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宮頸癌調查宣傳

宮頸癌調查宣傳

時間:2022-05-08 03:06: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宮頸癌調查宣傳,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宮頸癌調查宣傳

第1篇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是全球婦女中僅次于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的第3個常見的惡性腫瘤,在發展中國家是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常見的惡性腫瘤。據估計,2008年全球新發宮頸癌病理52.98萬,死亡病例25.51萬。在我國,宮頸癌分布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且農村高于城市,山區高于平原。宮頸癌是一種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并且治愈的婦科腫瘤,進行宮頸癌的篩查,盡早發現癌前病變是防治宮頸癌的關鍵環節[1]。本報告以社區為基礎,調查金華市新宅社區婦女宮頸癌篩查狀況及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和行為,為制定社區干預政策尋找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于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到我衛生院進行宮頸癌篩查的3264名具有金華市本社區戶籍,且有性生活史婦女。年齡35-60周歲,平均49.1歲,并排除妊娠婦女、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婦科手術后子宮頸未予保留患者。

1.2研究內容與方法

1.2.1宮頸癌篩查:采用三階梯診斷,包括利用TCT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宮頸和頸管活組織檢查。TCT陽性按級別由低至高分為不明意義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輕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IL)、鱗狀細胞癌(SCC)、非典型腺細胞(AGC)和腺癌。

1.2.2知曉率調查:包括近兩年接受宮頸癌篩查的情況,宮頸癌篩查地點的選擇,不進行宮頸癌篩查的原因,對宮頸癌高危因素的了解情況等方面。其中宮頸癌的高危因素包括:性生活開始時間過早、多個、吸煙、長期口服雌激素或避孕藥、宮頸感染人狀瘤病毒(HPV)等方面。

2結果

2.1宮頸癌知曉率調查

調查報告的結果顯示,納入調查的婦女中,有62.1%的人知道宮頸癌,僅25.6%的人知道宮頸癌與HPV的關系以及HPV的傳播途徑,知道宮頸癌早期篩查方法更是只有15.7%左右。宮頸癌相關知識的獲取途徑,28.1%來自醫療機構,10.7%來自單位,15.5%來自社區居委會,19.8%來自網絡、影視宣傳等。超過85%以上的女性認為有必要在社區開展廣泛的教育宣傳及宮頸癌篩查。認為有必要進行宮頸癌篩查的婦女中,78.2%的人希望社區宮頸癌篩查費用完全免費,10.3%的女性由政府、集體和個人共同承擔,11.5%的人表示可以個人承擔費用或者無所謂誰承擔費用。

2.2宮頸癌篩查情況

2.2.1TCT陽性檢出率:TCT陽性43例,陽性率為1.28%,包括ASCUS28例,LSIL7例,HSIL7例,腺癌1例,但未見有AGUS;TCT陰性3221名,陰性率為98.72%。

2.2.2陰道鏡檢查:43例TCT陽性患者的陰道鏡檢查結果提示,正常25例(58.1%),異常18例(41.9%)。

2.2.3活組織檢查:18例TCT陽性且陰道鏡異常患者進行活組織檢查,活檢結果顯示:CINI11例(25.6%)、CINⅡ4例(9.3%)、CINⅢ3例(7.0%)。

3討論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危害著廣大婦女的健康與生命。早期的篩查和診斷、治療是防治宮頸癌的關鍵環節[1]。但目前,在全球的發展中國家,約95%的婦女未進行過宮頸癌的篩查。2009年我國已將農村婦女兩癌篩查納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這對于我國宮頸癌發病率農村高于城市的現狀具有重大的意義。以社區為單位,對城市育齡婦女開展子宮頸癌的篩查是十分必要的[2,3],是防治宮頸癌的重要措施[4]。

本次調查表明,本社區婦女對宮頸癌知識的認知率偏低,僅有62.1%的人知道宮頸癌,25.6%的人知道宮頸癌與HPV的關系以及HPV的傳播途徑,15.7%的人知道宮頸癌早期篩查方法。因此,必須加大在本社區進行宮頸癌相關知識的普及,讓社區群眾,特別是婦女認識、了解宮頸癌的相關知識。

本次篩查結果顯示,TCT的陽性檢出率較低,為1.28%,遠低于其他地區的陽性率[5],這可能與本社區地處東南沿海地區,經濟、醫療條件、網絡信息等均較發達相關有關。因此,建議本社區繼續加強醫療、教育、宣傳等投入,讓群眾均意識到宮頸癌的相關危害及知識,以提高宮頸癌篩查率,使宮頸病變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

對于宮頸癌,應該進行防治結合、綜合治療,要開展性衛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要提倡疫苗的應用,對青少年女性及早使用疫苗,預防HPV感染;在社區開展宮頸癌篩查,健全婦女防癌保健網,定期開展宮頸細胞學篩查;對發現異常結果的婦女,進一步檢查治療,把病變阻斷在癌前期或早期。

總之,通過調查,為本社區宮頸癌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據,今后要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采取適當的形式組織居民進行宮頸癌篩查,逐步形成健康教育和篩查相結合,以一級預防為主二級預防為補充的宮頸癌社區預防模式。

參考文獻

[1]魏麗惠.應高度關注子宮頸病變的篩查[J]中國醫刊,2007,42(8):2.

[2]羅瓊,萬能章,汪秀平.宮頸上皮內瘤樣變宮頸環形電切術的診斷與治療價值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36):37.

[3]劉植華,李晴,李衛紅,等.深圳市社區子宮頸癌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14):156-159.

第2篇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從如皋市2010-2013年惡性腫瘤數據庫中調取女性惡性腫瘤患者死亡記錄,人口資料來源于如皋市各年度統計年鑒和2010年如皋市第6次人口普查資料,婦女病普查相關數據來源于各年度《婦女病普查情況調查表》。

1.2方法①指標計算方法

以2010年如皋市人口普查女性年齡別分布資料為基數,根據2010-2013年如皋市相應年度統計年鑒婦女總數,標化各年度年齡別婦女數。整合宮頸癌患者死亡資料,用Excel2003計算宮頸癌粗死亡率后,應用中國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進行標化,計算中國人口標準化死亡率(簡稱“中標率”)。②質量控制方法:對導出的惡性腫瘤死亡婦女名單用Excel2003進行排序,抽取《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第十次修訂本》(ICD-10)編碼為C53的子宮頸惡性腫瘤患者死亡記錄,與公安局、民政局、計劃生育委員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等部門和婦幼保健所育齡婦女死亡登記等信息進行核對。反饋給各鎮(街道)衛生所婦女保健醫師進行2次質量控制,補漏并修訂相關診斷,確保診斷的可靠性、數據的完整性、資料的準確性。1.3統計學分析資料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通過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如皋市2010-2013年宮頸癌患者死亡總體情況

2010-2013年累計婦女病普查2849002例,因惡性腫瘤死亡5574例,其中因宮頸癌死亡167例,宮頸癌粗死亡率5.86/10萬,中標率2.94/10萬。宮頸癌死亡在女性惡性腫瘤死亡構成比為3.00%,死因順位排第8位。2010-2011年、2012-2013年周期宮頸癌患者粗死亡率分別為5.29/10萬(75/1418129)、6.43/10萬(92/1430873),死因順位分別為第10位和第8位,死因構成比分別為2.65%、3.35%。

2.2如皋市2010-2013年宮頸癌患者死亡總體情況

與全國4次死因調查比較如皋市2010-2013年宮頸癌患者粗死亡率較全國1973-1975年低,但高于1990-1992年、2004-2005年、2008年近3次死因調查宮頸癌粗死亡率;中標率、死因構成比雖較1973-1975年、1990-1992年低,但較2004-2005年、2008年的構成比高。見表1。2.3如皋市2010-2011年、2012-2013年兩個周期宮頸癌患者年齡別死亡率2010-2011年宮頸癌患者死亡從30~歲年齡組開始,60~歲年齡組開始超出周期總平均水平度,繼后呈現快速上升趨勢,80~歲年齡組達最高峰。2012-2013年宮頸癌患者死亡出現年齡較2010-2011年提前兩個年齡組,即自20~歲年齡組出現,死亡率峰值較前1個周期推遲1個年齡組,即85~歲年齡組達最高峰。2010-2011年、2012-2013年兩個周期的宮頸癌患者年齡別死亡率對比,僅85~歲年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各年齡組宮頸癌死亡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010-2013年20~64歲宮頸癌患者死亡病例數占總宮頸癌死亡例數的32.93%,≥65歲為67.07%。其中2010-2011年20~64歲、≥65歲宮頸癌死亡例數占比分別為33.33%、66.67%,2012~2013年分別為32.61%、67.39%。20~64歲宮頸癌患者死亡率與≥65歲宮頸癌死亡率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42010-2013年如皋市宮頸癌患者年齡別死亡率與全國4次死因調查比較見表3。如皋市2010-2013年各年齡別宮頸癌患者死亡率均低于全國1973-1975年死因調查相應的年齡別宮頸癌死亡率,但75~歲年齡組以后各年齡別死亡率均高于全國近3次死因調查相應年齡別宮頸死亡率。說明如皋市宮頸癌患者死亡較全國調查結果更集中于老年患者,其中如皋市2010-2013年各年齡別宮頸癌患者死亡率與2004-2005年全國死因調查年齡別宮頸癌死亡率相比較,55~歲年齡組宮頸癌患者死亡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75~、80~、85~歲年齡組宮頸癌患者死亡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52010-2013年如皋市婦女病普查率2010-2013年婦女病普查率87.91%,其中2010-2011年為86.64%,2012-2013年為89.57%,2012-2013年較2010-2011年上升近3個百分點。

