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水利實訓總結

水利實訓總結

時間:2022-03-21 17:21: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實訓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水利實訓總結

第1篇

關鍵詞:水利工程制圖 課程定位 課程體系 教學目標 研究方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b)-0159-02

1 課程定位、課程體系及教學目標

1.1 課程定位

《水利工程制圖》是一門水利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經過調研分析:水利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從事水利工程的現場施工、中小型水利工程輔助設計以及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和運行管理工作,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過硬的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各種工程圖樣的識讀,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崗位上能夠直接指導實踐工作。在水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數學和計算機文化基礎是本課程的基礎課程,而本課程又是為后續學習《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及頂崗實習等專業課程奠定基礎。因此,《水利工程制圖》在水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1.2 課程體系及教學目標

依據“本科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普通工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調整編制水利專業工程圖學課程體系如下(見圖1)。

1.2.1 知識目標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論和作圖方法。

(2)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具有一定的繪圖技能。

(3)理解水利水電行業制圖標準及有關規定,并有一定的應用能力。

(4)能依據工程形體正確繪制其視圖、剖視圖、斷面圖和標注尺寸。

(5)能識讀樞紐布置圖中各建筑物的布置情況及建筑物與地面的連接關系。

(6)能識讀常見水工建筑物建筑結構施工圖中工程形體的形狀和尺寸要求。

(7)了解房屋建筑圖、道路橋梁工程圖的圖示表達內容、有關規定、讀圖方法。

(8)培養計算機繪圖能力。

1.2.2 能力目標

具有正確應用制圖標準相關規定的能力,具有識讀水利工程圖中所示工程形體的形狀與尺寸的能力,具有計算機繪制水利工程圖樣的能力。

1.2.3 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能正確應用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標準,作風嚴謹;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刻苦學習的學習態度。

2 課程整體設計

2.1 課程設計的理念

該課程教學設計的理念是:“基礎性、實踐性、實用性”通過工程案例將理論知識和工程實際緊密結合,融理論知識與實訓為一體,加強技能和能力的訓練,促進該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基礎性”是指本課程為理工科學生的一門技術基礎課,訓練空間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其它任何課程不能代替。“實踐性”是指該課程與水利工程實踐緊密相連。“實用性”是指該課程在水利工程領域中應用范圍廣,實用性強。

2.2 課程設計思路

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在進行課程開發時,首先建立課程團隊。由課程負責人、企業專家、課程教學骨干教師構成的課程團隊,統籌課程建設的全面工作,共同完成以下關鍵性工作:

(1)以應用型能力培養為重點,制定體現就業需求的課程標準。以職業崗位和崗位群所需的能力作為主線,按工作過程的不同工作任務和工作環節進行能力分解,細化成若干能力點,然后得出本課程的應用能力標準。

(2)根據工作領域所需的工作任務以及職業能力確定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結合工作崗位對教學內容提出具體的要求。

(3)以學習性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4)針對學生特點,因材施教,設計綜合運用的教學方法。

(5)進行教學實施和課程評價。

課程設計的合理與否需再次深入企業調研。課程如此開發循環進行,直到用人單位滿意為止。

3 課程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設計

根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將必須夠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素質教育、能力培養融為一體,突出培養應用能力這條主線,構建本課程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選取。

3.1 課程體系構建與教學內容的選取

3.1.1 制圖基礎模塊教學要求

(1)掌握制圖的基本標準及有關規定,能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

(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論和作圖方法,具有一定的繪圖技能。

3.1.2 形體構成與表達模塊教學要求

(1)能閱讀和繪制組合體視圖。

(2)能依據三視圖繪制正等測圖和斜二測圖。

(3)能依據工程形體正確繪制其視圖、剖視圖、斷面圖和標注尺寸。

3.1.3 水工圖模塊教學要求

(1)培養繪制、識讀水利水電工程圖樣的能力。

(2)掌握水利工程圖的圖示表達內容、有關規定、讀圖方法。

(3)了解房屋建筑圖、道路橋梁工程圖的圖示表達內容、有關規定、讀圖方法。

3.1.4 計算機制圖模塊教學要求

熟練使用AutoCAD的各種工具、命令,快捷、準確繪制水利工程圖。

實訓內容:以二維圖形的繪制為重點, 將所做的水工模型用CAD軟件進行繪制。

3.2 該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3.2.1該課程的重點

(1)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組合體的繪圖與識圖;

(2)工程形體的表達方法;

(3)水工圖的識讀;

(4)計算機繪圖。

3.2.2 課程的難點

(1)制圖技術標準、規范及其應用;

(2)組合體視圖識讀;

(3)水工圖的識讀。

3.2.3 解決辦法

(1)借助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技術,以及讀圖搭積木,通過150多道組合體的搭積木訓練,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組合體的讀圖能力,為突破立體表面的交線難點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課堂教學與直觀教學相結合。安排學生參觀水工模型陳列室、實際水利工程,進行實物模型教學和現場教學,增加感性認識,通過圖――物對照現場參觀,提高了學生識讀專業圖的能力。

(3)計算機繪圖按照實例圖形的繪制特點講解相關命令,然后讓學生上機操作,學生學起來有目標性和成就感,在計算機繪圖理論課后安排18學時計算機繪圖綜合實訓,目的是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應用能力,進一步強化使用AutoCAD的技能,達到熟練、快速、準確繪圖的目的。

4 該課程實施教學的設計方案

《水利工程制圖》課程設計的特點是構建工學結合的立體化學習環境與教學模式,融理論知識與實訓為一體,加強繪圖技能和識圖能力的訓練,才能培養科學素質中的思維能力和工程實踐中的應用能力,通過以下教學環節促進本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4.1 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

我們以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即成為水利行業受歡迎的應用型專門人才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起點和依據,對原有的教育中不合理的重教法輕學法、重進度輕效度、重理論輕實踐、重學科的完整性、輕知識的應用性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等進行教學,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和專業制圖識讀能力特別是應用創新能力。

(1)課堂教學主要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兼顧問題提問法、讀圖搭積木實訓法,注重師生互動、講練結合,課堂學習氣氛好。

(2)專業制圖教學與工程實際相結合進行現場教學。安排學生參觀校內水工模型室,灌區實際工程進行現場教學,增加感性認識。

(3)計算機教學與職業技能考證結合,與計算機制圖大賽相結合,綜合實訓引入工程實際案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專業制圖綜合實訓:采用項目導向法和自主教學法相結合

4.2 課程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等教學手段

積極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和網絡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提升課堂的品質和內涵,提高教學的效率與教學效果。具體如下:

(1)《水利工程制圖》課程反映圖形圖像的內容較多,用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徑。我們通過工程圖片、PPT、視頻等方式將工程實體展現出來,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極大的提高教學的效率。

(2)開設開放性實訓課,進行三維實體造型等內容訓練,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3)開展技能比賽、計算機繪圖職業資格考試。

4.3 加強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水利工程制圖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踐教學是本課程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在教學計劃中保證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例達到1:1。實踐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課堂識圖繪圖訓練與作業;制圖綜合實訓(含參觀水利樞紐工程2天)、模型制作、計算機繪圖綜合實訓。

為了提高學生識圖能力,本課程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組合體視圖識讀采用“學中做、做中學、教―學―做”一體的模型搭建法教學模式,專業圖識讀采用“項目導向實訓”模式,用灌區實際工程圖紙作為學生制圖綜合實訓的內容,學生分小組根據實訓指導書讀專業圖,通過現場教學圖――物對照,最后按老師指定的水工圖做模型,并且手工繪制自己所做的工程圖。

這種教學方法都特別強調在團隊學習中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在互相合作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整個教學過程從傳統教學的注重“教法”轉到注重“學法”,注重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成為一個咨詢者、指導者和主持人,使用輕松愉快的、充滿民主的教學風格進行教學,從教學過程的主要講授者淡出。在這種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知識”,而且還能“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與他人交往”。通過各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學生的識圖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動手能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及就業技能方面等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和提高。為后續專業課學習和課程設計及工程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4 建立科學課程考核方式

制圖課程考試形式與成績評定采用過程性考核占30%,專業實訓占20%,期末考試占50%。過程性考核主要是考核作業、答辯、實踐、測驗,期末考試檢驗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情況;專業圖綜合實訓成績評定以答辯、小組互評、老師點評進行綜合評定。這種考核方法兼顧了學習的過程控制和最后的總結提高。

4.5 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反饋調節

教師通過多渠道如課堂氣氛、學習積極程度、作業、測驗、實訓課成果獲得反饋信息后,教師做出及時評價,并對教學活動作恰當的調節,保證了課程教學效果。

5 結語

課程組全體教師在課程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水利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在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加強教材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都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項目課程內涵;課程體系;課程設計;教學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10—0001—03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常采用學科體系、任務課程、技能訓練課程,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不知道畢業后能做什么,學習積極性不高,通過項目課程開發與實踐,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縮短“知識”和“能力”之間的距離,滿足企業對學生能力的緊迫性需求。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目的。現談談個人體會。

一、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存在學生厭學,上課遲到、睡覺、玩手機;教師厭教,上課自說自話(不關注學生)的現象。

究其原因,學生厭倦以升學為目的的理論學習方式,學習習慣差;多數開設的課程與職業能力“關聯度不大,學生不感興趣或課程本身沒問題,但教師講課沒有”吸引力“。所有的老師都想把自身所學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針對性不強。

我們深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學不好的學生一定存在,但具有“權威”的教師,加上有吸引力的課程和教學方法會使厭學的學生減少。為此我們探討變以”教“為主的模式為“做中學”的模式,即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課程改革。

二、項目課程的理解與辨析

(一)職業教育的課程模式:需要系統學習理論知識,開設單獨的學科課程;需要以任務為中心學習知識與技能,開設任務課程;需要反復訓練才能具有非常嫻熟的技能,開設單獨的技能訓練課程;對需要以項目為參照點貫穿整個課程內容,讓學生在以項目為載體所設計的綜合化情境中學習,完成完整的工作過程,并獲得相關知識和技能的課程,開設項目化課程。所以課程模式多樣化,其中項目課程成為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主體。

(二)項目課程既包括一個專業的課程體系,又包括一門具體的課程。對一個專業的課程體系,依據明確的培養目標,針對學生就業崗位應該具備的職業能力設計。對一門具體課程,以培養學生崗位能力為目的,以典型崗位工作過程為項目,將知識作為完成項目的支撐條件進行合理組合,采用項目教學方法教學。

(三)項目課程的特征:完整合理的教學設計;模擬真實工作工程的配套實訓項目;配套的項目化教材;豐富的教學資源。

三、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主要面向水利行業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培養在建設第一線和基層單位從事建設工程施工和管理技術工作的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員、監理員、測量員、造價員、資料員、工程管理員,按照崗位能力要求,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職業能力為中心,以實際項目為載體,以任務訓練為途徑,按照職業能力形成的邏輯關系,從簡單到復雜、從專項到綜合,構建項目課程體系。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由專業基本素質、專業單項能力、綜合職業能力、職業崗位能力課程四部分組成。

