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5 15:26:0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車工工作經驗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要忠誠,不要隨波逐流
王大保打工的這家外資企業,2008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效益滑坡,生存受到威脅,連工資都發不出,不少員工紛紛跳槽。此時,王大保不為所動,堅信困難是暫時的,因此即使白干拿不到工資,仍積極為公司獻計獻策,千方百計幫助公司渡過難關;甚至將自己家里的存款集資給公司做流動資金,并動員大伙這樣做……經過短暫的低迷后,公司又煥發出勃勃生機。鑒于王大保對公司如此忠心,老板報之以李,不但給王大保提職加薪,還鄭重地承諾:王大保為公司終身制員工。
編輯點評:大凡能在企業站穩腳跟的人,都是以企為家、對企業忠心耿耿之人;即使企業遇到困難發不出工資,也能與企業同舟共濟,榮辱與共。一旦企業起死回生,這樣的員工一定會受到老板的重用、厚待。
要多能,不要孤注一擲
2011年,中文系畢業的黃曉江順利地應聘到一家制造公司當辦公室秘書。盡管他文章寫得好,深得老板的賞識,但沒有一門實實在在的理科技能,他干得很不踏實。他發現公司下屬幾個車間比較缺電焊工,而自己的舅舅是國營企業的高級技工,車工、電焊等樣樣精通,黃曉江便利用節假日休息到舅舅的工廠學電焊并拿到了電焊工上崗操作證。2012年底,黃曉江所在的公司受市場的沖擊,要大量裁減二線人員,有一手過硬電焊技術的黃曉江不僅沒有被裁,反而被重用,升任焊接車間副主任。
編輯點評:在一些企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紛紛裁員的大背景下,僅憑一項技能就想在企業站穩腳跟,是不夠穩妥的。俗話說:技多養身。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多掌握一項技能,才能在經濟結構調整、企業面臨危機時站穩腳跟。
要預警,不要麻痹大意
大學剛畢業,張娟就在學友的幫助下來到一家企業做內刊的編輯工作。學友是總裁秘書,不但工作能力強,而且人緣很好,在她的引薦下,張娟認識了公司很多高層管理人士。從2010年開始,這家公司受金融危機余波的影響進入非常時期,張娟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十分注重人事信息的收集。在一次閑聊時,人力資源部經理無意中透露了一條消息:內刊編輯部要撤并,估計要裁員兩人。得到這個信息以后,張娟工作更加賣力,并加強了與兼并部門主管的交往,將自己大學時在《人民日報》《演講與口才》等報刊發表的文章呈送給兼并部門的主管,虛心向他請教如何更好地做好編輯工作。在后來的撤并過程中,新主管認定張娟就是內刊編輯的最佳人選,把她留了下來。
編輯點評:非常時期,裁員減人是擺在人們面前的客觀現實,及早準備十分必要。如能盡早得知裁員的信息,就可以在裁員之前采取應對措施。
要善后,不要自暴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