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用藥護理論文

用藥護理論文

時間:2022-04-17 02:22: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用藥護理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用藥護理論文

第1篇

論文關鍵詞: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預見性護理

 

心力衰竭患者大多由于心臟本身疾病、勞累、感染導致心排血量明顯下降,以致不能滿足組織器官代謝的需要,從而表現出心悸、氣短、呼吸困難和淤血、腫脹等一些列癥狀。目前發病率占心臟病的20%,但死亡率高達40%。因此,其預見性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對15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我院從2005―2009年收住心力衰竭的患者150例。男性81例,女性71例,年齡58―70歲,平均年齡64歲,其中心力衰竭61例,左心衰竭58例,全心衰竭33例。

2 病情觀察

2.1癥狀觀察 150例患者有61例明顯表現出疲乏、頭暈、失眠、嚴重的呼吸困難、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左心衰的癥狀。58例患者均有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肝脾腫大、尿少、雙下肢浮腫等右心衰竭癥狀。另外33例患者均有上述左心衰竭的癥狀。

2.2誘因分析 發生心衰的患者有誘因者達90%,如能及時識別這些誘因,及早加以預防控制,可減少心衰的發生,延緩病情的發展,改善預后。

2.2.1 感染 體力勞動與情緒激動,冠脈供血不足,心率增快或心律不齊,肺栓塞,均有可能發生心力衰竭。如不及時控制肺部感染,很有可能導致肺水腫而發生死亡。

2.2.2 鈉鹽攝入過多,電解質紊亂與酸堿平衡失調,停用洋地黃使用過量,均有可能導致心力衰竭的發生。另外,治療配合不當,如親屬不能細心照料,漏服藥和中斷用藥,體力活動未限制,這些因素也可能誘發心力衰竭。

3 護理對策

3.1一般護理 緩解呼吸困難,幫助患者采取半臥位及氧氣吸入。氧流量2―4L/min,肺源性心臟病者1―2L/min,心衰I°和心衰II°患者增加臥床休息時間,減少活動中國。心衰III°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作肢體的被動運動,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當病情好轉恢復起床活動時,活動應循序漸進護理論文護理論文,如果出現胸悶、心悸、氣短、心率加快等不能耐受征象時,應立即臥床休息,并抬高床頭。

3.2飲食護理 應給低熱量、低鈉、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不脹氣飲食,如水果、蔬菜、牛奶、瘦肉、魚等。根據血鉀水平調整飲食中鉀的含量,保持大便通暢,用力排便時,可增加心臟負荷和誘發心律失常,飲食可增加粗纖維食物。必要時,給緩瀉劑或肛塞開塞露,避免用力并增加心電監護。

4 藥物治療的觀察及護理

4.1洋地黃藥物 可增加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增加心排血量,其治療和中毒量很接近,且用藥的個體差異較大。護士要嚴格掌握用藥劑量、方法、時間,用藥前后監測心率、心律。給藥前詢問患者有無惡心、嘔吐、乏力、色視等聽心率、心律,若心率過快、過慢,節律變為不規則或規則心律突然變為規則,為洋地黃中毒表現。應立即做心電圖檢查,并報告醫師處理,不宜與奎尼丁、心痛定、抗甲狀腺藥物合用,以免增加毒性,定期測定血中地高辛濃度,靜脈推注速度要慢。

4.2利尿藥物 能抑制鈉水的重吸收,使體內過多液體排出,減輕或消除水腫,減少回心血量,改善心功能。用藥期間要觀察利尿劑不良反映,查血電解質注意脈搏和血壓變化,及時發現低鈉、低鉀、低鎂的臨床表現,報告醫師處理。

4.3血管擴張藥物可減輕心臟前后復合,改善心功能。用硝普鈉時須用微量泵,且避光,嚴格控制輸入速度、濃度并監測血壓及心率,避免低血壓發生。

5加強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導 使患者全面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誘因、臨床表現和治療護理的有關內容。強調合理用藥,合理飲食,勞逸結合的重要性,保持情緒與健康的關系。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刺激,氣候變化時要注意增減衣服,以免冷刺激引發心臟病的發生。

第2篇

論文關鍵詞:院前急救人性化護理探討

院前急救是醫院急救的前沿陣線,面對的是急、危、重病人,具有隨機性強、時間緊、流動性大、急救環境條件差、病種復雜等特點[1]。人性化護理是由美國人華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護”護理模式發展而來,所謂“人性照護”即護士必須有人性科學的認知,給予病人人性化照護[2]。隨著急救醫學的不斷發展,院前急救的人性化護理日益受到廣泛關注。

1 院前急救的目的

院前急救是急診醫療體系(EMSS)的首要環節,主要目的是對突發性、急發性傷病員,在第一現場及轉送中途實施盡快、準確、有效、連續的醫療救治和護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穩定病情,贏得救治時機,達到“救死扶傷”的目的。

2 院前急救人性化護理的方法

2.1配備優良的急救儀器設備 作為急診醫療的首要環節——院前急救,更需要不斷改善設施設備,建立救護車遠程監控體系,配備防震性能好的救護車和齊全的醫療設備,如:全自動心肺復蘇器、心電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器、供氧裝置等。也就是說,救護車就是一個現代化的小型醫院。

2.2建立規范的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護理絕非單純的注射和普遍處置。因此,堅持建章立制的嚴肅性和操作規程的嚴格性,是保障院前急救質量的堅實基礎。如:《急救信息管理制度》《急救護理人員值班、調配制度》《救護車醫療設備配置、使用制度》《監護轉送制度》等規章制度。每位護理人員就象執法一樣,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患者安安心心地接受急救護理。

2.3掌握高超的急救護理技能 院前急救涉及病種廣、學科多,易出現難以預料的情況,其效果好壞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在實施生命救護時護理論文,其時間性、技術性對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至關重要,急救技能、應急能力、反應水準的高低是決定急救成敗的關鍵[3]。

2.4形成密切的急救醫護配合 司機、醫生和護士是院前急救中一個三位一體的搶救單元。在整個搶救的過程中,要本著病人的生命、利益第一,醫生、護士、司機不分彼此、通力配合,努力將院前急救工作做得天衣無縫,圓滿地完成急救任務。

2.5建立融洽的人性護患關系 人性化服務是在原有服務理念上的一種升華和發展,它是醫院贏得病人的基礎[4]。護理人員在院前急救的過程中,要善于營造溫馨、和諧的護患關系,時時處處為病人著想,使患者眼中的我們,不僅僅是醫生、護士,更是朋友、親人。

3 院前急救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評價

3.1堅實的物質保障 院前急救隨機性大、時間緊迫,需在最短的時間到達現場。為此,必須隨時掌握路況信息,指揮司機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第一現場,以免因交通阻塞而延誤搶救時間,錯失最佳搶救時機,這點體現了建立救護車遠程監控體系的必要性。搶救鄉村病人,配備防震性能好的救護車尤為重要。院前急救面對的是急危重病人,病種病情復雜,為確保能充分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緊急情況,急救車除備有必需的急救物品外,還應配備齊全的醫療設備。

3.2嚴格的操作規程 完善的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是保障院前急救質量的重要基礎。首先應建立“快速反應機制”。院前急救呼叫緊急,無時間界限,護理人員必須隨時處于應急待命狀態,接到指令后,迅速限備急救物品,以最快速度到達現場。第二應建立“知識技能考核機制”。護理人員要能護理、急救內、兒、婦、外、五官等各種病種的病人,因而要有較全面的護理知識與病情觀察能力。第三應建立“護理效果考核機制”論文格式模板。急救工作要求果斷、迅速,分秒必爭,必須有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現場工作環境大多復雜,可能導致感染,因此,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第四,應建立“護理檔案記錄機制”。在搶救中,所有用藥及治療均依據醫生口頭醫囑,護理人員須保存用藥后空瓶,以備查詢。如果情況許可,應該做好搶救記錄等。

3.3熟練的護理技能 護理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臨床醫學知識和精深的醫學技能,如不加強學習和訓練,就很難完成院前急救護理任務。第二要掌握熟練的復蘇操作能力。這不僅是醫生應具有的能力,也是急救護理人員所應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處理突發事件時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地參與可能為傷病員帶來更大的希望。第三要掌握搶救設備的使用。現在的急救設備絕非單純的一個急救箱,全自動心肺復蘇器、心電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器、供氧裝置等現代醫療設備已逐步配備進救護車。這就要求醫生護士都要掌握這些現代搶救設備的使用。

3.4積極的團結協作 在院前急救過程中,醫務人員既要有明確分工,又需要積極地整體參與,尤其在突發事件中有大批傷病員的情況下護理論文,就更要求統一指揮、團結協作。護理人員一定要主動參與、主動協助。首先要能獨立操作,根據現場緊急情況進行初步判斷,完成基礎性的護理操作和醫療操作。其次,要積極協助醫生,使護理過程與診療過程相輔相成,配合默契,使患者及時得到有效的醫治和護理。

3.5人性的護理服務 院前急救病人多為突然發病或病情加重,病人或家屬心理上焦慮、恐懼、求救心情迫切,對醫務人員期望值高,容易產生誤解和沖突。因此要在現場即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首先是尊重患者。人性化護理的核心是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和人格尊嚴,還有尊重患者的隱私權與面子,不使患者感到窘迫、尷尬或難堪等。第二要誠實守信。對患者的承諾就一定要兌現,而且一定要做好。護理人員必須要能夠被患者所信賴[5]。第三要善解人意。護士能主動察覺患者的需要并及時伸出援手。例如,注意到患者在轉運途中情緒有異樣,甚至十分激動。護理人員就必須學會察言觀色,揣摩人心,切身了解患者所面對的恐懼和困境,與患者建立溫馨、和諧的護患關系,以“朋友”“親人”的角色真誠而無私地幫助患者及家屬。

院前急救醫療是一條綠色生命通道,它維系著病患者的生命和家屬的期待。因此,院前急救護理要重視病人及家屬的需要,將人性化護理理念應用于院前急救護理體系之中,尊重病人的生命價值、人格尊嚴,使病人在就醫全過程中感到更放心、更安心、更稱心、更舒心,整體提高院前急救的護理質量,促進院前急救護理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亞卓.應用行為科學方法提高急診護士職業素質[J].中華護士雜志,1997,32(8):462-463.