專業基本素質:主要完成文化基礎課程,培養學生專業基本素質,采用學科體系模式。

專業單項能力:主要進行識圖與繪圖、施工技術、測量技能、試驗能力的培養,重點掌握施工技術、檢測技術、測量技術,并且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土壩施工技術、水閘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概預算仿真訓練,使學生通過技能鑒定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本階段結束后,學生能夠適應施工企業的工程施工、工程試驗、工程測量等崗位群的工作需要。采用任務+技能訓練課程模式。

綜合職業能力:實施完整工程項目建設過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采用項目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即以工程項目建設為載體,開展工程項目校內實訓,將水利行業與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相關工種(灌排工、泵站運行工、渠道、河道修防工等)和施工管理人員的崗位職業資格標準融入教學內容,并按職業資格標準進行職業資格認證考核,實現“雙證書”制度,提升綜合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學生頂崗實習、畢業后就業奠定基礎,拓寬上升空間。采用項目課程模式。

職業崗位能力:安排學生以員工的身份進入富凱龍集團、內蒙古環地勘查測繪公司、內蒙古黃河、遼河工程局有限責任公司等訂單企業進行頂崗實習,使學生在職業素質、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專業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形成高技能人才“成品”。

四、專業單項能力、綜合職業能力、職業崗位能力課程設計

(一)專業單項能力課程設計

1、項目的選取原則。針對性:廣泛調研基層工程技術人員并召開專業建設委員會,針對當前經濟發展和水利事業發展的情況,特別針對新農村水利基礎建設和保障體系要求以及內蒙古水利廳“水利人才規劃”具體要求;針對畢業生就業崗位中實際應用較多的水利工程基本知識和工作中必備專業核心能力(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確定教學內容。

適用性:適用水利專業中小型水利工程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基層水工管理單位的一線技術操作和管理崗位。既要考慮學生首次就業崗位的職業資格證書要求,又要兼顧其未來發展方向執業資格證書要求。

2、項目的選取。重力壩、土石壩、水閘的設計、施工與管理。

3、教學載體。(1)重力壩、土石壩、水閘圖集;(2)重力壩、土石壩、水閘設計資料、成果。

4、課程工作任務的選取。整個課程體系圍繞以“實施完整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為載體”展開,即將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分解為若干工作任務,作為專業單項能力訓練中每門課程的學習任務,突出“水利工程建設”這個中心,同時兼顧知識的寬泛性。專業單項能力課程工作任務選取見表1:

表1 專業單項能力課程任務選取表

(二)綜合職業能力課程設計

表2 綜合職業能力項目設計

1、項目設計。實施工程項目建設完整過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即灌區灌溉系統規劃設計、水泵與水泵站、典型水利工程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水利工程概預算(招投標、成本控制)、水利工程測量(施工放樣)、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工種實訓、施工組織管理、工程資料整編)、水利工程管理。綜合職業能力項目設計見表2:

2、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手段。教學模式:課程在教學實施中注重體現理論與實際的密切結合,邊學邊練,融“教,學,練”三位一體,采用工程實例練習與理論課程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工程實例教學法;“教,學,練”三位一體教學法;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法;六步教學法(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技術;模型展示;學習報告。

3、整體教學設計表見表3:

表3 整體教學設計表

(三)職業崗位能力

1、頂崗實習能力目標。分三個層次見表4:

表4 頂崗實習能力目標層次表

2、頂崗實習教學內容與崗位要求。頂崗實習崗位與教學內容要求見表5:

表5 頂崗實習崗位與教學內容要求

3、頂崗實習指導教師要求。頂崗實習指導教師要求見表6:

表6 頂崗實習指導教師要求

校內指導教師能力要求 企業指導教師能力要求

具備較強的學生管理和組織能力。具備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的設計,施工,管理與水利工程的維護等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應用能力 具備較強的學生管理和組織能力。具備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的設計,施工,管理與水利工程的維護等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較熟練的專業技能能力

4、考核方式與考核標準。考核方式引入三元機制,即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進行考核包括校內指導教師,企業指導教師和學生本人。評價比例為:自我評價占25%,校內指導教師評價占35%,企業指導教師評價占40%。

頂崗實習考核內容與考核標準見表7:

表7 頂崗實習考核內容與考核標準

實習日志

的填寫 每天認真記錄當天工作情況,心得體會和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記錄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報告或技術文檔,記錄在工作中與工程技術人員協作時專業學識方面的收獲與提高,不少于150字 10

實習報告

的撰寫 按照實綱的要求,對參加生產實習的全過程進行分析和總結,及時寫出實習報告。圖文并茂,總字數應不少于6000字 10

五、課程教學資源(實施條件)的建設

(一)師資隊伍建設

把有企業工作經歷的雙師素質教師引進;聘任有工程經驗與教學能力的企業企業員工為兼職教師;注重已有教師的雙師素質培養,通過興辦校內企業,讓教師參與設計、監理等實際項目,提高動手能力,積累“項目”資源;通過下企業兼職,提高動手能力,積累“項目”資源。

(二)實訓條件配套建設

通過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強化學生基本技能訓練、進行項目課程實施;通過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訓練學生崗位技能。

(三)項目課程教材開發

教材開發依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課程整體設計、課程單元設計、國家規范、企業真實案例。

教材結構體例任務化、項目化,以項目為基本單位編排教材內容;體現“做中學”,即先呈現項目,指導學生嘗試性完成項目,然后指導學生建構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統一到項目完成的過程中。實現從闡述式到對話式的轉變。

通過校企合作,企業不斷提供真實項目來源,保證能力培養符合企業需求;專、兼職教師,行業專家共同參與教材開發,保證教材先進性。

(四)校企合作平臺建設

學校與施工、設計、監理企業密切合作,為學生提供項目課程綜合實訓(崗位技能訓練)場所。為項目課程提供真實教學項目來源,提高項目課程質量。為教師提供雙師素質培養機會,提高項目課程教學質量。

六、結語

項目課程改革的實質是:通過改革縮短“知識”和“能力”之間的距離,滿足企業對學生能力的緊迫性需求。同時,通過將知識融于完成項目的過程中的方式,即“做中學”的方式提高課堂吸引力和學習效率,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目的。

項目課程的能力培養目標考驗教師的真實雙師素質;項目不真實,無法體現真實工作過程;實訓基地內容與課程項目不匹配,影響課程實施。

項目課程的實施關鍵是提高課程吸引力,為此提高自身雙師素質,建立”能力威信“;善于將復雜專業問題簡單化和通俗化;與時俱進,關注當前實事中發生的與課程相關事件,創新作業和考核方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的幾點關鍵問題[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4).

第3篇

關鍵詞:高職;酒店管理;短期;校外實訓

短期校外實訓已經成為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的短期校外實訓是針對長期校外實訓而言的,現在的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一般采用“2+1”的人才培養模式,大三學年都在酒店進行畢業的頂崗實習,為了配合好最后的長期實訓,讓學生在前兩年就能夠接觸到行業現狀和真實的工作場景就需要短期校外實訓加以配合。這里的短期校外實訓的時間界定為5周以內。所以,短期校外實訓指的是利用區域經濟優勢開展的、較短時期的校外真實崗位實訓,是校企雙方基于自然需求的互動雙贏模式。

一、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短期校外實訓開展情況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2003年成立的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2007年,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拆分為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兩個專業。從2007年開始探索長期頂崗實習與短期校外實訓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學工交互遞進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的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養成良好的專業素養。下面將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短期校外實訓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從實訓時間安排上,大一下學期和大二上學期各為期5周

我校短期實訓時間一般安排在大一下學期的五一前后的五周和大二上學期十一前后的五周,這個安排主要考慮到開封的旅游旺季集中在4、5月和10、11月,旅游需求和酒店需求旺盛需要員工作為補充。這是時間也剛好位于學期中間,可校外實訓之前,教師可以安排講授理論知識,經過一個多月的酒店實習回來,教師可以對實訓做以總結。學生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反思沉淀。

(二)從實訓地點安排上,以河南省內四星、五星級酒店為主,拓展省外酒店

我校在校外實訓地點安排上,采用就近原則,選擇河南省內的酒店,為保證實訓質量,多選用四星、五星的酒店。最近幾年也拓展了省外一些酒店,但依然以省內酒店為主。我們選取的實訓酒店五星的有開封開元名都大酒店、開封中州國際大酒店、鄭州建國飯店、鄭州逸泉國際大酒店、鄭州正方圓錦江酒店。四星級的有洛陽友誼賓館、新鄉國際飯店等,省外的有北京東交民巷飯店。實訓地點的安排考慮到酒店的淡旺季和方面進行學生管理。

(三)從指導教師安排上,采用以“雙師型”專業教師與鋪導員的雙渠道管理

在指導教師安排上,采用以專業教師為主,搭配鋪導員的雙渠道管理模式,專業教師指導酒店專業知識、技能操作和專業心態培養,鋪導員教師輔導學生心里和安全教育。雙渠道的管理力保學生能夠安全高效的完成實訓項目。

(四)從實訓項目安排上,以酒店安排為主,適當采用輪崗方式

從實訓項目的安排上,主要采用根據酒店需求和學校要求安排項目,主要的實訓項目有中餐服務、西餐服務、宴會服務、客房服務、禮賓服務等,在崗位上學習各種服務的流程與注意事項,融入真實的工作場景和客人溝通交流,接受酒店方和學校方的雙重管理。有個別同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采用輪崗方式。

(五)從實訓效果上看,學生、學校、酒店三方均獲益良多

學生在為期一個多月的實訓中,見識了真實的酒店場景、鍛煉了基本操作技能、職業心態逐步成熟,適應新酒店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學校通過短期校外實訓,能夠深入的貫徹學工交互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酒店利用實習生解決了旺季人才的缺口,能夠高效的完成酒店的接待工作。這個實訓方式考慮了到三方的供給和需求,所以能夠達到三贏的局面。

二、短期校外實訓開展的困境

(一)理論課時和實踐課時易沖突,難以達到平衡

一般的高職院校一個學期有18周左右課程,如果課程中間再加上5到6周的校外實訓,扣除考試復習和考試周,理論課時只剩下10―12周,理論知識和很難講完,實踐課時又較少,所以難以達到平衡狀態。

(二)酒店受到國家“八規六禁”政策影響較大,旺季不旺

酒店存在旺季是酒店接受短期實習生的基礎,但是自去年開始,國家對公務員隊伍倡導“八規六禁”,這樣的政策影響到了一大批以政務接待為主的高星級酒店,本該旺季的時節,看不到旺季的影子。僅僅依靠本酒店內部員工就可以完成接待工作,就用不著短期的實習員工了。

(三)短期實訓校企的合作方式采用游擊戰術,不夠穩固,不利于長期合作發展

雖然我校采用短期校外實訓的時間較長,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短期校企合作的關系采用的依然是游擊戰術,校方因學生人數和酒店人才需求量不一,河南與酒店保持良好的持續的合作關系,這樣不利于長期合作發展。也有的酒店抱著長期合作的目的和校方進行短期合作,但是校方考慮長期合作酒店的質量要求更高,所以放棄了和這些酒店的長期合作。那么這種用校企合作關系就不穩固。

