以溝施或撒施。 轉貼于
2.2.2化學肥料培肥。施用化學肥料是目前綠地補充土壤養分的最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化肥養分的單一性,長期施用將造成土壤養分的不平衡,特別是不科學的施用方法將引起土壤板結,惡化土壤環境,影響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測土配方施肥是解決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養分失衡的有效途徑。一種方法是測土施肥:先化驗土壤,根據土壤養分狀況,再根據植物的需肥規律,計算出一個經濟合理的施肥量,這是最科學、準確的施肥方法。另一種方法是配方施肥,配方肥是根據不同植物的需肥特性配制化學肥料配方,根據植物種類和生長狀況選用適合的配方,這種方法雖沒有考慮土壤的狀況,但也算相對合理[8]。
2.2.3商品化復合改良劑培肥。與常見的有機和無機肥料相比,商品化復合土壤改良劑具有更快速的改良效果,其主要成分有礦質養分、有益活性微生物、生長激素等,其作用機理為促進土壤養分轉化,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質的活性,促進土壤生態系統恢復。在園林建設中,利用商品化復合土壤改良劑,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改良土壤的效果,提高綠地的綠化質量。
2.3物理性質差土壤的改良措施
2.3.1工程措施。①清除礫石和建筑垃圾。對于有大量的巖石、磚塊、水泥、石灰等侵入體的栽植土壤,必須清除這些危害因素,最好對要栽植植物的表層土進行翻耕,在翻耕的過程中去除。②防止壓實。在綠地平土和栽植植物時,采用人工駁運和回填,盡可能地減少機械作業,防止壓實土壤。對建好的綠地進行防護,防止人為的踐踏。③開溝排水。開溝排水能防止植物根部積水,緩解水氣矛盾。一般來說,排水溝應略低于園林植物根系深度,以保證園林植物根系周圍地下水的排出。應根據土壤情況和對園林景觀的影響確定間距大小。④利用有機覆蓋物。有機覆蓋物是目前國外城市地表覆蓋中比較盛行的一類覆蓋物質,主要有廢棄的樹皮、核鱗、樹葉、松針、木片、草葉等植物材料。有機覆蓋物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能減輕環境脅迫對植物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還具有防塵、裝飾的功能。⑤采用透氣透水材料。采用加放人工透氣管的方法改善喬木根部透氣性。具體做法是,將塑料管用無紡布包裹兩頭,空檔處填滿珍珠巖,放置于樹木根部,管長以從園林植物根部至地表為宜,人為地在土壤中營造出透氣空間,從而改善園林植物根部的透氣性。
2.3.2管護措施。翻松培肥,通過翻松土壤打破板結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容重變小,孔隙度增加,好氣性微生物活動增強,養分得到釋放。在翻松土壤的過程中,可以往土壤中摻入泥炭、樹皮、樹葉、珍珠巖等,增加土壤中的孔隙,使土壤的容重降低,從而改善通氣狀況。
3 結語
園林土壤的重要作用決定了對其改良的工作是個重要的過程,而其特殊性質又決定了對其改良又是個長期的過程。在園林綠化建設中,通過多種改良措施為園林植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條件,對園林植物在種植后成活和恢復生長能發揮巨大的作用,是提高園林綠化質量的根本基礎。同時,與具體的改良措施相比,園林土壤的質量管理也非常重要,通過建立科學的園林土壤準入體系、珍惜保護土壤表層土、建立適合園林綠化的栽植和養護規范、控制土壤污染等手段,能有效地促進園林土壤的改良和保護,是提高園林綠化質量的有力保障。
4 參考文獻
[1] 張菊芳,方海蘭,項建光,等.加強園林土壤質量管理確保上海園林綠化建設質量水平[J].上海標準化,2002(6):53-54.
[2] 陳修富.園林土壤及其管理保護對策[J].四川林業科技,2003,24(2):59-62.
[3] 方海蘭.園林土壤質量管理的探討——以上海為例[J].中國園林,2000, 16(6):85-87.
[4] 胡素英,劉豫明.廣州地區園林土壤質量現狀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03(5):36-37.
[5] 陳祥,包兵,張曉艷.園林土壤質量管理現狀分析及其對策探討[J].農技服務,2008,25(3):32-33.
[6] 王梅.重慶市土壤資源形成特點與分布規律[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2,15(6):60-63.