[2]顧海杰.現代護理藝術性簡論.實用護理雜志,2000,16(3):1-2.

[3]梁俊蓮.反應水準與急救效果的關系[J].中華護士雜志,1999,34(11):696.

[4]繆春平.以人為本開展人性化服務[J].實用醫技雜志,2003,6:656.

第3篇

【關鍵詞】風險管理;手術室;用藥管理

The Discussion about How to Use Risk Management in managing Drug Use in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LiuYanxue1 DengWeisheng2

【Abstract】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about the risk of using medicines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knowledge of risk management were to introduce and analyze. We can get the conclusion:Taking some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drug quality, setting up a strict medication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Training Nurses some drug and law knowledge, is good to control the risk.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of drug use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8-0463-01

手術室是醫療機構風險發生的前沿陣地,而用藥風險又是手術室醫療風險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加強手術室用藥的風險控制,能減少因用藥風險引發的經濟損失和法律訴訟,更好地維護醫院正常經營秩序和良好社會聲譽,為醫務人員創造良好的醫療環境[1]。

1 風險管理在手術室用藥管理中運用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促進現代醫院管理模式的形成:加強用藥風險的控制,有利于促進現代醫院管理模式的形成,有利于減少風險產生時的管理成本。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壯大,醫療衛生資源日益增長,對醫療質量管理和醫療服務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國醫療機構迫切需要加強醫療業務的風險管理。

1.2 有利于減少醫療糾紛、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用藥風險容易誘發醫療糾紛,醫療糾紛又容易引發治安事件。在處理糾紛時,醫院的秩序常常會受到不法侵害,嚴重影響了醫療質量和病人的生命安危。同時,對抗中又容易使得醫患雙方互不信任,醫患關系遭受嚴重破壞,造成醫療環境的惡化,造成醫學、護理人才的流失。減少用藥風險的發生,既有利于維護醫療單位、醫務人員在社會上的良好聲譽和形象,又有利于維護醫院的合法經濟權益、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1.3 有利于維護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醫院用藥風險的存在,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沒有嚴格按照藥品的正常用法用量、對癥進行用藥,這樣就浪費了患者的經濟資源,又容易造成患者機體的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加強醫院病房用藥風險的防范,有利于規范醫生的用藥行為,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更有利于維護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2 手術室藥房的特征及常見用藥風險類型

2.1 手術室藥房的特征:為保證手術用藥的及時供應,提高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效率和護理質量,各醫療機構手術室通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立獨立藥房。因手術室承擔著各手術科室手術、術中搶救及部分圍手術期和麻醉中的治療工作,與一般的科室不同,手術室藥房藥品及用藥情況通常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藥品種類多;要求特殊管理的藥品多;圍術期常用藥品、急救藥品用量大[2]。

2.2 手術室常見用藥風險類型及原因:風險識別是進行風險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要加強手術室用藥風險的管理,就必須先對這些風險進行分析、識別,為正確的風險管理決策提供依據。手術室常見的用藥風險類型及原因見表1。

3 用藥風險的管理與控制對策

風險防范與控制是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風險識別出來之后,就必須采取對應的措施進行解決。對以上手術室常見的用藥風險,筆者建議從以下多個方面入手進行管理與控制。

3.1 重視藥品質量管理:為確保藥品的質量,手術室藥房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藥品進行養護:①藥品的放置區域應保持干燥,避免藥品受到污染、潮解、變質;②注意藥品的有效期。嚴格實行藥品近期先發先用原則,藥品失效期前6個月時,主動與大藥房聯系,及時替換;③保持藥品的標簽完整。擺放安瓿時標簽字樣向外,便于護士檢查,安瓿上的字跡不清或脫落者應報廢不用;④嚴格按照藥品的貯存條件對藥品進行貯存。需要低溫冷藏的藥品,如催產素、麥角新堿、肝素鈉等應放置在冰箱內保存。

3.2 嚴格用藥核實制度:手術室護理人員在使用各類藥品時,應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并仔細核對藥品的名稱、批號、有效期,檢查藥品有無變色、混濁及瓶口有無松動等。對于口頭醫囑用藥,護理人員應復述一遍,待醫師確認后執行。

表1 手術室用藥風險種類及常見原因表

3.3 加強手術室護理人員藥物、法律知識培訓:針對護理人員藥品知識缺乏和特殊管理藥品管理混亂的情況,手術室應請藥劑科、醫務科人員對其工作人員進行藥物、法律知識的培訓,使他們盡快熟悉、掌握藥品的用法、用量、不良反應、配伍禁忌等信息[3]。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讓其自覺遵守特殊管理藥品的法律規定。

3.4 對藥品進行定位放置:為防止由于藥品擺放混亂引發的用藥風險,手術室應根據規模場地情況,可選擇在各手術間和搶救小車里,對普通藥品,按口服、針劑、外用藥分類,各類藥品再按藥理學分類,依照整齊、合理、方便的原則,將藥品放在合適的位置并固定。這樣有利于護理人員在搶救患者時能快而準的取放藥品。

3.5 麻醉、劇毒藥品的管理:對品和毒性藥品的管理必須嚴格執行《品和管理條例》、《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上的規定。品、毒性藥品必須建立嚴格的領取、交接班制度,班班交接毒麻藥藥盒,清點并簽字。藥品如有損壞或遺失,須寫明原因,經醫務處、護理部共同審核后方可再領。對于手術中剩余品的管理,可借鑒新加坡的管理方法[4],銷毀時要有2名工作人員在場。

參考文獻

[1] 余江,徐劍鋮,王振維.風險管理理論在醫院的應用和發展趨勢[J].重慶醫學,2010,39(10):1310、1316

[2] 吳曉舟,王軍艷. 手術室藥房的開設及體會[J]. 中國民康醫學,2008,20(3):243-244

第4篇

論文關鍵詞:臨床路徑,子宮切除,健康教育

臨床護理路徑是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護理模式,是針對某一疾病,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時的指導、接診時的診斷、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活動教育、出院計劃等理想護理手段為縱軸,制成一個日程表。它的功能是用圖表的形式提供有時間和有效的照顧,使診療、護理有序,減少漏項,提高質量[1]。能指導護士有預見性、主動地開展工作,使患者明確護理目標,自覺參與疾病護理過程,以最經濟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2]。我院應用臨床路徑對子宮切除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2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療子宮肌瘤患者60例,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年齡33~61歲,平均年齡(37.1土8.2)歲,經統計學檢驗,2組患者在年齡、病情、文化程度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均在腰麻和連續硬膜外麻醉下實行子宮全切或子宮次全切除術。

1.2 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傳統的健康教育從入院到出院共4次,即入院、術前、術后、出院宣教,由責任護士進行,宣教后沒有相應的評估護理論文,每次宣教的內容較多,針對性不強。

1.2.2實驗組按照臨床護理路徑的要求對患者進行護理,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包括:(1)收集資料:由護士長組織部分高年資有經驗的護士開會,分配任務,并查閱文獻、調查病歷、收集資料,與患者及家屬交流,充分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根據患者的不同階段存在不同的健康教育問題和需求,并結合醫生的治療計劃,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2)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對小組成員開展臨床路徑相關培訓,制定職責,使他們掌握臨床路徑的要求和工作模式;(3)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小組成員在接診時,按照標準選擇進入臨床路徑的子宮切除術患者。根據所設計的臨床路徑表,進入臨床路徑,并與醫生、醫技科室合作取得他們的配合。護士根據路徑表的指示及患者需求對其進行反復評估、教育、評價直至患者理解并采取有利于疾病康復的行為。

1.3 效果評價

1.3.1健康教育知識測試:比較兩組患者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檢測包括入院指導,術前化驗、心電圖、胸透等常規檢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項,術前陰道準備和腸道準備的目的和注意事項,留置導尿的目的和注意事項,手術后的臥位,緩解疼痛、預防尿潴留、促進腸蠕動的方法,術后的飲食,切口護理,術后活動計劃及注意事項,出院指導等。責任護士就健康教育各項指標對患者(家屬)進行提問,以百分計,80分以上為合格。

1.3.2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采用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在出院前進行問卷調查,以百分計,90分以上為合格。

1.3.3統計學方法: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 果

兩組實施健康教育臨床路徑護理結果比較(見表1)。

表1 實施健康教育臨床路徑護理結果比較 例(%)

組別 例數 健康教育知識掌握(%) 滿意度例數(%)

實驗組 30 29(96.67) 29(96.67)

對照組 30 22(73.33) 24(80.00)

第5篇

很多人在論文寫作的時候就頭疼,不知道怎么來寫,其實只要掌握的寫作方法,我們就能寫出各種論文了。關注學術參考網,可以查看更多的論文寫作方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護理論文寫作格式指導,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護理論文寫作格式指導具體內容如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題目

題目是文章最重要和最先看到的部分,應能吸引讀者,并給人以最簡明的提示。

1.應盡量做到簡潔明了并緊扣文章的主題,要突出論文別有獨創性、有特色的內容,使之起到畫龍點睛,啟迪讀者興趣的作用。

2.字數不應太多,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3.應盡量避免使用化學結構式、數學公式或不太為同行所熟悉的符號、簡稱、縮寫以及商品名稱等。題目中盡量不要用標點符號。

