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宮腔鏡手術

宮腔鏡手術

時間:2022-05-11 05:09:3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宮腔鏡手術,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宮腔鏡手術

第1篇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9-208-02

隨著外科微創手術和內鏡技術的快速發展,宮腔鏡已廣泛應用于婦科疾病的診治過程中。宮腔鏡手術因具有不開腹、出血少、不干擾盆腔任何臟器、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療效高、住院時間短、切口小且美觀,而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女性子宮,滿足女性生育意愿等優點等優點廣泛應用于臨床。

宮腔鏡手術是通過一種纖維光源內窺鏡等設備,對子宮腔內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先進檢查治療手段,它不僅能準確定位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觀和范圍,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對病灶表面的組織結構進行細致的觀察,并在直視下取材或定位刮宮,大大提高了對宮腔內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宮腔鏡手術在更加精準的情況下,能夠使得檢查診療更加精細,完全有效的彌補了傳統診療方法的不足。宮腔鏡手術可診斷和治療多種疾病,如婦女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宮內節育環和流產后胚胎組織殘留等。宮腔鏡手術以其直觀、準確又不傷害其他組織成為婦科出血性疾病和宮內病變的首選檢查和治療方法,被成功的運用到了各種手術當中,讓婦科疾病的治療變得更加簡單有效。雖然宮腔鏡手術,不開腹、創傷小、出血少、痛苦輕、康復快、療效好,但是宮腔鏡手術畢竟是一種外科手術,有創口,在術后會有一些不良反應的出現,需要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

我科自2012年至今,已成功開展30例宮腔鏡手術,包括功能性子宮出血10例,子宮粘膜下肌瘤8例,子宮內膜息肉12例,年齡24歲-45歲,所有手術都很成功,手術持續時間為28-88分鐘。由于我可對宮腔鏡手術病人進行術前、術后細致、精心的護理。結果30例患者未出現嚴重的術后并發癥及護理事故,滿意率100%。事實證明,宮腔鏡術前術后的完善護理,可以減少宮腔鏡手術并發癥的發生,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

1術前護理

1.1心理準備: 針對患者焦慮、擔心、期望值過高的心理,主動和患者及其親屬溝通,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手術目的與方法,麻醉方式等;及時為患者及其親屬解答疑難問題;講解手術前后的配合與注意事項;有經濟顧慮者應告知手術所需的費用;讓患者了解宮腔鏡手術的優點以緩解患者顧慮、恐懼的心理,讓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的來配合治療。

1.2常規檢查: 按醫囑進行手術前心電圖、胸透檢查,了解心肺功能有無異常;做血常規、尿常規、凝血四項及血型,肝腎功能及免疫八項,了解有無貧血、凝血機制、肝腎功能有無異常及有無傳染病;婦科檢查查白帶常規,進行宮頸刮片、陰道分泌物檢查,了解有無炎癥及細胞變性等檢查時間的選擇: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以月經干凈后5天內為宜。

1.3術前準備: 手術前3天用稀絡合碘行陰道擦洗,每天2次,在手術前1日晚和術前2小時,要在陰道后穹窿放置適量米索前列醇,放置藥后半小時不能下床活動,觀察有無陰道出血及腹痛,情況嚴重時報告醫生處理。在飲食方面,術前一天應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切忌大魚大肉,以防術中惡心嘔吐引起窒息及術后引起腸脹氣;術前晚及術晨用溫肥皂水清潔灌腸,防止手術并發癥可能涉及到腸道手術。術前30分鐘建立靜脈通路、留置導尿管、遵醫囑給予適量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鈉。

2術后護理

2.1 密切觀察病情:手術畢返回病房,協助患者去枕平臥6小時,以免過早抬高頭部致使腦脊液自穿刺處滲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腦壓過低,牽張顱內靜脈竇和腦膜等組織而引起頭痛,因此,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并記錄于護理記錄單上,每30分觀察1次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6小時體征平穩后才停用心電監測。術后3天內每日測體溫、脈搏4次,術后體溫升高不應超過38.5℃。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腹痛、腹腔內出血征象及陰道流血情況,如發現陰道出血增加,腹痛明顯加重,應立即報告醫生;對手術創面較大、出血較多的患者,應為其放置宮腔氣囊導尿管,放置導尿尿管時應向氣囊注入8-10ml的生理鹽水。觀察患者有無惡心,嘔吐,腹脹情況,癥狀明顯時應報告醫生并協助處理。

2.2除高危患者外,術后6小時內可指導患者在床上適當翻身活動,至少每2小時翻身一次,,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褥瘡的發生及靜脈血栓的形成。6-8小時后可鼓勵患者下床活動,并逐漸增加活動量。術后6小時內禁食,給予靜脈輸液,次日可以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豐富的飲食,但應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2.3術后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護理人員應理解病人,根據具體情況,指導患者多做放松術,轉移注意力即可自行緩解,若不能緩解者可給予鎮痛劑,并觀察用藥后癥狀緩解情況。做好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每天用稀碘伏進行2次會陰擦洗。

第2篇

[關鍵詞] 宮腔鏡;腹腔鏡;不孕癥;輸卵管病變

[中圖分類號] R711.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9(c)-0174-02

不孕癥的病因復雜,常由多種因素引起,僅行宮腔鏡或腹腔鏡診斷會導致部分患者漏診,宮、腹腔鏡同時檢查及手術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同時又增加了宮腔手術的安全性,因而,宮腹腔鏡成為不孕癥的重要檢查及治療手段[1]。本文收集2006年9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臨床診斷為女性不孕癥的725例患者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06年9月~2012年12月診斷女性不孕癥或不孕癥同時合并其他疾病而住院治療的725例患者,繼發性不孕331例,原發性不孕394例。患者年齡23~38歲,平均34.08歲,不孕時間最長15年,最短2年,均通過中醫調理、內分泌藥物等治療無效而選擇腹腔鏡、宮腔鏡聯合診斷和治療。所有患者手術順利,全部患者排除配偶不孕原因、心腦血管疾病、代謝異常病或內分泌異常等疾病,無抗抗體等免疫異常。

1.2 術前準備

月經干凈后1周內入院,入院后全面體格檢査,完善手術常規檢查如尿常規、大便常規加潛血實驗、血細胞分析、ABO血型、凝血功能、生化全套、傳染病血清標志物檢查、胸片、心電圖、B超腹部等,完善專科相關檢查如宮頸細胞學檢查、陰道分泌物常規等,無手術禁忌證,安排全身麻醉下手術。

1.3宮-腹腔鏡聯合手術方法

術晨禁飲食,全麻滿意后開始手術,患者取膀胱截石并頭低腳高位,常規消毒鋪巾,氣腹針穿刺行成人工氣腹,在臍孔處及左右麥氏點作切口分別進行穿刺,放入腹腔鏡,首先對腹腔臟器如腸管、大網膜、肝、膽囊、膈肌、脾等進行觀察,查看有無結節性干酪病灶、炎性粘連等,然后探視盆腔,暴露盆腔各部位,依次觀察子宮發育情況,雙側輸卵管有無粘連、扭曲和積水,雙側卵巢的大小、質地,盆腔內有無粘連、腫物,子宮直腸陷凹及盆腔、腹膜各處是否有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結核病灶等。然后作宮腔鏡檢查,依次由淺入深逐漸探查子宮入口,了解宮腔形態,子宮內膜性狀及輸卵管開口情況,膨宮介質為生理鹽水。

2 結果

725例宮-腹腔鏡聯合手術診斷輸卵管病變436例(60.13%),發病率最高,其次為內膜息肉病變219例(30.21%),子宮腔內粘連24例(3.31%),子宮黏膜下肌瘤8例(1.10%),子宮內膜異位綜合征110例(15.17%),子宮腺肌瘤57例(7.86%),縱隔子宮28例(3.86%),卵巢良性腫塊27例(3.72%),多囊卵巢綜合征24例(3.31%),內生殖器發育不正常7例(0.97%),盆腔腹腔結核4例(0.55%)。在輸卵管病變中,繼發不孕患者構成比為68.02%,高于原發不孕患者(59.81%)。

3.討論

不孕癥是影響男女雙方身心健康,導致家庭不和的重要原因,不孕癥中女性發病因素比較復雜,有年齡因素、精神因素、營養因素、內分泌因素、機體免疫因素、先天發育及內外生殖器病變因素等,其中宮腔內異常、盆腔異常為最常見病因。宮腔鏡插管疏通術可達到疏通輸卵管近端梗阻的目的,而腹腔鏡手術可恢復盆腔粘連,恢復輸卵管正常解剖形態和功能,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輸卵管梗阻可起到互補的治療效果。

腹腔鏡手術在女性不孕癥的診治中可直觀、方便且迅速地明確大部分不孕癥的病因,使治療有針對性,縮短治愈時間,使患者盡快獲得生育機會[2-3]。腹腔鏡手術在女性不孕癥診治中的優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4-5]:①可全面觀察腹腔和盆腔,電視屏幕有放大作用;②打孔進行微創手術,恢復快;③手術后感染并發癥少;④術中腹腔水分丟失少,術后粘連發生率低的風險;⑤術后腸道蠕動恢復迅速;⑥二氧化碳氣腹的壓力使手術出血量減少。

