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4 09:40:0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電子科學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文獻檢索;互聯網;信息素質;Google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9-0146-02
搜索引擎的發明,給整個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來一望無際的世界,猶如就在視線之中。人們也不必再為儲存信息和查詢信息,而忙碌不堪。在當今社會,信息量越來越大,而且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但是有了搜索引擎,我們不怕被時代落下,在這其中,我們首先要明白一些問題:
一、我們為什么需要信息搜索引擎
人們創造并保留下來的信息的數量是在印刷機發明以后開始增加起來的。起初,增加的速度很慢,文藝復興開辟了認識世界的新途徑,人們慢慢地開始掌握新知識,第一本科學期刊是在20世紀60年代出版的,它比谷登堡發明印刷機要晚兩個世紀。1750年,世界上只有10種科學期刊,從那時起,每過五十年科學期刊的數量就增加10倍。到20世紀50年代,有記錄的信息增長之快,被稱為信息爆炸。而在20世紀60年代和以后的歲月中,電子技術迅速提高了記錄信息的速度。科學論文數目的增長速度大大地超過了期刊數目的增長,人類知識的總和在1950年是每十年就翻一番,在計算機無線電通信等領域尤甚。正當科學進展需要的時候,處理和傳遞信息的新技術及時出現了。回顧技術發展的歷史,人們發現,某個研究領域里的一些重要發明往往正好是在其他領域的發展需要它們的時候出現的。例如,電子管出現在電信發展極其需要它們的時候。人類知識已進入到這樣一個階段:不借助計算機,所有工業部門管理和科學研究部門所創造的信息就根本無法處理。怎么辦?信息搜索引擎應運而生!
二、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檢索與文獻檢索課
“信息素質”(Information Literacy),國內一般譯為信息認識,信息素質,信息素養,信息能力等。信息素質具有廣泛滲透性,涉及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各領域、各層次,是事關國家在信息社會的持續發展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概念。在信息化熱潮席卷全球,信息素質在發達國家已被看作是有關國家興衰存亡的一個重要方面,并在許多發達國家的各教育階段全面開發,有較為權威的教育政策文件、標準和面向各學科專業的信息素質教育項目、計劃、課件等。信息檢索一直是信息素質相關教育中最受重視的部分,是構成學習者信息能力的重要方面。1984年教育部要求在全國高校普遍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文獻檢索課從最初完全傳統的印刷型檢索工具開始,到如今網絡信息資源的檢索。現在,高校“文獻檢索課”的主要內容包括:文獻信息的組織方法、檢索語言,各類檢索工具、檢索系統的檢索利用方法,各類文獻的檢索途徑等。互聯網是21世紀最重要的信息媒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寶庫,掌握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檢索方法是大學生讀者的需求,也是文獻檢索課必須解決的課題。然而,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檢索與傳統信息環境下的檢索有很大不同,網絡信息資源范圍大、數量多,網絡檢索工具及檢索方法也是紛繁眾多,要迅速準確并相對全面完整地找到所需信息并不是很容易,實踐證明,對于網絡信息的檢索來說,技巧與方法越來越重要,搜尋信息方便性變得與提供信息本身同樣重要,因此,對一種實用的網絡搜索引擎獲取更深廣的認知很有必要,高校文獻檢索課要直面搜索引擎的教育,以提升大學生的信息素養。
三、文獻檢索的利器:Google的功能與特點
如果以不偏頗、不排外的眼光與情懷來看待這種風靡全球的Google,它的確是最好的搜索引擎,全球150多家公司采用了Google的搜索引擎技術。其中文搜索引擎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目前收錄范圍最廣、功能最強、準確度最高的搜索引擎。它是一個利用蜘蛛程序(Spider)以某種方法自動在互聯網中搜集和發現信息,并由索引器為搜集到的信息建立索引,從而提供面向網頁的全文檢索服務的互聯網查詢系統,它主要有以下特點和功能:
1.采用了先進的網頁級別(Page Rank)技術。這種技術是指依據網絡自身結構,根據互聯網本身的鏈接結構對相關網站用自動方法進行分類,整理混沌信息,整合組織資源,使網絡井然有序。這種技術打破了傳統網絡分類概念,它是基于網頁的自然結構,即任何網頁均可直接鏈接到另一網頁,無須任何媒介。
2.在同一個界面下,可定制語言和到何種網站中進行搜索。目前它可以對包括中文在內的26種語言進行搜索。
3.搜索結果通常會比其他搜索引擎來得更準確。對于現實中許多不諳搜索引擎復雜系統的使用方式和規則的檢索者,例如,不知道搜索引擎與分類目錄的差別,不懂使用邏輯運算符,只會用單一關鍵詞查詢等情況,它都考慮到了,它是目前收集亞洲網站最多的搜索引擎之一,對中文的支持性強,相對于許多國內研發的中文搜索引擎,Google不但大大提升了中文搜索引擎的相關性,還更好地檢索字串與網頁中文字的語義上的匹配,從而提高了檢索效率。
此外,它還有“手氣不錯”、“網頁快照”和“類似網頁”等功能。
當然,Google也存在一些令人遺憾的地方。一是其數據的更新速度無法進一步提高,Google搜索引擎的數據庫更新無法早于30天,影響了對信息的時效需求。二是無法搜索動態生成的網頁。因為大多數負責搜索網頁的蜘蛛軟件都不敢去碰動態網頁,怕被變化無窮的動態系統黑洞吸進去。Google這方面的研究雖取得一些成果,但離真正的實用還有距離。
參考文獻:
[1]賀志則,等.現代化檢索信息檢索[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符紹宏,等.信息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姚忠平.淺議研究生文獻檢索能力的培養[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1,(1).
[4]李小蘭,張月枝,劉仁貴,等.新形勢下如何使用現代化信息檢索[J].計算機光盤與軟件技術,2010,(10).
[5]陳冬明,王軍功,石學震,等.高校教學中搜索引擎使用應注意的問題[J].計算仿真,2011,(12).
[6]林麗瑩,劉明世,張月影,等.智能搜索引擎對圖書館的影響[J].情報雜志,2009,(S1).
[7]趙艷誼,劉鑫金,王向軍,等.計算機搜索引擎的自白網絡技巧[J].電腦愛好者,2008,(11).
[8]李蘭玉,王芳宇,張彥影,等.搜索引擎教學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張玉保,谷小兵,李建民,等.在高校教學中如何使用搜索引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8).
[10]陳斌評,張振江,李海菊,等.高校搜索引擎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