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1 19:01:2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鍵控技術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當選擇正弦波作為載波,用一個二進制基帶信號對載波信號的振幅進行調制時,產生的信號就是二進制振幅鍵控通信信號(2ASK)。例如用電建控制一個載頻振蕩器的輸出,使它時斷時續輸出,這便是一部振幅鍵控的發報機。由于振幅鍵控信號抗噪聲性能不夠理想,逐步被FSK和PSK代替。但是,作為一種最古老的調制方式,它還是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特別是在近幾年隨著對信息速率要求的提高,要在叫窄的頻帶內實現較高的信息速率的傳輸,多進制的數字振幅鍵控(MAK)又得到了運用,在信道條件較好而頻帶又較緊張的恒參信道中優先采用它。
1 2ASK調制方法
調制信號為二進制數字信號時,對載波信號的振幅進行調制,這種調制稱為振幅鍵控調制即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在2ASK調制中,載波的幅度只有兩種變化狀態,即利用數字信息“0”或“1”的基帶矩形脈沖去鍵控一個連續的載波,使載波不連貫的輸出。有載波輸出的部分用“1”表示,無載波輸出的部分用“0”表示。
2ASK(二進制振幅鍵控)信號的碼元可以表示為:
e0(t)=b(t)cosωct (1-1)
式中,wc為載波角頻率,s(t)為單極性NRZ矩形脈沖序列
b(t)=ang(t-nTb) (1-2)
其中,g(t)是持續時間為Tb、高度為的矩形脈沖,常稱為門函數;an為二進制數字,當an=1,出現概率為P;當an=0,出現概率為(1-P)。
在二進制數字振幅調制中,載波的幅度隨著調制信號的變化而變化,實現這種調制的方式有兩種:
1.1 相乘法
通過相乘器直接將載波信號coswct和數字信號s(t)相乘,得到輸出信號,輸出的信號稱為調制信號,這種直接利用二進制數字信號的振幅來調制正弦載波的方式稱為相乘法。相乘器用來進行信號的頻率搬移的,相乘后輸出的信號通過濾波器濾除高頻諧波和低頻干擾信號,從而得到振幅鍵控信號。
1.2 開關法
開關法又稱鍵控法,是2ASK的一種常用的方式。這種方法是使載波在二進制信號“1”和“0”來控制開關,當基帶信號為高頻信號“1”時,開關打開,當基帶信號為低頻信號“0”時,開關關閉,模擬雙向開關在電路中起接通信號或斷開信號的作用,這種二進制振幅鍵控方式稱為開關鍵控方式,以二進制數字信號去控制一個初始相位為0的正弦載波幅度,可得其時域表達式如下:
e(t)=As(t)coswct (1-3)
式中的各參數含義如下:A為載波振幅,s(t)為二進制數字調制信號,Wcω為載波角頻率,e(t)為2ASK已調波。
2 2ASK調制電路總體設計
如圖1所示。
ASK編碼調制原理是:當基帶信號為0時,不輸出,當基帶信號為“1”時,則輸出。本案例基于FPGA進行電路設計。從上文公式可以看出,ASK為模擬信號,而要用FPGA技術實現ASK的調制解調,而FPGA只能產生數字信號,就需要用到FPGA產生分頻器、M序列產生器、跳變檢查電路、正弦波信號產生電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獨立的DAC數模變換器。
首先,針對分頻電路,對時鐘信號進行分頻作為載波信號,對該正弦信號進行抽樣,每個有效周期內采100點,然后進行計數得到輸出。
m序列是最常用的偽隨機序列,是由一個帶有兩個反饋抽頭的3級以為寄存器,這樣就使m序列具備隨機特性,預先可確定性,循環特性等特點,通過移位寄存,得到多項式F(x)=x3+x+1,最后得到“1110010”循環序列,在電路中,通過變化始終的頻率,可以方便的改變輸入碼元的速率。
為了在示波器上面[第一論文 網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教育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顯示一個連續的波形,便于觀察,采用跳變檢測器,在基帶信號上升沿或者是下降沿到來的時候,對應輸出波形位于正弦波形的sin0處。
基帶信號只需要計數器對時鐘信號進行技術,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序列信號。
2ASK是模擬調制,這里采用DAC變換器可以滿足要求,根據奈奎斯特定理可以知道,當以fs》2f進行抽樣時,可以保留原始信號的所有信息,調制系統中,調制信號和已調信號都是模擬信號,所以在實驗中對正弦信號每個周期抽樣100個點,相當于fs=100f,完全可以顯示出模擬正弦波信號。
參考文獻
[1]樊昌信,曹麗娜主編.通信原理(第六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
[2]黃仁欣主編.EDA技術實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要想在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下,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促進高校自身發展,就必須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穩步持續提高教學質量。HACCP是英文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s的簡稱,可以譯成“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可以說是一種方式。應用這種方式進行危害性大小的分析,定出來要重點控制的環節(關鍵控制點)并定出每一個關鍵控制點的關鍵控制性措施。實踐提示,要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必須實行關鍵控制點(HACCP)管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教學管理不規范現象,整體提高教學質量,造就社會急需人才,真正完成高校使命。
一、建立HACCP制度的原因
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本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誰把握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于主導地位。要把握面向21世紀的教育,前提是把握人才培養的質量。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就要確保高校的教學質量。然而教學質量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通過教職工與學生共同努力形成的,其中有許多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因此,要想提高高校教學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就必須建立制度和模式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加以控制和管理。而HACCP制度就是這樣一種可以管理和控制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的手段,因此,提高高校教學質量,建立HACCP制度至關重要。
二、HACCP制度的構建與實施
(一)根據高校教學實際情況和社會人才需求,調整教學計劃,建立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要想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高校教學工作者必須根據高校的教學實際情況、社會人才需求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不僅要對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加以重視,還要重視提升學生的外語水平、計算機水平,更要對學生進行文化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此外,還要把勞動、科研訓練、社會實踐活動等納入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建立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既做到因材施教,又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二)建立評估和監督制度,對教學質量實施過程監控
1.加強對課程質量的評估
要想順利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就要把好課程質量這一關,這樣不僅有助于對教學質量進行評估,而且有助于更好地為實現課程教學目標服務。
2.建立、健全教學督導制度
要想實現教學科學化管理,實現對學校教學過程的有效監督,實現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標,高校就要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教學督導制度,使教學管理有制度可循,使教學管理合理化、科學化。實踐結果提示,建立、健全教學督導制度,有助于優化教學方案,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建立、健全教學督導制度至關重要。高??梢越⒔∪虒W質量評價標準體系、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以便準確評價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并將評價結果反映給教師,以便教師根據評價結果對教學活動加以反思,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3.完善教學信息反饋渠道
高校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完善教學信息反饋體系,想方設法收集教學信息,以便為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等提供參考依據,制定教學管理措施,以便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對教學工作加以管理。為實現有效管理,可以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這樣可以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使其愿意通過任何方式提高教學水平,促使教師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改革研究活動當中,有助于促進教師的職業發展,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此外,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還必須充分調動學習主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學??梢栽O立“獎學金”,評定“三好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加強教風、學風建設,強化約束機制
