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機械效率論文

機械效率論文

時間:2022-02-13 23:37:0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機械效率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機械效率論文

第1篇

用電動機變頻調節轉速技術替代液力耦合器調速,對2號機組給水泵的調節方式進行改造是必要的。

1 設備運行現狀分析

六盤山熱電廠鍋爐給水系統配置3臺半容量液力耦合調速電動給水泵,單臺水泵電機額定功率為6300kW,采用兩用一備的運行方式。

1.1 給水泵液力耦合器調節存在滑差功耗

液力耦合調速電動給水泵是發電廠生產過程的主要輔機之一,因液力耦合器相對于“定速泵+調節閥”的控制方式有著無級調速的優點,我國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從國外引進并逐步實現國產化,一段時期內廣泛應用于200MW和300MW等級的機組中,但液力耦合器屬于轉差損耗型調速裝置,在調速的過程中,轉差功率以熱能的形式損耗在油中,額外增加了能耗,因此其調速轉換效率隨著轉速降低而下降,綜合效率相對較低。圖1中的液力耦合器效率曲線表明了液力耦合器的這種轉換特性,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便液力耦合給水泵能夠利用轉速調節方式控制給水量,但在變負荷工況下,尤其在低負荷時,如給水泵轉速在液耦輸出轉速的60%工作時,液耦的能量損耗可達到42%左右。而社會需求電量的方式決定了發電機組絕無可能始終維持在90%ECR以上負荷運行。因此,在技術可行且不產生安全隱患的前提下降低電泵運行電耗是十分必要的。

1.2 液力耦合器效率特性分析

液耦效率:耦合器在運行中,泵輪轉速要稍大于渦輪的轉速,只有這樣泵輪出口油壓才能高于渦輪人口油壓,從而完成扭矩傳遞。泵輪與渦輪的轉速差與泵輪轉速之比稱作液力耦合器的滑差,用S表示:

(1)

(2)

液力耦合器在工作過程中的能量損失主要是液體在工作腔內的流動損失和進人工作輪入口處的沖擊損失、工作輪與空氣的摩擦損失,以及軸承、密封、齒輪齒等的機械損失,因此液力耦合器的輸出功率總是小于輸入功率,二者的比值就是耦合器的傳動效率式中分別為容積效率、機械效率和液力效率。從泵輪中流出的工質,有很少一部分通過工作輪之間的軸向間隙直接流向泵輪入口以及從渦輪與轉動外殼間的間隙流出,而未流入渦輪,這就是容積損失。因容積損失相當小,可忽略,則。

機械效率為工作輪輸入扭矩與輸出扭矩之比,其中:

(3)

(4)

為泵輪的機械效率,為渦輪的機械效率,為液壓效率。因此,式(2)可變為:

(5)

比較式(2)、(5)得由于均趨于1,式(5)變為:

(6)

耦合器傳動效率約等于其傳動轉速比。圖2是液力耦合器效率特性曲線,可以看出液力耦合器工作在高傳動比時傳動效率高。但在較低轉速工作時傳動效率很低。

2 部門提出改造方案及改造技術實施過程

2.1 通過方案討論確定

采用“給水泵電動機變頻調速、改液力耦合器為增速齒輪箱方案”。技術特點為增加給水泵電動機高壓變頻器,取消液力耦合器泵輪、渦輪和渦輪套,用鼓形齒聯軸器柔性聯接小齒輪泵輪軸與渦輪軸,新增外置油泵,保留輔助油泵,封閉液力耦合器工作油系統,取消工作油冷油器,給水泵應用高壓變頻器調速。

給水泵原工作方式為兩臺運行一臺備用,變頻調節擬采用一拖一方式,即機組正常運行時投運兩臺變頻器調節給水泵,另一臺給水泵采用工頻備用方式。前置泵經核算在給水泵電機最低調頻轉速下仍能滿足給水泵必需汽蝕余量的要求,但為了進一步保證給水泵的安全運行,將前置泵與給水泵電動機分離,增裝一臺1490rpm、功率匹配的定速電動機。液力耦合器油泵需要外掛,增配恒速驅動電動機。在滿足給水泵輸入功率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變頻器改變電機轉速來實現給水泵節能目的。

2.2 保留設備

(1)給水泵電機2臺;(2)給水泵2臺;(3)液力耦合器輔助油泵;(4)液力耦合器油系統及冷油器。

2.3 改造設備

(1)給水泵前置泵2臺(需換新泵軸);(2)液力耦合器2臺(拆除工作油系統)。

2.4 新增設備

(1)7900kVA高壓變頻調速系統2套(包括旁路柜);(2)前置泵電動機2套;(3)外掛油泵2套。

2.5 新增設計和項目

(1)前置泵電動機基礎;

(2)前置泵電氣系統;

(3)液力耦合器傳動系統;

(4)液力耦合器油系統;

(5)外掛油泵及管道系統;

(6)外掛油泵電氣系統;

(7)DCS控制邏輯(新增鍋爐水位控制流量變頻調節回路,修改給水泵并列/解列切換,RB和自動聯鎖等功能);

(8)變頻調速系統防塵電氣室及冷卻系統。

3 改造成果經濟性分析

3.1 項目技術目標及技術水平評價

電泵變頻節能改造了A、B兩臺運行泵,C泵作為備用泵(取A、B兩段廠用電供電)保留了液力偶合器調速方式,正常運行方式下由A、B泵運行,C泵熱備用,運行泵事故情況下,C泵經熱控邏輯控制執行“搶水”運行。

A、B電泵變頻改造后均實現一次啟動成功,泵組設備運行穩定,調節靈敏,達到設計預期,A泵電機電流平均下降151A,最高下降172A,B泵電機電流平均下降155A,最高下降178A,綜合節電率達到26.55%,超過預期節電率。

3.2 項目財務經濟效益評價

六盤山熱電廠#2機組10月10日至10月14日進行性能試驗與泵組改造前后參數統計分析,泵組年均運行小時參考2012年按8000小時計算,預計年節電量可達1795.26萬kWh,折算標煤約6122噸(按照供電煤耗341g/kWh計算),年節約電費536.1萬元(按照六盤山熱電廠上網電價0.2986元/kWh)。

計算方法及依據如下:

計算方法:修前電泵電動機輸入功率-修后電泵輸入功率-前置泵電機輸出功率-泵組其余附屬設備功耗。 [本文轉自DylW.Net專業提供寫作物理教學論文和職稱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點擊進入DyLw.NeT 第一 論 文網]

數據依據:#2機組A級檢修前后,均委托寧夏電科院進行了#2機組性能試驗,根據改造前后不同運行負荷實際截圖情況對比,節電降耗成效明顯。

4 項目環境和社會效益評價

環境效益:電泵變頻投后,電泵機組運行噪音明顯降低,并且節約了的不可再生資源—煤炭,減少了環境污染。

社會效益:電泵變頻投運后節約了煤炭資源,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參考文獻

第2篇

有關農村經濟發展的論文范文一:農業機械化對農村經濟發展影響思考

[摘要]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湟中縣作為青海省主要的農業大縣,在農機部門的大力推廣新機械、新技術、新產品下,我縣主導產業的生產已實現全程機械化(如小麥、馬鈴薯等),這極大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者的強度,加速了勞動力轉移,本文從我縣農業機械的發展,對促進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作用做一下簡要分析。

[關健詞]農業機械化;農業;農村經濟;影響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生產實現現代化的前提,機械化的水平決定著農業現代化水平,是農業科技水平和裝備力量得以發展的體現,對于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提高國家糧食生產,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降低勞動的勞動強度,加快土地流轉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適度發展農業規模經營,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具有重要作用。

1湟中縣農業機械化的現狀

1.1農業機械化生產水平明顯提高

全縣十二五末農業機械總動力為62.54萬千瓦,農業機械擁有總量9.05萬臺(部),配套農具4.01萬臺(部),耕、播、收機械化程度分別達到99.12%、41.66%、46.02%,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66.85%,比十一五末分別提高了57.82、-11.84、35.22和31.04個百分點。

1.2主要作物機械化生產技術漸趨成熟

湟中縣擁有耕地84.7萬畝,其中小麥播種面積為12.8萬畝,馬鈴薯播種面積為10.3萬畝,飼草種植面積達4.7萬畝,油菜播種面積為14.2萬畝,蠶豆面積為1.23萬畝。至今小麥、馬鈴薯、飼草除山區不適宜機械工作的都實現了機播、機收的全程機械化;油菜、蠶豆除山區不適宜機播的實現了機播??梢姡铱h主要農作物生產的全程機械化已成熟,其他作物的機械化程度在進一步研發和提高中。