4.必要時可用副標題來做補充說明,副標題應在正題下加括號或破折號另行書寫。

5.若文章屬于“資助課題”項目,可在題目的右上角加注釋角號(如、#等),并在腳注處(該文左下角以橫線分隔開)書寫此角號及其加注內容。

6.為了便于對外交流,應附有英文題名,所有字母均用大寫,放在中文摘要與關鍵詞的下面。

二、作者署名是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要能反映實際情況。

1.作者應是論文的撰寫者,是指直接參與了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對該項研究作出實質性貢獻,并能對論文的內容和學術問題負責者。

2.研究工作主要由個別人設計完成的,署以個別人的姓名;合寫論文的署名應按論文工作貢獻的多少順序排列;學生的畢業論文應注明指導老師的姓名和職稱。作者的姓名應給出全名。

3.作者的下一行要寫明所在的工作單位(應寫全稱),并注上郵政編碼。

4.為了便于了解與交流,論文的最后應附有通迅作者的詳細通訊地址、電話、傳真以及電子信箱地址。

三、摘要

摘要是科研論文主要內容的簡短、扼要而連貫的重述,必須將論文本身新的、最具特色的內容表達出來(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1.具體寫法有“結構式摘要”和“非結構式摘要”兩種,前者一般分成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欄目,規定250字左右;后者不分欄目,規定不超過150個字,目前國內大多數的醫學、藥學期刊都采用“結構式摘要”。

2.摘要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結果要求列出主要數據及統計學顯著性。

3.一般以第三人稱的語氣寫,避免用“本文”、“我們”、“本研究”等作為文摘的開頭。

四、關鍵詞

關鍵詞也叫索引詞,主要為了圖書情報工作者編寫索引,也為了讀者通過關鍵詞查閱需要的論文。

1.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的單詞或術語,要求盡量使用《醫學主題詞表》(MeSH)中所列的規范性詞(稱敘詞或主題詞)。

2.關鍵詞一般選取3~8個詞,并標注與中文一一相對應的英文關鍵詞。每個詞之間應留有空格以區別之。

3.關鍵詞通常位于摘要之后,引言之前。

五、引言

引言(導言、序言)作為論文的開端,起綱領的作用,主要回答“為什么研究”這個課題。

1.引言的內容主要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目的、范圍,簡要說明研究課題的意義以及前人的主張和學術觀點,已經取得的成果以及作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包括論文擬解決的問題、研究范圍和技術方案等。

2.引言應言簡意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為文摘的注釋。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較專業化的術語或縮寫詞時,最好先在引言中定義說明。

3.字數一般在300字以內。

六、正文

正文是科研論文的主體,包括材料、方法、結果、討論四部分內容,其中某些部分(特別是方法和結果)還需列出小標題,以使層次更加清晰。

1.材料材料是科學研究的物質基礎,需要詳細說明研究的對象、藥品試劑、儀器設備等。

(1)如屬動物實驗研究,材料中需說明實驗動物的名稱、種類、品系、分級、數量、性別、年(月)齡、體重、健康狀態、分組方法、每組的例數等;如屬用藥的臨床觀察,應說明觀察對象的例數、性別、年齡、職業、病例種類、癥狀體征、診斷標準、分組方法、治療措施、臨床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如痊愈、顯效、好轉、無效的標準)等。

(2)說明受試藥的來源、批號、配制方法等,中藥應注明學名、來源,粗提物應標明有效部位或成分的含量和初步的質量標準,若是作者本實驗室自行提取的應簡述提取過程。

第6篇

【關鍵詞】外科護理;心理護理;重要性分析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128-02

外科護理是當前醫院護理中比較普遍的康復方法,也是盡快幫助病人恢復健康的措施。外科護理包括多種方式,在具體的操作中也存在著不同,大部分都是從病因出發進行的護理。在整個護理方式體系中,心理護理是比較特殊的方式,也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具體來說就是從心理上指導患者配合治療、保持其心情舒暢,尤其是對需要進行手術或者已經進行手術的病人,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外科護理的對象通常是一些因為突然事件所受到傷害的人,通過手術治療是關鍵,同時由于傷害的突然性,也容易造成其心理上的負擔,從而產生恐慌、焦慮的癥狀,這些問題難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因此,外科疾病治療中就需要輔之以心理治療,兩者結合并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本文通過對某醫院進行外科手術的一定數量病例進行調查,通過有區分的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進而證明心理治療在外科護理中的重要性。

1資料的確定和研究的方法

1.1資料的確定本次論文將選擇100例進行外科疾病手術的患者,材料來源從某醫院進行外科治療的人員中確定,為更好的研究心理治療的作用將其中的70例作為包括心理護理的一組,另外30例病人除了心理護理之外,其他治療和護理方式與前面70例患者一樣。[1]

1.2研究的方法在同一段時間內對100名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包括外科手術前、后兩個時期,詳細記錄每個階段患者的情況。對于進行心理護理的人員,要采有用針對性的心理護理種類,并記錄下心理護理后患者反應。

2心理護理的具體操作

2.1心理護理的具體執行階段和要求心理護理的操作要求細致和謹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心理護理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應當明確以下三點內容:首先,要制定一份詳細、可行的心理護理方案。將具體的護理方案作為指導心理護理的要求,并且做到能夠保證在護理中得到統一執行的護理方法、標準。在方案中應當充分明確每個患者的具體病癥和具有的心理特點;其次,護理的階段包括手術前和手術后,手術前的心理護理要把握好患者的心理變化。患者在手術前,由于距離受到傷害的時間比較近,對手術后的病癥治療情況不甚了解,心理壓力相對較大,因此,心理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等各方的情況,同時幫助患者詳細了解手術需要注意的事項,減少其對外科手術的擔憂。也要避免患者出現焦慮、恐懼的心理,比如通過轉移其注意力來減少患者的痛苦;最后,要特別注重手術后的護理工作。每個患者有不同的身體特征和心理認知,因此,手術后每個患者的心理會有不同的反應,通常表現為信心不足,對未來的恢復情況不了解,對治療的態度消極等,因此,護理人員要注意因人而異、視情況而定的疏導患者。

2.2心理護理的具體方法心理護理具有特定的指向和方法,只有準確把握方法并靈活運用才能達到效果,具體如下:首先,不論患者的傷情如何,手術是否成功,都要及時的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通過各種方式對患者進行鼓勵,讓其樹立起堅強面對的信心,多向患者傳達一些積極的信息,避免其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心理負擔;其次,手術前后會發生疼痛的請況,護理人員要了解患者的感受,從患者的表情上發現其疼痛的情況,并及時反映給主治醫生,同時督促病人及時用藥;[2]再次,針對患者已經出現或者可能出現的不良情緒采取最有效的措施進行疏導。因為患者對自己的病癥不能從醫學的角度進行有效的評價,對用藥和未來的康復及康復的程度有可能出現錯誤認識,容易產生煩躁、抵觸的心理。此時,護士和醫生應當引起重視,幫助其正確認識自己的現狀,確立積極面對的態度。另外,社會人士、家人也要積極配合醫生和護理人員,形成正面的、積極的氛圍。最后,做好手術后的安撫和指導工作。還要通過比如術后指導等方式,掌握其實際情況,幫助患者改變對治病不利的生活方式。剛剛經過手術的病人,其身體還處于恢復期,也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患者的術后創傷,因此,同術后指導工作,幫助患者正確認識,也可以讓醫生掌握病人術后的身體狀態,發現意外情況能夠及時采取措施。

3研究結論

通過對以上病例的調查,結合理論分析研究發現,包含心理治療的70人中有百分之八十對手術比較滿意,另外二十人對外科手術沒有抵觸情緒;而沒有心理治療的30人中,有百分之四十的對手術不滿意,另外百分之六十為不抵觸。由此結果可以看出,心理護理在外科手術護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過調查結果,可以得出結論,不論進行的哪種外科手術,也不區分手術的大小,都會對患者造成一些心理影響。一般的心理變化不會對其生活有太大的改變,但是,長時間的憂慮、恐懼或者得不到及時疏導的心理變化將可能影響其睡眠、食欲,進而對其健康造成二次傷害。所以,在外科手術前后要積極結合心理護理,本著為病人的職業思想,給予患者最大的人文關懷。

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時,應當做到維護患者權利和疏導患者心理相結合。盡管不需要將患者的病癥全部告知患者,但是,也應當讓其了解自己的病情。[3]同時,外科手術也要患者進行配合,因此,心理護理人員就是溝通患者的橋梁,在手術前后都要保護患者的隱私,尤其是注意對患者自尊心的保護。

在手術前后要通過有效的方法了解患者的內心,并積極的與患者進行溝通,通過這種溝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對患者的焦慮或者擔憂的心理進行疏導,促使患者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因為心理護理人員要長時間的與患者交流,所以要時刻嚴格遵守職業操守,秉持嚴謹的工作態度,獲取患者的信賴,進而掌握患者的心理。只有這樣,才能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幫助,改變其消極的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醫生的工作,有時心理治療比藥物治療的作用更大。

總之,外科護理中的心理護理意義重大,心理護理的目的就是讓患者的身心達到最佳狀態,這是一項技術,也是一種藝術。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具有同情心,對患者多加關懷,具有責任感,樹立積極為患者服務的態度,及時發現患者的身心變化,保持與患者的溝通。同時,護理人員也要積極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掌握一些社會學知識,為做好心理護理工作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種張光華,趙艷麗,范春玲.《心理護理在外科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載《中外醫療》,2012年第3期.

