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入門教學

入門教學

時間:2022-01-27 04:53: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入門教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入門教學

第1篇

關鍵詞:平面幾何入門教學;教學階段;影響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4-032-01

平面幾何入門教學標志著一個新的教學階段的開始。因此,入門教學與前一階段的教學往往沒有直接聯系,而對后繼教學又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入門教學在教學結構中處于轉折點的重要位置。初一學生,科目增加了,學習方法有不同,不少學生不適應。特別是幾何的學習,學生更是感到困難重重。下面是我多年來在平面幾何入門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認真教會學生畫圖和識圖

1、識圖能力。識圖是今后觀察圖形、分析圖形的基礎。它的訓練應從簡到繁、從易到難達到逐步提高。要求學生能找到對頂角,鄰補角,還要識出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提高到從變式圖形認識出三線八角。

2、畫圖能力。畫圖是幾何語句到直觀圖形的操作過程,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環節。訓練時,先弄清一些幾何術語(如:經過、有且只有、相交、垂直等)的含義,經歷讀(動口)知(動腦)畫(動手)的全過程,急于求成則欲速不達,留下消化不良的后遺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轉換能力。培養學生幾何語言、幾何圖形、符號表示之間的互相轉換能力,要鼓勵學生多說、多畫、多寫,不要怕錯。逐步做到準確簡潔的幾何語言,正確整潔的繪制幾何圖形,規范使用幾何符號,盡快建立起三者的有機聯系,當好“翻譯”。 如:“延長____到____點,使_____=_____”;“過________,垂足為______”;“在______ ______=______”;“過______ ______∥______”等等。

4.推理能力。簡單的邏輯推理是整個初中學好幾何的基礎,從教材編排情況看,可分四個階段來進行。要領會每一階段要求,逐步達到。

二、重視幾何基本概念教學

引導學生掌握好幾何概念,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是數學科教學的總要求,但對幾何教學而言,還有其特殊的意義和特定的要求,幾何概念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既不加定義,也不給予解釋的概念,如“延長…… ”,“在……之上”等等。這類概念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多次重復,使學生通過潛移默化學會使用,并能正確表達和應用于畫圖。第二類是有所定義,但涉及內容較少的概念,如“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同位角”、“多邊形”等,這類概念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掌握這些概念的實質,既知道是如何從具體實例中抽象出來,又能夠靈活運用。第三類是有準確的定義,涉及內容較多,而且還具有判定作用或性質作用的概念,如“直線的平行”“等腰三角形”等等,這類概念特別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這些概念的意義的講解,又要重視用圖形語言、幾何符號來表示這些概念,使學生能夠牢固掌握好它。

三、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平面幾何研究的對象是形象直觀的圖形。這就決定了觀察能力在平面幾何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在平面幾何入門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演示中要特別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提示學生應注意什么?問學生發現了什么?可先演示后提問題,也可先提問題后演示,甚至重復演示。對實物或教具進行觀察,有利于引入概念,鞏固概念。圖形是平面幾何中思維藉以展開的依據。所以對平面幾何問題的分析,首先是對圖形的分析,而對圖形的分析,又首先基于對圖形的深刻觀察。因此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圖形的規律,并利用圖形的規律解決問題

四、重視培養學生推理論證的能力

推理論證能力的培養,是平面幾何起始教學中的主要教學目的之一,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本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分層次地提出要求并進行培養。

首先,打好推理論證的基礎,即把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圖形的掌握、幾何口語的訓練、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視為推理論證的基礎,認真打好基礎,為推理論證作好必要的準備。

第二,要有意識地將三段論的演繹推理滲透在起始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揭示因果,讓學生盡早接觸“因為已知什么什么,所以就有什么什么”的模式。如讓學生常常聽到象“因為點A是線段MN的中點,所以MA=AN”這樣的說法,潛移默化對學生進行推理論證能力的培養。

第三,注意在幾何計算題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論證的能力。

第2篇

小學英語新課標的修訂強調,學習語言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活動,據此要求,新版教材的英語口語加強、詞量增多。大多數發達地區與“Good moming”、“bye~bye”等英語日常用語經常接觸的學生來說,英語入門非常容易。然而,對于農村學生,特別是貧困邊遠的農村初級中學學生來說,從小生活在貧困閉塞的環境里,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接觸英語,語法和筆試基本可以,發音和口語非常困難,以致影響學生的一身,甚至,有的學生進入大學英語字母還讀得不準,把字母A|ea|讀成|e|、把字母C|si|讀成|sei|、把字母R讀成L。結合農村新編英語教材的特點,針對農村學校學生的實際困難,本人結合實際,首先音標的教育教學開始,解決了農村學生英語入門的困難。通過實際,把學生的詞量大、發音難、口語強、讀不準、跟不上轉變成了拼得準、自由學、有的學習氛圍。使他們減輕負擔,提高水平。

學期初始,自己認真上好導語課,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增強了他們對英語的好奇心,使他們處于想學,而又學不出的心理狀態。這時趁熱打鐵,迅速使用新編英語國際音標快速拼讀法,利用幾節課時間讓學生掌握48個國際音標的發音方法和拼讀技巧。使他們在較短的時間里簡捷地掌握單詞的簡單拼讀,從而使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預習單詞,及時進行識記,從而解決英語單詞詞量大、讀不準、記不全等實際困難。

上述只是為學習英語打下基礎。自己在給學生上課時,應先對簡單的英語課堂用語進行并組織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教學主要依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組織完教學后,教師要強調所學的內容和要求。然后進行朗讀口語表演,注意每句話的抑揚頓挫,每個手勢的動作。因為這時學生帶著期待、興奮、好奇的心情,處在很大的片面性、隨意性和遷移性,停留感性認識階段。這能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在板書單詞和音標后,要求學生快速拼讀單詞,隨后進行單詞教學,接下來再進行對話教學,先領讀、講解,然后進行對話表演,鼓勵學生大聲讀,不怕錯,及時理解消化內容。

在進行字母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范讀,然后讓學生拼讀字母。接著領學生拼讀字母發音,講解書寫格式,這樣學生就會掌握英語字母的正確發音。

通過以上入門教學方法,相信許多農村學生學習英語會有很大幫助和進步,減輕教師的負擔,使學生能及時掌握好26個英語字母的正確發音和書寫;48個英語國際音標的正確發音和拼讀;培養學生自己的拼讀單詞的能力,并為培養學生對英語預習和自學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礎而努力。