教風與學風建設是HACCP制度的重要環節。建設良好的教風與學風,既要弘揚先進,樹立新風;又要強化約束機制。建立高校HACCP制度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實行教考分離,督促教師努力上好每一堂課。
2.賦予教師一定權力,使其有權針對學生表現予以教育和處理。例如,曠課學生每曠課一次,課程成績降低一個檔次,曠課三次該課成績計為零分;對上課睡覺、說話者同樣處理。這樣就可以保證課堂秩序,提高教學質量。
3.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學校規定每個班級每年必須抓5%學生留級處理。
4.為了確保每一位同學經過大學四年培養都能成為社會有用人才,學生從入學之日起,每位中級以上教師像帶研究生一樣,各帶7~10名學生,每周至少找他們談心或業務輔導一次,按照個人特點和特長,全面培養和專長培養相結合。保證每位同學畢業時都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五)強化學籍管理力度,對“人才產品”的質量加以把關
【關鍵詞】抗干擾方案編碼
目前,信道編碼和交織技術已被成功地應用于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中,但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只提供話音業務和低速數據業務,因而導致相應的信道編碼單一。相比較之下,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能提供更為豐富的業務種類,并且能改善原由第二代業務的質量,這就對通信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背景
本論文主要以第三代以及未來移動通信系統需求為背景,介紹當前以及未來移動通信普遍關注的高效信道編碼譯碼技術,其中包括已被3GPP采用的Turbo碼技術和目前受到普遍關注的Turbo乘積碼(TPC)和低密度校驗碼(LDPC)碼技術。
二、高效信道編碼技術
信道編碼技術是移動通信中提高系統傳輸數據可靠性的有效方法,使接收機能夠檢測和糾正傳輸媒介帶來的信號誤差。在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中應用卷積碼和交織,對保證話音和低速數據業務的業務質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三代系統與第二代相比,需要提供的業務種類大大增加,對信道編碼有更高的要求。
在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中,GSM與IS-95中主要采用卷積碼,Fire碼以及卷積與RS的級聯碼。在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中,采用的信道編碼類型主要有兩種:卷積碼,Turbo碼。
在未來移動通信系統中,卷積編碼仍可以作為實時話音業務的一種侯選方案,而Turbo碼仍可以作為非實時高速數據業務的一種侯選方案。研究表明,在非規則圖上構造的基于GF(q)域上的LDPC碼性能要好于Turbo碼。LDPC碼可以通過增加碼字長度,同時采用優化的譯碼實現,所以它也是可能應用與未來移動通信系統的非實時高速數據業務的信道編碼侯選方案。
Turbo碼,又稱并行級聯卷積碼(PCCC),是由C.Berrou等在ICC’93會議上提出的。它巧妙地將卷積碼和隨機交織器結合在一起,實現了隨機編碼的思想。同時,采用軟輸出迭代譯碼來逼近最大似然譯碼。Turbo碼的發現,標志著信道編碼理論與技術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結束了長期將信道截止速率作為實際容量的歷史。
LDPC碼是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的簡稱,中文譯名為低密度校驗碼。它是Gallager于1963年提出的,所以也叫Gallager碼。近幾年,人們認識到LDPC碼所具有的優越性能及其巨大的實用價值,所以繼Turbo碼之后,LDPC碼成為近年來編碼理論界的又一研究熱點。研究表明,利用置信傳播算法,LDPC碼能夠以較低的硬件復雜度實現近香農限的譯碼性能。
Turbo碼是應用在UMTS系統中的新的糾錯編碼技術。其糾錯性能優于卷積編碼,但是解碼復雜度較高,而且編碼時延較大,適用于對時延要求不高但速率較高的數據業務。另外,Turbo碼的理論分析困難。至今尚未有對Turbo碼譯碼器誤碼率的完整理論分析和估計,一般是通過仿真模擬其性能。
LDPC碼相對于Turbo碼來說,有以下優點:(1)LDPC碼的譯碼復雜度較Turbo碼低;并且由于LDPC碼譯碼算法中一次譯碼迭代的計算復雜度遠比Turbo碼譯碼算法中一次譯碼迭代的計算復雜度低,因此可以通過改變最大迭代次數來獲得“復雜度-性能”的最家折衷。此外,LDPC碼置信傳播(BP)譯碼算法可以高度并行操作,也存在更低復雜度的性能近似置信傳播譯碼算法的其他譯碼算法。(2)LDPC碼的最小距離隨著碼塊長度增大依逼近于1的概率線性增大。(3)可以根據任意碼塊長度和任意碼率很容易的設計出性能優異的LDPC碼。(4)LDPC碼無“錯誤地板”現象,這使其可以應用于短幀業務。(5)由于校驗矩陣是隨機生成的,從而已經對編碼比特進行了有效的交織,所以無需額外的交織器。(6)在LDPC碼譯碼過程中,可以得知譯碼是否正確。因為若,則說明譯碼正確,其中H為LDPC碼奇偶校驗矩陣,為譯出的碼字。
但是,LDPC碼卻具有較高的編碼復雜度,這是其經常遭受抨擊的一個最主要原因。Turbo碼具有線性編碼復雜度,而直接實現LDPC碼編碼器的復雜度卻與碼塊長度的平方成正比。不過,目前已經存在相應的解決辦法,如可以改進LDPC碼的奇偶校驗矩陣構造方法,或者采用降低復雜度的LDPC碼編碼算法。
三、移動通信中的調制技術
數字調制,解調技術是從最基本,最簡單的二進制數字調制2ASK,2FSK和2PSK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基于2ASK由二進制向多進制發展,產生了正交幅度調制QAM,MQAM;基于2FSK向多進制發展,產生了MFSK調制;基于2PSK向多進制發展,產生了QPSK,OQPSK,MPSK等。為了進一步改善移相中相位躍變帶來的頻譜擴展與幅度上的變化,又引入了連續相位調制。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最小頻移鍵控MSK,高斯型最小頻移鍵控GMSK,平滑調頻TFM。
目前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的調制技術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以GSM為代表的,采用非線性連續相位調制CPM中高斯濾波的最小頻移鍵控GMSK,它避開了線性要求,可使用高效率的C類功率放大器,大大降低了放大器的成本,但是實現復雜;另一類屬于移相鍵控PSK,它包括IS-95中以及IMT-2000中采用的BPSK,QPSK,OQPSK,平衡四相擴頻調制BQM以及復數四相擴頻調制CQM等。這類調制在碼元轉換時刻會產生相位躍變,并帶來頻譜擴展,當頻帶受限后幅度上會出現波動,且對線性度要求較高,高功放,需使用價格高昂的A類放大器,但是實現簡單。
為提高系統的頻譜效率,數字通信系統常常采用多進制數字調制。多進制數字調制是利用多進制數字基帶信號調制載波的幅度,頻率或相位。由于多進制數字已調信號的被調參數在一個碼元間隔內有多個可能取值,因此,與二進制數字調制相比,在系統帶寬一定的條件下,多進制調制的信息傳輸速率較高。在相同的信息速率下,多進制信號碼元的持續時間要長。增大碼元寬度,就會增加碼元的能量,并能減小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碼間干擾的影響。正是基于這些特點,多進制調制方式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但是,多進制數字調制系統頻帶利用率的提高是通過犧牲功率利用率來換取的。隨著M值的增加,在信號空間中各信號點間的最小距離減小,相應的信號判決區域也隨著減小。因此,當信號受到噪聲和干擾的損害時,接收信號的錯誤概率也將隨之增大。幅度相位聯合鍵控(APK)方式就是為克服上述問題而提出來的。當前研究較多,并被建議用于數字通信中的APK信號,是正交幅度調制信號。尤其是矩形QAM信號,具有容易產生的獨特優點,也容易解調,從而得到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數字移相鍵控調制解調;MALTAB仿真;數字信號處理器
通信技術自從進入第二代移動通信以后有了飛速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數字通信代替模擬通信是其關鍵原因之一,調制技術是數字通信系統中必備的技術,調制解調模塊也是數字通信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雖然在現在的數字通信系統中使用的數字調制技術主要是GMSK和QPSK,但是PSK(數字移相鍵控,本論文主要介紹的是2PSK及2DPSK)作為數字相位調制技術中最為簡單,最易實現的一種也有著其獨特的優點,比如占用帶寬僅為FSK的一半,確有著比包括FSK在內的許多種調制技術更好的抗噪聲性能以及抗碼間干擾能力。而且其他的具有更優良性能的數字相位調制技術如QPSK也是在其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因此對PSK做一定的研究和分析也是必要的。
1 數字移相調制技術(PSK)的基本原理
圖1表示數據a=[1 0 0 0 1 1 1 1]的2PSK基帶信號波形、其對應的調制信號波形、其對應的2DPSK基帶信號波形和調制信號波形,2DPSK波形定義首字符為0,調制時以一個周期調制一個碼元,圖1第一個波形表示a的2PSK基帶信號波形,第二個波形表示經碼變換后的以0開始的2DPSK基帶波形,第三個波形表示a的2PSK調制信號波形,第四個波形為a的2DPSK調制信號波形。
由圖1可以看出PSK是以相位來區分0、1碼元的,2DPSK和2PSK之間的區別僅僅在于:2PSK是直接利用載波的相位來表示0、1代碼,2DPSK是用載波的相對相位來區分碼元0、1的,如上圖用一個周期表示一個碼元時,當調制信號的兩個相鄰周期的相位相同時表示代碼1,相位不同時表示代碼0。在實際的2DPSK調制實現是這樣的:先對信號碼元進行碼元變換,然后再進行2PSK調制。
2 數字移相鍵控(PSK)的MATLAB仿真
上圖為濾波后信號與載波相乘后的信號波形,也就是調制程序輸出的已調信號。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輸入信號在基帶波形成型后進行了極性變換,原來的碼元0變換為了-1、1則仍為1。并且這個程序是對一個碼元采樣八個點的。根升余弦濾波主要是對基帶波形做了變換,使得原基帶波形變得比較圓化,并且有一定的濾波時延和拖尾,在這個程序中因為采用的是51階濾波,所以時延為3個碼元。載波調制后輸出的已調信號是通過余弦波形的相位來區分碼元的,其中相位0表示碼元1,相位180度表示碼元1。并且該程序使用的是2PSK調制,沒有使用2DPSK,如果要進行2DPSK調制,只需要在基帶波形成型前對輸入信號進行碼元變換,在解調程序的判決輸出后,對碼元進行反變換就可以實現了。
接著運行解調程序,解調程序可分兩種情況運行,一種是在不加任何躁聲的情況下解調輸如信號,得到的解調信號是理想化的信號。實際的通信系統中是不存在沒有噪聲的情況的,因此,為了更好的模擬現實通信系統,就有了第二種方法,在調制信號后加入高斯白躁聲,然后再進行解調,這樣解調出來的信號是比較接近現實的通信情況的。本文為了更好的體現程序的正確性,對兩種情況都進行了仿真。
