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0 15:01: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防溺水宣講活動方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為進一步加大學校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力度,全面強化教育系統全員安全意識,提升全員安全素質,有效預防各類安全事故發生,根據《泰安市2018年“安全生產月”活動實施方案》(泰安發〔2018〕20號)有關要求,景區社會事業局于5月20日制定并下發了《景區教育系統2018年“安全生產月”活動實施方案》。通過六月份的安全生產月活動,鞏固和發展了景區教育安全工作總體穩定的形勢,收到較好的安全教育效果,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周密安排,保證安全生產月活動的正常開展
為了加強對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領導,景區社會事業局成立了以彭冠珺局長為組長的安全生產月活動領導小組。各中小學校高度重視,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認真負起學校安全教育的領導責任,把安全教育擺上學校議事日程,作為學校安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積極組織實施,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制定相應的活動方案,并認真落實,使安全生產月宣傳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二、精心策劃,認真組織,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1、大力營造安全宣傳教育氛圍。在安全生產月宣傳教育活動中,各單位認真學習《景區教育系統2018年“安全生產月”活動實施方案》,充分利用班班通、校園網、校報、宣傳欄、掛橫幅、警示牌以及班會、團隊活動等方式,廣泛深入的向學生進行安全宣傳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宣傳“七進”活動要求,組織開展好政策宣講、交流研討、典型培樹、主題日宣傳咨詢等活動。
2、開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周活動。各教委辦、各學校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周活動,加大防溺水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加強宣傳教育、設置警示標志、發放預警信息、召開家長會等形式,扎實做好預防學生溺水的宣傳教育工作,在校園周邊的主要街道和人群密集地方發放防溺水宣傳資料,提高家長對防溺水知識的知曉率。向學生家長發放了《致學生家長一封信》,向學生家長宣傳防溺水安全知識,提醒學生家長強化對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在學生上學放學路上、節假日特別是暑假期間等脫離學校和老師監管的時段,切實擔負起監護人的責任,對孩子進行教育與監管,請家長共同配合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事業局多次開展防溺水安全檢查,6月12日檢查三個鄉鎮9處學校防溺水工作,對一些學校存在安全隱患及時指出,要求學校立即整改。
3、開展了安全生產月應急預案演練周活動。按照市統一要求,各學校組織開展了應急預案演練周活動,各中小學共組織13次應急安全疏散演練活動,在演練中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切實提高廣大師生的應急防護自救能力。
4、扎實開展學校房屋校舍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按照全面檢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屬地為主、分級負責、綜合治理、確保安全的工作原則,事業局要求各鄉鎮教委辦組織專門力量,對各學校房屋校舍進行一次全方位檢查。檢點為各校房屋隱患,老化校舍,校舍的柱、梁、板、屋面以及圍墻、水塔、車棚、廁所、圍墻、煙囪、大門、下水道、吊頂房間、水泥檁房屋等,不留死角的檢查。同時要求各學校要將所有檢查過的房屋,建立檢查工作臺賬,記錄要詳細完整、準確無誤。
5、強化“三防”建設,筑牢平安校園。傳達保衛室是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學校展示管理、服務、形象的第一個窗口。安全生產月期間,景區各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治安保衛工作,做到了“六個落實”:一是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學校按規定配備保安人員、配備安保器械“八件套”和校園“一鍵式”報警系統連接及監控系統安裝使用情況;二是落實了校園大門領導帶班值班制度;三是落實校園24小時巡邏制度,加強學生晚自習、晚休期間的安全防范管理;四是落實開展嚴防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進校園,加強源頭管制;五是落實學校大門安全管理“四個一律”,加強外來人員、車輛進出校園登記。六是加強了管制刀具、汽油等危險物品檢查力度,杜絕了校園外來侵害和涉校涉生治安事件的發生。