1.3區域間發展不平衡,不同作物機械化程度存在差異

由于地理、經濟條件的不同,造成我縣區域間的機械化程度不同,川水地區由于平坦、地塊較大,機械的種類、型號等比較多樣,腦山地區地塊小、地形不平、交通不便等,機械的種類、型號比較少,機械效率低;不同作物間機械化程度不同,國家對于主導品種研發投入更多,機械的數量、型號、種類更齊全,機械的生產效率也更高,對于非主導作物國家可能投入的研發資金不足,產品種類、型號等不多,形成機械化程度不高。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應關注發展潛力好、機械化程度較低的產業,加大研發和推廣資金,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全覆蓋。

1.4一家一戶經營模式,阻礙了農業機械化發展

農業機械化要求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但當前土地聯產承包制將土地分割成七零八落,在農民的自主經營體制下,土地流轉必須是區域內農戶全體同意,方可形成聯片便于機械化經營,但農民素質和認識水平的不同,往往達不成協議,遭成資源浪費,勞動生產率低。為適應目前的生產力發展,必須采取措施打破目前不利機械化生產的局面,讓土地合理、穩定、依法流轉。

2農業機械化在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中的作用

2.1農業機械化是提高勞動效率的重要手段,實現農業增效的保證

農業機械化是改變原來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經營規模、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機械的開發和運用帶替了古老的二牛抬杠模式,解決了低投入、低產出、低效益的局面,土地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勞動質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降低了勞動強度和勞動成本,實現了規模效益。高質量的機械化作業,不僅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擴大了生產規模,還大大地提高了產量和質量,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的。

2.2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業機械化是完成和推廣農業先進科技的載體,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手段。農業機械化的廣泛應用,提高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為人類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提供了保障。農業勞動生產率是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標,而農業機械化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手段,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出路就是農業機械的現代化??梢?,沒有農業機械的現代化就沒有農業的現代化。

2.3農業機械化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農村社會文明建設

實現農業機械化能有效節約土地生產成本,提高土地產出效率和勞動生產率,從而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增加農民土地收入;農業機械化的提高推動了土地流轉的邁進,農民以租金形式取得收入的同時選擇了從事其他就業的機會,為農民取得非農務工收入提供了方便。再通過各類技能培訓,掌握一定的技能,可以就地創業或進城務工,增加了務工收入,增長了知識,轉變了觀念,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文明建設。

2.4農業機械化是加快土地流轉,發展二、三產業的先決條件

農業機械裝備的運用,大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規模經營的限制,遠遠超出了人力、畜力所能承擔的農業生產規模,農業機械作業不僅在量上有所突破,并且在質上比人力、畜力實現了現代科學農藝要求,農業生產條件得到了改善,農業生產率和生產水平大幅度提高,各生產要素、資源提到了有效、合理配置,加速了當前土地流轉的進程,解放了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

3全面實現機械化的方向、對策

3.1必須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農業機械是農業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直接決定著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高低,并且農業機械化水平是農業競爭力的核心能力,農業機械化水平決定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和農產品競爭力的強弱。因此,在農業機械化的建設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國家科研經費和農機補貼資金,加大對各類農業機械的研發和推廣力度,以創新為手段,促進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科學化、自動化、現代化。

3.2必須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機械化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根據我縣地理條件、經濟發展和土地流轉水平,有選擇性地發展具有各自特色的農業機械化。如川水地區地塊大經濟條件好,要著力發展大中型農業機械,如大中型拖拉機、大中型聯合收割機、高端的全自動農機配套設備等,豐富農機裝備結構;地塊較小經濟條件不好的腦山地區,因地制宜發展適宜的農業機械,如小四輪拖拉機、小型收割機、小型配套農具,達到經濟、適用、操作方便的目的。

3.3必須能有效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首先,農業機械化的運用能實現農業生產的規?;?、化械化,并能解放出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業外收入,讓更多的土地流轉到新型職業農民手中,進行產業化發展、規?;洜I、企業化運作,出讓土地的農戶以土地入股、租賃等形式取得收入,各方實現效益的最大化,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其次,農業機械化用先進的機械帶替了人、畜動力,節約了農業生產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僅解放了生產力,而且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從而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再次,農業機械化程度促進了土地流轉的進程,改變了傳統小農經濟模式,粗放型的經營模式向集約型的模式發展,提高了單產降低了單位成本,優化了各生產要素,使農業生產活動呈現規?;⑿б婊龠M了農村經濟發展。

3.4必須提高機械利用率,培育服務型經濟實體

隨著當前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壯大,農業機械化的經營模式應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農業機械工作應向專業化、效益化發展,應培育機械作業服務的專業組織或隊,在農業生產中應實現(如小麥收獲作業)有償的跨區流動,提高農業機械的利用率,實現農業機械服務的專業化、全面化、多樣化,覆蓋農業生產的各個工作環節,解決一家一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提高機械效率,促進機械化農業的發展。

4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我縣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有利于當前由農業大縣向蔬菜大縣邁進的轉型,還使得轉型的新型產業的效益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隨著農業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會不斷地創造出科技含量高、實用經濟的農業機械,從而滿足產業結構轉型中各方面的需求,促進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雖然我縣的農業機械化水平有了長足的發展,部分產品的生產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但是,像蠶豆、藥材、溫室等生產,還處在半人工半機械的局面,所以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探索、開發,用創新的手段來解決出現的各種難題,以全面實現農業機械的現代化,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全縣農業和農村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光輝,陳莉.我國農業機械化與農業經濟增長的灰色關聯解析[J].安徽農學通報,2007(05).

[2]羅昕,胡斌.論農業機械化在發展現代農業中的地位及作用[J].安徽農學通報,2007(10).

[3]張慶霞,劉從九.2007-2017年安徽省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定量預測[J].安徽農學通報,2007(16).

有關農村經濟發展的論文范文二: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摘要:中國是一個龐大的人口大國,農村人口數占了人口總數相當大的比例,國家也時刻關注農村的經濟發展,對農村經濟進行科學的管理與規劃,以促進農村經濟平穩而快速的發展,不斷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文章結合農村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的作用與影響,提出農業經濟管理策略。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農村經濟發展;策略

前言

我國經濟自改革開放后得以快速發展,農業經濟也隨之發展,現在我國的重點工作之一便是使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通過一系列管理手段,調控市場經濟,發展現代化農業,提高農民群眾構建新農村的積極性。

一、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的影響作用

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問題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為農村現實需求提供了細致的分析,使用科學的管理手段促使農村經濟得到發展,也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理論指導,解決發展中的遇到的問題。

1.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結合農村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農業經濟管理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通過農業經濟管理,并結合農村的經濟狀況和現有條件,產生了具有獨特風格的發展制度,形成了符合實際情況的發展方式,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時也使得農村經濟發展更科學、更規范。合理的制度能夠加速農村經濟的發展,完善農業經濟管理制度,保證了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的速度。

2.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農業經濟管理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點明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向,使農業有目的性的進行發展,確立了農業在市場的地位,更有利于找準農業的發展方向。

3.為農村經濟的發展解決制約問題

農業經濟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或緩解農村經濟存在的眾多制約問題,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并對農村未來發展進行合理規劃,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保護環境,保證農村經濟快速而平穩發展。

二、現代化農業建設背景下的經濟管理策略

面對農村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經濟管理者要結合農村發展狀況采取相應的策略與措施去解決問題。

1.制定并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

農業經濟管理制度與農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嚴格的制度能對管理目的進行約束并進行更加好的規劃,要隨時代的進步進行革新,摒棄陳舊的管理方式。在體制建立的過程中,最基本的是讓農民群眾對農業發展產生新認識與新觀念,這樣能加速農業結構的轉型,促使經濟發展。農產品方面則是利用加工手段改變農產品以往的外觀,使其銷售市場更為廣闊,產業鏈更豐富,更保證了生產環節的安全,農民群眾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1]。而農業經濟管理體度建立的根本出發點就是為了保障農民群眾的基本利益,這個發展體制要科學并有效的將利益、沖突、權益進行統籌兼顧,解決群眾的問題,保證群眾利益不會受到損害。科技與農業相結合,能提高農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促使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2.立足農民群眾,多種方式融資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是促使我們國家農業發展的關鍵點,在資金的支持下才能對農村經濟進行管理與發展,然而政府的投資是有限的,除政府的撥款援助外,還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與此同時,吸引社會上的企業向農村投資,多方式融資的同時促進鄉鎮企業發展,有助于建設新農村,同時也處理了農村剩余大量勞動力的問題,幫助資金上有問題的群眾脫離難關。