第3篇

關鍵詞: 幼兒舞蹈教學 身心特色 開導式教誨 音樂作品

舞蹈教學是一種比一般活動更為高級的人體活動,是一種經過提煉、組織、加工、美化的人體活動,能表達人的審美情感、審美理解和反映生活的審美屬性,對幼兒身體發展、操行提高,以及想象力、締造力和智力開發等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是兒童健康發展的“營養液”,是深受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娛樂運動,也是進行本質教誨和開展美育的有效途徑。

一、幼兒舞蹈教學應掌握孩子的身心特色,科學地進行講授。

因為幼兒處在生長發育的“黃金期”,身心狀態尚未成熟,骨骼柔軟,力量負荷過大會使脊柱曲折,骨盆變形,甚至造成樞紐關頭脫臼或扭傷。因此,舞蹈基本功練習要遵照適量性和“高密度、低強度”原則,避免過分疲憊,過分高興,否則影響身心健康。在幼兒舞蹈和練習中,要明白剖解學、生物力學及兒童學等基本知識,根據幼兒的先天身體條件和身心特色,以活潑風趣的話語激發孩子學習舞蹈的興趣;營造學習舞蹈的氣氛,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明白舞蹈的內容;既面向全部幼兒,又注意讓每個幼兒都感受到學習舞蹈的快樂,通過科學的練習和合理的舞蹈行動美化孩子的形體,并依據孩子的身體條件,分類進行差別強度的基本功練習,不逼迫幼兒做出高出其正常樞紐關頭運動度和骨骼負荷的動作,唯有如此,方能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從而既增強舞蹈教學效果,又不傷害先天身體條件較差孩子的自尊心,從而使孩子具有優美的形體和舞姿。

二、幼兒舞蹈教學應強化開導式教誨,開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孩子自己便是一個締造體,他們有聰明的頭腦,所以我在舞蹈教學實踐中注意從身心方面啟發、誘導和培養幼兒,激發他們想表示的欲望,加強培養孩子的自立締造力,強化孩子的情緒體驗,誘導孩子用肢體表示生活中的細節。如讓孩子們表示小鴨、小兔等動物的特色時,他們一邊“嘎、嘎”叫著,一邊邁著蹣跚的步子學演小鴨,用小手豎在耳朵旁,雙腿并攏作蛙跳來表示小兔,并應用自身的藝術感受進行加工。又如讓孩子表示悲痛、開心、與親人邂逅的場景等,讓孩子逐步從生活中積累舞蹈語匯。在這一實驗歷程中,孩子們不再局限于已往的單一的模擬,而是充分進行想象和遐想,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緒和所描畫的景象,進而與本身的直接或間接經歷相連系,努力地跟著音樂的旋律和節拍進行想象,賣力地做著經過自身創編的種種動作,且水平參差不齊的幼兒可以聯系自身的特色和身體條件進行實踐。幼兒對舞蹈藝術往往都有好奇和渴求,而開導式教誨又是兒童樂意接受的教誨方式,不但講授氛圍活躍,而且讓所有幼兒都身心愉悅,努力地獲得有用信息,顯著增強教學效果。

三、幼兒舞蹈教學應注意對音樂作品的選擇,激發孩子學習跳舞的興趣。

用行動、語言和音樂綜合反映幼兒的生活,表達幼兒的思想,使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富有活氣、生機勃勃的教學方式是幼兒易于接受的方式。音樂作品,是幼兒舞蹈教學的內容之一,是指在音樂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特點,以動作形體表示音樂內容的一種方式。怎樣讓幼兒有情感地舞蹈,讓孩子們在舞蹈中體驗快樂,享受到音樂的美呢?這是幼兒舞蹈教師必須解決的難題之一。其目標是通過舞蹈教學培養幼兒的聽覺、感覺力、節拍感、表現力等,使幼兒在舞蹈中表達情緒,表現本性,從而塑造完善的舞蹈形象,不但可以大大增強幼兒舞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而且可以使孩子們自愛、自尊、自強。

舞蹈教學音樂作品選擇應動聽動人,旋律流暢,具有教誨性、意義性,能讓幼兒自由想象,熏陶幼兒的情感。要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覺,必須對幼兒認為好的音樂作品進行觀賞,讓幼兒自主感覺音樂的旋律美、舞蹈的形體美,以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我在幼兒舞蹈教學中選擇動聽的音樂或幼兒能明白及喜歡的兒童歌曲作為背景音樂,引導幼兒觀賞,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幼兒不知不覺地體驗舞蹈之美,感覺美和發現美的能力。如我在幼兒園實踐時教學前班跳《拔蘿卜》,這是一個根據兒歌創編的舞蹈,符合幼兒合群的生理特色。在排演時,我首先介紹《拔蘿卜》的故事背景,然后播放音樂,真實的生活實踐與生動的舞蹈語言奇妙轉換,不但教育了幼兒要熱愛勞動,更培養了他們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的良好品質。

參考文獻:

第4篇

一、幼兒舞蹈教學應強化開導式教誨,開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孩子自己便是一個締造體,他們有聰明的頭腦,所以我在舞蹈教學實踐中注意從身心方面啟發、誘導和培養幼兒,激發他們想表示的欲望,加強培養孩子的自立締造力,強化孩子的情緒體驗,誘導孩子用肢體表示生活中的細節。如讓孩子們表示小鴨、小兔等動物的特色時,他們一邊“嘎、嘎”叫著,一邊邁著蹣跚的步子學演小鴨,用小手豎在耳朵旁,雙腿并攏作蛙跳來表示小兔,并應用自身的藝術感受進行加工。

又如讓孩子表示悲痛、開心、與親人邂逅的場景等,讓孩子逐步從生活中積累舞蹈語匯。在這一實驗歷程中,孩子們不再局限于已往的單一的模擬,而是充分進行想象和遐想,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緒和所描畫的景象,進而與本身的直接或間接經歷相連系。

努力地跟著音樂的旋律和節拍進行想象,賣力地做著經過自身創編的種種動作,且水平參差不齊的幼兒可以聯系自身的特色和身體條件進行實踐。幼兒對舞蹈藝術往往都有好奇和渴求,而開導式教誨又是兒童樂意接受的教誨方式,不但講授氛圍活躍,而且讓所有幼兒都身心愉悅,努力地獲得有用信息,顯著增強教學效果。