宮腔鏡手術是目前公認的診斷宮腔內病變的金標準[6-7],通過宮腔鏡可在直視下全面地觀察宮腔及雙側輸卵管開口情況,依次由淺入深逐漸探查,了解宮腔形態,子宮內膜性狀及輸卵管開口情況,探查子宮腔內異常變化。

本研究結果顯示725例宮腔鏡腹腔鏡聯合手術較單一宮腔鏡或腹腔鏡手術探查更可靠,宮腔鏡觀察宮腔,腹腔鏡觀察盆腔和腹腔,減少了疾病的漏診。導致女性不孕癥的原因很多,其中大多數是輸卵管卵巢疾病。宮腔感染和盆腔感染常導致輸卵管通道梗阻和盆腔粘連。因為腹腔及子宮之間的解剖結構是輸卵管,病原性、生殖活動以及鄰近器官炎癥容易直接蔓延到輸卵管而導致輸卵管阻塞[8]。本組725例宮-腹腔鏡聯合手術患者中輸卵管病變436例,占60.13%,包括輸卵管傘端閉鎖、輸卵管積水、輸卵管周圍粘連、輸卵管迂曲等,居女性不孕癥原因的首位。另外本文結果顯示繼發不孕患者盆腔慢性炎癥、盆腹腔手術史、進行性痛經、痛經都高于原發不孕患者,可能與腹部手術、多次流產、宮腔手術有關,因此婦科炎癥也是不孕癥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宮-腹腔鏡聯合手術將更加完善,研究表明,宮-腹腔鏡聯合手術為一種安全、有效的不孕癥檢查方法[9],在實施診斷的同時一部分患者可獲得手術治療,能避免誤診、誤治給患者帶來的危害,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敏,張富青,徐廣立.宮腹腔鏡治療不孕癥139 例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8):37-38.

[2] 夏恩蘭.婦科內鏡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1-107,312-327,478.

[3] 陳子江,石玉華.女性不孕癥的腹腔鏡等微創手術應用特點及現狀[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22 (12):705-706.

[4] 葉遠征,馬彩玲.腹腔鏡手術診治女性不孕癥的價值探討[J].生殖與避孕,2012,32(3):190-194.

[5] 韋修娟,農小珍,梁慶芬.腹腔鏡在女性不孕癥診治中的應用[J].微創醫學,2011,6(2):145-146.

[6] 翁梅英,李琳,洪順家,等.宮腔鏡檢查在不孕癥診治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2,33(16):2405-2407.

[7] 李志華,方小玲,梁錦華.宮腔鏡針對不孕癥的治療體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20):1569.

[8] 寧飛燕.宮腹腔鏡聯合治療輸卵管原因不孕癥136例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4),3818-3819.

第3篇

【關鍵詞】 宮腔鏡電切術; 米索前列醇; 利多卡因; 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31-0069-03

宮腔鏡手術具有微創、安全、操作簡單等特點,在子宮粘連、子宮內膜息肉等諸多宮腔內疾病中得到廣泛的應用[1]。但由于宮頸擴張不充分,不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會對子宮壁造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增加手術難度[2]。為此宮腔鏡手術前需對患者宮頸充分軟化及擴張,以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3]。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擴張宮頸藥物包括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等。本研究對筆者所在醫院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前給予米索前列醇處理,并與接受利多卡因治療的患者進行對比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接受宮腔鏡電切術治療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腦病、心病等患者。患者年齡23~46歲,平均(30.6±1.1)歲,孕次在0~3次,平均(1.0±0.5)次,體重48~74 kg之間,平均(50.6±6.2)kg。其中子宮縱隔10例,子宮內膜息肉63例,宮腔粘連8例,黏膜下肌瘤19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50例。兩組患者年齡、孕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接受肝腎功能、血常規、心電圖、B超等基礎檢查,并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及資料(疾病史)確定宮腔內疾病類型、嚴重程度、宮腔深度等情況,排除不能進行宮腔鏡手術治療患者。兩組患者均接受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對照組患者術前5 min給予利多卡因(劑量5 ml,2%)(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22388)宮頸注射,觀察組患者則在術前10~12 h行米索前列醇(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00668)處理,劑量為400 μg,放置到患者陰道穹隆中。

宮腔鏡電切術操作:兩組患者均確定月經結束后3~7 d內接受手術治療,行普利麻靜脈麻醉。膨宮相關情況:介質為生理鹽水(0.9%),膨宮壓力在100~130 mm Hg之間,膨宮液流量為200~250 ml/min,宮腔電切鏡選擇XD-1000C+型(由徐州市信達醫療電子設備有限公司提供),常規操作,術后留院觀察3~5 d,給予患者抗生素等對癥處理。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

對兩組患者宮頸軟化效果、術后出血時間及疼痛程度、并發癥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其中宮頸軟化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三個等級。顯效:6.5號及以上擴宮其順利無阻的通過宮頸內口;有效:直接利用5.5號擴宮器順利無阻的穿通宮頸內口;無效:5號及以下擴宮器均不能順利無阻的通過宮頸內口。總有效=顯效+有效。術后出血量通過容積法和稱重法獲取,術后疼痛通過VAS評分(視覺模擬評分)完成。無痛:0分;輕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7分;劇痛:8~10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宮頸軟化效果比較

試驗組患者宮頸軟化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為72.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0.714,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宮頸軟化效果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術后出血時間及疼痛程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術后出血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術后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出血時間及疼痛評分比較

2.3 兩組患者手術并發癥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出現并發癥1例(2.0%),為心腦綜合征;對照組患者出現并發癥4例(8.0%),其中心腦綜合征3例,子宮穿孔1例。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1.895,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宮腔鏡手術逐漸在子宮縱隔、宮腔粘連、子宮內膜息肉等婦科宮腔內病癥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被稱為微創手術的典范。但行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前需對宮頸有效軟化或擴張,若宮頸未軟化或擴張不夠,除了給患者帶來痛苦外,對子宮壁產生刺激而增加手術難度。一般來說宮腔鏡電切手術用到的電切鏡外鞘直徑在8~9 mm,而術中要求宮頸內口要擴張到9~10 mm。為此宮腔鏡電切手術順利開展的關鍵在于術前擴張或軟化宮頸,傳統用于宮頸擴張的方式主要為宮頸擴張棒放置或者金屬宮頸管擴張器逐號擴張,由于宮頸組成部分包括結締組織、平滑肌、血管及彈性纖維等,感覺神經相比較豐富,尤其是壓力感覺器官[4]。宮頸擴張棒或金屬宮頸管擴張器主要是通過刺激宮頸促進子宮慢慢的擴張,但沒有對宮頸進行軟化。同時擴張子宮時會對子宮施加一定的壓力及牽拉,可能導致迷走神經興奮現象,適當出較多的乙酰膽堿,進而引發心律失常、心動過快、面色蒼白、胸悶及血壓驟降等癥狀,俗稱人工流產綜合征,為手術埋下安全隱患,影響手術治療及療效[5]。另外如果患者宮頸比較堅韌,擴張難度大,易導致宮頸裂傷,增加術中出血量,且延長宮腔鏡手術時間,增加患者痛苦[6]。為此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前采取有效手段軟化宮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藥物(米索前列醇等),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痛苦,緩解全身癥狀,而且可以促進宮腔鏡電切手術的順利開展,減少術中并發癥,縮短手術時間。