3.實現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

現今社會處于信息化發展迅速的時代,農業經濟也需要信息化管理,實現農業與科技相結合,不斷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為農民群眾實現創收。建立電子信息平臺,完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系統通過平臺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合、處理、,實現信息與資源的共享,根據數據進行規劃,更好的掌握市場需求,提升農業經濟管理水平。

4.組建農業經濟管理隊伍

農業經濟管理隊伍的綜合實力影響著農業經濟管理的成效,也影響著農業的經濟發展狀況,所以要嚴格把關管理人員并對其進行專業的、針對性的前期培訓、后期檢查,要改變傳統、陳舊的管理方式,順應時展潮流,要組建成一支具備高責任感、高操作能力、高素質水平的經濟管理隊伍,管理人員要學會自我約束,定期進行專業培訓,要深入了解國家的農村經濟政策,并不斷的學習管理方面的知識以完善自我。要多鼓勵、引導大學生回農村建設,提供合理的薪酬、獎勵和提升機會,激發其工作熱情并為其營造良好而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讓他們用其所學的知識與所具備的文化素養為建設中的新農村注入新鮮血液[2]。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理而科學的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指導方針。農業經濟管理不僅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理論基礎,還為農村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緩解方案、解決方案,所以應正確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策略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進行多方面融資,組建管理隊伍,保證了策略的有效實行,進而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使農村的經濟得到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振動成型法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振動成型法是利用振動壓實試驗儀,在與現場壓實機械相匹配的固定配重、振動頻率、振幅和振實時間條件下的水泥穩定碎石等半剛性基層材料配合比設計方法。水泥穩定碎石基層作為一種半剛性路面基層,因其具有板體性好、強度高、初期強度增長快、力學性能好、水穩定性能好等優點,現廣泛應用于高等級公路中,而碾壓成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是采用瀝青攤鋪機將用水量較少的干硬性水泥穩定碎石混凝土進行攤鋪,壓路機碾壓成型的路面基層。大量的實踐和試驗表明,碾壓成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控制的重點在于保證壓實度和平整度,而要達到二者協調統一的控制關鍵在于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混合料的拌和、攤鋪、碾壓、養護。

二.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在我國高速公路中的應用。

現在高速公路廣泛采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基層水泥穩定碎石的施工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著路面的使用壽命。在高速公路基層施工中,對于其強度、平整度、壓實度等技術指標應進行嚴格控制,為提高路面結構工程的質量,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要科學地制定施工方案,選定出最優的混合料配合比,精心施工。

路面基層是瀝青面層下鋪筑的主要承重層,在其施工中,必須層層把關,嚴格要求。目前我國已建高速公路大都采用半剛性基層,常用的有水泥穩定粒料和石灰粉煤灰穩定粒料基層。由于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具有更好的水穩定性,近年來在東南多雨地區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與二灰穩定類基層相比,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在路用性能上有一些優勢,但仍不可避免半剛性基層易產生反射裂縫的缺點。為減少反射裂縫的產生,確保路面基層的工程質量, 混合料優化設計水泥穩定材料必須根據規定的材料指標要求,通過試驗選取合適的集料和水泥;確定合理的集料配合比例、水泥劑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相應的最大干密度。合理的水泥穩定碎石組成必須達到強度要求,具有較小的溫縮和干縮系數(現場裂縫較少),以及好的施工和易性(粗集料離析較小)。

三.振動成型法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中的應用。

1.工法特點。

1.1室內成型方式與現場碾壓方式接近匹配

以采用振動成型機初步確定混合料干密度為基礎,試驗路校正壓實度控制指標這一方式,使現場質量控制更為合理,并且壓實機械壓實效率的進步同步提高基層的壓實密度,建立了與時俱進的聯動機制

1.2 抗壓強度提高

振動成型試件抗壓強度遠大于靜壓成型試件抗壓強度。可以降低水泥劑量1%-1.5%,這樣不僅降低了工程造價,滿足強度設計要求,更重要的是顯著提高了半剛性基層的抗裂能力。

1.3 抗裂性能提高

采用優化的骨架密實型級配,減少了細料含量,振動壓實降低了最佳含水量,降低了材料的自身收縮,

1.4 承載能力提高

通過提高壓實機械效率和優化壓實工藝與骨架密實型級配相匹配,增加了混合料的單位體積質量,提高了基層的回彈模量。

2.水泥穩定碎石原材料質量控制

2.1水泥水泥作為水泥穩定碎石的穩定劑,直接關系到基層材料的強度與穩定性。水泥可以選擇普通硅酸鹽水泥或者礦渣硅酸鹽以及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可以為325或者425均可。為了使水泥穩定碎石在拌合運輸攤鋪以及碾壓施工作業具有足夠的時間,對于快硬早強或者受潮變質的水泥不能使用。對于進入施工現場的每批次水泥都必須進行水泥強度、初終凝時間、安定性與細度指標的試驗檢測。

2.2碎石石料應選取強度等級高,確保各項性能指標符合規范要求。一般情況下,石料的粒徑不超過31.5mm,其壓碎值要小于30.石料的針片狀顆粒含量少于15,有機質含量小于2%,硫酸鹽小于0.25%,沒有其他破碎物以及雜物。石料根據設計以及工程實際情況的不同一般分為4-6種規格,由試驗室確定各種石料以及殺的配合比例。對于進入施工現場的石料必須按照規范規定的頻率以及取樣方法進行檢測,避免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石料。

3.下承層準備。

在施工前,應檢查下承層的施工質量(如高程、中線偏位、寬度、橫坡度、平整度、反射裂縫、壓實度、彎沉等),外觀檢查中,有松散、嚴重離析等路段,應進行處理。對于裂縫應作相應封閉處理,裂縫嚴重路段應作返工處理。清除表面的浮土、積水等,將作業面表面灑水濕潤。

4.混合料拌合與運輸。

應配置產量大于400t/h的拌合樓,并與實際攤鋪能力相匹配,料斗上口必須安裝鋼筋篩網,篩出超出粒徑規格的集料及雜物,料斗之間安裝隔板防止混料。裝料時按前后中至少三次移動的方法進行裝料,不得裝料太滿外溢,有效地防止裝料堆高交叉部產生嚴重離析現象。運輸車輛數量滿足拌和出料與攤鋪需要,并盡快將拌成的混合料運送到鋪筑現場。車上的混合料必須覆蓋,減少水分損失。

5.混凝土攤鋪及碾壓。

5.1攤鋪。

1、將攤鋪機螺旋輸送器最外端葉片反裝,防止兩側混合料離析。

2、采用兩臺及以上攤鋪機攤鋪時,攤鋪機前后相隔5m-10m呈梯隊式作業,兩幅之間搭接5-10cm。

3、攤鋪應保持連續性,速度宜控制1~3m/min。

4、在攤鋪過程中,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應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

5、攤鋪機行進速度要勻速、不間斷、不停頓。

5.2碾壓。

壓路機數量:30T以上的振動壓路機3臺,25T以上的輪胎壓路機1臺,雙鋼輪壓路機1臺 碾壓速度及遍數:初壓1.5—1.7km/h,鋼輪和輪胎壓路機各1遍; 復壓1.8—2.2km/h ,鋼輪和輪胎弱振各1遍,重型振動壓力機強振碾壓5遍; 終壓1.8—2.2km/h,雙鋼輪靜壓2遍。一次碾壓長度一般為50m~80m。碾壓段落設置明顯的分界標志,層次分明,有專人指揮。碾壓宜在水泥終凝前完成,從加水拌合到碾壓終了的時間不超過3小時。

6.接縫處理。

橫向接縫盡量選在兩個或多個構造物之間作為一個施工段進行施工,若因工作面較長不能一次攤鋪完成而停止攤鋪,則在下一次繼續攤鋪前在碾壓完成的混合料末端沿橫向攤鋪層全寬將末端鑿除,應直鑿到下承層頂面,連接面應切成垂直面。攤鋪前最好在鑿除斷面上刷少量水泥漿,保證新舊混合料良好的粘接。避免設置縱縫,設置縱縫時必須垂直相接,嚴禁斜接。

四.結束語。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瀝青路面作為高等級公路典型路面結構,隨著交通量及交通荷載的增加,出現了許多嚴重的早期破壞及結構性破壞。在現有路面結構不變的條件下,通過完善目前的半剛性材料設計方法,設計出性能更為優良的材料來提高路面服務質量,防止出現早期破壞,顯然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儲修華 CHU Xiu-hua 振動成型法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 PKU2011年8期

[2]王建鋒Wang Jianfeng 振動成型法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中的應用[期刊論文] 《交通科技》 2010年3期