二、幼兒舞蹈教學應注意對音樂作品的選擇,激發孩子學習跳舞的興趣

用行動、語言和音樂綜合反映幼兒的生活,表達幼兒的思想,使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富有活氣、生機勃勃的教學方式是幼兒易于接受的方式。音樂作品,是幼兒舞蹈教學的內容之一,是指在音樂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特點,以動作形體表示音樂內容的一種方式。

怎樣讓幼兒有情感地舞蹈,讓孩子們在舞蹈中體驗快樂,享受到音樂的美呢?這是幼兒舞蹈教師必須解決的難題之一。其目標是通過舞蹈教學培養幼兒的聽覺、感覺力、節拍感、表現力等,使幼兒在舞蹈中表達情緒,表現本性。

從而塑造完善的舞蹈形象,不但可以大大增強幼兒舞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而且可以使孩子們自愛、自尊、自強。舞蹈教學音樂作品選擇應動聽動人,旋律流暢,具有教誨性、意義性,能讓幼兒自由想象,熏陶幼兒的情感。

要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覺,必須對幼兒認為好的音樂作品進行觀賞,讓幼兒自主感覺音樂的旋律美、舞蹈的形體美,以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

我在幼兒舞蹈教學中選擇動聽的音樂或幼兒能明白及喜歡的兒童歌曲作為背景音樂,引導幼兒觀賞,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幼兒不知不覺地體驗舞蹈之美,感覺美和發現美的能力。如我在幼兒園實踐時教學前班跳《拔蘿卜》,這是一個根據兒歌創編的舞蹈,符合幼兒合群的生理特色。

第5篇

小學是進行作文入門的開端,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很重要的影響。學生在這個時候對于作文的感受是最關鍵的,需要教師進行很好的引導。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讀寫之間有效的結合,加強對于生活的觀察,引導學生作文的入門。

【關鍵詞】

小學作文入門 讀寫結合 觀察生活

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中作文入門教學一直都是比較棘手的,學生害怕作文,有時候甚至非常討厭作文,把它視作是一項苦差事。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作文入門教學的時候能夠很好地把握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進入正確的寫作程序之中,加強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這樣才使他們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獲得更大的進步。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進行所有事情的首要原則,小學生對于任何新鮮事物都有著很強烈的好奇心,這是由于探究知識的欲望導致的,所以我們首先就需要將好奇心引導成為學生興趣的起點,打好寫作的基礎。小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對于作文有很多的困惑,不知道作文如何進行,不知道自己究竟怎樣去進行學習,是難還是易。這些問題都是困擾在其腦海之中的,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在作文入門講解的時候好好進行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給學生上寫作入門課程的時候,首先我并沒有按照要求讓學生進行寫作,而是最先開始讓學生知道什么是作文。應用一些通俗易懂的,熟悉的事物等讓學生理解作文的含義。可以這樣說“同學們都想知道怎樣寫作文,其實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就是將自己心中知道的事情告訴給別人。老師是如何的?爸爸媽媽是怎樣關愛你,怎樣與你生活的?只要將你知道的告訴給別人就可以了。”學生在聽到了這段話之后興趣就會高漲起來,原本嚴肅的作文教學竟然是如此的簡單,紛紛開始議論。接著,教師就將一些基本的方法傳授給學生,怎么樣描述奶奶做飯的情景、爺爺看報的情態、與同桌之間發生的小故事等等,都是十分有趣的。還有別的遇見的事情都是可以進行寫作的,不僅僅局限于自己的身邊,這個時候學生對于作文的寫作就有了基本的認識,概念在腦海中形成了。

二、讀與寫的結合教學

小學生進行寫作沒有什么經驗,需要加強對于別人文章的學習。首先有了興趣,其次就是要注意培養學生讀寫結合的好習慣,加強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系,這關系到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問題。

課堂教學在學生獲得知識方面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除了教會小學生識字、寫字和進行文章內容的學習之外,還需要加強學生對于學到的詞句知識的利用,將其應用到作文寫作中去是很重要的。開始作文的時候要求學生能夠語言通順連貫即可,利用一些學習到的詞句。在教學的時候加強對于閱讀的文章中好的表達方式的利用,這是閱讀對于寫作的最根本的價值。

另外,在課外需要加強學生閱讀相關活動的開展,對于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拓展。課外活動中,主要是加強課外實踐和課外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可以建立班級的圖書角,提供學生一些有用的書籍和材料,教育學生多讀一些優秀作品。在閱讀的時候要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勤動腦和動筆,做到課堂內和課堂之外有機的結合。

在實踐活動的開展之中,主要要注意團隊的活動,比如組織一些登山、游覽參觀古跡活動、講故事比賽等,活動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對于活動內容的記述,加強其對于人物和活動的記錄,做到有重點有條理。這樣學生也能夠對于作文有進一步的提升。

三、學會觀察生活

小學生的作文寫作不能夠只停留在寫上,而應該學會觀察生活,做到有條理和有順序。例如,在寫靜態事物的時候就要從它的形狀、顏色、大小和用途等方面有序地開展下去。觀察的時候要注意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上下、左右、前后進行,然后有條理地記錄下來。在寫動態事物的時候就要注意其變化的規律,例如寫動物的時候就要將其體型和生活習性進行記錄,寫出其活動的情況,采取一定的觀察方法。在對于一個動態事物的描寫的時候可以采用游動的觀察方法,例如寫黃牛的活動的時候,學生需要根據黃牛的活動情況再進行描述,就像是自己看到了黃牛一樣,將其寫得栩栩如生。敘事描寫的時候,學生應該按照時間順序或者是地點的轉移來進行事物的描述,將主要辦事人的行動描寫清楚。具體的可以是語言、神態、外貌、行動、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此外,還要注意加強觀察與聯想之間的結合,豐富文章的內容。事物之間一般是具有很多的聯系,彼此依存。我們需要由表及里,找出其規律,全面地了解事物的內涵。在教學的時候進行方法的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還可以幫助其更好地體驗生活和感悟生活。

四、作文批語具有鼓勵性

小學生處于語文作文學習的初期,維持寫作的動力是其對事物的新鮮感,這個時候對于其寫作興趣的維持和激發寫作的情緒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師在進行作文評價的時候需要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有效地維持。作文學習本身就是一項具有訓練性的內容,學生寫作的時候往往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寫出的東西沒有得到教師的肯定而是受到了批評,其興趣就大大減少了。因此,教師在進行點評的時候需要將其優點展現出來,使學生感受到自己寫作的成就感,繼續寫作的學習。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作文入門,對于學生今后的寫作有很大的影響。在進行寫作教育的時候教師需要抓住關鍵方法,將學生引領到寫作教育的正確的道路上,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和讀寫結合的有效方式,最終會有很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楊樹芳.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J].語文出版社出版,2008

