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離婚合同

離婚合同

時間:2023-01-18 22:17: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離婚合同,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離婚合同

第1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協議書在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簽訂協議書能夠最大程度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權利。夫妻雙方感情破裂,自愿達成協議離婚,一份離婚協議書來了解一下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愿離婚合同協議書,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自愿離婚合同協議書1男方:某某,男,漢族, 年 月 日生,住 ,身份證號碼:

女方:某某,女,漢族, 年 月 日生,住 ,身份證號碼:

男方與女方于 年 月認識,于 年 月 日在 登記結婚,婚后于 年 月 日生育一兒子/女兒,名 。因致使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已無和好可能,現經夫妻雙方自愿協商達成一致意見,訂立離婚協議如下:

一、男女雙方自愿離婚。

二、子女撫養、撫養費及探望權:

兒子/女兒 由女方撫養,隨同女方生活,撫養費由男方全部負責,男方應于 年 月 日前一次性支付 元給女方作為女兒的撫養費(/男方每月支付撫養費元,男方應于每月的1-5日前將女兒的撫養費交到女方手中或指定的X銀行帳號:)。

在不影響孩子學習、生活的情況下,男方可探望女方撫養的孩子。(/男方每月可探望女兒一次或帶女兒外出游玩,但應提前通知女方,女方應保證男方每月探望的時間不少于一天。)

三、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

⑴存款:雙方名下現有銀行存款共 元,雙方各分一半,為 元。分配方式:各自名下的存款保持不變,但男方/女方應于 年 月 日前一次性支付元給女方/男方。

⑵房屋:夫妻共同所有的位于X的房地產所有權歸女方所有,房地產權證的業主姓名變更的手續自離婚后一個月內辦理,男方必須協助女方辦理變更的一切手續,過戶費用由女方負責。女方應于 年 月 日前一次性補償房屋差價元給男方。

⑶其他財產:婚前雙方各自的財產歸各自所有,男女雙方各自的私人生活用品及首飾歸各自所有(附清單)。

四、債務的處理:

雙方確認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沒有發生任何共同債務,任何一方如對外負有債務的,由負債方自行承擔。(方于 年 月 日向X所借債務由方自行承擔……)

五、一方隱瞞或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責任:

雙方確認夫妻共同財產在上述第三條已作出明確列明。除上述房屋、家具、家電及銀行存款外,并無其他財產,任何一方應保證以上所列婚內全部共同財產的真實性。

本協議書財產分割基于上列財產為基礎。任何一方不得隱瞞、虛報、轉移婚內共同財產或婚前財產。如任何一方有隱瞞、虛報除上述所列財產外的財產,或在簽訂本協議之前二年內有轉移、抽逃財產的,另一方發現后有權取得對方所隱瞞、虛報、轉移的財產的全部份額,并追究其隱瞞、虛報、轉移財產的法律責任,虛報、轉移、隱瞞方無權分割該財產。

六、經濟幫助及精神損害賠償:

因女方生活困難,男方同意一次性支付補償經濟幫助金給女方。鑒于男方要求離婚的原因,男方應一次性補償女方精神損害費 元。上述男方應支付的款項,均應于 年月 日前支付完畢。

七、違約責任的約定:

任何一方不按本協議約定期限履行支付款項義務的,應付違約金 元給對方(/按 支付違約金)。

八、協議生效時間的約定:

本協議一式三份,自婚姻登記機頒發《離婚證》之日起生效,男、女雙方各執一份,婚姻登記機關存檔一份。

九、如本協議生效后在執行中發生爭議的,雙方應協商解決,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X人民法院起訴。

男方: 女方:

簽名: 簽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自愿離婚合同協議書2男方:X 男, 漢族, X 年 X 月 X 日出生 身份證號碼: 現居住地:

女方:X 女, 漢族, X 年 X 月 X 日出生 身份證號碼: 現居住地:

雙方于X年X月X日在登記結婚,婚后于X年X月X日生育一兒子/女兒,名叫X。現夫妻感情完全破裂,沒有和好可能,經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訂立離婚協議如下:

一、男女雙方自愿離婚。

二、子女撫養、撫養費及探望權:

兒子/女兒X由X方撫養,隨同 方生活,撫養費(含托養費,教育費,醫療費)由 方全部負責, 方應于每月 日前支付 元給方作為兒子/女兒的撫養費。

在不影響孩子學習,生活的情況下, 方可隨時探望 方撫養的孩子。

三、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

⑴存款:雙方名下現有銀行存款共 元(大寫:人民幣 ),分配方式:男方分 元,(大寫:人民幣 )女方分 元(大寫:人民幣 )

⑵房屋:夫妻共同所有的位于 的房地產所有權歸 方所有。

⑶其他財產:婚前雙方各自的財產歸各自所有,男女雙方各自的私人生活用品及首飾歸各自所有(附清單)

四、債權與債務的處理:

雙方確認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沒有發生任何共同債務,任何一方如對外負有債務的,由負債方 方自行承擔。( 方于 年 月 日向 借債務)

五、一方隱瞞或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責任:

雙方確認夫妻共同財產在上述第三條已作出明確列明。除上述房屋、家具、家電及銀行存款外,并無其他財產,任何一方應保證以上所列婚內全部財產的真實性。

六、經濟幫助及精神賠償:

因女方生活困難,男方同意一次性支付補償經濟幫助金給女方 元(大寫:人民幣 )。上述南方應支付的款項,應于 年 月 日前支付完畢。

本協議一式三份,男、女雙方各執一份,婚姻登記機關存檔一份,自婚姻登記機關頒發《離婚證》之日起生效。

男方:X 年 月 日

女方:X 年 月 日

自愿離婚合同協議書3男方: 男,漢族, 年 月 日生, 身份證號碼: 女方: 女,漢族, 年 月 日生, 身份證號碼: 男方與女方于 年 月 日在 登記結婚,婚后于 年月 日生育一女兒,名 ,因 致使夫妻感情已破裂,已無和好可能,現經夫妻雙方自愿協商達成一致意見,訂立離婚協議如下:

一、男女雙方自愿離婚。

二、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

1號601室房地產所有權歸女方所有,夫妻共同所有的位于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郞亭路288弄172號202室房地產所有權歸男方所有,其中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郞亭路288弄172號202室房地產剩余貸款由男方承擔。在變更產權證姓名時,雙方均應積極配合。

2、存款:雙方各自名下現有銀行存款歸各自所有,不參與分配。

3、汽車:車牌蘇KXC296東風本田CRV歸男方所有,男方向女方支付現金人民幣壹拾伍萬元整。

4、其它財產:男女雙方各自的私人生活用品及首飾歸各自所有。

三、債務的處理:

雙方確認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沒有發生任何共同債務,任何一方如對外負有外債的,由負債方自行承擔。

四、子女撫養、撫養費及探望權:

女兒民幣壹拾伍萬元,男方于 年 月 日前先行支付伍萬元,其余壹拾萬以欠條方式于 年 月 日一次性付清。撫養費由女方承擔,女方做為女兒的合法人,放棄追究男方撫養費的權力。男方有權探望女兒,女方須配合,時間雙方約定。

五、違約責任:

任何一方不按本協議約定期限履行各自義務,須支付對方違約金壹佰萬元整。

六、本協議一式三份,男女雙方各執一份,婚姻登記機關備案一份,自雙方簽字后即生效。

男方: 女方:

簽字日期: 年 月 日

自愿離婚合同協議書4甲方:×,男,×年×月×日出生,現住×。身份證號碼:×。

乙方:×,女,×年×月×日出生,現住×。身份證號碼:×。

甲、乙雙方于×年×月×日在×民政局(婚姻登記所)登記結婚,現因×,雙方感情卻已破裂,無法繼續

共同生活且沒有和好可能,故雙方向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經雙方充分協商后,就財產分割及子女撫養問題自愿達成協議如下:

一、位于×的房產(建筑面積:平方米)是甲方婚前購買,離婚后歸甲方所有,房產內全部家電、家私也歸甲方所有。乙方自離婚登記之日起一周內搬出。

二、甲、乙雙方的婚生子女×歸甲方撫養,乙方每月給×生活、教育費×元,直至×有獨立生活能力為止。

三、甲、乙雙方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有銀行存款×,×公司股票(價值×),離婚后全部歸乙方所有。

四、甲、乙雙方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有×元人民幣的欠款,離婚后該債務全部由乙方負責清償。

五、本《離婚協議書》一式叁份,甲、乙雙方,婚姻登記機關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婚姻登記機關頒發《離婚證》之日起生效。

六、夫妻無共同債權及債務。

七、兒子×由女方撫養,由男方每月給付撫養費(包括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元,在每月×號前付清,直到孩子完成高中教育階段止。高中教育階段之后的有關費用雙方日后重新協商。

八、×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早上八點接兒子到其居住地,于星期日早上九點送回李×居住地。如臨時或春節探望,可提前一天與×協商,達成一致后可按協商的辦法進行探望。

本協議一式叁份,雙方各執一份,婚姻登記機關存檔一份,在雙方簽字,并經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相應手續后生效。

男方簽字:X

女方簽字:X

X年X月X日

自愿離婚合同協議書5甲方(男方):_________,男,__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漢族,住________市_____________路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女方):_________,女,__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漢族,住________市_____________路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雙方于______年____月____日在________區婚姻登記部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結婚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婚后于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育一女兒,名___________。因雙方性格不合無法共同生活,夫妻感情完全破裂,已無和好可能,現雙方就自愿離婚一事達成如下協議:

一、甲乙雙方自愿離婚。

二、子女撫養、撫養費及探望權:

1、女兒___________由乙方撫養,隨同乙方生活,撫養費由甲、乙雙方分攤,甲方每月支付女兒撫養費(包括醫療費、教育費、保險費)_______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甲方應于每月的05日前將女兒的撫養費轉賬到乙方指定的__________銀行賬戶內,賬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女兒撫養期間產生一次性大額支出的,雙方可再協商解決;

2、撫養費支付期間,如果甲方不能按時支付的,每天加收萬分之五的賠償金;

3、撫養費支付到女兒年滿18周歲,超過18周歲以后,確定有必要支付撫養費時,甲乙雙方協商確定支付數額和支付時間;

4、離婚后一年內子女戶口遷到乙方,甲方應協助配合辦理,如果甲方不配合辦理,則賠償乙方經濟損失________元人民幣(大寫:________________);

5、離婚后,乙方未經甲方書面同意,不得改變女兒的姓氏,擅自改變的,應及時恢復原來的姓氏,并一次性支付甲方賠償金_________元人民幣(大寫:________________);

6、乙方應悉心撫養女兒,不得有虐待、遺棄、家庭暴力等行為;

7、甲方每個月可以在不影響女兒學習、生活的`情況下,探望女兒______次,甲方在周六上午八點接女兒到甲方居住地,于周日下午六點送回乙方居住地,但應提前通知乙方,甲方也可以到學校探望,寒暑假可以與女兒共同生活______天,如甲方臨時或春節探望,可提前一天與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后可探望,乙方有協助的義務;

8、甲、乙雙方任何一方對女兒身心健康有損害行為的,將視為放棄撫養、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另一方有權要求變更直接撫養權或中止、取消探望權。

三、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

1、存款:雙方確認無共同存款,雙方各自名下的存款保持不變,歸各自所有;

2、房屋:

(1)夫妻婚后購有坐落在________市_____________路____________________住房一套,合同價人民幣________萬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值人民幣合同價人民幣________萬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購房時以乙方主貸人貸款________萬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剩余貸款本金________萬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房購買時首付________萬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協商該套房產歸乙方所有,由乙方一次性給付甲方現金________萬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款在本協議簽訂后第二天付清;

(2)甲方有義務自離婚之日起配合乙方辦理產權變更手續,以及貸款主貸人變更手續,因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所應支付的一切稅費由甲乙雙方平均承擔。相關變更手續在辦理完離婚手續后即予以辦理。若由于甲方不予配合乙方辦理房產轉移而給乙方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甲方必須賠付乙方________萬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財產:

(1)甲乙雙方共有的家電及家具總折價_____萬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現協議由甲方所有,由甲方一次性給付乙方現金________萬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此款在本協議簽訂后第二天付清;

(2)甲乙雙方各自的衣物及私人生活用品歸各自所有。

四、債務的處理:

1、甲乙雙方確認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發生的共同債務由甲乙雙方共同償還:

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甲乙雙方共同向____________所借債務_____萬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__)由甲乙雙方各承擔50%即_____萬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雙方任何一方如對外負有債務的,由負債方自行承擔。

五、離婚后,一方不得干預另一方的生活,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另一方的個人隱私及商業秘密,不得有故意損壞另一方名譽的行為,否則承擔違約金_________元人民幣;

六、甲乙雙方承諾對該協議書的字詞義非常清楚,并愿意完全履行本協議書,不存在受到脅迫、欺詐、誤解情形。

七、本協議書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婚姻登記部分保留一份。在雙方簽字,并經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手續后生效。

八、如本協議生效后在執行中發生爭議的,甲乙雙方應協商解決,若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甲方(男方):

乙方(女方):

第2篇

導讀:離婚協議書中約定若對方不支付子女撫養費,則需要賠償違約金,這一離婚協議是否有效,是否應該承擔離婚協議中所簽署的未約定競?受《合同法》調整的離婚協議當事人若不履行協議義務或履行協議義務不符合約定的,理應承擔《合同法》規定的違約責任,自然違約金 導讀:離婚協議書中約定若對方不支付子女撫養費,則需要賠償違約金,這一離婚協議是否有效,是否應該承擔離婚協議中所簽署的未約定競?受《合同法》調整的離婚協議當事人若不履行協議義務或履行協議義務不符合約定的,理應承擔《合同法》規定的違約責任,自然違約金條款也適用于離婚協議,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推薦閱讀:

子女撫養費

子女撫養費的支付

相關案例

講法理:

在生活中,很多夫妻選擇協議離婚的方式解除婚姻關系。在離婚協議中,雙方就財產分割、債權債務和子女撫養的問題會約定較多的內容。為了保證雙方如實履行協議約定的義務,夫妻雙方往往還會在離婚協議中約定違約責任條款,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約定違約金條款,通常違約金的數額還相當高。當任何一方履行存在瑕疵或者不履行時,另一方除了要求繼續履行外,還同時主張高額的違約金。