3討論

如皋市婦女病普查工作被政府納入201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并設立專項資金支撐項目工作開展。說明政府對該項工作非常重視,但宮頸癌患者的高死亡率與政府的重視程度和高婦女病普查率又顯得不相稱,宮頸癌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值得重視商榷。

3.1宮頸癌患者死亡控制水平低需繼續引起重視

2010-2013年如皋市宮頸癌患者粗死亡率均高于全國近3次調查結果,是全國近3次死因調查宮頸癌粗死亡率的1.5~2.0倍,可謂宮頸癌患者死亡高發地區,宮頸癌死亡率控制水平僅處于全國20世紀90年代末期~21世紀初期。

3.2宮頸癌患者死亡多見于老年婦女,但年輕化趨勢不容忽視

如皋市2010-2013年≥65歲年齡組子宮頸癌患者死亡數占宮頸癌總死亡婦女數的67.07%,與目前國家政策覆蓋的婦女病普查對象20~64歲婦女的宮頸癌死亡占比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75歲各年齡組年齡別死亡率均高于全國近3次死因調查相應年齡別宮頸癌死亡率,≥75歲年齡組宮頸癌死亡率與全國2004-2005年死因調查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該市宮頸癌死亡多見老年婦女,這與國內絕大多數地區的研究相一致。尤其該市是全國6個長壽縣之一,人口老齡化趨勢更嚴重,2013年婦女平均期望壽命高達83歲,這與2010-2011年宮頸癌患者死亡率以80~歲年齡組、2012-2013年以85~歲年齡組達最高峰有一定關系。婦女病普查的目標人群20~64歲婦女宮頸癌患者死亡占總宮頸癌死亡比為32.93%,且近年來我國宮頸癌發病呈現出年輕化趨勢,表明該市在重點關注老年患者宮頸癌篩查的同時,年輕婦女的宮頸癌篩查亦不容忽視。

3.3既往婦女病普查工作并未覆蓋所有20~64歲婦女

宮頸癌的發生、發展是一個由漸變到突變的過程,從宮頸癌癌前病變發展到宮頸癌大約需10年時間。該市雖于20世紀90年代初即已啟動婦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并于2008年開始實施由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為20~64歲婦女提供免費的婦女病普查服務,2010年又作為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予以推進。雖取得階段性成效,但鑒于普查一般均采用4~8月份集中式普查的形式開展,外出務工春節返鄉農村婦女不能惠及。雖該市于2012年調整工作思路,將4~8月份集中普查模式調整為4~8月份集中普查與日常分散補查相結合的形式,但收效甚微。研究顯示,該市農村婦女常見病篩查率低于國家標準要求,在2002-2009年期間平均篩查率僅為50.9%,存在報表虛高可能〔2〕,并未真正覆蓋所有20~64歲目標婦女。

3.4宮頸細胞學檢查方法需要持續改進

對于大面積的普查,如皋市仍然使用傳統的巴氏涂片法檢查宮頸脫落細胞。但有報道傳統的巴氏涂片法平均敏感性為58%,平均特異性為68%,篩查誤差的樣本相對比例為2∶1,即每3例樣本中就有可能1例出現誤差〔3〕。而液基細胞學檢查方法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可減少誤診率和漏診率。研究顯示細胞學和HPV檢測聯合使用,可達到極高的靈敏度和幾乎100%的陰性預測值,細胞學和HPVDNA均陰性者、發病風險較低可適當延長其篩查間隔時間,降低檢測費用。但聯合檢測人均價格昂貴,在目前狀況下推廣使用有一定困難,需要根據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持續改進。

3.5對策與建議

第3篇

宮頸癌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生率僅次于乳腺癌。據估計,每年大約有50萬的宮頸癌新發病例,占所有癌癥新發病例的5%;我國每年有新發病例13.15萬,占世界子宮頸癌新發病例總數的28.8%[1]。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在世界范圍內,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開展子宮頸癌的篩查和早診早治是預防該病最為有效的措施[2]。因此,宮頸癌的防治也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發達國家,已有完善的篩查制度,發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幅下降。但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地域廣泛、衛生資源不足,宮頸癌篩查制度不夠完善,病死率也較高,對宮頸癌篩查結果異常者的隨訪與管理工作各地差異很大,不夠規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宮頸癌預防工作的效果。為此,“十一五”期間結合我省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體系建設與生殖健康的需求,在我省部分地區建立通過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絡進行宮頸癌篩查的試點,開展了健康人群的宮頸癌篩查項目,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同時,也通過本項目在試點探索建立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宮頸癌篩查與隨訪的管理模式[3-4],為今后大規模推廣人群宮頸癌篩查與隨訪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1 宮頸癌篩查對象

自2006年12月-2010年12月間,在全省按經濟、文化和人口等不同地區采用多階段分層抽樣的方法整群抽取37個項目縣(市、區),65周歲以下、無精神病史、無宮頸癌史的婦女,結合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進行宮頸脫落細胞學的篩查和隨訪,共計接收篩查婦女92萬人次,并對篩查對象進行隨訪調查,根據細胞學篩查結果進行轉診等服務。同時對每一位篩查對象進行了“子宮頸癌危險因素的相關調查”,調查內容涉及篩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生活習慣、患病史、孕產史及體格檢查和婦科問診等方面。

2 宮頸癌篩查方法

所有參加篩查的對象均采用一次性宮頸刷進行宮頸脫落細胞的取樣、涂片、95%乙醇固定、巴氏法染色制片。閱片由經過嚴格訓練的專業人員進行,有疑問的片子須經兩人及以上人員反復閱片和討論才可確定。宮頸細胞學診斷標準采用2001版子宮頸細胞學Bethesda報告系統(The Bethesda System,TBS)[5-6]。

3 篩查結果的處理

根據TBS報告系統的診斷再進行分類指導,提出處理建議。

3.1 細胞學篩查結果陰性者(未見上皮內病變和惡性細胞),建議1年進行細胞學復查1次,連續3次陰性可延長檢查間隔。如有炎性改變的對象,建議盡快接受治療(物理、化學),并定期復查。

3.2 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建議3~6個月后進行細胞學復查,對有臨床癥狀且年齡>35歲,建議陰道鏡檢查或(和)宮頸活組織取樣檢查。

3.3 不典型鱗狀細胞不排除HSIL(ASC-H),低級別上皮內病變(LSIL)、高級別上皮內病變(HSIL)、鱗狀細胞癌、不典型腺細胞(AGC)、腺細胞癌者建議盡快行陰道鏡檢查或(和)宮頸活組織檢查。

3.4 對宮頸活組織檢查,病理學診斷陽性者進行轉診和治療,并對其情況進行跟蹤隨訪。

4 人群篩查與隨訪

按照項目制定宮頸細胞學篩查處理及轉診服務規范,使各項目試點規范了計生技術服務機構對宮頸細胞學篩查結果異常的婦女的復查,進行規范隨訪及轉診服務[7-8]。項目為群眾提供優質的計劃生育及生殖健康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5年來共對92萬人次的已婚婦女進行了宮頸癌的篩查,其中16 154例、19 941例需細胞學復查、宮頸活組織病理學檢查,近80%的婦女得到了細胞學復查、組織病理學診斷及轉診治療。由于隨訪工作涉及的人群廣,覆蓋面大,因此對宮頸細胞學篩查異常者的后續服務工作難度較大、需要向服務對象做好咨詢工作,為了確保高質量地完成隨訪工作,結合基層計生技術服務的工作做好人群宮頸癌篩查與隨訪管理,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4.1 加強宣傳和倡導 宮頸癌患者絕大部分人早期無臨床癥狀,不易被發現,往往發現時,病情已到晚期,病死率明顯上升。因此,加強對廣大婦女進行生殖生理及宮頸癌防治知識的宣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過早的性生活,保持單一的等,提高防范意識,積極參加宮頸癌的篩查,才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才能有效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9-10]。在試點預防宮頸癌的宣傳和倡導中,制作了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系列宣傳折頁和展板,使廣大婦女了解預防宮頸癌的重要性和意義,了解參加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性,通過大力宣傳和倡導,廣大婦女積極主動參檢,當地政府也將此項工作納入為民辦實事的“民心”工程,大大促進了篩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4.2 建立信息登記制度 建立大型篩查隨訪數據庫,詳細記錄每個篩查對象的姓名、住址、聯系方式、婦科檢查時間、檢查結果和隨訪結果等信息,同時還要確保所有信息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保密性和可隨訪性。筆者開發研制了個案信息的光電閱讀軟件,通過光電閱讀機(Optical Mark Reader,OMR)將所有參檢對象信息卡上的數據傳送到計算機數據庫中,大大提高數據錄入效率,減少了數據錄入誤差,同時,可方便、準確地對篩查結果異常者的基本信息進行查詢和隨訪,對隨訪信息與篩查信息進行記錄連接。方便復查和隨訪的及時、規范和準確,有利于對每個參檢者進行有效管理。