(四)學生從酒店短實訓回來,難以坐穩課堂,回歸課堂較慢

經過一個多月的短期實習,學生已經適應了酒店的工作方式和節奏,返回回校難以從酒店的角色中轉換過來,比如上課遲到、難以坐穩課堂,課堂紀律差等把社會中一種壞的生活方式帶回校園。經過兩周左右的時間角色轉變之后,又發現學期又快接近結束。

(五)指導教師不能全程跟蹤指導

短期校外實訓的指導教師因在校擔負的有相關課程,一方面要進行校外短期實訓的指導,一方面要完成教學任務,很難兼顧,所以對于參加實訓的同學就不能全程指導,對其實訓效果也不能全程跟蹤。學生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或問題,這中問題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

三、解決短期校外實訓困境的對策

短期校外實訓從各個方面都是利大于弊的,不能因為困境的存在而放棄短期校外實訓,針對上面的問題,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短期校外實訓時間,以4到5周為宜,理論教學重點放在實訓之前講授

短期校外實訓時間不易過長也不易過短,過短不能達到技能鍛煉的目的,過長又影響理論教學正常進行,平衡點掌握在4―5周,可以兼顧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安排。另外在理論教學設計中在實訓之前講解重點內容。實踐教學過程中也通過指導老師的參與灌輸理論知識。

(二)力爭長期頂崗實習合作酒店能夠協助短期校外實訓的安排

長期頂崗實習校方一般與酒店簽訂長期的校企合作協議,為了能讓實踐教學組織順利開展,可以在長期的校企合作協議中加上盡量安排短期校外實訓的條款,用長短期的綁定方式將實習單位穩定下來,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還有利于校企關系的和諧發展。

(三)拓寬短期校外實訓基地的種類和質量

一般在安排短期校外實訓酒店時,以高星級為主,由于高星級受到國家政策影響較大,所以可以適當拓寬短期校外實訓基地的種類和數量。比如加入經濟型連鎖酒店或一些有特色的精品酒店,拓寬實訓的方向和內容。

(四)關注學生實訓前后的心態調整,幫助其盡快進行角色的轉換

學生在實訓前后心態變化較大,第一次校外實訓,學生一般對酒店了解不多,大多數學生只看到了好的一面,對酒店充滿著無限美好的期待。在實習之前,一些學生所憧憬的多是收獲的積極方面,而對其中的困難預計不足。所以指導教師加強學生心態的引導。在實訓回校之后也加強與學生溝通,幫助其進行總結,也幫助其盡快的以學生角色進入學習。

(五)合理安排指導老師,讓一些有精力和時間的“雙師型”老師跟蹤指導

由于不同的教師教學任務不同,所以安排有精力和實踐的教師參與跟蹤指導,讓學生不但有酒店的指導師傅進行技能指導,也有學校教師進行理論指導。這樣不僅讓一部分老師安心教學,另外也避免學生產生被拋棄的感覺,在整個實訓過程中接受教師心態和技能的指導,能大大提高實訓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震.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11,(8).

第4篇

水力學是研究以水為代表的液體的宏觀機械運動規律及其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它是高校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及給排水工程的專業主干核心課程,同時又是環境、機械、熱動、冶金、石油工程的專業基礎課程。也可以說所有與流體流動有關的問題,都離不開水力學的理論支撐[1]。水力學包括水靜力學和水動力學,它主要研究液體內部及液體與邊界的相互作用規律,為水利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以及運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無論學生將來從事何種與專業領域相關的技術工作,水力計算能力都是其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2]。水力學又是學生普遍反映比較難學難懂的課程之一,為了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這門課程,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教學內容和課堂教授方法有待進一步改革提高。

1 水力學教學現狀

教學內容上,一是授課教師對教學大綱的認識研究不足,對大綱要求的“熟悉、了解、掌握”沒有明確的界限。二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需要,大綱內容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有些拖沓繁瑣的公式推導在現實工作中作用不大,而且也會在課堂講授中令學生迷茫。有些教學內容與現實工作貼合密切,卻沒能得到充分的點撥,沒能牽好這根“線”。三是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學生聽起來會感覺枯燥,這就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無法形成良好的教與學的統一。四是考試制度不夠完善,現在的考試內容多為課堂筆記。經常逃課的學生考前抄下同學的課堂筆記,就有機可乘,蒙混過關,這樣就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不注重聽講,上課積極性不高,極大地挫傷了教師講課的積極性,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

2 課程教學方案改革建設

2.1 教學內容改革

通過對水利類相關部門進行聯系考察,遵守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以及適度適量原則,對教學大綱內容進行一定修改,并對教學內容進行適量選擇。將課程中繁雜難懂的公式推導以及落后的試算圖解方法舍棄,增加對現實生活中水力現象認知,電子表格及編程語言在水力計算中應用,水力實驗等內容[4]。

為了理論與實際統一,在授課中將本課程劃分為2個教學篇目、6個教學章節以及21個實訓作業(見表1)。將水力學相關知識運用到自然界水力現象識別、分析及計算中,使教與學統一起來,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

2.2 教學方法改革

(1)啟發式與講授式教學。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講授法,該方法是教師將整個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在學習后進行復習并通過課后作業進行消化理解。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效率高、知識系統完整、教學與學習目標明確。啟發式教學是教師提出一個論題,引導學生對論題展開分析思考,歸納總結,最后教師再做評判和總結結論。這一方法與傳統的講授法相比,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并且使學生更加關注學習這一完整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但是,以上兩種方法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講授法不能使學生加入更多思考,啟發式教學無法做到完整系統。因而,我們須將他們進行整合,綜合熟練地運用,已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案例分析教學。在實訓作業階段,老師將現實生活中的典型工程案例的基本背景信息給予學生,并提出相關問題,帶領學生進行相關資料分析。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案例分析討論與水力計算,并做出相應評價。案例分析教學可以鍛煉并增強學生對實際水力現象的認知及計算分析能力[6]。

(3)多媒體動畫教學。水力學教學中,板書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但水動力學教學過程中,由于邊界條件變化其運動要素及運動狀態會發生相應變化,這個動態的過程用靜態圖形是無法真實展現的。這些動態過程例如,閘孔出流,堰流過流,水擊現象,水躍及水跌現象等。在課件中制作出相應的動畫,就會形象生動的展示整個水流過程。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眼球,而且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分組教學法。在每個實訓作業中,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組,同一小組里學生一起來討論章節中的基本知識以及重、難點內容,且共同討論完成實訓作業。教師依據每個小組的討論情況,每位學生的表現情況來分別給小組及學生評分。學生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可以培養出良好的集體榮譽感及團結協作精神。

2.3 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考察教師教學水平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為了獲得較好的考核效果,教師應遵守平時與期末考核并重,期末考核為主的方針。平時成績中,考勤應占總分10%,在各小組實訓作業中態度、作業情況應各占總分10%和20%,期末考核成績占總分60%。這樣以來,期末考核作弊現象就會越來越少,學生會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平時的學習當中。另外,筆者建議每章結束后都要進行一次隨堂小測試,這樣的目的是讓學生及時復習所學內容,也可清楚地認識到每章的重、難點以及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通過平時考核可以隨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對教學進度進行調節。期末考試采用試題庫出題,并要做到教考分離,學院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閱卷,使命題更科學,成績更公正。

3 結論

第一,以上的改革方案是理論上的一次提升,但是只有付諸實踐,經過實踐的磨礪,才可以得到印證。在實踐操作中可以進一步的強化完善。

第二,教學大綱是教師教學的指南,教師應研磨大綱內容,把握好教學內容深淺度。現今,應用實踐很重要,復雜難懂的公式推導可能會令學生抓不住重點,摸不到頭腦,所以某些很難用上的推導可以省略。但也要兼顧學生的后續發展,某些重點的基本原理知識也要教授給學生。

第三,教學方法是教師進行課程講授的一把拐杖,運用得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教學方法融入到理論教學中,適時適事的熟練選擇運用需要一個過程,教師應長期堅持運用,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第5篇

關鍵詞:實訓;教學演示;液位繼電器;JYB-714

中圖分類號:TP23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373X(2009)19-134-02

Teaching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Development of JYB-714 Type Liquid Place Relay

LI Yaru

(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angling,712100,China)

Abstract:Regarding the liquid place relay as the center of experiment,experiment project for both teaching and training are designed and developed,so a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liquid operat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correctly by means of students′ actual connection with the test,thu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JYB-714 liquid level relay practical technology of the correct structure,power type,the number and function of terminals.Becoming familiar with the equipment and acquiring the use of skills in training has reflected the training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talen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experiment;teaching demonstration;liquid place relay;JYB-714

水泵控制是水利水電高職機電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而液位繼電器又是水泵常規控制的核心元件,設計開發合適的液位繼電器應用實驗項目作為教室的輔助教學手段,有助于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液位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1 JYB-714型液位繼電器簡介

JYB-714型液位繼電器如圖1所示,屬于晶體管繼電器,分為底座和本體兩部分。作為一般科學實驗及工業生產自動控制的基本元件,適用于額定控制電源電壓不大于380 V,額定頻率50 Hz,約定發熱電流不大于3 A的控制電路中作液位控制元件;按要求接通或分斷水泵控制電路,實現了自動供水和排水的功能,是液位控制電路中的核心元件。該系統具有電路簡便、體積小、重量輕、功耗小、穩定性高的優點,而且采用了電子管插入式結構,維修方便。

2 JYB-714型液位繼電器教學演示實驗開發

2.1 實驗目的

認識、熟悉液位繼電器,了解JYB-714型液位繼電器的結構,電源類型,接線端子數目、作用,接線方式等。

圖1 JYB-714型液位繼電器

2.2 應用場合和實驗性質

適用于教室或實驗實訓室,作為輔助教學手段。現場接線、工作演示。如果學生自己接線并進行操作即可變成實訓性質的實驗。

2.3 設備材料及工具

JYB-714型液位繼電器一只(AC 220 V),紅綠信號燈各一只(AC 220 V),一個帶軟線的單相插頭、軟線長度與教室插座位置匹配,2 m導線,剝線鉗,螺絲刀,一杯自來水(水杯透明)。

2.4 實驗接線圖

如圖2所示。JYB-714型液位繼電器共有8個接線端子,其中:

①、⑧端子為繼電器工作電源接線端子,電源有AC 380 V和AC 220 V兩種,圖2中液位繼電器電源為AC 220 V,即①端子接L1,⑧端子接N;

圖2 JYB-714型液位繼電器教學演示實驗接線圖

②、③、④端子輸出液位繼電器的自動控制信號,輸出端子工作電壓為AC 220 V,③端子為輸出信號公共端,②和③之間輸出供水泵液位控制信號,③和④之間輸出排水泵液位控制信號;

⑤、⑥、⑦為水池中液位電極A、B、C對應的接線端子,液位電極端子間為DC 24 V的安全電壓,⑤端子接高水位電極A,⑥端子接低水位電極B,⑦端子接水池中位置最低的公共電極C。注意,實驗中入水電極采用1~1.5 mm2的銅芯硬質絕緣線,入水一端剝離5 mm絕緣皮。