第6篇

關鍵詞: 字母 學習態度 氛圍 教學方法

就像我們中文里的漢語拼音一樣,26個英文字母的教授在英語的入門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英文字母是組成單詞及句式的最小單位,也是英語學習的基石。學生如果對英文字母有了良好的掌握,那么將對后面的英語學習充滿信心,學習起來也會更得心應手。反之,如果沒有掌握好英文字母,學生則會產生畏懼心理,將對以后的英語學習造成困難。

一、學習態度的樹立和學習方法的養成

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是極易塑造和影響的,如果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對今后的學習生活有深遠的影響。小學語文課本教授了孔子講述的一些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等,這樣的名言警句同時適用于英語課堂。在英語字母的學習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將其融入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耳濡目染,教會他們好的學習態度,如鼓勵學生請教老師,詢問同學,把不恥下問當做一種美德。同時適當地教授學生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如背記字母時不要死記硬背,可以邊讀邊寫,將讀與寫結合起來,這樣記得更牢,課下要善于歸納總結等。當學生具有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時,字母學習將會變得更簡單,不僅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而且為教師的教學奠定基礎。

二、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

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小學生的好勝心很強,在班級里多鼓勵表揚優秀的做得好的同學,起到帶頭作用,利用榜樣的力量。良好的學習氛圍能陶冶學生情操,激勵學生勤奮努力學習,使學生全面發展,茁壯成長,并且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情感、思維、行為、習慣及氣質的形成。同時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互幫互助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好的學習氛圍能使班內形成濃厚的學習風氣,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這樣可以激發全體學生共同學習,不斷進步,這樣良好的學風也在無形之中建立起來。

三、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1.在游戲中教學

讓學生參加游戲并在游戲中獲取知識,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游戲中學習英文字母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見的刺激來激發學生對學習、對課程的必趣,那就永遠也培養不出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熱愛。”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在游戲中探索知識,掌握學習的奧秘。

基于小學生對游戲的濃厚興趣,可以設計多種字母游戲教學法。下面以“字母接龍”為例,首先讓所有的學生圍坐成一個大圈,老師在中間主持,游戲開始,隨意選擇一名學生從字母“A”開始接龍,下一名學生說出字母“B”,以此類推,直至26個字母全部說完,一定要多循環幾次,確保學生都能熟練地說出26個英文字母。游戲時可以播放學生喜歡的音樂,激起他們對游戲的興趣,中間還可以穿插一些小表演,教師也要參與其中,融入學生中。因為小學生的自尊心比較強,所以不要懲罰說錯了的學生,每個人有多次機會,并且游戲結束后多設計一些獎項,盡量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獎品,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為今后的英語教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還可以運用其他形式多樣的游戲幫助學習英文字母,如“找朋友”、“聽音選字母”、“看圖找出隱藏的英文字母”、“你畫我猜”等。

游戲字母教學的目的在于寓教于樂,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性的思維。同時也要熟悉學生的心理,以鼓勵為主,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他們學習。

2.在競賽中教學

小學生好奇心強,愛問愛動。因此,教師要根據此種心理,將英文字母教學融入競賽中,這樣既豐富了課堂內容,又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利用競賽的方法教授英文字母有很多形式,下面以游戲“字母腦力達人”為例,教師將學生分為5個組,每組分為組長組員,要求學生想出相應的組名,讓學生分別介紹自己的組。然后游戲開始,分別給每個小組一組打亂順序的英文字母,例如給定的字母為“BYHJIUNGQWERT”,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記住所給的字母,時間用盡后,哪個組記得最多的字母則為獲勝。游戲時可選出多位小裁判員同時進行監督,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并且小組之間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班級的凝聚力。這樣的競賽形式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字母的讀音與字形,加強了記憶,使學生對26個英文字母有了更好的掌握。

競賽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中,使英文字母學習更生動有趣,深化學生對英文字母的記憶,標準字母的發音,熟練字母的基本寫法,使英文字母學習更趣味橫生。另外,競賽教學還可以使學生對競爭競賽有一個更客觀的定義,是良性的競爭不是惡意競爭,在競爭的同時學會與他人合作,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今后的學習生活。

總之,教師應該使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營造好的學習氛圍,并且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高效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改善教學中存在的呆板等問題,極大地豐富課堂形式,這樣才能使小學入門英文字母教學更加高效,使學生對英語學習保持興趣和信心。

參考文獻:

[1]陳慶華.小學英語字母教學方法談[J].新科教,2009(7).

第7篇

【關鍵詞】琵琶教學 入門興趣 培養

現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精神需求與日俱增,對于藝術領域的學習興趣也日益增強。其中,琵琶在藝術市場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對于琵琶的學習,必然會涉及培養初學者琵琶入門興趣的問題,而琵琶教學質量的高低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初學者的學習興趣。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一、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

(一)注意欣賞經典音樂作品

興趣是大腦皮層興奮性增高的結果,對于外界刺激的感受和反應會迅速而又強烈,并且對人們所從事的興趣活動也會產生促進作用。既然興趣對外界刺激有著敏銳的感覺,那么就可以從良好的外在環境創設考量,從而為初學者學習琵琶并開發其音樂潛能打下良好的基礎。最為簡單和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讓初學者注意欣賞經典音樂作品,通過對音樂的耳聽目染來達到培養琵琶學習興趣的目的。當然,欣賞經典音樂作品也需要初學者達到一定的水平,并不主張對音樂一竅不通的人采取此種方法。而在琵琶經典作品之中,可以讓初學者欣賞《十面埋伏》《旱天雷》等優秀歌曲;同時,在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到音樂廳聽現場音樂會,以便親身體驗琵琶的魅力,加強對音樂的感性認識和理解,從而逐漸產生與音樂的共鳴,激發對琵琶入門的興趣。除此之外,也可以嘗試在進餐時、起床后、就寢前有意識地聽聽音樂,加強對初學者的音樂熏陶;教師在音樂欣賞課中也可通過經典名曲賞析、師生互動、提出問題等形式來引導初學者學會欣賞音樂。

