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1 22:29:0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訪問學者邀請信,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融合地址簿 邀請訂閱 訂閱 SIP
1 引言
為了克服實際網絡中存在的多種地址簿系統服務所造成的數據不一致等弊端,開放式移動聯盟(OMA,Open Mobile Alliance)提出了融合地址簿(CAB,Converged Address Book)研究項目,其目的就是為了構建一個統一的地址簿系統規范,使得所有用戶和所有業務可以共享該地址簿,從而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用戶體驗。目前,整個項目只是提出了需求和簡要的框架結構[1,2],具體的實現流程、實現方法及部署仍處于研究階段。
融合地址簿系統的基本功能是存儲用戶的地址本,并且能夠通過同步技術實現用戶多個終端與網絡數據庫數據的同步更新。它允許用戶建立自己的個人聯系卡,并且通過視圖管理的方式來限制個人聯系卡中數據公開的范圍。系統支持搜索功能,用戶可以通過系統設置的字段來搜索其他用戶的聯系信息,并且通過視圖的方式來獲得返回數據。系統增加了訂閱/通告機制[3,4],使得用戶可以訂閱其他用戶的聯系信息并獲得最新的更新數據,保證了訂閱數據的可用性、準確性。同時,系統內的用戶可以進行共享等操作。
融合地址簿需求文檔[1]提出了邀請訂閱和訂閱的需求。其中邀請訂閱是指CAB用戶可以向特定的對象發送邀請信息,請求對方訂閱自己指定的視圖范圍內的個人信息;訂閱是指CAB用戶可以對特定的對象發起訂閱,保證訂閱者訂閱的信息能夠得到實時的更新。當然,邀請訂閱與訂閱都受用戶偏好及策略的相關約束限制。
本文從融合地址簿系統中的這兩個主要需求出發,概述了CAB系統的架構及邀請訂閱與訂閱相關模塊;同時提出了邀請訂閱與訂閱的場景及流程,分析了兩者在實現中的關鍵技術。
2 CAB系統架構
本文提出的CAB整體架構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CAB客戶端、CAB服務器和XDM[5,6](XML文檔管理)系統。其中CAB客戶端又包括了數據同步(DS)客戶端和XDM客戶端;CAB服務器主要定義了數據同步服務器(DSS),設備管理服務器(DMS),網絡互通模塊(IW),聯系訂閱功能模塊(SF),邀請訂閱功能模塊(ADF);XDM Enabler是對XDM架構的部分重用,但也加入了密鑰管理模塊(BSF-KM)、共享模塊(CS)、視圖管理模塊(VM)等模塊。
圖1為融合地址簿系統中與邀請訂閱和訂閱相關部分的結構圖:
圖1 CAB中與邀請訂閱和訂閱相關的架構圖
圖1中與邀請訂閱和訂閱相關的主要網元包括了:
(1)聯系訂閱功能模塊:根據用戶偏好及策略中定義的訂閱列表,訂閱相關聯系人的信息,并將訂閱獲得的更新數據寫入訂閱者的地址簿中。
(2)邀請訂閱功能模塊:接收來自邀請發起方的邀請信息,并將其以通知的方式轉發至邀請接收方;進一步的,該模塊可以實現一對多的模糊邀請訂閱,即對于邀請發起方沒有指定具體接收方地址而是指定了接收方屬性的情況,該功能模塊能夠結合系統中的搜索功能,搜索出符合邀請發起方要求的接收者,并將邀請信息轉發至這些接收者。
(3)訂閱模塊:接收來自CAB用戶或CAB服務器聯系訂閱功能模塊的訂閱請求,作為一個定義資源列表服務器(RLS)記錄訂閱者與訂閱信息的對應關系,執行后臺的訂閱操作;當訂閱信息發生改變(聯系信息的修改、刪除、增加以及訂閱狀態的改變等)時將更改信息以通知的方式發送至聯系訂閱功能模塊處理。
(4)地址簿XDMS:保存CAB用戶各個終端地址簿上所有聯系人的信息。
(5)個人聯系卡XDMS:保存CAB用戶的個人信息,當用戶被訂閱的信息發生改變時通知訂閱模塊。
3 CAB系統中的邀請訂閱流程
邀請訂閱就是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對CAB系統中的其他聯系人發送邀請訂閱信息,主動要求對方訂閱自己開放的聯系信息。邀請發起方可以針對自己地址簿中擁有的聯系人發起邀請,更可以設定接收方的條件從而結合搜索功能模塊返回符合條件的接收方信息,然后根據自己的需要發送邀請信息。后者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一對多的模糊邀請訂閱模式。
圖2為邀請訂閱的詳細流程圖。圖中XDMC為XDM客戶端,ADF為邀請訂閱功能模塊,SIP/IP Core為SIP/IP核心,AP為聚合,SEP為搜索,UPP為用戶偏好及策略,PCC為用戶個人聯系卡。
流程概述:
步驟1~4:用戶A邀請具有特定屬性的其他用戶來訂閱其個人信息,消息轉至邀請訂閱功能模塊,該模塊解析出屬性字段,然后以此發起搜索;
步驟5~8:搜索查詢包括用戶A以及搜索到的用戶的偏好及策略后,返回搜索結果至訂閱邀請功能模塊;
步驟9~12:邀請訂閱功能模塊再次查詢搜索得到的用戶B、C、D的偏好,如果他們愿意接受邀請信息,則將用戶A的邀請轉發至用戶B、C、D。
4 CAB系統中的訂閱流程
CAB用戶可以通過訂閱功能訂閱其他用戶的信息,通過所建立的訂閱關系,一旦被訂閱者的聯系信息或是訂閱狀態發生改變,訂閱者就能獲得同步的更新,保證數據的一致性、準確性。