第7篇

發展護理專科化已成為許多國家臨床護理實踐發展的策略和方向[1]。我院骨科共有60張床位,每年收治1000余例患者,急治700余例,手術800余例床護比為1:0.22,平均每年新招護士2~3名,科室每年擔負著繁重的醫、教、研任務并開展大量的新業務、新技術和復雜手術,護理任務重,要求高,因此骨科護士在職培訓尤為重要。

骨科護士培訓方法

骨科護理知識培訓:每年制定骨科護理知識培訓計劃,由醫生、護士長和專科資深護士講課,系統學習骨科護理知識。培訓內容:外科手術的一般護理知識、常見血循環危象發生原因及處理方法、關節置換術后護理、骨科手術后功能鍛練方法、骨科患者健康教育、臥床患者預防壓瘡方法,撰寫護士論文的方法和要求等,結合臨床典型病例,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對提高護士理論水平效果顯著。

護理查房:遇有特殊病例時請資深護理專家指導并進行護理查房,共同探討,例如股骨頭置換術,我們請曾護理過同類手術的護理專家現場指導,從病房環境準備到護理環節,對可能發生的血循環危象及護理問題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做到預見性護理。

積極參加由我院及上級醫院承辦的學術會議。利用參加學術會議的機會鼓勵護士積極投搞,參加學習了解學科發展動向及前沿知識,為豐富骨科護理知識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

培訓內容

提高專業素質:研究顯示[2],護士的素質和能力與護理缺陷、事故發生往往有著直接的聯系,是維護安全護理重要的基礎。針對我院護理人員年資低,專業技術不所扎實,臨床經驗不足等問題,每月進行專科操作培訓及考核,發現問題及時指出,使她們掌握骨科常用護理技術,鼓勵她們在護理過程中遇到新的問題及難點時學會觀察、思考,學會分析、判斷,不斷提高觀察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并利用晨會業務學習、護理查房等時機,組織護士進行重大手術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及預防,危重、疑難病例的討論,對相關業務知識進行培訓,并引導她們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碰到具體問題能盡早盡快解決,通過分期、分批到手術室觀摩手術,跟隨醫師查房等方式使護士掌握骨科常用治療技術及護理配合,使其成為專業知識素質、且掌握一定操作技能的骨科護士。

提高急救技能:①能迅速判斷病情并采取急救措施;②搶救技術準確無誤;③能準確地思考病情的發展過程。我們制定了骨科創傷病人急救流程,使護理工作不再盲目、機械地執行醫囑,而是有計劃,快速高效地實施搶救。采用提問、情景模擬等形成強化護士的急救意識。積極組織業務培訓,使護士做到熟悉掌握搶救程序,急救技術及搶救器械的使用,達到急救措施迅速有效。

掌握溝通技巧:骨科急癥均因意外傷害所致,患者因角色突變,對病情及預后不了解產生不同的緊張、焦慮情緒。患者多關心他們的傷情、手術過程、術后恢復情況,我們應盡量詳細介紹患者的主治醫師,讓患者產生信任感,所做的每項治療、護理操作,功能鍛練前都要向患者講清目的、作用、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問題,使患者對自已的疾病、護理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理解,使之產生安全與依賴感,最終達到預期的目的。

提高健康教育知識及能力:健康教育是骨科護理的重點,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指導、疾病相關知識、心理健康、飲食、功能鍛練、用藥指導、手術前后注意事項、出院健康指導等,使護士能夠根據病人術后各個時期的恢復,合理的指導病人進行相應的能力鍛練。

培訓效果

幾年來,通過開展骨科護士在職培訓,提高了護士的整體素質,提高了護士的專業知識及技能,使大多數護士能夠獨立完成各種手術患者的護理和危重患者的搶救配合,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專科培訓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如培訓內容過于膚淺,觀摩手術例數較少等,需要不斷總結和提高。

參考文獻

第8篇

【關鍵詞】口譯質量;評價標準;主題熟悉度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change of interpretation quality in long-term interpretation projects by analyzing the interpretation project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training program in China held by *** American University in terms of pauses, back-tracking, misinterpretation and miss of interpretation. It is observed that an interpreter’s interpretation quality could be enhanced significantly when the interpreter become gradually familiar with the subjects. The research verifies the importance of pre-interpreting preparation and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fining the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Interpretation quality; Pre-interpreting preparation; Familiar with the subject

0 引言

口譯活動是在原語表達者和譯語接受者都同時處于同一環境下進行的,交流雙方及譯者都在場,共同感受和使用相同的語言環境,進行實時的雙語傳遞交流,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郭厚文2007:83)。要求譯者反應敏捷、善于溝通、流利使用雙語甚至多語、有廣博的知識、語言組織力強、熟悉兩種文化等綜合能力。(仲偉合2003:63)。極強的時效性及綜合能力的要求導致口譯質量的評估成為一個難點,需要從內容、語言、表達甚至客戶期望等方面對譯員進行綜合評價(仲偉合,王斌華2010:22)。本文中筆者選取“停頓”、“回譯”和“錯漏譯”作為口譯質量的評估要素,屬可量化指標,能夠比較直觀的衡量口譯質量。

然而不同類型的口譯任務中停頓、回譯和錯漏譯產生的原因各不相同,需根據不同的口譯場景進行對應分析,總結經驗,并找出共性所在。盡管口譯經驗總結雖然不夠嚴謹,不夠科學,不夠系統,但是仍然不失為口譯研究的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對于指導口譯實踐具有重要意義(蔣文干2011:94)。帥林(2007:52)在“跨學科口譯理論研究在中國”一文中也指出,口譯測試是對譯員交際能力的測試,需要創造正常的、現實的交際環境。遵循真實性原則,本文選取的案例為筆者參與的真實口譯項目,是現實的交際環境,屬于理想的口譯測試和質量評估對象。該項目持續時間較長(一周),主題內容一致,有利于對不同時期內同領域內容的口譯質量進行對比,找出原因以改善自身口譯質量。

1 案例描述

1.1 口譯項目描述

本文所選案例為筆者負責的2012年美國***大學與中國***醫院聯合會在北京舉辦的《循證護理培訓》的口譯項目,培訓為期一周,培訓主題為循證護理,學習對象為來自全國各大醫院護理部門的負責人。培訓形式為講課加模擬練習的方式,培訓內容以大量醫學護理案例分析為主,目的在于使學員初步掌握循證護理的概念、操作方法以及如何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應用,口譯采取交傳模式。

1.2 口譯項目譯前準備

1)對課程資料的翻譯糾錯。筆者接手該項目口譯時準備時間倉促,且僅得到第一天的課程資料,中文翻譯部分存在大量錯誤,給筆者提前熟悉培訓內容增加了難度。例如“EBP Reduces Practice Variation”被譯成“EBP降低了實踐的變化性”,未將關鍵詞EBP的原意即循證護理翻出。另外Practice Variation實際上指的是護理工作中的變量,而非變化性。在整篇的翻譯稿中出現了大量類似的錯誤,需要筆者提前修改和完善。

2)根據已有課程資料收集輔助資料。已有資料主要是對EBP概念和作用的簡介,尚未涉及任何專業醫學知識。為了更好地了解EBP在實際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情況,筆者通過Google Scholar和中國知網檢索到一些有關EBP應用分析的文章(中英文皆有),并對其中的與EBP相關的概念和詞匯進行了整理。如用于提出EBP問題的PICO模型,既Population(人群),Intervention(干預措施),Current Situation(問題當前情況)和Objective(目標)。通過閱讀文獻、制作和背誦單詞表,在較短期內對EBP的基本理念和發展脈絡有了基本的認識。但EBP涉及到醫院護理的各個層面,需要譯員提前了解講者涉及的具體專業范疇,而會議主辦方未安排筆者與講者講課話內容提前溝通,筆者無法提前預測講者可能涉及的具體專業知識并提前準備素材,事實是良好的譯前準備不僅包含術語準備、資料收集等語言因素,也包括文字以外的諸多因素,例如通過與客戶事先見面溝通,了解講話人預期達到的效果及相關背景知識(賈紅霞 2006:88)。

2 口譯期內主要問題描述及原因分析

口譯項目期內,筆者使用錄音筆記錄培訓及口譯內容。本章主要通過分析錄音、對比講者原話和口譯內容的差別之處,著重對口譯中出現的停頓、回譯、錯漏譯等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目的在于挖掘出現以上情況的本質原因。

2.1 停頓描述

停頓一般分為有聲停頓和無聲停頓。在對筆者分析此次項目口譯錄音時發現無聲停頓出現次數較少,并且大多在一到兩秒之間,不影響實際口譯質量,所以本文只研究口譯中出現的有聲停頓。

例1:(第一天課程內容) This is an example of meta-synthesis that combines seven qualitative studies. The sample size of women recovering after an MI (Myocardial Infarction).