目前臨床上用于宮腔鏡電切術前軟化宮頸的藥物主要為米索前列醇,它是前列腺素E1衍生物,具有性質穩定、見效快、半衰期短、人體吸收快等特點,主要是通過激活膠原溶解酶,致使膠原纖維被分解,組織逐一被松弛而達到軟化宮頸的目的[7-8]。具體來說,米索前列醇在宮腔鏡電切術前用于宮頸軟化的主要機制包括如下幾點:(1)米索前列醇的主要成分為前列腺素,用藥后可快速、有效的被人體吸收且轉化為活性代謝產物,能對宮頸纖維組織進行刺激,加快膠原酶及彈性蛋白酶分解,或者致使膠原纖維丟失,從而促進宮頸成熟,且軟化宮頸,宮頸擴張功能明顯,促進子宮口自然擴張,避免或減輕子宮擴張機械性損傷及牽拉刺激;(2)米索前列醇可以帶動宮頸及子宮平滑肌產生影響,促進子宮體平滑肌收縮,讓宮頸平滑肌松弛,達到擴張宮頸的目的;(3)米索前列醇能有效促進子宮平滑肌細胞間縫隙連接形成。該藥物見效快,能直接對靶器官產生作用,且持續時間較長。同時采取陰道給藥方式,可以讓陰道黏膜較好的被吸收,且一次性用藥,使用方便,且局部用藥可以減輕胃腸道等不良反應。林敏詩等[9]對接受宮腔鏡手術的72例患者行米索前列醇片處理,根據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藥方式將其分為陰道穹隆整顆放置(對照組)與陰道穹隆處氯化鈉注射液蘸濕掰碎后放置(觀察組),結果表明觀察組宮頸軟化程度、術后出血時間、疼痛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米索前列醇氯化鈉注射液蘸濕掰碎后用于宮腔鏡手術前宮頸軟化的效果更佳,這是因為經氯化鈉注射液蘸濕掰碎后能有效預防藥物滑脫,促進藥物完全溶解,發揮其藥性。相關研究表明米索前列醇聯合利多卡因(2.0%)治療,能有效進行止痛鎮靜,促進宮腔鏡手術順利開展。陳鴻志[10]將接受宮腔鏡電切術治療的12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400 μg米索前列醇陰道后穹隆內放置)與對照組(利多卡因注射),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宮頸軟化總有效率高達9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為1.7%,低于對照組的5.0%,表明相比利多卡因,米索前列醇對宮頸的軟化作用更好,且能有效減少并發癥。房昭等[11]則是把收治的行宮腔鏡電切術治療的120例患者分為A組(米索前列醇直腸給藥)和B組(宮頸插管),結果顯示A組宮頸擴張成功率為86.7%,明顯高于B組的70.0%,A組鏡下清晰率為90.0%,明顯高于B組的63.3%;另外A組患者術后疼痛分數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優于B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相比宮頸插管,米索前列醇直腸給藥能有效促進宮頸擴張,安全可靠,可在宮腔鏡電切手術中進一步應用。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2.0%利多卡因5 ml宮頸注射)和試驗組(400 μg米索前列醇陰道給藥),結果發現試驗組宮頸軟化總有效率高達9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0%,另外試驗組患者術后出血時間、VA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米索前列醇陰道給藥能有效促進宮頸軟化,減輕術后疼痛癥狀,促進術后康復。雖然本文研究比較對象與林敏詩、房昭等不一樣,但都表明米索前列醇能安全有效的用于宮腔鏡手術。為了保證米索前列醇使用效果,術前應行肝腎功能、血常規、血壓等檢查,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心腦血管疾病、米索前列醇藥物禁忌等患者,保證宮腔鏡手術及藥物應用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米索前列醇能有效的軟化或擴張宮頸,減少手術并發癥,促進宮腔鏡手術的順利實施,提高手術治療成功率,改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王海波.米索前列醇應用于宮腔鏡檢查預處理256例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3,15(13):2159-2161.

[2]朱虹,郝志敏,勞佩維.米索前列醇用于宮腔鏡術前宮頸擴張的臨床觀察[J].現代實用醫學,2013,16(4):444-445.

[3] Rosiing M A,Archbald C D.The knowledge,acceptability,and use of misoprostol for self-induced medical aborationinan urban US population[J].J Am Med Womens Assoc,2000,16(1):183.

[4]耿維維,蔡克影.門診宮腔鏡術前應用米索前列醇及雙氯芬酸鈉栓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18(8):73-74.

[5] Jansen F W,Vredevood C B,Van Ulzen K,et plications of hysteroscopy:aprospective,multicenter study[J].Obsetgynecol,2000,9(6):266-270.

[6]王燕,李亞梅.米索前列醇聯合宮頸擴張棒在宮腔鏡術前準備中的應用[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3,17(1):105-106.

[7]李經緯,何政,張淑蘭.米索前列醇在宮腔鏡電切手術前宮頸預處理的作用[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刊),2010,10(5):437-438.

[8]潘秀榮,王秀琴.宮腔鏡電切術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息肉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4):31-33.

[9]林敏詩,陳勵和,謝靜穎.宮腔鏡手術前米索前列醇片兩種上藥方法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1):16-17.

[10]陳鴻志.宮腔鏡電切手術中米索前列醇軟化宮頸的效果淺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16(5):9-11.

第4篇

【關鍵詞】 宮腔鏡; 米索前列醇; 一次性宮頸擴張棒; 擴張宮頸

一次性宮頸擴張棒和米索前列醇置放陰道后穹隆是在宮腔鏡手術前宮頸擴張兩種方法,筆者回顧性分析了2007年05月~2009年11月筆者所在醫院宮腔鏡手術患者390例的臨床資料,得出一次性宮頸擴張棒是擴張宮頸理想方法,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07年5月~2009年11月住院行宮腔鏡手術的患者共390例,年齡20~76歲,未孕者18例,孕1次35例,孕2次168例,孕3次139例,孕4次或以上者65例,產次0~7次,隨機分成兩組。周一、周三、周五手術的患者進入觀察組226例;周二、周四、周六手術的患者進入對照組164例。每組患者在年齡、疾病、孕產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有可比性。見表1及表2。

1.2 方法 觀察組在宮腔鏡手術前12小時膀胱排尿后,取膀胱結石位于婦科檢查床,檢查子宮位置,常規消毒外陰陰道,暴露宮頸再次消毒后固定宮頸,沿宮頸屈度將一次性宮頸擴張棒插入宮頸管4~5 cm,至其托柄接觸宮頸外口為度,填塞消毒紗布一塊,取出窺陰器,囑患者勿劇烈運動。宮頸擴張棒均由山東晨生醫用硅膠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較硬稍彎曲,表面光滑,直徑同5號金屬擴張器,棒根部擴大呈圓柱盤狀,由鈷60輻射滅菌,一次性使用;對照組是在宮腔鏡手術前4小時將米索前列醇0.4 mg置入陰道后穹隆,囑患者勿劇烈運動,該藥由湖北人福藥業生產0.2 mg/片;手術全部由固定的專業的宮腔鏡手術醫師應用奧林巴斯等離子雙極宮腔電切鏡完成,膨宮液是生理鹽水,由固定的麻醉師用丙泊酚注射液靜脈麻醉。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一般情況比較(x±s)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疾病情況比較(n)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在宮頸擴張效果、擴宮時間、副反應、術后合并感染情況的差異。

1.3.1 擴宮效果的標準制定 顯著擴張:9.0 mm金屬擴條順利通過,不必擴宮;有效擴張:擴宮9.0 mm有明顯阻力,7.0 mm能順利通過;無顯著擴張:7.0 mm有明顯阻力,須從5.0 mm開始逐步擴張。

2 結果

2.1 表3可見觀察組擴宮總有效率100%;對照組總有效率75%,無效率25%。兩組擴宮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表4可見觀察組的惡心嘔吐、下腹脹痛、皮膚瘙癢、腹瀉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副反應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存在擴張棒斷裂可能,但發生幾率較低,取出過程要用力均勻動作輕柔,如果斷裂,在手術過程中可以通過膨宮液將其沖出。

2.3 兩組擴宮時間比較 觀察組擴宮平均時間(3.61±0.41) s,對照組平均擴宮時間(10.27±1.68) s,兩組擴宮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6.80,P

2.4 術后兩組均無一例發生感染,一次性擴宮棒并不增加手術感染機會。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擴宮效果比較 n(%)

表4 觀察組與對照組副反應比較 n(%)

3 討論

一次性宮頸擴張棒是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制成的圓形棒體,該棒具有彈性、韌性、可以彎曲,能吸收體液并自身膨脹。插入宮頸管后,能毫無感覺地緩慢擴張宮頸,使宮頸口松弛軟化,最后充分擴張[1]。米索前列醇口服吸收快,局部用藥如陰道后穹隆或宮頸管或直腸給藥,吸收和代謝時間延長,有利于軟化擴張宮頸,增強子宮張力及宮內壓的作用,臨床多用于終止早孕[2]。部分患者應用米索前列醇片后有輕度惡心、嘔吐、眩暈、乏力和下腹痛。極個別婦女可出現潮紅、發熱及手掌瘙癢。極個別用藥者可能發生過性發熱甚至于過敏性休克。而有心、肝、腎、腦血管或冠狀動脈疾患者或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者禁用;有使用前列腺素類藥物禁忌者,如青光眼、哮喘、過敏性結腸炎、過敏體質等禁用;低血壓者慎用,因前列腺素E類藥物有使外周血管擴張產生低血壓的現象;中老年患者應用該品時特別慎重。研究表明,一次性宮頸擴張棒組的總有效率優于米索前列醇,副反應少、擴宮時間短。宮腔鏡術前使用一次性宮頸擴張棒是擴張宮頸理想方法,效果佳、副作用少、價格低廉、操作簡便,值得推廣。

參 考 文 獻

[1] 孫歡謹.一次性宮頸擴張棒用于宮腔鏡手術前擴張效果觀察.中國鄉村醫藥,2009:7.