[3]劉書祥 LIU Shuxiang 振動成型法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應用[期刊論文] 《公路交通技術》2010年3期

[4]張麗 Zhang Li 振動成型法在半剛性水泥穩定碎石基層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價值工程》 ISTIC2010年13期

[5]段葭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振動成型法在江肇高速公路的應用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年32期

第4篇

論文摘要:成本是企業的命脈。公路施工企業只有穩健地控制住工程項目成本,工程利潤空間才能打開。項目的成本控制是企業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必須利用組織、經濟、技術、合同等措施對項目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施工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經濟效益最優化。當前公路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在低價位中標的情況下,只有穩健地控制住工程項目成本,工程利潤空間才能打開。項目的成本控制是貫穿在工程建設全過程,它是企業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必須利用組織、經濟、技術、合同等措施,對項目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強化經營管理,降低工程成本,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成本控制,是指在項目成本的形成過程中,對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消耗的各項費用開支,進行監督、調節和及時糾偏,把各項生產費用控制在計劃成本的范圍之內,以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降低項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種,概括起來可以從組織、技術、經濟、合同管理等幾個方面采取措施實現成本控制目標。

一、采取組織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組織措施是從施工項目的組織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其他各類措施的前提和保障,一般不需要增加什么費用,運用得當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公路施工企業的特點是工程點多、線長、面廣、工程管理人員流動頻繁。必須采取組織措施抓好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使之在市場經濟中立于不敗之地。可以做到的有:

(一)編制施工成本預測報告,確立項目管理成本目標

編制成本預測可以使項目經理部人員及施工人員無論在工程進行到何種進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成本,以便采取相應手段控制成本。做到有的放矢,打有準備之仗。這是做好項目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基礎與前提。

(二)在項目部內部實施成本責任制

施工成本管理不僅是項目經理的工作,工程部、計劃合同部、財務部各級項目管理人員都負有成本控制責任。通過成本責任制分解責任成本,層層簽訂責任書。量化考核指標,把責任成本分解落實到崗位、員工身上, 形成企業上下人人關心成本,人人關心效益的新局面。

(三)建立成本預警機制,做好成本失控的風險預測

建立正常成本管理秩序,達到使用有記錄,消耗有定額,統計有報表,損耗有分析,定期召開責任成本分析會,總結經驗,彌補不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采取技術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技術措施不僅對解決施工成本管理過程中的技術問題不可缺少,而且對糾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標偏差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準備階段,采取技術措施,就是充分發揮技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對標書中主要技術方案作必要的技術經濟論證,編制科學、經濟合理、高質量的施工組織設計,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組織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工程成本的高低。要不斷優化施工組織設計,確定材料、機械、資金和勞力等要素的最佳組合方式,統籌安排各生產要素,周密地、科學地、巧妙地組織工序間的銜接,通過提高生產效率來提高經濟效益。

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把工程質量關,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質量通病,避免造成不必要工程建設質量成本,從質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無論是質量不足或過剩都會造成質量成本的增加,。尤其質量事故會增加返工費、停工費、返修費、事故處理費等,造成工程成本陡升。

三、采取經濟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經濟措施是最易為人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員應以主動控制為出發點,及時控制好工程各種費用,尤其是直接費用的控制。也就牽住了項目成本的牛鼻子。經濟措施主要包括:

(一)人工費的控制管理

人工費占工程費用的比例一般都在10%左右,并且用工的薪資報酬有不斷上升的趨勢,人工費的控制越來越成為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環。要從用工數量控制,根據勞動定額計算出定額用工量進行包干控制,防止人工費超出指標;有針對性地減少或縮短某些工序的消耗量,從而達到降低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改善勞動組織,減少窩工浪費;實行合理的獎懲制度;加強技術教育和培訓工作;壓縮非生產用工和輔助用工,嚴格控制非生產人員比例都可以起到控制人工費的作用。

(二)材料成本的控制管理

材料費一般占全部工程費的65%一75%,直接影響工程成本和經濟效益。材料控制管理在整個工程成本控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材料的成本控制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即用量控制和價格控制。

1、對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精細地編制出周密的采購計劃,嚴格執行,有效監控,防止采購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堅持按定額確定材料消耗量,限額領料;改進施工技術,推廣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種新技術、新丁藝、新材料;定期盤點,隨時掌握實際消耗和工程進度的對比數據;周轉材料要及時回收、整理,使用完畢及時退場,減少租賃費用從而降低成本。

2、對材料價格進行控制:材料的采購價格對工程成本能否降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梢詮囊韵聨讉€方面注意:建立企業自身的價格信息網絡,保持信息渠道的暢通,及時準確地把握價格信息。按照“質量擇優而買、價格擇廉而購、路途擇近而運”的原則選購以降低成本;采取比價采購、議價采購、詢價現購多種方式相結合,為降低采購成本提供更多的選擇;建筑材料隨市場價格上下浮動較大,要及時進行材料價格簽證,避免工程結算損失;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合理確定進貨批量與批次,盡可能降低材料儲備,減少流動資金占用。

(三)機械費用的控制

機械效率直接關系到工程進展的快慢,工程進展快慢又影響著工程成本,因此機械設備管理在成本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一環。主要是對正確選配和合理利用機械設備,加強租賃設備計劃的管理,從不同角度降低機械臺班價格;合理組織機械,提高單位時間的生產效率;搞好機械設備的保養修理,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避免不正當使用造成機械設備的閑置,從而加快施工進度,降低機械使用費。

四、強化合同管理為中心的資料管理以實現成本控制

(一)合同管理

合同是明確甲乙雙方責任利益關系的重要依據。合同管理是施工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強化合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及時簽訂合同,不管是對業主、供貨商、勞務分包商,都要及時簽訂合同,防止事后扯皮。二是合同內容要完善,合同內容要明確項目成果目標、成本目標、工期目標、安全目標和違約責任。供用水電氣熱、租賃、承攬、建設工程、運輸、技術、保管、倉儲等事項,都必須簽訂正式的合同,不得以口頭形式約定。三是選擇最合理的分包商與材料商,確定合理單價,簽訂合理的分包合同與材料合同,從而達到控制支出的目的。四是嚴格合同監督及兌現,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監督合同的實施情況,按合同約定的期限認真兌現。六是強化合同管理,在合同執行期間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進展效果,以防止被對方索賠。

(二)加強內業資料管理,為計量的申報和工程竣工后的竣工驗收和結算以及索賠工作提供資料保障

內業資料的完善、計量的及時申報、業主工程款的及時劃撥可以加快施工企業的資金周轉;竣工階段資料驗收是竣工結算的基礎,完成了工程的驗收,竣工結算才是一個完整的結算,建設單位才會撥付工程款;施工索賠項目的報批和追索是一項重要工作。如果施工單位不能在施工過程中及時處理變更、索賠項目,或因為原始資料整理不及時、不完備都會使索賠受到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及時收集、整理、保管好原始索賠依據,提供有力的索賠證據,也將使企業成本降低,效益提升。

控制工程成本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管理、技術、經濟等很多方面,疏忽哪一方面,都會給工程的質量和成本帶來不良的后果。施工企業在加強面對激烈的國內外競爭從微觀內部管理上下功夫,對建設項目的每個環節進行嚴格的成本控制,以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關于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思考》 《科技創業月刊》2005年9期 楊軍

第5篇

論文關鍵詞:初中物理

 

科學方法是連接知識和能力的紐帶。“掌握一種科學方法勝過解答十個問題。”對研究方法的學習和考查體現著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同學們只有真正掌握了研究方法,才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真正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突出科學探究內容的同時,重視研究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漸拓寬視野,初步領悟到科學研究方法的真諦。因此初中物理論文初中物理論文,考查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成為當前和今后中考的熱點。

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推理法、模型法、類比法等。

一、控制變量法

所謂控制變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影響事物變化規律的因素和條件加以人為控制,只改變某個變量的大小,而保證其它的變量不變,最終解決所研究的問題??刂谱兞糠ㄊ侵袑W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題最多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課本中,應用這種方法的實驗有:

理想斜面實驗、探究力與運動的關系、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蒸發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因素、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驗證歐姆定律、探究影響電流做功多少的因素、探究影響電流的熱效應的因素、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比熱容概念的引入等

二、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實驗中有許多物理特征、過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觀察和測量很困難,這時往往把所需觀測的變量換成其它間接的可觀察和測量的變量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

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現象、模型、過程等在物理意義、作用效果或物理規律方面是相同的。它們之間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證結論不變。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對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案或設想,而使它們的效果完全相同,從而將問題化難為易,求得解決。

初中物理課本中應用這種方法的有:

1、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用另一支蠟燭在玻璃板后面去等效像2、等效電路 3、串并聯總電阻 4、多個分力與合力等效 5、物體的重心等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三、轉換法

對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問題,而是通過研究其表現出來的現象、效應、作用效果間接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初中物理中應用了這種方法的有:

1.研究物體內能與溫度的關系(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內能的變化,只能轉換成測出溫度的改變來說明內能的變化);

2.在研究電熱與電流、電阻的關系時,將電熱的多少轉換成溫度計液柱上升的高度;

3.我們在研究電功與什么因素有關的時候,將電功轉換成砝碼上升的高度;

4.在我們回答動能與什么因素有關時,我們將動能轉化為小木塊在平面上被推動的距離,距離越遠則動能越大。

5.證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敲擊音叉后放入水中,水花四濺。

注意:等效法與轉換法很相似,它們的區別是“等效替代法” 中相互替代的兩個量種類相同,大小相等 ,而“轉換法”中的兩個物理量有因果關系,并且性質往往發生了改變如

轉換法: 電流大小用燈泡亮度體現; 磁場的強弱用小磁針偏轉的幅度體現

等效替代法: 分力相疊加是合力 ;小石塊體積用排開水的體積代替

四、理想模型法

實際現象和過程一般都十分復雜,涉及到眾多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可起到簡化和純化的作用.忽略次要因素,從復雜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近似的反應所研究事物的本質特征,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在初中物理課本中,應用這種方法的有

1.光線(光線是看不見的,我們使用一條看得見的實線來表示,就將問題簡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2.磁感線

3.電路圖是實物電路的模型

4.力的示意圖或力的圖示是實際物體和作用力的模型。

5.實驗室常用手搖交流發電機及掛圖來研究交流發電機的原理和工作過程

6.研究連通器原理時用到液片模型。

7.研究肉眼觀察不到的原子結構時建立原子核式結構模研究肉眼觀察不到的原子結構時建立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五、科學推理法

推理法是根據已知物理現象和規律,通過想象和推理對未知的現象做出科學的推理和預見.推理法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忽略次要因素初中物理論文初中物理論文,進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結論,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理想實驗是研究物理規律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的可靠的事實為基礎,以真實的實驗為原形,通過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規律.

在初中物理課本中,應用這種方法的有

1、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用推理法得出

2、研究物體運動狀態與力的關系時,推理得出慣性定律。

六.類比法

類比法是指將兩個相似的事物做對比,從已知對象具有的某種性質推出未知對象具有相應性質的方法.類比法在物理中有廣泛的應用。所謂類比,實際上是一種從特殊到特殊或從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邏輯思維。在物理教學中,類比方法可以幫助理解較復雜的實驗和較難的物理知識。

在初中物理課本中,應用這種方法的有

1、用水流類比電流 2、用水壓類比電壓 3、用水波類比聲波 4、用太陽系的結構類比原子的結構。

總之,大家要養成良好思維習慣,在解決問題時要嘗試運用各種物理研究方法,不斷提高科學素質,這既是中考熱點也是以實現課程改革的目標。

第6篇

論文關鍵詞:內燃機 人工神經網絡 輔助方法

論文摘要:針對汽車發動機設計和性能評測當中有關參數計算的特點,提出應用人工神經網絡方法進行輔助計算,以提高數據計算的結構化程度和處理速度。通過對具體數據的實際操作表明,應用本方法能夠很好地表達原圖表數據關系,所得結果的精度能夠滿足計算要求。

汽車發動機的性能包括動力性、經濟性、生態特性——排放與噪聲、可靠性及耐久性等多個方面,這些參數要通過在一定條件下的測試計算來獲得。當發動機在非標準環境下運轉時,其相關計算要通過參數進行修正,比如發動機的有效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計算。當發動機在非標準環境下運轉時,其有效功率及燃油消耗率應修正到標準環境狀況,當然也可由標準環境狀況修正到現場環境狀況,其中的有效功率和燃油消耗率修正系數在GB1105..1-87中以圖表的形式給出,使用很不方便,本文應用人工神經網絡對此圖表信息進行處理,提高了數據計算的結構化程度和處理速度,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神經網絡的識別原理

在神經網絡系統中,其知識是以大量神經元的互連和各連接的權值來表示的.神經網絡映射辯識方法主要通過大量的樣本進行訓練,經過網絡內部自適應算法不斷調整其權值,以達到目的.狀態識別器就隱含在網絡中,具體就在互連形式與權值上.在網絡的使用過程中,對于特定的輸入模式,神經網絡通過前向計算,產生一輸出模式,通過對輸出信號的比較和分析可以得出特定解。目前神經網絡有近40多種類型,其中BP(Back Propagation,即反向傳播)網絡是最常用和比較重要的網絡之一,本文就應用一種改進型的BP網絡進行相應數據圖表的識別映射。

BP網絡由輸入結點、輸出層結點和隱層結點構成,相連層用全互連結構.神經網絡的工作過程主要有兩個階段:一個是學習期,通過樣本學習修改各權值,達到一穩定狀態;一個是工作期,權值不變,計算網絡輸出。

B

P網絡的學習過程由正向傳播和反向傳播兩部分組成。在正向傳播過程中,輸入信息從輸入層經隱層單元逐層處理,并傳向輸出層,每一層神經元的狀態只影響下一層神經元的狀態。如果在輸出層不能得到期望的輸出,則轉入反向傳播,將誤差信號沿原來的路徑返回,通過修改各層神經元的權值,使得誤差信號最小。

當給定一輸入模式X=(x1,x2,….,xm)和希望輸出模式Y=(y1,y2,…..,yn)時,網絡的實際輸出和輸出誤差可用下列公式求出:

隱含層輸出:

式中——輸入層至隱含層,隱含層至輸出層的連接權;

——隱含層結點、輸出層結點的閥值;

m、h、n——輸入層、隱含層、輸出層結點數;

f—— s型函數,f(x)=(1+e-x)-1.

如果誤差太大不能滿足要求,則需要用下列公式修正各連接權和閥值

為網絡提供一組特定的訓練模式,隨機產生初始連接權和閥值,不斷幣復上述計算過程,直到網絡全局誤差小于給定的極小值為止.

由于BP網絡的高識別能力,應用中采用了此結構形式.同時為提高其識別效果,加快網絡的訓練速度,縮短工作周期,應用了附加動量項和自適應速率的改進算法.

附加動量項法使網絡在修正其權值時,不僅考慮誤差在梯度上的作用,而且考慮在誤差曲面上變化趨勢的影響,其作用如同一個低通濾波器,允許網絡上的微小變化特性,使網絡陷入局部極小值的可能性大大減少。自適應速率是通過改變學習率,提高BP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斂性,縮短訓練時間.

2具體應用

根據以上理論,采用改進的BP神經網絡形式,動量因子取0.9,對有效功率校正系數和燃油消耗率校正系數與指示功率比和機械效率的關系同時進行識別,采用雙輸入雙輸出的2-10-2結構、2-15-2結構、2-20-2結構進行訓練,識別情況分別如表3-5所示。

轉貼于

從實際的應用效果來看,2-15-2和2-20-2的逼近能力相似,2-15-2的速度快于2-20-2結構,而2-20-2結構的識別能力要遠低于前兩種結構,采用更少的隱層結點數就會使訓練的時間過長,甚至使訓練過程無法進行.因此最后選擇2-15-2的BP網絡結構作為最終的神經網絡形式。如圖1所示為訓練次數與誤差平方和之間的關系曲線,表4為部分網絡輸出與實際數值的比較.

通過以上計算分析可見,神經網絡的映射輸出能力是相當強的,通過合理的網絡結構選擇和具體的參數應用,完全可以滿足優化設計的計算要求,大大縮短優化當中的計算迭代時間,提高計算效率。

3結論

(1)人工神經網絡有很強的數據映射能力,能夠很好地識別所給數據之間的對應關系,映射的精度可以滿足一般設計計算要求.

(2)對于包含無規律圖表數據的有關計算問題,應用神經網絡是一個很好的加快運算速度的解決方法.

(3)在數據的映射識別當中,網絡的結構形式和參數選擇對于問題的求解精度和速度都是致關重要的’同時應當注意數據的過度訓練問題.

(4)智能算法的應用為具體的工程計算提供了更方便、有效的手段,尋找有效的計算方法,以及多種算法的混合應用將是擺在設計人員的一個課題.

參考文獻

[1]焦李成.神經網絡系統理論[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0.