有人會認為,婚姻案件是具有較強的人身依附性的糾紛,與《合同法》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糾紛性質不完全相同。因此,將《合同法》中民事責任種類中的違約責任條款適用于婚姻案件中是不合適的。但我個人認為,雖然夫妻關系較《合同法》調整的民事法律關系有一定區別,但離婚協議的性質在法律上應當被認定為合同的一種,是雙方經過合意所產生的,應當受《合同法》調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對于協議離婚中糾紛的處理原則和處理方式以及對離婚協議性質的認定中也可以看得很明確。

因此,受《合同法》調整的離婚協議當事人若不履行協議義務或履行協議義務不符合約定的,理應承擔《合同法》規定的違約責任,自然違約金條款也適用于離婚協議,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至于違約金金額的問題,可以由雙方自由約定,但是違約金過高或過低在司法程序中都面臨由人民法院調整的法律風險。根據本案的詳細情況,并結合上述分析,徐某與其前夫簽訂的離婚協議中關于違約金的約定是合法、有效的,應該得到法院的支持。

第3篇

[案情] 李某與孫某于2001年登記結婚,2003年生育一子小李,2009年在民政機關辦理離婚登記,離婚協議中約定婚生子小李由李某撫養,教育費、醫療費全部由李某承擔,登記在李某名下的房屋歸婚生子 [案情]

[評析]

審理中,有人認為離婚協議中的財產分割是以財產關系為內容,應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對于父母贈與子女的房屋,因沒有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手續可以行使撤銷權,支持孫某的訴訟請求。但筆者認為,該協議如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不能撤銷,理由如下:

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的,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如未發現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不能支持。所以,如離婚協議中已經明確約定將房屋歸子女所有,如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則該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均應繼續履行該協議。

根據合同法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與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贈與合同需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在男女雙方離婚協議中,雙方將財產約定為子女所有,但有時子女根本不知道這樣的約定,所以在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的此種約定,只有“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與受贈人”的意思表示,而沒有“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意思表示,贈與合同是否成立都存在疑問,何來撤銷贈與合同?

男女雙方在離婚協議中對房屋所作的財產處理,與雙方解除婚姻關系、子女安排等條款構成離婚協議的整體,男女雙方關于房屋歸子女所有的約定是依附于男女雙方婚姻關系的解除,帶有身份關系性質,不同于一般性的單純財產贈與。而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不適用合同法,故男女雙方在離婚協議中對房屋的處理即使構成贈與,也不應適用合同法關于贈與合同的規定撤銷離婚協議中對房屋的處理。

即使離婚協議中關于父母將一方名下的房屋約定為子女所有的協議構成贈與,也可適用合同法的規定,也不應當撤銷。根據法律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當一方沒有配合辦理產權過戶手續時,另一方應作為子女的監護人請求一方繼續履行合同義務,辦理產權過戶手續,維護被監護人的利益,而不應以一方違約為由請求撤銷協議分割房屋,從而損害被監護人的利益。《物權法》中關于“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的規定,主要是為了使物權變動通過登記產生公示公信力,保護交易安全。而在男女一方或雙方請求撤銷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約定的情形下,并不涉及交易第三人的保護。故在一方違約沒有辦理產權過戶手續時,在沒有法定的不能繼續履行的情況下,另一方應當作為監護人要求其繼續履行合同義務,保護被監護人的利益。

第4篇

關鍵詞 離婚協議 贈與合同 撤銷

中圖分類號:D923.9 文獻標識碼:A

一、問題由來

原告李某與被告邵某婚后育有一子一女,至今尚未成年。因夫妻感情破裂,李某離婚,經人民法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如下離婚協議:(1)原告與被告自愿離婚。(2)婚生子、女均由被告撫養教育,原告按2000元/月支付撫養費。(3)原、被告共有的五套房屋中的三套歸婚生女所有,剩余兩套中的一套歸被告與婚生子所有,一套歸婚生子所有。上述房產由原告負責在2個月內辦理房產過戶手續,并承擔所有稅費,被告應提供協助。 民事調解書生效后,李某反悔,邵某申請強制執行。某法院立案庭認為,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故不予立案。筆者作為本案審理階段的承辦法官,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在于:(1)離婚時夫妻將房產贈與子女約定應如何定性(2)經生效調解書確認過的房產贈與約定能否被撤銷?(3)離婚協議中的房產贈與約定能否申請強制執行?

二、離婚協議中房產贈與約定的法律性質

實踐中,對于離婚時夫妻將房產贈與子女約定的法律性質,主要有三種觀點:觀點一認為該約定屬于第三人利益合同;觀點二認為該約定屬于贈與合同;觀點三認為該約定屬于單方民事法律行為。

筆者認為,上述觀點均失之偏頗。第三人利益合同是指當事人約定債務人向第三人為給付,第三人因此而取得所生債權之合同,又稱向第三人給付之合同,或稱利他合同。第三人利益合同涉及三種法律關系: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對價關系;債權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補償關系和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給付關系,其中最基本的是第三人的利益和立約人的給付義務。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當事人身份為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之間的關系為對價關系。這是第三人利益合同得以發生的基礎。 但夫妻之間不存在債權人和債務人的主體身份關系,也不存在對價關系。這就從債的發生原因上排除了離婚協議中房產贈與約定屬于第三人利益合同。

贈與合同是指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該贈與的合同。贈與合同屬于雙方行為,須贈與人和受贈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贈與人有贈與的意思表示,但受贈人并沒有接受贈與的意思表示,則合同仍不能成立。在子女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形下,離婚協議中僅包括夫妻雙方共同作出的贈與要約,沒有子女作出接受贈與的承諾,因而不屬于贈與合同。夫妻雙方共同處分共有財產的行為,對于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子女一方來說,宜歸入單方民事法律行為的范疇。在子女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形下,夫妻在離婚協議中約定將共有房產贈與子女并非單一法律行為,該行為既包括夫妻對共同財產作出贈與的要約,也包括父母共同作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人對贈與要約表示承諾,因而屬于贈與合同。

三、經調解書確認的房產贈與約定能否被撤銷

為保護贈與人的利益,當今世界諸多國家均從利益平衡角度和公平原則出發,在立法上規定贈與人在贈與合同成立后,法定要件實現前具有撤銷權。使贈與人不致因情緒沖動,思慮欠周,貿然應允將不動產等價值貴重物品無償贈與他人后,即受法律上的約束,遭受財產上的不利益。贈與合同的撤銷一般可分為兩種: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

任意撤銷是指贈與合同成立后,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思不再為贈與行為。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民法典普遍許可贈與人在贈與合同成立后可撤銷贈與。我國《合同法》亦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然而,如果對贈與人的撤銷贈與不加任何限制,則等于贈與合同無任何拘束力,這不符合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對受贈人顯失公平。因此,對于贈與人的任意撤銷必須加以一定的限制。我國《合同法》規定了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得行使任意撤銷權。法定撤銷是指在出現法律規定的可以撤銷的特定情形時,允許贈與人或其繼承人、法定人行使撤銷權,撤銷贈與合同。設立法定撤銷權的目的主要在于對受贈人的忘恩負義行為或不履行義務進行懲罰,而且這種撤銷權的行使有溯及效力,無論贈與標的物給付與否,都可發生使贈與合同失其效力的作用。為保護贈與人的利益,我國《合同法》規定了受贈人具有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對贈與人有撫養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等行為時,贈與人可撤銷贈與。

對于經生效民事調解書確認的房產贈與能否被撤銷的問題,也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經調解書確認的房產贈與約定,其效力等同于或高于經過公證的房產贈與合同,因此不可撤銷; 另一種觀點認為,房產屬于不動產,在辦理過戶登記前,權利尚未轉移,故可以撤銷。