(二)注意表演平臺的搭建

培養初學者對琵琶入門的興趣,需要通過自身的實踐才能真正體驗到其中的樂趣,這就要求教師組織抑或初學者經常性地去參加匯奏表演。而由于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對于琵琶演奏而言并不是無限制地進行下去,而是需要根據樂曲在限定時間內適度完成。這并不意味著初學者在臺下演奏得好,就一定在臺上演奏得好,往往會產生臺上臺下演奏水平差距很大的后果。因此需要為初學者搭建琵琶表演的平臺,以便讓其從心理方面適應并喜愛音樂表演環境。對于教師而言,首先可以定期舉辦小組匯課,以便互相觀摩學習,達到彼此交流學習經驗和暢談的目的,從而激發初學者的進取心和競爭心;其次,可以舉辦小范圍的定期觀摩音樂會,以便逐步適應公共表演的場合,同時也使初學者逐漸習慣舞臺環境。

二、突出教學情趣

(一)將琵琶技能技巧的學習融合到音樂情境中

一是教師具備生動的示范演奏能力。在琵琶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高水平的示范演奏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初學者對琵琶入門的興趣,而對處于模仿欲望特別強烈的學生來說,更希望把自身的演奏水平表現出來,以得到周圍人肯定的評價。因而在對琵琶作品的示范演奏中,要予以高度重視,速度要適中,力度要準確鮮明;同時,不要單純地鼓勵學生進行簡單模仿,而是要鼓勵其進行創造性地彈奏,以此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其學習琵琶的興趣。

二是在琵琶課程教學中要注意充分發揮初學者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學習入門的良師,特別是對于天真活潑的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具備良好的想象力是學琵琶的永恒動力所在,也是連接學生精神情感和演奏作品的橋梁。這就要求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初學者提供感覺與感受音樂的機會,從而鍛煉其抓住音樂形象的能力,并最大限度地激發其想象力,進而提高初學者對琵琶入門興趣。

(二)指導教師應具備語言藝術性和趣味性

一是運用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解。由于初學者對于琵琶知識相對匱乏,對于音樂知識相對欠缺,因此其需要適應教師的音樂語言。這就要求教師要運用生動形象與詼諧幽默的語言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最好根據初學者的年齡特征而采取相應方法,以適應學生需求,并且同初學者的接受能力相契合,特別是在培養初學者的感官協調配合能力方面要加強訓練。同時,教師要利用教學語言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要把自身融入琵琶作品之中,運用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描述,并合理配合體態語言(如臉部表情、手勢等)將琵琶作品所蘊含的藝術魅力傳遞給初學者,使其在受到震撼的同時產生強烈的表現欲望。

二是利用音樂形象進行貼切的比喻。一般而言,往往初學者的年齡較小,對于形象表達容易接受,而對于抽象表達則很難接受。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運用形象類比法將琵琶知識與生活實物相聯系,使教學進度和學生身心發展相契合,比如可以創編出有關琵琶的趣味故事,從而使初學者懷著濃厚的興趣去傾聽隱藏在音樂中的故事。譬如彈奏琵琶強調左手“站”的功夫,但究竟何為“站穩”,初學者對此并沒有具象的概念,那么不妨告訴初學者,可以把四個手指視同為舉重運動員的腿,這樣就會聯想到手舉杠鈴的運動員兩條腿的堅挺與力量,由此可以讓初學者體會到手指是如何從指根到指尖“站”得堅挺有力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后,初學者的手指就會具備“站穩”的能力。此外,還可以使用“蕩秋千”來形容音的連貫與流暢;用“大鼓與小鈴”比喻音的強與弱等。

在琵琶教學中,對于琵琶入門興趣的培養并非易事,需要經過大量教學實踐并予以認真的思考和總結,根據初學者的年齡階段和身心發展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從而使其對琵琶學習產生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陸曙鳴.琵琶入門及常用技巧[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4(5).

第8篇

摘 要 高中化學新課標的實施,是以素質教育學生發展為本,以培養和塑造人的綜合素質為目標,是科學的、前瞻的教育,體現了現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動性、民主性、創造性的時代特征。而高一化學是處于初、高中化學教學承上啟下的一個重要階段,初高中化學教材銜接始終是高一化學教學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如果銜接不好,使他們過早地失去學化學的興趣,甚至打擊他們的學習信心,學生的成績就會下滑而一蹶不振,筆者認為只要抓住了高一,也就抓住了整個高中。本文試圖探討高中新生在學習化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可能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高中化學 入門教學 參與意識 實驗能力

高中三年的化學教學總格局是:高一把好基礎關,高二把好素質關,高三把好提高關。高一化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激發興趣,指導學法,抓好基礎,引導入門,注意能力的培養。當前的新一輪課程改革以“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學科本位的觀念,真正把學生作為主體確立起來,而在高一階段教師要向學生傳遞并讓他們接受這樣一種信息:我們學的是“有用的化學”,而不是“為了學化學而學化學”。下面就如何搞好高一化學教學談談自己的認識。

1.加強師生互動和同學的參與意識。探究式教學是新課標大力提倡的教學方法之一。探究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探究情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在這一探究過程中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但現在一些教師對探究式教學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他們把搞探究式教學作為是實施新課標的一個重要標志。由于探究式教學注重的是探究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因而學生往往會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忽視知識的總結歸納,忽視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這使得學生學完了一個模塊還不知道學了些什么,雖然課堂上搞探究是轟轟烈烈,可學生一到考試就懼怕不已。因此教師對探究式教學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科學合理地運用于課堂教學。教師要重視各種傳統的教學方法,要幫助學生加強雙基學習,重視基礎知識的歸納與應用。各種傳統教學法是前人不斷總結得出的經典教學法,與探究式教學法無所謂誰優誰劣,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主動探索,傳統教學法也不排斥師生間的互動和學生的主動參與,例如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歸納知識點、利用教材中的思考與交流、學與問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通過觀察實驗現象讓學生自己說出現象并作出結論,等等。探究式教學法所花費的時間長,需要投入較大的精力,教師不可能所有知識點都用這種教學法,教師要善于選取那些最有探究價值且學生在現有的知識基礎上可以探究的核心內容進行探究。