圖3為訂閱的詳細流程圖。圖中SF為聯系訂閱功能模塊,SUP為訂閱,AB為網絡地址簿。
流程概述:
步驟1~5:通過兩種方式發起訂閱,客戶端直接發起訂閱或者是聯系訂閱功能模塊根據用戶事先設定的訂閱列表來代表用戶發起訂閱,訂閱請求轉至訂閱,訂閱查詢被訂閱者偏好及策略后進行后臺訂閱;
步驟
6~8:個人聯系卡XDMS產生并保存最終的訂閱關系,將訂閱到的信息發送給聯系訂閱功能模塊,該模塊處理后寫入訂閱者的網絡地址簿中;
步驟9~11:訂閱項發生變化,產生攜帶更新數據的通告至聯系訂閱功能模塊,處理后寫入網絡地址簿。
5 邀請訂閱與訂閱中的關鍵技術
邀請訂閱的目的是為了通知對方來訂閱自己的信息,所以消息中攜帶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多,完全可以用類似發送即時信息的方式來到達目的。而對于訂閱,其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及時的更新,所以要利用一種訂閱/通告機制來實現。前者可以利用SIP MESSAGE的方法在消息體內攜帶通知信息,而后者可以用SIP SUBSCRIBE/NOTIFY方法來訂閱和獲得及時的信息更新。
5.1 SIP MESSAGE方法[7]
作為CAB項目,無論是邀請信息還是整個系統運行過程中的通知信息都可以應用SIP Message這個方法,應用OMA指定的關于Instant Message的技術來實現。由于不需要提供用戶與用戶之間大規模的即時信息交互,所以應該選用IM中定義了的尋呼模式(Page Mode)。
MESSAGE采用MIME格式的消息體攜帶具體內容。 發送IM消息時,構造一個MESSAGE,要發的具體信息放在消息體里。消息體可以是任何MIME格式,已有的IM系統標準是message/cpim格式。
圖4是一個簡單的基于SIP MESSAGE的邀請消息:
5.2 SIP SUBSCRIBE/NOTIFY方法[3,4]
SIP SUBSCRIBE/NOTIFY是RFC3265中擴展的兩個方法, SUBSCRIBE方法用于發起訂閱請求,NOTIFY方法用于通告當前資源的狀態。
CAB項目中的訂閱/通知可以用SUBSCRIBE方法來訂閱其他用戶信息,而用NOTIFY來實現訂閱信息改變后的攜帶。同時將Event頭域定義為CAB的相關事件,Expires時長定為符合CAB需求的一個合適的時長,而對于SUBSCRIBE/NOTIFY消息體可以結合“xcap-diff”SIP事件包,將SIP協議消息與XML的消息體結合,從而指示由XCAP協議管理的文檔發生變更的文檔結構。這個結構可以指示文檔的改變,也可以根據需要包含一組補丁操作,指示如何從發生改變前的版本轉換到之后的版本。
不失一般性,圖5是一個簡單的基于SIP SUBSCRI
BE的訂閱消息。
6 結論
本文主要對融合地址簿中邀請訂閱和訂閱兩大需求在系統中的結構、具體的應用場景、實現流程以及實現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做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作為融合地址簿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邀請訂閱和訂閱的研究對于整個系統的實現和部署具有重要的意義。進一步的,在本文的基礎之上,仍需對整個部署做詳細的研究,使得系統不僅可以單運營商部署,而且可以跨運營商部署。
參考文獻
[1]Open Mobile AllianceTM. Converged Address Book Requirements, OMA-RD-CAB-V1_0 [EB/OL]. /.
[2]Open Mobile AllianceTM. Converged Address Book Architecture, OMA-AD-CAB-V1_0 [EB/OL]. /.
[3]Roach A B,et al. IETF RFC3265.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Specific Event Notification [S]. June 2002.
[4]張峰,糜正琨. SIP事件通告機制及應用[J]. 中興通訊技術, 2003(10): 40-43.
[5]Open Mobile AllianceTM. XML Document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OMA-AD-XDM-V2.0 [EB/OL]. /.
[6]Open Mobile AllianceTM. XML Document Management (XDM) Specification, OMA-TS-XDM_Core-V2_0 [EB/OL]. /.
[7]Campbell B,et al. IETF RFC3428.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Extension for Instant Messaging [S]. December 2002.
【作者簡介】
程佳鳴:南京郵電大學碩士研究生,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研究方向:下一代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