[2]焦李成.神經網絡的應用與實現[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

[3]王文成.神經網絡及其在汽車工程中的應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4]張成寶,丁玉蘭,雷雨成.人工神經網絡在汽車變速器齒輪故障診斷中的應用[J].汽車工程,1999,21(6) 374-378.

[5]Watanahle Y, Sharp H S. Neural network learning control of automotive aotic-e suspension systems.lnternational,lournal of Vehicle Design[J],1999,21(2/3):124一147.

第7篇

關鍵詞:進氣冷卻;燃氣輪機;發電功率

中圖分類號:TM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17-0066-03

現在國內外有一些富余的某型燃氣輪機(以下簡稱燃機),擬利用其在我國西北地區建燃機電站。為提高發電功率、效益,將在熱天對燃機的進氣進行冷卻。冷卻方案的參數根據燃機使用地區的氣象條件在熱天將進氣空氣從37℃,相對濕度40%,冷卻到15℃~20℃,然后進入燃機。實現冷卻的換熱設備采用可靠有效的雙金屬(銅-鋁)軋片式冷卻器,以流過管內的冷水(7℃)將通過管外翅片的空氣(37℃)冷卻到要求值,而冷水由制冷機提供,本方案采用效益較好的溴化鋰雙級吸收式制冷機。整個冷卻系統原理圖如圖1所示。根據系統圖所需設備進行估算,每套約400萬元,投資回收約2年,經濟效益顯著。

1 燃機性能及冷卻要求

某型燃機額定功率Nn=22900kW,空氣流量Ga=435T/h,排氣溫度t4=500℃,用天然氣。電站用2臺燃機2套聯合循環發電裝置,采用2套燃機進氣冷卻系統。

冷卻要求是按當地氣象條件,在熱天將ta1=37℃及相對濕度φ=40%的濕空氣在進燃機前冷卻到ta2=15℃~20℃,再進燃機。冷卻進氣的冷水由制冷機提供,進水溫度tw1=7℃,出水溫度tw2=12℃。制冷機的熱源用電站蒸汽。

2 進氣冷卻作用及原理系統

2.1 進氣冷卻作用及影響因素

以大氣為工質的燃機其性能受大氣條件特別是溫度的影響很大,在同地點當溫度升高時,燃機的功率和效率都降低。為改善燃機在高溫進氣時的性能,采取進氣冷卻,將空氣在進入燃機前冷卻到低溫,使燃機功率、效率顯著提高。

提出了地面氣溫對燃機性能影響的統計數據,燃氣初溫T*3從800℃~1200℃,進氣溫度T*1(ta)每增加10℃,功率降低6%~9%,效率降低0.0080~0.0088。某型燃機的T*3在950℃左右,則將T*1(ta)每降10℃,可提高功率約7.5%,效率增加0.0083。

分析了濕度對進氣冷卻熱負荷的影響,說明了濕空氣冷卻析水凝結熱(潛熱)與干空氣冷卻熱(顯熱)之比RB隨濕度增加而加大,在T*135℃冷卻至10℃時,相對濕度φ為0.8的RB約達2.0,使熱負荷大增,設備相應增大;而φ為0.4時RB只約0.7,熱負荷增加不多,這與本方案的計算吻合。說明了低濕度地區進氣冷卻效益比較高及增發電的平均發電效率高,比無冷卻運行時要高12%。故預見本方案在低濕度地區其經濟效益較高。

利用燃機比功Wn、功率Nn和效率ηn的表達式分析了大氣溫度對它們的影響,并指出了對功率的雙重作用(流量和比功同時升降),因此進氣冷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燃機功率。

2.2 進氣冷卻原理系統

2.2.1 冷卻熱負荷。進氣冷卻實質是將燃機進氣的熱量吸取一部分,使溫度降低。此部分熱量決定了冷卻系統的規模,因此設計冷卻系統首先須確定此熱量。因大氣是含水蒸汽的濕空氣,其降溫低于露點時放出的熱量由顯熱和潛熱(水蒸汽凝結熱)組成,用式可表示為:

Q=GaCpa(ta1-ta2)+Gw?r (1)

式中:

Q――濕空氣降溫放出的總熱量(冷卻熱負荷)

Ga――燃機(干)空氣流量

Cpa――(干)空氣平均定壓比熱

ta1――冷卻前空氣溫度

ta2――冷卻后(燃機進口)溫度

Gw――空氣從ta1降至ta2且ta2低于露點溫度時析出的水量

r――水蒸汽凝結比潛熱

等式右邊后一部分的凝結熱量(Gw?r)隨空氣濕度和溫降的增大而增加。

因ta2一般低于露點,所以采用濕空氣計算法,此時式(1)可簡化為:

Q=Ga(ha1-ha2) (2)

式中:

ha1――冷卻前濕空氣的焓

ha2――冷卻后濕空氣的焓

Ga=

Gam――(濕)空氣流量

d――濕空氣含濕量

以上d和ha1、ha2按ta1、ta2和φ查濕空氣表進行計算或查濕空氣的H-d圖得到。這樣就可根據進氣降溫要求ta1和ta2值求得冷卻熱負荷Q。

2.2.2 冷卻原理及系統。按熱平衡進氣降溫放出的熱量需在冷卻器中由冷卻劑吸收。冷卻劑常采用吸熱容量大的冷水,為加強傳熱,應加大工質溫差,冷水溫度盡量低。現國產制冷機提供的冷水溫度可達7℃,可滿足要求。于是實現進氣冷卻的循環是:進氣空氣通過冷卻器管外側放熱降溫,從制冷機來的冷水流經冷卻器管內側吸熱升溫,空氣從ta1降至ta2后進入燃機,水溫從tww1(7℃)升至tww2(12℃)后回到制冷機重新冷至7℃,再供給冷卻器,如此循環,進氣被冷卻到預定值。

可見,進氣冷卻系統由燃機本身、冷卻器和制冷機三大部分及附屬設備、系統組成,系統原理圖見圖1。其中制冷機可選用,冷卻器需專門設計。

3 冷卻器的設計和制冷機的選擇

3.1 冷卻器設計

3.1.1 型式的選擇。設計冷卻器首先要定型式,用于進氣冷卻的是氣水換熱器,則氣側應帶增加傳熱面積的翅片,所以其基本型式應是翅片式換熱器。而其中又有軋片式、繞片式和穿片式等多種,需根據使用要求和投資效益等因素選擇。本方案選擇軋片式冷卻器。理由是:(1)本單位生產軋片管換熱器有多年經驗,大量在燃機進氣冷卻系統中使用,性能可靠、良好。(2)換熱器只占冷卻系統總投資的約1/10,所以各種換熱器的成本差已不成為選擇的主要考慮因素。

3.1.2 設計計算。按換熱器設計步驟,首先確定冷卻熱負荷Q,由于冷卻器出口溫度ta2給出的范圍是15℃~20℃,我們按15℃、18℃和20℃做了三種計算對比,發現出口20℃的冷卻器較合理,其所需傳熱面積與燃機功率提高比Fr/?N為1.08m2/kW,而出口15℃時此值為1.57m2/kW,大了50%,使冷卻器大得難安排且不經濟,因此ta2確定為20℃。由此按式(2)算得Q為2470kW,再可按熱平衡算出所需水量Gw,即:

Gw= (3)

式中:

Cpw――水的平均定壓比熱

Q和Gw是選擇制冷機大小的參數依據,Gw按式(3)為425T/h。

從空氣和冷水溫差計算平均傳熱溫差?tm,先參考同類換熱器試驗資料選擇總傳熱系數K,便可計算所需傳熱面積Fr:

Fr= (4)

換熱管選常用于冷卻器的雙金屬銅鋁軋片管SGT-44×2.3,其單位長度外表面積Sw達1.09m2/m。于是,從Fr和Sw可得所需換熱管數,再依據燃機進氣間尺寸和選擇適當的進風速度確定冷卻器迎風面尺寸,后確定換熱管的排數和每排管數,初定了冷卻器結構。然后按此結構進行傳熱和阻力驗算,必要時調整結構,直至驗算的傳熱系數Kp>原選的K10%~20%、空氣阻力?Pa滿足設計要求。

本方案設計的冷卻器總傳熱面積4300m2,按分相同的6臺安排(以后可根據進風口尺寸做調整),每臺迎風面尺寸為3.6×1.55m,換熱管183支分6排錯排,每2臺為一組并聯,分3組布置在進氣間的3個進風口處。

3.2 制冷機選擇

制冷機有機械離心式、吸收式和混合式三種,文獻[10]對它們做了比較,吸收式制冷機的投資回收期最短和增加每kW電力的投資費用最低,因此我們選擇吸收式制冷機的方案,其熱源用電站蒸汽。