第5篇

【關鍵詞】  宮腔鏡手術;并發癥;研究進展

宮腔鏡技術[1-3]以其安全、有效、微創、保留子宮等優點,已被廣大醫院所接受。其中,宮腔鏡檢查是診斷宮腔內病變的金標準,而宮腔鏡電切術是治療宮內良性病變及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首選方法。近年來,宮腔鏡技術在不斷完善,手術器械也在不斷更新,使手術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發癥的發生率也因而逐年下降。目前,大量宮腔鏡手術的臨床病例報道及手術方法已見于各種雜志,但并發癥的報道文章卻相對很少。宮腔鏡手術也是手術的一種,雖然安全性較高,但是并發癥的發生也是必然的[4-5],其發生率取決于手術的復雜程度和醫師的經驗。因此,醫護人員需熟悉宮腔鏡手術并發癥發生的原因、危害及防范等才能減少其發生。同時,對于已發生的并發癥應做到早期發現并予以及時和正確的處理,才能使危害程度降至最低。本文對宮腔鏡手術并發癥發生的原因、處理方法及預防措施等方面展開了研究。

1 宮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常見種類及臨床表現

目前發現宮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常見種類及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6點:①子宮穿孔。發生子宮穿孔時,經腹腔鏡可見子宮漿膜面有破口及活動性出血,B超圖像顯示盆腹腔內出現液性暗區,較大穿孔時可見灌流液自穿孔處進入腹腔的影像學改變,官腔鏡下可看到穿孔破口、腹膜及大網膜或腸管。而患者肌壁間內突子宮肌瘤,分離電切肌瘤時可發生不全子宮穿孔,腹腔鏡下見子宮漿膜面局部出現瘀血斑、水皰、蒼白且可見局部透光度較周圍肌壁明顯增強,有活動性出血。②出血。寬蒂粘膜下肌瘤,由蒂寬剝離困難所致而多發粘膜下肌壁間肌瘤在子宮肌壁間肌瘤重復切割所致,患者表現為煩躁不安、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等失血性休克。③灌注液過量吸收綜合征(FOS)。表現為煩躁、胸悶、呼吸困難、精神萎靡和反應遲鈍,肺部聽診有濕噦音。④空氣栓塞。出現憋氣、嗆咳不止、面色青紫、血壓下降等癥狀。⑤宮腔粘連。伴有程度不等的宮腔積血,表現為術后無月經、點滴出血或點滴出血后又閉經,同時伴有周期性腹痛、腰酸、下腹墜脹等癥狀。B超檢查子宮腔內可見范圍不等的液性暗區。⑥PASS綜合征。有節育史的患者,宮腔鏡術后表現為持續性或周期性下腹疼痛,且腹疼較劇烈,不能忍受。B超提示一側或雙側輸卵管間質部增粗,并且內有液性暗區。

2 宮腔鏡手術并發癥發生的原因

宮腔鏡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和許多因素有關。其中最主要的是其特殊的手術環境,手術類型和施術者的經驗等等[6,7]。子宮是一個血流極為豐富的器宮,肌壁厚度僅為0.8~1.5cm,宮腔狹小。因此,如果宮腔鏡手術中由于各種的原因,尤其是施術者的經驗不足等均可使肌壁破壞過深而引起大量出血、穿孔等甚至造成膀胱和直腸損傷。另外,若內膜的破壞過淺,殘留的內膜再生也會引起出血、宮腔積血及腹痛等。其次,宮腔鏡手術中的灌流壓力和介質在膨脹宮腔,提供清晰觀察視野的同時,也帶來了發生并發癥的潛在風險。特別是術中為了避免電能的傳導而使用的非電解質灌流液,該灌流液進入患者體循環后,可導致體液超負荷、稀釋性低鈉血癥、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肺及腦水腫等,嚴重者會危及生命。可見,子宮肌壁破壞過深、宮腔壓力過高、子宮內膜破壞不徹底、殘留內膜再生、大量氣體進入宮腔及術后宮腔感染等原因均有可能引發宮腔鏡手術并發癥。其中大部分發生在復雜、困難的手術操作當中。

3 宮腔鏡手術并發癥的診斷

宮腔鏡手術并發癥多種多樣,其診斷方法自然也大不相同。①子宮穿孔。出現這種現象時可有器械落空、無底感或進入深度超過術前子宮原有深度。膨宮液進入快而流出少或只進不出,膨宮效果不好,視野模糊不清應考慮子宮穿孔。宮腔鏡下見到腹腔臟器,成為“腹腔鏡”,則可以確定。②出血。擴張宮頸困難、阻力大,突然松弛,繼之流出鮮紅血液,多為宮頸裂傷所致出血。子宮縱隔切除,位于子宮肌層的肌瘤挖除、嚴重宮腔粘連分離以及子宮內膜切除過程見有活動出血時,即可診斷。③宮腔鏡手術并發感染。一般術后會產生發熱、白細胞增高、腹痛、陰道分泌物增多或異味等癥狀。④膨宮介質所致的并發癥,臨床表現依進入血循環液體量不同而不同。可表現為煩躁不安、胸悶、眼瞼及面部水腫、惡心、嘔吐、頭痛、呼吸困難、肺水腫、血壓增高等。⑤靜脈氣體栓塞。主要癥狀為憋氣、嗆咳、面色青紫繼而心動過緩、血壓下降、血氧飽和度下降、意識喪失及心跳停止等[8-10]。

4 宮腔鏡手術并發癥的處理及預防措施

4.1 術前護理

做好術前護理是預防宮腔鏡手術并發癥的重要措施。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做好心理護理。讓病人了解和認識宮腔鏡手術的基本方法和優點,同時說明可能出現的情況。并給予有關術前指導,使病人精神放松,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取得病人主動積極的配合,減少手術并發癥發生的可能。②術前準備充分。備齊急救物品,如多功能呼吸機、心電監護儀和急救藥品等等。③防止麻醉意外,避免神經損傷。術前6~8小時禁食,術前排空膀胱并協助病人擺好正確的。④消毒滅菌。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技術,避免出現手術感染。

4.2 術中護理

第6篇

【關鍵詞】丙泊酚;瑞芬太尼;宮腔鏡手術

瑞芬太尼是一種起效迅速,作用消退快,鎮痛作用強的阿片受體激動藥。本藥長時間輸注或反復注射給藥,其代謝速度無變化,體內無蓄積。因其可控性強,安全可靠,是目前臨床上最接近理想的阿片藥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80例ASAⅠ-Ⅱ級,需行宮腔鏡手術的婦女,無心肺疾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組(A組),單純瑞芬太尼組(B組)。

1.2麻醉方法兩組術前均未用藥,常規面罩吸氧(3L/min)。A組 丙泊酚1.5mg/kg,iv,瑞芬太尼1.0ug/kg持續靜注60s,隨即0.1ug/kg/min持續輸注。B組 瑞芬太尼1.5ug/kg持續輸注60s,隨后以0.15ug/kg /min持續輸注。

1.3觀察項目監測兩組BP、SPO2、HR、及ECG。若術中HR低于50次/min,視為心動過緩。給予阿托品提高心率。若SPO2低于90%視為呼吸抑制,則輔助加壓給氧。記錄兩組瑞芬太尼總用量。嚴密監測并記錄術中、術后不良反應,如低血壓、心動過緩、呼吸抑制等。記錄手術結束至早期恢復(睜眼、定向力、做指令性動作)時間。兩組患者術后均在恢復室觀察。

2 結果

兩組年齡、體重、手術時間無顯著性差異兩組麻醉期間HR無明顯變化,術中兩組SBP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兩組術中呼吸抑制發生率A組為15%,B組為8%。所有患者手術結束后推人恢復室觀察。

3討論

宮腔鏡術中疼痛以擴張、牽拉宮頸和宮腔內操作時較為劇烈,部分患者可因疼痛刺激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經功能亢進。引起患者四肢扭動及抬擺臀部,使手術操作難度增加。

瑞芬太尼是一種短效的N受體激動藥,起效迅速,靜注后一分鐘即迅速達到血腦平衡,作用時間短、消除快、消除半衰期3-10分鐘。重復用藥無蓄積作用。術后恢復迅速。

第7篇

【關鍵詞】 宮腔鏡手術;空氣栓塞;護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3.185

空氣栓塞是宮腔鏡手術中罕見但致命的并發癥[1]。發生十分突然而且極其嚴重。處理起來非常困難, 經常導致死亡和重度傷殘。本院于2014年11月成功搶救1例在全身麻醉下行宮腔鏡探查術時發生空氣栓塞患者, 現對原因時行分析, 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 女, 25歲, 因人工流產術后20 d, 陰道流血15 d, 于2014年11月21日入院, 婦檢:外陰正常, 陰道有少量淡紅色出血, 宮頸肥大, 中重度糜爛, 子宮后位, 無壓痛, 活動尚可, 左附件有一4 cm×5 cm大小的囊腫, 右附件未觸及包塊。陰道彩超提示:①宮腔有少量的積血;②左附件囊性包塊;③子宮右后側壁混合樣回聲。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56 IU/L。入院診斷為:宮腔贅生物待排?輔助檢查無手術禁忌證, 完善術前準備, 擬行宮腔鏡檢查, 必要時行診斷性刮宮以明確診斷。于2014年11月2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宮腹腔鏡探查,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頭低腳高。常規消毒鋪巾。窺陰器暴露宮頸, 擴張宮頸, 連接宮腔鏡線路, 設置膨宮儀壓力為80 mm Hg(1 mm Hg=0.133 kPa), 膨宮液流速為240 ml/min, 排盡膨宮管內空氣, 開始探查宮腔。患者突然心率110次/min, 血壓80/51 mm Hg, 呼吸末二氧化碳消失。立即檢查氣管導管, 無脫落, 馬上停止操作, 給患者取頭高腳低左側臥位, 靜脈給予地塞米松、氨茶堿以及多巴胺等藥物, 中心靜脈穿刺置管抽氣, 1 h后患者癥狀好轉, 生命體征平穩。