2.5 實驗過程及現象

按照如圖2完成接線后,即可進行演示實驗,演示時液位的變化可采用升高或降低水杯來模擬。演示過程及現象如表1所示。

2.6 實驗總結

根據上述的實驗演示結果可總結出JYB-714型液位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其動作情況可用液位繼電器的輸出接點動作圖表表示,如圖3所示。

圖3 JYB-714型液位繼電器輸出接點動作圖表

3 結 語

上述的實驗演示操作方便,接線簡單,學生可以直接參與,學生興趣大,學習效果好。既可以在教室進行,也可以在實驗實訓室進行。如果設備、工具數量足夠,由學生分組自己接線、驗證操作,就可以達到實訓的效果。如果將信號燈換成線圈電壓為AC 220 V的交流接觸器,便可以直接控制水泵電機,該演示實驗便可以擴展成基于工程項目的實訓性實驗項目。

表1 JYB-714型液位繼電器教學演示實驗過程及現象列表

電源(①⑧)步驟水杯動作(液位變化)液位電極狀況(A、B、C)

輸出信號現象

綠燈(②③)紅燈(③④)

現象解讀

接通AC 220 V

1液位電極在水杯水面之上A、B、C都未淹沒亮不亮A、B、C在水杯外,繼電器 “感知”水池中無水,需要啟動供水泵抽水,②③接通輸出供水泵運行信號,綠燈回路通,綠燈亮。

2水杯(液位)上升C淹沒亮不亮

3水杯(液位)繼續上升B、C淹沒亮不亮

供水泵是低水位啟動,高水位停止;排水泵是高水位啟動、低水位停止。A未淹沒,水位未達高水位,供水信號繼續存在,綠燈亮;排水信號無,紅燈不亮。

4水杯(液位)繼續上升A、B、C都淹沒滅亮水位到高水位,②③斷,供水泵停止運行;水位到高水位,③④通,發出排水泵運行信號,紅燈亮。

5水杯(液位)轉而下降A露出水面B、C淹沒滅亮B淹沒,水位未到低水位,供水、排水信號維持上述狀態。

6水杯(液位)繼續下降A在水面外B剛露出水面C淹沒亮滅②③接通輸出供水泵運行信號,綠燈回路通,綠燈亮;

③④斷,發出排水泵停止運行信號,紅燈滅。

7水杯(液位)轉而上升在步驟2~6之間循環。可觀察綠燈、紅燈的明滅情況與液位變化的規律,以直接的視覺感受明確液位繼電器的工作情況。

參考文獻

[1]李煥鋒.高職高專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高教探索,2004(2):59-60.

[2]鄭建峰.高職高專院校實踐教學環節的探討[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0(3):45-46.

[3]陳文龍.具液位繼電器的泵類電路的一個問題[J].江蘇船舶,2004,21(4):25.

[4]姜貴平,時鑫, 姜貴君.高職高專實踐教學探討[J].實驗室科學,2008(4):120-121.

[5]李國強.高職實習、實訓環節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科技信息,2008(29):199-202.

[6]疏靖.略論高職工程項目實訓的規范化設計[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58-60.

[7]張雄.淺談在實習實訓中學生技能的培養[J].內蒙古水利,2007(1):122-123.

[8]郜秀菊.全自動液位控制系統[J].科技資訊,2008(18):182-184.

第6篇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內涵體現就是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的有效銜接,這是按照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類型及層次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通過建立對口單招或聯合辦學等一系列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式,來推進高職、拉動中職的健康持續發展。根據教育規劃綱要和《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建立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勢在必行,也是近幾年來職業教育改革的熱點。廣西職業教育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及廣西教育廳《關于加快發展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的意見》等系列文件精神,各高職院校根據區域經濟和辦學特色,與縣級中專從專業、課程、師資等多方面開展中高職有機銜接。“中高職銜接‘2+3’合作辦學模式是在五年貫通制的‘3+2’模式基礎上發展衍生出來的創新模式。”中高職銜接作為搭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實施路徑和重要載體,直接影響著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

一、中高職銜接“2+3”合作辦學模式基本思路與實踐

中高職銜接“2+3”合作辦學模式是通過中高職專業寬口徑對接,采取從學制與教學內容上契合中高職人才培養定位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中高職簽訂辦學協議,以專業對接為主,共同統籌人才培養規格、層次以及學制等;將學習劃分為中職階段、高職階段,在完成中職相關專業學習2年后,參加高職自主招生的考核測試,轉入高等職業院校完成3年的專科學習,最后獲取專科畢業證。中高職銜接“2+3”合作辦學模式基本思路包括人才培養模式、一體化課程體系、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和師資隊伍的互培互訓。

1.構建“2+3”五年一貫制人才培養方案。中職和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不同點主要體現在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上;相同點在于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在理論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這是由職業教育本身所決定的。銜接學制的設定取決于中職和高職教育的辦學實踐,在不斷開展的銜接實踐中,總結出相對于“3+3”、“3+2”的“2+3”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優勢體現在:(1)“2+3”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是在“3+3”、“3+2”的分段模式的基礎上,結合高職人才培養的特點,改進學制,以更加匹配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廣西職業教育發展的地域特點。在實施過程中,構建了兩段式分層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第一階段是中職學習的2年,本階段重點不再是培養學生的一線生產能力和就業能力,而是以工作環境為依托,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和持續發展的能力。學生除了學習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還需要學習足夠學時的文化素質課程;第二階段是高職培養的3年,教學做一體化以及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將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技能和實操技能。通過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學生全面接受專業核心崗位所需的各項技能訓練,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統一。當然,“2+3”并不是硬性劃分,2年必須由中職學校負責培養,3年必須由高職學校負責培養。在中職2年時間內,學生可以進行流動學習,比如中職實習實訓條件不夠完善的,可以委托高職院校完成學生的實踐性環節,畢業指導也可以在中職和高職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2)“2+3”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更加明確中職人才培養目標,更加重視學生素質能力的教育和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解決了學生畢業后就業與升學的矛盾,強調學生的長遠發展。從“2+3”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運行實施情況來看,減少了中職生崗位實訓的時間長度,保證了高職教育在中高職銜接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充分體現“2+3”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中高職學校以課程建設為載體,結合行業企業的用人標準,發揮中職和高職教育的教?W優勢和資源優勢,包括教學條件、師資隊伍、實訓基地、實訓設備等,積極探索實現緊密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方法與措施。

2.優化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實行一體化的課程設計是破解中高職協調發展難題的根本所在,也是實現職業教育系統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關鍵之舉。目前中高職合作育人模式下,課程銜接出現重復和脫節。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與中職多年合作辦學的基礎上,探索了一整套專業和課程一體化的頂層設計的基本思路,對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定位進行統籌規劃,以實現中高職教育資源和智力資源的優勢互補,實現共贏。(1)縱橫對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縱向對接強調基礎課程的邏輯內化銜接;橫向對接強調專業核心課程的提升梯度銜接。中高職銜接的課程中基礎課程要保質保量,尤其是加強文化基礎教育,素質教育基礎課程要足量開出,保證教學內容的邏輯、理論的連貫性;中高職銜接的課程中,專業課程注重核心崗位工作任務的適用性和梯度區分,讓學生強化實操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并以第二課堂、技能競賽等形式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學院在與藤縣中等專業學校合作辦學實踐中,尤其注重強化高職類專業供用電技術與中職類專業農業電氣化的縱向銜接合作,修訂了“2+3”中高職人才培養方案,更符合中高職教育教學現狀和人才培養規律;另外還加強與中職專業課程的橫向對接,從文化課拓展到德育教育、職業素質教育的有效銜接。(2)細化分階,強化專業核對課程的梯度。按照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專業教學指導方案”以及《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找準中職和高職的專業和課程的銜接點,開發了專業目錄,吻合職業技能培養的梯度以及學習規律,將一個大的學習任務劃分為既遞進又關聯的小的學習點,分別在中職階段和高職階段完成。比如,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網絡技術》課程學習,可以細化為:《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維護技術》、《網絡布線設計與施工》、《網絡安全技術》、《動態網頁設計》、《網絡工程》等6門課程,前3門可以作為一個課程包在中職階段實施,后3門作為重點在高職階段實施。以完成中職與高職的分階與梯度的區分,真正實現課程的邏輯與理論內容的銜接和難度的提升。(3)對接實訓,實現實訓過程共管。“2+3”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縮短了中職學生的實訓時間,但關于實訓能力的學分、畢業要求等必須由雙方共同商定,實現過程共管。中職學生在進入高職學習的第一年,如何利用學習的時間,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進行必要的專業見習和技能訓練,以完成知識的遷移和提升。中職和高職院校對“2+3”分段式培養的學生要單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以體現不同的要求。

3.實現教學資源和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教學資源和實訓基地跨校跨區域的共建共享。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運用技術優勢,突破中職和高職地域的距離,實現課程資源共享。依托超星教學綜合應用平臺,開發網絡教學資源,實現與合作辦學的中職共建《PHP+MySQL網站開發項目式教程》的數字資源課程網站,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手機APP視頻遠程教學,受益教師和學生達1000人。深度的中職、高職和企業三方合作的項目正在嘗試,以實現優勢互補,達到多贏局面。中職和高職共建實訓基地,也可以借助互網聯平臺來實訓遠程共建共享。學院信息工程系與宜州職教中心合作共建了一個培訓交流室,以搭建師生的培訓和交流的平臺,每年為中職培養教師100人次,現在線上線下混合培養的方式,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學院電力工程系與藤縣中等專業學校共建配電線路實訓場,顯著改善了農村電氣化專業的實訓條件。近期實訓基地接待了藤縣中等專業學校2016級農村電氣自動化專業共63名新生開展專業認知學習。

4.開展師資培訓和交流,實現師資隊伍互派互培。為深化合作,切實提升合作辦學的師資,打造雙師教學團隊,積極通過校外企業聘請兼職教師,擔任中職和高職階段認知實習項目,來提高師資隊伍的雙師比率。中職和高職之間通過互派互培,在實際教學中擔任教學任務,到對方學校進行跟班學習,形成“互聘互培,共建共享”機制。學院為了大力提升師資隊伍的教學能力,與合作學校骨干教師組成專業團隊,帶動專業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師陸尚平博士指導中職學校教師申報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1項;機電系骨干教師對口幫扶指導教師科研項目與論文寫作,出版《農村中等職業學校數控專業技能教學特色化改革的剖析》等論文;與合作辦學的中職共同申報《上門簡易洗車自動裝置》水電學院科研項目一項。汽車工程系外派梁建和、周華新、鄧登云等廣西名師及教授前往武鳴中專、廣西第一工業職業技術學校等縣級職學校進行師資培訓。另外我院專業團隊到藤縣第一職業技術學校、金秀縣職業技術學校進行現場聽課、點評、示范,并開展專業教師一對一的幫扶指導,幫助中職教師進行8門課程的項目化改造,大大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二、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長遠機制