三、加大檢查力度,發現隱患,立即整改
在安全生產月中,各鄉鎮中小學普遍進行了一次安全生產大檢查。事業局對薄弱學校進行了一次拉網式大檢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和事故苗頭,當即當即下達了整改通知書,要求各校限期整改達標。安全生產月期間已下達9份整改意見書,排查安全隱患22處,并已整改完畢。
總之,安全工作是學校發展建設的重要基礎,是一項長期、艱巨而復雜的工作,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諧,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居安思危,警鐘長鳴。景區將以本次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安全管理,確保景區不發生一起校園安全責任事故。
1、好人推報機制化。2020年以來,好人推報工作始終不放松,截止6月份,媒體刊登好人事跡共計10篇,其中劉芳當選第一季度敬業奉獻“好人”、王豐金當選第一季度助人為樂“好人”。
2、好人宣傳形式多樣化。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村(居)和小區網格員推報作用,對發現的事跡典型,立即安排挖掘報道;延續“紅黑榜”制度,建立“好人聯誼會”制度,2020年街利用端午節契機,道開展“舉旗幟·送理論”脫貧攻堅主題宣講活動暨“粽情端午·禮遇好人”好人交流會,樹立好人榜樣,讓更多人品悟道德力量,感悟好人情懷。2018年街道好人廣場正式建設完工,好人廣場的建成成為廣大居民后續學習“好人文化”、踐行“好人精神”的精神家園,2020年街道繼續利用好人廣場開展形式多樣的好人交流活動,學習好人事跡,交流先進經驗,積極發揮好人廣場的宣傳作用。
3、“道德講堂”持續化。街道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高度重視公民道德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在石硊社區建立道德總堂,于201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街道道德總堂本著主題集中、導向鮮明,形式規范、氛圍濃郁,覆蓋全面、參與廣泛原則而建立,受上半年肺炎影響,2020年道德講堂活動暫停,計劃于7月重新啟動,并于7月中旬承辦2020年區級道德講堂,下半年街道旨在將道德講堂活動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結合起來,安排各級各類的好人事跡在道德總堂講述,邀請各級各類的好人親臨總堂。拓展身邊好人事跡在街道的宣傳范圍,擴大影響力和輻射面,讓各級好人走村入戶,深入學校、社區、企業、機關、軍營開展巡講活動,吸引更多的群眾自發駐足聆聽道德故事。
4、志愿服務活動制度化。進一步完善志愿服務體系和隊伍建設,規范志愿服務活動形式,按照星級志愿服務廣場標準完成淺灣四期志愿服務廣場和文體活動廣場建設,打造志愿服務亮點。將志愿服務中的人員、隊伍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有效結合,是街道志愿服務工作的新起點。街道文明辦每月按要求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者開展的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今年文明辦在黨支部的支持幫助下,廣泛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義診活動、文明創建宣傳活動、敬老愛老活動等頗具意義的特色活動,并形成紙質材料存檔,2020年肺炎肆虐,街道各級“好人”稱號獲得者、黨員志愿者,積極弘揚雷鋒精神、發揚志愿精神,在金石新城、淺灣小區小區出入口義務值班,協助街道工作人員開展對在外返鄉人員勸返,勸散集聚人群,對小區居民日常進出登記、測量體溫等志愿服務工作。充分彰顯了愛心善意和責任擔當,為筑牢群眾生命健康防線發揮出了特殊且重要的作用。
5、節日及重大紀念活動。年初,街道排出全年節日活動計劃、活動主題、活動內容,結合節日特點、民俗需求,積極開展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節日主題活動,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街道暫停一切聚集性活動,通過網上宣傳好人事跡等新形式,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疫情得到穩定控制后,街道利用端午節契機,結合“舉旗幟·送理論”主題宣講,于6月24日在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舉旗幟·送理論”脫貧攻堅主題宣講活動暨“粽情端午·禮遇好人”好人交流會。后期文明辦將在傳統節日到來之際提前制定具體活動方案,精心組織,落實到位,注重實效,營造更加歡樂、祥和、奮進、樂觀的社會氛圍,豐富百姓的文化生活。
6、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與中、小學校對接,聯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夏季開展“扎實開展防溺水工作,構建未成年人暑期安全防線”等防溺水宣傳教育活動,利用清明節期間開展未成年人網上祭英烈、向國旗敬禮等活動。