筆者認為,離婚時夫妻將房產贈與子女的協議經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確認后,如果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法定撤銷事由,夫妻任何一方都不得申請撤銷,理由主要有如下三點:

首先,夫妻基于離婚事由約定將共有房產贈與子女,應當認定為是一種以解除雙方身份關系為目的的贈與行為,這種發生在特定身份關系當事人之間的、有目的的贈與,具有一定的道德義務性質。同時在雙方婚姻關系事實上因離婚協議得以解除、且離婚協議的其他內容均已履行的情況下,應視為贈與財產的目的已經實現,故該贈與依法不能隨意撤銷。

其次,夫妻將共有財產贈與子女有別于普通民事主體之間的贈與,這種贈與往往與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以及其他附隨義務具有密切聯系。如上文所提李某與邵某離婚協議在約定財產處理問題的同時,對子女的撫養教育問題也作了相應約定。因此,對離婚協議中的房產贈與協議效力的認定,直接適用合同法中關于任意撤銷權的規定是不恰當的。我國《合同法》明確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離婚協議屬于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不宜直接適用合同法,應優先適用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規定,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同時,該解釋第九條也規定了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最后,我國《合同法》規定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得行使任意撤銷權,是基于公證效力的法定性,優先性以及訂立程序的嚴肅性。民事調解書一經送達,立即生效。作為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其證明效力的法定性和優先性應當高于公證文書,其權威性和嚴肅性也高于后者。因此,根據舉輕以明重的法律思想,對于經人民法院生效民事調解書確認過的贈與約定,夫妻一方不得行使任意撤銷權。

對于夫妻在離婚時通過以將房產贈與子女的合法形式,達到轉移財產、逃避債務等非法目的的行為,債權人可以依照《民法通則》以及《合同法》相關規定行使撤銷權。

四、離婚調解協議中房產贈與約定能否申請強制執行

該類案件在申請執行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如下問題:(1)立案庭認為該協議夫妻任何一方、子女均不能作為申請人,故不予立案;(2)立案庭立案后,執行庭以主體不適格為由,駁回執行申請;(3)人民法院要求房管機關協助執行,房管機關認為協助執行的內容與法律文書當事人不符,故不予協助。由此就產生下列疑問:該類案件夫妻一方能否以自己名義申請強制執行?子女能否以自己名義申請強制執行?

有觀點認為,夫妻任何一方如果主張將房產過戶給子女,就有權利對不同意過戶的另一方申請執行。申請人相對另一方就是權利人,另一方就是義務人。這樣處理絕對沒有問題。以子女作為申請人的做法倒是應當謹慎。也可考慮比照第三人履行合同的觀點,不一定要求權利人一定是當事人。

也有觀點認為,從調解書確認的房產贈與約定系夫妻單方達成的房產贈與合意,而不構成房產贈與合同的事實可以看出,夫妻之間單方達成的房產贈與合意除了約束夫妻雙方處分房產的權利外,受贈子女因根本不可能在離婚調解書中與父母達成房產贈與合意,所以該種合意并不能發生贈與合同所具有的法律效力,且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執行的效力。

筆者認為,在不具有可撤銷事由的前提下,接受贈與的子女可以申請強制執行,而夫妻任何一方均無權申請強制執行,理由如下:

(一)接受贈與的子女系權利承受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指出,申請執行人是指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人或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從中我們可以推斷,執行權利人的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可以成為執行申請人。筆者認為,對“權利承受人”宜作廣義理解,包括通過債權轉讓的方式承受法律文書確定的債權的人,也包括通過法律文書受讓權利的人。在子女系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情形下,如前文所述,離婚協議一經簽訂,贈與合同便成立生效,子女成為贈與標的的權利承受人。夫妻一方不履行贈與協議的,另一方有權作為子女的法定人以子女名義申請執行。在子女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情形下,子女作出接受贈與的承諾后,亦成為贈與標的的權利承受人,有權申請強制執行。

(二)夫妻任何一方申請強制執行無法律依據。

如前文所述,該類贈與約定不屬于第三人利益合同,且無論離婚協議中房產贈與約定的性質屬于贈與合同還是單方法律行為,夫妻任何一方均不屬于權利人或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的范疇。因此,夫妻任何一方申請執行離婚協議中將房產贈與子女的協議均無法律依據。

五、對該案件所出現爭議的檢討

法律的作用在于定分止爭。李某與邵某離婚糾紛一案雖已達成調解協議,對審理該案的法官來說在程序上“結案”了,但爭議仍然存在,與“案結事了”的目標相去甚遠,故該案存在諸多需要檢討的地方。

如何避免類似的問題再次產生?筆者認為,首先立法上應進一步明確申請執行人的范圍,特別是對“權利承受人”的含義需要作出相應解釋;其次今后在審理類似案件時,當夫妻雙方共同作出贈與的意思表示后,可將受贈人列為第三人參加訴訟,聽取受贈人的意見。如果受贈人不接受贈與,由夫妻雙方重新達成財產分割協議;如果受贈人接受贈與,將其接受贈與的意思表示在司法文書反映出來。在向各贈與人充分釋明法律后果,并且各贈與人一致同意的前提下,在司法文書中明確賦予受贈人申請強制執行的權利。

(作者單位: 浙江省上虞市人民法院)

注釋:

參見浙江省上虞市人民法院(2012)紹虞民初字第39號民事調解書。

參見謝鴻飛.合同法中的“二人世界”與“三人世界”——讀張家勇〈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的制度構造〉.http:///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40960,2012年9月18日訪問.

參見黃立林.也談離婚調解協議中房產贈與約定——與楊慧文、郭曉菊商榷.長白學刊.2010年第6期.

參見李益松、孫廣東.法院生效調解書確認的贈與不得任意撤銷.人民司法.2009年第22期.

第5篇

    由于按揭貸款購房涉及的法律關系甚為復雜,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和取得房屋產權存在較大的時間差,按揭貸款合同的履行期限較長、作為購房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有可能是夫妻的一方或雙方等原因,在離婚訴訟中,按揭房屋該如何處理已逐漸成為一個難點。在此,筆者就尚未取得所有權且雙方有爭議的按揭房屋的定性及處理問題略作探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規定,對于離婚時尚未取得所有權且雙方有爭議的房屋,可以就該房屋的使用權作出判決。但是,是否只能判決房屋由誰使用,等到取得所有權后另行起訴解決最終的所有權歸屬問題呢?筆者認為,回答應該是否定的,并非除了房屋的使用權外就一概不能處理。

    具體而言,對于離婚訴訟中尚未取得所有權的按揭房屋,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來處理:

    (1)婚前以一方的名義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支付首付款并簽訂按揭貸款合同的房屋。因為房屋買賣合同的買受人是夫妻一方,合同義務是由該方在婚前履行的,所以,合同權利應當由該方享有,系該方的婚前個人財產權利,故該房屋的使用權不能在離婚案件中作出判決。因購房所負的按揭貸款債務,由于該債務形成于婚前,應當被認定為購房一方的個人債務,也不能在離婚案件中作出判決。對于在婚姻存續期間雙方共同支付的按揭貸款金額,實際上是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了一方的個人債務,該金額一般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應平均分割。若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該房屋有增值,考慮到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一方的婚前所負個人按揭貸款債務,另一方對該房屋的保值、增值有一定的貢獻(免于因不能按期交納按揭款而被按揭權人行使抵押權的風險),因此,該房屋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增值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應當由房屋所有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房屋增值部分對另一方進行適當補償。