2.預防盲目拓展知識內容。高一化學的教學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具有最基本的科學素養,是人人都要學的化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強調教學的基礎性。教師要充分認識新課標下高中化學教學內容深化的階段性原則。高一化學教材是依照物質分類的思想進行編排的,教材通過提供實驗事實、科學史話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歸納的方法讓學生獲取一些最簡單的化學知識和了解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因此,對于同樣的教學內容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其地位、作用和要求也是不同的。當然,新課標也要求教師在實施化學教學時要適當注意教學的彈性要求。所謂彈性要求就是教學中在保證所有學生掌握好新課程標準規定的最基本的內容基礎上,有條件的結合學生實際,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對教學提出一些較高的要求,對教學內容作適當的彈性增補,以發展學生的能力,更好地理解知識以及為后續學習預留空間。但這種彈性教學并不是隨意對所教內容進行拓寬、加深,前提是首先要在加強基礎教學的基礎上,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作適當的拓展,拓展的內容也不宜過多過難,而且拓展也不能搞“一步到位”。因此,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好基礎教學與彈性教學的關系,不能任意拓展教學內容,拔高教學要求。

3.注重對教材的二次創作。高中化學教材的編排采用的是專題式的模塊結構,缺乏嚴謹的化學理論作支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給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帶來了許多邏輯思維上的不便,許多學生反應“一學就會,一用就混”,因此教師一定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內容,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組織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處理教材,對教材進行剖析,盡管教材是按物質分類思想編排的,但作為每一種物質來說教材還是按照物質的結構、性質、制備和用途來描述的。教師要告訴學生學習物質性質的一般方法。在學習完本節后,教師還要對每種金屬和它的化合物的知識進行歸納小結,找出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或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梳理各知識點。教師在實施新課標教學時,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教材,以更加科學和符合學生實際的方式呈現各知識點。

4.加強學生實驗能力。高一化學程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沒有像舊教材那樣在教材后面安排專門的學生實驗,這是不是認為在教學中沒有必要安排學生實驗呢?一些教師認為學生實驗既浪費時間,又耗損精力,不如一概改為教師演示實驗,這樣既方便又省事,認為有學生做實驗的時間不如拿來上新課或復習。而這恰恰違背了新課標的精神。要知道新課標不是對學生實驗弱化了,而是對學生實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一化學雖然沒有在教材后面安排單獨的學生實驗,但并不是就沒有學生實驗,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化學實驗的教育教學功能,對教材中有關實驗的欄目要進行深入研究,要確定好教材中哪些實驗適合教師演示,哪些實驗適合學生做,教師演示過的實驗只要適合學生做也要安排時間讓學生親自去實驗室做一遍,以培養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以上有關高一年級與初中化學教學各方面的要注意的問題,應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高中的學生不能只趕進度,要打牢基礎,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與初中化學的內在聯系,特別是要寓學習方法指導于課堂教學中,能力培養要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有這樣,才可能讓學生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把化學學好。

第9篇

一、上好第一節課

教學實踐證明,初一學生會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產生害怕的心態,認為進入初中后數學知識將會變得非常復雜,從而產生擔心甚至恐懼的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及時幫助學生克服這種心態。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這種心理,筆者在第一節課做了這樣的安排:在教學活動中模擬生活、結合生活,賦予數學學習現實意義,變單調乏味的數學學習為一種體驗、一種享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要憑借自己優異的教學素質、敏銳的數學智慧來感染學生,征服學生,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讓學生掌握化未知為已知的方程思想

數學教學過程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教學中,教師應特別關注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大家都知道小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解題時候較多。初中數學則不然,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化未知為已知的方程思想,利用順向思維來解題。這種方法顯然比小學方法優越,利用方程這種方法可以順利地解決小學數學中的很多問題,這正是初中代數教學的重中之重。為了改變學生的思維習慣,擺脫算術思想的束縛,充分領略到方程的優越性。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兩種方法的對比,通過同一個例題來比較兩種思想的優劣,這樣最有說服力。

例如,甲乙丙丁四個數和為100,甲加4的和,乙減4的差,丙乘以4的積,丁除以4的商,恰好相等,求這四個數。這道題用小學算式方法來做很復雜,但是用初中的方程思想就很簡單了。

三、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剛進入初一的學生,第一次接觸初中的數學,他們仍用學習小學數學的方法學習初中數學,這顯然對學習效果有一定影響,因此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顯得很重要。首先,要指導學生預習知識,提出章節內容的學習要求和目標,讓其圍繞目標預習教學內容,弄清例題,并完成一些簡單的題目,把存在的問題及時在書中注明;其次,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讓學生手動、眼動、腦動,重點記錄的內容要板書在黑板明顯的位置,以方便提示學生;然后指導學生做作業,作業中哪些須獨立完成,哪些可討論完成,哪些是在教師提示下討論完成,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還要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要求,要督促學生及時修改教師評改過出現錯誤的作業;最后,指導學生復習,要求學生及時復習所學過的知識。

四、教學內容適當,精講多煉

剛進初中的學生所具備的知識能力相對還比較欠缺,如果教師“望生成龍”心切,剛開始一味趕進度,以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復習或用來補充內容,提高要求,這很容易造成學生對教師所講知識沒時間去消化,理解不透徹,導致作業無從下手,錯誤率高,測驗得不到好成績。尤其當學生接連遭受失敗時,學習數學的興趣被挫傷,其后果是學生對數學產生害怕、厭惡情緒,甚至產生“反正學不好,干脆不學了”的想法,這對我們以后的教學工作極為不利。因此,初一教學進度要適當放慢,同時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有梯度,課堂上有意識地多安排一些練習的時間,精選一些中下學生“努力一下能完成”的例題進行訓練,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

第10篇

一、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注意力

學生剛接觸英語,既有求知欲,又有好奇心,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些特點,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盡量在學生能明白的前提下,用英語授課和發出相應指令。教科書上每節課的環節一目了然,關鍵在于教師合理組織與引導。十一二歲年齡的學生愛動愛回答問題,而英語課實際上是實踐課,課堂上大量的操練如聽(1is-ten)、朗讀(read)、寫(write)、說(speak)、表演(act)、背誦(recite)、復述(retell)、練習(practice)等,都盡量放給學生來完成,具體側重哪一方面的訓練,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力圖能使被提問的學生答出來;成績差一點的完成一些交易項目,如讀、表演、背誦交易的對話或段落;成績好些的教師應加大問題的難度,需要思考才能答出。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應采取肯定為主、補充為輔的方法。一句Thank you.You are clever.Very good.Well done,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親切的拍肩動作都會使學生得到極大的成功感,更加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減,因此教師要經常性地鼓勵學生,使學生興趣高漲,并避免分心。采取的方法如聽錄音、看投影光盤等。教師要以靈活多樣的方式、豐富的表情和動作,配以適當的語調來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設計好哪些句子該用什么樣的語調,哪些句子配合哪些表情和動作。例如,突然停止說話、突然改變聲調,都會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有意識地主動與學生用英語交流,如打招呼、問好、道別等,多給他們營造語言環境,多給他們勇氣,讓他們以說英語為榮;再者,教師須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手表背面、電燈開關、錄音機鍵等),反復強調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形成一股推動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英語的行列,保證學習興趣持久不衰。