4.3 建立隨訪規范與轉診制度 宮頸細胞的篩查均由我省生殖健康檢驗中心統一進行檢查,統一的診斷標準,定期將細胞學檢查結果分發到各個試點地區的計劃生育指導站,由婦科醫生進行分類,針對不同的檢查結果,進行分類指導,對細胞學篩查結果陰性者,將結果報告單送到篩查對象本人手中,并告知下次隨訪的時間和地點;對細胞學篩查結果有異常的對象均由臨床醫生進行面對面咨詢指導如對宮頸有炎性改變的對象,在送達報告單的同時,預約治療及復查的時間;對細胞學篩查結果呈ASC-US者,預約細胞學復查的時間;對細胞學結果ASC-US以上者盡快安排及組織行宮頸活組織取樣術,進行病理,學檢查,宣傳有關預防宮頸癌的知識,打消恐懼心理,指導其盡快至縣級及以上衛生醫療機構去診治。

4.4 建立人群宮頸癌篩查管理制度 對細胞學篩查結果是ASC-US及以上的對象定期進行隨訪,特別是對癌前期病變患者和宮頸癌患者提供規范的細胞學復查和組織病理診斷的服務,同時也定期給予心理上和醫療上的關注,打消恐癌的心理,積極配合治療,使更多篩查結果異常對象能得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服務[11-12]。在篩查和隨訪中,因她們的家庭條件、工作環境、受教育程度、認知水平和心理承受力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對篩查工作的認識、接受和配合度的異樣性。宮頸癌篩查試點工作中碰到許多實際困難和問題,如拒絕檢查、外出打工、無法聯系、合并嚴重疾病無法進一步檢查等情況,態度不好,不愿意去醫院進一步檢查和接受隨訪,少部分婦女對宮頸癌篩查和隨訪工作的不理解和抵觸情緒,通過我們基層醫務人員及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的以人為本的優質服務,情系群眾的大愛精神,取得了廣大婦女的信任,意識到關心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使之主動配合我們隨訪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5 小結

從幾年的人群宮頸癌篩查試點工作中理解了重大疾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重要性,需要強化預防宮頸癌的宣傳教育,以提高廣大婦女的防病意識,積極主動參與宮頸癌的篩查和隨訪,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從而達到有效預防宮頸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體會到不論是醫務人員還是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在基層工作中對群眾要有耐心、愛心和同情心;醫療服務中要語言溫馨,態度和藹、技術精湛,才能取得廣大婦女的信任,達到預期的工作效果。同時,認識到結合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做好宮頸癌篩查與隨訪的管理工作,是有效預防宮頸癌的關鍵環節之一,為此需要大家重視和關注此項工作,以提高廣大婦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章文華.子宮頸病變的診治要點[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4.

[2] 陳群.宮頸癌的早期篩查[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4):162-164.

[3] 鄧春,李志華,黃麗娟.增城市適齡婦女兩癌篩查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2):64-65.

[4] 胡敏芳,王英,陳凌.利用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開展社區子宮頸癌早發現模式的初探[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166-168.

[5] 楊艷麗,徐戩,杜復勤,等.脫落細胞學檢查對宮頸病變篩查的意義 [J].中國實用醫刊,2011,37(1):91.

[6] 姚捷,李瑛.宮頸癌篩查技術及方案的新進展[J].國外醫學: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分冊,2007,26(6):316-318.

[7] 趙鳳珍,賀樺,李娜,等.淺談健康體檢后續服務對策[J].當代醫學,2010,l6(14):43-44.

[8] 李長卿,高國旗,李曉莉,等.河南省新密市實施子宮頸癌、乳腺癌檢查的做法和體會[J].中國婦幼保健,2011,21(26):3210-3211.

[9] 孔林花.85760例農村婦女兩癌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0):119-120.

[10] 史玉云.黑河市1200例已婚婦女宮頸癌認知度調查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2):127-128.

[11] 佟麗,房立琴,趙曉娟,等.宮頸癌的預防及早期診斷[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112-113.

第4篇

關鍵詞:普查結果;宮頸癌;婦科疾病

宮頸癌是一種對女性健康存在嚴重威脅的疾病,其致死率僅次于乳腺癌,就全球范圍內的情況而言,宮頸癌患者以每年50萬例的速度遞增,在每年新發的癌癥中,宮頸癌的發病率占到了5%[1]。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自身健康的關注度也變得越來越高,其防癌意識也有所增強,爭取能夠早診斷、早治療,以此來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2]。為了對宮頸癌在我縣的發病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本研究將對我縣2012年9月~2013年2月參加宮頸癌普查的9680例35~64歲已婚育齡婦女的普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縣2012年9月~2013年2月參加宮頸癌普查的9680例已婚育齡婦女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宮頸刮片法來對所有婦女進行檢查,對于刮片結果異常的患者再次行陰道鏡檢查,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行活檢病理檢查。

1.2方法 采用集中體檢以及門診檢查的方法來對我縣范圍內的所有育齡女性性宮頸疾病普查,在對其進行檢查時,必須對患者的不適癥狀、家族史、既往病史、婚育史、月經史以及年齡等基本資料進行仔細詢問。本研究所有婦女均接受了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以及相關的婦科檢查,對于存在低度鱗狀上皮內瘤病變的婦女行活檢診斷,對所詢問到的內容進行仔細書寫,并對其進行適當的分析。①宮頸細胞學檢查:在對每位婦女進行常規婦科檢查的同時,對其進行適當的宮頸刮片,用巴氏宮頸細胞學檢查法來對患者的宮頸細胞情況進行分析。對于細胞學檢查結果表現為陽性的患者,必須要進行進一步檢查。②陰道鏡檢查:在對患者進行細胞學檢查后,對于存在腺上皮病變以及鱗狀上皮病變的患者行陰道鏡檢查。對于陰道鏡檢查圖像異常的患者行陰道鏡下活檢。③組織細胞學診斷:在陰道鏡下取出的活檢組織要經過細胞學診斷,確定其存在預示的疾病。

2結果

本次研究,6628例女性患有各類婦科病,其比例為66.28%;其中有5800例女性患有生殖道感染,其比例為58%;14例患者患有原位癌,其比例為0.14%;673例患者為良性疾病,其比例為6.73%,3例患者為現癥癌,其比例為0.3%;36例患者患有宮癌前病變,其比例為0.36%(非典型增生Ⅰ級150例;非典型增生Ⅱ48例;非典型增生Ⅲ12例;102例患者患有子宮肌瘤,其比例為1.02%。本研究所有婦女在確診后,根據其疾病嚴重程度采用不同方法來對其進行治療,其治療方法主要有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及藥物治療,對于不必進行治療的女性,叮囑其定期進行檢查,并告知相關的科學知識。

3討論

3.1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高危因素 導致女性出現生殖道感染的首要高危因素為個人原因,女性的生理結構以及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出現感染的概率相對較高[3,4]。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衛生器具大眾化、性生活不潔等情況,導致患者出現各類婦科疾病。部分婦科疾病在發病之初不會出現典型癥狀,再加上婦女很少定期進行體檢,當其出現明顯癥狀時也不愿意到醫院進行就診,從而引發嚴重的不良后果。

3.2 宮頸炎癥 宮頸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女性生殖道炎癥,其在婦科普查以及門診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宮頸炎癥也是導致患者出現宮頸病變的主要疾病,所以婦女必須對此類情況引起高度重視,并及早進行治療,以此來避免其進展為宮頸癌。

3.3宮頸癌癥 宮頸癌是由一些婦科疾病逐漸進展而來的,其發展過程是一個漸變到突變的程序。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宮頸癌較為常見。宮頸癌患者在出現癌變情況前有一段相對較長的癌前病變階段,因此,對女性進行宮頸癌篩查與預防治療是將對宮頸癌發病率的主要手段[5]。

綜上所述,我縣婦女患有婦科病的人數相對較多,其比例較大,其中主要的婦科病為生殖道感染。通過調查發現,婦女對婦科疾病缺乏足夠的重視,大部分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療,因此,必須強化科普宣傳的力度,讓婦女轉變觀念,以此來提高女性的自我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黃艷思.農村婦女宮頸癌的普查方法及結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2,31(30):40,42.

[2]孫水英,黃玉君.某縣宮頸癌普查結果的研究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36):225-226.

[3]王玉梅.都昌縣13596例35~59歲農村婦女宮頸癌與婦科病普查結果[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6):2439-2441.