1.建立“協同一體”的長遠機制。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同屬于職業教育系統,只是培養的人才層級不同。中職與高職是相對獨立,又是互相促進的關系。基于“協同”一體的理論基礎,中職和高職是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兩者之間有著共同的發展目標。職業教育的內生發展必然會促成兩者的合作辦學,集成合力共同促進兩者的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以及辦學水平的提升,大大拓寬了職業教育的內涵發展和多樣化人才培養的途徑。為了全面調動中高職銜接的教學資源,持續推進中高職銜接的工作,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學院成立中高職銜接工作領導小組,學院院長劉延明擔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設中高職銜接管理辦公室,負責具體對口幫扶的教學管理工作和學生管理等相關工作的協調管理。中高職銜接管理辦公室下設教學管理工作小組、學生管理工作小組和招生工作小組,保證合作辦學和對口幫扶工作順利開展。學院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會議精神,將對口幫扶工作列入學院綜合改革和“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工作之中,與推進學院各項工作緊密結合,促進學院各項工作取得實質性、跨域式發展。學院這兩年對口單招的學生由原來的150人到2015年度的752人,可見學院在中高職銜接工作中起到的積極促進作用。近年來中高職銜接項目持續推進,全院專項資金投入400多萬元進行課程建設、交流合作以及實訓基地的項目建設,出版了25本教材,中職、高職和企業共同修訂8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現中高職銜接的專業100%覆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格局基本形成。結合學院的專業發展規劃和定位,重點發展電力類、機電類、建筑類等專業的銜接,進一步推廣和提升專業多樣化培養人才的途徑。

第7篇

本文總結分析以往《計算機基礎》課程考試的缺點,提出一套改進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及考試方式的解決方案,為其他公共課程教學資源開發,課程教學改革,以及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

整合;優化;計算機;網絡資源;新農村學生

一、研究內容

利用網絡資源在高職教育中加強培養新農村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有效應用的研究,主要包括:在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中利用網絡資源加強培養新農村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構建一種利用網絡資源加強新農村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及其評價標準研究重點是探索出一種利用網絡資源加強新農村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切實有效的培訓模式,難點是整合各高職相關資源,構建適合培養新農村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專題學習網站及學院教學網絡資源庫。研究方法以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教學實踐反思法)為主,再輔之觀察、調查、個案分析法,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邊出成果,從而推進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

二、研究措施

1.分析新農村學生,以提高新農村學生信息素養及計算機應用能力為研究基礎

利用網絡資源加強培養新農村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必須轉變新農村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新農村學生為主體,讓新農村學生由觀望者變為親自操作者。針對新農村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采取了三條措施:①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強化來自新農村學生的計算機上機操作練習,讓新農村學生盡快掌握運用網絡進行學習的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②積極開設與計算機相關的選修課作為公選課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為各班級培養骨干,促進計算機應用的普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③授課教師通過開展運用網絡搜索相關學習資料的學習活動,不斷提高新農村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2.分析教師,以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為研究突破口

要以網絡資源平臺作為加強職高新農村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針對性的提出了教師應該不斷提高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和將現代教育技術與高職課教學相結合的三條措施:①鼓勵教師參加廣西教育廳舉辦的教學技術大賽,開展全院性質的多種形式的教師技能的展示評比活動,以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及現代教育技術能力。②聘請有經驗的教師以公開課形式開展計算機基礎知識、課件制作的培訓,Word、PowerPoint、Excel等辦公軟件及網絡基礎、簡單網絡應用。③擴大多媒體教室和電腦機房數量,每個辦公室都配備了電腦,甚至大多數教師自己也擁有筆記本電腦,這為教師運用網絡資源輔助教學加強新農村學生高職實踐能力培養創造了條件。

3.完善計算機基礎課程網站,以學院教學資源庫建設為契機

建立了基于校園網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網站,較大地充實了學院網絡教學資源庫,為師生員工師生從網絡中收集、下載了圖片、視頻、課件、教案、試題等帶來了很大的便利。①積極利用“微課”能夠為學生提供“自助餐式”的教學資源的特點,加大“微課”教學資源庫的艱澀與研究,促進其能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關鍵概念和一些難以理解卻要求掌握的技能。②對原有的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將課程教學分模塊進行,將課程考核由原來的期末統考改為分階段考試,即“學完一個模塊,考核一個模塊”,建設以點帶面、以模塊覆蓋全局的教學新模式,設計一個合理的模塊化教學的方案及分階段考試的考評體系。③分模塊教學、分階段考試方式可及時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④針對校內實訓場所的新發展、新情況,整合現有資源,采用項目管理方式整合實訓資源,為實訓場所和實踐教學管理設計、開發一個統一的、基于角色訪問控制(RBAC)的管理信息平臺。⑤對原有的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將課程教學分模塊進行,將課程考核由原來的期末統考改為分階段考試,即“學完一個模塊,考核一個模塊”,建設以點帶面、以模塊覆蓋全局的教學新模式,建立基于校園網的課程網站,設計一個合理的模塊化教學的方案及分階段考試的考評體系。

三、研究成果

完善了加強新農村學生高職實踐能力培養的計算機基礎校園網站及教學資源庫。向學習者提供大量的專題學習資源和協作學習交流工具,讓學習者自己收集、分析并選擇信息資料,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為新農村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創設了真實的學習情景。促進了新農村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新農村學生發展趨于主體化。新農村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提高,計算機及網絡在教學中的應用,為新農村學生提供了更加方便、豐富、快捷的信息與知識,也大大的提高了新農村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了教師積極主動的探索,教師隊伍向優質化方向發展。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能力不斷提高,教師中形成了一種自覺運用網絡收集資料、開發多媒體課件、使用網絡資源教學的良好氣氛,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明顯增強。

四、研究結論

通過本課題研究,加快了我院計算機基礎課程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促進了學院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開發了適合我校實際情況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網站,構建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培養職高新農村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有效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積極運用網絡資源引導新農村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作者:袁良鳳 黃小娥 單位: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從龍.在農村環境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探索

[2]張清榮,郭文菁.高職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研究,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9.

[3]杜欽生.培養學生計算機網絡應用能力的研究與實踐.長春大學學報,2011.8.

第8篇

關鍵詞:會計專業 工學結合 特色教材 實訓基地 轉變觀念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83

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中,高等職業教育通過與企業的合作,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機會和環境,讓學生在工作實踐中為適應崗位的需求進行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學習。目前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構建應體現高等性、職業性、一線性以及應用性等特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推行工學結合,在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下進行強而有力的實踐性教學,以便培養適應一線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關于在高職會計專業中如何更好地推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以下將對此作出具體性的分析:

1 開發工學結合的特色教材

高職會計專業圍繞著課程建設進行教材方面的改革與完善,在校企充分合作下編輯教材,能夠為工學結合模式的活力作用的發揮奠定扎實的基礎。詳細來講,首先,教材應以項目為導向,在教材內容的選擇方面,要以會計職業能力的形成、會計崗位要求以及滿足就業需求為導航儀,圍繞著會計資格考試的相關要求和企業會計工作的現實需求進行教材內容的編寫,將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現代教育理念融入到教材內容的編寫上。其次,在編排教材內容時,要體現出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會計崗位工作的基本特點進行每個學習任務的安排和設計,根據活動項目的特點編排,這種模式是將會計實際工作任務作為紐帶,將具體化的工作項目作為載體,可以逐步地引導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指導自己的實踐,不斷地加強學生會計職業技能的培養。再次,開發符合工學結合特色的教材,不僅需要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充分合作,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學生的個性成長特征以及學習習慣等,這就要求教師經常性地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去,了解和掌握他們最新的學習情況以及思想動態,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鼓勵學生積極地說出自己對教材編寫等方面的意見和看法,從而在集思廣益的前提下促使新型的教材更加符合教學工作需求。

2 工學結合,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眾所周知,實踐出真知。高職會計教學的重點就是實踐性教學,校內外良好的實踐基地建設能夠促使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更具活力。具體來說,其一,高職院校可以根據教學工作的發展實際,建立比較完備的會計實訓中心,該中心要涵蓋會計電算化實訓室、會計基礎實訓室、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室等,讓“教、學、做”融為一體,為會計教學提供活力。其二,學校可以在和企業進行完善的溝通與協作的基礎上,引企入校,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地點最好設立在學校內部或者附近,這樣既可以對內承擔學校會計方面的實踐教學任務,又可以對外承接企業部分的實際記賬工作,讓學生在比較真實的環境中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其三,為了充分發揮出工學結合的特色,企業可以選派相應的業務骨干到學校去當兼職教師,同時學校也可以選拔優秀人才到企業進行頂崗掛職,并且開設合適的講座或者課程,這樣可以全方位地指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訓以及課程實訓,在更大的程度上拓展學生對會計行業的了解,督促他們更好的學習。與此同時,鼓勵每位教師在教學工作之余,積極地與企業進行合作,開展各類具有意義的課題研究,同時承擔企業的記賬、財務咨詢等工作,不斷地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實訓基地的建設以及教學工作的完善提供更扎實的師資力量基礎。

3 轉變觀念,解放思想,達成共識

從總體分析來看,人們對高職院校推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認識逐漸得到了統一,但就會計專業來說,仍然存在較大的疑慮和爭議,認為會計專業實行工學結合的模式不符合會計專業發展的實際,難以真正地落實。要想改善這一不正確的認識,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第一,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領導者要主動迎接挑戰,比如以科研項目和教改為載體,積極開展會計專業工學結合模式的實踐探索和系統研究等;第二,對高職院校管理的決策者、會計專業的管理工作者要有組織、有計劃以及分層次地進行專項學習培訓,在認真領會上級部門要求的前提下,不斷地通過各種交流和培訓措施提升領導者的思想認識和領導水平,為工學結合模式在會計專業的順利推進做好扎實的鋪墊,同時要經常性地組織教師開展主題會議式的討論,就教學觀念和現狀作出有意義的總結;第三,除了高職院校自身的努力之外,政府部門也要給予強而有力的支持,比如國家主管行政部門可以就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提出更多的優惠政策,為其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的大環境;第四,各相關部門要默契配合,必要的時候采取強制手段,為高職院校會計類專業學生的頂崗實習等提供更強大的外部支撐。

4 結束語

全國各地高職院校都順應了時展的潮流,相應政府的號召,積極地進行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和探索,并且獲得了不少卓越的成就。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會計專業中的推行勢在必行。我們要總結更多的實踐經驗,借鑒精華,探索更多的途徑,促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會計專業中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和成效。

參考文獻:

第9篇

關鍵詞 設施園藝栽培課程 項目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Facility 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Course Based on Project Teaching

LV Leyan[1], LONG Wei[2]

([1]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2]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uyang, Zhejiang 3114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to utilize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Facility 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course and then discusse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ourse, including project desig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project evaluation results. Hope to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similar course which based on project teaching.