    (2)婚前以雙方的名義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支付首付款并簽訂按揭貸款合同,或者婚后以一方或者雙方的名義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和按揭貸款合同的按揭房屋。在此情況下,如果以雙方名義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則夫妻雙方為房屋買賣合同的共同買受人,共同履行了該合同約定的義務,相應地,共同享有該合同權利。如果婚后以一方名義簽訂房屋買賣合同,雖然相對于出賣人而言,該合同的買受人是簽訂合同一方,但是,該合同權利作為債權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在夫妻內部屬于夫妻雙方的共同債權。

    故在離婚案件中,對于上述兩種情形,均應在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將房屋和按揭貸款債務分開處理。對于房屋,可以根據離婚時雙方協商一致或者經委托評估的房屋現價,判決由一方享有房屋買賣合同中買方的權利,并由其對另一方折價補償。該折價補償原則上為房屋現價的一半,但還需要貫徹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這樣,享有房屋買賣合同權利的一方就享有了對房屋的使用權。對于按揭貸款債務,因雙方是該按揭貸款合同的共同借款人或者該債務形成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在沒有證據證明是一方個人債務時,該債務是雙方的共同債務,雙方負有共同償還貸款的義務。因此,在判決房屋買賣合同權利由一方享有時,考慮到該房屋同時是按揭貸款合同的抵押物,應當一并判決由該方繼續履行按揭貸款合同,償還貸款余額,由另一方以離婚時所欠的貸款本金為準對其進行補償(原則為該金額的一半)。這實際上包含了對房屋使用權的處理,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享有該合同的所有權利,故有權受領房屋出賣人的交付并占有、使用該房屋,直至取得所有權。

第6篇

讀者問:

我通過中介公司與伍某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并預付了20萬元房款給伍某,付了1.2萬元中介費給中介公司。可事后得知,伍某只是3個房主中的一個,另外兩個共有人不同意賣房。我找伍某退錢,卻發現伍某不見了蹤影。我找到中介公司要求賠償損失,中介公司稱其只負責居間介紹,我買房被騙和公司沒有關系。請問,買房被騙,中介公司應否擔責?

律師解答:

根據《合同法》第420條規定,居間人向委托人報告訂立合同機會或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是居間合同。因此,房屋中介合同屬于居間合同。房屋買賣中介公司在接受委托買房后,除找尋合適的房子外,還應積極在買賣雙方之間斡旋,介紹、撮合雙方訂立房屋買賣合同,只有在雙方簽訂了合法的房屋買賣合同后,中介公司的居間義務方履行完畢。

從你反映的情況看,你所購房屋有3個房主。根據《物權法》第97條規定,處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及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作重大修繕的,應當經占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伍某作為其中一個房主,是無權擅自出賣房屋的,其自作主張同你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是無效合同。

對于無效合同的簽訂和你的損失,中介公司存在過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僅應當退還中介費,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據《檢察日報》)

子女放棄繼承權也應盡贍養義務

讀者問:

我小兒子先前聲明放棄繼承,此后一直是大兒子對我進行贍養。今年我因交通事故致殘,現在生活困難,我能否向小兒子索要贍養費?

律師解答:

根據我國《憲法》、《婚姻法》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明確規定,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這種義務是無條件的。這種贍養義務,不僅是社會主義倫理道德的要求,更是贍養人的法定義務。所以即使你小兒子放棄繼承權,您也有權要求他對您盡贍養義務。

(據《京華時報》)

離婚財產分割反悔怎么辦

讀者問:

婚后,我因與女方性格不合經常吵架。最近我們雙方打算離婚,還約定如果離婚就將房子給孩子。請問:如果雙方協商離婚不成,真打官司離婚的話,女方對房子反悔怎么辦?

律師解答:

婚姻法解釋《三》規定,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并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據《法制文萃報》)

律師提供法律援助能一助到底嗎

讀者問:

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糾紛,因為經濟困難想申請法律援助,請問,律師提供法律援助能一助到底嗎?

律師解答:

第7篇

問:我們夫妻婚后購買了一套房屋,產權登記為我老公的名字。現在我們離婚了,房子歸我所有。請問,我要把產權證變更為我的名字,需要繳納什么契稅、營業稅之類的稅費不?

答: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共有房屋屬共同共有財產。因夫妻財產分割而將原共有房屋產權歸屬一方,是房產共有權的變動而不是現行契稅政策規定征稅的房屋產權轉移行為。因此,夫妻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只要能提供離婚判決或離婚證等能證明夫妻確已離婚的有效文書,不需要繳納契稅等費用。因為由于離婚引起的房屋過戶不是房屋買賣行為。

2、離婚時的幫助義務只能用金錢嗎?

問:我知道我國《婚姻法》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請問,這種幫助只能用金錢嗎?

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離婚時,一方對生活困難一方的幫助,形式可以是金錢、財物,也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所有權,不僅僅局限于金錢幫助。

3、離婚,需要哪些費用?

問:我和我老公感情不好,我提出離婚,但我老公不同意和我協議離婚,揚言讓我到法院花一大筆錢離婚。請問,到法院離婚,法院是如何計算收取訴訟費的呢?

答:根據法律規定,離婚案件訴訟費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你可以根據你們夫妻財產的情況自己核算。

4、如何與患精神病的配偶離婚?

問:我妻子婚前患有精神病,婚后反復發作好幾次了,每次發作就六親不認,我現在想離婚,請問該如何辦理?

答:離婚,是處理解決夫妻身份問題,必須由本人親自進行,其他人是不能代為行使的。如果是間歇性精神病,應當在其精神正常的時間內進行訴訟;如果是病情嚴重、不能辨別是非的精神病人,應當經過法院認定其為無行為能力或者是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指定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撫養關系的兄弟姐妹為監護人后,由監護人代為參與訴訟離婚。

5、被拐賣后結的婚,被解救后要離婚嗎?

問:我妹妹在打工時被人拐賣,與買她的人結了婚,辦理了結婚登記。現在她被解救回來了。我想問問,她是否需要辦理離婚手續呢?

答:根據我國《婚姻法》,你的妹妹被拐賣是受脅迫、非自愿結婚的,屬于可以撤銷的婚姻。你妹妹不需要離婚,但應當向當地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

6、結婚登記可以委托他人辦理嗎?

問:我和女朋友在外打工,無法請假回家辦理結婚登記。請問,我可以委托他人代我辦理嗎?

答:根據我國《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結婚必須由申請結婚的雙方婚姻當事人親自到縣以上民政部門結婚登記機關登記。其他任何人不能代為行使這種民事權利。

7、商標權可以繼承嗎?

問:我父親去世了,他生前申請注冊的商標可以繼承嗎?

答:商標權是一項財產權利,在商標有效期內,商標注冊人死亡的,其繼承人應及時申報商標局,更改商標注冊登記,變更注冊人名稱,成為新的注冊人,以繼承該商標權。繼承人在商標的有效期內繼承商標專用權。若注冊期滿,繼承人可以申請續展從而繼續享有專用權。若繼承人未申請續展的,則喪失注冊商標專用權。但企業、事業單位享有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因為不能作為某一個人的個人財產,故不能作為個人遺產被繼承,而只能轉讓。

8、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雙倍賠償的時間何時起算?