本MATLAB程序仿真的算法是是一種比較可行的算法,其誤碼率最大也是低于0.025的。在調制與解調的過程中都使用根升余弦51階濾波器濾波時,是有6個碼元的濾波時延的。也就是說解調出來的前6個碼元是不正確的,而輸出到調制程序的信號的最后6個碼元是解調不出來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在輸入信號時,在需要調制的信號的末尾加6個無用的碼元。而在解調積分判決輸出解調信號時從第7個碼元開始輸出。
[參考文獻]
[1]程佩青,著.數字信號處理教程.第二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關鍵詞】語音識別 遙控器 智能控制
1 引言
目前家用電器產品基本上都配套有相應的紅外線遙控器設備,一個復雜過一個,每個家庭里可能光遙控器就有好幾臺,使用起來不好區分,而且由于編碼形式不同,功能都不兼容,經常要換遙控器.每部遙控器都需裝配相應的干電池,極為浪費,與此同時,傳統的遙控器都是按鍵型的,一旦過了些時日,按鍵上的功能字樣模糊了,很難識別,特別是對于那些功能較多的遙控器,這個問題尤為困擾人。目前國內雖有學習型的紅外遙控器,但絕大多數是采用復制遙控器紅外載波達到學習目的,但采用專用的遙控集成芯片導致設計復雜,設計復雜,集成度高,成本也較高。本論文研制一種集家電遙控器功能于一身的萬能遙控器,通過將各種遙控器的紅外載波記錄在一個專門的存儲空間中,實現眾多遙控器集成于一個智能遙控器中,用軟件取代硬件的形式實現智能化。在這種遙控器上裝上一種語音識別的智能控制功能,通過語音命令取代傳統的按鍵形式的指令,實現一款基于語音識別模塊的萬能遙控器。
2 學習型遙控器的設計原理
學習型遙控器主要是把原始遙控器發出的紅外遙控信號進行完全拷貝,而不管遙控器是什么格式的,信號經過適當的壓縮后存儲在ROM 里面,當需要發射紅外信號時,只需將儲存在存儲器里面的遙控編碼讀出,還原成原始信號即可實現學習的功能。
2.1 語音識別控制模塊原理:
采用凌陽公司生產的SPCE061A 單片機里面的集成語音識別功能,對需要用到的控制功能的語音指令進行聲音采集,轉換成數字信號形式儲存在存儲器里面,一旦識別接收到外界的語音信號,就會從存儲器里面取出對應的控制命令,并通過單片機產生相應的紅外控制命令發射出去實現控制功能。
2.2 系統總體方案介紹
整個系統主要由鍵盤輸入電路、MIC輸入電路、語音輸出電路、紅外發射電路組成。通過分析按鍵命令或語音識別結果,利用正常的結果以紅外指令碼發出,控制家電的運行,同時用語音提示。系統組成如圖 1 所示。
3 系統硬件設計
初步設計的萬能語音遙控器,主要由鍵盤輸入電路、MIC輸入電路、擴展功能電路、語音輸出電路、紅外發射電路組成。用戶通過按鍵,完成遙控功能,保留按鍵功能、擴展功能(語音報溫和報時功能)。
3.1 語音和拓展功能部分
SPCE061A有1路專用于采集語音信號的A/D轉換電路(MIC輸入)和7路用于其它功能的A/D轉換電路。前者能用來進行語音識別、錄音等的語音信號的輸入,在本遙控器里用來采集語音信號,進行語音識別;后者中,選擇其中1路進行溫度采集,由按鍵控制溫度的播報。SPCE061A有豐富的時基信號,采用2Hz的時鐘進行計數,并進行萬年歷計算,由按鍵控制播報時間。硬件電路如圖 2所示。
硬件上共設計了13個按鍵,采用4×4的行列式鍵盤,IOB0~IOB3設置成輸入口,IOB4~IOB7設置成輸出口,預留3個按鍵作為備用鍵。
語音識別電路比較簡單,MIC選用駐極體話筒。駐極體話筒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體積小、無方向性、頻率響應寬、保真度好等優點,它的偏壓由SPCE061A的VMIC管腳提供。
SPCE061A提供了2個10位D/A輸出通道AUD1、AUD2,用于輸出語音信號,每個通道的輸出能力為3mA??紤]到功耗,在這里采用了單通道AUD1輸出。
通過IOB8輸出的PWM信號(IOB8、IOB9有特殊功能)可以作為紅外載波信號,其頻率由可編程定時器TimerA(或TimerB)的溢出頻率決定。
溫度傳感器采用普通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熱敏電阻靈敏度高、價格便宜。m’nSP?內核是一個通用的核結構。除此之外的其它功能模塊均為可選結構,亦即這種結構可大可小、可有可無。借助這種通用結構附加可選結構的積木式構成,可形成各種不同系列派生產品,以適合不同場合的應用。這樣做無疑會使每一種派生產品具有更強的功能和更低的成本。
3.2 學習型遙控器部分
學習型遙控器在使用之前,先對原始的家電遙控器進行原始信號的拷貝。當原始遙控器像學習型遙控器發射紅外遙控信號時,學習型遙控器將信號接收,進行拷貝并壓縮,然后將壓縮后的信號存儲在存儲器里,從而對原始遙控器完成學習。以同樣的方式對其他的遙控器進行學習,并將其學習到的編碼形式同樣存儲在存儲器里面。這樣就可以實現多種遙控器功能集成于一個學習型的遙控器中。圖3給出了學習型遙控器工作示意圖。
4 系統軟件實現
當遙控器接收到矩陣鍵盤或者語音識別模塊發來的指令后,通過單片機將存儲器里面相應模式下的信號控制編碼還原,并且將其加載到38KHz的載波當中發射出去,實現控制家電的功能。遙控器的相關程序流程圖如圖4和圖5所示。
5 結論
本論文研制一種集家電遙控器功能于一身的萬能遙控器,通過將各種遙控器的紅外載波記錄在一個專門的存儲空間中,實現眾多遙控器集成于一個智能遙控器中,通過軟件取代硬件的形式,實現多功能化的遙控器,一方面解決了家庭中遙控器過多的煩惱局面,實現系統控制家電器件,達到節約資源、方便的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引進了語音識別技術,實現遙控器的人工智能化,使得遙控器的操作更加容易上手,方便快捷。
參考文獻
[1]程小輝,康艷萍.可識別載波的紅外遙控自學習模塊研究與設計[J].電子技術應用,2013,39(2):121-124.
[2]黃海陽,吳錘紅.一種基于單片機的紅外遙控信號解碼新方法[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2012,12(07):30-33.
[3]劉新,懷彬,陸婷.一種紅外遙控編碼專用芯片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集成電路,2010,19(11):43-48.
[4]蘇鵬,周風余,陳磊.基于STM32的嵌入式語音識別模塊設計[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2011,11(2):42-45.
[5]陳喜春.基于LD3320語音識別專用芯片實現的語音控制[J].電子技術,2011,38(11):20-21.
作者簡介
李亞光(1990-),山西省臨汾市人。大學本科學歷?,F就讀于北方工業大學。
關鍵詞:上堆積尾礦庫 勘察 研究
中圖分類號:D918.2文獻標識碼:A
1 勘察的目的、任務
建立尾礦庫的目的是保證有足夠的庫容儲存尾礦砂、確保尾礦庫的安全正常運行。
尾礦庫勘察的主要內容有:1)從地質條件方面論證所選庫址的可行性;2)為擬建的構筑物提供設計所需的壩材及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指標,對地質條件不良地段提出治理的措施建議;3)對已有尾礦壩壩體進行進行勘查,對壩體穩定性進行分析、評價壩體加高的可能性及為閉庫設計提供壩體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
2 尾礦庫勘察階段及方法
按不同的設計、建設階段,尾礦庫勘察分為:初步設計階段勘察,施工圖設計階段勘察和尾礦庫正常運行后的勘察。
2.1 初步設計階段勘察
主要是建庫選址勘察,內容是查明擬建場區的地形地貌和不良地質災害的發育程度,藉以避開抗震不利、不良地質現象發育地段。
抗震不利地段主要包括孤立山咀、地震液化、采空塌陷等。
不良地質現象主要包括活動斷層、巖溶塌陷、采空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發育地段。庫區下游應避開廠礦、村鎮、景觀、文物、人員集中場所。
工作內容有踏勘、地形測量、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測繪等,藉以查明場區地形地貌特征,地層巖性、巖層產狀,地質構造、活動斷裂,匯水面積,不良地質現象,采礦及礦產賦存情況,庫區下游影響范圍內的村鎮、工礦企業、人文、景點分布情況。
2.2 施工圖設計階段勘察
主要目的是查明選定庫址的地基穩定性、滲透性、壓縮性指標及被水淹沒后不穩定巖層的分布范圍,并提出各項防治措施。主要方法是用鉆孔進行勘察。為達到勘察目的,鉆孔應沿擬建初級壩位置布設,用以查明壩基的巖土層分布、土層的滲透性,有無軟弱層、液化層和巖溶、采空塌陷的分布情況。
此外,對尾礦壩各附屬設施包括排洪系統,尾礦輸送管道、庫水循環管道等部位也應布置一定鉆孔,確保基礎位于穩定地層中,避免不均勻沉降而造成管道破裂,威脅庫體安全。
2.3 尾礦庫建成后的工程勘察
目的是為尾礦庫穩定分析提供基本參數,提供尾礦庫繼續加高擴容的設計依據,為閉庫設計提供必要的技術參數。
凡設計壩高大于20米或總庫容大于60萬方的上游式尾礦庫,必須進行穩定分析并宜在下列時間進行:1)壩體堆積至1/2~2/3最終設計壩高時;2)尾礦堆積壩整體外坡比陡于設計值時;3)堆積壩已接近或達到設計最終壩高,擬繼續加高壩體時;4)當尾礦庫出現不安全癥狀時;5)尾礦庫終了,應進行閉庫后的壩體穩定性分析評價。
主要通過鉆探、原位測試、室內試驗輔以調查、測繪查明影響壩體穩定的因素。鉆孔主要沿垂直壩體方向布設。查明堆積壩的土層的組成、分布和密實程度;查明尾礦堆積體的物理力學性質,包括動力性及高應力狀態下的強度與變形性質;查明勘查期間浸潤線,滲漏途徑。應查明壩體坡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初級壩的構成及結構形式,壩移、破壞、浸潤線變化和出漏情況及其它影響尾礦庫安全的因素。
3 尾礦庫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尾礦庫勘察中存在的問題,有尾礦庫本身的,也有勘察工作中的。
3.1 尾礦庫本身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沒有專業的尾礦庫施工隊伍,尾礦庫建設是一個高風險,高技術含量的工作。以前往往由企業自行設計施工,不按規范和無施工標準及必要的監督機制。解決方法:加強尾礦庫設計、施工統一管理。建立尾礦庫建設改造的專業隊伍和資質審批制度。加強庫區建設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管理。2)堆積壩坡度陡不符合設計要求;干灘長度不足;排洪、排水系統損壞,壩體滲水。解決方法:按設計進行放坡;分散放礦,保證尾礦砂合理的沉積次序和干灘長度;修復或重建排水、排洪系統,貼坡反濾處理。3)老尾礦庫選址不當,尾礦庫位于居民區、工礦企業、文物、景點上游,嚴重威脅下游生命財產安全;庫區位于滑坡、泥石流、巖溶塌陷、采空區等地質災害危險地段。解決方法:閉庫、及時清運;搞好地質災害治理,閉庫、清運。4)安全檢查存在走過場現象,對真正的隱患未能認真查清。解決方法:提高對尾礦庫安全的重視,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監督制度。加強尾礦庫安全知識的培訓,及時發現隱患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2 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無上壩的道路,勘察設備無法到達現場進行工作,不利于尾礦庫搶險、和監測工作。解決方法:尾礦庫設計、施工時預留道路以利于今后的搶險、監測、勘察工作。結合壩坡改造,修復庫區道路。 2)尾礦堆積壩主要由尾礦砂堆積而成,結構松散,很難取到原狀土樣進行物理力學分析。解決方法:利用探坑環刀取樣;采用雙管單動、專用內置環刀取砂器;建立原位測試數據與物理力學指標的對應關系;預埋取樣器、取樣盒。3)勘察鉆探期間,未按規范使用泥漿、套管護壁,鉆孔完成后未及時按規范采用水泥砂漿封孔,造成壩體潰壩。解決方法:合理使用泥漿、套管護壁;鉆孔完成后未及時按規范采用水泥砂漿封孔。