第5篇

對象與方法

1對象2010年1—11月在海鹽縣人民醫院婦科門診就診有性生活史、近一年內未做過宮頸癌篩查的1000例患者為調查對象,年齡19~73歲。2方法排除妊娠,生殖道急性炎癥后,對愿意接受篩查的患者知情同意后,發放宮頸癌知識宣傳冊,于非經期采樣。同時行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TCT)及宮頸人瘤病毒檢測(HPV)。對TCT檢查結果異常者進行陰道鏡下宮頸活檢術。3TCT與HPV檢測用宮頸細胞采集器(宮頸刷)插入子宮頸管內同一方向旋轉5圈,采集宮頸外口及宮頸管的脫落細胞后涮洗入盛有細胞保存液的收集瓶內送檢。細胞學診斷按TBS分類標準。TCT異常包括:ASC-US為不能明確意義的非典型鱗狀細胞;ASC-H為非典型鱗狀細胞不排除高度鱗狀細胞病變;LSIL為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為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PV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盒為亞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檢測18種高危亞型和5種低危亞型。4TCT檢查結果異常者進行陰道鏡下宮頸活檢術陰道鏡下常規作碘試驗和醋酸發白試驗,于病變可疑處或移形帶3,6,9,12點處取活檢,移形帶上移者行宮頸管搔刮術。病理組織學診斷根據病變程度主要分為:慢性宮頸炎,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Ⅰ級、Ⅱ級、Ⅲ級,宮頸癌。5統計分析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率的比較采用多個率的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TCT及HPV高危型陽性率1000例調查對象篩查TCT陽性(即為ASC-US及以上)98例,陽性率為9.80%,其中ASC-US59例、ASC-H9例、LSIL19例、HSIL11例。HPV高危型陽性151例患者,陽性率為15.10%。其中感染率前3位的亞型分別是:16型50例,52型20例,33型16例。同時感染2種HPV病毒者有15例。TCT及HPV高危型均陽性的共54例。2病理診斷98例TCT異常患者中有2例拒絕活檢。96例陰道鏡活檢結果:42例為宮頸炎(包括宮頸粘膜炎、扁平濕疣、鱗狀上皮增生活躍及輕度鱗狀上皮不典型增生),53例為宮頸癌前期病變:其中CINⅠ15例,CINⅡ23例,CINⅢ15例。1例為宮頸癌(非角化性鱗狀上皮細胞癌)。3病變檢出年齡組的分布宮頸病變<30歲的13例,30~54歲最多為40例,≥55歲1例。3組病變檢出率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25,P<0.05)。4不同病理診斷高危型HPV的感染率炎癥的HPV感染率為21.43%,CINⅠ、CINⅡ的HPV感染率分別為66.67%和82.61%,CINⅢ和宮頸癌的HPV感染率均為100.00%。高危型HPV感染隨宮頸病變的嚴重程度加重而明顯升高。各級宮頸病變的HPV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28,P<0.05)。

討論

我國每年宮頸癌的新發病例約13.15萬人,約3萬人死于宮頸癌[2]。宮頸癌目前仍然是威脅婦女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危險。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一般需歷時10年以上的時間[1]。如果在這期間能及時發現宮頸癌前期病變并予以有效的治療,那么宮頸疾病就可以在癌前止步。所以宮頸癌篩查是有效降低宮頸癌發病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宮頸癌篩查主要分為組織集中性篩查和機會性篩查2種形式。宮頸癌機會性篩查因與日常的醫療服務相聯系,并結合一些宮頸癌知識的宣教、宮頸癌高危因素的認定,使得機會性篩查更具有針對性,已成為國內外多家醫療單位的開展的工作之一。據胡玉崇等報道宮頸癌機會性篩查有較高的檢出率和復診率,且費用較低,費效比高,更容易被接受[3]。而陳潔瑛等的研究認為門診就診婦女宮頸病變的發病率較高,防癌意識不強,篩查覆蓋率低,是開展宮頸癌篩查的重點人群[4]。本結果顯示海鹽縣人民醫院婦科門診就診者宮頸癌機會性篩查的TCT陽性率為9.80%,最終檢測為宮頸癌前期病變和宮頸癌的54例,有較高的檢出率。而這54例患者中74.07%集中在30~54歲年齡組,24.07%在<30歲年齡段,1.85%在≥55歲年齡段。顯示生育年齡,尤其是30歲至絕經期年齡段是宮頸癌和癌前期病變的高危期,要重視對這個年齡段婦女的宣教和宮頸癌篩查工作。高危型HPV感染是宮頸癌、癌前期病變發生發展的必要條件。HPV感染,特別是高危型感染與宮頸癌的發生相關,高危型HPV感染的持續存在使宮頸癌的相對危險增加。本結果顯示HPV在宮頸癌及癌前期病變的感染率分別為:CINⅠ66.67%、CINⅡ82.61%,CINⅢ和宮頸癌的HPV感染率均為100.00%。提示高危型HPV感染率隨宮頸病變的嚴重程度加重而明顯升高。宮頸細胞學主要識別已經存在的病變,而HPV的檢測可以濃縮高風險人群,對臨床CIN篩查,宮頸細胞學異常的評估和管理,病程的進展和治療后的隨訪都有重要意義[5]。

綜合上述,對婦科門診就診者進行宮頸癌機會性篩查能及時有效地篩查出宮頸癌及癌前期病變,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臨床醫生應重視婦科門診患者的宮頸癌知識宣教及篩查工作,尤其要重視高危年齡段的篩查及HPV的檢測。

第6篇

關鍵詞 農村婦女 生殖道感染 宮頸癌 患病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82

為了保障我國農村婦女的生殖健康,提高農村婦女自我保健意識,響應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項目,涼州區婦幼保健院組織人員,對轄區內12個鄉鎮143個行政村26077名年齡為35~59歲已婚婦女進行了免費宮頸癌檢查。

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于2010年9~12月涼州區自愿參加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的26077例35~59歲有性生活的農村婦女。

檢查內容與方法:⑴檢查內容:由婦幼保健醫師對受檢者進行婦科檢查、陰道分泌物濕片顯微鏡/陰道分泌物或宮頸分泌物革蘭染色顯微鏡檢查、宮頸脫落細胞檢查和醋酸染色(VIA)/復方碘染色后肉眼觀察(VILI)等。對宮頸脫落細胞檢查或VIA/VILI結果可疑或異常者,進一步進行陰道鏡檢查,對陰道鏡檢查結果可疑或異常,進行組織病理檢查。⑵檢查方法:由涼州區婦幼保健院組織檢查小組,按衛生部規定的統一標準,統一方法進行檢查,并按統一制定的表格進行登記。①宮頸癌防治知識問卷調查;②農村婦女宮頸癌自愿免費檢查知情同意書;③宮頸癌檢查個案登記。詢問其月經史、孕產史、既往史、家族腫瘤史、避孕方法等,檢查結果由專人填寫在宮頸癌檢查個案登記表上,發現患有疾病及時提供治療并追綜復查。

結果

輔助檢查受檢率:陰道分泌物常規檢查26077例(100%),宮頸脫落細胞檢查26077例(100%),陰道鏡檢查2338例(8.97%),病理檢查790例(3.03%)。

婦科疾病檢出情況:生殖道感染16615例(63.715%),子宮肌瘤288例(1.104%),癌前病變150例(0.575%),宮頸癌2例,患病率7.670/10萬。

26077例農村婦女生殖道感染疾病患病例數及患病率,見表1和表2。

討論

本次宮頸癌檢查資數顯示,涼州區農村婦女中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發病居首位,16615例(63.715%),其他良性疾病1754例(6.726%),子宮肌瘤288例(1.104%),癌前病變150例(0.575%),可見,婦女生殖道感染是目前影響我區婦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分析其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個人原因:由于女性生殖器官特殊生理結構加上個人衛生習慣不良,如生活習慣和頻繁不潔的性生活。沒有專用的衛生器具。傳統習慣、思想守舊,有了婦科疾病羞于啟齒,輕微的癥狀,能忍則忍,不及時就醫,文化程度低、自我防病意識淡薄,都是造成生殖道感染疾病發生的直接因素,另外,盲目聽信商業廣告宣傳,自行買藥治療和使用一些偏方治療,導致生殖道感染遷延不愈,反復發作。②社會因素:農村醫療資源匱乏,設備不足、消毒管理滯后、專業婦幼人員少、且身兼數職或兼職,為農民的服務不足。經濟收入低,有病無錢就醫,而耽誤病情。本次宮頸癌普查,雖查出2例宮頸癌,但癌前病變150例,根據宮頸癌的發病原因及發病特點,對上述人群囑其積極治療,定期復查。

目前,繼續響應衛生部“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免費為35~59歲農村婦女進行生殖健康普查服務,加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開展,為今后開展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對本次普查顯示的重點疾病和主要因素,采取針對性措施,利用各種渠道、多種途徑,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改變廣大農村婦女衛生觀念,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堅持查、治、防相結合的原則,有效降低農村婦女病的發生,尤其重視低收入、低文化程度婦女的篩查,提高廣大農村婦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第7篇