第8篇

原告:符X敏,女,7歲,系符運金之女,由符運金作其法定人。

被告:新山村11組。

原告符X金離婚后,于1993年11月經人介紹,帶其女符敏敏與驥鎮李山村11組村民劉福民結婚。此后在1994年9月實行土地延長承包期限時,原告符運金、符敏敏和劉福民父子倆,共四人承包了被告李家山村11組在一百八長塘的水面0.8畝,同皮洞葡萄園的水田1.63畝、窩凼古地旱地0.21畝。根據發包方李家山村委會、李家山第11組與承包方劉福民戶簽訂的集體土地承包合同,驥村鎮人民政府向該戶填發了《集體土地承包經營證》,其經營權受國家保護。1995年2月,原告符運金與劉福民離婚。離婚時雙方協議,同皮洞葡萄園的1.63畝水田由符運金母女負責耕種并承擔農業稅務;長塘的水面0.8畝和窩凼古地旱地由劉福民父子負責承包經營。此后,原告符運金因外出做生意,其承包經營的1.63畝水田,由其妹夫周英杰代耕。1997年5月8日,被告的代表人以收回外出人員的責任田為由,召集本組人員,將原告已插好秧的1.63畝水田中的秧苗,趕牛用耙耙倒。原告據此向新田縣人民法院提訟,訴稱:被告李家山村11組侵犯其土地承包經營權,耙掉其耕種的1.63畝水田上的秧苗,造成1200斤的稻谷損失,要求被告賠償。

被告李山村11組答辯稱:原告符運金已與我組村民劉福民離婚,現又不在我組居住。劉福民將我組的地送給原告,我們堅決不同意,一定要收回。我們是將自己地里的秧苗耙掉,不構成侵權,沒有賠償責任。

審判

新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被告損毀秧苗的行為造成減產可達300余斤,價值可定為200元。該院認為:原告符運金、符敏敏在1994年9月的延長耕地承包期限中,作為李家山村11組的合法人口承包耕地。按符運金與劉福民離婚時雙方的協議,在同皮洞葡萄園的1.63畝水田,由符運金母女負責耕種,其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被告不能收回。被告將原告的1.63畝秧苗毀損,侵犯了原告的承包經營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婦女離婚后,其責任田應受到保障,在1994年9月劉福民與李家山村委會、李家山村11組簽訂的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未變時,應允許原告繼續承包離婚時所分得的責任田。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三十條、第五十條之規定,該院于1997年7月17日判決如下:

一、在原告符運金未再婚前或者1994年9月劉福民與驥村鎮李家山村委會、李家山村11組簽訂的集體土地承包經營合同未變時,準許原告符運金、符敏敏繼續耕種李家山村11組在同皮洞葡萄園的1.63畝水田。

二、由被告李家山村11組賠償原告符運金、符敏敏秧苗損失費200元。

宣判后,雙方當事人均表示服判,判決發生法律效力。

評析

一、被告無權收回原告耕種的責任田。我國《村民組織法(試行)》第四條規定:“村民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管理本村屬于村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民法通則》第二十八條規定:“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具有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對屬于本村所有的土地,具有發包、調整的權利。村民小組是村民委員會下的一級組織,因有歸其所有的集體土地,也具有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有權發包、調整土地。本案符運金與劉福民離婚后,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未依法定程序變更之前,仍受法律保護。被告李家山村11組在未依法收回符運金承包經營的土地之前,以符運金與其組民已離婚為理由,強行耙掉符運金責任田中的秧苗的行為,屬侵權行為,對造成原告的損失,理應賠償。

第9篇

問:老公患了精神病,把家里能砸的都砸了,還到處惹禍,我們已分居5年了,我能提出離婚嗎?

答:根據法律規定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事實證明夫妻關系已無法再維持下去的,經對方親屬以及有關單位安排好病患者的生活、醫療、監護等問題后,你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請求。

2、離婚后,一方擅自改變子女姓氏怎么辦?

問:離婚后,小孩隨他母親生活。前妻再婚后未和我商量就把孩子的名字改成隨繼父姓了,我該怎么辦?

答:根據《婚姻法》規定:子女可隨父姓,也可隨母姓,關于離婚后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能否改變子女姓氏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對此問題作過司法解釋:即父母雙方離婚時,可以協商變更子女姓名,經協商未達成協議的。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變子女先前已經用的姓名;離婚后,父母任何一方未經對方許可,單方面將子女改姓是不當的,如果生父或生母提出異議,另一方應恢復子女原來的姓名,并不得以直接撫養子女為由予以抗辯。因此你可要求你前妻恢復孩子以前的名字,如果她堅持不恢復,你可以向法院,要求她恢復。

3、丈夫生前給第三者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問:丈夫突然去世,生前與第三者簽訂一份協議,寫明給第三者一定的財產,并有丈夫的簽字請問這份協議有效嗎,第三者能拿到財產嗎?

答:該協議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是無效的,第三者不能據此拿到財產。

4、法院判離婚,如有一方不簽字屬于違法嗎?

問:我老婆要求離婚,我一直不同意,她就到法院了,開庭時我也堅決不同意離婚,但我擔心法院會判決離婚。請問,如果法院判決離婚,我不簽字,這屬于違法嗎?

答:判決離婚的判決書,只需進達即可,與簽不簽字關系不大。因此,你不簽字也改變不了法院判決離婚的事實。如果法院在判決中有事實不清或程序違法等情形,建議你簽領判決后依法提起上訴。

5、聊天記錄可以作為證據嗎?

問:我老公最近經常夜不歸宿,即使在家的時候也窩在書房上網至深夜。后來我發現他是外面有情人了,我就把他和情人的QQ聊天記錄全部復制保存下來了。現在我想離婚,請問這聊天記錄可以作為他背叛婚姻的證據嗎?

答:QQ,MSN等即時通訊記錄只要是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屬于視聽資料,可以作為訴訟爭議的證據使用。

6、工人在工地上突然死亡,老板有責任嗎?

問:我哥哥在建筑工地打工,2009年11月19日上班時突然說心口疼,隨之就一頭栽倒在地,120到現場后診斷已經死亡。工地老板說我哥是自己發病死亡的,他沒有責任,拒絕對我家進行賠償。請問,老板真的沒有責任嗎?

答: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15條“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的規定,你哥哥的情形應當屬于工傷。如果他老板為他辦理了工傷保險,他相應的工傷待遇就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如果他老板沒有為他辦理工傷保險。他相應的工傷待遇就由老板支付。

7、我可以提前解除租房合同嗎?

問:2009年12月,我買了一套二手房,在我買該房之前該房已經出租給別人。現在我買下之后,發現承租方把房子弄得很臟,我想提前解除租房合同,可以嗎?

答:不行。“買賣不破租賃”,你雖然成為了新房東,但也要受以前老房東與承租人之間的租房合同約束,沒有合法理由,你不能提前解除租房合同。

8、簽訂了勞動合同能不能要求加工資?