4 今后工作的展望
隨著國家對尾礦安全及環境保護的重視,涌現了許多尾礦生產、利用的新方法、新技術。如尾礦漿干法排放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實現尾礦再造廢水的閉合循環,有效地減少尾礦庫沉積的泥漿,增加了安全系數;旋流器分級沉砂脫泥技術使尾礦砂代替建筑河砂成為可能,使尾礦砂在改良土壤、制造彩瓦、行道磚、加氣混凝土砌塊及土栽培技術等方面拓展了尾礦砂的利用范圍,化害為利、變廢為寶。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尾礦砂的治理和利用上也將有著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 趙鳳民.加強科研 保障鈾礦大基地建設[A]. 全國鈾礦大基地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 2012
[2] 曾文樂,謝國發,姚亦軍.江西相山鈾礦整裝勘查區鈾資源遠景區塊劃分與評價[A]. 全國鈾礦大基地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 2012
[3] 秦明寬,李子穎,郭慶銀,漆富成,潘蔚,歐光習,程紀星,劉祜,張字龍.地浸砂巖型鈾礦區域成礦環境與遠景區篩選評價技術及應用[A]. 全國鈾礦大基地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 2012
[4] 蔡煜琦,朱鵬飛,李曉翠,張明林,張文明,朱曉彤.我國鈾礦資源空間分布特征與大基地建設[A]. 全國鈾礦大基地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 2012
關鍵詞:單片機;溫度;濕度;光照度
中圖分類號:TP274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溫室大棚是設備農業的一種形式,國產溫室每年都在以新增100―150萬公頃的面積快速地發展[1]。溫濕度和光照度是農業溫室生產中非常關鍵的測量參數,它們的準確、及時測量將會對農業生產和研究帶來非常大的幫助。溫室環境測量技術運用計算機輔助系統測量溫室中的溫度、CO2濃度等環境因子,以達到對溫室內環境的測控要求[2]。智能溫室的大力推廣,對于我們運用科學技術服務“三農”、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針對我國的現代化溫室智能控制水平相對落后的現狀,結合某公司的智慧農業項目,我們采用單片機技術和虛擬儀器技術設計了該溫室環境監測系統。由于本系統遵循了操作簡便、較高可靠性、便于維護和性價比高的設計原則,因此對于實際應用到工農業環境因子監測方面也會有優異的效果。
2 總體方案設計(The overall program design)
本系統的下位機是由STC89C52RC單片機系統為控制中心,加上DHT11、DS18B20、BH1750三個傳感器模塊以及按鍵控制數碼管顯示和聲光報警等模塊組成的;上位機是由美國國家儀器(NI)公司的軟件LabVIEW[3]為基礎開發的一個用戶圖形接口。要求達到的技術指標:測溫范圍:0―50℃;測濕范圍:20%―90%RH;測光范圍:1―65535lx。
本系統的工作原理是:上電后,STC89C52RC單片機首先完成初始化工作。然后,系統自動采集溫濕度、光照度傳感器數據,最后通過單片機的串行口和RS-232總線通信協議將采集的數據傳送到上位機顯示、處理,上位機對報警參數進行設計并控制相應聲光報警電路報警,同時通過三個不同按鍵控制相應數碼管顯示。整個系統采用單總線技術和I2C總線控制技術,單片機采用C語言編程,PC機采用G語言編程。
3 溫室環境測量系統的硬件電路設計(Th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of greenhous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3.1 環境因子采集電路的設計
傳感器作為溫室設備準確控制的首要條件,它的正確選取是進行自動控制的關鍵環節。我們根據本文要求的技術指標,選擇具有長期穩定性且性價比的數字式傳感器。
(1)溫度采集電路的設計
大部分溫室環境控制設備如供熱設備、遮陽布等都與溫度控制相關,因此,溫度測量是溫室環境控制的關鍵。本文選擇達拉斯公司生產的DS18B20單總線數字溫度傳感器[4]。DS18B20數字溫度傳感器體積小、精度高、使用壽命長,適用于本文需要高可靠性的系統。單片機和DS18B20之間僅需一條連接線(加上地線),可使用單片機的一般I/O口P2.0。它的測溫范圍滿足本文0―50℃的測溫需求。
(2)濕度采集電路的設計
為了使濕度傳感器與單片機的通信更加方便,也為了增強系統的抗干擾性能,我們在此選用DHT11數字溫濕度傳感器[5]測量本系統的濕度數據。DHT11設置了校準參數,所以測得的數據十分可靠。它采用單線制串行接口,這樣使得電路的設計更加簡單,并且它的體積超小、功耗極低。DHT11可測濕范圍為20%―90%RH,測濕精度為±5%RH,滿足本文測濕要求。
(3)光照度采集電路的設計
在合適的條件下增加光照度,能夠增強高緯度缺光地區溫室內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光照度不足的地區農作物的產量。溫室中主要使用光照度傳感器檢測棚內的光照度,然后采取適當的措施增加或減少光照度。本文采用日本羅姆半導體公司生產的BH1750光強度傳感器。BH1750是一種基于I2C的數字型光強度傳感器集成電路[6]。它能以較高的探測分辨率分辨很大的光強度變化區間(1lx-65535lx),并且接口電路非常簡單,BH1750只需將SCL和SDA分別接單片機的P2.2和P2.3即可。如果系統中有多片BH1750相級聯,則每兩片IC可以并用這兩個I/O端口,然后其中一片IC的ADDR接低電平,另一片的接高電平即可[7]。
3.2 單片機的設計
本系統采用的STC89C52RC單片機是宏晶科技推出的新一代高速、低功耗、超強抗干擾的增強型8051單片機[8],它的時鐘晶振電路用于產生時鐘信號,來控制單片機內部的各種微操作,本文我們設計晶振為11.0592MHz。復位對單片機來說,是準備工作,此時程序還沒開始執行。STC89C52RC單片機及其連接的晶振電路和復位電路如圖1所示。
3.3 其他電路的設計
(1)按鍵控制電路
單片機組成的各種硬件電路中,按鍵是最常見的人機交互輸入方式。本文通過三個觸發式按鍵一對一的連接單片機的三個輸入口,實現對溫濕度和光照度數碼管亮滅一對一的控制。具體的控制過程我們需要通過用C語言編程來實現。
(2)MAX7219數碼管驅動顯示電路
MAX7219是一種集成化的共陰極顯示驅動器,它連接單片機和7段共陰極數碼管顯示。MAX7219可以通過編寫控制碼對數碼管進行亮度控制。另外,本文我們選用三個四位一體的共陰極數碼管[9]來顯示實時采集到的溫室內的亮度和溫濕度。
(3)聲光報警電路
聲光報警電路模塊由蜂鳴器報警電路和發光二極管報警電路兩部分構成。當室內的溫濕度和光照度傳感器測量的數據在正常范圍內時,發光二極管處在熄滅的狀態,蜂鳴器也不會發出響聲;但是當溫濕度和光照度不在設定值范圍時,三者對應的發光二極管會被點亮,蜂鳴器也會發出嘀嘀的聲響,以此來提醒用戶采取相關措施。
4 系統的軟件設計(The system software design)
4.1 主程序流程圖和串口處理流程圖
主程序是系統運行的總體框架[10],它規定了單片機按照怎樣的操作步驟進行有序運轉。串口處理程序表明上位機與單片機之間約定好的通信方式,通過此程序可以實現上下位機之間數據的互聯互通。如圖2所示為本系統的主程序流程圖和串口處理流程圖。
communication
4.2 測量系統程序設計
DS18B20通過單總線協議跟單片機進行數據傳遞。測溫子程序運行時,首先初始化DS18B20,此時顯示溫度為+85℃,然后對單片機進行寫數據操作,在進行溫度轉換后將溫度數據讀出來,最后通過按鍵控制在相應數碼管上實時顯示溫度數據。
單片機通過單總線協議對DHT11進行讀寫。測濕程序開始后,先延時180ms,然后將總線拉高40us,主機設為輸入模式等待從機響應。當從機變為低電平時,完成數據的接收、檢驗和處理,然后結束子程序。
BH1750可以通過I2C總線協議跟單片機進行數據通信。本文設定BH1750工作在連續高分辨率模式,測量開始后,先對BH1750初始化,然后延時180ms,接著連續讀取數據并進行處理。程序的執行嚴格按照讀寫時序進行。
4.3 上位機程序設計
(1)數據采集模塊
LabVIEW通過VISA串口驅動程序與單片機進行通信。將串口設置成符合系統要求的參數,為了界面的布局將串口通信部分隱藏。系統的通信模式為上位機為主,下位機為從。報警限設置用于設置溫濕亮度的上下門限值,上位機有三個報警控件,默認為綠色,報警時顯示紅色。當從串口接收的數值超過設定的報警門限值時,上位機向單片機發送數據,啟動報警。每路均設有報警指示燈,用來提醒系統管理者注意。數據顯示存儲用于提取從串口傳輸的數據,并以文本和曲線圖的形式顯示。圖3為上位機采集圖。
(2)數據分析和管理
這兩個模塊主要應用到是LabVIEW中數據工具包,利用SQL實現了與數據庫Access的融合,能完成采集數據的存儲、查詢、刪除和分析。數據分析模塊用于對選擇的日期進行分析計算,得出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和超限次數。數據管理用于查詢數據庫中的表格:設定的參數、溫濕度和光照度數值,對這些表格進行查詢、刪除或導出。
5 結論(Conclusion)
經實驗驗證,基于STC89C52RC單片機的溫室環境多功能測量系統測量精度高,測量偏差在要求范圍內,系統運行穩定可靠,通過串口協議實現上下位機間的通信,再加上上下位機軟件編程能夠實現溫室內的溫濕度、光照度情況的實時就地監控和網絡監測和管理。將此系統應用于現代溫室大棚中,對作物的科學生產具有很好的使用價值,并且提高了農業技術人員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方玉鑫.基于單片機的溫濕度控制系統的研究與應用[D].哈
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 蘇全義,等.基于PIC單片機的智能溫室環境控制系統[J].農機
化研究,2009(12):186-188.
[3] 陳樹學,劉萱.LabVIEW寶典[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4] DS18B20中英文資料[Z].廣州奧松電子有限公司,2009.
[5] DHT11數據手冊[Z].廣州奧松電子有限公司,2009.
[6] BH1750中文數據手冊[Z].羅姆半導體有限公司,2010.
[7] 王建,毛騰飛,陳英革.基于BH1750芯片的測光系統設計與實
現[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1(2):117-120.
[8] STC89C52RC單片機用戶手冊[Z].深圳宏晶科技有限公司,
2013.
[9] 郭天祥.新概念51單片機C語言教程――入門、提高、開發
[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10] 李星沛.基于Web的溫室遠程監控的設計[J].微型機與應用,
2013(19):4-6.