2 空氣栓塞的原因分析及處理

2. 1 發生的原因 宮腔鏡手術導致空氣栓塞的原因:①膨宮管內的氣體未被完全排空, 在操作時可能逸入宮腔內或更換液體不及時使空氣迅速進入宮腔內;②宮腔鏡電切時, 單極電切宮內組織燃燒后產生的氣體(主要為CO2)[2] 及電極通電瞬間可被加熱至100℃使膨宮液蒸發產生氣泡[3];③操作者在手術的過程中反復取出或(和)置入器械, 將氣體帶入宮腔內;④在擴張宮頸時, 損傷了局部血管, 氣體經損傷的血管進入血液循環;⑤空氣通過末端開放的舉宮器進入宮腔內。宮腔鏡手術并發空氣栓塞經常發生在手術剛開始和手術過程中。當氣體量達20 ml時即可出現癥狀, 尤其是頭低腳高位時, 更容易發生。

2. 2 空氣栓塞的預防措施 ①排進膨宮管內的氣體。特別注意附著在管壁上的氣泡須排盡。②電切時產生的氣體用20 ml的針筒在操作桿上出水口處進行抽吸, 盡量減少氣體進入宮腔內。③盡量避免頭低腳高位。當心臟低于子宮水平時, 氣體較容易經損傷的血管進入血液循環系統。④提醒術者, 動作輕柔, 避免反復操作損傷宮頸管;同時也要提醒操作者密閉陰道, 使整個操作處于封閉狀態。如:操作者擴張宮頸后準備器械時應用濕紗布堵住宮頸口;擴張宮頸時, 最后一支擴宮棒要一直放在宮頸管內。

2. 3 空氣栓塞的處理方法 ①立即停止操作。②取頭高腳低并左側臥位。③置中心靜脈抽出氣體。④高流量給氧, 并遵醫囑給予地塞米松、氨茶堿、多巴胺等藥物。⑤心肺衰竭者, 行胸外心臟按壓, 打碎氣泡, 迫使空氣進入肺循環, 從而恢復心跳。

3 護理

3. 1 嚴密監管膨宮系統 由于膨宮儀壓力和流速術前都有預先設定, 所以術中主要是防止空氣進入宮腔內。宮腔鏡手術需要液體量的多少與手術時間的長短有關, 手術越難做, 手術時間就越長需要液體量就越多, 加上液體流速快, 2袋3000 ml的氯化鈉很快就滴完, 當膨宮液只剩余100 ml左右時, 提醒術者更換液體, 取出宮腔鏡。手術過程需要嚴密觀察, 及時更換, 才能有效避免空氣栓塞的發生。

3. 2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和呼吸機的參數 全身麻醉的患者發生空氣栓塞時缺乏主觀體征, 全靠醫務人員對患者生命監測的參數進行判斷, 因此醫務人員必須了解發生空氣栓塞的指標, 如有異常, 才可以做到早發現, 早處理, 有效防止并發癥發生和發展。

3. 3 充分的術前準備 宮腔鏡發生空氣栓塞比較突然, 發展也比較快, 術前要備足手術所需要的藥品和物品, 特別是膨宮液要備充足, 空氣栓塞常規的搶救藥要備好, 當發生空氣栓塞時, 搶救才不會凌亂。

3. 4 的擺置 宮腔鏡手術需要患者頭低腳高膀胱截石位, 而這種恰恰較容易發生空氣栓塞, 因此需要醫務人員特別注意膀胱截石位的擺置, 一旦發生空氣栓塞, 立馬倒轉并左側臥位, 減少空氣進入體循環。

3. 5 提高醫務人員搶救的素質 宮腔鏡并發空氣栓塞都比較緊急, 發生空氣栓塞時, 需要醫務人員團結協作, 分工明確, 冷靜而有條不紊的進行搶救。搶救時切忌慌亂, 以免出現差錯。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平時經常演練搶救時的配合, 不斷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 真正做到忙而不亂, 才不會耽誤搶救的時間, 確保患者安全。

4 小結

空氣栓塞發病非常突然和十分嚴重, 經常導致死亡和重度傷殘, 因此, 護理人員要預防在先、術中加強監護, 才能有效地防止并發癥發生和發展, 保證手術順利及成功, 確保患者安全。

參考文獻

[1] 魏麗惠, 屠錚.空氣栓塞-宮腔鏡手術的嚴重并發癥.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 2000, 1(2):125-126.

[2] Imasogie N, Crago R, Leyland NA, et al. Probable gas embolism during operative hyster-oscopy caused by products of combustion.Can J Anaesth, 2002, 49(10):1044-1047.

第8篇

[關鍵詞] 宮腔鏡; 腹腔鏡; 不孕癥

[中圖分類號] R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1-117-02

Hysteroscope Plus Laparoscope for Infertilitas Feminis:Clinical Analysis of 54 Cases

LIANG Yuan

Hebei Province Sanhe City Yanjiao 23 Hospital,Sanhe 0652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ysteroscope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e on infertilitas feminis. MethodsWe analyzed the data of 54 cases of infertilitas femin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07 to June 2008 treated by hysteroscope plus laparoscope retrospectively. ResultsThe major causes of infertility included tubal cause,endometriosis and abnormal uterine and ovarian,accounting for 51.85%,20.37%,14.81% and 12.96%,respectively. The total rate of pregnancy was 59.26% in 54 cases in a 1.5-year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 Hysteroscope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e can supply full visual diagnosis of the cause of infertility and timely treatment,which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itas feminis.

[Key words]Hysteroscope; Laparoscope; Infertilitas feminis

不孕癥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約占育齡婦女的10%[1]。對不孕癥的病因診斷是其治療的基礎,因為不孕癥的病因復雜,所以很多不孕癥患者經常規檢查并未找到明確的不孕原因[2]。隨著內鏡技術與微創手術的應用發展,宮腔鏡和腹腔鏡技術也開始應用于不孕癥的診斷與治療中。一直以來腹腔鏡被公認為能在直視下觀察盆腔、腹腔內的情況,對盆腔疾病,尤其對不孕癥的診治有很大的作用,而宮腔鏡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盆腔和內生殖器官內部的情況,對不孕癥的病因有更直接的了解,故對不孕的診治也有很好的應用價值。2007年3月~2008年9月我科對收治的54例不孕癥患者實施宮腔鏡聯合腹腔鏡診治,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為2007年3月~2008年9月收治于我科的不孕癥患者54例,年齡為22~40歲,平均29.8歲;不孕時間為2~8年,平均3年。其中,原發性不孕癥23例,繼發性不孕癥31例。所有患者均于術前排除①男性不孕因素;②生殖器結核;③遺傳、內分泌或免疫等因素所致不孕;④心血管、肝、腎或造血系統等原發性疾病及精神病。

1.2 手術方法

本組實驗采用德國諾道夫宮腔鏡、腹腔鏡及器械。患者均于術前行常規檢查且無手術禁忌證,手術時間選擇在患者月經干凈后3~7d內進行。具體過程為:患者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或持續性硬膜外加靜脈復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置子宮操縱桿,留置導尿管,在臍下緣做10mm橫切口置入腹腔,腹內注入少量二氧化碳氣體后,于腹部兩側相應部位(無血管區)取第二、三穿刺點各做一個5mm操作孔,置入相應手術器械,檢視盆腔及輸卵管傘端開口,根據術中所見分別行盆腔粘連松解術、子宮內膜異位病灶清除術、多囊卵巢打孔術、卵巢囊腫剝除術、輸卵管傘端造口術;宮腔鏡下雙側輸卵管插管通液,先用宮頸擴張器擴張宮頸至6號半,然后經宮頸置入22號彎管宮腔鏡,首先全視宮頸管及宮腔內壁,檢視雙側輸卵管開口,根據病變同時行宮頸及宮腔內病變的處理,如子宮縱隔切除、宮腔粘連分離及子宮內膜息肉切除。如無異常則在左、右宮角部找到輸卵管開口,直視下將輸卵管導管插入輸卵管開口處,在腹腔鏡監視下向導管內注入含有美藍的生理鹽水,然后再進行相應的手術。對輸卵管近端阻塞者,在腹腔鏡下行輸卵管加壓疏通,仍然不通的行輸卵管插管,遠端堵塞的行輸卵管插管及(或)傘端造口術。手術后常規生理鹽水沖洗盆、腹腔,術后常規抗生素治療3~5d,預防感染。輸卵管不通的術后常規通液兩次。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術后給予達那唑或戈舍瑞林治療4~6個月。