(一)利用3年時間對全市已婚-60歲婦女進行一次免費子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

(二)篩查對象參檢率≥80%。

(三)查出疾病治療率≥90%。

(四)查出早期宮頸癌治療率100%

二、篩查對象、方法及地點

(一)篩查對象:已婚-60歲婦女

(二)篩查方法:

1、子宮頸癌篩查方法:用醋酸染色或碘染色肉眼觀察陰道細胞變化判斷宮頸有無癌前病變。

2、乳腺癌篩查方法:用紅外線透照檢查乳腺有無腫塊病變。

(三)篩查地點:本著便于組織、方便篩查對象的原則,根據人員組織情況,可選擇在企事業單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保健院進行篩查。

三、具體要求

(一)建立組織

各鄉鎮衛生院、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市婦幼保健院要高度重視“兩癌”查治工作,要建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計劃,切實把婦女子宮頸癌、乳腺癌的查治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和目標管理,認真抓好落實,確保此項工作如期完成。

(二)宣傳發動

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兩癌”防治知識,營造“兩癌”防治濃厚氛圍;市婦幼保健院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到各單位、各鄉鎮開展女性健康知識講座,增強廣大婦女對子宮頸癌、乳腺癌的認識,提高廣大婦女參與篩查的積極性。

(三)摸底調查

各鄉鎮衛生院、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積極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基層摸清轄區內已婚至60歲婦女基本情況,認真做好登記工作,為農村婦女“兩癌”查治工作奠定基礎。

(四)明確職責

市婦幼保健院負責提供篩查和治療技術,及時做好宮頸癌、乳腺癌篩查、早診早治及相關技術培訓和推廣工作;

各鄉鎮衛生院和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與市婦幼保健院積極配合,建立健全農村婦女子宮頸癌、乳腺癌篩查及早診早治網絡,并在市婦幼保健院的指導下,對查出患有疾病的婦女,制定治療方案,及時給予治療,特別是對查出子宮頸癌癌前病變的患者要建立檔案,并做好追蹤隨訪工作。

第8篇

1、農村“兩癌”婦女調查對象主要是根據全國兩癌數據報送要求,35—65周歲之間的患病婦女。

2、城鎮“兩癌”婦女調查對象重要在2012年—2015年三年來患病婦女。3、患者要求經過有檢查資質的醫療機構確診、患有宮頸癌2B以上或乳腺浸潤性癌的__戶籍的婦女。

1、從兩癌患者總數來看,城鎮兩患婦女1367人,占城鎮婦女總數的0.27%;農村兩患婦女1244人,占農村婦女總數的0.09%。城鎮婦女患病比例高于農村婦女。

2、從兩癌型類來看,城鎮乳腺癌患者明顯高于宮頸癌患者,農村乳腺癌患者與宮頸癌患者基本平衡。全市城鎮乳腺癌患者958人,是宮頸癌患者(278人)的3.45倍多;農村乳腺癌患者637人,比宮頸癌患者(730人)少93人。

3、從年齡結構來看,農村40—49周歲婦女“兩癌”患者比例最高,達到41.6%,其次為50—59周歲婦女,為37.7%;城鎮60周歲以上患者比例最高,為36%,其次為50—59周歲,為30.7%。

4、從患者確診時間來看,城鎮兩癌患者在2012年—2014年三年確診人數最多,占患者總數的87%。

5、兩癌患病呈現的趨勢一是患者數量逐年呈現上升。2012年城鎮兩癌患者319例,占26.1%;2013年331例,占27.1%;2014年412例,占33.8%。以荷塘區城鎮患者數量為例,該區2001年1例,2007年1例,2008—2010年每年3例,2011年5例,2012年19例,2013年18例,2014年37例,是2001年的37倍,是2008年、2009年、2010年的12.3倍,是2011年7.4倍,是2012年的2倍。以石峰區為例,該區2012年城鎮患者29例,比1998年—2011年患者總數還多1例。蘆淞區2012年患者13例,2013年19例,2014年28例,是2012年患者總數的2倍多。二是患者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我市最年輕乳腺癌患者24歲,最年輕宮頸癌患者25歲。蘆淞區2012年確診患者未發現30歲以下人員,2013年30歲以下確診1例,2014年確診30歲下以患者5例。醴陵市2012年確診30歲以下患者1例,2013年確診者1例,2014年確診8例。石峰區2012年確診宮頸癌患者平均年齡為54歲,2013年平均年齡50.6歲,2014年平均年齡49歲。

1、部分婦女健康意識較差。部分育齡婦女對防止生殖道感染的認識不清,對“兩癌”的危害認識不足,自我預防保健意識不強,故對普查需求不高,錯過普查救治的最佳階段。部分農村婦女對開展婦女病普查意義理解不夠,羞于進行婦科檢查和乳腺檢查,不能主動配合,使普查受惠面人為性縮小。城市相比農村,雖然衛生條件和衛生習慣有優勢,但城市婦女健康狀況并不樂觀。城市婦女比農村婦女工作壓力更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受到污染,城市婦女的“兩癌”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2、“兩癌”檢查覆蓋面小。一是項目縣少,現我市僅有免費檢查項目縣2個,“兩癌”項目實施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及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其余各縣市區兩癌普查經費來源于縣市區財政和新農合。二是城鎮居民婦女病篩查屬于“空白區”,現全市沒有啟動城鎮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工作。三是外出務工的農村婦女檢查難到位。“兩癌”檢查目標人群中35~49歲的農村婦女外出打工的比例較大,“兩癌”檢查項目覆蓋流動婦女的方式手段需進一步思考。

3、“普治”問題需進一步解決。在免費普查完成后,如何使普查的效果盡快轉化為防治的對策,以降低貧困婦女患病率,提高治愈率,此外如何緩解貧困患者治病難的問題也有待進一步解決。

1、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對“兩癌”檢查項目的宣傳力度,創新宣傳形式,建議借助有一定影響力的輿論媒體進行宣傳,如電視、微博、微信、廣播等,采取檢查確診患者的現身說法等方式,達到視覺、聽覺的全方位沖擊,使“兩癌”的危害人人皆知,“兩癌”免費普查政策家喻戶曉,提高婦女參與檢查的積極性。同時加大對生殖保健常識的宣傳與普及力度,不斷提高農村婦女的保健意識。

2、提高保健意識。通過舉辦《乳腺疾病普查》、《常見婦科疾病的癥狀及危害》等知識講座和保健咨詢,并利用電視、網絡、報刊、墻報等廣泛開展教育活動,提高農村婦女健康意識和深入開展普查普治兩癌檢查工作的認識,使她們樂于接受普查普治。同時加強對婦女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婦女對自身疾病的認識以利提高婦女自我保健能力及采取正確的保健行為。

3、形成工作常態。要成立工作小組,由衛生部門牽頭,衛生、財政、婦聯三家應聯合下發《關于全面推進城鄉婦女兩癌免費檢查的實施意見》,明確組織領導、明確各單位、各級工作責任,明確經費保障,明確工作程序,確保工作順利開展。現第二批項目縣2012-2014的三年免費檢查已經結束,今年甚至往后,婦女免費健康檢查是否繼續實施、如何實施、如何保障,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制度保障。

4、全面開展檢查。《__省2011年—2015年婦女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加大婦女常見病防治力度。普及婦女常見病防治知識,建立婦女常見病定期篩查制度。加大專項資金投入,擴大宮頸癌、乳腺癌檢查覆蓋范圍。確保農村婦女每三年至少享受一次免費婦女常見病篩查,城鎮婦女每年進行一次婦女病普查。對貧困、重癥患者的治療給予補助或免費。建議一是將婦女“兩癌”篩查延伸到邊遠地區和山區。這些地區交通不便,比較閉塞,不少農村婦女尤其是老年女性,一生都沒走出過村莊,要她們到鄉鎮衛生院、縣婦幼保健院檢查難度很大,國家應考慮配備檢查車輛,將檢查下沉到村到戶,關注老年婦女健康。二是在進城務工的農村女性中開展“兩癌”專項檢查。進城務工的農村女性介于中間地帶,遠離家庭和原有的生活環境,既不能像城市職工每年得到體檢,又不回農村檢查,她們的健康更容易被忽略。三是啟動城鎮兩癌免費檢查工作,各級財政應安排專項經費確保城鎮婦女檢查落實到位。四是在女性的常規體檢項目中,增加“兩癌”檢查內容。

第9篇

方法:對呼圖壁縣農牧區3000名婦女,其中553名少數民族(包括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和2447名農村漢族婦女進行婦科檢查、陰道分泌物、宮頸脫落細胞檢查、脫落細胞檢查結果可疑或異常行陰道鏡檢查,陰道鏡檢查結果可疑或異常者再進一步行組織病理學診斷。

結果:宮頸脫落細胞檢查TBS診斷標準陽性者(將未見上皮內病變細胞和惡性細胞診斷為陰性)76例,漢族陽性者51例,少數民族陽性者25例,經卡方檢驗,X2=10.846,P=0.001,漢族和維族TBS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呼圖壁縣3000名婦女生殖道感染發病率26.3%,漢族生殖道感染率23.3%,少數民族生殖道感染率39.2%,經行×列聯表卡方檢驗,X2=7.88,P