作者簡介:
關鍵詞:萬能工具顯微鏡 光柵位移傳感器 DSP 誤差分析與補償
萬能工具顯微鏡、分度頭、光學測角儀是用傳統方法對長度和角度等幾何量的測量的常用工具。基于測量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長期穩定性好等優點,這些儀器在幾何量測量中扮演重要角色。作為測量儀器中的大型光學儀器,萬工顯功能特別強大。它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并結合附件在直角坐標及極坐標下進行各種幾何量的測量,在精密測量中使用十分廣泛。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對精密測量的精度、效率等方面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要求光學測量儀器達到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
設計應用光柵數顯技術,能使萬工顯測量、讀數實現數字化。這種數字化的智能測控系統用以解決老舊萬工顯操作繁瑣、人為誤差大、工作效率低等問題。這將是一個很有實際意義的課題,它可以對很多院校和廠礦這類老舊儀器進行改造,提高了讀數精度和自動化程度,其在精密測量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和實際的意義。
1 系統需求分析
本課題是基于成熟測量工具萬工顯的技術升級改造,既要保持原有儀器的精度和穩定性,又要降低測量難度,所以要選擇適用于萬能工具顯微鏡改造升級并且經濟實用的位移傳感器;為避免誤差積累影響系統精度,需自行設計機械安裝方案;為避免錯位松動影響系統穩定,需嚴格遵守安裝說明。
1.基于DSP技術的信號細分及數據采集電路模塊設計
原有儀器測量精度較高,穩定性好。改造升級后要達到甚至超過原來的測量精度,保持更好的穩定性。在滿足這些要求的情況下,選擇DSP技術對信號細分和數據采集。
2.功能軟件的設計與開發
為了使樣板、螺絲、齒輪、滾刀等的檢測從不可能到可能,從不精確到精確,從復雜到簡單。自行設計萬能工具顯功能軟件,實現簡單幾何元素、基本幾何元素、組合幾何元素等規劃測量功能。同時,系統完成了萬能工具顯微鏡數字顯示儀表的圖形測量、圖形構造、圖形預置、公制/英制轉換、坐標擺正、直角坐標/極坐標轉換、參數設置、用戶提示等先進的儀表功能的實現。
2.光柵檢測原理及光柵位移傳感器選型
1.光柵檢測原理
光柵位移傳感器也稱光柵尺或計量光柵,由標尺光柵和光柵讀數頭兩部分組成,指示光柵則裝在光柵讀數頭中。標尺光柵一般固定在機床活動部件上,光柵讀數頭裝在機床固定部件上。目前計量光柵的位置檢測技術發展已相當成熟,被廣泛用于角度位移檢測,也可用于直線位移檢測。
2. 光柵信號細分及數據采集
光柵的刻劃密度基本上決定了光柵尺的分辨率。然而工藝水平限制光柵的刻劃密度受,而且從成本來講刻花線數越多,就越昂貴,因此很難依靠提高刻劃密度來提高光柵尺的分辨率。采用光柵信號細分技術是提高光柵尺分辨率的另一途徑。光柵測量系統本就有較高的分辨率,若再配合電子細分則可以達到很高的分辨率,并且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細分實現越來越簡單、可靠。根據本課題實用型升級改造的要求,光柵信號細分技術來提高光柵尺的分辨率。
3.軟件開發環境
軟件開發環境采用為CCS(Code Composer Studio)集成開發環境,該環境下編程代碼的可讀性更好、可移植性更高,便于二次開發。
1.開發環境
CCS是一種針對TMS320系列DSP的集成開發環境,提供有環境配置、源文件編輯、程序調試、跟蹤和分析等工具。它支持如下開發周期的所有階段:設計、編程和編譯、調試、分析。
2.系統軟件總體設計
良好的設計方案可以減少軟件的代碼量,提高軟件的通用性、擴展性和可讀性。本系統的設計方案和步驟如下:
(1)根據系統設計要求的功能需求,逐級劃分模塊;
(2)明確各模塊之間的數據流傳遞關系,力求數據傳遞少,以增強各模塊的獨立性便于軟件編制和調試;
(3)確定軟件開發環境,選擇設計語言,完成模塊功能設計,并分別調試通過;
(4)按照開發式軟件設計結構,將各模塊有機的結合起來,即成一個較完善的系統。
本系統的核心部分是DSP的軟件設計,只有對光柵位移傳感器數據正確采樣,之后的位移量測量才有實際意義。DSP軟件一般包括初始化程序、數據采集程序、中斷服務程序、按鍵處理程序、顯示子程序及實現各種算法的功能模塊。
4.智能測控系統的精度分析
1.光柵尺的細分誤差
依據光柵尺結構的原理,檢測光柵尺的長度尺寸值誤差都是按照0.02mm為單位布置測量點,剛剛好都是0.02mm節距的整倍數。對小于0.02mm讀數的處理則是通過系統內插細分來完成。實驗中用精度為0.1um的電感測微儀,以1um距離為間隔反復檢測光柵尺的細分誤差,可以得出其誤差都小于±0.5um的結論。
2.數字顯示系統的的檢定
查閱萬工顯檢定規程中的相關條款,需要對讀數裝置的示值誤差、讀數裝置的回程誤差和示值誤差進行檢定。
3.示值誤差的檢定
檢定示值誤差也就是光柵尺的準確性。首先要選擇檢定標準,一般選擇已經做過檢定的玻璃刻度尺,要求其極限誤差不大于0.5um;依據規程的規定橫、縱向的示值誤差分別進行檢定。如果沒有玻璃刻度尺,也可以選擇萬工顯上原有的刻度尺作為標準與光柵尺進行比對。萬工顯原附有的示值誤差表,還可以依此進行修正,光柵尺各被檢點的實際誤差由此來確定,若有超差再用線性補償系統進行補償。
5.總結與展望
本課題研究并設計基于光柵數顯技術和DSP測控技術的萬工顯智能測控系統。本系統力圖將傳統的萬工顯改造成智能化、數字化的萬工顯,從而實現萬工顯檢測過程的高精度、高效率。自行設計編程萬能工具顯微鏡測控軟件,擴展萬工顯的測量功能,使一些量的檢測由復雜到簡單,由不可能到可能。
目前整個系統只是實現了老舊萬能工具顯微鏡的數字化顯示和智能化的基本操作,并沒有實現自動讀數、自動測量等高級功能,所以在系統的改進設計上可以考慮開發自動讀數和自動驅停模塊,從而提高萬能工具顯微鏡的智能化程度?!?/p>
參考文獻
[1] 陳智君.便攜式萬工顯自動讀數系統的設計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 天津大學,2005
[2] 屠恒海.嵌入式光柵數顯測量系統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 哈爾濱理工大學,2008
然而,在國有企業規章制度效率的跟蹤調研中,筆者發現,因規章制度執行效率低下造成的經濟損失數額較為巨大,且有遞增趨勢,因此采取有力措施提升規章制度的執行效率,對于國有企業來說變得十分緊迫,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規章制度在執行和落實方面存在的問題,探尋了一種提高規章制度執行力的有效途徑,實現了規章制度“可視化”管理,對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以國有某企業為例,經過問卷、考試、數理統計、分析和比對等方法后,我們發現國有企業在制度執行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制度分類查找煩瑣。因國有企業都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企業規章制度繁多,種類多樣,涉及面廣,如某國有企業規章制度近500件(套),涉及戰略管理、安全生產、質量、技術研究、財務會計、人力資源、黨建及綜合管理等單位科研生產和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制度文字數80萬以上,這么多信息量分類查找比較麻煩,要精確找出及使用規定條文耗時費力,即便利用計算機信息化系統,在文件柜中查找翻閱也是效率低下的。
信息量大難于掌握。規章制度制定出來,首先要進行制度內容宣貫和學習,充分掌握規章制度的主要內容,使員工盡快將制度的各項內容和工作流程熟悉和掌握,以便更好地指導員工參與企業各項管理活動。怎么讓員工掌握,企業中進入單位久一些的員工,可能掌握規章制度會多一點,培訓學習制度相對容易,但也很難對每一條規章制度都了解清楚,尤其是新入職的員工僅通過簡單的培訓,短期內很難掌握,不能很好地掌握制度的內容要求,對制度的執行力度就大打折扣。
檢查監督易出現疏漏。提高規章制度的執行力,企業要做好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主管業務部門對制定的制度做好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有一定的麻煩,首先檢查人員要對規章制度內容非常了解,明白要檢查哪些內容,如果檢查人員在檢查過程中有疏漏,督促效果就會減弱;另一方面,諸多的管理條文,哪些執行到位,哪些沒有執行到位,很難迅速知曉并做出管理決策。
提升規章制度執行力的有效途徑
為了提升制度的執行力,解決以上這些問題,我們創新采用一種新辦法――制作規章制度流程卡,提升規章制度管理的可視化,進而從根本上提升規章制度的執行效率。根據運行正常有效的規章制度,結合企業本身實際,制訂出涉及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方面的業務流程,明確流程管理責任,并用Microsoft Visio軟件統一表達出來,濃縮在名片大小的卡片上。
這里所說的流程是從企業戰略出發,從滿足客戶需求出發,從業務出發,進行流程規劃與建設,具體做法與過程如下:
明確流程 明晰權責。首先,確定業務流程卡的組織機構和管理部門,制訂工作方案,明確具體工作計劃和任務;其次,引導組織業務管理部門進一步完善和修訂規章制度,確保制度符合單位實際,并現行有效;再次,組織各梳理規章制度中的關鍵流程,遵照原則是五部委《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中的指引項目要求,選出涉及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方面的業務流程,制訂流程計劃并由組織評審組進行評審,確保流程計劃覆蓋單位重要方面;接下來,再由各部門按照流程計劃,根據上級要求和規章制度,按照Visio的統一格式編寫流程圖,經過部門和單位二級評審和審定,以此確保業務流程圖符合單位實際且科學合理;最后,從方便攜帶和使用的角度出發,我們將完成的業務流程圖縮印在只有名片大小的流程圖卡中,用可以拆卸的鉚釘連接在一起。這樣做的好處是易于員工拆卸下來單獨使用,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企業會根據未來發展形勢的變化而不斷優化和完善自身的業務流程,方便我們及時更新業務流程卡,保持業務流程卡的流程信息與企業規章制度要求一致。
完成的業務流程卡
圖表直觀 方便使用。我們選取流程中《對外學術交流管理流程圖》,員工通過查閱流程圖,可以獲得以下信息:熟悉和了解該業務流程的整個處理過程;該業務涉及主管部門(科技委)、保密部、財務部及所級領導;該業務流程包括征文布置、論文審查、論文復審等的五個階段;流程進行過程中所形成一些中間見證材料等。
清晰明了 提升效率。業務流程卡的編制和使用,對國有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流程卡上的流程信息是簡單以圖表的方式展示了關鍵的業務流程,無論是老員工還是新員工都很容易明白該業務是哪個部門歸口管理,整個工作流程需要怎么做,審核審批需要找哪些部門和單位領導,這要比查閱規章制度要更方便快捷,也能盡快掌握規章制度的主要內容,大大提升單位經營管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業務歸口管理部門通過查閱流程中關鍵流程,較為容易地確定流程中關鍵控制點,對參與該業務工作的各個部門進行監控,對未按照流程要求的人員依照制度處罰依據進行處罰,進而對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更為有效的監督。
實行規章制度可視化的效果
通過制作業務流程卡,使得企業規章制度中的關鍵內容躍然紙上,實現了管理的可視化效果。目前,我們將業務流程卡發放給每一位管理人員,通過查閱業務流程卡,員工可以在實際工作中用更短的時間查詢到需要的業務流程,高效掌握單位的重要業務程序。
實行規章制度可視化的后續建議
從嚴格意義上說,沒有一項制度是完美的,業務流程卡雖然經過兩年的時間編寫和審定,但也不是很完善的,業務流程要根據企業內外部情況的客觀變化進行調整和優化。今后我們在制訂新的規章制度的同時,也要梳理出關鍵的業務流程,充實到企業的業務流程卡當中,完善這本流程卡。通過梳理業務流程,運行業務流程,不斷發現業務流程中的不足,不斷優化業務流程,使之運行更順暢、更有效,在企業管理中發揮出正確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 讀者服務 數據挖掘 創意網站設計 圕·時光