2 結果

2.1 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檢查不孕癥原因分析

54例患者均經宮腔鏡聯合腹腔鏡及病理進行診斷,其不孕癥原因見表1。其中,輸卵管原因是不孕癥的第一病因,占總數的51.85%;其次為子宮內膜異位,占總數的20.37%;第三原因為子宮異常,占總數的14.81%;最后為卵巢異常,占總數的12.96%。

2.2 手術情況

所有患者均在宮腔鏡、腹腔鏡下順利完成手術,無一例中轉為開腹手術。患者手術時間為36~162min,平均手術時間為68min;術中出血量為34~108mL,平均出血量為66mL;住院時間為2~8d,平均住院時間為4.3d。有46例患者于術后當天恢復排氣,占總數的85.19%;全部患者均拔除導尿管并能下床活動。術后3天患者平均體溫37.5℃,腹部切口均I期愈合。

2.3 術后妊娠情況

所有患者術后均獲隨訪,隨訪時間為1~2年,54例患者中有22例于1年內妊娠成功,其妊娠成功率為40.74%,最短妊娠時間為術后2個月內;有10例患者于1.5年內妊娠成功,共計有32例患者妊娠成功,總成功率為59.26%。

3 討論

女性不孕癥的病因比較復雜,主要包括卵巢因素、輸卵管因素、子宮因素和免疫因素,本組54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病因為輸卵管原因,有11例患者病因為子宮內膜異位,有8例患者病因為子宮異常,有7例患者病因為卵巢異常。一般方法對不孕癥的病因難以明確診斷,常用方法有基礎體溫測定、B超監測排卵、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診斷性刮宮等。每一種檢查方法均有其局限性[3],有的檢查有痛苦及創傷,且費時較多,很多不孕癥患者經長時間檢查仍不能明確不孕原因。

宮腔鏡聯合腹腔鏡聯合診治不孕癥,可直接觀察子宮及輸卵管的發育情況、盆腔有無粘連、輸卵管是否通暢、卵巢是否異常、有無多囊卵巢、有無子宮內膜或宮頸息肉、是否子宮內膜異位癥等,能避免因單獨使用宮腔鏡或者腹腔鏡所造成的漏診現象[4]。宮腔鏡聯合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并能同時根據鏡下情況進行手術,如盆腔粘連分離術、輸卵管傘端造口術、子宮內膜異位病灶清除術、卵巢囊腫剝除術、多囊卵巢打孔術、宮腔粘連分解術、子宮縱隔切除術、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和輸卵管疏通術等進行治療。宮腔鏡可直視宮腔形態及輸卵管開口情況,直接插管通液,能避免盲目通液的創傷和不可知因素。通過宮腔鏡插管加壓通液,在腹腔鏡監視下可使輕度粘連的輸卵管恢復通暢[5]。因此,宮腔鏡聯合腹腔鏡輸卵管插管通液術能有效提高不孕患者妊娠率。本研究中,54例患者術后一年半之內,有32例患者妊娠成功,總成功率為59.26%。

總之,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不孕癥,可充分發揮宮腔鏡與腹腔鏡各自的優勢,拓寬了內鏡手術治療不孕癥的范圍,且能同時集診斷與治療于一體,避免了開腹手術,且對患者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并發癥少等優點,不失為女性不孕癥患者臨床治療的首選方法。

[參考文獻]

[1] 趙文芳. 宮腹腔鏡聯合術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的護理[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11):1392-1393.

[2] 劉萌萌. 宮腔鏡、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的應用及心理護理[J]. 衛生職業教育,2008,26(14):153.

[3] 蔡曉芬. 宮腔鏡、腹腔鏡聯合手術在診治女性不孕癥中的應用[J]. 中國中醫雜志,2008,6(7):3-5.

[4] 王雪純. 宮腔鏡、腹腔鏡聯合手術治療女性不孕癥198例臨床分析[J].徐州醫學院學報,2006,26(3):255-256.

[5] 夏紅,趙勇鋒,李懷芳. 宮腔鏡、腹腔鏡聯合在不孕癥診治中的應用[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30(3):100-102.

第9篇

[關鍵詞] 子宮壁間肌瘤;宮腔鏡;腹腔鏡;外科手術

[中圖分類號] R71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9(c)-003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hysteroscopic an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Methods 314 cases underwent myom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April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laparoscopic group(196 cases) and hysteroscopic group(118 cases). Patients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were given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while those in the hysteroscopic group were given hysteroscopic myomectomy. And the postoperative indexes and overall response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ult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laparoscopic group, the hysteroscopic group had 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shorter average duration of operation and less reduction in the level of hemoglobin(P0.05). The follow-up of the 168 cases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and 90 cases in the hysteroscopic group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1-month, 3-month and 6-month complete healing rate of muscle lay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709, χ2=0.139). No uterine rupture during pregnancy occurred in the patients who had pregnancy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intramural uterine fibroid, both hysteroscopic an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are safe and reliable, but hysteroscopic myomectomy has 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quicker recovery, so it is better for those patients with fertility requirement found by our hospital.

[Key words] Intramural uterine fibroid; Hysteroscope; Laparoscope; Surgery

作為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對于子宮肌瘤的治療一直都是以手術為主[1]。隨著當前晚育女性的增多,對于子宮壁間肌瘤患者而言,保留生育功能成了越來越多患者的愿望,綜合今年來的治療現狀來看,婦科內鏡技術取得了良好發展,使得在剔除子宮壁間肌瘤手術中的宮腔鏡和腹腔鏡手術有了很大的改善[2-3]。近幾年,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內鏡技術在臨床上得到應用,宮腔鏡、腹腔鏡等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在子宮肌瘤的治療中,實施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可以提高治療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且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可以促進患者的術后的恢復[4]。為對比分析宮腔鏡和腹腔鏡手術剔除子宮壁間肌瘤的臨床效果,基于此,該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對收治的314患者分組實施了兩種不同的手術治療方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整群選取的該院收治的314例需要剔除子宮壁間肌瘤患者,其中腹腔鏡組196例,宮腔鏡組118例,腹腔鏡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0.86±3.56)歲, 肌瘤數目≤3 個,且肌瘤最大直徑 30~60 mm,宮腔鏡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1.05±4.15)歲,肌瘤數目≤4個,且肌瘤最大直徑 30~50 mm。根據2010年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標準,該院結合三維彩色超聲得出,子宮肌瘤新分型均符合2~5型,314例入選者均有生育要求,且未合并其他盆腔病變,不包括其他導致不孕的因素。兩組患者在年齡、最大肌瘤直徑等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手術器械 該研究中,手術宮腹腔鏡設備均來自日本 OLYMPUS 公司,宮腔鏡手術設備使用雙極電切鏡,且將生理鹽水作為膨宮介質[2]。

1.2.2 手術方法 對于腹腔鏡組的196例患者,具體手術操作如下:先于肌壁與肌瘤的交界處進行宮素注射,使得術中出血得到控制和減少,對于患者瘤體表面被覆的漿膜及肌層,用單極切開并用抓鉗鉗夾瘤體,實現對其的鈍性分離,繼而剝出肌瘤,對于患者中較大的肌瘤,應當用旋切器取出,在子宮肌層及漿肌層的縫合方面,應當用1號無損傷縫合線進行。

對于宮腔鏡組118例患者,該院實施的宮腔鏡下子宮肌瘤電切術具體如下:在對患者進行B型超聲的監護下,對于肌瘤表面被覆的黏膜和肌層,用針狀電極切開,并取出電切鏡,接下來進行縮宮素的靜脈滴注,繼而置入宮腔鏡,對于黏膜和肌層,用環狀電極在肌瘤周圍進行分離,并對稱交替切除肌瘤組織,當然,也可以用卵圓鉗鉗夾取出肌瘤,完善整個手術過程。該院的該研究中,對于所有患者的手術治療,均要求一次性完成,為后續研究做好了準備[3-5]。所有患者完成手術后,進行常規的縮宮、抗炎等治療,子宮摘除術后1、3、6個月各進行1次復查。以后每年復查1次。

1.3 術后隨訪

該研究中,進行了1、3、6個月的隨訪,對象為腹腔鏡組為168例,宮腔鏡組則為90例,隨訪的內容有盆腔彩超檢查及月經情況等。

1.4 術后評估標準

對患者實施手術后,患者月經恢復正常則為月經改善,三維彩色超聲提示未見線樣回聲且子宮肌層回聲均勻,則為肌層愈合。

1.5 統計方法

該研究中,該院在的對相應數據的統計分析方面運用了SPSS17.0軟件,并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n(%)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對比

根據該院的統計分析看來,兩組患者在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等方面的對比顯示,宮腔鏡組都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術后愈合情況對比

根據該院的術后1、3、6個月的隨訪情況看來,在肌層完全愈合率方面,腹腔鏡組分別為0、29.17%(49/168)、66.07%(111/168);而對應的宮腔鏡組則分比為66.67%(60/90)、88.40%(80/90)、100%(90/90),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709,χ2=0.139)。

