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化學工程和化學的區別

化學工程和化學的區別

時間:2023-08-17 18:03:4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學工程和化學的區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高職化學;教學改革;問題和解決措施

高職化學教學是高職教學中的重要科目,為了不斷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競爭力,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就要注重不斷解決實際教學中的問題,不斷地優化化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在實際的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將化學學科和實際生活建立緊密的聯系,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更好地滿足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一、高職化學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態度存在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教學改革工作一直在持續推進,但在高職化學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著各種問題,教師在實際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還是不能進行及時更新。由于高職院校本身的門檻相對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學生的知識水平就相對較低,并且高職院校大多數學生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這樣的情況下,并沒有將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作為教學的第一要務,很多教師只是將課堂教學作為一項任務,自己講完就好,也沒有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導致化學教學工作形成惡性循環。

(二)教學評價機制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高職化學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就是以期中、期末考試為主,顯然這種單一的考核機制,太過于注重學生的分數,卻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在這樣的考核機制之下,根本不重視化學的實踐操作能力,對于化學的學習主要就是死記硬背,學生長期處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必然會對學生的專業能力發展形成不利的影響。

二、解決高職化學教學問題的策略

(一)優化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

要想有效解決目前高職院?;瘜W教學的問題,就需要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教師要嘗試脫離課本,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自身的認知,為學生進行重點知識的重新組織。比如教師可以將化學教學中一些重點性的內容和重點考核的內容,用能夠有效適用于學生學習、吸收的方式,組成一個系統的知識點,將化學教學中各個章節的內容有效串聯起來。教師在講解新的知識點時,就可以及時穿插學過的知識點,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地鞏固學生的知識,同時幫助學生加深相關的記憶、更好地理解新知識。另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對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有效的創新,比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結合小組式的教學形式,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有效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注重加強實驗探究教學

在高職化學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實驗教學本身就是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實驗探究教學,真正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學會思考、研究、操作和提問。比如在亞硝酸鈉和食鹽鑒別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實驗之前向學生拋出一些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研究如何從成分、性質、特征等方面來鑒別二者的區別,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地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教師通過設置一些有意義的探究性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實驗中進行有效的自主探索和學習,真正提升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進一步改革化學實驗教學,以發揮其獨特的育人優勢,對全面實現化學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偠灾?,高職化學的教學改革工作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教師需要緊密結合新課改的要求,不斷分析、反思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創新化學教學改革思路,有效提升高職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提升高職院校教學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周建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在高職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職業,2015(32):35-36.

[2]趙莉.新時期高職化學教學改革的思考與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9):222.

[3]張雷.高職化學教學中“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應用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7(5):159-160.

第2篇

關鍵詞:工藝安全管理;發展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TU714文獻標識碼: A

一、工藝安全管理的發展歷程及關鍵要素

1.發展歷程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新工藝、新產品的不斷涌現,裝置規模的日益擴大,給化工、石化等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緊接著,由于涉及的化學品種的增多,處理、儲存數量的增大,應用工藝技術的復雜化,操作條件的苛刻化,導致工藝系統的危害也更加多。在全世界范圍內,化工和石化行業發生的一系列重大的工藝安全事故,引起了世人對工藝安全的注意,同時,孕育了一系列的相應法規。

1977年發生在意大利塞維索的有毒蒸氣泄漏事故,促成了歐洲第一部對于工藝安全法規的頒布,即1982年歐洲的 «Seveso I指令》。1985年,發生在印度博帕爾的事故舉世震驚,這也促使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化工工藝安全中心即為CCPS ,該中心的設立為化工、石化等行業提供工藝安全技術及管理的方面的全面支持,防范重大工藝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出版了一系列安全導則。1992年,美國職業安全健康局(OSHA),頒布了關于高度危險的化學品的工藝安全管理系統相關要求。1996年,歐洲的《Seves。I指令》修訂為 《Seveso II指令》,它通過吸取博帕爾事故的教訓教訓, 更強調了對重大危害的控制,建立工藝安全管理系統的必要性。1996年,韓國政府也參考美國 0SHA的PSM體系,在韓國國內頒布了工藝安全管理系統要求。同時,1999年的美國環保局(EPA)在0SHA工藝安全管理系統的基礎上,補充風險評價、應急預案的要求,頒布了《凈化空氣法案》。