(口譯)現在大家看到的一個例證就是有關元分析的一個例證,是將七個【額】(1)定性的分析進行了一個【額】(2)綜合分析。這七個分析都是針對【嗯】(3)接受【嗯】(4)心肌梗塞的手術的病人做出的。

問題分析:上面口譯一共只有兩句,但出現了四次有聲停頓,其中停頓(1)、(2)發生在翻譯qualitative studies的部分,停頓(3)、(4)發生在翻譯MI-Myocardial infarction部分。EBP即循證護理的核心之一就是根據EBP的問題查找相關論文進行分析,而有關EBP的研究方法有很多類型,例如元分析、文獻綜述等。筆者對于EBP這一方法的核心內容不熟悉,事先未詳細記憶論文研究方法的種類,在聽到qualitative studies時,未能即時理解。首先想到的是“高質量的研究”,隨后反應過來是一種研究方法,思維上的猶豫導致了口譯上的停頓,即第一次和第二次停頓。

第三次和第四次停頓發生在講者使用了縮略語MI之后,筆者在筆記上已記錄為MI但不知其意,譯到此處時筆者猶豫是否直接使用英文縮略語,連續出現有聲停頓。在護理醫師告知MI即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塞)后,筆者才理解正確含義并繼續該部分的口譯。

例2:(第一天課程內容)There are three basic steps in evidence appraisal. The first step is to determine the type of evidence. Is it research or non-research? Terms that may indicate the article is research include; meta-analysis, meta-synthesis, experimental, quasi-experimental, randomization, control, intervention,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p-value, confidence interval. Terms that may indicate the article is non-research include; systematic review, literature review,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recommendation, expert opinion, summary,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evaluation. Look at the 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 Level and Quality Guide and follow along.

(口譯)進行證據評級包含三個基本步驟。第一步是確定證據的類型,就是說該證據是【額】是研究型證據還是非研究型證據。通過以下術語可以幫助判斷證據文章是否為研究型證據,如【額】(1)元分析、【額】(2)綜合【額】(3)綜合集成法、實驗型的、還有非實驗型的、隨機的、控制的、干預的、以及【嗯】(4)在統計【額】(5)統計的檢驗上顯著的、還有p-值、置信區間等等。而以下術語可以幫助判斷證據文章是否為非研究型證據,例如【嗯】(6)系統綜述、文獻綜述、【額】(7)循證指南、還有【額】(8)臨床實踐的建議、其它建議、以及專家的意見、總結、質量改進的項目評估等等。具體參考約翰霍普金斯的護理證據等級和質量指南并按此操作。

這段口譯的源語中講者介紹了大量循證護理文章的類型,如例1所述,筆者對于證據文章的類型并不熟悉,標號停頓部分只能根據字面意思翻譯,但不確定是否正確,因而出現多處思考停頓。綜合例1、例2可以發現,在口譯初期,由于筆者對EBP的內容及醫學專業內容的不熟悉,出現了大量有聲停頓。

2.2 回譯描述

例3:(第一天課程內容)A lot of nursing studies are Level 3. They are describing situations of intervention. This is a example of research study I did with my research fellow about 2 years ago. I asked nurses to do a survey, and then after that, we do a focus group.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ollow the effect of an intervention initiated by nurses. Nurses tried to find out the situations of medication to postoperative patients, to see difference on medication numbers and types. From this research we could decide if further calling visit or home visit needed.

(口譯)所有呢基本上以護士為主體的這個研究是可以歸入到第三級的研究結果。然后大家現在在圖上看到的呢就是Linda女士在兩年前與她的護士團隊所進行的一個第三級的研究。這個研究的目的呢是能夠確定當護士參與,額,【在一個研究當中,如果這個研究是以護士發起的一個干預措施。】(1)這個干預措施的目的,額,【這個干預措施的目的是患有長期性疾病的病人的時候去通過這個研究去發現和解決出院病人一些用藥方面的問題。】(2)同時這個研究的一個目的就是要對比數字和類型,【就是用藥方面數字和類型所造成的差別。(3)通過這個研究來發現是否需要在病人出院以后進行電話的回訪或者是直接進行家庭的采訪。

上面的口譯內容出現三次回譯。這是筆者在第一天的翻譯中首次接觸到EBP實施的案例,對于講者所要表達的意圖不明確。因而難以理順三層意思間的邏輯關系:1)護士發起的干預措施,2)跟蹤患有長期性疾病的病人發現和解決術后用藥問題,3)用藥方面數字和類型所造成的差別。按照筆者對醫院看病流程的理解,病人出院后,除非再次到醫院就診,護士是無法跟蹤其用藥情況的;并且難以理解用藥數字和類型的具體指代以及兩者與前面兩層意思的聯系,所以在翻譯這三層意思的時候出現了猶豫,連續的回譯是試圖將意思表達明確。

在該句譯后筆者意識到在場聽眾表現出明顯的困惑神情,在征得聽眾同意后筆者臨時和講者進行了溝通,對講者所要表達的意思進行了確認。發現講者沒有意識到中美醫療制度上的差異,主觀判斷有些案例的背景無需做詳細解釋。而譯者對對講者所述主題內容生疏,出現連續回譯。在確認細節信息后筆者又加翻如下:

“在***大學醫院兩年前進行的這項護士發起的干預項目中病人在出院前,護士會直接告訴病人出院后如何繼續用藥,但是之后在跟蹤調查中發現病人在根據護士的醫囑進行用藥的時候與護士預想的情況有差距。當通過跟蹤調查如電話或網絡回訪發現有差距的情況出現,護士會對病人進行電話回訪指導或家庭采訪指導。”

加翻之后,現場的聽眾表示能理解案例的愿意和案例與EBP概念之間的聯系。類似因主題不熟悉造成的回譯在整個口譯期的第一天出現較為頻繁,其它的典型回譯如下所示:

例4:(第二天課程內容)Nurses are continuously distracted by numerous medical device alarms. Cardiac monitors are the most frequent alarming device. Too many false alarms due to technical issues with cardiac electrod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alarm fatigue and staff ignoring alarms. Then using PICO, we came up with the problem of does changing electrodes daily have an effect on the quantity of technical cardiac monitor alarms?

(口譯)病人不斷被數不清的醫療器械警報干擾,而心電圖監視器是最經常發出警報的設備。過多的技術原因的,【嗯,過多的心臟方面技術的,】(1)【嗯,過多的心臟電極技術原因】(2)造成的錯誤警報會引起警報疲勞和員工對警報的忽視。然后使用PICO工具,我們提出的問題就是,額,如果每日改變電極是否會影響心臟監視器技術警報的數量?

講者講話中提到cardiac electrode這一專業詞匯,筆者未能及時反應electrode是指電極,不確定此處如何翻譯,先模糊處理成技術原因,又覺得需要把cardiac翻出,回譯一次(1)翻為心臟方面技術,同時又想起electrode的意思是電極,又再次回譯(2)成心臟電極技術原因。例3、例4都是筆者在第一周的口譯過程中首次遇到的案例,由于其中的專業醫學概念不了解、不熟悉,主觀判斷無法保證口譯質量造成了口譯時的連續回譯,并試圖在口譯過程中糾錯,但影響到了整體口譯效果。

2.3 錯譯和漏譯描述

例5:(第二天課程內容)So the dissatisfaction surveys were pretty much looking at scores on weekly and monthly basis to look for trends【漏譯部分】(1) if nurses response faster to patients’ especially orthopedic patients’ call lights. And good news is that overall we are seeing improvements and【漏譯部分】(2) patient’s satisfaction related to nurse response to patient calls. And there was a【錯譯】(1) following intervention where nurses started to use huddles.

(口譯)所以說她們對于護士的護理狀況做了一個每周的或者說是每個月的情況的監控,去看能否有一個好的提高【漏譯】(1)。而現在的好消息就是呢她們的確從新收上來的數據看到護理質量有一個往好的方向發展的趨勢【漏譯】(2),【而在這個趨勢當中的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她們要求護士采取了一些干預手段。】-【錯譯】(1)

此段是講者引用實際的案例來說明如何運用搜索到的證據。但在此之前講者只是扼要地提到她們在某一年實施一個EBP項目后,有效地提高了病人滿意度,就立即進入例5的案例,而筆者認為response to call lights、orthopedic patients、patient calls指代不明,雖然明白講者表述的是護理的效果得到了改善,但不理解具體是哪方面的改善,在口譯中出現了兩處明顯的漏譯。

錯譯部分則是筆者錯誤理解了huddle的意思。筆者認為如果直譯成“抱成一團”反而會造成聽眾理解上的困擾,之前,講者反復用***大學醫院采取過的EBP干預措施來說明EBP在實際中的運用,所以筆者將其模糊處理成“采取了一些干預手段”。會后與講者確認后才理解huddle是源自美國橄欖球賽前球員抱成一團喊口號提升士氣的一項特定活動,此處指的是護士們也采取同樣方法(喊口號提升士氣),是一種具體的EBP干預手段。

例6:(第一天口譯內容):Let’s take a look at the results of evidence analysis on two kinds of evidence. Exploratory studies 【漏譯】(1)looking at education and hardiness, depression and coping. Looked at the effects of a targeted training program on resilience. Suggest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and change in resilience 【錯譯】(1)but identified the need for more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suggests that individuals can develop and strengthen personal resilience to overcome workplace adversity.【漏譯】(2)Nursing education should include resilience-building course and places of employment should provide further resilience building classes.