本方案具體選擇國產蒸汽雙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選擇的機組型號為(雙良公司)SXZ6-260D,其制冷量為2617kW(>冷卻負荷2470kW),冷水流量450T/h(>所需水量425T/h),能滿足要求。

4 投資和回收期估算

4.1 投資估算

進氣冷卻系統的設備主要由冷卻器、制冷機、進氣穩壓艙、閥門水泵、儀表控制系統(圖1中未表示出)和管道、冷卻塔等組成,其中制冷機、穩壓艙和儀表控制系統的投資占主要部分。按現價,制冷機一臺約140萬元,穩壓艙一個約60萬元,儀表控制系統一套約80萬元,而冷卻器只約40~50萬元。設備費用加上配套、設計等費用,本方案一套進氣冷卻系統的投資約400萬元。

4.2 回收期估算

估算投資回收期實際是對進氣冷卻進行經濟分析,需要知道電價、燃料價、燃機年運行時間等數據,而這些數據現很難取得。本方案根據擬使用地區氣候情況,取平均從25℃降至15℃的年運行時間為4000小時,而電價、燃氣耗值等參考用戶給出的數目:售電價Ce0.51元/kWh,燃氣耗值Cg0.18元/kWh,燃氣熱值Hu8000kca1/m3,發電功率增加值參考每降10℃增加7.5%。

這樣全年增加發電功率為:

?E=22900×0.075×4000=687×104kWh

每年增加的效益為:

?BT=?E(0.51-0.18)=226.7萬元

考慮制冷設備功率消耗、機械效率及新增維修成本等因素,取收益系數ξ=0.85,并按10年使用期折舊,則實際年收益為:

?BTP=0.85×226.7-0.1×400=152.7萬元

投資回收期為:

N==2.1年

可見本方案投資回收期短,經濟效益顯著。

5 結語

(1)本方案利用現有燃機建電廠及進氣冷卻裝置,符合國家節約資源的精神。

(2)電廠擬建干燥地區,相對濕度小,冷卻熱負荷小,進氣冷卻系統投資少,投資回收期短,經濟效益高。

(3)進氣冷卻系統選擇溴化鋰雙級吸收式制冷機較合適;冷卻器只占總投資的10%左右,軋片式冷卻器工作可靠、效率高。

(4)濕空氣冷卻時析出冷凝水、放出凝結熱,增加了熱負荷,但析水可提高空氣對流放熱系數,減少傳熱面積,且析出的水還可回用,這兩方面的收益可抵消部分熱負荷增加的負擔。

參考文獻

[1] 沈炳正.燃氣輪機裝置[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1.

[2] 刁正剛.燃氣輪機進氣冷卻的熱力學與經濟分析

[A].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學術會議論文[C].

[3] 姚文江,等.進氣冷卻提高PGT10燃氣輪機功率[J].燃氣輪機發電技術,2005,(10).

[4] 姚文江,等.燃氣輪機進氣冷卻器熱力計算[S].無錫:614所凱美錫科技公司,2006.

[5]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空氣調節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3.

[6] 朱聘冠.換熱器原理及計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7.

[7] 姚文江,等.電廠燃氣輪機進氣冷卻增加功率的研究[J].燃氣輪機發電技術,1999,(12).

[8] 航空工業總公司第614研究所熱能工程公司.軋片管、換熱器試驗資料匯編[S].無錫:614所,1997.

[9] 航空工業總公司第614研究所熱能工程公司.金屬軋片換熱管換熱器[S].無錫:614所,1995.

第8篇

關鍵詞:水利水電;成本;管理;工程量;物資

中圖分類號:F2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038(2015)52-0140-02

作者簡介:張怡(1988-),女,助理工程師,本科,從事經營管理工作

引言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成本管理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目前趨于白熱化的水利水電建設市場,成本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對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來說,不光是要干好一個項目,更重要的是經營好一個項目。成本管理是擺在重要位置的大問題。如果不注重成本管理工作,就會導致工程建設成本過高,導致因為經濟問題影響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所以,必須實實在在做好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成本管理。

1做好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工程量的復核審定

在施工準備階段要進行“干前算”。首先要進行的工作就是對工程量進行審定,對工程造價進行計算。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之前就要開始進行工程量計算、人材機的分析和工程量的分解;其次準確、合理、節約地制定材料計劃尤為重要,因為從定額中所體現的生產元素只能證明在社會化生產中應消耗的平均數量。而針對實際工程則必須依據項目施工組織設計、配套設備及勞動力狀態進行系統編制詳細施工材料計劃。因此針對項目實際,從專業機構出具的配比(混凝土)、現場測定監理批準、設計圖紙、現場經驗、施工定額、施工組織設計等六方面提取材料數量并加以修正,最終形成計劃,是做好采購和控制消耗的關鍵。在施工階段因為受到施工現場實際各種條件的影響和制約,計劃所用的材料不一定是準確的,因而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再次對工程量進行復核。并根據預算計劃情況在每完成一層結構或到每個月底進行必要的階段性專題分析,各責任成本中心對有無超計劃耗料、質量、安全及進度等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在各分項工程完成之后還需要計算工程量,在這個階段主要是對工程項目決算做準備,要求資料全面、詳實,計算準確,必須充分保證決算結果的精確度和合理性。

2正確確認物資價格和勞務費

(1)要正確確認工程建設中的物資價格,主要從下面幾方面做起:①集中采購:對低值易耗品、安裝工程的輔材,由計劃部門進行初步估算,然后由物資部門進行市場詢價,達到批量的或成規模需求的,可著手從批發部定點采購,如所用的扎絲、鐵釘等。②中介采購:對于主材部分的鋼筋,價格彈性小且資金需求較大,這時應尋求采購,達到節約資金目的。同時應把握外部市場動態信息,做到合理價格采購合適的量。但是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這些材料應到一級市場購買。③招議標采購:對使用價值相對較高而且有較多供應商,必須進行招標采購,并采取擇優、擇廉、擇近的原則,如水泥供應,每噸有55元的價差。④總采購:對工程采用的特殊材料或設備,以及市場供貨渠道狹窄的材料,在采購時應從減少銷售環節上下功夫,力爭消除或削弱銷售成本,直接從地區或廠家提貨,如模板等。⑤異地采購:對于業主或設計指定品牌的材料,盡可能要到一級市場中去。

(2)勞務費方面,在用工方面可以實行“包清工”和先簽合同后施工制度。首先要看所確認對象是否符合招標條件,若符合條件(工程量大、勞務費高)則須用勞務招標辦法。主體工程、安裝工程等都通過這種方式,如其中安裝施工,預控價為250元/工日,通過競標后的價格200元/工日,每工日節約50元。實際上各勞務工程隊的報價情況也基本上構成社會上所認可的市場行情。再結合項目部測算的價格,同時注重談判策略,確定最終的分包價基本上趨向公平合理。其次,由市場價確定價格,加強材料核銷管控,浪費的材料費用由責任者承擔,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合理控制消耗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消耗控制主要是指對人、材、機的消耗控制,是否合理主要取決于各方責任心、技術熟練水平、作業條件的保障和考核的嚴格程度。在對材料消耗進行控制的過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通過對進度、質量、安全的有效控制(特別是進度),間接達到控制消耗人、材、機費用的目的;通過提高機械效率促使工費、機械費得到節約;通過實施“樣板領路”制度,現場測定消耗,如安裝工程中的管件和耗材,做到“當用不省、當省不用”;通過文明工地建設做到工完場清以及控制生產垃圾數量、降低其運輸成本等措施,強行控制浪費;通過定期責任成本分析會,從數據核查中發現問題,以便定量控制。另外在物資消耗控制上還實行:①限額領料,對低值易耗品、模板等材料建立消耗臺賬,限使用范圍,限使用數量;②以舊換新。對于對拉螺栓的螺帽、螺栓必須拿舊換新,丟失則照價賠償;③尾料、廢料系數控制。對于鋼筋、周轉料具,予以尾數控制,如鋼筋允許出現損耗率為3%,若超出則由責任人承擔相應費用。在保證安全、質量、進度的情況下這就促使各成本中心、勞務隊精打細算,做到按需領料,物盡其用,并盡量做到“一次成活”。