工藝安全管理及技術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蓬勃發展。在進入20世紀 90年代以后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目前的美國和歐洲非常重視工藝安全管理,強調運用系統方法、技術預防工藝安全事故的發生, 并且在高危險性的行業中強制推行工藝安全管理。

2.PSM基本要素

美國職業安全健康局(OSHA)、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化學工藝安全中心(CCPS)、美國化學協會 (ACC)和美國石油協會(API)均有為工藝安全管理系統定義的一系列不同的PSM組成要素。這些要素大多都是類似甚至相同的,都是為了預防重大的工藝安全事故并減輕后果。

其中,OSHA規定的PSM,主要應用于加工工業。它對“工藝”的定義是:使用、儲存、加工、處理或在工廠范圍內轉移危險的化學品,或是上述綜合活動。在PSM法規中,有一個危險化學品清單,其中包含130余種有毒或具有反應性的化學物品,同時對每種化學品進行一個數量標準的規定。如果工廠處理危險化學品的數量達到、超過表中的標準時,就需遵守PSM規定。但是PSM法規不適用于零售設施、油井設施、氣井設施以及無人操作的設施。

二、國內外PSM實施情況

發達國家大型的化工、石化公司,均建立了完善的工藝安全管理系統并制訂了相關法規及配套的實施指南,在工廠的各個時期嚴格執行。我國國內還在深入研究和積極推廣的階段。

1.美國PSM實施情況

在美國,這種管理系統是作為法規形式存在的,不僅有權威性,同時也說明工藝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適用性。以陶氏化學為例。陶氏公司全球所有設施所執行的EHS管理體系 和標準均已達到OSHA PSM法案的絕大部分要求,在這些要素中,工藝危害的分析是陶氏化學的一個特色要素。

陶氏的工藝危害分析采用的主要是分級管理。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將對工藝危害的分析按從簡到繁、從定性到定量進行分級別管理,陶氏化學工藝的風險管理采用的是層進式風險分析方法,過程如圖。

第1層,對所有的設施進行工藝危害分析,所采用的是火災爆炸的危險指數、化學品的暴露指數 (CEI)、RC-PHA調查問卷、保護層(LOPA)的目標值等方法;第2層,對設施的特定單元操作采用因果成對鑒別、HAZOP、LOPA、建筑物的超壓分析等方法,進行附加風險的檢查;第3層,對目標工藝進行增強型的風險檢查;第4層,選擇少數的高風險活動場景進行QRA。根據分析的組合以及事故發生的頻率來進行選擇。

2.國內工藝安全管理的現狀

在我國國內,只有很少的有關工藝(過程)安全管理體系的資料。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雖然,國內許多企業實施了 HSE 管理體系以及ISO體系,但這些體系沒有相應法規的強制性要求,有些甚至還存在表里不一的現象。特別在這個化工和石化行業已經從引進成套技術逐漸轉為自主設計、技術改進的階段,問題顯得尤為突出。近幾年,國內的化工和石化行業中發生的重大事故,歸根結底,都是工藝安全方面的問題。所以,現有項目以及新開發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工藝安全管理已經成為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還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不同企業之間的工藝安全管理有較大的差異性,給政府的監管也帶來了不便,同時也不利于同行業內關于工藝安全信息的交流,不利于安全水平的提高??偠灾?,國內一方面缺乏工藝安全管理的有關研究,另一方面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導致沒有符合我國國情、與世界同步的工藝安全管理模式。因此,在國內化工和石化行業,建立、貫徹有效的工藝安全管理系統是十分必要的。

三 、工藝安全管理推行的建議

1.充分理解區別工藝安全管理與傳統安全管理

工藝安全管理,是將技術、程序和管理實踐整合在一起,形成以風險預防管理為重點的管理體系,主要對象是工藝介質本身以及涉及危險化學品的過程、廠站設施,通過控制工藝系統的動態變化,體現對工藝風險的“過程管理”。與傳統的安全管理相比,在模式上更注重過程控制、與超前防范,對象上,不同于單純關注人員作業風險的管理,更加強調了對工藝系統、設備設施的安全風險管理,在特點上,不再以經驗管理為主,更重視了運用科學系統的分析方法,強調對風險的系統評估、合理控制以及響應程序等。

因為我國的多數化工企業還沒有真正接觸、了解工藝安全管理,因此,首先應該加強工藝安全管理的認識和培訓,從轉變理念入手,走出工藝安全管理第一步。

2.獨立的組織機構支撐

在歐美等工業發達地區,工藝安全管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已經發展成了了一門獨立的學科,但我國國內最初并沒有將工藝安全管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所以,我國國內企業應該從國外發達國家引進工藝安全管理的理念,在借鑒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