Key words facility 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course;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我國的設施農業發展極為迅速,已成為我國農業領域的一個重要方面,涵蓋了建筑、材料、機械自動化控制、種質、栽培管理等多個方面。設施農業的發展程度往往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設施農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員。我院于2006年對設施農業人才需求市場進行了大量翔實的調查研究,并申報教育部批準開辦了設施農業技術專業。設施農業技術專業結合我院水利行業優勢及我省氣候特點、農業產業結構,經過幾年的建設,我院的設施農業技術專業于2011年11月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水利示范專業”。設施園藝栽培作為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傳統的理論教學與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該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筆者從該課程的特點出發,結合項目教學方法,對項目教學法在設施園藝栽培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實踐探索。

1 項目教學法在設施園藝栽培課程中的引入

項目教學法是以項目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方法,在當今教育界十分流行,是通過組織學生真實地參與項目設計、項目實施和項目總結,完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是強調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一種教學方式。其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項目教學法把整個學習過程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事件,設計出一個個項目方案,不僅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職業能力,如培養學生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市場意識、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協調人際關系能力等。

設施園藝栽培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和應用性很強的課程,非常適合項目教學法。基于項目教學法的設施園藝栽培課程改革就是教師根據課程的培養目標,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項目分析、項目設計、項目準備、項目實施;學生進行項目總結;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項目評價。借助于項目教學,可以使設施園藝栽培課程教學內容簡單明了,知識的內涵與外延都得到有效拓展,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

2 項目教學法在設施園藝栽培課程教學中的實踐過程

2.1 課程培養目標

根據浙江省及南方地區設施農業發展需求,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積極推進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改革,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臺,與企業專家共同建設,致力于培養滿足設施農業建設與生產一線崗位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2 教學項目設置

項目教學所涉及的內容,通常來自現實生活的實際問題或需要解決的某項任務。在設施園藝栽培課程教學中,先根據課程培養目標,在考慮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基礎上,結合當前社會需求和生產實際來設計項目。按照園藝作物的種類和栽培過程分解成具體的三個教學項目,每個教學項目都采用任務驅動教學,將項目分成若干個工作任務,先分別進行實施,在熟悉各個項目的基礎上再進行綜合性實訓,完成產品生產任務。教學項目設置及主要實踐環節安排見表1。

2.3 組織項目實施

項目實施就是對所選取的教學項目進行實際操作。這一過程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踐行,自主操作,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理解和掌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工作的艱難與樂趣,培養包括關鍵能力在內的綜合職業能力,為今后工作打下基礎。

結合“蝴蝶蘭設施栽培技術”這一工作任務的實施,具體體現在:(1)課前準備。一方面是教師的準備。針對項目教學的具體目標和要求,搜集蝴蝶蘭相關資料和學生基本信息,將學生每4~5人分成一個小組,對如何組織教學進行設計。另一方面是學生的準備。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信息查詢和實踐調查。利用學過的知識,借助于網絡、圖書館、資料室以及花卉栽培戶等多條途徑,查閱資料和搜集信息,了解蝴蝶蘭生物學特性、生態學特性、設施栽培技術要領、應用領域及市場發展前景,對信息進行分類整理,提出自己的觀點,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對策,同時完成調查分析報告,PPT匯報材料等,為課堂小組討論做好準備。(2)課堂實施。在課堂時間每組學生派代表上臺講解,全班進行討論,教師參與討論并進行總結,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自己掌控,教師只從中引導。這種方法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和勇氣,增強了學生的口才以及團隊合作能力。(3)課后實踐。根據掌握的蝴蝶蘭栽培的知識,在實訓基地安排蝴蝶蘭盆栽基質的配置,蝴蝶蘭組織培養,蝴蝶蘭組培苗的煉苗、蝴蝶蘭的上盆等實訓,教師示范指導,學生動手操作。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表1 設施園藝栽培課程教學項目設置及主要實踐環節

3 項目教學法的評價方式

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是學生積極參與和動手實踐的重要環節,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各種職業能力,因此項目教學的評價注重的不僅僅是最終的結果,還有完成項目的過程,設施園藝栽培課程研究的對象是有生命的鮮活園藝作物,想要獲得優質、高產、穩產的園藝產品,評價要貫穿整個栽培過程,同時項目教學實施完畢也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因此項目實施的整個過程,師生分階段共同評價項目完成情況,最后再評價項目完成成果。

教學的評價方式采用綜合性評價的方式,對學生除了進行必要的理論考試外,以技能考核為主,技能考核分多次進行,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每個學生在完成各個工作任務時的具體表現對學生進行評價;各小組成員根據各組員對本小組貢獻的情況進行互評;學生本人也進行自評,最后綜合理論考試、教師評價、學生互評、自評等幾項成績給學生一個綜合的評價。

4 基于項目教學的設施園藝栽培課程的教學實踐效果分析

通過項目教學法在設施園藝栽培課程教學中的實踐,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書本的理論知識,更使他們懂得如何靈活應用這些知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同時通過項目教學改革,優化了教師隊伍結構,推進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通過項目教學使學生表現出更大的參與熱情和更強的學習主動性,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特別是在基礎技能、團隊協作、資料收集、人際交往、項目規劃等方面具備較強的能力,在就業等方面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基金來源: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院級研究項目,TRC1305

參考文獻

[1] 郭益紅.高職院校作物栽培課程理實一體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35-36.

[2] 牛貞福,國淑梅,王鵬等.基于項目教學的食用菌栽培課程改革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9):4220-4221.

第10篇

關鍵詞 翻轉課堂 自主學習 CAD 高職學生 專業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28

Practice Exploration on Combination of Micro Class and Flipped

Classroom in Vocational Students' Self-learning Platform

LIN Jiangmei

(Guangxi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Nanning, Guangxi 530023)

Abstract Today's global education concern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change the current form of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And in practical ability for training objectives colleges, vocational students in explor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o enhance capabilities, not just relying only classroom teacher to impart knowledge, but also a lot of hands-on after-school students. In this paper,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Hydraulic and Electric CA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for example, the use of flip classroom theory by building a platform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opportunities, so that mor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ssociations to which mutual exchange of learn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kill level.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self learning; CAD;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要求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礎上,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學環境,優化教育模式,推動教育改革。課題《以學生專業協會為平臺提升高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探索與實踐―以CAD協會為例》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學環境,構建CAD專業技術協會為自主學習平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培養學生處理信息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型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終身學習已經不再是空話,課堂教學很難滿足專業技能的進一步的提升,需要成立專業技術協會來進一步提升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本文的特色與創新之處就在于提出了以翻轉課堂理念建立學生專業協會為學習平臺,探索高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在這種教育背景下,翻轉課堂在高職學生自主學習平臺的實踐探索中有了初步的研究和發展,本文以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CAD專業技術協會為例。

1 翻轉課堂的含義和特點

1.1 翻轉課堂的含義

翻轉課堂是(Flipped Class Model),是一種和傳統模式相反的教學模式,也被稱為“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簡稱反轉課堂,或者是顛倒課堂。

1.2 翻轉課堂的學習特點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學生課后完成作業進行鞏固知識。而在翻轉課堂中,恰好相反,是學生課前預習知識,遇到學習上的困難以后,才在課堂上和老師互動交流共同解決學習上的難點。依托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中,使翻轉課堂變得可行和現實。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去使用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把傳統單純地依賴授課老師去教授知識,轉變成以學生學習任務為主,老師為輔助,去幫助解決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這樣的方式。

2 當前CAD課程學習的特點和弊端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習僅只是依靠學校課堂學習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需要不斷地提高改進學習方法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動手實踐能力為培養目標的高職院校,更需要不斷提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1 CAD課程的基本內容、地位和作用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指利用計算機及其圖形設備幫助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工作。

目前,CAD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在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主要系中都能看到CAD課程的開設。例如,水利系有水利CAD,建筑系有建筑CAD,電力系有電氣CAD,樓宇專業和建筑電氣專業的建筑電氣CAD,機電系的機械類CAD等等。隨著社會的發展,CAD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

2.2 構建CAD專業協會的目標和意義

以動手實踐能力為培養目標的高職院校,在探索提升高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方面,不能僅只是依托課堂老師的傳授知識,還需要課后學生大量的動手實踐。以學生專業技術能力培養為目的的學生專業協會,更能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的同時,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專業技術協會當中來,相互交流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專業技能水平。

2.3 傳統教學模式的現狀分析及弊端

CAD課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一周課程實訓為主,但是往往這樣的學習方式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學完這門課后也就忘完了,缺少了不斷的實踐練習鞏固,雖然知道這門課程很重要,也知道這門技能的掌握對自己今后的就業工作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設計院工作,而且這門課的內容應用非常廣泛,僅只是依靠課堂上簡單的理論學習和一些基本技巧的操作,并不能很好地達到今后工作崗位需要的熟練程度,特別是學習以后不再有接觸的情況下,更容易遺忘。這樣的學習方式限制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難以滿足現在學生學習需求,同時也很難適應社會對高職院校畢業生職業技能的要求。

2.4 翻轉課堂在CAD課程學習的市場前景

僅只是依靠課堂學習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習CAD課程難以滿足現在職業教育的特點,需要建立以提高高職學生職業技能為主的學生專業技能型協會,提供一個能夠滿足學生進一步相互交流學習提高專業技能水平的自主學習平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通過課堂內容方式的顛倒改變,使師生角色關系轉變,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不受學習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好地解決自己學習過程中難以解決的學習疑難點,有利于知識的消化。以翻轉課堂學習特點作為依托的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CAD專業協會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對今后學習有一個很好的借鑒作用。

3 運用翻轉課堂在CAD專業協會自主學習平臺的構建

在已經建成的CAD專業協會中,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構建自主學習平臺,根據林地公園高中的經驗,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3.1 運用現有的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課程網站等精品資源

從教學資源的角度看,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也被稱為微課)是翻轉課堂教學資源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視頻通常針對某個特定的主題,長度維持在10分鐘左右,通過媒體播放器,可以實現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便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筆記和進行思考,這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課下觀看教學視頻,學習的氛圍更為輕松,學生不必像在課堂上聽講那樣緊繃神經,在遇到問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與教師和同伴進行交流,尋求幫助。微課教學教學視頻可以反復使用,學生可以根據學習情況進行自主復習和鞏固。

3.2 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作微課程教學視頻

(1)根據CAD的學習級別,分為初、中、高級進行制定微課程教學視頻;(2)在收集和創建微課程視頻的時候,要考慮到不同專業學生的專業特性,創建不同專業需求的圖紙;(3)應根據學生的使用習慣,創建不同版本的微課程學習視頻,比如低版本的2007版本,以及高版本,2010版本以后的使用不同特點;(4)總結學生經常會出現疑惑的知識點、難題創建一個疑難解題庫;(5)根據CAD課程的使用習慣,總結實效有用的快捷操作方式;(6)收集一些參加比賽獲得優秀的作品進行研討學習。

3.3 組織學習活動

從教學環境的角度看,翻轉課堂通過功能全面的學習管理系統(LMS) 整合線下課堂與網絡空間作為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基礎性平臺,學習管理系統可以幫助課程教師有效組織和呈現教學資源,動態地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信息,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在課堂上的互動交流拓展到網絡空間,師生交互的時間和效果都會大大增加;學生依托學習管理系統可以方便地建立起學習共同體,協同完成學習任務。

3.4 微課程與翻轉課堂相結合,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

微課程與翻轉課堂相結合,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微課程教學視頻,一步步學會CAD課程內容,同時學習上的困難,可以依托網絡平臺,和協會的成員進行交流學習,老師也可以針對學生學習中容易出現困難的部分,有針對性地開展講座,共同探討學習,促進大家學習的積極性。