4將成本管理與質量、安全、進度緊密聯系起來

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各項管理工作都是息息相關,緊密相聯的。工程成本管理和質量、安全以及進度都是具有重要的聯系的。因而在工程中,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和操作進行施工,嚴格按照三檢制度進行檢查,加強工程的檢驗和監督工作,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避免因為返工和修補造成的人、材、機費用的浪費。嚴禁避免為了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偷工減料的行為,但是也要避免過剩質量的出現而造成成本的浪費。此外,還應該嚴格按照相關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施工,做好工程施工中的各項安全生產工作,要求員工樹立安全意識,嚴格按照“安全第一”的理念進行施工。還應該加強資金投入進行安全生產工作,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的同時,加強監督和檢查工作,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的發現和解決,避免安全事故的產生,減少因為安全問題而造成的成本的提高。最后,在施工中還需要對工期和成本的關系進行正確的處理,在確保工期的同時,對工程工期成本進行盡可能的降低。但是嚴禁一味的趕工期而導致項目成本增大,導致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受到嚴重影響。同時也要求不能因為管理不善而導致工期延誤,導致各方面的成本增加。

5積極采用先進工藝和技術,降低成本

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之前,要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在施工中可以運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工藝,提高施工效率,從而降低施工成本。但是采取的新技術和工藝必須在施工之前進行反復的驗證,做到工程中不出錯。在運用新技術的過程中,加強技術過程指導,加強檢查,保證新技術工藝順利的實施。

6增強全員成本控制意識,建立成本控制體系

成本管理涉及項目中所有的部門、班組和員工的工作,并與每一個員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因此,要教育和強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意識、動員一切力量,從各個方面控制成本支出,項目中每個人的工作都是成本控制的對象,直接影響成本。同時,項目中每個人又是成本控制的主體,具有成本控制的權利和義務,必須積極參與,從自身做起。建立成本控制體系,凡工程中發生的一切經濟行為和業務都要納入成本控制的軌道,在工程項目成本形成的過程中,對所要耗用的人、材、機費用按成本目標進行支出和有效監控,預防和糾正隨時產生的偏差,堅決把實際發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標規定的范圍內。

7結語

綜上所述,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進行成本管理工作,對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項目經濟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而,在成本管理中,必須采取科學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措施,保證成本的合理性,才能真正的經營管理好項目。

參考文獻

[1]李百彥,王耕.論水利工程施工企業成本管理[J].安徽農學通報,2007(23):90~91.

[2]吳炎太.項目制造成本管理研究(基于項目制造的成本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3(09):67~68.

[3]何璠.淺談水利工程施工企業成本控制中所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陜西水利,2014(S1):65~66.

第9篇

論文摘要:探究式實驗教學是理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如何在實驗過程中進行“導”,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從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旨在努力做到通過實踐落實“學生力所能及,教師避之;學生力所難及,教師助之;學生力所不及,教師為之”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新教材將課本實驗分為演示實驗、學生探究式實驗和學生家庭實驗三個部分。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如果教師能適時地將演示實驗轉化為學生探究式實驗并加以正確引導,其效果遠比教師單純演示要好得多。這樣做,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物理術語的表達能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我們何樂而不為呢?要較好地完成探究式實驗,我們應如何對學生加以引導和培養呢?

一、觀察思考,提出問題

我們知道:物理起源于生活,同時它又服務于生活。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總是積極引導學生從生活現象中多觀察、多思考,想一想哪些問題與我們所學的物理知識有關聯。例如: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實驗室》的第三節,在講解“降落傘比賽”這一活動時,我適時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你還遇到過哪些現象可以提出問題并自己進行解答呢?于是同學們紛紛開動腦筋。有同學說:“老師,在冬季我們走在積有冰雪的路面上比走在平時的水泥路面上容易摔跤,”這個可以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嗎?我當即表態:很好。還有的同學說:“老師,我們的書包帶一般都作得比較寬大,我也可以針對這個現象提出一個問題?!薄瑢W們非常踴躍,課后我感到非常欣慰。因為同學們剛剛接觸到物理這門學科,學習積極性就已經被調動起來了。

二、猜想與假設

對于同學們針對生活中的現象提出的種種問題,如何引導同學們進行猜想?猜想與假設合理,能幫助探究者明確探究的內容和方向,指導探究沿著預定目標展開,避免探究的盲目性;它為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釋信息提供一個大致框架;也為制訂探究計劃、設計方案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下面是教科版九年級物理探究“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的一個教學片斷:

學生1:導體的電阻可能與導體長度有關。

學生2:導體的電阻可能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有關。

學生3:導體的電阻可能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有關。

學生4:導體的電阻可能與通過導體的電流大小有關。

學生5:導體的電阻可能與環境溫度有關。

學生6:我認為鋁和鎢的電阻就應該不同,否則不會用鋁做導線而用鎢絲做燈絲。

師:如果鋁和鎢電阻不同,你們認為這屬于前面哪位同學所說的哪個因素?

學生7:前面同學沒說到這個因素,應該是構成導體的物質不同吧。

師:對,我們怎樣描述這個因素呢?

學生7:導體電阻與構成導體的物質有關。

師:回憶我們在導體與絕緣體的學習中的一些說法,這里物質兩個字是否恰當?可以怎樣改變一下?

學生7:應該說材料。

師:請你把這個猜想再描述一下,好嗎?

學生6:導體電阻可能與構成導體的材料有關。

從這一片斷可以看出猜想與假設這一過程的教學,首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教學的雙邊性,做好學生猜想與假設過程的“導演”,充分調動學生大膽思考,敢于創新,想出各種各樣的思想觀點。老師不可包辦代替,只有在學生出現思維障礙時,老師方可給予指導,真正做到“貴在引導,要在轉化,妙在開竅”。

三、制定計劃,設計實驗

問題提出來了,我們如何去驗證?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這一環節教師要首先引導同學們明確探究的目的和已有的條件,要考慮到影響這個問題的主要因素,初步樹立控制變量的意識,還要考慮到自身的實驗環境及實驗器材等條件的限制。然后引導同學們舉一反三,變已知為未知。例如:在講解“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這一節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進行猜想和假設。同學們提出了許多種可能的問題:

①電磁鐵磁性的強弱可能與電路中電流的大小有關;

②電磁鐵磁性的強弱還可能與線圈的匝數的多少有關;

③電磁鐵磁性的強弱可能與電源電壓的高低有關。

④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可能與線圈的粗細有關。

⑤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可能與構成線圈的漆包線的粗細有關。

于是,我就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適當引導:“在研究每一個決定因素時還是否需要其它要求或限制?”很快就有一部分同學舉起了手,他們已經意識到了變量控制。在同學們回答的基礎之上,我又進一步指出:要研究某一個因素對問題的影響時,必須首先保證其它量一定。然后同學們紛紛設計出了研究某個量決定電磁鐵磁性大小因素的驗證性實驗。

四、進行實驗,收集證據

進行實驗是整個探究實驗的重要環節。這是同學們實際動手參與實踐的具體過程。在這一環節,涉及到各種實驗儀器的正確使用,涉及到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和實驗數據的整理、記錄等多項內容。正因為如此,我平時極為重視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良好習慣養成的引導。

例如在完成某些需要用到電流表、電壓表的實驗中,教師要首先向同學們強調電表使用的注意事項,應嚴格地按照它的規則要求進行操作,特別是一些帶有危險性和損壞性的實驗,教師更應該首先檢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壞和意外。在使用刻度尺進行測量時,要首先提示同學們首先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線,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否則將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五、分析論證

由于實驗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的影響,同學們對于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時,得到的結論也往往不同。教師要及時地引導學生加以分析和總結。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還要與學生共同探討對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的改進,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思維。例如:在完成“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一節的實驗時,因為動滑輪能省一半力,這是同學們所熟知的。但在這個實驗中,出現的結果與理論數值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偏差。“這樣我們能否就斷定以前的結論是錯誤的或者說我們的實驗存在問題?”我盡量讓同學們去思考、去琢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再告訴大家:“其實出現這種現象并不是我們的實驗本身有問題,而是由于繩子和輪之間存在摩擦力的緣故。只有當我們忽略摩擦阻力及動滑輪的重力時,用動滑輪才可以省一半力?!蓖瑢W們恍然大悟。因此,這一環節我們必須教育學生要尊重事實、尊重自然規律的良好習慣,養成實事求是、不迷信權威,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律的意識,從而逐步達到能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的目的,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青县| 吉林市| 平阳县| 玛纳斯县| 鄂托克旗| 高台县| 巴马| 扶余县| 浙江省| 苏尼特右旗| 井冈山市| 咸宁市| 清远市| 兰考县| 岳阳县| 唐河县| 井冈山市| 青州市| 庆元县| 高唐县| 修武县| 孟州市| 平乡县| 达日县| 松潘县| 晴隆县| 长沙市| 广昌县| 阿城市| 伽师县| 永福县| 常熟市| 报价| 贺州市| 赣榆县| 金阳县| 加查县| 莱州市| 长顺县| 繁昌县|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