(口譯)對韌性教育及意志力、壓力及其應對方式進行【漏譯】(1)研究。檢查特定培訓,額,培訓項目增強韌性的效果。發現教育式的干預方式與提高韌性之間有積極的聯系】-【錯譯】(1),但還需做更多的研究。文獻綜述-個人可以通過增強自身的韌性【漏譯】(2)。護理教育應包括韌性建設課程,護理服務機構應為護理人員提供韌性建設的繼續教育。

漏譯(1)是因為筆者不清楚研究類型中有exploratory studies(探索性研究)這一概念,漏譯(2)是因為筆者不能理解workplace adversity(工作逆境)的意思。錯譯部分是筆者曲解講者意思造成的錯誤,講者只是表示suggest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and change in resilience(教育式的干預方式與提高韌性之間有某種聯系),并未明確指出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影響,而筆者對所講內容沒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按照主觀判斷,即有聯系就是好的,故翻譯成“積極的聯系”,而在講者之后的詳細講解時發現兩者只是存在客觀的聯系,并沒有確切的好壞之分。

從2.1-2.3的例子中可以發現,筆者在口譯前期(第一和第二天)遇到對于EBP概念的詳細說明和具體護理案例的敘述時容易出現停頓、回譯和錯漏譯,其根本原因都是對于主題內容及所牽涉專業知識的不熟悉所造成。盡管在前期口譯的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對主題內容的熟悉程度,但無法在短時間內迅速消化講者提到的專業詞匯和概念,口譯質量受到影響。

3 口譯項目前后期質量對比及改善原因分析

通過前兩天的口譯,筆者對于培訓的主題內容和所使用案例及范圍有了較為詳盡的了解,并多渠道收集相關資料,更新了單詞表,同時進行強化記憶。講者為了使受訓人員充分理解EBP的概念和運用,在培訓前期所使用資料和概念在后期也反復使用,亦有助于筆者更準確的把握口譯主題內容。下面對比分析在口譯中后期,筆者在翻譯與前期類似主題時,出現的停頓、回譯和錯漏譯的情況。

3.1 口譯項目前后期停頓對比

例7:(第四天課程內容)So we are now going to focus on non-research. Remember there is a lot of evidence we can account. And evidence is the core of the John Hopkins Evidence-based practice model. Find out you are research or you are non-research. And if you are non-research evidence, you will include systematic reviews, literature reviews, evidence based-guideline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recommendations and expert opinions.

(口譯)首先我想集中談一談非研究型證據。記住,我們可以使用的證據【額】是多種多樣的。證據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循證模型的核心。我們需要首先要判定文章是研究型的還是非研究型的。當確定是非研究型的文章的時候需要確定文章運用的是系統綜述、文獻綜述、循證指南,以及臨床實踐指南、建議和專家意見等。

將例7與內容相近的例3進行對比可以發現,例7中只出現了一次停頓,原因是譯者在思考如何將there is a lot of evidence we can account翻譯到位,而與主題熟悉程度無關。在介紹證據等級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停頓發生,而在例3中卻出現了8次明顯停頓,前后對比口譯流利度有明顯改善。

3.2 口譯項目前后期回譯對比

例8:(第五天課程內容)The call light can be a lifeline for hospitalized patients but it can also impose considerable demands on nurses’ time. To monitor success and identify areas needing improvement at Johns Hopkins, survey partner Press Ganey Associates asks patients to respond to hospital-specific questions. The Press Ganey questions measure patients’ perception of how well aspects of their experience were handled. The nursing unit has seen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s below the hospital benchmark on the item “prompt response to call light” in a patient satisfaction survey.

Teamwork among nursing staff affects care delivery and unit operations, including the promptness in response to patient calls.

(口譯)雖然呼叫燈對于住院病人來說可能關系著生命安全,但是這往往意味著護士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為了檢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護理工作的情況并確定需要改進的地方,調查的合作機構【機構名未翻出】向病人詢問了有關醫院的問題。該機構設計的問題是用來測試病人就醫時的感受的。通過測試護理部門發現病人滿意度調查中“對呼叫燈反應是否迅速”一項上的得分可以說是低于醫院的基準點的。護理人員是否能夠進行良好的團隊合作會影響到護理和病房運行的質量,其中就包括對病人呼叫的響應。

對比例8與例4的內容可以發現,討論的是同一案例,,且例8內容比例4更多,但例8的翻譯中,除了因為不熟悉沒有翻譯第三方測試機構的名字之外并沒有出現如例4一樣的明顯回譯。

筆者在第二天翻譯工作結束后查閱了例4中所涉及案例的相關文章,在第五天再次遇到該案例時,盡管以此案例為基礎的延伸內容不盡相同,但筆者已經熟悉相關的概念和術語,翻譯時候除了第三方機構名(不影響整體意思傳達),其它主要信息都能流暢譯出。

3.3 口譯項目前后期錯漏譯對比

例9:(第四天課程內容) Now, using PICO we can come up with a question: Will a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approach such as workshops, individual exercises, Nurse Manager tool kit improve staff’s ability to recognize the need for and ability to initiate additional coping skills to boost their resilience? The answer is yes. Actually, six of the 7 studies showed positive improvement in variables such as coping skills, depression, self-esteem, locus of control.

(口譯)現在,通過PICO工具我們可以提出EBP問題,就是多維教育法,比如說,【額】-【停頓】(1),包括座談會、個體鍛煉,護士長,【嗯,護士長的】-【回譯】(1)管理工具組是否可以幫助護理人員更好的識別自己到底何時需要采取其它的應對手段以提高自身的韌性?我們參考的7項研究中有6項的結果顯示,應對技巧、抑郁、自尊及控制點幾個變量上都有提高和改進。

對比例6中同一主題的口譯,可以發現例9的口譯內容更加深入,但筆者只出現一處停頓和一處回譯,沒有明顯的錯漏譯。

3.4 口譯項目后期口譯質量改善原因分析

通過上述對口譯前后期口譯情況對比,可以發現筆者在口譯中后期的口譯質量有了明顯提高。筆者通過前期的口譯和會后的功課加深了對培訓主題及內容的熟悉程度,增加了相關知識的儲備,遇到類似主題內容時可以更熟練地譯出,從而大大降低了停頓、回譯、錯漏譯的出現幾率。事實也佐證了此觀點,根據主辦方對學員的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學員更加滿意后三天的聽講效果。

4 結語

本文以筆者參與的一次較長時間的口譯項目(美國***大學中國循證護理培訓項目口譯)為研究案例。通過反復回聽口譯現場,記錄停頓、回譯和錯漏譯等易量化的指標在不同時間段的出現頻率。重點分析類似主題下,停頓、回譯和錯漏譯在不同時期的表現,并挖掘原因。筆者發現口譯主題熟悉度會直接影響譯員的口譯質量,對主題越熟悉,譯員的口譯質量越高。因而口譯任務開始前應盡可能獲得和收集與口譯主題相關的資料,做好充分的譯前準備工作,確保現場口譯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郭厚文. 論口譯交際的特殊性[J].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5:81-83.

[2]仲偉合. 譯員的知識結構與口譯課程設置[J]. 中國翻譯,2003,24(4):63-65.

[3]仲偉合. 王斌華. 口譯研究方法論:口譯研究的學科理論建構之二[J]. 中國翻譯,2010,6:18-23.

[4]蔣文干. 口譯理論研究的現狀及趨勢分析[J].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1(4):93-97.

第9篇

為了適應醫療服務的需求,營造高層次的服務理念和人文關懷,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推動醫院持續穩定的發展,我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在尊重、理解、關懷病人的基礎上,為病人提供溫馨、周到的人性化服務,尊重病人的人格尊嚴,重視病人的人格心理需求,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通過方便、快捷、熱情周到地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從根本上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提倡人性化服務,提高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從服務對象的特點和個性出發,開展護理服務,以尊重病人,服務于病人,順應時展和現代生活需要為切入點,不斷改善服務措施。首先,責任護士要熱情接待病人,并把病人送至床邊,主動向病人或者家屬介紹病區環境,作息時間、規章制度及主治醫師等,及時發放護患聯系卡,了解病人入院后的心理狀態與需求。其次,交待特殊用藥、飲食的種類以及各種檢查注意事項、手術目的、手術大致經過、臥位、放置管道的注意點及撥管時間,安慰鼓勵病人,盡最大的努力解決病人的后顧之憂。第三,提供規范化服務,做到“送藥到手,看服入口,服后再走”把親情化服務納入工作之中,用充滿人愛的親情去慰藉患者,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早日康復。

加強護患溝通是做好一切護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條件,護理部推行住院病人一日督促卡的應用,無形中督促了各科護士主動去觀察病情,又增加了護患溝通。縮短了護患之間的距離,有效地預防差錯事故的發生。為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護理部實行的一提倡三禁忌,提倡就是“見什么人說什么話”禁說三句“忌語”“我不知道,我正忙著,等一會兒再說”。有效地促進了護士與病人溝通的語言技巧。使催款這個很敏感的話題,不再成為醫護合作不愉快的導火線。

二、重視提高護士整體素質,優化護理隊伍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需求,人們觀念的改變,對護士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合格的護士不僅需要技術精湛,動作敏捷,富有同情心,護士的行為與盡職精神對護理事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因此,護理部重點從三個方面著手抓。

1、提高護士的理論與技術操作水平:為了做好護士的在職繼續教育工作,護理部每季度組織大課業務學習1次,科內每周業務學習1次,遇有專家講學,也積極組織大家旁聽,參學率98%。護理部定期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加強第四版"三基"理論學習,全年組織三基理論考核二次,實行A、B卷兩場,既保證了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又保證了考核質量,全院護士考核合格率達100%。其中:XXXXX=XXX等在三基考核中取得優秀成績。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注重操作技能的提高,根據工作計劃安排,操作考核始終貫穿于日常工作中。對新分配、新調入的護理人員全年培訓共十六項,由經驗豐富、教學態度嚴謹的XXXXXXXXX四位老師親自示教,不厭其煩,直到學員合格為止。其中,XXXXXX操作規范,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績。考核的參與率為100%,合格率為100%。

每季度進行個案護理查房一次,健康教育宣教觀摩一次。有效地促進了護士在工作之余去查閱資料,增加了她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她們的理論技術水平。

2、人才培養:護理部嚴格抓好進修實習人員的安排、培訓、考核及管理工作,各科室選派業務水平高的護理人員帶教,使實習人員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如:XXXXXX等在專職帶教中受到實習同學的好評。護理部還有計劃地選派護理骨干外出進修學習分別是:ICU2人,外周靜脈置管2人,同時組織大部份護士長到外地參觀考察,短期培訓,拓展她們的視野,學習結束后每人寫進修小結,或者學習心得,將好的經驗、方法及時反饋,改進我們工作,對新技術、新項目及時運用臨床。