結論:宮頸脫落細胞巴氏涂片TBS標準診斷可作為落后地區宮頸癌普查的主要方法。我縣少數民族婦女宮頸病變及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明顯高于漢族,加強宣教使更多的少數民族婦女接受定期的宮頸癌篩查,降低宮頸癌發生率,減少宮頸病變及生殖道感染對婦女的危害。

關鍵詞:脫落細胞檢查 生殖道感染 宮頸癌前病變 宮頸癌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0-0551-02

為了提高廣大農牧區婦女對婦女常見病防治意識,促進宮頸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減女因宮頸癌引起的死亡,提高農牧民婦女的生活質量。我縣于2012年7月正式啟動了衛生部“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項目”,并于2013年2月完成3000名5個農區和2個牧區(主要少數民族)35-69歲農牧民婦女進行了生殖道和宮頸癌檢查。本文皆在了解呼圖壁縣農牧區生殖道及宮頸健康狀況,以便加大和改進農牧民生殖道和宮頸疾病保健工作的力度和方向,并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

1 資料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2年7月1日-2013年2月1日接受免費宮頸癌篩查的具有呼圖壁縣農牧區戶籍的婦女3000例,年齡35-69歲。

1.2 費用來源。檢查費用由新疆自治區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項目提供。

1.3 檢查內容。宮頸癌檢查內容包括婦科檢查、陰道分泌物、宮頸脫落細胞檢查,對宮頸脫落細胞檢查結果可疑或異常進一步進行陰道鏡檢查,對陰道鏡檢查結果可疑或異常者再進一步行組織病理學診斷。

1.4 檢查方法。

1.4.1 宮頸脫落細胞檢查:用宮頸刮板以宮頸外口為圓心旋轉1-2周,在宮頸內及宮頸外口移行帶處取材,將刮取標本順序涂抹在載玻片上,并立即放入95%酒精固定液內固定,將已固定的涂片晾干后按序排好送新疆醫科大學病理科。然后由他們按照巴氏染色要求的步驟進行染色,最后根據TBS診斷標準進行閱片。TBS診斷標準:①陰性:未見上皮內病變細胞和惡性細胞,②陽性:包括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鱗狀細胞癌(SCG)、不典型腺上皮細胞、不典型頸管腺細胞傾向瘤變、頸管原位腺癌、腺癌。

1.4.2 陰道鏡檢查:對于細胞學檢查異常或肉眼可見宮頸潰瘍、腫塊或可疑宮頸侵潤癌者進一步進行陰道鏡檢查。異常標準:子宮頸涂3%醋酸或復方碘液,上皮變白,出現白斑、點狀結構、鑲嵌、異常血管等,且碘實驗(―)性。

1,4.3 宮頸活檢:對肉眼觀察高度懷疑宮頸侵潤癌、陰道鏡檢查結果異常者進一步取宮頸多點活檢,進行組織病理學診斷。病理檢查結果分為:陰性/炎癥、CINⅠ、CINⅡ、CINⅢ、原位腺癌(AIS)、微小侵潤癌、侵潤癌、其他,其中CINⅠ、CINⅡ、CINⅢ統計時歸屬于宮頸癌前病變,微小侵潤癌、侵潤癌統計歸屬宮頸癌,原位腺癌(AIS)因例數少;未單獨歸類統計,僅在宮頸腺癌中注明。

1.5 統計學分析。所有資料均填入統一印制婦女宮頸癌普查檔案冊,由專人負責審核后采取SPSS13.0進行X2統計,以P

2 結果

2.1 宮頸脫落細胞檢查結果。由表1可見,共有3000名農牧民婦女接受宮頸脫落細胞檢查,其中漢族2447名,少數名族553名。宮頸脫落細胞檢查按TBS診斷標準,將未見上皮內病變細胞和惡性細胞診斷為陰性,漢族陽性者51例,少數民族陽性者25例,經卡方檢驗,X2=10.846,P=0.001,漢族和維族TBS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發現少數民族宮頸脫落細胞檢查按TBS診斷標準,陽性率比漢族多。

2.2 生殖道感染的發病情況。由表2可見,接受檢查的3000名婦女檢出788例生殖道感染者。其中漢族2447名檢出571例生殖道感染者,患病率23.3%,滴蟲性陰道炎占8.06%,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占28.72%,細菌性陰道炎占63.22%。少數民族553名檢出217例生殖道感染者,患病率39.2%,滴蟲性陰道炎占18.89%,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占17.05%,細菌性陰道炎占64.06%。經行×列聯表卡方檢驗,X2=7.88,P

2.3 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發病情況。組織病理學最終診斷,3000名農牧民婦女接受宮頸脫落細胞檢查,從宮頸脫落細胞檢查TBS診斷標準陽性者76例經陰道鏡、宮頸組織活檢檢出13例宮頸癌前病變患者(包括CINⅠ、CINⅡ和CINⅢ),其中少數民族4例,宮頸癌2例,其中少數民族1例,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檢出率0.5%。最后檢出的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患者少數民族也比漢族多。

3 討論

本資料顯示,宮頸脫落細胞檢查按TBS診斷標準,篩查3000名農牧區婦女發現陽性者76例,陽性率2.5%,從76名陽性者經陰道鏡檢查及活檢發現13例宮頸癌前病變患者(包括CINⅠ、CINⅡ和CINⅢ),宮頸癌2例,檢出率0.5%。我院巴氏涂片的染片和閱片診斷報告由新疆醫科大學病理科承擔。說明宮頸脫落細胞巴氏涂片TBS標準診斷可作為宮頸癌普查的主要方法[1]。本次篩查是由政府出資的大規模免費篩查,人均49元,還包括巴氏涂片異常者陰道鏡宮頸活檢病理學檢查費用,只能選擇宮頸脫落細胞巴氏涂片作為初篩。因普查工作量大,眼睛易疲勞,經驗不足及人為錯失導致假陽性及假陰性是不可避免的[2]。為了減少漏診和誤診,宮頸刮片的質量很重要,直接影響閱片的結果。要求臨床醫生必須注意宮頸刮片的方法,保證刮片的質量,最好選擇高年資醫生長期從事此項工作等。

本資料顯示,呼圖壁縣3000名農牧區婦女生殖道感染發病率26.3%,漢族生殖道感染率23.3%少數民族生殖道感染率39.2%,少數民族生殖道感染率明顯高于漢族。漢族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率比少數民族高。滴蟲性陰道炎和細菌性陰道炎的感染率少數民族明顯高于漢族,尤其是滴蟲性陰道炎。其原因如下:①少數民族婦女大部分生活在牧區,比較濕冷,條件艱苦,不注意個人衛生;②牧區少數民族婦女文化水平低,很多是文盲,生殖健康知識貧乏,自我保健意識淡漠。③居住在山里牧區,交通不便,再則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沒有經常進行婦科體檢的預防理念。漢族農民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率很高,可能與漢族農民婦女缺乏正確的保健知識,不當陰道沖洗破壞了陰道的微生態環境,增加了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的機會。

本資料顯示,我縣少數民族婦女宮頸病變及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明顯高于漢族,因此,應進一步加大對牧區少數民族婦女健康宣傳教育,使很多農牧區婦女接受定期婦科檢查和宮頸癌普查,及時發現婦科疾病和宮頸脫落細胞異常,早期發現低級別的宮頸癌前病變,減少高級別的宮頸癌前病變發生,有效降低宮頸癌前病變對婦女的危害。本次篩查3000名農牧民婦女共檢查出13例宮頸癌前病變和2例宮頸癌均得到及時治療,并在繼續隨訪中。

綜合上述,通過宮頸癌的普查,不僅能早期發現宮頸癌和宮頸癌前病變,及時治療,提高婦女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同時也通過調查分析,為宮頸癌普查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第10篇

[摘要] 目的:了解恩平市農村已婚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狀況及患病率,為開展生殖健康優質服務提供依據。方法:對2009年2月~2010年12月進行婦科病普查的7 860例農村已婚婦女情況進行分析。結果:婦科疾病的總患病率為67.20%(乳腺疾病不在此次普查之內),患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宮頸疾病(36.45%)、陰道疾病(20.85%)、盆腔炎癥(7.07%)、婦科腫瘤(包括卵巢腫瘤、子宮肌瘤)(2.33%)、外陰疾病(0.50%),不同年齡組婦女患病率不同。結論:農村已婚育齡婦女婦科疾病患病率高,生殖健康知識貧乏,應加強對農村婦女生殖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供高質量的計劃生育服務,加強其自我保健意識。通過定期婦科疾病普查,做到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從而提高婦女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 農村;已婚育齡婦女;婦科生殖道普查;患病率

[中圖分類號] R71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1)08(a)-133-02

Survey o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of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rural areas

XU Lifen, LI Jianhua, WU Xiaomei, WU Yunzhen, WU Bofan, HUANG Xiaolan

Department of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Station of Enp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Enping529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productive health condition and prevalence rate of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Enping city, in order to carry out high quality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0,the data of 7 860 cases of married women who were given general survey of gynecopathy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prevalence rate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was 67.20% (except breast disease), the prevalence rate from high to low were cervical diseases (36.45%), vaginitis diseases (20.85%),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7.07%), gynecology neoplasms (including epithelial tumor and myoma of uterus) (2.33%), vulvar diseases (0.50%). There was different prevalence rate in different age. Conclusion: In rural area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gyneoopathy is high,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is poor. We should strengthen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n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provide high quality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and promote their sense of self-care. Though general survey of gynecopathy, early detection, early diagnosis, early treatment should be done to improve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life quality.