第10篇

我和我前夫是2007年結婚的,我在2009年生育了兒子。2014年上半年,我發現前夫在外與別的女人有曖昧關系,于是我向他提出了離婚。經過協商,我們去民政局辦理了協議離婚。離婚協議中約定:“我們雙方婚后購買的一套房屋原為我與前夫共有,我們離婚后,我前夫自愿放棄該房屋中的一切權利,并配合辦理過戶手續,將該房屋權利人變更登記為我與兒子共同共有。”

離婚以后,我一再催促我前夫辦理房屋的過戶手續,而他以各種理由遲遲不愿意配合辦理。上個月,我前夫來看孩子的時候,我再次提醒他盡快辦理,我前夫卻說自己已經咨詢過。有人告訴他,我們協議中的贈與還沒有完成,他要求撤銷贈與。我想問下律師,我們離婚協議上的約定是否有效?應當如何辦理?

求助人:小賈

A:賈女士,你好!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規定,“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您與前夫之間簽訂了《離婚協議》,并且該離婚協議已經經過了雙方辦理離婚登記,因此雙方的離婚協議成立并已生效,對于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

同時,雙方離婚協議中約定的男方的房屋份額歸屬于子女的條款在司法實踐中通常并不適用《合同法》中關于贈與任意撤銷權的規定。這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而離婚協議是以婚姻關系變化作為前提的協議,故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其二是審判實踐中意見認為,離婚時的財產分割協議在訂立時,當事人之間除了純粹的財產利益考慮以外,還摻雜著子女撫養、夫妻感情等其他因素,也不排除一方為換取另一方同意迅速離婚而在財產處分方面作出的大幅度的妥協與讓步,故不適用簡單的《合同法》,也就不能適用《合同法》中關于贈與的規定。也就是說,你們離婚協議中的內容,男方不得隨意撤銷。

所以,您的訴求在法律上是可以得到支持的。若男方經過協商仍然拒絕配合,您可以作為原告男方,要求男方配合履行。

法律小貼士

離婚協議的生效條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四條規定,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并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上海高院關于忠誠協議的效力規定

《上海高院民事法律問答》2003年第1期

問:夫妻在婚前或婚后所簽訂的一方應當對另一方忠實,不得有婚外情,如有違反,違反的一方應當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的約定,是否具有可訴性,法院應否支持當事人的訴請?

答:婚姻法第四條所規定的忠實義務,是一種道德義務 ,而不是法律義務,夫妻一方以此道德義務作為對價與另一方進行交換而訂立的協議,不能理解為確定具體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所以,經高院審委會討論,已明確(1)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的規定,對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四條為依據提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2)對夫妻雙方簽有忠誠協議,現一方僅以對方違反忠誠協議為由,要求對方履行協議或支付違約金及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Q:張律師,您好!

我有一些婚姻上的問題想咨詢您。我和丈夫已經結婚多年。在談戀愛時,就曾經聽說他有許多女朋友,但當時我考慮只要他現在對我好,我不去追究過去的事情。在我們談戀愛時,男方確實也對我不錯,經過一年多的戀愛后我們攜手走進了婚姻殿堂。

別人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婚初,男方表現得還尚可。然而,結婚兩年以后,尤其是孩子出生后,男方貪玩的本性就流露出來了。2007年的一天我提早回家,正好發現男方和別的女人在家里。于是我提出離婚,男方堅決不同意,并給我寫了保證書。保證書里面承諾,“若男方再與婚外異性有任何曖昧或不正當關系,則在離婚時賠償女方人民幣50萬元。”念在孩子還小,以及他態度誠懇,我就原諒了他。原本以為,有過這樣一個教訓以后,男方可以收收心,把精力多放到照顧家庭上來,可是男方依舊我行我素。近兩年,已經長時間不回家和他人在外姘居。既然婚姻已經名存實亡,我也希望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我想問一下,如何離婚,男方曾經寫的保證書上的內容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求助人:龔女士

A:龔女士,你好!

首先對您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你所說的男方所寫的保證書在婚姻家庭案件的司法實踐中一般稱為“忠誠條款”。關于“忠誠協議”的效力,司法實踐中是具有很大的爭議的。

從全國的范圍來看,有認可“忠誠協議”效力的法院。認可其法律效力的觀點認為,忠誠協議是對于《婚姻法》第四條的具體量化,屬于夫妻雙方的意思自治范圍,沒有違反國家的強制性規定,故應當有效。在北京、河南、四川等地都有支持“忠誠協議”的判例出現。

從上海的范圍來看,上海是最早出現忠誠協議判決的城市,也是最早否定忠誠協議在上海法院適用的城市。《上海高院民事法律問答》(2003年第1期)有明確的指導意見,“婚姻法第四條所規定的忠實義務是一種道德義務 ,而不是法律義務,夫妻一方以此道德義務作為對價與另一方進行交換而訂立的協議,不能理解為確定具體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

在上海法院系統中,雖然對“忠誠協議”的效力已經蓋棺定論,但是若有證據可以證明配偶在婚內與他人同居的,無過錯方仍然可以在離婚時根據《婚姻法》的規定提出損害賠償。

Q:張律師,您好!

我的兒子去年因一場車禍成了植物人,至今沒有蘇醒。兒媳在起初幾個月還經常來看望,可眼看著恢復無望,兒媳就不再照顧兒子了。兒子的日常照顧重擔都落到了我們老夫妻的身上。不僅如此,兒媳還不支付兒子的醫療費用,完全不顧我兒子的死活。所以,我們考慮下來想代表兒子離婚,不知是否可以?程序上如何操作?

求助人:鄭老伯

A:鄭老伯,你好!

根據《婚姻法解釋三》第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后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根據上述法律規定,你們在兒子提起離婚訴訟前,需要先完成您兒子監護人的變更。即向法院提起變更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之訴,在這個訴訟中,你們要向法院說明變更監護人的理由。若最終法院判決你方勝訴,您取得了您兒子監護人的資格,則您可以您兒子提出離婚訴訟。

第11篇

王先生和趙女士是令人艷羨的一對。丈夫開公司做生意,平時非常忙碌,妻子在事業單位工作,相對清閑,操持家務。兩人還有個4歲大的女兒。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倆在長寧區發現了一套合適的學區房,決定為孩子上學而把它買下來。兩人在朋友慫恿下,為了能算“首套房”少付首付款決定“假離婚”。

他倆在民政局簽訂了離婚協議,約定房子和小孩都歸趙女士。回家后,他倆還私下簽訂了一個復婚協議,約定丈夫貸款買房后兩人立刻復婚。

然而,就在離婚期間,王先生的一位女下屬,利用美貌引誘其出軌。事后那個女人頗有心機地把兩人的親熱照發給了趙女士。趙女士立刻發飆,直接把王先生趕出家門。兩人離婚前,現金大多存放在妻子名下。王先生本打算收到前妻轉賬后去買學區房,這下趙女士既不肯匯款,又不肯復婚,一夜之間王先生人財兩空。這讓他實在是無法接受,到法院,要求法院判兩人復婚。

各方意見:

王先生認為:我們是“假離婚”,簽過“復婚協議”,我要按約定復婚。

趙女士則認為:我們已經辦了離婚手續,是否復婚,得看我愿不愿意。現在事實證明他有了別的女人,愛情不在了,還復婚干什么?