1 引言
近年來,圖書館界開始重視對讀者數據的挖掘,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服務。重慶大學圖書館利用讀者預約數據對讀者傾向進行了研究。上海圖書館2013年的拜年郵件是個性化的年度閱讀清單——“我的悅讀2012”,展示了每位讀者的閱讀足跡。針對畢業生,多家高校圖書館推出了系列活動:重慶大學圖書館收藏了畢業生們自建的檔案;北京大學圖書館推出了集畢業墻、畢業空間、學子推薦、借閱歷史查詢、圖書漂流、畢業書簽和畢業攝影展等于一體的立體化服務體系;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亦于2013年畢業季首次畢業生利用圖書館報告——“校園記憶之圖書館生活”。
廈門大學圖書館為畢業生準備了一份禮物:收集整理了同學們大學時代的閱讀記錄、進館次數等,以“圕·時光”為主題呈現給即將離校的讀者。明麗典雅的背景色、廈大元素的手繪圖樣、清新別致的詩句,將畢業生幾年來在校園圖書館內的足跡和“成績”,用講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這份閱讀清單猶如一本畫冊,文藝范中帶著溫馨的感覺,受到畢業生們的喜愛。截止到畢業生離校日(2013年6月30日),已經有超過2600名畢業生登錄這一網站,將近400名畢業生將其分享到新浪微博。本地媒體亦對此進行了報道。
2 “圕·時光”的創意設計
2.1 文案的設計
文案的內容必須準確傳達年輕學子的畢業情緒。筆者通過微博私信、面談等方式,與上百名廈大人(畢業生、已畢業的校友以及在校生)取得聯系,征詢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最終采用了一位中文系在校大學生的文字基調:略青澀的文藝風格,真摯的感情中隱含別離的惆悵。筆者根據已有數據設計了六個章節:緣起、初戀、故事、書單、告別、留言。“緣起”告訴讀者,這是一份大學期間的閱讀清單;“初戀”喚起讀者的記憶,展現其第一次到館的時間,借的第一本書;“故事”用大段描述串聯了讀者大學期間的到館次數、借閱量、借閱類型和論文題目;“告別”用清新的詩句表達對讀者的祝福;“留言”則將讀者導引至新浪微博話題分享。
此前的讀者數據挖掘案例,大多根據讀者借書數量或類別賦予讀者某種“稱呼”,如賦予“文青”、“閱讀達人”、“狀元”等稱謂,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正值畢業季,“圕·時光”的設計以“圖書館,曾經的美好,永遠的回憶”為主線,以告別和祝福為情感訴求,不對讀者的閱讀好惡進行評價,亦不褒貶讀者的閱讀經歷,只著力于呈現讀者的閱讀歷史。為了準確表述讀者借閱圖書的類別取向,筆者統計了當屆畢業生所借圖書,按各類別總借閱數量大小排序,賦予文藝風格的描述(見表1)。為使頁面簡潔,改動了部分中文類名,并針對部分喜歡閱讀外文原版書的讀者增加了一類“外文原版”。
2.2 界面設計
根據這份文藝風格的文案,筆者考慮過多種圖樣設計方案,如:卡通動畫、照片、手繪等。使用卡通人物形象,結合校園場景,具有鮮明特征。是一種極具個性的表現方式,但是其標準化難度大,時間長,制作成本也較高,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熟悉的校同場景具有極高辨識度,能有效渲染畢業氛圍,但是照片的質量要求較高,后期界面制作、載入速度和呈現效果很難把握;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場景,用手繪線條的表現方式,一方面契合畢業生的青春文藝特性,另一方面也便于進行畫面氛圍的渲染,利于前端頁面的技術實施。綜合考慮各項因素,最終筆者確定“圕·時光”主題頁面采用手繪靜態畫面為主要元素,通過簡單的手繪風格,描繪出熟悉的校園場景,用不同背景色彩烘托難忘的閱讀時光,以及離別難舍的氛圍——以講故事的方式,回顧畢業生幾年來在圖書館中的閱讀故事——熟悉的場景、共同的回憶,讓離校讀者安靜地回顧,獲得溫暖的共鳴。
(1)場景篩選
結合文案章節主題(緣起、初戀、故事、書單、告別、留言),收集了大量帶有畢業意味的鳳凰花、廈大校園和圖書館的照片。最終選擇廈大畢業生熟悉的校園場景——廈門大學南校門、漳州校區圖書館、總館正門、芙蓉隧道涂鴉等——作為頁面主要背景元素。
(2)元素提煉
參考照片場景手繪出每個頁面的主要元素圖案,并把鳳凰花(如圖1)作為貫穿每個章節的主題元素。
(3)色彩感受
為了讓畢業生感覺溫馨,產生回憶感動的氛圍與視覺感受,筆者采用了小清新的色彩范式。從精選的校園圖冊中提取了最具代表性的顏色,進行提煉和優化,最終確定了紅、黃、綠三種色調。紅色代表鳳凰花,象征離別與出發;黃色代表泛黃的書頁,象征圖書館的閱讀時光;綠色代表青春校園,象征年輕的情懷。如圖2所示。
(4)版式設計與細節處理
在版式上,每一頁采用了相同的布局和字體樣式,僅顏色不同,整組頁面保持良好的連續性和相關性。細節上,在不同色彩背景上采用相同的紋理樣式,提升了頁面質感,也和手繪圖樣更為匹配。
3 “圕·時光”的創意實現:數據提取與系統開發
3.1 數據提取
數據主要從圖書館系統和門禁系統中提取。最基本的是畢業生的個人信息。通過SQL語句篩選出2009級本科生、2010級研究生、2008級本碩連讀生信息并存儲在一個新的數據表中,以此表為基礎通過學號相關聯,提取每個人大學時光的入館通識測驗成績、借閱總量、第一次借閱時間、所借的第一本書的書名、所借書籍的類別以及每個人的部分書單;同樣通過學號相關聯,統計出每個學生進出館的次數論文數據的統計則提取出研究生所提交論文的題目。
3.2 系統開發要點
(1)采用Ruby on Rails框架
項目開發采用的是Ruby on Rails6框架,它是基于MVC(Model-View-Controller)7架構的Web開發框架,其最重要的兩個特點——約定優于配置(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和不做重復的事(Don’t Repeat Yourself)——使其成為敏捷開發、快速響應用戶需求變化的典型框架。
由于學生畢業時間的硬性限定,本項目的開發時間較緊。得益于Ruby on Rails的快速開發特性,特別是正常開發中最為繁瑣及耗時的數據基本操作都能夠以極簡的幾句腳本完成。最終,本項目在2周的時間內完成開發。
在開發過程中,創意小組進行了多次頭腦風暴,激發創意靈感,需求也隨之產生變化。從程序的業務邏輯以至底層的數據模型都有過反復調整。Ru-by on Rails本身的特性就是基于“變化”的,以數據模型為例,其采用“generate scaffold”生成數據模型及數據庫表語句(migration)及一系列數據操作所需代碼,后續模型修改只需執行“generate migration”進行表調整即可。它從第一句代碼開始就為以后的程序變動做了充足準備,因此能夠游刃有余地應對需求變化。MVC的架構亦使得頁面的設計實現與后端開發能夠并行不悖。
(2)前端單頁設計
本項目最主要的功能是“數據展示”,在用戶登錄之后不再與服務器交互?;诖?,本項目的前端采用單頁設計,把所有需要展示給用戶的數據集中于同一個頁面。用戶一次請求之后,瀏覽無需重新加載一一超快的導航速度和良好的終端體驗,讓用戶無間斷地沉浸在頁面構建的情境中——這也是目前展示類Web設計的一個主流趨勢。
(3)章節翻頁
本系統翻頁采用基于jQuery8的Curtain.js9實現,將所有數據按照章節分為6個部分,由ol(HTML標記)的li元素包裝,通過Curtain將這些li轉化為虛擬頁面,然后由方向鍵控制翻頁。通過這種實現方式,用戶翻頁動作會相當流暢,絲毫不會影響瀏覽體驗。美工設計的每個章節有不同的主題色,轉為虛擬頁面的各個章節間有一定分隔效果,不會讓用戶產生雜亂的感覺。
(4)圖片優化
出于表現濃烈情感及氛圍渲染的需要,美工對整個頁面以帶紋理的圖片作為背景,同時嵌入了大量體現廈門大學特色的元素作為點綴。如此多的圖片如果直接放入頁面的話,瀏覽器需要發送大量的請求,同時圖片本身的尺寸也會對瀏覽產生延時。針對這種情況,本項目采用一系列的方法進行優化:將背景與點綴圖分離,背景采用25*20像素的小圖代替,使用CSS的repeat參數實現整個頁面的背景平鋪。該方法將原來160KB的背景圖請求優化到只需3.2KB,圖片尺寸縮小到原來的2%,整個頁面的請求減少了470KB。
(5)字體設置
由于中文字體的復雜性,很多個性字體無法通過CSS來實現,在設計的樣稿中出于美化字體的考慮,曾將頁面中靜態的文字用18個圖片來代替,那么每個圖片平均需要20KB,頁面響應遲緩。另外,動態文字存在大量的變數,如有的同學借書量是3位數,有的則為2位數,數值鑲嵌到靜態圖片中就會產生問題。另外系統必須兼容不同用戶的屏幕尺寸、瀏覽器窗口大小,靜態圖片與動態文字的相對位置調整很難兼顧,容易使頁面顯得雜亂無章。因此,筆者最終更改了以靜態圖片代替文字的方案,采用統一的系統字體。
4 “圕·時光”的創意效果
從網站訪問數據(見表2)、微博分享反饋、活動傳播影響等方面看,“圕·時光”是相當成功的。
“圕·時光”在畢業季適時推出,加強了與讀者的情感溝通,積累了數據挖掘和前端開發方面的技術經驗,展現了團隊的創意服務能力,收獲了讀者的贊許與感動。畢業生們紛紛將自己的“圕·時光”頁面分享到新浪微博,以簡短的留言講述了他們的“圕故事”,表達了對圖書館的喜愛與懷念,對母校的感激和留戀,以及對大學時光的反思和對未來的期許。
“曾經立于書架間的人,映在窗前的輪廓,挑燈夜讀的身影,我會一直記得……喜歡被書包圍的感覺。走過每一個書架,你不會知道看到的下一本書會給你帶來什么驚喜……廈大,在我最美好的年華遇見最美麗的你,四年的小時光,在心底珍藏著母校給予的點滴溫暖和感動……任何的不安、迷茫、彷徨和恐懼,都能在書本中找到解藥,它是無聲默默的朋友……記錄下年輕時候走過的足跡,無論它是好是壞,將來回首的時候都將成為最美的回憶……廈大圖書館,四年呆得最多的地方,在這里,收獲了知識和夢想,實現了人生的蛻變。遇見了滿心歡喜的人。2013年,我們一起畢業。廈大,你是此生最美的風景,我愛你,再見!祝愿廈大圖書館越辦越好。越來越多的學弟學妹們在此收獲知識和愛情……愛圖書館舒服的桌椅,愛自習室旁邊的奶茶機,愛那個只喜歡去圖書館自習的自己,愛那個和我一起在風水寶地追尋夢想的你……再也不會有另外的句子會比‘我愛你,再見’更動人,再也不會有比坐在圖書館里看窗外南普陀寺的日子更寧靜。她像一個港灣,能給每一個心靈提供休憩的角落……圖書館的時光,不論是努力功課,或是閑讀詩書,還是趴著睡覺,盡是回憶。告別之時,欲語卻無言,惟將叮嚀記心中”。
所有這些留言,將與“圕·時光”網站一起,見證讀者在閱讀中成長的經歷,成為畢業生今后的溫暖回憶。
關鍵詞:滑坡治理;抗滑樁;樁位;分析
Abstract: the landslide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pile position plays a be a life-and-death matter's role in this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of anti-slide pile position which, choose the right, can make the slope is stable, reaches the preset goal of management, if the pile position selection is not correct, not only make the project ended in collapse, and even the existence of security risks. Therefore, in landslide anti-slide pile location accuracy analysis becomes important.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each are not identical, some specific construction issues also each are not identical, this paper take Yunnan railway, highway as an example,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technology of anti-slide pile and pile deformation and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of slip.