[Key words] Rural areas;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Gynecological diseases; Prevalence

生殖健康狀況影響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對和諧社會、和諧家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開展計劃生育健康優質服務,了解恩平市農村已婚婦女生殖健康狀況,由恩平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組織,在各鄉鎮計劃生育隊配合下,恩平市計劃生育服務站于2009年2月~2010年12月,對7 860例已婚婦女進行了婦科病查治,并對其生殖健康狀況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2月~2010年12月,恩平市計生服務站組織醫務人員到各鄉鎮免費進行已婚婦女(除孕期、經期、產褥期)婦科病普查7 860例。年齡20~59歲。

1.2 方法

由醫務人員詢問病史,填寫婦科病普查記錄表,全部資料由專人審核后保管,每10歲為1個年齡組,共分4組。檢查項目包括:婦科雙合診、白帶常規檢查、盆腔B超、選擇性宮頸刮片(宮頸刮片現場處理后送廣州市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檢測)及陰道鏡檢查。疾病類型包括:外陰疾病、陰道疾病、宮頸疾病、盆腔炎癥、婦科腫瘤(包括卵巢腫瘤、子宮肌瘤)。

1.3 診斷標準

以第6版《婦產科學》[1]為依據,作為臨床診斷標準。

2 結果

2.1 一般患病情況

普查人數共7 860例,患各種婦科疾病5 282例,總患病率為67.20%。其中,宮頸疾病2 865例,陰道疾病1 639例,盆腔炎556例,婦科腫瘤183例,外陰疾病39例,患病率分別為36.45%、20.85%、7.07%、2.33%和0.50%。不同年齡組婦女患病率不同,見表1。

2.2 宮頸及陰道疾病患病情況

宮頸和陰道疾病的患病人數最高,其中,宮頸疾病包括:宮頸糜爛2 077例,宮頸肥大446例,宮頸腺囊腫187例,宮頸息肉155例,患病率分別為26.43%、5.67%、2.38% 和1.97%。陰道疾病包括:細菌性陰道炎755例,霉菌性陰道炎562例,滴蟲性陰道炎269例,淋菌性陰道炎53例,患病率分別為9.61%、7.15%、3.42%和0.67%。

2.3 個別病例跟蹤追查

宮頸癌1例,宮頸上皮內瘤變8例,外陰白色病變8例,尖銳濕疣11例,外陰癌1例。

3 討論

本次婦科病普查結果表明恩平市農村婦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較高(67.20%),其中,宮頸疾病的患病率最高,尤以宮頸糜爛為主,患病率為26.43%。30~39歲年齡組各種疾病患病率最高,其次為20~29歲和40~49歲年齡組,這與其他研究結果相符[2]。本次普查發現宮頸上皮內瘤變8例,宮頸癌1例,其中,宮頸癌患者年齡42歲,宮頸外觀中度糜爛,有性生活接觸性出血,宮頸液基細胞檢測為宮頸原位癌,已行子宮切除術,現生存狀態較好。目前,宮頸癌仍是女性生殖器腫瘤致死的主要原因,感染高危型人瘤病毒(HPV)是導致宮頸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1]。宮頸癌的發生是一個漸變過程,從不典型增生到宮頸癌發生需要10年左右時間,早期宮頸病變的治療效果優于宮頸浸潤癌,據報道宮頸浸潤癌的存活率為67%,早期宮頸癌的存活率為90%~92%,而宮頸原位癌存活率可達100%。也有資料表明,宮頸糜爛與宮頸癌的發生關系密切,宮頸糜爛婦女患宮頸癌的幾率較無宮頸糜爛婦女高10倍[3]。因此,宮頸癌前病變即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的早期篩查和合理干預是防治宮頸癌的重要環節[4]。及時治療宮頸糜爛、定期做宮頸細胞學檢查和高危型HPV-DNA檢測可做到宮頸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筆者建議宮頸糜爛Ⅱ度以上者做微波或電灼治療,治療前行宮頸液基細胞檢測或陰道鏡檢查,是早期發現宮頸癌的有效方法[5]。

陰道炎和盆腔炎也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其中,30~40歲年齡組婦女為高發病群體,這與農村婦女的不良生活習慣、不潔衛生用品及不潔性生活方式有關;與經濟狀況較差,不愿或無力治療有關;也與婦女缺乏衛生知識,感染后羞于就診,或者誤認為婚后許多婦女都患有陰道炎,以致病后治療不積極或相互感染有關[6];還與頻繁沖洗陰道,破壞了陰道的自潔作用有關。同時不當的陰道沖洗和經期性生活又會增加盆腔炎的發病危險性,經常做婦科手術,如上環、換環、人工流產、引產、分娩等,也會導致疾病發生。而這些感染,也給宮頸糜爛提供了“溫床”。因此,對農村婦女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提倡性生活衛生、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避免反復流產、正確清洗外陰、調整月經周期和杜絕婚外性生活才是遠離生殖道感染、防治宮頸糜爛的根本途徑。

本次婦科病普查檢出疑似外陰癌1例,年齡48歲,有多年外陰結節及瘙癢史,近半年結節增大呈狀,到醫院行組織活體檢查證實為外陰癌,現已行手術切除,身體恢復良好。婦科腫瘤(子宮肌瘤、卵巢腫瘤)也有較高的患病率,可能與工作壓力大和精神緊張導致內分泌紊亂等因素有關。

農村婦女衛生保健意識薄弱、對婦科疾病羞于診治、忽視預防保健工作,是導致其婦科疾病病患病率高的原因。因此,不但要重視農村婦女的疾病普查工作,更要重視普查后的普治工作,發現疾病后能夠進行及時、系統地治療,只有做到普查普治相結合,才能降低農村婦女疾病的發生率[7]。我們應利用計劃生育部門的網絡優勢,采用多途徑、多形式的宣傳方式,加大婦科病普查工作的宣傳力度,進行經常性或每年1次的婦科病普查防治工作,提高廣大婦女認識疾病和預防疾病的能力,增強其自我保健意識,把婦科病普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的理念灌輸給每一位婦女,使其懂得婦科病普查的意義和作用,從而降低生殖道疾病的發病率,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1:263.

[2]楊成玉,陳和珍,付麗.6658例已婚婦女生殖健康狀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7):2402-2403.

[3]保毓書,周樹森,趙樹芬,等.婦女勞動衛生學[M].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5:178.

[4]德英.重視宮頸癌前病變篩查的質量管理控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7):497.

[5]佟麗,房立琴,趙曉娟,等.宮頸癌的預防及早期診斷[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112-113.

[6]章欣榮,楊里,何暉,等.馬鞍山市郊農村已婚育齡婦女生殖健康基線調查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16(11):675.

[7]何淑萍,王小燕.1477例婦科疾病普查結果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09,15(1):68.

第11篇

【關鍵詞】宮頸腫瘤;篩查;安必平LBP;少數名族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23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cervical cancer in this area of women and women's health,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for wome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0092013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cervical cytology screening population. The results: 20092013 a total of 11,991 cases of cervical cytology, where the total number of positive cases was 661 cases (5.51%), with the exception Kirgiz, Uzbek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different family name, cytology-positive women of different ages no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performance (P

【Key Words】Cervix Neoplasms;Screening; ThinPrep cytology test;Minorities

宮頸癌是危害女性健康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宮頸癌的發病率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而宮頸癌普查可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目前一般采用宮頸細胞學,陰道鏡+宮頸組織活檢病理學檢查“三階梯”方法來篩查,其中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是近年來宮頸病變細胞學檢查的常用方法。通過對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體檢人群宮頸細胞學篩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以了解我區婦女宮頸癌的發病情況,為本地區宮頸癌的防治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9~2013年在伊犁州婦幼保健院進行健康體檢的企事業單位或個人共11991例行宮頸細胞學篩查,年齡18~88歲,其中18~29歲965例(8.05%),30~39歲4867例(40.59%),40~49歲4991例(41.62%),50~59歲1003例(8.36%),60歲以上歲165例(1.38%)。

1.2檢驗方法:①細胞學檢查:傳統巴氏涂片于95%酒精固定后,行蘇木素-伊紅(H&E)染色。液基細胞學為美國利普液基系統(LPT),按說明書進行制片,巴氏染色。②HPV-DNA檢查:窺陰器暴露宮頸,清除分泌物后,宮頸專用拭子在宮頸口內約1.5~3cm處停留片刻,同向旋轉3次,拭子放入專用保存液,送檢驗科檢查。③組織活檢病理學檢查:LBP陽性患者經陰道鏡行宮頸活檢,組織經甲醛固定,脫水,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后進行病理診斷。