二、抓語音學習,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初中英語語音是初一學生英語入門的關鍵。教師應根據英語語音具有復雜性、枯燥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和語音學習的規律,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學習障礙, 切實抓好語音學習教學。

1、增強好奇心,突破開口關

學生在進入初中以前,已從電視或生活中偶爾聽過一兩句英語,如:“Bye-bye”“Yes”“No”,對英語懷有一定的好奇心,于是人云亦云,鸚鵡學舌,心里總認為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幾句英語很時髦,急于想知道英語的簡單使用,所以教師可很好的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進一步增加他們的好奇心,引導他們親身投入實踐,突破開口關。通過師生間的交談、學生之間的練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語感,鼓勵學生在實踐之中運用口語進行交談,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又如,教字母前,先讓學生聽磁帶,學唱英文歌曲:The A B CSong,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很快記住所學的知識內容。從而使他們有信心過好語音關。

2、打破教材編排順序,提前集中教學音標

在學生掌握好英語字母的基礎上,集中教學音標。可將48個音標以20,3,2,3,20的形式教給學生,即20個輔音,3個邊音/l/h/r/,2個半元音/w/j/,3個鼻音/m//n//η/,20個元音。使學生對48個音標在頭腦中形成初步印象,然后用兩個課時將其發音方法及讀音教給學生,待他們基本掌握后,以拼讀形式反復循環練習。如讓學生拼讀/neim/、/greid/、/geim/、/mep/、/beg/等,以達到鞏固的目的。并指導學生通過尋規律、記特殊的方法,掌握發音規律和語音知識。組織學生認真跟老師或錄音磁帶模仿說,盡量模仿標準音,反復練習,按字母和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律獨立拼讀、拼寫和記憶單詞,幫助學生過好語音關,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三、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并對他們進行學法指導

第11篇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幾何入門學習的前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平面幾何的優勢在于它的直觀性、趣味性和生活性。隨著科技的發展,電教設備也逐漸走進班級。所以在上幾何課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豐富多彩的幾何內容。如《豐富的圖形世界》課,可以給學生展示夜晚中的點點繁星、夜幕中的激光束、馬路中筆直的分道線、噴泉的水流、蜿蜒的盤山公路、平靜的海面、平整的地面、彎曲的墻面和屋頂等一系列圖片,通過展示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讓學生得出點、線、面、體的直觀概念,也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所以,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上好平面幾何入門課的前提。

二、細化教學過程是幾何入門教學的關鍵

幾何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來研究平面圖形性質的一門科學。按照初中數學新課標在“圖形與證明”中的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用綜合法證明的格式,體會證明的過程要步步有證據”。因此,培養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是平面幾何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筆者認為要讓學生達成上述目標,細化教學過程是幾何入門的關鍵步驟。教師應有意識、有目的地從學生的聽、說、寫入手,潤物細無聲地將幾何思想、推理方法滲透到教學之中。

1.聽――區分幾何用語中的不同

“聽”是基礎。聽什么?首先應認真聽教師的分析,從聽中感受代數和幾何的不同。代數主要研究的是數字與數字之間的邏輯聯系,是代數式與代數式的運算。而幾何是圖形之間的必然聯系。其次要聽出幾何自己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如在上角平分線定義時,需聽出角平分線是射線;而在《三角形中的重要線段》這課時,需聽出此處的角平分線是線段,這兩者之間既有共性又有區別。

2.說――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幾何別于代數最大的特點之一是:不但它需要用簡潔、明了的文字來敘述一個命題,它更需要以嚴謹、準確的幾何語言來表達推理、論證的過程。這也是我們教師在初階段讓學生在聽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用說的方法體現所學內容。

(1)想說。在情境創設時,通過圖形或實例讓學生想說。如《平移》課,可以通過許多美麗的圖案讓學生有個感性的認識,繼而從探究雪人的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平移的特點。此時不論是從情境上有感性認識還是從動手操作中有理性認識,學生對于平移的特點已經呼之欲出,這時達到了老師的目的――讓學生想說。

(2)會說。①讓學生要對所學概念、定理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出來。②不僅要會說,還要說得準確。如《等腰三角形》中對三線合一的表述中,學生經常只說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線、高、中線互相重合,而實際應是等腰三角形的頂角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③說,還可以是總結性的說。如上完《直線、射線、線段》課后,要求學生用準確、簡潔的語言說出三者的聯系與區別。這實際就是對學生們提出更高要求,也是對所學知識的濃縮和提升。

所以,說――能讓學生得到鍛煉,這不僅是對上課注意力的檢驗也是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甚至是對所學知識進行提煉和內化,也讓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漏洞并糾正幾何語言中的錯誤。

3.寫――對邏輯思維的提煉

教師所教的一切內容,最后都落實到學生的筆上。如果“聽”是基礎,“說”是對所學內容的直觀反映,那么“寫”就是對所學內容的更高要求。

三、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相結合的證明思路是幾何入門教學的重點

初學幾何的學生對于幾何書寫甚感困難。經常只會順藤摸瓜地寫一點邏輯關系,但如何逐步推向“未知”,得出結果,更是困難。主要原因是沒有抓住證明思路。

(1)用綜合法尋找思路。綜合法是從已知出發,借助其性質和有關定理,經過逐步的邏輯推理,最后達到待證結論或需求問題,其特點和思路是“由因導果”。

(2)用分析法尋找思路,綜合法敘述:分析法是從結論出發,逐步尋找使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直到找到一個明顯成立的條件,這個條件可以是已知條件、公理、定理、定義等,可以看出,若使用分析求解問題,對結論的簡化與轉化很重要,它是向條件靠攏的重要措施。其特點和思路是“由果得因”。

(3)綜合法和分析法現結合尋找思路,仍用綜合法敘述。

例題 如圖,已知CDAB,EFAB,∠1=∠2求證:GD∥CB。

用綜合法和分析法結合起來思考,可得如下思路:①由題目的CDAB,EFAB出發,由垂直定義得出∠BDC=∠EFC=90°;②由∠BDC=∠EFC=90°,可得出BD∥EF;③要證GD∥CB,只需證明∠1=∠3;④由題意知,∠1=∠2,可得出∠3=∠2;⑤而由BD∥EF,可得∠2=∠3,因此問題得到解決。上述思考過程中,①、②、⑤是用綜合法思考,③是用分析法思考。對于較復雜的問題,通常是將分析法和綜合法結合使用,但仍用綜合法表述。