4 充分發揮“翻轉課堂”在CAD專業協會應用的優勢

CAD課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一周課程實訓為主,但是往往這樣的學習方式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學完這門課后也就忘完了,缺少了不斷的實踐練習鞏固,雖然知道這門課程很重要,也知道這門技能的掌握對自己今后的就業工作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設計院工作,而且這門課的內容應用非常廣泛,僅只是依靠課堂上簡單的理論學習和一些基本技巧的操作,并不能很好地達到今后工作崗位需要的熟練程度,特別是學習以后不再有接觸的情況下,更容易遺忘。這樣的學習方式限制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難以滿足現在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很難適應社會對高職院校畢業生職業技能的要求。翻轉課堂在CAD課程學習中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4.1 通過翻轉課堂學習的方式使CAD協會幫助平時工作學習比較繁忙的學生

大學生的課外生活是非常精彩的,包括有團體球賽、文藝演出、技能比賽、社會實踐、兼職等常常讓一部分大學生難以專心坐在教室聽老師講課。但是為了今后更好地就業和適應社會的發展,對于大學生而言,這些課外活動又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能快速吸收課程內容,不能因為忙而耽誤學習,否則到時候就會得不償失。此時,翻轉課堂提供了讓他們自主安排忙碌時間,可以靈活安排學習的時間和學習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2 通過翻轉課堂學習的方式使CAD協會幫助在學習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 (下轉第66頁)(上接第62頁)

在傳統課堂教學方式中,總是局限在時間和空間,由于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水平不一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容易傾向于關注接受知識能力強的學生,忽略了接受知識能力弱的學生。對于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但是對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不懂又羞于向老師請教,或者是受時間的限制而沒有辦法很好地吸收知識,只能被動地聽課,無法理解老師的講課,課后又沒有主動學習,就會造成他們學習上的困難。

通過翻轉課堂學習的方式,學生在CAD協會中可以相互交流學習,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學習內容和控制教學視頻,遇到問題還可以請教協會同學或是老師。

4.3 依托CAD協會,使學習增加交流互動

因為依托CAD協會的學習,學生就不滿足于課堂學習,協會成員之間形成一個學習氛圍,大家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并且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可以通過協會的力量或者是網絡平臺進行解答,還可以舉辦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增加相互之間的交流,使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5 小結

因為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而且所學的專業也不一樣,統一課堂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很難實現個性化學習。通過微課程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靈活把握學習知識的進度,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困難,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同時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不斷延伸和擴展學習的內容和范圍,不僅適用于學習CAD課程,同時還可以適用于其它課程,舉一反三,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基金項目:1、2012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2JGZ179)“廣西高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與應用的研究與實踐”成果之一

2、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2013zz27)課題《以學生專業協會為平臺提升高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探索與實踐――以CAD協會為例》

參考文獻

[1] The flipped classroom[OL]. .

[2] 李萬龍.關于翻轉課堂的文獻研究[OL]. http://.

第11篇

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富裕和諧莊浪為目標,以實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集中突破年活動為契機,搶抓國家擴大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按照“保增長、強基礎、調結構、抓民生、促和諧”的要求,集中人力、財力、物力,認真抓好重點項目的謀劃、爭取和實施工作,著力在交通、水利、生態、公共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方面集中突破,為莊浪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基礎保證。

奮斗目標:二零零九年,力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億元,同比增長20%;76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7.3億元,其中國家投資力爭突破3億元;年內完成前期項目可研46項,立項60項。提前啟動“十二五”規劃,力爭“十一五”末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5億元,到“十二五”末,交通道路建設實現對外通道全面改造升級,鄉鎮道路實現柏油化,村社水泥路和柏油路達到70%以上,形成貫通內外、連接城鄉、方便快捷的交通網絡;水利建設實現農村人飲自來水化、川地水利化、河道治理化和梯田節水化,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得到有效保障;生態環境建設實現荒山、荒坡、面山全面綠化、重點流域壩系化和耕地梯田化,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25%以上,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全面改善,縣城供水普及率達到100%,供熱普及率達到80%,城區居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5%;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中小學入學率達到99.8%以上,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以上,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群眾“入學難、看病難、就業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二、重點工作

(一)交通道路建設要在對外暢通、鄉際通油和村道硬化工作上集中突破

二零零九年實施交通道路建設項目5項,完成投資14337萬元。一是全力配合實施莊蓮二級公路改擴建工程,力爭10月底建成通車。二是積極爭取莊靜公路改擴建項目,做好水洛至通化至峽山公路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年底開建一條;積極爭取天平高速過境莊浪,配合設計單位做好項目前期論證工作。三是通鄉油路完成大莊至陽川至臥龍公路改造鋪油工程,做好臥龍至岳堡、菜子灣至水洛、朱店至良邑至楊河3條通鄉油路前期項目的銜接,力爭年內開建一條。四是通暢工程圍繞新農村建設和產業開發,重點在水洛、朱店、萬泉、南湖等川區鄉鎮建成通村硬化路、油路100公里。五是通達工程年內建成村社道路100公里。

“十二五”期間,完成莊靜、蘇莊2條二級公路改擴建工程,暢通全縣的對外通道;改造鋪油鄉鎮之間公路320公里,鋪油硬化村社道路600公里,打通鄉鎮、村社之間的斷頭路;建成18個鄉鎮客運站,全面改善全縣交通運輸條件。

(二)水利建設要在實現農村自來水化、川地水利化、河道治理化、梯田節水化目標上集中突破

二零零九年實施重點水利項目5項,總投資3547萬元。一是開建漳麻河調水人飲工程,解決臥龍鄉1萬人的飲水困難;二是實施雨水集蓄利用項目,建成水窖1500眼,增加節水補灌面積3000畝;三是治理水洛河萬泉段河堤3公里,保護耕地650畝,恢復耕地110畝;四是完成賈門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十二五”期間,圍繞實現全縣自來水化,建成漳麻河調水、莊浪河川和水洛河川人飲工程,解決11.6萬人的飲水困難;圍繞實現川地水利化,爭取實施埂塄水庫除險加固、竹林寺水庫水資源利用、莊浪河川灌區維修改造、水洛河川中型灌區改造和陽川渠首攔河閘項目,在萬泉田坪、崔坪、馬川、西坪,水洛徐碾、李碾建成一批節水灌溉工程;圍繞實現河道治理化,爭取實施韓店段、水洛至通化段河堤治理工程,完成水洛河、葫蘆河和莊浪河全段治理;圍繞實現梯田節水化,在產業基礎條件較好的大莊、陽川、臥龍、水洛、萬泉、朱店、南湖、岳堡、盤安、南坪、趙墩等鄉鎮修建水窖12000眼,發展梯田灌溉面積2.4萬畝。

(三)生態環境建設要在治理水土流失、加大耕地梯田化改造和提高林草覆蓋率上集中突破

二零零九年實施生態環境建設項目16項,完成投資5360萬元。一是全力抓好縣城北面山1200畝的生態綠化示范區、二郎山生態公園二期工程和華莊、平莊、莊靜公路行道樹栽植;二是完成所有退耕還林區域的補植補造,高標準綠化鄉村道路,全縣完成三荒造林2萬畝,天然林保護5000畝,建成林果產品基地5.3萬畝;三是實施三北四期隴東丘陵水土保持林建設和重點公益林建設項目,完成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年度任務;四是實施水洛河耕地整理、水土保持生態工程葫蘆河流域莊靜大示范區項目,加快廟龍溝流域綜合治理步伐,年內新建淤地壩7座,治理水土流失28.5平方公里;五是全力抓好農村沼氣項目建設,年內建成沼氣池6500口,改造節柴灶2749個,建太陽灶2545個。

“十二五”期間,圍繞實現荒山、荒坡、面山全面綠化,爭取實施炭匯林建設、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河道護岸林和綠色通道工程;圍繞實現重點流域壩系化,組織實施樂正川流域壩系建設工程,爭取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莊浪縣民樂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項目和莊靜大示范區淤地壩配套工程;圍繞實現耕地梯田化,爭取實施葫蘆河水毀耕地整理和莊浪縣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岳堡溝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

(四)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要在改善城鄉基礎設施、保障城鄉低收入人群住房、提高電力通訊服務能力上集中突破

二零零九年實施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13項,完成投資26728萬元。一是全面落實災后重建的各項政策,完成農村居民住房重建2034戶5174間77610平方米,改造維修3245戶8061間12.1萬平方米;二是在良邑、盤安、岳堡、南湖、楊河等5鄉鎮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當年建成住宅小區7個,搬遷貧困群眾446戶2600人;三是實施好城鎮居民廉租住房建設,當年建成廉租住房300套1.98萬平方米;四是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開工建設農村危舊房改造項目,年內完成23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使5126戶農村貧困人口的住房環境得到改善;五是在東城區開建住宅樓8.8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1萬平方米,建成占地52畝的東城區綠地公園;六是全面建成城區生活垃圾處理工程、人力資源開發中心綜合大樓、供電公司客服營業綜合樓和社會福利院;七是改造鋪油城區道路6公里,新建橡膠壩2座,全面建成2.5公里洛河風情線;八是新建柳梁、楊河、通化三個供電所,架設35千伏線路2條22公里,完成通化變電站增容改造;鋪設城鄉通信管道1000米,建成通信基站50個。

“十二五”期間,重點組織實施好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舊房改造、城市廉租住房、棚戶區改造、城區污水處理、供水管網改造和集中供熱管網改造七大工程,全面完成災后重建任務;完善城鄉電網和通訊網絡,爭取開工建設華能莊浪電廠。

(五)社會事業建設要在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和醫療衛生條件,提高群眾文化生活水平上集中突破

二零零九年實施社會事業建設項目15項,完成投資8036萬元。一是教育事業,排除中小學危房1萬平方米,全面建成南湖中學教學實驗樓;新建莊浪縣特殊教育學校,建成職教中心實訓基地,促進特殊教育和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把水洛鎮小學改建為縣第三小學,秋季開學投入使用。二是衛生事業,開建縣醫院住院綜合樓和衛生監督所業務用房,全面建成縣中醫院綜合門診樓,完成南湖、朱店、臥龍、陽川、岳堡5所鄉鎮衛生院改擴建,新建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三是計生事業,全面建成南湖、朱店、韓店、臥龍、通化5個鄉鎮計生服務站并配齊服務設備,建成2個市級計劃生育先進示范村,爭創國家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四是文化體育事業,開建縣博物館、文化館和圖書館,年內建成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86個“農家書屋”和*寺文物管理所。五是廣播電視事業,實施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和農村有線電視網絡覆蓋工程,繼續實施景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高旅游檔次,促進全縣社會事業快速發展。

“十二五”期間,在改善辦學條件方面,組織實施農村小學危房改造工程,改造農村中小學危房1.8萬平方米;爭取實施20所中學教學樓和生活用房建設工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工程和信息化教育工程;在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方面,組織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化村衛生所建設、莊浪縣婦幼保健院建設和莊浪縣疾控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在改善計生基礎條件方面,組織實施莊浪縣計生服務站裝備項目、縣計生服務站和鄉鎮計生服務所設備配備項目、村級計生服務室建設工程;在旅游、文體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組織實施*寺國家森林公園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寺-*文物保護工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農家書屋建設;在廣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組織實施2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和農村電影放影工程。