1.3細胞學診斷標準:采用伯塞斯達系統(TBS)分類法診斷。①陰性:無上皮內病變或惡性病變(NILM)。②陽性:不能明確意義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不能除外高度病變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H),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和鱗狀細胞癌(SCC);非典型腺細胞(AGC),宮頸管內原位腺癌(AIS)和腺癌(ACC)。篩查結果出現ASC-US陽性及以上診斷時,進行HPV檢測,陽性結果者建議進行電子陰道鏡檢查及宮頸活組織病理學檢查。在TBS診斷標準,LSIL相當于CIN I,HSIL相當于CIN Ⅱ和CIN Ⅲ。

1.4組織病理學診斷標準:①正常或炎癥;②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包括輕度不典型增生(CIN I),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N Ⅲ);③浸潤癌。

1.4數據分析: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基本統計描述、方差分析以及2檢驗,P

3討論

在我國宮頸癌是發病率、死亡率居于第二位的女性惡性腫瘤。宮頸癌也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且可以預防的惡性腫瘤。自HPV感染及鱗狀上皮內瘤變發展至宮頸癌,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隨著對SIL和宮頸癌發病機制及轉歸認識的進一步深入,宮頸癌篩查的重點,已由篩查宮頸鱗癌轉至篩查高級別SIL。本次普查中發現癌前病變22例(0.18%),稍低于韓歷麗等[1]報道的0.24%及王曉潔[2]報道的0.33%。資料中2010~2013這4年來的普查陽性率逐年增加,這與本地區政府的宣傳力度增加,已婚婦女對該病的認識提高有很大的關系。表2中不同年齡段的婦女陽性率并未表現出差異,黃金鳳等[3]將青年組和老年組對比也發現病理類型與患者年齡無關,兩組患者的病理特點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 > 0.05),這可能與年輕婦女宮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4]有一定關系。

伊犁地處祖國西北部的多民族地區,部分地區由于經濟、文化及地理方面的原因,各民族婦女對宮頸癌防治知識知曉程度不一,因此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防癌普查有很大的必要性。表3不同民族和TCT細胞學檢查中僅發現漢族與涵蓋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等民族的其它族有統計學差異,表4中HPV-DNA在不同民族間陽性率也表現為統計學無差異,與馬麗莎等[5]在昆明少數民族地區的調查結果不同,這可能馬麗莎等[5]的研究僅僅將民族分為漢族和少數民族有關。不同民族的無差別反映了在政府的主導下宮頸癌的宣教已經達到一定效果,漢族與維族、哈族及回族在宮頸癌疾病方面的防治和普查差異已經縮小,但仍需要對占少部分人群(3.7%)的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等民族加大宣教和普查力度。

TCT是近年來開始使用的一種宮頸病變的篩查技術,與傳統的巴氏涂片比較它的優點是細胞丟失少、制片質量高、假陰性率低,與宮頸活檢比較它的優點是操作簡單、無創、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相關文獻分析發現,LBP 的使用彌補了傳統巴氏涂片細胞學檢查在診斷上存在的假陰性率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宮頸病變篩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減少了漏診率[5]。本研究結果也顯示LBP 具有高檢出率,分析本次普查情況,TCT 檢查結果與組織學結果在一定程度上一致性提示TCT 檢查對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篩查可信度高,可以作為宮頸癌普查的手段,在宮頸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方面有著重要的價值。

綜上所訴,宮頸癌的發生率在增加的同時,其發生有著年輕化的趨勢,需擴大宮頸癌宣教和普查的涵蓋人群。不同名族中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等占本地區少部分人口的民族也不可忽視,需進一步加大宣教力度。TCT 是一種準確性較高的宮頸癌篩查方法,在宮頸癌的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方面具有獨特的優點和重要的價值,可以在宮頸癌普查工作中廣泛應用,應當加強該技術的培訓與質控。與此同時,聯合HPV-DNA檢測可以增加宮頸病變的陽性檢出率,從而減少漏診,為宮頸癌的防治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韓歷麗, 齊慶青, 董翠英, 等. 北京市朝陽, 西城, 懷柔婦女宮頸癌篩查研究[J]. 實用預防醫學, 2011, 18(2): 281-283.

[2] 王曉潔. 北京市房山區部分地區婦女宮頸病變篩查現狀[J]. 基層醫學論壇, 2011, 15(004): 146-147.

[3] 黃金鳳, 李煒霞, 何志明. 不同年齡段宮頸癌的臨床及病理特點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4): 4-5.

[4] 盧玉蘭, 劉曉梅, 蔡紅兵, 等. 年輕婦女宮頸癌臨床分析[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1, 18(2): 134-137.

第12篇

【關鍵詞】  已婚女性;宮頸疾病;調查分析

宮頸疾病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中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也是嚴重影響女性身心健康、威脅女性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女性病普查、普治工作是降低女性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的有效措施,它能夠及早發現和及時治療女性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并且可以及時控制某些疾病的進一步發展,降低病死率[1]。我社區醫院2006至2010年對社區所轄的9 450例已婚女性進行普查,對其結果進行分析,并探討本社區5年內各類宮頸疾病發病率的變化趨勢及相關因素,降低本社區宮頸疾病尤其是宮頸癌的發病率,進一步完善了社區醫院的女性保健職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社區2006至2010年轄區女性普查的相關數據及報表。

1.2 方法 采取集中來院檢查的方式,統一制訂女性病普查登記表,進行婦科檢查、宮頸刮片、盆腔b型超聲(b超)、乳腺掃描等項目檢查。全部資料統一建檔、專人管理、分析。

1.3 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宮頸疾病患病率 9 450例中發生宮頸疾病者1 761例,患病率為18.63%。2006、2007、2008、2009、2010年宮頸疾病患病率分別為25.05%、22.98%、19.38%、15.67%、13.93%。表1 2006年至2010年女性普查宮頸疾病患病率統計

2.2 連續5年女性普查,各年度各類常見宮頸疾病檢出情況 見表2。表2 2006年至2010年女性宮頸疾病患病率統計

2.3 各年齡組間宮頸糜爛檢出率差異 處于生育高峰年齡組(20~39歲)的女性宮頸糜爛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表3 不同年齡組女性宮頸糜爛患病情況

3 討論

3.1 宮頸疾病的檢出情況 女性病普查普治工作是降低女性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的有效措施。宮頸疾病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通過連續五年定期開展女性病普查工作,統一建立女性病專項檔案,專人負責管理,督促患患者員及時治療,并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識,使得社區女性宮頸疾病患病率逐年下降。

3.2 常見宮頸疾病的患病情況 通過連續五年女性宮頸疾病普查,結果顯示:宮頸糜爛的發病率最高,其次為宮頸納氏囊腫、宮頸肥大、宮頸息肉。據文獻報道,宮頸糜爛的患者患宮頸癌的危險較未發生糜爛者高10倍[2],針對這一人群開展健康宣教,并對此類患者積極干預,及時有效規范地治療,可以防止宮頸輕度糜爛向中重度發展,以減少宮頸癌的發生。我社區5年間共進行宮頸刮片6 000人次,巴氏ⅲ級以上39人次,送上級醫院進一步檢查,1例為宮頸原位癌。所有患者全部進行相應治療、隨訪,無一例宮頸浸潤癌發生。

3.3 不同年齡組宮頸糜爛的檢出情況 本資料顯示:生育高峰年齡組(20~40歲)的女性宮頸糜爛的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組。生育高峰期女性性生活頻繁,雌激素水平較高,并經歷了分娩、流產、上環、取環等手術,宮頸極易發生不同程度糜爛。據文獻報道,宮頸癌、宮頸內瘤變患病年齡分布在31~50歲年齡組,因此,應當將該年齡段女性作為宮頸疾病防治的重點人群[2]。

總之,隨著我國新醫改政策的出臺,城鎮居民醫保的推廣,社區醫院逐漸成為女性健康普查最基礎、最有效的醫療單位。以社區為單位進行女性病普查,不易遺漏普查人群,便于管理、治療、追蹤、隨訪,降低社區女性宮頸疾病尤其是宮頸癌的發病率,保障廣大女性身心健康,也將為國家節省衛生資源,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參考文獻】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安县| 财经| 大名县| 上虞市| 松原市| 长顺县| 浑源县| 绥化市| 宁陵县| 赤峰市| 中方县| 成都市| 禄丰县| 东乌| 桦川县| 青田县| 沁阳市| 竹山县| 北海市| 鸡东县| 阿尔山市| 通化县| 库伦旗| 墨竹工卡县| 梁平县| 原阳县| 新乡县| 山阴县| 乌鲁木齐市| 阜阳市| 清徐县| 南涧| 开远市| 治县。| 临泉县| 博乐市| 雷波县| 铜鼓县| 洪洞县| 鹤庆县|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