3.工藝安全管理人員的技能水平提升

工藝安全管理人員包括涉及實施所有工藝安全管理要素的專業技術、管理、操作人員、專業分析師等,工藝安全管理系統的有效運作,需要每個員工的參與。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工藝安全管理人員的技能,往往決定著某個單位工藝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

合理、有效的培訓是提升工藝安全管理人員技能的主要途徑,我國相應企業應該舉辦大量的包括風險評價方法以及專業技術知識在內的相關工藝安全的培訓,可以用脫崗培訓、在崗培訓這兩種培訓方式,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工藝安全的管理人員。

4.工藝安全信息的有效利用

工藝安全信息產生于工藝裝置使用的各個階段,是進行危害辨識、風險控制的有效依據,是其它工藝安全要素推進的基礎,同時工藝安全信息又是其它要素實施結果的“輸入”終端。 因此,工藝安全信息的有效利用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工藝安全管理的水平。

5.完備的技術標準支撐

工藝安全管理區別于傳統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就是它具有的專業技術性,其管理目標 是實現工藝技術(設備)的本質安全。開展工藝安全的分析、工藝技術的變更、施工工藝安全的管理等要素活動,均與技術標準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因此,要做好工藝安全管理,形成一套對企業適用性強、高標準的技術標準體系是很重要的。

6.定期開展評估審核

工藝安全審核可以有效評估和考核 各個工藝安全要素的落實情況,客觀反映工藝安全管理水平,持續提高工藝 安全管理標準(制度)的執行力,對于工藝安全管理在整體深入過程中的不足,進行及時更正,制定有效的改進措施,不斷提高工藝安全管理水平。

結語

我國國內與國外相比,不論在經濟發展水平、運行方式、員工水平還是理念和文化等方面均存在差異,所以,不能直接照搬國外的工藝安全管理模式以及相關規定。而是需要根據我國的安全管理現狀,積極借鑒國外的經驗和做法,積極探索,不斷努力,讓工藝安全管理有更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粟鎮宇.工藝安全管理與事故預防[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 2008

第3篇

 

本科教學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肩負傳授知識和技能的重要職能。課程體系構建是本科教學的基礎和核心。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課程體系構成具有一些共性,比如:從課程模塊來看,都包括通識課和專業課;從課程結構層次來看,都有必修課和選修課;從教學方法來看,都有講座課程和研討課程。對于研究型大學來講,專業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是構建學生專業知識體系、訓練專業認知能力和養成專業思維方式的關鍵要素,蘊含和體現了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理念和特色。

 

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教育思想決定了課程體系設置。近年來,南京大學以“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軍人物和拔尖創新人才”為目標,通過深入探索和實踐,提出了“三三制”人才培養模式。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在人才培養思路上一直秉承戴安邦院士的全面化學教育思想,即“全面的科學教育要求教學既傳授知識和技術,更訓練科學方法和思維,還培養科學精神和品德”。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圍繞多元化創新型人才培養,在分析借鑒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英國劍橋大學等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學化學專業課程設置模式和特點的基礎上,對傳統的化學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和改革,構建了“激發興趣、注重能力、多元培養、個性發展”的專業課程體系。

 

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瘜W專業課程體系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下簡稱“伯克利”)是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學,在學術界享有盛譽,也是美國最自由、最激進的大學之一。化學是伯克利的傳統優勢學科,在O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中,伯克利的化學學科排名第二。

 

伯克利學制為4年,每學年有3個學期,分別是秋季學期(一般17周),春季學期(一般17周)以及暑期學校。本科生學位要求的最低學分數為120。

 

伯克利的化學學院有兩個系: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和化學系?;瘜W系的專業課程主要是按知識模塊進行構建,由基礎課和大量的專業課兩大模塊組成。根據修讀課程的不同,化學系的學生可申請化學理學或者藝術學學士學位,或者化學生物學理學學士學位。本文僅介紹化學理學學士學位要求的專業課程。

 

上圖是典型的化學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示意圖??梢钥闯?,化學系本科生在第一年主要修讀大學化學和定量分析這門課(含實驗),或者根據需要修讀與高中課程相銜接的化學課程。二年級主要修讀有機化學(含實驗)。三年級需修讀高等無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兩門課。四年級的專業課較多,包括物理化學實驗、儀器分析、無機合成及反應、有機化學.高級實驗方法或者原子核技術中的化學方法,這幾門課均包含理論課和實驗。以上課程構成了化學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這些課程一般為3~5個學分。