2.3 兩組術后妊娠情況對比

根據該院統計分析得出,兩組產婦術后妊娠率、足月剖宮產率、妊娠丟失率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臨床治療中,子宮肌瘤屬于常見的良性婦科疾病,是常見的育齡期女性盆腔實體腫瘤,當前在臨床治療中,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其中手術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手段[5]。當前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技術不斷的提升,微創手術得到有效的利用。宮腔鏡、腹腔鏡手術,是當前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微創技術,在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有重要的意義。當前在子宮肌瘤的治療中,宮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等技術的應用,有效的提升了子宮肌瘤的治療效果,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生,宮腔鏡和腹腔鏡輔助下的微創手術,創傷小,患者術后的恢復快,可以對女性的生殖器官完整性進行保護,保全女性的生育能力。在實際的子宮肌瘤治療中,腹腔鏡與宮腔鏡的聯合使用,可以相互的彌補不足,有效的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有研究顯示,子宮肌瘤與子宮肌壁的位置關系,對于腔鏡手術的方式和難度具有決定性作用,這也使得子宮肌瘤分型也越來越細化[6]。綜合來看,宮腔鏡和腹腔鏡手術均具備了術后恢復快及損傷小的優勢,且對神經內分泌干擾小,疼痛輕等,依然達到了微創的理想術式,但是鮮見對它們的優勢及缺點等的對比研究,基于此,該院以收治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兩組中手術的療效對比情況。該研究中,根據該院的統計分析看來,兩組患者在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的方面的對比顯示,宮腔鏡組都更優(P0.05),在后續的1、3、6個月的隨訪看來,在肌層完全愈合率方面,腹腔鏡組分別為0、29.17%(49/168)、66.07%(111/168);而對應的宮腔鏡組則分比為66.67%(60/90)、88.40%(80/90)、100%(90/90),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709,0.632,0.584,χ2=0.139,1.256,1.014),該研究結果與蔡芳[7]臨床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綜合看來,宮腔鏡下子宮肌瘤電切術術中出血少,接受治療的患者能在很短時間內恢復,該院還發現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而言,顯然宮腔鏡下子宮肌瘤電切術更優。

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子宮肌瘤,可以清楚的觀察到患者子宮的形態、顏色等,進而減少了子宮穿孔的發生。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將婦科疾病的治療范圍進行擴展,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改變了宮腔鏡等診斷和治療中,存在的不足,為子宮肌瘤以及其他婦科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實施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給子宮肌瘤患者帶來的痛苦小,且術后患者的恢復快,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在腹腔鏡下醫生清楚的觀察患者腹腔內部的環境,然后在宮腔鏡等相關設備的輔助下,快速的完成手術操作,且安全性較高,對患者的免疫能力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8]。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與單用宮腔鏡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性高,患者術后的恢復好,對患者的生育能力不會產生影響,所以可以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曙紅.垂體后葉素與縮宮素在肌壁間子宮肌瘤剔除術中應用的對比研究[J].中外醫療,2012,31(20):91.

[2] 劉志芳.136例子宮肌瘤的CT診斷價值分析[J].中外醫療,2011,30(29):105.

[3] 方軍平.探析B超在婦女子宮肌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衛生產業,2013(8):123-124.

[4] 齊理.經陰道彩超診斷子宮肌瘤72例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 9(16):104-105.

[5] 鄒順鴻.宮腔鏡與腹腔鏡手術剔除子宮壁間肌瘤臨床療效對比分析[D].鄭州:鄭州大學, 2014.

[6] 鄒順鴻,徐改香,馬艷鴿,等.宮腔鏡和開腹多發子宮壁間內突肌瘤剔除術療效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2):110-112.

[7] 蔡芳.宮腔鏡電切術與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對比[J].中外醫療,2013, 32(25):95-96.

第10篇

[關鍵詞] 地佐辛;丙泊酚;靜脈麻醉;宮腔鏡

[中圖分類號] R6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5(b)-0108-02

宮腔鏡手術在婦科疾病中被廣泛使用在微創的診療方法中,但是宮腔鏡在進行擴宮和刮宮的時候會給患者帶來不適和疼痛。在宮腔鏡手術中最常用的就是丙泊酚,但是丙泊酚的單獨使用鎮痛作用差,增加了患者術后的宮縮痛[1]。地佐辛是鎮痛效果好,產生的不良反應小,能夠彌補丙泊酚鎮痛效果的不足。為探討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靜脈麻醉在宮腔鏡手術中的應用效果,現對該院在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需要進行宮腔鏡手術的患者分別使用單一的丙泊酚和地佐辛復合丙泊酚聯合麻醉的效果進行對比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該院收治的120例需要進行宮腔鏡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占60例,對照組的患者使用單一的丙泊酚麻醉,觀察組的患者使用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靜脈麻醉。患者的年齡在24~55歲之間,所有的患者都沒有肺、心、腎、肝和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沒有對藥物過敏史的患者,對兩組患者麻醉誘導的時間、手術的時間、患者蘇醒的時間的平均動脈壓和血氧的飽和度、心率以及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對比觀察。

1.2 方法

術前讓患者進行常規的禁食、禁飲,術前30 min肌注0.1 g苯巴比妥鈉和0.5 mg阿托品,給予患者鼻導管吸氧,對患者的平均動脈壓、血氧的飽和度等進行監測。觀察組的患者術前15 min靜注5 mg的地佐辛,取患者截石位,對鋪巾進行消毒之后給予靜注3 mg/(kg?min)丙泊酚進行麻醉,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之后開始進行手術,根據患者的情況可以適量追加丙泊酚;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單一的丙泊酚麻醉治療[2]。

對兩組患者在麻醉誘導后、擴張宮頸時、手術結束時以及蘇醒的時間對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和血氧的飽和度進行觀察并做好記錄。對患者產生的不良反應、術后的宮縮痛情況等觀察并做好記錄。宮縮痛主要分為一級疼痛、二級疼痛和三級疼痛。一級指患者在術后沒有出現任何不適;二級指患者出現了輕度的疼痛和輕微的下腹疼痛;三級指患者出現重度疼痛,有明顯的下腹疼痛。

1.3 統計方法

選用軟件SPSS13.0對觀察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麻醉之后的血壓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觀察組的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丙泊酚作為無痛宮腔鏡檢查中麻醉的首選藥物,具有起效快、蘇醒快和時效短等特點,但是會對患者的呼吸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導致心率減慢、血壓下降等,單獨使用鎮痛的作用較弱,對術后的宮縮疼痛難以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大劑量的使用會增加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對患者具有一定危險性[3-4]。地佐辛作為受體激動劑,鎮痛效果好,同樣劑量的使用產生的不良反應,縮短了患者意識恢復的時間[5]。通過上述結果表明了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靜脈麻醉相對于單一的丙泊酚鎮痛效果更好,減少了丙泊酚的用量,降低了呼吸抑制的發生率,能夠縮小患者的蘇醒時間,減輕了患者在術后的宮縮痛,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能夠滿足宮腔鏡術中的需求,是一種安全有效地麻醉方式,值得在臨床上廣泛使用和推廣[6]。

[參考文獻]

[1] 花銘心.地佐辛超前鎮痛用于宮腔鏡手術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1):1742-1743.

[2] 陳文豪.不同劑量地佐辛聯合異丙酚用于宮腔鏡手術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8):71-72.

[3] 周淑敏,果君媛.地佐辛復合丙泊酚用于宮腔鏡手術的麻醉[J].中國醫藥,2012,7(8):1009-1010.

[4] 李宗師.地佐辛與丙泊酚用于宮腔鏡手術麻醉效果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2):2861.

[5] 吳江燕,程高升.地佐辛復合異丙酚應用于宮腔鏡手術的觀察[J].中國醫療前沿,2011,6(18):39,10.

第11篇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河南南陽 473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劑量地佐辛聯合丙泊酚在宮腔鏡手術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選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該院確診收治的90例行宮腔鏡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5 mg地佐辛聯合丙泊酚進行治療,而觀察組給予2.5 mg地佐辛聯合丙泊酚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麻醉后相關情況以及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并作對比分析。并且觀察記錄麻醉前(t0)、麻醉后2 min(t1)、擴宮頸時(t2)以及術畢(t3)時的平均動脈壓(MAP)、術率情況。 結果 觀察組的丙泊酚用量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麻醉起效時間以及喚醒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離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t1時明顯低于t0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各個時段心率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采用2.5 mg地佐辛聯合丙泊酚進行宮腔鏡手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其麻醉效果較好,蘇醒及時,且術后鎮痛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 劑量;地佐辛;丙泊酚;宮腔鏡;麻醉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14;R71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1(c)-0098-02