【關鍵詞】花卉,園林綠化,栽培,養護
中圖分類號:K928.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城市園林綠化設計是以多種多樣的園林植物、完整的綠地系統、優美的景觀環境和完各的設施來發揮其改善城市生態和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園林工程是我國現代城市建設的重要工程,是城市生態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美化了城市景觀,而且降低了城市的熱島效應,大大提升了現代城市的生活質量,隨著城市展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城市與及人們開始認識到園林綠化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過運用園林綠化所使用的樹木、花草等加強對城市的綠化,花卉是整個園林綠化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綠化過程中對花卉的栽培和養護,將直接關系到整個園林綠化的效果,因此,加強對園林花卉栽培和養護的探討,有助于園林工程的健康發展。
二.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栽培
1.花壇
花壇內部組成的紋樣多采用對稱的圖案,并要求保持鮮艷的色彩和整齊的輪廓。一般選用植株低矮、生長整齊、花期集中、株形緊密、花或葉觀賞價值高的種類,常選用一、二年生花卉或球根花卉。植物的高度與形狀,對花壇紋樣與圖案的表現效果有密切關系,如低矮而株叢較小的花卉,適合于表現平面圖案的變化,可以顯示出較細致的花紋。在配置時應注意陪襯種類要單一,花色要協調,每種花色相同的花卉布置成一塊,不能混種在一起。
2.花叢和花群
這種應用方式是將自然風景中野花散生于草坡的景觀應用于城市園林,從而增加園林綠化的趣味性和觀賞性。花叢和花群布置簡單,應用靈活,株少為叢,叢連成群,每簡均宜。花卉選擇高矮不限,但以莖干挺直、不易倒伏、花朵繁密、株形豐滿整齊為佳。花叢和花群常布置于開闊的草坪周圍,使林緣、樹叢樹群與草坪之間有一個聯系的鈕帶和過渡的橋梁,也可以布置在道路的轉折處或點綴于院落之中均能產生較好的觀賞效果。同時,花叢和花群還可以布置于河邊、山坡、石旁,使景觀生動自然。
3.花臺
花臺又稱高設花壇,是將花卉種植在高出地面的臺座上而形成的花卉景觀,我國古典園林中這種應用方式較多。現在多應用于庭院,上植草花作整形式布置,由于面積狹小,一個花臺內常只布置一種花卉。因花臺高出地面,故選用的花卉應株形較矮、繁密匍匐或莖葉下垂于臺壁,如玉簪、芍藥、鳶尾、蘭花、沿階草等。
4. 花缽
花缽可以說是活動花壇,它是隨著現代化城市的發展,花卉種植施工手段逐步完善而推出的花卉應用形式。花卉的種植缽造型美觀大方,這種種植缽移動方便,里面花卉可以隨著季節變換,使用方便靈活、裝飾效果好,是深受歡迎的新型花卉種植形式。主要擺放廣場、街道及建筑物前進行裝點,施工容易,能夠迅速形成景觀,符合現代化城市發展的需要。
三.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養護
花卉是整個園林綠化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花卉進行栽培以后,要嚴格按照設計規范,進行規范嚴格的養護管理,如此,既可以讓花卉獲得更好的生長環境,同時,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審美效果和藝術效果。
1.要規范做好花卉的栽植和更換
在筆者多年的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城市綠化選擇的花卉基本都是一到兩年生花卉,這這些花卉年生較短,因而對栽植和更換顯得更為嚴格,更換也會比較頻繁一些。在后期的花卉養護過程中,要進行定期的多次更換,如此,既可以保持花卉的花色新鮮,有有助于保持花壇整體的美化效果。因而,在這種類型的花卉中,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做好育苗工作,待花苞將綻放的時候進行移植,花謝凋零后及時清理更換,要據花期的長短進行花卉的移植更換。
2.要改良花卉土壤,合理調整土壤的肥力
一般而言,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花卉對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為嚴格,但是為了促進花卉在移植生長過程中,能夠在一個肥力高,透氣良好的環境中生長,將有利于花卉更好的發揮其美化香化功能。但是,筆者在多年的園林施工過程中,有一些城市由于受到工業污染較為嚴重,肥力低,鹽堿化嚴重,土壤不太適合花卉的生長,因此,在進行花卉栽培種植之前,要進行土壤的改良,之后進行移植。在花卉移植之后,要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進行施肥,比如,對于多年生花卉,一般情況下,可以再花卉的栽培移植過程中就進行施肥,對一些一到兩年生的花卉可以再育苗過程中就加強施肥管理。當花卉移植到花壇之后,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施肥,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采取液態肥進行肥力改善。
3.要對花卉進行規范的修剪和整理
在園林工程綠化施工過程中,對花卉實施定期的規范的修剪整理,是保持整個花卉藝術效果的必要措施。一般情況下,在花卉的幼苗時期,要保持花卉比較原始的狀態,輕易不會修剪整理,只有當花卉移植到將要綠化的位置之后,才進行修理,這樣,既可以減少在幼苗時候的花卉損害,又可以再移植修剪后,花卉整體的整齊,干凈,花色更為清新。在進行花卉的修剪整理過程中,要把一些凋落,枯死,病殘,果實等部分及時修剪處理。在一些毛氈花壇中,對花卉設計生長的圖案和花卉的整體生長高度有著很嚴格的規定,只有經常修剪,才能讓設計生長的花卉圖案更加和諧。同時,如果植比較容易發生倒伏,一般可以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做出一些支架進行支撐。在冬季時候,要做好一些花卉的防凍防寒措施。
四.結束語
花卉是園林工程施工過程中最為基礎的環節之一,對整個園林工程的綠化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園林綠化過程中,要加大對花卉栽培和養護的重視力度,要結合園林施工地區的整體氣候環境了,在綜合分析各種花卉生長條件和特殊要求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栽培,養護。同時,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做好花卉的肥力保持工作,并定期做好花卉的修建和整理,如此,不僅僅有助于花卉的良好漲勢,也可以保持花卉在園林綠化過程中的藝術效果和境界。作為園林綠化的施工人員,要不斷在實踐中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能,不斷總結花卉栽培和養護的經驗,提高花卉等植被的栽培和養護水平,如此,可以讓花卉更好的發揮出其美化功能。
參考文獻:
[1]石曉艷 淺談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栽培與養護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14期
[2]江曉玉 有關園林綠化中的花卉栽培與養護研究 [期刊論文] 《中國科技縱橫》 -2011年13期
[3]丁建領 淺談花卉在園林綠化中栽培與養護要點 [期刊論文] 《時代報告(學術版)》 -2011年7期
[4]李秀麗 大花君子蘭的栽培與養護 [期刊論文]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08年23期
[5]于暉 淺淡城市綠地中花卉栽培與養護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5期
[6]琚昊然 張宗應 江朝寶 觀賞樹木栽培與養護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期刊論文] 《現代農業科技》 -2011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