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6 10:53:3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困難職工補助申請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2008年退休時,他也曾這樣安排過自己的生活。在退休之前,他曾擔任過鄉鎮黨委書記、蘭坪縣財政局局長等職務。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原來想退休時能享受一下安靜的生活,沒想到退休以后,他變得更忙了。
他就是蘭坪縣金頂鎮團結社區黨總支書記、工會主席和德文,一個普米族退休老干部。
團結社區有居民1493戶7586人,整個社區就4名工作人員,而且全部都是退休老干部。
沒想到工會主席這么忙
當這個工會主席是有緣由的,原來蘭坪縣人大正處級領導、縣總工會主席李樹華是和德文的同學。
和德文從財政局退下來之后,李樹華找他商量,團結社區現在沒有合適的工會主席,希望他能發揮余熱,把工會主席的職務承接下來,出于老同學的情面,同時也認為工會主席就是“閑職”一個,不會有太多的事情,和德文痛快地接下了工會主席的職務,而這一接手,才發現上了老同學的“當”。
社區工會主席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樣子,每天總有做不完的事情,夫妻間吵架,他也得上門去調解,社區有人來反映問題,他也得耐心接待,困難職工的幫扶慰問,他必須親自上門,用他的話說,該管的要管,不該管的也要管。
曾經有人和他開玩笑,“老和,你會過日子啊,退休了還去掙工資。”他聽了后,總是笑笑說:“你來干,我現在就把工作讓給你。”
用他的話說,如果僅憑每月幾百元的補貼,他確實不會放在眼里。
但鬧歸鬧,工作總得有人干,而且,在這幾年的工會工作中,隨著對工會工作的認識加深,他不但工作干得細致入微,而且干出了感情。
這是一份良心事業
如果總得為自己的工作找個理由,和德文認為,在工會主席這個職務上,那就是自己的工作得到認可,自己的良心得到慰藉。
龍瑞繁是金頂團結社區原蘭坪縣飲食服務公司一名職工,2003年下崗后,由于年紀大,未能繼續就業,家里的老伴沒有職業,再加上兩名子女也待業在家,他本人也尚未達到退休年齡,一家人的生活就靠400元的低保過日子。龍瑞繁又患有痛風、高血壓等疾病,一家四口蝸居在37平米的房子里,生活極其困難。
和德文和社區工作人員多次上門看望,并積極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事實上,作為一個城區社區,下崗失業人員基數大,僅僅靠社區在很大程度上對這種困難的幫扶無異于杯水車薪。
但這種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李樹華擔任工會主席之后,加大了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力度,并且把名額下放到各個鄉鎮和社區,由鄉鎮和社區自己核定困難職工,由縣總工會統一提供資金幫扶。
這個方案提出實施后,和德文再次來到龍瑞繁家里,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龍瑞繁,并讓他填寫困難職工補助表以及申請書。但由于學歷不高,龍瑞繁無法自己完成,最后,由龍瑞繁口述和德文執筆,完成了這份申請書和相關表格的填寫。
現年56歲的文祖華的困難補助表和申請書也是由和德文來填寫。文祖華原來是蘭坪縣建筑公司的職工,早年下崗后,就四處打零工,一直沒有穩定的職業,現在年紀大了,無法繼續用打工的方式來養活自己,雖然現在住在廉租房里,但由于年紀大,身體也不是太好,也是靠低保來生活,有時連生病了也不敢去醫院檢查,只能在小診所里開點藥來吃。
每當逢年過節,縣總工會都有一份慰問金送到這些困難職工的手上,數目從500元到1000元不等,每一次把困難職工幫扶金送到職工的手中,和德文都能感受到他做的工作不能用錢來衡量,因為良心用錢買不到。
對于社區中的事,和德文顯然熟悉無比,誰的家里有幾口人,困難程度如何,和德文總能一一隨口就說上來。
在他抱出來的困難職工登記表上,每一份都登記的清清楚楚,他指著龍瑞繁的申請書和表格說:“這都是由我填寫的。”
在這份申請書上,每一個字都規范整齊,而且蒼勁有力,從中也可以看到和德文對這份良心事業的責任。
能把工作干好比什么都強
在社區工作了多年,困難職工群體大部分學業不高,這是和德文一個深刻的感受。
因此,社區里只要出一名大學生,和德文也是首先知道。并根據學生的家庭情況提供幫助。
李駿良是一名理工大學的學生,2009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昆明理工大學,對于他本人來說,這個消息不知道是好還是壞,能考上大學是自己不斷努力的成果,然而,對于這個家徒四壁的家庭來說,上大學的學費無異于天文數字。
和德文知道這些情況后,親自把金秋助學的申請表交到他手中,為他爭取到了金秋助學資金。
如今,4年的時光已經很快過去,李駿良已經告別學校生活,但和德文對他的幫助卻時刻銘記在心。
不但操心學生的上學,還要操心學生的就業。
有一個畢業的大學生,畢業之后就一直呆在家里,這名大學生的家長很是著急,不知怎么辦,和德文知道后,積極和用人單位溝通,最后為他找到了一個公益性的崗位。
困難職工多,光靠工會幫扶資金解決不了全部問題,他就在社區統計能夠就業的下崗失業人員,并和相關用人單位聯系,讓招聘現場直接走進社區。
社區中,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衛生間,可能是生活習慣問題,很多老人不愿意在家里上衛生間,直接就到社區公廁解決問題。