Keywords: landslide; anti-slide pile; pile;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P64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抗滑樁是滑坡治理的關鍵與核心,長期以來,抗滑樁作為一種支擋抗滑結構物而廣泛應用于滑坡及邊坡的穩定性治理中,它涉及多個學科范疇。以往對抗滑樁樁位的計算方法以及滑坡施工控制技術,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實踐的要求,因此,亟需一種新的抗滑樁樁位的計算方法及施工控制技術來迎合這種滑坡治理工程的需要。這涉及到抗滑樁的類型,以及成孔質量保證、鋼筋籠不變形及不下沉、如何將樁點定位,不發生位移與偏離等諸方面的要素,只有這些要素都符合科學的計算,精準的定位,才能使滑坡治理的綜合系統工程更加圓滿。
二、抗滑樁的類型
抗滑樁按施工方法可分為:打人樁、鉆孔樁和挖孔樁;按材料可分為:木樁、鋼樁和鋼筋混凝土樁;按樁的截面形狀可分為圓形樁,管形樁和矩形樁等;按樁與周圍巖土的相對剛度分為剛性樁和彈性樁;按結構型式可分為排式單樁、承臺式樁和排架樁??够瑯兜目够饔弥饕抢梅€定地層的錨固作用和被動抗力來平衡滑坡推力。與其它抗滑工程如抗滑擋墻、錨桿等相比,其具有抗滑能力強、適用條件廣泛、不易惡化滑坡狀態、施工安全簡便,并能進一步核實地質條件等突出優點。由于抗滑樁在治理滑坡及維護邊坡穩定上的突出優點,使抗滑樁廣泛應用于礦山邊坡、鐵路、公路滑坡、工業與民用建筑基坑支護、港口等邊坡工程中。且抗滑樁的單樁截面已達3.5 * 7.0 m,單樁的長度已超過50 m。在滑坡治理及邊坡工程中,針對不同工程地質條件.采用不同類型的抗滑樁進行邊坡加固與滑坡治理取得了大量成功的經驗,隨著國民經濟建設速度的加快.其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
三、抗滑樁施工控制技術
1.成孔質量保證措施
抗滑樁要嚴格按設計圖施工。同時,將施工的開挖過程視為對滑坡進行再勘察過程對待,及時地質編錄,及時信息反饋,以利于調整和優化施工設計。抗滑樁施工前,須平整清除井口及周圍的分散堆積物,做好施工區的地表截、排水及防滲工作,嚴禁井口積水??讟堕_挖深度和斷面不允許欠挖,不得有尖角,開挖斷面不得小于樁身設計斷面與砼護壁厚度之和,護壁后的樁井凈斷面不小于樁身設計斷面尺寸。樁井垂直度誤差應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在地下水集中滲漏處,井壁支護前應采用引水管將水引出,澆筑時扎、堵管口,并埋入混凝土中。護壁砼強度應按設計強度等級配制,同時保證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以便于進料灌注和振搗密實。
2.防止鋼筋籠變形措施
焊接抗滑樁的鋼筋籠時,應焊牢箍筋、加勁筋與主筋,而且要求主筋必須調直。對于鋼筋籠對接應當確保同一鉛垂線上。鋼筋籠的安放應首先對準孔位,然后避免碰撞孔壁,通過確保定位準確后立即固定。
3.防止鋼筋籠上浮、下沉的技術措施
抗滑樁所采用的混凝土應確保攪拌符合配合比施工要求,同時應保證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適宜控制在20±2cm范圍之間。采用導管法蘭則應焊接導向斜面,以避免拔導管時造成導管掛籠。另外應采取迅速澆灌以及縮短澆灌時間,防止混凝土初凝形成硬塊,另外采用扶籠器把鋼筋籠固定起來,并壓在井門下,限制鋼筋籠活動。
4.防止樁位偏移,保證樁點定位的措施
通過采取精心測量,反復校驗。對樁位點逐個打灰樁,在樁點開挖前做十字定位控制。每施工一根樁,用極坐標法對樁點再進行一次復檢。鋼筋籠必須居中,以免偏移,鋼筋籠應加設鋼筋籠定位卡。
四、抗滑樁變形及內力分析
1.滑動面以上抗滑樁的位移及內力分析
對于滑動面以上抗滑樁的位移及內力分析主要作為懸臂梁求解。當其分別受均布荷載及線性荷載時,由變形微分方程式
,
并考慮在滑動面處其轉角及位移邊界條件分別為øA 及xA??汕蟮镁己奢d下抗滑樁滑面以上部分的位移及轉角方程為
線性分布荷載下抗滑樁滑面以上部分的轉角及位移為
2.滑動面以下抗滑樁的內力及變形分析
抗滑樁位于滑動面以下部分主要為地基梁,采用地基梁理論確定其變形及內力。當受均布荷載及線性荷載時分別討論如下:
(一)當受均布荷載作用時(k法),樁頂受水平荷載時抗滑樁撓曲微分方程為
其中:xKBp為地基作用于樁上的水平抗力,。引入變形系數,即,上式可寫為
解上述微分方程,得到滑動面以下樁身任一截面的變位和內力的計算公式:
其中:
當樁底為自由端時,Mb=0,Qb=0,可得
(二)當受線性分布荷載作用時(m法),樁的撓曲微分方程為 。
結合邊界條件解該方程可得
式中:、、、分別為錨固段樁身任一截面位移(m),轉角(弧度).彎矩(MN·m).剪力(MN);、、、分別為滑動面處樁的位移,轉角,彎矩(MN·m),剪力(MN);Aj、Bj、Cj、Dj分別為隨樁的換算深度而異的“m”法影響函數值;E為混凝土的彈性模量,MPa;I為樁的截面慣性矩.m4;為樁的變形系數,m-1。
,當j=0時,取
,當j=0時,取
,當j=0時,取
,當j=0時,取
上述公式中規定:若K為正整數,則(-K)!=。為保證計算精度,各式中應取m為≥4的的正整數。
當樁底為自由端時,有
3.抗滑樁設計實例
利用所編制的抗滑樁內力、變形分析與制圖程序,對延吉至圖們高速公路中里滑坡抗滑樁進行了設計。確定了該抗滑樁的變形、彎矩、剪力及樁與周圍巖土體間的壓力,如圖1所示。
同時對該抗滑樁底部邊界條件變化時及不同地基彈性抗力系數時內力的變化進行了對比研究,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地基彈性抗力系數及樁底約束條件時樁內力的變化情況
可以看出,當地基抗力系數及端部約束在所給范圍內變化時,其內力變化較小。底部為固定端時剪力變化較大。底部為固定端約束的情況應予以避免。
4.抗滑樁結構設計及樁側應力復核
由計算所得內力對抗滑樁結構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一89)進行結構設計。對于樁對周圍巖土體的作用進行樁側應力復核。按地層情況分以下兩種情況進行:
(一)土、松散地層樁側應力復核樁身對土及松散地層的側壁壓應力應符合
(二)較完整巖質、半巖質地層
對于中里滑坡樁身對巖體的側壁壓應力應符合其中c為折減系數。根據巖體的風化程度、裂隙發育程度及軟化程度,通常取0.3~0.5,對滑坡凝灰質砂巖取0.3。K為巖層構造在水f方向換算系數,通常取l~0.5,對中里滑坡凝灰質砂巖取為凝灰質砂巖的抗壓強度。
對抗滑樁的以上評價及滑坡推力等樁沒計前期分析編制了設計程序(APD),使抗滑樁的設汁簡捷、準確,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五、結束語:
抗滑樁樁位的選擇及其治理不僅是一個技術挑戰,更是一個治理工程對技術人員的科學嚴謹態度的檢驗,因此它需要科學、精準,不能出現微小偏差。本文通過結合云南公路、鐵路潛在滑坡體治理工程項目,提出采取抗滑樁治理滑坡方案,對抗滑樁的施工進行詳細的探討,同時提出抗滑樁治理滑坡施工的關鍵控制技術,及其抗滑樁變形及內外力分析,可為滑坡治理工程提供技術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沈珠江.樁的抗滑阻力和抗滑樁的極限設汁[J].工程學報,2002,14(1):51—55.