 

伯克利認為本科畢業生應該“熟悉藝術、文學、數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能夠收集、篩選、綜合、評價來自不同領域并以不同形式呈現的信息;理解研究過程和如何創造新的知識;能夠與人合作共事;能夠創造性地轉換其環境;具有解決問題和作出決定所必須的技能,并能考慮決定的廣泛的社會和倫理意義;能夠處理模糊性,能夠靈活思考并具有在職業生涯中不斷發展智識的技能”。因此,化學系本科新生需要參加新生導學課。一、二年級必修的課程還包括數學、物理以及15學分的BreadthElective課程(如閱讀寫作、外語、人文社科類課程),類似于國內的通識課。除此之外,化學系還開設了培養團隊合作(如SupervisedGroup Study和Directed Group Study)和獨立工作能力(如Individual Studv forAdvancedUndergraduates)的課程。

 

對于高年級本科生,除了專業必修課外,還要求完成15學分的專業選修課和跨專業選修課。

 

伯克利化學系開設的高年級專業選修課有30多門,一般3學分,包括信息化學、生命體系中的無機化學、高等無機化學、無機合成與反應、普通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實驗、高等有機化學機理、高等有機合成、有機化學一高級實驗方法、量子力學和譜學、生物物理化學;物理學原理和生命分子、生物物理化學、化學生物學、伯克利能源講座;生物質能、原子核化學、原子核技術中的化學方法、材料化學導論、生物化學工程實驗、高分子科學與技術、大氣化學和物理實驗以及量子信息科技等課程。

 

化學專業建議選修的跨專業課程涉及大氣、生物、土木和環境工程、計算機、地球和行星科學、經濟、教育、電子工程、政策和管理、力學工程、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營養學和毒理學,物理、植物和微生物學、公共衛生、統計等多個學科分支,多達200余門課程。另外,本科生還可以選修多達50門的研究生專業課。因篇幅有限,本文不一一列出這些課程的名稱。

 

二、英國劍橋大學化學專業課程體系

 

英國劍橋大學是歷史最悠久的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學之一,素有“諾貝爾獎搖籃”的美譽。劍橋大學崇尚自由、創造性、人文和科技相結合的教育理念,是將傳統和現代教育有機結合的典范。劍橋大學化學專業具有很高的學術聲譽,在2016 TIMES英國大學優勢專業中排名第一,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中名列化學專業第三。

 

劍橋大學對學生的培養與管理是經典的學院制。該校有31個學院,負責學生的生活和本科生的業余輔導。教學由大學的科系負責,主要科系包括藝術和人文、生物科學、臨床醫學、人文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等。劍橋大學每學年的授課時間分為三個學期,包括Michaelmas學期(8周)、Lent學期(8周)、Easter學期(5周)。

 

化學系負責化學專業課程的設置與講授,修讀不同的化學課程前,要求修讀相應的數學、物理課程。另外,學生也要學習計算機、語言以及其他人文學科?;瘜W專業課分為三個模塊。

 

第一學年課程為模塊IA,主要是介紹化學的基本原理,與預科課程相銜接,課程包括分子形狀與結構、有機化學反應與機理、熱力學與平衡、化學反應動力學、元素化學。另外,要求學生參加兩周一次的實驗課程,實驗內容安排與理論課程基本同步,實驗課程沒有單獨學分,實驗成績計入相應課程最終成績。

 

第二學年課程為模塊IB,課程更深入地講解化學原理。學生有兩種化學課程類型可選擇,即A類理論與物理化學類課程和B類有機與無機化學類課程。繼續修讀化學專業的學生要全部完成兩個方向的課程。其他專業的學生根據自己以后的專業方向分別修讀A或B類課程。

 

A類課程包括量子力學導論、分子譜學、對稱與成鍵、分子能級與熱力學、電子結構與固體性質,B類課程包括重要有機反應、結構解析、配位化學、金屬有機化學、無機環化學、形狀與有機活性、化學生物學導論。對應于A類與B類課程,學生要求每周參加一次或兩次實驗,實驗成績計入相應課程最終成績。

 