律師意見:

婚姻領域是有很多特定法律規定的,沒有充分了解,貿然離婚買房,指望買房后再復婚,是有很大風險的。對此我們不妨用表格的方式作一歸納。

相關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

第八條規定:“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因履行上述財產分割協議發生糾紛提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九條規定:“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一年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婚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三十一條規定:“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兩年,從當事人發現之次日起計算。”

律師解讀

本案中,王先生和趙女士私下簽訂的復婚協議,因為涉及的是婚姻,不能適用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王先生和趙女士在離婚時在民政局簽署的離婚協議中,對于雙方房屋的歸屬已經簽字確認,離婚后,沒有正當理由是不能反悔的,除非王先生能夠提出證據,證明自己簽署離婚協議是被欺詐和脅迫的,而這種證據往往很難搜集。

第12篇

通常,法庭在審理這類案件時,對離婚時人身保險利益的分割主要有兩種作法:一是分割所繳的保險費;二是

分割保單的現金價值

對于離婚的夫婦而言,除了房屋等共有財產外,養老金、公積金等也是他們分割財產時引發的糾紛由頭。

以下案例講述的正是一名讀者離婚后遇到的保險利益分配問題。劉女士稱,前夫近日意外身亡,自己與前夫的親屬因為保險賠償金起了爭執。劉女士咨詢,原本是前夫保單受益人的她,是否還能拿到保險金。

離婚后的保險金風波

劉女士在電話那頭說,原本恩愛的他們,卻因為一些家庭瑣事最終選擇了分開。而因為前夫意外身故帶來的一筆保險賠償金又讓這個原本就破碎的家庭再起風波。

兩年前,因為性格不合等問題,劉女士與丈夫施先生正式決定協議離婚。離婚后,13歲的兒子歸施先生撫養,夫妻兩人仍然保持著聯系。

一個月前,施先生不幸在一場交通事故中意外身亡。他的去世使原本就支離破碎的家庭雪上加霜。考慮到兒子今后的生活問題,劉女士決定要回兒子的撫養權。在辦理撫養權轉換手續時,劉女士意外獲悉,丈夫還有一筆20萬元的保險賠償金。

原來,在劉女士離婚前,其前夫在一家保險公司投保了一份人身險,保險金額為20萬元。保險受益人填的是劉女士,根據保險合同,劉女士將獲得20萬元的賠償金。

于是,劉女士決定向保險公司申請領取保險賠償金。而施先生的父親在得知這一消息后也向保險公司提出領取保險金的申請,這讓陷入悲痛中的劉女士和施先生的父親再次翻了臉。

而保險公司在收到兩份申請后,認為是一個新問題,到底該給付給誰?一時決定不下。

保險金到底歸誰

劉女士認為,自己是保險合同惟一的指定受益人,依法應由其受領保險金。施先生的父親則認為,劉女士與其兒子早已離婚,劉女士對施先生沒有保險利益,無權領取保險金,自己是兒子的繼承人,故保險金應由其受領。

劉女士告訴記者,前夫的父親一直堅持不同意她作為受益人來領取這筆賠償金,“他堅持這20萬元應該作為我前夫的遺產由他來繼承,最多因為我撫養兒子而分給我一半,如果全部給我的話,他就要我。”

保險公司最后給出的答復是,這20萬元的保險理賠金應該給予劉女士,原因是離婚后,施先生并未更改保單受益人。“在本案中,劉女士與施先生離婚后,施先生并未通過保險公司變更受益人,即默認其原先指定的受益人劉女士現在仍是合法的受益人,劉女士的受益權并不因婚姻關系的解除而消失,所以這20萬元保險賠償金應由劉女士獲取,不適用繼承法的規定。”

人們在購買人身保險時,極容易忽視“受益人”這一項。所謂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當被保險人死亡時,由受益人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保險公司確認索賠后直接把保險金給付給受益人。因此,受益人可以是被保險人的丈夫、妻子、子女、父母或兄弟姐妹,以及投保人,或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有可保利益的第三人。

由于生活的變故,當初投保時,指定的受益人可能因離異、死亡等而變化,如不及時更改,可能會使投保人的一些投保目的無法實現。因此,為了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投保人可在征得被保險人或其法定監護人允許的前提下,隨時隨地用書面形式通知保險公司更改受益人。

按照我國《保險法》的規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可以變更受益人并書面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收到變更受益人的書面通知后,應當在保險單上批注”。

而此案中,施先生離婚后并未更改受益人,所以劉女士仍然還是這份保單的受益人。假設施先生保單上“受益人”一項上僅僅是“法定”,死亡理賠金將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按照遺產繼承順序和方式處理。

盡管夫妻購買人壽保險,往往指定自己的配偶為受益人,離婚后一般又不愿意再讓對方成為受益人,但受益人不會因為夫妻離婚而自動變更,保險合同的效力也不會因為離婚而喪失。

專家提醒,夫妻離婚后應當將原為配偶的受益人資格取消,或者變更為其他親屬,否則,被保險人死亡后,已經離婚了的原配偶是有權享受這筆保險金的。變更受益人只要向保險公司發去書面的變更申請即可。

離婚后保單如何分割

保險,作為一種儲蓄性的家庭投資已為許多人所接受。夫妻一方購買的以對方為被保險人且以本人為受益人的保險,在夫妻離異時,保單可否作為共同財產分割呢?此案便是一個值得大家討論的典型案例。

隨著家庭理財方式多樣化的發展,購買各種人身保險的家庭逐漸增多,因為我國沒有相關法律可作依據,導致離婚案件中如何分割人身保險利益的問題日益凸顯。

通常,法庭在審理這類案件時,對離婚時人身保險利益的分割主要有兩種作法:一是分割所繳的保險費;二是分割保單的現金價值。

雖然保險產品種類繁多,但因為保費數額是確定的,所以在處理此類問題時,分割當事人所繳保費是比較合理的。比如一份人身保險,現在已經繳了5年的保險費,共6萬元,在分割時,判決該份保險由一方當事人所有,另一方當事人給付對方一半的保險費,即3萬元。

第二種分割保單現金價值的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保險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第45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于以夫妻共同財產投保后,夫妻又離婚的,應當按照以下情況處理涉及保險的糾紛:一方為投保人并以自己或其親屬為受益人的,應當給予對方相當于保險單現金價值的一半的補償。”還是以上述例子為例,如繳納了5年的人身保險,保費共計6萬元的保險費,而離婚時的現金價值為4萬元,在分割時,判決該份保險由一方當事人所有,另一方當事人給付對方一半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即2萬元。

不過,也有專家對上述兩種分割辦法提出了異議,認為這兩種分割辦法存在不合理之處。

比如,就保費分割法而言,專家認為,買保險如同消費,所花費的保險費是一種投資支出,支出的費用并不是一種現存的財產,不能作為財產進行分割。此外,保險費的數額一般大于保險單的現金價值,尤其是一些長期性壽險險種,第一年度的保單現金價值極少甚至為零,如果離婚時按保險費進行了分割,可能向對方支付了一半保險費的當事人在退保時什么也得不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洪湖市| 浪卡子县| 彭州市| 祁东县| 大兴区| 乌什县| 苍溪县| 左贡县| 枞阳县| 开阳县| 历史| 镶黄旗| 昭觉县| 留坝县| 大厂| 东光县| 河曲县| 拜泉县| 双城市| 北宁市| 太仆寺旗| 永寿县| 韩城市| 黄平县| 沈丘县| 伊川县| 临沭县| 泰州市| 出国| 乌恰县| 沅陵县| 马鞍山市| 大丰市| 环江| 陇川县| 双鸭山市| 文化| 汶上县| 乌恰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