[作者簡介] 楊丹丹(1983.1-)女,河南南陽人,本科,住院醫師,主要從事臨床麻醉鎮痛工作。

宮腔鏡手術室一種多見于門診進行的手術時間短、刺激強度大的手術,在擴宮和刮宮時都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程度的不適或疼痛,極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地佐辛是一種不良反應小、鎮痛效果較好的麻醉藥;丙泊酚是一種代謝快、起效快且不良反應小的靜脈麻醉藥物[2-3]。該研究選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該院收治的行宮腔鏡手術的患者采用不同劑量地佐辛聯合丙泊酚進行麻醉效果研究,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確診收治的90例行宮腔鏡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ASA分級為I級和II級,年齡28~50歲,平均年齡為(35.5±2.6)歲;體重46~77 kg,平均體重為(61.4±5.3)kg。所有患者均無肝腎功能障礙、心肺腦疾病以及地佐辛、丙泊酚或其他藥物過敏史。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囑咐禁食、禁飲6~8 h,取患者截石位開放上肢靜脈,并給予患者鼻導管進行吸氧2 L/min,密切監測患者的心率及動脈壓。對照組給予5 mg地佐辛靜脈滴注,同時聯合丙泊酚2 mg/kg進行靜脈滴注,待患者入睡后進行手術;而觀察組給予2.5 mg地佐辛聯合丙泊酚2 mg/kg進行靜脈滴注,待患者入睡后進行手術。兩組患者若術中出現肢體扭動或皺眉等情況,則考慮加用丙泊酚0.5 mg/kg。術畢叫醒患者,在恢復室等待患者清醒,完全清醒后由家屬陪同回家。

1.3 觀察指標

監測兩組患者在麻醉前(t0)、麻醉后2 min(t1)、擴宮頸時(t2)以及術畢(t3)時的平均動脈壓(MAP)、術率、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時間、喚醒時間、離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離院前下腹痛情況(Prince-Henry評分)。

1.4 評分標準

Prince-Henry評分標準:0分:患者咳嗽時未出現疼痛;1分:咳嗽時稍有疼痛;2分:深呼吸時伴隨疼痛,安靜狀態下無疼痛;3分:靜息時伴疼痛,但可以忍受;4分:靜息時伴隨劇烈疼痛,無法忍受[4-5]。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P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在各個時間點的MAP比較

兩組患者在t1時明顯低于t0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各個時間點心率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在各個時間點的心率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臨床麻醉效果對比

觀察組的丙泊酚用量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麻醉起效時間以及喚醒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離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宮腔鏡手術是婦科比較常見的小手術,次手術主要在靜脈麻醉下進行,因為門診手術時間比較短。并且麻醉的起效迅速,蘇醒比較快[6]。因為宮腔鏡手術在操作過程中會對患者的神經系統造成刺激,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以及腹痛等不良反應癥狀,僅僅使用鎮靜藥物在術后無法取得比較滿意的麻醉效果。地佐辛是阿片受體混合激動-拮抗藥,其能夠對于脊髓產生鎮痛效果,并且能夠有效起到鎮靜效果[7-8]。

在李宗師[9]研究中表明,采用地佐辛聯合丙泊酚麻醉對于宮腔鏡手術具有較好的麻醉效果。在該研究的結果與其相類似。從該結果中可以看出,兩組患者在t1時明顯低于t0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各個時間點的心率情況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采取5 mg地佐辛聯合丙泊酚治療與給予2.5 mg地佐辛聯合丙泊酚進行治療均能夠取得較好的鎮痛效果。觀察組的丙泊酚用量為(122.2±9.1)mg明顯多于對照組的 (110.1±9.3)m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麻醉起效時間以及喚醒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4/4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4.4%(10/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觀察組患者采取2.5mg地佐辛聯合丙泊酚麻醉具有較高安全性,且麻醉效果好。

綜上所述,采用2.5 mg地佐辛聯合丙泊酚進行宮腔鏡手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其麻醉效果較好,蘇醒及時,且術后鎮痛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武英蕾,李寶永,許景偉,等.右美托咪定與丙泊酚聯合地佐辛用于宮腔鏡手術麻醉效應比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7(17):94-95,97.

[2] 王娟,闞明秀,謝榮.地佐辛聯合丙泊酚用于宮腔鏡手術的麻醉效果觀察[J].江蘇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6(23):523-525.

[3] 孟鵬.地佐辛復合丙泊酚用于宮腔鏡電切術的麻醉效果分析[J].甘肅醫藥,2013,11(32):814-816.

[4] 陳文豪.不同劑量地佐辛聯合異丙酚用于宮腔鏡手術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8(05):71-72.

[5] 王亮.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婦科手術患者的鎮靜效果比較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1): 64-66.

[6] Hosam M Atef,Salah Abd Fattah,Mohammed Emad Abd Gaffer,et al. Perfusion index versus non-invasive hemodynamic parameters during insertion of i-gel, classic laryngeal mask airway and endotracheal tube[J].Indian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3,57(2): 156-162.

[7] 賀峰,馬燁.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靜脈麻醉應用于宮腔鏡電切術的有效性與安全性評價[J].陜西醫學雜志,2013,42(4): 474-476.

[8] 武英蕾,李寶永,許景偉,等.右美托咪定與丙泊酚聯合地佐辛用于宮腔鏡手術麻醉效應比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7): 94-95,97.

第12篇

【關鍵詞】 宮腔鏡手術;宮腔粘連;臨床效果;預后護理

臨床中, 對宮腔粘連患者治療中, 應該采用有效地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并重視對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1], 這樣才可以提高治病療效, 并取得不錯的治愈效果。以下本篇就對本醫院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的60例宮腔粘連患者進行分析, 探討臨床中宮腔鏡手術治療宮腔粘連臨床效果及對預后的影響, 觀察分析其臨床效果, 為以后疾病的治療提供參考,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醫院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宮腔粘連患者, 患者年齡在20~35歲, 平均年齡在(20.3±4.8)歲;患者經子宮輸卵管造影以及B 超檢查均確診為宮腔粘連;患者的病程在1~6 年, 其臨床表現為閉經、月經量減少以及不孕。然后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 對照組患者與試驗組患者中都有30例人數, 其兩組中患者在性別、病程等資料方面相比較, 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于兩組中的患者, 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法進行, 并給與常規的護理工作[2]。對于試驗組患者, 術前應該準確判斷的子宮位置, 并利在用探針明確宮腔深度之后, 明確IUA 的部位、范圍以及性質, 采用Olympus 公司生產的Ⅰ型宮腔鏡進行宮腔鏡手術治療, 可以用分離剪仔細的分離粘連, 并用鉗夾出粘連帶, 并且在術后的宮腔內還可以放置宮型環一枚, 在術后3個月對患者進行宮腔鏡復查,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 還應該做好預后護理干預, 以便穩定患者情緒, 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最后,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效果。

1. 3 療效評定 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3], 治愈:患者的月經量恢復正常, 宮腔成形良好;有效:患者的月經有明顯增加, 還未達到正常的月經量, 其宮腔成形滿意;無效:患者月經并無明顯的改善, 宮腔成形也不滿意。

1. 4 統計學方法 對本次的試驗結果, 作者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2.0對統計的數據進行處理[3],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的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

2 結果

對于兩組患者研究發現, 在對兩組宮腔粘連患者進行護理治療之后, 試驗組患者的癥狀得到很好改善, 治愈率為93.3%;對照組患者中治愈率為80.0%;試驗組患者臨床效果要高于對照組, 其二者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

在臨床治療中, 對于宮腔粘連患者治療中, 采用宮腔鏡手術治療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值得在實際中推廣。

3 討論

據悉, 在臨床上對與宮腔粘連患者治療中, 采用宮腔鏡手術治療, 不僅可以提高臨床療效,并且對患者做好預后護理干預, 還可以改善患者臨床療效, 提高疾病治愈率。以下介紹具體的預后護理干預措施。

臨床中, 對于宮腔粘連患者預后護理中, 做好心理護理, 改變患者心理狀態, 解除其思想顧慮。并且還應該做好相應的術前準備[4]、術中護理 以及術后護理工作, 針對即將出院的患者還應該做好出院指導[5], 可以極大的提高治病療效, 減少疾病的復發及感染, 對患者做好預后護理干預, 不僅可以降并發癥的發生率, 還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由上可知, 臨床中對宮腔粘連患者采用宮腔鏡手術治療, 進行有效的預后護理干預, 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病率, 還可以提高宮腔粘連患者的治愈率, 提高治病療效, 具有很好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銀芝.宮腔鏡診治宮腔粘連122例臨床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06(18):41-42.

[2] 蔣玉惠,葉秋云.147例宮腔鏡診治宮腔粘連回顧性分析.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1,14(12):76-77.

[3] 牟曉玲,唐良萏,曹毅.宮腔鏡診治110例宮腔粘連的臨床分析. 重慶醫學, 2010,21(14):56-57.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平县| 原平市| 东丰县| 白朗县| 保康县| 思南县| 洪雅县| 南充市| 青海省| 托里县| 滦平县| 邢台县| 伊金霍洛旗| 资源县| 新兴县| 华容县| 平江县| 金山区| 通化县| 泾源县| 广南县| 巴塘县| 英山县| 南安市| 吉安市| 化德县| 大关县| 惠州市| 崇义县| 乌兰察布市| 鲜城| 都兰县| 灵山县| 崇明县| 蓬溪县| 长汀县| 台北县| 浠水县| 景泰县| 西畴县| 河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