(六)項目建設要在項目前期工作和項目資金爭取上集中突破

二零零九年完成前期項目106個,其中完成可研46個,對城區污水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廉租住房、農村小學危房改造、標準化衛生所建設、婦幼保健院、計生服務站裝備項目、農家書屋建設、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鄉鎮中心敬老院、孔溝至韓川公路改造、通村公路硬化、民樂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莊靜大示范區淤地壩配套工程、田家坪節水灌溉工程、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葫蘆河水毀耕地治理項目、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整村推進、農村沼氣等60個前期項目爭取在省上立項。對投資基本確定的項目要提前著手,能開工的力爭年內開工,不能開工的要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待投資計劃下達后立即開工建設。

“十二五”期間,要把項目前期工作擺在項目建設的重要位

置,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進一步加大項目前期經費投入,精心論證儲備一批能促進產業深度開發、拉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并積極向上爭取,使國家和省上出臺的投資政策計劃,我縣都有對應的實施項目,確保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

三、保證措施

(一)靠實工作責任。全縣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和主管領導要切實負起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職責,認真找準各自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細化工作任務,推行目標管理,落實工作責任,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特別是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盡快制定完善各項工作制度,細化分解工作任務,靠實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責任,督促項目實施單位認真執行項目標準,抓好任務落實。

(二)加強協調配合。在項目前期工作中,發改部門要及時收集國家和省上關于基礎設施建設的各類投資政策信息,精心指導項目單位提前做好項目可研設計;財政部門要加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項目前期經費預算。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主管單位要切實加強與各配合單位的銜接與聯絡,及時協調解決各種問題,督促施工單位加快建設進度;國土部門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辦理征地手續,為工程提供合法的建設用地;水務、電力、電信、移動、聯通、石油等部門要及時做好施工區域內水利灌溉設施、人飲管道、光纜和電力、通訊等桿線的遷移工作;安監、公安、交警等部門要確定專人,負責做好施工路段、施工現場周圍的安監巡查和交通疏導工作;各相關鄉鎮要及時協調解決好工程建設所需料場和便道,積極穩妥地做好征地拆遷補償和群眾安置等工作;宣傳和廣電部門要開辦廣播電視專題欄目,組織開展全方位的宣傳報道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第12篇

關鍵詞:仿真教學;組織領導;資源建設;培訓推廣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2)01-0061-03

虛擬仿真技術包括仿真模擬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兩個領域。仿真模擬技術是指使用儀器設備、模型、計算機虛擬技術,以及利用場地、環境的布置,模仿出真實工作程序、工作環境、技術指標、動作要求,進行科學研究、工業設計、模擬生產、教學訓練和考核鑒定等的一項綜合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是指用計算機生成的一種特殊環境,人可以通過使用各種特殊裝置將自己投入到這個環境中,并操作、控制環境,實現特殊的目的,成為這種環境的主宰。

虛擬仿真技術可以有效還原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崗位的“原生態”,為學習者提供技能訓練所需要的“真實”環境、“真實”工藝、“真實”工具等,從而有效提高技能教學質量。同時,可以降低教學成本、規避實訓危險、降低環境污染、實現綠色教育。因此,虛擬仿真教學是深化教育教學思想、內容、方法、手段、模式改革,推動職業院校內涵建設的一個重要突破口。為此,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虛擬實驗”。各高職院校應多措并舉,有力推進虛擬仿真教學改革。

一、加強組織領導,創造濃厚氛圍

開展虛擬仿真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技術本身的高端性、復雜性等特點,決定其應用成本較高,資源建設和教學組織較難。因此,必須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任務。

1.成立分層領導組織

首先,要成立院級虛擬仿真教學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院長牽頭,各教學單位和教學管理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各級負責人要高度重視虛擬仿真教學工作,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措施、有檢查、有總結、有推廣。

其次,要成立各重點專業的虛擬仿真教學工作組。由系主任牽頭,專業帶頭人為主要負責人,骨干教師和合作企業負責人為主要成員。根據專業技能教學特點,通過購買引進、校企合作開發、自主開發等多種途徑建設適用的虛擬仿真教學軟件,科學布局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開展虛擬仿真實訓教學,總結實踐經驗并進行示范推廣。

2.建立政策法規進行引導激勵

首先,將開展虛擬仿真教學工作做為教育教學改革重要項目,結果做為考核教學單位工作的重要指標。其次,將教師開展虛擬仿真教學的成果做為評聘獎優傾斜條件,對于積極進行虛擬仿真教學軟件開發及應用研究的教師,通過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從職稱評聘、成果獎勵、科研經費等方面進行鼓勵,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條件,在全院形成良好的風氣和氛圍。再次,給予虛擬仿真教學立項資金等條件扶持,為完成項目提供最大保障。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接受監督檢查,切實保障項目順利完成。

通過以上舉措,使“推廣虛擬仿真技術,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理念內化成廣大教師的共識,并將其付諸于實際行動。

二、廣辟渠道,建設虛擬仿真教學資源

虛擬仿真教學資源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的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虛擬實驗等等,可以解決實踐教學中“看不見、進不去、動不了、難再現”等客觀難題,減少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實現人才培養的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虛擬仿真教學資源是開展虛擬仿真教學的必要條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學校應該舍得投入,按照“引進一部分、合作開發一部分、自主研發一部分”的虛擬仿真資源建設新思路進行統籌安排。

1.購買引進

該決策依據是:所需求的軟件已經被同類院校的專業廣泛認可和應用,效果良好,尤其是那些教學急需的高端產品,應該采取這種“花錢拿來主義”的模式。

2.合作開發

此決策依據是,所需求的軟件沒有成熟的產品,專業教師能夠提出明確的需求,能夠提供科學準確的教學設計,借助專業IT公司的技術力量和項目組織能力,能夠開發出專業級的應用軟件。要探索創設高水平的合作模式,將優秀企業力量引進來,緊密合作,互惠互利,同步帶動學校師資專業發展、技能人才培養、軟件產品研發的水平提高。實踐證明,院校的教學設計與優秀IT企業的實現技術有機結合,是研發優秀虛擬仿真資源的捷徑。

虛擬仿真教學軟件的研制過程一定要與相關企業緊密合作,軟件設計應該是教學專家、行業專家和軟件制作專家三方合作的結果。要以教學專家為主導,實施優秀的教學設計,編寫制作腳本,要有行業專家實施技術指導,還要有軟件專家實施創新制作,才能研發出科學的、適宜的、理實結合的虛擬仿真實訓教學軟件。

3.自主研發

此決策依據是,所需求軟件的開發技術難度和復雜性相對較低,專業教師能夠提出明確的需求,能夠提供科學準確的教學設計,學校具有軟件開發技術支持隊伍。

威海職業學院作為首批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非常重視虛擬仿真教學在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積極開展虛擬仿真教學資源建設,建設了專門的教學資源研發中心。目前購買引進、合作開發、自主研發的虛擬仿真資源已成規模,并廣泛應用于數控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等20多個專業,平均每學期有2000多名學生使用虛擬仿真軟件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有效提高了實踐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三、加大技術支持和培訓推廣力度

1.建立專門的工作室和技術支持隊伍

虛擬仿真教學資源開發技術較難,依賴教師個體不現實。專業教師應將主要精力用于教學設計、腳本撰寫,開發制作應由專業技術人員完成。采用這種模式,既可以保證資源的質量,又有利于提高專業教師研發、使用虛擬仿真資源的積極性,否則,大多會“知難而退”。

威海職業學院成立了教學資源研發中心,組建了虛擬仿真資源開發技術團隊,投資20多萬元配備了高檔次的開發硬軟件,為開展虛擬仿真實訓教學提供技術支持。目前已完成多個虛擬仿真資源建設,其中獨立開發的“威海職業學院虛擬校園”,通過漫游和導游等方式,全方位立體逼真地展現了我院全貌,恢弘、美麗、壯觀,成為學院參加全國大賽課件、軟件的重要支撐載體。

2.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

盡管繼多媒體、網絡時代之后,人們已經開始進入虛擬現實時代,但是由于資源缺乏和宣傳不夠,很多地區和教育工作者對虛擬仿真技術了解不多。為了普及虛擬仿真技術,發展環保綠色實訓,推動教學尤其是實踐教學的信息化、現代化,應加大虛擬仿真技術培訓力度,進行理論與政策宣傳、開發與技術交流、應用與經驗推廣、成果展示與等,以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建立具有顯著職業特征的,高質量、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

培訓可以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途徑,包括聘請專家、專業技術人員來校講座、實地考察、共同研討建設方案;參加專門培訓班等,多管齊下,提高教師應用和開發虛擬仿真教學軟件的水平。

3.以研發項目為載體,帶動虛擬仿真軟件開發和應用實踐與研究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不僅是有效的職業教學模式,也是開發與應用虛擬仿真教學軟件的有效有段。仿真實訓教學軟件是以實際崗位為背景的,整個教學、實訓內容緊緊圍繞職業、崗位核心能力。如何實現培養目標,如何滿足崗位需求,在進行虛擬仿真軟件開發立項時,就直觀地擺在了職業院校專業教師面前,項目研制老師會感到壓力,感到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與提高職業院校教師實操技能的緊迫性。所以,以研發項目為載體,可以激發廣大職業院校教師自覺學技能、苦練真功夫的積極性。

四、以建設“仿真實訓示范基地”為抓手,全面推進虛擬仿真教學改革

“仿真實訓示范基地”是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仿真技術專委會于2008年啟動的項目,旨在在仿真技術專委會的指導下,在IT企業的幫助與大力支持下,通過3~5年的努力,使“基地”在使用虛擬仿真技術開展仿真實訓教學方面取得明顯的效果,成為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窗口,對中國職業教育尤其在技能實訓現代化教學方面起到示范與引領作用。

在“仿真實訓示范基地”的建設中,職業院校需重新優化實訓基地的布局,形成虛實結合的現代化技能實訓模式,著力改善“實訓成本高,效率低、資源消耗大、污染環境”等弊端,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企業現場實踐能力,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手段的信息化、現代化,同時形成校企合作新模式。

參考文獻:

[1]宋強.數控加工實訓中仿真軟件的調研分析[J].科技信息,2009(32).

[2]朱達凱.水利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9).

[3]趙士濱.高校實訓教學的虛擬現實技術研究[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州| 永靖县| 静宁县| 灵台县| 溧阳市| 乌恰县| 曲沃县| 吴川市| 子长县| 泰州市| 杨浦区| 和平县| 当雄县| 阿图什市| 顺义区| 鄂托克前旗| 武城县| 新宁县| 千阳县| 龙里县| 会理县| 汉寿县| 彰武县| 元朗区| 咸阳市| 松溪县| 香河县| 甘肃省| 连平县| 巴彦淖尔市| 朝阳区| 赤水市| 齐河县| 镇原县| 辉南县| 丹凤县| 江源县| 汝州市| 清徐县| 乐业县|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