第三學年開始時,化學系開設學生化學生涯指導講座。大三學年學習模塊II課程,是在模塊I學習的基礎上,擴展與深化對化學知識的認知。模塊II課程又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包括5門課程,每門課程1學分。其中,4門為必修課,包括無機化學I:結構與成鍵、有機合成基礎、高分辨分子光譜、理論技術,另外一門課程物理化學中的概念為選修課。第二層次有8門課程,包括無機化學II:過渡金屬與金屬有機催化、結構與性能、化學生物學I:生物催化、化學中的衍射方法、材料化學、統計力學、對稱與微擾理論、有機機理研究。第三層次有7門課程,包括:無機化學III:表征方法、有機化學中的控制、大氣化學、高分子導論、電子結構、化學生物學III:核酸、核磁共振中的物理基礎。

 

大三的實驗課程包括兩個部分:一是現代合成化學中的技術,主要是無機及有機化合物的制備與合成;二是與物理及理論化學有關的實驗與計算。兩部分實驗均為必修。

 

在大三結束時,學校篩選能進入第四學年學習的學生。第四學年主要包括課程模塊III的學習和課題研究。在學期開始時,學生接受實驗安全教育及生涯規劃指導。模塊III課程包括18門化學課程以及3門其他院系課程(篇幅關系,文中不再列出這些課程名稱),要求學生根據興趣選修8門以上課程。

 

三、對兩校化學專業課程體系共性和差異性分析

 

從以上對伯克利和劍橋大學這兩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學化學專業課程體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共性:

 

(1)課程內容層次和梯度明顯。伯克利化學系對本科生實行分階段培養。課程設置分低年級課程和高年級課程。針對專業基礎不同的學生,部分課程設置了引導性或難度較低的課程。如大一年級學生可以先修讀層次較低的大學化學、大學化學實驗這兩門課程,再修讀必修的大學化學和定量分析這門課。而劍橋大學的化學專業課程則更多地從學科認知規律來體現課程內容的層次性,學生根據自身發展,也可以選擇不同的課程模塊。

 

(2)課程設置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伯克利基本采用化學四大基礎課的模式,但本專業和跨專業選修課程非常豐富,涉及很多相關學科分支,這與化學系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定位有關,即“化學專業畢業生可從事石油、化工、食品、農業、攝影、制藥、生物科技及礦業等相關行業的研發,或者化工貿易、質量控制以及行政管理等工作”。伯克利化學專業學生還可以選修本專業研究生課程。劍橋大學的專業課程體系中,前沿性選修課程多,能讓學生充分了解學科前沿。比如大四課程模塊III的蛋白質折疊、錯誤折疊與疾病、磁性材料、化學生物學與藥物發現、固體電極等課程,本身已經具有研究生課程的專業性和深度。

 

(3)設置導學課程。伯克利和劍橋大學都有針對本專業的引導性課程,如伯克利大一新生需要修讀的導學課,主要包括面向新生講解化學系各個課題組的研究工作、學院的圖書館、計算機設備、校友和高年級學生的經驗交流,以及學校和學院的資源介紹等。而劍橋大學在大三和大四學期初均設置了生涯指導講座以及安全教育。這類課程的設置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與成長。

 

(4)重視實驗教學。伯克利和劍橋大學除了專門的實驗課外,很多課程都有相應的實驗內容,并且內容與理論課程基本同步。

 

兩校課程的主要差別在于:

 

(1)授課時段安排不同。劍橋大學化學專業基礎課程不采用平行授課方式,不是從學期的第一周持續到最后一周,而是采取集中連續授課。比如用3周時間集中把A課程講完,然后再講授B課程。這種模式的優點是,能夠使學生在短時間內集中在1~2個知識模塊上學習,課后查閱大量的參考書與文獻,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入。而伯克利則采用的是比較常用的模式,即一門課程貫穿整個學期。

 

(2)課程內容構建思路有區別。伯克利的化學課程,特別是專業必修課和國內大多數研究型高校的化學專業設置基本相同,是基于二級學科內容劃分的傳統模式。而劍橋大學的課程設置拋棄了傳統的四大化學課程模式,改為按照知識結構和學科認知規律來設置課程,避免了知識點的重復講授。

 

四、南京大學化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知與行

 