3、提高護士應急能力和急救水平:11月份護理部分別在外科、內科搞了急診病人入院處置現場觀摩,提高了專科護理救治能力,張XX院長親自參加并給予高度評價。護理部還組織人員對呼吸機、心電圖機、心電監護儀、心電除顫機等進行學習。一、以病人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務,加強護患溝通

為了適應醫療服務的需求,營造高層次的服務理念和人文關懷,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推動醫院持續穩定的發展,我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在尊重、理解、關懷病人的基礎上,為病人提供溫馨、周到的人性化服務,尊重病人的人格尊嚴,重視病人的人格心理需求,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通過方便、快捷、熱情周到地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從根本上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提倡人性化服務,提高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從服務對象的特點和個性出發,開展護理服務,以尊重病人,服務于病人,順應時展和現代生活需要為切入點,不斷改善服務措施。首先,責任護士要熱情接待病人,并把病人送至床邊,主動向病人或者家屬介紹病區環境,作息時間、規章制度及主治醫師等,及時發放護患聯系卡,了解病人入院后的心理狀態與需求。其次,交待特殊用藥、飲食的種類以及各種檢查注意事項、手術目的、手術大致經過、臥位、放置管道的注意點及撥管時間,安慰鼓勵病人,盡最大的努力解決病人的后顧之憂。第三,提供規范化服務,做到“送藥到手,看服入口,服后再走”把親情化服務納入工作之中,用充滿人愛的親情去慰藉患者,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早日康復。

加強護患溝通是做好一切護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條件,護理部推行住院病人一日督促卡的應用,無形中督促了各科護士主動去觀察病情,又增加了護患溝通。縮短了護患之間的距離,有效地預防差錯事故的發生。為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護理部實行的一提倡三禁忌,提倡就是“見什么人說什么話”禁說三句“忌語”“我不知道,我正忙著,等一會兒再說”。有效地促進了護士與病人溝通的語言技巧。使催款這個很敏感的話題,不再成為醫護合作不愉快的導火線。

二、重視提高護士整體素質,優化護理隊伍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需求,人們觀念的改變,對護士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合格的護士不僅需要技術精湛,動作敏捷,富有同情心,護士的行為與盡職精神對護理事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因此,護理部重點從三個方面著手抓。

1、提高護士的理論與技術操作水平:為了做好護士的在職繼續教育工作,護理部每季度組織大課業務學習1次,科內每周業務學習1次,遇有專家講學,也積極組織大家旁聽,參學率98%。護理部定期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加強第四版"三基"理論學習,全年組織三基理論考核二次,實行A、B卷兩場,既保證了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又保證了考核質量,全院護士考核合格率達100%。其中:XXXXX=XXX等在三基考核中取得優秀成績。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注重操作技能的提高,根據工作計劃安排,操作考核始終貫穿于日常工作中。對新分配、新調入的護理人員全年培訓共十六項,由經驗豐富、教學態度嚴謹的XXXXXXXXX四位老師親自示教,不厭其煩,直到學員合格為止。其中,XXXXXX操作規范,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績。考核的參與率為100%,合格率為100%。

每季度進行個案護理查房一次,健康教育宣教觀摩一次。有效地促進了護士在工作之余去查閱資料,增加了她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她們的理論技術水平。

2、人才培養:護理部嚴格抓好進修實習人員的安排、培訓、考核及管理工作,各科室選派業務水平高的護理人員帶教,使實習人員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如:XXXXXX等在專職帶教中受到實習同學的好評。護理部還有計劃地選派護理骨干外出進修學習分別是:ICU2人,外周靜脈置管2人,同時組織大部份護士長到外地參觀考察,短期培訓,拓展她們的視野,學習結束后每人寫進修小結,或者學習心得,將好的經驗、方法及時反饋,改進我們工作,對新技術、新項目及時運用臨床。

3、提高護士應急能力和急救水平:11月份護理部分別在外科、內科搞了急診病人入院處置現場觀摩,提高了專科護理救治能力,張XX院長親自參加并給予高度評價。護理部還組織人員對呼吸機、心電圖機、心電監護儀、心電除顫機等進行學習。

三、定期檢查考核,提高護理質量

質量管理是醫院永恒不變的主題,定期進行檢查考核,是提高護理質量的保證。為了提高護理質量,護理部在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對各科室護理臺帳重新規劃,重新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檢查與考核細則,每月重點查,每季度普遍查的基礎上又進行不定期抽查、互查,共檢查近200次,合格率95%以上。在基礎管理、質量控制中各科室護士長能夠充分發揮質控領導小組成員的作用,能夠根據護理部的工作安排做到月有計劃,周有安排,日有重點,月底有小結。

在基礎護理質量管理上,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范,加強檢查,確保落實。護理部堅持每周兩次護理質量檢查,對于檢查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詳細地原因分析,并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強化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及時改進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在環節質量上,注重護理病歷書寫的及時性與規范性。XXXXXXXX病歷書寫規范,內涵質量較高,被評為優秀護理病歷。

在安全管理方面和消毒隔離方面,內1科、內干科、感染性疾病科、骨科、外科、兒科、五官科、急診科、輸液室、手術室、供應室、嚴格把關,從點滴做起,全年安全達標、消毒隔離工作符合規范國,無差錯事故發生。

全年各科基礎護理合格率達到90%以上。健康教育覆蓋率達到100%,在急診藥品管理中,各科室搶救藥品及器械都能處于應急備用狀態,完好率達到100%,全年無差錯事故發生,工作中的一些小疏忽均被通過各種途徑查出,通過組織學習討論,落實改進措施,將不安全因素扼殺在朦芽狀態。提高了護理質量。

四、加強思想教育營造“務實高效,團結奮進”的工作氛圍

在思想教育形式上,充分發揮各科室優秀護理人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不定期組織各科室進行學習,強化職工的法律意識、服務意識和質量意識,加強基礎護理質量、環節質量、終末質量的全面管理。一年來,涌現出一大批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XXXXXX兩位老護士長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出色的工作來感染和引導職工,數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視病人如親人,用優質的護理服務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XXXXXXXX一直勤勤懇懇、盡心盡職,在平凡的崗位上實踐著一個白衣天使的誓言,深受病人好評。在年輕護士長的隊伍中,XXXXXX等能嚴格要求自己,以其優良的工作作風,頑強的工作精神努力做好病區的管理工作和后勤保障服務,用愛心和強烈的責任心為臨床一線提供全程優質護理服務,成績是肯定的。門診服務臺的XXXXX二位主管,工作嚴謹,服務態度意識強,她們把真誠的微笑送給患者,多次親自送病人到病區,幫助病人取藥,測血壓無數,為病人提供簡潔的就醫程序,她們熱情周到的服務成了門診大廳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為醫院窗口形象服務樹立了楷模。

我們充分感受到護士們的溫情服務,面對病人的恐慌,她們用微笑、提供一流的護理服務去緩解;面對病人的種種狀況她們用耐心去感化,對待搶救危重病人她們鎮靜的態度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欣慰。

五、強調數據說話實行量化管理

第10篇

——小記***區第二人民醫院內一科的護士們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區第二人民醫院內一科是集心血管、神經、內分泌等學科于一身的大內科,具有病種復雜、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多的特點。該科的護理隊伍是一支年輕向上,富有愛心,具有高度執行力的隊伍,平均年齡只有28.94歲,經過多年的磨練,她們的身上散發出一種沉著穩重、吃苦耐勞的氣質,并在優質護理上寫下了自己獨特的篇章。

一、護士均學客家話

***區第二人民醫院座落于***區布吉街道吉華路,醫院原輻射范圍(含南灣、坂田)的居民均以客家話為主,這些居民可謂該院的忠誠顧客。

針對科室收治的老年患者大多是講客家話的特點,內一科護理單元開展了人人學講客家話的活動,大家從最基本的客家話學起,克服了害羞、怕講不好的心理關,護士長帶頭身體力行,從而解決了護患之間的溝通障礙,現在來自五湖四海的護士們都掌握了常用的客家話,不僅改善了護患關系,同時也提高了健康宣教的效果。2010年該科還開展了“八聲服務”,即:(1)接診患者有歡迎聲;(2)觀察巡視有問候聲;(3)治療操作有解釋聲;(4)請求合作有答謝聲;(5)操作失當有諒解聲;(6)節假日有問候聲;(7)家屬探視有應答聲;(8)出院相送有叮囑聲。受到了患者的熱烈歡迎。

二、善動腦筋治“壓瘡”

作為老年病病區,壓瘡是內一科常見的也是最令人頭疼的護理問題。該科的護士們勇于創新,另辟蹊徑,不斷探索,利用自制中藥“生肌玉紅膏”為病人護理壓瘡,收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果。該藥膏原是一種外科用藥在一個中醫老專家的指導下,她們對該藥膏的某些成份進行了改良,盡管開始應用“生肌玉紅膏”在護理程序上非常麻煩,但護士們卻毫無怨言地用“心”為患者換藥。她們的努力得到了很好的回報,短短的時間里,該科的壓瘡尤其是深度壓瘡患者的治愈率即有了顯著提高,而且也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治療費用。另外,該科采用氣管導管引流護理腹瀉患者,對改善患者皮膚壓瘡上也取到了一定的成效。如2010年該科收治了2例三度壓瘡伴大便失禁的病人,肛周皮膚潮紅、濕潤,經使用氣管導管引流大便后,肛周皮膚很快得到了改善。該科這些有益的嘗試,先后登載在核心期刊《護理實踐與研究》等雜志上。