[2]林宗元. 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手冊[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719~1740.
[3]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3.
[4]吳坤銘,邊坡及其抗滑樁加固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學位論文]2011 - 合肥工業大學:工程力學
[5]申永江,邊坡工程中抗滑樁的效果評價與優化設計 [學位論文] 2009 - 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浙江大學: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論文摘要:文章對施工企業實施內部效益審計的的必要性、審計內容、審計步驟進行了分析。同時指出,做好施工企業工程項目的內部效益審計工作,對維護企業利益,避免合同風險、融資風險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前我國建筑市場不規范行為仍然存在,拖欠工程款、墊資施工、陰陽合同、肢解單位工程、造價一次包死的中標工程,結算時砍一刀等建設單位的不規范行為嚴重影響著建筑市場秩序,給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和競爭力的提高帶來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建筑用鋼材、水泥、銅等建筑材料價格波動較大,直接影響了企業工程成本,尤其是對造價一次包死的項目影響更大。一些改制后的施工企業在管理上與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仍存在差距,粗放型管理的影響還較深;還有一些企業管理層次較多、管理手段較落后、施工技術層次較低。
以上這些因素直接造成建筑企業存在合同管理、投資、融資、墊資、拖欠工程款、施工等多方面的風險,而內部審計是有效控制風險的手段之一。目前我國很多大型施工企業都設置了審計機構,以更好地為管理服務。但由于我國內部審計剛起步,還不是很成熟:(1)內審工作在管理和經營領域深入不夠,多數停留在差錯防弊的一般水平或層面上,使審計成果利用價值不大。(2)在審計方式上,仍然以事后審計為主,并非是富有建設性的經營審計;審計手段單一,使內部審計監督缺乏有效性;審計程序簡單,取證不到位加大了審計風險。(3)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力度欠缺,項目管理規章制度流于形式,一些企業管理層沒有把內部控制放在整個企業經營管理的策略高度來考慮。
現代內部審計具有經濟監督、效益評價、決策服務、間接管理等多方面職能,當前施工企業的內部審計最主要的一項職能就是經濟效益審計,。
一、實施內部效益審計的必要性
現階段,許多大型民營和國有施工企業通常采用的是“三級管理三級核算”的組織管理模式,從低到高依次為工程項目經理部,工程施工分公司,總承包公司。集團公司為利潤中心,工程公司為成本費用中心,項目經理部為責任成本中心,機制上按責權利效統一原則,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的經濟承包責任制。其基本考核模式為:項目經理部、分公司實行集體風險抵押承包,即“包實基數,確保上交、超額獎勵、虧損受罰”。經理部實行“項目總承包合同書”和“年度經濟承包責任狀”。分公司按工程項目施工合同工期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和“年度經濟承包責任狀”。項目經理和分公司經理作為承包代表人、重獎重罰。其獎罰標準同整體承包效益和個人業績掛鉤。
為了使責任制落到實處,就必須堅持實行效益審計、成本跟蹤核實、項目解體終審、責任制自評、互評和縱向、橫向交錯考核等辦法,力求承包合理、成果真實、考核嚴明、獎罰兌現。
工程項目的內部效益審計就是施工企業內部通過制定適應項目管理目標審計方案,對其所屬工程項目實施的、以促進工程項目部完善內部管理,幫助項目負責人更好地履行經營受托責任,提高項目的盈利能力,防范經營分險為目的的一種全面的效益審計形式。它是施工企業經濟活動的再監督,是內部控制機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審計目標隨著項目不同階段而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評價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合同簽訂、履行、變更、終止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合同對整個項目投資的效益性;合同執行中的變更管理,審計項目單位是否掌握和運用索賠技術。
2.評價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審計項目單位在施工項目成本的預測、計劃、動態控制、核算和分析是否真實、完整和有效。
3.評價質量管理、安全管理、進度管理的有效性。
4.評價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審計和評價項目單位預算計劃、物料管理、財務系統的信息使用效果。
二、施工企業內部效益審計內容
根據建設項目長期性、階段性的特點,可以把內部效益審計分為三個階段:即項目投標(事前)、施工中(事中)和竣工后(事后)的經濟效益審計。
1.項目投標決策內部效益審計。主要包括:參與標前評審,評價承接項目的可行性;參與預算分割制定,評價項目績效考核指標的合理性和實施的可行性;審查標底編制的合規性和標書制作的完整性,規避投標風險。在實務中,審計部門對其單獨立項審計情形并不多見。
2.建設階段內部效益審計,實質上是核實建設項目的成本造價。重點關注內容為:(1)工程量的真實性審計,即包括實體工程量和實際消耗量的大小,主要是驗證其提供資料的真實程度。(2)材料使用情況的審計,即施工單位是否真實采用所列材料的規格和數量等情況。(3)對影響造價的材料價格簽證等有無按施工合同要求辦理。(4)審計工程質量,即其是否按照合同約定采取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5)審查建設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建設單位支付工程款的情況及有無擠占、挪用、轉移現象。(6)通過審計,提出合理索賠的可能性,根據同期施工日志,對索賠事件的起因和責任歸屬進行劃分,按索賠程序,收集充分適當的索賠證據。(7)在建設項目結算階段,重點檢查影響項目成本的事項,如材料市場信息價格的變化、補充合同、工期執行和工程質量控制情況等。
3.竣工后內部經濟效益審計??⒐ず髢炔啃б鎸徲嬐ǔJ窃谥薪闄C構出具《建設項目竣工決算審核報告》后,在財務收支真實性審計基礎上對項目整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總體審核和綜合評價。在這個階段,內部效益審計側重點是影響最終績效激勵兌現的量化指標的審核,如項目收入支出的真實性、完整性的確認;項目外債情況及真實性確認,同時對項目管理控制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項目后評價。
在各個階段,對項目的整體完成情況進行審核分析,特別是對利潤等績效需考核的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審核分析,并依據效績考核辦法,出具內部效益審計定量指標評價報告;對工程項目施工管理過程中工程質量、施工進度、材料、安全、現場管理等進行控制的有效性、完整性進行內部控制測試,并出具內部控制評審意見;在財務收支真實性審計基礎上進行產值分析、利潤分析、風險分析,出具項目中期控制預警報告,以達到過程控制,目標管理。
三、內部效益審計的具體審計步驟
內部效益審計實施過程就是實現項目審計目的的過程,其實施主體是總公司層級的內部審計部門,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只是項目審計的一部分,而對影響工程成本的施工組織方案、材料物資供應、施工機械的配置與調度、分包工程成本等重要因素的審計,需要工程技術、經營計劃、物資及審計部門本身等多部門參與。內部效益審計過程一般為:下達審計通知書,制定審計方案,組織實施審計,編寫審計報告,交換審計意見等。
工程項目審計實施時要充分考慮審計目的對方案的要求,在編制審計項目實施方案時,要按照《內部審計程序規范》和《內部審計制度》,制定符合具體審計目標的適當的審計程序。
以工程項目建設階段內部效益為例,其主要審計程序的設計是在確定成本費用為重要效益指標審計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設計查證分析表單,引導內部效益審計方向,并使現場審計取證表單成為內部效益審計報告的主要組成內容。
1.總體審計方案中量化績效指標的審計。以系列查證分析表單為線索,工程項目建設階段內部效益審計以成本費用為重要審計內容,在工程結算收入較為確定的情況下,主要以分析影響效益的關鍵因素為重點,對工程項目施工組織,人、財、物的供應,機具的配置等等進行分析。
2.施工企業內部效益具體審計程序和審計表單舉例。以《分包工程成本控制表》為例,審計表格的設計是為了最終反映審計成果,通過履行相應的審計程序,對審計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確認。在大量存在分包工程的情況下,重點加強對分包工程的審計監督,對人工、材料、機械等結算價格的審查,是內部效益審計重點關注內容和必須履行的審計程序。通過選擇或制定審計所需管理表單,在審計相關數據基礎上,記錄并分析相關數據。
3.分包工程成本。一是抽查分包工程款撥付單,檢查撥付單的簽發是否經過授權批準,分包工程撥款匯總表是否經過適當人員復核,是否正確及時入賬。二是抽查分包工程材料發出及領用的原始憑證,檢查領料單的簽發是否經過授權批準,材料發出匯總表是否經過適當人員復核,材料單位成本計價方法是否適當,是否正確及時入賬。再以《消耗主要材料差價分析表》為例,材料費一般占整個工程造價的70%以上,因此對主要材料的審查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工程預算與財務數據的對比分析,采用雙因素分析方法,確定分別由價格和數量引起的偏差幅度。在價格審查上,可以通過查證材料購買合同及發票,詢問對方單位及對比市場信息價等具體的審計程序,來發現材料價格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在數量分析上,主要審核材料進出庫的內部控制、材料使用有無浪費、材料采購數量有無超預算、材料采購計劃合理性。
工程項目建設階段內部效益審計除了測試內部控制制度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外,還應深入到影響項目業績及經營風險的每一個環節。在查證被審項目的收支基礎上,對財務管理數據加以分析對比、評價其是否節約,是否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是否達到預定的目標和預期的效果,從中發現問題,提出提高經濟效益的措施,促進項目部改善經營管理。施工企業內部效益審計中有關安全、項目質量、項目進度等管理控制重點的審計,主要通過實施過程控制測試實現。重點是關鍵控制程序和關鍵控制目標的測試,其中審計表單的設計應與各項管理目標一致。
特別需要提出,目前企業在墊資及甲方拖欠工程款方面風險最大,因此將建設過程中的索賠事項作為內部效益審計的關注內容,并制定具體審計程序,規范審計取證工作,是內部效益審計出現的一個新的內容。
四、內部效益審計報告
內部效益審計報告及結果,有賴于上述審計程序的有效實施和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其審計結果可分為:項目效益評價結果報告和項目效益風險分析提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