7、扎實推進“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積極組織開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網絡文明傳播、文明餐桌四大文明行動和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加大“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更新力度,造型優美的公益廣告牌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建造文明創建精神堡壘,助力文明創建宣傳,不但美化了環境,還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關愛未成年人、移風易俗等文明思想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潛移默化塑造人們的思想和意識。
8、落實“鄉風文明建設”活動。街道全面開展鄉鎮環境整治工作,抽查一個鄉鎮、一個農貿市場、一所中小學、以“三整”“四化”“五清”為重點,通過整治亂堆亂放、亂搭亂建、占道經營,硬化、綠化、亮化、凈化、清淤、清垃圾、請雜物、清殘垣斷壁、清危破雜物房,徹底改變鄉鎮垃圾亂堆放、污水亂倒、棚圈亂建等“臟亂差”現象。依托鄉鎮文化站、黨員活動室等場所,辦好道德講堂。確保移風易俗、鄉風文明活動每月開展不少于一次。
9、落實“清潔城鄉美化家園”工作。按照“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要求,今年在全街道范圍內開展環境綜治整治,以垃圾清理、秩序整治、水域治理、綠化提升等為主要內容,“清潔家園”環衛市場化目前進行專業化作業,有效解決城鄉環境臟亂差問題,全面改善城鄉環境面貌提升長效管理水平。
10、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活動。為了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精神,發揮傳習中心傳黨情、跟黨走、感黨恩的傳播引領作用,根據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關于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蕪宣〔2018〕63號)文要求,根據區文明辦相關通知要求,街道在街道辦事處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員組成共86人次,在石硊社區、牌坊村、新山村、村、新義村、義興村、塔影村、清竹村、新大垾村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員組成共93人次,截止目前,街道開展各種形式的文明實踐活動次數共計155次,參加人數共4610人次。為了幫助緩解春運高峰期人流壓力,提供便民利民服務,1月21日上午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攜手“幸福心手印”志愿者們在市南站組織開展了一次“助力春運——情暖回家路”志愿服務活動;疫情期間,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黨員志愿者們在勸阻居民在家不要出門的同時,勇敢逆行,成立專項小組,深入一線開展疫情防控摸排,協助村黨支部開展小區人員排查、信息收集和宣傳教育工作,對居民進行入戶測量體溫并發放防疫知識宣傳單。為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和“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傳播志愿服務理念,為“”攻堅戰助力;2020年3月5日,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者分組到金石新城、淺灣小區兩個小區門崗處開展“3.5學雷鋒志愿服務行”主題活動;在6.1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街道副書記章茂武帶領街道扶貧結對幫扶小組人員一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載體分別來到利辛縣新張集鄉和諧村的姜莊小學和李橋小學開展“扶貧結對幫扶、捐資助學”志愿服務活動,為當地建檔立卡的貧困學生們送去節日的禮品與問候。截止6月上旬,街道在街道和八村一居制作統一格式的文明實踐站站牌、制度及領導小組,使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在轄區內做到有序統一。
11、環境提升行動。為鞏固提升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和省文明城區創建成果,扎實推進“環境提升行動”,深化“貼近群眾六走進”活動,根據街道涉農區域的特點,全面開展“文明創建環境提升”百日攻堅行動。自工作開展以來,全面排查轄區內存在的8亂環境秩序等問題,通過舉一反三、對標達標,截至目前,街道區督辦到(第6.7期)17項問題共整改完成17項。街道文明辦下發提示單9期、五一督辦1期共10期,共抄告問題383個,整改完成349項(剩34項問題,在整改期限內)。具體細分到8亂中所有事項開展的具體數據,如清理垃圾156噸、清理僵尸車1輛、綠化補栽約90667平方、拆除農具棚16處、拆除違法店招(小耳朵)229塊、整治店外經營約40戶、清理亂搭建亂堆放448處、墻面出新800平方、發放文明創建一封信120份、修復破損道路(小區內部道路)1000平方、開展餐飲油煙整治9家、清理廢舊收購點2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