對照伯克利和劍橋大學等國外著名研究型大學的化學專業課程體系,我國高校傳統的化學專業課程體系存在明顯的不足,無法滿足科學發展、國家戰略以及社會產業對多元化創新型化學人才的需求,具體問題包括:(1)現有課程體系缺少導學與銜接課程,缺少對專業的興趣培養與認知,造成新生存在較長時間的迷茫期。(2)按傳統四大化學設置專業核心課程,部分知識點講授重復較多,學科前沿內容體現不均衡。(3)在傳統課程體系中,交叉課程少,對學生交叉類學科的培養措施不到位。(4)對化學產業人才培養不重視,有關產業素養培養的課程缺失。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補充和優化。為大一新生設置了銜接課程,開設新生導學課,以解答學生關于化學“學什么,怎么學,去哪兒”等疑惑。為了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開闊學生知識視野,我們圍繞不同主題開設了7門新生研討課:化學與生命、化學與材料、能源與化學、化學與環境、大分子:從材料到生命、原子與分子的量子世界、高分子材料與社會發展等。

 

專業核心課程涵蓋化學科學的基本及核心的理論內容和技能訓練,是化學專業學生準出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南京大學化學專業學生通過自主招生及高考兩種模式選拔錄取,這兩類學生的化學知識基礎差異明顯。對此,我們構建并實施了因材施教的兩種核心課程體系。

 

一是普通核心課程體系。主要針對無化學競賽經歷和專業基礎的學生。我們按照從微觀到宏觀的思路進行了優化,并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與更新。主要是:合并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內容,設立大學化學課程;結構化學由大三調整到大二開設;增設高分子導論核心課程,形成以大學化學、結構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儀器分析、高分子導論為骨架的核心理論課程體系。

 

二是針對學科特長生的課程體系。自主招生選拔的學科特長生通常具有較好的無機及有機化學基礎。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對核心課程進行了調整:融合無機化學與基礎物理化學知識,構建了一門全新的化學原理課程;壓縮了有機化學授課學時;將結構化學、結晶化學、高階物理化學內容整合為高等物理化學。通過數理課程學習內容的強化、化學核心專業課程的整合與提升,使學生具有寬厚的數、理、化、生等理科基礎,學科視野開闊,專業知識扎實,為在化學以及相關交叉學科領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同時,我們構建并實施了“基礎一綜合一研究”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新體系,并對相應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主要是合并“無機化學實驗”和“定量分析化學實驗”為“大學化學實驗”;取消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高分子專門化實驗,在化學一級學科層面上開設綜合化學實驗課程,將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教學實驗,形成了大學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儀器分析實驗、物理化學實驗、綜合化學實驗這一新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

 

為滿足多元化人才培養需求,我們構建了多元選修課程體系:

 

(1)專業選修課。我們按科學知識單元組織課程,構建了知識體系完整、前沿性強的專業選修課體系,包括高等無機化學、有機合成、譜學基礎、近代儀器分析法、高分子化學、化工原理、計算機與化學、化學文獻、結晶化學、配位化學、催化化學、現代材料化學基礎、分離科學、波譜分析、等離子化學、高分子物理及物化、膠體與界面化學、高分子材料制備等。另外,我們委托生命科學學院開設了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課程;選擇環境化學、材料加工、藥物化學、能源化學、地球化學等相關院系課程為跨院系選修課。

 

(2)高年級研討課和研究生課程。高年級研討課包括化學與納米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分子識別與分析、無機交叉領域的前沿發展、有機化學現代進展。另外,我們對本科生開放了部分研究生課程,包括配位磁化學、高分子結構研究法、電分析化學基礎、高等有機化學、計算量子化學等。這些課程使本科生能系統了解學科前沿領域,讓學生了解并思考科學問題的發掘與解決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3)化學產業類課程。針對化學行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我們開設了化學化工行業就業創業指導、化學安全與防護、精細化學品開發與商業化、現代實驗測試技術等與企業管理、市場需求、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質量認證等課程。我們聘請企業專家、政府管理人員以及外校師資為學生授課,以體現行業要素,培養學生產業素養和創業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城| 调兵山市| 台江县| 克东县| 璧山县| 长乐市| 高雄市| 望江县| 项城市| 巨鹿县| 华宁县| 温泉县| 玉龙| 万全县| 金坛市| 嘉祥县| 怀化市| 绵竹市| 彭山县| 沐川县| 青铜峡市| 建瓯市| 炉霍县| 达日县| 遵义县| 康马县| 漾濞| 商都县| 布拖县| 泾川县| 林芝县| 安西县| 堆龙德庆县| 十堰市| 宁河县| 英吉沙县| 武宁县| 石柱| 连云港市| 大埔区| 吉首市|