三、患者的溫馨家園

糖尿病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有不少的增加。

該科高度重視專科護理建設,自2008年起設立了糖尿病之友俱樂部,每月定期開展糖尿病病友座談會,對象包括住院患者、出院的老病號以及家屬。護士或者醫生采用書面材料、幻燈、講解、示教、健康處方相結合的形式,向受教者講解糖尿病的有關知識,加強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為病人病情的長期治療,病情的長期緩解打下堅實的基礎。糖尿病病友會舉辦至今收效良好,參加的會友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喜歡在這里分享降低血糖、有益健康的快樂,不但增加了專科護理社會效益,也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

四、醫護關系很和諧

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離不開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良好的溝通是醫護和諧關系的保證。內一科護理人員注重醫護溝通 , 醫護雙方在工作中注重建立起彼此尊重信任、 以誠相待、 平等合作的關系, 通過醫護人員職責界定共同管理好患者, 為患者提供全 方位、全程服務,從而使醫護配合更為密切。護士跟隨醫生查房, 利用晨會、醫護座談會、春游、文藝演出、卡拉OK、定期聚餐等方式促進醫護交流, 建立了良好的工作伙伴關系,千方百計促進醫護更有效地合作,為促進患者康復尋找著每一條途徑。

五、專科護理有文章

內一科現有護士16人,其中副主任護師一人,主管護師二人,在護士長的帶動下,大家都十分注重繼續教育,目前該科已有5人完成了護理本科教育,還有11人正在繼續護理本科或大專的學習。

第11篇

一、加強護理質量管理,不斷持續改進。

1、加強護理質量控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科室質控小組每月對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并及時反饋提出整改措施,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護士長每周對科室工作質量檢查并記錄,對重點人員進行跟班檢查。

2.加強病房管理,保持床單元的整潔,為病人創造整齊、安靜、舒適、安全的休養環境。加強基礎護理,促進病人舒適。

3、加強危重病人的管理,熟練掌握護理操作規程,掌握搶救程序及搶救藥械的使用,急救藥械有專人負責管理,做到“四定”、急救藥械完好率達100%,

二、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加強護患溝通,提高患者滿意度。 

    1、深入開展責任制整體護理,發揮責任護士的主觀能動性,按照分級護理要求落實各項護理措施,促進病人舒適。

2、貫徹“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根據各項評分,嚴格落實各項護理措施,做好病人的入院宣教、用藥指導,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及需求。開展微笑服務,以親切的話語、關心的態度,實實在在地為病員排憂解難。

 3、開展健康教育,為病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通過發放健康教育手冊、護士的言傳身教等,讓病人掌握疾病防治,康復及相關的醫療、護理及自我保健知識。對住院病人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并對滿意度調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4、每月召開工休座談會一次,征求病人意見,滿足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聽取患者及家屬的建議,以便護理工作的開展和改進,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二、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將病人的安全放在首位。

1、完善護理風險預案,加強護士對應急預案的學習、培訓、考核,采用情境化模擬法提高護士對突發事件的反應及應對能力。

2、加強護理安全監控管理,科室每月進行護理安全隱患排查及安全小組活動,做好護理差錯缺陷、護理投訴的歸因分析,多從自身及科室的角度進行分析,提出防范與改進措施,優化護理流程。對高頻發的不良事件重點關注,從系統上改進。

3、嚴格執行各項核心制度、操作規程、護理常規,并按規范化要求開展護理工作。強化護理操作中的告知義務,嚴格執行核對制度,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

4、識別風險所在,加強重點時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節假日等,實行彈性排班制,合理搭配,避免科內護士年輕化而影響護理工作。加強重點病人的管理,對新入院、重病人、特殊檢查、手術、特殊心理變化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數、重點關注。加強重點人員的管理,如實習護士、輪轉護士、工作責任心不強或技術水平低的護士,對她們進行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抗風險意識及能力,指定有臨床經驗、責任心強、具有護師資格的護士做帶教老師,培養學生的溝通技巧、臨床操作技能,對實習生做到放手不放眼,了解實習計劃完成情況,作好出科理論及操作考試。

5、完善護理文件記錄,減少安全隱患。定期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及時反饋給護士,規范護理文件書寫,加強護士對護理文書的學習。 護理文件書寫既要體現綜合護理問題記錄,又要體現專科特殊性,使護理文件標準化和規范化。

四、加強護士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1、嚴格按照輪轉、新進人員培訓計劃要求,指定具有護師以上職稱的老師,實行一對一帶教,加強考核。注意培訓實踐操作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加強業務學習,組織護理人員參加院業務學習,護理查房,科室每月四次業務學習,每月組織護士三基理論考試和操作技能考核。每天利用晨會時間、交接班時間通過提問、示范的方式提高護士的業務知識和技能。

3、加強專科理論、技能培訓,每月科內典型案例查房,提高護士臨床實踐能力。危重病人搶救時注意配合協作,提高搶救技巧。加強護理科研能力學習,發表省級論文三篇。

4、注意培養同事之間相互協作的能力,使全科護士在護理工作中能夠相互配合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五、加強科室經營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

1、培養全體護士的主人翁意識,為科室的經營管理獻計獻策,杜絕漏收費、少收費現象。

第12篇

1人為因素

1.1教學管理者

教學管理者是課程考試制度的制定者,一方面,他們要以上級管理者的政策為行動指南,另一方面,又要面對來自課程考試改革的具體實際困難,所以常常會選擇現成的、固有的、傳統的課程考試模式,簡單易行、容易控制、風險小、省時省力。

1.2任課教師

任課教師是課程考試的執行者[4],對傳統的考試模式比較熟悉,對創新課程考試模式缺乏足夠的認識。近年來,隨著各醫學院校不斷擴招,護理專業學生逐年增加,總課時量成倍增加,任課教師工作量大,大部分護理教師是女教師,平時除了上班,還要照顧家庭,繼續學業,為晉升職稱做準備,非常忙碌,很難抽出時間和精力用于課程考試改革,并且任課教師大多是從事護理專業研究的,從專業學習到成為教師,都很少有機會學習課程考試理論及評價技術,也很少有自行學習的動機,基本上是憑老教師傳授經驗和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實施課程考試。改革課程考試模式的難度與工作量均很大,而且要付出大量精力,還要承擔可能的風險與壓力,大部分任課教師存在畏難情緒,進行課程考試改革的意愿不強,熱情不高[5]。

1.3護理學生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和生源的持續減少,出現了學生文化基礎總體比較薄弱的現象,學生缺乏堅實的學習功底和較好的學習能力,學習主動性不強,面對多次考試和多樣化考試,學生畏難情緒較大,并且進行階段性考試和綜合性考核需要較多時間和精力的投入,但是護生在校學習時間較短,學習課程多,學習任務重,課余時間少,時間和精力都難以保證,效果不佳。

2制度因素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家長、任課教師、學生、招聘單位等都是看重學生的卷面分數和各種及格率、通過率,而非學生的綜合能力,學校在考核教師時,多注重課時量而非學生考試情況,《護理學基礎》課程考試多在每學期期末,教師要整理教案,書寫年度工作計劃、總結,出卷、閱卷,時間緊,任務多,任課教師往往愿意選擇簡單易行、評分標準簡單、難出差錯的考核模式,考試后的試卷分析也常常只是流于形式。教師晉升職稱時,科研分數比教學分數所占比例大很多,導致大部分教師把心思放在申報課題、撰寫論文及編寫教材上,而非課程考試改革上,對于以追求學術地位為榮的教師來說,探索、改革考試模式無疑是一件付出大而收益小的事情。

3設備設施因素

《護理學基礎》包含出入院護理、清潔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排泄護理等8大基本理論模塊和20多項基本護理技能,內容多、實踐性強,除去講授基本知識之外的機動課時不多,想要進行綜合性課程考核,課時難以保證,并且實驗用物、考試場地、教師人數、教學資源,如教學視頻,相關圖書等都不是很充足,較難滿足開展創新型綜合性《護理學基礎》課程考核的需求,進行《護理學基礎》課程考核改革的難度較大。

4討論

當前的《護理學基礎》課程考試模式單一、內容呆板、方法陳舊、監管落后、評價意義小,不利于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不利于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反饋信息,促進教師改進教學質量。教學管理部門應重視課程考試對教學評價的反饋作用,提供充足的課時、設備設施、場地等用于改革《護理學基礎》課程考試模式,鼓勵教師創新,重視教學教改。任課教師應提高對《護理學基礎》課程考試模式改革的理性認識,加大時間和精力的投入,積極進行《護理學基礎》課程考試改革,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作者:李 劍 雷芬芳 岳月娟 單位:邵陽學院護理系

【參考文獻】

[1]汪姣,龔園.學分制下高校考試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6):233-235.

[2]駱亞南.評價《護理學基礎》課程改革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訓練的效果[J].教育教學論壇,2016,3(9):116-117.

[3]羅先武,焦平利,郭夢安.關于中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和策略[J].中華護理教育,2016,5(20):342-3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县| 亚东县| 响水县| 夏河县| 沾益县| 巨野县| 丽江市| 盖州市| 樟树市| 二手房| 张家港市| 江永县| 宁强县| 永年县| 泰顺县| 连江县| 中牟县| 伊春市| 平湖市| 陈巴尔虎旗| 眉山市| 南召县| 宁阳县| 广丰县| 方城县| 连云港市| 隆尧县| 台北县| 同心县| 五指山市| 昌宁县| 淳安县| 长白| 宜川县| 巴南区| 青神县| 南平市| 贺兰县| 辛集市| 汶川县| 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