為了打造一個干凈的環境,社區不得不特意招聘了一個公廁管理人員,負責社區的環境以及公廁的清理。
辦公室后面有一塊空地,和德文也曾多次琢磨這塊地的用途,社區里住戶較多,平時家里有個紅白喜事都到酒店去辦,費用高而且總覺得少了人情味。
為了把社區工作氛圍調動起來,和德文找來施工隊,搭起一個簡易的房屋,并配置了相關炊具,誰家有個迎親送嫁,只要象征性地交上一點電費,就能在里面熱熱鬧鬧地辦上一場宴席,既為居民減少了去酒店辦宴席的費用,又增加社區的喜慶。
由于工作到位,工會的影響力在社區中得以充分展現,在“兩個普遍”工作中,團結社區的建會率和入會率均處于蘭坪縣前列。
在他的心里,以往的歲月都如過眼云煙,只要能把現在的工作干好比什么都強。
當然,和德文也有自己的難處,這種困難也是很多工會面臨的困難,就是工會經費緊張。
尊敬教育工會的領導:
您好!我叫__*,最近聽說單位正在給有困難的職工辦理困難補助,結合本人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單位的難處,經過再三考慮,我決定申請困難補助,主要原因如下:
1、由于家庭困難,全家只能住在四十幾平米的房子里,參加工作到現在已經七年了,由于家里負擔較重,一直沒有余錢購房,雖然住房狹小,也只能將就著過。
2、由于家庭困難,年邁的父母仍然住在老家,每月還得結余錢寄回去做他們的生活費,妹妹還在讀書,生活費、學費都得靠我擔負。
3、上個月,父親由于風心病發,誘發腦梗塞,導致左半身癱瘓,現在仍然在遵義專區醫院住院治療,無疑給我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給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目前已經用去近2萬元。對于我每月的2千元的工資,無疑是杯水車薪,生活上更加困難,冬天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還得四處籌錢,讓父親繼續治療。
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我想到了你們,相信你們會考慮我的難處的,因此今天特向你們申請,希望能在經濟上可以給點困難補助。
綜上所述,望領導審核批準為謝!
申請人:
申請日期:
尊敬的公司領導:
本人于__年三月進公司任信息采集員一職,一直以來工作兢兢業業,業務上認真鉆研,為公司之工作盡己綿薄之力。八月炎炎夏日,因公司人員短缺,領導安排加班加點,我毫無怨言,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兼起了主管分配的大組工作(主管到公司幫忙期間的工作),整月都未曾休息過一天。
九月份,本人感身體不適,但由于崗位是一人一崗制,我深知自身擔負的責任,所以一直堅守在崗位。直至十月十七日,身體感到非常不適,去醫院急診,確診為糖尿病,血糖嚴重失控,需立即住院治療。住院期間,主任醫師告知我血糖指數非常不穩定,難于控制,建議裝置胰島素泵。該泵費用要陸萬元,而且不列入醫保范圍。我是家中的獨子,是家里唯一的主要勞動力,父親是名普通的退休工人,母親是家庭主婦,沒有勞保,父親每月的退休工資只有一千元左右,這一筆昂貴的醫療費用對我們家來說簡直就是一串天文數字,沉重的負擔壓得我年邁的雙親透不過的氣來。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因為這個病,我已到而立之年卻未能娶妻生子,實在有愧于父母。現在又將這么沉重的擔子壓在老父母身上,我于心何安?
無奈之時心存一線希望向公司領導求助,望公司領導和同仁能在我困難之際,伸出援手救助,我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危難之時見真情。
此致
敬禮!
申請人:XXX
XX年X月X日
尊敬的領導:
我是__x單位職工__x,我家庭有兩口人,月平均收入在1500元左右,家庭人均收入在750元左右。我和前夫結婚多年因病一直末能生育子女,經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醫治。直到2011年11月終于生下女兒。因身體因素導致女兒早產。女兒一出娘胎就在兒科搶救。(在這以前就為了醫病不但花光了家里夫妻倆的全部積蓄和收入還多方借債。)女兒的早產給本來就貧困的家庭帶來了更多的困難。使一貧如洗的家庭舊債末還又添新債。但為了孩子再苦再累花再多的錢也是值得的我也是高興的。但沒有想到的是女兒的出生不但沒有給我帶來希望和幸福,卻是更加的絕望。當我還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中的時候,一場婚變給了我致命的打擊。當時孩子才滿月,前夫家因為我生了女兒非逼著我離婚。我不同意前夫就毅然辭去工作,離開我和女兒。
因為我母親早故,父親年歲已高。在孩子一周歲之后我不得不同意離婚給前夫。但條件有一個前夫必須先幫我把孩子帶到能上學。前夫家住在織金縣下屬的一個鄉鎮,來回一次的路費要200多元。孩子所有的費用都由我來承擔,前夫家只負責照看孩子。哪怕孩子有一點小病前夫都會通知我去帶孩子看病。前夫家庭對女孩的成見和前夫對孩子的不負責任讓我更是心驚肉跳,我怕我一個大意孩子就會有什么不測。所以我必須每一個月最少去看孩子一次。這讓原本就很貧困的我更是雪上加霜。我幾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我想到領導對我和孩子的經常關懷。所以我鼓足勇氣向領導提出請求,懇請領導在經濟上幫我一把我會在實際工作中報答領導對我的關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