第12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7B-0072-02

由于學校條件不允許、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廣西農村小學的英語教育缺失問題比較嚴重,很多農村學生到了初中階段才初次接觸英語。因此,農村初中英語教師不能單純按部就班地完成課本編排的教學任務,還必須考慮英語教學的入門引導問題,以彌補小學英語教育的缺失。筆者認為,語音教學是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入門引導的關鍵。在此,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介紹自己的教學經驗。

一、總結歸納,降低難度

心理暗示法認為,學習者缺乏信心是最大的心理障礙。因此,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時,教師應適當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從易到難、循序漸進,要千方百計地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筆者進行語音入門教學時,先讓學生聽《字母歌》,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初步辨識26個字母的發音。然后,再從歸納字母讀音入手,讓學生逐步接觸音標。筆者采取“相對集中,難點分散”的音標教學方式,把對部分音標的教學安排在字母教學當中,讓學生根據音標讀出字母,同時注重進行字母和音標的比較。

例如,筆者將把26個字母分成以下七類:

1.Aa/ei/類: Aa/ei/、Hh/ei?/、Jj/?ei/、Kk/kei/(4個字母)。從中學生能學到1個元音音標/ei/,3個輔音音標/?/、/?/、/k/(4個音標)。

2.Ee/i:/類:Bb/bi:/、Cc/si:/、Dd/di:/、Ee/i:/、Gg/?i:/、Pp/pi:/、Tt/ti:/、Vv/vi:/(8個字母)。從中學生能學到1個元音音標/i:/,7個輔音音標/b/、/s/、/d/、/?/、/p/、/t/、/v/,其中的/?/是與第一類重復的輔音(7個音標)。

3.Ii/ai/類:Ii/ai/、Yy/wai/(2個字母)。從中學生能學到1個元音音標/ai/,1個輔音音標/w/(2個音標)。

4.Oo/?u/類:Oo/?u/(1個字母)。從中學生能學到1個元音音標/?u/(1個音標)。

5.Uu/ju:/類:Qq/kju:/、Uu/ju:/、Ww

/d?blju:/(3個字母)。從中學生能學到2個元音音標/u:/、/?/,5個輔音音標/j/、/l/、/k/、/d/、/b/,其中的/k/、/d/、/b/是與第一類、第二類重復的輔音(4個音標)。

6./e/類:Ff/ef/、Ll/el/、Mm

/em/、Nn/en/、Ss/es/、Xx/eks/、Zz

/zed/(7個字母)。從中學生能學到1個元音音標/e/,8個輔音音標/f/、/m/、/n/、/z/、/l/、/s/、/k/、/d/,其中的/l/、/s/、/k/、/d/與前面重復(5個音標)。

7.Rr/a:/類:Rr/a:/(1個字母)。從中學生能學到1個元音音標/a:/(1個音標)。

通過這樣的歸納,筆者實際上已經讓學生輕而易舉地在邊唱邊學的輕松氛圍中學到了8個元音音標,16個輔音音標,共24個音標,占48個國際音標的一半。然后,筆者要求學生把所歸納的七類字母制作成一張卡片,每天早、晚認讀兩次,堅持認讀1~2周,以達到識記的目的。

二、層層深入,逐步提高

在學生已經認識了24個國際音標的基礎上,筆者逐步教授課本內容。當學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單詞之后,再引出5個元音字母的開音節和閉音節,順其自然地層層深入,不斷把其他的音標平鋪延伸開來進行教授,讓學生在音標和單詞之間互相轉換進行識記。

同時,筆者把這5個開音節和5個閉音節編成兒童歌謠。兒童歌謠朗朗上口,學生很快就能牢記。音標歌曲如下:

為了讓學生一開始就接觸標準的英語語音、語調(包括重讀、連讀、升調、降調等),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教師應從日常教學中的各種細節著手,為學生創造進行語音模仿的語言環境。第一,以課堂教學為載體,要求學生模仿教師的語音表達(這就要求教師自身的語音表達要準確)。第二,充分發揮有聲資料的作用,要求學生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第三,模擬情景,模仿對話。第四,運用錄音設備進行模仿練習。第五,模仿“李陽瘋狂英語”中的快讀快說模式進行語音訓練。

在教學輔音時,首先要強調聲帶的振動與否,這是區分清濁輔音的關鍵。例如:

可以讓學生把手放在喉部,去感覺發濁輔音時產生的聲帶顫振現象,清濁音一起練習。同時,把要濁化的情況總結歸納如下:在重讀音節中,s后的清輔音要濁化為相應的濁輔音。

/p//b/:spell、sport、spend、spider.

/t//d/:star、stand、store.

/k///:skirt、school、scary.

/tr//dr/:street、stress.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反復呈現這一系列的語音知識,讓學生逐漸從識記階段不知不覺過渡到牢記階段。

三、邊學邊實踐,體驗收獲的喜悅

在教學中,教師應組織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體驗到收獲的喜悅。

例如,教學A、E、I、O、U這5個元音字母的發音時,筆者設計了以下實踐活動:

1.“看一看,讀一讀”:(1)cake、grape、name、snake、face、plate;(2)have、apple、bag、

cat、hat、fat.

2.“我發現”:Aa可以讀/ei/,也可以讀/?/。

3.“小試牛刀”:(1)/ei/,cake、face、name、make、place、take、baby、potato;(2)/?/,pants、

map、at、cap、can、many、has、black、salad.(讓學生觀察這些詞,找出規律。)

4.“鋒芒畢露”:讀一讀,找出畫線部分發音不同的單詞。(1)and、cat、safe;(2)potato、tomato、rabbit.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德县| 柳河县| 鸡西市| 应城市| 永福县| 科技| 潍坊市| 两当县| 溧水县| 平原县| 眉山市| 晋州市| 崇仁县| 威海市| 邵东县| 靖西县| 阳朔县| 积石山| 香港| 太保市| 平安县| 腾冲县| 泸西县| 崇左市| 阜宁县| 高阳县| 庄浪县| 惠来县| 松江区| 曲周县| 马尔康县| 梁平县| 永新县| 庆安县| 乌苏市| 万源市| 彭泽县| 安国市| 察隅县| 来安县|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